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开放式教学

2024-06-21

小学音乐开放式教学(共11篇)

小学音乐开放式教学 篇1

开放式音乐教学主要是指以师生共同营造开放的音乐学习世界为途径,以学生获得主动发展为目的的音乐教学活动。这种“开放”不仅包括音乐教师教学思想、教育观念的开放,学习时间、学习空间、学习内容的开放,更包括学生音乐学习方式的开放,学习体会和学习感受的开放,学习决策过程的开放和音乐学习环境的开放。它是以学习者为本位,重视情境布置、多元评价的学习方式。

一、“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开放式音乐教学就是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以人文为主线,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其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为学生所熟悉、所了解。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音乐学习空间,目的就在于更好地引导学生喜欢音乐,并对之产生浓厚的兴趣,在音乐课堂上展示自我,提高自我,使音乐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学生的发展关系着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振兴。教育的一切都是为了未来,为了学生,教师也正是从这种境界中获得快乐与幸福。因此,认同“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是顺理成章的。

二、个性化的教学理念

开放式音乐教育的方式,最利于学生情感的抒发和个性的张扬,良好的开放式音乐课堂应是学生个性解放,情感交融,想象力与创造力驰骋的场所。教师应善于体会蕴藏在学生心中的渴望同外部世界交流的主动性发展潜质,“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种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朝前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选择,善于表现,使其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三、综合化的教育理念

开放式音乐教学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实践证明,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他们所接受的音乐教育的广度与深度较大地影响着其他素养的提高与音乐能力的发展。因此,开放式音乐教育必须具有宽阔的视野,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势,对各种影响音乐教育的因素都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四、教育公平的理念

开放式音乐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它不是由国家、学校或教师独自包办的课程,而是由校长、教师、学生和课程专家、家长等共同参与的民主决策的过程,因此要求人们都有平等地民主参与课程开发的权利。另外,开放式音乐教学在开放时间、空间和课堂组织形式上把层次不同的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形成优势互补,共同进步。

摘要:开放式音乐教学的意义就在于为学生和教师呈现广阔的精神世界和发展空间,重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知识的意义和音乐知识结构的形成过程,自主地提出自己发展的目标,关注和利用各种可提供自身发展的音乐学习资源。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开放式

小学音乐开放式教学 篇2

以前,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遵循了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开始把音乐教学的目标分为基础目标和发展目标。基础目标是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向学生提出学习音乐的态度、技能、知识的掌握程度上的要求;发展目标是在保证达到基础目标的前提下扩展开的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和发展潜能而设定的。学生的音乐基础是参差不齐的,其中不乏音乐感觉一般的普通学生,更有“五音不全”者。对于这类学生的教学,音乐知识、音乐技能的传授必不可少,但过分强调这方面的训练,可能会使他们对音乐的兴趣、热情消耗殆尽,对音乐产生厌倦感。这时,教师就要努力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自身基础上获得创新性的发展。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发生兴趣。”这说明兴趣是学习的基础。立足实践,我建立了一种以主体性、创新性等为特征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开放式音乐教学模式,使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具有开放性。变过去由教师指导下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自主活动,让学生在经历音乐实践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以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搭建让学生自主表演的“旋转舞台”和“梦想剧场”,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能得到良好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让音乐课真正地“活”起来,让音乐课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对小学开放式音乐课堂的探索 篇3

一、小学开放式音乐课堂教学的特点

开放式音乐课堂教学是以课堂为中心,全过程开放,全方位开放,这是和封闭式教学相比的显著不同点,是“半小时课堂”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性

在小学音乐开放式教学尝试中有些问题呈多样化,学生由于观察思考问题立场阅历不同,不应用唯一标准答案禁锢学生思维,更不能否定学生无限想象力,不受定势的影响,不受传统的束缚。思考、解决问题要多角度、多因果、多方位,立足实践,从而建立一种以创新性为特征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开放式音乐教学模式。

2.主体性

开放式教学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体作用,特别重视挖掘师生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课堂上学生是音乐学习的主体,思维空间得到极大的“开放”,可以运用多种不同学科知识,通过自身活动与实践讨论音乐,不再局限于音乐常识或理论的范畴,问题让学生提,疑点让学生辩,结论让学生得,教师应充分放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在半小时内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

二、小学开放式音乐课堂实施策略

1.设计开放的音乐教学过程

音乐是时间的、表现的艺术。在众多的艺术门类中,它的创作自由度是最高的,这就决定了音乐过程并不是封闭的、孤立的。它应是小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和对音乐的实践辨证统一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合理指导下,学生主体能力的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开放的音乐教学过程,应为小学生拓展音乐学习空间,创设广阔的自主创新的音乐学习环境。

