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措施

2024-10-01

生产措施(共12篇)

生产措施 篇1

摘要:针对化肥生产企业电能浪费严重的问题, 对节电进行可行性分析, 对不同设备采取相应节电措施, 效果显著。

关键词:化肥厂,节电措施,变频调速

一、概述

兰花集团化肥厂现有1座110kV/6kV主变电站, 变电容量为80000kV·A, 共有9回6kV开闭所出线, 功率因数分别为0.76、0.81、0.82、0.98、0.93、0.93、0.89、0.88、0.99。全厂有78台高压电机, 786台低压电机, 总装机容量74850kW, 有功总负荷58140kW, 无功总负荷19600kvar。化肥厂年产36万t尿素, 每吨尿素耗电1100kW·h, 年用电量5×108kW·h, 电费约1.5亿元, 占生产成本的1/3强。与同行相比, 兰花集团化肥厂尿素成本较大的主要原因是电能消耗偏高。

在化肥生产过程中, 风机和泵类设备数量占总设备的1/2以上, 每年用于驱动风机和泵类负载的电机用电量约占总用电量的40%。实际应用中风机、泵类设备电机均定速运转, 通过改变风机入口挡板开度以及水泵出口管路上的阀门开度, 调节风量和给水量。一般情况下, 风门或阀门开度约为50%~80%, 电机只能是满负荷运行, 工作效率低, 电能大量浪费;部分6kV出线功率因数偏低, 造成电网有功功率降低, 大量无功电能消耗在线路中, 导致设备使用效率低下, 电能浪费严重。

二、风机及水泵变频节电措施

1. 改造措施

根据现场对部分水泵和风机进行的工况测试, 对负荷变化频繁的风机和水泵采用变频调速。风机和水泵最大特点是负载转矩与转速的平方成正比, 而轴功率与转速的立方成正比, 因此将电机定速运转改为根据需要流量和风量调节电机转速可节约大量电能, 同时也易实现闭环恒压控制, 节能效果将进一步提高。

(1) 设备选型。考虑到水泵实际运行时常需要进行闭环控制, 如在供水系统中要求进行恒压供水控制, 故选择具有闭环控制和PID调节功能的富士FRENIC-VP风机、水泵专用二次方递减转矩负载用变频器。

(2) 变频和工频切换。化工生产的特点决定水泵和风机类负载不允许停机, 为此要求在“变频运行”过程中, 一旦变频器因故障跳闸时, 必须能够自动切换为“工频运行”方式, 同时声光报警。

(3) 功率因数的调整。变频器中输入电流的基波分量基本与电压相同, 但电流畸变因数较低, 因此变频调速系统的功率因数较低, 约为0.7~0.75。改善功率因数的基本途径是削弱高次谐波电流, 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在输入电路内同时串入交流电抗器和直流电抗器, 不仅可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95以上, 还可削弱在电源刚接通瞬间的冲击电流。

(4) 变频调速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1) 合理布线可明显削弱干扰信号的强度。 (2) 接入电抗器和滤波器以及降低载波频率等措施削弱干扰源。 (3) 对线路进行屏蔽, 吸收和削弱高频电磁场。 (4) 隔离干扰信号, 准确接地等。

(5) 变频器安装时的散热处理。变频器在运行过程中的功率损耗也会转换成热能并使自身温度升高。为改善变频器散热状况, 在采用柜式安装方式时, 若周围环境比较清洁、尘埃较少时, 应尽量采用柜外冷却方式。如必须采用柜内冷却方式, 则应在柜顶加装抽风式冷却风扇, 冷却风扇位置应尽量在变频器正上方。

2. 节电效果

水泵共计750kW, 每天可节电7880kW·h, 全年共节电2600400kW·h, 按0.35元/kW·h计算, 全年共节约电费9.1万元。原工频运行状态下, 风机电流为260A, 变频运行状态下, 进线电流为140A, 每天节电1894kW·h, 按0.35元/ (kW·h) 计算, 全年共节约电费2.2万元。

三、高压无功补偿节电措施

1. 补偿方案

无功补偿是利用电容器产生的超前无功电流和电感性负荷产生的滞后无功电流相互补偿, 若选配合理, 无功补偿可达到方向相反、幅值相等、互为补偿, 对外不产生无功的效果, 用、发电设备所传递的全部是希望得到的有功。进行人为的无功补偿, 提高供电能力, 节约用电, 按照无功补偿安排位置和接线方法, 无功补偿分为以下几种。

(1) 集中补偿。主要是在高压区域变电所或企业供电的进出口处, 即总降压站集中安排一批高压电力电容器, 以补偿本区域或本企业所需的无功能量, 这是电力部门为提高供电能力, 挖掘供电设备潜力, 要求各企业必须采取的措施。这种补偿方式未能解决企业内部的无功流动。

(2) 分组补偿。根据企业各负荷中心进行的局部补偿 (中小企业的集中补偿或大型企业的车间补偿) 。分组补偿能使企业内部的电力无功被限制在一个较小范围内, 使6kV以上的企业高压输电系统电力无功被减小到最小的限度。分组补偿不能对存在大量低压无功的380V低压输配电网进行有效补偿, 分组补偿因自动控制和执行电器元件的响应时间慢, 影响补偿效果。

(3) 就地补偿。克服上述两种补偿方式缺点而较为彻底的无功补偿方式。这种方式将无功电流局限在需要位置, 消除了电力无功在高、低电网上的流动。这种补偿方式距电源最远、电阻最大, 因而无功经济当量最大, 得到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普及应用。

2. 补偿装置

TBB型高压无功补偿装置以电压无功、功率因数为控制参数, 对线路电压无功、电流、功率因数等电网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根据电压无功、功率因数或时间的变化, 对高压线路后端进行动态补偿。装置控制器采用反时限与定时限技术相结合, 并通过设定参数中电容容量与无功匹配运算自动控制电容器投切。装置采用单星接线方式, 采用DC/AC 220V工作电源, 投切开关为电容切换式真空接触器, 配置电抗率为4%~6%的串联电抗器, 可限制合闸涌流和抑制5次以上谐波。

结合兰花集团化肥厂实际情况并在现场测量和计算, 决定对功率因数偏低的6kV三回出线 (614、615、641) 进行补偿, 补偿容量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QC——需要补偿的无功容量, kvar

PPJ——平均有功负荷, kW

cosφ1——补偿前功率因数

cosφ2——补偿后功率因数

根据计算的614、615、641三回出线无功补偿功率数据 (表1) , 分别在三回出线各增加1套675kvar、1050kvar、1800kvar TBB型高压无功补偿装置, 以减少无功损耗, 使其功率因数均提高到0.95以上。考虑到开停车时负荷变化以及企业发展需要, 确定补偿容量时结合实际情况对计算结果进行适当放大并将每套补偿装置分3组进行合理配置, 装置一次系统见图1。

2.节电效果

三回出线采用高压无功补偿装置后, 节电效果明显 (表2) 。

(1) 串入电抗, 通过谐波抑制、减小注入系统的谐波电流, 提高供电安全性, 改善电能质量, 消除谐波对电网的污染, 减少因谐波引起的电气事故。

(2) 通过无功功率补偿提高功率因数, 避免供电公司功率电费罚款。

(3) 提高设备 (变压器、线路) 利用率, 通过补偿无功与谐波抑制, 使总供电设备电流下降, 减少线路损失。

生产措施 篇2

2009年已经过去,2010年已经到来,作为在09年刚刚创建的南京远方物流集团南昌办事处,在公司领导的正确指导和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安全顺利的完成公司下达的指标。随着业务量的增多,南昌办事处迅速壮大,安全生产工作尤为重要。具体措施如下:

一、抓好仓库的防火防盗工作。对仓库消防设施、电线线路等进行定期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不留任何死角,并进行登记记录。在仓库内安装电子监控,进行防盗。注意仓储区的温湿度,保持通风良好,干燥、不潮湿。商品进出库做好登记工作,以便明确保管责任。仓库注意门禁管理,不得随便入内,凡是外来人员,必须登记以保证货物安全。

二、对叉车的使用。检查叉车各部的技术状况处于完好状态。叉载货物时,应按需调整两货叉间距,两叉负荷均衡,不得偏斜,物品的一面应贴靠挡货架;叉车的起重升降或行驶时,禁止人员站在货叉上把持物件和起平衡作用。货叉在接近或撤离物品时,车速应缓慢平稳,注意车轮不要碾压托盘和叉头不要刮碰物品扶持人员。以保证人员与货物的安全!

三、对卸货及装卸工的安全管理。对照收货清单上规格数量和承运司机进行清点,如有异常及时联系发货负责人对货物进行确认,无误后方收货进库,如货物是由于运输过程中丢失、损毁将由承运司机全部承担。所有货物按收货清单上数量对应,确认验收无误保证货物及时安全到达。在卸货过程中,轻拿轻放,不准扔货、摔货,在托盘上摆放整齐。在卸集装箱时,托盘摆放牢固,以防在装货及卸货过程,发生倒塌,保证人员与货物的安全!

