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贫困(精选12篇)
经济贫困 篇1
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 笔者从2008年初挂职易县县委常委, 负责贫困村的扶贫开发工作。一年多来, 多次深入到具体分包的西陵镇三尖峪村和梁格庄北岭东两个省级贫困村进行调研帮扶, 倾听基层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解决实际问题。首先对两个村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先后召开了县乡干部座谈会、村两委干部、老党员座谈会、村民代表和低保户座谈会, 走访慰问困难群众40多户, 倾听民意;其次为了解基层群众生存发展情况, 先后考察了荒山治理、水窖建设、道路修整、水利设施、种养殖业发展等情况。通过实地考察, 摸清了村情, 分析了贫困原因, 找到了发展优势, 帮助制定了农村三年发展规划。目前为两个村协调到位资金60万元, 建成水窖70个、山场嫁接枣树300亩、硬化入村干道2, 000米, 整理路基1, 500米、建桥四座。笔者认为推动贫困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实现“四个转变”。
一、坚持开发式扶贫, 实现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贫困地区群众要想摆脱贫困, 必须牢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在必要的帮助和扶持下, 以市场为导向, 调整经济结构, 开发当地资源, 发展商品生产, 改善生产条件, 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通过发展生产力, 提高贫困农户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 这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
贫困地区一般自然条件较差, 实现脱贫致富必须与当地实际相结合, 应继续把发展种养业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 是贫困地区增加收入、脱贫致富最有效、最可靠的途径。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 易县的三尖峪村、北岭东村, 通过帮扶, 大力发展林果、甘薯种植和牛、蜂等种养业致富项目, 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借鉴这两个村的成功做法, 加快经济发展, 就要集中力量帮助贫困群众发展有特色、有市场的种养业项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要以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为中心, 依靠科技进步, 着力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要以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为原则,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选准产品和项目, 搞好信息、技术、销售服务, 确保增产增收。
二、整合各方面力量, 实现由“单打独奏”到“合力攻坚”转变。
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重视, 向农村安排的资金和项目越来越多, 但由于贫困村处于相对弱势, 获得资金和项目的机会相对较少。因此, 资金不足、力量分散是目前扶贫工作存在的重要问题。解决这个问题, 必须制定具体的政策, 动员不同渠道的资金, 调动不同方面的积极性, 统筹农业、林业、交通、水利等各方面的资金和项目, 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优惠, 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用于贫困村的项目资金比例, 也要在奖补政策上予以优惠。如现行的农村一事一议奖补政策, 可加大对贫困村的奖补比例。首先要充分发挥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协调作用;其次要有一个好的规划, 明确目标才能集中力量;最后要坚持“渠道不乱, 用途不变, 各负其责, 各记其功”, 扶贫资金起到引导和粘合的作用, 充分肯定各部门的贡献, 保证原有资金渠道不乱。这样, 才能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 集中力量, 合力帮扶。
三、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实现由“要我干”到“我要干”转变。
广大贫困地区的农民群众既是帮扶工作的受益者, 更是脱贫致富的主力军。因此, 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要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 自强不息、不等不靠、苦干实干, 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必须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鼓励他们为脱贫致富献计献策,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发挥其主体作用。善于总结推广群众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比如:对山上建水窖、嫁接枣树、硬化入户道路等, 采取以奖代补办法, 谁干就按一定比例给予资金奖励, 以激发群众搞项目的积极性, 这一办法收效明显。在调研中去的三尖峪村, 投入奖补资金仅10万元, 就完成了嫁接尖枣、建水窑、硬化村街道路等60万元的项目。这样的做法值得推广。
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实现由“给钱给物”到“培育干部”转变。
农民群众常说:“给钱给物, 不如给个好干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扶贫开发的各项政策措施都要靠基层党组织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去落实。贫困乡村条件差、工作难度大,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尤为重要。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为动力, 搞好贫困乡村基层组织建设, 真正使基层党组织在发展经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过程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要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核心, 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建立“村党支部行使领导权、村民代表大会行使决策权、村民委员会行使执行权、村民监督委员会行使监督权”的民主管理方式。完善制度, 遵守程序, 群众参与, 加快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基层政权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带领农民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具体工作中要靠制度管人, 靠制度办事, 一切村级事务在公开透明下运行, 让群众明明白白, 干部才能有威信, 换届工作才顺利, 基层政权才稳固。调研中了解到西陵镇三尖峪村村支书、村主任多年连选连任, 而且是等额选举。选举前村两委班子虽多次动员上报候选人, 但始终没人参与竞选, 因为这个村一切工作按制度公平公正推动, 村级财务年年公开, 干部没有假公济私, 群众得到了实惠, 自然受到群众拥护。
经济贫困 篇2
尊敬的学校领导:
您们好!
我叫刘美丽,女,汉族,1999年11月24日出生,现年17岁,身份证号:410***6926,系河南省新郑市观音寺镇菜王村第三村民组居民。我出生于贫困家庭,来自农村。
家中现有8口人。父亲常年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病和高血压病,丧失劳动能力,仅靠在村庄附近打些小零工,挣到一点微薄的生活费,全家人也仅有4亩农田,今年天不作美,产量很低,只是勉强够家里人的口粮。母亲还患有糖尿病,体质相当差,根本不能外出打工挣钱,还要照顾我的两个还不到一岁的小弟弟。家里还有一个正在上小学二年级的小妹妹,她也需要买资料费和生活费。剩下我的将近八十岁的爷爷和奶奶,奶奶常年患有脑梗,经常需要买药吃。爷爷常年有腿疼病。家中实在没有其他经济来源,我还要坚持完成我的学业。恳请学校给予我生活上的补助。在此我深深地谢谢各位领导,我会继续努力学习,掌握知识,增强技能,为学校和家乡争光!
以上情况属实,望学校领导给予批准。
村委会意见 镇民政部门意见
公章 公章
贫困、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 篇3
[关键词]贫困;环境污染;经济发展
1 导论
自工业革命以来,为了摆脱贫困,西方发达国家用了两百多年的时间,日本的这个过程缩短到不足100年,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系的这一过程缩短到不足40年。冷战结束以后,以内战和恐怖行动为表现形式的多边的民族和地方冲突取代了东西方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全球性的对抗。如果国际经济的不平等不断地扩大,这些规模相对较小但数量众多且无所不在的冲突,将很可能导致世界政治体系的重大不稳定。因此,让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摆脱贫困,不仅是出于人道主义的愿望,也是和平与繁荣要依赖于国际秩序稳定的发达国家的需要。
长期以来,贫困一直是中国人无法摆脱的一个噩梦,因此,如何脱贫致富也是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目标。事实上,通过经济增长摆脱贫困也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目标。所以,二次大战后实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均实施了旨在赶超高收入国家的宏伟计划,其中比较成功的典型就是诸如韩国、中国的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和新加坡这样的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
2 贫困与环境污染
库兹涅茨曾经提出这样一个假说:污染程度最初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而上升,在收入水平达到某个门槛后开始下隆,这是一个和收入分配变化相似的倒U型曲线(Selden 和Song, 1994; Grossman和Krueger, 1995; Stern, 1998),环境污染的倒U型曲线通常被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在1945年以来的50年间,发展中国家土壤退化面积达约20亿公顷,或约占世界植被总面积的17%,其中大约30%的退化是由毁林引起的,7%是由于过度采集燃料和饲料引起的,35%是由于过度放牧引起的,28%是由于农业活动引起的,1%是由于工业化引起的。大部分毁林是由商业性采伐造成的。由发展现代农业造成的退化,如使用过量的灌溉用水和化学物品也是不能忽略的。然而,最大的原因是贫困人口的自然资源开发。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一直是贫困和落后的代名词。在传统的农业技术下,适宜耕作的土地供给随着人口增长变得越来越短缺,农民被迫开垦山区贫瘠和脆弱的土地,人们砍伐森林以获得木材、薪材和在草地上放养牧畜,导致洪水发生率和土壤侵蚀程度的提高,导致土壤遭到严重破坏和流失,自然环境的恶化迫使人们更多地依赖于开发边际土地上的脆弱的、产权没有确定的自然资源,造成了可怕的贫困的恶性循环。中国爆炸式的人口增长导致传统上支撑其经济的自然资源的退化,造成了贫困加剧和环境恶化。
爆炸式人口增长下的经济停滞意味着贫困和不平等会进一步加剧,使得整个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为了避免这种危机,迫使政府需要能以“看得见的”速度改进生活水平的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工业化初期,随着工业占国内收入份额的扩大,会导致能源消费的增长快于国民产品的增长,而各级地方政府促进重化工业的政策倾向,又加剧了这一趋势。由于整个社会盲目地追求经济增长,反污染的法规通常显得很软弱无力,工业部门能源消费的增加往往会使有害气体和水的排放量增加,由工厂排放有害的气体和水,城市家庭的垃圾堆积等因素引起的污染问题越来越普遍,也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导致了城市交通的极度拥挤和严重的空气污染。
