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研究的人文视野

2024-07-21

社区研究的人文视野(精选12篇)

社区研究的人文视野 篇1

一、高校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

共产主义社会在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中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也就是说,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类整体性发展实践的最终目标是塑造“完整的人”。而人文精神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 是一种以人为本, 以人为对象、为主体的思想。同样,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追求真、善、美的价值理想, 对人生价值的理解是人文精神存在的前提, 说到底, 它的终极目标就是人的自身的发展。因此, 高校教育中心必然地蕴含着、渗透着强烈的人文关怀。高校的教育中提出人文精神似乎是画蛇添足, 然而, 作为高校教师, 特别是作为人文学科教师的笔者目睹了高校教育的现实和现状, 深深地体会到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以及高校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缺失的事实。

人文和科学本是大学里两门非常重要的领域, 然而在技术理性所统治的今天, 科学理性对人文精神的压抑使得人文精神在大学里日渐萎缩。科学理性所推崇的理性万能和理性至上导致了人类对技术和科学的新的迷信。结果竟是科学独揽大局, 人文精神退缩到被人遗忘的角落, 科学主义的思想使得那些“飞流直下三千尺”、“轻舟已过万重山”美丽的感觉变成了夸张的东西, 从而丧失了感觉的丰富多彩, 使世界变得单一和现实。

高校教育中缺乏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许多高校按照市场的需要和发展来设计大学的发展以及学科、专业、课程的建设, 那么与市场联系不太紧密的人文学科由此受到歧视, 从而导致人文精神严重的失落。

第二, 在目前高校的教育体制中, 人为地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割裂开来,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在大学生的发展中出现了片面的现象, 出现了有技术没文化的“单面人”。

二、高校教育关注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第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是人, 现实的、具体的人, 他的哲学的目的是人的解放,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所关注的话题就是人的价值和人存在的意义的问题。面临着现代社会人类生存的种种困境, 面临着我国社会急剧变革的过程, 作为敏感而富有丰富思想的大学生更应该关注人文精神的发展。人文精神对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人文关怀是哲学的永恒话题, 理所当然应该是教育的永恒话题。

第二, 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 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学生, 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了高校教育对“人”的核心的关注, 也体现了高校教育在对“人”的培育中关注生命的价值取向, 即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人。关注大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人”以及一个“完整的人”的塑造是整个教育世界的意义。因此要实现教育以人为本的目标就必须理解生命的全部含义, 领悟教育的真正使命。人文素质教育是保证教育目标实现的基本条件。人文素质教育同时也是实现“完整的人”的必备条件。“完整的人”的塑造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体现了深刻的人文精神。

第三, 社会和谐发展的灵魂是人文精神。历史经验的发展反复证明, 社会的和谐发展有赖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发展。世界所面临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决不能单方面地依赖自然科学的发展或人文精神的发展来解决。高等教育中缺乏人文精神必然会导致教育的片面化, 其结果是影响整个社会人才素质结构失调, 进而会进一步导致社会的全面和谐与发展。

三、高校教育体现人文精神的路径分析

第一, 把人文精神渗透于具体的教学中。首先, 注重引导和启发学生关心和深入探讨人生、人心和价值等问题, 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的首要使命, 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把西方哲学中的人文精神、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人生智慧引进教学, 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终极关怀在中外古今哲学的对话中更开放更有生命力。其次, 作为理工科的教师在教授和传播知识的过程中, 对于人文精神的渗透同样不可逃脱责任和缺乏这样的意识。我们通常说塑造完整的人和完整的大学生是高校教育的目标, 有人是否探讨过, 一个只注重自然知识和技术技能传播的单向度的教师能否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呢?试问在普通高校中是否存在着这样的课堂, 即一个注重科学知识传播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课堂呢?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 人文精神的渗透应该体现在每一门课程当中, 这样的课堂才能体现马克思所提出的人类的终极目标, 即实现人的全面的本质。这样的教育才是和谐的教育, 全面的教育, 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所说的人与自然的统一以及人与人的统一。人的科学和自然科学是同一门科学是每一位高校教师必备的认知。

第二, 改变教育理念。首先, 作为人文学科的教师有指导性地让学生读一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 借鉴中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意义的话题讨论, 促使学生发表自己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见解, 鼓励他们具备一定的批判精神。放弃或取消传统的闭卷考试的方式, 在探讨式的学习中渗透人文思想, 关切现实的生活世界和人生。其次, 作为理工科的教师应该加强人文知识的修养。从单面的自然知识传播和技能的教授转向为社会所希冀的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的全面教育人, 从而完成和塑造完整的和完美的人的任务。在引导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与技术的同时应该考察到技术理性并不是人之主体性的终极目标和最高的目的, 技术理性并不是人之主体性的唯一规定性。总之, “认知目标”和“情意目标”是我们的教育理念改变中所应具备的要素;作为一个“完整的”和全面的教育工作者不仅要着眼于智力开发, 更要致力于人格的全面培养———培养个体的健康情感、塑造个体的健全人格、开发个体的各种潜力。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全面本质的实现是教育的终极目的。使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教师的巨大的人格魅力。

第三, 加强校园的人文文化建设。高校的人文精神建设还有赖于校园文化的发展。首先, 要展开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系列讲座。其次, 开展积极向上的、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最后, 建设和谐的优美的校园景观, 提高学生的素质, 陶冶情操, 升华人文精神。

四、结语

人文精神是人类的核心文化精神, 它是引导大学生成才和成长的关键所在, 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的人文精神教育是高校教育的历史使命, 为人类培养合格和健全的完整的人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所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

摘要:人文精神是高校教育全面发展的体现, 更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现。它是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精华所在。面对高校教育中人文精神缺失的现象, 加强和促进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是高校的重大课题和巨大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人文精神,大学生,高校教育

参考文献

[1].杨林.以“和”为本与现代人文精神的重建[J].社会科学, 2001 (09)

[2].陈志尚, 陈金芳.关于人的素质的两个理论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 (4)

[3].何柏芝, 曹红丽.切实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 2008 (03)

社区研究的人文视野 篇2

机械学院

机械电子工程

2013级一班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方向

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微电子、控制、计算机、信息处理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其发展和进步有赖于相关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其主要发展方向有数字化、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人性化、微型化、集成化、带源化和绿色化。

(1)数字化

微控制器及其发展奠定了机电产品数字化的基础,如不断发展的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而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崛起,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铺平了道路,如虚拟设计、计算机集成制造等。数字化要求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软件具有高可靠性、易操作性、可维护性、自诊断能力以及友好人机界面。数字化的实现将便于远程操作、诊断和修复。

(2)智能化

即要求机电产品有一定的智能,使它具有类似人的逻辑思考、判断推理、自主决策等能力。随着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灰色理论、小波理论、混沌与分岔等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

(3)模块化

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动力接口、环境接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单元模块是一项复杂而有前途的工作。如研制具有集减速、变频调速电机一体的动力驱动单元;具有视觉、图像处理、识别和测距等功能的电机一体控制单元等。这样,在产品开发设计时,可以利用这些标准模块化单元迅速开发出新的产品。

(4)网络化

由于网络的普及,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方兴未艾。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本身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现场总线和局域网技术使家用电器网络化成为可能,利用家庭网

络把各种家用电器连接成以计算机为中心的计算机集成家用电器系统,使人们在家里可充分享受各种高技术带来的好处,因此,机电一体化产品无疑应朝网络化方向发展。给人们带来无穷的知识和方便。

(5)人性化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最终使用对象是人,如何给机电一体化产品赋予人的智能、情感和人性显得愈来愈重要,机电一体化产品除了完善的性能外,还要求在色彩、造型等方面与环境相协调,使用这些产品,对人来说还是一种艺术享受,如家用机器人的最高境界就是人机一体化。

(6)微型化

微型化是精细加工技术发展的必然,也是提高效率的需要。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nic Mechanical Systems,简称MEMS)是指可批量制作的,集微型机构、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直至接口、通信和电源等于一体的微型器件或系统。自198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研制出第一个医用微探针,1988年美国加州大学Berkeley分校研制出第一个微电机以来,国内外在MEMS工艺、材料以及微观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开发出各种MEMS器件和系统,如各种微型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微加速度计、微触觉传感器),各种微构件(微膜、微粱、微探针、微连杆、微齿轮、微轴承、微泵、微弹簧以及微机器人等)。

(7)集成化

集成化既包含各种技术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和各种产品不同结构的优化与复合,又包含在生产过程中同时处理加工、装配、检测、管理等多种工序。为了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自动化与高效率,应使系统具有更广泛的柔性。

(8)带源化

是指机电一体化产品自身带有能源,如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和大容量电池。由于在许多场合无法使用电能。带源化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发展方向之一。

(9)绿色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在物质丰富的同时也带来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的后果。所以,人们呼唤保护环境,回归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产品概念在这种呼声中应运而生。绿色产品是指低能耗、低材耗、低污染、舒适、协调而可再生利用的产品。在其设计、制造、使用和销毁时应符合环保和人类健康的要求,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绿色化主要是指在其使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产品寿命结束时,产品可分解和再生用。

二、机电一体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门自成一体的新型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被赋一予新的内容。但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汁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目标,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终达到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就成为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或机电一体化产品。因此,“机电一体化”涵盖“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只是,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基于上述群体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技术,而不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其它新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这是

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加电气所形成的机械电气化在概念上的根本区别。机械工程技术由纯技术发展到机械电气化,仍属传统机械,其主要功能依然是代替和放大的体现。但是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状况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个阶段:

(1)世纪年代以前为第一阶段, 这一阶段称为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人们不自觉地利用电子技术的初步成果来完善机械产品的性能,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极大地刺激了机械产品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这些机电相结合的军用技术,战后转为民用,对战后经济的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当时研制和开发的总体上看还处于自发状态。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发展尚未达到一定水平,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还不可能广泛和深入发展,已经开发的产品也无法大量推广使用。

(2)世纪一年代为第二阶段,可称为蓬勃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的迅猛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

(3)世纪年代后期,开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机电一体化进人深人发展时期。一方面,光学、通信技术等进人了机电一体化,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电一体化中崭露头脚,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分支另一方面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方法,机电一体化的学科体系和发展趋势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及光纤技术等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开辟了发展的广阔天地。这些研究,将促使机电一体化进一步建立完整的基

础和逐渐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使人们有更好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生活的方便。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机电一体化是集机械、电子、光学、控制、计算机、信息等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它的发展和进步依赖并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机电一体化的主要发展方向如下智能化智能化是世纪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人工智能在机电一体化建设的研究日益获得重视,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的智能化就是重要应用。这里所说的“智能化”是对机器行为的描述,是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人工智能、运筹学、计算机科学、模糊数学、心理学、生理学和混沌动力学等新思想、新方法,模拟人类智能, 使它具有判断推理、逻辑思维、自主决策等能力,以求得到更高的控制目标。模块化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程。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电气接口、动力接口、环境接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单元是一项十分复杂但又是非常重要的事。如研制集减速、智能调速、电机于一体的动力单元,具有视觉、图像处理、识别和测距等功能的控制单元,以及各种能完成典型操作的机械装置。这样,可利用标准单元迅速开发出新产品,同时也可以扩大生产规模这需要制定各项标准,以便各部件、单元的匹配和接口。由于利益冲突,近期很难制定国际或国内这方面的标准,但可以通过组建一些大企业逐渐形成。显然,从电气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带来的好处可以肯定,无论是对生产标准机电一体化单元的企业还是对生产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企业,规模化将给机电一体化企业带来美好的前程。