四、增强全员安全意识。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打好安全基础,使各级明确自己的安全目标,达到全员参加,全员实施的目的,体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抓好安全岗位培训。开工前,对所有上岗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分批培训。建立安全生产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制度。每月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大检查,每年配合公司安全检查组进行一次总检查,评比打分,奖罚兑现。随时接受领导及监理部门对安全生产的督促、检查、考评,对提出的问题,马上确定方案组织实施,确保安全生产。

五、完善工作职责,加强对仓库的管理。加强对工作的执行力,对员工进行培训,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学习公司的企业文化,营造相互信任的组织氛围,在组织内慎用惩罚制度,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附:工作职责。

仓库主管:负责仓库的每日库存及库内所有工作的安排,每天早上9:30分之前把当日的库存核对统计出来,并登记。每天晚上,做好当日的工作总结与次日的工作安排,做好与伊利公司库管的协调工作。发货仓管:负责每日的出库记录,在货单下发以后应及时的分配,并且在发货单上注明到人,在发货的时候,并做好每车的牛奶生产批号记录,每日发完货以后,整理现场,把批号表集中交到办公室。收货仓管:负责每日的入库,认真的做好收货登记,每车货到达以后,确认库内牛奶各个品种的摆放位置,破损的产品进行登记并集中放到破损区。同时监督装卸工的码放及叉车工的摆放工作。

叉车工:负责每日的进出货工作,每日早上8:30分之前把库内整理齐,做到每种产品、日期分开,按先进后出进行发货,同时对叉车进行日常的维护与保养。

现场主管:负责每天的场地卫生、车辆的停放,对车辆进行防护及每日现场工作安排,并对叉车的日常维护进行监督。

调度:每日根据客户下达的计划进行安排车辆,协助克服的回单跟踪。账务:负责每日的开单,与客户的库内核对、装卸费的核对,以及与伊利公司装卸费的核对。

客服:负责每日的客户及司机的跟踪,每天晚上把计划上报主管、调度,同时做好回单的跟踪。

保障安全采矿生产的措施 篇3

关键词:煤矿 炮采工艺 安全 生产

由于煤矿作业属于安全和作业环境极差的行业,并且人的生命保障系数较低,因而,社会各层都对煤矿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安全生产作业保障系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以生为本,在生产作业的同时要切实保障人的生存权利。在我国目前的煤矿开采作业中,炮采工艺随着不断的探索和应用实践,大幅提升了炮采作业面的劳动条件和安全系数,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为煤矿生产取得了良好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本文就煤炭行业的炮采工作面进行装煤工序的探索及应用,也在采煤作业面的各个环节予以安全操作,并对采煤配套设备进行改造和实践应用,都得到了较好的收益。

1 目前我国炮采机械化装煤技术的现状及特点分析

我国目前对1m左右的薄煤层的开采,主要运用炮采技术,它在我国的煤矿开采作业面的施工中已经较为成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不同于“普采”和“综采”工艺,其机械化施工技术是分为三部分运行,在炮采装置——输送机侧安装铲煤机,煤炭一部分经爆破自动落入输送机装置,一部分需要千斤顶的助推,底层的松散煤炭则需要人工进行扒装。并用单体支柱对工作空间顶板进行支护。

炮采采煤工艺流程有其优缺点:即炮采工艺具有适应力强的优点,它适用于各种条件下的采煤作业面,因而应用普通、实践可操作性强;但是,炮采工艺的安全性能还有待加强,机械化施工水平还不够高、对支护顶板的效率提升还有相当大的空间。

2 煤炭开采中的炮采工艺的工艺流程安全举措

由于我国的中小型煤矿自动化、机械化开采程度较低,在采煤的实践操作中,其具体工艺流程包括:破煤、装煤、运煤、支护和回柱放顶等。

2.1 破煤。这一流程涵盖人工钻眼、装填炸药、堵炮眼和放炮等工序。

2.1.1 爆破“落煤”必须遵循“两高”、“两少”和“五不”的标准,其中:

“两高”即是指炮眼利用率高和爆破“自装”率高,这一标准主要是为了提升煤炭的采出率,减少人工“攉煤”量而采用的要求。“两少”是指放炮次数的减少和雷管、炸药量的减少。“五不”的标准是指:不炸倒输送机、不炸坏支架、不炸坏顶板、不爆底煤、不炸大块煤。在这些标准要求之下,可以增强煤炭出产率、减少人工劳动强度,提升经济效益。

2.1.2 炮眼的布置与爆破参数的合理设置。炮眼的布置要根据煤层的厚度进行,本文主要针对两种情况的煤层进行炮眼布置,第一种是约在1米以下的中厚煤层,可以布置一排有序向下倾斜的炮眼,俗称“单排眼”;第二种是在1米到1.5米的煤层中,可以布置两排眼,俗称“双排眼”,如果顶层和底板的两排眼相互交错,则称“三花眼”。炮眼的角度不能过大,以免影响炸药的充分爆破,降低了炮眼利用率;同时,角度也不能过小,以免大块煤随爆破力崩坏顶板或支架,造成安全事件。炮眼的间距要控制在1-1.2米左右,确保采矿过程中的安全作业。

2.1.3 装药的安全控制措施。在炮眼布置合理的前提下,就要进行装药的工序,为了保证煤矿作业的安全,必须在装药环节中遵循“十不装药”的安全要求,在确认无误后再进行装药,必须在具体操作中逐个地将药装入炮眼,在一手拉雷管脚线、一手拿炮棍的操作中,要注意推进的力度,不得猛力撞击,并且要依照作业规程规定的爆破方向进行布置,也不得有“盖药”和“垫药”的情况,在有瓦斯危险的工作面,要正向起爆,而不得采取反向起爆的方式。

2.1.4 放炮的安全操作措施。放炮环节是安全保障的重要环节,要坚持遵守禁止放炮的下列情形:其一,采煤作业面的机电设备和电缆等还没有整理收拾,不得放炮;其二,采煤作业面的瓦斯浓度还未进行检测时,不得放炮;其三,放炮附近有未清理的煤尘和洒水防护时,不得放炮;其四,采煤作业面的通风状况不良时也不能放炮;其五,作业面的顶板、支架等不完整,有安全隐患时也不能放炮。

2.2 装煤。这是借助放炮时的爆破力,一部分自动落入输送机内,一部分借助千斤顶的力量推入输送机内。

2.3 运煤。运煤工具通常采用刮板输送机,根据不同的作业面进行适宜的调整,并保持输送机的顺畅运行状态,以免出现卡(掉)链事故。

2.4 支护。对炮采工作面的支护采用坑木、摩擦式金属支柱及金属铰接顶梁配套支护顶板。为了提高支架的稳定性能,可以采用整体支架的结构,用拉钩式连接器由顶端至底端进行连接;并且加强对采煤作业面上下安全出口的管理,严格控制出口的放煤量,加强安全措施管理。

2.5 回柱放顶。为了保障采煤作业面的安全,要实施“敲帮问顶”制度,一旦发现有“活矸”、顶板破裂,要及时支设临时支柱以稳固顶板;在更换单体液压支柱时,要遵循先支后回的顺序;同时,严格按照回柱放顶的八大要领进行安全操作,即:一问、二放、三清、四支、五喊、六撤、七运、八竖。

3 保障采矿生产的装备改造措施分析

虽然炮采工艺拥有上述优点,并且在我国中小煤矿广为采用,但是其生产效率差和安全性能低的缺点仍然困扰着中小型煤矿的生产和发展,下面,我们对挡煤板、铲煤板以及配套设备进行改造分析,确保这些设备在采礦生产中的安全高效使用。

3.1 挡煤板的改造措施。为了提升采矿的安全和高效性能,经过反复的试验和调装,对挡煤板要承受巨大的爆破冲击力的特点,可以选用高分子聚氯乙烯材料作为挡煤板材料,该材料的优点是具有抗弯曲、抗冲击、耐磨损的良好性能,在运用炮采工艺作业时,该档煤板上的大小有序的“卸力孔”可以有效地降低挡煤板的受冲击强度,使爆破过程中掉落的煤被挡煤板挡住运往输送机。

3.2 铲煤板的改造措施应用。原有的铲煤板长度与输送机槽长度相同,搁煤面为折线结构,而改造后的铲煤板长度进行适当的缩短,并且搁煤板也由折线改为了圆弧结构,这样减少了铲煤板的铲入阻力,在输送机千斤顶的助推下,将部分爆破下来的煤体进行铲装,提升了机械运输功能,减少了工人劳动强度。

4 结束语

在我国日益增多的中小型煤矿企业中,由于人们对煤炭的需求,使得许多中小企业在煤炭开采的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和实践,在运用炮采工艺进行采煤的过程中,通过对采煤装备进行改造和优化,逐渐取消了人工“攉煤”的工序环节,不但节省了工作时间、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而且提升了采煤作业的功效。通过对炮采工艺流程的安全性措施分析,针对炮采工艺的破煤、装煤、运煤、支护和回柱放顶的作业面,进行标准和规范的安全操作,减少和杜绝采煤作业面可能出现的安全事件,并运用改进后的机械设备,大大提升机械化作业程度,实现了安全增效的目标,减少了采煤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杜绝了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郑志刚.强力破碎机在综放工作面的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2010(04).

