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减少

2024-06-28

贫困减少(共3篇)

贫困减少 篇1

一直以来,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时始终将城镇经济的发展作为社会经济建设工作的重点,一定程度上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城乡发展水平的差距逐渐拉大,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贫富悬殊也越来越大,社会矛盾逐渐显现,各种突发性事件也频繁发生。据大量统计数据表明,我国贫困人口绝大部分集中分布在农村地区,近年来,虽然国家持续关注农村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支农政策,在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这些措施多为外部辅助手段,只是暂时减缓了农村贫困水平,一旦脱离政府及外界的支持,农村依然会陷入贫困状态,也就是说,政府的这些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通过多年来的实践探索,我们认为发展农村金融是一条能够有效减少农村贫困的重要途径。农村之所以贫困,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发展资金以及各项资源,因此,金融机构若能在有效规避自身风险的前提下给农村的一些贫困户或农村脱贫项目注入资金,促进贫困户或农村经济组织自主发展能力,从而可缩短城市与农村发展水平的差距,推动我国农村扶贫减困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

农村金融体系是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农民融资以及农村各项经济活动开展的重要保障之一。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主要由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及地方性非银行金融机构共同构成。虽然近几年来,在农村设立网点的金融机构在逐年扩展,开发的金融产品在靠拢农村发展实际,但从整体情况来看,农村金融体系在我国整体的金融体系当中依然属于薄弱的环节,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尤其是,部分农村金融机构显现脱农化的发展倾向,造成了农村资金大量外流的现象,形成“抽血”效应,反而加剧了农村的贫困程度。就目前发展状况而言,能够为农民提供农民融资服务的只有农村信用社了,但受各方面原因限制,信用社所能提供的金融服务范围以及能力也都是相当有限的,并不能有效减少农村贫困问题。

总的来说,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金融资源甚为匮乏,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环境问题突出,导致许多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功能发挥甚微,运行效率低下。高成本、高风险、低盈利的运营环境使得这些以效益性为基本经营原则的商业银行开始有选择性地在地域间提供金融服务且服务项目的种类也是相对有限的。我国各大型商业银行金融机构,除农行之外在县域范围内的覆盖都是极为有限的,并且大部分都是单点分布的支行。至于一些中小型的商业银行,由于规模较小,所以在成立初期主要服务内容为城市金融业务,很少有在县域设置网点,而且为数不多的网点也大多都是分布在东部地区的一些发达县域,而那些发展水平严重落后的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则被边缘化,贫困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导致国家整体的扶贫减困工作水平停滞不前。

综上,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的整体发展现状为: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服务种类有限、金融机构之间缺乏竞争力以及金融资源分配不合理等等。因此,要想有效减少农村贫困,促进农村经济自主增长能力的形成,缩小城乡发展水平差距,我们有必要稳定当前的农村金融体系并引入新的金融资源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二、农村贫困特征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我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886元,在扣除价格因素之后,实际增长比为6.5%,与6.7%的经济增速较为接近。具体地,从各常住地区数据来看,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16957元,而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则为6050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为2.80,比2015年上半年同期缩小了0.03。从实际增长比来看,城镇居民为5.8%,农村居民为6.7%,也就是说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收入增幅都超过了城镇居民,这也验证了目前我国针对农村地区减贫工作所实施的相关政策的可行性。虽然农民的收入增加了,收入增幅也跑赢了城镇居民,但城乡之间还存在着较为悬殊的贫富差距,大部分的农村地区依然贫困。从宏观角度来看,目前限制着我国农村地区人口经济收入增长的因素非常明显,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以及影响农民增收的不确定性因素也都较为突出。

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市场效应在企业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进而对农村居民的收入也产生了一定程度影响。尽管近年来,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相关政策的落实到位,也都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整体水平增长。随着农民收入渠道的增多,工资收入在农民所有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也正逐渐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整体比重依然居高不下,所以政府如果不能保证农民的工资收入平稳增长的话,想要实现农民的增收幅度持续跑赢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将非常困难。此外,农村低收入户增收困难也是农村经济贫困现状的典型特征之一。以宝鸡市为例,2015年,宝鸡市低收入户的人均工资性收入仅为3218元,转移性人均收入则为2380元,除了绝对收入水平低之外,这部分低收入户的收入增幅增长速度也十分缓慢。这主要是因为,农村低收入户的家庭经济来源单一,工资性收入非常少,加上低收入户的家庭资产几乎为零,文化程度偏低且缺乏经营的能力及守信度,生产要素的组成结构非常脆弱,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因此,仔细分析并探讨农村金融对减少贫困的作用机制及影响效果,对于解决我国农村扶贫减困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能够帮助政府制订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农村经济改革政策。