让音乐与生活沟通起来,营造广阔的音乐教学空间。音乐本来就是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实现教师、学生、教材、教具、教学环境与生活的多方面横向联系,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让音乐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如欣赏《我爱米兰》这部分内容时,笔者首先让学生分组进行赏析、讨论,然后请每组同学上讲台当回小老师,引导同学分析、欣赏作品。学生在亲身体验了做教师的苦乐后,也更深刻地理解了作品。这样不仅不落痕迹的进行了尊师教育,而且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体验了合作、创作的乐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因为音乐最具不确定性,解释的自由度也是最大的,所以音乐可以让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想象、解释和宣泄自己的情感,体现自我个性。我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通过音乐活动过程的展开,来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给他们探究问题,探询知识的空间,让他们大胆想象,自由创造。例如在进行歌曲《母鸡叫咯咯》伴奏节奏的学习时,我没有拘谨于书本上原有的伴奏节奏,而是准备了铃鼓、响板等打击乐器,让学生根据歌曲所表现的情绪,自由创作不同的节奏。结果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打出了许多不同的富有特性的节奏。我协同他们把创作的节奏整理书写出来,写成打击乐器合奏谱,让他们用合奏的方式为同学们的演唱伴奏。类似这样的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在以后的创作环节中,学生都争相要求进行创作表演,获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2.构建开放的音乐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灌输式”为主要特征,以传授音乐知识、训练音乐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过分强调音乐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音乐教育禁锢在固定的区域内,压制了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热爱音乐本性,反而失去了音乐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的创造特质,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因此对音乐课堂教学进行“变革更新”已成为必须,依据新课标理念,我尝试建立一种突出学生发展,以“主体性、创新性”为特征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开放性音乐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创新的教与学的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习,搭建让学生自主表演的“旋转舞台”和“梦想剧场”,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3.运用开放的音乐教学方法

开放的音乐教学方法是指依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内容,为达到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自身基础上,获得新的发展而设计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我常采用“师生角色换位”的方法,为学生创造开放思维、自主表现和创新表演的时间和空间。笔者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优势,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造性的学习,自主的探索和实践,在体验中获得知识,在实践中得到经验,以求实现“从知识本位”到“以人为本”的转变。在教学中笔者采用“我来备课”、“我是老师”、“看我表演”、“我能更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实实在在的参与教学,给学生一个充分发挥潜能,敢于表现自我、超越自我的场所和机会。在“师生互位”的教学中,学生体验到了追寻知识的艰辛,享受到了创造的快感,并能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求新、求高、求好,提高了表现自我,大胆、自主创新的能力。

实施“开放式”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必然选择,是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是现代观念和现代教学形式的和谐统一,是小学“半小时课堂”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有利于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勤于实践,就会落实好“半小时课堂”教学理念,取得好的教学实效。

小学音乐开放式教学 篇4

一、环境布置,学生参与教学情境创设

音乐教室属于比较固定的教学环境,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对其进行重新布置装饰,营造适宜学生学习的教学气氛。环境布置方法很多,教师要根据现有条件,让学生利用彩纸链条、剪纸作品、鲜花等进行装饰,也可以将布置教室环境的任务承包给不同学生小组,让学生定期轮换。教师还可以根据音乐学生内容,临时增加装饰,营造与音乐学习内容一致的课堂教学气氛。教室中的学生座位可以艺术安排,半圆形、莲花形、马蹄形等,都可以让学生有新鲜的感觉。教室内墙壁还有展板或者展览栏,将学生音乐作业进行集中展示,或者将学生表演剧照张贴在上面,都可以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音乐教室让学生参与教学情境设置,不仅提升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还能够让学生在实际参与中获得更多音乐以外的体验,这对学生健康成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学习《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时,为渲染气氛,教师事先准备了一面五星红旗,插在前面讲台上,并且还让部分学生准备了微型小国旗。音乐课还没有开始,大家都感受到了浓浓的爱国气氛。当开始播放《祖国、祖国我们爱你》这首歌曲时,学生都显得非常庄重,原来喜欢调皮的几个学生也都正襟危坐。教师开始教唱歌曲,让学生挥舞小国旗,课堂教学气氛好像有国际体育比赛的味道。教师设计国旗作为环境教学情境渲染元素,非常具有震撼力,学生看到五星红旗在教室里矗立,那份责任感使命感油然而生,为整个教学过程营造了良好氛围。

二、描述示范,教师参与教学情境创设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组织者和服务者,为学生进行讲解、示范、引导,这是教师的重要职责。特别是对音乐作品的描述解读和亲自示范演绎,能够极大提升学生感知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动力。首先是教师语言描述,音乐教材有众多音乐作品和音乐形象,虽然展示的方法很多,但教师的精彩描述还是比较常用的方法。教师用形象生动语言对音乐对象进行描述,可以将学生带到特定的音乐情境之中,加快学生思维理解的进程,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有重要帮助。教师利用音乐旋律亲自示范演绎,这是学生最乐意接受的方式,教师通过歌曲演唱、肢体律动、器乐演奏等形式演绎音乐作品,不仅能够对音乐作品进行到位解读,还能够极大地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唱歌曲《溜溜山歌》时,为渲染气氛,教师首先给学生来一段唢呐独奏《打枣》。乐曲生动俏皮,里面还有模仿人物对话的情景,学生都听入了迷。教师在演奏时,还专门加了一些表情和形态动作,让学生笑得前仰后合。学生对音乐的喜爱自然也增强了。教师利用自身专业特长,给学生以技艺展示,学生受到强烈感染,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大增,对教师的折服也有利于课堂教学。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音乐学习也是如此,教师个人魅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促进因素。

