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性研究

2024-06-13

整体性研究(精选12篇)

整体性研究 篇1

“十五”以来, 高等学校积极落实国家高校扩招政策, 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办学规模显著扩大,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20%, 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中期大众化阶段。各高校为了适应扩招和教育竞争的需要, 积极响应政府号召, 主动承担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责任, 通过银行贷款和资产置换等方式积极筹措资金, 形成沉重的债务负担, 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因此, 化解高校债务问题具有较强现实意义, 不容忽视。

一、高校债务问题存在的原因

高校债务问题产生的原因无疑是政府投入不足。随着近年来教育占比政策的落实, 各级财政的加大投入, 高校生均拨款水平显著提高, 高校的偿债能力显著提升, 但债务总量仍在高位运行, 主要源于以下原因:

(一) 职能部门对高校管理力度不强

高校在运行中受到政府多职能部门管理。随着政府精细化管理推进, 政府职能部门对高校的管理正逐步完善。但管理上还存在碎片化管理问题, 一些职能部门管理力度不强, 职能部门间在管理手段上没有相互增强, 甚至还有管理手段冲突的问题存在。例如, 提高高校收入水平后, 高校具备足够的现金流量, 但却未予还债;在高校贷款规模控制上, 教育、财政部门制定了高校贷款审批制度, 严格贷款审批, 但在执行中银行为提高企业效益, 在没有政府职能部门审批要件情况下, 肆意向高校发放贷款, 债务风险意识淡薄, 管理不力。

(二) 高校财务风险意识淡薄

公立高校是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 是国家财产型公法人, 所以高校认为政府是学校的“隐性担保者”, 当学校资不抵债、无法偿还债务时, 政府会出面为学校承担责任, 解决棘手问题。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 高校在动用学校资金或者影响学校财务运转重大决策上, 在进行贷款决策过程中, 数据论证较少, 财务分析职能缺失, 不顾财务风险, 大搞基本建设, 特别是进行了大量“形象工程”建设, 并未对学校“内涵建设”起到实质作用, 形成资源浪费。财务风险意识的缺失是学校“不合理贷款”存在的内在原因。

(三) 部分学校存在不正确的发展观

近年来, 中央财政出台政策鼓励地方财政和高校积极化解债务, 安排资金按一定比例对高校予以补贴和奖励。但部分高校却未积极还债, 亦未用增量收入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 反而不断提高教职工校内津贴水平, 形成高校工资节节攀升, 甚至学校间出现攀比工资情节。这种不正确的发展观, 是制约学校偿还债务的重要因素, 同时也制约着学校的长远发展。

二、整体性治理高校债务

政府作为公立高校的实际和最终所有者, 应承担化解高等学校债务的责任。政府各职能部门已对化解债务工作采取了一些列措施。但由于缺少统一的目标、规划, 现行治理工作属于“碎片化治理”, 难以对化解债务产生实质性效果。政府应该采取整合措施, 解决高校债务治理上的碎片化问题, 形成整体性政府, 全力化解高校债务问题。现应用整体性治理, 从各省级政府的角度, 提出以下化解高等学校债务的对策:

(一) 建立各职能部门的互相信任, 明确高校债务偿还责任

1. 成立化解高校债务问题领导小组。

建立整体性政府, 首先要在组织间建立信任。成立化解高校债务问题领导小组是建立组织信任的基石。建议该小组由省政府牵头, 根据政府部门对高校管理的职能, 建议小组组成成员应包括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审计厅、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行等职能部门。由省领导牵头的领导小组, 工作执行力更强, 跨部门信息沟通更顺畅, 部门间工作协作性更好, 是完成化解高校债务目标有力的组织保障, 有利于更快、更好的完成化债目标。

2. 制定化解高校债务的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整体性政府工作的重要前提是要有统一的工作原则与工作目标。

基本原则。第一, 以高校为偿债主体原则。高校作为独立的事业单位, 具有独立法人和独立预算。从债务形成过程分析, 贷款是由高校作为贷款责任主体签署的贷款合同, 大量贷款未经政府部门审批属于学校私自贷款, 高校贷款所进行的基本建设, 存在规划不合理、资源浪费等问题。因此, 高校债务的偿还主体应为高校自身。第二, 强制性偿还原则。目前部分高校具备偿还存量债务能力, 但由于预期政府会代替学校偿债或期待偿还责任后移, 学校拒不偿还存量债务。学校所具备的偿债能力, 多源自得到国有资产处置收入或学校资金财政保障水平较高, 这些来源均为政府投入, 政府有权对这部分资源进行再分配。因此, 为减少债务负担, 体现化解债务政策公平性, 政府对具备偿还债务能力的高校, 应强制其优先偿还存量债务;第三, 定期沟通、汇报原则。为有效发挥政府各职能部门作用, 及时掌握化解债务的进度与问题, 省政府与各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各政府职能部门之间、政府职能部门与高校之间应建立定期沟通、汇报制度, 促进化解债务工作有效完成;第四, 绩效考评与激励原则。省政府应将化解高校债务工作列为每年省属各高校年度工作考核目标。省政府每年对债务偿还情况进行绩效考评, 并就考评结果对省属各高校进行奖励与惩罚。对未完成年度化债目标的高校, 责令其立即偿还, 并追究相关责任。

目标任务。偿债目标应实行差异化原则, 充分分析各高校债务结构和财力水平, 确定分校的偿债目标。

(二) 落实政府职能部门对化解高校债务问题的责任

1. 加强高校贷款审批与基本建设管理, 控制债务规模。

化解高校债务的核心工作就是控制贷款规模和偿还存量贷款。只有有效控制新增贷款, 化解存量贷款才具有实质意义。随着事业的发展, 高校进行大量基本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由于资金不足, 学校通过贷款搞建设。因此, 控制高校贷款规模的核心工作就是严格贷款审批制度, 控制学校基本建设。

对于高校基本建设, 目前是由省发改委审批, 下达基本建设计划。省发改委审批基本建设项目, 要求高校提出项目资金来源。由于省发改委不掌握高校全面准确的收支情况, 所以其难以判别高校是否有足够财力安排项目经费, 造成学校以自筹资金名义申请项目, 实质利用贷款搞基本建设。同时, 由于基本建设审批逾越了预算审批权限, 所以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编制年度部门预算时无法掌握高校下年度基本建设准确计划, 造成高校基本建设项目并未全额纳入部门预算管理。不仅在基本建设审批权限上存在问题, 在审批时间上, 省发改委每年不定期多次审批当年基本建设计划, 而省教育厅、省财政厅每年九月份编制下一年度部门预算, 工作时间上亦是冲突的。该碎片化管理, 需要对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对基本建设管理进行整合, 整合措施包括: (1) 每年六月上旬由省属高校编制下年度预算 (编制时间早于一般省直单位, 主要是考虑预算审核时间和学校暑期放假因素) , 含基本建设预算; (2) 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审核学校申报基本建设项目是否可行, 同时根据学校财务状况, 确定学校财力是否足以安排项目。七月上旬, 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将审核同意的项目报省发改委; (3) 省发改委审批下达下年度基本建设计划, 同时提出基本建设省补助项目资金分配方案, 于八月上旬报送省教育厅、省财政厅; (4) 省教育厅、省财政厅根据省发改委下达的下年度基本建设计划, 在九月编制省属高校预算, 基本建设项目纳入部门预算管理, 基建预算一经下达原则上不做调整; (5) 由于学校下年度招生计划在下年春季确定, 并且一些学校受升级等因素影响, 所以预算执行中, 对于确受客观性、不可预见因素影响, 形成的新增基建项目, 原则上可以申请追加项目预算。追加预算程序应与预算编制审批程序相符。每年只允许在六月上旬申报下年度预算时, 一并申报当年基建调整预算, 原则上每年只允许追加一次基建预算。

控制债务规模的另一项举措就是严格贷款审批。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对贷款审批管理十分重视, 2000年、2001年两次出台高校贷款管理办法。2008年, 省政府出台规定, 省属各高校一律不得举借新的商业银行贷款;特殊情况下必须贷款的, 要经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审核后, 报省政府审批;擅自向商业银行贷款的, 责成学校于当年年末一次性归还银行贷款, 并追究学校主要领导的责任。省教育厅、省财政厅严格执行文件精神, 落实贷款审批制度, 惩治未经审批进行贷款行为, 将用学校纳入专户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从零余额账户直接支付归还贷款本金, 并追究违规责任。该文件在化解高校债务实施阶段同样具有指导性作用。但实际管理中, 一些银行在高校新增贷款未经省政府审批情况下, 擅自向学校发放贷款。因此贷款审批发放环节亦需要整合管理, 整合措施包括: (1) 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联合审核新增贷款, 并报省政府审批; (2) 省政府批复新增贷款到省教育厅、省财政厅, 由两厅共同发文批复省属高校; (3) 省属高校选择贷款银行, 银行根据两厅贷款批复, 与高校签订贷款合同并发放贷款, 高校将合同报两厅备案; (4) 执行中, 如发现有银行擅自向未经审批高校发放贷款, 中国人民银行将追究贷款行主要领导的责任; (5) 由于银行贷款受到审批制约, 高校会通过其他渠道进行债务融资。为全面防止学校债务风险, 要求学校对银行贷款外其他债务融资向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申报审批, 经两厅审核同意并批复后, 学校方可进行融资活动。

除上述强有力管理措施外, 还应实行高校财务状况、债务状况季报制度, 由学校在每季度终了半个月内将季度报表、报告报送省教育厅。这一制度一方面可以使政府部门及时掌握高校财务运行与债务规模动态状况, 另一方面有利于政府有针对性加强债务管理。

2. 加强预算管理, 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

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应不断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与预算管理, 向管理要效益, 提高高校资金使用效益, 促进学校勤俭办事业, 压缩不必要支出。

(三) 银行应加强高校贷款风险管理, 政策支持化解高校债务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银行管理职能部门, 应加强对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管理, 并对化解高校债务给予政策支持, 提高高校资金周转能力。

1. 银行应加强高校贷款风险管理

一是严格银行贷款风险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应加强对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管理, 增强银行放款风险意识, 完善银行放款特别对高校贷款的风险测评。对未经批准向风险测评不过关的高校放款的银行, 应进行严惩;二是严格执行贷款审批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应要求商业银行落实地方政府控制高校贷款管理办法, 依据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对高校贷款的批复发放贷款, 不得擅自与高校签订合同进行放款。

2. 银行应在政策上支持化解高校债务

第一, 积极推动学校贷款进行“短转长”, 降低高校债务成本。目前大多数高校进入还贷高峰期, 在学校不具备还本能力的情况下, 如何适当延长还贷期限, 降低筹资成本, 就成为重要问题。有效的措施就是推进银行与高校合作, 将高校短期贷款置换为优质长期贷款, 即“短转长”。建议中国人民银行继续支持各银行进行高校贷款置换, 优化高校债务结构, 降低债务成本, 为化解高校债务赢得时间与机遇。

第二, 政策支持学校偿还贷款, 提高高校资金周转能力。一是简化学校“倒贷”程序。由于高校没有能力偿还到期债务, 只能采取借新还旧的“倒贷”方式。但执行中银行要求高校先行出资归还偿还到期贷款, 才为学校办理贷款手续。这使高校只能留存大量资金用于“倒贷”, 降低了高校的资金周转能力, 影响高校全方位运作资金化解存量债务。建议中国人民银行出台政策, 允许商业银行在得到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对高校“倒贷”的批复基础上, 无需学校提供资金, 直接为高校办理续贷;二是化解高校债务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随着化解债务工作的进行, 学校偿债能力逐步增强, 原则上应鼓励高校在有偿债能力的基础上提前归还存量债务。按照银行管理办法, 提前归还未到期债务, 贷款方须承担违约责任, 需向银行交付大额违约金。在此管理方式下, 高校难以提前还款, 制约了化解债务工作的进展。因此, 建议中国人民银行出台政策, 免除高校提前还债责任, 支持高校早日还清贷款。

(四) 整合职能部门信息, 完善部门间信息沟通渠道

高校应按管理要求, 及时将本单位信息报送上级政府职能部门。处于第二层次的政府职能部门应发挥前述各自职能作用, 在部门间加强业务信息传递与沟通, 并及时掌握高校工作动态信息, 及时帮助高校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省化债领导小组应每季度听取职能部门汇报, 及时处理职能部门难以解决的问题, 并于每年年初召开化债工作会议, 总结上年化债工作, 布置下年工作计划。通过这一整合信息系统的建立, 使各层次沟通更加顺畅, 解决突发问题更加迅速, 促进化债工作目标、手段相互增强。相信在各职能部门的通力协作下, 高校债务管理将更加完善, 高校债务将得到有效化解。

参考文献

[1]Wildavsky, Arron.The politics of the budgetary process[M].Boston:Little Brown, 1964.

