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

2024-06-26

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精选10篇)

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 篇1

近年来,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引发了研究生教育创新的热潮,创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创新培养机制与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成为研究生教育创新的重要目标与内容,相关的探索实践也紧锣密鼓地展开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的成效较为显著。但在种种乐观主义的表象下,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创新却遭遇了悖论,暴露出无法回避的矛盾与尴尬,主要表现为创新动力的激发与匮乏的矛盾、学术研究的神圣性与功利性的抵牾、创新培养模式的利弊兼有等等。如何解决矛盾,走出悖论,从困境中突围,是摆在教育改革者面前的一大课题。

一、创新动力的激发与匮乏

2005年1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并强调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目标,也是研究生教育的灵魂与根本。今天,中国的研究生教育更加开放、注重创新,讲求实效。为了完成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这一任务,达成研究生创新教育的目标,教育工作者们努力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探索研究生教学的新方法、新模式,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各高校也着手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并纷纷设立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如“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等,激励研究生创新。时至今日,研究生教育创新已在一定范围内取得了成效。

但就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的实践来看,种种举措收效甚微。教育创新需要多方参与和配合,尤其是研究生们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但实际的情形是:作为教育创新参与者的人文学科的硕士研究生们,在教育创新的浪潮中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创新激情与创新动力,这将直接影响到文科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的实效。如果研究生们消极被动,主体性不能发挥,教育创新或培养创新人才将成为一句空话。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创新激情匮乏、创新动力不足,妨碍了其主体性的发挥呢?

就笔者的调查了解来看,经济困难以及读研的期望追求与生存就业现实的逆差是造成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创新动力匮乏的重要原因。

研究生创新动力的激发、创新潜力的释放“既依赖于主体的主观因素(内因),又依赖于创新主体所处的环境因素(外因)”[1]。经济困难与不尽如人意的就业现实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研究生积极创新的主观能动性,造成创新动力的匮乏。

就笔者对重庆市部分高等院校包括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外国语学院、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高校的走访调查结果来看,大约有63%的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来自乡村,家庭经济比较拮据,甚至靠贷款缴纳学费。进校以后,经济困难带来的生存压力使他们无法心无旁骛地投身于学习、科研生活,做知识的“朝圣者”和“建构者”。在求学期间,他们中的一些人为了生计不得不去做家教、摆摊或打工赚钱,无法全力投入学习与科研,甚至会因此疏懒于学业,也不再有“天天向上”的劲头。

除了来自经济上的压力,就业的压力也是导致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创新动力机制受损的重要原因。在世纪之交,中国曾一度出现过“各行各业对研究生需求旺盛”、“供需比”平均“在1∶10以上”[2]的盛况,但近年来,研究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据《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表明,“2009和2010年硕士生的就业率均不及本科生。特别是2010年,在博士、硕士、本科和专科毕业生中,硕士生的就业率是最低的”[3],尤其是人文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找工作的难度日益增大(相比之下,工科硕士研究生找工作稍显轻松)。这与他们读研的初衷不免相背离。对于大多数研究生来说,读研不仅是为了在知识文化水平上更上一层楼,更是为了通过知识能力的强化、学历层次的提高增强自己在社会上生存的竞争实力,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但他们发现,在现实社会中,读研并未给他们的就业带来多少竞争优势。

近几年来,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求职屡屡碰壁,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个别读研前已经参加工作的学生辞去工作来求学,但在毕业后找到的工作反而比先前的工作更差。学子们本来以为,读研会增加自己的生存竞争资本,由此获得理想的职业与理想的生活,没想到现实的就业状况并不尽如人意。而一旦读研的初衷、期望与学生的就业现实发生逆差,与学生的个人利益脱钩,学生的个人追求得不到满足与实现,其精神创造的动力就必然会被阻断,其结果就是:创新激情消退,钻研精神减弱,对学业的态度也变得消极敷衍。

二、学术研究的神圣性与功利性

学术研究与科学训练是研究生培养的题中应有之义。对研究生进行学术训练,增强其知识创新的能力,也是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的要求和神圣使命。有论者指出:“人文学科知识创新具有内在问题完善型特征,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知识创新教育的特点应当以学术训练为主。”[4]但悖谬的是,不少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在承认学术训练必要性的同时却并不认同学术研究的神圣性,他们对学术缺乏敬畏之心却又基于现实的功利目的去硬做“学问”,其结果背离了科学研究的精神和文科研究生知识创新的追求。

如今,在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的眼里,学术不再神圣。一是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虚幻性早被看破,清苦而徒劳的学术研究对于研究生来说自然缺乏吸引力。二是因为现实的商品经济社会逻辑正日益消解学术神圣的光环。受个人利益驱动,专家学者剽窃、抄袭他人成果的丑闻时有发生,高校学术造假事件也接二连三地爆出,研究生在发表论文时相互挂名或导师强行挂名的现象也大量存在。种种学术不端的行为不仅破坏了纯净的学术空气,也对研究生群体产生极为恶劣的“示范”效应,影响到研究生群体的学术心态与学术行为,使他们对待学术不再有虔诚、敬畏之心。三是人们对人文学科学术研究的轻视和固有的偏见也在动摇文科学子们有关学术神圣的理念。长期以来,中国社会存在一种偏见,认为人文学科的学术研究高悬云端,离现实较远。偏见导致轻视,使文科科研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其本身的价值也得不到社会承认。受此影响,人文学科硕士生学术热情急剧下降。

但另一方面,出于完成在读期间的科研任务和评上奖学金的功利目的,人文学科的硕士生们又不得不勉强硬着头皮去做科研,使得科研成果的水平质量大打折扣。

按照有关规定,研究生就读期间,必须修完相应学分的课程,同时发表规定数目的学术论文,否则没有资格参加毕业论文的答辩,也不能毕业和获得学位。目前很多高校都要求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前要在公开出版的刊物甚至核心期刊上发表至少一篇或两篇与本专业相关的论文。在大多数高校,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起码得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才能完成科研任务。发表论文不仅与毕业、与学位有关,也关系到学生的奖学金评定,科研是奖学金评定中的核心标准(硕士生的奖学金评定主要根据其学习成绩、科研和其他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考评,其中科研所占比重甚大),而奖学金等级的高低又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学费缴纳的多少。目前,不少高校在硕士研究生收费制度上做了改革,基本上是以奖助政策和奖学金制度代替收费政策。如:一等奖学金学费“全免”,二等奖学金学费“半免”,三等奖学金“全额收费”等。

评奖、拿学位、毕业证等现实的功利性因素驱使学生急功近利搞科研。为了完成求学期间的科研任务,并争取到奖学金,获得较好的奖学金等级,一些研究生一味追求发表论文的数量和速度,难免粗制滥造“炮制”论文,抄袭、拼凑之风日盛,富有原创性和学术含量的论文较少,托门路、找关系发表论文或者以金钱开路发论文的现象时有所见,发表论文的刊物级别也不高,多是在一般的小刊物或在增刊上发表论文,在权威期刊和CSSCI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寥寥无几,这不仅影响到学术研究的严肃性与神圣性,而且使科研成果的质量水平大幅度滑坡,使本应具有创造性的精神产品被低水平制作的“赝品”与“次品”所代替,造成“学术泡沫”,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实绩以数量取胜而不以质量见长的现状,而曾被寄予厚望、被视为“人才”的研究生群体最终成了“学术垃圾”制造的“生力军”。这颇值得关注和警惕。

三、创新培养模式的利与弊

创新培养模式主要涉及到研究生导师制的改革。导师是保障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责任人。研究生导师制的改革关联着培养机制、培养模式的转变,也是研究生教育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核心是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5],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推行研究生培养导师负责制和研究生助研、助教和助管岗位制”[6]。当前,研究生导师制的教育创新改革主要体现为施行“双导师制”和“导师负责制与资助制”,虽然这些改革举措已经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效,显示了它的“优点”与“有利”的一面,但也有盲点与缺陷,并非适合所有的学科专业。对于人文学科硕士生的培养来讲,这一创新举措的实效就显得有限,也引发了新的问题,暴露出弊端。

所谓“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就是将过去基本上由学校培养学生的模式转变为由学校和实习、科研单位联合共同培养,或由多所高校联合培养,或同一学校正副导师联合培养学生的全新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很好地整合和利用各方面的优质资源,实现校内校外教学资源的双向互补,实现教学的开放性和创新性,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但这种新的培养模式对人文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来说,却并不实用,其间也存在一些漏洞与弊病。由于人文学科专业与企业对口存在困难,采用学校与企业共建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的可操作性与实效性并不大。如果采用多所高校联合培养,或同一学校正副导师联合培养的“双导师制”,表面上看,与以前那种“师徒式”的模式相比,指导学生、对学生负责的人增多了,但实际上,由于各导师之间责、权分配不一定明晰,会造成培养工作相互推诿或都不管的状况。实施“双导师制”原本是为了规避导师放任自流,学生闲逛游荡的弊端,或克服“师徒式”模式给学生造成的“知识近亲繁殖,研究视野偏狭”的局限,其结果是多导师托管却让学生“脱管”,更新知识框架、丰富知识库存、提升研究实力也成了一句空话。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外校导师或副导师往往只是挂名而已,与学生的师生关系名存实亡,这也使得“双导师制”徒有虚名。

再来看“导师负责制与资助制”,就人文学科硕士生培养来讲,实施“导师负责制与资助制”也存在不少问题。“导师负责制与资助制”要求导师依托科研工作为研究生提供资助和助研岗位,目的在于让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高水平的课题研究,提高科研能力与创新意识,并获得相应酬劳,避免成为替导师白白打工的“学术劳工”。这固然是好事,但另一方面,由于没考虑学科特点的差异和导师的经济能力,这一创新变革的举措实际上增加了人文学科硕士生导师的经济压力和负担。

