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变化(精选4篇)
视野变化 篇1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观是:教材不再是课程的唯一内容,教师不再是带着教材走进学生,而是带着学生走进教材、走进课程。目前我校使用的语文教材,除了一到三年级使用新课程教材外,其他年级使用的还是新课程实施以前的教材(本文中称老教材)。对于使用这一部分教材的教师来说,用新课程的理念创造性地使用老教材,是推进我校整体教改水平的新动力。因此,本文试以老教材中写人课文为例, 谈谈课程视野下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点体会。
一、课外导入,拓展知识
许多写人的课文,在时代背景、生活内容以及人物观念上都与现在的学生相去甚远,如《西门豹》《晏子使楚》《黄继光》《毕昇》 等。如果仅靠简单的预习和短暂的课堂交流,很难让人物的形象丰满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的。让课堂上的学生和文本中的人物“交流”起来,以实效促发展。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现代信息手段,从课外有目的地大量地补充相关信息。
我在教学《李时珍》时,学生预习课文后,提出了迫切想知道的问题,如:行医在当时为什么受鄙视?李时珍有什么缺点?想看看《本草纲目》这本书。湖北蕲春在哪里?想去那儿旅游。是怎样编书的? 结合这些问题与学生分类归纳成李时珍生平简历、家庭背景、社会背景、思想性格、编书逸事、本草纲目等内容,作为广泛收集信息的纲。 之后开展“寻找李时珍”的竞赛活动。有的学生钻进书屋,有的学生搭上网络快车,有的学生投入影坛资讯。一个星期后,一个个反映不同侧面的李时珍人物形象逐渐丰满起来。学生在成功欲望的刺激下, 处于欲罢不能的学习状态,这种状态不就是新课程追求和倡导的吗?
二、学科融入,激活思维
学科教学走向综合化,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改革基本走向之一。这意味着语文老师应该具备系统整合的观念,寻找学科整合的切入点,促使学生理解文本人物的言语特征、动作特征、心理活动特征等,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让文本人物活现在课堂中,最终使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力得到释放。如教学《毕昇》一课,学生理解活字印刷对后代书籍印刷产生深远的影响时,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从竹简到全息胶片》结合数学学习:
师: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前,人们把字写在竹签上,叫竹简。大家按每根竹简写20个字计算,一本语文,40本语文,4000本语文书分别需要多少根竹简?
生:我们的语文书有24万字,要12000根竹简。(板书:12000)
生:哇,我这不是很浪费竹子吗?
生:40本就要48万根竹简。(板书:480000)
生:4000本就要4800万根。(板书:48000000)
(同学们一下子被这些天文数字给惊讶住了。)
师:刚才有同学说浪费竹子。浪费多少呢?我们可以按每10根竹简重一斤来计算它们的重量。
学生埋头细算,在语文天地中感受着数学世界的乐趣,更在接受着一种教育。通过这样的细算,一方面让文本之人——毕昇的形象, 跃然于纸上;另一方面激活了课堂之人——学生的思维与情感,深刻理解了毕昇发明活字印刷的历史意义。当然,随着学科教学综合化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科将会在课堂上“联姻”,如语文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实现了视觉上的升级;语文与音乐的整合,实现了听觉上的升级;语文与实践活动的整合,实现了知觉上的升级。这些都为文本之人的活现提供了立体化的条件,从而为语文在实现人文精神旨归的道路上添砖加瓦。
三、学具介入,动手操作
写人的课文,往往通过一两件事,甚至某一个细节来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品质或特点,教学时,就要善于抓住这些细微处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例如,《苦柚》一文可抓住小姑娘和伯父的语言、外貌描写, 体会人物所思所想;《鲁班造伞》一文则可以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来感悟。但有些课文的细节,因其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如《毕昇》一课,理解“活字印刷”的制作过程是理解人物的关键。教学时我没有运用电教手段,而是准备了一盒军棋。
师:同学们看老师手上的这盒军棋,它和毕昇的活字板有哪些相象之处?