随着现代传媒向贫困人群传播发达国家的富裕生活和少数上层人士对这种富裕生活的模仿,社会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大,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不稳定局面,人们不再认为贫困是他们的命运。
3 政策建议
经济发展的当前目标是缓解贫困,而长期目标是达到可与发达国家相比的富裕程度。
(1)通过诸如农林复合经营和耕地与草地互补性利用这样的手段,来提高脆弱的地区的生产率和进行环境保护。
(2)短期的救济措施,如食品、水和医疗服务的公共配合,对营救穷人摆脱贫困的陷阱来说可能是必要的。然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应该是通过改进已投入使用的有限土地的生产率来增加就业和收入。
(3)有效地借用发达国家开发的技术,是工业化的后起国追赶先行国的关键所在。就像格申克隆(1962)所证实的,一个国家开始工业化的时间越晚,所积累的可供它借用的技术就越多,以至于它的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速度要比先行国更快。
有效地借用技术需要制度创新。要有效地开发借用的技术,就必须进行适宜的制度创新,而制度创新的形式主要受文化传统的限制。根据诱致性创新模型,预期利润是诱致技术和制度创新的动力。然而不管诱致力有多么强大,如果它们同植根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规范不一致,对社会有利的创新就不可能实现。
作者简介
王国跃(1958—),男,江西余江人,硕士研究生,贵州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当代贫困农村经济发展研究 篇4
关键词:贫困,农村,经济发展
1 前言
经济发展不均衡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尤其是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巨大差异更是日趋显著,如何不尽快实现农村,尤其是贫困农村经济发展的话,势必影响到社会的整体发展与进步。由此可见,关于当代贫困农村经济发展的研究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2 当代贫困农村经济发展的困境分析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贫困农村的经济发展主要面临着一些困境。
2.1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虽然近些年来,在宏观环境的良好影响下,农村的基础设施状况有所改善,但是由于整体基础薄弱,所以还有很多尚待改进之处。众所周知,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如交通设施、水电设施等。经过不断的努力,虽然有所改善,但整体依然不理想,由于受到资金等诸多相关因素的影响,交通不畅、水利灌溉设施不完善等现象依然普遍存在,都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2.2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趋势日趋显著,但是对于贫困的农村地区而言,传统的人力或者是畜力方式依然是最为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农机与农艺的结合不够紧密、农机的推广不到位等都是导致农业生产方式依然落后的原因所在。这样不仅仅无法实现劳动力的解放,同时也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效率。
2.3 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
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也是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农业生产的实际过程中离不开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支撑,农业技术的提供与指导,农业机械的使用与维护都离不开技术服务体系的支持。但是,体制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等导致目前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其积极效用的发挥更是无从谈起了。
2.4 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高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直接参与者,也是农业经济效益的直接创造者。但是由于农民的综合素养普遍不高,受教育程度不高,导致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和理解能力相对有限,不仅很难再短时间内接受先进的农业机械和农业生产技术,更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面临着不少的难题与困境。这样就严重阻碍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也就大大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 当代贫困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要想真正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3.1 要转变观念,尽快实现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在传统的农村工作中,往往是在政策上有所倾斜,在资金上不断加大投入,我们不可否认,这样的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看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但是要想真正实现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还是要靠农民主动创造更多的财富。这种传统的“输血式”的扶贫方式是不可取的。
为此,笔者建议,相关部门一定要转变理念,变传统的“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立足于农村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当地的可用资源,通过农民的亲身参与,实现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真正走出一条有特色的、长久的农村脱贫致富之路。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造血式”扶贫的时候,不仅仅要依靠科技的进步,同时也要注意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否则很难实现农村经济的持续、协调和健康发展。
3.2 加强部门间合作,共同改变贫困农村地区现状
农村经济的发展并非某一个部门的一己之力就能够解决,为此,笔者建议,随着国家投入的不断加大,对农业重视程度的加大,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参与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过程中来。具体来说,就是要想真正解决农村地区贫穷落后的现状,必须集中管理源于不同渠道的资金,联合相关部门,统筹农业、林业以及交通等各方面的资金项目,重点向贫困农村地区倾斜,尤其要明确各部门用于贫困农村地区的资金比例。
3.3 加快推进先进农业科技,全面提升贫困农村地区生产力水平
对于贫困的农村地区来说,要想获得更快的发展,就必须尽快改变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整体水平,运用更加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事实上,农业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必须真正基于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必须是实用的、操作性强的、能创造经济收益的。在推广方面,一定要做到集中培训与上门指导相结合,通过建立科技示范村、示范户的方式进行农业技术的推广,为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3.4 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提升农民的综合素养
人是唯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素,因此,从本质上来说,农村地区要想真正改变落后的经济局面,必须要尽快实现农民综合素养的提升。为此,笔者建议,我们一定要要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更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科技知识培训和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使他们尽快成为适应新时期农村发展的有文化、有素质、懂科技的新型农村,为进一步加快推进贫困农村地区的发展进程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贫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虽然较以前有所改善,但要想得以根本性转变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仅需要农民转变自身观念,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更需要相关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共同为贫困农村地区的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开创农村经济发展的崭新局面,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秦杰.重庆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出路[J].南方农业,2015,(3):88-89.
[2]刀波,乌小花,宋志光.武陵山区贫困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59-65.
农村贫困女性经济学分析 篇5
摘要: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间的收入水平也拉开了差距,其中农村女性贫困化问题尤其突出。本文针对此问题分析了特征和动因,提出了以下的应对的策略和办法:实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保障机制;提升农村女性素质,增强就业能力;突出济贫事业的“人本”原则。
关键词:农村贫困的女性; 成因;对策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定义,贫困是指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求。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的持续进行,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其收入水平也拉开了差距,尤其出现了一些相对贫困人口。从性别和社会的视角来看,其中农村女性贫困化问题尤其突出。
一、日益严重的农村女性贫困现象和动因
﹙一﹚生活水平低下。不付酬的家务劳动及低效的农业生产使得农村女性的收入水平低于农村男性,低于社会人均收入,甚至跌至贫困线以下。在其消费结构中,恩格尔系数很高,住茅草房、穿过时衣服、没有文化娱乐消费,甚至有些妇女食不果腹。还有最重要的是,在农村女童严重失学。
﹙二﹚政治影响力低。强势群体可以通过自己的影响力,使得公共政策的制定有利于自己的利益需求,或者至少不影响自己的既得利益。农村贫困妇女群体由于较少参与社会政治活动,远离社会权力中心,甚至有些人根本就不懂公共权力和政治影响力为何物,加之社会、文化舆论对其的忽视,甚至蔑视,农村贫困妇女政治权力极度贫乏,影响力极低。
﹙三﹚心理压力大。农村贫困妇女由于经济上的低收入性和政治上的低影响力,使得他们的心理焦虑度更高于一般社会群体: 对生活前途悲观、失望,常有后顾之忧,衣食之忧,最容易产生不满、苦闷、焦虑、急躁情绪,并且难以或不会自我调节。这些都造成了农村贫困妇女群体心理压力极大。
﹙四﹚人格尊严缺乏。我国农村贫困女性群体的经济收入很低,有些人根本就没有收入。经济上的这种高度依赖性往往会使其失去应有的人格与尊严。对她们的歧视与排斥已经得到社会习惯、制度甚至法律的容忍、认可和纵容。因此,不可避免,她们的人格尊严严重缺乏。
