小学音乐研修日志

2024-09-01

小学音乐研修日志(精选11篇)

小学音乐研修日志 篇1

小学音乐研修日志

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是教学的侧重点音乐课堂活动的开展能够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放学生的智力潜能。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每一次音乐活动都是一项多种感知器官协调工作的感知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音乐课堂活动体现了小学生新课程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师生互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创新求异的学习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培养学生的兴趣呢?我认为那就是让他在音乐课中感受到快乐。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在课堂中我通过讲故事、猜谜语以及游戏的方式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如:在《小燕子》这一节课中,我让学生多听、多看、多讲,让他们多表演、多参与活动,在节奏中和在歌词中进行编创活动。将知识渗透在活动中,激发他们的动力,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要多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大胆创新,容许学生有许多不同的答案,课堂气氛自然活跃。用猜迷的方式来激发他们的注意力,讲故事来引发他们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音乐教学是门艺术,它有许多方面需要我们去不断研究和探索,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好“兴趣”的作用,从而达

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音乐教育的成功与否,主要看学生兴趣的如何培养。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往往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参与音乐活动和感受音乐的活动中,去探索、去创新,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促进他们的想象力的发展,让兴趣成为每个学生学习音乐的真正动力,使音乐教育的教学效果更加显著,教学质量取得质的改变。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的努力、创新。

小学音乐研修日志 篇2

一、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的调查

本次调查, 采取访问调查的方式, 从2011年8月13日至9月13日, 以“国培计划——小学音乐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为样本, 访问并记录了60位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的基本情况、教学现状、培训现状等方面的现实问题, 具体调查如下。

1. 培训教师的基本情况

(1) 学历情况。接受访问的60名教师中, 全日制本科学历的教师为9人, 占总人数的15%, 全日制专科学历的教师为11人, 占总人数的18%, 中专学历的教师为8人, 占总人数的13%, 包括电大、函授、自考等非全日制本科学历的教师为28人, 占总人数的47%, 非全日制专科学历的教师为4人, 占总人数的7%。 (见表1)

(2) 年龄结构。60名教师中, 24~30岁12人, 占总人数的20%;31~40岁45人, 占总人数的75%;41~50岁3人, 占总人数的5%。 (见表2)

(3) 专、兼职情况。60名教师中专职音乐教师有39人, 占总人数的65%;兼职音乐教师21人, 占总人数的35%。 (见表3)

2. 教学现状

受访的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缺憾, 具体情况如下:

(1) 教学理念。教师们认为上音乐课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更多的音乐知识, 因此应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不是以音乐为本体, 而是以音乐为载体进行素质教育。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 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对此, 很多老师认识不足。

(2) 教学方法。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有90%的教师以弹唱教学和音乐欣赏教学为主, 使得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形式简单, 这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因此受欢迎的程度不高。

(3) 教学效果。由于受访教师对新课标认识得不够深入, 知识层面普遍较为狭窄, 专业业务能力较为薄弱, 特别是兼职教师, 之前没有进行过正规的专业技能培训, 加之农村小学教学条件差, 硬件设施不够完善, 致使教学内容相对贫乏, 教学设计缺乏新意, 教学实施能力欠缺, 因此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培训情况

在接受访问的60名教师中, 有85%的教师之前没有参加任何形式的培训。而97%的教师希望今后多进行此类提升音乐教师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培训, 100%的教师希望通过培训能够学习现代化的教学理念, 对此次培训的期望值很高。

(1) 培训内容的模块设置。根据新课标要求, 制定了一系列的培训方案, 培训内容共分为五个模块。受访教师对培训内容的满意度较高, 能够积极地参与学习, 努力提升自身素质。 (见表4)

(2) 培训方式的模块设置。考虑到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大多处于偏远地区、教学方式落后等特殊性, 本次培训精心设计了培训目标和内容, 通过专家讲座和教学实战观摩来促进小学音乐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技能、实践能力的提升, 拓展教师的视野, 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 (见表5)