三、媒体展示,教具参与教学情境创设

音乐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应是现代音乐教学的最重要特征,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多媒体展示、多媒体伴奏、多媒体练习,甚至将教师教唱都交给多媒体,学生学习变得更机械了。多媒体成为课堂教学主导,教师作用被弱化,这当然是不可取的。因此,教师在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时,要注意凸显教学辅助功能,利用生动画面、多元音乐背景来渲染课堂学习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尽快进入良性学习状态之中,这对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启迪学生创造力,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小学生对动画都特别感兴趣,凡是与动画有关的内容都可以激发学生高度关注。在学习《动画城》时,教师并没有讲解教材内容,而是利用多媒体先播放动画片《狮子王》,还有央视《动画城》节目片段。让学生先说说自己喜欢哪个动画人物,并且让学生模仿一下动画人物的典型动作。这时教师才开始播放《动画城》这首歌曲。因为前面有足够铺垫,学生在听歌曲时的感觉已经大不相同,很快就进入状态。多媒体展示功能非常强大,创设教学情境效果特别高效,教师合理利用,一定能够为音乐课堂教学带来重要辅助作用。

对初中音乐开放式教学的探讨 篇5

关键词:初中 音乐 开放式

一、开放式教学的基本表现分析

站在宏观的角度上来说,开放式教学不仅要基于教学材料,更要突破教学材料的束缚与局限性,以教学目标为中心,拓展教学过程体系,并使教学的内容得到扩充。开放式教学表现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教学内容的开放,二是教学过程的开放。

(一)打破课堂教学的固定空间,开放教学过程

如何打破传统音乐教学的固定空间结构?一是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二是可以借助信息化的教学技术手段,将“外面的世界”带进课堂。音乐不同于其他学科,在讲求理性的基础上,它更加追求感性,更加注重教学空间的感染力。所以,在当前的初中音乐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选择与学生一同走进大自然,利用大自然来对学生进行感染与熏陶,让学生以大自然为背景,进行音乐表达;或是利用现代信息化的教学技术手段,来创设跨空间、跨时间的教学情景,通过古今中外的画面、音乐,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主观体验与感受。

(二)突破教学材料的束缚,开放教学内容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包罗万象,无穷无尽,音乐也应当如此。在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材料是唯一的教学内容来源,虽然里面的内容都经过了精心的筛选与安排,具有非常强的计划性与目标性,能够满足学生音乐知识能力的增长需求,但是却不能使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得到充实与满足,这主要是由于内容的局限性所造成的。而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并非固定的,它可以由教师根据教学氛围,动态地进行拓展,最大限度增强学生对音乐、对生活的主观体验与感受。

二、初中音乐开放式教学的实施途径

(一)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认识

意识决定实践,态度决定一切。在初中音乐的教学过程当中,要实现开放式教学,首先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重新提高对音乐教学的认识。“音乐”不是副科,音乐的存在与其他学科具有相同的重要性与作用,尤其是在新课程标准下,要使学生得到全面、综合的发展,增强学生对生命的主观体验与感受,就必须要端正教学认识,将音乐教学看作是一门对学生素质能力全面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的学科。

其次,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明白音乐教学不是程式化、模式化的教学,音乐与其他学科的根本差别就在于其更加注重情感体验,更加注重对学生情操与审美能力的培养。

所以,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音乐开放式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注意把握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情感体验之间的平衡,不能跟其他学科一样,单方面注重对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音乐教学的另一个重点,对学生生命情感体验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

(二)丰富教学方式,重视学生主观体验

要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当中实现开放式教学,关键环节在于教学方式的设计与应用,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例如,情景教学方式与探究教学方式。

1.情景教学方式。传统教学中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封闭式的,盲目遵循教材内容会令学生感觉音乐课是枯燥的甚至是无用的。利用构建音乐情景的方式,实现初中音乐课的体验性是构建开放性课堂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在花城版初中七年级音乐教材《音乐与人的情感世界》一单元中,囊括了乡情、亲情、友情以及别情。音乐教师可以分别以这单元的各个曲目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以舞台剧的形式,来构建“情感世界”,加深学生对音乐、对情感的体验。

2.探究教学方式。这种模式更能体现出音乐课的理论性,教师可让学生自由分组搜集材料、相互探讨,从交流中获取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并且更加生动高效。

(三)扩展课外教学内容,打造课外课堂

初中音乐开放式教学应当从教学内容与教学空间上来实现开放与拓展,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普遍存在感”。将课外自习作为课堂内容的有益补充,可有效解决初中音乐课呆板枯燥之感,丰富多彩的课外内容增添了选择性,以学生兴趣为主要出发点的学习内容更能得“民心”,学生爱学、乐于学,音乐课的地位自然而然得到巩固。所以,初中音乐教师应当善于收集与挖掘课外教学资源,遵循适合学生特点、资源系统性等原则,为学生打造课外课堂。

(四)联系生活实际,提高教学的实用性

音乐艺术来自于人类的实际社会生活,具有非常强的情感功能,这是音乐与其他事物最大的一个区别,它没有直观的外在表现,但是却具有与生活、与情感紧紧相关的实用性,这可以说是音乐存在的主要价值所在,所以在开放式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也要联系生活实际,提高教学的“实用”性。例如,在5.12纪念日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适合的音乐配合画面播放给学生,以打开学生情感,增强学生的主观体验。

参考文献:

[1]陈齐.实施音乐课程改革对初中音乐教育发展的意义[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6):238-239.

