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贫困(共8篇)
人文贫困 篇1
贫困问题是困扰中国社会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而农村的贫困问题则是我国贫困问题的重中之重。我国是典型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居多,中国统计年鉴2010统计,截止2009年我国人口总数为13.3474亿,其中农村人口为7.1288亿(占53.41%)。农村的发展直接关系全国的稳定、和谐、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遏制农村贫困蔓延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研究焦点。当前我国的社会建设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1] ,“将农村的民生问题摆上我国社会建设的平台,有效解决农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是当前我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点所在”[2]。
中国的反贫困行动虽取得了令世界震惊的成就,但不容置疑,中国的返贫现象也十分严重。据2004年7月17日的《人民日报》披露,去年未解决温饱(人均年收入637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其中河南、安徽、陕西、黑龙江等省情况最为突出,四省返贫人口数量超过了200万人,返贫现象在农村尤其严重。2001年,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并实施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提出要不断改善农村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经济收入,改善农村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状况,找准中国农民贫困的根源,探索新时期扶贫工程的思路和模式。
一、国内外贫困理论研究综述
贫困现象与人类社会相伴而生。虽然全球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但贫困现象仍然存在。贫困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容易引发各种矛盾冲突的复杂的社会问题,而且历来是学术界和政界十分关注的问题。
(一)关于“贫困”的相关论述
英国经济学家本杰明·朗特里(Seebohm Rowntree),最早对贫困概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在《贫困:城镇生活研究》(1901)一书中将贫困界定为,“家庭总收入不足以支付维持家庭成员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最低量生活必需品的开支。”这里说的“最低量生活必需品”仅指食品、衣物、住房和取暖等,不包括“享受品”和“奢侈品”。根据最低量生活必需品的数量及价格,朗特里得出了划分贫困家庭的收入标准,贫困线[3]。
另一位英国社会学家汤森德(Townsend)则认为,“所有居民中那些缺乏获得各种食物、参加社会活动和最起码的生活和社交条件的资源的个人、家庭和群体就是所谓贫困的”[4]。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印度著名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在《贫困与饥荒》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可行能力贫困”概念,他认为,“贫困不仅仅是相对地比别人穷,而且还基于得不到某些基本物质福利的机会,即不拥有某些最低限度的能力……贫困最终并不是收入问题,而是一个无法获得在某些最低限度需要的能力问题”[5]。阿玛蒂亚·森关于贫困理论的研究将贫困的概念从经济贫困扩展到能力贫困,将对贫困原因的解释从经济因素扩展到了政治、法律、文化制度等方面,从而引起了学者们对“贫困”概念的深度思考。《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世界银行给“贫困”下的定义是: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扩大了贫困的概念,认为贫困还包括风险和面临风险时的脆弱性,以及不能表达自身需求和缺乏影响力。
(二)“人文贫困”的提出
“人文贫困”(Human Poverty)出自联合国开发署《人类发展报告1997》。报告指出,贫困不仅仅是收入低微、经济贫困,而是指人们在寿命、健康、居住、知识、参与、个人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条件得不到满足,限制了人的选择,即“人文贫困”。该报告又提出了衡量某个国家或地区人文贫困程度的指数(Human Poverty Index简称HPI,也有人称人类贫困)。人文贫困指数愈大,贫困程度也愈深。HPI由三组指标综合计算而成:“P1是对长寿的剥夺——以不能活到40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来表示;P2是对知识的剥夺——以成人文盲率来表示;P3是对体面生活的剥夺——用两个指标的不加权平均数来表示:[3]。
我国学者对贫困问题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过程,最初认为贫困是一个经济概念,是“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求”[6]。而后,我国学者开始从获取资源、机会、社会保障等多角度研究贫困问题。学者屈锡华,左齐在文章《贫困与反贫困——定义、度量与目标》中提出“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的总体体现,是由低收入造成的基本物质、基本服务相对缺乏或绝对缺乏,以及缺少发展机会和资源获取手段的一种状况”[7]。王庆林,贾敬在《贫困与反贫困的社会学分析》中指出:“贫困不仅是经济落后——没有生活必须的物质保障的生存状况,而且还包括社会、文化方面的技能缺少、发展机会较少和思想意识落后的生存状况,是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的统一”[8]。国内学者徐贵恒在《人文贫困的提出及其内涵》一文中把人文贫困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生存能力贫困、发展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生存能力贫困是指贫困者基本生存物质的缺乏和基本卫生保健和健康能力的缺失。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本生存能力贫困,二是健康生存能力贫困。发展能力贫困主要是指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缺失和贫困主体自身的知识贫困。其中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电力、水利和信息基础设施等。知识贫困主要是指贫困者获取、吸收和交流知识能力的匮乏或途径的缺乏。权利贫困指贫困人群因享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的缺失导致的贫困。政治权利的贫困主要是贫困者缺乏民主参与权、社会信息的知情权、表达个人意愿的公民权以及结社权;经济权利贫困指贫困者经济资源分配权的缺失和土地财产权的缺失;社会权利贫困主要体现为对贫困者的社会排斥,包括一些制度上的不公平对待和社会保障权利的缺失”[9]。
人文贫困是21世纪人类所关注的最大社会问题之一。中国是人文贫困最突出的国家,人文贫困指数排在巴西、印度之前,居世界之首,而中国农村的人文贫困程度最为严重。
二、我国农村贫困实质是人文贫困
农村的贫困正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理论界的关注与重视,增加农民收入、遏制农村贫困蔓延已成为“三农”问题的研究焦点。我国农村贫困不仅表现在经济收入、人均生活支出的经济层面上,更反映在生存状况、受教育程度、医疗卫生条件等生活环境质量上。若用人文发展指标来衡量,我国农村的“人文贫困”状况更加严重。
国务院扶贫办的数据显示,截止2006年底,全国农村绝对和低收入贫困人口总数是5 700万。扶贫系统建档立卡的工作对象约为1.07亿人。如果采用国际上每人每天消费1美元的贫困标准,据测算,我国在此标准下的贫困人口是1.35亿,其中农村人口1.26亿。从外在表现形式上看,我国农村贫困表现主要是农村收入低、物质经济贫困,而更深层掩盖的却是权利贫困、能力贫困和文化贫困等。