二、河北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培训现状存在的问题

1. 培训政策具有倾向性

当前, 河北省大力推行素质教育, 虽然从农村小学以及上一级主管部门能够认识到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但忽视音乐教学的现象依然存在。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要求农村小学音乐教师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经访问调查, 与主干课教师培训相比, 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受关注的程度比较低, 参训机会和经费的支出比较少。

2. 培训模式缺乏针对性

现今, 河北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的培训工作都由上一级培训单位或高等学校来负责。因为对农村小学音乐实际教学情况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制定培训目的、培训方式、培训内容时往往忽视城乡差异, 以自身为中心, 使培训缺乏针对性。

3. 培训课程参与性不够

在培训中, 大部分课程都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 缺乏台下听课教师的参与, 听课教师以“听”为主, 缺少与讲课教师的互动。

4. 培训缺乏实效性

由于广大农村小学缺少专用的音乐教室、现代化的音乐教学设备, 培训教师素质又有待提高, 音乐教师经过培训后, 由于个人及硬件条件的制约, 很难将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造成培训缺乏实效性。

三、对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培训工作的建议

1. 相关部门应转变对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思想观念, 鼓励在职教师接受培训

应加强对农村小学及上一级主管部门的督导、管理, 使他们真正转变分数第一的观念, 重视对学生素质教育、审美教育的培养, 注重让学生全面发展。并采取积极措施, 鼓励并支持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参加各种类型的培训活动。

2. 培训部门因地制宜, 制定切实有效的培训方案

相关部门应实地考察, 深入了解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教师的能力水平, 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培训方案, 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块。

3. 培训理念新颖, 培训方式安排合理, 培训内容形式多样

在培训中体现现代化的教学理念, 注重农村音乐教师的参与感。“教”的方式从“讲授为主”, 转化为“参与式活动”为主;“学”的方式从“听讲”为主, 转化为“自主、合作、探究、反思、交流”的活动为主。依据农村教师自身特点, 合理安排培训方式, 在培训内容上形式多样, 层层递进。这样既开阔了农村教师的学术视野, 也拓展了他们的知识结构。

4. 加大对农村音乐教育的经费投入, 优化教师队伍, 注重培训的实效性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行动起来, 加大对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投入, 改善办学条件, 要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定期培训, 提升这些教师的综合素质, 使培训教师所学习到的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能真正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参考文献

[1]潘健.小学教师培养模式问题与抉择.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刘均逸, 邰方.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策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3]王卿蕾.关于加强农村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的思考.科教导刊, 2011 (10) .

音乐研修日志 篇3

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它不能采用非常严肃地、单纯灌输的方式来讲解注入,也不能像民间艺人一样,采用一句一句地口传心授;也不能像专业音乐学校中强调专业技能的训练;更不能像几十年来一直采用的教几支歌就算上音乐课的方法。它应以多样的、科学的教学法施诸于不同程度的教育对像,并要既有循序渐进的规律性,又有随机应变的灵活性,随时注意考虑怎样才能使学生能够接受的更多些、更快些、精神上更愉快些。

中小学音乐教学不能以专业的音乐知识技能传授为主,知识和技能只是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手段而非教育的最终目的,不能本末倒置。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地利用各种形式进行一些知识技能的训练,但不可按专业音乐教育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小学体育研修日志 篇4

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随着生产自动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社会物质生活的较大改善以及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多,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参加健身锻炼,正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随着医疗改革制度的实施和完善,健康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每天晨练、登山、打球的人络绎不绝,加入体育锻炼的人群越来越广,终身锻炼的意识已逐渐深入人心。因此,体育教师也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利用体育教学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目标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坚持课外锻炼的习惯,增进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全面发展。

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师教无兴趣,学生学无乐趣。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生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如,首先,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其次,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养成健全的人格。

3、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地发挥。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服务者。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体育活动的组织者,成绩的判定者和绝对的权威者,而且,总是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新课程要求教师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居高临下的指挥者转变成合作型的良师益友,使教学过程转变为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标准的过程。例如,在上立定跳远课时,我改变了以往惯用的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纠正错误动作,这一传统的“格式化”的教学方式,采用了让学生在师生共同创设的虚拟的动物王国运动会中,学习模仿各种动物的双脚起跳,双脚落地(立定跳)的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思考→创造→发现→学习等步骤,在老师的鼓励和师生共同探讨、实践下掌握了动技能。整个学习过程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服务者,在与学生平等的交往中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一旁起着鼓励、促进作用,如此合作教学较以往事半功倍。

