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状况(精选11篇)
贫困状况 篇1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中的弱势群体, 也是令人关注的特殊群体, 约占高校学生的20%-25%。经济上的窘迫使这些学生疲于为生存和求学而奔波, 使他们承受着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随着贫困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 他们的资助与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工作既是体现高等教育公平的要求, 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贫困大学思想状况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贫困大学生的政治倾向、人生态度、道德观念、心理状态、社会参与等方面思想现状, 向我校在校贫困学生发放问卷200份, 收回182份, 回收率91%。调查结果表明, 贫困大学生思想的主流是积极、健康、敏锐、活跃、与时俱进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对国家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并愿意做出贡献
调查显示, 94.3%的贫困生“为是一名中国人感到自豪”, 86.4%的贫困生表示“平时关心国家大事”, 82.4%的贫困生“认为中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88.6%的贫困生“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信心”, 80.7%的贫困生“认为大学生应积极入党”, 64.8%的贫困生“愿意到基层、边疆、西部、辽西北等国家需要的地方锻炼”。这些数据表明大多数贫困大学生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 热爱祖国, 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关心国内外局势和热点问题, 对我国的发展道路表现出较高的认同度, 并且能付诸行动, 愿意到基础、西部地区锻炼自己, 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这是在日益开放和迅速发展的新世纪, 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的大学生应有的心态。
2、生活态度积极, 价值取向多元化发展
在问及“你对未来抱有一种什么样的态度?”74.4%的贫困生表示对未来充满希望, 23.3%的贫困生表示对未来是迷茫的, 2.3%的贫困生表示对未来悲观。在回答“你的理想明确吗?”的问题时, 38.6%的贫困生表示“十分明确”, 58.5%的贫困生表示“不太明确”, 2.9%的贫困生表示“没想过”。这表明大多数贫困生对个人前途和未来发展持积极态度, 但也呈现出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对当前生活迷茫的矛盾状态。在问及“你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 68.2%的贫困生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人格是否高尚”13.1%的贫困生认为取决于“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6.8%的贫困生认为取决于“社会名望的高低”, 6.3%的贫困生认为取决于“生活是否舒适潇洒”, 2.8%的贫困生认为取决于“金钱的多少”, 2.8%的贫困生认为取决于“权利的大小”。这表明贫困大学生价值取向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但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保持一致。
3、能承受一定压力, 但存在自卑心理
调查显示, 认为目前“有压力”和“压力大”的贫困生分别占55.7%和34.7%, 共占90.4%。在问及“你的压力来源"问题是, 23.3%的贫困生认为来源于学业, 2.9%的贫困生认为来源于情感, 15.3%的贫困生认为来源于经济, 58.5%的贫困生认为来源于就业。如果遇上压力72.2%的贫困生会找老师、同学或父母倾吐, 27.8%的贫困生会自己一个人承受。这表明多半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普遍存在学习、经济、就业和情感方面的压力, 其中就业压力是最普遍的压力, 多数贫困生能面对经济贫困的现实, 找到合适的缓解压力的方法, 但也有少部分贫困生自我封闭不愿向他人求助或倾诉。在贫困大学生中有自信的同学占36.4%, 其中63.6%的同学不太自信或自卑。32.3%的贫困生经常处于压抑、烦躁的情绪中。42.6%的贫困生在与同学交往中会或有时会感到自卑。39.8%的贫困生在学校与同学关系一般或不好。这表明部分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困难而缺乏自信甚至自卑, 但又有强烈的自尊心, 人际关系十分敏感, 怕在交往中受到伤害, 容易产生压抑、焦虑等情绪和妒忌心理。
4、具有较高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良知, 诚信意志力应进一步提高