[2]Caiden, Naomi.Patterns of budgeting[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1978, 38 (6) :539-544

[3]刘邦驰.汪叔九.财政学[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5.

[4]张小卫.高校预算管理相关问题探析[J].财会通讯, 2005 (12) .

[5]赵建军.我国高等学校财务治理问题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 2008.

整体性研究 篇2

文章摘要:本文是笔者针对农村中学整体性德育构建体系的经验总结。在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下,对农村家校德育体系构建、家庭德育教育的现状作了细致的分析后,做出的中期性报告。

关键词:德育 德育体系 德育网络 德育顽症 特殊群体 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 过程评价

一、分析德育现状,拓展德育课题学校在规划重点课题“学校整体性德育体系构建研究课题”中,对“中学的德育现状究竟如何”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深入的分析。调查分《教师问卷》、《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双路中学原一年级173人,原二年级149人,原三年级165人;选取与学生样本相关的任课教师、班主任及学校德育干部、校领导25人。调查结果均通过统计对比分析。这项调查结果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以前双路中学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工作,提供了现时的着眼点和着手点。为此,我们对这项调查结果与分析特别予以总结。调查结果

1、德育要求缺乏一贯性 德育目标内容缺乏一贯性。德育工作必须要有明确的德育目标和要求,也就是说,通过教育要促使受教育者成长为具有何种道德品质的人。变动不居的德育要求,使得德育工作总是浮在表面,难以深入下去。如果倡导的德育目标总是变来变去,就很容易滋生浮躁的情绪和急功近利的工作作风。这种尚处于“他律”阶段的道德行为,一旦脱离了外在的控制,很容易倒退到最初的状态。调查结果

2、重智育轻德育的倾斜价值取向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成了一种普遍的倾向。从过去的“只要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今天的“出国热”、“电脑热”,人们的意识中或多或少都有些看重知识,看重分数的倾向。家长只关心子女的考分而漠视思想道德品质,高校录取新生也只看考分而淡化品德表现。社会需要、就业压力、高收入的回报,以及家长的投入与期望等原因,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升学竞争的压力,这就使学校德育工作受到巨大的牵制。在很多学校,德育处于智育的从属地位,评“三好”常常是“一好”代“三好”,德育工作的整体性、完整性及渗透性都不能在学校工作中有所表现。因此,德育工作总是流于形式,而很少落实到学生道德行为的改变上来。调查结果

3、家庭、社会与学校德育步调不一学校德育是德育教育最重要的方式。但是,学校内部的德育环境建设由于受物质条件的制约普遍比较落后。而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影视、娱乐场所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学生社会生活的领域迅速扩展,大量家长长期外出打工,单亲家庭的出现,无不使学生的成长脱离了家长的正确引导,这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学校德育侧重于正面教育,灌输的是真、善、美的东西,而学生在家庭、社会却耳闻目睹了许多光怪陆离、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这样,学生一旦走出校园,感受到多彩多姿的社会时,便会感到学校、老师灌输的思想信念、道德情操显得多么单薄、多么脆弱,以至于出现了“学校辛辛苦苦教育五天,抵不上学生回家两天”的状况。调查结果

4、教师思想不统一,共识没达成,德育体系没构成。教师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的灌输和教育,忽视学生在德育中的作用,忽视作为独立个体,有着巨大发展潜力和个别差异的、有智慧的、有情感的人的存在,忽视了学生个人存在学生知、情、意、行不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起不到共同发展的作用。各个环节、部门在对德育的认识上没有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构成德育体系,形成德育氛围。实验研究表明: 改进我校的德育工作,重新树立学校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已成为摆在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学校经过认真分析,确定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坚持德育工作前瞻性原则,“以人为本”,树立德育的核心地位,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确立“抓基础、严管理、重建设、讲实效、创特色”的工作

思路,以整治学风,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为德育工作重点,逐步完善教师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扩展德育的深度和广度,完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结合”网络,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实施德育的现代化、科学化,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二、建设教师队伍,形成育人环境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引导者,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我校逐步形成了以“学习研讨——实践体悟—反思重建”为主要抓手的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基本思路和策略。1.抓学习研讨。“整体构建学校德育管理体系研究”推广实验,要求从校长到教师的整个教育观念进行全面更新,形成一整套以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主动发展为基础、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涵盖着目标、价值、对象、活动及管理的现代教育观念系统,并通过积极的研究性实践,将理念转化为校长、教师的不断创新的教育教学和办学行为。因此,学校提出了“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立足终身、管有特点、教有特色、学有特长”的办学理念。2004年刚进入实验,学校便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组织教师系统学习构建学校德育管理体系的理论上。学校把我校的《学校整体性德育体系的构建研究》的开题报告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部内容复印,装订成简易小册,发给实验教师人手一份。在经过了一个阶段的初步学习后,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学习和感悟的实效、进一步营造学习氛围、丰富学习形式,学校通过交流、辩论和研讨,起到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提高的学习目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校还组织了多次专题学习研讨活动。2.抓实践体悟。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学能力的提高,理论学习是基础和前提,但光凭看专著、学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通过自身的实践和体悟,才能逐步达到观念的内化和迁移,并将内化了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因此我校实验课题开题以来的推广实验中,十分注重抓教师的实践体悟,一方面充分关注日常的课堂教学,通过班级的班团活动来具体指导和掌握教师日常德育管理实践的状况;另一方面,学校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专题研讨活动来强化教师的实践体悟,每学期以学科组为单位开展一项专题研讨,人人上德育研究课、个个班级召开主题班会,丰富的经常性的有指导的实践活动,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坚实和宽阔的舞台。3.抓反思重建。“学校整体性德育体系的构建研究” 非常注重教师反思和重建能力的培养。主动的反思习惯、良好的反思和重建能力,是教师自我持续提高与主动发展,成为“智慧型”新型教师的一种重要途径。我校将培养教师的反思和重建能力与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紧密结合,作了积极的探索:一是进一步完善了学校不仅是育人的主阵地。而且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学校注重研究新时期校园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以及教育发展的规律,研究学生的特点和成长规律;二是根据教师上交的“德育教育反思笔记”,校实验指导小组及时发现和捕捉教师实践研究中的“亮点”,并帮助其总结,形成案例或课题,开展个人特色项目的研究;三是充分发挥教研组在培养和提高教师反思重建能力方面的独特作用,在组内积极倡导经常性的集体反思和重建,并根据实验过程出现的问题确定新的课题研究,为德育课题研究提出了更多新的内容,学校各实验教师向学校课题组申报了14个子课题,研究的范围涉及到学校德育管理的各个方面。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因此学校课题指导王贤银校长提出了“让校园充满教育,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让智慧促进发展”的教育思想。

三、形成德育体系、完善德育网络。在德育管理过程中,学校始终以全员育人为最高的目标。学校不断完善“健全网络——树立形象——升华精神——培育人才”的育人过程。德为人之魂。德育为立校之本。德育教育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德育工作中;学校健全了“一套班子十条线”的德育工作网络:“一套班子”,即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即校园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全体成员),校长为组长,对全校德育工作负总责;“十条线”是:①校长——政教----班主任一一学生一条线;②校长——政教——文明岗——学生一条线;③校长——政教——班委会——学生一条线;④校长——团委——团员同学——学生一条线;⑤校长

——教导处——科任教师——学生一条线;⑥校长——住管员——学生一条线;⑦校长——值周教师——值日教师、楼层值周教师——学生一条线;⑧校长——总务处——后勤工作人员——学生一条线;⑨校长——家长委员会——社会人事——学生一条线;⑩校长——法制副校长——社区——学生一条线。这个德育网络对全校师生施以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管理和自我管理,教育和自我教育;收到了全方位育人、自觉育人的良好效果。到目前为止,学校已初步形成了全员自觉育人的良好氛围和风气。

四、充实课题内容,探索德育举措

1、抓班风、学风的整顿与提高(1)结合我校实情,制定我校“校风学风整顿提高活动月”实施方案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校风已得到根本性的扭转,但我们共同认为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特别是学风,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为此,我校又开展了学风达标活动,让我校的班风学风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升华。(2)结合校风学风整顿情况,制定了《双路中学学风达标活动方案》针对校风学风整顿的状况,制定了《双路中学学风达标活动方案》。我校学风达标活动正在实施当中,我们相信,通过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经过上述方案的实施,我校的班风、学风定能上一个新台阶。(3)利用习会,学习我校自编的德育教材。《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德育小故事》《感悟人生》《社会经纬》《礼仪教育》等。

(4)加强班会课的研究,突出班会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找出德育顽症,关注特殊群体。1)研究父母外出打工及单亲家庭学生、突出生的状况。由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不好,农民的生活水平较低,为了生活,许多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家里只留下老年人和孩子,这些孩子我们称之为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乏,这些孩子已成为学校管理的一大顽症,在校突出生往往就是留守儿童中的一个群体。为此,我校把父母外出打工及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和突出生的教育作为一个专题进行了研究。我校在校学生共463人,父母外出打工及单亲家庭学生人数为 170人,占在校生的36.7%,个别班达到30人,占53.6%。通过我校的课题组成员共同分析,一致认为父母外出打工及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存在以下不足:①家庭教育的现状令人堪忧。在教育过程中受社会原因、教育原因、家庭影响等多方面原因,家长在培养孩子过程中表现出了溺爱型、专制型、放任型、期望过高型等。②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孩子存在人格缺陷。如因贫穷带来的自卑而又敏感脆弱的性格;因教育失衡而导致的品质退化;因教育手段落后,信息闭塞而导致的心理失衡;封闭的环境导致的视野狭窄,思想保守宿命。

2)配合班风、学风的整顿与提高,针对突出生、父母外出打工及单亲家庭学生制定了一系列的转化、管理、教育方案。

1、通过师生共同评定,确定突出生。通过调查,确定父母外出打工及单亲家庭学生。

2、针对突出生的个性,做个别研究,对症下药。分析中学生的问题,也要像医生治病,诊断准确,然后才能对症下药。现在的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家庭、学校、社会中的各种因素都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心灵和思想。其实,中学生的许多问题,往往可在家长身上或其他方面找到原因。俗语说的“有其子必有其父”。若一味追究学生的责任,往往会陷入与事无补的窘境。问题的原因找准了,解决起来就能做到有针对性。这里必须强调的是,家庭教育有规律,但没有人人适用、一用就灵的绝招。因为,每一个学生,每一位家长的情况(身体、心理、个性、思维等)都是有差异的。即使是一种好方法,不同的家长用于不同的学生身上,至少也要做一点因人而异的变动才能奏效。3)联系家长,家校联合,共同加强对学生的管理。1)家长联系,共同研究学生的个性及成长过程,分析其心理特征及行为特点,以便对症下药。2)对特殊学生,发放家校联系单,每周五在校由班主任签名,反应该生本周在校情况,回家后由家长签名,说假期在家的学习及表现情况。3)引导学生每周做好自查自纠,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的目标及措施,对上周的情况加以小结。一式两份,一份班主任签名,带回家与家长见面,家长签名,以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家校联合,共同教育。一份上交政教处存档。4)教给家长科学的育人方法,尊重理解与严格相统一,对于家长来说,不要求每个人都成为教育专家,但需要家长们能了解孩子成长发育中的规律,不然往往会做出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事情,产生不良效果。要引导孩子接触优

秀的文艺作品,使孩子得到美好与享受,针对年龄观、审美观。和孩子共同制订新学期新打算,探讨如何交友问题及良好的学习方法等。

六、改革德育教育方式,初探德育过程评价。

1、摒弃枯燥乏味的说理教育,我校组织了一系列的较为实用的德育教材,《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德育小故事》《感悟人生》《社会经纬》《礼仪教育》等。利用习会时间,专心学习这些德育教材,然后组织学生写心得体会,通过这些活动,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2、改变传统的德育评价为期末一次性评价为月评,实行过程性评价。以便学生对自己的日常行为做好自查,及时调整不当之处。并制定《双路中学学生思想品德行为素养评价表》。