网络化世纪年代,计算机技术等的突出成就是网络技术。网络技术的兴起和飞速发展给科学技术、工业生产、政治、军事、教育、日常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各种网络将全球经济、生产连成一片,企业间的竞争也将全球化。机电一体化新产品一旦研制出来,只要其功能独到,质量可靠,很快就会畅销全球。由于网络的普及,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方兴未艾,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本身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因此,机电一体化产品无疑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

微型化微型化兴起于世纪年代末,指的是机电一体化向微型机器和微观领域发展的趋势。国外称其为微电子机械系统, 泛指几何尺寸不超过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并向微米、纳米级发展。微机电一体化产品体积小、耗能少、运动灵活,在生物医疗、军事、信息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微机电一体化发展的瓶颈在于微机械技术,微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加工采用精细加工技术,即超精密技术,它包括光刻技术和蚀刻技术两类。

绿色化工业的发达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一方面,物质丰富,生活舒适另一方面,资源减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于是,人们呼吁保护环境资源,回归自然。绿色产品概念在这种呼声下应运而生,绿色化是时代的趋势。绿色产品在其设计、制造、使用和销毁的生命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少,资源利用率极高。设计绿色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绿色化主要是指使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报废后能回收利用。人们大量倡导绿化工业能够给人们带来的美好的生活,良好的生活品质。

系统化系统化的表现特征之一就是系统体系结构进一步采用开放

式和模式化的总线结构。系统可以灵活组态,进行任意剪裁和组合,同时寻求实现多子系统协调控制和综合管理。表现之二是通信功能的大大加强,一般除外,还有、人格化。未来的机电一体化更加注重产品与人的关系,机电一体化的人格化。

三、机电一体化的未来发展

1、全息系统化全息系统化也即智能化,是对机器的行为描述,即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吸收计算机科学、模糊数学、运筹学、混沌动力学、人工智能、心理学和生理学等新的学科方法、新的设计思想,从而模拟人类的思维能力,使它如同人一样具有思维、意识等能力,以便达到更高水平的控制目标。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产品智能特征也越来越明显,智能化水平也是日趋上升,新世纪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在机电一体化的研究中也日益得到重视,其中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的智能结合就是一项重要应用。当然,要使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与人完全相同的智能永远是不可能的,也没有这个必要,但是,高性能、高速的微处理器使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低级智能或者人的部分智能,则是完全可能而又必要的。

2、微型机电化在实验室中,目前,通过半导体蚀刻技术,已经制造出亚微米级的机械元件,如果这一成果应用于实际产品时,那么就没有必要再区分什么是控制器、什么是机械部分了,这时就完全的实现机械和电子的“融合”,这样CPU、机体、传感器、执行机构就可以集成在一起,而且体积小,同时组成一种自律元件。这种微型机械学是机电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的前进方向,更是机电一体化向微观领域和微型机器的发展趋势,在国外,人们称其为

微电子机械系统,也指外观尺寸不超过1cm3 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一并向微米级、纳米级发展,正因为微机电一体化产品耗能少、体积小、运动灵活,在军事、生物医疗、信息等方面占有很高的地位和很大的优势。

3、光机电一体化光机电一体化是机电产品发展的重要趋势,因为机电一体化系统是由机械系统、能源系统、传感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等部件构成的,因此,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引进光学技术,充分利用光学技术的先天优点,有效地改进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能源系统、传感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

4、产品网络全球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起和飞速发展带动了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同时给日常生活都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全球生产、经济被各种网络连成一片,企业间的竞争也将出现网络全球化,一旦研制出机电一体化新产品,只要其质量有保证,功能可靠,必然会畅销全球。因为有了网络的普及,那么只要是关于网络的各种远程监视和控制技术也就方兴未艾,然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因此,机电一体化产品也必然会朝着网络全球化发展。

5、产品绿色化随着工业的发达,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物质需求丰富,生活舒适可用资源减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因为这些现象的出现,人们开始呼吁保护环境资源,回归自然,那么此时,绿色产品的概念也就应运而生,这是一个时代的绿色化趋势,在这里,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绿色化主要是指:使用时不破坏生态环境,报废后还能回收利用。因此,机电一体化绿色产品在其设计、制造、使用和销毁的过程中,应完全符合生存环境

和人类健康的要求,对生态环境尽可能的无害或危害极少,资源利用率要极高。由于这种客观的存在性,设计绿色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所需要的技术成本很高,但其具有远大的发展空间。

社区研究的人文视野 篇3

社会组织在科学中具有非常广泛的意义,其主要是指人们从事的群体活动,如家庭、团体、政府、军队、学校组织,同时也包括企业、政府、学校、医院等社会群体,它是人类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社会组织对社区治理非常重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文主要进行详细介绍。

一、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1.对社区治理需要对社区社会组织进行培育

社区治理主要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政府、社区组织、社区居民共同参加管理的事务活动。这与传统的政府统治是不相符合的。社区治理不仅可以依靠政府,还可以依靠社会各种团体、组织对社区进行有效管理,管理的方式主要包括:多方面进行协调合作、互相协商和指引,其主要特点就在于具有多元性。

2.社区功能主要要求对社区社会组织进行重视和培养

社区社会组织的主要特点就在于组织人员主要以社会公益服务作为工作目标,从而能够有效满足社区成员的需求。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社区经常在街道范围内开展各项组织活动。目前,社区社会组织主要能够有效弥补政府功能上的不足,并能有效进行管理,对整合社会资源、丰富居民生活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经过社区社会组织的协调和管理,能够有效增强社区的凝聚力,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发展,从而营造和谐的社区氛围。

二、社区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目前,社区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缺乏政策和法律方面的支撑

政策和法律对社会组织发展都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目前我国社区社会组织的主要问题就在于:监督力度不够、限制较多、法律、政策等方面的不健全。在管理的过程中,一些业务单位并没有履行其职责,对管理并不重视。此外,一些民间组织管理结构分类过细导致职权泛滥,未能更好地进行管理。

2.对政府的依赖程度较高

社区社会组织是城市社区治理引入的产物。在现阶段,我国社区社会组织主要根据政府的需要而成立起来,因此其独立性不强。在实践的过程中,政府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成为领导和被领导之间的关系,这样并不利于社区组织的发展。

3.城市社区居民未能广泛参与到社区组织管理当中

在社区管理的过程中,居民也可以参与到社区管理当中,从而影响社区的发展,保障公民的权利。公民也可以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与他人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信任,从而能够不断提升居民的素质。然而,我国居民往往未能够广泛参与到社会组织管理当中去,管理能力较为低下。

三、社区治理视野下政府再造社会组织的几点建议

1.明确发展方向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上海的社区组织便明确了社区治理结构的地位,并确定社区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引导和监督等作用。各级政府必须要树立多元化主题理念,对政府的相关组织进行协调管理,互相之间进行合作和互动,社区居民也要学习必要的社会理论,从而有效增强公民意识,将社会组织真正落实好。

2.要注意组织的培养

组织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必须要对上下形势进行分析,培养更多的基层组织,让居民能够更加广泛地参与到社会组织当中去。另一方面,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社区管理制度,从而能够有效实现自我管理和监督,从而实现良性发展。此外,还要注意社会组织的民间性,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保证组织管理的积极性。

3.出台相关政策进行管理

为了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政府应该要投入力度,鼓励发展公益性和服务性的社会组织。还应该重视社会组织的服务功能,保障其权利。减少街道政府的管理,并鼓励组织多开展社区活动,关心居民的生活组织,强化组织力度,开展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活动。

4.打造专业化队伍

政府通过打造不同的队伍,对社区进行有效管理,其中包括:管理队伍,对街道、社区等相关组织进行管理。通过打造专业化队伍,为街道提供多样性服务,从而能够有效弥补市场管理的不足。此外,还应该建立精英领袖队伍,增强对组织的号召力。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对精英领袖进行培养,从而为社区组织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5.对社区组织做好规划

政府要对社区组织的发展做好相应的规划,并进行分类管理,从而能够有效满足社区居民的管理需求,此外还要对社区组织进行不断整合,从而能够及时发现社区发展过程中缺少的组织类型,并进行补充。

6.对社区组织管理模式进行创新

注重进行组织规范化管理,并加强社区管理指导,制定各项社会规章制度,发挥社会组织的服务作用。此外,政府还应该对社会组织进行分类指导,从而将社会组织贯彻的原则、社区人员、管理经费等方面给予必要的资助和保障。

四、结束语

社区社会组织的组建和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改革创新的过程,是时代发展的新产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社区社会组织也不断兴起和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各种问题,政府必须要正视这些问题,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从而能够有效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还要不断深化社会组织的服务功能,让社会组织能有效实现为居民服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志华,翟桂萍,汪丹.大都市社区治理研究:以上海为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社区研究的人文视野 篇4

随着九年义务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学校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更加重视, 中学美术作为与人文精神紧密相联的课程, 其中就包含了丰富的人文内容, 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对于陶冶中学生的精神情操, 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中学美术教学的人文教育现状及其必要性

目前, 由于受到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 美术并不作为主要科目, 而且考试内容范围较固定, 教师对于美术的教学更加侧重对考试内容的讲解, 而忽略了在美术课堂上对人文精神的教育, 学生对美术课程也没有兴趣, 为了能够完成教学任务、通过考试, 教师还是根据以前落后的教学理念来进行教学, 重视考试重点的培养, 特别对美术考试的侧重点进行强化训练, 对于学生的兴趣等方面不在意, 因此, 对于人文精神的培养更是少之又少。虽然近几年来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对中学美术的要求是要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将人文教育融入到中学美术的课堂教学中, 可是, 在一些地区的教学中依旧是以其他主科为主、美术课程一般不受重视。因此, 更没有人文内容的渗透。

中学美术教学现状亟待解决, 我国具有五千年深厚的民族优秀文化, 中学美术教学的现状决定, 其需要人文精神与之融合, 在中学美术课程中进行人文教育, 不仅仅是新时代的要求, 也是弘扬我国传统优秀民族文化的要求, 更是与世界文化接轨的必经之路;我国的教育方针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 我国的教育方针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 就是希望能够使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 使学生能够得以全面发展, 所以, 在中学美术的教学当中融入人文教育是贯彻教育方针最好的体现;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对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 而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对教育课程内容的影响不断深入, 美术课程体系的建设、课程实施的过程也需要突出人文精神,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 还可以使美术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二、人文视野下中学美术教学策略

(一) 树立人文美术观。教师作为课堂实施过程中的引导者, 必须要转变传统的落后的教学观念, 要树立正确的人文教学观, 要对美术教学当中的各个环节的知识体系进行重新构建, 同时要加强对自身文化素养以及人文素养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这样才能通过树立正确的人文观来影响学生们, 鼓励学生们自主学习, 真正做到美术教学当中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的树立和拓展。

(二) 营造具有人文文化教学环境。学习氛围对于学习兴趣、效果是有一定影响的, 人文精神渗透的体现就是要建立一个人文文化的教育环境, 学生们在具有人文环境的氛围中学习, 久而久之就会对人文精神有所领会。教师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 激发学生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户外写生等教学方法, 使学生参与到课程教学中, 进而对美术学习产生热情, 提高教学效率。

(三) 实施人文评价。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加全面的掌握学生对于基础知识以及学习能力的了解, 也是教师反思自身的教学方法的途径, 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式有很多, 但是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 尤其是中学阶段, 身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 每个学生都各不相同, 不能够千篇一律, 要关注中学生的心理活动变化, 这样才能够因材施教,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们的闪光点, 对学生正确的做法加以肯定, 学生们在受到鼓励和表扬的同时, 也会加深对学习的兴趣, 不要设定统一的标准, 要根据学生发展的不同去正确的引导他们, 从而更好地鼓励学生进行全面发展。

三、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 笔者认识到中学美术在教育过程中缺失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而且对物质文明建设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人文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 因此, 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深厚的国家, 更要注重美术课程中对人文精神灌输,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文精神价值体系, 而这也是我们中学美术的教学目标。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我国的新课程理念不断推进和深化, 中学美术作为发展学生个性,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 教师要充分发挥中学美术课程的优势, 用美术课程独有的魅力促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 并将人文精神灌输到学生们美术的学习当中, 进而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其创造力和审美力。因此, 加强对中学美术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必要的。本文将对中学美术教学的人文教育现状及人文视野下的中学美术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人文精神,中学美术,策略

参考文献

[1]陈道贵.从佛教影响看晋宋之际山水审美意识的嬗变——以庐山慧远及其周围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 2010, 18 (03) :259-261.