权利贫困指制度层面对农村贫困人群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限制和歧视所导致的生活贫困,主要表现为我国广大农村贫困人口能力和素质低、缺少话语权、缺少民主参与权、社区信息和社会信息知情权、表达个人意愿的公民权以及基本的人权。相当多的贫困人口还缺少就业机会,而现行的户籍制度也限制了农民自由迁徙的权利和享受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教育权、社会保障等方面权利。权利贫困成为阻碍农村、农民走出贫困、快速发展的本质因素。农村权利贫困表现之一为农民缺少社会保障。《中国统计年鉴(2010)》显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农村人口为7.1288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只有7 277.3万人,而领取养老金的农民只有1 335.2万人。另外,我国农村居民参加合作医疗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截至2004年6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了9 504万农业人口,实际参加人数仅6 899万人。至2008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虽有81 517.55万人,参合率为91.53%,然而真正受益的人数只有58 521.08万人[10]。2009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虽有83 308.66万人,然而真正受益的人数也只有75 896.15万人。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 。
文化贫困主要体现为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低、文盲率高、思想观念落后等。根据2004年《中国青年报》报道,我国农村中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4.8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大专以上只有0.5%;我国农村就业人口当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只有0.05%,拥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4.5%,文盲和半文盲的比例为达22.25%。而至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文化程度提高幅度依然不大。如表2所示,我国农村居民劳动力文化状况,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30.61%,初中文化程度占52.6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14.61%,大专以上只占2.10%[11],这表明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农民文化素质仍相对较低。
资料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0)。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至2006年末,全国10.8%的乡镇有职业技术学校,71.3%的乡镇有广播、电视站,87.6%的村在3公里范围内有小学,69.4%的村在5公里范围内有中学。30.2%的村有幼儿园、托儿所,10.7%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13.4%的村有图书室、文化站,15.1%的村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另据2010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我国农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比重城市为12.1%,农村为8.6%;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却高达43.7%。另外,我国农民的信息获得渠道单一,就全国来看,目前每百户家用电脑拥有量(部/百户),城市为59.3%,而农村为5.4%。以上诸因素更是限制了农民的选择权,导致我国农村人文贫困甚于经济贫困的事实。由此可知,我国农村的经济贫困只是贫困的结果而不是贫困的原因,农村贫困的根源在于农村的人文贫困,农村人文贫困加剧了经济贫困。
三、基于优势视角的农村反人文贫困策略
“优势视角”(Strength Perspective)的概念是美国堪萨斯大学社会福利学院教授Dennis Saleebey在《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一书中提出的。区别于问题视角,优势视角是一种关注贫困群体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以利用和开发贫困群体的潜能为出发点,协助其从挫折和不幸的逆境中挣脱出来,最终使贫困群体摆脱贫困、实现其正常生活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优势视角是基于对缺陷模式的挑战而建构起来的,是“对传统社会工作实践的激烈转向”,从更一般意义而言,它是一种新的范式。优势视角介入农村反人文贫困更注重的是利用贫困群体优势,激发其反人文贫困的抗逆力,同时与贫困群体合作,在反人文贫困中赋权。
(一)利用贫困群体优势,激发其反人文贫困的抗逆力
优势视角相信,每个个人、团体、家庭和社区都有优势,几乎所有的事情在某种特定条件下也都可以视为一种优势,包括体验、个人品德、天赋、感悟等。尽管最初这样的优势并不明显,甚至表面上看起来不可能。当人们在困惑、压迫之中挣扎和抗争之时,人们能够从自己、他人和周围世界获得一些能量;人们可以获益于反复尝试,即便是那些施加伤害的东西;人们不但获益于成功经验,而且获益于受到的挫折(Saleebey,2004)。对于农村贫困者来说,尽管他们经常处于弱势地位,经济贫困、人文贫困,但他们仍然具备一定的潜力和优点。所以,从优势视角看,贫困者之所以身陷困难,是因为其潜能没有充分发挥,其能力没有得到提升。因此,帮助贫困者最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发挥潜能、提升能力,最终实现助人自助。
优势视角强调“抗逆力”[12]。
(二)与贫困群体合作,在反人文贫困中赋权
在优势视角理念和原则指导下,社会工作者在农村反人文贫困中不但要充分尊重贫困者的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权力,还应积极寻求识别、利用、建立和强化服务对象已有的优点和能力,为服务对象增权。
优势视角的基本信念之一是赋权(Empowerment)。西门(Barbara Levy Simon)将赋权的概念建立于五个理念之上:“与案主和委托人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对扩大案主能力和优势的强调;关注个人或家庭与环境;将案主视为积极的能动主体;将个人的精神指向一直受到剥夺和压制的人群。”(Simon,1994,转引自Saleebey,2004)
赋权理论假设:“个人的无力感是由于环境的排挤和压迫而产生的。索罗门认为造成无力感的具体根源来源于:一是受压迫群体的自我负向评价;二是受压迫群体与外在环境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负面经验;三是宏观环境的障碍使他们难以有效地在社会中行动。索罗门同时指出,社会环境中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障碍,使人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但是这种障碍是可以改变的;每个人都不缺少能力,个人的能力是可以通过社会互动不断增加的;服务对象是有能力、有价值的,服务对象的能力不是助人者给予的”[13]。
从优势视角看,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之所以会处于弱势地位,并非他们自身有缺陷,而是由于他们长期缺乏参与机会所导致。农村贫困者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处于弱势地位,长期缺乏参与机会,使他们缺乏资源,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这势必会造成他们对自身的负面评价,从而失去信心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而不能自拔。可见,农村贫困者面临的问题不仅是经济困难,更是社会、权利、能力、文化、心理及制度等方面的困境。同时,农村贫困群体是有潜能和有价值的,他们的这种处境是可以改变的,他们的能力可以通过社会互动不断增加。增能理论将焦点集中在农村贫困对象的能力和优势上,强调反贫困过程中的“赋权”,对贫困人口的了解和增能,使贫困群体了解自己,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自己的问题。而贫困群体本身,不但是反贫困的服务对象,更是重要的反贫困主体,反贫困工作不能缺少贫困群体自身的参与。
赋权理论提出人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帮助服务对象提高自己的能力:一是协助他们确认自己是改变的媒介;二是协助他们了解社会工作人员的知识和技巧是可以分享和运用的;三是协助他们认识社会工作者只是帮助受助人解决问题的伙伴,受助人自己则是解决问题的主体;四是协助他们明确无力感是可以改变的。由此,反贫困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所提供的帮助应该着重于增进他们的能力,以对抗外在环境的压力。社会工作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共同的活动帮助服务对象去除环境的压制和他们的无力感,使他们获得能力,并能正常发挥他们的社会功能;调动贫困群体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反贫困,并透过这一过程达到发展和提升贫困群体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社会影响力的目标,最终达到贫困群体生存发展状况的改善,与环境之间实现有效互动,从而促使贫困者实现自我,走出贫困[14]。 赋权理论介入农村反人文贫困,体现了尊重个人、相信个人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信念。