长期以来,由于有限的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基础理论和人文科学这些最应得到资助的学科,受到资助的比例却最小,而应用性强、自身能够产生经济效应的学科,却不断得到巨大的经费投入。人文基础学科的科研课题经费一直在低水平徘徊,远无法与理工科课题的巨额科研经费相比。在过去,“用于支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社科基金每年的经费不足修1公理高速公路;同样一个交叉学科课题,申请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和申请自然科学基金,其结果竟然相差数倍至数十倍”[7]。有课题的文科导师实际上课题经费并不充裕,导致文科“导师资助制”变得捉襟见肘,而那些没有申请到课题的文科导师面对“导师资助制”更是有心无力。

没有相应的经济补贴反而让导师们拿钱出来资助研究生的培养,这也影响到文科导师招生和从事导师工作的积极性。所以,就人文学科硕士生导师制的改革来说,“导师资助制”并不一定能完美实现“增强导师的责任感,发挥导师的积极性,理顺师生关系”的初衷,人文学科硕士生的“创新培养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与完善。

四、突围的路径与建议

从长远来看,研究生教育创新意义重大,其趋势不可逆转。但如何破解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的难题,走出悖论的困境,这是迫切需要反思和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突围需要多方面的探索与努力:

首先,在实施教育创新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多种资助体系对有关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进行科学的最佳配置,制定困难研究生扶助计划,解决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经济和生存上的后顾之忧,保障研究生教育创新的物质基础。同时,应注意深入社会,联系实际,了解社会需求,努力达成教育系统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协调,关注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问题,尽可能为其就业做规划指导或者搭建平台,促使供求匹配,让他们有很好的就业前景,自然能调动其学习和科研的积极性,激发其创新动力,形成争先创新的氛围。

其次,整个社会应充分重视人文学科的学术研究,给予其合理的价值定位,进而恢复人文学科硕士生的学术自信力,为文科硕士生营造良好的学术创新空间。还须继续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的教育,培养其科学、务实、严谨的学风。对硕士生的创新成果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也是激发其创新活力与潜力的一种方式。与此同时,在评价人文学科硕士生的科研成绩和评定奖学金时,不以论文篇数的多少为标准,而应以论文质量的优劣分高下,以避免“学术垃圾”的产生。

再则,实施“导师资助制”时,根据学科差异,尽量帮助在岗的文科硕士生导师争取科研经费,并对没有课题的文科硕士生导师适当给予经费补贴,以便给导师“减压”,保障研究生导师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建立导师奖励机制,对优秀指导教师进行奖励,从而充分调动广大研究生导师积极投身教育创新事业的积极性。

总之,研究生教育创新是一系统工程,需要长期探索与多方实践。我们既要看到教育创新的积极作用与益处,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与局限,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文科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优化教育创新实践,解决研究生教育创新过程中微观领域和操作范畴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才能走出悖论,破解困局,使教育创新的口号不只是挂在嘴上、贴在墙上或写在政策条文中,而是真正切实有效地落到实处,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出“创新型”拔尖人才,促进教育创新的深化,并推动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曾利君,西南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重庆

400715)

参考文献

[1]覃睿,丁松滨.影响研究生创新潜力释放的环境因素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6(02)

[2]《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编写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2-2010)(征求意见稿)[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06).

[3]2010年硕士生就业率最低[N].东楚晚报,2012-01-09.

[4]周晓风.意与匠: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再认识[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

[5]周逸梅.部属院校研究生培养全改革[N].京华时报,2008-10-10.

[6]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N].人民日报,2004-03-31.

[7]彭永捷.当前人文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几个问题[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3).

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 篇2

一、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所属门类:教育学 一级学科名称:体育学 专业代码:0403 二级学科名称: 体育人文社会学 专业代码:040301 运动人体科学 专业代码:040302 体育教育训练学 专业代码:040303 民族传统体育学 专业代码:040304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能在体育、健康及相关领域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健身指导、科学研究及管理服务工作的、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

1、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追求真理,献身科学教育事业,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勤奋学习,严谨治学。掌握本门学科所需要的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项基本技能,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正确的学术倾向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了解本学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熟悉本学科学术上的动态和新成就,了解其发展动向,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教育教学、运动训练及专门技术工作或管理工作的能力。

3、较为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备熟练阅读本学科外文资料及初步利用外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相关软件开展学科教学和研究。

4、熟练掌握一门专项运动的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有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

5、身心健康,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较强的心理素质。

三、研究方向

1.体育人文社会学(040301)

2.运动人体科学(040302)

3.体育教育训练学(040303)

4.民族传统体育学(040304)

四、学习年限

1、本学科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提前完成培养计划且成绩优秀者,可提前半年或一年毕业。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培养计划者,经批准可推迟半年至一年毕业。

2、硕士研究生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其它培养环节的考核符合学校提前毕业的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在校学习时间达2年及以上,可申请提前毕业。

3、申请提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于每年10月填写《湖北大学博(硕)士研究生提前毕业申请表》,经导师和院系主管研究生负责人同意,报研究生院审批。

4、申请提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提前毕业申请批准后,若不能按其申请的时间毕业的,将按结业办理。

5、硕士研究生一般不延长学习年限;如确需延长学习年限,于每年10月由硕士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请,填写《湖北大学博(硕)士研究生延期毕业申请表》,经导师和院系主管研究生负责人同意,报研究生院审批。

6、硕士研究生申请延长学习年限,不能超过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在延长学习年限期间,不享受普通奖学金和优秀奖学金。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修习总学分不得低于30学分(含实践环节2学分),课程总学分不得低于28学分。具体学分要求为公共学位课7学分;一级学科基础课8学分,二级学科专业课不低于4学分;选修课程不低于9学分,实践环节2学分。硕士研究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及研究课题的要求,在导师指导下选修某些必要的课程。

体育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计划表(略)

六、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专业实践、学术活动及其他社会实践等,实践环节合格者记2个学分。

1、专业实践一般安排在第4个学期进行,实践内容可以是讲授部分本专业课程,也可以辅导答疑、主持课堂讨论、训练课、批改作业、指导实验、辅导或协助指导本科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课堂教学环节一般为8学时,并填写《湖北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考核表》。

2、学术活动要求参加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学术活动3次及以上,每学期撰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学习报告(由导师和导师组规定具体要求),并填写《湖北大学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考核表》。

3、学生在学期间实践活动时间累计不少于2-3个月,其实践活动形式由导师根据学生学业要求灵活安排,并计入学生实践考核。

实践活动结束后,由导师和导师组进行考核,实践环节成绩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进行评定。实践环节成绩评定不及格者,不能参加学位论文的答辩。

七、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完成各项必修环节,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学位论文工作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硕士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硕士研究生应该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

1、论文开题与撰写

学位论文开题一般安排在第4个学期进行,开题报告应考虑课题的学术意义和社会价值,注意导师和硕士研究生各自研究特长与兴趣的结合,突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和前沿性。开题报告包括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研究目的、研究假设、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论文特色和创新之处;预期的论文进度安排以及具体的论文大纲。学位论文开题应组织3名及以上的专业教师参与审定。

在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的中期,导师应进行阶段性检查,并对研究进度要求提出意见。论文应格式规范,结构严谨;研究方法得当;文献信息量全面而丰富,数据翔实;理论阐述充分、严密,逻辑性强;结论科学、准确,有个人独到见解。

2、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按照《湖北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进行。

八、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应遵循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特点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建立以研究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研究生培养应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提高研究生获取知识、更新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要重视和促进研究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多地采用研讨式、参与式教学方式,把课堂讲授、交流研讨、案例分析及教育实践等有机结合,加大对研究生创新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要求是:

1、导师应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全面负责研究生的学习成绩、科研能力培养,研究生培养方式为导师组指导下的导师负责制,导师应对所指导学生的学业、思想、道德等方面全面负责。导师在制定学生个人培养计划之前要与学生充分沟通,同时应结合培养目标、职业取向、个性特点等为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设计,积极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培养研究生高尚情操,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并加强研究生的就业指导。

2、硕士研究生培养以课程学习为主,采取系统理论学习,进行科学研究,参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导师和导师组要积极创造条件并明确规定硕士研究生参加必要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会、讨论会、社会实践等,以加强对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自学能力、操作能力、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3、硕士研究生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提倡采用研讨班、专题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把课堂讲授、交流研讨、案例分析等有机结合,加大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工作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与方法;学生要深入了解和联系体育领域的实践前沿,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过程提倡校内外相结合,邀请校内外专家开设专题讲座,参与校外有关学术活动和调研活动,以扩大学生视野,提高科研能力。

5、导师与研究生采用互选制,指导人数根据研究生院相关管理规定执行。研究生在入学第一学期内选定导师,由导师和研究生共同研究制订个人培养计划,经学院研究生教育办公室审定,并报研究生院批准实施。个人培养计划一经确定,应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改动,必须要改动时,要履行相关手续。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一学年以学位公共课和学位基础理论课学习为主,同时进入专业课的学习。

6、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学院学位委员会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导师遴选、专业课设置、论文选题、中期检查、论文答辩及评审等主要环节进行监督和指导。

7、硕士研究生的教材与参考书籍,应反映本专业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硕士研究生非学位课程任课教师,原则上应具有副教授以上的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由教研室推荐,经导师组和硕士研究生管理部门同意后安排。

8、未尽事宜,参照《湖北大学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管理办法》实施。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类别:体育硕士 类别代码:5401