在问及“为摆脱经济困难, 你会做违背法律和道德的事吗?”89.8%的贫困生表示“不会”, 5.7%的贫困生表示“会”, 4.5%的贫困生表示“偶尔会”。“如果你申请到了国家助学贷款, 你会按协议规定还款吗?”97.2%的贫困生表示“会”, 1.7%的贫困生表示“不会”, 1.1%的贫困生表示“看情况, 有钱就还, 没钱就不还”。调查表明, 贫困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良知, 诚信状况良好, 但在少数贫困生身上仍然存在诚信缺失的现象, 知与行相背离, 坚守诚信的道德意志力不强的问题。这也是高校诚信教育所要消减的现象。
5、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 渴望展示自己
在调查中, 39.8%的贫困生担任过班级以上学生干部, 60.2%的贫困生没有担任过学生干部, 64.2%的贫困生你认为“社会实践, 积累社会经验”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径的主要途径”。贫困大学生愿意参加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 渴望展示自己并得到他人的认可, 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贫困生由于经济原因, 缺乏自信, 使他们参加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受到限制。高校应该给贫困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 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多途径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现状成因分析
1、社会环境
马克思说, 思想是客观物质现象的反映。贫困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受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现象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建立, 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由此产生各种生活观念和精神文化需求, 形成多种思想观念的相互碰撞。时代的开放性和信息的多元性, 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极大影响, 使他们的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呈多样化趋势并有功利化倾向。
2、学校教育
目前, 高校已经初步形成以国家助学》转286页贷款为主体, 包括助学奖学金、勤工助学基金、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在内的助学体系。从当前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实践来看, 高校多重视单一的经济资助而缺乏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励志教育。调查显示, 在问及“你认为目前学校针对贫困大学生开展的励志教育如何?”, 43.2%的贫困大学生选择“几乎没有开展”或“偶尔开展但成效不好”。高校缺乏对贫困大学生综合性、系统性的支持, 也是导致一部分贫困大学生存在思想问题的原因。
3、家庭环境
贫困大学生从小生活在比较艰苦的环境中, 养成了自立、自强的品格, 大部分学习成绩突出, 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但在大学校园里, 是同学们综合能力的竞争, 贫困大学生的家庭没有条件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缺乏综合竞争力, 以前的优势不再突显, 往往产生自卑心理, 甚至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4、个人原因
调查显示, 在回答“你是否了解自己的优缺点, 并喜欢自己”的问题时, 35.2%的贫困生表示“知道, 但不喜欢”或甚至“不知道”。贫困大学生一方面自尊心极强, 另一方面又不能正确看待家庭经济困难的客观事实, 认为贫困是无能, 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 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存在较大差距, 往往容易使他们产生偏激情绪甚至极端行为。
参考文献
[1]、杨建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何芬林.湖南贫困大学生思想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 2007 (2) , 142-143
[3]、周华忠, 尚道文.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与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8 (3) , 54-56
[4]、杨灏.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2009 (6) , 52-55
[5]、朱新力.高校双困生思想状况分析及对策探讨[J].河南社会科学, 2009 (5) , 17 5-17 7
贫困状况 篇2
——以陕西省扶风县东坡村为例
贫困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发展中罹患的一种疾病。贫困人口是一类特殊的群体,由于疾病、残疾、上学、缺劳力、缺技术、缺资金、因灾等原因造成家庭困难。今年以来,全省上下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探究贫困原因对制定精准扶贫措施具有治病治根的根本意义,本文以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杏林镇东坡村为例,试图用解剖麻雀的手法,以点及面,由小见大,从研究贫困户身心健康角度出发,分析贫困现状,探析深层次致贫原因,以期提出对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有借鉴价值的对策建议。