3、改变传统的表扬模式,将榜样与进步并重。每月一次的月评后,由班主任及全班同学推选一位表现好的同学作为榜样表彰,同时推选一位表现进步大的同学一样作为文明标兵进行表彰。充分发挥表扬这种教育方式的积极作用。

4、通过安全、礼仪等教育和活动,加大教育力度,培养学生的安全、文明意识,多方位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为全体学生发放《安全自救自护常识》;结合校本课程的开发,编写了《安全教育》和《礼仪教育》校本教材并组织实施,在《远安民间文艺》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征集采莲船唱词时将安全文明作为重点内容在“远安教育信息网”和师生中广泛征集。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内涵;关系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5-0028-03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的哲学理论前提下关于无产阶级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斗争的完整而严密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指导思想,受到我们党的高度重视。而整体性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近年来逐渐成为理论界的热点研究对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更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确定为一级学科来建设,众多学者也立足于不同的角度展开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探索,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完善,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意义重大,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的探索。

一、为什么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研究并不是某个学者的一时兴起而带领了整个研究的狂潮,而是由于之前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缺乏整体意识已经给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问题,严重扭曲和阻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所以必须从整体上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纠正非马克思主义者和反马克思主义者给马克思主义带来的种种曲解和错误,正确地理解和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

首先,割裂了整体性研究和分科性研究的关系,偏重于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的研究,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发展。马克思主义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这种分法主要来源于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受这种分法的影响,将这三个部分分属于哲学、经济学和政治学三个领域进行研究。虽然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能够更加集中深入地挖掘其内容和精神实质,为整体性研究提供基础,但部分不能代替整体,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仅靠分门别类的研究是不能够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要义和实质的。因为缺乏整体意识,固然在不同的领域都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地位,但是却出现了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曲解和肢解马克思主义的现象,将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割裂,甚至是对立起来,使得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

其次,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容易造成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内容遭到对立,甚至有些反马克思主义者意图从整体上分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内容非常丰富,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除了上述的三个部分以外还涉及军事、教育、历史、美学等等很多方面。将马克思主义分开进行研究,容易造成内容方面的脱节,使得各个部分不能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而造成对马克思主义片面或者错误的理解。抛开整体角度,只注重某个方面的研究,也容易夸大某一理论,使得其与体系中的其他理论相分离,或者有些学者甚至不负责任地自由发挥去“充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把一些五花八门的观点乱插入体系当中,不仅破坏了整个体系的结构,而且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容易造成后来的研究者曲解马克思主义。

最后,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未被设立为一级学科之前,只注重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經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领域专门人才的培养,研究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才非常匮乏。而且我国有着严重的学科概念,以往只注重与分门别类的研究,使得有些学者无法摆脱单个学科的束缚。200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增设为一级学科后,能够为学者提供了强大的制度平台,帮助他们开拓新的研究视角,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队伍的建设提供大量的人才,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整体性和学术性,提高马克思理论研究的水平,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完善。

无论是从理论内容还是从现实的角度出发,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必须摆脱分门别类的单一研究,在分科性研究的基础上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

二、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就是从整体上阐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是对其科学理论的界定。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是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进行整体研究,才能完整地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其实就是如何从整体上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两个问题都是想从科学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行准确而全面的概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认识。

它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备而严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从学科组成的角度出发,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了马克思主义,但是这不能完整地反映出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因为这种界定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是立足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进行的分门别类研究,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概括马克思主义的,但马克思主义虽然由这三大部分组成,却不仅仅是三个部分的简单相加。

(二)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内涵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从一定意义上而言就是如何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和整体的马克思主义问题是一致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是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问题的前提和关键。

从纵向维度出发,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是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当时的社会背景,试图解救无产阶级的悲惨命运,推翻资产阶级的剥削统治,号召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寻求自身解放的理论武器。它从诞生起,就受到广大无产阶级的关注和支持,马克思恩格斯在有生之年不断探索,无论是《共产党宣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等这些经典著作,还是亲自投入到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去,都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体系。后来,马克思主义传入到各国,与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对马克思主义体系不断创新。五四运动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其后在中国生根发芽,并且快速成长起来,不断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仅创造出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且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也起到了强大的理论指导作用。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并没有被抛弃,而是继续向前发展,诞生至今的160多年里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从这一角度出发,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体现在时间上的连续性。

从横向维度出发,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是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全面说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世界观。张雷声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三个层次》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就在于他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组成部分为基础,并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组成部分而产生的‘一以贯之的具有综合性特点的理论,它是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论。”[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拥有其组成部分所没有的新的性质和行为,它克服了学科束缚,着重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更加具有科学性。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安于现状,其形成和发展是随着时间和实践的不断推移和发展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的。

全面地理解和认识整体性问题,对于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进一步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各组成部分以及二级学科的关系

从学科划分角度出发,马克思主义理论在2005年之前不是一个独立的一级学科,而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模块组成进行分别建设,并没有作为整体进行研究,从而淡化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确实没有从整体上进行学科建设,但是这并不说明我们没有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因为整体寓于部分当中,而部分也体现着整体,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其三大组成部分就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对其组成部分进行研究可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某一具体领域深入探索,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这个领域的地位,挖掘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内涵,从而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服务。而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并不是完全独立,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就是将其三大模块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探索他们的内在逻辑关系,对其各个组成部分也要立足于整体的高度研究,从整体上揭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内涵,无论是从学科建设的角度还是从理论研究的角度都要体现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根本属性这一原则。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进行建设,是从实践上重视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下面分别设立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五个二级学科。这五个二级学科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载体,它们的研究并不是一概而论的,在研究范围、研究方向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但正是因为这样,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构成一个整体。至于整体性具体表现在哪里,仍然是一个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但不难看出五个二级学科之间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一个重要表现。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的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还是它的五个二级学科之间虽有区别,但却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不仅要继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的研究和二级学科的建设,加强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协调,而且还要抛开单一研究的束缚,从整体角度出发全面地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是当前理论界的前沿和热点问题,馬克思主义作为一级学科建设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的,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特征,准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对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做到运用整体性研究方法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内在统一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科学发展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站得更高、走得更远,才能正确地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1]张雷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三个层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2).

[2]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张耀灿,刘伟.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几点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4]顾海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主要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9).

[5]靳辉明.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11).

[6]顾钰民.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6).

[7]王贵明.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J].南京社会科学,1999(10).

[8]靳辉明,张雷声,钟明华,武东生,顾钰民,陈占安,佘双好.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规范化建设笔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

整体性研究 篇4

一、构建高职院校治理体系是现代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高职院校治理兼具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除了外部发展环境、发展定位与本科院校存在差异外,其内部组织治理特点反映了高校内部组织治理的普遍特性和问题,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与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基本是一致的,即:顺应变革时代的要求,以实现大学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建构政府、社会、大学新型关系为核心,以推进管办评分离为基本策略,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大学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1]。这一基本内涵体现了高等教育治理的基本思想:契合现代化发展特点、决策权力的科学分配、制度创新以及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其治理特点需契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反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目标和内涵,并体现出不同于高等教育的治理特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在建设目标中概括了这一内涵特点:满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等。

二、高职院校目前的治理困境及治理分析

目前,高职院校治理存在着治理主体单一、治理结构不合理,特别集中存在治理“碎片化”问题。这一“碎片化”倾向体现为功能碎片化、权力分布碎片化、决策执行碎片化和制度体系碎片化等方面,影响和制约了高职院校的决策效率和发展水平。解决这一治理困境,高职院校需要在兼顾利益相关者决策需求及其过程参与的基础上,通过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结构的有序化及治理发展的整体化,加强组织协调与整合,解决高职院校治理的外部适用性压力。

(一)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从当前国家视角来看,建立社会合作方多元参与的协调性治理体系是职业教育治理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建立的关键是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及特定主体建立明确交流及合作机制的过程,这些主体包括政府或教育管理者,教育与培训机构、劳动力市场和社会合作伙伴(企业或行业协会)等。所谓利益相关者是指“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过程影响的人”[2]。高职院校治理主体多元化的主要诱因是高职教育需要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要,包括专业与产业的匹配机制、人才培养的多样化(横向职业迁移能力)发展和多层次(纵向学历需求)教育选择需求。而达成这一需求需要企业、社会等利益相关者参与并影响院校的决策过程,建立决策治理机制,完善大学法人治理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治理的核心实质是决策权力的分配问题。目前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提倡将政府由公共产品的提供者转变为公共产品的购买者,即形成管办评分离的高职教育治理模式,建立社会问责机制等。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大学理事会制度建设,通过治理主体多元化、产教融合、院校企业双主体办学等途径,凸显多元共治的治理理念。在当前“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治理结构下,需要在大学理事会与院校决策中心———党委常委会之间建立制度安排,增强高职院校与社会的联系、合作。《普通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提出:理事会是“由办学相关方面代表参加,支持学校发展的咨询、协商、审议与监督机构,是高等学校实现科学决策、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重要组织形式和制度平台。”如此,探索基于理事会模式下的多方治理机制是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议题。在此,治理主体多元化不仅仅是治理理念的体现,更是顶层设计要求和高职院校未来治理发展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二)治理结构的有序化

目前,高职院校同本科院校一样,大多数在内部治理结构中实施两级管理体制,主要问题体现在院校的管理机制导致院校及不同部门之间的利益分化、学术权力式微等方面。由于高校泛政治化和行政化,其内部组织架构与政府机关高度同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失衡问题较为严重,行政权力的单一化导致以教授为代表的学术权力在治理决策主体中被边缘化,学术委员会在高职院校未能发挥有效作用,行政领导兼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管制学术事务现象比较普遍。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第二条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当依法设立学术委员会,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并以学术委员会为校内最高学术机构,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相互制衡是高校治理结构的基本形态。自1810年德国柏林大学将学术自由真正作为一种理念付诸实践并以宪法保障以来,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一直是西方高校发展的价值导向和重要原则。高校作为重要学术组织的基本特性决定了其治理结构必须符合高校实现四大职能的要求,必须保障学术组织在高校应有的权力和组织功能,形成以“行政管理系统”为基础的科层管理模式与“以院校学术管理”为基础的专业组织管理模式的有机协调。可以说,如何促使学术与行政治理结构的有序化,协调这两种性质不同的管理形式是现代大学治理面临的基本挑战之一[3]。

(三)治理发展的整体化

目前,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碎片化”、职能裂化倾向比较严重。这主要体现在学校与院校两级管理体系权责不匹配、管理功能和权力分配碎片化、管理机构膨胀、问责机制缺失等方面。除了学校决策体系存在校长与党委之间的权力协调问题,主要治理问题集中在中层职能部门。在这一层级中,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不相匹配。国外大学中层机构设置比较灵活,根据工作需要设置相应的机构。大学各级行政管理人员采取逐级任命制,其中层职能部门主要体现为政策的执行者角色,为学术系统的服务意识强。反观我国高校的职能机构设置,机关中层干部人员和非生产性职能部门占比过高,个别院校职能部门中层干部数量与一般管理人员比例甚至达到1∶1;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拥有37000多名师生的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仅设置8个职能部门[4]。组织部门的职能分化导致院校决策执行与协调产生困难,“部门中心主义”导致部门利益化倾向明显,职能部门之间职能交叉,不同部门间缺乏协调和监督等,从而制约和影响了学校决策的有效执行和整体发展。这一治理困境需要创新治理理念,从分散走向集中,从部分走向整体,从破碎走向整合,注重组织协调和功能整合,以结果导向评价组织绩效。这些治理思路体现了整体性治理的解决范式。