专业领域: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 领域代码:540101、540102、540104

一、培养目标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在体育领域中,掌握坚实的体育基础理论、宽广的体育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体育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通过系统培养,要求学员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熟悉体育领域重大实际问题的产生原因、表现形式和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解决体育运动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胜任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社会体育指导领域实际工作能力;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能写出有一定质量的体育相关领域的科研论文以及具有一定的阅读外文文献和专业书籍的能力;能够运用一门外语,在本专业领域进行专业技术交流。

二、招生对象

招收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历)人员。

三、学习年限及学分要求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总学分不少于39学分。

四、课程设置

课程分为公共课、专业核心课和选修课。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能。

公共课和专业核心课均为必修课。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提高本专业领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选修课是所有领域学生的任意选修课,通过课程学习发展学生个性,进一步强化和提高学生在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五、实践环节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一种具有特定体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其获得者应该具有较强的体育实践能力,因此体育实践环节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学生参加教学实践环节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时间不少于一年,实习结束后撰写实践总结报告,通过后获得相应的学分。

六、教学方式

采用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培养、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养、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培养紧密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学生实践环节。安排多种形式的专题讲座,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

实行导师负责制。鼓励校内、外导师联合培养,以校内导师为主。培养单位可聘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体育教师、教练员、体育管理者等长期从事体育硕士培养工作,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论文写作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重点突出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七、学位论文

(1)修满规定的学分后方可进入撰写学位论文阶段。

(2)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工作需要,注重针对性、实用性,理论联系实际。(3)论文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报告、运动训练方案、典型案例分析等。(4)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至少有一名与本领域相关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外专家。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

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 篇3

[摘要]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知识创新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中医研究生培养工作是振兴祖国中医药事业的重要措施,文中结合中医基础学科硕士研究生在科研、教学、临床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科研创新,专业素质培养及管理和临床实践等方面为切入点,积极探索中医院校基础学科硕士培养方案的创新与实践。

[关键词]中医院校;基础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方案

中医类研究生教育是培养中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振兴祖国中医药事业、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我国从1981年开始招收中医基础学科研究生,在三十多年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但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科的不断外延,培养目标的多元化趋势,给研究生培养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1.目前中医基础学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科专业思想欠缺 中医基础学科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目前中医基础学科研究生培养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方剂学、诊断学等多个方向,但由于招生层次不齐和思维模式的欠缺,导致部分学生对传统经典课程的排斥,上课积极性不高,效率低下。

1.2科研創新能力不足 首先表现在科研素养能力不足,研究生自主申请的重点科研项目少,且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数量有待提高;其次是对先进仪器和试剂知识掌握甚少,研究生在申请学校创新项目比例低,高层次的学术交流能力不足。

1.3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基础学科研究生理论授课为一年时间,继续采用本科课堂讲授方式,缺乏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学习形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师生交流沟通方式欠缺,在科研临床教学中一味“任务式”教学也对研究生学习带来消极影响。

1.4临床动手能力欠缺 中医研究生的培养不同于其他专业,培养目标不仅要具备灵敏的科研思路,更要有一定的临床诊疗水平,当前中医基础学科研究生培养出现两极分化趋势,往往忽略了临床实践的培养,以至于某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中医研究生的直观印象就是动手能力差。

2.中医基础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创新与实践对策

针对目前中医基础学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提高已刻不容缓,笔者认为要以理论教学为突破口,大力提高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建设,专业素质提高,管理制度创新,临床实践培养等方面内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转变教学方式 中医基础学科培养的中医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中医基础知识,更需要能够发现知识和运用知识独立解决重大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具体表现为:一是要增加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特别是中医四大经典的学习;二是要转变授课方式,研究生教学应着重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改变传统讲课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举办研究生沙龙讲座并安排每位研究生都有8~16个学时带教任务,推进启发式研究式教学方法。

2.2加大科研投入,鼓励支持研究生科研创新近年来,随着科研条件的改善和科研队伍的提高,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建设创造了优良条件。例如河南中医学院建立了基础医学院科研实验平台,科研创新团队、学术交流平台,建立了基础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管理规定,科研实验能力考核制度等,为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水平,设定了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和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下一步应加大科研投入,开展不同领域不同院校的学术交流,积极支持学科研究生参与“挑战杯”、苗圃工程等创新项目等。

2.3健全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 中医研究生教育不同于其它学科,完善培养管理制度意义重大。一是导师要作为领路人、监管者,从切身出发为研究生负责,参与并指导研究生发展目标设计,课程的选择,科研教学的培养工作,让研究生积极参与课题讨论及任务安排,结合学院奖罚措施制定符合研究生自身的培养计划,建立导师集体指导制度;二是要加强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审查,基础学科不同于临床学科,更要提高其文献研究和科研水平,形成完善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文答辩报告,科研实验能力考核指标体系等管理规定。

2.4加强临床及科研动手能力培养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医研究生培养目的是要将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用于临床指导实践,但由于基础学科科研工作压力大,任务繁重,逐渐忽略了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的培养,导致临床水平甚至不如本科生;因此应该鼓励研究生到临床单位多实践,进科研单位进行课题研究,充分发挥高校与企业、医院的优势,达到共赢目的。

3.小结

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 篇4

河北师范大学是全国第二批试办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之一。1999—2007年期间,共招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133人,包括在读学员33人,农村教育硕士12名,已获硕士学位88人。88名毕业硕士中,多数人在执教单位成为教学骨干,有的已进步为专家型教师。

作为教育硕士培养的承担者、实践者,回首近十年来走过的道路,我们深感一些做法值得总结和思考。本文就我校语文学科教育硕士培养的实践做初步的总结和探讨。为了实现语文学科教育硕士培养目标,我们着重在以下方面作了努力:

一、重视教育硕士师资队伍建设,做到优势互补

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直接影响着学生培养的水平,教育硕士的培养需要教育教学的优秀专业教师。首先做到知识结构合理,业务精良。我们认真遴选熟稔语文教学、专业修养优秀的教师组成导师队伍,努力发挥最佳教育功能。硕士导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组织教学活动,以科学严谨的精神进行论文指导。导师队伍中,有长期从事普通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的一线教师,有专门从事职业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有文学、语言学专业的教授、博士,语文教学论研究、学科教学论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有富有组织经验的行政管理人士,有语文教学实践的业内行家。相关专业、不同方向的教师走到一起,相互合作,给学员以丰富的教学思想;教育学科与语文学科、一般教育理论与学科教学理论、系统的理论研究与扎实的实践经验相互交融,给学生以多样的知识营养。教师队伍学缘结构呈现多元,学科群体专业知识宽厚,个体研究具有自身特色,做到了优势互补。提高教育硕士的科研能力,使他们由传统型的语文教师成长为具有教育科学素养和教育科研能力的研究型教师,这是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趋势。要满足社会发展对中学教师的水平需求,导师队伍的进步和优化也在不断进行之中。我们为此制订了完整的师资培训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如输送优秀导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创造访学等进步机会,鼓励老师到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学习基地参加基础教育新课程等国家级培训等。

二、注重教育硕士培养课程的有机设置,做到以校为本

目前,国家教育部提出基础教育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反思”,将教学研究的中心下移到基础教育的现场,以课程改革中教师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的研究为主体,进行“校本教研”。对我们来说,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和能力,是开展这一活动的重要条件。我们的做法是:第一,加强教育科研方法在语文教育硕士课程体系中的比例。在公共课程开设“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切实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的科研能力,开设“当代语文教学改革与研究”“语文教学论”“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等专题课程,融入科研方法的教学。第二,注重语文素养培育。首先做到学习教育原著的科学引导,指导学员大量阅读中外名著。这包括《学记》《论语》《孟子》在内的古典教育名著等,还要阅读外国名著如《教育漫话》《爱弥儿》《普通教育学》等。学生读书要定期讨论和总结,形成阅读笔记。第三,授课内容紧密联系当前课程改革。我们把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作为学生研讨的重点内容,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可视媒介。通过学生课外研读,课上交流,了解了学科前沿成果,培养了教学问题意识。

通过以上途径,我们努力引导学员实现如下转变:把自己的教学作为研究的对象,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要求学生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与方法,反观并反思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教学能力。研究指出:“教育硕士在学习过程中,多数人既不自恃其得天独厚的实践优势,又勇于正视其理论弱势,因此他们往往可以在实践基础的帮助下,以其独特的方式掌握理论,这种掌握虽然未必能与普通学术型的硕士那样‘理论化’,但其适应性、选择性、有效性又的确在创造着一种境界。”①学生对自身知识体系的反思,可以促进他们追求进步的主动性,形成激励力量,以校为本,热爱本职工作,不断创造好的成绩。

三、努力开发教育硕士培养的自身学术潜力,做到有的放矢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倍尔在《教育心理学:一种认识观》的扉页上写道:“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后,进行相应的教学。”②我们只有对教育硕士的学习特点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地教学。学生教育理论的相对缺乏,主要源自本科阶段的课程结构,当时的课程设置没有带给学生系统的教育理论。随着教育形势的变迁,现阶段的中学教学岗位对教师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教师如果只根据直接的教学需要做出教案、教学实录以及考试习题,教育学理论不足,就使得他们在这些重复劳动中创新较少,工作动力缺乏。多年的教学工作都在摸索中前进,使他们难以找到突破自我的路径。学生们希望通过教育硕士课程学习,弥补不足,提高修养。近十年来的教育硕士培养实践告诉我们,学生急需在实践教学能力层次方面的提升。这一提升的过程不仅需要长期进行教学实践,更需要教育理论的有效指导。从教育硕士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和教育硕士的自身的特点及要求来看,教学策略中应当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营造教育硕士培养的优良学习环境,做到内外结合

