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性框架(共11篇)
整体性框架 篇1
英语语篇阅读中,对语篇局部“句子结构”隐含意义的把握,始终是阅读理解的基础和难点。中国学生常常发现语篇中有些英语句子既长又比较难理解和翻译,主要原因是这些句子大多具有隐含之意。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解决语篇局部“句子结构”的那些隐含意义,从而实现由表层意义到深层意义的理解。为此,本文尝试应用索绪尔“语言”与“言语”、“历时性”与“共时性”关系原理,并在构建“语篇框架”整体性意义的背景下,对语篇局部 “句子结构”中的隐含意义进行分析和研究,帮助学生实现语篇意义的再次整合及对局部句子意义新的认知,进而提高他们的英译汉翻译能力。
一、语篇整体性意义与局部“句子结构”关系对学生英译汉翻译的影响
目前,英语阅读课大多是围绕“语篇框架”模式展开的。整体性观念是语言学结构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整体性观念就是指在一个实体中,其构成因素必须遵守一系列对实体和构成因素具有决定作用的内部运作规律。一般来说,结构主义企图探索某种意义或文化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结构及关系中被表达出来的。[1]语篇阅读教学中,构建“语篇框架” 已成为阅读课堂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理解语篇整体性意义的一个有效手段。从形式上看,“语篇框架”是指全文共分为“几个”部分,但是,其内部各组成部分要素是有机地联系起来的或者说具有互动关系的。在构建“语篇框架”的过程中,教师较关注关键词、主题句、语法分析、词汇及句子表层意义的讲解,而忽略对语篇局部“句子结构”深层意义的分析和指导。英译汉翻译多是围绕句子表层意义翻译,因此,学生英译汉经常缺乏深刻性及准确性,更谈不上“雅”。比如句子According to one teacher, the student who hands in neat work is already on the way to scorning an A.
学界认为英译汉的两种翻译模式是“直译” (Literal translation)和“意译”(Free translation)。“直译”,一般就是逐字翻译(word-for-word translation), 即,按照句中词汇顺序、字表意思及语法特点进行翻译。因为,在例句中含有一个定语从句“…who hands in neat work…”。所以,学生“直译”时就强调句中定语而翻译成:按照一位老师所说,交上整洁作业的学生就已经是在获得高分的路上了。“意译”, 一般不被句中语法所限制,也不仅仅依赖逐字翻译,而是应用增减、转换、省略、重复等技巧,并强调以汉语表达习惯来进行翻译。以上例句应用“意译” 可翻译为:根据一位老师所言,学生交上整洁作业就意味着已接近高分了。“直译”较适宜于意义和句子结构简单英语句子的翻译。而“意译”更接近“言语”活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能凸显翻译中“语言”和“言语”之间的有机联系。其实,培养英译汉翻译能力,就是要培养英译汉“意译”翻译能力,因为, “意译”可以体现学生对语篇整体性意义的把握,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汉语表达能力。
在例句中,根据原语篇的整体性意义,“the student”是指“top student”(优秀生),“neat”在此具有隐含之意。首先,教师应该将“neat”这个词的表层意义与“top student”进行联想并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其次,教师可以应用“英英翻译”来理解该句:The sentence means that a top student has a good attitude towards study and does his work carefully,neatly and effectively (此处为隐含之意)is likely to get a very good score. 只有教师自身首先对原文隐含意义进行剖析,才能使翻译教学做到“游刃有余”,也才能引导学生对“句子结构”的深层意义进行科学认知,并实现翻译的“达而雅”。在教师对例句的深入剖析和指导下,学生也会对例句进行新的认知,最终使其翻译变得更加完美:“根据一位教师的经验,优秀生所交的作业往往十分整洁和认真,这也是他们获得高分的必然结果。”这样的翻译凸显了例句中的隐含之意以及内容的厚度感,同时,彰显了汉语书面表达庄重之特点。可见,“意译”翻译能力不仅体现了“语言”静态性意义和“言语”动态性意义之间关系分析的能力,而且也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局部“句子结构”深层意义的认知。
二、从语篇整体性意义转向局部“句子结构”意义的共时性与历时性关系分析
瑞士语言学家费尔狄南·德·索绪尔 (F·de· Saussure)划分了“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及语言共时性(Synchrony)和历时性(Diachrony)原则。索绪尔认为 ,“ … the linguist must take the study of linguistic structure as his primary concern and relate all other manifestations of language to it.”[2]语言家认为,语言结构是语言研究的基本对象,言语行为的表现形式包括隐含表达、逻辑关系和言语的心理关系,这些关系都应与语言结构合理地有机地联系起来。在“言语”中理解“语言”的内涵及价值。“语言”是一个抽象的系统性符号,而“言语”是来自日常生活情境中的真实话语(real language),二者是互联互动的。阅读、认知和理解语篇的过程就是有形或无形的“言语”活动。有时,心理活动也可被视为“言语”活动, 如,“言语”表达之前的预设内容和“语言”进行联系或建立关系的心理活动。
语言共时性是研究在一个整体意识中,所感觉的各项同时存在并构成符合系统内部运作规律的各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和心理关系。共时语言学的目的在于对语言的语音、语义、词汇和语法进行相对静态的观察、描写、分析和研究。[3]因此,共时性研究可以结合历时性要素与共时性要素,并从多元性、 开放性、秩序性、系统性、整体性和局部性方面进行考辨。例句中共时性与历时性要素对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的分析:“One teacher said that the top student (共时性要素)who hands in a piece of neat work(共时性要素)that means the top student(历时性要素)has a good attitude towards study and does his work carefully, neatly and effectively(共识性和历时性要素)is likely to get a very good score(历时性要素)。语篇阅读中, 运用历时性就像一个“碎片化”的思维活动。例句中 “…has a good attitude towards study and does his work carefully,neatly and effectively”就是根据历时性和共时性关系原理而构建出新的认知结构,也为“意译” 提供了相 关的语言 内容 。 宏观上看 , 句中的 “attitude”、“carefully”、“neatly and effectively”这些新添加的词与原句的意义能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与语篇整体性意义相吻合;微观上看,各个词汇也是联系了句中的共时性要素,比如,“the student”(共时性要素)联系到“top student”(历时性要素),“neat”(共时性要 素) 与 “attitude”、“carefully”、“neatly and “effectively”(均为历时性要素)建立了关系。这些词汇正是隐含在“句子结构”深层意义中,当读者以共时性与历时性关系来进行关系思维时,他们则成为分析语篇整体性意义与局部“句子结构”意义关系时的重要纽带。总之,英译汉翻译增加的新词汇就是为翻译提供了有效的“语言”和“言语”活动基础。 综上可知,共时性与历时性之间是对立统一互联互动的关系。
三、共时性和历时性对培养学生英译汉翻译的重要作用
1.共时性与历时性对“句子结构”表层意义的分析是培养学生英译汉的基础
索绪尔的历时性研究特点是对所有“他者”的研究,而语言内部的研究则是共时性研究的特点。[4]在此,对“他者”的研究是指对语篇之外的一些历时性要素的研究,比如,体裁特点和“语篇框架”之间的关系,构建语篇整体性意义及其与局部“句子结构”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为理解语篇的隐含意义和英译汉翻译提供了思维内容和“言语”活动背景。 研究“他者”历时性要素,必须借助关系思维与语言共时性及共时性要素之间所建立的关系。关系思维是指在对事物进行思维时,涉及到一些已经存在或新的存在的思维内容,并预设为具有动态性的关系和目标,在思维中可以想象或预设所存在着的潜在要素关系中的显像和运作合理性,由此来诠释思维的全过程,这就是以“关系”的眼光看待思维活动。[5]从某种意义上讲,语篇整体性意义和局部句子深层意义的分析就是为关系思维内容提供存在预设,也为英译汉翻译的深刻性和准确性提供了思维背景和基础。所以,进行英译汉翻译时,首先要知晓“语篇框架”整体性意义。比如,阅读一篇说明文时,说明文写作特点就属于语言历时性要素。对于学生而言,通常比较关注语篇表层意义,而忽略语篇中的一些衔接词、关键词、主题句和语篇体裁特点对理解语篇整体性意义的帮助作用。因此,教师要强调语篇体裁特点,一般,说明文或议论文具有三个基本要素:“What(什么)? Why(为什么)? &How(如何做)?”以此,让学生对语篇整体性意义进行三个层次的分析和理解。共时性和历时性关系及共时性要素和历时性要素也是构建语篇整体性意义及进行英译汉翻译的基础和保障。
2.共时性与历时性对语篇“句子结构”深层意义的分析是培养学生英译汉能力的关键
分析语篇深层意义时,仍需要应用历时性和共时性关系来分析。按照语言历时性,任何形式的语言结构都形成于动态的历时性发展过程中,而其内部形式却是静态的。所以,只有在一种特定时空中或划定的时间片段内才能有效地分析客观存在的句子本身之外的深层意义。按照语言共时性划定所要分析语篇中的局部内容是必须的。笔者发现,根据共时性条件下的语言静态性句子结构特点,学生会轻松准确地理解句子表层意义,翻译句子多以 “直译”为主。但,让他们根据“言语”动态性,多样性特点来分析句子深层意义时或者说应用“意译”技巧时,绝大部分学生则很难使翻译的句子“达而雅”。根据共时性的“同一性”原则,在理解语篇局部 “句子结构”的深层意义时,需要在认知结构的背景下,即在应用“语篇框架”整体性意义的基础上而展开。本质上讲,语篇深层意义的理解就是在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也是为英译汉翻译提供必要的思维内容和知识储备,需要对“语言”的认知过程进行准确性、逻辑性、层级性及完整性的考辨,同时,也需要使“言语”解释的内容具有合理性、逻辑性和有效性。一句话,就是将局部“句子结构”意义与“语篇框架”整体性意义有机地进行衔接,使二者之间建立 “关系”。这个“关系”在“语言”和“言语”、语言共时性和历时性关系原理的作用下,通过关系思维就可以构成一个有机的互联互动的英译汉翻译机制的 “生态圈”。这个“生态圈”的构建源于教育生态学。 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其周边环境之间各个要素之间的生态关系、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及协同进化的原理与机制。
综上所述,索绪尔有关语言共时性与历时性的提出,使学界对语言的研究由“实体”研究转向了 “关系”研究。将学界从过往语言学研究当作学术研究转向语言应用研究。同时,语言应用研究也带来了学界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关系研究的新局面。笔者尝试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和分析语言共时性与历时性以及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借助关系思维,探讨和研究“语篇框架”阅读对语篇局部“句子结构”深层意义及英译汉翻译的支撑意义。文中对于“语言” 与“言语”、共时性与历时性关系的分析,拓展了一线教师学术研究的视野,说明只有把握从语篇整体性意义转向局部“句子结构”意义的分析和理解,才能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英译汉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邱健.从音乐“实体”转向音乐“关系”的结构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3(6).
[2]Saussure.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张碧.历时性生成与共时性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
[4]撒露莎.从语言的共时性角度看语言的静态和动态存在形式的关系[J].安徽文学,2011(10).
[5]孙美堂.从实体思维到实践思维——兼谈对存在的诠释[J].哲学动态,2003(9).