[2]张秀清.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D].南开大学.2012, 20 (05) :12-14.

社区研究的人文视野 篇5

谭人殊

(本文为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资助课题,项目编号:2014Y345)

【摘要】:通过对云南老旭甸村改造设计活动的分析,从村落的静态保护与动态发展两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凝固与注入”的设计方法,以建筑学和社会学相融合的视野对传统村落改造提供了思路。

【作者单位】: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关键词】:老旭甸村村落改造保护与发展

村落是一个活体,其间蕴含着自然地理与人文社会之间的种种联系。因而对原生村落所提倡的“保护与发展”应该是一种动态平衡。“保护”是对于风貌和乡愁的怀念,而“发展”则意味着使用者内心机制和生存模式的蜕变。

1.人文地理学视野下的改造理念 1.1村落保护的内在因素

从静态层面上看,一个传统村落的风貌是由格局、空间、材料和环境等四种因素构成的。村落的格局现状是自然地理、社会发展、历史人文甚至风水造化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其蕴含的信息无形中记录着村落的进化历程,表达了一种因果。空间对应的因素是尺度,尺度反映着村落中的交通状况和建造技术。而材料和环境则是互为作用的构成条件,因为原生村落中的建造材料多来自于本土环境,而本土环境又为村落风貌的形成创造了温床。

此外,另一个动态层面的保护核心就是村落的使用者——原生居民。原生居民的生活状况和劳作方式将直接作用于村落的风貌。因此对于村民人居活动的社会性研究亦将作为村落保护的重要理论支持。1.2村落发展的外在动力

毋庸置疑的是,村落已经被信息化的大时代背景所浸润,这也是一种动力和趋势。外界的目光将最先影响到村落的使用者,对他们的观念和思维带来革新,继而发生改变的是谋生渠道与生活方式,最终这一切会由观念向实体环境衍生,改变村貌。因此,对于内在保护与外在发展动态平衡点的把握策略极为关键。

2.云南石屏县老旭甸村原始信息研究 2.1老旭甸村的人居环境现状

老旭甸村位于石屏县牛街镇西北部山区,距离县城46公里,路途蜿蜒崎岖,交通不算便利。全村常住人口307人,汉族,主要经济作物为玉米和烤烟,人均年收入约4000余元,当前没有外来业态入侵。村庄坐落于山地,自东向西沿台地等高线线性布局,汽车只能通行至村口。传统民居为土掌房形制,人畜共居,排污靠各家人力解决,属典型的旱地农耕聚落。2.2老旭甸村独特的地质优势和景观风貌

虽然地理位置和交通颇为不利,但老旭甸村有一种非常独特的资源——化石。老旭甸所在的山体拥有着庞大的化石储量,这些化石距今约3亿年,以珊瑚和植物形态为主。化石采集地位于村落的东南角,这里的村民自古以来用化石作为建造材料砌筑房屋,所以老旭甸村也被冠名为世界上唯一的一处“化石村”。由于“化石村”独特的地质资源和村落风貌,偶尔也会吸引一些摄影爱好者前去探访,但就目前的观测而言,除摄影爱好者以外的外来人群并不多。

2.3老旭甸村的内在保护与对外诉求

作为一个原始传统风貌保存完好且拥有独特人文地理资源的古村,无论是从政策还是民愿层面,对外宣传交流从而改善民生环境,推广地域文化,这样的诉求一直都是存在的。老旭甸村意图以自身的“化石营造”为亮点对外展示,文化界希望这种展示是静态的,博物式的;本地村民希望这种展示是动态的且带有经济意义的;而外来视野则希望这种展示既富含农耕文化和游览的体验性,但又得符合城市文化的情趣与舒适性。这一切看似矛盾和对立的意愿最终将如何在改造活动中得以融合与统一,这需要一种辩证的设计视野来审视。

3.老旭甸村的建筑营造策略与设计实践 3.1“凝固与注入”的改造理念

借鉴文物保护以及文物修复的理念来审视老旭甸村的改造,这种文化学层面的跨界将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文博专家马未都先生曾提到,文物保护并不是简单的保持原貌,而应该进行科学的清理和修复,将其最美的一面展示出来。此外,清华大学著名的建筑学者朱锫先生也提倡在老旧建筑的改造活动中推行“凝固与注入”的理念,对于其原有的精彩部分“凝固保护”,而涉及到需要改造和替换的部分则对其“注入”符合当下建筑语境的设计与技术,但在精神层面,这两个部分必须是暗合的。这种理念的一个经典案例则是TAO 迹建筑事务于2010年完成的腾冲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项目。

图1 老旭甸村改造及新建建筑设计方案

3.2老旭甸村民居试点改造

转变功能属性是老旭甸村34号民居改造的关键。34号民居位于村尾东南侧,面向远山,视野辽阔,为典型的山地土掌合院。当前民居的底层设有堂屋、卧室,二层为仓储,院内包含着牛棚猪圈等,人畜混居,卫生条件不甚理想。改造后的建筑将由单一的农村民居转化为带有接待和服务性质的民宿客栈,随之改变的也有居住者的社会身份。整个院落在外墙及其承重体系上保留原貌,局部外挑结构以钢梁加固。为凸显乡土民俗的风情,在立面形式上增设木构架装饰,并在门头与窗框上予以强调。改造后的34号民居不但改善了室内空间的功能,并且对于其屋顶加以休闲利用,借助土掌房错落有致的屋顶优势造就出一片极富体验感的观景孔间。

3.3老旭甸村集体猪圈设计

基于村落总体环境卫生的考虑,老旭甸村将于村域东侧的坡地上兴建一处集体猪圈。猪圈以模数化的形式沿等高线生长排列,崎岖蜿蜒。构建方式尊崇传统营造技术,垒石为墙,原木造梁,并加设竹篱隔板。建成后的集体猪圈与山体浑然天成,既满足了村民家畜的集中管理,也成为了农业旅游体验项目中的一处景点,取名“哼哈公舍”。

3.4老旭甸接待中心设计

接待中心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对于乡村原始生活状态以及原始建筑功能的保护,将“凝固与注入”的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项目选址位于老旭甸村口,以原有的三座烤烟房为限定,利用烤烟房相互之间挤压形成的空闲场所作为宅基地,以石、木、局部钢架和玻璃为材料搭建,新建体量与原生建筑相互渗透,和谐共处。更值得玩味的是,原有的烤烟房仍然作为本村的日常劳作场所继续使用,并拥有单独的交通体系。接待中心与烤烟房相互胶着却又各自独立,将新建功能注入于原生建筑的缝隙之中,浑然一体。

3.5老旭甸乡土博物馆设计

乡土博物馆作为文化介入的一个重要元素,将老旭甸村的人文地理与历史民俗集中体现。博物馆位于村口,与接待中心隔街相望,构成了一个村落会客厅似的对外宣传场所。设计的核心在于“模拟”:从平面布局上模拟原始聚落的肌理,从竖向交通上模拟山地建筑的特质,从外景效果上模拟土坯元素的表达,而真正的亮点还在于“双流线游览模式”的设计。博物馆的游览线路分为“室内参观”和“屋顶游览”两条路径,室内空间主要作为物态展示的场所,将村域民俗以博物的形式的予以介绍;而屋顶场所则是一种体验,将土掌房上下叠层高低起伏的上人屋面形式融合到博物馆的设计中来。两条流线循环交织,游客穿梭其中不仅能感受土掌聚落这一独特的建筑形制,并且在屋顶上休闲瞭望,一览古村全貌,也是一种心旷神怡的体验。

3.6 设计反思

老旭甸村的总体设计保留了大部分原生民居,将整个老村区域作为活态的民俗风貌场所予以凝固。而新增的集体猪圈、接待中心和博物馆等项目,尽管在设计手法上运用了些许现代建筑的造型方式,但在景观视觉和空间关系上却与古村的传统精髓不谋而合。但值得考虑的是,在完成了物态的建筑设计以后又该如何来策划整个村域的民生和生活改善呢?这或许更需要一些跨界的社会学模式的运作。

4.互联网思维入驻传统村落的建议

互联网模式的最大意义在于既可以为深山之中的居民打开便捷的乡土特色产 品销售通道,减少中间环节,以网络直销的方式赢得最大利益从而改善民生,并且对村貌的改造又最小,保护了原有的古村风情。这是一个平静老村中发生的关于营生方式社会性转变的换血运动。

“互联网+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集传统、乡土、非遗、文创产品和有机农副产品为一体。成立老旭甸文化产业网络合作社,对汪家箐村周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整理,合理开发利用,开展生产性保护;为农户提供文化及农副产业生产资料的供应、销售、加工、运输、储藏以及与生产经营和服务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建立互联网平台和物流渠道,统一管理、统一营销、统一品牌、统一培训、统一推介。

传统的风貌,舒适的人居环境,新型的产业模式,在保护与发展之间寻求辩证而统一的平衡点,这或许才是乡村复兴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王冬.族群、社群与乡村聚落营造【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2] 周建明.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作者简介:谭人殊,男,1982年11月14日出生,现为云南艺术学院建筑学系讲师。单位地址:云南昆明呈贡雨花路1577号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邮编650500

联系电话:*** 0871—65656233 Email: 15162658@qq.com

人文视野下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篇6

与法律、制度等外在、表象、固化、彰显的特征相比,人文更关注人的内心感受,更关注文化的潜在影响。从大的方面讲,民族特性、社会生态、文化基因、风俗习惯等,从小的方面讲,人的内心体验、情感投射、是非观念等,都可以纳入人文的视野加以考察。这也就决定了从人文角度对职务犯罪进行剖析,更容易挖掘职务犯罪的深层原因,更容易探究职务犯罪的特点规律,更容易找到预防和根治职务犯罪的办法措施,因而也更具有思想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价值。

