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视野

2024-09-19

信息视野(共11篇)

信息视野 篇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 未来十年我国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所谓教育信息化, 是指在国家及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 在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特征通常可以分别从技术层面和教育层面加以考察。从技术上看, 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从教育层面看, 教育信息化可以看作一个追求信息化教育的过程。信息化教育具有以下显著特点: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任务合作化、环境虚拟化、管理自动化[1]。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伴随着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伴随着国家在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 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将逐步构建, 终端设施将逐步普及, 数字化校园将伫立在我们面前, 而伴随着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 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引进, 网络学习课程的开发, 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将逐步建立……[2]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会更加深远, 在创新人才培养、构建学习型社会方面的优势会愈加突显。然而, 面对着奔涌而来的教育信息化浪潮, 正如何克抗教授所言: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会自然而然地创造教育奇迹, 它可以被用于促进教育革新, 也可以被用于强化传统教育, 因为任何技术的社会作用都取决于它的使用者。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 如何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 推动课程改革, 特别是教学结构的改革, 将课改推向更深层次, 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更要践行的课题。

一、教育信息化为教育教学改革创设了无限的可能性

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信息时代的教育较之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有了太多变化的可能:多媒体技术使得信息的表示形式异彩纷呈, 从而改变了学习者的认知方式;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智能导师系统, 能够根据学习者的个性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或提供帮助, 个性化教学孕育而生;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信息资源的分布和人们对它的拥有关系, 信息由不对称逐步趋向对称, 引起教师权威的削弱, 从而改变了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学校不再是系统学习的唯一场所, 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自主学习或通过大规模的合作和信息交流完成学习任务成为当前国际教育的发展潮流;信息技术改变了时空结构, 资源全球化, 形成了信息的多源性、易得性、可选性, 从而改变了学习者的学习状态。虚拟教育与现实教育结合, 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贯通, 这是未来信息化学校的发展方向。

二、教育信息化助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强调“双基”内涵的时代特色,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界定要与时俱进;强调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生活的整合;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 不仅仅是关注学习结果, 更注重体验;强调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 形成积极的、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注重学科内在逻辑的同时, 强调根据学生的经验来组织教学内容;强调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建立促进教师、学生、课程发展的发展性评价体系;推广面向应用教学及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方法;强调发挥教育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实现课程的多样化;在重视“双基”的同时, 特别强调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为构建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方向的新型教学模式提供最佳手段。新型教学模式包括:计算机支持的讲授式教学、基于问题的探究式教学、基于案例的教学模式、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学习、Web Quest网络探究学习、基于ICT的协作性学习、基于问题的研究性学习等等。大量实验表明, 这些教学模式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有着无法替代的独特价值。而实验也同样表明, 这些教学模式需要建立在信息化所营造的一种新型教育教学环境之上, 即要有必要的信息化环境的支撑。信息化环境包括丰富的网络资源、工具以及交流与合作平台等等。

按照行为主义的观点, 教学就是通过提供一定的刺激来激起预期的学生反应, 可以说利用任何媒体都可以产生满足这种需要的刺激。教学中起作用的是方法而不是媒体, 这是以科拉克 (美国著名的教育技术专家) 为代表的学媒无关说的重要观点。但是, 按照当前国际流行的建构主义教学观, 没有适当的媒体很难创设允许学生自由探索和建构的学习环境。也就是说,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3]。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与我国倡导的创新教育密切相关的。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需要教育信息化是不容置疑的。

三、教育信息化需要教师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任何教育理念、教育原则、教育内容无不经过教师的践行。作为教育思想与教育现实的纽带, 任何教育教学改革都以教师自身理念与方法的更新为前提。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 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教育信息化浪潮中, 加强学习, 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并有意识地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教育改革和促进教育发展。

自20世纪末计算机走进我国中小学教学领域, 到今天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 学校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已历经10余年, 经历了单纯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 、计算机辅助“学习” (CAL) , 发展到利用信息技术支持的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合作学习的开展, 利用电子学档实现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等等, 可以说在以信息技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革新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不得不承认, 我们也经常看到:不少教师缺乏信息学的基本知识, 信息意识薄弱, 信息的敏感度低, 不能根据教学需要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无法开展信息化教学。很多教师手中的媒体仅仅是知识展示的工具, 教学过程一如既往地充斥着讲授与演示, 少见的是学生的探究和实践。“人灌”变成了“电灌”, 不少教师被戏称为“拉洋片儿的”, 技术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或过度使用技术的现象比比皆是。因为教师信息素养低下, 很多设备被闲置的现象也绝不是个例。以上种种, 究其原因:一是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不少学校信息化环境不健全, 甚至缺乏信息化环境;二是教师教育理念的陈旧, 对教育信息化缺乏认识;三是教师、学生信息素养普遍较低, 不具备开展信息化教学的能力。信息化环境可以通过加大教育投入来实现, 教育理念的转变以及教师、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 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因此, 必须从信息化视野的框架下关注教师教育。2002年, 教育部下达了《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 指出“教师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教师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 包含信息技术知识与操作、信息处理的方法与技能, 在此过程中了解技术的优势, 这样才能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结合;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了解信息技术对个体在信息化社会生存的价值、发展的价值、享受的价值, 以及所应具备的社会责任以及情感与态度, 了解信息技术在弥合数字鸿沟、构建信息文化、适应知识社会等方面的价值, 才能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技术的挑战, 并主动将其作为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处理能力、信息交流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信息判断能力等几个方面。具体而言, 一是有强烈的信息意识, 对信息有较强的敏感度;对信息、信息化、信息社会有基本正确的理解;关心教育信息化进程, 积极投入教育信息化的工作。二是认识到获取信息对教育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 在学习或教育教学工作中, 能根据自己的信息需求, 灵活地通过多种渠道较迅速地获取有效信息。三是能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和发送信息;能较好地管理自己搜集到的或自己生成的信息。四是能选择恰当的信息技术方式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整合, 准确地进行信息的表达与呈现, 能创造性地使用信息解决问题。五是能准确、高效地解读信息和批判性地评价信息;能将信息应用于批判性思考。六是能将信息技术手段灵活地应用于自己的终身学习。七是有较强的信息道德意识和信息安全意识等[4]。

从以上七个方面的内容来看, 信息素养指的不仅仅是在技术和操作层面上的素养, 技术素养仅仅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信息素养更强调人们对信息的认识、理解和态度, 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与表达、开展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人文色彩。在信息时代, 教师无论作为社会人, 还是作为职业角色都应该掌握信息技术并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四、教育信息化需要加快全民信息技术的普及及应用

伴随着信息化浪潮, 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社会各方面。能够自信地、有创造性地并富有成效地应用信息技术成为生活的一项基本技能。信息技术能力不仅包括对于技术技能与技巧的精通, 还包括了正确地、安全地、负责任地将这些技能应用于学习、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信息技术能力是现代人参加、参与现代社会的基础。因此, 教育信息化需要全民信息素养的整体提高。

在我国现有条件下, 公民信息素养的提升主要依赖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深化来逐步实现。为了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趋势, 我国明确提出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 并特别强调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但现实问题也摆在我们面前:在应试教育的挤压下, 信息技术课开设状况不容乐观, 师资队伍参差不齐, 课时不能保证, 教学质量偏低;同时, 学校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整体上仍处于较低层次, 如不加以扭转, 长此以往, 学生信息素养、乃至全民信息素养偏低的问题将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最大障碍。

技术是人类丰富的、充满魅力的伟大智慧的结晶。不仅如此, 在应用技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还包含着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以及实现的方案和步骤。因此, 要十分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 在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 不仅要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 更要让他们体验技术的思想与方法, 体验信息技术的魅力, 充分认识信息技术的价值, 认识它对提升全民信息素养的意义, 认识到它对推进国家教育信息化、创新人才培养、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意义, 要激励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 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 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成长有着深层次的影响和价值。

信息技术革命的第三次浪潮即将来临, 此刻我们正站在下一次技术革命的门槛上。我们要认清形势, 加快步伐, 迎接技术革命的挑战。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加速器, 必须进一步提升教师并普及到全民的信息素养, 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 深化课程和教育教学改革, 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教育,需求,探讨

参考文献

[1]何克抗.迎接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的挑战[J].中国电化教育, 2006, (8) .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

[3]祝智庭.信息技术改变教育[J].教育与职业, 2006, (7) .

[4]张义兵.信息技术教师素养:结构与形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6.

信息视野 篇2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如一股浪潮在全国教育界开展的如火如荼,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它集知识性、技能性、综合性和应用性于一体,有明显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点。老子有一句名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用老子的这句名言来形容今日的教育方式的改革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强调的是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比掌握、获取现成的知识更为重要,这正是新课标所提倡的,也是信息技术学科发展的方向。【关键词】高中信息;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着力发展学生以信息的获取、交流、加工与处理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直是我们探究的问题。那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更好的贯彻新课标的精髓,真正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呢?我认为,在实际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更新教育观念

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从教学思想上更新传统的教育观。教师不仅要精通教学内容,更要熟悉学生,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设计开发有效的教学资源,创设情景,给学生的学习以一定的引导和具体的帮助。

大家都知道,信息技术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事物,每天甚至每刻都有大量的新软件和新硬件出现,如果我们不是让学生学习其中的规律而仅仅教会他们会使用和掌握眼前的这些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那么学生以后每学习一个软件都要靠教师去教,没人教就不会,无论对工作还是学习都是相当不利的,尤其是当有一些新的软件可能会使用的人暂时还很少的时候,就更需要学生有根据规律自学的能力了。因此,教师只有在思想上明确了自己应处的位置,转变已有的“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新观念,才能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

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间的关系,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位置,把自己变成“一位合作伙伴”。在一节课的开始,就要亮出总的目标,让学生明确本堂课要学习的内容和需要达到的程度,进而围绕目标自主动手操作、动脑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暴露自己感知理解新知的矛盾和差异,把疑点和难点都摆在桌面上,再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摒弃错误,发现真理,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例如:在Frontpage《插入图片》教学时,先展示一些内容幽默、图文并茂的作品,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并让学生回忆过去的内容:在Word文档中如何插入图片?通过复习旧的知识,学生自主探究新的知识。

二、以“任务驱动”为主导,因材施教

以往,信息技术学科的教材和教师的教学基本上是软件说明书式的,主要介绍软件功能,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不高,学后也往往不会使用。如今,现行教材进行了大胆改革,按照一种新的“任务驱动”模式进行编写,因此教学的基本过程也应该是任务驱动式的,这和以往的教学方式形成很大反差,要求教师要尽快适应和驾驭这种方式。所谓“任务驱动”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是由教师直接讲解教学内容,而是把教学内容打散分解到教师精心设计的一系列任务中去。如:第一单元第二节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中要求通过制作一个电子作品,将我们前面所了解的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状况进行总结。我就发现有的学生在小学、初中时就已经学过一些相关知识了,而有的学生到了高中才接触到,如果我设置一个任务让所有同学完成,就会出现有的同学完不成,有的同学没兴趣。因此我在设计“任务”时,就要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设计出不同的“子任务”,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能顺利地完成“任务”。具体办法是:对于一些从没有学过的学生,我布置的“任务”相对容易些,让他们先学会做一个课程表,通过制作课程表这个任务,学生就掌握了如何进行汉字输入,如何创建和编辑文档等一系列的简单知识。对于那些学过一些基本知识的学生,我布置的“任务”难度就稍微大一些,要求学生设计出一张自己的报纸,打印出来,然后还进行年级评比。通过这样的“任务”设计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完成自己的任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致和想象力。使得这部分的学习任务轻松完成。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容易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

1.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学校的教学只能是基本的入门知识和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知识迅速过时并被淘汰,要与时代同步前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尤为重要。因此,信息技术教师更要注重把教学生的自学途径和方法作为一个重要方面融汇在整个教学中。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看书,提出问题,归纳知识。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学习的途径之一,所以,无论是理论性较强的课中,还是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课中,我都注意指导学生养成看书的习惯,看懂书的内容及编排意图,从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再过渡到“会学”。联系实际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情感的前提。教学内容或教材主题要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课本知识,紧密结合信息技术自身突飞猛进的特点,抓住时代的脉搏,积极引导学生分析和收集社会热点、焦点问题,适当补充一些“题外话”,从中扩大眼界,放眼未来,促进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得到提升。

自学主要包括三类:(1)课前和课堂对教材的自学;(2)课余时间对教材外一些相关知识的自学;(3)相关软件的扩展和学习。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学习软件的帮助功能,引导学生通过课本把软件中共有的、类似的、不同的地方对比清楚,并引申开来,使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自觉探索,触类旁通。向学生推荐一些有关的学习站点(如:中小学信息教育网、洪恩在线等)、还可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计算机报刊杂志,比如:《电脑爱好者》、《电脑报》等,提供适合学生学习的计算机知识学习培训信息,引导学生去自学提高。2.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工具课程。理论知识是技能的基础,技能是理论知识的目的,而其中的技能又是最重要的。要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效益就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以此来提高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例如:第三单元科学管理信息,这一单元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难学的。对于这一单元的“任务”,我在讲解演示时,为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先是选取一个简单的数据库作为“任务”,从简单的入手,可以排除学生的畏难情绪。然后让学生做一个数据库来管理班级通讯录,学生对这个很感兴趣,积极性很高。让学生完成做数据库,难度比较大,但也不能由我一个人讲解完成。在讲课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探索,对一些简单的操作就让学生自己操作完成,难些的我先讲解,然后让学生完成,这样我们师生共同完成这一任务。“任务”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后,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难点,上课也不容易走神,就能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注重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作为新时代的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领会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同时,必须注重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让计算机真正成为教师教、学生学的一个重要工具,如规定学生运用WORD汉字输入来进行语文学科的作文写作;在传统的美术课堂中,主要通过挂图、书本和录象等有限形式对学生传递信息,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后,通过计算机的图、文、声、象并茂的特点,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方位信息用于制作课件,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涉及面更广。我曾经让学生根据掌握的地理知识制作一个“宇宙探索”的POWERPOINT幻灯片,学生们在兴致勃勃的查阅有关天文资料后,制作出了集技巧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的幻灯片,称得上有一定水准。这样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实现了与其它课程的整合,并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了信息采集、处理、加工的全过程,促使信息教育课程走上良性教育循环轨道。这不仅使得学科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也使得学生接触使用计算机的机会大大增加,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能力。