[2]徐恒恒,王晓明,戚文彬.三软煤层炮采工作面高产高效探索[J].中州煤炭,2010(10).

[3]赵小军.浅析如何选择合理的采煤工艺[J].科技创新导报,2013(35).

[4]吴涛,田运奇,王建伟.“两采一放”工艺在炮采放顶煤工作面的实践[J].中州煤炭,2009(03).

[5]王龙.浅谈煤矿开采方法及工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6).

农业生产抗旱措施综述 篇4

1 抗旱措施

1.1 非工程抗旱措施

1.1.1 调整种植结构

通过调整种植结构, 种植玉米、高粱、谷子、糜子、绿豆等抗旱作物。这些抗旱作物蒸腾系数小, 相对其它作物比较抗旱, 没有水源保证的地块尽量不要种植需水量大的作物。要把瓜菜、特色和经济作物种在农田井控制范围内。

1.1.2 选用抗旱品种

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对干旱的耐受力不同, 有的品种耐旱、有的品种不耐旱。选购作物种子时, 要选择耐旱的高产品种, 特别是经过实践验证的抗旱品种。

1.1.3 采取抗旱耕作制度

及早整地, 顶凌起垅, 适度镇压, 蓄住土壤水份。整地时要旋耕灭茬、施肥起垄、镇压要连续作业, 防止跑墒。并且有计划的采取合理轮作、垄体深松、隔行深松、垄沟深松、增施有机肥等措施, 加深耕作层, 改量土壤结构, 增强土壤的抗旱能力。

1.1.4 应用抗旱保水剂

应用抗旱保水剂抗旱, 抗旱保水剂是高分子化合物, 能够吸收自身体积200~300倍的水分, 在人工补水或者天然降水时吸纳水分, 在干旱时能够被作物吸收利用, 调节土壤水分供求平衡。抗旱保水剂可以在播种时应用, 也可以在移栽时应用, 增产增收效果都比较明显。

1.1.5 采取保护地栽培措施

地膜覆盖、扣小拱棚等保护地栽培措施, 最主要的作用是抗旱保墒, 其次是增温促早熟, 在干旱条件下采取保护地栽培措施是最有效的抗旱手段。通过地膜覆盖, 有效的保证了作物生理需水, 有效的减少了裸地蒸发消耗的水分。这是我们今后必须采取或者说不得不采取的一项措施。

1.1.6 坐水补墒

坐水种是我们最有效、最直接的补墒措施、抗旱手段。一定要坐足底水, 严重干旱地块可以采取先滤一遍水再起垄或者用喷灌喷透再起垄, 播种时再坐水种的办法。一般的地块应该采取耠深沟浇足水、旱情严重地块要滤两遍水、跑大坑浇足水的办法, 保证一次播种全苗。

1.1.7 育苗移栽

在大地栽培的绝大多数经济作物和部分粮食作物, 甜瓜、西瓜、茄子、烤烟、粘玉米、甘蓝等可以通过育苗移栽的办法解决干旱条件下的全苗问题, 在温室或小拱棚内育壮苗, 在温度、水分适宜的情况下, 坐水移栽, 躲过春旱。直播的普通玉米可以在大田下种时, 在农田或园子里育一定量的预备苗, 有掉苗的地块可以及时补栽, 保证全苗。

1.2 工程抗旱措施

1.2.1 水利工程抗旱

利用现有的水利工程, 将水库、河流等地表水水源和水井地下水水源灌溉农田。提倡采用喷灌技术、滴灌技术, 满足作物对水分的基本需求。节约用水, 高效用水。把有限的水资源用好, 用出生态效益来、用出经济效益来。

1.2.2 畜牧工程抗旱

长远上, 通过大力发展养殖业, 利用养畜转化秸秆、造肥肥田, 生产沼气、利用沼渣肥田, 发展循环农业, 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增强土壤的蓄水供水能力, 达到抗旱目的。

1.2.3 生态工程抗旱

通过植树造林, 增加绿色植被, 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建设绿色水库, 通过良好的农田防护林体系抗旱。

2 抗旱技术体系

2.1 以垄翻补墒为中心的抗旱综合技术体系

该体系是干旱区域目前的主导技术体系。主要技术环节是: (1) 顶浆起垄、三犁整地、适时早播。 (2) 增施肥料, 农家肥和化肥做底肥一次深施。 (3) 选用抗旱高产良种。 (4) 全部实行坐水补墒播种。 (5) 适当增加密度, 做到合理密植。 (6) 加强田间管理, 常年注意运用促早熟措施。这个体系的特点是:既抓抢墒、保墒, 又抓补墒, 保中有补, 补中有保。肥料深施, 提高利用率。高产品种, 增加密度。搞好管理, 千方百计促早熟。

2.2 以平翻保墒为中心的抗旱综合技术体系

该体系概括为“翻前施肥, 机械播种, 苗后起垄, 平播垄管”。其技术关键一是抓好四墒, 即:蓄墒、保墒、抢墒、提墒, 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率, 诸如伏秋翻地的蓄墒、翻整地规范化的保墒、春季及早整地播种的抢墒, 以及播前播后镇压的提墒, 尽量接纳天上水, 用好土中墒。二是掌握好施肥环节, 具体抓住翻前施底肥、播种时施种肥和生育期间深施肥三个环节, 其他环节除坐水补墒播种外, 同一。

2.3 以耙茬少耕为中心的抗旱综合技术体系

该体系是在前阶段减免中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从条件上看, 窄行距减免中耕比宽行距更为优越。其关键技术有二, 一是调整地上布局, 改宽行稀植为窄行密植, 提高土地利用率, 有利于群体增产;二是简化耕作, 以翻地中耕为耙茬免中耕, 提高降水利用率, 有利于节能保水。是一项投入少、效益较高的抗旱综合技术体系。

2.4 以地膜覆盖为中心的抗旱综合技术体系

该体系是一种高度集约化栽培, 促进高产再高产的抗旱综合技术体系。主要技术环节是: (1) 精细整地、适时早播。 (2) 测土施肥, 增施农家肥。 (3) 选用晚熟高产良种。 (4) 实行坐水补墒通透栽培。 (5) 实行地膜覆盖。 (6) 适当增加密度, 做到合理密植。 (7) 采取膜下滴灌措施。 (8) 加强田间管理, 常年注意运用促早熟措施。这个体系的特点是:既抓保墒又抓补墒、重点是保墒, 极大的提高水分利用率, 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 是将来的主导技术体系, 是今后主要发展方向。■

摘要:农业节水抗旱工作是长远大计, 笔者综合分析我省农业生产形势, 规划抗旱技术体系, 提出具体抗旱措施。

煤矿生产组织措施 篇5

为确保三月份生产计划任务顺利完成,各队组按照计划指标积极组织,认真做好保勤工作,抓好检修班,保证系统、设备运行可靠,现制订三月份生产组织措施:

一、指标安排:

1、综采队:2-108工作面全月产量计划25万吨:上旬计划9万吨,中下旬计划各8万吨。

2、综一队:全月进尺计划95米:

①二采区回风巷全月进尺计划65米,上旬计划40米,中旬计划25米,15号二采区回风巷与末端联巷贯通。

②1-2022联巷计划30米,下旬完成,24日开口。

3、综二队:全月进尺计划210米:

2-1182巷全月进尺计划200米,2-1182巷调头硐室2个计划10米,上旬计划80米,中、下旬计划各65米。

4、综三队:二采区轨道巷全月进尺计划100米,上旬计划40米,中、下旬计划30米。

5、综六队:2-1181巷安排进尺180米,上旬计划50米,中、下旬计划各65米;

6、准备队:二采区泵房及变电所全月计划40米,上旬计划15米,中旬计划13米,下旬计划12米。

7、开拓二队:+80西皮带巷全月计划80米,上旬计划30米,下旬计划50米;

8、开拓三队:+80西回风巷全月计划80米,1—15日刷扩50米,下旬开始正常生产,计划30米;

9、准备二队:二采区水仓通道全月计划40米,11日开口,中、下旬计划各20米。

二、主要工程安排:

1、安装队: 2-112工作面3月6日达到回撤条件;3月6日—7 1

日回撤2-112副巷设备列车;3月8日对工作面管路、电缆等小件进行回撤,并在2-112副巷水仓内安装液压泵、水箱各一台;3月9日—16日回撤工作面溜子;3月17日—19日回撤采煤机;3月20日—23日回撤转载机、皮带自移机尾;3月24日—27日回撤2-112配巷以及配巷联巷皮带机头和机尾、2-112工作面水泵,以及切巷安装2台回柱绞车;3月28日—31日对撤架通道进行硬化150米,月底完成。

2、综掘一队:负责二采区回风巷与末端联巷贯通后,对二采区末端联巷进行加强支护,3月20日完成;拆除二采区回风巷皮带至二采区水仓口(拆除皮带540米,皮带架子出井),3月20日完成。安装1-2022联巷溜子一部,3月25日完成。