历史维度的人文考察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变迁和朝代更替过程中,特别是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意识形态浸染下,君权神授、官为权本、官贵民轻、特权世袭、清官崇拜、能臣治世等思想,不但在官场而且在世俗社会始终居于绝对的主导和支配地位,并深入官僚士绅和普通民众的内心,形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思维定势。这样的社会土壤和人文环境,最大限度压缩了民权、民本、民生等思想的成长空间,从客观上造成了中国廉政、勤政、监督等文化基因的先天不足甚或是根本缺失。基于这一情况,职务犯罪的病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第一,从权力结构上看,权源倒置,权力指向向上——这是产生职务犯罪的结构性因素。在民权论主导的国家,因为权力来自人民,政府由人民产生,对人民负责。这种权力架构的主要特征是上轻下重,官轻民重,权力的指向是向下的,权力的重心在民众。在神权论或君权论主导的国家,因为权力来自上天,来自神授,民轻君重、民轻官重,所以,权力的重心在上天、在君王、在皇帝,权力指向是向上的。在民权论下,权力植根于深厚的民意之中,官员处在民众的监督之下,官员犯罪的空间受到极大压缩,社会较为清廉,政权也较为稳固。在神权论下,天下安危系于一人之身,“君明”为万民之福,“君恶”为万民之灾。这就使各级官吏从实质上沦为君王的家奴。在此种情况下,官员肆意妄为不但从情理上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在逻辑上也是必然的。

第二,从运行模式(行为方式)上看,忠君保民,忠君绝对至上——这是产生职务犯罪的行为性因素。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君民关系的争论,也曾出现过君轻民重的论调,但其从来不曾成为主流,更不曾被付诸实践。自儒家产生并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以来,在忠君保民的大概念下,以忠君为内核,以保民为标榜的官场文化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并深刻影响和决定着中国古代官场文化的主流走向、表现形式及发展进程。毫无疑问,在这种君权至上的权力框架和思维模式下,忠君始终是第一位的,保民只有在与忠君并行不悖的情况下才有存在的理由和依据。所谓的亲民爱民也只有以忠君为前提,才能获得道义上的正当性。即使某些看似人民性的东西,其本质仍然是君主性的。这就是中国古代官员为君尽忠而死者众,为民尽瘁而死者寡的根本原因。在君远民轻,道德失范,监督缺位的情况下,权力的滥用和腐败横行就成为可能甚至必然。

第三,从社会生态上看,官贵民轻,官员特权有理——这是产生职务犯罪的社会性因素。在中国漫长的阶级社会中,各级官员始终是政权结构中的骨干和主导力量,官本位是其主要特征。国家通过制度化的设计,使官员的特权正常化、合理化、固定化。这种特权沿袭千年,早以内化为全体官员和普通民众的心理基因,官员欣然享用而视为理所应当,民众漠然视之而不作合理性探究。尽管特权与人权存在内在的紧张关系,但在长期的熏染下,普通社会民众对官僚阶级的特權早以从心理到行为上全盘接受,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特权盛行扮演了配合甚至纵容者的角色。这样,官员在享有并行使特权时,并不用过多顾虑来自民众的反感、反弹甚或反抗,体制内的、被认可的特权很容易被放大、被异化、被滥用。这种特权的肆意扩张,是对正常权力行使的极大挑战,是对官员善良人性的极大腐蚀。在这种社会氛围下,洁身自好就会变得越来越难,同流合污就会成为必然,职务犯罪也就不可避免。

第四,从文化根源上看,修齐治平,儒家理念主导——这是产生职务犯罪的基因性因素。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性格之根、灵魂之所。探究任何一种社会现象,如果不能从表象求解,必然要向文化探源。文化以其水银泻地、润物无声的方式,犹如涓涓细流,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着对一个民族的心理塑造,并在灵魂深处影响和左右着一个民族的性格。中国是一个文化多元的国度,自诸子百家开启思想争鸣大幕以来,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儒家文化逐渐居于主导和支配地位,成为统治阶级进行合法统治的精神支柱和思想工具。千百年来,封建统治者利用儒家文化的入世性和实践性,加强了对士大夫阶层的思想和行为控制,把他们牢牢绑在统治阶级的战车上。在儒家文化的语境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封建士大夫的最高理想和人生追求。修齐是为了治平,而为了治平,则必须走入仕之路,这就是所谓的“学而优则仕”。顺着这种逻辑,读书是为了做官,做官是为了发财就成为一种合乎理性的必然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拥有权力的官员是具备贪污受贿的一切条件和机会的,只要置身其中,就很难幸免。

现实生态的人文剖析

新中国的成立,人民政权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是当代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建国之初,凭着广大民众对旧制度的无比憎恶和对新制度的无限向往,中国共产党顺应民心,肃贪倡廉,民风政风为之一新,呈现千年难得之崭新气象。三中全会,首倡改革,自那时起的30多年来,新的技术、观念、制度不断引进,人们眼界大为开阔,思想大为解放,社会活力得到极大激发,社会财富得到极大丰富。同时,一些旧的腐朽没落的东西死灰复燃,沉渣泛起,并与新的毒素结合,导致部分人员理想信念动摇,思想道德沦丧,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膨胀。与此相适应,职务犯罪在人文层面也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第一,平等意识与特权思想激烈冲撞,扫荡封建特权残余的任务非常艰巨。追求平等是人性深处的内在需要,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实践中必须反映、体现并契合这种需要。当下的中国是从两千多年的封建特权社会走过来的,特权思想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和道德支持。这种有悖公平正义的特权思想日益成为许多职务犯罪背后的无形推手和催化剂,并对现行政权造成极大威胁。现实生活中,权力比较集中的人事管理、资源配置、行政处罚、项目审批、经费调拨等系统和部门成为职务犯罪的重灾区,这与特权盛行密切相关。深究这些年频发的“一把手”腐败案,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也总是如影随形,发人深省。

第二,潜规则愈加完善与敬畏意识缺失,潜规则盛行成为侵害肌体的公开秘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快了立法的步伐。截至2010年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可以说,现在我国在各方面都做到了有法可依。按照一般的逻辑推理,法律法规的健全应该对职务犯罪起到根本上的阻却作用,从而从事实上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但在人们的感觉中,法律的绵密并没有导致犯罪的减少,反而有防不胜防之感。深究起来,敬畏感缺失,应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人们一边在制订规则,一边又玩规则于股掌之中,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要想让人们按规则行事,会变得难上加难,潜规则盛行就成为必然。潜规则的盛行,又加剧了人们法律敬畏意识的缺失。

第三,所得利益与应尽责任不相匹配,贪官污吏成为体制的最大破坏者。官员是政权的骨干,国家给官员以权力、以尊严、以庇护、以保障,官员还国家以忠诚、以认同、以归属、以责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现在,我们的国家还不富裕,短期内还难以做到高薪养廉。但现在官员的社会地位并不低,各种待遇和保障也不差。唯有严格要求、清正廉洁,心存感恩、无私奉献才能对得起党和政府的信任,才能不负人民群众的重托。但是,在现实中,正是这些享受政权红利最多的人,成为体制的最大破坏者。在现行体制下,官员账面工资虽然看起来并不是很高,但大家所关注的并不仅仅是这些表面和形式的东西,而是与官员职位相伴相生的种种特权享受、特殊待遇、灰色收入和其他难以明说而又心知肚明的丰厚回报。特别是官职达到一定级别的官员,其保障水平更高,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更应该成为现行体制的坚定维护者。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恰恰是这些待遇丰厚的官员,成为职务犯罪的主力军。这种一手拿国家俸禄,一手挖国家墙角的蛀虫,完全背离了责任与义务相统一的做人和为官原则,成为体制最大和最危险的破坏者。

第四,数字少发与感觉多发引发错觉,民意舆情日益成为政权稳固的晴雨表。2010年,全国共立案查处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件13.96万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4.6万人,其中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5373人。以上数字透出的信息是,尽管领导干部违法犯罪的绝对数很大,但其占公职人员和党员总数的比例很低。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的广大党员和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是清正廉洁的、是尽职尽责、是可以信赖的。但数字是一回事,人们的实际感受又是一回事。毋庸讳言,从民意层面讲,普通老百姓对反腐倡廉的成效是不大满意的。他们的直观感受是,现在的腐败不是越反越少,而是越反越多。因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或耳闻目睹中,听到或遇到的腐败实在太多。这种痛彻肌肤的感受要比纸上的数字来得直接、深刻、持久。当然,因为统计口径的关系,人们的直观感受和统计数字有落差是可以理解的。但统计之外有庞大的犯罪黑数存在也是不可否认的。正视并回应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让群众拥护、高兴、满意,应该成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五,仇恨犯罪与羡慕特权互为纠结,培育公平正义社会土壤的任务十分艰巨。要预防和遏制职务犯罪,必须有合适的社会氛围和人文环境。对待职务犯罪,最基本、最主流、最底线的社会舆论氛围应该是:在社会评价上,对职务犯罪行为应该是负面的、消极的、耻辱的、不光彩的、受到谴责的;在公众心理上,对职务犯罪应该是排斥的、反感的、抨击的、不道德的。如果连这些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都难以维系,那么建设清廉就只能是一句空话。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十分危险和极不负责任的倾向,主要表现是对渎职侵权犯罪的宽恕论、对大官小贪的同情论、对功过相抵的惋惜论、对退赃巨贪的免死论等。这些形形色色的论调,完全背离和违反最基本的是非观念和道德准则,是对职务犯罪的一种默许和纵容,是完全彻底不可接受的。如果不对这些最基本的东西进行厘清,将会从根子上动摇我们预防职务犯罪的思想和情感根基。培育社会公众的正义感、是非感、荣辱感,是一顶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人文层面的对策建议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导致预防职务犯罪的原因纷繁复杂,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因素;既有显在条件,也有人文内涵。这就决定了预防和根治职务犯罪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必须多管齐下,标本兼治;必须长期坚持,长抓不懈。笔者认为,除了打击惩治这些治“标”的工作外,人文角度的社会氛围培育、社会人格养成、体制机制创新等这些治“本”的工作更应抓好,也更有意义。

第一,要着力培养国家公职人员同舟共济、覆无完卵的危机意识。在我国,大部分国家公职人员同时兼具共产党员的身份,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公职人员,又理应是党的意志的体现者和落实者,党的风险的消解者和承受者。现在所要做的,一是要通过制度上的创新设计,把官员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把党员的命运与政党的命运紧密绑定在一起。这种绑定必须是紧密和有效的,而不能仅是道义上、口头上,也不能只是形式上的和相当松散的。在这个命运共同体内,党员、官员要增强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应该成为每个人的共识,应该变成每个人的实践。二是要创新教育内容和方法,使官员和党员不但把自己的言行与党和政府的形象、公信力这些表象的东西相联系,更与党和政府的命运、安危、前途这些实质的东西相联系。使官员的一言一行都与党的性质宗旨相匹配,都与政府的命运相挂钩,只有这样才能在道德和思想层面有效预防职务犯罪,永葆党和政府的生机和活力,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安居乐业。

第二,要大力营造廉洁尽职光荣,违法犯罪可耻的社会氛围。社会氛围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对社会健全人格的塑造功莫大焉。社会氛围好,人们受到积极、健康、正面的影响和激励就多,向上、趋善、发奋的动力就强,行为合乎规则和理性的概率就高,社会的运行也就相对健康正常。反之,则会带来人性的扭曲和道德的滑坡,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现在社会上迷漫着一种对贪渎犯罪的“酸葡萄心理”。没有贪渎身份和作案机会者,对贪渎犯罪,口则大加挞伐,心则羡慕之至。这种人一旦具有作案的时机和条件,就会成为现实的危险分子。再加上司法实践中的财产犯罪轻刑化、免死化,渎职犯罪的冤屈化、宽容化的倾向,更助长了一些人的侥幸心理和嚣张气焰。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极大、毒害极大。现在世界上通行的做法是对职务犯罪采取零容忍的態度和政策。在中国当前职务犯罪高发的情况下,零容忍应该是不二和必然的选择。如果没有这样的社会氛围,要根除职务犯罪几乎是不可能的。