总之,作为新时期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肩负着时代的使命,要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通过研究和改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方针。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信息时代成长为一个合格的人、一个不被信息时代淘汰的人、一个具有全方面高素质均衡发展的人才。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文昌校区)

文档资料:新视野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探析 完整下载 完整阅读 全文下载 全文阅读 免费阅读及下载

阅读相关文档:浅析幼儿教师对结构游戏的支持与引导 非正式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施 文学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例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电子白板的应用 物理解题中“桥梁”的作用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研究 探析高中生物教学中概念教学的应用 重视实验教学意外,促进课堂资源生成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策略探讨 探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谈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浅谈实验教学与多媒体的关系 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地位的体现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兴趣引导法的应用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方式的改变 简析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现状与对策

最新最全【学术论文】【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领导讲话】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分析报告】 【应用文档】 免费阅读下载

信息技术视野下的数学课堂优化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数学课堂 优化模式

一、生而逢时——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

当我们慨叹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广泛应用的时候,我们似乎已经默认,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而且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教育方式、学习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作为一名现代数学教师,我也相信,信息技术与小学各个学科课程整合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正确地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小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有利于小学生智力的开发,有利于小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小学生获得信息进行思考活动,有利于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可以说,现代小学数学教学的勃兴和新突破,能够适逢网络技术成熟运用的时代,是一种别样的幸运。

二、全新资源覆盖,多媒体人性化引导

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充满着童趣和想象力的小学生感到天然的兴奋。这就是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和媒体资源库能够成功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原因。

(一)“想不出来却看得见”——拓展多样化教学资源

教学资料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物质基础。小学数学的特点在于其抽象的符号性,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却是具象的,是对具体有形的事物才能够产生感性认识的,因而具有先天的隔离感。因此,信息技术媒体在这方面的优势是相当明显的。如教学《小小运动会》一课时,我运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逼真的运动会情境:迎宾曲声中,大雁、蜻蜓和蜜蜂排成各种形状的队伍飞来,在空中盘旋;小兔赛跑、小猴爬树、蝴蝶跳舞、袋鼠跳远……优美而有趣的画面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而其中隐含的“超链接”则为学生自主调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点击空中的小动物就会出现“你能找出哪些图形”的提示,学生通过单击鼠标即可验证自己找出的图形的名称;点击地上的小运动员则会显示出各种小动物的只数,为学生提供提出数学问题的素材。以上过程,别开生面地将单一的数学符号转化为多样化的教学资源,诸如图像、图形、动画等媒体资源,给小学生一个绚丽多姿的数字世界,让他们稚嫩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增强数学课的直观性和感染力,使师生双边活动融为一体,实現课堂教学的优化。

(二)“不拘一格,我行我素”——个性化的探索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以一种儿童不易获得的方式探索未知,强调的是推理和举一反三,而并非一味的记忆。其实对于小学生来说,积极引导他们充分利用自己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非常有效的。因为小学生对家庭和家庭教育之外的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和探索欲,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教学应用恰恰能直观形象地把整个探索的过程显示出来,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架设一座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帮助他们理解知识,并让这个过程充满儿童思维方式的风格和个性。一个充满好奇心、总爱发问,并以他特有的方式去验证他的疑问的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绝对是瑰宝,需要保护和引导。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所提供的直观化、可视化的媒体资源系统,赋予了这种引导以最绚烂的方式,成为师生爱不释手的教学法宝。

(三)“百变多端”——多角度、多向度塑造小学生的思维

对信息技术教学已经充满着亲切感和依赖情绪,正是因为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同时它还突破了一对一式的传统交互模式,而代之以多向度的交互模式激发小学生的思维点的碰撞,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小学生就是儿童,是一个永远都静不下来的群体,尤其是思维上,一方面这种多动的思维需要我们尊重和引导,使之富于创造力和多角度变化,可以让他们学会与众不同和另辟蹊径。但是另一方面这种多动往往会影响对知识的学习。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将无影无踪的数字公式在一定程度上固定化,从而将小学生百变多端的思维轨迹进行了串联,从而在一定的自由空间中有据可循,既有了张力,又有了规范。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真正目的也许就在于此,就是要培养一种“张弛有度,自由而有序”的思维模式。“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这一内容是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学时,我选择了“在班级聊天室里开展讨论”这一方式指导学生学习,当我打出“300-97=?”这一问题时,噼噼啪啪的键盘敲打声马上响起来,大致出现了两个不同派别的说法,一答案为“203”,另一答案为“213”,一番颇为激烈的“唇枪舌剑”之后,“213”派终于俯首称臣。抓住课堂中出现的“300-97=213”这一错误资源,我决定引导学生展开进一步的讨论:你认为300-97=213究竟错在哪里呢?你有什么好办法纠正这样的错误吗?沉默了一会儿后,屏幕中同时出现了很多同学的回答。多媒体技术和Internet特有的功能,使计算机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习材料之间发生互动并相互影响,它使教与学通过教学媒体(网络)构建起一个多向通道,使学生处于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

(四)“我要学”——以兴趣灌注作业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兴趣教学的不可或缺性。因此,利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教学不仅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自然会改变传统的作业设置和完成方法,有利于调节创设全新的作业情境,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作业是对小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总结和检验,也是对他们一天的学习所进行的集中的温习,而这个过程是在教师监督之外的,因此更多的需要学生的自觉。而小学生自律性差,因而兴趣灌注是非常重要的。而信息技术手段赋予了作业以全新的形式和完成过程,让小学生对作业的完成充满了期待和成就感,这要比任何形式的监督、敦促还要有效,而且文明程度更高。例如,学习“统计图表”前,教师在引导学生搜集数据的基础上,可利用EXCEL强大的数据功能和方便、快捷的制表制图功能,让学生亲历分析与处理信息的过程,把应用性知识寓于课前调查活动中,使课堂教学产生水到渠成的效果。

教学实践表明,通过有效使用信息技术,可以促进学习资源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伙伴互动方式的变革,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提高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克东.数字化学习[J].话教育研究,2001(8).

[2] 翟秀清.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J].现代教育探索,2009(7).

[3] 盖旭晨.信息技术——为数学课堂教学点睛[J].宁夏教育科研,2007(4).

作者简介:

王培明(1978— ),女,汉,大学本科,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第八中心小学,小学高级教师。

论“存在”视野中的信息技术 篇4

一信息技术所创造的存在: 信息存在

如果承认信息的属人性、建构性和意义性[1],那么一切信息都是人工信息,一切信息都是信息技术的产物,只不过有的是身体信息技术的产物,有的是器具信息技术的产物。信息的人工载体就是器具信息技术,人通过信息技术使信息得以存在,并形成区别于物质存在的信息存在。

如果承认维纳的说法,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那么物质( 广义的物质现象也包括能量现象) 就不能替代信息,它们就是两种不同的现象。如果要寻找一个更大的概念来概括这两种不同的现象,就只能找到“存在”,这也是“存在”能作为一个哲学范畴的魅力所在。在这样的囊括之下,我们就可以将所有的存在区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物质存在和信息存在( 精神或意识存在也属于一种信息存在) 。

世界是存在的,信息也是存在的,只不过,信息是一种技术性的存在,进一步说,是一种依赖信息技术的存在。如果说信息技术也是一种存在的话,那么信息就是信息技术这种存在所创造出来的一种新型的存在,一种“第二性”的存在。信息哲学家弗洛里迪说: 信息常常与通信现象联系在一起来使用,用来指客观的( 在独立或外在于心智的以及独立于接受者的意义上) 语义内容。这些语义内容具有不同的大小和价值,它们可以用一连串的代码和格式来加以表述,并被嵌入到不同类型的物理操作之中。它们能够以各种形式被产生、处理、交流以及获取。没有物理操作就没有信息。[2]132可见,信息就是镶嵌在信息技术中的意义性存在,没有信息技术,信息就无所依托,就没有信息得以存在的“家园”,从这个意义上,信息的“存在权”是从信息技术那里获得的。但同时,信息技术也是从信息那里获得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因为信息技术作为承载信息的物理性操作活动或手段,是为了专门用于制造信息而存在的,是一种在目的上指向信息的存在,从而是一种为别的存在而存在的存在。换句话说,人们制造信息技术并不是为了信息技术本身,而是进一步为了利用它来创造出另一种东西,即信息; 所以信息技术只是人为了达到其活动终点的一种中介或手段; 一种技术如果不能导致一种人工信息的存在,这种技术就不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本质就是通过它所创造出来的信息存在而得到确证的,信息技术的价值完全映射在它所生成的信息之上。

当然,从直接存在的层面上,信息技术并不直接等同于信息,无论是从器具信息技术还是符号技术和身体信息技术都是如此。这一道理在器具信息技术中是显而易见的,它类似于在物质生产中,挖煤机不等同于煤炭,人在挖煤时的动作也不等同于煤炭,即技术不等于技术的对象和产物。然而在身体信息技术的层面上,有时候“信息技术”似乎就等同于“信息”。例如,如果承认我们的“言说活动”就是“信息活动”,那么将作为“同类项”的“活动”去掉,就得到“言说”就是“信息”的关系; 而“言说”无非是一种身体信息技术活动,于是就有了“身体信息技术就是信息”的结论。但我们又知道,言说作为一种使用语言的符号过程,只有这一符号过程的内容才是信息,而言说本身无非是这种信息内容的物质载体的运动,其本身并不等同于信息内容。所以在这个层面上,身体信息技术也是不能直接等同于信息的。

技术哲学家卡普关于“技术是人的器官投影”的说法中,有关于电报之类的信息技术是人的神经系统的投影的比喻,这也表明人的神经系统是一种“内在的”信息器官,或称“身体信息技术”。那么人的神经活动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是否就直接等同于信息活动? 如果是,那么还是照上面的推论,就得出“中枢神经系统( 人的内部的身体信息技术)= 信息”的结论。但无论是认知科学还是心智哲学,将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本身等同于心智信息本身的还原论都是难以接受的,或至少是没有被真正证实的。

信息技术作为存在和信息作为存在,是两种根本不同的存在,具有哲学本体论的差异: 信息技术本身是一种物质存在,当信息技术创造出信息存在时,就是以一种物质存在创造了一种非物质的信息存在。这里尤其要分析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它容易导致将两种存在视为同一的误解。其实,这一观点的重点在于强调过去被人忽视的一个关系: 媒介的形式对于媒介所表达的内容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或许还可以理解为: 没有某种媒介,就不可能获得相应的信息,但并不能由此进一步从本体论上认为媒介等同于媒介所表达的内容,否则有了电视机制造厂之后为什么还要电视台? 有了计算机和网络之后为什么还要建设数据库和网站? 媒介某种意义上只能代表信息技术的硬件,而媒介所充盈的信息则是有另一种产业———“内容产业”所创造的。

由信息技术的“制造”而有了非物质的信息存在,就使得一系列哲学本体论问题呈现出来,例如信息存在对于信息所表征的物质世界的关系是什么?信息这种存在具有实在性吗? 当代信息技术所创造出来的“虚拟实在”和现实中的实在是一种什么关系? 凡此种种,使得信息技术从哲学上具有“生成”本体论问题的倾向,这就如同技术哲学家米切姆所说,如果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本性和意义的追问———这一追问最终必然走近形而上学”[2]693。

信息技术在本体论上不同于信息,但又“制造”出了信息; 如同生产技术本身不同于物质产品但又制造出了物质产品。在生产性的造物活动中,产品无非是人用技术对同样作为物质存在的“原料”施加一系列改变后的产物。那么信息技术“造信息”的“原料”又是什么呢? 那就是人们对信息技术所“输入”的东西,这种输入可能是各种符号或符号系统,可能是利用观察仪器从外界“摄取”或“捕捉”而来的各种诸如声光电等物质性的作用。信息技术将这些物质性的作用纳入自己的系统之后,就犹如“信息磨”一样将其“研磨”为信息。只要被信息技术“摄取”“捕捉”的东西,都无一例外改变了自己的存在形态,在信息技术系统中成为另一种存在———信息存在; 这个过程也可称之为“信息化”的过程,在数字信息技术中就是“数字化”的过程。

也就是说,信息技术通过“信息化”将其“染指”的一切都变为符合自己技术标准的信息存在,从而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无比丰富和多样化的信息世界。人之所以要将物质世界信息化为信息存在,是因为这种转化使人对对象的认识和改变可以更为便捷,就像一旦商品或实物性的财富被金融技术变为货币后,其流动、交换、增值等等就可以变得更为容易。表现在人那里,人一旦进入网络空间成为信息存在,就可以摆脱物质性的肉体的限制,以自己所意愿的形象出现在赛博空间中。无论是将物质对象还是将人自己信息化为另一种存在,都是作为主体的人所需要的,对于人自己来说,在这另一种存在方式即信息方式的存在中,人就可以获得在物质存在方式下不可能获得的“能力”与“自由”,可以使人的主体性有另一种展现的方式。那么这种存在形态的改变意味着什么? 它意味着人可以在“虚在”的层次上实现对对象的交换( 交流、传送即传播) 、改变。所以信息技术的存在论功能,就是使世界信息化,使世界“世界3”化,使世界改变其存在的方式,也表明物质和信息之间、原子和比特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是可以转化的。