4、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

小学科学研修日志 篇5

做为一名普通的小学科学教师,对于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早已不陌生,然而能够深入进去地去对新课程新教材做更深入的研究、探索、思考、挖掘似乎却不多,而这样的学习似乎正好为我们去挖掘去思考新课程新教材中更深入的内容提供了机会。经过这次研修,全面提升了我的基本素质,和业务综合能力,对于今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在就把我个人研修学习活动主要收获总结如下:

一、通过学习,深刻感悟到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我积极投身网络研修的学习当中,切实做到了三个“自觉”:自觉参加上级组织的网络学习培训,自觉参加讨论,自觉上交作业。通过研修,使我明确了现代教育的本质,明确课改对于教师提出了什么样的素质要求。我通过深入学习,并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否则就要被时代所淘汰,增强了自身学习的紧迫性,危机感和责任感,树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不断进行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二、通过学习,解决了我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解决问题教学如何创设切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合作学习如何做到恰当的时间利用等。使自己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驾驭课堂、把握教材、交流沟通、教学设计、班级管理、教学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更新了教育理论,丰富了教学经验,为今后从事科学教学工作,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结识了许多优秀的教师,开阔了视野,充实了自己。

三、进一步加强对教学工作的反思。

加强教学反思,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听课教师的评课建议,及时修改、补充、调整、完善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能力提高是非常必要的。一个教师如果坚持写教学反思,几年以后很可能成为名师。我们要坚持写课后反思、阶段性反思、学期后反思和学年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

小学数学研修日志 篇6

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尽可能地让学生多让学生联系生活来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理解和处理数学信息的能力,通过网络研修后,我学到了很多在教学中的评价方法,在课堂上我能很好的加以运用。

学生、教师、家长是参与评价的三大主体,我们要改变过去单一的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况,让学生、家长及与学生有关的其他人员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新课程要实现“以人为本”,教学过程就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旋律,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对于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情感体验(如是否喜欢数学、学习数学是否有信心),学生感觉是最真实的。所以,学生的自评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有价值的。而数学学习又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在小组合作中,学生所表现的各种素质(如是否积极参与、是否有独特的见解),小组内同学是最有发言权,因此学生的互评也是至关重要的。家长和孩子关系特殊,家长的评价影响孩子的发展。据说一位老师给五年级学生布置了一道作业:假期,如果你们一家人去北京旅游,请制订三种旅游计划,分高、中、低三档,其中火车票、飞机票、宾馆住宿、各景点门票等费用,必须详细列出,最后根据家庭经济收入情况选择一个最佳方案。显然,这样的题目很具有新课程理念,是让学生动手动脑的、与生活联系密切的作业,结果很多学生不知所措,家长抱怨老师作业怪,结果有许多作业都是由学生家长包办。在本案例中,家长如果对学校工作了解、支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亲自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恰当地给予评价,对学生学会学习是终身受益的。由此可见,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老师、家长三者缺一不可。

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是多样的,每种评价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评价是应结合评价内容与学生学习特点合理进行选择。常用的评价方法有:

1、课堂中自评、组评、师评相结合 这样,通过评价学生知识的掌握、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等,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信心,为自主探究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值得借鉴。

2、平时评价与期末评价相结合

学生的情感体验、参与意识、创新意识等素质,需要教师平时仔细观察记录,才能给学生较为公正的评价。有些知识和技能需要学生较为系统地学完一部分内容后才能进行考评,这就需要做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我的做法是:

3、笔试和面试评价相结合

笔试是常用的评价方法,从笔试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双基”的掌握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出学生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方面的素质。但笔试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在笔试中,学生有些想法、有些创意无法用书面表达,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不到体现,教师也无法从试卷中看出学生的思考过程。面试恰恰可以弥补笔试的缺陷。

4、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定量评价是目前教师习惯运用的评价方法,定量评价可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的方式,如做10道题,做对9道得90分。定性评价可采用等级加评语的方式进行,在评语中应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客观、公正的全面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在哪些方面具有潜能,并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使评价结果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如对一些题目会做,但是作业却不清楚的同学我在作业本上的评语是:优,如果字迹再清楚一点,你就可以得到一颗星了,希望你继续努力,相信星会属于你。果然在以后的作业中,这位同学的作业真的有了很大的进步。启发性常用语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什么?”/“你想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想探究什么问题?”