一、东坡村贫困户基本情况及致贫原因、劳动力状况分析
扶风县杏林镇东坡村,位于关中地区,全村共649户2465人,土壤水利条件较好,分析东坡村的贫困状况对反映关中地区乃至全省范围内贫困村有其代表意义。全文使用数据为贫困户建档立卡数据库,入户访问资料以及乡邻了解情况。2017年全村核实认定66户贫困户,共计208人,贫困发生率为8.4%。致贫原因主要是缺技术致贫24户81人,因残致贫21户58人,因病致贫9户44人,缺劳力致贫9户14人,因学致贫2户7人,因灾致贫1户4人。因残、因病、和缺劳力可归结为因身心健康问题,三者致贫户数合计达到39户,占贫困总户数的59.1%,身心健康问题已成为东坡村致贫的主要原因。
图1:东坡村致贫原因分析图
分析东坡村贫困户的劳动力状况,66户贫困户208人,其中有66人无劳动力占比31.7%,22人丧失劳动力占比10.6%,二者合计为42.3%,四成以上人群无劳动能力。村贫困户中有无劳动力或丧失劳动力的户数为51户,占比77.3%,缺乏劳动力的背后原因是健康状况或有劳动年龄外人口的问题。如扣除37名未成年无劳动力人数,仍有51人无劳动力或丧失劳动力。
图2:东坡村贫困人口劳动能力情况
二、贫困人口健康问题突出
1、健康状况总体分析
总体来看,东坡村贫困户中身体健康的人数为130人,占比62.5%,残疾人数为42人,占比20.2%,长期慢性病人数为31人,占比14.9%,患有大病人数为5人,占比2.4%。将残疾、患有长期慢性病和患有大病三类统称为身体不健康人群,人数达78人,占比37.5%。村贫困家庭中有病残人口的户数为37户,比例占到56.1%,超过一半。贫困户家庭人口身体不健康、身体无劳动能力是典型特征,反映该群体的特殊性。
图3:东坡村贫困人口健康状况
2、贫困人口残疾情况分析
分析东坡村贫困人口残疾情况,42名残疾人群中有38名身体残疾者,4名精神残疾者。分析残疾原因,其中23人为老年疾病造成身体残疾,占残疾人群比重达54.8%,主要表现为年龄较长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造成瘫痪、半身不遂等身体残疾。9人为先天身体残疾,占残疾人群比重为21.4%,主要是耳聋、视力残疾、身体不平衡、罗锅等,有3人因未防疫造成腿部残疾,有2人因意外造成肢体残疾,有1人因严重类风湿造成身体残疾。4名精神残疾者均为先天原因所致。
图4:东坡村贫困残疾人口致残原因分析
3、贫困人口身体疾病情况
分析东坡村贫困人口的身体疾病情况,36名患有长期慢性病和大病的人群中,老年疾病患者有19人,占比52.8%,多体现为心脑血管疾病,身体疾病患者有13人,占比36.1%,主要有癌症、抑郁症、糖尿病、风湿病、肺结核、颈椎病等,因意外致病患者有2人,占比5.6%,先天脑瘫儿2人。
图5:东坡村贫困人口中身体疾病分类图
三、健康问题的根源在哪
贫困是一种现象,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有个体原因也有社会原因,贫困人口中发生劳动能力欠缺,健康状况不佳的问题,其根本原因本文尝试梳理如下:
1、心脑血管等老年疾病困扰农村家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城市一样,农村地区心脑血管疾病高发,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严重困扰农村居民,从东坡村贫困人口中因老年病导致病残人数达42人,占身体不健康人数的57.5%,农村老人罹患此类病情的比例较高。身体患病,甚至瘫痪,影响个人劳动能力,子女为照顾老人不能外出打工,带来家庭负担。年老多病虽是亘古以来的规律,但近年来体现出的患病比例高、患者年轻化、患病程度深的特征不容忽视。
2、历史原因造成的医疗卫生条件落后
由于历史原因,过去农村地区受医疗卫生条件限制,孕期产检、幼儿疾病预防和诊疗、医疗保障等存在欠账,是贫困发生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孕期检查意识上薄弱,受经济状况影响,实际执行率较低。再者过去幼儿时期未进行必要的疫病防疫,导致身体残疾。从东坡村贫困人口数据反映,由于先天导致病残贫困人数15人,未进行疫病防疫导致残疾人数3人,合计18人,占贫困不健康人口比例23.1%,育龄妇女在孕期未进行必要的检查,造成婴儿先天脑瘫、肢体残疾等,有些家庭为治疗先天脑瘫儿花费数十万元,造成严重经济困难。进而幼儿未进行必要的卫生防疫,造成肢体残疾,成为人一生的困扰,为未来家庭贫困埋下了祸根。此外,过去农村合作医疗在覆盖面上和报销范围两方面存在不足,个别家庭遗漏,报销范围受限,也引发了贫困现象。
3、农村居民精神健康问题突出
农村地区,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精神问题较为突出,东坡村贫困人口中有4人患有先天精神残疾,有3人有患有抑郁症,后天发病主要是婚姻不幸、学习压力、家庭问题等。家中有一名精神残疾或精神疾病患者,都严重影响家庭正常生活,造成家庭贫困。部分精神残疾者,具有威胁性,对社会存在一定危害。后天精神疾病的发生,往往是因为承受压力大、缺乏关爱,典型现象如留守农村妇女,未随丈夫外出打工,在家照顾老人孩子,也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生活艰辛、婆媳矛盾、家庭暴力等压力令农村妇女不堪重负。再比如农村男子婚姻失利后,女方离家,留下子女抚养,再婚面临巨额的彩礼、盖体面房子的费用等都造成家庭困难。还有因考学失利、学习压力大造成的精神问题,种种外在因素,心里想不开,容易导致精神疾病,家庭生活难以健康运行。
4、意外安全事故造成病残