第三,要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构建科学的预防体系。预防职务犯罪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教育、制度、监督等方面下工夫。中央在《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等重要文件中,对此进行了明确的安排和部署,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措施。围绕《纲要》的基本精神,大力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构建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预防体系。制度建设的核心是坚持公开透明原则,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一是要普遍推行官员财产公开制度。要在前些年研究探索的基础上,推广已经取得的经验,扩大公开的主体和范围,完善相关的流程和规则,使之成为最好的防腐剂。二是要尽快建立公务消费电子结算制度。在这种新的结算模式下,结算的平台是同一的,交易信息是透明的,交易流程是规范的,交易的痕迹是可留存、可呈现、可提取的,违规违法交易的空间是受到挤压的。一旦出现非正常交易,系统也能及时进行提示和预警,便于有关部门做出快速有效的反应,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三是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实行阳光行政。各级政府、各个部门要把人、财、物、事全部纳入公开的范围,建立健全公开的制度,并进行有效的监督,使权力在阳光下运作。四是要加大审计监督的力度。不但要进行离任审计,而且要进行任中审计;不但要对领导干部进行审计,而且要对一般岗位的人员进行审计;不但出了问题要审计,在平常也要审计。审计结果要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四,要保持对职务犯罪的高压态势,惩治和震慑职务犯罪。对于职务犯罪来讲,打击与预防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某种情况下,打击是一种更好的预防。要认真研究职务犯罪的特点规律,不断开创预防和打击职务犯罪的新局面。一是要进行专项治理。比如,对涉及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工程建设质量问题、教育公平问题、医疗改革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拆迁伤民问题、土地违规违法问题、各种购物卡代金券腐败问题等等,都可以纳入立项视野,每年择其一到两个群众关注度比较高的热点敏感问题,集中精力进行专项治理,以求突破一点,带动全面,增强老百姓对预防职务犯罪的信心。二是要突出重点。要始终把领导干部、关键岗位、敏感部门、实权人物等作为预防和惩治职务犯罪的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三是要务求实效。要防止自满和麻木情绪,正确掌握政策界限,正确处理各种矛盾。既要打击职务犯罪,又要维护社会稳定,力求取得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统一。

社区研究的人文视野 篇7

一、东南亚舞蹈艺术背景

东南亚舞蹈主要以泰国、印尼、越南等国家的舞蹈种类居多, 这些国家的舞蹈风格是较为突出的, 其中泰国舞蹈中的长甲舞、诺拉舞、穆鲁娜、蜡烛舞;印尼的爪哇舞、面具舞、巴厘舞;越南的京族舞蹈都是东南亚舞蹈的特色。

东南亚舞蹈艺术具有较强的宗教特性, 宗教文化在东南亚舞蹈中的体现是较为明显的, 其包括宗教舞蹈、祭祀舞蹈、民间舞蹈、宫廷舞蹈, 舞蹈作品中都能感受到浓郁的东南亚特色。东南亚舞蹈与欧洲民间舞的文化差异、地理位置差异、习俗差异、音乐差异以及舞蹈风格差异很大, 我国对欧洲代表性民间舞研究已经有一定的规模, 建立了俄罗斯、西班牙、匈牙利等国家的舞蹈教学教材与课程录像, 然而东盟舞蹈的研究是相对来说较为薄弱的, 需要加强东盟舞蹈艺术的研究力度, 建立起东南亚特色舞蹈文化研究数据库, 对东盟代表性民间舞的舞蹈语汇、艺术特征、舞蹈风格、舞蹈服饰、舞蹈作品文化背景、宗教舞蹈等进行调查研究, 促进高校国际化交流与合作, 从而提高东南亚舞蹈的宣传与研究力度, 打造广西特色舞蹈教学, 对我国舞蹈教育事业是十分有利的。

东盟十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科学以及技术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那么, 对于某一区域的舞蹈文化研究, 有利的地理位置是十分重要的, 广西地处东南亚国家相邻之处, 具有较有利的研究东南亚国家文化、民俗、经济、艺术的地理位置, 能够较好的进行专业艺术采风与国际交流活动, 是东盟舞蹈文化与中国舞蹈文化交流的一个理想区域, 应该重视广西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 有利于加强东盟舞蹈文化艺术研究, 舞蹈文化学习与交流。

二、泰国宗教文化背景

东南亚地区是宗教文化盛行的一个区域, 独特的东盟宗教文化是十分值得研究与探讨的。作为众多的宗教之中, 佛教是东南亚国家中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佛教文化的历史、发展与传播在东盟国家影响很大。“黄袍之国”——泰国是一个有宗教信仰的国家, 95%的国民主要信奉佛教, 大多数泰国人信仰四面佛, 在泰国很多寺庙景区学校周边都能看到佛龛, 足以说明泰国人的宗教信仰程度。由于人们对宗教文化的信仰, 对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信仰的不同, 泰国的宗教文化也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作为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佛国, 古老的寺庙和金碧辉煌的宫殿, 设计精细的建筑, 都是泰国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宗教信仰

泰国原名暹罗, 从公元1238-1378素可泰时期建立素可泰王朝开始, 古老寺庙中的浮雕、壁画中就突显了佛教文化在泰国建筑中的重要地位, 几乎在泰国的每一个地区, 都能找到宗教文化的影子, 寺庙是泰国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也是社会生活与宗教生活的中心, 无论是泰国当地人还是游客, 都遵循着神秘的泰国佛教文化的基本规则。佛教, 是由佛陀传承的, 佛陀被誉为“启蒙之神”。佛教是一个讲求怜悯和包容的宗教, 旨在减轻苦难带来的伤害。因此, 泰国人非常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 对信佛之人有着特殊的情感, 与佛有缘之人, 他们很乐意和到泰国旅游的游客们谈论他们的佛教思想以及信佛理念。

泰国有很多知名的佛寺, 也是泰国的宗教文化的一部分。如著名的泰国玉佛寺是泰国王族供奉的与玉佛像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 因寺内供奉着玉佛而得名。泰国有95%的泰国人信仰小乘佛教, 小乘佛教是泰国的国教, 而且泰国宪法是支持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 对佛教教徒有一定的保护盒约束力。可以说, 佛教文化作为千年的历史文化, 有着其独特的“禅”学特征, 佛的理念深深的植入泰国人民的心理, 已经在泰国人民心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甚至渗透到每一个泰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除了佛教, 泰国第二大宗教是伊斯兰教, 泰国的穆斯林主要居住在临近马来西亚和泰国边界的南部省份, 信仰的人数大约占国民的4%左右, 大多为马来族。泰国的其他宗教还包括印度教, 天主教、道教和基督教等。

2.节日习俗

泰国有很多传统节日, 与宗教文化有关的节日也较多。其中万佛节是泰国的著名节日, 泰历三月的满月之际, 庆祝当年1250为僧侣前来听佛祖讲经布道, 人们手持香烛和佛像, 进行节日的庆典与活动。此外, 宋干节是泰国较为重要的节日, 是泰国的新年, 其包含世俗和宗教的结合, 也被称为泰国的“泼水节”, 这个节日有盛大的宗教庆典活动。泰国佛徒们把佛像放在重要的寺庙里清洗, 清洗完佛像取出后, 一并接受僧侣的祝福, 实行放生活动, 意为带走前一年的霉运, 新的一年里好运连连;同时还伴随着传统的民间舞蹈、花车巡游等民间艺术活动。“水灯节”也是泰国较为传统的民间节日, 节日当天有大量民间歌舞表演。

三、泰国舞蹈艺术的宗教文化体现

1.舞蹈种类与特征

泰国按照国家区域划分将舞蹈分为:泰国东部、泰国南部、泰国北部、泰国中部舞蹈, 每一个地区的舞蹈种类、舞蹈形式、舞蹈语汇以及舞蹈音乐都有着其独特的表演形式。

泰国南部舞蹈主要有传统舞蹈孔剧、诺拉、穆鲁娜等, 舞蹈具有浓重的宗教文化色彩, 舞蹈取材于民间或是神话传说, 既有真实反映泰国人民的传统生活、习俗、文化等各方面, 亦有反映泰国传说的题材。泰国南部舞蹈动作主要以手部动作为主, 手势、手型的变化, 表演者采用半蹲形式, 身体关节一般做三道弯的体态, 赤脚做身体动作的屈伸, “双手合十”与“拈花指”, 都是较为常用的手势。舞蹈主要在节日庆典、祈福还愿、祭祀活动中表演。

泰国北部舞蹈主要有长甲舞、玛拉舞、蜡烛舞、布廉舞、北方舞等, 该地区舞蹈是泰国宫廷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舞蹈保留柬埔寨与缅甸舞蹈的元素, 用于礼佛与盛大节日时候表演。

泰国东部与中部主要以民间舞蹈为主, 其中包括丰收舞、婚礼舞、农作舞等等, 舞蹈题材主要以泰国人民日常生活、劳作、爱情、婚嫁、农事有关, 是表现传统民俗文化的舞蹈形式。

2.宗教文化的体现

宗教舞蹈是舞蹈文化的一部分, 它体现了舞蹈艺术与宗教艺术的完美结合。泰国舞蹈艺术中将宗教文化深深植入舞蹈作品表演。

第一, 优雅的舞姿。泰国舞蹈以缓慢的舞蹈动作进行, 其体态一般以手部动作为主, 基本体态以下身半蹲, 身体呈三道弯的姿态, 随着音乐做基本动率屈伸。手部动作是泰国舞蹈的亮点, 舞蹈过程中千变万化的舞蹈手势, 代表者不同的宗教寓意, 其代表和平、祈祷、礼仪、宗教、祭祀等佛教文化理念, 通过舞蹈语汇表现宗教的佛家思想。

第二, 独特的道具。例如长甲舞, 作为泰北地区常常能看到的古老宫廷舞蹈, 它流行于清迈府一带, 其主要特征是舞蹈表演对道具有十分特殊的要求, 表演者十指佩戴金色的长指甲, 表演手部动作, 表演具有一定的技术技巧性, 动作过程中较为缓慢, 将金色的长甲塑造出造型性的动作, 其表演与泰国佛教有着息息相关的理念。

第三, 华丽的服饰。长甲舞属于泰国宫廷舞蹈, 表演者服装以金色的布料为主, 头饰一般为高高旋起的螺旋塔的形状的金色帽子, 象征着舞蹈演员头戴塔形金冠, 是泰国佛教的标志性建筑物“佛塔”的华身一般;服饰华丽, 珠光宝气, 色彩鲜艳, 就像泰国的佛寺一样, 在舞台上散发金碧辉煌的感觉, 从服装的色彩上体现了宗教文化底蕴, 体现佛教的佛性色彩, 体现泰族的佛教传统文化, 将宗教文化渗透到长甲舞的道具与服饰中。

