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性视野

2024-08-24

整体性视野(精选5篇)

整体性视野 篇1

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然要求。校园文化作为依附和从属于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 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和谐校园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 通过发展和谐校园文化, 创造浓郁、文明的人文环境, 实现人与人、人与制度、人与环境及各种思想观点的和谐, 有力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和谐校园文化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 内涵丰富, 既包含物质方面的文化因素, 也包含精神、制度和行为方面的文化因素; (2) 是一个系统的概念, 体现着整体性, 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各要素之间不是孤立的, 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 (3) 校园文化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并对全体师生的道德情操、精神面貌和行为举止等方面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和谐的校园文化可使学校各项教学、管理工作形成合力, 发挥整体效应; (4) 和谐校园文化对广大师生员工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和凝聚功能; (5) 和谐校园文化对师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人际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等,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校园文化整体性的内涵分析

广义的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是指与自然相对应的人的所有创造物。文化塑造国民的性格、精神、偏好和思维方式, 进而影响其行为, 对于国民心理、意识、观念和行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持久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为了完成治学育人的任务而营造的一种环境文化, 它以校园为空间, 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 以精神文化为基础, 制度文化为保障, 物质文化为外显的一种群体文化。

校园文化具有整体性, 这种整体性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 内涵结构的整体性。校园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精神、物质和制度三个维度, 其结构应是一个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三个层面综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在校园文化中, 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三个维度之间不是相互独立和毫无关联的, 相反, 三者不可分隔、相辅相成, 共同组成校园文化的整体结构。其次, 文化建设的整体性。校园文化内涵丰富, 博大精深, 既包含着空间的结构, 又蕴含了时间的跨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应该突破传统的“文化活动”观, 要将精神的因素、环境的因素、人的因素等充分整合, 建立一种整体的文化建设理念。在文化建设中既应考虑到空间的立体性, 又要考虑到时间的连续性;既应考虑到布局的合理, 又要考虑到结构的完整, 从而构建一个整体完美的和谐校园文化体系。

二、校园文化整体性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校园文化的整体性体现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宗旨, 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石和保障。

首先, 实现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需要校园文化的整体性。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和谐校园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是通过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系统, 即树立客观务实的办学理念, 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 开展健康而丰富多彩的师生文化活动, 创造浓郁、文明的人文环境, 实现校园中人与人、人与制度、人与环境及各种思想、观点的和谐, 为和谐校园建设打下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从中我们不难看出, 实现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 必须遵循文化整体性原则, 将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统筹考虑, 使学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形成合力, 这种合力的集中作用对象就是广大师生员工。

其次, 校园文化的整体性体现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包括两个层面, 显性的和隐性的, 显性的包括融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整体氛围;隐性的包括健康的心态、积极的处事态度。对于校园文化, 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唱歌跳舞和规范约束,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学校传统和学校作风的综合体现。这种文化的整体性表现的是一种引导人、激励人、鼓舞人的内在动力, 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一面旗帜, 校园文化的整体性充分体现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 它将对师生的道德人格、伦理规范、思维方式等产生深刻影响。

三、以校园文化整体性为基点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和谐校园文化重在建设, 它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 这三个方面建设应遵循文化的整体性, 全面、协调地发展, 这将极大地丰富和谐校园建设的内涵与底蕴, 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1. 和谐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学校办学理念、学校精神以及校风、教风、学风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 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校园精神文化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和谐精神文化建设, 首要的是培育学校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以办学实践为基础, 以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为特色, 凝练学校发展的办学理念、价值观念和共同愿景。和谐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应注重学校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 包括校领导与教职工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 提高工作效率, 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为此, 学校管理者必须大力改善学校中的沟通渠道, 充分发扬民主, 信任广大师生员工, 努力追求一种认识上统一、感情上融洽、步调上一致的和谐人际氛围。

和谐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还应重点抓好校风、教风和学风。校风是学校全体成员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精神状态和作风。优良的校风是一面旗帜, 激励着教师为人师表, 辛勤育人, 也鞭策着学生勤奋学习, 积极向上。教风是一所学校教师长期积累和形成的教学风格。为培养良好的教风, 学校要经常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为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 关心教师的生活疾苦等。学风是一所学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治学态度的集中体现。优良的学风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校风、教风和学风集中代表了一所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程度, 是和谐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