但是,如果对这一过程的理解绝对化而走向极端,就可能将依托于信息技术的信息视为超脱于信息技术而成为一种“独立的存在”,甚至成为一种“本根性的存在”,这就是“本体论信息主义”或“信息论世界观”: “信息论世界观把一切事物皆视为可编程的实体。机械论技术( 而这正是后来海德格尔主要的研究焦点) 旨在控制和利用存在,为人类谋利益,而在一种更为基本的层面,信息论科学则旨在于去创造新的存在。这些科学把世界转化成为一个充满虚拟可能性的领域。存在被认为是可操控的信息。”[3]这样的本体论或世界观信息主义还提出了“万物源于比特”“信息就是一切”等等哲学主张。由此表明,信息技术所建构的信息世界可以是一个乌托邦世界,而乌托邦对人的实际生存和事物的实际存在具有双重性———积极的或消极的双重性。

二信息技术的存在论分类

“存在”即“有”,某个地方“有”信息,必定是信息被保留在了这个地方。而如果承认信息的“人工性”,那么那个地方“有”信息就是人为安排的,且通常是“技术性安排”的。这种人为安排某个地方“有”信息,就是信息的储存和生成,其手段就是信息的储存技术和信息的生成技术。这样,我们就获得了两种信息技术。那么信息储存技术和信息生成技术之间有何不同呢? 其实这体现的是一种对信息技术的新分类,并且是一种“存在论”的分类,从这种分类中,我们可以对信息技术获取的新认知。

对信息技术可以有多种分类,例如,从是否以人自身的身体为承载者,可将其分为身体信息技术和器具信息技术。在器具信息技术中,尤其是在现代信息技术中,通常根据其功能和领域可分为信息基础( 微电子) 技术、信息处理( 计算机) 技术、信息传播( 网络) 技术和信息应用( 如机器人) 技术。从信息被技术性使用的流程来看,则有信息搜集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传输技术和信息施用技术,这四类主体技术相互关联、相互融合,形成了完整的信息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技术是核心,而信息获取和信息施用控制技术则是核心技术和外部世界的接口。

如果从本文所采用的“存在论”视角,又根据存在有动态和相对的静态两种基本状态,我们可以将信息技术分为“维持信息存在”的技术和“改变信息存在”的技术,前者是造就“静态信息”的技术,后者是造就“动态信息”的技术; 一定意义上前者就是信息储存技术,后者就是信息的获取( 摄取) 、加工( 处理) 和传播( 通信) 技术。由于在信息的获取、加工和传播过程中不断有新的信息生成,所以也可以将后者统称为“信息生成技术”。在信息生成技术中,信息的摄取技术是信息的“原始性生成”,信息的加工处理技术是信息的“再度生成”,信息的传播技术是信息的“扩散性生成”,它们使得信息在自身的量( 即“信息量”) 上或者在信息分布的范围( 也可称为信息的效用量) 上发生了变化。总之,生成即变化,变化即生成,它是对信息的储存状况或信息的静态存在的一种改变。借用经济学的术语,也可以将前者称为信息“保值”的技术,后者称为信息“增值”( 当然也包括负增值) 的技术。

上述两种信息技术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关系。储存就是使某种“有”得以保持,不使其消失变为无,变为非存在; 只有在存在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变化、运动等,这也是存在论所不言自明的一个道理。这样,通常是有了存在着的信息,才能对信息进行处理和传播,因此信息储存技术是信息生成技术的基础和前提,因为没有信息的储存技术,就没有信息的存在,就谈不上信息的加工、处理和传播。

人类的信息储存技术是不断发展的,而储存技术中,“载体”往往是最为显见的一个侧面。某种意义上,文字的出现,使得信息储存的载体问题走到了前台。在文字出现之间,信息以“天然储存”的方式由人脑所记忆,这也是信息的体内储存,由其所导致的也是信息的天然加工即大脑的思考以及信息的天然传播即口耳相传。仅靠人脑的记忆来保存信息是极为有限和短暂的,克服这种不足成为人们寻找身外之物来辅助记忆的推动力,也使得创造出并不断改进信息的储存技术成为人类早期信息技术的主题,而这一切又是以文字的出现为契机的。文字出现以后,由于它必须依赖载体( 严格地说是固体载体) 才能存在和保存,使得从人体之外去发现和发明载体的技术活跃起来,为的就是能够更多、更好、更为便捷地储存人们所需要的信息。由此载体这种信息技术在相当长的时间中成为决定信息存在方式变迁的因素,甚至形成了信息储存的方式决定信息加工和传播方式的关系。人类迄今所发明过的作为信息储存技术的载体包括天然载体( 如甲骨、泥版等) 、人工载体( 如竹木简犊、缣帛等) ,人工载体的后续发展中又连续出现了纸质载体、缩微载体、音像载体、封装型电子载体和网络载体等。

当然,信息的储存技术又不是绝对地、孤立地处于“优先”地位的,因为如果追问信息之“有”从何而来时就会发现,信息储存技术所储存的信息,也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通过一定方式( 如载入) 而获得的。被储存的信息主要地一是来自“摄取”“探测”,二是来自“加工”“处理”,三是来自“传播”“交流”。这三者之间又不是绝对分开的,如“摄取”的信息如果来自网上,就同时也是从交流和传播中获取信息;在交流和传播中也可能使信息的内容发生变化,这就对信息进行了加工和处理; 而探测信息的过程中如果有所选择时,就意味着“加工”和“处理”的过程已介入其中……。所有这些生成信息的方式,既可以由人的身体信息器官去进行,也可以由体外的器具信息技术作为身体的辅助和延长去进行,这种器具信息技术并且还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可以说,是信息生成技术才使得信息从无中生有,即创造出了信息存在,从而才使得信息储存技术有了“用武之地”,或使其成为“有米之炊”。在这个意义上,信息的储存技术也是依赖于信息的生成技术的,或者说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互相依赖”甚至“互为基础”的关系,从而形成了两者之间的深度关联: 信息储存技术和信息生成技术之间,互相使对方有意义,互相为对方提供存在的条件,例如,“信息的记录存贮是载体传递功能的基础,记录存贮信息的目的是为了信息的有效传递。传递则是载体功能的归宿,要实现信息的交流,载体必须具有从时间上和空间上传递信息的功能。”[4]

更为重要的是,信息储存技术和信息生成技术之间还互相为对方提供改进、发展的动力。例如,随着信息生成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有了日益增多的信息需要储存,而且还需要提取、检索和携带方便,由此导致体外信息储存技术的不断发展。储存技术的核心问题是储存量。纸质载体长期作为信息储存的主导手段,对人类文明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这种载体在扩展信息的储存量上存在严重的不足,因为“任何依赖于书写和印刷表述形式的技术,都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单个数据单位———字母或语词不可能太小,否则人们就无法抄写或阅读”[5]66。甚至印刷术的进步也并没有为提升纸质载体的信息容量带来突破,因为它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信息载入方式的变化和载入速度的提高。

纸质储存带来的问题,是我们凭直观都能感受到的: 图书馆的藏书越来越多,不断扩大的图书馆难以赶上纸质文献的增加对其扩大储藏空间的需求。当磁性载体( 含磁带、磁卡、磁泡和磁盘等) 出现后,为人类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信息储存手段,它较之先前的各种载体来说,在信息的储存原理上产生了质变,从而在物质基础上摆脱了仅靠纸张进行可直观的符号载入的羁绊,开创了信息存储的新纪元。在光电存储技术发展起来之后,信息的储存容量几乎再也不是信息存在的瓶颈了,以至于“在当前社会中,信息的基本问题并不是存储……”[5]66。也就是说,当磁性载体作为储存技术被发明之后,尤其是当网络技术发展到“网格”和“云计算”的信息储存与使用的高度共享后,信息技术的主题就不再是储存问题了,而是信息的生成问题。

这样,或许可以将信息技术发展的动力系统描述为: 在信息需求( 包括扩展人的各种信息能力) 的推动下,信息储存和信息生成两大技术能力之间的平衡不断被打破,从而在追求新的平衡过程中,两者的水平不断提高,由此所辅助的人的信息能力得到不断增强。这样,一部信息技术史,也可以看作是信息储存技术( 包括信息的载体、载入技术等) 与信息生成技术( 计算和传播技术等) 之间的相互作用史。

从更深层来看,信息储存技术和信息生成技术之间还具有直接的同一性。例如信息的处理和传播本身就是使信息的存在得以一种动态的维持,尤其是信息的代际传播,在没有文字的口耳相传的时代是信息得以储存的唯一方式; 同时,“存贮实际上是时间上的传递,而传递又以载体的信息存贮为前提”[6]。在今天,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信息的人际间的广泛传播,实际上使得信息从单独保存变为分布式保存,使信息的个人记忆变为集体记忆,扩展了信息储存的广度,信息储存得以保持下去的可靠性也由此得到增强。在这个意义上,传播就是储存,信息的扩散性生成就是储存。另一方面,信息的储存也是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尤其是文字性的储存使信息保留在天然的或人工的载体上,这样信息的交流就从一种共时性的存在扩展为一种历时性的存在。

作为集合概念的“载体”本身就体现了信息的储存和传播的同一性。载体不动时,就是信息的储存技术,而当载体一动起来,产生空间位移后,就成为一种传播技术,使得信息不仅被“负载”,而且被“运载”,所以通常的载体技术均可以兼备信息的储存和传播之“一身二任”功能。例如纸质载体被人从甲地送往乙地时就形成“书信传播”; 今天的网络更是将信息的储存和传递结合得“水乳交融”,它既是一种信息传递通道,也常被我们视为信息载体,我们可以从网上“提取”我们的信息,将其作为一个最大的“信息仓库”; 还可以将我们需要保存的信息存到网上( 虽然是网络某一终端的服务器) 。当然,有些特殊的载体,如作为岩画载体的岩石岩壁,作为唤起人们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记忆的纪念碑,就难以起到直接运送信息的作用,其信息的传播要依靠另外的技术手段。在传统的载体技术中,易于传输的常常不易保存,而易于保存的常常不易传输,这就是传媒学创始人伊尼斯对媒介的分类: 空间偏向的媒介和时间偏向的媒介。他发现,媒介可以分为两大类,两者有一个基本的区别: 有利于空间上延伸的媒介和有利于时间上延续的媒介。比如,石刻文字和泥板文字耐久,所以它们承载的文字具有永恒的性质。但是,它们不容易运输,不容易生产,不容易使用。相反,莎草纸和纸张轻巧,容易运输,方便使用,能够远距离传播信息,然而它们传播的信息局限于当下,比较短暂。[7]27

当然,无论是信息技术的存在分类,还是信息的存在分类,都不会被上述所列的范围所穷尽; 上述的分析只是表明,两种存在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即信息技术在存在上的多样性可以造就信息存在的多样性,而信息存在的多样性同时也需要信息技术的多样性,两者在存在上的多样性都可以从对方的多样性中表现或折射出来。信息技术通过改变信息的存在或创造信息的新存在而造就了信息存在的多样性,这一点还可以通过诸如“书写”“印刷”之类的信息载入技术来体现。当人通过自己的身体信息行为———书写———将自己所想的写出来时,就使得信息由主观存在变为客观存在; 而印刷则使信息的个体存在变为社会存在,因为它将个性化的书写变成了大生产式的制造,形成的是较之手写体更容易辨识的千篇一律的“印刷品”,所以具有了更大的社会性。再拿计算机来说,它使得信息的传统存在变为数字化存在,由此进入到信息的储存、加工和传播的更便捷、更自由、更高效的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存在的形态和方式也将更为多样和丰富; 而信息存在的方式和形态演化,同时就是信息技术不断扩展自己存在范围的进化历程。

这样,无论何处我们所辨识到的信息,都是信息存在,但有的是静态的信息存在,有的是动态的信息存在,它们依赖于不同的信息技术或信息技术所处的不同状态。

当然,对信息技术的存在论分类还可以有更多的视角,例如从存在的样态上,信息技术可以分别表现为作为人工制品( 信息器具) 而存在、作为信息技艺( 身体信息技术) 而存在、作为知识而存在以及作为活动而存在,这也是通常技术作为一种所表现出来的四种样态; 从存在的层次或影响力的扩展上看,信息技术则可以作为技术而存在、作为文化而存在以及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即哲学而存在,后者就是它所导致的信息技术哲学的存在。

三信息显示和传播———为人而存在的信息形态

信息被信息技术生成和储存之后,要成为一种现实的存在,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对人的“显现”。只有对人显现出来的信息,或者只有被人所读取的信息,才是在“信源———信道———信宿”的系统中完整地实现了功能的信息,才是“属人”的信息,从而才实现了人通过信息技术创造出信息存在的人本意义。所以,信息的显示是实现“信息为人而存在”的必要环节,也是“人是信息存在的尺度”的最好注解。

在简单的信息技术系统中,信息的显现是信息载体“自动”完成的,亦即信息的所谓“自我”显现。拿纸质的书本来说,只要它摆放( 翻开) 在人们面前,其中的文字就会“自动”呈现在人的面前,因为运载信息的符号被直接写在或印在纸面上,其“墨迹形式”具有可视性的外观形式,人直接就能从中对可视的符号加以释义从而读取信息。在这种信息环境或系统中,信息的储存就同时解决了信息的呈现或读取问题,因为它需要在直接呈现的状态下完成信息的输入,由此决定了它的直接显现本身就构成了该信息技术的技术特征。

更广义地看,传统的信息技术通常在信息功能上是综合性的。例如纸张,既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显示方式,还是信息的传递手段; 言说也是如此。而到了当代信息技术,其信息功能则走向分化:磁盘只起信息储存作用、显示器只起信息显示作用,键盘只起信息载入作用,CPU只起信息处理作用……某种意义上就是说: 信息技术越复杂,其信息功能越需要分化,这一点大概也类似于物质产生技术的状况: 在手工工具时代,一把锤子几乎就是“万能”的工具; 而到了机器时代,则分化出了动力机、传动机和工具机,而工具机中,仅机床就进一步分化出车床、冲床、钻床、磨床、刨床、镗床等繁多的类型,分别去进行“车”“铣”“刨”“钻”等等不同的工序或操作。