人文贫困 篇2
一、西部贫困地区教育的人文教育现状
1.人文教育的淡化,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在西部一些老、少、山、边、穷的地区,人们认为对自然可以为所欲为,人们过分地看重眼前的利益,忽视了环境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长远价值,到处可见人们乱砍滥伐、肆意捕杀野生动物,各种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致使自然灾害异常频繁,这是人文精神弱化带给人类的后果。长此以往,将导致青少年环保意识的淡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2.人文教育的淡化,导致了科学的异化。
在西部某些地区,发达的计算机科技并没有转化为相应的生产力。一些学校周围遍布“网吧”,网吧内不难发现许多中小学生只是在玩游戏或是浏览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在这些地方,科学技术仅仅作为一种赚钱的工具,这实际上是对科学技术的一种讽刺,网吧的出现导致很多学生荒废学业、辍学流失。科学是一种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它可以成为为人类造福的工具,也可以成为危害人类的手段。科学技术的这种异化,其教训是异常深刻的,离开了人文精神的教化,科学研究也可能走上错误而危险的道路。
3.人文教育的淡化,导致了人性的异化。
2002年在西部地区甘、青两省交界处的一个村莊,50岁的老汉靠7年间多次卖血的钱,供儿子读书。儿子并没刻苦读书,而是用父亲的“卖血钱”进出台球城、网吧,最后只拿着大学的结业证就走人了社会,并且不再与“卖血父亲”联系。在西部贫困地区,由于法制观念淡薄,青少年犯罪率持续上升。这种人性中“恶”的一面的恶性膨胀是西部部分地区教育中人文教育的丢弃和淡化的结果。
二、改变西部贫困地区人文教育现状的思考
1.改革人文环境。
教育中人文环境的改造前提是必须要有好的实际教育环境,如果缺乏对西部实际教育环境的改造,西部的人文教育环境改造只能是空谈。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培养一支好的教师队伍,支持民族教育和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将是改变西部教育环境的重要手段。只有解决了这些最实际的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教育中最根本的“人”的问题,也才能改变教育中人文环境的落后。
只有西部社会人文环境的成熟和人文精神的社会化,西部教育才能真正具有深层的社会文化基础,教育才能得以真正的发展和提高。做好适应西部大开发的人文精神社会化这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主要依赖于教育,而教育最终依赖于社会。现阶段,城市里可以从社区教育着手试验,农村里可以搞好村治,通过乡学、学会、夜校、书院等多种渠道人手。各级行政、教育、广播电视、新闻舆论、司法、立法、文化、社团部门都应充分调动起来,协调公共教育资源,让和西部大开发相适应的进步的人文精神成为公众普遍意识。
2.注重人文教育。
在西部教育中必须重视对教育主体的人文教育。在人文教育中要透视出人与自然、人与科学、人与社会等各个方面,通过人文教育使教育主体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如何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使人和自然、社会共同进步,和谐发展,其人生才会有正确的走向。人文教育中个人德行的培养也十分重要,德育应被提到重要的地位。在教育方法上反对严酷的纪律,强调榜样和示范的作用,使勇敢、进取、勤勉、荣誉等与个人得益密切相关的品质成为德行的主要内容。尊重教育主体的个性,关怀教育主体的成长,通过人文方面的教育使其身心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才能更好地从事社会多方面的活动。
现代教育是追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自然发展和完美结合的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彼此不是孤立的,科学教育同样可以具有人文主义的内涵。通过创办新型学校,改革教学方法,扩大学科范围等措施的实行,人文与科学相结合的目标也就不难实现。在教育中注重提倡人文导向,才能使西部学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人才。
3.凸显人文关怀。
具备了人文关怀,教育才会出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动局面。对教育主体的尊重甚至珍视是人文关怀的核心,是现代教育最具感召力的字眼。西部贫困学子在“特殊”的环境下成长,他们比其他地区的学子更需要人文关怀。例如,在西部山区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高谷中心校支教的青年志愿者杨在辉在生活上关心体贴学生,用自己微薄的收入资助贫困学生,为学生购买多种课外书籍,他在教育教学中敬业奉献,一改山区英语教学的窘态,带领学生获得了全国小学英语竞赛的大奖,得到了家长与学生的一致认可。
4.加强人文管理。
人是教育的主体和核心,在学校管理中应该坚持人本思想,实施人文管理,追求教育、教师、教育主体的同步协调发展。在学校管理中只有尊重教育主体,对教育主体倾注其情,教育主体才会对你有感情,信任并主动接受你。培养和造就一支人文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以热情、爱心等管理学生,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种,才会达到师生情感沟通、教与学主体和谐共进的目的,这也是人文管理魅力之所在。
人文管理的实施需要一支富有人文精神的师资力量。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主体之一,如果在师资力量的引进和相应的管理机制上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僵硬管理模式,来的人受限制,走的人也受限制,就会造成西部教育迫切需要的师资力量进不来、也不愿来,暂时用不上的师资不让走、也走不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会朝着能够充分发挥其能力的地方流动,也只有在自由流动中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用。西部地区要想引来人、留住人,就必须建立灵活的人文管理机制。
5.体现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对于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对于健康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西部教育中人文精神缺失,人文教育淡化,环境和生态恶化,法制观念淡薄等等,已造成了不少社会问题,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
人文贫困的社会救助对策探讨 篇3
一、人文贫困的内涵
贫困的内涵最初局限于经济领域,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将贫困的内涵进行了系统扩展,提出人文贫困这一概念。并将人文贫困定义为:人民在寿命、健康、居住、知识、参与、个人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条件得不到满足,从而限制了人的选择状态。据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对贫困内涵的理解已脱离较单一的经济层面,发展成为多维度的表述。在人文贫困的内涵中不仅包含经济层面的不满足状态,还包括健康长寿生活的被剥夺、知识的匮乏、体面生活的丧失以及缺少参与等。
根据对人文贫困内涵的阐释,人文贫困集合了知识贫困、可行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具体讲,知识贫困表现为缺少获取知识的途径、掌握吸收知识的能力较低,不能妥善合理地交流所获悉的知识等;可行能力贫困是指个人获取生活资料的能力和选择生活方式的实质自由的缺失;权利贫困是指人们基本权利的缺失或享受不足。这种对贫困维度的多元化考察,符合我国21世纪政治、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精准扶贫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保障。
二、人文贫困的社会救助对策
(一)教育救助是解决人文贫困的核心