2. 和谐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指学校建筑、教学设施、教室、实验室、办公室、图书馆、运动场、食堂、宿舍等方面的建设, 这些既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 同时也是优良校园文化的外显。校园物质文化也被称为显性校园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校园建筑。学校的建筑应力求体现某种风格, 或朴素, 或典雅, 或造型别致。尽可能避免设计成“火柴盒”式的传统校舍, 给人一种呆板单调的印象。 (2) 学校标识。为营造鲜明的校园文化, 每一所学校都应力求有自己独特的标识, 如校牌、校服、校旗、校徽、校报等。这些标识一方面突出了学校的整体形象, 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师生员工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3) 校容校貌。校容校貌包括学校的整体卫生以及校舍内部如教室、走廊等的装饰和布置。校舍的装饰布置要富有教育意义, 同时又要有较高的文化品位。 (4) 校园美化。绿化、美化校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它不但能改善学校的环境, 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 而且也能给人一种美的熏陶, 激发良好的情感和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提高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与生活品位。学校要尽可能做到校容校貌整洁优雅, 使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能起到陶冶性情、激发美感的作用。

3. 和谐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校园制度文化是在日常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 体现学校个体特有的管理理念、人文精神和运行程度。制度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内在机制, 是和谐校园实现科学管理、严明纪律、规范行为的重要保障, 包括学校的教代会制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质量监控考核制度、学生的行为规范等。

制度文化创新是和谐制度文化建设的中心, 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根本保证。加强和谐制度文化创新, 最重要的就是把政策导向和价值导向有机结合起来, 既要注重效率, 更要注重公平, 努力创建公平有序、平等竞争、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良好的制度文化平台, 以制度规范行为, 以制度协调利益, 以制度保障和谐。在制度文化创新的过程中, 要对不符合构建和谐校园要求、有违和谐精神理念、背离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际和师生员工需要的制度措施, 及时地加以修订、改进和完善, 使其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学校和师生员工的发展需要。同时, 制度文化创新一定要深入了解师生员工不同利益群体及群体内部的利益诉求, 缩小分歧, 扩大共识, 形成能最大限度地体现、满足和保障师生员工共同利益的制度措施, 通过这些制度措施, 调整利益格局, 协调利益关系, 进一步增进校园的和谐。

参考文献

[1]王宏宇.文化校园:一种新的校园文化观.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 (2) .

[2]骆郁廷.建设和谐的大学文化.中国教育报, 2007-04-10.

[3]吴涌涛.关于建设和谐校园的思考[EB/OL]. (2006-11-09) [2007-05-17]http://www.st35.com/article/jiaoyu/lilun/19124.html

整体性视野 篇2

主体性原则视野中的爱情自主性及其伦理价值

自主性是人的主体规定性之一,它说明人对于影响和制约自己存在与发展的主客观因素的.独立与自决.爱情自主性则是指爱情主体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一定社会关系和实践中获得并表现出来的对爱情关系的自调、自控和自觉、自愿的能力,这种解释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爱情的道德性.

作 者:李万鹏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政法系,陕西,咸阳,71刊 名:山东社会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SHANDONG SOCIAL SCIENCE年,卷(期):“”(8)分类号:B82-02关键词:人的主体性 爱情自主性 伦理价值

整体性视野 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A-

0047-01

语文课堂中倡导用解构文本的方法进行阅读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掌握整体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在众多现象中找到联系、分清主次、把握主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文本(包括比较不同观点的材料、批评文本)进行对话,以寻求更加深刻的认识、多元的思考和开阔的视角。