生:一个棋子儿就像一块胶泥,盒子就像铁框。
师:没错,现在老师请一位同学念活字板的制作过程,老师来演示这个过程。同学们认真看。(生念,师演示)
师:现在你能用上这盒军棋来当一回毕昇吗?
学生十分踊跃,有的举着活字印刷术的招牌,有的打着毕昇的名号,有的冠上四大发明之一的美誉,将活字印刷的过程说得既清楚又有个性。例如:
“Hello,我就是北宋的毕昇,活字印刷是我的独门绝活,一般人我是不相传的,你们都是我的儿子儿孙嘛,说说也不要紧。(举起棋子)先请刻字先生在这块胶泥上刻字,一个字一块胶泥,碰到常用字,还要多刻几个。然后把字模按文章有顺序地排入铁框(指着盒的边缘)。用板压平,上腊,烤火,等硬了以后就上墨印刷了。”
“今天是世界文明博览会在中国开幕的日子,我带着我的活字印刷术,代表中国的文明赶赴北京做报告呢!我的报告是这样开始的: 尊敬的世界朋友们,当你们还在羊皮上写字、在石头上刻字的时候, 我们中国,是中国,已经有了活字印刷术……”
在学具的帮助下,学生乐学,不断溅出智慧和灵感的火花。他们的切身体验在无声而又真切地告诉自己,活字印刷的文明所在,意义所在;毕昇及其工匠的艰难所在,聪慧所在。这样的情感共鸣跨越了千年的时空,超越了时代的界限。这种“军棋效应”告诉我们,得体地运用学具组织教学是语文课堂的一支兴奋剂。
四、课内深入,学会做人
沈大安老师曾多次讲到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感的培养。因此在使用写人课文的教材时,如果学生的思维情感能与文本人物的精神内核接轨,从深层次上产生共鸣,则语文课堂教学才能体现精神和语言同构共生的过程。如教学《李时珍》时,我引导学生研读“万里路”这个词:
(生读第四自然段,抓重点词研读体会李时珍研究药物付出的艰辛。)
生:我从“万里路”这个词看出李时珍当时走的路又长又多。
师:这个词找得好,李时珍采药时走的是什么路?
生:是山路。
师:从哪里看出来?
生:课文说他经常在山上过夜,而且山高路远。
师:山上过夜,又常走山路,有哪些危险?所以又是什么路?
生:(略)长路、水路、夜路、险路。
师:用上“是……是……还是……”说一句话。
(请学生把句子写在黑板上,再反复朗读。)
师:现在你还从中读懂了什么?
生:我还从这个词读懂了李时珍研究药物碰到的困难就像万里路那么长,那么多。
生:我觉得李时珍十分勇敢,有着坚韧不拔的毅力。
生:李时珍的大半生都是这样度过的,相比之下,我要克服一点小缺点都坚持不了,我心里无比敬佩他。
师:不错的。所以这条万里路还是一条什么路?
生:克服困难之路;持之以恒之路;人生之路……
师:是啊!生活中难免碰上挫折,要是都像李时珍那样坚强勇敢, 再大的理想也能实现。用上“是……是……又是……还是”按总分顺序说一段话。
生:(略)
李时珍走了,却有更多的“李时珍”悄悄地来了,他们坐的不是汽车,不是飞机,而是感悟一个人,感悟一篇文章,感悟一个词。是他们用心造就了一个鲜活、感人、极富深度的课堂。这就是挖掘教材, 品读感悟使人物“站”起来说话的美妙所在吧!