东坡村贫困人口中还有因意外造成的身体不健康情况,共有4人,意外多在交通事故和生产活动中发生,东坡村的现象实际是农村地区的典型问题,一是交通意识淡薄和必要的交通设施不完善,如今乡村公路通到农户房前,方便出行的同时,农民的交通意识却急需跟进,农村街道入口处还没有必要的减速装置,儿童在门前玩耍时和行车距离很近,行驶在农村道路上的车辆,看似车少人稀,往往车速较快,但发生危险的可能随时发生;二是生产条件存在潜在安全隐患,农民打工从事的职业受学历技能限制,多进入门槛较低的行业,如建筑施工行业,很多建筑工地特别是乡村建筑施工,存在条件简易,安全防护不健全的问题,而且农民工多与用工单位未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更无工伤保险,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极易造成身体伤亡,且无法获得应有的赔偿。
四、健康扶贫任重道远
梳理贫困问题的本质,是为了更好的关爱帮助贫困户脱贫,也是为了切除贫困病根,为了防止其他非贫困户进入贫困户群体,防止已脱贫户回退。总结历史原因,如过去医疗条件的欠缺,如今医疗水平的大大提高、卫生和防疫体系的完善,几乎全面杜绝了未防疫造成的身体残疾,孕期检查的日渐普及将多数先天残疾幼儿筛查出来,避免了出生后家庭和人生的悲剧,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对农村人口的覆盖程度和报销范围比例提高,对保障患病人群看得起病发挥关键作用。但现实值得我们做的,我们需要努力的还有很多。
1、大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农村地区老人罹患心脑血管疾病,与城镇老人患病类型基本相同,反映了农村居民不用发愁吃饭问题,城乡饮食方式的接近,但共同的特点对于城乡老人和家庭来说,然而产生的影响却差距甚远,城市老人多有文化,经常进行身体检查,优质医疗条件比较便捷,对于如何控制病情,如何健康生活,相对农村地区老人文化基础差、认知能力有限,定期体检很少进行,小病基本靠扛,到大病时医治为时已晚的情况,还有明显不同,因此在农村地区宣传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很有必要,定期体检了解身体健康情况,病程初期开始控制,少油少盐改善重口味,膳食合理搭配,多运动、规律作息、健康生活。
2、关爱特殊人群心理健康
近年来贫困人口精神疾病高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隔辈教育的心理断裂等等农村居民心理问题非常突出,关心关爱特殊人群已是当今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于留守儿童问题,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应该思考,如何让农民工进城务工,能带上家眷,保证孩子在打工地入学,接受和城里孩子平等的教育。目前仍与祖辈生活的留守儿童,就读的乡村学校应努力弥补隔辈教育的欠缺,给孩子多一些关爱,给老人多一些指导。还要对农村留守妇女这一特殊群体予以特殊关注,妇女嫁到婆家无亲无靠,丈夫又不在身边,肩上的担子重生活压力大,有关部门要下大功夫,扑下身子深入基层,了解她们的所急所需,把关爱温暖送到他们心中。对于因学失利的问题,当前学校分层严重,学生的学习压力没有减轻,学校把升学率当做唯一目标显然荒谬至极,回到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根本追求。
3、健全安全保护设施,捍卫安全底线
贫困状况 篇3
【关键词】scl-90;高职贫困生;心理健康;显著差异
一、前言
高职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由于其学业成绩低,家庭环境及就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其心理健康问题尤其值得我们教育者关注。近年来国家关于大学贫困生的一些奖助学等政策,对减轻其经济压力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但远远未能解决其“心理贫困”问题。本文试图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就当前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现状进行研究,以期为高职院校针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参考。
二、对象和方法
1.对象。本研究选取邢台市两所高职院校进行问卷调查。被调查的贫困生选自学院困难生信息库,而非贫困生则是对学院的非贫困生整体进行随机抽样获取的。选取的对象兼顾性别、专业以及来源地等方面的平衡。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500份,全部有效。其中贫困生为200名,非贫困生为300。贫困生中男生120人,女生80人,城市85人,农村115人。
2.方法。本次采用scl-90的问卷调查,本问卷全名叫90项症状清单(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SCL-90内容量大,反映症状丰富,较能准确评估病人自觉症状特点,且有较好的效度,是应用最广的自评量表之一。量表共90个项目,包含有较广泛的精神症状学内容,從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均有涉及。
统一发放SCL-90问卷,告知被试统一的指导语,在规定时间内收回问卷600份,最终有效问卷600份。采用spss13.0软件对抽取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处理。主要统计方法有百分比统计、差异检验等。
三、调查的结果说明
表一: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各因子对照检验
(注:*P<0.05;**P<0.01;***P<0.001,以下同)