一、进行结构化梳理,让思维多元化

任何事物都是在特定环境作用下,由若干要素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整体化观点强调各部分及其内在结构关系的优化,追求“1+1>2”的整体效果,强调了认识事物要“从其整体出发,把握局部,再从局部回到整体”。这便为语文教学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为课堂阅读教学(包括写作教学)提供了崭新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例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课文《姥姥的剪纸》时,课文主要描述了“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她手里会说话的剪刀永远牵动着“我”的心,让祖孙有了许多快乐与回忆。首先,从内容角度来说,这篇文本可以分成三个板块“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祖孙两人融融的亲情”“姥姥对‘我的牵挂”,教师还从作者的情感角度出发,梳理出文本所寄托的“情”:一是表达了“我”对姥姥的崇拜与敬仰——“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乡亲们的需求里,到处都是姥姥的剪纸”,这也是作者先写“姥姥剪纸技艺高超”的原因所在。二是表达了“我”对姥姥的感激,从剪“喜鹊登枝”图时的玩耍,到三幅“牛兔图”的倾情表述,缓缓道出了“祖孙两人融融的亲情”,也道出了因姥姥陪伴“我”度过快乐童年而产生由衷感激,更道出了“我”因姥姥教诲而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并心怀感恩。三是表达了“我”对姥姥的牵挂,文本最后描写了“姥姥对‘我的牵挂”,让情感得到升华——“无论‘我走多远,走多久”,“我”都是在姥姥的眷顾下成长的,也由此让“我”终生不忘姥姥。以整体化观点为指导,坚持以“首先从综合出发进行分析再综合”这一思维训练为主体,培养了学生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能力。教学坚持阅读文章同认识事物的统一,整体化思维同作品结构形式的统一和同语言形式的统一,有助于全面而立体地进行文本演绎。

二、进行整体化体味,感知言语个性

我国的汉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同样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下就会形成不同的意蕴。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汉语的语境,联系文本所处的特定背景,真正走进文本深处去理解文本言语的内涵,触摸文本言语的个性特征。再如,在《姥姥的剪纸》一文的教学中,针对文中的四个词语:调皮蛋、刁难、挑剔、耍赖,教师如果单从这四个词的词义引导学生理解,就可以联想到“无赖”“蛮不讲理”“过分”等形象,而这样的理解自然与文本中所表述的意蕴相距甚远,不能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用词的独具匠心。教师就要从文本这一整体出发,引导学生发现这四个词是由“贬”变“褒”的一种手法,是作者通过由“贬”变“褒”的方法来突出“我”与姥姥之间的那种亲密无间,如理解句子“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这里的“调皮蛋”不是真正调皮的孩子,而是姥姥眼中爱玩耍的孩子,同样,这里的“刁难”也不是故意为难姥姥,而是寻找一种开心的渠道。文本中的文字是传情达意的重要工具,不管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都寄托了作者的情感,教师只有秉承作者的情愫,引导学生从整体进行把握、体味,才能真正感知文本别样的言语个性特征。

三、进行综合性归纳,开阔学生的视野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种文体有着相对独立的语言形式与风格。教师往往可以借助文本的“叶”去感知一种文体的“秋”,但却无法就文本进行全面地阐释,这就需要我们从同一体裁中的多个文本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提炼出相对独立的语言形式与风格。比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谈礼貌》时,笔者在导入环节运用迁移方法,由已经接触过《说勤奋》《滴水穿石的启示》等说理性文章出发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先通过《说勤奋》一文观点、事例的回顾,揭示说理类文体的特征,然后让学生比较《谈礼貌》的三个事例,总结表达上的相似点,即运用了“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笔者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这些“叙”“议”的顺序是否可以颠倒,最后训练学生用“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写一个有关礼貌的让人感觉温暖的故事。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解构要因文而异,解构的深度和效果有赖于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积累、广阔的人文视野以及灵活的教学机智等,当教师在整体化视角下进行阅读教学时,学生就会更为清晰地把握文本的内在逻辑,体味别样的言语个性,进一步拓宽阅读视野。

生态美学视野下创作主体性的危机 篇4

众所周知, 社会需要不同的性格, 文学也需要不同的风格, 正如《国语-郑语》:“夫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 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稗同, 尽乃弃矣。”传统的文艺学对创作个性或作品的风格是非常重视的, 我们传统的中国古代文论一直认为, “诗言志”, 强调文学应该表达自己独特的志向和个性。曹丕《典论·论文》中说“文以气为主, 气之清浊有体, 不可力强而致, 虽在父兄, 不能以移子弟”。而按心理学的划分, 人的气质分为: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等, 它们的组合又可以形成许多种类型。《文心雕龙》“体性”篇里明确说“各师成心, 其异如面”, “成心”指的是作者的才、气、学、习, 是先天和后天素养的综合, 并将创作风格共分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等八种。