[2]徐骞.初中音乐如何践行开放式教学[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0(12):43.

开放式音乐教学 篇6

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 让教师懒于走出传统模式。音乐作为考察学科, 教师没有升学压力, 学生思想上不重视, 认为音乐课是玩耍课的观念在很多的学生头脑中根深蒂固。另外, 音乐教师师资水平的不平衡, 也造成了音乐教学不能走向深层次的探索。学校的教研重点放在主科上, 对考察学科的教研力度不够, 音乐教师的教法相对于其他学科显得滞后。即使有的教师敢于大胆创新, 也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面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音乐教师要走出框架, 抛弃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 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学生, 接纳不断创新的音乐潮流, 真正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

开放式教学能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 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发展。总之, 开放式教学要做到四个开放:教学目标开放、教学过程开放、教学方法开放、学习评价开放。教师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 平等、开放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教学中既是组织者, 又是参与者。在师生的交往过程中, 教师要放下架子, 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愿望, 允许学生有奇思妙想, 发表不同意见。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 不断激起学生探索、发现、想象表现的愿望, 让学生的思维、心态处于开放状态。

2. 教材内容与生活的开放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材 (往往被认为是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 被视为圣经, 新课程要求教师改变这种只是“教教材”的观念, 树立“用教材教”的观念。也就是说, 要突破教科书、教学参考用书的束缚,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 使之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教学内容不仅可以来自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 也可来自生活, 来自学生。把学生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 这样能让学生感到亲切, 兴趣浓厚, 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 教学过程与形式的开放关系

教师关注学生的动态生成, 以开放的态度巧妙设计教学流程。如音乐与生活沟通音乐与活动沟通, 音乐与师生的沟通等, 让教学过程充满情感变化和吸引力, 变得不再枯燥。在开放的学习过程中, 开放的学习方法随之应用。如营造开放式的教学情境, 激起学生探索、发现、想象和表现的欲望;教师不拘泥于教材、教案, 通过学生的信息反馈, 不断整合教学内容, 使教学总是围绕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师要从勇于打破传统的学习方式。

音乐教学中开放式教学的作用 篇7

一、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引导学生用“心”去体验, 用“心”去感悟

充分发挥音乐的“听觉艺术”特点, 注重“感性入手, 听赏领先”原则, 让欣赏与所学的歌曲、知识技能技巧有内在的联系, 起到示范、感染、引导以及加深的作用。此种方法能化陌生、抽象为直观与感性。这样可使知识和技能融于艺术感染之中, 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去消化理解, 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又提高了学生掌握音乐的能力, 同时又激发了学习兴趣和信心。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学生的知识面有限和联想一时未能达到丰富状态, 所以不能放任自流地让学生一下子就欣赏完整的音乐作品。教师此时应为学生设计好坡度, 分层、分段地, 让他们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带着问题去融入音乐欣赏中, 而不能变为游离于音乐之外的消遣。

如, 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欣赏时, 教学前认真备课, 提前了解歌曲, 对作曲家聂耳、作词家田汉进行简介, 使学生深入了解歌曲。在音乐的欣赏中又插入歌曲《歌唱祖国》, 整个欣赏活动在激情与热泪中推进。中华民族觉醒的巨大威力和对自由解放的不懈追求, 使学生接受了一次民族精神的熏陶, 幼小的心灵充满了民族自豪感……

二、“采风式”“创作式”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佳载体

1. 采风式。

实现开放式音乐教学应该摆脱教材、教室对教学的束缚。为此我尝试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感受丰富的民间音乐。民间歌曲体现了一种闲情野趣。如:观摩民间艺术节、布置采集民歌、听听奶奶哼唱的歌谣、收集地方方言的童谣, 尤其是现代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 可以让学生上网浏览扩大信息量。通过感受浓郁的民间文化及本土文化, 强化学生的民族意识, 达到培养学生个性和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应用采风式这种教学, 不仅能开拓学生的视野, 还能增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强化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 创作式。

音乐教学并非单纯地教会学生唱歌、奏乐的方法, 而是让学生逐步接触音乐实践, 在实践中发现并开发学生潜在的音乐能力。所以音乐创作也是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尝试让学生创作音乐。如:编儿歌、为儿歌配节奏朗读、自由唱儿歌、为不完整的儿歌补充、填空游戏、接龙游戏、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创作练习, 激发了学生创作音乐的积极性, 同时也开发了学生的音乐创作潜能, 为学生日后创作音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创作步骤:设计节奏———填写歌词———填写唱名。

以下是一首简单的儿歌

这首儿歌的节奏、唱名、歌词都很简单, 但学生却从这简单的创作中体会到创作的乐趣。他们拍着自己创作的节奏, 自己写的歌曲, 会觉得特别的高兴。学生的创作并不一定要求完整、宏大, 只要闪烁出一点火花, 教师就要抓住这瞬间, 激励他们投入创作, 培养其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积极营造教学情境, 努力优化教学环境