整体性框架 篇2
确立和分析企业信息化构成要素,其主要目的在于,为企业提供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具有实际
效用和指导意义的框架指南,通过专家研究结合企业实际案例分析探讨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内在规律,以促进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迅速判断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并发现其中的问
题。
企业信息化构成要素的提出
由于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构成细胞和命脉,推动企业信息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如何推动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同时,中国巨大的企业信息化市场中也汇聚着行业主管、企业IT厂商和合作伙伴的多方关注,但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政府、企业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困惑,市场也缺乏统一的游戏规则,企业信息化亟待得到有效的组织和必要的引导。
针对此种情况,2002年4月,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委托计算机世界研究中心/ 计世资讯(CCW Research)进行企业信息化构成要素研究,开展企业信息化深层次的研究工作。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为企业提供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具有实际效用和指导意义的框架指南,通过专家研究并结合企业实际案例分析探讨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内在规律,以促使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迅速判断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并发现其中的问题。例如,不同规模、处于不同信息化实施阶段的企业在各个层面和各个环节应该达到的水平、与成功企业的差距和努力的方向等。研究的出发点在于有效地指导和推进企业信息化工作,将推进工作中的各种要素加以提炼,形成可以量化的核心要素,进而帮助和引导企业对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针对性。研究的最终成果在于提炼出企业信息化工作中的核心要素,形成基本的企业信息化框架,为企业提供广泛的指导性建议,使企业避免不必要的偏差。构成要素的主体内容
企业信息化是一项革命性工程,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也力图涵盖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既有战略层次的要素,也有管理层次、操作层次的要素;既有衡量财务性能的要素,又有衡量技术、管理的要素;既有外部环境因素,又有内部因素;既有较为抽象的一级要素,又有非常具体的二级、三级要素。可以说,“企业信息化构成要素”是一个立体交叉的体系结构,能为企业信息化提供全面的指导。其中五个一级要素分别为:认知与推动、企业信息化投入与产出、制造全过程信息化、经营、管理与决策支持,以及对于企业信息化有着深远影响的外部环境因素。它们各自包括的主要内容是:
认知与推动:其中包括企业各层领导对于企业信息化的认识、相应的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机构设置,企业管理基础、企业资源整合与优化以及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和基础设施建设。
企业信息化投入与产出:其中包括企业信息化总体投入状况、企业信息化投入所占比例及每年增长状况、投入资金在不同项目中的分配状况以及企业信息化投资所带来的效益。
制造全过程信息化:其中包括标准与信息编码体系的建立和应用、产品管理、数据仓库及其应用、产品设计信息化、生产过程信息化、产品生产制造系统及其应用、生产管理系统及其应用。
经营、管理与决策支持: 其中包括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及其应用、供应链管理(SCM)系统及其应用、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及其应用、辅助决策支持(DSS)系统及其应用及电子商务应用状况。企业信息化外部环境:其中包括国际发展环境、国家信息化政策和经济环境、行业信息化环境及关联企业信息化发展等其他环境因素。
构成要素的行业适用性
企业类型的多样性决定了它们推进信息化的重点也应有所不同。我国企业根据生产方式的不同至少可以划分为五大类型,包括离散型制造企业、流程型制造企业、混合型制造企业、流通企业及服务型企业。其中,离散型制造企业包括机械加工、电子元器件制造、汽车、家用电器、医疗设备、玩具生产等行业;流程型制造企业包括化工、钢铁、医药、造纸等行业;混合型制造企业包括兼具离散型和流程型特征的制造企业;商品流通型企业及项目管理型企业(如建筑业)的生产过程及管理模式与制造业存在较大差异,其信息化关注的重点应有所区别。
以离散型制造企业为例,它遵循着产品本身的生产与市场的发展规律,形成了从专业的零件加工、零部件配套、装配到产品分销至售后服务的一整套制造——销售——服务体系结构。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通常被分解成很多加工任务来完成,每项任务仅要求企业的一小部分能力和资源。企业一般将功能类似的设备按照空间和行政管理建成一些生产组织(部门、工段或小组)。在每个部门,工件从一个工作中心到另外一个工作中心进行不同类型的工序加工。企业常常按照主要的工艺流程安排生产设备的位置,以使物料的传输距离最小。另外其加工的工艺路线和设备的使用也是非常灵活的,在产品设计、处理需求和定货数量方面变动较多。
从企业信息化投入方面分析,各行业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看,制造行业比较重视硬件(含自动化设备)和网络建设的投入。随着几年来持续地投入,针对低端应用的硬件设备的投入已经趋缓,但依然有10%的企业其信息化重点放在了硬件设备的添置和升级方面。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在软件方面的投资比例也呈现越来越大的增长趋势,目前约为40%左右。
对于实施信息化的主体——企业而言,在选购信息系统时应该充分体现行业特色,从企业生产流程特点入手,分清不同类型企业的管理本质和流程脉络,从而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例如,斯达作为传统行业的下游企业和流程型制造企业,其核心能力就是制造能力,需要更多地关注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成本的控制并保证按订单交货,因而成本控制和管控一体化在斯达的管理系统中占有重要位置,这是系统开发过程中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联想和海尔作为IT、家电行业的上游企业和离散型企业,相对来说更加关注客户关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注重客户服务中心建设和推动以订单流为中心的供应链同步工程。
另一方面,对于企业信息化的服务提供商——IT合作伙伴来说,由于企业在生产及管理流程上存在很大差异,用一套ERP系统服务于所有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无论从管理学还是方法学的角度考虑都是不现实的。因此,正确对待行业的差异性,是国内每一个ERP产品提供商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企业信息化构成要素研究课题组在研究初期已深刻意识到,行业差异性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综合分析以往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经验,60%~70%的高失败率曾经让企业裹足不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IT合作伙伴对于企业核心业务了解不够,任何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案也无法包治百病。
有鉴于此,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行指导的企业信息化构成要素也应该根据企业核心业务和工艺流程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为避免因为面面俱到,反而造成顾此失彼的问题产生,仅以制造业企业为例来阐明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及其构成的核心要素,为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提供指导性框架。当然,各级核心要素也为其他类型的企业信息化提供了参照。即使在制造行业中,由于流程型、离散型和混合型企业的制造流程和工艺大相径庭,因此构成要素在具体指导某类型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其构成要素也不尽相同。
相关背景
企业信息化构成要素研究过程与方法
企业信息化构成要素研究涉及电子信息制造、钢铁制造、化工制造、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烟草制造、航天制造、轻工制造(造纸)、纺织制造等多个细分制造行业,基本体现了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全貌。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先后邀请多达近30位专家参与其中,不同类型的专家包括国家信息化管理机构(信息产业部、原国家经贸委、科技部及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行业信息中心、相关学者以及各大企业主管信息化工作的一把手,他们之中不乏原国家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工程院士、教授、高工等在企业信息化方面的资深研究人士。邀请的企业专家均为部委信息化试点及推进代表,如宝钢、斯达、联想、长虹、一汽、海尔、二汽、安彩高科、广西柳工、精纬纺机、红河卷烟……
企业信息化构成要素研究集合了众多专家的智慧并经过了许多企业信息化实际案例的检验,达到了寻找企业信息化内在规律的根本目的,并通过诸多的核心构成要素体现出来。企业信息化构成要素研究和培训工作整体分为以下几大部分:
资料收集及初期预研工作 历时1个月时间,主要内容包括对于目前已有的企业信息化研究体系进行研究、对当前企业信息化的资料进行了解和吸收,同时走访专家、学者和行业信息化主管领导。对企业信息化的关键环节形成初步认识。
企业信息化构成要素研究工作 历时4个月时间,主要内容包括三轮专家调查及相关政府主管机构座谈、专家座谈、行业和企业座谈等小型座谈会。这期间课题组明确了企业信息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和核心要素,基本形成企业信息化的框架体系。2002年11月20日,由信息产业部牵头并联合原国家经贸委、科学技术部在北京召开企业信息化构成要素研究高层研讨会,研究成果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一致认可。
应用研究、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阶段 历时5个月时间,课题组开展了企业信息化构成要素应用的抽样研究工作,选取处于不同信息化建设阶段的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研究。针对各行业的特点,与各行业信息中心联合研究制订出各行业企业信息化的构成要素,并以行业企业信息化的实际应用结合各行业要素进行案例分析。目前已系统开展了电子信息行业、化工行业和钢铁的应用研究工作,随后还将展开更多行业的应用研究工作,为更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服务。
对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的思考 篇3
实践过程
学校确立了基本的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思路,以一至六年级数学学科教师为主要研究对象,采取行动研究为主的方法。具体过程为:国内外教学设计现状检索分析——本地区教师教学设计现状调研分析(课堂观察与访谈,问题的提出部分已经简要阐述)——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的过程性实践研究。
国内外教学设计现状分析,在此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理解与思考 纵观国外主要教学设计理论,虽然他们陈述的定义侧重点不同,但是教学设计的最终任务是为了改进教学实践服务的。由此,学校将其与传统的备课进行了比较,归纳了注重系统化(即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学习者的需求和科学性等几个主要特点,以“教”与“学”理论为基础,以学生实际需求和特点为核心的(学生是接受者,更是建构者),结合施教者自身风格,最终达成社会要求的每个阶段的策划与实施、反思与完善的过程。
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的实质性实践 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骨干引领的以教材知识教学为主的集体教学设计、分单元分课时教学设计;第二阶段骨干引领的以单元知识核心内容为主,兼顾学生情况的教学设计;第三阶段以学科系统知识为载体,以学生阶段发展现状为基础,集体与个体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在不断摸索与实践中,中央教科所李嘉骏研究员、北京教科所张熙博士所带领的整个团队、区科研等部门专家都给予了学校充分的肯定与深入的指导。如,学校重组了领导与技术指导小组,进行了全体动员及培训会;课题负责人对课题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以及参与教师分期进行了课题相关培训;对参与教师进行了基本功的前期测试;对课题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二次文献检索,并求助于专家进行了二次指导;进行了小学阶段学科知识的整体梳理与分析,基本完成知识技能结构图,并进行了此内容的培训;还进行了学科教学常规的梳理与学习、考核;对每个年级都进行了面对面的操作性全程指导;制定了更加严密的计划与制度,出台了课题管理办法;随时记录填充与调整内容、反思等,随时整理,以单元为单位装订或装袋;撰写成长叙事或案例等。
经过几年的实践,仅数学,学校就已经培养了2位市级骨干、3位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其他学科市区骨干一举从2002年初的4名上升为14名。并且在实践研究过程中,教师们把握教材的能力在增强,从以往的“就一说一”、走过场走向了有意识地寻找知识间的联系,注意了架构知识的联系;他们真正注意了理念与实践的融合;研究意识与思考能力也日渐成为自觉行为。
对教学设计实践效果的反思
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实践之所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促进了教师群体的学科素养的提高,其原因主要是:
第一,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的形式适合新课改和教师需求,即课时设计与课程设计相得益彰,个体设计与集体设计相互补充,共性与个性的完美结合。第二,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的内涵依据新课程理念有了增加,即以“教”与“学”理论为基础,从知识的系统性视角出发,以学生实际需求和特点为核心,结合施教者自身风格,最终达成课程要求的每个阶段的策划与实施、反思与完善的过程。第三,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的原则定位有据可查,有章可循。第四,注重挖掘与强化整体框架设计的多重作用,以求更加适应课程理念和弥补课程教材的不足(适应教师的基础需求)。
进一步完善研究的注意事项
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设计的创新,是对教师过程性随时性培训的一种有效策略。在实践研究过程中已经显现其优势,但也有很多值得注意的问题。
进行此单元教学框架设计不能搞一刀切,对于学科新手型教师的反思研究重点是规范、提高课堂教学技能;对于学科成熟型教师的反思研究重点是:针对预设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行为,如何根据课堂的发展情况作即时地调整,使老师的教更适应学生的发展,让老师们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对于学科专家型教师的反思研究重点是:实现外在压力与自我内在要求的有机结合,完善自我,把丰富的教学经验上升为教学理念。
未来,学校希望得到更多专家的帮助与关注,便于此项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为新基础教育改革继续注入新的气息,以使课堂更加精彩!