3、开拓一队:3月1日—5日负责清理2-112工作面以及配巷、联巷浮煤,并回缩2-1121巷皮带机尾至一采区右翼皮带巷口;3月5日—15日回撤2-112配巷、2-112配巷联巷和2-1121巷皮带架子并出井,2-112配巷处的综掘机开至2-1121皮带机尾;3月15日—31日对二采区皮带巷起底,为安装重型皮带做准备。

4、开拓二队:负责在+80西皮带巷安装溜子一部,3月3日完成;3月18日前将315综掘机开进工作面,完成配电点设备运输到位,3月20日配合井下维运队安装完成;完成西翼一联巷全断面硬化60米工程,3月底完成。

5、开拓三队:负责在+80西皮带巷内距西末端联巷50米处,刷扩1个临时配电点,规格:50m×2m×3m,3月15日完成,3月18日前进行喷浆、硬化;负责将地面315综掘机装车下井组装开至+80西回风巷,3月6日完成,260综掘机拆解出井,3月10日完成;负责安装+80西回风巷和+80西一联巷皮带各一部,3月20日完成。

6、井下维运队:负责+80西皮带巷配电点安装,3月15日完成。

7、探水队:负责二采区回风巷内调节风门至末端联巷处,二采区回风巷三联巷口至二采区回风巷入口段巷道治理,杂物出井,月底完成。

8、通风队:负责拆除二采区皮带巷闭墙,对二采区皮带巷进行瓦斯排放,3月5日完成;拆除+80西回风巷闭墙,对+80西回风巷进行瓦斯排放,3月10日完成;拆除2-112配巷闭墙,对2-112配巷进行瓦斯排放,为回撤综掘机提供条件,3月10日完成。

9、运输队:负责副井筒内吊挂检测电缆,3月15日完成。

10、准备二队:负责二采区皮带巷排水,为二采区回风巷与末端联巷贯通做准备,3月5日前完成;负责延伸二采区皮带巷皮带190米,3月10日完成;负责2-1032巷瓦斯抽放硐室施工,3月15日完成;负责对2-1031联巷和2-1002巷路面进行治理,达到存放支架的条件,月底完成。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及考核:

(一)、加强矿井生产组织管理:

1、加强矿井调度值班、领导带班、现场跟班和生产组织考核:加大对矿井值班人员、跟班、带班人员的落实考核;加强业务科室指导、服务意识;加强队组班子建设的考核,与当月生产组织考核挂勾。充分发挥当日矿井调度值班人员的调度、指挥、协调作用和跟班、带班人员的现指挥协调作用。当日的值班和当班的带班、跟班人员为当日及当班生产组织现场协调人员,井下现场科室跟班人员、带班人员,入井前、后必须穿工衣到调度室签字,现场执行三汇报和现场交接班制度。

2、队组要在出勤上加大考核,鼓励多出勤,保证有充足的生产、检修人员。队干上旬下井不能低于7次,每少一次处罚100元。

3、加强对生产事故和非伤亡事故的考核和通报,由调度室和安全科牵头,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深刻剖析每一起生产事故的根源和教训,贯彻到队组和每一名职工,变事后分析为事前防范,变事后被动为事前主动。

4、加强非正常作业管理,由调度室牵头,安全科配合,严格落实各项非正常作业的安全技术,监督现场跟班到位,现场必须有科室人员和正职队干跟班,否则不许施工。

5、加强队组生产计划安排的科学性、合理性、统一性、超前性和固定性,减少计划安排的随意性、孤立性,加强计划的落实。

6、加强生产事故抢修、抢险组织和考核。对于调度室通知到现场监督或参与事故抢险、抢修的人员,调度室要加大考核力度,不服从调度指挥,按事故通报。

(二)、相关考核:

1、事故考核:生产队组统计误按照影响产量、进尺情况进行考核:影响本队组1刀煤产量、1排进尺,对队组处罚200元,带班队干处罚50元;影响其他队组1刀煤的产量、1排进尺,对影响队组处罚200元,带班队干处罚50元;经业务科室分析过的事故按照事故分析报告进行兑现;相关的业务科室联责按照事故类型、影响范围对业务科室每起事故处罚200元;凡设备不能在工作面检修,需委外检修,或配件不能及时到位而影响生产的,从离矿开始到回矿期间不预考核,该期间队组按零星工程进行考核,设备、配件组织按照规定时间对组织科室进行考核。

2、抓好现场文明生产管理,严格按照现文明生产管理制度进行考核,小分队或日常检查发现材料码放不整齐,不分类,乱堆放,一次对队组处罚500元,队长、书记联责10%进行考核。

3、非正常作业考核:严格按照《井下非正常作业管理规定》进行考核。

4、生产任务考核:完成全月计划,奖励队组10000元,队长、书记各奖励1000元,技术员、副队长各奖励800元;挂牌或出现工伤事故的单位所有奖励取消;完不成全月计划的单位奖励取消。

5、井上维运队、井下维运队加强工作面至地面运输系统检修管理,不得影响2-108工作面正常出煤,影响生产误时,将按照非伤亡事故考核规定予以兑现。

调度室

论煤矿安全生产的措施 篇6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措施

中图分类号:X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3-0133-02

1 煤矿安全的状况

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特别是近一个时期以来,相继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改革完善煤矿安全监管体制、加强煤矿安全生产法制建设、深化煤矿安全整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等,使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得到了切实的加强和改进,全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总体上呈现相对稳定的态势。尽管如此,由于我国煤矿生产力水平低下,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仍居高不下,百万吨死亡率明显高于世界主要产煤国家水平,重、特大事故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与科学发展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1.1 煤矿死亡人数多

长期以来,我国煤矿每年因工死亡都在万人以上。1990-2004年累计死亡97 754人,年均6 517人;2004年死亡6 027人,占世界煤矿死亡总人数的80%。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1990年开始,国际上煤矿死亡人数大幅度下降,2003年至今澳大利亚煤矿实现了零死亡。

1.2 “三个多发”的特点明显

一是重特大事故多发;二是小煤矿事故多发;三是瓦斯和水灾事故多发。

1.3 经济损失惨重

在工矿商贸企业中,1/3以上的事故、近一半的重大事故和3/4的特大事故,均发生在煤矿。全国煤矿一年因伤亡事故和职业病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原国有重点煤矿年销售收入的5%。

1.4 社会和政治影响恶劣

煤矿事故的频繁发生,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心腹之患,成为人民群众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也成为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人权攻击的焦点。从这个意义上看,安全生产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更是关系国家和政府形象、关系党和人民的血肉关系、关系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政治问题。

2 煤矿事故的主要特点

2.1 乡镇煤矿事故频发

在全国煤矿事故中,乡镇煤矿发生169起,死亡和下落不明622人,分别占煤矿事故总量的77.5%和89.8%。其中发生的重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煤矿重大事故总量的86.1%和83.9%;发生的特大事故全部在乡镇煤矿。

2.2 煤矿瓦斯事故上升

自2010年7月以来,煤矿瓦斯事故发生41起,死亡302人,同比增加8起、153人,分别上升24.2%和102.7%。其中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瓦斯事故6起,死亡203人,同比增加2起、135人,分别上升50.0%和198.5%。从近期情况看,煤矿瓦斯事故仍是当前煤矿安全的主要灾害,说明瓦斯的治理和防范仍然是当前煤矿安全的重中之重,對此要给予高度重视,继续打好煤矿瓦斯治理的攻坚战。

2.3 煤矿水害事故上升

全国煤矿发生水害事故13起,死亡和失踪188人,同比增加7起、179人。发生重大水害事故8起,死亡31人,同比增加7起、28人。特别是7月7日江西萍乡市永胜煤矿、2010年7月14日广东梅州市福胜煤矿、8月7日广东梅州市大兴煤矿,相继发生3起特大透水事故,分别造成15人和16人死亡及123人下落不明。

2.4 停产整顿矿井重特大事故频发

自2010年7月以来,煤矿发生重特大事故46起,死亡和下落不明507人。其中停产整顿矿井发生27起,死亡和下落不明281人,分别占煤矿重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58.7%和55.4%;停产整顿矿井发生特大事故5起,死亡和下落不明195人,分别占煤矿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50.0%和52.7%。

3 煤矿安全生产措施

3.1 健全制度,从严管理,强化责任追究

制度对于安全生产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只有把每一项制度落到实处,才能为安全生产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良好的生产环境,有利于强化安全生产,提高安全水平。只有各项制度落实了,员工才能保持良好的劳动情绪,才能提高工作的安全系数,才能遏制少部分员工不讲文明生产,对安全生产存有侥幸心理,努力实现职工思想,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应广泛开展井下单位无重伤,地面无轻伤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无事故活动,实现月度考核季度通报,年终奖惩兑现。强化安检队伍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安检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责任心。建立健全设备、材料供应和维修质量的责任跟踪机制,坚持有问题追究到底。

3.2 坚持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如果在工作中处处按照标准、规程作业,事故就能降到最低甚至零事故。发生事故是偶然的,不发生事故是必然的,这就是本质安全。其基本特征是:①个人的安全行为,不论是在何种作业环境中和条件下,都能按照规程操作,杜绝三违,实现个人安全。②物的安全状态,不论是在动态过程中还是在静态过程中,始终处在能够安全运行的状态。③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在日常的安全生产中,不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状况而发生重大事故,形成“人人互补,人机制约”的安全系统。④制度科学合理,杜绝管理失误,实现煤矿零缺陷、零事故。

3.3 加强行业管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

这是抓好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举措。①国家尽快组建国家煤炭工业部,管理协调煤炭经济运行,研究制定煤炭法规、制度、规划、标准并组织实施,解决煤炭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负责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逐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制定并实施煤炭资源利用开发标准及规划,提高全国煤炭资源利用水平,全面促进煤炭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②地方要尽快建立统一高效、责权对等、上下理顺的煤矿管理体制。提升煤炭管理部门的地位,明确职责,健全机构,强化职能,做到管安全必须管生产。加强煤矿监管队伍建设,积极解决编制、经费、办公场所、车辆、工资等问题,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强化煤矿安全监管职能,明确职责,理顺关系,压死责任,确保煤矿监管体制的良性运行。③企业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煤矿企业不仅是市场经济的主体,而且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明确岗位安全责任制,并制定相应的监督保证措施,确保各岗位责任落到实处。

(编辑:李敏)

On the Safety Production Measures of Coal Mine

Zheng Linlin

Abstract: The low productivity level of China’s coal mines, coal mine accidents and deaths remain high, and still lag behind the requirements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the goal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coal mine safety conditions and safety measures.