按照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地创设音乐审美情境, 是音乐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创设音乐教学情境, 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 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 当学生进入一种特殊环境, 面对特定的审美对象, 耳闻目睹全是美的形象及充满新奇性的事物, 新鲜感便会油然而生。注意力全部集中于眼前的景句。如组织教学时, 教师优雅的仪表, 亲切而真诚的问候, 清晰简洁的谈话, 优美轻盈的音乐等, 都会使学生感到轻松、和谐和愉快。课前演奏或播放音乐能唤起学生参加音乐活动的热情, 通过音乐旋律的活泼、激昂、舒缓, 促使学生兴奋或镇静, 消除其紧张情绪, 获得情感的平衡。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 使学生产生一种对音乐学习期待的、企盼的、渴望的情绪, 这便是与音乐审美主意相伴随的那种特定情绪。

四、“唱游式”“表演式”和“讨论式”也是十分重要的开放式

1. 唱游式。

它是融听音训练、节奏律动、力度、速度、感知、情绪体验、音乐想象、动作创编等音乐训练为一体的一种教学方式。音乐活动是人类最自然、最原始的行为。人们有感于物、有动于心, 便会情不自禁地歌舞起来, 用叫喊、动作、敲击等行为来宣泄情感, 求取刺激, 达到身心的平衡, 这是人类的自发需要。运用唱游式是实行师生互动, 实现学生身心参与音乐的好途径。但是必须指出的是, 唱游式并非幼儿园、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的专利, 事实上小学中、高年级乃至中学生都有闻乐拍案、闻乐起舞的欲望, 教学中应该采用合理的方法来满足学生的这种欲望。

2. 表演式。

课堂就是学生的舞台, 就是展示才华的场所, 让学生的表演欲望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以唱歌课为例:多数教师在教唱时, 只采用齐唱的方式, 再有就是辅以独唱、小组唱等形式。我在教唱时, 根据学生和歌曲的情况, 灵活地采用各种形式, 并让学生组织排练, 教师进行伴奏, 加以辅导, 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演唱积极性, 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教学方法的情趣化, 不仅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快乐, 而且会使他们对音乐发生浓厚的兴趣, 使“要他唱”变为“他要唱”, 使“唱得多”变为“唱得好”, 变“苦学”为“乐学”, 真正体现“乐” (音乐) 即是“乐” (快乐) 的至理。

3. 讨论式。

本教学方式变教师一人发表为学生一起发表。作为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氛围,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有一个畅所欲言的环境, 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此时此刻往往会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如《我是少年阿凡提》教学片段:

师:歌曲中出现了一个升号 (#) , 大家想一想, 它在歌曲中有没有用处?

生1:没有用处, 没有它歌曲也很好听。

生2:有用处, 它能表达歌曲的风格。

师:谁能说说, 它表达了什么样的一种风格?

生3:加上它歌曲就不一样了, 它能起到一种装饰作用。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 有了它, 这首歌曲就有了一种民族的风格, 它就像美术中画的“空白”艺术一样, 是不可缺少的。

通过讨论, 不仅解决了歌曲教学中的难点, 而且提高了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激发了学生探索音乐内涵的动力, 也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小学音乐开放式教学 篇8

一、创设音乐情境, 激发学生音乐兴趣

在初中音乐课堂上, 教师所授予的音乐知识应该与时俱进, 适当地将一些陈旧乏味的内容摒弃, 增添音乐新内容, 以将音乐激情点燃。从心理学角度而言, 兴趣可以转化为学习的内驱力,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由此可见, 音乐教师可以结合教学需要, 以情境带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为开放式课堂的构建奠定良好基石。以学习初中音乐《海滨音诗》这一单元的音乐学习为例, 教师以情境导入新课学习:同学们, 大家是不是都看过足球赛呢?那大家知道比赛现场的人浪是怎么造出来的吗?想不想体验一下?此时, 学生在音乐教师的示范指导下, 开始制造人浪。紧接着, 音乐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的音频功能, 播放大海的浪声, 让学生感受变化无穷的海浪声, 以更好过渡到新课学习。师:从古到今, 很多艺术家用自己独特的作品表现对大海的感情。今天, 我们一起走进海滨音诗, 体验作品中的大海吧。在授课时, 音乐教师还引进《听潮》, 让学生以读带感, 创新音乐教学形式。在以上案例中, 音乐教师利用情境激趣, 并引进《听潮》, 先读, 体验歌词中的感情, 融入多种方式, 真正调动了学生的音乐兴趣, 奠定开放教学基础。

二、丰富音乐教法, 培养学生音乐个性

开放式教学需要教师采用多种音乐教法, 让学生在教师教法的引导下, 音乐个性得到培养与发展。无论采用何种教法, 需要立足学生、立足教材和课堂需要, 以真正利用多种教法, 促进开放式教学的发展, 真正为课堂服务。

(一) 师生互动法, 营造音乐课堂氛围

新课改下, 师生是平等关系。因此, 为了更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可以采用师生互动法, 营造音乐课堂氛围。一般而言, 学生在良好的音乐氛围下, 会重新认识音乐作品, 并在重新解读中形成自己的观点, 促进音乐个性的形成。以学习初中音乐《希望与你同行》这一课为例。音乐教师首先利用《同桌的你》《我的未来不是梦》等学生熟悉的歌曲进行串烧, 并在播放的过程进行哼唱 (此方法有利于带动学生跟着一起哼唱, 融入音乐学习) ;其次, 教师提问:在如歌如梦的初中时代, 你们的希望是什么呢?同时, 利用多媒体屏幕, 展示《希望与你同行》这首歌曲的歌词,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这个环节师生共同朗读, 教师利用面部语言、肢体语言等调动学生有感情朗读, 营造学习氛围) ;最后, 教师播放歌曲, 并让学生小声跟唱, 并思考歌曲中以怎样的旋律和情感抒发内心的希望?在以上教学中, 教师以音乐为桥梁, 让自己和学生进行有效互动, 共同营造音乐学习氛围。