从表一可以看出,贫困生在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上要弱于非贫困生,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意义。在强迫、人际关系、焦虑、偏执及其它因子上的得分明显高,尤其在人际关系和其它(睡眠和饮食方面)因子上得分最显著。
总之,通过此研究给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者以参考和启示,学校对于贫困生在给予经济帮助的同时也要兼顾贫困生的心理贫困现象,让其身心都能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段素梅.高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1).
[2]方慧兰.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11).
贫困地区秸秆综合利用状况及对策 篇4
2014年,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的发展, 大力推进机械化深松整地和秸秆还田等综合利用, 加快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为迎合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 适应时代发展, 必须改变传统的秸秆利用方式和技术, 综合开发, 合理利用, 使贫困地区变为美丽新农村,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
1 现状
1.1 作为能源
贫困地区由于资金相对缺乏, 农户用电和煤炭的成本较高, 然而, 秸秆资源比较丰富, 因此农户可以使用其作为主要的能源来源。例如, 大豆、玉米及芝麻的秸秆较硬, 燃烧起来火焰较强, 能够更好地用于燃料进行做饭、取暖等。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购买, 主要是农业生产的废弃物, 可以降低农民生活成本, 获得便利。同时, 燃烧后的草木灰还可以用作肥料, 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循环。秸秆不仅可以直接用作燃料, 还可以生产沼气, 取暖做饭。
1.2 肥料还田
秸秆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肥料, 通过还田能使其中的营养物质进入土壤, 促使土壤中物质生物循环, 从而实现增加肥力, 改善土质的效果。
秸秆还田又有直接还田和间接还田之分。直接还田包括高茬还田、粉碎还田和整株还田;间接还田包括堆沤还田和过腹还田。不管是直接还田还是间接还田, 相对来说都能促进秸秆的充分利用, 既可以节约成本, 又能保护环境。同时, 使用秸秆做肥料种植出来的食品更健康、安全。
1.3 饲料
秸秆的主要元素是粗纤维, 而粗纤维中所含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是可以被草食家畜消化利用的。同时, 不同的农作物秸秆还含有一定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目前, 大多数贫困农村地区都采用将秸秆直接用作饲料的方式, 这种方式省时、方便、易于操作, 但营养价值较低。农村还有一种对秸秆粗加工的方式制作饲料。例如, 用机器把小麦的秸秆切碎, 用来喂牛马等体型较大的动物;把花生秸秆炊碎, 加入其它的食物, 可以用来喂猪羊等体型相对来说较小的动物, 这些方式相对于直接用作饲料效果更好一点, 家畜能够更好地对其营养价值进行吸收。
1.4 其他用途
以上是贫困地区秸秆的主要用途, 但是, 在一些相对来说较发达的地区秸秆还有很多其它的用途, 如:发电、制取醇类、栽培食用菌、造纸及生成可降解的材料等等。但由于贫困地区技术资源等条件的限制, 这些用途暂时还很难实现, 需要在以后慢慢开发、普及。
2 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推广秸秆综合利用过程中,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还存在不少问题, 与先进的国家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2.1 秸秆资源浪费严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现在一些农民不再使用秸秆作为主要的燃料, 牲畜的喂养数量也急剧下降, 每到收获季节, 各种秸秆随便堆放, 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 还影响农村整体的美观, 不利于美丽新农村的建设。
2.2 开发利用秸秆的技术水平落后
贫困地区缺乏资金技术的支持, 再加上客观条件的限制, 使得这一资源很难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同时, 现在的高端技术和生产装备仍处于研发、示范阶段, 距离商品化、产业化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所以, 秸秆这一很好的资源不能够很好地被利用。
2.3 焚烧现象严重
近年来, 虽然国家特别强调禁止焚烧秸秆, 但由于现实环境使得农民不得不偷偷进行焚烧, 因为暂时国家还缺乏相应的设备政策使得贫困地区的秸秆得以合理利用。农民自己无法使得这一废物变成宝, 对于他们来说最好的办法就就是焚烧, 至少还可以焚烧做肥料。但是秸秆的焚烧不仅释放大量污染环境的气体, 杀死土壤微生物, 还会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 同时, 影响公路、飞机等交通安全。
3 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的必要性