县域农村整体风貌控制研究框架 篇4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的一轮农村规划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着。一方面,由于长期对农村风貌保护的忽视和管理的失控,我国乡村历史文化特色、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正在慢慢消失;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情的高涨,大片新建民居和农村整体的改造,造成了“千村一面”的现象。另一方面,我国对农村风貌研究起步较晚,规划理论不成系统,研究内容多集中在传统古村落和特色村庄的风貌保护方面,而对一般农村的风貌研究和对某一区域内农村整体风貌研究较少。
“县域”在我国是一个很重要的空间尺度。首先,县域是一个完整的行政辖区范围,县人民政府对县域具有相对完整的管理权限。其次,在我国城乡规划体系中,县域不仅是某县编制规划的空间范围,更是规划实施的权限范围。最后,县域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农村为终端的人类生态—社会系统,区别于城市建设区景观,研究其整体风貌对补充我国城乡规划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农村风貌演变特征
农村风貌的形成与演变同村庄一样,主要受到自然地理、历史传统、经济生活和文化观念四个主要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我国丰富多样的村庄风貌。农村风貌在其演变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
2.1 农村风貌演变具有地域性
我国地缘辽阔,地形地貌丰富多样,在平原、高原、山区、丘陵、沿海等各种自然地域条件下都有勤劳的农民和他们居住的村庄。村庄是自然的一部分,有机地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因此,农村风貌最重要的研究内容就是村庄周边的地域环境。相同的地域、区域内,村庄风貌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并且在演变中也保持着这样的相似性。比如平原的村庄比较方正,路网以棋盘格为主;而山区的村庄随山就势,道路多为树枝状。
2.2 农村风貌演变具有历史性
形成农村风貌的主要原素是民居建筑,而民居建筑形式是随着科技和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的。古代民居建筑主要是以木、石、土为主要材料;七十年代以前,包括明清的民居建筑以青砖为主要建筑材料,形成了灰瓦灰墙的古朴风貌。后来,红砖逐渐取代了青砖,形成了红瓦红墙的村庄整体色彩。如今,民居建筑中出现了大量白色、砖红色甚至各种图案的瓷砖,农村逐渐失去统一的基调。在农村风貌研究中,应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农村风貌要结合时代特征,体现现代文明,并与传统文化相得益彰。可见,风貌控制是一项长期的渐进式的过程。
2.3 农村风貌演变具有自组织性
农村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村庄由血缘和地缘关系维系着,仍保留着由德高望重的乡绅共同商讨村里大事小情的传统,用乡约村规来约束村民的行为,依靠道德舆论实现村民之间的相互监督。传统礼治观念以及中庸思想造成村民在建筑形式、材料和装饰艺术等方面选择的趋同性,从而形成了审美和谐、细部丰富的村庄风貌。因此,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并将风貌控制规划转化为村民认可的建设行为规范,是控制农村风貌的必要条件。
3 县域农村整体风貌控制的特点
3.1“弹性控制”思维
由于我国农村的管理体制和农村风貌的形成特点,农村风貌主要依靠“弹性控制”思维。首先,在控制体系中明确农民不能做什么,引导农民应该怎么做和最好做什么。其次,控制体系是开放的,是根据地域和发展历史不断调整的。最后,控制目标是可选择性的。这些都由政府引导、专家咨询、村民决策来确定。
3.2“县域一村庄”两个尺度的整合
对县域农村整体风貌的认知尺度进行分析,有对整个区域的认知、对村庄及其内部空间的认知。其中区域认知是指对该县的总体认知,通常是快速穿过该区域内部时给人们的视觉认知。在区域认知层面重点在自然生态环境、农林业生产区和农村聚落区的整体认知,属于地景尺度,强调主导景物的视觉统一性和协调性。比如,某个村庄作为视觉对象,人们对其建筑风格和建筑色彩的整体认知。而村庄认知和人的动作空间认知,是人在慢速或者步行中,对村庄及其内部空间的视觉认知,属于场所尺度,强调主导景物的细节适宜性和多样性。比如,人们徜徉在村庄街道中,对建筑细部和文化内涵的认知。
3.3“自然、人文、人工物质空间”三种要素的整合
县域风貌区别于城市风貌最大的特点是以自然生态和农林业生产风貌为主,包括山、水、农田、林地等,这也是在县域层面要重点整合与保护的内容。其次就是人工物质空间,包括民宅、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等。最后,人文因素是最能体现风貌特色的,包括历史和地域文化、地方特色产业以及新兴文化产业。
4 县域农村整体风貌控制的研究框架
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应该包括四类基本要素:控制实施主体、控制目标、作为控制信息的控制内容和控制对象(见图1)。
4.1 控制实施主体
目前,县(市)级政府城乡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对农村风貌有一定的管理和指导职能,但现在很多省城乡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农工委等直接抓村庄风貌建设。由于农村是自治体制,村民委员会作为村庄风貌的主要控制实施主体;同时,农民自住房的建设主动权掌握在农民自己手中,在农村风貌的形成中村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风貌控制出现了多方管理的局面。笔者根据控制实施主体与控制对象的关系,将实施主体划分为两个:一是村民及其村委会,他们不仅是农村风貌控制的实施者更是直接利益方。二是县(市)及以上城乡规划管理部门,他们主要是对村庄风貌控制提出指导性意见。
4.2 控制目标
控制目标是实施主体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控制对象的某种状态,是施控主体对控制对象发展变化的价值判断。不同的实施主体会有不同的控制目标或者控制预期。在村庄风貌控制中,村民制定的控制目标是在最小损失个人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达到心中最理想的状态,以整洁、统一为主导;而县级管理部门制定的控制目标是实现村庄风貌的近乎完美的状态,以高品位、有特色为主导。
在现阶段,县级农村整体风貌的控制目标分为两个层面:在县域层面构建县域自然生态与人文生产相和谐的农村新风貌;在村庄层面要依据乡村特征及村民意愿,在保持与保护自然生态资源,保证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创造一个有生活品质和休闲游憩的空间。
4.3 控制内容
控制内容是对控制目标的阐述和具体表述。在县域农村整体风貌中控制内容也分为县域层面和村庄层面,各层面侧重不同。
在县域层面,主要控制内容为自然生态要素和经济生产要素的整合,突出本县域的地域特色和风俗特色。
在村庄层面,控制内容包括村庄物质空间和非物质文化。村庄物质空间根据对空间的权属,基本上可以分为民宅空间和公共空间。民宅空间的控制内容包括庭院和民宅建筑;公共空间的控制内容包括街道、公共建筑、广场、公园绿地、公共设施、广告标语、街头家具等。而非物质文化也可以根据与村民关系紧密程度分为个人文化和集体文化;控制内容主要是集体文化,包括传统工艺、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等(见图2)。
4.4 控制方法
由于农村风貌的实施主体有两个,那么控制方法应该采用“县级引导,村级控制,上下结合”控制思路,明确各实施主体在控制过程中的责与权。
4.4.1 县级及以上城乡规划管理部门的控制方法
(1)编制县域农村整体风貌规划
该工作主要包括制定县域风貌目标、构建县域生态构架、提出县域生产风貌分区、对县域内的村庄风貌进行控制级别分类并制定分类指导等四项内容。笔者建议将村庄分为风貌重点控制村庄和风貌一般控制村庄两类。风貌重点控制村庄是指对本县的农村面貌影响较大的村庄,一般包括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内和附近的村庄,沿重要对外道路两侧的村庄,历史名村、古村落和革命纪念地,重点建设村或中心村,其他条件对风貌要求较高的村庄。其他村庄为风貌一般控制村庄,并制定不同类别村庄的控制指导意见,确定重要的控制指标。例如,县级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可以制定《某县重点风貌控制村庄指导意见》,其中要求在“风景名胜区内村庄的民居建筑不得选择欧式建筑”,同时规定该“控制指标是强制性指标”。
(2)规划管理审批中落实县域风貌规划
一是对村庄规划的审批;二是对村庄建设项目提出设计条件;三是按照县域农村整体风貌规划对风貌重点控制村庄的建筑提出设计条件,核发村庄建设许可证。
4.4.2村民及其村委会使用的控制方法
(1)编制村庄风貌规划
按照县级农村风貌控制指导意见编制村庄风貌规划,在编制村庄风貌规划中最主要的任务是提出村庄风貌目标并分别对控制指标提出定性与定量的描述。
(2)通过村规民约形成建设行为准则
根据农村的自治体制,将风貌控制内容形成村民自建房屋的建设条件。比如某村提出尽量购买灰瓦、做坡屋顶的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替代目前其他形式的建筑材料,通过渐进式改造形成统一的风貌。
5结语
本文从农村风貌的演变特点出发,试图建立适合目前建设规划管理体系的控制机制,从而控制农村风貌演变过程,实现农村风貌渐进式的自我更新。(本文为“第一届全国村镇规划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优秀论文)
参考文献
[1]郭佳,唐恒鲁,闫勤玲.村庄聚落景观风貌控制思路与方法初探[J].小城镇建设.2009(11):86-91.
[2]黄一如,陆娴颖.德国农村更新中的村落风貌保护策略—以巴伐利亚州农村为例[J].建筑学报,201 1(4):42-46.
[3]周静敏,等.文化风景的活力蔓延—日本新农村建设的振兴潮流[J].建筑学报,201 1(4):46-51.
[4]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闫月红.河北省山地乡村居住景观规划研究以迁西县大堡城子村为例[D].河北农业大学.2012.
[6]徐霄霞.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的A类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研究——以沙岭社区为例[D].山东大学,2013.