与康德对主体性的高扬不同, 黑格尔尝言, 哲学是更为精致的神学。海德格尔继承了黑格尔美学的传统, 简而言之可以说是“敬神灵而泯个人”。海德格尔对当代中国美学的巨大影响持续升温, 由于海德格尔对人类主体性的贬斥, 他对作家的创作个性从总体看是忽视的。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 他认为, 艺术是作家和作品得以存在的本源, 而什么是艺术?他认为在艺术作品中, 存在者之真理自行设置入作品。艺术就是自行设置入作品的真理1。他将艺术和真理联系在一起, 而真理又是存在者之无蔽状态。我们可以看出, 上承古希腊的艺术思想, 又继承了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理论, 海德格尔赋予艺术以更高的任务, 并不仅仅以美作为标准来衡量作品, 因此, 造成了他对作家创作个性的忽略。他要求的是消弭掉个人“小我”, 还原到一个本真的普遍的基本的人。他在后期的《泰然任之》中说:“愈伟大的大师, 其个性就愈纯粹地消失在他的作品的背后。”如他所最为推崇的诗人荷尔德林, 其创作中充满着对大自然、故乡、神性的赞颂与歌唱。在《荷尔德林诗的阐释》一书中, 海德格尔自己曾经做出解释:为什么选择荷尔德林, 而没有选择荷马、维吉尔、但丁、莎士比亚、歌德, 按说这些诗人的作品同样能够揭示诗的本质。海德格尔认为, 正是由于荷尔德林的诗作见证了人与大地、与自然亲密的归属关系, 作为诗人, 他又能自然地避开“存在者对存在威胁的危险”, 使语言成为人们回归世界本源、拥有天地万物的宝贵财富, 惟有这样的语言才可以使人置身于存在的静穆澄明之境。可见海德格尔选择荷尔德林主要出于思想上的原因, 而不是看重其艺术成就。而从作品来看, 诗歌中的荷尔德林的个性, 即我们说的“小我”, 确实是不被张扬的, 处于遮蔽状态。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 但现象学还原的目的, 就在于摒弃人的差异性, 从而还原到生物性的本原的人。在此基础上得到的知识, 则可以普遍运用于全人类。这也是胡塞尔把现象学称为一切科学的基础的严格科学的原因。从现象学来说, 经过现象学还原, 留下的是一个完整的身体, 身体是不可再被还原的, 是肉体与精神的结合, 是意义原发的场域。人和其他存在者 (动物) 都有一个肉体, 并以自己的身体在世界中生存, 并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 身体是人与动物、自然浑然为一的前提, 艺术家的责任在于进入与万物为一的境界中去, 只有祛除一切纷扰, 还原到本真状态, 才能进入与万物冥合的状态。艺术家就是要沉思着进入与世界冥合的状态, 去感受世界内在生命的律动, 感受世界那勃勃的生机。因此, 必须祛除掉先入之见, 还原到一颗无私毫偏见的纯朴的状态, 才能真实地把握这个世界。这就相当于中国道家的艺术思想, 创作心胸要保持一个经过“心斋”“坐忘”后的虚静的心态, 即中国魏晋以后所谓的“澄怀观道”, 王国维所说的“以物观物”。创作的最高境界是表现天趣。这也是海德格尔的思想能和中国的几千年前的道家、禅宗思想能够相通的根本原因。正如叶嘉莹先生所说的, “西方现象学之注重意识主体与现象客体之间的关系, 与中国诗论之注重物我交感之关系, 其所以有相似之处, 也就正因为人类意识与宇宙现象接触时, 其所引起的反应活动, 原是一种人类之共相的缘故”2。

而荷尔德林死后几乎被遗忘了一百年, 20世纪初才被重新发现。而且海德格尔一再强调, 他对荷尔德林诗歌的阐释并非是美学史或文学史的论文, 而是出自思的必然。由于海德格尔对人类主体性的贬斥, 他对美学是持批评态度的, 反对美学将艺术作品作为人类体验对象的对象化思维, 认为正是体验却是艺术终结于其中的因素3。