从农村贫困女性群体的相互折射、相互制约的发展特征上,从动因上可以做出如下分析:从宏观上看,农村贫困女性群体的存在是由主客观诸多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从微观上看,抛去其最本源的经济因素,导致其贫困最直接、最具体的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政治权利不足。据考察,社会权利的贫困就是指一批特定的群体或个人,无法享受社会和法律公认的足够数量和质量的政治、工作、教育、健康、名誉、休闲、被赡养、以及平等的性别权利,而且由于他们应该享有的社会权利被削弱或剥夺而导致相对或绝对的经济贫困。当前,我国社会城乡“二元”分制,男女“二元”分制,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尤其缺乏女性性别意识保障,因而,政治权利不足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女性陷于贫困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社会资本不足。贫困不仅源自缺乏、剥夺和排斥,而且深受特定社会文化、习俗的影响,在中国尤其如此。中国是社会关系十分通达的社会,任何个人摄取社会资源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社会关系所构建的社会网络的 1
质量。所以,除经济因素以外,造成农村妇女贫穷的原因还有其社会关系网络低下所获得的权力、教育、培训和生产资源的机会有限性的原因,也就是说其社会资本严重不足。
﹙三﹚自身能力不足。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提出,只有能力才能保证机会的平等,没有能力,机会的平等是一句空话,也就是说“真正的机会平等必须通过能力的平等”才能实现。农村女性贫困人口的文化程度大都在初中以下,没有技术专长,大多为家庭妇女,年龄偏大,还有相当一部分因病残致贫。很显然,能力不足是导致其贫困的主要根源之一。
﹙四﹚主体意识不足。我国现今不少农村女性在思维方式上具有严重的封闭性和一维性,而且其内心深处仍保留着许多传统女性安于现状、相夫教子的心理特点,这就是主体意识不足。在其生活中和劳动中就表现为缺少自信心、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就会错失发展时机、循环往复,以致陷于贫穷。
二、农村女性贫困群体的存在对社会发展的制约影响
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农村女性贫困问题如不能得到有效缓解和控制,不仅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到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形成。
﹙一﹚农村女性贫困群体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民族素质整体的提升。女性肩负着人类自身生产、哺育和教育下一代的重任,是个体接触社会的起点。在农村尤其如此。可以说高素质的母亲是高素质的民族赖以产生和成长的基础,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人类的手中,从某种意义上倒不如说是掌握在女性手中。由此,农村贫困女性是决定中华民族素质提升的一大重要参考系数,对此我们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二﹚农村女性贫困群体的存在,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所体现的最基本的社会意义就是强调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需要,它既包括人们对多种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又包括逐步提高生存与生活质量,从而使社会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然而,我国农村贫困女性群体的存在及其生活的贫困化,对维系家庭和社会稳定,推动社会人文和谐的环境形成,都起到了极大的制约作用。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仅背离了科学发展观,而且更会严重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村女性贫困群体的存在,背离了我国社会发展以人为本的公正原则。罗尔斯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在一个公正的社会里,平等的公民自由是确定不移的,由正义所保障的权利决不受制于政治的交易或社会利益的权衡。现代意义上的公正,就是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被公平合理地对待,都有机会发挥人的自身潜能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而,长期游离于主流社会和社会进步的循环之外的农村贫困女性弱势群体的存在和由此导致出现的种种问题,首要的就是违背了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
三、对策探讨
﹙一﹚实施男女平等基本战略保障机制。我国农村女性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仅有赖于社会政治体制、社会经济形态的变革,还有赖于性别观念的转变。借鉴世界其他国家性别意识主流化的做法,要实施男女平等基本战略保障机制:一是实施性别法律保障机制。随着形势的发展,我们还要不断完善有关男女平等的法律体系,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政府应尽快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反歧视行动”法。反歧视行动的基本理念不仅是建立一个
张扬社会公正、落实社会权利人人平等的社会,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针对女性的“不公平”的关怀和分享机制。二是实施政策性别保障机制。要加快建立有性别意识的覆盖范围广泛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同时进一步加强针对农村贫困女性的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互助。在教育、健康、就业等方面对农村贫困女性各级政府要给予适当倾斜。各级妇联组织更要有针对地开展工作。三是实施性别参与机制。一方面,建立健全民主机制,使农村贫困妇女能够不断向决策机构反映自己的意见和需求,争取自身平等的权利。另一方面给农村贫困妇女赋权,使妇女拥有并知晓自己的权利,利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创造的平等机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全面参与经济社会发展,为国家发展和个人进步谋求平等地位。
﹙二﹚提升农村女性自身整体素质。只有在互动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做到扶真贫、真扶贫,也才能最终实现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我国应大力实施“造血”式扶贫,即合理配置稀缺的扶贫资源,增加教育、卫生健康、技术培训等方面投入,来提升贫困地区的女性人力资本,赋予其自我发展能力。一是提高心理素质。农村女性的“自我边缘化”是其发展进程中的最大障碍。农村女性贫困是社会制度与文化历史的沉积,政府要营造良好社会重围,为农村女性主体意识的提高进行培育。使其克服原有的自卑、小富即安和依赖心理,认清社会发展形势,积极主动地生活。因此,引导农村女性抛弃传统的性别观念是使妇女摆脱贫困的关键。二是提高文化素质。教育水平与总体贫困发生率高度相关。加大教育培训力度。要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农业科技、推广、教育培训资源,大规模、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农村妇女科技培训。在继续强化农业岗位培训的同时,重点加强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三是提高身体素质。总之,农村贫困女性通过素质的提高增强获取工作的能力、抢抓机遇的能力和驾驭生活的能力,最终转化为脱贫致富能力。
﹙三﹚突出济贫事业的“人本”原则。还有,农村女性的贫困,不能单纯地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层面来看,还应该从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和人性的角度来思考。缺乏人文关怀的扶贫投入,其扶贫对象有被藐视感和被施舍感,其社会效益和人文效益只能是事倍功半,并无助于社会矛盾的调和。所以,在治理贫困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物质的扶贫,更重要的是人本的关怀和感情的投资。因为,只有人的感情、人的心理动力机制得到抚慰和激活,人的贫困才能从本源上得到抑制,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才能产生。
总之,农村女性贫困是一个历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现实问题,它有其孕育、生长乃至蔓延的土壤,但依靠政府运作、社会支持,特别是女性自身素质的提升,农村女性一定可以走出传统思维的桎梏,摆脱生存困境与社会边缘化的窘境。
[参考文献]
经济贫困 篇6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中,2004—2014年贵州省GDP、人口总数和贫困人口数(表1)来源于贵州省统计局和《贵州统计年鉴》,而人均GDP、经济增长率、贫困发生率(表2)来源于对表1中三个数据的处理。计算公式如下:
利用Excel和SPSS,我们对以上数据做了相关和回归分析,并通过弹性计算,得出一个普遍的结论,即人均GDP每上升几个百分点,贫困发生率将相应降低。
二、研究结果
(一)基本数据分析:贵州省经济增长和贫困人口变化情况
2008年随着低收入人群被纳入扶贫对象,贵州省贫困人口由2007年末的216万变为2008年末的585万。而按照国家统计局2000年人均865元的全国农村贫困扶持标准,2010年末,贵州省贫困人口为418万人。2011年,中国对贫困线标准进行调整,农村(人均纯收入)贫困标准为2300元。根据新阶段全国农村贫困扶持标准,2011年末贵州省贫困人口变为1149万人。为了提高统计分析的精确度,我们将2004—2014年贵州省贫困人口变化分为2004—2007年、2007—2010和2011—2014年三阶段考察。
三阶段相比而言,2008—2014年,贵州省经济增长率呈现下降趋势,年均增长率为16.72%。此外,三个阶段内贵州省的贫困发生率均呈现下降趋势,由2004年的7.41%下降到2007年的6.01%,年均下降率为6.74%;由2008年的16.28%下降到2010年的12.01%,年均下降率为9.64%,由2011年的33.12%下降到2014年的17.76%,年均下降率为18.76%。下降速度显著提升。
(二)人均GDP与贫困发生率的相关关系
为探寻经济增长与贫困人口之间的关系,我们以人均GDP作为衡量经济水平的指标,贫困发生率作为衡量贫困人口数量的指标来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同样以2008年和2011年为界进行分段研究。
从表3中可以明显看出,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说明了经济增长与贫困人口数量变化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三)人均GDP与贫困发生率的回归
为继续探寻其间的关系,我们进行了回归分析。
2004—2007年两个变量之间的回归方程为 :y = 7.788-5x-7.215Ex-12x3-2.337Ex3,R2 = 8.63;2008—2010年两个变量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 = 29.916-0.001x,R2= 0.950;2011—2014年两个变量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 = 92.458-0.005x+7.870Ex2-8x2,R2=0.999。三个方程的R2值都十分接近数值1,则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的解释程度很高,即方程较为精确。通过这三个方程,可以看出随着人均GDP越高,贫困发生率越低。可以得出结论,随着经济水平的增加,贫困人口出现减少的趋势。
(四)贫困发生率对人均GDP的弹性系数
在已有的研究中,不少学者采用Lowess平滑方法估计人均GDP 与贫困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曲线。我们先对人均GDP和贫困发生率取对数值,而后进行回归。由于贫困发生率与人均GDP 均取对数,则最后得出的回归系数就是贫困发生率对人均GDP的弹性值,即人均GDP 每增长1%,贫困发生率将下降的百分点。该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说明经济增长对减少贫困发生率越有效果。