这就是说,在复杂性达到一定程度的信息技术系统中,信息的显现( 也是信息的输出) 和信息的输入、信息的储存甚至信息的传播都发生了技术性的分化,不同的环节或功能分别要由不同的信息技术装置来完成,它和先前传统的信息技术相比,其物理操作的背后也具有了不同的复杂性: “当我用纸张和铅笔来写的时候,铅笔在纸上移动; 当我用打字机写的时候,杠杆和齿轮在运动; 当我使用计算机写的时候,电子脉冲改变微芯片中的结构。所以,我使用计算机技术时,书写发生的物理事件是非常不同的。”[2]172

由此看来,在电子信息技术系统中,当使用磁盘等作为储存的装置时,无论是信息的存入还是读出,都是经过复杂的技术环节才得以实现的,在屏幕上显示时还包括要结合复杂的成像技术才能实现,这使得信息在载体上的存在被加以了技术性的细化与功能区分,并由不同的技术装置去完成。过去一张纸一支笔能同时完成的信息的输入、储存、显示乃至传递,在电子信息技术那里则要成千上万的电子元器件组成的若干系统才能完成,信息技术的多种功能不再直接同一,而是走向分化。从显示来说,至少从物理原理上,就从纸质的反光显示到电子屏幕的发光显示。

应该说,缩微载体的出现第一次使信息的存储和显示发生了分化。缩微载体无论从载入方式还是信息的储存量上都较纸质载体有了重大的突破,它所载的信息通常需要借助相应的阅读设备才能读取; 而今的所有电子信息技术中,可以说信息的显示都成为一种专门的技术,其中储存的信息都需要专门的“显示器”即屏幕来完成。如果没有显示器,我们就不能直接从储存有海量信息的硬盘那里读出任何信息来,我们能直接看到的无非是个立体的盒子状的存在物,打开它我们还能看到的无非是平板状的芯片,虽然其中包含了通过电磁感应载入的以电磁符号系统表述的信息,但我们并不能直接阅读它。从直接性上来说信息被深层地“遮蔽”,必须要通过诸多技术条件的调动和使用才能使信息得以“敞开”,因而我们不能直接感觉到信息在其中的存在。

可见,显示和储存的技术性分离,使“信息为人而存在”的人本属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由于信息的载体失去了信息显示的直接性,信息的读取便也失去了便捷性,“打开电脑”通常比“打开书”更为复杂和麻烦; 还有,从微缩性储存技术开始,到磁盘储存,都使被储存的信息逐渐成为一个“微观世界”或一种“微观存在”,与人的存在的世界不再处于同一个空间尺度的等级上,出现了“存在层级”上的空间性差异,从而成为不能被直接感觉的对象世界。凡此种种,至少从直接显示的角度上,电子信息技术与人的亲和性受到了消减,从“人是信息存在的尺度”这一点来说,这无疑是一种“负面影响”。正因为如此,在电子信息时代到来之后,纸质载体并未消失,所谓“无纸社会”并未到来,因为纸质载体至少在信息显示的直接性上,与人的亲和性更好。

但是,电子显示较之纸质显示也有极为重大的进步意义和人性价值。只有信息储存与信息显示的分离,才能使不同的信息功能获得更大的发展,也才能使信息的显示向更高的技术水平提升,形成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超文本显现以及多功能一体化的多媒体显现乃至全媒体显现,进而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都可以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

我们知道,信息技术既改变了信息的存在方式,也改变了人的存在方式; 信息技术作为纽带,使得人的存在方式和信息的存在方式紧密关联。这一关联形成的动因,是缘于人有不断增加的对信息存在的多样性、获取的便捷性、传递的快速度等方面的需求,通过信息技术的改进和发展可以不断满足人的这些需求,在这个过程中,既创造了新的信息形态,也因此而改变了人自身。

由信息技术的变迁所造成的信息形态的变迁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分析维度,其中信息的不同显示技术造就不同的信息形态就是一种重要的维度。如果把纸质显示的文本信息称为信息的“固态”或“固态信息”,那么作为身体信息技术的言说或语音所携带和显示的信息就是信息的“气态”或“气态信息”,而电子信息技术显示的信息则是信息的“电态”或“电态信息”,它们分别在不同的时代居于信息显示的主导地位。一定意义上信息的显现就是信息的传播,所以信息显示的三态也相对于麦克卢汉所划分的人类所经历的三个不同的信息传播阶段或媒介时代: 口传时代、文字和印刷时代、电子时代。三种信息显示方式的依次出现,也是传播方式的历史性变迁,其间使得信息的显现和传播方式日趋丰富化。

任何信息的传播都是通过介质或载体的传播来实现的,所以分析信息的传播离不开从物理层面上去认识负载信息的物质载体是如何“送达”信息的。

在气态信息的口耳传播和交流中,携带信息的语音是以空气为介质进行传播的,亦即信息是由“声波”送达的,显然在传播的空间范围和时间延续上都受到极大的限制。固态信息的传播是通过对作为“固态物质”的书信之送达来实现的,这种“传播”与运送其他物质的“物流”运送别无二致,其载体的生产尤其是“硬载体”的生产,也跟物质的生产别无二致。由于无声的纸质文本可以脱离人的肉体而存在,就使这种信息传播突破了人身的限制,在时空上得到扩展。所以“纸引起了极端重要的……一场革命,……它促进了人类思想成果的传播”[7]14。

信息传播方式的最大变革,是从实物的运输( 如书信的传播) 到电子的发射,由此而实现了信息的电态传播。这种传播的起点是电报的发明,它使话语被转化为电子脉冲,即摩尔斯电报码的点和横杠,然后穿过网络最终发往各地。这项发明使信息的传播脱离了“运输”的模式。按照马歇尔·麦克卢汉的解释,从电报开始,信息就比信使要走得快了。[8]从此,新的通讯革命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浪潮,随后出现的有电话、广播、电视以及今天的互联网。

电态信息的传播,是通过电和电磁波的运动来实现的信息送达,作为信息载体的电和电磁波不是一般的电流或电磁运动,而是作为电子符号而存在的,是特定信息的电子代码,或者是通过特定编码之后的电磁形态。在电态信息的传播中,虽然也是通过载体的传送来实现信息的传播,但由它只传送“软载体”,可以视为“符号流”从而“信息流”的直接传播; 在这样的传播中,只有电或磁的波动在流动,而没有硬载体的位移,所以它和先前的固态信息的传播方式有了本质的区别,使得信息传递的速率和成本都大大优于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

从口传时代到文字和印刷时代再到电子信息时代,人类借助信息技术的革命实现了所能创造与获取信息形态的丰富化,并反馈到相应的身体信息器官,使作为“信息身体”的人也获得了更多的丰富性。在口耳相传主导的气态信息的显示和传播时代,形成的是“听觉中心”时代; 而纸质传播主导的固态信息的显示和传播,由于其将视觉信息和听觉信息截然分开,导致了“视觉中心”时代的到来; 今天的电态信息的显示和传播,则超越了信息感受器官的单一性,多媒体的信息显示可以使人的听觉和视觉乃至其他感受器官同时得以“启用”,从而成为一种“大综合”的信息传播和接收方式。从技术上看,此时的信息技术不仅具有前面所说的“分化”特征,更具有“融合”特征: 各种信息功能呈现高度融合的状态。该体系中的不同技术之间互相融合的程度,已经不是简单的结合、组合甚至整合的关系。这也是信息存在的“兼容方式”,即从一种形态变为另一种形态的便捷快速,信息世界由此成为一种更加丰富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以前的信息技术革命基本上都是“单项的信息革命”,而今天的电子信息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则是“综合全面的信息革命”,所以是更高形态的信息革命。

视觉中心的时代曾经压制了与听觉中心相伴的口头文化,所以成为一种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信息形式。而今天,“口头文化在我们的电子时代复活了,它与尚存的书面形态和视觉形态建立了一种非常多产的关系”,两者的结合“会产生丰富的文化成果”[7]序言4。这种“大综合”、多形态、文字与形象、声光电、从3D到4D乃至n D的丰富的信息展现,使得人的信息器官被更加全面地调动,人不仅可以理性地理解信息的存在,更可以感性地感受信息存在的无穷魅力,例如虚拟实在给人扩展的存在空间,就极大地唤醒了人对信息世界的体验和经验,“信息为人而存在”的更多内涵由此被开启,真正的“人的信息时代”便随之到来。

这就是说,人利用信息技术使人造的信息成为更符合人之要求的存在,使信息的存在更好地服务于人的存在( 生存) ,必要时还要改变人的存在,这就是信息技术对人与信息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上所造就的一种永恒的相互作用,并由此形成了一种协同进化。

总之,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为了信息的存在而存在的,它创造了信息的存在,变换了信息的存在,并凸显了信息的为人而存在,这就是从“存在”的视野所看到的信息技术的哲学特征。如果说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存在”在其全部的意义上就是形式和内容[9],那么将这一视野观察本文所讨论的问题: 信息技术和信息就是存在的形式和内容方面,它们之间互不分离,形成一种相互影响及相互改变对方状态的“互动关系”,造成了不同信息时代的存在论差异。因此,从“存在”的视野分析信息技术,是信息技术哲学的本体论维度之一,是从哲学角度深刻把握信息技术的一种基本探索。

参考文献

[1]肖峰.重勘信息的哲学含义[J].中国社会科学,2010(2):32-43.

[2]弗洛里迪.计算与信息哲学导论[C].刘钢,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穆尔.赛博空间的奥德赛走向虚拟本体论与人类学[M].麦永雄,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52.

[4]方卿,徐丽芳.科学信息交流研究:载体融合与过程重构[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16.

[5]麦克格雷.信息环境的演变[M].丰成君,等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

[6]丰成君.论信息交流(二)[J].情报科学,1989(4):2.

[7]伊尼斯.传播的偏向[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7.

[8]克劳利.传播的历史、技术、文化和社会[M].5版.何道宽,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50.

信息视野 篇5

一、城乡教育信息化鸿沟引发教育公平问题

教育信息化是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1]。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公平的实现创造了条件。因为,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让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在教育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为核心的技术革命使教学过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教学法手段的创新,课堂中可以大量采用CD-ROM光盘、BBS、E-MAIL、ICQ、网上点播(VOD)、专家博客、卫星数据广播、甚至数字电视等现代化的实时或非实时交互技术,保证了远程学习、讨论、答疑等教学环节的进行,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独霸”讲台,填鸭式的教学程式。继而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引导着学生参与学习,自主学习和兴趣学习。也可以说,优质资源的共享缩小了教育质量的差距,有利于减少地区之间的教育的不平衡状态。

但是,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新的社会分化与社会不公被引发。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地区间差异特征显著,并且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导致了城乡经济差距,国家教育经费投资长期集中于高等教育和城市居民,城乡中小学人均教育经费的差距在1993—2002年间不断扩大,中小学生人均教育经费由1993年的1.40和1.42都扩大到1.60左右,这表明城市中小学生人均教育经费要高于农村的60%左右。[2]因而,必然出现农村教育经费短缺、教育资源配置不当、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教育公平滞后等问题。而发达地区教育经费投入多,信息基础设施将会得到完善建设。所以,城市的校园变成一个个信息化、智能化的校园,拥有全新的学习环境,拥有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拥有优质的学习资源。而落后地区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学生只能是“E”缺乏或者跟“E”无缘。教学只能停留在传统教育模式里,缺少信息素养的关怀,成为“技术盲”。[3]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和发达地区因教育信息化技术的使用成为良性循环的“优势群体”,而农村和落后地区会因为教育信息化技术的缺失成为恶循环的“弱势群体”。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不但起不到推动教育公平的实现,反而会加剧城乡教育差距的扩大。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功机率。机会的不等普遍存在,谁拥有更多的资源,更好的资源,谁就会赢在起跑线上。因此,社会对教育收费、教育投入、择校风反映强烈,从而加大了社会人员的流动性,给社会增添了不稳定因素。教育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教育公平也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二、城乡教育信息化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

1.教育政策的偏颇

教育的不公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教育制度的缺失和教育制度、政策本身的不公平所造成的。由于我国长期市场经济的影响,城乡社会的二元结构造就了二元分割的教育制度,即城乡教育等级制,教育经费的投入以城市为主,城市成为发展的重点和中心。其次,法律监督监察机制不健全,造成农村教育经费不到位、浪费等现象。再加上农村教师的待遇远不如城市教师,并且还时常拖欠他们的工资,使农村教师队伍极不稳定。许多不利因素造成教育资源、资金、产品、人才的分配不公,使原本处于弱势群体由于分享不到与优势群体同等的教育资源,二者之间的差距呈扩大趋势是在所难免的。

2.教学应用水平的局限

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教师先行”。但是事实上由于城乡教育环境、水平的不平衡,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健全,地方信息化建设缺乏规划和技术指导,在系统的兼容性与功能方面都缺乏学习,因此,教师运用信息化技术从事教学难度大,导致设备使用率低,教育功能不足,在信息应用上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而农村中小学由于“E”缺乏或“E”无缘,学生还是在固定的空间、时间内,接受“黑板+粉笔+课本”的学习模式,学生学习方式死板,思维禁锢,个个成为背书的机器,高分低能现象严重,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缺失。

3.运行成本担负能力的瓶颈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学校信息化建设效益评价体系不健全,管理部门缺乏对学校办学效益评价指标的绩效考核。学校注重硬件投入,轻成本核算,效益意识不强,使得学校信息化建设出现不切实际的超前消费,超出实际能力的借贷,增加了学校设备运行的负担,加大了信息化设备运行的成本。根据目前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能否足额保障其要持续运转成为问题。