同样作为生态美学在中国最高代表的诗人陶渊明, 《诗品》仅仅把他列为中品, 《文心雕龙》对他只字不提, 可是如果从生态文艺学的角度来说, 陶渊明无疑居于李白杜甫之上, 而他的创作个性则明显不如李杜那样鲜明。而我们的一些创作者和批评家, 也动辄大喊, 诗人要发出全人类的声音。这一口号是否正确?值得认真地思索和探讨。

造成这一主体性缺失的原因何在?正如刘锋杰教授所言, 生态美学在美的准则之上又增加了一个生态的准则, 美学提倡艺术家的个性, 而生态作为最高准则后, 必然会形成对作家创作个性的压制, 因此我们也就能理解海德格尔为什么说对于伟大的艺术作品而言, 艺术家只是个通道。受海德格尔的影响, 评论界大肆批评我们中国当代文学缺乏神性的维度, 甚至把这认为是缺少大师的原因, 认为是找到了包治文坛百病的灵药, 这是否正确?如果以那样的标准衡量文学, 那么最好的作品应该是宗教赞美诗了。

正是所谓“物相杂故曰文”, 文学本身就是世俗的事业, 需要高扬主体性, 需要不同的声音, 需要个性, 需要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如果我们一味张扬神性, 忽视作家的主体作用, 则会形成对作家创作个性的排挤与压制, 对我们的文学创作, 对于我们文学事业的蓬勃发展都具有消极作用。因此, 我们要将生态文艺学置于一个合理的位置, 正确发挥文学艺术对生态的警示作用, 而不是完全取代传统的文艺学, 作为指导文学创作的准则。

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回到“文学是人学”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本质问题上, 自觉加强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指导作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异化劳动的批判, 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强调, 都可成为生态美学的理论支柱。而且如朱立元先生指出的,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一开始就是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的。4”他在阐发费尔巴哈宗教改革理论时指出, 指出“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 从而也归结为这样一条绝对命令: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尊重创作者的个性, 强调艺术的自律性, 使文学创作自觉以对美的追求为旨归, 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注释

11 .《艺术作品的本源》见《海德格尔选集》上卷, 三联书店出版社, 1996:259.

22 .叶嘉莹.《叶嘉莹论词》.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88.

33 .《艺术作品的本源》见孙周兴编译.《海德格尔选集》上卷, 三联书店出版社, 1996:300.

整体性视野 篇5

20世纪下半叶, 美国战后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 科技日新月异, 一时间, 科技万能主导了社会的视听, 但科技双刃作用带来的环境恶化也日益激起学界的反思, 蕾切尔·卡森就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生态文学家。卡森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寂静的春天》 (1962) 也被称之为“划时代的作品”, 这部作品彻底“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扭转了人类思想的方向”[1], 作品透析出的生态整体主义观, 即便置于高度工业文明的当下, 仍具有现实批判和指导意义, 卡森由此开启了欧美生态文学的新纪元。本文立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制度批判的维度, 对该作品中的生态整体主义进行了分析, 以期在新视角下, 对生态文学批评理论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卡森的《寂静的春天》

(一)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及其主要代表思想

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最新形成的流派, 该流派关注的核心问题是“西方生态危机的根源问题”, 该流派力主通过对马克思生态唯物主义哲学进行重构, 以探索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普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的非正义即从制度的维度进行批判, 普遍认可, 资本主义对科学技术的非理性运用及消费主义价值观与生存方式乃是当代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代表人物包括本·阿格尔、威廉·莱斯、詹姆斯·奥康纳、贝拉米·福斯特、安德烈·高兹等杰出代表。