学术环境对人的教育潜移默化,影响深远。教育硕士的培养,需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努力开拓校外交流机会,做到内外结合。校内资源的利用,首先是加强课堂教学,注重知识传授,这是根本要求。有研究者通过对115名教育硕士的调查发现:认为教育硕士培养的重点应放在提高科研能力的占85.2%;应该加强教育心理类课程的教学的占56.5%。这也反映了教育硕士自身对教育理论与科研能力提高方面的需求。可见教育硕士迫切想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③为此,我们开设了“语文教学论”基础课程,培养学员投身于语文教育的事业心,激发他们的教学热情,明确自身使命。2006年,我们举办了“当代文化与文学前沿问题”高级研修班,给学员以深入学习、努力提升的学术环境。学员们在难得的脱产学习期间,能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珍惜每一寸光阴;离校后投身教学岗位,能够兢兢业业,境界高尚,为远大的理想而努力奉献。校外资源的拓宽,主要做法是:定期聘请国内知名学者来校讲学,举办校内外专家系列讲座,聘请语文教学领域的著名学者、特级教师来院指导,传输语文教学经验。2006年10月,我们召开了“第十二届全国学科教育学学术研讨会”,学员有幸聆听研讨,开阔了视野。学校给学员提供了很多校外专业学习机会,使他们得以面对面向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请教学习的方法、技能。另外,我们的课外学习的安排与课内紧密结合,如文献查阅、课题研究、听观摩课等,定期反馈完成情况和读书心得。我们注意指导学生把在校学习和回单位学习结合起来,根据自身的情况安排好自学计划,不浪费分秒时间。在校要充分利用丰富的图书、网络资源,尽可能多地收集文献资料;回到原单位后,充分利用教学调查、试验的有利环境、条件,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

五、注重教育硕士培养的有效引导,做到示以门径

教学方式只有和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结合起来,才能选择恰当。我们在教学中合理采用基础方法,融合多个途径教学。包括:讲述法,传授基本知识;研讨法,调动学生的讨论问题的积极性;案例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些方法各有所长,但也需掌握恰当。讲授法传输信息单向,要注意给出时间,寻求反馈;问题研讨法要把握讨论方向,避免模糊意义的问题分析;案例教学法容易陷入就事论事,缺乏深度。事实上,再好的方法也不会适合所有课程。教学中必需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适宜的方法,讲求有效教学。多元教学方式的成功运用,可以使我们的教育硕士顺利走上“研究性学习”的轨道上来。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探究精神,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实践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通过学习,学生找到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点,并且在专题研究中,学会应用文献资料,撰写文献综述,为日后的课题报告和毕业论文的撰写奠定了基础。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打通了课内课外学习,真正变被动为主动。学生之间的教学观相互碰撞,相互交流,教师不仅积极地参与学生的讨论,更有针对性地加以指点和理论上的分析。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积累,其认识常会产生质的飞跃。教育硕士本身作为可贵的教学资源,反观自身、集体交流对他们的进步也很有作用。每届学生都进行教学经验交流,一些优秀学生给本科生举办专题讲座。这些教学实践活动,不是基本的说课训练,也不是简单的教材分析,而是在正确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的导引下,对教育哲学的实践体验。教学活动既能开掘学生的自身潜能,又使他们在讲座过程中得到了理论提升。这些都是示范门径的做法,也是实践教学效果的公开检验。

六、加强教育硕士培养的论文指导,做到严格把关

学位论文的写作作为教育硕士教育培养的最后一关,需要始终严格要求。各位教育硕士导师,在授课过程中渗透课题意识,使学生学位论文的写作有充分的准备、坚实的基础。开题报告严格要求,多方征求建议。具体来说,在入学的第一学期,便向学生介绍语文教学研究的备选题目,指导他们依照个人兴趣和思维所长,自由选择,寻求合作,并组成课题小组。选题之后,召开开题报告会。学院注重开题报告的撰写和指导,报告会严格审查课题意义,把开题报告作为对学生的初步学术训练,为以后的论文撰写奠定基础。遵守报告程序,坚持实事求是。报告会严肃讨论,从论文选题到文献综述;从课题论证到方法的选择;从论文框架设计到参考文献的科学选定,每个环节都严格要求,合乎学术规范。定题之后,学生按照科学的文献检索法、文献综述法,把在校所学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在论文中突出语文教学实践的背景和职业特色,把自身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不仅有必要的调查资料,更有对自己教学实践经历的反思。论文指导上,遴选业务精良的指导教师,认真负责,悉心指点,论文多次修正。通过多次面谈指导,辅以邮件、电话等方式进行论文交流,提出科学的修改建议。论文完成之后,全部实行“匿名外审”。论文答辩在学生入学第5个学期进行,保证论文写作和教学实验的时间。教育硕士论文的整个过程都做到重视规范,把关严格。

展望未来,我们信心十足。研究教师教育问题的朱旭东博士曾经指出:“若想把教育硕士生造就成为我国优秀的教师教育研究的后备力量,必须要进行严格的学术训练。我们可以把他们的学术训练分成学术规范的训练、学术阅读的训练、学术写作的训练和学术报告的训练。”④我们正是这样做的,也确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良好学习环境,浓郁的学术氛围,相互交融,相互促动,给学生的进步提供了外在保障;科学的培养机制,专业的教师队伍,给学生以强大的内在动力。优良教学环境的全面建设,使我们的学生学有所明,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摘要:教育硕士学位的设立与教育硕士的培养是全面增强教育行业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发展基础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河北师范大学招收教育硕士已近十年,我们在语文学科教育硕士的培养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总结实践经验,有助于学生培养的深入优化,有助于同行人士的有效交流,有助于教育工作的和谐进步。

关键词:教育硕士,培养,策略

注释

1杨启亮.差异平衡:专业学位教育的一种教学评价理念——兼论教育硕士的科研优势[J].教育科学,2001,(2).

2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21

3夏英.115名教育硕士的调查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5,(1).

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 篇5

5月5至6日,一场主题为“信息・碰撞・共进――信息化时代的中国语言文学”的省级学术盛会在南师大仙林校区举行,江苏省内八所高校的`中文学科硕士研究生齐聚展开学术探讨。

本次学术论坛以中文学科硕士研究生为主体,由南师大文学院倡导并主办,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江南大学、南通大学等八所高校文学院联合举办。论坛组委会面向全省组织主题论文征集活动,共收到各高校提交的论文196余篇。经过论坛评审委员会遴选,其中20余篇优秀论文被定为大会宣读论文。

论坛包括专家讲座、论文宣读、文化考察、学术讨论等环节。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范小青出席论坛开幕式,并作了题为《个人写作中的民间资源》的讲座。

据了解,江苏省中文学科硕士研究生学术论坛是省内中文学科硕士研究生的集中聚会,每四年举办一次,今年是第二次举办。(通讯员:吴雨蒙 王秀良 记者:袁涛)

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 篇6

关键词:人文医学素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与其他专业硕士研究生不同, 与本科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的住院医师也不同,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可以在3年内完成研究生学习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合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设, 进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探索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也称并轨模式) [1]。人文医学素质培养是并轨模式中一个值得关注和探讨的课题, 对在3年内培养出既具有较强临床实践能力、较好临床应用能力, 又具有良好学术资质、合格临床实践从业资质的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1 并轨模式对研究生素质要求提高

1.1 强化临床实践能力培养, 要求研究生坚守临床一线

2013年12月31日, 国务院7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建立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 提出建立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要求到2020年所有新进医疗岗位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均应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临床医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加强临床医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基础工程, 是深化医疗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 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根本策略。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入学的同时也成为了一名住院医师, 在校期间需要参加并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并注册, 还需要参加并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

成为住院医师意味着真正开始与患者接触, 体会医患沟通全过程, 进入医患沟通的实操阶段。一方面住院医师是医院一线大夫, 与患者接触较多, 接触时间较长, 工作量较大;另一方面由于初进医院, 也存在适应医院环境、与各方磨合的过程。因此, 在医德医风、医疗政策法规、临床实践技能及专业理论知识、人际沟通交流等方面急需培训与指导。

1.2 加强科研能力培养, 要求研究生保证学术水准

在接受严格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同时, 研究生需要通过面授、网络授课和自学等方式掌握医学前沿理论知识和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 掌握临床研究的基本方法, 完成一篇具有硕士专业学位水平的学位论文并发表, 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等, 以提高其科研水平。

1.3 培养高层次适用型医学人才, 要求研究生具备良好的人文医学素质

如何在繁忙的临床一线工作中、在高水准的学术研究中、在3年获得4项证书的学习节奏中, 形成良好职业道德、培养正确学术风气、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是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模式中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2]。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明确规定要进行包括人际沟通交流在内的医疗道德作风、临床实践技能、专业理论知识、医疗政策法规等全面的医学素养培训并要求坚持医学人文教育的根基不动摇。

人文医学执业技能是医师执业的重要技能[3], 国际上对执业医师要求除掌握医学专业知识与技能之外, 还必须具备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在国外要想成为一名执业医师, 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养是必修课程之一。

根据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的意见》, 依照《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和《专科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标准总则》, 中国医师协会制定了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体系, 旨在通过培训及量化考核, 达到提高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目的。