三、教育信息化下促进教育公平的对策

1.国家层面上宏观调控差距

教育公平的实现,首先需要政府给予大力支持,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近几年,国家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政策,强调要“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加大对义务教育尤其是财政困难县、贫困边远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国家还相继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有效缓解农村学校信息化装备运行维护经费不足等问题,为信息化设备的更新、软硬件的补充打开了发展空间。到目前为止,国家“农远工程”为农村中小学配备光盘播放设备401028套,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设备44566套,卫星教学接收系统278737套,已覆盖中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学点78080个,农村初中2972所,农村小学250552所。[4]全国“农远工程”建设发展迅速。但同时,在教育经费比较充足的情况下,还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教育经费监督体系。不仅要有内部监督还要有外部监管,要接受其他国家机关的监督,将义务教育资源情况公之于众,接受广大人民的监督。避免教育经费在层层下发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挪用、浪费现象。确保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有法可依,落实到位。

2.师生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

教育信息化的运用使教学在传播与交互上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使任何学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都能接受教育,使教育的公平得以最大化的体现。因此,师生教育信息技术运用的培训尤为重要。首先,注重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一是依托省市教育部门及电教单位,依靠所在地高等学校,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基地,抓好骨干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提高教师教育信息证书的通过率。二是加强县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建设,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三是加强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校本培训工作和学科教研究工作,推动教师教育创新,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教育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开展全新的教学模式,如网站教学、网络辅助教学等。其次,营造学生自主化学习氛围。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学生的自我学习主要依靠两个工具,一个是字典,一个是图书馆。而今天,互联网这个学习工具将会给自我学习带来新的视域。学生学会掌握信息网络及技术的运用,可以从传统的被动地接受知识、掌握知识、理解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学习知识、运用知识,探索知识。在网络上进行资源型学习、兴趣学习、互动学习。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彰显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精神,有利于培养出真正具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的一代新人。

3.校企联合形成优势互补

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是一项十分紧迫、重要的基础工作。学校需要加大信息化教学多媒体资金投入,让教室和图书馆连上信息高速公路,实现“校校通”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金投入一是靠政府支持,二是联合企业共同经营。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其实是校企优势的互补,通过企业参与市场运作,形成一套校企合作的产业模式。目前,国家正在实施的农村初中工程和正在论证的一系列学校建设工程,都把信息化建设和现代远程教育作为重要内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升温,也为近几年来低迷的IT市场带来新的亮点。教育信息化市场空间巨大,对于教育信息化这一庞大工程带来了无限商机。同时,我国教育信息化水平区域发展不平衡,这就需要IT企业能够提供针对性的方案,准确、科学的需求定位(产品供应、售后跟踪服务等),有效的项目运营能力和产品开发,使我国的网络教育拥有更多的优点:丰富的网络资源,多重导航的搜索机制、多网校的网联合机制以及良好的管理、运行机制等,保证边远地区信息化进程得到落实,并真正地掌握教育信息化市场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祝智庭.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吴春霞.中国城乡义务教育经费差距演变与影响因素研究.教育科学,2007(6).

[3] 刘磊.城乡教育公平与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信息化,2005(7).

[4] 陈瑞.“农远工程”建设与应用的对策研究.第六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C/CD],2007.

(责任编辑 任洪钺)

信息生态位视野下读者权范式分析 篇6

一、读者权范式分析的新视角:信息生态位

本文借鉴生态学中的生物生态位原理,从理论上对信息生态位的维度与宽度进行探讨。

(一)信息生态位之维度。

信息生态位是多维度的。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将信息生态位归纳为三个维度,即功能维度、资源维度和时空维度,其分别对应信息功能生态位、信息资源生态位和信息时空生态位三个方面。

1. 信息功能生态位。

信息功能生态位是指信息人在信息环境中所充当的角色及其所承担的社会职能,反映的是信息人在信息社会中的角色定位和信息人之间的职、权定位。在信息环境中,信息人可以是信息生产者、信息传递者或信息消费者。信息人的信息功能生态位主要是由其信息素质和社会分工决定的,而信息人的信息功能生态位又决定了其工作任务、活动内容及对信息资源的需求。

2. 信息资源生态位。

信息资源生态位是指信息人在信息环境中占有和利用信息资源的状况。这里所谓的信息资源是指广义的信息资源,主要包括图书和情报知识信息内容资源、信息技术资源和信息客户资源等。由于信息资源总是稀缺的,因此,信息人必须获取、占有和利用相应的信息资源,在信息环境中取得相应的信息资源生态位。信息人的信息资源生态位主要是由其信息资源需求、信息资源获取与利用能力决定的,而信息人的信息资源生态位又决定了信息人在信息环境中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3. 信息时空生态位。

信息时空生态位也是复合生态位,包括信息时间生态位和信息空间生态位。信息时间生态位是指信息人的信息活动占用的时间段。信息空间生态位是指信息人生存空间(信息人所在地)和活动空间(即信息人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和提供信息服务的空间)的类型(现实空间或虚拟空间)与区位。信息人的生存和活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必须取得相应的时空生态位。信息人的信息时空生态位主要取决于信息人的信息活动性质和信息时空占有与适应能力,又决定了信息人的信息活动效率和效益。

(二)信息生态位之宽度。

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生态位宽度是指信息人在不同的信息生态维度上对多个信息环境因子适应、占有和利用的范围与数量。信息生态位宽度表示信息人具有信息功能和利用信息资源多样化的程度,也反映了信息人信息资源利用能力和竞争水平。在不同的信息生态位维度上,有不同的信息生态位宽度的概念,其含义有所差异。

信息功能生态位的宽度是指信息人在信息环境中充当信息角色的类型和承担信息职能的多少。如前所述,信息人在同一时期内可以只充当一种信息角色,也可以充当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角色,充当的角色越多,其信息功能生态位就越宽,只充当一种角色,则其信息功能生态位较窄。即使是同一信息角色,承担信息职能多的信息人的生态位比承担信息职能少的信息人的生态位宽。信息资源生态位的宽度是指信息人在信息环境中占有和利用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信息时空生态位的宽度主要是指信息人在信息环境中占用空间类型的多少与占用空间的大小及占用时间的长短。如果某信息人占用了多处信息空间且每一处空间都较大,或只占用一处信息空间但该空间很大,则该信息人的信息空间生态位较宽;如果某信息人只占用一处信息空间且该空间不大,则该信息人的信息空间生态位较窄。一个信息人占用的信息活动时间越长,则其信息时间生态位越宽。社会分工的粗细程度、信息资源的丰乏程度及信息人的生存竞争能力等对信息生态位宽度有重要的影响。

生态位现象对所有生命现象而言具有普遍性,生态位原理不仅适用于生物界,而且适用于人类社会。信息时代,人类的各项社会活动都与信息有关,信息生态位是人类社会活动最基本、最基础的生态位。因此,借鉴生态学中生物生态位的原理,研究信息生态位理论对丰富信息科学和生态科学的内容,指导人们在信息社会中和谐而有效地开展各项活动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信息生态位中读者权的范式转换

(一)式微到正统,读者的从属性地位到读者至上的理念转换。

读者权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其形成和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是随着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受到重视的,确切地说,是图书馆私立性、封闭性与少数人专用性向图书馆的公众性、开放性和民主性的转变而形成的。

考察我国图书馆的发展史不难看出,先有图书,再有图书馆收藏,图书馆收藏起源于官府,据《史记》记载,老子就做过“周守藏宝王史”,春秋战国之际,随着“学在官府”局面的打破,图书的收藏也从官府发展到民间。孔子、墨子为了办学的需要,收藏图书作为教材,如孔子就收藏和整理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商周至清朝,中国图书馆虽已发展了两千多年,但图书资源基本上为奴隶主或封建朝廷和官府所有,民间图书资源也只为少数学者作为私家藏书。这些藏书,无论哪一种形式均不对民众开放,而只为特定对象服务,也就无读者权可言。到清朝末年,由于民主运动的发展和高涨,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提出了图书馆应面向全体民众的民主主义思想,主张图书馆应以教育民众、启迪民智为宗旨,允许并吸引人民入馆读书。由于民主思想的推动,清朝廷被迫废止科举,兴办学校和图书馆。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长沙建立我国第一所现代公共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宣统元年(1909年)在北平建京师图书馆,即现在北京图书馆前身。随着国家公共图书馆的建立和开放,普通民众才有入馆利用图书资源的机会,也才有人民利用图书馆藏书,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权利。由此可见,我国现代图书馆思想的倡导者康有为、梁启超提出的图书馆应面向全体民众开放,赋予人民利用图书馆藏书的权利,是读者权的萌芽,但还不是完整的现代意义上的读者权。

图书馆是社会教育机构之一,其职责是收集、整理、汇编图书资料,向社会公众提供图书馆服务,帮助学习,鼓励创新,使读者权能充分实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适应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多方面的需求,我国图书馆积极探索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模式,尤其是服务理念方面,把“读者至上,以人为本”作为办馆的理念和指导思想。

(二)从边缘到中心,借助公民文化权利,读者权利正在引起关注和重视。

在我国图书馆界,正面提出保护读者权的文章著述几乎没有,这与我国尚未制定图书馆法不无关系。我认为,日本学者森耕一和佐佐木顺二在《图书馆法解读》和《图书馆利用者权利宣言》中对利用者权利所作的概括,仍值得我们借鉴。结合我国的实际,读者权归纳起来大致有七项:

1. 接受“最好图书馆服务权”。

什么是“最好图书馆服务”?佐佐木顺二解释道:不是指服务的数量指标,也不是仅仅和图书馆的经费状况相联系,而是指和国力与经济力等相适应的图书馆服务,包括接受最好的图书馆员提供的服务。笔者认为,最好的服务,既包括图书馆的硬件,如图书馆的建筑水平、藏书内容、借阅设施等应是最好的,又包括国图书馆的软件,如馆员的服务素质、服务态度等都是最好的。

2. 不接受区别对待的权利。

任何读者在利用图书资源和图书馆设施的过程中一律平等,不能将读者分为三六九等,划分“专家”、“学生”借阅室,区别对待,甚至规定图书馆的设施什么人能使用,什么人不能使用,等等,对读者不能一视同仁。这是对读者权的侵害,读者有权拒绝。

3. 阅读自主权。

读者为了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和提高自身素质,对阅读内容和方式有自主决定权,不应受别人支配和安排,更不允许人为地设置障碍进行阻止。如古代的“焚书坑儒”、现代的“文化大革命”大肆禁锢书籍,以及现在有些图书馆打着市场经济的幌子,对读者阅读图书资料设置名目繁多的收费服务等,都是有损读者阅读自由权的行为。

4. 咨询权。

咨询权是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料向图书馆工作人员询问图书信息的权利。日本图书馆法在图书馆服务的法定内容中明确规定:图书馆员具有丰富的有关图书馆资料的知识,能够承担利用者的咨询。通过咨询,读者能快捷地了解新的图书资料信息,节省个人查找的时间,提高阅读效率。

5. 读者阅读秘密被严守的权利。

时下,人们热衷于讨论“隐私权”问题。个人对图书资料的利用范围和借阅登记也是个人隐私,应受法律保护却是鲜为人知的。1979年日本改定的《图书馆自由宣言》明确规定了“图书馆为利用者保守秘密”的内容。读者阅读什么图书,属于利用者的个人秘密,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图书馆不能将利用者的读书事实向外部泄漏。跟日本相比,我国图书馆在保守读者秘密方面几乎是空白的。

6. 读者人格尊严权。

读者人格尊严权是指读者在利用图书馆资源获取知识和信息时,享有其人格尊严得到尊重的权利。这是读者权精神权利的重要内容。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某些图书馆和某些图书馆工作人员,为读者服务的意识淡薄,不是以服务者,而是以读者的领导者自居,对读者某些“不规范”的借阅行为进行训斥,动辄实施“罚款”,甚至怀疑读者窃书,对读者进行非法搜身,责令读者写书面“检讨”,并张贴公示,这是违反图书馆服务宗旨,有损读者人格尊严权的行为。

7. 图书馆管理的参与权和建议权。

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服务机构,如何保障提供最好的图书馆服务,满足不同读者的利用要求,其运作和管理应该采用召开听证会的形式,经常听取读者的建议,引导读者自觉为图书馆的管理献计献策,允许读者“参政议政”。因为,图书馆经营管理直接关系到读者权利的行使和实现。

综上所述,读者权是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图书资源获取科学文化知识和信息的权利,是读者受教育权的权能之一。读者权具有权利义务的统一性,它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读者权的内涵将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目前,我国尚未制定《图书馆法》保护读者权,我们在谈读者权的法律保护时,只能在宪法、教育法的相关规定中寻找法律依据,这虽然不影响读者权作为公民文化权的存在,但我国拟制定的《图书馆法》中很有必要设专章规定读者权。

摘要:文章以信息生态位理论为视角, 展示了读者权利范式分析新维度。从几个不同方面论述了读者权, 包括功能生态位、资源生态位、时空生态位等。强调人即读者是信息生态系统的主体, 人的积极态度是系统进化的先决条件, 要重视人的认知程度。

关键词:信息生态位,维度与宽度,读者权

参考文献

[1]邱萍, 陈浩义.基于信息生态位视觉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的认识.图书馆学研究, 2010 (12) :60-63.

[2]娄策群.信息生态位理论探讨.图书.情报.知识, 2006 (113) .

[3]肖峰.信息生态的哲学维度.河北学刊, 2005 (1) .

[4]黄俊贵.关于读者阅读权益问题的思考.图书馆, 2003 (2) .

[5]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485.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42条、第50条) .

[7]李朝先, 段克强.中国图书馆史.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2, 2:39.

[8]李国新.日本图书馆法律体系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0, 6:11.

[9]日本《图书馆自由宣言》序言主文 (1979年改定) .图书馆法规基准总览:16.