三、加强农村金融对减少贫困作用的有效具体措施

(一)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引导并支持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政府在开展农村扶贫减困工作时,应改变传统的工作思路,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金融的发展上来,构建多元化的发展模式。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效率都较为低下,农村地区的金融市场基本上被农村信用社全面垄断。所以政府需要加快建设并完善农村现有的金融体系,引入新鲜的血液,促进农村金融模式的多元化发展。首先,应始终坚持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以及农村合作信用社三大金融机构为主导,加快改革进程,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方向进行重新定位,根据市场多样化的发展方向灵活转变金融机构的经营机制,提高其金融服务水平,进而增强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力;其次,政府还应拓展农村邮政储蓄银行的现有业务,充分利用其网点分布的优势,提高其小额贷款的范围与额度,实现金融资源回归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最后,对于一些村镇银行、小贷公司等,政府在政策上应予以积极的引导与鼓励,补充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加强农村自身的金融供给能力,从根本上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

(二)构建全面多层次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

政府在建设金融体系时,应着力构建普惠金融体系,加大农村金融发展工作的创新力度与扶持力度。此外,针对目前农村资金大量流出的现状,还应建立一种有效的资金回流机制。毋庸置疑的是,农村信用社一直扮演着农村地区普惠金融体系的主力军角色,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以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农业担保和风险补偿机制,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机构减少贫困、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持性作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政府在开展农村扶贫减困工作时,应重点关注金融发展对减少贫困的“空间溢出效应”以及“门槛效应”。针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困难的现状,应加大农村金融的发展以合理引导并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了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对减少农村贫困的作用,我们需要构建起多元化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提升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此外还需建立普惠金融体系,全面保障农村弱势群体的基本经济利益,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李瑞晗.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2016(20).

[2]黄晓东.农村金融市场供求理论对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启示[J].广西农学报.2016(02).

[3]向钦琳.探究在市场经济视阈下如何进行农村金融改革[J].新经济.2016(20).

贫困减少 篇2

原标题:中国对外援助主要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减少贫困和改善民生

北京7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日发表的《中国的对外援助(2014)》白皮书指出,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减少贫困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对外援助的主要内容。中国重点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促进农业发展,提高教育水平,改善医疗服务,建设社会公益设施,并在其他国家遭遇重大灾害时及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促进农业发展方面,中国通过援建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派遣农业专家提供咨询和开展技术合作、培训农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等方式,积极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有效应对粮食危机。2010年至2012年,中国对外援建49个农业项目,派遣1000多名农业技术专家,并提供大量农业机械、良种、化肥等农用物资。

提高教育水平方面,2010年至2012年,为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提升教育水平,支持其教育均衡、公平发展,中国通过援建维修校舍、提供教学设备、培养师资力量、增加来华留学政府奖学金名额、支持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等,不断加大教育援助力度。2010年至2012年,中国政府共资助76845名留学生来华学习。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方面,2010年至2012年,通过援建医院、提供药品和医疗设备、派遣医疗队、培训医疗人员、与发展中国家共同开展疾病防治交流合作等形式,中国支持受援国进一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提高疾病防控水平,加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中国援建约80个医疗设施项目,对外派遣55支援外医疗队,累计3600名医护人员,在受援国近120个医疗点开展工作。

贫困减少 篇3

关键词:生态环境建设,贫困人口,云南省

生态环境问题是指由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失调, 从而威胁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云南贫困地区与大多数贫困地区一样, 都存在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一方面生态环境恶劣、自然资源匮乏是贫困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人们迫于生活的压力, 又对大自然进行掠夺, 长期的资源过度开发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使得自然灾害频发。云南贫困地区扶贫过程中, 要把环境恢复与扶贫结合起来, 才能让生态环境建设步入良性循环。