实践证明,受教育状况会间接或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基础教育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基层群众生活质量上的不均衡。目前,我国已实施教育救助项目或具有一定教育救助意义的政策主要包括:九年义务教育,高中的贫困生学费减免,本专科生的奖、助、贷、免,研究生的奖、助、贷等。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因为经济贫困而导致的教育权利受损,并因此减少人文贫困的发生。教育救助侧重于培养人的能力,而不是培养所谓的人才。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在于职业教育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学习知识的机会,弥补知识不足,增加技术能力,有能力得到一份工作以缓解经济贫困,经济收入增加的同时增强了人们预防疾病的能力及健康生育的能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抗风险能力及参与各种决策的能力也随之增加。可见,我国应提高职业教育的学费补贴及生活补贴力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技术和业务水平,增加贫困人口的就业能力,从根本上减少人文贫困的发生。
(二)生产救助是解决人文贫困的关键
生产救助旨在帮助贫困者获得生产条件和生产技能,为其脱贫致富创造环境。对于有生产能力的贫困人群生产救助是最好的方式。生产救助的政策扶持是国家通过放宽政策、实行优惠等方式来支持贫困人口的生产发展,主要体现在税收优惠、贷款优惠、价格补贴或进行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生产的制度改革等。
目前,我国扶持政策实施效果最好的是宁夏的“黄河善谷”工程。宁夏全区约有100万困难群众和残疾人需要救助帮扶,其中不具备劳动能力的重度残疾人近10万人。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了慈善兴业、生态移民及扶贫开发,提出“黄河善谷”工程。国家和政府为在宁夏发展的企业提供税收减免政策,企业则吸纳有生产能力的贫困人员和残疾人就业,截至2013年已帮助10万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残疾人和困难人群有了工作,其基本生存能力得到加强,社会参与度增加,缓解了人文贫困。当然,生产救助中也涉及到能力培训,为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培训,为有知识底蕴而缺乏实践能力的人提供技术培训。生产救助属于授人以渔的救助方式,可从根源上解决贫困。要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积极采取扶贫政策,扶贫开发要在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上做到精准。
(三)医疗救助是缓解人文贫困的重要内容
医疗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针对缺乏经济能力无法得到正常医治的公民实施专门的帮助和支持。我国宪法将医疗救助纳入到法律中,享受医疗救助是公民的基本权力之一。目前,我国医疗救助水平较低,对于病种限制很多,导致一部分符合救助对象标准的贫困者无法通过医疗救助报销医疗费用。因此,应充分发挥医疗救助的作用,可以提高贫困群体的健康状况,有助于消减人文贫困。合理调整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线,增加定点医院的数量,使医院之间产生竞争,从而优化医疗服务。对于贫困人口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信息,将突然返贫的人口纳入医疗救助体系内。针对残疾人和行动不便的特困人员可采取门诊医疗救助,积极帮助他们脱贫。
(四)生活救助是解决人文贫困的必要前提
生活救助主要以现金救助为主,多为临时性救助。生活救助的范围较广,包括各种突发事件所引起的生活困难。生活救助主要是保证贫困群体或因突发事件致贫人员的最低生活标准,帮助有脱贫能力的人度过困难期。政府为生活贫困的家庭免费发放救济粮并以低成本修建房屋,鼓励其脱贫致富。在发生自然灾害时国家伸出援手,能减少贫困人数的增多。生活救助不仅仅局限于解决贫困者吃穿上的问题,可以增加人们抵御风险的能力。为经济困难的农民工提供临时住处,合理安顿流浪者,可稳定社会,促进经济发展。
三、结语
人文贫困将贫困的内涵进行多元化理解,符合我国精准扶贫的要求。不能将救助贫困的视角局限于经济贫困,而是应该探讨出现经济贫困的根源。因为贫困缺乏个人能力,权利就更易被剥夺,更易被社会所排斥,这是一种恶性循环的贫困陷阱。应该让具有可行能力的突然致贫者快速摆脱贫困。权利贫困者在最低生活可以保证的情况下慢慢脱贫,充分参与到社会中,对于有能力的贫困者进行简单的技能培训,使其摆脱贫困。总之,通过加强发展教育救助、生产救助、医疗救助、生活救助可从根源上解决人文贫困。
摘要:人文贫困的提出是贫困内涵和外延向纵深发展的必然。人文贫困包括缺少社会活动参与、被排斥在社会边缘;物质条件良好但精神上得不到满足;丧失健康生活的权利等。其具体可概括为知识贫困、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据此提出了社会救助的相应对策,强调教育救助、生产救助、医疗救助和生活救助对解决人文贫困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人文贫困,能力贫困,知识贫困,权利贫困
参考文献
[1]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0年人类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16-17.
[2]王鹏飞.贫困与发展理念——阿玛蒂亚·森经济伦理思想研究[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
[3](印)让·德雷兹,(印)阿玛蒂亚阿森.饥饿与公共行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45.
[4](印)阿比吉特·班纳吉.贫穷的本质[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177.
[5]徐贵恒.人文贫困的提出及其内涵[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6](英)萨比娜·阿尔基尔著.贫困的缺失维度[M].刘民权,韩华为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0-40.
论高校贫困学生人文关怀的建构 篇4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德育教育,人文关怀
随着高校贫困生人数的不断增加, 对于贫困生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各所院校也在摸索中前进, 虽取得了一些的成果, 但是, 从总体上来看, 高校对贫困学生救助与德育教育仍存在局限, 其中尤为突出的就是高校对贫困学生人文关怀的缺失。
一、当前高校贫困学生教育的现状及不足
(一) 对于贫困学生帮助仅局限于经济上的援助。
高校工作者将贫困学生帮助的重心放在了经济援助上, 放松了贫困学生思想上的教育和引导, 导致其在思想和心理上的问题日益凸显。由于我国贫困学生认证机制和经济援助申请机制的缺失, 经济援助形式的单一化, 在贫困学生的虚荣心的作用下, 贫困学生在经济上继续受困, 心灵上陷入困境。
(二) 对于贫困学生的心灵培育的缺失。
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已经被认识到, 很多学校也开展了相关的工作, 但是从总体上看, 由于学校德育工作者保持消极的学生主动寻求帮助的工作方式, 同时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在行政管理和日常服务中, 使得贫困学生心灵培育缺失。
(三) 对于贫困学生的教育停留在群体性引导。
在高校德育教育转型的今天, 辅导员老师还从事着大量的日常性行政工作, 不能够做到逐个了解、解决问题, 经常是只抓群体性、共性的问题, 这无疑是贫困学生问题滋生的一块优质土壤。
二、贫困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生活状况
(一) 性格特点。
1.自卑。
经济上的困难、学习路途的坎坷使得贫困学生产生自卑感。自轻自贱、自我鄙视, 对自己持否定的态度, 面对生活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贫困学生心里有着极强的矛盾特性, 既自卑与自尊的矛盾。他们因为家庭贫困而自卑, 但是对人生的理想和生活的目标又有着自己的认同, 作为一个自我意识已经成熟的个体, 又有着强烈的自尊。因此, 对涉及自己的事情非常敏感。容易形成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
2.偏激。
贫困学生极强的自尊心里, 使得对于自己的事情过分的敏感。作为相对弱势的群体, 他们往往思维定势, 习惯性的放大生活中的丑陋面和阴暗面。对于他人的言行过分的敏感、多疑, 错把别人的善意关心和帮助当做是怜悯、同情或施舍, 拒绝别人的帮助, 不愿和他人接触, 使自己越来越孤立。长期处在高度敏感之中, 使得自己陷入痛苦和焦虑之中, 有的贫困学生还会产生暴力倾向, 甚至仇恨社会。
3.虚荣。
由于自卑心理和自尊心里的作祟, 一部分贫困学生产生了虚荣心理。往往在行为方式上表现的与现实情况不符。这些学生, 一方面以家庭困难为耻辱, 不去申请也不接受学校的各项援助, 另一方面却不顾现实的盲目攀比, 注重物质消费。
(二) 生活现状。
1.极大地生活压力。
高校贫困生的生活费用主要来源于援助, 还要支付高额的学费及其它的杂费, 购买必需的生活、学习用品, 已经杯水车薪。为了减轻家庭或亲友的负担, 他们穿着朴素, 满口清淡, 不参加同学聚会, 不主动与人交往, 把自己封闭起来, 他们正处于身体发育成长时期, 拮据的生活费使他们处于营养不良状态, 不仅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给学习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还使他们的性格越来越孤僻。
2.极大地学习压力。