Key words: coal mine; safety production; measures

生产优质牛乳的综合措施 篇7

1 牛群的综合性防疫

1.1 尽量培育无病原牛群, 从外地引入良种时应该隔离饲养一段时间, 确诊无病后方可混群饲养。

1.2 建立健全疫病预防制度和疾病检疫体系, 及时发现和隔离发病或隐性感染牛。

1.3 积极防治乳房炎

乳房炎是乳牛易发的常见病, 应引起高度重视。引起乳房炎的因素很多, 如挤乳不当或不熟练、挤乳机污染或调节不良、挤乳前后对乳房不清洗不药浴、乳房受伤、饲料变质、水质不洁等等。所以, 必须规范挤乳程序, 提高挤乳技术, 对奶牛乳房进行有效的保健, 以尽可能地减少乳房炎的发病。同时对临床上的隐性乳房炎进行积极检测, 以杜渐防微, 对有乳房炎的奶牛在干乳期要进行积极治疗。

1.4 防治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

奶牛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均属人畜共患病, 其不仅严重影响牛群的健康和牛乳的质量, 还会影响到人的健康。所以, 实际生产中必须加大对两病的控制, 每年都要进行高密度的检疫, 发现阳性病例应该及时进行淘汰或隔离治疗, 并加强对厩舍和活动场所的消毒, 加强疾病防治和饲养管理, 以逐步净化牛群。

2 奶站工作人员的个人卫生

奶站工作人员是细菌的携带者和传播者, 其手、头发、工作服、鞋帽等都会粘有大量的细菌, 经检查1g指垢中所含的细菌数量高达40亿个。所以, 工作人员的个人卫生直接关系到牛乳的质量。工作人员应每年体检一次, 凡是患有结核病、布氏杆菌病和化脓性皮肤病的一律不得从事奶站工作。另外, 工作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澡, 勤剪指甲, 定期更换和消毒工作服。

3 保持牛体和环境卫生

当前牛体不清洁是影响牛乳质量的重要因素, 而牛舍及其周围环境过于污秽是导致牛体不洁的根本原因。所以, 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 给牛提供一个舒适干净的环境以保持牛体的卫生。一般要求牛舍应通风良好, 采光充分, 温度适宜, 定期消毒 (每周一次) , 及时清扫舍内外的地面, 排出粪尿, 保持舍内外清洁平坦。饲槽和水槽应定期清洗, 舍内不得堆积粪便和饲料。平时应经常刷拭牛体, 以清除牛体上的尘土、污物和粪尿等。特别是每次挤乳前, 必须将母牛的乳房清洁干净, 以防尘土污物落入牛奶之中。此外, 还要对奶牛乳房及周围较长的被毛定期修剪, 以防沾染粪尿。

4 彻底清洗挤乳设备, 减少直接污染

牛乳的污染程度和细菌菌落的形成除了与母牛的环境卫生有密切关系外, 还与挤乳过程中和牛乳相接触的容器的清洁程度密切相关, 特别是挤乳机和输乳管道、运输箱及过滤器具等。实验证明, 牛乳受容器的污染一般要大于受乳房的污染。因此, 挤乳的各个环节中对所有设备装置的彻底消毒和清洁是减少牛乳污染的重要因素。

5 正确处理和保存牛乳

牛乳的温度对细菌的生长繁殖影响很大, 所以挤乳后要迅速冷却到4℃以下, 若处理不当, 牛奶中的微生物将急剧增加。例如:挤乳后对牛奶立即检测细菌数为每毫升40000个左右;5℃条件下贮藏24h后检测细菌每毫升90000个左右;10℃条件下贮存24h后检测细菌每毫升180000个;10℃条件下贮存48h后检测细菌每毫升500000个。

此外, 保存牛乳时不得与铜、铁等金属接触, 更不能用此类容器保存, 以免形成金属味, 一般以用不锈钢容器为好。牛乳还要避免在阳光下的曝晒, 在倾倒时不要形成泡沫, 以防产生氧化味。

6 控制蚊蝇及细菌的繁殖

控制蚊蝇对于提高牛乳质量非常重要, 蝇类可以增加乳中的细菌量, 是很多细菌和病原菌的直接携带者和传播者, 如伤寒和痢疾等疾病均可以由其传播。所以, 对蚊蝇孳生的粪堆和粪尿坑应严加管理, 及时清除, 定期喷洒药物或在牛场周围设诱杀点, 以减少挤乳和贮乳场所、厩舍等处的蚊蝇数量。

7 控制药物残留

牛乳中的抗生素等药物的污染, 主要是因为治疗牛的疾病时使用的各种药物或饲料中添加的预防性药物造成的残留超标。抗生素等药物的残留对人体危害极大, 含有抗生素等药物的牛乳不能作为商品牛奶出售。为此必须严格控制牛乳中抗生素等药物的残留。

7.1 泌乳期牛在正常情况下禁止使用和添加抗生素等药物。

7.2 使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的乳牛和停药7d内产的乳牛, 其乳汁不得混入正常的牛乳中。

停药7d后, 对牛乳中的药物残留进行检测, 达标之后方可作为正常的牛乳出售。

7.3 加强对奶牛乳房炎的预防, 减少发病率是减少药物使用的积极措施。

7.4 定期对交售的牛奶进行质检, 检测其中的药物残留, 并反馈于生产者, 以便采取应对措施。

8 严防向牛乳中掺假

有极少数生产经营者为了获得高利润, 不顾商业信誉和职业道德, 向鲜奶中掺入大量的水, 甚至在变质的牛奶中掺入碱或尿素等物质, 以次充好。对此, 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督检验, 加强管理, 加大打击力度, 杜绝掺假奶的出现, 让消费者喝上优质的放心奶。

提高母猪生产效益的措施 篇8

1 母猪的品种

母猪的品种主要与母猪排卵数相关,不同品种的母猪,其排卵数有多有少。比如我国本地猪种的产仔数明显高于国外品种,我国猪种的排卵数初产猪平均为17.21枚,国外猪种初产猪为13.5枚,选择排卵数高的品种就会提高产仔数,从而增加仔猪数量,提高效益[1]。

虽然我国本地猪种在产仔数上占有优势,但是其生长速度和瘦肉率远不如国外品种。因此,各种猪育种公司培育品种时通过杂交等措施来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杂种母猪每窝多产断奶仔猪约1头,这一优点使全球商业养猪广泛采用杂种母猪。

2 保持母猪旺盛的生产能力

一般来讲母猪在2~6胎期间产仔数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之后则逐渐减少,根据这种规律就要多保留2~6胎的母猪,增加其在猪群中的比例,建立高产的母猪群。

3 全价的饲料

质优、营养全面的饲料是保证母猪正常生长和生产性能正常发挥的物质基础。生产上要根据母猪不同的阶段饲喂相对营养的饲料。其次,采用短期优饲的方法可以增加母猪的产仔数,主要方法是在母猪配种前15~20 d,使用较高能量水平的饲料饲喂母猪,或者使用湿拌料,增加母猪的采食量,也可以通过增加饲喂次数增加采食量。

玉米或者配合饲料霉变产生的霉菌毒素可能导致母猪阴户红肿,乳腺增生,造成胎儿的生长速度减慢、早期死亡。要注意饲料的贮存环境,避免发霉变质。

4 妊娠阶段母猪的科学管理

母猪的妊娠期为114 d,在接近4个月的时间内,如果没有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在此阶段很容易造成早期胚胎的死亡,也可能使母猪流产。

比较科学的措施有,母猪配种妊娠后72 h内不要给予较高能量水平的饲料,否则会导致早期胚胎死亡率增加,妊娠早期的营养能够满足其自身需要即可,配种以后使用妊娠母猪料饲喂,日饲喂量为1.6~2.0 kg,具体饲喂量可根据母猪膘情灵活对待。整个妊娠期遵循前低后高的饲养原则,主要考虑的是妊娠后期(主要是妊娠第95天至产前)胎儿生长迅速,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增加仔猪初生重量。