课程视野下教语文,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它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动机、学习积极性和生活状态。因此,它为学生的学提供了自主性的空间,在这个前提下也为教师的教提供了创造性的平台。
视野变化 篇2
一、数字时代传媒业态转变的背景
传统传媒业态的转变主要表现为从以前单一的传媒走向多媒体融合的道路。早在21世纪初, 我国相关部门就进行了引导传统媒体积极走向媒体融合的指导和部署工作, 提倡传统媒体主动实现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核心概念的媒体融合, 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而传统传媒业不得不进行转变的原因有三个:首先是信息技术的冲击, 这是最根本和最直接的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后, 全球范围内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纷纷涌现, 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新媒体不断发展壮大, 传统媒体如果故步自封, 迟早会失去竞争力和生存空间。而且数字技术对经济形态的发展和变革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也使传统媒体不得不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而谋求转型。其次是经济环境的改变。数字技术对经济形态和经济产业产生了深远影响。21世纪的网络经济迅速发展, 深层次的产业生产规律和经济发展方式逐渐转变, 客观发展环境的激变与新媒体的发展方向是联动的。因此, 媒体必须做出改变, 积极走向新媒体融合。最后是市场诱因。在数字技术的影响下, 媒体的受众逐渐开始接触、理解并且主动寻求更方便、快捷和新颖的媒体传播方式。面对逐渐多元化和层次化的市场需求, 传统媒体应主动实现自身业态的转变, 以满足受众的不同需求。上述三个原因相互作用、相互推动, 技术诱因赋予媒体前所未有的互通便利条件, 导致信息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和规模化。而在经济规律作用下, 市场开始主动寻求能够实现规模化和多元化信息生产的生产方式。市场诱因的强大需求则进一步刺激数字技术的升级和信息生产方式的转变, 这三者共同促进了新时代传统传媒业态逐步走向媒体融合。
二、传媒业态变化背景下新闻编辑面临的冲击与挑战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逐渐走向融合的过程必然对旧有的传播工作造成极大的冲击, 而新闻编辑受到的冲击尤为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整个传媒环境突变的冲击。所谓传媒环境的转变是指由于技术、资源、政策和竞争等因素互相作用导致的大众传媒发展大环境的变化。由于数字技术独特的便利性和快捷性的特点, 以网络和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逐渐挤占传统媒体的市场空间、分流传统媒体的新闻受众, 并且不断改变着他们的媒体接触习惯。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传统媒体纷纷开始探索媒体的整合, 即通过改变和创新媒体新闻编辑的内部合作方式, 以及加强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合作力度, 达到共享多种传播渠道的交叉新闻信息的目的。例如, 不少传统的报纸媒体除了开始追求网报融合的发展目标, 还积极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实现与新闻受众的互动。这就意味着新闻编辑需要掌握微博新闻、微信新闻的书写特点和编辑技巧, 以及微博、微信的发送技术。
第二, 新闻编辑流程受到的冲击。新闻编辑工作流程受到的冲击是最直接也是最明显的。传统媒体环境中, 新闻编辑工作通常都是单一化的, 并不与其他媒体工作互通。而在新形势下, 新闻编辑在不断对新闻进行去粗取精的同时, 还要根据各种新闻媒体的受众需求和特点以及各种不同的终端特质, 对新闻进行差异化的编辑和制作。例如, 传统的报业开始走向网报融合的转型之路, 这种报纸传媒业态的转变对于报纸新闻编辑的挑战是多方面的, 不但在新闻素材的甄别和分类上更加复杂和多元, 而且还必须根据新闻素材的内容、性质以及新闻受众的阅读习惯来进行有针对性的编辑, 从而确定在合适的新闻板块出现合适的文字信息、音频信息和视频信息。而这些大量的分类工作都是以前的单一化新闻编辑不曾涉足的。由此可见, 传媒业态的转变对新闻编辑工作流程带来的冲击之大。