整体性框架 篇5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解释
指标说明
决策
目标
设定
绩效目标合理性
部门(单位)所设立的整体绩效目标依据是否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整体绩效目标与部门履职、工作任务的相符性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②是否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
③是否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
绩效指标明确性
部门(单位)依据整体绩效目标所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整体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将部门整体的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
②是否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③是否与部门的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
④是否与本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
预算
配置
在职人员控制率
部门(单位)本实际在职人员数与编制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人员成本的控制程度。
在职人员控制率=(在职人员数/编制数)×100%。
在职人员数:部门(单位)实际在职人数,以财政部确定的部门决算编制口径为准。
编制数:机构编制部门核定批复的部门(单位)的人员编制数。
“三公经费”变动率
部门(单位)本“三公经费”预算数与上“三公经费”预算数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控制重点行政成本的努力程度。
“三公经费”变动率=[(本“三公经费”总额-上“三公经费”总额)/上“三公经费”总额]×100%。
“三公经费”:预算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招待费。
重点支出安排率
部门(单位)本预算安排的重点项目支出与部门项目总支出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履行主要职责或完成重点任务的保障程度。
重点支出安排率=(重点项目支出/项目总支出)×100%。
重点项目支出:部门(单位)预算安排的,与本部门履职和发展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社会和经济影响、党委政府关心或社会比较关注的项目支出总额。
项目总支出:部门(单位)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总额。
过 程
预算
执行
预算完成率
部门(单位)本预算完成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算完成程度。
预算完成率=(预算完成数/预算数)×100%。
预算完成数:部门(单位)本实际完成的预算数。
预算数:财政部门批复的本部门(单位)预算数。
预算调整率
部门(单位)本预算调整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算的调整程度。
预算调整率=(预算调整数/预算数)×100%。
预算调整数:部门(单位)在本内涉及预算的追加、追减或结构调整的资金总和(因落实国家政策、发生不可抗力、上级部门或本级党委政府临时交办而产生的调整除外)。
支付进度率
部门(单位)实际支付进度与既定支付进度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和均衡性程度。
支付进度率=(实际支付进度/既定支付进度)×100%。
实际支付进度:部门(单位)在某一时点的支出预算执行总数与支出预算数的比率。
既定支付进度:由部门(单位)在申报部门整体绩效目标时,参照序时支付进度、前三年支付进度、同级部门平均支付进度水平等确定的,在某一时点应达到的支付进度(比率)。
过程
预算执行
结转结余率
部门(单位)本结转结余总额与支出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本结转结余资金的实际控制程度。
结转结余率=结转结余总额/支出预算数×100%。
结转结余总额:部门(单位)本的结转资金与结余资金之和(以决算数为准)。
结转结余变动率
部门(单位)本结转结余资金总额与上结转结余资金总额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控制结转结余资金的努力程度。
结转结余变动率=[(本累计结转结余资金总额-上累计结转结余资金总额)/上累计结转结余资金总额]×100%。
公用经费控制率
部门(单位)本实际支出的公用经费总额与预算安排的公用经费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机构运转成本的实际控制程度。
公用经费控制率=(实际支出公用经费总额/预算安排公用经费总额)×100%。
“三公经费”控制率
部门(单位)本“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与预算安排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三公经费”的实际控制程度。
“三公经费”控制率=(“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数)×100%。
政府采购执行率
部门(单位)本实际政府采购金额与年初政府采购预算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情况。
政府采购执行率=(实际政府采购金额/政府采购预算数)×100%;
政府采购预算:采购机关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行政任务编制的、并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政府采购计划。
预算
管理
管理制度健全性
部门(单位)为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算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事业发展的保障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预算资金管理办法、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管理制度;
②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
③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资金使用合规性
部门(单位)使用预算资金是否符合相关的预算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算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
②资金的拨付是否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
③项目的重大开支是否经过评估论证;
④是否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
⑤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预决算信息公开性
部门(单位)是否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公开相关预决算信息,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决算管理的公开透明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按规定内容公开预决算信息;
②是否按规定时限公开预决算信息。
预决算信息是指与部门预算、执行、决算、监督、绩效等管理相关的信息。
基础信息完善性
部门(单位)基础信息是否完善,用以反映和考核基础信息对预算管理工作的支撑情况。
评价要点:
①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是否真实;
②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是否完整;
③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是否准确。
过 程
资产
管理
管理制度健全性
部门(单位)为加强资产管理、规范资产管理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资产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社会发展的保障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资产管理制度; ②相关资金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
③相关资产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资产管理安全性
部门(单位)的资产是否保存完整、使用合规、配置合理、处置规范、收入及时足额上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资产安全运行情况。
评价要点:
①资产保存是否完整;
②资产配置是否合理;
③资产处置是否规范;
④资产账务管理是否合规,是否帐实相符;
⑤资产是否有偿使用及处置收入及时足额上缴。
固定资产利用率
部门(单位)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与所有固定资产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程度。
固定资产利用率=(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所有固定资产总额)×100%。
产 出
职责
履行
实际完成率
部门(单位)履行职责而实际完成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履职工作任务目标的实现程度。
实际完成率=(实际完成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
实际完成工作数:一定时期(或规划期)内部门(单位)实际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
计划工作数:部门(单位)整体绩效目标确定的一定时期(或规划期)内预计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
完成及时率
部门(单位)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完成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时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完成及时率=(及时完成实际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
及时完成实际工作数:部门(单位)按照整体绩效目标确定的时限实际完成的工作任务数量。
质量达标率
达到质量标准(绩效标准值)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质量达标率=(质量达标实际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
质量达标实际工作数:一定时期(或规划期)内部门(单位)实际完成工作数中达到部门绩效目标要求(绩效标准值)的工作任务数量。
重点工作办结率
部门(单位)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与交办或下达数的比率,用以反映部门(单位)对重点工作的办理落实程度。
重点工作办结率=(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交办或下达数)×100%。
重点工作是指党委、政府、人大、相关部门交办或下达的工作任务。
效 果
履职
效益
经济效益
部门(单位)履行职责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此三项指标为设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时必须考虑的共性要素,可根据部门实际并结合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设立情况有选择的进行设置,并将其细化为相应的个性化指标。
社会效益
部门(单位)履行职责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生态效益
部门(单位)履行职责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
社会公众或部门(单位)的服务对象对部门履职效果的满意程度。
整体性框架 篇6
【关键词】大面积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在大面积框架结构梁板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人们一般都是采用一次整体浇筑施工的方式,来对其进行处理,这样不仅使得大面积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还有效的避免其混凝土结构收缩裂缝的产生。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将一些新型的材料、技术以及设备应用到其中,这就使得其施工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满足了工程施工的相关要求。下面我们就对大面积框架结构梁板混凝土一次整体浇筑施工技术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一、大面积框架结构梁板混凝土
近年来,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大面积框架结构梁板混凝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不同的建筑工程项目中,其施工条件和框架结构的施工要求,也存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我们就要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来对大面积框架结构梁板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进行要求。然而,当人们在对大面积框架结构梁板混凝土进行实际施工时,由于其混凝土结构的体积过大,其内部结构中存在着较大的温度应力和拉应力,这就极其容易导致混凝土结构中出现开裂的现象,这就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有着不良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大面积框架结构梁板混凝土施工方法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就要对其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的要求,并且按照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管理办法来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
二、工程实例
在某建筑工程中,其东西总长度为50.00m,南北宽度为14.6m,技术人员在对进行施工处理的过程中,并没有在其中設置变形缝,而且按照工程设计的相关要求,来对其进行一次浇筑施工处理。而且在本建筑工程施工中,其梁板结构的墩子和隔墙较大,因此我们在对其进行施工的时候,就要对其混凝土材料的强度等级设置为C30,从而使得整个大面积框架结构梁板混凝土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
另外,我们在对大面积框架结构梁板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为了使其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我们除了对其各个部位的几何尺寸进行严格的控制以外,还要对混凝土的密实性、光滑度等进行严格的要求,并且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来对其施工材料和技术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