鉴于我国秸秆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以及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提高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率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社会主义系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共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也是新农村发展的总体目标, 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与能源短缺之间的矛盾, 加速了秸秆生物质能这一可再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这不仅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而且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3.1 有利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 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势, 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式,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生态文明是面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尖锐矛盾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可以极大地推动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的农业加工产业的发展, 实现秸秆的循环利用和节能环保的消费方式, 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
3.2 有利于农村低碳经济的发展
低碳经济的研究成果表明, 伴随经济迅猛发展和人口增长, 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和不合理利用, 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所以, 能源的高效利用、清洁能源的开发以及追求绿色GDP是低碳经济的实质。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是发展以低污染、低能耗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和生活方式,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不仅是指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开发利用秸秆生物质能称为发展农村低碳经济,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3.3 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居民生活能源消费主要以煤、石油、电力为主, 但是这些能源的使用相对来说, 价格较贵, 生活成本较高。然而, 合理开发利用秸秆生物质能源, 既可以降低农民的生活成本, 又可以促进农业生产, 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缩小城乡差距。
3.4 有利于农村民生的改善
随着技术的发展, 秸秆利用的范围得以大大拓宽, 使农作物秸秆的利用从仅用作农村生活能源和饲料拓展到食用菌基料、肥料、工业原料、饲料和燃料等;从农民低效燃烧发展到秸秆发电、秸秆固化、秸秆沼气、秸秆干馏等高效利用。这不仅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合理调整, 而且给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渠道, 增加了就业机会, 使得民生得以改善。
4 综合利用的对策
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不能“一刀切”, 要根据各地区农村发展的实际, 因地制宜, 采取相适应的秸秆利用技术, 不应该盲目引进与当地实际不符的新技术, 造成不必要的资源和资金浪费。针对贫困地区的客观条件及特点, 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发展。
4.1 加强政策扶持、资金和技术投入力度
贫困地区一般来说技术比较落后, 资金匮乏, 无法很好地实现对秸秆的综合利用。因此,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担负起责任, 对农民采取的一切可行的秸秆利用方式进行补贴, 让农民从秸秆中获得实际利益, 让其明白秸秆不再是仅仅的废弃物。同时, 考虑到现在农村劳动力现状, 农忙季节青壮年劳动力一般都在外打工, 只剩下小孩和老人, 收获庄稼的负担本来就已经很重, 特别是农村贫困偏远地区, 由于山地较多交通不便, 无法实现机械操作, 大部分还要靠人力, 再让他们进行有效的秸秆处理更是难上加难。此时, 政府应该从机械设备和人力方面进行扶持, 并提供相关技术人员下乡进行指导和培训, 让农民掌握相应的技术, 使农民自己有能力完成对秸秆的合理利用。