贫困发生率对人均GDP的弹性系数可以用下述公式表示:ΔH=β*ΔGDP+C
如表4,在2004—2007年间,β值为负值,这与其他研究成果十分相似。其次,β的绝对值为0.914,这一数字的涵义是人均GDP 每增长1% ,贫困发生率下降0.914%。这一结果在0.1水平上显著。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相比,这个弹性的绝对值要低一些,这说明2004—2007年间,贵州省经济增长的减贫效应不足。
在2008—2010年与2011—2014年间β值同样为负值,β的绝对值分别为0.961与0.999,这表示,人均GDP 每增长1% ,贫困发生率分别下降0.961%与0.999%。与2004—2007年的弹性系数相比,这个弹性的绝对值逐渐提高,这说明贵州省经济增长的减贫效应在逐步上升,尤其是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颁布以来,减贫效果显著。
三、结论与讨论
首先,从2004年开始,贵州省经济增长迅速,总体保持在16%以上。分阶段来看,贫困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并且贫困发生率的下降速度逐渐提升。2012年后,贵州省平均贫困发生率下降的速度开始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其次,2004—2014年,贵州省经济增长与贫困人口变化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随着经济的增长,贫困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持续下降。
最后,由上文所述弹性系数额变化可知,2008年后贵州省经济增长的减贫效应有所提升,同时,三个弹性系数均小于1,说明经济增长的效应并未完全贡献在贫困人口的变化方面。综合其他文献来看,推测可能因为社会不平等、分配不均等因素造成贫困发生率对人均GDP的弹性系数小于1。
农村贫困女性的经济学分析 篇7
一、日益严重的农村女性贫困现象和动因
﹙一﹚生活水平低下。不付酬的家务劳动及低效的农业生产使得农村女性的收入水平低于农村男性, 低于社会人均收入, 甚至跌至贫困线以下。在其消费结构中, 恩格尔系数很高, 住茅草房、穿过时衣服、没有文化娱乐消费, 甚至有些妇女食不果腹。还有最重要的是, 在农村女童严重失学。
﹙二﹚政治影响力低。强势群体可以通过自己的影响力, 使得公共政策的制定有利于自己的利益需求, 或者至少不影响自己的既得利益。农村贫困妇女群体由于较少参与社会政治活动, 远离社会权力中心, 甚至有些人根本就不懂公共权力和政治影响力为何物, 加之社会、文化舆论对其的忽视, 甚至蔑视, 农村贫困妇女政治权力极度贫乏, 影响力极低。
﹙三﹚心理压力大。农村贫困妇女由于经济上的低收入性和政治上的低影响力, 使得他们的心理焦虑度更高于一般社会群体: 对生活前途悲观、失望, 常有后顾之忧, 衣食之忧, 最容易产生不满、苦闷、焦虑、急躁情绪, 并且难以或不会自我调节。这些都造成了农村贫困妇女群体心理压力极大。
﹙四﹚人格尊严缺乏。我国农村贫困女性群体的经济收入很低, 有些人根本就没有收入。经济上的这种高度依赖性往往会使其失去应有的人格与尊严。对她们的歧视与排斥已经得到社会习惯、制度甚至法律的容忍、认可和纵容。因此, 不可避免, 她们的人格尊严严重缺乏。
从农村贫困女性群体的相互折射、相互制约的发展特征上, 从动因上可以做出如下分析:从宏观上看, 农村贫困女性群体的存在是由主客观诸多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而从微观上看, 抛去其最本源的经济因素, 导致其贫困最直接、最具体的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政治权利不足。据考察, 社会权利的贫困就是指一批特定的群体或个人, 无法享受社会和法律公认的足够数量和质量的政治、工作、教育、健康、名誉、休闲、被赡养、以及平等的性别权利, 而且由于他们应该享有的社会权利被削弱或剥夺而导致相对或绝对的经济贫困。当前, 我国社会城乡“二元”分制, 男女“二元”分制,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尤其缺乏女性性别意识保障, 因而, 政治权利不足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女性陷于贫困的一个重要因素。
2.社会资本不足。 贫困不仅源自缺乏、剥夺和排斥, 而且深受特定社会文化、习俗的影响, 在中国尤其如此。中国是社会关系十分通达的社会, 任何个人摄取社会资源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社会关系所构建的社会网络的质量。所以, 除经济因素以外, 造成农村妇女贫穷的原因还有其社会关系网络低下所获得的权力、教育、培训和生产资源的机会有限性的原因, 也就是说其社会资本严重不足。
3.自身能力不足。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提出, 只有能力才能保证机会的平等, 没有能力, 机会的平等是一句空话, 也就是说“真正的机会平等必须通过能力的平等”才能实现。农村女性贫困人口的文化程度大都在初中以下, 没有技术专长, 大多为家庭妇女, 年龄偏大, 还有相当一部分因病残致贫。很显然, 能力不足是导致其贫困的主要根源之一。
4.主体意识不足。我国现今不少农村女性在思维方式上具有严重的封闭性和一维性, 而且其内心深处仍保留着许多传统女性安于现状、相夫教子的心理特点, 这就是主体意识不足。在其生活中和劳动中就表现为缺少自信心、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样就会错失发展时机、循环往复, 以致陷于贫穷。
二、农村女性贫困群体的存在对社会发展的制约影响
21世纪以来, 我国社会发展处于关键时期, 农村女性贫困问题如不能得到有效缓解和控制, 不仅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而且还会影响到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形成。
﹙一﹚农村女性贫困群体的存在, 严重地影响了民族素质整体的提升。女性肩负着人类自身生产、哺育和教育下一代的重任, 是个体接触社会的起点。在农村尤其如此。可以说高素质的母亲是高素质的民族赖以产生和成长的基础, 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人类的手中, 从某种意义上倒不如说是掌握在女性手中。由此, 农村贫困女性是决定中华民族素质提升的一大重要参考系数, 对此我们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二﹚农村女性贫困群体的存在, 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所体现的最基本的社会意义就是强调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需要, 它既包括人们对多种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又包括逐步提高生存与生活质量, 从而使社会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然而, 我国农村贫困女性群体的存在及其生活的贫困化, 对维系家庭和社会稳定, 推动社会人文和谐的环境形成, 都起到了极大的制约作用。这一问题的存在, 不仅背离了科学发展观, 而且更会严重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村女性贫困群体的存在, 背离了我国社会发展以人为本的公正原则。罗尔斯认为,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 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在一个公正的社会里, 平等的公民自由是确定不移的, 由正义所保障的权利决不受制于政治的交易或社会利益的权衡。现代意义上的公正, 就是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被公平合理地对待, 都有机会发挥人的自身潜能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而, 长期游离于主流社会和社会进步的循环之外的农村贫困女性弱势群体的存在和由此导致出现的种种问题, 首要的就是违背了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
三、对策探讨
﹙一﹚实施男女平等基本战略保障机制。 我国农村女性生活质量的提高, 不仅有赖于社会政治体制、社会经济形态的变革, 还有赖于性别观念的转变。借鉴世界其他国家性别意识主流化的做法, 要实施男女平等基本战略保障机制:一是实施性别法律保障机制。随着形势的发展, 我们还要不断完善有关男女平等的法律体系, 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当前, 最重要的任务是, 政府应尽快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反歧视行动”法。反歧视行动的基本理念不仅是建立一个张扬社会公正、落实社会权利人人平等的社会, 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针对女性的“不公平”的关怀和分享机制。二是实施政策性别保障机制。要加快建立有性别意识的覆盖范围广泛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同时进一步加强针对农村贫困女性的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互助。在教育、健康、就业等方面对农村贫困女性各级政府要给予适当倾斜。各级妇联组织更要有针对地开展工作。三是实施性别参与机制。一方面, 建立健全民主机制, 使农村贫困妇女能够不断向决策机构反映自己的意见和需求, 争取自身平等的权利。另一方面给农村贫困妇女赋权, 使妇女拥有并知晓自己的权利, 利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创造的平等机会,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全面参与经济社会发展, 为国家发展和个人进步谋求平等地位。
﹙二﹚提升农村女性自身整体素质。只有在互动的前提下, 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 才能做到扶真贫、真扶贫, 也才能最终实现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我国应大力实施“造血”式扶贫, 即合理配置稀缺的扶贫资源, 增加教育、卫生健康、技术培训等方面投入, 来提升贫困地区的女性人力资本, 赋予其自我发展能力。一是提高心理素质。农村女性的“自我边缘化”是其发展进程中的最大障碍。农村女性贫困是社会制度与文化历史的沉积, 政府要营造良好社会重围, 为农村女性主体意识的提高进行培育。使其克服原有的自卑、小富即安和依赖心理, 认清社会发展形势, 积极主动地生活。因此, 引导农村女性抛弃传统的性别观念是使妇女摆脱贫困的关键。二是提高文化素质。教育水平与总体贫困发生率高度相关。加大教育培训力度。要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农业科技、推广、教育培训资源, 大规模、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农村妇女科技培训。在继续强化农业岗位培训的同时, 重点加强技能培训, 掌握一技之长。三是提高身体素质。总之, 农村贫困女性通过素质的提高增强获取工作的能力、抢抓机遇的能力和驾驭生活的能力, 最终转化为脱贫致富能力。
﹙三﹚突出济贫事业的“人本”原则。还有, 农村女性的贫困, 不能单纯地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层面来看, 还应该从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和人性的角度来思考。缺乏人文关怀的扶贫投入, 其扶贫对象有被藐视感和被施舍感, 其社会效益和人文效益只能是事倍功半, 并无助于社会矛盾的调和。所以, 在治理贫困的过程中, 不仅需要物质的扶贫, 更重要的是人本的关怀和感情的投资。因为, 只有人的感情、人的心理动力机制得到抚慰和激活, 人的贫困才能从本源上得到抑制, 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才能产生。
总之, 农村女性贫困是一个历史问题, 更是一个社会现实问题, 它有其孕育、生长乃至蔓延的土壤, 但依靠政府运作、社会支持, 特别是女性自身素质的提升, 农村女性一定可以走出传统思维的桎梏, 摆脱生存困境与社会边缘化的窘境。
摘要:在我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国民间的收入水平也拉开了差距, 其中农村女性贫困化问题尤其突出。本文针对此问题分析了特征和动因, 提出了以下应对的策略和办法:实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保障机制;提升农村女性素质, 增强就业能力;突出济贫事业的“人本”原则。
关键词:农村贫困女性,成因,对策
参考文献
[1]王成新等.城市贫困与对策分析[J].中国城市化, 2003, (11) .