三、大面积框架结构梁板结构混凝土一次整体浇筑施工技术
1、外加剂选用
UEA凝土膨胀剂虽然已在一般抗渗混凝土结构中使用,但用于如此大面积的梁板结构施工。为确保工程质量,经反复试验证明,掺加UEA膨胀剂是控制和消除收缩裂缝的最佳方案。
1.1抗裂混凝土的配合比
UEA抗裂混凝土的配合比为UEA:水:砂:石子:粉煤灰:HZ-42型缓凝剂=50:350:185:750:1254:60:4.5
1.2水泥和骨料
选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含泥量小于3%的中砂和粒径为0.5一2cm、含泥量小于1%的碎石。
1.3II级粉煤灰
掺加II级粉煤灰的作用是:(1)提高混凝土强度,减小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和薄厚层间的温度差,减小因温度差产生的拉应力;(2)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稳定坍落度,确保顺利泵送,经过较民的管道输送到模内,混凝土不松散,不离析,不干固,振捣后混凝土内部密实,外部光洁。
1.4 HZ-42型缓凝剂
选用HZ-42型缓凝剂可将混凝土初凝时间延缓到8-10h,给现场混凝土接搓提供宝贵的时间;可消除施工冷缝,降低水泥水化热的峰值,保证梁、板、墩、墙结合处的质量。
2、施工现场布置
本工程施工现场比较狭窄,故采用1台0.5m3强制式拌和机,1套自动计量的供料系统和1台混凝土输送泵。从输送泵到内模最远处水平距离约80m。经计算,0.5m3强制式拌和机拌和时间为2min理论生产混凝土能力为15m3,本工程流道层总混凝土量为36m3,计划24h浇筑完毕。
3、浇筑顺序
(1)混凝土浇筑由南向北平推进行。混凝土接搓时间控制在4h内。每层都要从东到西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
(2)在梁和墩墙结合部位应先浇筑墩墙,分层高度为0.3~0.5m,待墩墙浇筑进入梁内时即按梁的分层进行浇筑。墩墙和梁要连续浇筑。
(3)在梁板结合部位先浇筑梁,停留1.5h,待梁混凝土充分沉降后再浇筑板。
4、振捣方法
振捣顺序为棒振~平板振~找平~压实收光~覆盖塑料布。
(1)考虑梁、墩、墙结合部位配筋较密,配备必30mm和必s0mm两种振捣棒。Os0mm棒直插,棒距控制在0.70cm;0.30mm棒直插,保证充分振捣,消除漏振和不密实现象。
(2)严格执行直插棒、快插棒、慢提棒的振捣要求。分段定点专人负责振捣,对分层的结合部位要加强振捣。浇筑上层混凝土时,振捣棒须插入下层混凝土内5-10cm,同时应注意避免因振捣时间过民和重复振捣引起混凝土浆流失而造成的缺陷。
(3)消除施工冷缝,混凝土接搓时间不得超过终凝时间。入模混凝土浆流失后要追踪振捣。现场派专人指挥混凝土入模位置。
(4)板而混凝土用振捣棒振实后再用平板振动器拖平。
(5)振捣结合处混凝土时,要求交义插入一棒。
5、板而标高控制
建立控制标高网。浇筑前先在框架柱钢筋上用红铅笔画出板面标高定位标志线及+0.500m标高控制线。标高控制杆间距一般为3-5m,并把各标高控制杆连成控制网络。
6、混凝土收浆压而和养护
(1)在对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以后,施工人员根据工程施工的相关要求来对其标高线进行设置,利用刮尺来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刮平,最后再通过抹子对其进行反复的压实,从而使得混凝土结构表面的密实性得到很好的保障。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混凝土表面出现龟裂的现象,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的相关要求。
(2)另外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以后,施工人员还要采用保温保水养护技术来对其进行相应的养护处理,从而对混凝土结构中的湿度和水分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使得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混凝土结硬前,禁止人员行走或堆放工具、材料,以免损坏混凝土表面。
四、结束语
由此可见,在大面积框架结构梁板混凝土一次整体浇筑施工中,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有很多,因此我们就要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施工工艺,来对其进行相应的施工处理,这就使得大面积框架结构梁板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单玉久,李保川,王兴国.超长超宽框架结构梁板混凝土一次整体浇筑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2009(12)
整体性框架 篇7
一、自制制剂生产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成本和价格的影响
医院自制制剂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只能在本医疗机构生产和使用, 不能在本医疗机构以外销售;二是品种多、产量低;三是成本相对较高;四是销售价格缺乏竞争性。由于医院自制制剂特点所决定, 目前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 并对生产经营成本和销售价格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投入大产出小、资源浪费严重
《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 对制剂药品的生产在厂房、设备等硬件设施和质量管理方面要求较高, 因此, 需要医疗机构在资金和生产管理人员上有较大的投入。例如:某市医疗机构年制剂销售金额只有50余万元, 不算厂房只是各种设备投入就多达260万元, 生产管理人员8名。很显然, 投入大产出小, 资源浪费严重, 直接导致固定成本和人工成本极高。
2.医院自制制剂批量少、产量低
由于医院自制制剂是本单位临床需要而市场上没有供应的品种, 仅能供医院内部使用, 医院间相互调剂需经药监部门批准, 因此, 大部分制剂品种受需求量的影响, 一般批次少、产量低、设备闲置、使用率低, 造成医院制剂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3.原料药采购品种多、量少价高
由于自制制剂只能在本医疗机构临床使用, 不能在市场上销售, 生产的品种多、产量小。因此, 原料药采购品种多 (有时近百个品种) 、采购量少 (个别品种不足500克) , 使原料药不能享受批量采购的优惠价格, 有时甚至只能在销售门店以零售价格购入, 从而导致生产成本刚性提高。
4.管理费用高
由于制剂批量少、产量低、投入大产出小、原料药采购品种多、量少价高, 且生产过程中的管理、药剂、生产、检验、包装、技术、保管等人员必须配备, 有的岗位还必须具备高学历人才, 因此, 管理费用相对较高, 分摊到单位成本就更高。
5.成本监审难以有效开展
由于医院制剂生产均由医院制剂室承担, 其不是完全独立的核算单位, 因此在很多环节进行核算时, 无法清晰划分各项成本的归属, 也就不能做到核算的完全精确。制剂生产所使用的人、财、物均是医院统一调配共用, 其成本核算就无法严格区分, 只能进行大致分摊。加之生产的制剂品种不同, 其成本也无法进行横向比较, 更无社会平均成本可言。例如:医院的固定资产折旧, 以及很多人员费用支出, 都是多个生产经营环节的共有部分。在成本监审的过程中, 还发现影响最终核定成本价格的因素中, 个别细节成为了主导因素, 例如 (数据见下表) :蒸馏水的价格, 在油、水、电、人工、检验费用上涨的情况下, 蒸馏水的制造成本也有所上涨, 在用量大的情况下, 蒸馏水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甚至超过了主材料。
此外, 不少制剂都存在包装成本过高的现象, 包装成本与制剂本身成本持平, 甚至个别制剂包装成本远远大于制剂本身成本。
例1:南京市中医院的硼酸溶液, 每瓶耗用原辅材料35.49元、包装材料107.83元, 故包装成本占到总成本 (直接成本) 的75.24%
例2.每瓶呋喃西林溶液的包装成本占到总成本的70.51%。
因此, 成本监审难以有效开展, 其监审作用也有所削弱。
6.自制制剂销售价格较高
由于医院制剂从原料药的采购价格到生产成本都较高, 加之市场上无法购买同种药品, 患者选择权受到一定限制, 且销售价格没有竞争性, 导致制剂销售价格较高。此外, 药材的价格变动较为频繁, 近年来, 西药原材料价格呈下降趋势, 而中药原材料价格呈上升趋势, 而中药材价格也会因种植大小、运输成本高低等因素影响其最终价格。例如:中药材全蝎的价格, 就在2013年底至2014年中短短半年内由2000元/千克上涨到了3500元/千克, 涨幅达到75%, 由此可见, 原材料价格的变动对最终核定制剂价格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二、解决问题的措施建议
1.建立自制制剂原辅料采购管理机制
规范的采购工作流程是医院制剂发展的基本保证。强化采购环节的内部控制, 严格授权审批制度, 规范采购行为, 根据自制制剂生产批量及原料储备情况合理制定采购计划, 降低存货积压风险减少资金占用。
2.确保制剂生产批次、产量的合理性
制剂生产批量和成本息息相关, 生产的批量大, 批次少, 成本就低;反之, 成本就会上升。由于制剂产品的使用期限短、使用量较小, 既要保证其确切的疗效, 又要确保产品不过期失效的双重问题, 批量大小难以把握, 制定生产计划时, 必须根据制剂产品销售范围和上期销售量以及季节性用药情况, 结合临床医生反馈的各种信息等因素, 合理确定其生产批量, 确保生产的自制制剂既满足临床患者用药的需要, 又不会导致药品库存积压过期。
3.构建自制制剂的账务精细化管理, 加强绩效考核
规范管理制剂账务, 设立原材料、包装材料总账、明细账, 并及时登记, 实行先进先出法, 按月核算、按季盘点, 保证账实相符;根据每个品种的生产记录, 及时核对制剂投料情况, 真实反映制剂生产所用原料成本消耗流向, 减少制剂原料流失, 降低制剂成本。加强制剂绩效考核管理, 定期分析工作量指标、质量指标和经济效益指标;将制剂生产质量、批次产量、差价率、损耗率以及药品过期、滞销等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
4.加强成本费用管控, 完善制剂品种分类管理
原辅料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制剂成本, 通过实施批量招标采购把原辅料价格上涨的因素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抑制制剂成本的过快增长, 同时根据临床使用途径实行制剂品种分类管理, 对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协定处方、单方、验方、祖传秘方等, 分别对待并加以研究, 开发出特色制剂, 在充分发挥制剂功能的同时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实现双羸。
5.以地市为单位构建一体化“区域性中心制剂室”的设想
“区域性中心制剂室”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化运作模式。对所辖医疗机构的自制制剂, 由各医疗机构将生产数量、规格、包装、交付时间等提出要求, 从网上送达中心制剂室, 由中心制剂室从原料药的采购到成品药的生产和分送实行“一条龙”服务, 货到付款。同时, 为有效保护制剂药品知识产权, 中心制剂室要以合同的方式向处方医疗机构承诺保守配方秘密的责任和义务。
构建一体化“区域性中心制剂室”可以有效解决存在的主要问题, 其意义如下:
(1) 可以有效利用资源, 提升资本增值率
通过一体化“区域性中心制剂室”集中分送可以整合现有资产、设备、人才等要素, 有效利用资源, 提高人财物使用效率, 解决投入大产出小和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达到资本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使用。
(2) 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节约行政资源
医院自制制剂集中生产分送, 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解决成本较高的问题:一是需求量大的原料药可参与集中招标采购, 享受采购价格优惠;二是便于加强成本管控和经济核算, 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人工成本、管理费用、折旧及维修等摊销费用在单位成本中的比重;三是自制制剂集中生产配送, 可以将数十家医疗机构的制剂药品从生产许可、处方审查、质量监管到成本监审、价格核定都集中在“区域性中心制剂室”进行, 大大节约了行政资源, 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降低行政成本。
三、结束语
医院自制制剂是各个医院的特色传统工艺, 有些是代代相传的特效秘方, 具有针对性强、效果好的特点, 往往成为各个医院提高知名度的“金名片”。医院自制制剂的使用对象是广大社会群众, 因此医院自制制剂的成本控制是一项关系到社会福祉与民生和谐的重要工作, 而对医院自身来说, 稳定的利润率也是对这些药方生存下去的支持力量之一。因此, 有效控制制剂成本、制定合理的销售价格, 不仅可以惠泽百姓, 也将对医院经济运行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磊.医院制剂的质量管理现状与对策探讨[J].科技信息, 2009, (2) :94-95.
整体性框架 篇8
关键词: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设计,问题探析
公司内部控制是指公司为保证经营的合规合法性、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性、会计信息的质量及提高公司经营效率, 所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COSO报告提出,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包括五项要素: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监督, 这成为现代公司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设计的指导思想。
一、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 相互牵制原则。
相互牵制原则是指一项完整的交易或事项, 必须分配给具有互相制约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职
合规合法;内审部门还能够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体系的完善, 通过分析该体系的不足, 将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领导层, 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领导应重视和支持内审工作, 督查本单位内部审计的执行情况, 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内审意见执行目标责任制, 将是否执行内审意见情况纳入事业单位工作目标考核之中。职工也应明确内审的重要性, 不再惧怕内审, 逐步认识到内审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从而更主动自觉地接受内审, 时刻配合内审的工作, 以保证内审工作得以有效实施为己任。
(二) 建立匿名举报制度
单位应当设立匿名举报制度, 由独立的监督委员会管理匿名举报信, 秘密深入调查, 严肃彻查任何违法乱纪行为, 最终提出惩治办法与整改措施。只有设立了匿名举报制度, 底层职工才敢将自己知道的关于领导班子的一切放心的说出来, 否则哪还敢讲真话?真话一说出来, 就得收拾东西走人, 这就是我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现状。底层职工还要继续工作, 哪敢得罪现任领导, 只能对贪污腐败、侵占资产等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力求明哲保身。所以匿名举报制度是最好的让大家讲真话的方式。而且, 匿名举报制度应当由单位所有职工参与, 这样不仅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可能还能发现一些领导班子的罪过与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因为很多时候侵占资产、贪污腐败的行为恰恰是领导班子有份参与的, 如果不将监督的权力下达给职工, 永远都不会查出领导班子的罪过, 使他们洋洋得意, 一手遮天, 逍遥法外, 继续霸占着国家的职权, 挥霍着国家的财产, 铺张浪费, 谋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且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公共部门, 掌握着巨大的公共权力, 因此领导班子也面临着滥用职权为自己谋求便利的风险。这样的行为正是每个单位, 无论是政府、高校还是医院应该从活动中, 各部门或人员必须相互配合, 各岗位和环节都应协调同步, 各项业务程序和办理手续需要紧密衔接, 从而避免扯皮和脱节现象, 减少矛盾和内耗, 以保证经营管理活动的连续性和有效性。本质而言, 协调原则体现了公司管理中的分工原则和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 这样可以在保证某项业务各环节协调一致推进, 提高交易完成的效率。协调配合原则, 是对相互牵制原则的深化和补充。