三、整体性治理视角下高职院校治理的框架体系及实现路径

整体性治理强调协调、整合,主要目标是提高决策执行的效率和质量。相比新公共管理的竞争性整合,整体性治理的整合是合作性整合。其在组织架构上包含“治理层次的整合、治理功能的整合和公私部门的整合”[5]三个方面。该治理理论同时强调信任和责任感。希克斯认为建立信任是整体性治理所需的关键性整合,在责任感方面应注重沟通、效率和制度化。相比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存在办学规模小、机构设置同构、学术权力式微、行政权力集中、治理“碎片化”等特点和问题。因此,建构高职院校的整体性治理框架体系需要运用整体性治理的理论方法,通过“化异”和“求同”,创设组织间的 “内在相近性(producing internal similarity within solidarities)”。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整体性治理框架和实现路径需要从治理结构整合、治理功能整合和治理机制整合三个主要方面加以构建。

(一)治理结构的整合

西方组织变革的发展趋势是扁平化组织结构的兴起。相对科层组织,这一组织特点更加强调信息共享、横向联系、沟通与协调;组织设置更为精简、精干、高效,注重成本控制,信息流通快、反馈及时。高校治理结构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组织文化传统制约、利益相关者需求、行政与学术权力制衡、民主权力参与等方面。高职院校治理结构的整合需要在借鉴和创新有机结合的基础上,调整和改革现有结构体系,理顺政府与学校的治理关系,借鉴西方大学的外部治理模式。一方面,在多元化治理结构变革趋势下,政府对高校管理应更加倾向于政策引导和经济调节。高等教育投资模式的改革使得非政府来源及市场投资力量不断注入高等教育领域,形成高等教育与市场、国家之间“三角关系”结构的重整和再定位[6]。另一方面,在院校内部治理结构方面,应建立决策与执行分权制衡的治理制度,通过理事会治理模式解决高职院校的外部适用性需求,以内部层级精简和权力整合解决内部治理困境;加强基层学术自治治理改革,有条件地建立扁平化的学术组织体系,如探索建立PI制(Principal Ivestigater,“项目负责制”),促进教学、科研组织结构的整合,遵循学科治理逻辑,以科学的治理结构体系规避大学的封闭发展和行政化对学术权力的侵蚀。需要说明的是,整体性治理并非致力于建立“扁平式结构”,而是强调“纵向层次的整合和横向层级的联合”,注重内部功能的整合。

(二)治理功能的整合

高职院校管理功能和权力分配碎片化主要体现在纵向层面的二元分化和横向层面的职能分化。纵向层面上,学校与院系二级管理功能划分不合理,院系自主权的加强与学校整体决策目标产生一定背离;横向层面职能部门的扩大导致功能的交叉、重复现象比较严重,如学生处(学工部)和团委两个职能部门的交叉等。“部门中心主义”、部门利益化趋向导致学校决策协调困难,互相推诿、缺乏全局和责任意识。由此,治理功能的紊乱制约了治理目标的有效实现。

整体性治理理论在组织结构和技术手段等方面对我国政府治理的重要借鉴意义体现在:一是建立“内联”的治理结构,如大部制;二是发展“外协”的合作关系;三是强调跨部门及不同部门、专业组织之间的协调和整合。这一治理思想与技术路线对高职院校组织功能的整合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借鉴和应用范式。在内部治理层面,通过精简部门数量和加强功能整合、行政与教学职能融合等途径,促进高职院校整体治理效率的提高。如招生、就业、校企合作行政职能与职业规划、就业指导教学功能相整合;团委、学工处行政职能与心理健康教育相整合等。然而,治理功能的整合并非是职能机构和专业组织的简单整合,也不是局部的结构调整,而是一种行为取向和过程取向,应更加注重合作的灵活性和实效性,而非合作的形式化。结构整合与功能调整是相辅相成,在治理过程中,正如尤金·巴达赫所认为的:重大的行政改革必须充分认识到变革部门间的工作关系而又不对组织实体产生实质性影响的重要性[7]。

(三)治理机制的整合

高职院校治理必须遵循大学的组织特性、职业教育的规律,尊重学术自治传统。基于院校治理中存在的治理主体单一、组织结构分割、功能重叠与服务缺位等碎片化问题,需要在明晰治理架构、组织体系、功能设置的基础上,探索机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笔者认为其核心的治理途径是加强制度能力和协调机制建设。一方面在外部治理上加强政府职教政策制度能力,如制定《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及配套措施;另一方面在内部治理方面需加强协调、合作和整合。

如何解决不同治理主体、不同部门及专业组织之间的协调问题,希克斯采用道格拉斯矩阵象限方法,以约束性与结合度为思维向度,结合四种舆论派别在五个层面的理论观点,分四种象限进行阐述[8]。鉴于高校组织机制与政府组织机制存在高度的同构性,政府协同治理的作用模式也适用于高校的内部治理。依据这一象限划分,高校治理是一个有限理性的规划过程,基于自下而上的协调以达成目标要求,体现为高度约束、高度结合的象限特征。在这一情形中,科层化机制与政府管理模式相似,主要区别是学术权力对行政权力的制衡,总体上呈现出“权力上移、学术下移”的特点;其协调机制的主要困境受政府、企业的影响比较明显,院校外部治理呈现出政行校企多元合作治理的模式特征,象限的复杂交融性无疑增加了整体协调的难度。

当前困扰职业院校发展的主要外部机制障碍是职教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能力,即体现为政府(院校)制度能力。美国学者福山从国家建构的角度提出了国家职能范围和国家制度能力的二维模型。他认为现代国家应该是国家职能范围小但国家制度能力强,缩减国家职能范围很重要,但是强化国家制度能力更为重要[9]。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国家职业教育制度建设和执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职业院校多元合作的成效,也对高职院校的整体治理机制产生重要影响。

四、发展与展望

针对新公共管理运动倡导的分权导致治理碎片化的问题,整体性治理对其进行了批判和反思。主张组织治理的“跨界”思维,不同组织间需跨越功能过度分化、部门封闭及部门中心主义等弊端,通过协商机制和资源整合,促进决策目标的有效执行。该治理理论在政府治理实践中还处于探索阶段,如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对教育改革的整体设计等。整体性治理应用于高校治理研究还存在着理论迁移、方法创新、实现路径等诸多问题,需要深入地分析和研究。

总之,高职院校整体治理思路的设计需要遵循开放办学、服务社会与兼顾多元利益、提高决策质量与促进执行效率、规范内部管理与激发基层活力三大基本价值取向。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国家治理改革的趋向迫切需要高职院校着力改革和完善治理体系,探索有效的治理模式,有效贯彻职教决策,促进决策目标的一致性和有效协调。有学者认为,高校整体性治理的目标是构建整体学校,通过交互协作和整体化的治理机制,促使各治理主体对决策目标的协调一致,实现功能整合和层级整合,以达到学校善治的状态。

摘要:高职院校治理体系是高校治理体系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它既有高校治理结构、治理机制的共同特点,又具有现代高职教育的“跨界”特性和自身特点。如何合理配置决策权力,解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建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体系,促进职业教育制度能力建设,解决院校内部治理的碎片化问题,整体性治理理论强调协调和整合的思想对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借鉴范式。

关键词:整体性治理,利益相关者,协调,整合,制度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光礼.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4,(9).

[2]R.爱德华·弗里曼.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M].王彦华,梁豪,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

[3]眭依凡.组织缺陷对大学发展的制约[J].教育发展研究,2010,(19).

[4]周光礼.从管理到治理:大学章程再定位[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2).

[5][8]Perri,6.Diana Leat.Kimberly Seltzer and Gerry Stoker.(2002).Towards Holistic Governance:the New Reform Agenda[J].New York:Palgrave.pp.29.78.281.

[6]OECD.On the Edge:Securing a Sustainable Future for Higher Education[M].OECD,2014.

[7]T Tom Christensen,Per Lgreid.The Whole-of–Government Approach to Public Sector Reform[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7,(11).

群体性事件防控、预警机制研究 篇5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从群体性事件的源头防控、信息报送、初期处理三方面来研究群体性事件防控、预警机制。尤其对信息工作做了详细分析,如来源主体、来源方式、处理方式等;

对群体性事件防控、预警机制的建立做了初步设想。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急剧变更,我国渐进入矛盾突现期,新的矛盾、深层次的矛盾不断显现,给社会的和谐稳定构成严峻挑战。面对日渐增多的群体性事件,建立一个完善的群体性事件防控、预警机制,使事件在未发生时能有效预防,刚萌生时能有效化解和控制,是当

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源头防控:防微杜渐、未雨绸缪

群体性事件的群体、大型、严重等特征,决定其发生不是一蹰而就的,必然有一个根源、酝酿、苗头、爆发……的产生过程,因此,如何消除掉事件发生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如何在萌芽阶段把事件遏制住,显得至关重要。

1、利益分配调整。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因为群体有某些利益要求,在现阶段,其要求的本质更多的体现在经济利益。有些利益要求,甚至只有依靠更深层次的体制和机制改革才能逐渐解决。首先,是利益的差距。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利益的分配和调整面临一个新的局面,各阶层群众在这个新的利益分配格局中,或盆满钵满,或颗粒无收,贫富差距增大。因此,我们在商品和财富的生产、流通、交换、分配等重要环节上,都要统筹兼顾,避免少数人利益的不合理膨胀,避免部分群体的利益损失过大,逐步实现共富;对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利益调整,应当形成有效的补偿机制,使利益相对受损者能够得到应有的补偿,以保

证改革过程中利益调整的优化。

其次,是利益的亏欠。部分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是其中一方认为另一方亏欠了己方某些利益;要拿回这些利益,是通过正常的法律手段,还是通过群体聚集、上访乃至闹事、斗殴的手段?所以,引导当事人在事件发生之前做出正确决定,是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关键所

在。

2、普及法律,依法行政。

法治社会是我们党的政治理想,法治社会需培养群众对法律的信任和依赖,这涉及到两方面的内容:

首先,群众法律素质的提高。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有时仅仅是当事人没有掌握一个简单的法律知识、法律途径,因此,群众法律素质、思想素质的普遍提高,面对受损的利益时,才会采用法律的手段来取得补偿,避免采取盲目聚集的群体性事件。群众法律素质的提高给普法部门下了一个艰巨的任务,普法的成效直接接受着群体性事件发生数量的检验;尤其是对群体性事件易发人群的普法工作,如外来务工人员、城中村的村(居)民等,显得尤为重要。其次,依法行政的切实推行。一是进一步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比如有关征地法律制度的完善、有关房地产、物业管理法规的完善等;同时,政府相关政策的适时更新、完善也不容忽视。二是依法行政,规范政府行为。政府行为的不规范、前后冲突、上下级冲突,是部分群

体性事件发生的一个因素。

3、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当事人采用制造群体性事件的极端方式,有时是因为他们已经力所能及地寻找解决方式,但

走投无路;我们何不为其开路、疏其视听?这就涉及到与当事人、与焦点事件相关的信息沟

通问题,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有利于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沟通有三种类型:

首先,政府向群众的沟通。政府向群众开辟窗口,并增加窗口的广泛性和权威性,制定法规、政策时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使法规、政策的公开更加有广泛性、针对性、明确性;建立相关的信息公开制度,立法、执法和司法公开制度等;通过这些窗口,群众对政策、信息就不

会盲目或一知半解。

其次,群众向政府的沟通。充分建立民意表达机制,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积极了解民情民意,在群众有利益诉求时能向通过政府、通过法律途径表达,即疏通事前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避免群众在找不到诉求表达途径、找不到追求利益的方法时,采用群体性聚集的激烈做法;通过各种制度保障群众向政府表达意愿的权利,如申诉制度、信访制度等。再次,群众之间的沟通。“理解万岁!”有些纠纷的发生,仅仅是当事人之间小小的不理解,政府作为第三方从中斡旋,帮助建立当事人之间的沟通,纠纷的解决自然水到蕖成。此外,这种沟通包括群体性事件易发群体之间的事先沟通,对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事项,促使当

事人事先做好沟通工作,以免矛盾、误解的进一步加深。

二、信息工作:网络通畅、快速准确

1、信息的概念和分类。

这里说的信息,主要指群体性事件中所涉及的人和事的情况、现象、发展趋势等。按群体性

事件发生前期的时间顺序,信息可分为:

(1)、群体性事件隐患信息。是指有可能引起群体性事件的情况、言论、隐患等;对待这类信息,要提高警惕、敏锐观察,通过各种途径,及时做好控制、引导、化解的工作。现在互联网发达,人们传递信息快速,一些群体性事件,如物业管理类的,不少业主是通过网络来传递信息的,我们也可以对应的通过网络来做好辟谣、解释的工作,以舆论平息舆论。