[2]约翰.罗尔斯.正义论.
[3]瓦伦丁.M.莫格哈登.贫困女性化[A].马元曦译.社会性别与发展译文集[C].北京:三联书店, 2000.
我国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研究 篇8
关键词:集中支付,国库管理制度,现金管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共同富裕,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两个百年”奋斗梦想, 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要让梦想变成现实, 关键在农村, 重点难点主要在贫困地区。按照国家2011年新的农村年人均纯收入2 300元扶贫标准计算, 目前我国还有一亿多贫困人口, 主要集中在生态脆弱、自燃条件恶劣的中西部边远山区、革命老区等14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区。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大对老少边贫地区扶持力度”。“我们要继续向贫困宣战, 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 李克强总理对全世界的郑重承诺让贫困地区广大人民看到发展希望。中国如何不让贫困代代相传?贫困地区如何和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面临着严峻考验。
1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概述
1.1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内涵
贫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综合问题, 也是一种经济社会现象。这里首先要明确贫困地区及贫困的概念。贫困概念从理论上讲已历了100多年的历史, 贫困可以划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 前者指劳动者只能进行萎缩再生产, 后者表现为人与人之间收入的相对差异而照成的贫困状态。
绝对贫困表现为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和巩固温饱问题, 这是贫困地区最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也是中央最关注最关心的重要问题;相对贫困问题主要指发展问题和稳定地消除绝对贫困, 并加快贫困地区进一步发展, 本文会分别涉及。
同时, 贫困地区包括以下几层含义:首先贫困地区是一个经济范畴。“贫困”通常与“落后”相连, 称贫困落后地区。贫困和落后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关系, 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差别。从广义上讲, 落后地区除包括经济落后外, 还包括文化、教育、科技、管理落后等。换言之, 落后中包含着贫困在内, 既不能把二者同等看待, 也不能把二者截然分开。
1.2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1.2.1 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改革开放36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增长, 而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就业形势严重不足, 造成了县域经济发展的长期贫困, 这是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扩大的根源。针对我国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滞后, 根治的主要办法就是就地城镇化,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要实现这一目标最终还得靠县域经济的发展。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 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就会加快, 就可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促进农民增收。
1.2.2 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面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和贫困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主要体现在县域经济上, 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 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大力转变发展方式, 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 良性互动的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机制。因此, 从本质上来看, 在实施区域经济发展大战略背景下, 只有全面深化改革, 加快贫困地区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才能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1.2.3 有利于统筹社会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战略部署, 是破解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下好这盘棋, 就能盘活发展存量, 放大改革增量,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改革开放以来,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 主要原因在于农民增收缓慢, 消费相对不足。而这一原因追溯根源主要在于我国县域经济增长缓慢, 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导致。因而, 现阶段大力发展贫困地区县域经济是经济增长动力的转变必然要求, 对于经济长期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1.3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则与战略
1.3.1 贫困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原则
1.3.1. 1 坚持统筹城乡经济, 构建新型城乡互动发展。
发展贫困地区县域经济, 就是要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政策, 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提速, 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互动发展关系, 实现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目前, 解决贫困农民增收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如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如何在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1.3.1. 2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可持续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 “人”是核心。贫困地区所谋求的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 正确处理自然、传统、人文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把解决关系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 不断拓宽增收致富渠道。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创新发展理念, 转变发展方式, 破解发展难题, 调整经济结构;坚持把发展的途径和方式与发展的成效和结果有机统一起来,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坚决杜绝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1.3.1. 3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 2014年公布的“一号文件”连续11年聚焦三农, 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方面, 特别明确了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创新。贫困地区农业基础薄弱, 经济社会发展滞后, 发展现代农业要围绕高效生态优质安全的要求,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加快推进设施农业发展, 突出发展特色产业, 叫响绿色品牌, 加快推进农产品生产一体化经营, 提高农业附加值和效应, 优化生产布局, 促进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1.3.2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总体战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在贫困地区。当前,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比较突出, 不仅表现在东部、中部、西部, 不同的省市之间, 甚至同一省份的不同地区之间发展也有很大差距。贫困地区受自然、地理、历史等因素影响, 贫困面广量大, 自我发展能力不强, 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薄弱的问题仍然突出, 农民增收困难, 经济发展压力大, 加快经济发展任务仍然繁重。
从一定意义上讲, 只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了, 农民收入增长了,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盘棋就能走活, 全面小康社会就能如期实现。中央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 使农民获得更多收益, 充分说明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 加快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 切实加大贫困地区扶持力度,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投资和发展环境,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是当前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
2 我国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分析
2.1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民生活质量大幅提高, 部分地区已达到小康水平, 但还有不少地区相当落后。据统计, 目前我国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比例13.4%, 而且发展差距仍呈扩大趋势, 主要表现为:
2.1.1 贫困人口集中, 贫困程度严重。
我国国家级贫困县共有592个, 主要分布在生态环境恶劣, 自然灾害频繁, 基础设施落后, 生产生活条件差的中西部地区。扶贫开发的成本高、难度大。国家级贫困县最多的是云南, 有73个, 其次是陕西和贵州, 有50个, 革命老区山西排在第五位, 有国家级贫困县35个。据有关数据显示, 2007年, 温饱问题已解决但发展水平依然较低的贫困人口的总量从6 213万减少到2 841万;2010年我国扶贫重点县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2%, 但我国扶贫重点县绝对贫困人口、低收入人口所占的比例还特别大, 最不发达的贫困县更多。
2.1.2 贫困地区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
“没有农村的小康, 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 就没有全面小康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阜平县考察时说的一番话, 将扶贫与全面小康的关系, 做了精辟的阐释。贫困地区要大力发展经济, 缩小贫富差距。据统计, 国家级重点扶贫县中, 100个是革命老区, 43个是陆地边境县, 少数民族县有262个, 最不发达县中50个是革命老区。这些地区经济能否稳定发展关系到对老区人民的深厚革命感情, 关系到国家安定和繁荣。
2.1.3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严重滞后, 农民增收渠道困难。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但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缓慢, 缺乏活力,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大约落后10年以上。从总体来看, 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缺乏活力。2010年, 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 919元, 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3 273元, 绝对差距2 646元。贫困地区经济产业结构单一, 产品缺乏竞争力, 投资不足, 自我发展能力差, 而且来源于市场的投资更少。