1 云南贫困人口的现状

1.1 贫困人口多

云南是集边疆、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的省份, 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73个, 是全国贫困县最多的省份。云南有滇西边境片区、乌蒙山片区、石漠化片区、藏区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涉及85个片区县。农村贫困人口661万人, 居全国第二位, 贫困户700万人约175万户、贫困村4277个、贫困乡镇47个, 扶贫任务艰巨。云南特有的景颇族、佤族、拉祜族、傈僳族四个特困民族, 贫困人口均占本民族人口的50%以上。

1.2 贫困程度深

云南省的一些贫困地区不是一般的贫困, 而是绝对意义上的贫困。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 交通不便, 整体发展水平还很低, 部分自然村寨不通电、不通水, 村寨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

1.3 脱贫难度大

云南贫困人口多分布在自然条件差的地区。例如:滇东北的昭通地区位于高原地带, 地质地形和气候环境都十分复杂, 每年都发生地质灾害或气候灾害。同时昭通又与四川、贵州两省接壤, 少数民族杂居, 许多贫困人口聚居区自然、社会环境十分恶劣和复杂, 人民生产生活艰难。

2 云南生态环境建设与贫困之间的关系

2.1 贫困主要发生在生态恶化、自然条件差的地区

云南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乌蒙山区、滇西北横断山区、滇东南岩溶地区和滇西南哀牢山区及滇中梁王山区。这些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易导致生态系统失衡, 使本来就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 直接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2.2 生态环境恶化进一步加剧贫困

脆弱的生态环境和贫乏的自然资源使当地居民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人们不得不对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和经营同时更加脆弱的生态环境反过来又加剧对人类生产和生活行为的制约, 造成生态环境的调节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不断下降, 陷入“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

3 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云南自然环境的复杂性、特殊性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构成了云南特殊的人地关系。人们为了生存发展不断向大自然掠夺, 造成森林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贫瘠、石漠化面积扩大、自然灾害频发, 使得生态环境日益脆弱。

3.1 森林覆盖率有所提高, 但森林质量不高

云南省是四大林区之一, 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云南解放初期的森林覆盖率为48.0%左右。“大跃进”时期开始对森林大面积采伐, 到了上世纪70年代森林覆盖率降到24.9%。从1978~1980年, 云南省对全省森林资源进行清查, 森林覆盖率为24.0%。从1989~1997年在全省开展造林、封山育林, 森林面积逐年增长。1997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3.6%。1998年起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国有重点森工企业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到2013年云南省森林覆盖率达52.9%。目前, 森林覆盖率达54.6%。

目前, 虽然森林覆盖率已经回升至54.6%, 但森林质量有待提高。有些地方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为了栽种经济林不断的毁坏森林, 使得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例如:2000年以来, 西双版纳州新造橡胶林达20万hm2, 橡胶林面积从1988年的7.73万hm2增加到41万hm2。在与缅甸、老挝接壤的澜沧江沿岸, 中国一侧的原始森林几乎消失殆尽, 不管条件优劣都种上了橡胶树或其他一些经济林木。西双版纳近30年间热带雨林共损失了约40万hm2, 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被转换为单一种植的橡胶林。

3.2 水土资源不断流失

云南省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岩溶面积为11.1万km2, 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8.1%, 居全国第二位。全省129个县 (市、区) 中, 有118个县 (市、区) 不同程度存在岩溶分布。岩溶地区石漠化是云南省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 影响着长江、珠江、澜沧江等国内、国际重要河流的生态安全, 制约着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之传统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及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引起水土失衡, 使局部地区生态环境严重退化, 荒漠化加剧。大片的水土流失, 造成土地退化、耕地锐减和生态恶化, 威胁粮食安全、生态和饮水安全, 直接危及云南各族人民的生存和发展。

从表1中可见, 云南省石漠化监测区轻度石漠化土地面积137.4万hm2, 占监测区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48.4%;中度石漠化土地面积112.0万hm2, 占34.9%;重度石漠化土地面积25.0万hm2, 占8.8%;极重度石漠化土地面积9.6万hm2, 占3.4%。