——“预习后,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汇报一下你们收集来的数据、信息、资料。”

——“从这道题(统计图、表)中,你可以看出什么?”/“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出门旅游、卖东西等要考虑哪些问题?”

——“根据所给的信息,谁愿意帮他想一个好办法”/“请同学们帮他设计一个可行方案(如旅行、乘车、铺地砖、设计图形等)” ——“根据数的整除关系、约数倍数的知识说一句话”。——“谁敢试一试?”/“谁能试一试,自己来解决?”

——“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解法)吗”?/“能不能想出更好的解法?”/“你能想出几种”?/“看谁想出的解法多?”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谁还想来说一说?”/“谁还能再举一些例?”

——“仔细观察(或听),你同意他的想法吗?”/“你觉得他们写得(说得、思考得)怎么样?谈谈你们的看法?”

——“这是什么?”/“为什么?”/“问题在哪儿?”/“怎么办?” 二:赏识性常用语

——“对!”/“很好!”/“不错!”/“ok!”/“你真行!”/“你真棒!”/“你是最棒的!”/“你真聪明!”/你真了不起!/“你真会动脑筋!”/“你头脑真灵活!”/“你接受力真强!/“你真有胆量,不简单!”/“这位同学思维真敏捷、思路也很清晰!”/“真是巧思妙想!”/“这位同学真是勤奋好学,值得大家学习!”

——“你与众不同的见解真是让人耳目一新!” ——“你的设计(方案、方法、观点、点子)太富有想象力,太具有创造性了。”

——“说得真好,太好了,了不起!”

研修日志小学体育 篇7

1、教会学生体育的基础知识和锻炼方法。体育基础知识是进行体育锻炼的依据,只有掌握基本知识,才能使体育课的重要性扎根于学生的思想之上。为此,不能把体育课看成是单纯的技术动作的传授和练习,而必须同时进行体育知识的教育。教师应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来选择教学,采取专门的理论教学和理论结合实践教学的多种形式,将上述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体育课中由被动变主动,由盲目变自觉,把增强学生体质为目标,由必然王国引向自由王国的境地,以适应终生锻炼身体和娱乐的需要。

2、教会学生体育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一般人都会走、跑、跳、投掷、攀爬等。但要跑、跳、投掷的姿势正确,跑的快、跳的高、投的远又需要学习和掌握有关的技术,并在经常练习的基础上方能形成技能。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及调整运动负荷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并得到锻炼的乐趣。

3、教育学生学会交往、交流和创造。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向学生传授的是有关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经验、道德行为规范,使其充分认识交往和交流对个人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其次,体育教师要帮助学生妥善处理好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密切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以及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再次,教师还应为学生创造或提供有益的正常交往和交流的机会,选择可供交往和交流的对象或榜样。并同时在教学中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思维。

4、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和享受美好的人生。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在以合理的方式满足基本的需要基础上,去努力追求与体验那些更高层次需要所带来的乐趣,诸如助人为乐、求知为乐、不断进取等,使学生真正感到人生的充实、欢乐和幸福。

5.教师要经常充电,熟悉要上的教材,不可以出现教学中错误的讲解及示范动作。

总之,作为学校体育工作者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以科学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使学校体育教学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让孩子在欢乐中,精神得到陶冶;在活动中,身体得到强健;在体验中,技能得到发展,真正能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语文研修日志2 篇8

张正菊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但是,低段学生在合作、探究上常常不好操作,流于形式,缺乏在个体独立思考基础上的真正合作,有的小组是好学生一统“天下”,而学困生则“袖手旁观”;有的学生合作学习时,不会倾听,不会合作„„ 面对这样的情况,解决的办法如下:

(1)在讨论前,或先明确分工再合作,使每个成员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既快又好地完成任务;或先独立思考,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形成集体的意见。

(2)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的内容要考虑学生之间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有不同的发现等,这些内容往往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是学生靠个体自主学习很难解决的。这样,才能把学生的个体差异变成一种教学资源,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才会收到相互启发的功效。

小学语文研修日志(四) 篇9

(四)仓山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第一小学cs1200667陈由甲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探讨,我们教师对语文课改还在适应阶段,在这就谈谈我对语文新课改给我带来的一些思考。

一、课堂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通过学方法,让学生勇于探索,对新事物产生兴趣。为了适应新课程教学,我们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找方法,那就会产生拖堂现象,那我们如何去完成教学计划呢?

那就必须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不能让课堂的时间浪费掉,教师们必须控制好时间,避免迟到,防止外界干扰,减少维持课堂纪律,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将最感兴趣的话题或文中的重点问题提出来讨论,而其它的问题可放在课后与学生单独交流,或将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再交给老师,对于较为精彩的话语可展览在语文学习园地内。

二、教师要慢慢培养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学生自己不能成功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即学生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性特色的方式。那就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的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但常常不好操作,流于形式,缺乏在个体独立思考基础上的真正合作,在课堂中只有少部分同学能参与,其他同学仍是被动,没有表现的机会。有的学生合作学习时,不会倾听,不会合作。

在课堂活动前,先明确分工,再合作。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也可以先独立思考,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形成集体的意见。在合作学习的内容中,要考虑学生之间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发现,这些内容往往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是学生靠个体自主学习很难解决的,把学生的个体差异变成一种教学资源,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中去。教师要对合作学习进行指导,不能袖手旁观,要真正关注学生,深入到合作学习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

三、语文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

理念的转变,是适应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前提。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主要

靠自己个人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新课程里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那么就要靠教师集体能力的发挥,就需要更多人,更大的空间,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那语文课到底是什么课?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要求教师保持开放的心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进行多方位的学习,现在的语文教学,已经不是单一的语文知识,而是涉及多门学科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其次,就是学会和同行合作,吸取多人的智慧,协调一致;对学生的评价,不仅看学生成绩,还要多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重视知识的运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搞题海战术,减轻学生负担,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四、不学语法,语文教师在课堂怎样培养“语感”

谈到语文教学时,特别强调“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而不仅仅地掌握知识和笼统地提高能力。不少人感慨,“耗时多,收益少”。重视能力的培养,不重视基础知识,那不学语法知识,“语感”又怎么样培养?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就突出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可以通过吟诵法,让学生利用读书的语气感悟,主要通过学生,老师进行有感情的朗诵,进行对比,而产生共鸣;也可以进行教学情境法,来让学生感悟,主要通过教学内容,精心布置情境,让学生们都能融洽到情景中;还可以利用传授的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思

感悟。

小学英语培训研修日志 篇10

这次学习让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都大有改进。课程改革也确实给课堂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不得不承认其在当今教育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多媒体的引进也给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不但便利和丰富了教学,活跃了气氛,且提高了课堂效率。在小学英语课堂里,也可以体会到很多学生的英语素质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可是教学改革,新课程的开发也造成了小学英语课堂极大的两极分化现象。这着实让我思考了很久,也让我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

我觉得要非常重视课堂上的朗读教学,尤其是领读。而不能完全用听录音来代替教师的领读。在我所执教的三个年级中,学困生的最大特征就是:根本就不会读。一个完全不会读课文的学生怎么去听懂,交流或做题呢?即使我用了很多课余时间给他们补语法,强化要求他们背单词也是无济于事。最后我明白要让学生学会读课文,认真背诵课文,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和知识的积累方能融会贯通地与人进行交流和沟通。朗读是英语学习的传统方法,也应成为现代英语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但是,现在朗读却成了英语课堂中被我们遗忘的角落。

那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加强朗读教学呢?