2 医学生人文医学素质培养与临床实践不同步

2.1 本科教育阶段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不同步

医学院校大多都设置了医患沟通课程, 包括理论课和见习课, 内容涵盖医学标准、医疗法规、医患沟通技巧及医患纠纷处理基本方法、问诊、交代病情和术前谈话等。从近年的医学教育实践及学生反馈来看, 医患沟通理论课或见习课所讲述的案例都来源于临床实践, 而学生并没有直接接触临床工作, 缺乏直接与患者沟通的经历, 因此在听课时对所讲述的临床情景并不熟悉, 这使得医患沟通课程教学效果不能得到充分体现。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可以进行医患沟通实操, 而临床实习阶段并未设置相关教学内容。

2.2 研究生教育阶段缺乏专门的人文医学技能培训

研究生教育阶段设置了临床综合素质训练及临床通用技能训练等课程, 但没有专门的人文医学技能培训课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入学的同时就成为住院医师, 开始为患者服务, 人文医学素质必不可少[4]。好的医生是治疗疾病, 而优秀的医生是治疗患病的人。一个专业精深的医生, 并不一定具备科学的价值观、职业化的服务态度、人际沟通能力、医疗工作管理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心理适应能力。而这些能力不只关系到医生个人发展, 更关系到患者治疗效果及医患关系的良性循环。目前医患关系紧张有诸多原因, 其中医务人员人文素质缺乏是重要因素之一。

3 培养人文医学素质的方法

3.1 提高人文医学执业技能

将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体系应用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通过社会调查 (门诊、病房、社区) 、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标准化病人教学 (SP教学) 和门诊 (床边) 教学, 就住院医生如何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医患关系, 如何与患者达成一致治疗方案, 如何更好地化解医患矛盾, 如何向患者告知坏消息等内容进行系统化培训。

3.2 人文医学素质培养与临床实践同步

在临床实践中进行人文医学素质培养, 并反复进行从理论到实践的训练, 有助于提升住院医师人文医学素质[5]。调查住院医师进入工作岗位2个月内的医患沟通实际情况, 例如“医患沟通之你我他”“我眼中的医患沟通”“我遇到的医患沟通之喜与忧”等, 将收集的案例交给授课及培训教师, 由教师在“人文医学素质培养小讲座”时间进行案例解析和点评, 进行针对性的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住院医师再将所学技能运用于下一阶段临床实践, 检验学习效果[6], 培训每两月1次, 连续12个月。经过多次循环, 不断提升住院医师医患沟通技能和人文医学素质, 减少医疗纠纷, 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3.3 建立人文医学素质培养评估体系

鉴于医患沟通技能对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性, 医学教育者十分重视医患沟通能力评估[7]。在岗前培训、工作满6个月、工作满12个月时采用SEGUE量表评价培训结果。SEGUE量表对住院医师沟通能力评估包涵以下内容:态度 (自我感知的态度、对技能重要性的认识) 、知识、技能 (面谈技能、交流技能、告之坏消息技能) 和素养 (职业压力、同情) 等。

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提高我国医师队伍素质的治本之策, 为住院医师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对提高我国医疗水平意义重大。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模式是当前高级医学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为培养高学历高素质的合格医师, 必须将人文医学素质培养贯穿并轨培养始终, 强化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 提高医患沟通能力, 为住院医师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汪玲.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和创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2 (10) :12-13.

[2]马涵英, 周玉杰, 张维君.研究生医患沟通素质培养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 2010, 28 (12) :132-133.

[3]曹永福, 张晓芬, 杨同卫.论医师的人文执业能力及其培养[J].医学与哲学, 2009, 30 (6) :9-12.

[4]王锦帆.医患沟通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5]曲波.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合格医学人才[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7, 23 (2) :98-100.

[6]耿拔群.卫生职业教育中医学人文教育的几点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 2009, 27 (12) :19-20.

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 篇7

1 学科交叉与体育

“学科交叉”与“跨学科”是在同等意义上使用的, 学科交叉是指2门或2门以上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式等相互交叉、融合、渗透。“跨学科”一词最早由哥伦比亚大学著名心理学家伍德沃斯1926年在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上公开使用[1]。德国学者申瑟尔认为, “跨学科研究是超越学科界限的学科间理论和方法的综合, 最后形成一个新的理论构建。”贝尔格曼等对跨学科的理解是跨学科作为一个综合研究, 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方法学形式, 一般被理解为学科或专业间的一种综合程度[2]。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以及国家卫生研究院指出“跨学科研究是团队或者个人整合来自多学科的信息、数据、技术、工具、视角、概念和理论, 解决某一学科和研究领域内不能解决的问题[3]。笔者认为学科交叉2门或2门以上学科的综合, 学科交叉有利于集中多学科知识解决复杂性学科问题。此外, 就可以看到学科交叉取得的重大成就, 可以说学科交叉背景下进行科学研究已成为一种时代趋势。体育学科自始就与诸多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 古希腊体育活动为战争服务、当今协助人类抵御病疾、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发展、对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方面也都有着积极意义。

2 体育的学科属性决定了需要综合多学科进行研究

体育的“属人性”、体育与政治、经济、文化、医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联系及体育的“历史性”决定了体育的复杂性、多变性, 众多体育因素交织在一起便形成了复杂的体育问题, 解决体育问题就是一个长久复杂的过程。体育问题的解决就必须依赖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综合知识, 从多层面、多角度, 在普遍联系的哲学辩证法中把握体育问题的本质。

2.1 体育属人性

游戏性的体育活动为人所特有。而人是一种复杂的生命存在和社会存在, 揭示人之所为人就必然需要综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科, 言外之意就是体育要综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来做学究, 以促进人健康全面发展。而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间的学科差异性较大, 唯有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起来共同解决体育实践问题才能构建合理的体育科学研究理论框架。尤为重要的是二者在各自学科系统内部的交叉联系相对更为活跃, 以运动人体科学为例, 为解决运动训练实践中的关键问题, 需要生理生化、力学、医学、营养、激光等各学科研究者的共同参与, 进行多目标、多学科、多视角、多方法的综合研究。另外从人参与体育时讲, 进行大活动量体育活动时, 表面上只有肌肉在活动, 但其实人的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众多器官也在参与其中。

体育的终极追求在于人在追寻卓越背后的体育精神文化, 诸如爱国敬业、自由平等、诚信公正、团结友善等体育精神, 不仅在指导体育参与者思想上意义重大, 在解决复杂体育问题中的作用也可见一斑, 毕竟很多体育问题的产生根本在于体育从业者在人生观、价值观上出了差错。体育精神文化的研究就需要从社会学、伦理学等学科入手, 物质条件极大丰富的当今社会, 精神追求被提及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体育精神文化建设迫在眉睫。

2.2 体育承载领域宽泛

随着体育全球化实践的发展, 体育与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管理、传媒联系越来越密切。如, 当今大众体育空前高涨社会背景下,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司法赔偿实践的“效率”和“公平”问题。1971年“乒乓外交”不仅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也加速了新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以奥运会为例, 举办奥运会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润、树立国家新形象、增加就业岗位、完善城市的体育设备、带动全民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作为奥运主体的“运动员”, 是各个国家、各个品牌的代言人, 运动会期间是商业宣传、政治交往、文化交流的绝佳时期。此外, 电视、网络传媒的迅速发展, 各种体育赛事的转播、经营、管理问题也越发突出, 解决这雨后春笋般的体育问题唯有“学科交叉”。

2.3 体育具有历史性

从公元前776年古希腊第一届古奥林匹克运动会至今, 体育已经历经了两千多年历史。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讲, 体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体育具有历史性, 体育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联系着。由于历史时期各个大洲、区域的社会制度、体育物质基础、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各有千秋, 这也决定了当今学者要从历史学、文化学等学科来研究体育的来龙去脉, 解决当今分歧较大的体育争议问题, 如, 体育的起源、体育的定义、体育的本质等, 为体育学科发展贡献力量。

3 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现状及对策建议

课程设置是培养目标的表现形式, 培养目标是对各级各类学校具体的培养要求, 它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学校自身的性质及任务, 对培养对象提出的特定要求, 课程设置必须以培养目标为依据。课程设置包含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 合理的课程结构是指各门课程之间的结构合理, 课程开设的在时间上合理, 课程之间能够有序衔接, 理的课程内容指课程内容丰富有深度、注重学科热点问题。研究生课程设置有着自身的特殊性, 包括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学科前沿知识及科研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课程[4]。

3.1 课程设置及问题

查阅相关资料得知, 研究生课程设置主要分为2部分:必修课和选修课。在我国必修课通常又分为公共必修课 (指任何专业都必须学习的课程)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我国的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根据教育部1999年11月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 首先在考虑体育学科研究生必须具备基本体育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 预见21世纪经济、科学技术及社会发展对综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 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非学位课程为选修课。研究生至少修满34学分, 其中学位课程26学分 (公共必修课10学分, 专业基础课至少8学分, 专业课至少8学分) , 非学位课至少8学分。 (选修课一般16学时为1学分) 。纵观当前众多高校全日制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方案, 问题大致表现在: (1) 理论课程为主, 缺乏实践型课程, 课程设置比例不合理; (2) 对学生的评价仍以成绩为重; (3) 综合性课程偏少; (4) 选修课程偏少; (5) 有关科研方法、选题等跨学科科研不够。由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的最大问题就是体育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就业问题, 这显然违背了硕士培养的初衷。

3.2 对课程设置的建议

20世纪以来, 跨学科研究成为科学创新最常见的手段与方法, 在不同的学科领域都得到极大重视和应用, 不但带动了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 也培养了一批跨学科背景下的科学精英。优化课程设置课程学习是研究生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的主要手段之一, 也是决定其能否在此领域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关键因素, 是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和主要的环节[5]。针对当前我国学术研究生课程设置在结构、比重等问题, 基于跨学科的大背景, 特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如, 至少掌握一门外语, 注重学生在培养学生在听说方面的能力, 而不是只注重考试能力。 (2) 增加选修课的数量, 选修课作为学生学习乐趣的第二大集结地, 要全方面、多学科的满足学生兴趣需求。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丰富其知识结构。 (3) 积极开展学术讲座, 学术知识讲座代表了学科前沿发展水平, 前沿知识的掌握是学术研究的动力源泉和重大科研成果的关键。 (4) 重视培养学生科研水平。如今知识大爆炸、各个学科知识更新速度惊人, 硕士研究生作为学术研究的后备人才, 只有掌握科学的学科研究范式、拥有专业的学科素质才能在学究中有所建树。

4 结语

在目前学科交叉背景下, 中国体育学科创新道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是我国体育发展的必然抉择。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作为体育科研的重要潜力, 在课程设置上转变对传统的培养方式, 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对体育科学研究及学科的发展也有着基础意义。

参考文献

[1]杨雪芹.学科交叉视野下我国大学体育学学科建设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2007.