本·阿格尔和威廉·莱斯批判并发展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 并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社会危机必然产生的生态危机的理论来替代。阿格尔指出:当代资本主义采用所谓国家干预主义, 通过不断控制和引导公众的消费需求让民众沉溺于商品消费中, 以此来维系资本主义政治统治的合法性, 这也正是生态危机产生的必然根源。莱斯对技术理性的起源、功能和社会后果进行了追溯, 认为资本对利润的追逐决定了技术运用必然走向非理性, 决定了对自然的非理性开发和利用, 最终造成生态危机。詹姆斯·奥康纳和贝拉米·福斯特对马克思生态唯物主义进行了重构, 奥康纳通过对技术决定论的批判, 引入“生产条件”的概念, 认为资本主义社会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最终导致经济危机之外, 还存在“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与其生产条件的矛盾”, 这一矛盾运动的结果正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福斯特则强调了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本质上也是探讨人和自然相互联系和物质转换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唯物主义哲学。法国的安德烈·高兹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生态学的关系进行过论述, 他认为,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摆脱生态危机唯—的出路在于停止经济增长, 改变生活方式和限制消费。总体而言,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普遍认可“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的不正义以及由此带来的科学技术的非理性运用和消费主义价值观与生产方式, 是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2], 赞同解决当前生态危机的途径是“通过激进的生态政治变革, 实现向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3]。

(二) 蕾切尔·卡森及其作品《寂静的春天》

蕾切尔·卡森1907年出生并成长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 受其母亲的影响, 卡森从小对大自然、对环境充满了好奇与热爱, 就读宾夕法尼亚妇女学院期间, 因为对大自然的兴趣, 由文学改学生物学, 后在“美国渔业局”后改名为“美国联邦鱼类和野生生物署”工作, 并成为一些杂志的专栏作家。卡森一生致力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学创作, 早年的文学作品均涉及海洋及海洋生物的保护, 奠定了她在生态文学领域的名誉和地位。20世纪40年代, 卡森以海洋生物学家所独有的敏锐, 开始怀疑当时的一种新型杀虫剂DDT (双氯苯基三氯乙烷的缩写)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并着手就这一农药对生态链影响的调查, 开始撰写《寂静的春天》。这一时期, 卡森已罹患癌症晚期, 但她不顾病痛, 以顽强的毅力于1962年出版这部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生态文学和生态伦理学的经典著作, 该作品最终被认为是生态文学发展历程中一座“里程碑”。

《寂静的春天》以寓言故事开头, 全书分十七章, 以翔实、专业的数据和实例陈述了新型杀虫剂DDT对环境和生物链造成的无可挽回的破坏, 给人类和地球造成的不可弥补的后果。这部作品的出版, 触及了一些集团尤其是化学药品制造商们的切身利益, 受到了各种打压和抹黑, 甚至遭受了无耻的人身攻击。但同时, 这部作品也受到了民众和环保人士的拥护, 唤醒了民众对环境保护的“民间意识”, 最终影响到了政府, 肯尼迪总统就曾责成“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对书中提到的化学物进行试验, 书中的结果最终得以应验。克林顿政府的副总统, 环保主义者艾尔·戈尔在为《寂静的春天》中文版撰写前言时, 盛赞这部作品“播下了新行动主义的种子”, 是“现代环保运动的肇始”。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视野下《寂静的春天》生态整体主义观述评

(一) 《寂静的春天》体现的生态整体主义观

生态整体主义观是在二十世纪上半叶, 由美国生态博物学家利奥波德首先提出, 这一理论倡导人类的生存权应该以不逾越生态承受能力、不危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权为底线。利奥波德之后, 罗尔斯用“荒野哲学”, 奈斯用“深层生态学”对生态整体主义进一步完善和演绎。生态整体主义所强调的“生态系统的整体一致性”、“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生态系统的完整、平衡、协调”, 这正是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中所极力倡导的思想和理念。