妊娠中期(母猪妊娠第28~95天)阶段的饲喂量一般在1.8~2.2 kg,对于偏瘦的母猪和初产母猪应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饲喂量,保证母猪良好的体况[2]。

妊娠后期建议日饲喂量为3.5~4.0 kg,饲料使用高能高蛋白的哺乳母猪料,以利于胎儿的充分发育。饲喂次数可根据季节每日饲喂3~4次,可使用湿料。母猪妊娠期内要注意预防母猪便秘,供给母猪充足的饮水,禁止饮用冰冷的水,防止惊吓,预防流产。

5 传染病的控制和药物使用

母猪在饲养过程中要重点控制常发的传染性疾病,尤其是与繁殖有关的疾病,如猪瘟、口蹄疫、细小病毒、布鲁氏杆菌病、乙型脑炎等,要做好有关疫苗的免疫接种。

对于妊娠母猪在发病后的治疗过程中也要慎用一些药物,如常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有致畸和流产的风险,要慎用,最好不要使用。泻下的药物可能引起母猪子宫收缩,易引起流产,如芒硝、大黄、番泻叶等使用时要注意。

6 猪舍环境

规模化猪场一般将妊娠期母猪饲养在限位栏中,在产前7 d的母猪进入分娩舍以便适应环境待产。在此之前产房要提前使用高压水枪清洗并使用化学药品消毒,干燥后待用。产房要求干燥、保温,通风良好。产房温度一般以15~20℃,相对湿度70%为宜。

7 早期断奶,缩短世代间隔

妊娠期+哺乳期+配种是一个繁殖周期,其中妊娠期为114 d,母猪产后发情的时间大概是断奶后1周,时间基本是固定的,所以只有缩短仔猪的哺乳期,让仔猪早点断奶,才能缩短母猪的产仔间隔,增加母猪的年产仔窝数[3]。目前大型的养猪场一般是21~28 d断奶。

8 繁殖障碍的种类与控制

对于母猪先天性不育,如卵巢系膜和输卵管系膜囊肿、输卵管阻塞、子宫颈闭锁等,这些都是难以治疗的,在选种的过程中进行淘汰。

对于卵巢机能障碍,如卵巢内有持久黄体,母猪表现长期不发情,主要为子宫疾病致使黄体不能消失,可用氯前列烯醇使黄体消退。

发生卵巢囊肿时母猪表现发情不规律,治疗时可肌肉注射促黄体素200~500μg/次,注射1~4次[4]。

9 养好种公猪和做好人工授精工作

给予公猪适宜的环境,公猪一般单圈饲养,与母猪舍有一段距离。公猪要避免处于高温环境,这样对睾丸产生精子会有影响,也要避免公猪发生发热性传染病,对于这类疾病的防治措施首先要做好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做好平时的饲养管理工作,加强消毒,搞好猪群圈舍内卫生,及时清理粪尿及污物,保持环境清洁、干燥。夏秋季节要注意驱除蚊虫,减少蚊虫与猪接触的机会。有条件的猪场可安装纱窗,使用驱蚊设备。

现代化养猪基本实行的是人工授精,在进行精液采集、稀释和输精过程中都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尤其是要无菌操作,避免人为地造成器具污染,间接感染母猪子宫,影响母猪生产性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周福机.提高规模猪场母猪年生产水平的综合技术[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2(10):65-68.

[2]尚长勇,张长刚,朱雪冬.影响母猪生产性能的几个因素[J].今日畜牧兽医,2009(1):22-25.

[3]叶清友.如何提高母猪年生产能力[J].畜禽业,2015(9):36-37.

探析林业生产的管理措施 篇9

1 种子的采收

采集的种子进行脱粒、净化、精选后储藏,购买的种子可以直接进行储藏。

2 播种

在播种前,要先做好苗床。种子经消毒、催芽后,播入苗床,要覆盖1层草。

3 苗期管理

(1)种子播下后,要经常观察种子的发芽率。当种子的发芽率达70%时就逐渐将苗床覆盖的草慢慢揭去,直至发芽结束,将草全部揭除。

(2)种子发芽后就进入了苗期,此时的苗木幼嫩,抗逆性差,要经常浇水,一般在早晚进行。当夏季来临时,要在苗床上加盖遮阳网,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幼苗,对苗木造成伤害。根据幼苗的生长状况进行间苗、补苗,让苗床的苗木生长整齐。根据天气浇水,必要时进行灌溉。

(3)入秋后,苗木的生长慢慢停止,开始木质化越冬。此时不能灌水、施氮肥,只能施入磷肥,促进苗木根的生长。

(4)冬季来临,要做好苗木越冬管理,天气寒冷,不能让苗床过旱,苗床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以免造成苗木死亡。在寒冷的天气,在苗圃要间隔一定的距离堆草点燃,让烟弥漫苗圃,阻止热量过分流失,起到保护苗木作用。

4 造林

(1)造林地的清理。要清除造林地上的杂灌,条件允许要进行全垦,深度可达50cm,利于幼树的生长。

(2)挖穴。按照造林的要求挖树穴,株行距、树穴和深度要符合要求。

(3)造林。当造林季节来临,要先做好起苗工作,做到苗木完整,然后将起出的苗木分级,选用1~2级的苗木造林,这样的苗木抗逆性好,生长状况好。起出的苗木要及时送到造林地点进行造林,这样才能保证新造林有较高的成活率。在栽树时要保证苗木根系的舒展性,裸根苗木要打浆,条件允许要浇足定根水,将穴土踩紧培成馒头型。

5 新造林管理

(1)抚育。在造林后,于当年的5月中旬,对幼树进行抚育,即松土、除草,将土培成馒头型,清除林地中的杂灌,使苗木得到充足的光照和水分,充分生长。于7月和9月再各进行1次抚育,方法同上。如此抚育工作要进行3年,第2年2次,于6月和8月各进行1次;第3年1次,于7月进行,方法同上。清除杂灌工作要长期进行,直至林分郁闭。

(2)禁牧。造林后,要设有专门的护林人员。要对幼林地进行禁牧,防止牲畜进入林地踩踏幼树。若羊进入新造林地,会直接啃食幼树,造成新造林分苗木的损失。

(3)防寒。新造的幼林抗逆性差,在冬季要做好防寒的工作,方法同育苗期一样。

(4)防火。进入冬季,林区中的杂草干枯,在遇到明火的状况下极易燃烧。所以在入秋时,要砍除过深的杂草、灌木。冬季来临,组建专业的防火队伍,定期对林区进行巡护,在林区制高点建立瞭望塔,设专人24h瞭望,发现火情及时通报、及时扑灭,将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6 中幼林管理

(1)幼林修枝。当幼树生长到一定年份,自然整枝差的树木需要人工修枝,即将近地面的轮生枝(多年生)人工剪除。这样做能促进树木长高,还可以增加树木的枝下高,在冬季地面火难以上树。

(2)幼林间伐。当林分的郁闭度达到0.8时就应当考虑进行幼林间伐,林分过密,不通风、不透光,不利于林木的生长,还会造成林分中的林木相互之间竞争。因此,要及时进行间伐,为保留木创造更好的生长环境。在间伐过程中要做到:砍密留疏、砍弯留直、砍小留大。

(3)防火。在冬季来临要清除林地中的杂灌,砍除过密过深的杂草,这样才有利于幼林区冬季防火。冬季来临时,要组建专业的防火队伍,定期对林区进行巡护,在林区制高点建立瞭望塔,设专人24h瞭望,发现火情及时通报,及时扑灭,将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7 近成熟林管理

(1)间伐。此时的林木已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可以适时进行间伐。这样既有利于林木生长,也可以有一定的经济

效益。在间伐过程中要做到:砍密留疏、砍弯留直、砍小留大。

(2)防盗。林木有了经济效益,就会成为被盗伐的对象,所以应加强林木的看护工作,防止发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皆伐。林分成熟,就应在适当的时候皆伐。

模板工程安全生产措施 篇10

安全工作应贯穿模板设计制作、安装、使用和拆除的全过程。

1.1 模板设计的不安全因素

由于模板本身的特性, 有时计算简图的选择和荷载计算不够准确, 诸多因素考虑不足, 致使设计的安全保证度不够。主要是:

1) 对模板与支架的安全因素有遗漏, 主要表现为现场施工条件、作业条件与设计不相符, 没有及时提出修改设计;

2) 建筑材料的使用与设计不符, 施工中实际采用与原设计有很大差异;

3) 在设计计算中模板周转性对设计能力的影响。对于周转性材料, 在反复装拆的情况下, 对模板自身能力的降低, 不能保证设计能力的持久性与正常性, 考虑不足;