(三) 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是指公司单位应该根据各岗位业务性质和人员要求, 相应地赋予作业任务和职责权限, 规定操作规程和处理手续, 明确纪律、规则和检查标准, 以使职、权相结合。岗位责任明确, 工作程式化, 要求做到事事有人管, 人人有专职, 办事有标准, 工作有检查, 以此定奖罚。
根本上全力杜绝的。
(三) 将内部监督与内部控制职责分离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将内部监督与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保持相对独立, 内部监督旨在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并提出改进意见, 如果仍用设计和执行内部控制的人员来实施内部监督, 内部监督的作用就无法发挥, 因为这就产生了自我评价。评价自己设计的内部控制, 评价自己执行的内部控制, 谁还能提得出来问题呢?所以, 内部控制是内部控制, 内部监督是内部监督, 两者的职责不能相互混淆,
(四) 设定完善的自我评价指标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设定完善的内部评价指标, 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 形成评价结论, 并出具评价报告, 使内部监督有理可依, 有据可循。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的实施由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或专门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机构实施评价。比如内部控制缺陷多严重就属于内部控制失效, 比如贪污资金多少就属于重大严重问题, 都可以在自我评价指标中找到依据。不同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评价指标应当不同, 因为不同单位的业务也各不相同, 自我评价指标应当涉及单位的所有相关业务, 包括预算业务、收支业务、采购业务等等, 缺一不可。行政事业单位应当确定评价的方法、范围、各项目的权重, 关键的业务如资金收支业务应当特别关注, 在自我评价表中设定的权重也应当较高。对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报告应当作为单位内部控制评价和绩效考核的依据, 对执行内部控制成效显著的内部机构和人员应提出表彰, 对违反内部控制的内部机构和人员应提出处理意见;对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 应当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提出改进方案。
现代公司规模大小不一、组织也够形式多样、盈利模式丰富多彩, 并且经营化境瞬息万变, 公司只有根据自身公司特征和人员素质特点, 有针对性的设计适合自己的内部控制, 这样才可以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在保证公司财产安全完整、会计信息真实准确, 并提高公司经营效率。
(四) 成本效益原则。贯彻成本效益原则, 即要求公司力争以最小的控制成本取得最大的控制效果。因此, 因实行内部控制所花费的代价不能超过由此而获得的效益, 否则应舍弃该控制措施。从理论上讲, 有效完善的内部控制可以发现和阻止所有的错误和舞弊, 但是由于现实中内部控制的设计和实施需要一定的成本, 并且由于现代公司中交易事项复杂多样, 这决定了公司在设计内部控制时, 不可能对所有的交易或事项均进行控制, 只有在设计内部控制所带来的收益大于相应内部控制成本支出时, 设计相应的内部控制才是可行的。因此, 公司在设计内部控制时, 要充分考虑公司对错误舞弊的容忍度以及内部控制本身所可能产生的成本效益来确定设计内部控制的范围。
(五) 整体结构原则。
公司内部控制系统, 必须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项要素, 并覆盖各项业务和部门。各项控制要素、各业务循环或部门的子控制系统, 必须有机构成为公司内部控制的整体架构。各子系统的具体控制目标, 必须对应整体控制系统的一般目标。这要求公司在设计内部控制时不但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五要素的完善性, 还要求内部控制各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确保各项内部控制的目标服从于整体的内部控制目标。
二、现代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整体框架设计思路
(一) 管理层级和管理幅度整体设计
家庭作坊是公司的初始形态, 在这种形态下, 公司管理者、所有者、生产者于一身。在这类公司中, 最大化公司利益同最大化所有者利益是一致的, 不存在利益不一致问题。并且, 由于这类公司规模较小, 管理异常简单, 公司主带领若干家庭成员组成了公司, 这类公司不需要内部控制。现代公司规模越来越大, 集团公司、跨国公司称为通常的公司组织形式。超大的公司规模所需要的巨量资本, 难以有单个的投资者提供, 投资者多元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并且由于公司规模的扩大, 聘请有特殊管理技能的职业经理人参与公司管理也是一种必然选择。这样, 投资者、管理者、员工的利益不再趋于一致, 为解决各利益群体的利益冲突, 各类机构营运而生。如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职工代表大会, 这些不同的内部组织, 代表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 如何安排这些不同内部组织的权责利成为内部控制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此外, 公司规模的扩大, 意味着公司员工的增大, 单级的管理层级难以管理数量庞大的员工群体。因此, 如何设计管理层级, 则是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设计中第二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及下属员工是现代公司的主体, 构成了一经个纵向框架, 这是现代公司内部控制框架的硬件基础。硬件框架建设问题其实就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设问题, 设计中应以解决各类利益群体利益冲突 (尤其是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 为总目标和导向, 对公司治理的各个层次进行分层目标设计。要求管理当局提供真实、完善、有用的信息是股东大会这一公司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责, 监督管理当局的经营行为, 作出正确的投资和管理决策是监事会的重要职责。董事会接受股东的委托, 保证投资计划、财务方案、财务预算方案、利润分配方案等的科学、公平是公司董事会的职责。接受董事会委托, 负责公司日常运营事物是公司经理层的重要职责。各事业部围绕公司总体经营战略目标, 承担相应的责任, 并对总金理负责。在公司管理幅度和管理层级设计时, 需要遵循如下原则:1.围绕公司总体目标展开组织维度设计;2.充分考虑公司的经营业务特点、公司规模及行业特点;3.避免公司总体目标分解中的遗漏和重复;4.尽量保证不同部门间相互牵制及协调一致性;5.不相容职务由不同人担任;6.体现激励、约束原则。
(二) 部门维度内部控制设计原则
公司内部的各个部门都是公司总体目标实现不可或缺的因素, 组织总体目标实现的前提是各分部门目标的实现。因此, 确保各部门目标的实现对于保证公司整体目标实现至关重要。部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能够保证部门目标的实现。
部门控制主要分两块:部门行政职能控制和部门业务控制。在部门维度的内部控制设计上要明确各个部门的控制目标、工作职责、内部管理层级和管理幅度、岗位职责、部门权限、职责划分等。同时还应注意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责不重叠、不明确。
交易是部门的基本活动单元, 如生产活动、采购活动、销售活动、人事管理、成本控制、财务审批权限等。对于部门业务维度控制制度设计, 要区分经常性项目和非经常项目。在设计同经常性项目相关的内部控制时, 要引入流出再造的思想, 通过分析、讨论, 识别出各业务环节, 通过合并、缩减、合并等手段, 强化增值业务环节, 抛弃不增值业务环节, 并以建模的方式将其制度化、文档化, 并作为流程控制的基础予以实施和推广。如果某项业务涉及多个部门, 则要考虑跨越组织维度和部门维度, 进行流程再造, 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可能的风险、确定关键控制点。综上所述, 为了提高公司经营效率和内部控制效果, 在部门维度的内部控制设计时, 要首先进行流程再造, 在此基础上确定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关键控制点, 然后进行部门维度的内部控制设计。
(三) 作业维度的内部控制设计
一项交易由若干作业构成, 作业由活动构成, 这些活动的组成方式和顺序将影响过程的效果与效率。作业是由若干活动构成, 这些活动的组成方式和顺序将影响过程的效率与效果。作业不存在独立性, 往往一个作业的输出通常是下一作业的输入。作业维度的内部控制是整个立体控制框架的控制基础, 它的控制效率与效果往往上溯影响项目的运行、部门目标的实现, 甚至整个公司控制的大局。作业维度的内部控制设计可以引入适时制 (JIT) 作业管理、作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等最新管理技术和方法, 使作业维度的内部控制成为优化、快捷性的作业标准。这样既可以提高交易运行的效率, 还可以有效方式交易过程中错误、舞弊的发生, 为部门目标实现提供最基础的保障。
三、内部控制框架设计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 文档控制是内部控制运行的有力保障
在公司整体维度、部门维度及作业维度的内部控制中, 文档控制是基础。所谓文档控制, 也就是将所需要的控制形成文
作业成本法在高校精确化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文/孟晓凡王兴东
摘要:成本费用的高速增长对高校的精确化财务要求越来越高, 如何通过有效的方式来降低成本, 提高高校资源使用效益, 本文从作业成本法的特点及其在高校精确化财务管理中的适用性入手, 对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实施作业成本法进行研究, 以为费用标准制定、财政经费的核拨和成本需求的预测以及成本效益分析提供有效支撑。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财务管理;应用研究
运用作业成本法对高校成本进行核算, 有助于消除不必要的作业, 改进作业管理, 降低管理成本, 提高高校资源使用效益。同时得到较为准确的成本信息, 为学费标准的制定、财政经费的核拨、成本需求的预测以及成本—效益分析等提供有力的支持。从作业成本法的特点及其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中的适用性入手, 为提高高校教育成本精细化核算实施作业成本法进行了详细论述。
一、高校实施作业成本法的适用性研究
作业成本法 (Activity-based costing, ABC) 是以作业为中心, 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 最终计算成本的新型成本管理方法。它通过对所有相关联作业活动的追踪分析, 为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 改进“增值作业”, 增加“顾客价值”, 提高决策、计划、控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最终达到提高盈利能力的目的。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理论是产品消耗作业, 作业消耗资源;生产导致作业发生, 作业导致间接成本发生;作业是产品和间接成本的中介。
档, 作为控制执行、记录、考核和评价的依据。实际中, 公司的内部控制文档包括三类:一是公司内部控制手册, 其中体现了公司的控制目标、控制原则、控制方针、控制架构, 以及各个管理部门的职责, 是统领公司内部控制的控制大纲;第二是部门层面的内部控制, 它由职位手册和项目控制文件组成, 职位手册是各个部门的行政控制文件, 体现了部门的目标、职位设置、职位职责、权限等因素, 项目文件对控制的项目流程建模并标准化, 是实际操作项目时的行动指南。
(二) 试运行与评审是提高内部控制工作效率的关键
由于组织结构和组织环境的复杂性, 内部控制的设计和实施存在许多困难。为了保证内部控制的平稳实施并有效发挥其作用, 在正式实施内部控制之前, 要进行试运行, 并设置专门的机构, 通过观察、询问、符合性测试等技术手段, 识别和记录试运行过程中困难存在的问题, 如权限重叠、不相容职务没有分离、非增值环节过多等问题。在对内部控制进行测试时, 可以以部门为基础, 测试各部门的岗位设置、
作业成本法在西方企业及高校的应用比较广泛。高等学校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中, 必然要耗费大量的资源, 形成教育成本。准确地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是各高校追求的目标, 并为高校进行管理决策、确定恰当的成本, 以及为国家财政对高校进行财政拨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作业成本法为计量高校学生教育成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系统的方法。作业成本法融合了作业管理、过程管理等先进的管理思想, 体现了“二维”观念, 它不仅是一个成本分配、计算的过程, 还通过对作业链、作业和资源动因的分析, 为管理者提供引起作业的原因以及作业完成情况等非财务信息。一方面是将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的耗费进行归集、分配以及将其对象化的过程, 另一方面也是对耗费进行信息反馈和控制的过程, 不仅能保证高校教育成本计量的准确性、明晰性, 还有利于高校管理者掌握影响教育成本的因素, 促使高校有效地控制形成教育成本的整个过程中各环节的支出情况, 减少不必要的作业, 降低不必要的支出。从而有效提高高校的精确化财务管理水平。
二、作业成本法在高校的一般应用程序
高校的整体管理是以学生培养为核心的, 我们以学生培养为核心确定作业成本法在高校精确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方式。
作业成本法的一般应用程序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将归集的资源费用分配到作业中心。资源是学校提供教育服务所发生耗费的最初形态, 资源费用是资源的价值表现形式。根据资源费用的类别归集各种消耗, 形成资源库, 然后再分配到各作业中心和作业上, 形成作业成本库。
把资源费用分配归集到相关作业, 首要问题是准确确定资
功能、权限、业务, 是否与其他部门恰当衔接。以项目为基础进行测试时, 重点对项目的流程进行测试, 观察项目所涉及的各部门工作是否协调一致, 是否存在重复等。针对识别和记录的问题, 公司管理层要予以充分重视, 并积极修正内部控制。
本质而言, 内部控制是保障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机制, 进而具有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作用。公司应对内部控制予以充分重视, 在树立内部控制理念的基础上, 积极实施内部控制, 并在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 不断总结经验, 完善内部控制, 这些对于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王青松.《企业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8 (04) .