(二) 移动教学法, 彰显学生音乐个性

移动教学法很适合开放式课堂。该种教学法主要向教师透露着:教学场所并不局限于教室, 可以根据课程安排和歌曲需要, 带学生走出教室。室外教学可以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促进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音乐, 以彰显出学生不一样的音乐个性。以学习初中音乐《校园多美好》这一课为例。我把教学场所变为室外, 让学生在逛校园中体验这一首歌曲, 如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歌曲的高潮部分是哪里?学生通过逛校园, 对校园歌曲有了不一般的了解, 因为每个学生对校园的感情有所不同。最后, 教师引出:不同时期的校园流行歌曲也有所不同, 并让学生说出歌曲的名字, 同时对比不同时期的校园歌曲, 总结出共性。

(三) 体验式教学, 增强学生音乐理解

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亲自体验, 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在体验过程中, 学生挖掘音乐作品的情感因素, 不断感受作品中的美, 以促进自身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

三、开放音乐评价, 提升开放教学实效

开放式教学需要开放性的评价, 以提升开放教学实效。例如以《希望与你同行》这一课的评价为例。音乐教师可以从学生是否主动融入互动、是否有感情朗读、在演唱时是否融入真情实感等方面进行评价, 而不是是以学生唱的技巧如何进行评价。同时, 音乐教师还可以请学生利用某一句或者一段歌曲来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通过以上方式, 评价不再枯燥, 而是充满乐趣, 大大促进了开放教学实效的提高。

总之, 通过音乐教育, 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音乐个性得到发展, 想象力得到丰富。因此, 音乐教师必须注重利用音乐, 发展学生的能力。在利用开放式进行教学时, 需要以学生为主体, 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个性, 全面锻炼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行, 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实施开放教学已经成为必然。开放式教学倡导以学生为本, 突出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作用。同时, 由于音乐课程本身具有开放性、艺术性、审美性等特点, 需要利用符合课程特点的教学方式, 以培养学生独特的音乐个性。那么, 针对初中生特点和教材特点, 如何有效实施开放教学, 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上既学习音乐知识, 又能发展音乐个性呢?这就需要音乐教师深入解读开放教学, 从多个角度入手, 构建开放课堂。

关键词:初中音乐,开放式教学,音乐个性,途径

参考文献

[1]胡志华.浅谈如何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J].新课程 (下) 2011 (01)

浅议开放教育下的小学音乐课堂 篇9

“开放教育”一词, 根据莫利生 (G.S MORRISON 1984) 认为是“一种鼓励儿童主动参与及学习活动, 允许儿童选择学习内容, 以儿童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也就是一种开放的空间、开放的环境、开放的课程、开放的态度、开放的资源运用的学习方式。把传统教学中教师“指哪打哪”的被动学习, 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活动, 让学生在经历音乐时间的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都能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让学生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 让音乐课堂真正的“活”起来, 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要作为一名小学的音乐老师, 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 把音乐从头到尾一句不落的灌输给学生, 机械的“填鸭式”运作往往只能导致孩子的一脸茫然;而是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 考虑如何将音乐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内在的东西去把握, 也就是说如何把音乐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扎根。

一、小学音乐课堂开放教育的必要性

音乐教育家柯伊说:“普及和发展音乐教育是提高音乐素质的根本途径。”而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 应该是为大多不是一定会在将来成为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 帮助他们, 使他们也能够参加音乐活动, 能够成为积极的和有一定水平的音乐欣赏者, 能够从音乐中享受到乐趣。许多学生在开始接触音乐时, 对于音乐课就特别的热情。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 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每堂音乐课都是先基本的节奏和练声练习, 接着教唱新歌, 老师范唱后, 就是学歌谱, 朗诵歌词, 最后填唱歌词, 这种老套, 枯燥的方法使音乐课变得无聊之极, 死气沉沉。这种一味只看教材机械教学的思想观念逐渐形成了封闭、狭隘、孤立的音乐教学格局, 大大降低了学生审美的积极性和乐趣, 也消弱了美育德功能。学生们渐渐不喜欢音乐课, 拒绝学习了。

二、小学生音乐课堂中开放教育的实施

(一) 营造愉快、充满感情的学习气氛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首先, 教师要定位好自己的角色。为学生创设一种没有精神压抑的学习环境, 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首先要解放思想, 把握全新的教育理念, 改变以往师道尊严的作风, 放下权威的架子, 特别注重学生的社会艺术实践活动,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满足时代发展要求, 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型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许青云.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 (3) .[2]杨雯, 李嵬.浅谈音乐教育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大众文艺, 2010, (8) .

[3]秦丹.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J].黄钟 (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 2012, (1) .