(2)、群体性事件爆发前的信息。指群体性事件爆发第一时间的情况,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人数和主要诉求等。这是相关部门接收到的事件发生的第一手信息,因此要求快速及时,以便迅速作出判断和处理。

(3)、群体性事件进行时的信息。指群体性事件爆发后,其发展的状况、趋势等。这种信息的跟进有助于进一步掌握动态、安排工作,找到解决的突破口。

2、信息的来源主体。

在群体性事件的防控、预警机制中,信息的收集、传递机制非常重要。对信息的来源主体进行分别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掌握更多的信息来源方式,并加以规范、强化、激励。在基

层,群体性事件信息的来源主体主要有:

(1)、群众。

在社会做好普法宣传的同时,积极宣传群体性事件的举报方法,鼓励群众大胆、及时、准确地举报。首先,制订公民举报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公民举报制度,保护举报人;其次,建立公民举报中心,既方便群众举报,又能及时向有关部门传递信息。再次,建立公民举报奖励制度,对举报有功的群众进行适当奖励,以促进群众发现群体性事件及时举报的积极性。

(2)、学校、公司、工厂、企事业单位等负责人。

学校、公司、工厂、企事业单位经常是群体性事件的当事人,尤其是一些劳资纠纷引起的群体性事件。其负责人有责任第一时间把信息传递给有关部门,以避免事态恶化。建立上述单位责任人的排查调处责任制,对隐瞒、拖延报告群体性事件信息、造成严重后果的负责人,给予一定的惩罚。

(3)、居委会。

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已有专门调处联络员的居委会,在群体性事件的信息收集中发挥

了重要的作用,它广泛深入社区,直接面对群众,对民情民意的把握比较深入,而且在居委会本身就设置了人民调解委员会,被称为是预防群体性事件的第一道防线,所以居委会相关

负责人在初步介入调处的同时,迅速向有关部门汇报信息。

(4)、派出所。

派出所也是信息来源的重要主体,其优点在于:一是耳目之广;公安机关点多面广和基层情况熟,除在每个居委都有社区民警外,在很多区域还有治安员、保安等,其信息来源广泛而深入。二是手段之多;围绕产生群体性事件的重点、难点问题,其可采取各种公开或秘密手段,收集并切实掌握各种深层次情报信息,及时准确地向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报告。三是信度之大;正所谓“有困难,找警察。”警察在民众心目中的可信度比较大,较多地接到当事人的利益诉求信息。因此,派出所应该利用以上优势,利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立完善运作规范有效的情报信息网络,遇到群体性事件快速反应,快速汇报,并打击违法

犯罪行为,维护现场秩序、做好调查取证工作等。

(5)、司法所、综治办(街道一级)。

在街道一级,司法所和综治办的一个重要职责是对群体性纠纷的排查调处,他们对辖内群体性纠纷隐患、信息通过各种排查、居委会汇报等来掌握,并直接参与基层各种群体性事件的调处。街人民内部矛盾排查调处办公室设在司法所,它是基层调处的主力,同时是信息的中

转站,是上级的重要信息来源。

(6)、区调处办、信访办等(区一级)。

区调处办、信访办接到群体性事件的信息,应能迅速做出判断,对事件的性质、影响初步分

析,将信息汇报上级,并转交给相关负责部门、单位,做好协调工作。

这样,便基本建立了“群众、单位—居委—派出所、街道—区”上下联动的纵向信息渠道,以制度、规范、责任、激励等各种手段保证这个渠道的畅通,使群体性事件的信息能够得到迅速传递。但我们不应忽视的是,目前部分职能部门的横向信息沟通不够好,由于各部门间平行关系等原因,信息沟通容易出现断层及漏报、迟报、不报现象,而大型群体性事件通常涉及部门比较多,因此,应该在各职能部门间建立良好的排查调处沟通机制,建立调处联络员制度,联络员变动时及时通知等;对于因为信息沟通失误造成群体性事件恶化的,应给相关

负责人以一定处罚。

3、获得信息的方式。

(1)、排查。

首先,定期排查。建立定期排查制度,例如每月、每10天开展一次集中排查活动,对排查出来的纠纷及隐患信息,建立台帐,形成台帐保送及集中汇总制度,街调处办每10天向区调处办报送一次排查信息,对有关情况及时分析,重大、疑难纠纷及时报告上级领导,月底,区调处办汇总台帐再报送上级部门。

其次,专项排查。例如重点时间的排查,每年元旦、春节及两会期间等;在特别防护期内,严格实行“一天一报”、“零报告”等制度。此外,专项排查还包括重点地段、重点人员、重点问题的排查等,专项排查具有针对性,建立在对群体性事件隐患的初步判断上,尤其要提高

警惕、认真做好。

(2)、接报。

接报的信息是指有关部门接到群众、居委、派出所等报告的信息,这类信息通常是群体性事

件发生后的汇报,应及时做出反应,安排调处工作。

(3)、现场。

现场的信息是第一手的情况,是相关负责人在群体性事件现场收集的信息,包括深入当事人中间、老百姓中间了解他们的意愿,掌握矛盾根源,这类信息既是随机应变、做好现场调处的必需,也是上级部门了解情况、做好宏观调控的必需,因此必须形成严格的汇报制度。

4、信息处理方式。

(1)、初步分析,分别处理。

在上述信息的来源主体中,除了一般群众,其他相关单位、负责人在接到群体性事件的信息

时,要进行认真的分析处理:

首先,初步分析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大小、严重程度等;对于重要情况,要及时向上级汇报。其次,针对信息初步做好排查准备工作,对当事人的言论给予正确引导,争取在信息沟通上

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

再次,甄别虚假信息,防止对群体性事件的严重程度的歪曲,或者当事人之间的造谣、隐瞒

等。

(2)、信息的上报。

信息的上报主要体现快速、准确的特点,信息是上级部门掌握基层稳定情况的依据,是做出决策的参考;对于重大的群体性事件,通常要上级部门协调多个职能部门共同解决,更需要信息的及时汇报。信息的汇报,一要有通畅的渠道,(见上文:信息的来源主体);二要有规范的制度,(见上文:获得信息的方式);三要有规范的文本格式。信息上报的文本格式主要

体现在各种报表、台帐等,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和内容:

①、定期排查报表。

定期排查报表可每月或每10天一报,简单快捷,反映内容一目了然,主要内容如下表所示:

群体性纠纷 隐患 已平息 正在调处

数目

争议事项1、1、1、2、2、2、3、3、3、②、专项排查报表。

专项排查报表是针对某个重点时期、重点地段、重点人员进行的排查工作,其报表可与定期排查报表相似。专项排查是对特定对象的排查,故除了报表外,还应有一个排查总结,以便

上级掌握特定对象的情况。

③、重大纠纷、群体性事件情况登记表

这是群体性事件发生后,掌握相关信息汇报给上级的情况登记表,其内容可参照广州市人民

内部矛盾调处办公室制的登记表(见附表一)。

④、重大纠纷、群体性事件隐患登记表

是在群体性事件发生之前,发现隐患之后,及时进行排查,并将信息上报,以便及时调处,防止事件的发生。其内容可参照广州市人民内部矛盾调处办公室制的登记表另外设计(见附

表二)。

⑤、排查调处台帐

排查调处台帐反映一段时期辖内群体性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各类型群体性事件的数目,也包括对事件、隐患的简要情况介绍,方便总结经验和做好统计工作等。其内容有:事件编号、纠纷类型、现状(隐患/已平息/正在调处)、时间、地点、人数、金额、纠纷情况、处理经

过、经办人,等。

三、初期处理:迅速反应、认真负责

在掌握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信息之后,各部门的认真负责,协调有力,迅速反应,及时调处,尽量把群体性事件还在初始状态时就化解开来。

1、信息来源主体的初期调处

主要是指有调处责任的信息来源主体,建立对重大矛盾纠纷的快速反应机制,尤其是作为基层调处主体的居委会、司法所等,在掌握群体性事件信息后,进行初期调处,第一时间介入、第一时间反馈信息、第一时间组织调解、第一时间防止矛盾激化。

2、上级接报单位的工作开展。

在接到下级较详细的群体性事件信息报告时,接报单位迅速开展工作,一是分析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大小、严重程度等,并确定事件管辖部门、责任单位和应协助调处的部门等;二是对于重要情况,要及时向上级汇报;需其他部门配合调处的,立即转交信息给相关部门。三是做好工作安排、应急预案;工作安排包括本部门的工作安排,和指导下级的工作,对于重大的群体性事件,制定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是及时妥善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有力措施,以便能胸有成竹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四是在有必要时积极参与调处。

3、领导有力、组织协调。

进一步完善党政统一领导、综治维稳机构统一协调、部门各负其职的矛盾派查调处领导机制;可在区一级以上建立群体性事件调处专门机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群体性事件的调处,以加强高效、有力的领导,并协调、指挥各部门参与调处,避免各职能部门的“推诿”和“扯皮”现象。在群体性事件防控、预警机制中,也落实首问负责制、主管负责制;同时,建立奖惩制度,落实责任追究制,对漏报、迟报、虚报、不报群体性事件的隐患、发生信息的,纳入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年终考评范围,因群体性事件的防控、预警失误、贻误造成重大事件的,应给予一定惩罚;另一方面,对于在信息报送、预测和预防群体性事件中的有功

人员,应该受到表彰。

参考文献:

1、罗育辉《妥善处理社会矛盾,权利构建和谐天河》(《广州司法》2006.03)

2、尹耀新《群体性事件处置对策探讨》(《丽水日报》)

整体性研究 篇6

[关键词]高中政治 课堂教学 整体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30042

导入属于课堂教学的“润滑剂”,科学有效的导入设计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互动探究活动的开展,影响较为明显。有些高中政治教师对教学导入环节研究不够深入,缺乏整体性的掌控,使导入成为可有可无的环节,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影响了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在教学工作中加以改进。

一、课堂导入整体性的内涵

教师在设计教学导入内容以及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站在整体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充分体现课堂导入的整体性。所谓课堂导入整体性,即在设计导入和组织导入时,着眼于整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以及教学目标任务,体现课堂导入对教学工作深入开展以及学生学习引导启发等方面的综合作用,使导入环节与整个教学工作融为一体。立足于整体性角度开展的教学导入,可以体现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可以促进课堂教学结构更加优化,起到前后呼应的作用;三是可以突出教学重难点,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做好铺垫。

二、课堂导入体现整体性的路径分析

1.课堂导入体现“激发学习兴趣”的目标。高中阶段的学习活动紧张且节奏快,学习更多时候变成了一种任务,许多学生在政治课堂中学习兴趣低下,难以全身心投入学习研究活动之中。此时教师就应当强化教学设计,包括教学导入环节的研究,让学习活动成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例如《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教学伊始,笔者选取了学生选举班级干部这样的一个角度进行导入:“同学们,你们从小学到现在,选举过班级干部么?是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选举的呢?”这样的导入一下子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他们回忆起自己参与班级干部选举的各种情形,有一次性无记名投票选举的,有候选人竞选角逐的……然后从学生自己感受颇深的班级干部选举引入民主选举制度的内容,避免了枯燥导入带来的乏味感,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调动起来,为接下来的政治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的情感与氛围基础,和整个教学活动融为一体。

2.课堂导入体现“补充教学内容”的目标。高中政治教学涉及的信息量较大,除了在课堂互动环节演示和补充教学信息之外,教学导入环节也可以体现对教学内容的补充,特别是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将这一方面的功能体现得更为明显。在课堂导入中补充一些必要的教学信息,可以从教学一开始就对教材以及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完善,提升教学的生动程度。例如在《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形象导入,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加直观的认识,笔者制作了一组PPT作为教学导入,分别演示了“蒜你狠”“豆你玩”的概念以及内涵,还补充了这些现象出现当年大蒜以及绿豆种植面积和产量等相关信息,为学生全面理解市场供求关系影响价格这一规律提供了较为直观的案例。实践证明,学生在这一方面有了直观的认识,对接下来教学内容的理解,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