[2]黄睿.跨学科视野下我国高校体育科研创新能力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13.

[3]转引自李永宪, 刘波, 等.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初探[J].体育学刊, 2010, 17 (8) :13.

[4]刘尚礼, 龚坚, 刘剑, 等.我国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J].体育学刊, 2007, 14 (5) :143.

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 篇8

在充满竞争的21世纪,“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能否有效地识才、育才、用才和留才直接关系到一个学校的成败。2008年的奥运会举办权的获得,大大提高了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重视,为此,各大高校都把体育人才资源的开发和使用纳入了自己的战略规划和战略决策之中,这在客观上为体育学科研究生的就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契机。但事实上,摆在研究生面前的不仅仅是机遇,更多的是挑战。[1]在当今这个富于竞争的社会,社会用人体制逐渐走向了市场化运作模式:“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社会不用庸才,不用书呆子,他们需要的是英才,是智商和情商的双“高型”人才,这样就体育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单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那么用人单位对已就业的研究生的满意度如何?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方式是否完善,存在那些问题以及如何应对?为了增加就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本研究就基于以上方面的问题加以研究,试图促进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顺利接轨。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三所高校的培养方式

武汉体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

2.1.2 八所大学对于体育学科研究生的满意度及需求现状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师范学院、长江大学、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体育学科研究生就业与人才需求的研究文章和相关资料。

2.2.2 问卷调查法

对武汉体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46份,回收问卷132,有效回收率为90.4%,并对问卷进行检验,结果是有效的。

2.2.3 访谈法

走访了8所高校体育部门的主管领导共8人。

2.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软件包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整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用人单位对体育学科研究生满意现状

体育课的设置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需求的调查发现,体育学科研究生进入高校,主要是教学与训练和科研两大部分。因此,高校的体育教师承担着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大责任。而作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的效果,不仅影响学生的培养,更重要的影响学校全面的、多元化的发展。目前,高校的体育教师中体育硕士的比例与日俱增,但用人单位对体育学科研究生满意度却普遍不高。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所进体育学科研究生非常满意的最多只占3%,比较满意最多的还不到整体的1/6,一般与不太满意两者相加最小值超过了50%,最大值竟然达到91%,而对于非常不满意占3%-5%。(见表1)

调查结果说明:高校对体育学科研究生满意度普遍不高,与学校自身期望存在一定的差异。调查发现,导致这种差异主要原因是:(1)科研能力不强、专业技术水平不精湛,不能做到一专多能,同时上几门不同的体育选修课;(2)缺乏较强的教学能力和裁判能力;(3)缺乏组织校内外体育活动的经验。从调查中还得知,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硬件的要求是,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较强的科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3.2 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方式现状

3.2.1 体育院校专业技术课时数偏少,教师授课质量不高,无法满足学生提高专业技术的要求

专业技术课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主要途径之一,专业课开设情况反映了学校对体育学科研究生业务素质的要求和重视层度。通常课时越多,授课质量越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提高得就越快。

表2的调查可以看到:大多存着专业技术课时数安排偏少的现象,这与目前研究生专业技术水平普遍较差而需提高的实际不相适应,也与社会对研究生的专业技术要求趋高的实际不相适应,这是造成高校对研究生满意度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由于学生的来源、职业和年龄等问题的差异,学校对研究生专业技术课时数没有统一的规定和要求,各培养单位,或导师自行安排,这就要求学校、导师必须从根本上对专业技术课重视起来,加大课时量,提高教师授课质量,以量变到质变,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

3.2.2 专业技术培养方式五花八门,有待寻求一套合理完善的培养方式

授课方式是否合理是能否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从调查中得知,目前研究生技术授课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四种:自己练习、导师辅导、专业训练课、跟专选班上。(见下图)

但这四种方式各有其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自己练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级别和层次练习,循序渐进的提高自己的技术,不受任何的约束,但其容易放任自流,会因为缺乏正确的技术指导,以致技术提高慢、出现错误动作;导师辅导——避免了自己练习的不足,但一般导师指导的研究生数量有限,不能形成班、队进行教学训练,缺乏一定的环境和氛围,程度不同地影响提高的效果;专业训练课——根据自己的专业,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比较适合绝大多数研究生,但它不能系统地、全面地将以前所学知识技能进行巩固和提高,缺乏内容完整性;跟专选班上——较好的弥补了专业训练课的存在的问题,但上课的内容多、训练量大、人数多、教师无暇顾及、场地不足等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研究生上课积极性不高,间接影响了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其次,部分学校根本就没有安排专门的技术训练课的内容和计划,这些都是阻碍研究生技术水平提高,导致学校对其满意度不高的突出原因之一。因此,寻求一套合理完善的培养方式是培养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3.2.3 对专业技术教学实践重视度不够,学生缺乏良好的授课能力

教学实践是研究生投入工作后具备良好授课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单位对教学实践的要求直接影响学生的授课能力,授课能力的差别将直接影响高校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以及终身体育的意识。

从表3中可见,体育学科研究生的教学实践时间主要集中在3、4、5学期,其中武汉体院和华中师大时间周期均为4∽8周,且都没算入学分,而湖北大学的实践周期为36学时,且有2分学分。

可见体育院校对研究生专业技术实践重视度不够,实践周期短,实践学时没做具体安排,浮动性大,由于不占学分,同时也降低了研究生自身对教学实践的重视程度。缺乏良好的授课能力,也是引起学校对研究生满意度不高的突出原因之一。

3.2.4 学校开设技术选修课总体意识不够,可供选择项目少,开设学时不足

技术选修课是培养体育学科研究生一专多能主要途径之一。高校不断发展,一专多能且全面的体育学科研究生,是日后培养高质量、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核心力量。

从表4中可见,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院校对于选修课开设情况不一样,在调查的院校中,仅武汉体院开设了技术选修课,其余两所则没有开设选修课。武汉体院开设选修课主要在第3、4学期,由学校确定项目后由学生自由选择,每学期开始时选择本学期选修科目,最多可选2门,每门课开设学时大约为24学时左右。

可见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院校对于开设技术选修课的总体意识不够。已开设的院校基本能满足学生的意愿,但可供选择的项目少,开设的学时数不够。

4 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脱轨的原因及对策

4.1 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脱轨的原因

从产生的原因看,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从客观原因看,体育院校为了改变社会对体育学科长期以来重术科、轻学科,重实践、轻理论的看法,导致了多数高校只注重对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于学生技术的训练和培养。其次,由于研究生的扩招,很多跨专业考生,他们以前大多几乎从来未接触过体育,报考体育学科研究生完全由于自身对于某项体育运动的一种热爱,或者是因为对他们来说,报考体育类研究生相对较容易。因此这类考生在专业技术方面完全没有任何基础。而高校对于体育科学研究生的要求主要以教学训练为主,体育院校对于学生技术培养上的忽视,势必造成与社会需求无法顺利接轨。

从主观原因看,主要有以下几点:(1)培养方式的制定与社会需求有一定的差距。调查显示培养单位对于研究生培养方式简单,不系统。[2]在研究生的培养上忽略了专业技术的重要性,只流于形式,技术培养方式的滞后,影响和制约了研究生专业技术的提高。没有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制订相应的培养方案。(2)专业技术培养缺乏有效手段。在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中,专业技术的培养在各个培养单位制订的培养方案中都被明确提出,并占有较大的比重,但在调研中发现,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却并没有真正有效的实施。由于教学时数、授课方式、授课质量等等的不足,导致对专业技术的培养的广度和深度都未达到,根本无法满足学生提高技术的渴望度。(3)忽视了体育这门学科自身独特的特征,加上专业技术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学生自发组织或自己自觉练习的现象较少。而且大多研究生未意识到目前就业的困难,忽视了一专多能力对于日后就业的重要性。这些也是造成体育学科研究生与社会需求脱轨的影响因素。

4.2 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脱轨的对策

要从根本上改变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脱轨的现状,需要多方面的工作,需要长期而艰巨的努力。目前首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转变体育院校培养观念,将只注重研究生科研理论水平的培养,转变为科研水平与技术水平并重,加大对研究生专业技术的培养力度;(2)培养院校应认真落实制订的专业技术的培养方案;(3)加强导师对研究生培养的责任感,加大对学生专业技术和教学能力的培养,并制订相应的评价和考核制度,为学生创造学习专业技术的机会;(4)营造良好的专业技术学习氛围,增加学生自发训练的意识。

5 结论

通过对体育学科研究生专业技术培养现状及对社会对体育学科研究生满意度的调查发现,高校对体育学科研究生满意度普遍不高,与学校自身期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造成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脱轨的客观原因:体育院校为了改变社会对体育学科长期以来重术科、轻学科,重实践、轻理论的看法,忽视了对于学生技术的训练和培养;研究生的扩招,吸收了一批几乎没有专业技术基础的学生。主观因素:培养方式的制定与社会需求有一定的差距;专业技术培养缺乏有效手段;体育学科研究生自身的对专业技术不重视。

针对这些情况,为了促进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顺利接轨,对培养单位提出以下建议:转变体育院校培养观念,加大对研究生专业技术的培养力度;培养院校应认真落实制订的专业技术的培养方案;加强导师对研究生培养的责任感,为学生创造学习专业技术的机会;营造良好的专业技术学习氛围,增加学生自发训练的意识。

参考文献

[1]杨正伟,张鸽盛.对研究生人才的社会需求特征研究[J].科技信息,2007,(1):117-118.