信息视野 篇7

一、板书的必要性

数学的知识、思维、方法、精神都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数学知识是数学思维的载体, 数学方法是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的桥梁, 数学的理性精神是通过数学学习获得的对人的发展最有价值的东西. 数学课堂板书对这些数学内容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学》指出: “一切直观教具, 不论像电影和录像节目那样昂贵复杂, 还是如自制的画片和模型那样便宜简单, 都具有同样的目的: 在学习者的视觉上留下强烈的印象, 这种印象将会巩固他经由听觉所得的信息. ”信息技术和板书都可以是直观教具, 但它们在表现直观方面是有区别的. 数学学习中, 不会画图会导致思考难以继续; 不会思考会导致找不出问题中的关系, 更画不出结构图. 如信息技术对很复杂而难以手画的图形, 对理解教学内容有很大作用的图片、能形象说明抽象概念的动画等内容能快速、精准的直观的表现出来. 板书能根据情况快速的手工作图, 能正确反映问题中的关系, 具有结构化、简洁化、清晰、简单、易于模仿, 利于思考等优点, 更多意义上是替代物直观、模型化直观. 在数学教学的所有直观教具中, 黑板是最普遍、最重要、最灵活的. 学生抬头可见、低头可记、耳闻目睹、手脑并用.

二、板书的重要特征

由于数学知识的相互关联性, 数学精神的缄默性, 数学概念的二重性, 数学知识、技能就、思想方法形成的过程性, 数学思维的严谨性等特征决定了数学课堂板书的学科特性.

1. 整体性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用课件课堂教学时, 课件一屏展示的内容有限, 往往一个教学内容需要分几张ppt展示, 学生总是身处某一张课件投影中. 这样分页显示的内容, 割裂了整体感, 不便于理解题意, 不便于比较, 不便于思考内容间的联系, 难以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这样, 一个内容被一张张的课件而弄得支离破碎, 极易导致学习上的“盲人摸象”. 板书有较广阔的展示空间, 能够满足数学知识的系统性, 以整体的形象出现在学生眼前, 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跳出来理解, 整体把握的空间. 板书能用足够突出的字、符号、图形、色彩充分地、整体地展示知识体系间的结构, 便于学生理解每一层次的关系和不同部分的联系, 循序渐进的构建知识体系. 因此, 板书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清晰而完整的视觉感知对象, 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所学知识点之间的网络结构.

( 1) 整体性体现一堂课的重要内容. 例如, 在方程、不等式和函数内容的板书中, 应考虑体现模型思想, 突出建立模型、求解模型的过程.

(2) 整体考虑知识之间的关联.为了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 课堂板书时要充分考虑一些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例如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均存在实质性联系.再如, 比例、分数、除法、百分数、小数之间的实质性联系.分数、小数和百分数都是有理数的常用表示方法, 但含义不同.真分数通常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如一个人身高的1/2;小数通常表示具体的数量, 如一支签字笔芯0.5元;百分数是同分母 (统一标准) 的比值, 便于比较, 如一个班女生占50%.板书时展示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和数学方法的一般性, 有助于学生理解类似的实质性联系.

2. 即时性

板书能促进有效利用生成性资源. 数学课堂生成性资源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 如师生交互及生生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新情境、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新结果等.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所提出的强化理论认为: “连续程式的强化在‘教新’反应时最有效”. 教师的课堂板书是对所讲知识的同步呈现, 这正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即时强化.

( 1) 板书与各教学环节的严密吻合, 能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并依据新问题灵活地调整课堂教学, 从而减少课件投影的限制, 简便易用. 尤其当教学活动与事先设计不合时, 更能发挥板书的应变效能. 对于教师的引导, 不同的学生的反映不尽相同, 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针对课堂上学生的反应, 不同的需要进行针对性地即时调整、改变重点的突出方式、难点的突破方案、关键点的呈现形式等; 可增、减一些内容和难度, 使得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弹性, 甚至可改变预设的教学方案.

( 2) 板书能即时处理师生的新想法, 捕捉创新的火花, 促进创新意识的发展, 较好地利用意外学习. 针对数学课堂的实际情况即时作图, 即时举例, 即时试误, 即时比较、即时讨论、即时总结、即时记录思想火花. 这是数学教学的现场直播, 不是后期制作, 也不是教学“预设”的完全拷贝. 有的学生就想看看老师现场时如何解决问题的, 这无疑能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 3) 板书的速度必须和学生的思维活动完全同步, 板书的内容必须与学生思维活动的结果相吻合. 这也是对学生思考的一种认可. 教师的思维、表情、话语、动作、文字、符号、图形等同步发生, 给学生一种极强的亲切感, 有利于学生将教学内容的学习与教师言谈举止的发生融为一体, 真切的感受知识自然生动产生的过程.

3. 情感性

数学课堂的板书是教师数学教学情感的一种外化形式, 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好的板书由于教师对教材内涵的意会、理解, 均物化在板书之中, 成为很多潜信息. 板书能避免课件投影固定、间断导致的交流间断, 真正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有利于师生共同有效地开展数学活动. 板书为数学教师和学习将注意力集中于共同的教学内容提供了现实载体. 一方面, 板书能将一些抽象的、逻辑结构复杂的、包含图形、符号、空间位置关系的内容呈现出来; 另一方面, 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 教师边讲述边板书, 学生会同时根据板书信息边听边看边思考. 可以说, 板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思维导向. 板书过程引导调控着师生的思路, 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于共同的教学活动. 教师在课堂板书中字、符号的正确书写, 图形的正确、快速、简洁、和谐的绘制, 逻辑关系的有理有据的展开, 数学猜想的合情合理的形成等等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艺术的角度说, 教师的准确简洁、形象具体, 具有感染力的板书, 深度的剖析、适时的拓展, 是数学学习愉悦感的根源. 可见, 板书易于沟通, 具有人性化的特点.

4. 共创性

数学课堂板书能很好地协调教师对教学设计的“预设” 与实际课堂的“生成”的关系. 师生共同参与创建的整个课堂, 包括情感参与, 行为参与, 思维参与等.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板书, 全程观察、思考, 参与知识体系的板书建构过程. 教师利用铺陈、分析,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让学生集体较为自然合理地推导出要点内容, 当取得大多数学生较为认可的意见与教师产生默契与共鸣的时候再板书重要的知识点.

( 1) 教师可有效地做到板书速度与学生思维同步. 例如, 教师可以在学生疑惑处、关键处、错误处、分歧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 启发学生, 给学生留下思考、解惑的时间、空间、条件.

( 2) 人们对“偶然性事件”的兴趣远远超过对“必然性事件”的兴趣. 运用信息技术超前做好的课件, 任何人点鼠标, 正确结果必然出现. 板书却需要真正的即时动脑思考才可能出现正确结果, 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教学内容的量、难度、进度以及趣味性、教学方法等都是课根据现场情况调整的, 也体现了教无定法的教学理念. 因此板书能有效促进数学思考, 是动静结合生成的, 是师生共同创造的. ( 3) 数学课堂上的意外学习, 即师生的临场发挥可能与主题关联度不大, 但有时对学生的教育和创造力的培养却是相当重要的, 它能使学生学到书本上所没有的东西. 学生是板书构建的参与者, 参与贯穿整个课堂.

例如, 填空式板书, 即将重要的地方、关键的地方空出, 启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关键点、重点、难点所在, 同时也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反思式板书, 即问题解决后反思, 对解决问题的关键之处、需要强调的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的概括等进行特殊的标注, 如不同的符号、不同的色彩.

5. 过程性

数学课程标准 ( 2011年版) 强调数学教学“要重视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 数学课堂板书能很好地展示数学的知识、思想方法、思路的形成过程, 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锻炼和发展, 形成问题解决的能力. 概念的归纳形成过程、推理过程、计算过程等等都是数学思维过程的具体体现. 有的数学概念既表现为对象结构, 又表现为一种过程操作; 有的既表现为对象, 又表现为一种思想方法.

( 1) 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板书可以展示“知识背景———知识形成———揭示联系”的过程. 例如无理数的引入应用这样的展示过程, 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理解数学实质, 发展思考能力, 了解知识间的关联. 如数学规定的教学板书可以展示这样的过程“展示问题”———提出“数学规定”猜想———说明“数学规定”的合理性———作出“数学规定”———验证“数学规定”与原有知识体系是否矛盾———得出结论.“负负得正”就可以这样板书. 这样的板书使学生经历数学自身发展的轨迹, 有利于学生感悟数学知识是如何发展的, 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

( 2) 数学问题解决思路的形成过程. 教师板书是随着教学进程逐步形成的, 板书内容的排列要有助于学生观察、思考、归纳、概括、揭示数学规律, 发现数学结论. 这个过程是学生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法过程, 是数学思考的过程, 是数学思维形成的过程. 在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将数学缄默知识 ( 数学思维、思想、方法) 显性化, 学生才能更好地体会、领悟数学的思想、原则及理性精神.

数学课堂板书的过程性能引起学生逐步参与和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并且着重反思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过程, 反思由已知到未知的转化活动过程, 反思由理论认知到实践认知的过程.

6. 留存性

板书比多媒体课件能为学生较好的保持关键信息, 调节听课节奏. 课件投影翻动速度较快, 节奏的弹性不足, 板书的稳定性较高, 节奏的可控性好.

( 1) 将教学中重点和难点以板书形式留在黑板上, 方便学生随时观看, 可以增加学生记忆的保持, 使之形成长时记忆. 对知识的理解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需要不断的反复, 才能逐渐加深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数学教师的语言、课件投影都是流动的, 学生对课件投影内容的记忆主要是瞬时记忆或短时记忆. 清晰、重点突出的板书则是可以相对凝固的, 特别是一些关键性内容, 学生通过板书可获得更加明确清晰深刻的印象.

( 2) 当学生后继学习面对一个自己不能马上理解或解决的问题, 为了加深和扩充自己的理解, 在形式上有必要回到前面的知识点上再理解. 这是有导向、有目的的回溯, 更有利于学生理解. 多媒体要求几乎所有学生在同一时间里对所呈现的信息要达到相同的接受量、相同的理解程度、相同的运用程度, 否则对后继学习会有大障碍. 相对而言, 板书则给学生一个缓冲, 允许学生学习的个体化差异. 不同的学生有障碍的关键信息具有多样性, 分布不均匀. 数学知识具有极强的系统性, 讲究思维的连贯性和延续性. 来回翻动课件也不能很好的不救. 板书的留存性, 能为理解能力和基础储备不同的学生以调节听课节奏, 浏览讲过的内容, 留给学生一定的补救、追赶、思考的机会.

7. 结构性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 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数学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相互间的关联. 利用板书把知识点组织化、结构化, 教学内容以有联系的、有整体的逻辑性结构的知识体系呈现, 有助于学生抓住联系线索、掌握特征、形成知识体系. 这种能很好的呈现知识点之间的结构板书体现了数学美, 如简洁美、对称美, 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度. 比如等角定理是角相等定义、平角定义、对顶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则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的联合推广, 它们就是一个系统.

8. 示范性

很多人认为板书一般以教师最为擅长的书法字体书写, 通过书法艺术展示教师的艺术修养, 在学生心中树立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事实上, 板书的示范作用远不止这一方面. 数学内容的教学过程很多时候不能一下子曝光, 需要逐步呈现、修正、分步形成. 教学实践表明, 用信息技术展示, 学生不能很好掌握怎样解题, 尤其是解题过程的表述. 因为学生真正遇到问题时, 面临的不是课件总会出现正确解答, 而是 ( 点击不出正确结论的) 空白纸张. 教师板书问题解决过程, 就是示范处在这种情境下怎样思考, 怎样寻找思路, 怎样制定解决方案. 数学课堂板书的示范性体现在探索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数学思想方法的抽象概括、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解题过程表述以及数学的研究方法的示范等.

信息技术的大容量、快节奏、仿真性能等等改变着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的方式. 传统板书在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的数学教育中, 对数学教师有着新的要求, 与时俱进的将传统板书与信息技术配合使用, 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 但板书仍是非常必要的.数学课堂板书具有信息技术不可替代的优势, 如板书的整体性、即时性、情感性、共创性、过程性、留存性、结构性、示范性.

关键词:数学课堂,板书,特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012:52.

[2]姜辉.以板书促进数学概念教学[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1) :76-78.

[3]程华.例析数学课堂板书设计的原则[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中旬) , 2013 (10) :22-24.

[4]林革.浅谈数学板书原则[J].教学与管理, 2002 (3) :59-60.

[5]德力根仓, 赵那仁.谈数学教师的板书[J], 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 (4) :88-89.

[6]李妍.论板书在数学多媒体教学中的作用[J].基础教育论坛, 2014 (10) :62.

[7]曾荣, 展示“有痕”的思维链——例谈数学教学的板书设计[J].中学数学月刊, 2008 (6) :13-14.