纵观这些年的英语朗读教学,现将本人的朗读英语教学作如下总结:

一、课前朗读

我要求学生在老师还没来之前朗读单词及课文,这样可以有效的复习之前学过的内容,并且巩固所学过的知识。使学生对句中反复出现的单词不仅加深了“形”的认识,而且获得了“声”的直观。

二、示范朗读,请学生模仿跟读。

在课堂教学中我先示范朗读,让学生听并且熟悉课文,并注意观察我的口形以及语音、语调,然后再跟读。带读一遍过后,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了解后,再放课文录音请学生跟着录音读,每句话后停顿,请学生注意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教师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语音、语调。

三、采用多种多样的朗读形式,带给学生朗读的乐趣

在课堂教学中,课余采取全班齐读、开火车轮读、小组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角色朗读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并掌握课文知识,提高朗读的能力。

四、开展英语朗读比赛

小学班主任研修日志 篇11

浅谈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 河西堡学校

王建平

班主任是班级的具体管理者。班级所取得的成绩与班主任的辛勤工作分不开。所以班主任责任重大。而班主任能否让学生在班级这个摇篮中提高文化素质,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班级管理是至关重要的。正是因为注意到这一点,而自己在工作中在这方面有欠缺,才想谈谈这一问题,希望自己在研究中取长补短,能够更好的做好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做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下面我就谈谈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以言行指导学生,为学生做出榜样。

我们常说“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可见,教师的行为是榜样,是楷模。中小学生的模仿力特别强,如果教师的行为举止不能起到表率作用的话,就会大大降低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和形象。那么班主任要很好的管理班级,她首先必须在行为上要起榜样作用。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行为中去,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好;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带头坚持不做。只有老师以身作则,学生才能遵规守纪。我们常常要求学生早起,不迟到,那么我们教师自己首先就必须要有严格的时间观念;我们常常要求主动捡拾纸屑,那么我们要养成"弯弯腰"的习惯;我们要求学生仪表得体,那么我们自己也要穿着得当,整洁,大方,才能教育学生;我们要求学生讲文明、懂礼貌,有爱国心,有民族自豪感,那么教师也要从中培养自己,要求自己,规范自己。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欣赏教师、尊重教师、模仿教师、跟随教师,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就教育管理了她们,比言语来得直接。

二、对待学生以“亲”为主,以“勤”为辅。

“亲”就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和蔼可亲。一个好的班主任,他不会动辄发怒,而会耐心地给予教育和引导;当学生有异常表现或行为时,他能观察入微,及时地与学生谈心并帮助解决问题;当学生遭受挫折时,他能“扶”起学生,鼓励其树立坚定的意志和信心。学生只有得到班主任的爱,才会向班主任倾吐自己的真情,特别是班中的“后进生”,他们最容易产生自卑感,班主任若给他们更多的关心,更多的信任和更多的爱,必然会点燃他们奋发向上的火花。

“勤”即工作要勤恳。班主任要带好几十个学生,就必须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主要应做到“五勤”即:勤观察、勤动脑、勤动手、勤家访、勤谈心。不论上课或下课,注意观察学生细微的变化,掌握他们思想的动向,以便随时对学生进行教育,防范于未然。而对于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你得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同学关系,家庭状况或社会关系等各方面的因素,找出一个适合于这个学生的方法,解决他所遇到的问题,使他不至于在学习和思想上掉队。另外学生在具体工作中,不会或做得不好的时候,老师要亲自手把手的教学生,帮助他们干好每一项工作,让他们从不会到会。与此同时要经常和家长取得联系,可以通过电话或亲自到学生家里去,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的表现,这要花去老师很多时间,但却能防止学生出现意外,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做为一个班主任平时还要多与学生交流,把学生当朋友,推心置腹地与学生谈话,谈谈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们的意见,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最后还要勤于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以适应新形式的需要。在当今信息时代,学生已经不是那种五分加绵羊的类型,听老师的话就是好孩子的时代早就过去了。歌星,明星,游戏机,电脑,网络,变化之快,令人目不暇接。因此,要把握学生的脉搏,必需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才不会遇到问题不知所措,一筹莫展。

三、以情动人,用心感化学生。

上一篇:最爱的人的散文下一篇:美国中小学校长的历史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