第三, 新闻编辑内涵的转变。数字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原有媒体定义的范畴, 并将之大大扩展和深化。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不断融合也使媒体的内涵逐渐丰富和扩展。编辑作为传媒内容制作的主要环节之一, 它的内涵也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变。报纸传媒的编辑从最初的文字信息编排与组合, 到后来的文字信息与图片信息的互相组合和编排, 再到运用计算机、扫描仪等数字设备对新闻素材实现采集和编辑, 每一次现代数字技术的发展都会促使新闻编辑的内涵发生变化。因此, 新闻编辑在不同的时代其内涵也注定是不同的。当今所处的信息技术时代不断丰富了新闻编辑的内涵, 数字技术的不断突破, 不断叠加新闻编辑内涵的层次, 扩展新闻编辑内涵的范畴。新闻编辑也不再是单一的某种文字或者图片信息的编辑, 而是对多种图文信息、音频和视频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编辑。标题写作、图文处理以及编排、设计等编辑工作也大多是在多种媒体形式下完成的。
三、新闻编辑实现创新的建议
在传媒业态发生巨变的今天, 人才可以说是提高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新闻编辑也不例外。要想实现传媒业态变化中新闻编辑的创新, 关键是培养大批具有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相关人才。本文认为要培养这类人才应该从以下三点出发:
首先, 新闻编辑人才应该具有新的新闻受众意识。一方面, 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 传统的新闻受众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被动接受信息的群体, 他们在微博和微信等自媒体的支持下逐渐成为新闻信息的传播者, 并以此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 新闻编辑人才要有主动的新闻受众意识, 要事先对受众的主要需求进行大致的预测并且进行换位思考, 了解受众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新闻和信息, 以此为受众提供他们需要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 受众逐渐由单一的媒体受众转型成多媒体受众。这种变化就意味着新闻编辑人才必须对多媒体受众的需求进行全方位考虑, 善于利用多媒体平台来编辑传媒信息。此外, 由于大量自媒体的出现, 新闻编辑也应该主动让新闻受众参与到新闻编辑工作中来, 受众与媒体的互动和受众的反馈日益成为编辑工作的重点之一。
其次, 更新新闻编辑在新闻传播中的定位。多媒体融合背景下, 新闻编辑的内涵不断扩展和丰富。因此, 新闻编辑的角色定位也应不断转变。新闻编辑应由传统的新闻素材筛选角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对外沟通新闻受众和其他媒体的协调者角色, 并为受众提供较为专业化和多元化的需求解析。新闻编辑还可以利用新的媒体平台对最新发生的公众事件进行议程设置, 主动引导受众进行关注和讨论, 从而实现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此外, 数字技术的便捷性使新闻受众接受信息不再受限于某种形式的信息载体和某个空间的信息场所, 电子阅读越来越为新闻受众所接受和欢迎。因此, 新闻编辑也必须理解、接受并且学会这种新的阅读方式, 不断优化编辑人才本身的知识结构, 为信息受众剔除那些垃圾信息, 不断塑造新闻编辑工作的正面形象。
最后, 加强新闻策划的创新。数字化转型使受众的媒介接触习惯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单一的新闻传播模式, 而拓展至利用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等进行多层面、多形式的报道。因此, 编辑要注重把握市场脉动, 这也是现代编辑业务能力培养中的必修课。而要将市场脉动最好地反映到新闻媒体上, 就要强化新闻策划的创新意识。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按照新闻规律, 学会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捕捉亮点, 提炼受众最关心的话题;二是培养自己的前瞻性和时效性, 既善于把握热点, 又善于引导热点, 既善于做事后策划, 也要体现策划的时效性;三是培养全方位、宽领域、多角度观察社会的能力, 创新报道的主题和形式, 将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高度统一, 通过特别策划, 做到视角独特、深度挖掘, 以此赢得更多观众的喜爱。
综上所述, 传媒业态变化视野下, 传统新闻编辑工作内涵、工作流程以及工作方式都受到了全新的挑战。因此, 传统媒体的新闻编辑必须主动寻求转变, 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 熟练掌握各种新媒体的操作技能和传播技术, 增强新闻策划意识、创新工作方法, 不断谋求新闻编辑自身素养与能力的再升级,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传媒业态变化视野下新闻编辑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张晓芸.新媒体竞争下对新闻编辑的素养要求[J].中国传媒科技, 2012 (12) :26-27.
[2]曹姝, 杜骏飞.超越传播——媒介在社会及社会管理中的新定位[J].青年记者, 2011 (4) :14.