贫困学生大多来自经济基础薄弱、教育条件较差的地区, 综合素质明显弱化, 与其他学生相比其学习困难更大, 学习道路更为坎坷。为摆脱自身的生活压力, 很多贫困学生常常奔走于校内外寻找勤工俭学的机会, 经常与学校上课时间相冲突, 分散了学习的时间, 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使得他们中成绩特别好的就少了, 大多数学校在评奖学金的时候看的是综合素质, 拿奖学金就不那么容易了。
3.极大地心理压力。
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 更多的贫困学生遭受着自卑和自尊交织的困扰。在接受援助的同时, 他们往往感到是在接受别人的“施舍”, 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大学校园里盲目攀比的风气又强烈的刺激了贫困学生的思想意识, 使其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失落、自卑、苦闷、敏感、焦虑等情绪交织在一起导致人格的残缺。
三、高校贫困学生人文关怀的建构
(一) 援助经济, 合理配置资源。
1.制定合理有效的认证和申请机制。
当前我国还没有一个有效的贫困学生认证的标准, 贫困学生经济援助的申请机制同样缺失, 这样不利于对贫困学生经济援助的正常进行, 各高校应在政府的指导下, 就当地实际情况确定贫困学生的标准, 同时, 确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申请机制。
2.注重资金分配的合理性。
当前各院校在经济援助方面, 往往采取“平均化”的方式, 不能因人而异, 帮助效果常常差强人意, 各高校可以加大个体教育, 以老师作为媒介了解贫困学生的实际困难和需求, 并给予相应的帮助。
3.注重援助方式的多样性。
各院校可以在资金分配方面, 在助学金中加大奖学金的比重, 或者为贫困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 使贫困学生的自尊得到保护, 鼓励贫困学生“争先创优”, 自豪的取得助学金。
(二) 浇灌心灵, 摆脱精神困扰。
1.以个体引导取代群体指导。
贫困学生有着各自的特点, 他们虽然心理遭受扭曲, 但是仍然对生活目标和人生理想有着自己的认同, 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应该舍弃群体指导走向个性引导,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方法, 将贫困学生个体作为工作对象, 了解贫困学生面临的困境, 对症下药。
2.建立四位一体的联动机制。
建立心理咨询室, 贫困学生动态档案, 心理咨询室、家长、辅导员老师和学生干部联动长效机制。改变传统心理咨询以学生被动参加的局面, 开展心理讲座、健康心理志愿者等活动使贫困学生由被动变主动, 积极的接受心理治疗。
3.社团活动使学生走出交往困境。
为了改善他们的人际交往和增强对集体的认同感, 可以建立他们自己的社团。在贫困学生社团中, 他们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地位和价值, 更容易有归属感。社团活动可以满足他们精神的需求, 提升自己的能力, 扩大自己的交际圈, 有利于贫困学生自信心的重新树立和健康心里的形成。
4.用环境引领学生走向光明。
贫困学生的人文关怀, 还体现在环境的营造上。构建温馨环境是贫困生人文关怀的一项重要措施。要营造温暖的寝室环境, 寝室是学生生活、休息的场所, 寝室环境和人际关系对贫困生的影响很大;要营造温馨的班级环境, 可以使贫困学生更加喜欢学习;要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这是贫困生锻炼自己、展示自己的场所。良好的氛围是对贫困生人文关怀的无声体现, 更有利“精神解困”。
参考文献
[1].林胜平.高校贫困生的现状及其对策初探忉[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2].胡芳.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困境及对策探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3].方钫妍.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刍议[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
人文贫困 篇5
一、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缺陷
(1) 资助力度有限, 实际发放与学生申请贷款人数、金额相差较大。据资料统计, 接受助学贷款等资助的学生仅占目前贫困生的35%, 还有大多数的贫困生没有获得过任何资助[2]。由此可见, 当前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还有待提高。
(2) 贫困生的认定不够标准化。在贫困生的认定过程中, 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科学指标评价体系, 各学校对贫困生认定所采用的程序、方式各有不同, 这使得贫困生认定的主观性增强, 认定结果不能完全反映贫困生真正的贫困程度, 认定的公正度有待提高。
(3) 资助工作方法不利于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当前, 贫困生的认定往往采取公开申请、评比、审查、公示等几个步骤, 贫困生往往需要将自己的家庭状况、经济困难程度等个人隐私在认定过程中进行陈述, 这大大加重了本身就自卑、敏感的贫困生的心理负担, 无意间给他们造成了心理伤害。
二、建立适合贫困大学生心理特征的经济资助体系
(1) 改进资助方式。高校应该在一定比例上加大对贫困生的资助资金的投入, 为培养贫困生自强自立, 克服依靠、依赖的思想, 可加大“奖、助”的力度, 鼓励贫困生以优异的成绩获得高额的奖学金。加大推行生源地贷款的力度, 可以避免学生家庭隐私的公开, 也避免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2) 改进贫困生资助的工作方法。以保护贫困生的自尊心为前提, 为保护受资助学生的个人隐私, 实行辅导员或班主任与贫困生的单线联系, 不对外公开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等方法。同时, 积极扩大助学的范围, 为贫困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勤工助学岗位, 让贫困生在获得劳动报酬的同时, 提高个人能力和自信心。
(3) 推行按学分收费制度, 学生按照所修学分的数量缴纳学费。贫困生可以根据自己所能承受的经济能力, 自行选修课程, 自由选择读书或打工, 提前毕业或推迟毕业。贫困生有足够的条件合理安排读书、工作的时间, 自己赚取劳动报酬解决上学的费用, 减轻了自身压力的同时也体现了自我价值。
三、建立关爱贫困生的人文关怀体系
(1) 坚持资助与育人相结合, 维护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一致。要实现教育机会的均等与公平, 必须努力做好贫困生的资助工作, 进而才能实现社会整体和谐这一目标。因此, 在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 应该把贫困生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统一纳入贫困生资助价值体系中, 并注意维护其相互之间的协调与统一, 进而彰显对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那么, 如何维护贫困生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矛盾的协调呢?首先要从贫困生的现实需要出发, 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其次, 要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让贫困生用正确的心态去接受社会所给予他们的关爱, 充分发挥各类资助的保障作用。同时通过课堂、心理咨询、校园文化活动等多种途径, 点拨学生知恩, 以感恩之心态对待施助者, 能够自觉将个体价值的实现融入社会价值, 用个人在未来社会发展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来回馈社会。
(2) 强调以人为本, 实现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要做好贫困生资助的具体工作, 在改善贫困生生活条件的前提下, 更要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价值, 注重他们个人的兴趣、爱好及个人发展趋向, 积极培育其人文的精神和向上的情感,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目的。
(3) 将人文关怀的资助理念贯穿于各项活动之中。高校要在资助工作的实践当中, 充分尊重贫困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贫困生在不同成长阶段的不同需求, 着力探究具有人文内涵的资助方法, 将人文关怀的资助理念体现于各项活动中, 引导贫困生树立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人生观、价值观。与此同时, 社会再分配体系要以灵活多样且充满人性温情的方式关爱高校贫困生群体, 使贫困生公平地享有福利待遇、发展机会等社会公共资源, 切实维护贫困生的合法权益, 保证社会公平。
参考文献
[1]彭才华, 何珊.关于高校学生欠费问题的思考[J].事业财会, 2005 (4) :70-72.