[2]王新华,刘波.体院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专业技术培养方式的调查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6):107-108.

[3]张海军,金碧辉,郝斌.5所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比较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4,23[1]:12-14.

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 篇9

一级学科, 特指高等院校里的学科分类。一级学科是学科大类, 二级学科是其下的学科小类。比如, 传统的化学工程与技术 (0817) 是一级学科, 其下设的二级学科有化学工程 (081701) , 化学工艺 (081702) , 生物化工 (081703) , 应用化学 (081704) , 工业催化 (081705) 。全日制硕士研究必须选择一级学科下设的具体二级学科专业就读。各个高校的各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需定期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申请, 并通过审核批准后方可开设招生。目前的现状是, 诸多高校为了发展研究生教育, 在获批了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前提下, 除开设目录内的二级学科外, 将根据学校的特色和发展需求自主设置目录外的二级学科;但需组织专家组论证并通过后, 上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比如, 我校在2011年审核批准了环境科学与工程 (0830) 一级学科后, 2012年除了招收目录内环境科学 (083001) 、环境工程 (083002) 两个二级学科研究生外, 还招收了自设专业的环保设备技术及装备 (0830Z1) 环境生物工程 (0830Z2) 、研究生。这种现象在一般本科类院校普遍存在。

2 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教学管理质量保障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 人才的培养质量对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至关重要[1]。近年来各高校研究生教育取得飞速发展, 不断积极申报并获批研究生培养的一级及二级学科学位点, 招生规模逐年递增。机遇与挑战并存, 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使我们把焦点集中到研究生教育质量上来。因为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之本, 加强一级学科下各二级学科 (包括目录外自设的二级学科) 内部的教学质量管理, 是学校保障高水平人才培养, 实现研究生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2]。一级学科负责机构的管理, 导师的指导教学, 以及课堂教学作为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 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如何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教学管理质量保障体系, 切实保障一级学科下各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为高校进一步申请硕士点、博士点工作提供依据, 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

3 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教学管理质量保障体系建立的途径

一级及二级学科所归属的学院管理机构是研究生教学的“掌舵人”, 主要由主管领导、书记、指导老师、任课老师、教务秘书及班主任共同组成。学院管理机构对研究生的各个教学培养环节起到组织协调的“统领”作用, 对外与上级主管部门积极沟通, 对内做好导师、任课老师及研究生之间的组织协调工作;导师的指导教学贯穿于研究生学习的始终, 起着关键作用, 它是研究生学习研究的航标和重要部分, 导师的指导教学也需渗入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是研究生学习和深入研究的基础, 最终也是服务于导师的指导教学, 要对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帮助。因此, 一级学科下各专业硕士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培养的对象之一, 为了建立其有效的教学管理质量保障体系, 需从学院管理机构、导师、任课老师三个方面寻求有效方法。如图1所示:

3.1 加强一级学科下各学院机构联系沟通, 建立健全学院管理制度

学院管理机构对各专业研究生实施两种教育, 即思想教育和学业教育, 前者主要由学院书记和班主任负责完成, 后者则是由主管行政领导和研究生秘书实施完成。在研究生2-3年的学习生活中, 思想教育与学业教育是同等重要, 不分彼此, 其中任何一种教育的缺失都不能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发展研究生学业的同时, 不能忽略其人文精神的培养, 采取“两手抓”的策略, 在抓研究生学习学业的同时, 管理机构及指导老师协助科教党支部要抓好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及学生党员的建设工作。对于各二级学科点负责管理机构分散的情况, 在一级学科负责管理机构统一管理领导下, 组织协调各专业的培养情况, 定期召开研究会议, 尤其面对制定大的培养方案和政策的时候, 更要积极加强各管理机构的联系与沟通, 这是保证培养合格的一级学科研究生的前提。

对于主管研究生培养的科教院长, 首要任务是组织专家对每届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进行制定或修订。在制定和修订各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时需注意体现本学科的内涵, 使本学科研究方向在保持原有的特色和优势的同时, 根据学科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对原有的研究方向进行更新, 注意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 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保留进一步的发展空间, 并应保持研究方向的相对稳定。尤其对于目录外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点, 在保证发挥本学科优势特色的同时, 需保持与一级学科培养研究生目标的一致性。

各二级学科点的研究生秘书在平日的研究生教务管理工作中, 需紧密联系, 并加强与学校研究生部 (处) 、学位办的联系, 做好复试、调剂、录取工作。协助分管领导及导师组管理、安排研究生的开题计划, 论文中期检查, 组织研究生的预答辩及毕业答辩。协助分管领导组织和了解研究生教学情况, 对任课老师的教学内容、方法等进行调查, 总结交流经验, 不断改进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此外, 教务秘书需及时对研究生各个培养环节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及建档, 以便后续备查。

3.2 健全导师队伍, 提高指导教学水平

导师的指导教学贯穿于整个研究生生涯的始终, 在研究生质量管理的招生、培养、论文答辩、学位授予、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等各个环节, 都和导师制度建设密切相关[3]。因此, 导师在研究生学习研究期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不但要求其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 而且必须身体健康, 能亲自指导研究生的专业学习和论文工作,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作风正派, 治学严谨, 能教书育人。因此, 选拔德才兼备的指导老师成为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

所谓“德”, 是指在选拔研究生导师时, 不但看重学术能力、学术成果, 更要看重学术道德。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所谓“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德高为魂”正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研究生导师既要给学生以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 又要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陶冶学生的思想品德, 引用美国学者范多伦的话, 教育不仅仅要使人学会“做事”, 更重要的是要使人学会“做人”。所谓“才”, 是指在制定导师的选聘条件时, 要高标准、严要求, 除了某些特别优秀, 有突出学术成果的老师外, 在学历、年龄、职称等方面应提出硬性要求, 建立科学、适用的评选导师指标体系, 以利于量化老师的教学经历、学术水平、科研经历、经费来源以及获奖经历等。

确定指导老师和研究生的师生关系后, 导师需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专长结合每位研究生的学习背景, 指导他们制定学习期间的个人培养计划, 培养计划需合理、有效, 并且在研究生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导师应及时督促并检查其实施情况。其中指导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是整个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环节。首先, 把好选题关。学位论文的选题是整个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 也是对研究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选题需从本学科出发, 着眼于学术上或国民经济上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课题。在做好有关书籍、文献资料的查阅和调研工作的前提下, 学位论文选题要与导师的科研课题相结合, 且要瞄准学科前沿和交叉学科还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选择社会经济价值大的课题。其次, 认真做好开题报告工作。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对研究生独立工作能力考核的重要步骤。导师需审查研究生文献阅读、方案论证等准备工作。指导研究生写出书面的开题报告, 包括开题的来源及选题的依据、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论文进行的步骤、进度安排及主要参考文献, 重在提出自己的见解。各学科专业成立论文开题报告审查小组, 聘请本学科专业学术造诣资深的专家作为审查小组成员, 对研究生选题的合理性、可行性、文献综述、实现课题的措施等作出分析、评价, 提出审查意见。再次, 进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工作。由研究生向各学科专业的审查小组汇报前一阶段学位论文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审查小组给出评价, 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以便在后续及时采取改进和补救措施。既要加强对学位论文工作过程的控制, 又要培养研究生勤奋刻苦的治学态度, 提高学位论文的写作水平。最后, 加强学位论文答辩的组织管理工作。学位论文须匿名评阅, 做到评阅人姓名对导师和研究生保密, 学位论文作者和导师姓名对评阅教师保密。答辩研究生做到及时回避, 答辩委员会的评价做到严格公正, 要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 对学位论文质量不合格者, 责其重新修改后再答辩, 应保证有一定的淘汰率。在学位论文工作的这四个环节中, 导师坚持“不走过场”的原则, 严把质量关。

指导老师需关注学科前沿动态, 加强学术交流活动, 促进学科发展。为研究生营造创新氛围, 广泛开展学术交流,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 聆听国内外知名专家的学术报告, 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表达能力, 开阔研究生的眼界、拓宽研究生知识面。课题组内定期组织学术讨论, 使导师了解、把握学生的科研工作进展, 使学生有紧迫感, 启发、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和研究热点, 并使有不同背景的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借鉴, 从不同视角审视自己的科研工作。学术活动的作用是单纯的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研究所不能替代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导师应安排研究生参加大型、高水平的国内、国际学术会议。

3.3 加强任课老师队伍建设,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是优化研究生知识结构, 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创新素质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是研究生学习和深入研究的基础, 最终也是服务于导师的指导教学, 需做到对以后的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提高研究生的课堂教学质量, 首先需选拔德才兼备的任课老师。无论是指导老师还是任课老师, 对“德”的标准要求是一致的。此外, 在教学方面, 转变教学理念, 推进教法创新, 任课老师在研究生教学过程中需与本科生教学严格区别开来, 教学内容不是简单的重复与延伸, 教学方式也不再是以“满堂灌”授课为主[4]。研究生的教学是以学术性的研究为取向的教学活动, 研讨式的教学方式应当成为研究生教学的主要方式, 目的是要充分调动研究生自身的主动性, 充分利用课堂, 加深对课程前沿领域知识的了解, 开阔视野, 全面提高对知识的探究能力、把握能力、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其创造性思维, 激发其创新精神和动力。这就要求任课老师在行课前制定科学合理的授课计划和教学大纲。其次, 要强化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5]。可采用任课老师自评、专家组督导、学生评价的方式。通过教学督导专家听课, 及时发现任课老师授课时的问题, 并与任课老师交流。通过收集一些普遍性的问题, 集中反馈给研究生管理部门, 实现课程教学效益的最大收益。逐步建立并完善学生网上评价系统。最后, 改革考试考核方式, 确保培养质量。课程考核的重点应是了解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简单地以一次考试或一篇课程论文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唯一尺度。要将研究生出勤率、课堂参与讨论、作业等作为评价研究生课程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 打破记忆式考核, 建立起开放式、研究式研究生课程考核体系, 力求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有效。

参考文献

[1]熊玲, 扶雄, 李忠, 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0, 33 (1) :51-54.