4) 设计上没有考虑对安全事故隐患的防范措施, 特别是木支架。

当前, 我国模板与支架的设计标准尚不完善, 模板工程大多处于低级阶段, 设计时常常需要借用一些相关文件和材料, 在采用时必须认真考虑上面所提出的问题。

1.2 模板设计的组织管理

对于模板工程设计的组织管理必须要加强, 制定一系列的组织保证措施。首先是安全技术保证体系, 像正规的设计院一样, 要有设计有审核。但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做到这一点, 诸多施工单位, 不愿意、不重视或者没有能力在模板工程设计上制定安全设计保体系, 这些是模板设计不安全的极大隐患。由于模板工程的特点, 以及在混凝土工程中的地位的重要性, 比较大的施工企业, 逐渐提高了对模板工程的认识, 除了建立安全保证体系之外, 还加强了对模板工程的资源投入, 投人大量人力、物力, 进行研究应用, 建。试模板工程的安全技术保证体系, 由安全可靠性技术、安全限控技术、安全保险与排险技术和安全保护技术等4个环节技术保证组成。

1.3 模板工程设计安全的主要保证措施

建立一个完整的模板工程设计和管理体系, 是施工企业的当务之急, 也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从设计角度出发主要有如下几点:1) 模板设计的可行性制度;2) 模板设计的可靠性制度;3) 模板工程设计的安全限控设计制度;4) 安全保险和排险设计制度。以上由4个环节所组成的“四环节”安全技术保证体系, 具有“步步为营、层层把关”的基本特点。因此, 也可称其为“把四关”安全技术保证体系, 前一道“关”没把好时, 还有后一道“关”;但前一道“关”的“失守”, 同时也增加了后一道“关”的难度。

2 模板工程施工安全的组织管理措施

2.1 模板工程施工安全的内容

模板工程的施工安全, 是指在模板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 避免发生各种意外事故, 确保施工人员、设备和工程安全的总合, 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 模板及支架安装, 安装有人工安装和大模板的机械安装。注意防止落物、碰撞、滑跌、坠落以及尚未稳固的模板、设备和支架的倾翻 (倒) 、掉落伤害事故的发生, 确保现场作业人员、设备和设施的安全。要严格按照事先制定的操作规程进行;

2) 模板及支架的使用期, 即模板及支架存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承受荷载作用时的工作安全, 包括两个方而:一是模板在混凝土的作用下, 特别对大流态混凝土, 避免出现影响模板开模 (裂开) 、走模 (移位) 、胀模 (鼓胀) 、沉模 (下沉) 、断模 (折断) 和其他明显的变形 (倾斜、弯曲、扭转等) ;二是支架的工作安全, 避免出现明显的变形、移位与倾倒、坍塌、局部垮架和其他破坏。而支架的任何破坏, 都将导致严重的后果;

3) 模板的周转过程中, 对于特种技术模板如滑模、爬模以及整体吊装转移工作的安全, 注意设备故障、支架 (杆) 变形、混凝土强度不够、模板粘连、指挥失控等原因引发的不安全状态和事故, 确保装置及其上面施工人员的安全;

4) 模板及支架的拆除工作的安全, 包括拆除顺序吊落地面和转运、存放的安全。注意防止顶模板掉落、支架倾倒、落物和碰撞等伤害事故的发生。

2.2 模板工程施工安全措施的总体要求

建立健全施工安全保证体系, 是模板工程和其他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总体要求, 一般可由如下几方面组成:

1) 安全组织体系。建立安全组织, 要从公司到工人班组全面设置, 公司 (或集团公司) 应由副总经理 (或总工程师) 主管安全, 工程队 (或工程项目部) 应设专职安全员, 工人班组设兼职安全员;

2) 安全制度保证体系。有了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还要建立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保证生产安全。对于不同工种工程, 除了有统一的安全制度外, 模板工程还要有适合本工种的具体特殊制度;

3) 安全信息网络与台帐的建立。当前, 模板工程的迅速发展, 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 要求安全生产必须跟上, 要有相应的人员和设备投入。建市安全网络信息, 了解整个施工界的安全工作动态, 模板工程的设计和安全技术的发展, 为企业安全技术监管工作的资料积累, 在网络库中建立模板工程安全生产台帐是十分必要的。安全信息网络可以对模板工程安全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储存、归纳、分析研究, 使之服务于安全生产并具有指导性。

2.3 模板与支架在使用中的管理措施

模板及其支架在制作支立和使用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局部或整体的变形与破坏, 要制定以下安全保证措施:

1) 浇筑作业的控制。在浇筑程序与浇筑强度、下料位置等方面必须事先做好措施计划, 防止由于混凝土下料不均衡, 造成对模板的过大压力, 从而产生模板支架倒塌的安全事故。从当前施工的大量安全生产统计资料分析, 由这一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的比例是比较大的;

2) 模板及支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巡回检查制度。对于预拌混凝土, 由于浇筑速度快, 模板及支架的受荷载过程进展亦快, 因此必须加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巡回检查, 特别是对于大荷载的重型支架, 要全过程检查监测, 观察支架受荷载的变形及其发展情况。一旦发现变形过大或有其他异常情况发生, 要立即停止浇筑作业并及时进行加固;

3) 对于特种工艺的模板工程如滑模、提模、爬模、台模、隧道模等要根据施工工艺制定可行的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2.4 模板拆除的安全管理措施

在模板拆除工作中, 所发生的安全质量事故占整个模板工程安全事故的比例是比较高的, 因此在模板拆除工作中, 必须建立安全技术保证措施。要保证这一措施的贯彻, 关键是了解确定混凝土强度的增长规律, 一定要有科学的依据, 不能靠经验来确定拆模时间。

参考文献

[1]王娟.危险性较大工程模板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方法及其软件开发[D].南昌大学, 2008-12-01.

提高母猪生产性能的关键措施 篇11

关键词:母猪;生产性能;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8-0071-02

1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1)后备母猪是指2月龄至初配前留作种用的母猪。后备母猪从60~75 kg开始饲喂后备母猪专用饲料。每天需供干净饮水1.6~2.0 kg,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以4~6头为一栏,每头所占面积2 m2左右,同时做好母猪的调教管理和防疫工作。

(2)适时配种并建立档案。后备母猪7月龄左右,体重达120~130 kg,出现2个情期后方可配种。

(3)及时处理不发情和不合格的母猪。按计划及时补充后备母猪,年提供后备母猪数=基础母猪数×淘汰更新率/90%。

2 加强配种管理

(1)合理安排配种季节可使母猪两年产5窝,从而提高母猪的繁殖率。一般初产母猪在4~5月配种,8~9月产仔;9~10月配种,翌年1~2月产仔;2~3月配种,6~7月产仔。

(2)适时配种,可得到最多的窝产仔数。配种一般可在母猪排卵前0~24 h(最佳为12 h)进行,青年母猪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相结合比仅做人工授精获得的窝产仔数更多。断奶后到下次配种,间隔4~6 d,可以获得最大的窝产仔数。

3 重视母猪妊娠早期的饲养管理

母猪妊娠早期,要保证饲料品质良好,严禁使用霉变、污染、冰冻饲料,尽量不用青贮料。限制饲喂量,保持母猪适当膘情,妊娠前期(配种后21 d内),每天喂料2 kg,妊娠中期(22~60 d)2.5 kg,妊娠后期3kg,妊娠期母猪的净增重保持在20 kg左右为宜。体膘增加过快过肥,不但容易导致死胎,还容易引起难产,影响繁殖率。

4 加强妊娠后期管理,提高仔猪初生重

为了促进胎儿快速发育,提高初生重,保证母猪泌乳期的营养储备,在母猪妊娠89 d后,需要增加饲料的质量。原料选择上要重点考虑富含钙质、蛋白质及脂肪的饲料。在妊娠后期,日供饲料量应视其个体体重及体况增加到3.0~3.5 kg,且日粮中能量饲料应占30%~35%,大豆6%~8%,饼粕类10%左右,其余以糠麸类补足。饲粮营养水平要求消化能≥3.1 MJ/kg,粗蛋白≥16%,赖氨酸≥0.8%。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钙磷比例要平衡,特别是亚硒酸钠对提高仔猪免疫力,减少腹泻发生有预防性的作用。可在母猪产前15~20 d肌注一次亚硒酸钠维生素E乳剂10 mL。

5 做好疫病防控,确保母仔猪健康发育

产后恶露不尽是母猪产后厌食或产后无乳综合征的主要诱因之一。预防和及早控制产道炎症是产仔母猪管理中的首要工作。具体做法为:产仔结束或开始排胎衣时,肌注长效土霉素注射液10~20 mL/头,催产素20~40 IU。产后3 d内母猪厌食或食欲不佳而又无恶露排出时,选用:①健胃散拌料或饮水用药,肌肉注射鱼腥草注射液0.1 mL/kg,1日2次,连用3 d;②复合维生素拌料或饮水,连用7 d。如产后3 d内仍有恶露现象,可选用1:1 000倍稀释的消毒剂清洗子宫,而后注入用注射用水4倍稀释的长效土霉素注射液1~2支。

6 防控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特别是细小病毒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伪狂犬病、乙型脑炎等,易造成胚胎死亡、流产、木乃伊的比例升高,窝产仔数减少,成为危害养猪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目前无良好的治疗药物,主要依靠注射疫苗预防。制定健全合理的免疫程序,严格执行疫苗接种操作规程,确保接种密度和质量。