信息视野 篇8

关键词:军队会计信息失真,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一、从信息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军队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军队会计信息失真,就是军队单位会计核算与制度的符合程度低,不能如实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军队会计信息失真有两种类型:一类是会计主体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有意的造假行为,如编制虚假的经济业务,故意歪曲、掩盖、隐瞒会计信息的真实面貌,编制“账外账”等。还有一类是非故意的会计信息失真,如由于会计人员业务不熟、能力差,相关的技术水平低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

(一)“逆向选择”因素造成的军队会计信息失真

“逆向选择”是在交易发生之前交易双方由于外生性信息(诸如交易当事人的能力、偏好、身体健康状况等)不对称所引起的。导致军队会计信息失真的“逆向选择”有两种情况。

1. 低素质会计人员驱逐高素质会计人员

我们假设存在着一个潜在的军队会计人员供给市场。在该市场上,有能力、素质、品行参差不齐的潜在军队会计人员,也有负责选拔会计人员的军队会计人员的选拔方(或会计信息的使用方)。在潜在的军队会计人员与军队会计人员的选拔方之间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潜在的军队会计人员拥有的私人信息(包括能力、素质、品行等),选拔方并不清楚。那么,将来谁可能会被选拔从事会计工作呢?我们把潜在的军队会计人员简单分为两类:一类会给选拔方送礼,善于溜须拍马(往往是能力一般、品行一般的人);另一类人员不会送礼,并且不善于溜须拍马(往往是技术能力强、品行较好的人)。同时,我们也把选拔方分为两类:一类比较正直,送礼、溜须拍马等对他们不管用;一类不正直,送礼就收,一旦被吹捧就忘乎所以。

这样就会出现两种博弈情况:(1)如果选拔方人品不正,则会送礼、善溜须拍马的潜在会计人员被选中的概率很大,而不会送礼、不善溜须拍马的潜在会计人员往往落选。(2)如果选拔方人品正直,能力一般、品行一般的人也会想法设法在选拔方面前,说自己的能力高、品行好,而能力强、品行好的人则往往不会这样做。在选拔方无法鉴别真实信息的情况下,能力一般、品行一般的人被选中的概率也会比较大。上述两种情况表明,无论选拔方正直与否,军队会计人员供给市场都可能会产生“逆向选择”,即能力一般、品行一般的人往往会把能力强、品行好的人挤出市场。能力一般的会计人员往往会造成技术性的(非主观性的)会计信息失真,而品行一般的会计人员往往会造成故意的人为性的会计信息失真。

2. 劣质会计信息驱逐优质会计信息

这里也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假设军队有N家能够独立编制会计信息的单位。我们分析其中的两家单位甲和乙,这两家单位也就是博弈论中的参与人。两家单位在提供会计信息时的行为选择集合是:如实提供(合法)和弄虚作假(违法)。这里假设两单位不能互通信息,每个单位只能在收益最大、损失最小的原则下做出如实或虚假提供会计信息的选择。这种博弈的特点是:因为单位众多,这两家单位在利益上基本不存在直接的分配上的竞争(基本上是你多得了利益,并不意味着我少得利益),只是如果一家单位提供虚假信息获得的收益比如实提供会计信息要多,可能使得另一家单位感到受到了相对损失。因此,我们假设他们的支付函数分别是:如果两家单位都如实反映,各获利3个单位;如果两家单位均弄虚作假,各获利5个单位;如果一家单位如实反映,另一家弄虚作假,如实反映者获利3个单位,弄虚作假者获利5个单位。可见,不论甲单位是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还是如实提供信息,对乙单位的行为选择都没有影响,乙单位都会选择作假;同样的道理,不管乙单位选择什么行动,对甲单位的行为选择也没有影响,甲单位也会选择作假。

第二种情况:假设军队只有两家能够独立编制会计信息的单位甲和乙。它们的行为选择集合也是两种。同上面博弈不同,它们的博弈多具有竞争性,一方多得往往会造成另一方少得。因此,我们假设它们的支付函数分别是:如果两家单位都如实反映,各获得5个单位;如果均弄虚作假,也各获得5个单位;如果一单位如实反映,另一单位弄虚作假,如实反映者获得3个单位,弄虚作假者获得7个单位。因此,在甲单位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既定时,乙单位若如实提供,甲得7、乙得3;乙单位若也提供虚假信息,甲得5、乙得5。在这种情况下,乙单位的选择必然是作假。反之,在甲单位如实提供会计信息的情况下,乙单位的选择同样也是作假。通过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甲单位如何选择,乙单位都会选择提供虚假信息;同样,无论乙单位如何选择,甲单位也会选择作假。最终的均衡状态就是双方都不如实提供会计信息。

综合上述两种类型的“逆向选择”,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劣质会计信息驱逐优质会计信息,使得优质会计信息没有市场,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平均质量下降。

(二)“道德风险”因素造成的军队会计信息失真

“道德风险”是指代理方知道自己的努力程度以及是否在按委托方的利益行事,但委托方却因不可观察证实,或因成本较高难以接受而不知道。因此,在交易达成后,代理方就可能会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进行机会主义行为。

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便是代理方在最大限度地增加自己效用的同时做出的不利于委托方的机会主义行为。军队会计主体掌握着全部的会计资料,独占了会计信息生产的全过程,这种天然的优势造成了军队会计信息供需双方的地位不对称,并潜在地降低了不良会计行为的风险成本。军队会计主体在生产、提供会计信息时,利用占有信息优势和直接参与会计活动的最有利条件进行机会主义行动,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取向,对原始资料进行人为的选择、加工,尽可能地向上级监督部门提供对本单位有利的会计信息,甚至不惜损害信息的可靠性。而其他利益相关者由于在信息生产中处于劣势地位,所以只能被动接受军队会计主体提供的财务会计报表,无法有效地验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即使能够验证,可能也会因为成本太高而不可行。

在军队会计行为主体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前提下,会计行为选择的实质就是一种利益的选择。军队会计人员的行为选择也是在约束条件下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从我军的现状来看,会计信息失真的成本不高,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军现行的法律环境存在缺陷,存在执法不严、惩罚不力的现象;二是监督管理体制尚不完善,由于军队保密性的特殊要求,军队不能像地方一样借助民间审计机构对军队会计工作实施监督,而内部审计部门又缺乏必要的独立性,使违法行为不能得到有效的发现和处理;三是内控制度还不够健全,不同人员和部门之间尚未形成良好的牵制机制。而军队会计信息失真的收益却是直接和现实的。根据博弈论理论,当会计信息失真的收益大于可能的风险成本,同时又不会导致严厉的惩罚时,会计信息失真就成了会计信息相关主体之间博弈的均衡结果。

二、基于信息经济学视角的防范军队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解决军队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必须要缓解“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特别是通过制度设计来改变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军队会计主体的行动选择集合。

如何防范由“逆向选择”造成的军队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使素质高、能力强的人而不是素质一般、能力一般的人从事会计工作呢?迈克尔·斯宾塞的“信号传递”模型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上,能力高的求职者为了不被能力差的求职者赶出市场,他可以通过向雇主“传递信号”来暗示自己的能力很强,并且这个信号必须是强信号,即能力差的人不容易模仿(要模仿成本会很高)。军队会计人员供给方也可以自己“发信号”来暗示自己的强能力和高素质。这里的“信号”,既可以是受教育的水平,也可以是会计师等职业证书。当然,军队会计人员的选拔方也可以通过其他手段(比如说举行比较专业的考试)来“鉴别”会计人员的能力强弱和素质高低,只是这些手段成本不能太高,否则就不可行。

解决军队会计信息失真中的“道德风险”问题,必须建立一个奖惩机制,提高会计人员“道德风险”的成本,降低其机会主义行为的收益。在正式制度方面:第一,推行会计委派制度,成立军队会计委派机构,改革会计人员的任免、奖惩和升迁制度,由上级财务部门主官考察其工作表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会计人员从某个单位局部中解脱出来,为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第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在组织和开展会计工作中所必须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准则。规范整个会计处理过程,建立健全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会计人员岗位轮换制度,可以为会计信息报告的真实性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会计信息失真在源头就被有效预防和控制。第三,完善审计监督制度,解决审计部门独立性问题。第四,构建有效的评价激励制度,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工作评价体系,并将评价的结果同个人职务晋升、经济利益和政治奖励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军队会计行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非正式制度方面,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意识形态处于核心地位,它通过改变人们对其行为的成本-收益评价来影响其行为选择,有效的意识形态可以淡化机会主义行为。因此,应培养军队会计人员的诚信意识,树立“诚信光荣、作假可耻”的良好氛围。这样的意识形态教育能够提高会计人员造假的“成本”,有助于防范其“道德风险”行为。

信息视野 篇9

这可以通过很多手段来实现, 曾经最主要的是博客和博客评论, 不过随着Facebook和Twitter的兴盛, 很多人转向了这些短讯息的发布平台。在中国我们主要用微博。这种转变恰恰迎合了新闻“倒金字塔”的发布框架, 基于现实信息的冗杂和消费的快速性, 我们需要短平快的消息传递与接收。因此, 微博在中国已经完全取代了博客。特别是微博让新闻发布的条件更充分——权威认证使新闻的信息源可查, 并以此来判断信息的真实性。通过微博发布的信息包括公共事件的质疑与深度挖掘以及某些隐蔽事件的披露。譬如, 2011年9月21日、22日, 11月21日, 广东省汕尾陆丰市东海镇乌坎村村民因土地问题与当地政府发生冲突并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反响, 此次事件立刻在微博上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阵势, “乌坎事件”迅速被专名化并成为微博热搜词, 而且最“可怕”的是成千上万的网友在微博中集中性评论, 引发了一场微博言论风波。[1]再如, 2012年3月17日晚7时许, 一位名为“_-冰翼-_”的网友发布了一条关于城管暴力制止流动摊位的行为的微博, 而且图文并茂, 引起了瞬时大量的转发。[2]

总体而言, 传统的媒介主要靠公司、机构和集团等, 然而随着媒介对个人的延伸, 普通人可触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因此, 自由撰稿人、新闻评论员、线索人以至于微博大V纷纷出现。随之带来的问题是, 对于媒体, 我们自信他们专业, 他们有职业素养, 他们的新闻框架与我们的期望不谋而合。但是对于后者这一群分散职业人来说, 他们的积极作用到底有多大?美国9·11事件之后, 各大电视台现场直播了这一震惊世界的消息, 但对于突发性新闻, 他们又没能做好充分准备, 因而他们便开始征求普通民众的新闻资源——有人利用手机等拍下了当时飞机撞击五角大楼的过程。[3]与此相关, 如今线上与线下媒体组合成了一种新闻合作模式——由线上提供线索, 线下媒体展开深入报道。另外几年前, 已经有美国人开始创建公益性新闻网页, 在这里浏览者可以看到由普通人汇集起来的新闻, 浏览的代价是捐出极小数目的钱给网站以支持运营, 虽然这里面的运行机制还不那么成熟。例如, 交易费等问题, 但这已经发出了一种信号——从原来的自由写手或博客评论的无序状态向自觉集中信息以获得集体性权威认同的进化。[3]不过在我们国家显然这些还不成熟。例如, “微博效应”已经引起了大家的高度关注, “微博围观”、“微博极化”和“微博动员”等舆论引导已经产生一定威力。而事实是, 这种威力极可能伴随着偏见的同化、无意识的受众接受和情绪感染等。[4]对于国外网络运营相对成熟自由的环境来说, 开放的信息渠道也不意味着毫无坏处。“假新闻”就正在被许多人诟病。美国传统媒体均有严格的新闻内部审核流程, 假新闻是绝不允许出现在传统媒介中的。[5]然而很多人通过Twitter蓄意制造个人爆点而博取别人眼球。近日, 一位自称名为Jasmine Tridevil的美国女孩爆出了自己整容, 人造出第三个乳房。该事件立刻引起了全球关注, 然而几天后著名网站Snope.com公布调查, 称该女子疑似制造假新闻, 其真名为Alisha Hessler并曾有制作假新闻的前科。[6]

新媒介似乎拓宽了我们的视野, 因为我们有更多的手段来获取信息, 然而这其中又掺杂着很多虚假的、无聊的信息, 鉴于它们在我们有限精力和时间上与真实信息形成零和关系, 我们获取有效信息的机会又在减少, 这构成了一对特殊的矛盾。当然我们可以说, 我们有了解真实信息的倾向, 然而这又面临着几大考验。笔者于2014年上半年于台湾大学交流访学, 并关注了3月中旬在台湾发生的占领立法院、反对服贸协定签署的运动, 在报道这次运动中, 学生采用了一种越顶政府的方式——通过自制网站直播立法院现场情况。笔者看到, 通过Facebook分享地址, 受众可以轻易进入这个直播网站, 网站页面设计简陋, 但有多条直播源信号, 每一个信号由现场学生“记者”通过摄像机凭借覆盖全市的Wi Fi直接将信号传播开来, 其中没有任何偏码加工。这种新闻的报道方式是违法的, 也是危险的。首先, 新闻组织对事件的介入并不能完全起到理想作用, 这种担心源于他们的煽动性。其次, 越顶政府的报道使得舆论容易产生倾向于学生方的沉默螺旋。最后, 我们能否保证在没有编码下, 受众能够理智解码而不受视角选择和冗余信息的干扰。

可见, 当真实的新闻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 我们仍受到了偏见和框架等因素的干扰。而且现实是, 很多传媒政策越来越表现出半开放倾向, 各种排他性因素、对真实性本身的质疑等依然存在, 而且其中一些可能越来越严重。[7]净化新媒体来规避风险或许只是理想化的, 倒不如承认:正由于新媒体的种种特性, 它在信息传播中永远不会做到完美。

摘要:如今的媒介正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 特别是当下新媒体发展已经严重威胁到传统媒体的生存, 线上和线下的斗争越来越激烈。那么针对新闻的传播, 新媒介到底扩展了我们的眼界还是诱导我们看待事物的眼光越来越狭窄, 这是值得讨论的。

关键词:新媒介,扩展与萎缩,新闻,真实性,封闭倾向

参考文献

[1]熊琦.被置换的政治主题与微博政治——微博内的广东“乌坎事件”[J].新闻大学, 2013 (5) :45.

[2]廖卫民.高转发微博的传播机制及可视化分析[J].现代传播, 2014 (7) :215.

[3]Ellen Hume.The Future of the News[EB/OL].Communications Forum in MIT, http://mov.bn.netease.com/mobilev/2011/12/8/8/S7KF1S588.mp4, 2014-10-19.

[4]吴闻莺.微博网舆论聚合效应研究——微博围观、微博极化与微博动员[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13, 34 (1) :133.

[5]乔木.美国如何防范假新闻[J].中国记者, 2014 (3) :119.

[6]Jasmine Tridevil Has Three Breasts?[EB/OL].http://www.snopes.com/photos/bodymods/jasminetridevil.asp, 2014-9-23.