[2]李门楼, 叶静.构建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思考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10 (6) :20-21.

[3]刘立新, 李岳.如何提高研究生的教学质量[J].现代教育科学, 2009 (1) :123-123.

[4]韩仁武, 胡亮.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J].军事经济学院学报, 2010, 17 (4) :66-68.

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 篇10

关键词:课程体系,目标市场,工商管理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 随着竞争激烈程度的不断加剧, 工商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无论从数量、素质还是层次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培养高层次工商管理人才的高等院校如何适应这一情况, 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我们知道, 培养不同层次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所对应的关系应当是:专科生——企业的普通员工、基层管理人员 (店长、班组长) 的后备力量;本科生——企业基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的后备力量;硕士生——企业中层管理人员、高层管理人员的后备力量。因此, 地方综合性大学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的是——培养适应当地企业需求的管理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构建依照以下步骤进行:

地方综合性大学所在地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客户需求分析→培养目标定位→目前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地方综合性大学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重建。

本文以宁波大学为例阐述这一思路的具体实施及其鉴戒作用。

一、地方综合性大学所在地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市场细分

市场细分是指通过市场调研, 依据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把某一产品或服务的市场整体划分为若干消费者群的市场分类过程。每一个消费者群就是一个细分市场, 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是具有类似需求倾向的消费者构成的群体。在细分的市场上, 一旦消费者的需求发生变化, 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可迅速制定相应的对策, 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提高其应变能力和竞争力。

实际上, 高等教育就是高等院校为就读的学生提供教育服务。课程体系就是这种服务的具体设计。

目前我国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教育的梯队已经形成, 竞争格局下形成的权威的综合工商管理硕士教育, 已被几家名校垄断, 如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清华经济管理学院、中欧工商管理学院等。剩下的院校或机构举办的工商管理硕士教育, 大多数没有自己的独有特色。作为省级高等院校来说, 短时期内是无法与权威的几家名校竞争生源的, 唯有利用自己独特的地缘优势, 结合当地潜在客户的消费需求, 通过为目标市场提供定制的教育服务来培育核心竞争力。

宁波大学座落于浙江省宁波市。依托其港口优势, 宁波的外向型经济在整个经济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 近年来宁波的外贸依存度已超过了80%。根据预测, “十一五”期间, 宁波市国际化创新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为7.5万, 而宁波市高校每年培养的人数不足0.5万, 尤其是研究生层次的数量更少, 难以满足地方企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每年申请攻读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的人数很多。同时, 除宁波大学等本地院校之外, 复旦大学、浙江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许多外地高等院校也在宁波开设教学点, 招收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这就造成了工商管理硕士教育需求强劲、供给竞争激烈的态势。

经过分析市场, 笔者发现申请攻读工商管理硕士的潜在人群主要分为三大类:

1.取得学士学位不久, 参加工作3年内的一般工作岗位人员或应届毕业生。

他们希望通过攻读硕士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提高今后事业发展的后劲。这一群体的理论学习能力比较强, 英语基础比较扎实, 但是由于接触管理工作时间较短, 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相对较弱。而且, 由于工作年限少, 个人积蓄相对有限, 对学费比较敏感。此外, 这一群体比较看重就读院校的名气, 因为大多数人把硕士学位作为将来跳槽的一个砝码。

2.外资企业和当地较大规模民营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他们大都希望在本地在职学习和自己工作息息相关的管理知识。这一群体出于事业的快速发展阶段, 已经有一定的管理经验, 往往是所在部门的中坚力量。他们急需提升自己的管理理论水平和综合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但是由于岗位的重要性, 不太可能脱产学习。而且, 由于肩负部门的核心工作, 他们也不可能抽出大量的时间去准备全国的硕士入学联考。另外, 这一群体的学费往往由单位部分或全部承担, 所以他们对学习的费用不敏感。

3.民营企业主。

宁波经济有一个显著的特点, 那就是民营经济较其他地方发达, 民营企业、尤其是和外贸相关的民营企业的数量庞大。这些民营企业主在创业成功后, 正在经历着管理瓶颈, 他们对如何提升管理水平和如何拓宽管理视野有着强烈的需求。这一群体攻读工商管理硕士的原动力就是学有所用, 不仅仅是从教师那里学, 而且是从同学那里获取生动的信息和经验。基于他们都有创业和管理的经历, 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要比前两个群体深刻许多, 对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动力和能力都是前两个群体所不能比拟的。而且, 这一群体对学费不敏感。

结合宁波大学的实际情况及宁波生源的特点, 选择后两类群体作为我们的目标市场。原因是:对于第一类群体, 宁波大学无法和全国其他知名院校竞争;而对于后两类群体, 由于他们无法脱产学习, 他们更加倾向于选择当地综合性大学。事实上, 通过对宁波大学2001年至2007年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就读人员背景分析, 我们发现宁波当地民营企业主、中高层管理人员及外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占90%以上。这和我们上面分析的结果相吻合。

确定目标市场后, 满足目标市场客户需求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

二、目标市场客户需求分析

根据以上的分析, 宁波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的目标市场客户——宁波当地民营企业主、中高层管理人员及外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需要, 可以简单概括为“学以致用”。他们不太看重学习费用和学校的综合排名, 更加关注学校是否能够帮助他们提高实际管理水平的能力, 更加关注学校是否能够为他们提供具有国际视野的信息, 更加关注学校是否能够为他们搭建终身学习的平台。

三、培养目标定位

为了满足目标市场客户的需求, 宁波大学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培养具有扎实的经营管理知识和能力、宽阔的国际视野和开拓素质的高级国际化管理人才。

四、目前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宁波大学2001年开办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课程以来, 就非常注重引进国外优质的教学资源和体系。在教学上采用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MBA教学计划, 充分利用堪培拉大学在MBA培养方面所拥有的雄厚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实行双语教学。所有这些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收到学员的认可。很多学员毕业后推荐朋友或选送下属参加学习。但是,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制约学员满意度的进一步提高。

1.教材缺乏。

目前, 宁波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所选用的教材大多是英文原版教材或英文翻译版, 只有8.3%的教材是国内编写。虽然我们要学习西方一些先进的、有益的理论和经验, 但是中国与外国的社会历史文化不同, 所处的发展阶段也有很大差距, 用传统的经济和管理理论已经很难解释中国当前的经济现象和企业发展现状。

2.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目前宁波大学已经在加强对学员实践环节的培养, 如将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和讨论、问题调研、文献查阅、实地参观考察、撰写课程论文等教学方式相结合, 形成了全方位的教学方式组合。但是, 课堂讲授所占的比重还是比较多。

五、地方综合性大学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课程体系, 作为教育者为教育对象设计的知识结构, 它的构建不仅要考虑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同时还要立足于未来, 要有利于受教育者将来随着社会的需要的变化而实现知识的自我更新。

笔者结合上述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 提出以下对策:

1.授课+讲座+讨论。

由于目前国内编写的、适合工商管理硕士课程的权威教材比较缺乏, 我们可以采用授课+讲座的形式解决这一问题。具体讲就是, 继续采用目前国际上传统、畅销的教材, 由中外专业教授讲授主流经济和管理思想;同时聘请国内资深管理咨询师或企业专业管理人员做专题讲座;另外组织学员进行对比分析讨论, 之后汇总讨论资料。这样, 学员既可以学到国际上盛行的理论思想, 又可以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 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管理经验, 得出独特的结论。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管理理论基于管理实践才能发展, 将管理理论应用于管理实践也才有意义。在几年的实践中我们发现, 学员自发地组织起来到各自的企业参观、考察, 并针对不同的管理现象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今后我们应当利用学员中大量的民营企业主资源, 为学员搭建实践基地。另外, 可以定期组织学员论坛, 参加人员为在校学员和已经毕业的学员, 每次由2位学员主讲管理心得或面临的管理问题, 参与论坛的学员可以给出自己的建议等等。

参考文献

[1].胡永铨.工商管理学科实验室教学课程体系研究[J].教育与现代化, 2006 (3)

[2].黄俭.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探析[J].教育与职业, 2006 (6)

[3].郭志文.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论[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 (5)

[4].莫柏预.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改革探讨[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12)

上一篇:六西格玛流程的力量下一篇:通信勘查与工程概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