3.课堂导入体现“提示重点难点”的目标。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教师运用得当可以发挥纲举目张的效果,可以很好地提示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重点与难点,从一开始就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开展学习研究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例如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中,笔者在教学导入方面进行了形式与内容方面的改进,以一组明确的目标作为导入,要求学生针对“消费观分为哪些类型”“我们身边存在着哪些消费观”“怎样鉴定消费观的正确与否”“我们应当怎样开展消费”等四个方面进行学习研究。从导入环节就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自主活动。通过这样的教学导入,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确了重点与难点,体现了明确的目标指向,学习效率明显提升。

4.课堂导入体现“衔接教学环节”的目标。组织政治课堂教学,不同板块之间的内容需要很好的链接,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自如,不再生硬和干涩。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应当发挥好教学导入的作用。这里的导入除了课堂教学开始时的导入之外,还应当包括不同内容转接之间的导入活动,从一部分内容转入到其他内容教学时,通过几句思维转折的话语,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以及思维的方向成功引向第二部分内容,让教学流程之间实现无缝对接,这也是提高教学流畅程度的重要手段。许多高中政治教师善于在不同教学流程之间实现很好的衔接,使教学前后流畅,学生思维活跃,教学效果较好。

从上可以看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导入的整体性研究与教学成效息息相关,广大教师应当针对教学目标进行深入研究,将教学导入融入整体教学设计与组织之中,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效率提升。

整体性研究 篇7

文化建筑综合体(Cultural Complex)是指通过公共空间将两种或以上不同属性的文化功能(如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歌剧院、青少年宫等)综合、集约地组织在同一城市实体中,不同功能之间充分实现相互支持和促进,形成互补与共生的关系的公共建筑,在建筑形态上表现为一座巨型建筑或一组紧凑、有联系的建筑群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向巨型化、综合化和整体化方向发展,文化建筑综合体的整体性设计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

文化建筑综合体的整体性设计需要将其很好地融入城市公共空间,进行多元功能的有机整合并延续城市文脉,其内容涵盖从城市设计到建筑设计的各个领域,它要求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建筑、交通、基础设施、开放空间和绿化体系等实体形态的影响,同时尊重所处地块的城市文脉和历史传承,使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达到和谐、动态的相互作用。文化建筑综合体不论是集中建设还是统一规划、分期建设,都应该纳入到整体性设计的框架之下。

2 文化建筑综合体的整体性设计原则(表1)

2.1 整体融入城市公共空间

文化建筑综合体的公共空间是城市空间系统的一个分支,是城市空间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交通空间、体型处理等都受到城市形态、场地特征的制约。

例如,位于法国巴黎中心旧城区的蓬皮杜艺术中心1),将建筑体和休闲广场纳入到巴黎城市肌理当中,在场地东侧集中建筑实体,东、南、北三面齐整的界面延续了城市传统街道空间尺度,西侧的休闲广场成为了巨大的吸纳器,将城市生活沿街道顺势引入,四面的人流自然地汇集于此,实现城市生活和城市空间的“无缝”过渡。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文化中心2)为呼应新城规划设计中的沁水河沿河风光带,将东侧文化休闲广场纳入到整个城市滨水休闲空间体系来设计,文化休闲广场使原有的城市滨水休闲空间得到延续,并成为该城市空间体系的重要节点,同时城市生活也被引导进来,人流由东侧广场顺地面缓缓升起的坡道引至屋面,创造出多维度的城市公共空间。

2.2 多元功能有机整合

文化建筑综合体是多种功能的集合,多元功能的有机整合即是在节约土地资源的前提下,建筑实体和外部广场尽可能的紧凑、集中。建筑实体的集中能够节省设备资源,外部广场的集中则有利于大型市民文化活动的开展。从空间形态角度出发,多元功能的有机整合可以分为水平整合与竖向整合两种方式。

山东省烟台文化中心3)的基地为东西长约400m,南北最宽150m的狭长地形,其功能包括博物馆和大剧院、群艺馆、京剧院以及青少年宫、书城三大部分六大功能。面对复杂的场地因素及功能组成要素,设计中运用了水平整合原则,将建筑实体集中于场地南侧并呈长条状布置,最大限度地空出北面用地作为市民室外活动场地,集中的北部广场成为城市大型庆典活动的场地,为建筑体提供了观赏距离,也避免了由于多种文化功能的并置而导致的场地割裂、广场散布的不良现象。

广州花都区文化中心涵盖综合会展中心、文化馆和青少年宫三大功能,是集展览、交流、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设计中运用了竖向整合原则,即在竖直方向上将建筑实体与场地划分开来。文化中心的底层架空,设计成市民的室外文化活动场地,由三个圆形交通核心支撑起建筑主体,主体功能集中于建筑的三、四层,像是漂浮在空中的云朵,为底层文化广场提供了遮蔽和空间限定。

2.3 城市文脉的延续

文脉主义强调通过形体、空间、装饰及细节的处理对城市环境中的历史、自然要素进行复制和转译,以求建筑与城市在视觉、心理和环境上的传承延续。

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沃克艺术中心新馆是一个追忆历史、延续新老城市空间、探寻城市记忆的实例。新馆设计中保留了原馆的精髓,通过透明的玻璃幕墙,将博物馆和熙熙攘攘的都市丛林连接起来,建筑物悄然融入城市生活,使新旧两馆之间的衔接更为自然,体现了新旧完美统一。

日本山口县的情报艺术中心的主要功能包含了剧场、展览空间、小电影院和市立图书馆。建筑造型摒除了大都市文化建筑的刻板印象,而呈现出波浪形的立面形象,设计中将山峦的起伏变幻作为城市的自然文脉,内部空间尺度的转换,建筑三个“山头”的大小高低变化对应着山峦的脉势,与其所在基址环境中不远处的山峦产生了极为协调的美感,同时也极好的适应了内部空间的需要。

3 文化建筑综合体的整体性设计策略(表2)

3.1 规划设计层面:空间减法——核心公共空间的营造

罗杰·特兰西克在《寻找失落空间》4)一书中说:“控制图底关系的目的在于建立不同的空间层级,理清地区内的空间结构。”空间减法是指利用图底关系法则在整体空间布局的实体中减去虚体空间,利用虚体空间组织、串接各功能空间要素,该虚体空间可以表现为下沉广场、台座广场和庭院等,这些虚体空间往往成为整个文化建筑综合体的核心公共空间,有效的集约组织了主入口广场空间。

日本神奈川县的的湘南台文化中心5),含有儿童馆、文化馆、剧场、体育馆和天文馆等多种功能,长谷川逸子将70%的功能空间埋于地下,地上部分则利用空间减法获得虚体空间——场地中部的下沉式庭院,创造性地将人流引导至场地内部,营造出室外核心公共空间,进而通过下沉庭院组织各场馆出入口,人流有序而不紊乱。

河南省信阳市博物馆、图书馆和文化艺术中心6)的基地呈方形,建筑物在方形块状布局的基础上在东侧挖减出内广场,成为了建筑群体的向心空间,三栋单体建筑均向该广场设置主入口,而将次要入口设置在临街的外侧,有效地组织了公共空间层级序列。

3.2 建筑设计层面:统一基座或屋顶——建筑整体感的塑造

统一的基座或屋顶是最为常见的建筑整体感的设计策略,它使得零散的体量在同一建构语言下得到规整。

卢塞恩文化中心7)的三大功能体块:音乐厅、会议中心和博物馆的外立面分别选取了不同的材质主体——水平、消隐、网格,表达功能的差异性,而巨大的屋顶则使得文化中心显现整体化,室外公共活动空间被这上边界给确定下来,具有很强的场所归属感,镜面般的金属屋顶反射着卢塞恩湖的粼粼波光,使建筑消融在环境之中。

广州市的萝岗中心城区文体中心包含大剧院、图书馆和档案馆三种功能,整体空间布局由传统的岭南庭园余荫山房拓扑形变而来,建筑体散布在场地当中,设计结合场地地形,运用立体化的基座平台将三馆串接相连,使其获得整体的形象。

烟台文化中心是以上两种策略的综合运用,首先用一层高的基座平台将各部分功能连成整体,平台之上形成三大散布的建筑体量,在造型上分别寓意为历史之石、现代之石和未来之石。立体基座有效地将人流引入到建筑的架空平台内,形成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半室外空间;而整体大气的屋顶连接板则使得立体平台下的活动有了空间归属感,也使得整体建筑形象流畅动感、大气磅礴。

3.3 细部设计层面:统一的形体和细部逻辑

统一的形体和细部逻辑的整体性设计有两种方式:一是单体母题式设计,各单体高度的一致,组合形成一定的韵律;二是各单体在同一套逻辑的基础上演绎,形成多样的单体形态,是同一造型逻辑的拓扑重构。

吉巴欧文化中心的各功能均质地布置于场地中,形成三组“村落”,伦佐·皮阿诺按照比当地棚屋形式大得多的尺度,选取原生材料,用现代技术建造各个单体,尽管建筑自由的分布,但是统一的布局韵律以及形体构成使其整体性强烈并具有当地卡纳克族村落的布局特点,做到不求形似,但求神似。

瓦伦西亚科学艺术城的博物馆、天文馆和歌剧院三组建筑并不是一次建成,而是统一规划、分期建设的,由于场地限制较少,整体布局采用了有机分散式的形态,三馆自由散布于场地之中,三个建筑均采用了卡拉特拉瓦特有的仿生学造型,尽管建筑形状和体型均有较大的差异,但是肋状结构体又能相互和谐呼应,并通过大面积的水面将三馆连为一体。

4 结语

文化建筑综合体是城市公共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以在城市空间中形成紧密联系的、开敞的、复合的共享空间,同时,作为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是浓缩凝聚城市文化记忆的关键单元与重要节点。在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现阶段,我们期待并相信,基于整体性设计的文化建筑综合体创作理念将在实践和理论中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和认可。

注释

11)陈苏柳,刘松茯,饶望等.历史与未来的搭接——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的再解读[J].华中建筑,2004,22(3):25-27.

22)李天世,王扬,张肖.烟台市牟平文化中心[J].城市环境设计,2011(3):186-191.

33)何镜堂,王扬,李天世.基于“两观三性”理念的地域文化建筑设计营造——烟台文化中心规划与建筑设计[J].建筑学报,2010(4):62-66.

44)[美]特兰西克著.寻找失落空间[M].朱子瑜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55)黄雪珍.日本藤泽市湘南台文化中心[J].时代建筑,1990(3):61.

66)刘宇波,向科,陆超等.公共文化建筑集群的整体性营造——以信阳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方案设计为例[J].华中建筑,2009(8):132-136.