第四, 传统的音乐。泰国舞蹈中较为突显佛性本色的一部分便是它的传统音乐, 泰国作为佛教大国, 其音乐形式也与宗教文化有很大的联系, 泰国音乐根据区域划分种类, 不同地区的舞蹈都有各自的传统音乐。泰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 曾先后受到中国、印度音乐文化的影响, 但有着独特的音乐风格。因此, 泰国舞蹈音乐选用传统民间音乐, 根据舞蹈的风格与作用选取舞蹈音乐。东南亚国家中泰国舞蹈音乐具有独特性, 其最著名的传统音乐形式是“康”和“拉坤”, “康”是以宫廷生活为基础, 在宫廷的礼仪, 婚丧嫁娶, 宗教活动中演出。“拉坤”则是与“康”一起演出的舞蹈剧, 其动作源于印度舞蹈, 泰国人把音乐进行改良, 加入更多的佛教音乐元素。

如长甲舞的舞蹈音乐以民族乐器配乐, 几乎是梵文的, 强烈的宗教音乐元素贯穿在音乐作品中, 根据不同的佛教祭祀活动配以不同的音乐与舞蹈, 体现出较为深厚的宗教文化色彩。

四、结语

人文视野下的东南亚舞蹈艺术宗教文化研究, 是中国东盟文化、东盟舞蹈艺术、宗教艺术探究的主要研究部分, 透过舞蹈艺术的表演形式探究东南亚宗教文化的本质, 对东南亚宗教文化、民俗、艺术的学习、传播与交流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更加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东盟之间宗教文化与舞蹈文化的对比研究。

参考文献

[1]颜小华.东盟宗教/东盟文化研究丛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2]黄小明.东盟艺术/东盟文化研究丛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3]张晓农.阳国亮.中国-东盟艺术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

[4]蒋述卓.宗教艺术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

社区研究的人文视野 篇8

社会组织在科学中具有非常广泛的意义, 其主要是指人们从事的群体活动, 如家庭、团体、政府、军队、学校组织, 同时也包括企业、政府、学校、医院等社会群体, 它是人类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社会组织对社区治理非常重要,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文主要进行详细介绍。

一、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1. 对社区治理需要对社区社会组织进行培育

社区治理主要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 政府、社区组织、社区居民共同参加管理的事务活动。这与传统的政府统治是不相符合的。社区治理不仅可以依靠政府, 还可以依靠社会各种团体、组织对社区进行有效管理, 管理的方式主要包括: 多方面进行协调合作、互相协商和指引, 其主要特点就在于具有多元性。

2. 社区功能主要要求对社区社会组织进行重视和培养

社区社会组织的主要特点就在于组织人员主要以社会公益服务作为工作目标, 从而能够有效满足社区成员的需求。根据相关调查显示, 我国社区经常在街道范围内开展各项组织活动。目前, 社区社会组织主要能够有效弥补政府功能上的不足, 并能有效进行管理, 对整合社会资源、丰富居民生活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经过社区社会组织的协调和管理, 能够有效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缓解社会矛盾, 促进社会公平发展, 从而营造和谐的社区氛围。

二、社区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目前, 社区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缺乏政策和法律方面的支撑

政策和法律对社会组织发展都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 目前我国社区社会组织的主要问题就在于: 监督力度不够、限制较多、法律、、政策等方面的不健全。在管理的过程中, 一些业务单位并没有履行其职责, 对管理并不重视。此外, 一些民间组织管理结构分类过细导致职权泛滥, 未能更好地进行管理。

2. 对政府的依赖程度较高

社区社会组织是城市社区治理引入的产物。在现阶段, 我国社区社会组织主要根据政府的需要而成立起来, 因此其独立性不强。在实践的过程中, 政府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成为领导和被领导之间的关系, 这样并不利于社区组织的发展。

3. 城市社区居民未能广泛参与到社区组织管理当中

在社区管理的过程中, 居民也可以参与到社区管理当中, 从而影响社区的发展, 保障公民的权利。公民也可以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 与他人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信任, 从而能够不断提升居民的素质。然而, 我国居民往往未能够广泛参与到社会组织管理当中去, 管理能力较为低下。

三、社区治理视野下政府再造社会组织的几点建议

1. 明确发展方向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 上海的社区组织便明确了社区治理结构的地位, 并确定社区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引导和监督等作用。各级政府必须要树立多元化主题理念, 对政府的相关组织进行协调管理, 互相之间进行合作和互动, 社区居民也要学习必要的社会理论, 从而有效增强公民意识, 将社会组织真正落实好。

2. 要注意组织的培养

组织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必须要对上下形势进行分析, 培养更多的基层组织, 让居民能够更加广泛地参与到社会组织当中去。另一方面, 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社区管理制度, 从而能够有效实现自我管理和监督, 从而实现良性发展。此外, 还要注意社会组织的民间性, 遵循相关法律法规, 保证组织管理的积极性。

3. 出台相关政策进行管理

为了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 政府应该要投入力度, 鼓励发展公益性和服务性的社会组织。还应该重视社会组织的服务功能, 保障其权利。减少街道政府的管理, 并鼓励组织多开展社区活动, 关心居民的生活组织, 强化组织力度, 开展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活动。

4. 打造专业化队伍

政府通过打造不同的队伍, 对社区进行有效管理, 其中包括: 管理队伍, 对街道、社区等相关组织进行管理。通过打造专业化队伍, 为街道提供多样性服务, 从而能够有效弥补市场管理的不足。此外, 还应该建立精英领袖队伍, 增强对组织的号召力。根据相关调查显示, 在实际工作中, 一定要注意对精英领袖进行培养, 从而为社区组织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5. 对社区组织做好规划

政府要对社区组织的发展做好相应的规划, 并进行分类管理, 从而能够有效满足社区居民的管理需求, 此外还要对社区组织进行不断整合, 从而能够及时发现社区发展过程中缺少的组织类型, 并进行补充。

6. 对社区组织管理模式进行创新

注重进行组织规范化管理, 并加强社区管理指导, 制定各项社会规章制度, 发挥社会组织的服务作用。此外, 政府还应该对社会组织进行分类指导, 从而将社会组织贯彻的原则、社区人员、管理经费等方面给予必要的资助和保障。

四、结束语

社区社会组织的组建和发展, 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改革创新的过程, 是时代发展的新产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我国社区社会组织也不断兴起和发展, 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各种问题, 政府必须要正视这些问题, 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从而能够有效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 还要不断深化社会组织的服务功能, 让社会组织能有效实现为居民服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志华, 翟桂萍, 汪丹.大都市社区治理研究:以上海为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社区研究的人文视野 篇9

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相应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据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发布的《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内地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了51.3%。这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最新的成果体现。在急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社区作为城市的基础组成部分,已成为承载社会变迁的主要载体,日益在整合社会资源、保持城市稳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当前形势下,合理规划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管理体系建设,切实加强新形势下的社区建设工作,是十分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城市化进程中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城市化是工业化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进步的具体体现。从本质上看是把原来以农业为生的传统乡村社会转变到以工业和服务业为生的现代社会。在这个过程中,务农人员和流动人口进行了身份的转化,变成了城市长居人口。这种对社会身份的重新定位会引起许多的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转型期特有的问题,城市化进程不是简单的“转农入城”,也不是单纯的把城市延伸扩大。二是作为一种动态发展的社会变迁模式,是新的社会公共环境的形成过程,真正需要做到的是“让居民融入城市生活”。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居民从身份、价值观念到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向城市市民转化这一经济社会过程中,社区以综合有效的措施进行整体联动,消除了造成社会变迁中的居民与城市、社区社区与城市社区隔阂的法律与政策壁垒,为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准市民”学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促使传统居民以自身居住的社区为平台脱胎换骨地走向现代文明。在这种背景下大力发展和谐社区建设,有利于城市化进程中各种矛盾问题,适应了社会现代化的需要。

二、城市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探析

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居民集中生活的公共领域。因此,社区建设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前提基础,社区建设的落后,必将阻碍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在基层的社区建设上,地方政府进行大胆探索、科学借鉴,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与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相比较,社区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体制结构建设欠专业,运行体制不健全。现阶段我国的基层社区组织管理采取居民委员会党支部和居民委员会协同管理模式,这种“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设置采用的是以管理为先的“准行政机关”模式,以各街道指标任务完成情况为考察方式的被动工作模式。而除了居委会外,其他的社会机构和组织很少有发言权和自主能力,少有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社区机构。同时部分基层社区自我定位、工作目标、基本职能都很不明确,尚未制定较明确的规章制度,形成管理的不规范和服务不到位。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社区很难处理好越来越复杂的社会事务。

政府处于主导地位,居民自主意识薄弱。当前我国大部分社区建设仍停留在政府倡导和被动建设阶段,社区居民与社区单位参与意识薄弱,社区缺乏自制主体与机制。政府主导下的社区建设成为惯性,居民自治依附性强。政府全能主义和居民对自己单位的依赖性导致社区居民对居住地缺乏归属感,无法形成社区意识。从社区管理部门看居民委员会在实际工作中承担着繁杂的协调任务,必须协调好与各机关指派工作,慢慢变成了政府派出机构的派出机构,行政性大于自主性。鉴于居民委员会的“行政机构”角色,居民参与热情不足,更倾向于被动的接受和反馈,参与目的被限定于对社区资源的获取。在这种政府主导的社区管理模式下,社区工作者很少自主的对社区事务进行规划和建设,在落实好行政性事务如人口普查、经济收入普查、居民生活水平调查等工作后,很难挤出精力和时间来对社区公共服务、文化卫生方面进行深入建设。

服务体制建设落后,资金筹集渠道单一。办公设施陈旧这是当前各地社区的普遍现象,在部分旧老社区问题更加突出,某些街道还存在活动用房采用租赁方式办公的形式。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扩展,社区内的基础设施也相对薄弱,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差距不断扩大。城市社区人口急速增长、精神文化需求的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势必会造成小区卫生服务站点短缺、健身场所设备不齐全、居民业余文化消遣活动单调、物业公司服务保障不齐全等问题。同时资金短缺也是当前社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基层政府特别是小型政府包揽了城镇建设的一切,而各类企业、个人参与投资的很少,在吸引社会资本上缺乏有效的机制,不能调动社会闲散资金投入到小城镇建设中来。这种单一的投资体制和落后的投资方式存在着严重的狭隘性和封闭性。各种基础设施的改善、办公条件的改良、政府服务功能的伸展都需要资金支持,现阶段单一的依靠政府财政支持很难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

三、城市化背景下社区管理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政府重视、合理规划

各地政府应高度重视社区管理建设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将社区建设有关事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建立领导协调机构,形成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协调,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明确工作目标,层层落实责任,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新型城市化进程中社区建设要进行合理规划,根据社区建设系列规章制度,对原有的乡镇、村改城镇、街道和居民区进行统筹布局,建立以1000-2000户的适宜的新型社区。社区内部的组织模式以社区党组织、社区工作站、居民委员会的”三为一体”模式,明确各机构的职责和权限,明确领导和管理秩序。社区党组织为重心,是统管社区工作的领导层。居民委员会通过召开居民大会的形式对社区工作进行决策和管理。社区工作站作为决策的落实层,属于决策事务的执行机构。新型城市社区建设要把“办事”和“执事”分离,把原来居委会的统管职责进行细分,建立起新型的“居委会议事、社工站执事”的管理模式。