人文贫困 篇6
一、高校贫困生的现状分析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贫困生数量有较大增长,贫困生问题也日益凸显。2006年 《中国贫困高考生调查报告》称: 我国高校贫困生人数已突破500万,约占全国大学生总人数的26% 。2014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2014年 “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再增长10% 以上”,这意味着贫困学生人数进一步增长。我国高校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家长揪心、学校担心、学生忧心的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贫困严重影响了贫困生们的身心健康,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业,影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
( 1) 高校贫困生成为身心 “双困生”。贫困生绝大多数生活难以保障, 经济上常常捉襟见肘,有的学生吃饭穿衣问题都甚为严重,饥一顿饱一顿,这使得贫困生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而这些学生因经济上的重负,导致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他们大多性格内向、敏感,人际交往被动、不合群,容易产生自卑、焦虑、孤僻等不良心理。
( 2) 高校贫困生承受着更大的学业压力。有的贫困生带着家人很高的期望求学,一心想出人头地。为获得高额度的奖学金,获得老师、同学的肯定, 他们会拼命学习,学习压力较大,而学习能力与学习方法上存在缺陷。另外, 大部分贫困生都会四处奔波打工赚取生活费,以致学习时间不能保证,学习精力无法集中。
( 3) 高校贫困生还承受着来自同辈群体的压力。在信息化时代,学生贫富差距更加明显。家庭富裕的学生往往出手大方,交友广泛,智能手机、电脑一应俱全,综合素质较高,而贫困大学生生活拮据,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很难凸显,在卫生习惯、 生活习惯等方面都需融入城市文化规则,他们害怕被歧视、奚落和嘲笑。
( 4) 高校贫困生对未来发展感到迷茫。贫困大学生一毕业就需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和还贷压力。由于缺少求职帮助,缺少准确的就业信息,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加之对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缺乏自信心,他们感到迷茫,体验着更多的负性情绪,有的学生甚至采取逃避和压抑等消极应对方式。
二、高校在贫困学生帮扶上存在的问题
各高校虽已积极落实国家 “奖、助、 贷、补、减”的多元化资助体系,减轻了贫困生的经济压力,然而贫困生精神、心理、未来发展等隐性层面的问题却日益凸显。对于贫困生而言,物质帮扶只是治标不治本,高校应该更加关注贫困生的精神生活,予以更多的人文关怀,培养他们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的优良品格。
( 1) 帮扶形式比较单一,偏重物质帮扶,轻视精神帮扶。高校贫困生帮扶比较注重于 “物质解困”,对于贫困生 “精神贫困” 方面关注得不够。单是物质帮扶会导致贫困生功利心过强, 价值观念发生偏差,甚至产生虚荣、攀比等不良心理,而精神帮扶才是贫困生真正成长成才的助推器。
( 2) 帮扶工作缺乏差异化的个性心理关怀。高校贫困生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由于高校师资有限,每个辅导员需带几百名学生,很难深入了解每个贫困生的家庭背景、成长历程、心理状态。加之贫困生一般性格腼腆,不愿主动找老师谈心,以致贫困生的个性化心理辅导缺失。
( 3) 心理上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贫困生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于家庭、同辈与社会大环境。目前家庭、社会支持系统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高校主动出击,多方吸纳社会资源的支持还比较少,与贫困生家长的沟通还有欠缺,对老师、同辈的支持也没有制度化的建构。
( 4) 部分学生诚信意识缺失,导致贫困生真假难辨。高校管理者主要依据盖有民政部门公章的贫困生认定表和同学评价来评定贫困生,由于学生生源地广、人数多等实际情况很难到当地一一调查,对学生具体的家庭情况很难深入了解,所以贫困证明真假难辨,导致很多学生想浑水摸鱼。还有部分真正贫困的大学生因碍于面子不愿申请成为贫困生,以致贫困生真假难辨。
三、高校贫困生五位一体人文关怀机制的构建
人文关怀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维度之一。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换句话说,人文关怀即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该理念倡导要关注人的精神状态与内在需求,帮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和谐。为确保贫困生在高校更好地学习锻炼,高校管理者应从经济帮扶、心理疏导、能力培养、学业关怀、外在环境建设五个维度建立人文关怀体系,以促进贫困生的全面发展,使其更好地成长成才。
( 1) 拓展贫困生经济帮扶面与帮扶力度。高校除了落实国家层面的 “奖、助、贷、补、减” 多元化资助体系外,还需和社会携手联动,拓展经济帮扶面与帮扶力度。首先,高校要主动出击,与社会各界建立起专业合作与助困工作相结合的 “实践工程”,一方面可以让贫困生取得相应的报酬,另一方面让贫困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缩短他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的社会适应期。其次,积极拓宽勤工助学途径, 创设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为避免贫困生滋长依赖心理,养成 “等、靠、要” 的习惯,可在校内、校外、学院、实验室、图书馆、机关等部门为贫困学生设一些工作岗位,将学生的工作表现作为发放补助的依据。再次,打造大学生创业孵化平台,鼓励贫困生 “自主创业”,实现贫困生由 “供给型”向 “经营型”的转变。最后,应充分挖掘校友资源,设立专项 “贫困生奖学金”以激励贫困生自强不息。
( 2) 开展贫困生心理教育与疏导。 “马加爵事件”为高校管理者关注贫困生的 “心理贫困” 敲响了警钟。贫困生需要 “物质帮扶”,但更需要 “心理帮扶”。1充分利用新媒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建立心理服务网站、开设心理微信公众号、飞信、QQ等新媒体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同时,利用网络虚拟空间能使一些不愿抛头露面、自尊感强的贫困生得到心理咨询和心理解困。2借助榜样力量,加强典范宣传。 高校需大力宣传那些寒门学子改变命运的典型事例,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励他们,使他们 “贫”而不 “困”。3开展团体辅导,解决贫困生共性的心理问题。依托贫困生成长辅导室,成立贫困生成长辅导小组、自信心训练小组、人际交往训练小组等开展团体辅导与行为训练,以解决贫困大学生中存在的某些具有共性的心理障碍问题。4进行个性化的心理辅导。通过个别心理咨询开展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指导他们进行情绪调控,引导他们克服自卑、焦虑、虚荣、孤僻等不良人格,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
( 3) 搭建贫困生能力提升平台。当前高校大学生面临着激烈的社会竞争, 贫困生能否适应挑战,能否顺利就业取决于是否拥有较强的综合素质。1丰富第二课堂,拓宽实践领域。高校要动员贫困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项目研究、 志愿服务与素质拓展活动,使贫困生在实践中受教育,在活动中长才干,引导学生走 “实践、奉献、成才” 之路,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2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鼓励贫困生到企业实习,真正实现校内、校外两种课堂学习、两种实践锻炼相结合,在实践中增强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鼓励贫困生在班级、学生会任职,培养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责任意识。4定期举办专项技能培训来提升贫困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操作水平、普通话水平以及就业能力。
( 4) 加强贫困生学习上的关怀指导。学习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学会学习是大学生生存与发展的基石。针对贫困生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高校管理者应积极予以帮扶与指导。一是可以成立学习互助小组,组织优秀学生开展 “一帮一”学习互助活动,帮助贫困生解决学习上的难题,促使其提高学业成绩。 二是通过导师制,帮助贫困生端正学习态度,调整学习方法,解决学习困惑, 培养学生丰富自身知识结构的意识,促使其提高学习与科研能力。三是通过引导贫困生调整认知、调整时间、调整习惯,帮助其释放学习压力。