整体性框架 篇9
昆明天润康园商住小区由15栋18层~25层高层建筑组成, 主体结构设计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总建筑面积26万m2。
高层建筑施工中, 外墙脚手架施工危险性大、施工困难。施工企业通常采用悬挑钢管外脚手架作为操作平台和外防护架, 该工艺劳动强度大, 需要多次搭设、拆除, 安全性差、效率低, 投入的周转材料大。由钢管和扣件组成的框架式整体脚手架, 包括提升机、导轨、竖向主框架、水平桁架、防倾斜组件、防坠杆件、附墙拉杆、固定螺栓及与之配套的电器控制系统, 仅需搭设相当于建筑物4层高度的外架, 即可满足施工要求, 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重复使用、经济适用等优点。
通过对安全、工期和成本等方面的分析研究, 决定采用框架式整体升降脚手架, 用于主体结构和装修阶段施工中的外墙防护。
2 框架式整体升降脚手架施工工艺
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主体施工时, 在剪力墙或结构梁上按照机位布置图预留直径40 mm孔, 将提升梁用直径30 mm高强螺栓固定在混凝土梁、柱或外墙上。提升梁上端设置导向轮插销插入主框架导轨中作为防倾装置, 架体升降时作为导槽。架体由带导轨的主框架与桁架用高强螺栓相连后作为主承力架, 再用普通双排钢管脚手架连接而成。脚手架升降时, 7.5 t电动葫芦上挂提升梁挂耳, 下端钩挂承力桁架, 以电动葫芦实现架体沿导轨上下移动 (务必与防坠装置配套使用) , 并通过总控箱达到同步升降, 直到架体到达需要上升或下降的高度。提升梁侧边安装导向管并穿入防下坠装置孔内, 当电动葫芦环链断裂时, 防坠装置自动锁紧以防下坠。
爬架架体安装工艺流程:施工准备, 绘制机位图→根据机位图位置预留孔→搭设托架平台→搭设爬架架体→安装提升梁、防下坠装置、防外倾导向轮→安装防下坠装置→检查验收。
爬架提升或下降施工工艺流程:检查挂钩、架体→松开所有固定拉结→撤离架体上所有活荷载→短暂开动葫芦、绷紧链条→调整葫芦链条使之受力均匀→拆除承力主框架与建筑物的钢丝绳连接→开机提升或下降, 观察同步情况→提升到位斜拉钢丝绳固定主框架→检查验收后提供使用。
3 框架式整体升降脚手架施工技术要点
3.1 架体安装
1) 确定机位平面布置:根据流水施工需要, 确定架体分段位置, 并根据楼的体型, 雨篷板、外挑阳台和悬挑梁的位置与外挑长度确定内侧立杆离墙距离, 选择桁架架体。外架转角或需分段处, 采用悬臂桥架;直线段二边悬臂桥架用安全网连通封闭做整体提升。
2) 提升梁预留孔设置:上下预留孔必须在一条垂直线上, 最大偏差不得超过10 mm, 确保架体的垂直升降, 防止倾斜。
3) 搭设托架平台:在需要搭设外架的开始层上预埋托架环 (12钢筋@1 500 mm, 见图1) , 采用钢管搭设托架平台。钢管外挑长度不得少于2 m, 托架内排水平横杆离墙尺寸根据建筑物外形而定, 水平横杆间距为500 mm, 托架宽度为1 100 mm。
4) 搭设爬架架体。架体分三节, 采用分段吊装。按照本外架施工设计布置图, 在地面将桁架与主框架用M12高强度螺栓分段组装, 用塔吊安装到托架上校正、连接、固定。
根据主体结构施工进度, 用塔吊将主框架二节、三节依次用M12高强度螺栓连接紧固, 并用钢管脚手架将整个外架连接。
5) 提升梁、防下坠装置、防外倾导向轮外架安装。a.主体施工完第三层后, 即时装上提升梁, 防倾、防坠导向轮和受力钢丝绳。b.主体施工时, 在剪力墙或结构梁上按照机位布置图预留直径40 mm的孔, 将提升梁用M30×370的高强螺栓固定在混凝土梁、柱或外墙上。c.防下坠装置安装:先将防下坠锁装置和导向管用2个M12螺栓安装在支座上, 其下端穿入主框架第一节加强节点的防坠装置孔内, 上端穿入提升架支架上, 用20轴销穿好并插入开口销, 用防下坠受控开关的联杆进行调整, 并打开受控开关。d.导向轮安装。当全段主框架安装完成后安装导向轮, 使主框架处于正常受力状态, 并作为防倾装置。e.在组装好的桥架上按设计搭设双排钢管脚手架立杆和安全防护设置 (见图2, 图3) 。脚手架每段为五层楼高, 步距为1.8 m, 共9步。先将立杆定位, 相邻立杆接头要错开, 加长对接用一字扣件, 立杆间距1.5 m, 横杆与立杆用十字扣件连接;小横杆两头外挑不小于70 mm;按规范设置十字剪刀撑;局部加强杆件位置按设计要求安装。f.外架外立面挂安全网, 踢脚线。架体底部密封, 架内设置水平安全挡板、护身栏杆、脚手板、挡脚板。
3.2 爬架的升降
1) 在提升梁挂耳上挂7.5 t电动葫芦, 下端钩挂承力桁架挂耳。开启防下坠受控板。2) 开动电动葫芦使链条处于受力状态。检查确认主框架、下部撑杆的穿墙螺栓的紧固和受力状态, 检查花兰螺栓受力 (必须出牙3丝以上) 、导向轮抱住导轨和电动葫芦定滑轮吊挂状态。3) 拆除主框架上部钢丝绳拉杆的穿墙螺栓, 并将钢丝绳拉杆用12号铁丝扎在主框架上, 防止提升过程中碰撞。4) 准备工作完成后, 再仔细检查, 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架体的升降, 直到架体到达需要上升或下降的高度。5) 安装受力钢丝绳, 退出电动葫芦。升降时严禁用塔吊作为升降动力提升。6) 必须保证所有电动葫芦运行方向一致、架体同步升降。
注:1—主框架第一节;2—主框架第二节;3—主框架第三节;4—法兰盘, 用来连接主框架;5—四节间桁架, 用螺栓安装在主框架一节1下部;6—悬臂桁架;7—栏杆;8—立杆, 用对接扣件安装在桁架上方;9—大横杆
3.3 架体的拆除
1) 脚手架的拆除应在搭设起点处或裙楼顶上拆除。2) 拆除前应对脚手架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如发现有安全隐患, 不能按原搭设的反程序拆除时, 须另编拆除方案。3) 拆除时, 首先拆除桁架上端的9步钢管脚手架, 边拆除边拆掉安全网及脚手板, 钢管脚手架拆除完毕后, 用塔吊吊住桁架, 卸去两端的安装螺栓, 由塔吊将桁架吊至地面, 在地面拆去桁架间的水平支撑和连接螺栓。
4 安全技术措施
1) 操作外架提升、下降的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 并持证上岗, 架体升降时必须统一指挥。2) 在脚手架提升或下降时, 严禁施工人员上架, 架上不得有施工材料。3) 提升或下降前应将主体结构周边的2 m范围内外伸物件及垃圾清除, 防止阻挡提升和高空坠物。4) 五级以上大风、暴雨、大雪和夜间禁止提升、下降。5) 升降时刻注意电动葫芦的动向, 发现异常情况, 立即断电, 待排除故障后, 方可启动。6) 升、降完毕后, 应及时观察脚手架的水平度, 必要时采用电动葫芦局部调整。7) 升、降完毕防倾斜、防坠落措施到位, 安全网封闭, 经验收合格后, 脚手架方可投入使用。
5 结语
高层建筑框架式整体升降脚手架施工工艺的应用, 实现了建筑施工机械化、专业化和设备工具化, 加快了施工进度, 降低了安全风险,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为今后同类工程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JGJ 130-201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S].
[2]DGJ 08-905-99, 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S].
[3]JGJ 202-2010,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S].
[4]JGJ 59-2011, 建筑施工架安全技术标准[S].
整体性框架 篇10
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尤其当前面临全球金融危机, 企业如何加强内部控制, 进行风险管理, 增强抵御危机的能力, 是企业管理者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1992年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发起的COSO委员会颁布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 即著名的“COSO报告”。该报告定义,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制定和实施的, 为达到经营的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三个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它认为,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五大要素构成。
二、内部控制的要素
(一) 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是指对企业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的因素的统称, 包括治理职能和管理职能, 以及治理层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认识和措施, 良好的控制环境是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基础。其一般包括:诚信的原则和道德价值观、评定员工的能力、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组织结构、责任的分配与授权、人力资源政策及实务。
(二)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指企业应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 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风险评估既测定外部风险也测定内部风险, 还要注意环境的改变对风险评估的影响。
(三) 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指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 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即确保管理阶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及程序, 包括与授权、业绩评价、信息处理、实物控制和职责分离等相关的活动。
(四) 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 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它包括信息资料的传递程序和传递范围。企业所有员工必须从最高管理阶层清楚地获取承担控制责任的信息, 而且必须有向上级部门沟通重要信息的方法, 并对外界顾客、供应商、政府主管机关和股东等做有效的沟通。
(五) 对控制的监督
监督是指对内部控制的质量进行评价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持续的监督、独立的评价。其目的为了保证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和有效性而进行的日常和定期监督、检查及改进。
三、T发电集团的案例分析
T公司是中国境内最大且在香港及伦敦上市的独立发电公司之一, 其经营范围为:建筑、经营电厂、销售电力、热力;电力设备的检修调试;电力技术服务。截至2007年12月31日, T公司及附属公司拥有35家子公司、4家合营公司及13家联营公司。
(一) 控制环境分析
我国电力企业普遍存在控制环境缺失的问题, 如股权结构不合理, 管理阶层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到位, 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不合理, 职责分离不充分, 管理措施不得力,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 使得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而近年来, T公司采取了相应措施, 加强控制环境的建设。
1. 树立诚信的原则和道德价值观, 合理定位管理理念
T公司提出“团结、务实、追求卓越”的经营理念, 通过宣传企业文化、方针政策、企业的目标来培养员工忠实、勤奋的品质和良好的敬业精神, 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对企业的责任感。公司自上市起, 就通过不断地努力, 力求公司信息披露符合监管条例的要求。如通过公司董事参加监管机构定期举办的董事培训计划, 不断强化公司董事的信息披露规范化意识。公司多渠道、多形式, 向投资者及潜在投资者介绍相关信息。
2. 建立有效的组织机构, 明确董事会和审核委员会等职责划分
根据《公司法》及公司章程, T公司已建立起较完整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股东大会为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为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监事会为公司的监督机构。董事会、监事会向股东大会负责, 落实股东大会决议;经理班子具体负责组织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活动, 实施董事会决策方案。董事会辖下审核委员会由5名董事组成, 其中独立非执行董事占多数。审核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监督公司内部审计制度及其实施;负责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沟通;审核公司的财务信息及期限披露;审查公司的内控制度及提议聘请或更换外聘审计机构等。该公司的公司治理机制较完善, 职责划分明确。
T公司的组织结构是健全有效的, 包括了决策子系统、指挥子系统、参谋子系统、执行子系统、监督子系统和反馈子系统等。T公司的组织机构, 遵循以企业战略为导向、组织结构尽量扁平化、提高效率、与企业内部环境相适应的原则。
3. 合理制定人力资源考评政策及激励措施
T公司对员工的考评及激励措施建立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和制度。如高级管理人员的考评及激励情况, 公司以制定的《T发电股份有限公司领导班子三项责任制考核办法》, 《T发电股份有限公司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T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加强岗位薪点工资制考核管理的指导意见》为基础, 对所属各单位实行以经济责任制考核为主, 单项奖励为辅的绩效考核体系, 根据公司的薪酬管理制度对高级管理人员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进行考评及奖励激励。
(二) 风险评估分析
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同一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企业经营风险不断提高。然而从我国电力企业的现状来看, 企业的风险意识并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 不仅缺乏风险意识, 更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T公司董事会注重风险管理, 建立了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设立了26个专业委员会, 以协助总经理决定并完成经营工作中的各类专业工作, 在各个领域防范各种风险。2006年, 公司进一步成立了应对突发事件的领导小组及工作组, 主要负责的内容包括: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稳定应急管理及公共卫生应急管理, 制定了相应应对突发事项的预案。
(三) 控制活动分析
T公司将内部控制与企业的经营目标联系起来, 从业务管理、职能管理和岗位管理的角度出发, 制定了包括财务管理内控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内部审计制度、行政管理制度、信息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等在内的公司基本管理制度。
科学的管理为公司从原有的火电单一化向电力多元化、能源多元化发展提供了保障。为完善公司内部控制体系, 有效防范风险, 2007年, 公司对原有相关内控制度进行梳理, 并着重于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 编制了《T公司财务内部控制手册》, 该手册是T公司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经营方针和目标的有效手段。手册涵盖了17个方面的管理内容, 即财务战略与人员、货币资金、采购与付款、存货、股权管理、工程项目、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减值、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纳税、对分、子公司财务管理及财务报告编制。针对每一个方面内容, 手册分别说明了控制目标、相关风险、控制措施、控制证据、控制制度, 并列示了相应的流程图及风险控制的分析。该手册参照了国家新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等规定, 突出了风险概念, 提出了具体控制措施, 简便易行。