2.1.4 贫困农民生活质量差, 抗御风险能力很弱。
贫困地区农村只有不到10%的人口生活与全国平均收入水平相等。有的贫困地区不通电、不通路、饮水和住房不安全等困难突出。贫困农民就业面窄收入不稳定、经济来源单一, 抵抗风险能力很弱, 外出打工的劳动力2/3以上主要集中在建筑业、制造业、采矿业和餐饮服务业等行业, 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就会延误小康社会的进程。
2.1.5 思想观念封闭保守, 人力资源素质较低。
贫困地区一些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还在一定程度影响着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知识贫乏技能不足, 缺乏竞争意识, 安贫守穷不思进取, 对法律意识淡漠或无知, 也不会利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正当权利, 特别是公共道德意识, 违法犯罪率较高。以此同时, 一些干部和群众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还不到位, 不善于抢抓机遇, 不能主动参与市场竞争, 应对市场风险的措施少, 想发展求发展促发展的氛围不浓。
2.1.6 生态脆弱, 环境恶劣, 灾害频繁, 人和自然矛盾尖锐。
据中国扶贫监测调查, 中西部贫困地区因自然灾害频发, 水土流失, 环境污染, 生态环境恶化, 对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日益严重, 资源优势很难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因此, 贫困地区要特别重视生态保护, 避免忽视生态效益而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2.1.7 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严重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地区经济实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但由于贫困地区教育、卫生、文化等改革发展的滞后,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 致使社会各项事业不能很好地协调发展, 特别是儿童入学率明显低于其他地区, 远未达到普九义务教育的标准。在医疗卫生方面, 尚有27%的村没有医疗室, 有25%的村没有乡村医生或卫生员。
2.2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分析
2.2.1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我国许多贫困地区都有丰富的资源禀赋, 但由于自然条件差, 基础设施落后, 资源优势很难转化为产业优势。
2.2.1. 1 容易形成一股强大的推动经济迅速发展的力量。
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越落后, 人们所承受的压力就越大, 这种压力如果转化为动力, 其力量是非常巨大的, 贫困地区要从解放思想和体制机制上入手, 锐意创新改革开放, 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来推动发展。
2.2.1.2可以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知识和经验。
经济发达地区之所以发达, 必定经过一番艰苦的摸索和创造, 后发地区完全可学习和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教训, 达到高起点、高层次发展, 避免走弯路, 从而减少赶超成本。
2.2.1. 3 有大量的先进科学技术可供利用。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生产力, 对今天的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它可以直接促进经济结构的变革, 提高经济效益, 加快社会发展的步伐。贫困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 要借鉴学习发达地区现成的科学技术知识, 并不需花费巨资从事研究与开发, 可以把节约下来的大量资金用于其它经济活动, 并且还可以选择技术创新模式和高起点自主创新技术, 以促进经济跨越发展。
2.2.1. 4 可以吸收大量的外来资金。
贫困落后地区一个重要特征是人均收入低。使资本很容易陷入“低投入—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之中。资金短缺严重, 直接制约着经济起飞。落后地区需要大量的资金, 作为起飞的条件, 很明显, 仅靠自身的积累远远不够, 必须靠外来资金的支持。
2.2.2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劣势分析。
所谓发展劣势, 是指贫困地区在赶超跨越发展过程中所处的不利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2.2. 1 扶贫对象规模庞大。
贫困地区突出特点主要是自然条件差、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思想观念落后, 发展意识不强、缺乏开拓精神。按照国家2011年新的农村年人均纯收入2 300元扶贫标准计算, 目前我国还有一亿多贫困人口, 扶贫开发任务艰巨。
2.2.2. 2 基础设施落后, 缺乏竞争力。
贫困地区的县、乡财政基本上还是吃饭财政, 有的地区连维持自身运转都很难, 对发展经济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大多处于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落后的偏远山区, 贫困人口返贫压力大,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足, 正是“没有梧桐树, 引不来金凤凰”, 直接影响了好项目的落户。
2.2.2. 3 支柱产业不强, 带动能力不足。
大部分贫困地区都是以农为主的经济模式, 即便有工业企业, 也是少而不大、多而不优, 能起带头作用的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少之又少, 市场抗风险能力差, 品牌辐射范围小。由于规模效益小, 市场占有率低, 产业很难做大做强, 资源优势很难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
2.2.2. 4 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发展环境不优, 增长点少贫困地区落后的区位、信息和经济基础条件, 导致资金、人才机制的不顺, 人力资源严重匮乏, 外地先进的人才吸引不进来, 本地人才、资金又留不住, 陷入“越穷越走, 越走越穷”的恶性循环, 相对贫困问题凸显。
2.2.3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从国外看, 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推进。从国内看, 我国全面深化改革,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步伐加快, 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求发展、奔小康的愿望更加强烈, 贫困地区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 我国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 也进一步拓宽了扶贫开发的渠道, 减贫途径更多。
但是, 受历史、自然、社会等方面原因的影响, 贫困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深层次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一些不科学、不适应、不可持续的问题逐步显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 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已经解决温饱的群众, 因灾、因病返贫问题突出, 返贫压力大, 相对贫困凸显, 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面貌, 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任务还很艰巨。
3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对策
3.1 战略定位
我国贫困地区因其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文化底蕴、自然资源, 从而成为我国重要的生态保障区、原生态文化发源区、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区。国家未来十年 (2011年—2020年) 扶贫攻坚主战场在中西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 确保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 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的奋斗目标 (简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 。面对历史机遇, 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刻不容缓。
3.1.1 统筹城乡发展,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发展不仅是经济的增长, 更是一个综合概念, 包括量的增长, 也包括质的提高。首先要注重贫困地区农村的发展, 解决好“三农”问题, 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其次, 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方针, 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第三,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 加大对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社会事业为重点的公共基础建设投入和服务, 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3.1.2 转变发展方式, 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贫困地区经济不发展, 小康社会就以难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 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贫困地区大多处于自然资源富集地区, 但普遍存在着粗放型发展的特征, 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传统产业发展水平低, 发展结构不合理, 农业基础薄弱, 生态环境严峻。因此, 贫困地区必须摒弃传统发展模式, 改革创新发展理念, 树立科学可持续发展思维, 把过去经济建设更多地依赖物资、资金投入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重发展规律, 在发展中促转变, 在转变中谋发展,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1.3 培育特色产业, 激活后续发展动力。
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是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的长远之策。首先, 扶贫开发已从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 转入巩固温饱成果、提高发展能力和脱贫致富的新阶段, 扶贫攻坚要更加注重扶贫对象基本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其次,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 通过合理布局, 按照“户有致富项目、村有增收产业、乡有特色产业、县有支柱产业”的思路, 严格保护耕地, 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 有针对性地扶持培育符合规划要求的特色产业, 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 做大做强特色优势农产品。第三, 进一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推进设施农业扩大规模、提升水平, 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确保贫困群众持续增收。再次, 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可以增强贫困人口“造血”功能, 调动贫困人口参与脱贫致富的主动性, 提高自我发展实施能力, 是推进贫困人口在脱贫基础上实现稳步致富的重要保障。