快速路整体性匝道仪控仿真研究 篇8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车辆保有量的提高, 快速路交通量逐年上升, 造成快速路交通高峰时段的流量与设计通行能力的矛盾日益突出, 部分路段车辆通行困难, 产生了拥堵现象, 严重时几乎变成一“大停车场”。

造成快速路拥挤的原因, 一般分为2种[1]:重现性交通堵塞及非重现性交通堵塞。本文主要以重现交通堵塞为研究对象, 以检测器检测的实时资料为前提, 实施整体性匝道控制模型, 使整个系统的车流运行达到最优化。

1 多路段的离散交通流模型

交通流模型是描述交通流状态变量随时间变化、分布的规律及其交通控制变量之间关系的方程式。根据交通流理论[4]:

速度方程:ut+uux=dudt (1)

车流宏观连续方程:qx+ρt=0 (2)

为符合实际车流行为, Payne的车流方程加入驾驶者对路况预期心态的影响υ和驾驶者跟车反应的时间系数τ, Payne车流方程如下:

dudt=1τ{[ue (ρ) -u]-υρρx} (3)

对式 (3) 进行空间和采样周期离散化处理 (差分方程) , 即把道路划分为若干路段, 并假设第i路段内交通情况保持一致, 则得实用的速度动态模型[4]:ulk+1=ulk-Δtξulkulk-ul-1k0.5 (xl+1-xl-1) -

Δtτ (ulk-ue (ρlk) ) -υΔtτ1ρlkρl+1k-ρlk0.5 (xl+2-xl) (4)

式中右端第2项引入了一个调整系数ξ, 这是为了便于调整该项权重, 使模型更容易适合实际的交通情况。后面2项的权重可以通过适当估计τυ的值加以调整。

同理由车流的连续方程式 (2) 可推导出多路段的密度方程式[6]:

ρlk+1=ρlk+Δtnl-1qlk+1-nlql+1k+1nl (xl+1-xl) Δtrlk+1-slk+1nl (xl+1-xl) (5)

流量方程式

qlk+1=nl-1ρl-1kul-1k (6)

式 (4) ~ (6) 为多路段离散的交通流模型, 描述快速路动态的交通状况, 即路段主线的交通状况和上下匝道流量的交通关系。

式中:Δt为仿真时段间隔, 周期长, s;k为第k采样周期, 时间状态参数 (离散) , 时间点[ (k-1) Δt, kΔt]之间为第k时段;l为路段编号;xl为路段 起始点路程, km;nl为路段l的车道数;qlk为第k时间段内 (时间点[ (k-1) Δt, kΔt]之间) 经过 xl时的路段流量, 辆/h;rlk为第k个时间段期间, 第l路段的上匝道实际流量或仪控流量;slk为第k个时间段期间, 第l路段的下匝道实际流量;ulk为在时间点kt, 第l路段内所有车辆的平均速率;ue (ρ) 为路段密度为ρ时, 所对应的自由流均衡速率, km/h;ρlk为在时间点kΔt, 第l路段内车辆的平均密度;τ为疏解时间, τ≈0.022;υ为预期参数, 反应驾驶者对下一路段密度改变得预期, υ≈19.2 km2/h。

2 动态的交通流模型用于控制系统的描述

匝道仪控制的主要原理是在入口匝道处, 适当限制进入快速路的车辆数, 避免快速路主线交通量过大时, 因入口匝道车辆的加入, 而使阻塞情形更加严重, 迅速降低其服务水准。主干道的交通可通过交通流理论基本的连续模型式 (1) 、 (2) 反映, 也可通过离散模型式 (4) ~ (6) 来反映。本文主要研究快速路上匝道的交通控制, 所以选择离散的交通模型。尽管流量q、速度u和密度ρ是交通流的3要素, 但控制状态模型总选速度u、密度ρ作为系统变量, 因为速度和密度的变化关系是一致的, 所以将式 (6) 代入式 (5) , 消去流量, 将上匝道的静流量作为控制变量, 式 (5) 化简为[9]:

ρlk+1=ρlk+Δtnl-1ρl-1kul-1k-nlρlkulknl (xl+1-xl) +Δt1nn (xl+1-xl) γlk+1 (7)

由式 (7) 及多路段的速度方程 (4) , 就路段l而言, 可组成一系统方程组如下[12]:

[ΔulΔρl]=Δt{[glhl]+[01nl (xl+1-xl) ]γlk+1} (8)

式中: Δul=ulk+1-ulk; Δρl=ρlk+1-ρlk;

hl=nlρl-1kul-1k-nlρlkulknl (xl+1-xl) ;

gl=-ξulkulk-ul-1k0.5 (xl+1-xl-1) -1τ (ulk-ue (ρlk) ) -υ1τρl+1k-ρlkρlk0.5 (xl+2-xl)

设定路段l=1, 2, …, N, 式 (8) 简化如下:

ΔX=Δt[F (X) +Bγ] (9)

(也可分开写为:Δx1=Δt·g (X) , Δx2=Δt·[h (X) +br] ) 。

式中:X=[x1, x2]T ;ΔX=[Δx1, Δx2] T;

非线性速度方程部分 (Δx1=Δt·g (X) ) 以泰勒展开式分解取得更为精确的二阶非线性速度方程为:

x1 (k+1) =x1 (k) +Δtg (X (k) ) +Δt22{g (X (k) ) x1g (X (k) ) +g (X (k) ) x2[h (X (k) ) +bγ (k) ]} (10)

非线性的密度方程:

x2 (k+1) =x2 (k) +Δt[h (X (k) ) +bγ (k) ] (11)

设上匝道的净流量为γlk+1, 即:

γlk+1=rlk+1-slk+1

3 非线性控制系统求解

假设将仪控系统预定在使主线流率达到最大化为目标, 这相当于主线实际车流与理想车流之间的误差最小。于是假设快速路的最大流量发生在速度为X10、密度为X20的控制点, 则目标函数可以表示为下式, 其中正定方阵Q1、Q2、Q3分别代表速度、密度和控制变量的权重[9]。

J=D1ΤQ1D1+D2ΤQ2D2+γΤ (k) Q3γ (k) (12)

式中:D1=[x1 (k+1) -x10];D2=[x2 (K+1) -x20]。 (13)

为了求得使下一阶段 (k+1) 成本绩效值最小的控制变量γ (k) , 将 (10) 及 (11) 代入上式, 并对J微分, 再令dJdγ为零, 则求解出最优控制量γ* (k) :

γ* (k) =-Δt-3{14[b (g[X (k) ]x2) ]ΤQ1[b ([gX (k) ]x2) ]+Δt-2×bΤQ2b+Δt-4×Q3}-1×{Δt2×Q1×b×g[X (k) ]x2×{ (x1 (k) -x10) +Δt×g[X (k) ]+Δt22{g[X (k) ]x1×g[X (k) ]+g[X (k) ]x2×h (X (k) ) }}+Q2×b[ (x2 (k) -x20) +Δt×h (X (k) ) ]} (14)

由式 (11) 知, 最后的仪控率取决于

rlk+1=γ^lk+1+slk+1, γ^lk+1γ* (k) (15)

γ* (k) 可由式 (14) 解出, 通过求出上匝道的流量rlk+1, 下匝道的流量slk+1应该可预测出来, 一般来说, 下匝道时间序列的流量资料{slj, slj+1, …, slk}可通过安装在下匝道口的闭环检测器得到, 通过卡尔曼滤波方法可预测出下一时段下匝道的流量slk+1

4 算例仿真与分析

为了证明和评估非线性整体匝道仪控模型的有效性, 假设一西向来快速路网的快速路 (见图1) , 路段零、路段1至路段5共6个路段, 主线均是3车道的快速路, 基本的交通参数如表1所列。

仪控分段起点主要设置在出口匝道上游10~20 m, 终点则设在下一仪控分段的起点, 假设分区内的车流具有均质。快速路交通参数中, 控制目标的流量采用1 900 辆/h, 引用所校估的速率-密度车流函数关系, (3车道的车流模型:u=75 (1+1.81 (ρ+1063) 6.1) -0.37) , 控制点对应的速率为64 km/h及密度29.5辆/ (km·车道) , 即控制点q=1 900辆/h, x10=u=64 km/h, x20=ρ=29.5 辆/ (km·车道) 。用matlab 6.5作为仿真工具, 用matlab语言编制仿真程序 (见图2) , 分别对快速路网在交通高峰期实施仪控和不实施仪控2种情况比较, 分析时间为3 h, 时间段t=20 s, 仿真效果如下:

1) 未实施匝道仪控的仿真效果, 如图3所示。

2) 实施仪控的仿真效果。如图4所示。

仿真结果比较, 实施匝道仪控后, 整个主线上的平均密度、平均流量和平均速度均比不实施仪控有很大的提高, 通过绩效值比较, 实施仪控的绩效值明显降低。

5 结束语

匝道仪控在国外已被证明最具效益比的交通管制策略, 它可以使快速路的车流维持某种程度的行进, 并充分利用其容量, 大大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若根据我国道路特点实施匝道仪控, 仍须有一些措施加以配合, 比如需要解决客观地理条件造成的设计缺陷 (交叉口间路段距离小, 快速匝道距交叉口距离较近;道路条件限制, 加减速车道长度偏短) , 若妥善规划, 将是缓解我国快速路交通拥挤的最可行方案。

参考文献

[1]杨佩昆.交通管理与控制.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3

[2]扬盛福.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9

[3]匝道控制理论与实施[J].快速路, 1995 (2) :7-10

[4]王亦兵, 韩曾晋, 贺国光.城市高速公路交通控制综述[J].自动化学报, 1998, 24 (4) :486-494

[5]周商吾.交通工程[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987

[6]李作敏.交通工程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0

[7]杨晓光, 考虑进出口匝道排队约束的城市快速路交通系统动态控制方法[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 1994, 19 (2) :21-26

[8]郭尚来.随机控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9]Chang T-H.Nonlinear control application integra-ting freeway on-ramp flow metering[C]//Proceed-ings of 14th World Congress of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utomatic Control.1999:91-96

[10]Zhang H M, Stephen G., Jayakrishnan R R.Co-ordinated traffic-responsive ramp control via non-linear state feedback[R].Transportation ResearchPart C 9, 2001:337-352

[11]张堂贤, 庄国钦.非线性系统与高快速路整合匝道仪控之研究[R].台北:台湾国立大学土木工程所, 2002

整体性研究 篇9

关键词:高职数学,专业需求,整体性研究

一、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高职数学课程研究目的和意义

电气化铁道是中国铁路发展的主要趋势, 在未来十年是我国铁路的关键施工项目。特别是已经实施的北京—上海高速电气化铁路, 以及近期开设的哈尔滨—大连电气化铁道线路, 以高速、高效、节能、环保的特质, 真正实现了铁路的跨越式发展。电气化铁路的建设、经营和管理迫切需要大量从事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系统的自动检测、牵引供电系统自动调度和牵引变配电检测、调整和故障处理的高级实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而电气化铁道技术人员需要坚实的高职数学知识作为专业学习的基础。

高职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教育课程承担了为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数学知识、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基本数学素养的教学任务。数学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的整体素质, 可以说高职数学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但近年来, 高职院校数学教学呈现出一些问题, 教学内容与专业需求的脱节、高职学生较差的数学基础、无法符合课程改革需求的教材、单一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评价的片面性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有些学生不能对高职数学课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果任由这种情况长期发展下去, 将会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 从而导致学校学生整体教学质量水平下降, 造成学生不能适应岗位需求, 无法成为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不良后果。

二、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对高职数学知识需求分析

为了能够更贴近专业, 与专业需求零距离, 笔者采用了各种方法和手段进行调研。不仅与第一线的专业教师针对数学知识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 并与学科带头人进行交流, 进入课堂现场旁听专业课, 得出专业需求。基于以上调研, 得到以下几点认识:

(一) 专业各门课程需要的数学知识点普遍零散, 缺乏整体性和关联性

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课程多样, 知识需求不一, 不同课程所需的数学知识各异。然而, 要求学生按照学科体系学习所有数学知识, 无论从课时方面还是从应用方面都是不科学的。为了提供方便学生掌握后续专业课程所需的数学知识, 就要按照“必需、够用”的标准将分散的知识点整理出来, 并以专业模块的形式进行整合, 建立动态的模块化教学集成系统, 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打破“无用论”, 突出数学“专业工具”的特征

一直以来, 高等数学课程与专业结合不够, 无法让学生产生“学有所需, 学有所用”的认同感, 高等数学课程给学生甚至专业课教师的感觉都是“无用”。课程过分强调对理论的解释和公式推导, 对计算方面要求高, 要求很多计算公式的记忆和解题技巧的使用。而专业课对高职数学的需求往往体现在应用数学思维上, 这比繁琐的计算要求更高。事实上, 枯燥的推导远远没有直观的图表易于理解, 而一些复杂的数学计算完全可以很容易地通过数学软件完成。显然高等数学知识在专业课程中承担的更多是方法性、逻辑性而不是简单的理论概念和推导, 并且利用专门的数学软件可以计算更为繁琐的数据分析, 为专业需求提供坚实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 专业工具性突出。

三、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高等数学课程整体性实施

(一) 根据专业需求, 建立高职数学模块化课程模式

人才培养是否适应企业需求一直是教育界衡量学校人才培养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企业更注重人才的岗位实践能力和岗位技能训练, 显然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企业需求。模块化教学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模块, 以从事职业的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为主线, 通过模块课程间灵活合理的搭配, 首先培养学生宽泛的基础人文素质、基础从业能力, 进而培养其合格的专门职业能力。

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培养的技能型人才主要面向电力领域。通过以项目管理的方式进行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内涵建设, 以项目服务为载体实施人才培养, 从而促进课程建设模式探索的不断深入, 构建“服务专业, 重构高职数学课程体系”的“专业+项目+服务”的高职数学建设模式。根据调研结果, 通过三个阶段对高职数学课程进行结构性分析。