信息视野 篇10

关键词:信息技术;后现代主义;阅读教学;语境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7)04-0028-3

Abstract: In the view of postmodernism, reading task in the IT surrounding is to guide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text in many directions. It also emphasizes on putting the studentslife experience into a wider culture background while reading with an open mind, based on their own experiences. Two teaching samples are used here to show how to teach English reading with the help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 IT, postmodernism, reading teaching, language environment

1.引言

作为一种哲学流派及思维方式的后现代主义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核心是消解、破坏和批判现代主义,是“去中心”和“多元化”,具有非中心性、矛盾性、开放性、多元性、宽容性、无限性等特征。后现代主义最积极的贡献在于不满足于稳定的、陈述式的基础,而极力寻求人类理解的阐释性基础。(史密斯,2000:147)

信息环境下后现代视野中的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在后现代理念的指导下,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多向度地解读文本。阅读教学的方法就是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将自己的生活经历置于更为广泛的文化背景之中进行寻味、体会并解读文本的内在含义。解读的方式是直觉式的、解释式的,对于文本所固有的可能性始终保持开放的态度而不是理性的分析、终结式的宣判。

当前的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着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语言知识轻语境能力培养。长期以来,英语教学也遵循着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该教学法主要从文章结构入手分析文本,从积累语言知识入手整理文本所提供的内容要点和零碎的语法知识。此种教学法不重视对阅读信息语境能力处理的培养,让学生学会的只是“什么是标准答案”。“授人以鱼”而没能“授人以渔”。“文化实践是一种生活形态的文化呈现”。(Patrick,2004 :14)语言的使用离不开文化,离不开语境。任何文本都是语境的产物。阅读是对文本的解读过程。因此,阅读教学不仅仅是语法分析、释义或翻译,更为重要的是要把学生带入语言语境中。许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理解句子意义,却不能理解话语含义,因为他们没有把文本和语境联系起来。

2)重问题设计轻创造能力培养。随着对英语课标的学习,阅读教学虽摆脱了以往“学生阅读—教师讲解—学生练习”的模式,但精心设置课堂提问似乎又成了阅读教学的金科玉律。这种设计往往是教师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提炼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但这样精心设计的问题可能与学生遇到的问题不相符合,导致学生主体地位的错位、破坏学生阅读的完整性、抑制学生阅读的主动性、扼杀学生阅读的创造性。

后现代视野中的阅读教学的宗旨在于授人以渔,以目的性为阅读前提,以信息论为阅读理论指导,以围绕阅读目的准确、快速、有效把握文章的相关信息为基本原则,不断提高学生的筛选、认知、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下面以一组教学案例为例,说明网络环境下后现代视野中的英语阅读教学的进程。

1)创设情境,促进形象思维

《Yes to Peace—No to Violence》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3)第八单元中的一篇文章。这是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生前的最后一次演讲。在学习这篇文章前,笔者没有急于处理文章的篇章结构、文章的语言点及课后练习,而是让学生了解拉宾,理解巴以和平进程,理解如今的中东局势。

①T(Teacher): Who is Yitzhak Rabin?

②T: Do you know something about him?

S (Student): Prime Minister of Israel.

S: He won the Nobel Prize for Peace.

③T: Well. Anything more?

He was shot to death on Nov. 4, 1995.

S: (Silence).

在这种情况下,笔者没有直接让学生读文章从中找出答案,因为从中找不出更多关于拉宾的材料。我讲这篇文章时刚好是拉宾遇刺十周年纪念活动举行时期。我让学生跟我一起,到网上去看一组悼念拉宾的照片。有人手举“Peace for People”的花环,有的将拉宾的遗像贴在手背上以示哀悼。庄严肃穆的悼念活动震撼了每一位学生。

接下来笔者利用多媒体,搜出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冲突的原因,跟学生一起从网上看了拉宾和阿拉法特的简介以及拉宾与阿拉法特的和平谈判,最后才让学生细读《Yes to Peace—No to Violence》。

大学生大多听说过拉宾,但听说过不代表熟知。他们会知道拉宾与宿敌阿拉法特共获诺贝尔奖,但却不一定理解他们为巴以和平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如果缺少这些了解,他们不可能深刻到位地理解文中的句子 :“Violence erodes the basis of Israeli democracy. Peace is the aspiration of the Jewish people, who also have proven it is possible to make peace.”

缺少了拉宾对巴以和平进程所做出的努力的了解,也不能很好地理解“Every country should do its part for peace. No partners for peace, no peace.”的含义。

和平不是一个国家的和平,而是需要全人类、全世界的共同努力。“Although there are lots of differences and pains, Israeli will exhaust every means to achieve peace.” 拉宾正如他们所说,为了和平贡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这种教学方式,丰富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图式,使得拉宾的形象活了起来。学生们对他及他国家的背景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有了真切的感悟,读懂了他的演讲的内涵。

2)质疑启发,培养创造性思维

第七单元的Passage A是高教社出版的体验英语综合教程中的一篇文章。整个第七单元都是关于“Drug Abuse”的话题。笔者没有一上课就像文中题目介绍的那样说摇头丸苦海无边,而是以下列顺序进行了这个passage的教学。

①一上课,通过屏幕放出了大号字打印的“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②T: What’s your opinion about the meaning of life?

S: It’s very important because each of us has only one life.

③利用网络,搜出并展现给学生一组爱滋病患者的图片。其中的一些图片惨不忍睹,引起了学生很大的震动。

④T: Do you know what made them have AIDS? One of the reasons is drug abuse. Many people share the same syringes, so they get infected with AIDS.

⑤What do you know about drug? Please follow me to the internet to find out what drug is and its harm to people.

(引导学生到网上查找毒品的类型及危害)

⑥此时,适时打出本文的题目:Agony from Ecstasy (摇头丸苦海无边)

⑦让学生读课文,回答问题。

Can you understand the author when she talked about the followings:

1)I hear a lot of people talking about Ecstasy, calling it a fun, harmless drug. All I can think is, "If they only know."

2)There’s nothing happy about the way that 襤armlessdrug chipped away at my life.

⑧作者从死亡的边缘醒悟了过来,但要戒毒还需一段漫长的路。你又如何理解I’ve many mountains ahead of me?

这样设计的问题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是从教师的主观角度设计,而是根据学生的需要,逐步引导他们去思考,去感悟。设计的问题或是推想性,或是概括性,或是评价性,或是发散性,或是归纳性,或是求异性,以便引发学生的同时,培养他们通过已有的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

3)意义建构,提高运用信息的能力

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强调学习者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强调学习的建构性、社会性和情境性。(黎加厚,2005 :53)以上的阅读教学,应该达到了对学生原有知识进行意义重建的目的。这样做,不仅跟后现代主义观点相吻合,跟建构主义的观点也相吻合。就上篇文章来说,在阅读之前,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比较远:首先,学生虽听说过毒品,但对毒品的危害了解得不可能这么深刻,更不会有吸食毒品的经历;其次,在学生们的脑海里,“生命”其实不是一个很清晰的概念,他们也会说要“珍惜生命”,但如何去珍惜,如何远离毒品可能没有思考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课前就布置让学生到网上搜集有关毒品的信息,对毒品的危害有一定的了解。课中又让学生看了一组爱滋病患者的照片,触动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对生命产生一些感悟。课后又通过补充几篇相关的阅读材料,进一步丰富学生已有的知识图式,对原有知识进行新的意义建构。在教师的指导下,信息技术设施也不再是摆设,而能充分地加以利用。

阅读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是旁观者,也不是“陪读”,而是一个重要的教学资源,一个有效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绝不是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而是激发、引导和帮助学生顺畅地理解文本。

该文同时发表在“雅信达英语互动网”www.EnglishVod.net和“认真企业网站”www.TopEnglish.net。

参考文献

Neil J. Anderson. Exploring Second Language Reading[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 2004.

Patrick R. Moran. Teaching Culture: Perspectives in Practice[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14.

大卫·杰弗里·史密斯. 郭洋生译. 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47.

信息视野 篇11

历史的回溯

一开始的信息技术教育仅仅只面向部分地区部分有条件的学校。中国在1981年参加了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之后在国内五所中学开展计算机修课实验。1984年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信息技术教学处于大量小规模实验探索阶段。

直到2000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才规定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以及从小学到高中各学段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课时安排等内容。2003年4月,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明确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的课程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模块设置与内容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从2004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试点开始,信息技术课程就成为高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而在各试点高中开设,各学校又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开设了不同选修模块,支持学生的多样化发展。 截至2010年,高中课程改革逐渐推广到全国,信息技术课程也普遍地在各所高中学校得以实施。据教育部2009年的统计,普通高中专任信息技术教师的数量达到了39101人,信息技术教育有效地提升了全体高中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

目前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置了必修与选修模块,注重普及提升全体高中生的信息素养,在课程设置上落脚于计算机和网络相关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们运用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软件等获取、传输、存储、加工和表达信息。在选修课上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路径,根据各校的情况选择开展不同方向的课程,在加强信息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虽然全国各地的开展情况仍有差异,但总体上高中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得到了普遍提升。但是,部分地区的小学、初中也相继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并且在内容上与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软件操作部分有大量重叠,导致原本螺旋式上升的课程设置并没有在实践中体现。随着计算机软件的快速迭代,操作系统的不断升级,软件本身又变得越来越傻瓜化,很多多媒体软件的操作不需要教学学生们也可以自学掌握。

因此,信息技术教育需要随着时代发展进行调整与改变,更好地定位自己的教育核心价值,在已有的全国信息技术教育的体系上继续深度地提升学生们的信息素养。

国际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

国际上不同国家的信息技术教育有着不一样的定位取向,并且近几年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梳理国际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现状,有助于我们把握当下信息技术教育的趋势。

1.现状

美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取向最为多元,各个州都会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差异化定位。有的偏向于信息社会文化的公民信息素养定位,也有的偏向于纯计算机科学的专业学科定位。因此,我们会看到美国信息技术教育的不同类型的框架体系,如美国计算机协会提出的计算机科学课程框架,计算机科学教师联盟提出的K12计算机科学课程标准,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颁布的面向学生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等一系列框架体系。最具代表性的美国K12计算机科学课程标准于2012年发布,明确指出计算思维、计算机实践与编程、 计算机和交流设备、合作和社区全球化与伦理是K12计算机科学课程的主要领域。该标准对各个年龄段有不同的定位。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6年级):计算机科学和我。2第二阶段 (7~8年级):计算机科学和社会。3第三阶段(9~12年级):现代社会中的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科学概念与实践、计算机科学的主题。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部分州的高中课程体系里信息技术或计算机课程不是必修课程,而是选修课程,选修课程给予对计算机感兴趣的学生们选修,并通过国家统一的AP课程进行考核。美国AP课程中CS(computer science)科目包括计算机A、计算机B两门课程。

2006年,欧盟通过了面向全民的 “核心素养”提案,核心素养包括使用母语交流、使用外语交流、数学素养与基本的科学技术素养、数字素养、学会学习、社会与公民素养、主动意识与创业精神和文化意识与表达。其中“数字素养”(DigitalCompetence)框架明确提出了五个素养域,分别是信息域、交流域、内容创建域、安全意识域和问题解决域。这份方案预示着欧盟许多成员国将加强对信息技术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推荐。

英国的国家课程方案中将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划分为4个阶段,即5~7岁开始自信地使用信息通讯技术、8~11岁较广泛地使用信息通讯工具和资源、 12~14岁成为信息通讯工具及资源的独立使用者、15~16岁自主选择与使用信息通讯技术的工具与信息资源。

澳大利亚2015年发布的《设计技术与数字化技术课程标准》中将项目管理、 设计思维、系统思维、计算思维、数字技术、设计和技术、解决问题作为课程标准的主要目标。俄罗斯颁布了《信息学课程示范教学大纲》,由信息和信息活动、 信息理论、计算机、模型设计、算法与程序设计、信息技术等六部分组成。

2.特性

从世界各国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来看,我们可以归纳总结出两个特性。

(1)计算思维成为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之一

提升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已上升到一种思维层次。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将问题形式化。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符合逻辑地组织和分析数据,通过抽象再现数据。按照一定的算法思想支持自动化的解决方案, 并能够利用计算机和其他工具帮助解决问题。

(2)数字素养成为面向全体的基本素养

欧盟所提倡的数字素养,包含信息域、交流域、内容创建域、安全意识域和问题解决域。预设着信息技术教育有着更为广泛的内容和责任。信息技术教育能够较好地提升学生们的信息敏锐度,如基于信息技术的交流,基于信息技术的内容创造,以及具备基本的信息安全意识等。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在信息时代充分有效负责任地使用技术的目标。

展望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学科。最初,人与计算机只能通过计算机语言进行交流,因此LOGO和BASIC语言成为信息技术教育不可回避的重点。后来,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各种各样多媒体软件成为教学主流,关于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加工和表达信息成为了信息技术教育不可回避的主线。紧接着,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教育承担大众的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驱动社会发展,整个社会与计算机、互联网脱离不开关系的时候,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们需要掌握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与投入到当今世界。而如今,提升计算思维的方式似乎离不开对基础语言的掌握,对算法和程序的理解与运用,对数据库相关知识的使用等一系列计算机学科的相关知识。 然而,这依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信息技术教育需要关注计算机科学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同时也不可忽略技术的迅猛发展,拓展每一位学生基于技术的创造边界,为每一个人在学习中创造、在创造中学习提供更大的可能性。

信息技术学科也是一门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的学科,如生物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工程、数字艺术、数字音乐等。 信息技术的跨学科潜力十分显著,要更好地帮助学生们提升数字化学习的能力,以及各个学科的综合探究能力同样离不开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视野】推荐阅读:

视野变化07-19

建筑视野05-08

竞争视野05-13

教学视野05-22

营销视野06-08

批判视野06-24

视野缺损07-12

全球视野07-12

数学视野07-23

教育视野07-25

上一篇:计算机等级培训下一篇:标准化新闻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