(二)定位清晰、权责分明

卢曼的功能分化理论认为社会建设过程中,不论是相对较小的社会系统之间,还是政治系统、经济文化系统及公共组织这类大型的社会系统之间,都必须对权界进行明晰的划分,才能有效防范因相互间不适当介入带来的弊端,保证各系统稳定有序地运转。在日常社区建设中,经常会出现把街道办事处建成准政府,又以街道办事处代替或等同于社区的做法,实质上是混淆了社区与政府的界线,最终导致社团政权化的错误行为。“社区自治的真实含义就是最低一级政府之下—无政府。”也就是说政府终止的地方,就是社区开始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政府终止”并不是指政府与社区的完全脱离,社区中必须由政府出面处理的事务,政府可以派出相应的行政办事机构、工作人员。在基层社区制度建设中政府要正确定位,从“领导”向“指导服务”转变,主动为社区居民提高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价,把社区居委会和政府关系定位为:“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同时由于社会转型期的特殊背景,矛盾问题错综复杂,“政社分开”不能急于求成或者停滞不前,要通过徐循渐进、步步为营的方式来完成改革。

(三)队伍建设、提高素质

社区队伍建设要把优选人才和公益安置相结合,并建立系统长效的社区服务培训和淘汰机制。社区公共福利性较强,服务内容大多包涵残疾人服务、弱智儿童服务、老年人服务、行为偏差者矫治服务、精神康复辅导、刑释人员辅导与矫治等,此类服务必须由专业化的组织和专业化的队伍来提供,要实现社区公共服务的专业化提供体制,必须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社区工作者是社区工作的专职人员,是社区建设的骨干力量。采用多种方式吸引具有专业学科背景的先进人才,充实社区工作队伍,致力于将社区打造成专业性强、非行政性的新型社区。在公益性岗位中分期分批安排下岗职工从事社区工作,进一步充实和加强社区工作力量,缓解社区工作人员不足的矛盾。依托地方高等教育机构,将社区工作者纳入高校干部培训计划内,进行定期培训、经验交流活动。切实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加快社区发展步伐。引入公开招聘、择优录用等竞争机制,提高社区管理人员素质。社区工作人员也进行细分,分为“代言人”和“服务人”代言人应当本地化,服务人员应当社会化。居民自治组织的决策机构要向社区中具有政治参与水平的在职人员开放,执行机构则要向社会的全体居民开放。

(四)创新机制、民主自治

社区的组成单位是居民,社区自治就是要居民行使民主权力,参与到基层公共事务的管理监督中来。首先,应该积极探索社区参与新体制,如“直选”换届即在对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中尽可能通过宣传组织每户参与,实现民意充分表达;“开放式提名”即对社区居委会的管理者提名采取开放性,居民个人或联名、选举委员会、民间组织等都可以推荐和质疑;“竞选上岗”即在社区公布栏粘贴候选人的照片和信息,允许候选人在规定时间和固定地方进行演讲和宣传,以期能让选民得到更多信息来做出理智决定;“三会三公开”即在社区日常管理中建立听证会、评议会、协调会三会制度,实现财务、事务、居务三公开制度,让居民的参与不再流于形式,而是真正的权力落实。其次,多渠道吸引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居民参与活动的发生相当程度上是受到利益驱使,是建立在对社区的认同和归属上。随着传统的单位制度改革,新社区的利益联结变弱,形成新的共同利益成为激发居民参与热情的关键。在社区建设和服务中,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挖掘社区公共资源,拓展社区服务,繁荣社区文化、发展社区卫生、优化社区环境、强化社区治安,推动社区居民利益联结的形成,满足公民的归属意愿和认同感。今后坚持实践指导的方针,结合居民的切身需求不断总结经验、丰富和拓宽社区参与民主建设。

参考文献

[1][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2][英]J.C.亚历山大著,邓正来等译.国家与市民社会———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3]唐忠新.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4]杜黎明.主体功能区划与建设[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5]侯钧生.陈钟林.发达国家与地区社区发展经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6]马庚存,郑国.城市化与新城区的社区建设[J].山东社会科学,2009,(3):122-125

[7]同保.新形势下城市社区的地位作用及发展思路研究—以延安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0,(3):中彩页1-4.

[8]刘君德.新时期中国城市型政区改革的思路[J].中国行政管理,2003,(7):48—54.

[9]郑卫东.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1):153-160

[10]雷文艳.对城市化背景下社区建设的几点思考——以南宁市社区建设为例[J].新西部,2010(16):31-32

社区研究的人文视野 篇10

一、人文素质是影响理工科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基础因素

人文素质教育是通过各种教育教学形式, 引导学生进行自身实践, 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转化为自己的经验, 形成牢固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良好的社会心理与文化修养, 树立人文精神及塑造完美人格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 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是使人成其为人的“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教育。

(一) 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理工科大学生高尚道德品格的基础。

越来越多的企事业用人部门对人才的勤奋敬业、诚信合作、开拓创新、心理健康和道德品质等人文方面的素质, 看得比单纯的专业业务素质更为重要。德育功能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功能, 人文知识的内化对人的道德品格的形成与完善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博学才能做到笃行, 才能明辨事理。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高低, 将影响其树立理想的高低、目光的远近, 影响其价值观念的形成。

(二) 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科学人文知识兼备综合人才基础。

科学知识是研究客观世界的知识, 注重观察、实验和调查研究, 人文知识是与精神世界密切相连的知识, 追求人的完善和自由发展, 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既相通相融又相异互补, 既要崇尚科学, 更要弘扬人文, 科学也只有在高尚的人文精神指导下, 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效用, 为人类带来福祉, 克服负面影响, 从而推动跨学科跨领域的前沿性思维和研究。

(三) 人文素质教育是提升理工科大学生开拓创新精神的基础。

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并不能单独依靠科学知识本身, 还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需要对周围的人和社会给予充分地关注, 从而为科学创造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科学知识侧重运用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来发现客观世界的规律, 解决问题, 而人文知识侧重于运用形象思维、想象、联想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关注人类的精神。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可以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解放思想, 成为敢于突破传统的创新人才。

(四) 人文素质教育是促进理工科大学生人格健康身心和谐的基础。

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 对于人的心理素质、适应社会的能力、应对挫折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文素质教育, 强调以人为本, 关注人的精神世界, 注意受教育者个性的发展, 强调人类自身的不断完善, 是理工科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大学生通过人文社会知识的学习与浸染, 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思维方式, 领悟生命存在的价值, 懂得敬畏生灵, 爱惜生命, 自觉关注自身心理健康, 使他们能正确地看待社会, 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 学会化解矛盾, 面对挫折, 磨炼意志实现身心的和谐发展。

二、就业过程中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 就业过程中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存在的问题。

1.缺乏广薄的人文知识和文化底蕴。

有的学生对祖国及世界历史文化缺乏了解, 人文知识较贫乏, 视野狭窄, 对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表现淡漠和浅薄。

2.缺乏良好的沟通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

一些理工科文字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不尽如人意, 难以撰写出格式规范、富有条理性、逻辑性的科技论文、调查报告等文字材料, 一些理工科大学生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利益, 缺乏人际交往能力。

3.缺乏吃苦耐劳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随着市场经济以及科技的发展, 一些大学生受享乐主义影响, 乐于追求金钱和物质享受, 缺乏甘于奉献、积极进取的精神。有的理工科大学生习惯于因循守旧, 有章可寻, 不善独立思考, 思维方式单一, 不敢质疑和批判, 缺乏创新意识。

4.缺少高尚的人格精神和道德品质。

有的理工科大学生在物欲驱使下, 诚信缺失, 责任心淡漠而导致价值迷失, 出现重利轻义现象, 求职与就业过程中过于看重用人单位提供的薪酬、待遇、福利等经济利益。

5.缺少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一些理工科大学生对自身认识不足, 不能处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 一旦遇到挫折, 措手不及, 不堪一击, 导致了比较严重的心理失衡。走上社会后, 由于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和心理素质, 不能很快适应社会, 情绪焦虑、压抑、悲观、抑郁等等。

(二) 就业过程中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市场经济消极因素带来社会功利化导向是社会深层次原因。

市场经济在丰富人们的物质财富时, 也给人们的道德精神、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例如重物质轻精神, 重实际轻理想, 重索取轻付出, 重金钱轻情意, 重个人利益轻社会责任, 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盛行。与此同时, 市场经济推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 但科技至上的主导思想又带来了人的物化的负面影响, 导致信仰危机、精神空虚、人的尊严的丧失。在这一社会背景下, 理工科大学生受市场追求功利, 崇尚科技的自发趋势的影响, 重视应用理论和技术知识的掌握, 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 而冷落了与现实联系不那么直接的人文课程, 淡化了求真、勤奋、执着的精神境界。

2.高等教育政策带来高校工具主义倾向是教育体制原因。

1952年开始我国采用了前苏联的大学体制, 本科一年级就分专业, 过早过窄过细的专业划分限制了理工科大学生思维的全面开发, 导致他们想像力和创造力不能得到充分发展, 这种体制一直延续到现在, 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历来缺乏“大学人文教育”的制度与传统的历史渊源。在这种政策体制下, 许多高校又由于种种主观、客观因素, 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工具主义”思想, 在教学中急功近利地片面强调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操作的培养, 对于没有明显实效的人文素质教育, 从师资配备、图书资料购置、课程合理设置等各个方面均重视不够, 这点在理工科高校中体现得更加明显。可喜的是, 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已经认识到这种弊端, 各高校也正积极参与探索大学本科教育模式的转型问题。

3.大学生功利主义带来的实用主义取向是学生内部原因。

受社会转型、教育体制偏颇以及消极社会思潮的影响, 理工科大学生主动提升自身人文素质的意识并不强, 功利主义态度与实用取向下, 许多学生对人文学科的学习不感兴趣。当今大学生认为除专业课外他们最需要学习的内容依次是:外语类、计算机类、实用技能、处理人际关系的技术和方法、法律知识、乃至驾驶技术等。社会功利型的需求, 就业形势的影响, 使得理工科大学生摒弃了基本的人文内在需求, 转而寻找一种外在证明, 业余时间更要忙着“考级”“考证”, 功利化、专业化、职业化倾向日益严重, 缺乏对文化、人类、社会整体价值的认识, 缺乏足够的生活趣味性, 甚至出现漠视生命、轻视他人、无视社会的现象, 丧失了人的很多特性。

三、基于就业竞争力的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途径

(一) 改变传统教育理念, 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建设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要想改变传统的重专业知识技能轻人文素质的教育理念,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各高校领导首先要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在理工科大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 并且从制度上进行完善, 具体包括:建立以校长为领导的管理体制, 完善专人文教师队伍建设制度, 完善 “两课”教师教学规范、业绩考评、职称评审制度等, 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同时, 高校还应该加大人文素质教育经费投入, 保证图书资料以及相关设备配置, 保证“两课”等有关教师学习培训深造, 保证人文素质教育各类讲座、校园科技艺术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经费等, 真正做到从人财物上保证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二) 立足第一课堂教学, 改进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丰富大学生人文知识。

具备广薄的人文知识才能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不同类型的高校, 应该结合本校的学科、师资等自身实际条件来精心设计、科学设置人文课程模块结构体系, 包括门类、科目、必修、选修、限选等。为理工科大学生开设的人文课程受学时的限制, 教学内容上不必拘泥于完备的体系, 而应注重内容的开放性, 紧跟时代的步伐,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 进行自我思考, 敢于争辩、判断和预测, 侧重于向学生传递一种价值观念和方法论, 为学生建立完备的思维提供帮助。教学方法上, 教师应注意引导和带领学生自我学习, 改进考查方法, 减少客观的知识考查, 增加论文、答辩、案例分析等考查方式。