视野变化 篇3
本文将基于女性主义视角, 以内容分析为方法探究当代中国的家庭伦理剧塑造了怎样的妻子形象, 这些形象发生了哪些转变, 以及这些形象的背后蕴含了何种性别意识。最后, 从女性主义视角对其进行批判。
作为我国电视剧类型中最有代表性也最受欢迎的类型, 家庭伦理剧, 顾名思义, 就是:“以家庭为主要叙事场景, 以家庭成员之间、亲属之间的关系和情感纠葛为主要表现内容, 以揭示相关人物在家庭生活中表现出的道德境界、文化价值观念为审美旨归的电视剧作品。”1
本文所选的是1990-2015年收视率和受关注度较高的8部现代家庭伦理剧:《渴望》《牵手》《结婚十年》《中国式离婚》《金婚》《双面胶》《婚姻保卫战》《虎妈猫爸》。这些家喻户晓的影片既体现了创作者对妻子形象的塑造, 也符合广大观众对妻子形象的期望, 因此这些影片中的妻子形象是具有代表性的, 这些形象可以代表整个社会文化对妻子形象的描绘。
本文对妻子形象的性格特征、教育背景、经济地位、家庭地位、夫妻关系、母子关系、婆媳关系等六个维度的描绘进行对比分析。
首先, 就总体而言, 随着时代的变迁, 妻子形象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相比从前女性被描绘为拘泥于家庭、爱情或简单低级的工作中, 从传统美德代表的“慧芳”式的贤妻良母, 到失去魅力歇斯底里的中年女性形象的妻子, 再到经济、家庭地位凌驾于丈夫之上的“白富美”“女强人”形象, 我们看到当代的家庭伦理剧中的妻子形象已经明显地摆脱了这样的“刻板印象”, 有了很大的时代进步。
在性格特征的描述上, 妻子形象发生了从贤妻良母的单一到多元化的改变。刘慧芳作为最典型的贤妻良母, 隐忍顺从、乐于奉献, 这样的妻子形象实则更是一个时代的道德英雄。
对于性别差异在职业选择和家庭角色中的决定作用, 女性主义认为, 作为时代新女性, 妻子不应该被拘泥于家庭, 而应当关注“自我实现”和“个人成长”。从这点意义而言, 妻子形象在经济、家庭中地位的改变是有进步意义的。然而有趣的现象是, 在8部样本中, 有4部中的妻子选择了放弃职业, 重回家庭。而这回归有两种, 一种是妻子自发地产生了对事业上“男高女低”这种传统观念的认同, 典型地代表是《牵手》中的夏晓雪以及《中国式离婚》中的林晓枫。她们虽然都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 也在事业是有所作为, 但她们地内心却根深蒂固地认同“男人应该有事业, 女人应该有一个有事业的男人”的观点, 正是她们潜意识中那作祟地依赖心理和弱者心态, 使她们放弃了事业, 主动回归家庭。另一种回归表现为女强人对职业的过分关注会受到惩罚, 例如《婚姻保卫战》中的李梅因为事业上的成功给丈夫造成了自卑而使夫妻间产生了隔阂、《虎妈猫爸》中的毕胜男因为过分关注事业而忽视了女儿的成长。于是, 生活开始变得不安宁, 丈夫和子女的疏离和误解等接踵而至, 于是她们不得不重新回归家庭去改变。无论是那种回归的方式, 这些都是性别歧视和男权制社会下对妻子形象地扭曲。
在夫妻的亲密关系上, 8部样本, 有7部是夫妻双方关系亲密的, 有5部涉及了性爱的关系的描写, 说明妻子的形象符合男性审美定势, 也是丈夫的性满足对象, 但同时, 较之于丈夫心中的完美妻子形象, 她们由被塑造得有所缺失的, 因此8部样本中均包含了夫妻间产生矛盾, 面临分局或离婚的局面, 有7部样本涉及到了丈夫身边有追求者出现, 而丈夫因此移情或出轨的占到部之多。例如《牵手》中夏晓雪庸俗无理, 《中国式离婚》中林晓枫的歇斯底里, 《双面胶》中丽娟对婆婆的娇蛮任性, 《虎妈猫爸》中毕胜男的强势霸权等, 这些都给男性的移情和出轨找到了出口, 于是, 90年代引来的家庭伦理剧随处可见“第三者”的身影。如同张爱玲在小说中写道:“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 久而久之, 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 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 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粘子, 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白玫瑰”与“红玫瑰”恰好可以说明在男权文化规制下和男性审美定势中对妻子形象和“第三者”形象的期待、把握和构建。
在母子关系中, 妻子形象被塑造成了一个传统的爱孩子的的母亲, 样本中的7部母子关系都是亲密的, 而《金婚》中的文丽被塑造为了传统的有“重男轻女”思想的母亲, 其实质也是对于男权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的维护。同时, 妻子还背负着孩子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文丽因为“重男轻女”和女儿的关系比较疏离, 因此女儿或多或少地都产生了叛逆, 只有当母子关系得以缓和, 孩子才能健康的成长。