7 早吃初乳,及时补铁,及早控制黄白痢

初乳中蛋白含量很高,其中有60%~70%是免疫球蛋白,由于仔猪出生时没有先天免疫力,只有通过初乳,才能获得免疫力。仔猪出生时,肠道上皮处于原始状态,具有吸收大分子免疫球蛋白的机能,6 h后开始下降,12 h后几乎失去此项功能。所以,早吃初乳,吃足初乳,是提高仔猪抗病力的有效措施。对体质弱小的仔猪,要先拭去口中黏液,擦干身体,滴服50%温葡萄糖液10~15 mL。置于35 ℃热源中烘烤,待其精神状态良好后,再吃初乳。固定乳头是实现仔猪均衡发育的有效方法。固定乳头应顺从仔猪意愿适当调整,仅对个别弱小仔猪定位,其他仔猪以不争食同乳头为宜。弱仔一般选择固定在前两三对乳头上。

及时补铁。哺乳仔猪可用铁糖-右旋糖酐铁注射液进行及时补铁。哺乳仔猪2~3日龄注射1 mL/头,15日龄可再注射2 mL/头,在颈部或者后腿内侧深部肌肉注射,可预防仔猪缺铁性贫血及腹泻。

补料是提高仔猪断乳重的一项有效措施,科学的补料时间应从7日龄开始,逐头扒开口腔将料糊抹在舌根处诱食,1日数次,待其有食欲时可将补料盛于补料糟内让其自由舔食。母猪于产前3 d开始减食,至产仔当日,仅喂1/3平常料量。产后当日,喂以淡盐麸皮汤。

8 科学安排母猪饮食,提高泌乳量

母猪泌乳量的高低,是饲料质量与饮食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农村养殖户的调查表明,母猪产后粥样喂比干温喂效果要好,日喂4次比日喂2次效果好。一般原则如下:产后第2日开始增料,至5日龄时给到常量。在此之前切忌一次吃得过饱而伤胃,待其功能逐渐恢复后再行加料。日采食风干料量应大于4.5 kg,以不浪费饲料为原则,日喂3~4次,要尽可能提高母猪采食量。泌乳高峰期,采食量最好达到6 kg以上,断奶前2~3天逐渐减少日喂量至3 kg左右。泌乳期日粮中粗蛋白含量≥17%,赖氨酸≥0.85%,消化能≥3.2MJ/kg,若能添加4%左右的油脂,或10%的熟化大豆效果更好,可提高乳脂率。

九、适时断乳,提高母猪年产窝数

林业生产管理措施分析 篇12

近年来, 由于社会对林业产品的需求增加, 木材、松香、油茶等林副产品价格也随着上涨。此外, 随着国家对林业的重视, 种树造林的形势一片大好, 形成了林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由于我国松、杉、油茶等树种的生长情况大部分是以零星小户种植, 种植规模不大, 没有形成集体化和规模化的经营, 又加上疏于管理, 林木生长的速度缓慢且质量差, 达不到标准的生产要求。

1.1 林业资源结构分布不合理

我国林业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区, 而在西北地区的则比重小, 有的地方甚至没有。就林木的年龄来说, 幼龄林比重小, 而中龄林、近熟林比重大。

1.2 对生产管理不重视

一些林业生产人员只负责种而不负责管, 或者管理不得当, 导致部分林木稀疏和残缺不整, 甚至有的会荒芜。林业人员在最初选择营造林时只重视林种和种植面积的选择, 而缺乏集约化生产经营的理念, 造成林木缺乏有效的施肥、灌溉、管理, 导致林木生长不良, 很难达到种植人员最初所希望达到的目标;也有的因为管理方法不当, 致使林木之间相互掠夺水分、阳光、肥料, 杂枝乱长情况存在。

1.3 资金的严重缺乏

林业生产是一项生产周期长、见效慢的工程项目。其具体体现为林业生产的高投入、高标准、高效益, 如何实现“三高”是与充足的资金离不开的。如果单靠个人和企业拨钱往往是不够的, 更需要的是国家财政支援大量的投入。如果资金方面得不到保证, 那么就很难保证林业生产的种植规模和种植质量, 更不用说林业经营绩效的实现, 林业生产潜力发挥将被进一步制约。

1.4 苗木市场不规范化

质量好的苗木, 才能保证林木质量整体的优秀。而目前的苗木市场由于没有规范化和制度化, 导致一些不法分子在苗木方面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对林木质量和效益产生极大危害, 挫伤育苗户的积极性。

2 林业生产管理措施

2.1 苗木不同生长阶段的管理

种子播下后, 要经常观察种子的发芽状态。当种子的发芽率达70%左右时, 将苗床覆盖的草慢慢除去。发芽结束后, 将多余的草全部除掉。当种子到了苗期, 由于幼苗比较稚嫩、自身保护性差, 所以需要经常浇水, 浇水时间分两次进行, 分别是早间和晚上。如果到了夏天, 温度较高, 天气炎热, 为避免阳光直射幼苗产生伤害, 需要在苗圃设立遮阳网。

转入秋季的时候, 由于天气渐渐变冷, 温度降低, 苗木的生长会慢慢的停止, 以便于木质化过冬, 此时不应该浇水、施入氮肥, 而应该施入磷肥, 促进树苗的生长。冬季来临后, 温度会很低, 为了防止树苗冻死, 苗床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 在它周围堆草点燃, 让烟弥漫周围, 以免热量过分流失, 让苗木得到充分的保护。

2.2 加强造林方面的管理

主要分为造林前的清理和挖坑工作、新造林的管理、中幼龄林和近成熟林的管理。整地和挖坑时, 清理好造林地周围的杂树、杂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以挖至50cm, 让幼树苗更好的生长。按照株行距、树穴和深度三项要求进行挖树穴。在栽种季节来临之时, 要做好起苗的准备工作。要在保证苗木完整性的同时对苗木标出1级~2级等级, 选用1级~2级等级的苗木造林, 不仅生长状态良好而且苗木抗性强。起出的苗木, 要准时送到造林的地点, 才能保证苗木较好成活。栽树的时候要保证树苗的伸展性, 裸根苗木栽植前要蘸泥浆, 穴土踩紧培成馒头型, 并定期浇水。

2.3 幼龄、中龄林的管理

新造林主要分为四个步骤培育, 分别是抚育、禁牧、防寒、防火。抚育工作主要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5月中旬对幼苗进行抚育, 即松土、除草, 将土培成馒头型, 使得幼苗吸收阳光和水分, 较好地生长。7月份到9月份同上方法再进行1次, 下一年的6月份到8月份1次, 新一年的7月份1次, 直至林分郁闭。禁牧的时候要设置专门的防护人员, 以免动物进入啃食或者踏践幼苗。

中幼龄林管理主要分为3个方面;分别是修枝、间伐、防火。当幼树生长到一定时间段, 自然生长情况下存在着一些整枝差的树木需要人工修枝, 即将近地面的轮生枝 (多年生) 人工剪除。这样做不仅能促进树木长高, 还可以增加树木的枝下高, 特别是在冬季的地面上防止火难以爬上树。

当林分的郁闭度达到0.8时就应进行抚育间伐。林木之间过密会导致不通风、不透光, 不利于林木的正常生长, 所以要及时进行间伐, 为树木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在间伐过程中要做到三点:砍浓密的树木保留稀疏的树木、砍掉曲弯的树木留下通直的树木、砍掉弱小的树木留下高大的树木。

在林区制高点建立瞭望塔, 设立专人守护, 发现火情及时通报, 防止幼林冬季着火后能及时补救。

2.4 近成熟林的管理

树木在长到最后一个阶段后, 就到了可以利用的阶段。这个阶段, 要在做好间伐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做好防盗工作。成熟的林木具有经济价值, 这个时候应该加强林木的防护工作, 防止不必要的意外而产生的经济损失。林木成熟后在适当时机进行皆伐, 砍伐后要再次更新, 方便下一次造林工作开展。

3 林业生产的对应策略

3.1 提高认识, 抓出重点, 营造氛围

做好对外宣传, 提高种植人员的认识水平;开展专家讲座, 提高林木种植人员的专业种植水平和科学种植的意识;组织干部在一起讨论学习林业生产的相关管理措施知识, 根据干部们学习程度和掌握程度不同, 对部分优秀的干部进行派送学习。

3.2 奖惩并行机制建立

把林业工程作为一个长期的过程来抓, 领导要在重视该工程的同时建立完善可行的奖惩机制, 并将林业生产列为考核官员工作绩效的一部分。在林业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种植, 评出优秀种植户, 并对其进行奖励。对乱种乱栽乱伐人员, 应当进行相应的处理或者惩罚。

3.3 多方面筹集林业资金

林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 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筹集资金, 促进林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提高林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使得林农直接受益。同时, 政府也应该适当补助。

参考文献

[1]郭华山.创新采伐管理模式为林业发展保驾护航[J].湖南林业, 2010, (03) .

[2]陈福军.浅谈我国林业标准体系的构建与管理措施[J].Chinas Foreign Trade, 2010, (12) .

[3]王秀珍.谈谈植树造林与林业生产管理[J].经营管理者, 2009, (24) .

[4]张英能, 李文胜.秀山县森林资源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15)

上一篇:高校理财的思考下一篇:心理变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