1. 第一阶段——知识压缩

从专业的角度出发, 不再采用学科体系的章节逻辑式, 将学科知识都一一讲解, 而是对传统的数学学科体系知识根据专业需求进行删减, 减少复杂的数学证明和推导。但这种方式不管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 仍属于传统数学的教学模式, 仅做到了知识方面的删繁就简, 还需进一步细节化处理。

2. 第二阶段——应用举例

在对传统的数学知识进行简单压缩后, 为了突出数学的工具性特征, 将应用数学知识作为一个总模块进行细分, 分为几个模块, 每个模块添加相应的应用数学知识内容。这一阶段与第一阶段相比, 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首先是整合了知识内容, 其次是开始突出数学知识的应用, 但不足之处是每个模块内部仍保留了数学内容的逻辑体系, 重点突出知识间的前后关系, 以及依然注重数学计算方法与技巧。

3. 第三阶段——PPS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拓展专题模块

为了与专业需求紧密结合, 在实现了知识模块化后, 参照工作模式建立以作业流程为导向的“PPS”模式。即专业 (Professional) +项目 (Project) +服务 (Service) ,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作业流程为导向”、以专业典型的真实任务为主要教学内容案例, 功能相对独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每个模块由“专业典型案例引入→知识探索→案例分析→案例解决→专业案例拓展→专升本专项训练”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构成, 并增添专升本专题模块。教学案例要突出数学与专业知识的关系, 例如电流的计算可用来做导数模块的案例、电压的求法可以作为积分模块的典型案例。考虑到高职高专学生对学历继续教育的需求, 还增加了专升本专项训练, 扩展了能力训练范围, 增强了学科实用性。

(二) 编写适合于专业需求的项目化教材

高职数学作为服务专业的基础课, 要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为后续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并发挥工具作用。因此, 高职数学教学内容, 必定要打破统一教材、统一大纲、统一教案的模式, 按照“必须、够用”的标准, 在教材选择和教学内容组织上认真把握, 严格把关。数学教师要与专业教师合作, 深入了解专业课程对数学知识的需求情况, 严格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选择适合学生层次的内容, 引用专业案例, 编写出具有专业特色的教材, 使学生能够体会到“学有所需、学有所用”。根据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授课, 涉及的教学内容有微积分、级数、微分方程等。教学内容要突出数学与专业知识的关系、数学与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关系, 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性,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三) 改革评价体系, 培养高素质人才

教育改革已实施多年, 一直强调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传统的学科体系对学生的评价手段通常是根据期末考试来判定学生学习状况。应试教育带来的就是学生学习的功利性, 学习只为及格, “平时不学习, 考前靠突击”成为很多学生的学习口号。一卷定输赢这种考核方式不仅非常不利于创新性和 (下转第18页) (上接第15页) 实用性人才的培养, 也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不能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也要进行改革, 根据每节课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三项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学习态度、知识掌握、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多方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 更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这样的考核方式不仅能有效评价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及实际应用的情况, 还能够给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 并且彻底纠正临时突击等现象。

整体性研究 篇10

一、新形势下小学英语教学研究的背景

2001年, 我国小学教学中加入了英语教学这一项崭新内容。英语教学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项战略性措施推动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近年来, 学校推行新课标, 着重规划创新的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特色, 要求针对不同时期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 进行知识的灌输, 旨在通过科学的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相关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 切实把握课程改革的契机, 实现在小学英语教学能力上的飞跃变得至关重要。以整体性为切入口, 把握牛津小学英语的教学意志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牛津小学英语整体性教学的建议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 其中所蕴含的内容丰富, 外延范围广, 其教学不能单独着眼于某个知识点或知识面, 而需要从整体把握, 实现“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为发展基础, 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牛津小学英语的教材编排本身十分注重整体性, 具体可通过如下三方面进行把握:

(一) 保证教学内容循序渐进, 避免以应试为出发点的“要点式”教学方式。

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段有着不一样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就小学阶段而言, 由于处于知识的启蒙阶段, 对所学内容是否有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对该门学科的专注力和耐性, 甚至影响他们日后所能达到的造诣高度。因此, 本阶段的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浓厚兴趣, 希望以正确的态度引导他们对英语产生积极的认识, 摒弃学习英语的心理屏障, 并在兴趣驱使下通过敢于说、勤于写、善于读等方面加强他们的语言能力。然而, 在考试体制的大环境影响下, 教学目的常常本末倒置, 教师容易误导学生着眼于分数的比较而忽略了对兴趣的培养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学生往往呈现“高分低能”的问题, 考试高分的光环下却笼罩着不敢说、不会用英语的阴影。基于此, 牛津小学英语从维系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培养的整体性出发, 以科学的编写、编排体系为基础, 体现出自身的教学价值。牛津小学英语的教学方案主次分明, 以“话题、功能、结构、任务”作为线索编排内容, 便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 并顺理成章地运用于教学以帮助学生在思维和语言能力上进行整体性理解、记忆和运用。

(二) 寻求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 实现教学整体性和效率的有机统一。

课堂是教学的基地,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是教师们应该思考的问题。通过开发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不同方法的教学功能, 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高的教学质量和稳定的教学进度是保证课堂教学整体性的必要条件。以上可通过两方面进行加强:一是将课讲“活”, 通过多媒体、角色扮演、亲身体验等多种生动活泼的传授方式, 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 让学生们在充满各种感官刺激和欢声笑语中轻松地掌握所学内容, 甚至举一反三;二是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动态把握学生对授课方式的想法, 并作及时的调整, 务求在不断完善授课方式的过程中, 建立师生之间相互信任、共同进步的和谐关系。

(三) 注重保持教学内容的整体性, 构筑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整体性研究 篇11

一、注重能力培养的整体性,防止教学思路断线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功利主义等思想的影响,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着的问题是注重学生考试成绩,忽略了对学生英语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对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也不够注重,这样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方法虽然从分数方面来看是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从学生的长期发展来看是极其不利的。从学生的学习长期发展来看,小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取得好的分数,满足家长和教师的期盼以及升学的需求,最为根本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英语,获得更多的技能,能够实现与更多人的交流与沟通。因此在进行小学英语教学时,应该注重培养小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能力和注重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牛津小学英语的整体性教学就能很好地满足以上的需求。

例如:牛津小学英语教材的编写中,大多数都是按照“话题、功能、结构与任务”的形式进行编制的,这样进行教材编写的目的是能够更好地突出教材的整体性与教学的实用性,一方面,通过这样的原则编写的教材能够有利于教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牛津小学英语教学应该切忌存在急功近利的教学想法与模式,教师在进行小学英语牛津教学时应该根据牛津小学教材的特点制定相适应的实践方案,注重突出教学的整体性以及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思考能力的特点。另一方面,为了有效地防止学生出现思维上的断层和不均衡的现象,教师应该在英语教学时突出教学重点,同时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除此之外还应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加强实践教学。

二、注重知识传授的整体性,确保教学能够满足融会贯通的标准

牛津小学英语教材是严格根据我国小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同时结合国际英语的教学模式进行编制的具有较强实用性的小学英语教材。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不仅已经通过了教育部门的审核与认证,并且目前已经成为众多小学英语教材。在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教材包含了多个方面的内容,例如:家庭生活、课外娱乐、学校生活以及个人情况等等,教学内容十分丰富,因此在进行小学牛津英语教学时,教师应该充分的掌握牛津英语教材的内容以及教学的大纲,切实的把握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性,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

例如:在小学三年级的英语教学中,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对英语字母的认识、简单的口语交际以及部分简单英语单词的学习。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能只关注三年级的教学内容,还应该进一步的考虑到与四年级教学内容的关联。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切实地把握好教材运用的整体性原则,充分地考虑到教材与教材之间的关联性,确保教学能够满足融会贯通的标准,这样才能让小学生学习的英语知识变得系统化,从而为其今后的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英语基础。

三、注重课堂教学的连贯性与整体性,努力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关键,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的主要场地。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英语教学时,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课堂质量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对整个英语教学的连贯性与整体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英语教学时。首先应该提高课堂教学的活跃度,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应该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才能有效地实现课堂氛围的融洽。例如,在进行英语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英语学习的内容,引入适当的英语话题,与学生一起交流、探讨,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活跃英语课堂教学的气氛,还能拉近学生与教师间的距离,实现课堂教学的连贯性与整体性。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牛津教学中进行整体性教学,单凭教师或者是学生一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教师、家长以及学生的相互配合与努力。同时坚持整体性教学的教学思想,不仅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时也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利于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教学水平。

整体性研究 篇12

关键词:整体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体系

作为人类文化瑰宝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自其面世后, 在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一直被大家推崇、继承、发扬着。马克思为人类提供了无尽的知识盛宴, 引导我们的思想不断进步, 逐步接近真理。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 它为我们提供指引, 带领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所以具有如此功能, 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方法、理论内容、逻辑结构和历史发展形成了一个科学发展的有机统一的整体体系。

一、整体性的含义

整体性属于辩证法的范畴, 马克思以及恩格斯特别重视对整体性这一概念的阐释。整体性是把一定对象和存在视为内容和结构完整的统一有机体, 是一种辨证分析的方法和观察原则。马克思认为整体并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 而是在个体总和上的提升, 整体决定部分。马克思将整体性的方法用于其对社会以及人的本质说明, 表明社会并不是个人的集合, 而是这些个体彼此之间发生的联系、关系总和。蒲鲁东说, 从社会角度看, 没有奴隶与公民之分, 两者同属于人这一范畴。但是, 事实正好与此相反, 从社会之外看, 奴隶和公民才属于人的范畴。社会规定了成为奴隶或公民, 用字母表示即A和B之间的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体系研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体系研究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学科、教材、课程等相关体系的内容研究。这些年, 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体系探讨正是从这些方面来开展的。

三、整体性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体系研究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各体系紧密相连, 其中理论体系是基础

体系就是把一系列理论上的观点联合起来, 从而形成一个与范式相类似的东西。体系就是学说形成的范式, 是一个理论观点所形成的逻辑集合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个科学的体系, 从不同角度来看, 其又可以具体细化为理论、学科、教材和课程等体系。理论体系就是从理论的角度来说, 它是一个有着严密逻辑和合理结构的知识体系, 是由一组彼此有关联的命题和概念经过学者的严密论证及推理而形成的, 反应出来的是理论上的观点和逻辑上的架构。学科、教学以及教材体系则是从学科建构、教学和教材框架上逐步推进开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各个体系, 不管类型相同与否, 彼此之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其中理论体系是学科、教材、教学以及课程体系的基础。从这一角度出发, 我觉得, 教师如果不对理论体系作深入研究, 很难将教材向教学系统、向认知系统以及信仰系统转化, 更谈不上教导学生来区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材、教学以及课程体系了。理论体系向其他体系的转化不是只有教材组专家或相关授课教师才能去做。唯有深入透彻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体系, 才能有望改进教材, 真正实现教材向教学系统、向认知系统以及信仰系统的转化。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各体系应当在整体性的指导下构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各体系只有在整体性的指导下构建, 才能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才能实现其意义。第一, 整体性提供给我们的是完整的、系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要求我们了解掌握唯物史观, 并且能够运用它分析现实问题, 树立科学合理的世界观, 用科学的方法论看世界。第二, 整体性在逻辑思维上为研究者提供力量, 强调宏观整体的视野是分析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必备要件, 必须在宏观和整体的背景下研究问题, 要重视各个理论相互间内在的逻辑关系, 结合连续性以及规律性分析社会。第三, 整体性强调从宏观上, 可观与实际相结合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要求我们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发展, 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换句话说, 要在发展中把握整体性。第四, 整体性帮助人们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关键内容, 即我们大力提倡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当人们认识到这一关键内容时, 就可以在精神上获得力量。这一过程是有关理论的原理、运用和发展的有机统一的发展过程。这样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 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我国的发展演进。

四、结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个体系之间, 不管类型相同与否, 彼此之间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只有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有了客观深入透彻的了解下, 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一个整体看待, 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体系。

参考文献

[1]袁银传.整体性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体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 (08) .[1]袁银传.整体性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体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 (08) .

[2]梁树发.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与基本原理体系的建构[J].教学与研究, 2007, (11) .[2]梁树发.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与基本原理体系的建构[J].教学与研究, 2007, (11) .

上一篇:后灌浆处理下一篇:春节风俗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