3.1.4 大力改善民生, 巩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不仅要解决绝对贫困问题, 而且还要稳定巩固贫困人口温饱问题。首先, 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是一项重要工作。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贫困问题的基本手段, 不断强化政策措施, 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社会保障体系。其次, 加强贫困地区的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建设, 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作用, 着力破除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瓶颈问题, 加快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促进共同富裕。第三, 加大国家财政对贫困地区民生领域投入, 把发展成果更好地用到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进一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第四, 加强对低收入群体的帮扶力度, 更加关注少数民族、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3.2 发展路径
贫困地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统筹城乡社会发展,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 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彻底解决经济发展“小、贫、慢”的问题, 就必须找到解决和启动经济发展的“引擎”来增强发展动力。那么, 如何寻找“引擎”, 增强动力?笔者认为, 关键要巧用“五力”。
3.2.1 更新观念, 改革创新, 激活“内”力。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落后, 除了客观因素外, 最重要原因就是“内”力严重不足。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牢固树立发展意识。从领导干部抓起, 改变以往那种因循守旧, 不思发展的做法, 在广大领导干部中树立发展信心, 形成集中力量谋发展, 克服困难求发展, 扎扎实实干发展的氛围;其次是改革创新体制, 完善软环境。必须从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入手, 通过成立机构、制定制度、政策服务上下达功夫, 建立起一整套经济改革方案, 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第三是深化企业改革, 壮大民营经济。要以工业经济作为重要基石, 除重点抓好本土企业做大做强外, 也要抓好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工作, 努力延伸产业链条、加快新兴产业投入规模, 打造多元化、特色化、多样化的工业集群。同时, 全力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型产业规模化、规模产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循环化为主线, 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以增加地方财力、提高综合经济实力为核心, 不断促进县域经济的赶超跨越发展。
3.2.2 创新理念, 广招客商, 突破“瓶颈”, 借助“外”力。
贫困地区要想突破发展“瓶颈”, 必须广开思路, 大打“招商引资“牌。从实际情况看, 项目建设是贫困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根本动力, 是经济翻番的先决条件。一是要全力抓招商引资, 增强发展后劲;二是要抓项目储备, 扩大持续发展;三是要优化招商环境, 提升项目投资质量;四是要抓新型项目, 促进项目转型;五是要抓招才引智, 储备人才。引进一批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
3.2.3 吃透政策, 抢抓机遇, 争取项目, 巧用“推”力。
首先要启动内力。“十二五”全力推动完成一批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 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 高起点、高标准建设, 相对集中财政、扶贫、以工代赈等资金, 积极争取信贷和民间资本投入, 力争一年办成几件大事, 几年办成一批大事;其次要抢抓机遇。要抢抓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机遇, 积极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计划笼子, 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第三要加强项目监管, 切实加强对项目建设质量的监管。
3.2.4 因地制宜, 建设园区, 打造平台, 夯实“载”力。
贫困地区发展县域经济必须从加快经济建设入手, 特别是要着力建好一批工业园区, 加强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建设, 增强园区的承载能力, 提升园区的竞争能力。一是要科学编制规划, 体现前瞻性。按照“集中布局、土地集约、产业集聚、适度超前”的原则, 做到“一次规划、长远受益”, 提升园区整体形象和项目承载能力;二是要严格执行规划, 突显权威性。要严格按照发展规划推进园区开发、按照建设规划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按照产业规划布点招商项目, 使整个园区在“功能分类、产业分区、区块衔接、整体协调”的思路下有序推进。
3.2.5 优化配置, 整合优势, 凝聚“合”力。
贫困地区县域经济主要表现是规模小, 科技含量低, 积累不够, 竞争力不强。从区域竞争的态势看, 特色就是财力、潜力和生命力, 特色是品牌、是市场、是竞争力。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就必须更好地适应形势, 放大优势, 培植强势, 做亮特色经济。
因此, 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 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形成合力, 结合本地资源状况开辟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结束语
经济贫困 篇9
近年来, 云南分行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要求, 认真履行金融扶贫的社会责任, 积极探索, 把做好云南省滇西边境山区、乌蒙山区、石漠化地区、藏区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金融服务工作, 帮助贫困地区脱贫作为新时期服务“三农”的重要工作来抓, 取得良好成效。截至目前, 该行在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贷款余额达到了1030.68亿元, 较2013年末增加166.2亿元, 增幅达19.22%, 分别高于全行和三农同期贷款增幅3.62个和3.14个百分点, 有力支持了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经济贫困 篇10
一、围绕重点项目建设抓整合, 发挥资金综合效益
任何一项工作靠某一个部门、某一个项目单打独斗是难成气候的, 必须整合各方资源, 采取“各做一个菜, 共整一桌席”, 才能形成集聚效应。自治县财政部门坚持从做项目规划时就做到“四统筹”, 即“政府主导统筹, 项目区域统筹, 部门责任统筹, 建设内容统筹”, 财政、水利、发改、扶贫、国土、农业等相关部门联系沟通, 把所有能规划到项目区的项目首先全部规划到项目区。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 及时整合可以整合的一切项目资金。在实际工作中坚持突出受益农民主体作用, 在涉及土地、水利、交通设施整合上, 大力实行“村级议定, 乡镇审定, 县级确定”的工作模式。对涉及到占地的农户进行广泛动员, 凝心聚力, 达到了受益农民自愿“青苗不要损失、占地不要补偿”的效果。
一是围绕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整合。2009—2011年第一轮小农水重点县项目总投资5533万元, 其中中央财政2400万元, 省级财政1200万元, 县级配套225万元, 群众投工投劳折资1708万元, 实现整合项目18个, 整合资金达1.07亿元。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10万亩, 新修和改造渠道166.185km, 堰塘整治114处, 新修和整修取水坝74处, 新建输水管道253.78km, 新建抗旱水池731处, 3.56万立方米。通过三年建设, 基本完成县域内主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配套改造, 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灌排工程体系, 项目区内基本实现“旱能灌、涝能排、运行畅, 生态美”, 达到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抗御特大干旱灾害时, 小农水工程担当起了输水动脉重任, 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主力军作用。
二是围绕中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油茶示范基地项目整合。2011年我县启动中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油茶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规模6000亩, 建设地点为磨市镇, 涉及行政村6个, 总投资3307万元, 其中:中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800万元, 整合财政资金2111万元, 引导社会投资396万元。为推进我县油茶项目建设发展聚集了强大合力。
三是围绕整村推进整合。2012年我县启动9个整村推进村项目建设, 财政部门按照“13213”扶贫模式 (1个县委常委、三个部门、帮扶2年、帮扶1个村、整合300万元以上资金) 整合安排资金2881万元, 其中:财政扶贫资金900万元, 以工代赈资金300万元, 行业扶贫资金1681万元, 加上群众自筹资金3183万元, 9个村的投资总额达到6064万元, 实施生产发展项目65个, 基础设施项目10个, 社会发展项目5个, 科技推广与培训项目3个, 减贫效果明显, 9个村减少贫困人口2512人, 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18%, 净增479元。
二、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抓整合, 不断优化资金配置
为解决自治县重点农业特色产业存在的规划布局不太合理、技术服务滞后、品牌多而杂、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县委、县政府决定围绕“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油茶、核桃、魔芋、栀果和茶叶产业基地各1万亩”的目标, 要求按照“统筹安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 整合涉关部门项目资金1850万元, 扎实抓好重点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为从资金上确保“五个一”项目的顺利实施, 自治县财政部门主动与各涉关部门联系, 多次召开专题会议, 围绕“五个一”产业基地商讨各项目资金的分配方案、报账要求、拨付流程, 将各涉关部门的项目资金科学合理地分配到“五个一”产业基地, 既实现了产业基地资金的整合, 又保证了各涉关部门项目资金渠道不乱、用途不变。
三、围绕资金监管抓整合, 提高部门综合服务水平
为拧紧“跑冒滴漏”的资金龙头, 自治县财政部门对资金使用进行全程动态跟踪管理, 在项目资金监管上通过“五制”服务形成监管合力, 在项目管理上推行“四统一”, 并建立项目建设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对项目实施质量和效益进行综合评价, 并作为今后项目安排的依据, 为项目的整合提供了保障。
一是推行“五制”形成监管合力。实行财政资金计划“呈报制”。对重点支农项目的申报、支农资金的分配以及落实支农资金责任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的措施向县政府专题呈报, 以取得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实行与涉关部门“联系制”。对财政资金管理的办法、规定、措施、要求, 通过与涉关部门的定期联系、及时沟通、组织学习, 赢得了各相关部门的主动支持和全力配合;实行财务人员“培训制”。县财政局将各相关资金管理政策及措施, 以多种形式, 组织涉关部门和财务人员、报账人员、乡镇财政所农财会计人员学习、培训, 把资金的监管关口设置到资金支出的最前沿, 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奠定坚实的基础;实行项目资金“报账制”。由乡镇负责实施的项目实行乡镇财政报账制, 由县级负责实施的项目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 明确报账各相关部门职责, 财政专项资金报账管理, 不得改变各级财政部门、项目行政主管部门和项目建设单位的原有职责;实行资金管理“考核制”。对财政资金管理工作责任进行明确, 对财政资金的使用、管理实行一同研究、一同安排、一同检查、一同考核, 形成了互为依托, 协调配合, 合力攻坚, 良性互动的工作新格局。
二是推行项目管理“四统一”。统一申报:所有的项目必须先由县整合办审核, 经县整合协调领导小组审定后, 才能逐能上报;统一评审:对拟实施的涉农项目统一组织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 以效益定项目, 以项目定投资, 提高资金效益;统一批复:所有实施的项目一律由县政府统一批复实施, 一经下达, 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统一资金管理:所有涉农项目资金由自治县财政部门统一调度和监督整合资金的使用, 实行县级财政报帐制和国库集中支付制, 强化资金到位约束管理。
经济贫困 篇11
【关键词】精准扶贫;贫困村;经济发展
作为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的重要机制,精准扶贫要求对不同的贫困村和贫困户,运用“三合”对扶贫对象给予精准识别、帮扶和管理的扶贫方式。精准扶贫的重点为“外扶激活内源”,以提高技能经验和扩大信息知识以及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为切入点,将贫困户与贫困村的内在发展潜力激活出来,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实现大部分贫困户早日脱贫的目标。