与学生坦诚相待.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创设一种“以人为本”的学习环境。其次,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小学生也有自己的个性, 他们喜欢得到尊重、喜欢表现自己, 喜欢民主、平等。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愿望, 通过音乐学习, 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 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 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二) 教学知识的多元化结合

音乐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 他紧密联系人类生活、人类情感、人类文化, 在诠释各种音乐作品时, 教师要有一种开放的多学科教学意识, 应把音乐、美术、文学、喜剧、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相关知识、创造技能、文化背景、风格流派融于一堂, 融会贯通, 以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素质。音乐文化知识可以在学生参与的创作、演唱、演奏、欣赏等音乐实践活动中结合着讲解;许多音乐欣赏内容可以通过演唱、演奏来加深体验, 加深理解;可以结合唱歌与演奏来进行创作教学, 并通过唱歌和演奏来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在音乐教学中要避免“难、繁、偏、旧”的现象。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向音乐, 引向音乐的艺术内容、艺术形式及音乐的情感内涵。课堂中, 把听、唱、动、奏有机融合, 从中渗透创作能力的培养。在音乐课标曾提出,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 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 而应面向全体学生, 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 享受音乐的乐趣, 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表达个人的情智。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 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过程, 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把握了学习的主动权, 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事, 所以兴趣特别浓, 一旦有了兴趣, 那么参与的积极性也就大大提高了, 而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也就蕴含于其中了。

开放式的课堂教学, 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 有利于开发小学生的创造潜能, 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 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这样, 每个学生都可以各抒己见, 发表自己的观点, 使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 有利于培养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让音乐教学走进生活, 让生活融入音乐教学, 带领学生走出封闭的教室, 把大自然与社会作为音乐课堂。这样, 才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音乐, 在实践中感受音乐, 在创造中理解音乐, 那么我们的学生必定会插上一双翅膀, 这双翅膀会使他们的梦更加缤纷绚丽。

[4]蔡梦.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人民音乐, 2010, (4) .[5]廖文珺.音乐创新教学现状研究[J].大舞台 (双月号) , 2009, (4) .作者简介:

龚白雪 (1985-) , 女, 江西省上饶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钢琴专业教师。

小学音乐开放式教学 篇10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初中音乐;理念;内容;教学手段;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9-022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9.142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出具有审美情趣、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课程设计要体现出音乐学科的基础性和时代性,力求为每一个学生音乐素养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社会在飞速发展,我们的培养目标也要与时俱进。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中,我们的音乐教学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注重学生智力和情感的共同发展,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面对现代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初中音乐教师要保持开放的视野和态势,实施开放性的音乐教学,有效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笔者将浅谈自己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实施开放性教学的一些体会,以期与各位教学同仁共同探讨。

一、开放性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形成的关于教育教学方法的观念。教育事业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教师必须具备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在初中音乐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们的教学目标不再局限于知识目标,而是注重学生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教师只有具备了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才能更好地引导具体教学。新课改提倡的开放性的教学理念使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灵活多变,将音乐学科的教学与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最终实现素质教育。

开放性的教学理念体现了教育的发展性、未来性和社会性。因此,音乐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教育的立足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音乐教学能够始终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音乐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在传授学生音乐基础知识、训练学生技能的同时,努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发展学生的独特个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实现全面和谐发展。

二、开放性的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把教材中出现的音乐作品呈现给学生,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审美情趣。但是这样单调统一的教学方式并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教材内容就应该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内容。这导致教师过分依赖教材,丝毫不敢脱离教材、超越教材,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也过于依赖教师和教材,使他们的主体意识无法得到真正体现。而新课程改革理念提出,教师的课堂教学不能只局限于音乐教材中的内容,而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加入更多开放性的教学内容,以开拓学生的视野。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拓展音乐课堂教学的内容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拓宽音乐教学活动

教师要根据教材中的重难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音乐氛围,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拥有一个音乐鉴赏的快乐天地。

(二)拓宽音乐信息

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各种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等,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收集与音乐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与音乐相关的最新动态。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一些音乐家的个人演奏会或者演唱会,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

三、开放性的教学手段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除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之外,教师还要不断加强学习,开发和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和时代感。开放性的教学手段主要表现在: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比如多媒体、电视、网络等,让学生从课堂上走出来,走到音乐厅、阅览室、户外操场上……努力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从音乐学习中得到启发,激起学生对新奇事物的积极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在发展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教师还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一台晚会,比如在五四青年节前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出演节目,举办了一台晚会,整个晚会从策划、编排到最终的表演都是由学生分工、合作完成的。这样的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理解力和他们的团结协作意识。

四、开放性的师生关系

在过去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是高高在上的领导者,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不敢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也没有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主导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教师的权威是学生永远不敢侵犯的。而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现代教育理念中,学生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开展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以人为本,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学生的发展为教育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工作就是为学生服务。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主角地位,从高高的讲坛上走下来,走到学生当中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够与教师进行平等的交流与沟通,感受到教师的信任,从而敢于挑战教师的权威,发展自身的创新性思维,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在现代教育中,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应该是全方位的。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我们的教学工作,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运用全新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在开放性的英语课堂教学和音乐实践活动中做到游刃有余,从而充分体现音乐学科的艺术性和审美性,真正实现音乐教学的开放性。

参考文献:

[1] 曾超凤.浅谈中小学音乐课有效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5).

[2] 周芳.放慢脚步,让学生在细微处感知音乐教学的无限性——初中音乐课“走进歌剧”教学实践感悟[J].新校园旬刊,2014(2).