3.3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

云南贫困地区大多处于山区、半山区、高寒山区、边疆地区等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这些地方山高路险、土壤贫瘠,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抗干扰能力弱, 一旦遭到破坏, 再恢复原状的难度大。大部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差, 脱贫的难度大, 返贫率高。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一方面为了经济的发展, 人们不得不让大自然索取更多的资源。另一方面过度的索取使得本来就脆弱的生态系统进一步退化, 进而又加重了贫困的深度, 最终危及山区群众的生存和发展。例如:滇东北高寒、环境恶劣、人口与土地资源矛盾突出, 滇西北高山峡谷相间、相对高差大、地势险峻、泥石流多发, 滇东南石漠化严重、干旱缺水, 以及开发利用滞后、耕作方式落后、民族跨境而居的边境一线地区。

3.4 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

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人们对山地资源掠夺性开发, 对山地环境变化的影响, 促使山地灾害分布广, 活动频繁, 生态环境恶化, 旱灾、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涝等自然灾害不断。2013年云南进行地质灾害隐患情况的核报, 初步核实云南省目前共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22469个, 其中因自然因素引发的20526个。

据资料统计, 云南地质灾害约占全国总数的1/10, 泥石流给云南省带来的经济损失, 一般年份超过5000万元, 重灾年可达2~3亿元, 分别约占全省年度财政支出的2%~10%。例如:2013年1~10月, 昭通、曲靖、文山、红河、昆明、玉溪、楚雄、丽江、大理、德宏、西双版纳等州市发生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35县次。

4 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减少贫困人口的措施

4.1 加大教育投入, 提高人口素质

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 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一方面通过知识的普及加强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让人们意识到过度开发所带来的危害。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强产业安置引导和教育培训的投入。在贫困地区开展务工技能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提高其增收创收能力, 同时还应加大劳务输出部门招聘、培训、护送的必要经费的投入, 对家庭十分困难的外出务工人员采取小额贷款形式解决前往路费。

4.2 发展生态旅游业, 旅游扶贫

云南美丽的自然风光,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使云南发展生态旅游业有着独特的生态优势。例如:丽江是一个多元文化交汇的地方, 创造了东巴文化为主的民族文化, 涵盖了东巴文字、东巴经、东巴乐舞、东巴祭祀为主要内容的东巴文化。丽江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把合理利用丽江生态旅游资源和保护生态旅游环境相结合, 做到生态旅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同时, 建立健全促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 使生态旅游业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4.3 改善生态环境, 实现良性循环

生态环境恶化使水土流失、泥石流、石漠化等生态灾难加剧, 这严重阻碍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只有加大生态建设投资力度, 恢复当地的生态环境, 走生态扶贫的道路, 才能彻底消除贫困的根源。改善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 实现良性循环, 这样贫困地区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4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生活环境

对贫困地区进行基础设施条件建设, 改善当地的交通、通讯网络, 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提高灌溉效率, 改良中低产田, 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产量, 保护好植被, 从而建设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沼气等清洁能源, 减少乃至消除以柴为薪、挖煤为炭的局面。确实保护好山区生态环境, 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打下良好的基础。

4.5 发展高原特色产业

云南属低纬高原, 地貌立体, 山地、丘陵、盆地、河谷应有尽有, 山多原少, 气候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和垂直层次差异。可根据气候差异, 扬长避短, 可合理利用小气候资源, 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云南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 成就了一年四季中农产品物种丰沛。同时加之云南很多地方还未被大规模开发, 这些地方植被良好、污染较少, 是绿色农产品的天然基地。现代人要求绿色生活, 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成为人们的首选, 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要加快优质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 进一步提高农产品深加工转化率, 提高特色农产品附加值。

云南省生态环境建设与扶贫要统筹兼顾, 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生态环境脆弱的贫困地区, 要摆脱贫困的恶性循环, 实现真正的脱贫, 要立足于自然、文化、生态等资源禀赋, 积极引导广大人民, 扭转掠夺、耗竭式的开发模式, 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贫困减少】推荐阅读:

减少故障10-15

减少因素05-14

减少误差05-23

减少干预07-09

减少流失08-03

减少调查09-18

减少成本09-29

减少伤害10-01

减少纠纷11-01

减少失误12-12

上一篇:汉语词汇的趣味性教学下一篇:数字时代的网络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