一、农村实行精准扶贫的难点
对未来农村减贫来说,精准扶贫意义重大。现阶段,农村的精准扶贫重点表现在精准识别、精准扶持和精准考核三个地方。就精准识别来说,国家已出文进行规定,贫困家庭和人口的标准为年收入低于2736元。据相关数据表明,我国年收入低于2736元的人员总计8249万人,而这就是日后精准扶贫项目中的重点对象。
从精准识别层面来说,最困难的问题就是怎么将农户的收入进行一个精准的统计。一般来说,精准识别都是由专业机构进行认定的,但是对于基层政府来说,进行统计缺乏足够的资金。在缺少对家庭收入准备的识别之下,基层政府对贫困家庭建档立卡和人口识别的工作一般都是在规定名额的控制下,根据基层民主的评议模式进行识别。这些名额都是通过调查数据完成统计的,在名额数量上允许一定的幅度,这样的方式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识别出现偏差。
从精准扶持层面来说,目前还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即传统的扶贫项目对于贫困人口的精准性不够,贫困人口无法在有效的扶贫中得到益处。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点工作应该是对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做好基础设施建设还可以为较为富裕的农户提供更多的利益。另外,还有一部分较好的项目因为贫困户无法担负配套资金的共同参与,在一定程度上超出贫困户的承受能力范围而失败。除此之外,产业扶持的政策在能力、观念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很难做到贫困户的全覆盖。同时,在一些金融扶贫项目中,出现了扶贫基金与扶贫项目打包的情况,灵活性不够。大部分扶贫项目在一些规定上较为合理,但是因为贫困户在素养、能力上的差异,导致多方面出现瓶颈。
从精准考核层面来说,因为精准识别还存在较多问题,连锁反应,精准考核也会因为对贫困户的考核不到位,具体效果不突出,用收入标准进行精准考核肯定会影响精准贫困的效果,这个问题是目前精准考核存在的最大困境。
二、怎样做好农村的精准扶贫
1.完善经济发展总体规划
一是要有全局性与针对性的规划。在进行产业扶贫开发过程中不能只选择见效快、取得经营成效较快的地方,同时以放任自流的态度对待不具备产业开发条件的贫困村。针对部分劳动力与优势产业开发资源缺乏的贫困村在发展经济时应展开统筹规划,积极探索致富之道。二是要将区域间“一产接二产连三产”的整体规划工作落到实处,全局规划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空间布局以及旅游精品路线设计在内的多个方面,促进产业之间融合互动与资源整合的提高。三是在经济规划过程中,发挥引导作用,加强生产合作社、生产基地之间的交流合作,构建资源共享与风险共担机制。四是对以解决就业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机制进行完善。在经济发展规划中,要对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发展,优先解决农民就业问题,让农民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除此之外,还要继续将提升贫困村剩余劳动力综合素质与转移就业工作落到实处。
2.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第一,探索完善土地制度改革,内容包括有利于促进贫困村产业开发的农村土地流转、租赁与抵押等方面。第二,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管理机制,以市场化促进农业建设用地、宅基地以及集体土地等的流转使用。第三,对农民通过集体用地、宅基地获得资产性收益的土地制度改革展开积极探索与完善。第四,探索完善包括宅基地基本制度、可行的农民限制房屋回收利用与多占宅基地整改制度。
3.完善政府配套服务体系
首先,政府应检验目前精准扶贫政策体系的协调性与实效性,对精准扶贫的顶层制度建设予以不断完善。其次,政府在贫困农村经济发展的财政投入上应加大力度。再次,继续加强相关配套服务,内容涉及移民搬迁、保障扶贫、教育扶贫以及医疗扶贫等。最后,政府应加大对诸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金融保险体系构建等与扶贫工作紧密相关的制度机制予以完善。
三、结语
现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便是“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这对实现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条件。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便在扶贫开发工作上不断加强,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即体制扶贫、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扶贫攻坚、扶贫新开发与扶贫成效巩固。顺利实施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农村扶贫纲要”,更让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断下降的农村地区贫困人口与贫困发生率,提升了农村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也基本解决了农村居民生存与温饱问题。新背景下,精准扶贫政策的大力开展不但可极大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对小康社会的建成来说也是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黄承伟,覃志敏.我国农村贫困治理体系演进与精准扶贫[J].开发研究,2015,02:56-59.
重庆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新思路 篇12
近些年来, 国内政府强调重视完善惠农政策, 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农业投入, 切实推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确保新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是, 与之相比的欠发达地区, 在推进地方经济发展中任有待更进一步的探索和思考。文章就制约重庆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 针对性提出可发展战略, 以供参考和借鉴。
2 制约重庆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
2.1 劳动者素质低
在贫困地区很多家庭, 对子女的教育工作不是很重视。慢慢的, 就形成了农村人口素质低, 整体劳动力综合素质低下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 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 目前国内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很多农户认为即使有再高的文化水平、再高的学历水平, 没有很好地人脉关系, 在城市找到工作也是很难的。在这种思想的作祟下, 不少孩子提前缀学, 提早加入了外出务工的队伍。有的甚至举家迁移, 外出务工或做买卖, 将耕地直接外包给别人。另一方面, 留守农村的农民, 不是妇女, 就是老年人。这些人, 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限, 也没有很好的机会去农职院校学习和深造。长久以来, 他们更喜欢沿袭传统的种养模式, 采用传统落后的技术。由此, 想要通过他们肩负起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尚且存在很大的难度。
2.2 传统农业出资高、成本低
比较而言, 贫困地区农业经济相对比较薄弱, 水利基础设施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滞后, 再加上近年来农业生产资料, 如农药、化肥、柴油等采购成本不断上升, 使农作物的种植成本增加, 导致贫困地区规模化、机械化农业生产很难在短时间内得以实现, 许多落后的农机具仍在使用, 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速度较慢, 生产效率低下。落后的农业技术和老化的种植模式很难支撑起贫困地区的农村经济的发展, 投入高、收成低的对比关系极大地阻碍了重庆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
2.3 小生产和大市场不适应
近年来, 差不多每年都有因某种蔬菜价格偏低而烂在地里的情况, 这与农民跟风种植有很大的关系, 某种蔬菜贵了大家都跟着种, 结果因种植过多, 价格偏低不够力气钱运费钱而烂在地里没人管。市场组织不力, 市场信息不顺畅和缺乏市场应对机制, 特别是贫困农村经济还没有真正进入市场, 农户对风险的抵御能力较弱, 成无情的市场风险的牺牲品和承担者, 从而制约贫困农村经济的发展。
3 重庆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新思路
新时期, 缩小贫富差距, 仍然任重而道远。在全面实现小康化这个问题上, 我们要继续向贫困宣战, 实现区域开发与扶贫相结合, 加快脱贫步伐。而对待这个问题上, 重庆本地更应该抓住机遇, 实现地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3.1 重视并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的扶持力度
重视并加大对贫困地区经济的扶持力度, 本着金融和财政分工协作的原则, 争取做到金融投入有序, 财政支撑到位, 切实发挥政府财政的宏观调控力度, 实现市场融资与政府调控的协调配合, 逐渐改善贫困地区落后的设施基础, 提升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硬件配置水平。同时, 重视科技投入, 提升科技含量, 增强市场竞争力。重庆政府注意对贫困地区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 多措并举推广融资政策, 支撑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的繁荣和昌盛, 共同发展地区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项目, 为今后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硬实力支撑。
3.2 加大并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综合素质水平
农民综合素质水平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软实力, 持续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民的基础教育, 扩展农业技术培训项目, 提升农户从事劳作的基本技能和能力, 将有效提升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水平。实际上, 贫困地区农民的综合素质水平, 普遍是不高的, 在以往的经济发展过程中, 这一软肋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其经济收入水平的提升。由此, 履行“本年大吉, 教育为本”的基本国策, 地方政府积极出台优惠政策, 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教师充实基层师资队伍。动员一切可动员的力量, 支持和提升贫困地区的综合教育水平。同时, 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 不能脱离本地特色种植产业及支柱产业的项目, 围绕着这些关键点组织丰富多彩的实用技术培训, 切实提升民众的综合素质水平, 为农户增收增产提供可行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3.3 提高并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
就贫困地区农村实情而言, 劳动力过剩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更好地安置这些劳动力, 建议切实发挥好跨区域流动中介机构的作用, 多鼓励组织形成劳工服务中介组织, 有效保护用工单位、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消除不同区域间的就业制度障碍, 形成一个开发的、有序的、统一的、城乡结合的劳动力市场, 切实保证劳动力间的有序转移和流动。
3.4 调整三大产业结构
单一的种植业需要向大农业、多元化产业结构调整, 加大力度发展加工产业与服务产业, 推进贫困地区开展多种经营, 优化产业布局, 根据不同资源优势创不同特色品牌, 发展有地域特色、风情特点的产业。如可利用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产业, 或利用不同土壤情况, 种植不同的经济作物, 培育和发展林果基地、食用菌基地、蔬菜基地, 促进农业持续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治国.建议多刊登贫困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文章[J].中国民政, 1995, (1) :27.
[2]白光红.对贫困地区农村服务体系管理建设的思考[J].创造, 2001, (5) :22-23.
【经济贫困】推荐阅读:
农村经济贫困05-11
家庭经济贫困情况范文12-27
关于贫困地区发展农村经济的调研文章范文07-29
关于西部贫困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点思考12-31
制约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对策01-06
贫困线与贫困人口问题08-16
贫困家庭贫困补助申请书11-09
现代性贫困观的贫困06-23
遍访贫困村贫困户简报05-18
贫困申请书:贫困补助申请书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