谈音乐课堂的开放性教学 篇11

一、取缔课堂约束, 开放空间

中学音乐课内容丰富, 有发声练习、视唱、练耳、欣赏、唱歌、演奏、舞蹈、综合练习等, 涉及的方面较多。而学生中总有一些学生音乐基础较差, 听音练习中老师弹的音用耳朵能听出来的不会在纸上写谱, 发声练习中用眼睛看着谱子能唱出来的不会在下面填词, 歌曲中会唱词的不会打节奏等等, 毕竟不像语文、数学课那样老师一讲学生就会独立完成作业。如果我们强调课堂纪律的话, 那么就会使一些学生无事可做, 并逐渐对音乐课产生厌倦感。如果音乐课堂能开放, 让学生可以前后左右进行讨论、磋商, 或者在教室里随意走动, 看看别人是怎么写谱的, 问问别人是怎么填词、打节奏的, 让他们自由学习共同完成作业, 这样开放空间, 取消过严的纪律约束, 最后, 老师请几位作业做得比较好的同学站到讲台上, 给全班学生示范、表演一番, 并由大家评出最佳人选, 学生鼓掌加油, 气氛热烈、兴趣盎然、积极主动, 让孩子喜欢音乐, 喜欢唱歌、跳舞的天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创设情境, 开放思维

音乐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 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爱唱歌的天性迁移到音乐活动之中。

1. 创设美术情境

通过多媒体的大屏幕, 根据歌曲内容设置精美的画面, 创设具体的环境氛围, 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红花等各种物体, 感受到热烈、冷清, 感受到远近、高低, 促使学生的感官直觉发展到比较敏锐的程度, 感受音色、节拍、节奏、曲谱等不同的音乐美感, 经常让学生看图案, 学生就能很快静心, 继而展开想象的翅膀, 把一幅幅美丽的、色彩斑斓的图画变成一首首美妙的、百听不厌的音乐旋律。

2. 创设歌曲角色情境

歌曲中的角色有许许多多, 让学生在学中体验不同的歌曲角色, 对活跃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特别有效。如在九年级第二学期的歌曲《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中, 我从班上选出歌唱得好而且人长得精干的男女同学各一名, 男的扮演“周瑜”, 女的扮演“小乔”, 二人经过古香古色的乔装打扮后站在讲台上, 先分别独唱, 再二人合唱, 感情丰甘肃通渭●吴巧娥

富, 生动地再现出当年周瑜和小乔你潇洒我漂亮的一对恩爱夫妻的形象, 使同学们对此充满了无比的羡慕、好奇和兴趣, 周瑜的英雄气概和千古风流, 小乔的飒爽英姿和富贵漂亮, 深深地印在同学们的脑海里, 永远也不会忘记, 同学们的歌唱技能和审美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学生适应角色的能力特别强, 很受他们的欢迎。

三、不求千篇一律, 开放内容

中学音乐教学的原则是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中学音乐教学一般模式是以听唱为主, 教师先给学生范唱, 然后讲述乐理、教唱歌谱, 最后学生朗读歌词、学唱歌词, 接下来就是学生听老师弹琴再练唱几遍, 加以巩固。这样教学, 会束缚学生的自由, 所以,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 力图让学生摆脱听唱的束缚, 摆脱了上音乐课不用动脑筋的旧习惯, 让同学们“活”起来, 发挥每个学生自己唱出不同的谱子并填上不同的歌词的实际能力, 老师适当地加以引导, 这样学生就会兴趣盎然, 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效果显著, 在音乐课堂, 可以采用让他们自由的发挥, 不求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

有一次, 我让同学们试唱一段歌谱, 大家都唱了, 唱得也都差不多, 其中有一位男同学别具一格, 他的唱腔很低, 大家都感到很意外, 因为别的同学都尽量去唱好高音。问其原因, 他说:“将来, 我要唱出国际上还没有的那种男低音。”我当场表扬了他, 让学生认识到唱歌要唱出自己独特的个性, 不能盲目地去模仿别人唱歌, 有的同学对自己的歌唱状况不清楚, 盲目地去模仿歌星, 结果唱得不伦不类, 一点成绩也没有。我们一定要掌握好自己的歌唱条件, 要与众不同, 要充分发挥出个人的潜力和优势, 唱出自己的个性、风格, 向着认定的目标前进。

四、允许精唱多练, 开放时间

音乐作业不一定像其他学科那样, 能够当堂完成。如演奏、二声部合唱、二部轮唱、舞蹈等, 都需要有一个立意构思、材料准备和操练的过程, 即使要唱一首好的歌曲, 一节课的时间也不够, 有时一次成功的表演需要长时间的准备, 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 就是这个道理。所以, 音乐作业要开放时间, 让学生带回家, 在家长和兄弟姐妹以及左邻右舍的聆听和引导下, 让他们不厌其烦地练习, 对表演的作品, 老师要热情鼓励, 细心指导, 共同参与, 在良好的气氛中培养出学生的兴趣, 培养出学生精益求精的精神。

实践使我体会到, 音乐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培养良好态度,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 有利于音乐素质的提高, 有利于增强师生感情, 有百益而无一害。

上一篇:良好行为游戏下一篇:产权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