卡森早期的作品即描述大自然是“一个严密的大系统, 生物体及其环境之间存在着彼此相依、不可割裂的联系”的生态整体主义初步思想。在《寂静的春天》中, 卡森的生态整体主义的思想已日臻成熟, “地球上的植物是生命大网络的一部分, 一种植物与其他植物之间、植物与动物之间有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关联……如果我们打算给后代留下自然界的生命气息, 就必须学会尊重这个精美细致但十分脆弱的自然生命之网, 以及网上的每一个连接”[4]。从《寂静的春天》这部作品的整体构架来看, 卡森通篇都在阐述自然生态体系中由于“死神的特效药”DDT的介入, 导致人类无可挽救的生态灾难。卡森所要呼吁的是, 人类作为大系统中的一环, 对维系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 “这是一个将各种生命联系起来的复杂、精密、高度统一的系统……自然平衡并不是一个静止固定的状态;他是一种活动的、永远变化的、不断调整的状态。人, 也是这个平衡中的一部分”[5]。不仅如此, 卡森还试图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原有的生态观, 以全新的生态思想———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整体主义”观来替代, 她曾反复指出, “陶醉于自身巨大能力的人类, 看来正在毁灭自己和世界的实验道路上越走越远”, 呼吁现今生活的这一代人“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 “必须直面现存的环境问题, 而不是无视或者逃避它们”[6]。虽然对于美国工业革命初期, 20世纪60年代, 美国在经历了战后经济的大发展之后, 由于自然生态的破坏与恶化, 人们已经开始逐步关注科技发展带来的生态危机问题。但在那个时代, 科技万能的思想仍占据着社会思想的绝对主流, 卡森以一妇孺的羸弱之躯, “质疑了技术社会对自然的基本态度”, “警告人们缺乏远见地用科技征服自然很可能会毁掉人类生存所有必需的资源, 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7]。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中所阐述的人与自然整体依存、环环相扣的前瞻性思想, 无疑从道德伦理层面, 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即便在高度工业文明的今天, 仍然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

(二) 制度批判维度下的《寂静的春天》生态整体主义观评析

《寂静的春天》描述了美国五六十年代一种新型杀虫剂的使用导致的人类生态危机, 卡森将这一危机的原因归结为“人类对自然控制的妄自尊大的想象”, 卡森仍然将“生态整体主义”局限于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强调“自然价值论”和“自然权利论”是解决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 未能从制度批判的层面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源做深度的剖析。卡森生态整体主义观的缺陷也为卡森所触碰的利益集团提供了反击的机会。美国昆虫学家乔治·德克尔反驳卡森时这样陈述:“如果我们像某些人所轻率地鼓吹的那样, 在北美采取让自然任其发展的方针, 那么, 可能这些想要成为专家的人就会发现, 两亿过剩的人的生存问题如何解决, 更麻烦的是美国当前的谷物、棉花、小麦等剩余物资如何处理。”卡森的反对者们谴责卡森“担忧死了一只只猫, 却不关心世界上每天有一万人死于饥饿和营养不良”。化学工业巨头孟山都公司甚至恶毒地模仿卡森的作品出版了一本小册子《荒凉的年代》, 制造民众对卡森作品的误读, 等等[8]。

就人类生态思想的发展而言, 马克思、恩格斯都曾对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问题作出过突出的贡献。马克思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证过“生态的整体性是通过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来实现的”, 恩格斯也强调“遵循自然规律为前提说”, 强调“人与自然的从属关系”。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针对西方社会的生态危机的根源问题则是从制度批判、技术批判、异化消费批判等维度进行的挖掘。事实上, 注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本性的揭示与批判, 被认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同西方其他绿色思潮有所区别的最根本标志。制度批判和异化消费批判是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的衍生和呼应。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本质必然导致人类对科学技术的滥用, 必然导致消费观念的异化;反之, 技术的滥用、消费观念的异化也会进一步加深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可见, 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作品中没有也无法从这一层面进行论述, 体现出其生态整体主义观的局限性, 从这一角度, 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也是对生态整体主义的历史性超越。

四、结语

《寂静的春天》所体现的生态思想影响了美国一代人, 也影响了世界生态文学的发展方向, 直接推动了世界范围的生态思潮环保运动。这部作品也被译为多国文字, 在世界广为流传。作品中所体现的生态整体主义的思想对当今环境恶化的中国也有一定的启发和现实意义。

摘要:文章通过回溯蕾切尔·卡森及其作品《寂静的春天》中体现出的生态整体主义观, 在肯定卡森生态整体主义观积极意义的同时, 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制度批判的新视角, 对该作品中的生态整体主义进行了分析与评述, 指出了其历史局限性。

关键词:生态整体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制度批判维度

参考文献

[1]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176.

[2][3]王雨辰.哲学批判与解放的乌托邦[M].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2007:199-200;

[4][5][6][7]蕾切尔卡森.吕瑞兰, 许长生, 译.寂静的春天[M].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上一篇:低碳经济下的营销商机下一篇:电气设备的绝缘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