在婆媳关系中, 样本中有4部有涉及, 而这4部中的婆媳都产生了矛盾。婆媳间的矛盾虽然有城乡差异、妻子的家务能力、孩子的教育问题、其本质都是指向了同一个男人——妻子的丈夫, 婆婆的儿子。婆婆被塑造成了一个“护儿”的形象, 她象征着男权社会的捍卫者, 妻子对其的抗争是女权意识的体现, 但却无法摆脱最终妥协, 均和婆婆缓和了矛盾。
这8部样本在剧集的结尾都成功地给出“想象性解决”或“大团圆结局”的, 其中除了《渴望》和《中国式离婚》给出的是开放式的结局, 其余6部, 面临着矛盾重重或已经分居离婚的夫妻, 最终都实现了破镜重圆, 这在现实生活中可谓是极为少见的。但为了重新树立传统婚姻的价值, 即使伦理剧的情节本身有时也会破坏或者威胁到丈夫的主宰地位, 例如样本中有4位妻子有其他追求者出现, 然后无一人真正得出轨。并且当出轨的丈夫落难、一无所有的时候, 妻子总能以宽容的心去接受回归的丈夫, 家庭伦理剧正是不断以这样大团圆结局来强化男权制意识型态, 告诫妻子要恪守妇道, 要接纳犯错的丈夫, 因此妻子形象无论发生如何与时俱进的变化, 如何出现标榜自己的独立与自主意识, 无论她们如何被塑造为白富美、女强人, 其实质都是遵照男性世界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所塑造出来的产物, 她们的总体形象依旧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参考文献
[1]李银河.《女性主义》.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2]张锦华.《媒介文化、意识形态与女性》.正中书局, 1994.
[3]张兵娟.《电视剧叙事:传播与性别》.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9.
[4] (美) 安妮·金斯顿.《妻子是什么》.中国妇女出版社, 2005.
视野变化 篇4
吴文学在致辞中表示,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和保障民众的旅游旅行权益。近几年, 中央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民旅游休闲纲要》, 并颁布实施《旅游法》, 近期还将出台《关于促进旅游消费的若干意见》, 中国旅游业的前景无限光明。
吴文学指出, 中国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球旅游旅行市场振兴与发展的重要力量。预计今后五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总人数有望突破4亿人次, 到2015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将突破33亿人次, 入境旅游人数将突破1.5亿人次, 届时, 中国将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国家旅游局历来高度重视国际旅游交流与合作。目前, 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已达150个, 中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签订的双边航空运输协定达110多个, 通航城市达100多个, 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或正在简化对中国游客的签证政策。
吴文学强调, 国家旅游局支持海南加快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结构, 勇做中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 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支持海南省办好2014世界旅游旅行大会。中国旅游业界也将充分利用这次大会搭建的平台, 全面加强与全球旅游业界的交流与合作, 共同推进全球旅游业的发展。
经国务院批准, 2014世界旅游旅行大会由国家旅游局、海南省人民政府和世界旅游业理事会共同举办, 大会将于2014年4月23—25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