( 5) 完善贫困生人文关怀的环境建设。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说: “我们先塑造环境,环境再塑造我们。” 可见环境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人。其一,高校要努力营造有利于贫困生健康成长的校园内部环境。一方面学校要着力营造 “尊重贫困生人格,关爱贫困生成长” 的舆论环境,引导非贫困学生对贫困生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尊重、多一分宽容、多一分关心,消除对贫困学生的歧视和隔阂,在校园内营造出帮贫助困、 互助互爱的友好氛围。另一方面,要通过党团组织以及学生会组织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贫困生的活动,使贫困生切实体会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其二, 要构建贫困生家校联合的帮扶机制。贫困生性格的形成与家庭环境有着很密切的关系。高校管理者应加强与贫困生家长的沟通交流,了解贫困生家庭的具体情况,并告知家长贫困生校内的表现。 引导家长加强亲子沟通与理解,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使贫困生感受到各方面的关爱,从而激发出贫困生奋进的原动力。
总之,贫困生的全面发展是贫困生帮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应把人文关怀融入贫困生帮扶工作中,通过实施人文关怀,营造出平等、关爱、理解、尊重的良好校园环境,使贫困生在获得经济补助的同时拥有健康的心理、 较高的综合素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陈丽.以人为本视野下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模式的构建[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03).
[2]蓝冬玉.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的建构[J].宜春学院学报,2010(03).
[3]陈晓飞,谭红生.构建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的长效机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06).
[4]郭芙蓉.生活世界视域下高校贫困生帮扶工作创新[J].当代青年研究,2012(03).
人文贫困 篇7
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农民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所以可以这样说,没有农村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现代化,没有农民小康就没有全国小康。农村稳则全国稳,农民兴则国家兴。如果说民主革命时期的农民问题主要是土地问题,即改革不合理封建土地制度,调动农民积极性,那么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农民问题,则主要是发展生产力,实现农民的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之奋斗和所追求的就是要消灭贫困,使人民过上民主文明、幸福富裕的生活。当前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深入发展,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贫困问题已越来越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制约因素。因此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正和公平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和战略要求。当此之际,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王俊文博士的专著———《当代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这部著作以农村贫困与反贫困为逻辑主线,一方面分析梳理了我国反贫困理论的演进发展,详尽阐述了国外反贫困理论与经验,另一方面又对当代我国反贫困治理框架建构与战略选择进行了颇有深度的探讨,该著作文风朴实、意蕴深邃。本书既弥漫着作者深切“为民”的人文关怀,又朴实保持着发展的学术视野。具体来讲,该书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由于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理论有时会超越实践,有时又会滞后于实践,要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绝非易事。因此,对于一个具体问题的研究,我们需要这种意识:理论认识和实践活动既是互相分离的,又是彼此有机统一的。就反贫困问题来说,以往的研究其理论色彩比较浓厚,而缺乏实际反贫困行动可资利用的政策与措施。尽管理论建构是基础性的,但操作性薄弱将直接影响到理论应用及其运用理论。王俊文博士的这部专著,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书中,既有作者利用自己身处老区便利条件的田野调查,又有国家权威部门对贫困统计的权威资料,同时还充分借鉴吸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反贫困理论与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治理结构框架。通过此逻辑思考,使该书既有理论的指导性,又有较强的实证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纵向与横向同时并进。读者如果细心的研读这部著作,就可以感受到作者在构思整体架构时,遵循了纵向和横向同时并进的原则。从纵向来看,作者对我国反贫困的历史进程按照时代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细致梳理。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中,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改革、加快工业化进程、划拨专项资金对农村特困人口进行救济等措施,使农村亿万贫苦农民的生存权得以保障。但由于主导思维还是以“革命”为主,并在一定程度上推行平均主义,民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所以全民富裕的愿望并没有实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及其第二代领导集体,以超凡的政治气魄、理论勇气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出了一系列反贫困的思想、论断。但由于过分注重效率问题,以致公平问题凸显,贫富悬殊、东西部差距逐渐拉大。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注重东部沿海对中西部地域的支持,使我国贫困人口逐年不断下降。通过对中共反贫困三个阶段理论与实践的比较,我们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中国反贫困的发展与变迁,及其曲折的推进过程。从横向来看,作者从多领域把反贫困框架予以展开,在第五章中,既探讨了反贫困的目标体系和实施战略、反贫困政策及法规的制订,又考察了反贫困组织机构网络及其管理体系,还分析了贫困人口及利益相关者在反贫困治理中的主体地位。通过作者对中共反贫困历程的纵向梳理和横向的理论拓展,就给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反贫困轮廓与框架,形成一幅生动活泼的反贫困图景。
第三、继承与创新更迭展现。任何理论成果,都离不开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承继,本书也不例外。如本书第二章对中国农村贫困问题形成原因的多维分析,作者吸收了以往的研究成果,既从社会环境、历史成因等外部因素着手进行分析,还从文化的视角进行了阐释。但是一部专著能够吸引读者,重要是作者对这个问题要形成自己的独特的认识和看法,这是衡量一部理论著作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作者在论述这一问题时,又以自己独到的认识和看法从体制与机制上分析了形成贫困的原因。作者提出,部分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缺位与错位、基层组织作用虚化及农村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等,都对我国部分地区贫困人口的形成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这就大大深化了问题的深度。不惟如此,在书中的最后一章,为使理论的阐述更有操作性,作者还独具匠心地安排了实证分析一节,既为反贫困战略的设计、选择、模式、路径提供了科学依据,又使本书避免了仅限于理论层次上的空泛。这些从制度安排进行分析并以实证的方法进行研究,在给我们深入思考中国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的同时,提供了新的认识视角和新的思考领域。
第四、人文关怀与发展视野相互纽结。贫困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世界性难题,消除贫困,促进人类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和繁荣是国际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作者从读硕士起,就把研究视野放在弱势群体身上,相继在《长白学刊》、《社会科学辑刊》、《江西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家》等核心刊物上发表了相关理论成果,并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社科、江西社科规划相关课题。这些前期的研究成果,深化了本书的理论研究深度与力度。同时,还表现出作者“心怀国家、关乎民生”的人文关怀。但“三农”问题的解决,不仅仅是单纯的反贫困问题,它最终还是要经历脱离贫困的桎梏到可持续性的发展过程,这才是农村跨越贫困的终极所在。因此,作者提出,“可持续发展”才是反贫困治理框架建构时的基础和前提,这就使本书没有仅仅停留在如何脱贫这一层面上,而是以发展的视野,思索着贫困民众摆脱贫穷后的出路,这就使本书具有了较强的前瞻性,也是作者学术情结的一次“刚性”展现。