(三) 丰富人文实践活动, 通过第二课堂等形式帮助大学生学习人文方法。

人文教育的特点是注重感受性和体验性, 课堂外应该丰富理工科大学生们的第二课堂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等, 帮助大学生学习和体验人文方法。积极开展丰富多彩、人文主题突出的人文素质讲座, 注意从内容、范围和质量上提升人文讲座的实际效应, 尽量选择为大学生们感兴趣, 既能拓展思维, 又易为他们接受, 易产生共鸣的内容, 以吸引更多的学生自觉参加。做强第二课堂还需要大力搞好各类学术社团活动, 以及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团活动将具有不同专业背景、不同经历, 但有共同兴趣的学生聚合起来, 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力性, 通过思维的碰撞, 学习知识, 解决问题。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为理工科大学生提供深入社会, 深入生活, 广泛涉猎各类与成长有关的知识提供平台, 通过亲身社会体验来煅炼能力, 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 拓宽眼界, 扩展知识, 促进创新, 丰富生活。

(四)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用以人为本的人文环境浸染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包括大学精神、办学理念、教学思想、党风、政风、教风、学风、校风等在内的校园文化, 是学校的精神底蕴、文化内涵和学术品位。校园文化并不教给学生专业知识, 但它给学生以风气的熏陶、理念的镌刻和精神的滋补, 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良好的校纪、校风和学风下学习知识, 可以优化其人格, 培养严谨治学、诚实做人的精神与品质;通过参加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可以提高对自我和他人的认识, 学会与人相处, 关注社会, 启迪、升华其价值观、道德行为, 从而具备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态势去改变人的生存困惑, 获得人的整体和谐发展。

加强对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也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要求, 理工科大学生只有将科学技能与人文素质协调发展才能成为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才能更加充分地实现自我价值, 对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摘要:人文素质是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性因素。研究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与就业竞争力的关系, 以及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 有利于推进理工科高校人文教育改革, 培养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人文素质,就业竞争力,理工科,大学生

参考文献

[1].杨叔子.是“育人”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J].高等教育研究, 2001

[2].王静.高校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 2007

[3].钱源伟.社会素质教育概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1

[4].范美香.人文素质与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8

社区研究的人文视野 篇11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全面推进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自身发展的提法早已不再新鲜,虽然具体提法、论述观点以及侧重点各有不同,但似乎都可以归纳为立足于“人文素质教育”来审视和观照思政工作。其论述题目可大致归为“人文素质教育视野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尽管文字一模一样,只是顺序作了调整,但却与本文“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下的人文素质教育”这一论题明显不同。

一两种不同的向度:

1人文素质教育视野下的思想政治工作 人文素质教育视野下的思想政治工作,顾名思义,是用“人文素质教育”来观照、审视思政工作。那么,什么是“人文素质教育”呢?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教高[1998]2号文,以下简称《意见》),文件提出:“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所以,“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而所谓的“人文素质教育视野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简单的讲,就是要在思政工作中给同学以人文关怀,关心同学的成长。

那么,为什么要这么讲呢?

首先,每个人都有自己尊严、需要和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给学生以人文关怀必要性作为一种培养人、塑造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是以“人”作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就是说,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

其次,传统思政教育的模式僵化,必须及时加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再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运行的有效控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效用提升的得力助器,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和引导学生如何为人,追求人为境界,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贡献,所以,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维度和终极目标。

2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下的人文素质教育

按照类比的方式,我们同样不难看出,本文乃是用“思政工作的视野”来审视“人文素质教育”。不同的表述蕴含着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理解则直接导致不同的行动以及效果。结合自己多年的思政工作,笔者认为此表述至少可做如下引申和思考:

按照类比的方式,我们同样不难看出,本文乃是用“思政工作的视野”来审视“人文素质教育”。不同的表述蕴含着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理解则直接导致不同的行动以及效果。结合自己多年的思政工作,笔者认为此表述至少可做如下引申和思考:

(1)思政工作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某种“标尺”。千万不要误解,这里的“标尺”并不意味着要牺牲掉尊严,审美等人文价值,而是说,诸如真善美等诱人的理想,一定要结合现实才不至于沦为假大空的口号,这一点恰恰可以向思政工作学习和借鉴。

(2)思政工作力图建立学生自主管理模式,人文教育可以提供“药方”。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恰恰是来源于独立思考和独特的体验。

(3)思政工作中面对精神空虚这一特定时代的老大难问题,人文教育可以提供“人生支点”。这不仅是因为中外各种人文教育可以学生了解和掌握精神资源以供思考,而且也因为,诸如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等问题,归根结底不能靠金钱或物欲来满足。当代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一方面能带来瞬间的放纵和虚假的自我实现,一方面又只能最终归空虚和无聊,就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4)思政工作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平台。人文精神不能仅仅停留于观念层面,必须在活动中体现,而思政活动则可以为之提供平台和资源。另外,思政工作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宽容”接纳。也可以使。形势政策课。同时也是关于人文精神的“学术大讲坛”。

二有点结论和思考: 1第一向度容易为大家接受,人文精神代表着人类价值的前进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应顺应历史趋势和潮流,这一思路本无可厚非。但是,第二向度更能引发思考,这不仅是因为任何理想都要落实于现实,而且也因为,出于操作层面的理想才更真实,正如卢梭所言,人生而自由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而绝对的自由反而造成恐怖。也因为这种真实的理想和理想的真实,所以,“带着锁链跳舞”比“永处天堂之上”更适合子人类的形象。

社区研究的人文视野 篇12

关键词:社区康复,体育康复,城乡统筹

前言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所谓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就是缩小城乡的区别,最后都变化为社区。而中国社区中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手术后恢复或者残疾人的体育康复没有具体的实施,大多数人都是出院后自己康复,其实这是社区康复CBR(Community Based Rehabilitation)的一个重要步骤,本文就是要讨论现阶段如何将社区康复与我们常见的体育康复有机的结合起来,为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提供一定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以重庆市主城区(渝中区、九龙坡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大渡口区、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和垫江县、奉节县、梁平县、彭水县的公共体育场所以及该地区从事体育锻炼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搜集了国内有关社区体育研究的相关文献,查阅了近几年重庆市政府下发文件,重庆市体育局长会议、重庆市体育发展大会及国家体育总局的有关群众体育的相关文件,重庆市各区、县体委的相关资料。(2)问卷调查法。本文就体育康复在社区中的开展进行了调查分析,共同调查了社区28个,发放患者问卷1 630份,回收1 587份,回收率97%,其中有效问卷1 546份,有效率95%。(3)访谈法。走访了重庆市体育局副局长、渝中区、南岸区、沙坪坝区、北碚区、垫江县、梁平县体委领导及其体育公共场所锻炼群众共49人。(4)数理统计法。运用归纳、分析的方法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总结。

二、社区体育康复的现状

1. 国家政策的现状。

2000年,民政部、卫生部等14个国家部委文件指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将残疾人社区康复作为重要工作内容。2002年8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卫生部、民政部、财政部、公安部、教育部、中残联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其总体目标是:到2005年,在城市和中等以上发达地区的农村,有需求的残疾人70%得到康复服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达到50%。到2010年,在城市和中等以上发达地区的农村,有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达到70%以上。到2015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2. 重庆市社区体育康复现状。

(1)领导重视不够。部分领导认为社区康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不能把社区康复纳入社区总体规划之中,是社区康复难以开展的主要原因。认识不够。人们对社区康复的理解混同于综合医院所开展的现代康复诊疗技术,认为在现有的条件下很难开展工作;残疾人本人及其家人对康复的认识与参与性也差,使得社区康复的推广受到影响。(2)专业人才匮乏:重庆市康复机构、专业康复人员都严重不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全科医师又普遍缺乏康复知识,没有接受过正规康复知识系统培训,所以这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很难得到持续的强有力的技术支撑。(3)经费短缺:当前政府的资金投向主要是经济建设,对社区康复的投入还远远不足,有些地区在搞试点时,由国家拨给经费,试点结束,经费用完后,社区康复也随之陷入窘境;有些社区因经费困难,社区康复工作根本就难以起步。(4)康复设备资源不均:社区康复的设备主要是社区申请举办康复站,残联配备一定的设备,设备的多少、好坏,全根据当地的经济和重视程度来定,有需求的地方可能没钱配备,配备好的地方可能缺少技术支撑,往往造成设备的资源不均,甚至是空置浪费。

三、发展对策

1. 体育康复工作人员的培训。

根据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与配套实施方案中的康复训练与社区康复服务“九五”实施方案中服务指导网络的精神。要发挥技术资源的中心作用,由有能力承担康复体育教学部门、人员担当培训工作。编写教材,配合音像材料对各省残疾人综合服务机构的人员进行培训。然后由各省级的接受过培训的人员对省内县级人员培训,直至各社区的康复站人员。体育康复是一个跨学科的专业,它包括了两个方面的知识,即康复医学知识和体育训练的知识。所以可以由负责康复训练的人员参加,学习体育方面的知识,也可以由负责体育工作的人员参加,学习康复方面的知识和康复体育的特点。国外有以康复和体育两方面的人员一起开展康复体育的形式。应该像重庆市全科医疗中心一样,定其举办康复培训班,针对各社区体育教师,聘请专业的康复学者进行培训。

2. 以社区内体育教师为体育康复骨干开展社区体育康复。

社区内体育教师是体育康复骨干开展社区体育康复的重要环节,因为现在毕业的体育教师就具有一定的体育康复知识,在校时系统学习过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传统康复体育训练手段等,只要稍加培训就可以进行体育康复的指导土作。还可以依托学校,利用学校的运动设施进行体育康复的指导。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不用再建立体育康复站,可以缓解我社区康复经费紧张的问题。社区内体育教师对社区残疾人及需要体育康复的患者情况熟悉。社区内体育教师担任基层社区体育康复员最有利的两个条件,一是社区内体育教师的生活和工作地点都在社区的学校内,熟悉和了解病患与残疾人的体育康复需求。符合开展社区体育康复的需要,利用学校运动设施为其提供就近,就地的体育康复服务的要求;二是大部分年轻体育教师有正规高校教育背景,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专业的体育运动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素质。他们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更多的体育康复知识。从而增加自己在社区内的作用,还可以适当收费,增加经济收入。我们从康复服务与运动保健中寻找出一个结合点和两个提供的工作方法,即利用我市社区服务功能网络建设的时机,将残疾人社区体育康复工作介入到社区内体育教师的日常工作之中去,为社区内体育教师提供系统而持续的康复技术专业培训。

3. 体育院校开设体育康复专业的可行性。

体育康复是根据疾病的特点采取各种体育锻炼方法来预防和治疗疾病。它通过体力活动对人体的影响,来治疗疾病和创伤,预防并发症,加速功能和劳动力的恢复。在医学科学中是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是运动医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康复专业是国家教委根据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趋势,于20世纪80年代末增设的新专业,是培养较系统掌握体育科学、人体科学、卫生保健和康复医学的专业。体育康复专业是近年来随着社会体育、休闲体育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提高而“吃香”起来的热门专业,而且还是一门可以独立“经营运作”的专业。重庆地区的体育院校开设这门专业可以为重庆市的体育人才多元化培育及体育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徐杏玲.对大学生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的调查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4).

[2]沈永梅.社区康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广矿医学,2007,(4).

[3]黄耀明.社区康复模式及本土化发展策略探讨[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1):20-24.

[4]熊小兵.以乡村医生为康复技术骨干开展农村社区康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2).

[5]何陈泽.社区康复医疗的做法与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5,(1).

上一篇:银行行政下一篇:自主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