四、信息与沟通的分析
T公司从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和信息共享及沟通的范畴来完善内部控制, 以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施为基础, 以系统思想为主导, 建立了一整套的信息传递和反馈系统, 使得企业能够“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地进行信息互动。
对外部沟通上, T公司设置了专门机构及人员接待投资者和分析员, 解答相关问题, 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公司章程及上市规则的规定, 认真、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进行信息披露。同时, 注重搜集并分析证券分析员及投资者对公司运营的各种意见及建议, 并在公司运营中有选择地加以采纳。公司注意与各方人士的沟通, 特别是在中期、年度业绩公布后, 举行市场分析机构推介会、传媒见面会以及投资机构一对一会谈。
T公司还设立专职部门, 安排专职人员处理相关工作, 接待来访人员, 并公布联系电话, 随时答复各种电话查询。同时, 建立了公司网站, 介绍公司的最新动态及过往业绩, 以及公司管理机构等, 以使股东或投资者对公司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五、监督分析
要防范公司经营或是项目建设期间的内部控制风险, 就必须要有来自上面及外部的监督。没有监督, 就很难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被正确有效地执行。
同样以T公司为例, 该公司内部管理机构中设有审计监察部, 专门负责公司内部审计工作, 其主要职责包括负责公司内部审计, 监督公司所属单位及附属公司在审计、法律法规、章程条例等方面的贯彻情况, 受理检举、控告、重大事故调查, 考核评议、效能监察等管理工作。
对外, 公司聘请的境外会计师分别来自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及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
通过构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T公司的经营绩效取得了较大发展。2005-2007年连续三年保持利润总额20%、每股基本收益近4%、总资产35%的增长, 在国际市场上也正成长为投资者青睐的集团公司。
整体性框架 篇11
1 深圳市公共卫生评估的现状与面临问题
深圳的公共卫生机构比较分散, 除了传统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外, 还有慢性病防治中心、精神卫生中心、职业病防治院、健康教育所、妇幼保健院等众多机构。随着公共财政支持力度的增大和各项有偿服务项目的剥离, 其公共卫生属性日渐明显。要对其进行有效监管、协助提升服务能力、提高其履行公共卫生职责的有效性, 开展公共卫生服务质量评估是其中重要方法和有效手段之一, 并将成为深圳公共卫生管理的一项常态工作。
深圳市公共卫生机构评估虽然已开展几年时间, 但在评估标准的科学性、整体性、稳定性和评估实施效果方面均不理想, 具体表现在:评估内容以日常工作为主, 没有与机构的职能履行和服务质量结合起来, 考核重点不突出;各条线、各专业采用各自完全独立的标准, 且只有对区级机构的考核, 标准的整体性、全面性欠佳;每年的评价内容调整很大, 缺乏必要的科学论证, 评估标准不够稳定。同时, 开展公共卫生评估也缺乏成熟的、可以借鉴的标准。2008年卫生部发布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 该标准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7大基本职能为基础进行设计, 评估范围较为全面。然而, 该标准将众多的公共卫生职能赋予一家机构, 在很多地方无法应用。由于全国公共卫生系统没有统一和固定的结构, 该标准的评估内容在很多地方实际上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治中心、职业病防治、结核病防治所、皮肤病防治所等众多机构共同分担, 因此, 在各单位应用此标准自评过程中, 均存在大量的评价指标不属于其工作职责范畴, 同时又有大量的工作缺乏评价指标的尴尬局面。该情况在深圳尤为突出。
另外, 目前卫生系统的评估内容多为绩效评估, 开展服务质量评估的较少见, 这也使得深圳开展服务质量的整体评估缺少成熟的经验作参考。由于绩效过多强调最终结果而忽视过程的改善和其他因素对公共卫生服务效果的影响。因此, 在公共卫生机构的评价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 公共卫生项目的结果往往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性, 很多政策的实施和工作改善的结果需要在较长一段时间之后才能显现;另外, 人群健康状况的改善也不是一个机构、一个部门的努力能实现的, 还与政治环境、经济水平、政府投入、技术水平等众多因素直接相关[3]。
2 评估框架的设计思路
2.1 概念性框架的内涵与作用
要全面准确地反映公共卫生系统服务的质量, 需要构建多个指标并将其有机组合成指标体系来进行综合测评[4,5]。指标选择的基本要求就是全面性、代表性、有效性、重点突出。因此, 在指标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以概念性框架为工具和基础。公共卫生系统服务质量评估的概念性框架是根据公共卫生系统的职能和目标, 结合评估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该系统的高度抽象所建立的一种逻辑分析框架[6]。通过建立概念性框架, 将公共卫生系统的众多领域、机构、职能和目标分解为不同层次、结构简单、有机结合的部分, 并由此演绎出相应维度、子维度和具体指标。这样不仅建立了指标相互间严格的逻辑对应关系, 同时也保证了最终指标体系完整性和有效性。
概念性框架实际上也是一种逻辑框架分析法 (LFA) , 对于一个具体评估对象所形成的指标体系及其对应的量化关系, 就得到了评估模型。同时, 概念性框架必须以相关的科学理论为依据, 并能经得起检验, 最好是以近期实践结果为基础[7], 这也体现了公共卫生的循证原则。
2.2 框架的设计思路
要对这些公共卫生机构进行整体评估, 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指标框架, 一方面能够涵盖各评估对象的功能和职责, 同时又要避开其各自职能分工上的差异。因此, 必须改变以职能为基础的指标设计模式, 发掘各评估对象的公共属性, 通过建立全新的概念性框架来保证最终评估指标体系的适用性和可行性。这里采用工作流程分析的方法, 从公共卫生服务的过程和特点出发, 提炼出了各类公共卫生机构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共有的监测、调查、干预、健康教育和督导等环节和内容[8]。具体思路包括:第一, 以结构、过程、结果模型为基础建立评估框架。由于结构部分与具体业务没有直接联系, 各机构在管理和基础建设等方面差异不大, 因而可以采用统一的指标;第二, 以监测、调查、干预、健康教育和督导等五个基本维度对业务和项目的过程质量进行评估, 既体现公共卫生服务的特点, 又兼顾了各机构的实际工作状况;第三, 将所建立的概念性框架与各机构的具体工作与职能进行核对, 确保在评估各具体服务项目上都能涵盖, 没有遗漏。
3 深圳市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整体评估的概念性框架与维度
根据Donabedian的质量评价理论, 我们将公共卫生服务质量评估的概念框架分为3个基本维度维度:结构质量、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 以及中间结果这一辅助维度。该框架既可用于评价区域公共卫生质量, 也可用于各类公共卫生机构和组织, 甚至整个公共卫生系统的评价。框架及其维度的结构关系可由图1形象地表示。从图中可见, 整个公共卫生服务质量评估的框架就像一座房子, 结构 (投入) 是房子的根基, 过程和中间结果整个框架的支柱, 结果直接由该支柱来支撑。因此, 过程质量和中间结果都到位了, 最终结果自然就有了保障, 这也体现了质量评估与绩效评估在设计思路上不同的理念。
结构质量是公共卫生体系的基础, 也可称为投入, 主要包含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投入, 以及资源的安排和管理方式。结构质量能影响和促进服务过程和健康结果, 尤其是当资源投入不能满足需要时其作用更加显著, 而一旦必要的基础建设达到一定的水平, 结构指标的价值将变小。结构质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宏观结构质量, 主要用来评价地方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视程度和财政支持力度, 这也可以用来鉴别外界因素对公共卫生机构服务质量的影响程度, 可分为公共卫生政策发展、政府资源投入和保障机制等3个维度, 其主要指标有公共卫生经费占GDP比例、每千人公共卫生专业人数、基本健康保险覆盖率等;二是微观方面, 指各公共卫生机构内部管理水平和质量保障能力, 如管理体系规范性、人员结构状况、学科建设水平、技术指导与培训状况等。
过程质量指公共卫生服务对社区、人群、个体做了什么, 情况如何, 即公共卫生机构动态运行的质量与效率。由于公共卫生服务结果难以立即显现, 而且其效果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 对其服务过程进行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管理学理论与实践表明, 规范的服务 (生产) 过程与设计质量和预期结果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过程质量主要包含技术水平和服务过程的相互作用两个方面, 具体可分为监测、调查、干预、健康教育和督导等五个子维度。
疾病监测是所有公共卫生服务过程的第一个环节, 主要是通过网络或监测哨点来了解疾病的发生情况, 获取相关信息和数据, 为公共卫生服务的其他活动提供信息支持。健康调查指根据监测结果, 对各类异常情况及其具体原因和影响因素所开展的调查活动, 为进行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行为干预指根据疾病监测和健康调查结果, 对各类疾病和健康问题所采取的干预措施, 这也是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工作。健康教育指各公共卫生机构所开展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 其目的是使居民选择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消除或减轻健康危险因素, 达成健康目标。健康管理的对象除了社会一般人群外, 也包括相应的目标人群。工作督导是各机构为了加强疾病的监测与防控、发现项目开展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所进行的督察指导工作。工作督导虽然属于管理范畴, 不是具体业务流程中的一个环节, 但却是各公共卫生机构的重要工作之一, 并在发现问题、改进工作质量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也是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基础保障, 因此, 结合对机构评估的实际需要, 必须将其纳入到评估的项目中来。
结果质量指公共卫生服务活动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结果, 可分为最终的人群健康结果和中间结果。最终结果主要包括健康状况、期望寿命与死亡率等维度。其中健康状况主要指各种传染病与慢性病发病率、规范管理率、健康档案建档率、治愈率等。期望寿命与死亡率维度主要指期望寿命、伤残调整寿命年、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其他疾病死亡率等指标。另外, 最终结果还包括满意度调查结果。满意度指社会公众、相关部门、其他利益相关者对公共卫生服务的反应, 也是评价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 公共卫生机构可以根据满意度结果改进服务质量, 调整资源配置, 提高反应性、适宜性和可及性, 更新技术, 提高效率。该维度具体包含了单位职工满意度、社会公众满意度和相关部门满意度3个指标, 并通过设计相关的调查问卷来实现。
中间结果是介于过程和最终结果之间的一类情况, 也指项目和服务的短期结果, 在有些时候也可看成是真正的健康结果。中间结果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这也反映了公共卫生服务的多样性。除了项目结果之外, 中间结果主要包括健康行为和环境质量两个维度。其中, 前者主要指行为干预效果, 如吸烟率、经常体育锻炼率、定期体检率等, 后者指生活环境的质量状况, 如空气质量良好天数、饮水质量达标率等。
4 公共卫生服务质量评估的挑战
尽管理论界开展了一些公共卫生质量评估的研究, 美、欧等国也进行了相应的实践尝试, 但将质量评估全面运用到公共卫生领域并使其真正产生效果还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其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还缺乏足够的理论基础, 尤其是缺乏可供参考的标准、成熟的经验和循证化的方法[9]。其次, 各部门普遍重视短期绩效, 质量评估强调对过程的控制来保证最终的健康效果, 看重的是长期的保障, 而不是一味追求不可控的健康指标, 因而可能难以被有关部门所接受。另外, 公共卫生的内涵和机构职能划分还有待进一步明确。公共卫生及机构提升服务质量、提升履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是一个持续而长久的过程, 随着卫生技术的发展和政府资源投入的增加, 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将得到持续提高, 并最终实现全民健康状况改善。
参考文献
[1]LICHIELLO P.Turning Point Collaborating for a New Century in Public Health:Guidebook for Performance Measurement[M].Washington:Turning Point National Program Office at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1999:12.
[2]MAINZ J.Defining and classifying clinical indicators for quality improvement[J].Int J Qual Health Care, 2003, 15 (6) :523-530.
[3]刘勤.卫生经济学常用评价方法浅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9, 12:1913-1915.[3]LIU Q.The Analysis About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Health Economics[J].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 2009, 12:1913-1915.Chinese
[4]MAINZ J.Defining and classifying clinical indicators for quality improvement[J].Int J Qual Health Care, 2003, 15 (6) :523-530.
[5]GEORG BAUER.Advancing a theoretical model for public health and health promotion indicator development[J].European Journalof Public Health, 2003, 13 (3suppl) :107-113.
[6]王海军, 金水高, 刘丽华.卫生服务绩效评价的概念框架研究与公共卫生应用[J].中国卫生经济, 2008, 27 (7) :67-70.[6]WANG HJ, JIN SG, LIU LH.The Study on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Healthcar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Public health System[J].Chinese Health Economics, 2008, 27 (7) :67-70.Chinese
[7]STEPHEN FD.Public health quality assessment:concepts and challenges[J].Annu Rev Public Health, 2002, 23:1-21.
[8]HANDLER AS.A conceptual framework to measure performance of the public health system[J].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001, 91 (8) :1235-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