不可否认,本书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与瑕疵,如反贫困毕竟也是一种经济行为,因此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此方面还有待加强与深究;再如贫困的成因,那些在社会发展中起着暗流作用的“非正式制度因素”也不可忽视;另外在本书的某些章节安排上略显粗糙。不过,瑕不掩玉,从总体上来说,《当代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还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学术理论专著,我相信凡是对“三农”问题感兴趣的人,都可以从中获得益处与启示。
摘要:本文对王俊文博士的《当代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一书从四个方面,即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纵向与横向同时并进、继承与创新更迭展现、人文关怀与发展视野相互纽结,进行了客观的评述,充分肯定了该专著所具有的实践与理论价值。
人文贫困 篇8
贫困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生期间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1]。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和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变化,高校贫困生的数量大幅增加。因此,正视贫困生问题,了解他们的现状及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关系到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同时也影响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贫困生的现状
黑龙江科技大学人文城乡专业10级班级总人数为25人,从性别比例上看,女生多,共16人,占64%,男生9人,占36%。从生源地分布上看,外省人多,其中,3人来自黑龙江省,占12%;外省人数为22人,占88%。外省生源集体中分布在皖、辽、滇、冀、内蒙古等省、自治区。从区域城乡分布上看,来自乡镇农村的学生占多数,总共有12人,占总人数的48%。整个班级家庭经济条件普遍不好,较为困难,每年申请助学金人数较多,分配名额也比较高,达到9—13人之间。申请助学金贷款的人数为5人,年限也比较长,有2年、3年和4年的期限。
二、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存在自卑和焦虑的情绪
自卑是一个人自我认识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现,是对自己的不满、鄙视等否定的感情,是对个体的得失、荣辱过于强烈的一种心理体验。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情绪反应,是在日常生活中,因预感到困难将要到来、感到没有把握、无能为力而又无法有效地加以预防和解决,而产生担心、紧张的情绪[2]。学生常表现出强烈的挫折感,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已,对个人的前途焦虑万分,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一种无形的压力。
2.存在精神低落和自闭的现象
每个人都渴望与别人正常交往和交流,家庭经济紧张的学生和所有的大学生一样,渴望和同龄人一样,融入这个风华正茂、积极向上的集休,拥有属于自己的蓝天和大志,有时甚至比其他大学生更加渴望友谊和温暖。但他们时时为经济拮据所困扰,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压力,多数选择逃避,因此更多的时候表现出与内心相反的现象。例如,不善于与周围的人进行交流和沟通,也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的现象。在校园里,他们情绪低落、精神抑郁、自我封闭,缺乏应有的自信。这种现象如果不能正确引导,他们会更加封闭,而无心向学。
3.存在敏感和逃避的心理
贫困生的心理负担较重,较于常人他们往往更加敏感,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害怕别人看到自己的不足,因此更多的时候,他们变得特别多心,对于别人的言行举止过于敏感,往往导致人际关系紧张。比如,在申请助学金时,通过调查,有些同学是存在实际的生活困难的,但他们并不愿说出来,对于同学老师的好意帮助总摆脱不了被施舍的感觉,因此,在内心深处设置了一道屏障。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是十分渴望与人平等交往的,而不是被人特殊对待。
三、贫困生思想救助途径
1.引导贫困生正确理解贫困,坚强面对
目前,我国还有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处在贫困之中,但不论是个人、家庭,还是国家、社会都在努力改变贫困状况,党和政府改革目标和政策就是让全国人民实现富裕,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政府、学校、家庭、社会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比如,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制定的关于“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建立国家奖学金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的政策,惠及了600多万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解决基本生活需要。贫困不是谁的错,它是与整个国家的历史进程和时代发展现状相联系的。既然贫困无法逃避,那就要坚强面对。
2.给予贫困生更多的关爱,建立自信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解决贫困生心理障碍:第一,更多地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不要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遗忘的角落”。第二,大多数贫困生具有许多优秀的品质,我们应不断展示他们的优点,鼓励引导他们进步,帮助他们逐渐摆脱自卑的阴影,变得坚强。第三,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如大学生运动会、大合唱比赛、社会实践活动,给予他们展示自己的舞台,创造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机会,使之变得开朗大方,融入到集体中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第四,引导他们的具有“感恩”的心。感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社会离不开感恩,正如那首歌里唱的:“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回自己”。
3.抓楷模、塑典型,树立精神榜样
提升大学教师的素质,尤其是人格魅力,真正做到“以身立教,以德育德”[3]。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学老师的精神面貌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精神需求状态,因为教师的人格、气质、品德、作风等,更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精神面貌和成长,通过言传身教给贫困大学生以力量。同时树立学生们中树立自强不息的典型,比如10级班级中的××同学,除了家境困难之外,本人是孤儿,到学校刚报到时检查出肺病,住进医院。她的情况是众所周知的,同时也得到学校领导、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帮助。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位同学为人乐观、勤劳、诚实,乐于助人,参与了学校三年的勤工助学。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从未表现怯懦的情绪,乐观坚强。作为班主任,对于这样的榜样,我们大加宣传这种在逆境中成长与对待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让同学们知道在他们身边困境中奋起的人大有人在,从而更加证实了贫困生虽不能选择自己的家庭,但是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未来的道路,以及如何走下去。
4.深入落实好贫困生的资助工作
资助贫困学生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应对教育新的发展形势的客观需要。实际问题解决得好,思想问题往往迎刃而解;思想问题解决得好,又往往能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实践证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除了面临经济困难外,更容易产生心理和精神问题,大大影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影响了素质与能力的提升。这些问题的切实解决,能增强学生自主解决经济困难的能力和信心。因此,既要把资助工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资助工作的重要辅助形式。例如,每年的国家奖、助学金的评选工作,从上到下,我们都认真对待,使每位同学都了解到国家的政策与评选条件,鼓励他们申请。作为班主任要摸清“班底”做到心中有数,要时刻更新自己掌握的情况,了解贫困学生的家庭变故,在让他们感受到温暖的同时,也能切实地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
【人文贫困】推荐阅读:
贫困线与贫困人口问题08-16
贫困家庭贫困补助申请书11-09
现代性贫困观的贫困06-23
遍访贫困村贫困户简报05-18
贫困申请书:贫困补助申请书08-23
中国贫困县现状:一些地区30年贫困未改08-10
学《教师人文素养》,做有人文素养的教师05-29
反贫困07-03
贫困社区07-18
消除贫困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