4.2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农民意识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 也是秸秆生物质能的主要使用者和收益者。通过广播、展览、讲座、板报及文化演出下乡等形式向农民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的有关政策、技术和知识, 帮助农民转变传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发展观念,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让农民明白知识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农民增收方面的重要性, 逐步提高农民对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识和自觉性。
4.3 政企联手为秸秆利用开辟新道路
贫困地区由于条件限制, 一般都是不平坦的山地, 农作物秸秆很难集中起来综合利用, 不能像其他较发达的地区一样进行秸秆发电、造纸、取乙醇等。但此时政府可以帮助农户从外面联系企业, 积极引导有能力、有眼光的企业家投资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政府大力扶持企业, 并帮助企业与农民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 通过订单形式建立“企业+农户”的秸秆回收营销市场体系, 确保企业和农民实现双赢。
4.4 加强对秸秆焚烧和综合利用的监督
各级政府部门要成立专门办公室来处理秸秆焚烧和综合利用的事项, 对各自的管辖区进行严格地监督和考核。同时, 各镇、村要成立巡查小组, 不定时的去各村庄进行检查, 发现有焚烧的应立即禁止。在执行任务中对表现好的个人和单位进行表彰和奖励;对于由于工作不力, 监督不到位而造成秸秆焚烧面积较大的要严肃追查主要领导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把这一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5 结语
目前, 我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很大, 对秸秆的各种利用技术也很多, 而且许多新兴的秸秆利用技术正在不断被研发出来, 把秸秆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同时, 通过各级政府的重视、扶持与引导, 秸秆综合利用的方向和产业化前景将会非常广阔, 市场需求量也会不断增加。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是发展循环经济,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也是解决“三农”问题, 增加农民收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渠道之一。
摘要:贫困地区由于技术落后, 资金缺乏, 农民文化素质较低, 地形不平坦等条件的限制, 使得贫困地区的农作物秸秆不能够得以充分合理地利用, 造成资源的浪费。由此, 从阐述中外秸秆利用现状入手, 对比分析出中国在秸秆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进而提出了我国综合利用秸秆的必要性, 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通过对策的实施,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
贫困大学生的校园生存状况 篇5
【内容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和收费制度改革的全面实施,贫困大学生的比例也逐年上升。由于经济上的拮据,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不仅受到了影响,而且面临的心理压力比其他学生要大得多。
【关键词】贫困 大学生 压力 调查
随着高校招生的逐年扩大,越来越多的人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当然也包括在为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苦苦奋斗的贫困生们,也许在他们的眼里,只有通过高考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才是唯一的出路,才能最终改变他们的命运。那么这些贫困的大学生是如何在大学校园生存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生活。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笔者对宁波大红鹰学院基础学院不同专业的贫困生们进行随机性匿名问卷调查和访谈。接受调查共50人,平均年龄21.6岁,都为大一年级学生。
2.方法:一是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是根据贫困生日常生活的收入与支出、课余时间利用等的相关情况自行设计,经反复修改后形成,问卷题型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发25份,有效问卷20份;二是访谈的方式随机选择了愿意接受访问的贫困生15人.二种形式形成互补,相互促进,使我们的研究更具客观性。
3.资料处理:全部原始数据与资料采用EXEL2003和WORD2003进行分析和统计。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贫困生的月生活费约为普通学生的二分之一,甚至更低。他们在生活上大多比较拮据,不得不时刻限制着自己生活上各个方面的花费。调查显示:有20%的贫困大学生生活困难,只能靠勤工俭学勉强维持;有70%的贫困大学生生活紧张,手中的钱必须用心的计划;还有10%的贫困大学生生活特别困难,很难支付高额的学费,无法维持。很大一部分贫困大学生承受着家庭经济困难的压力。还有很大部分贫困大学生承受着考试不理想的压力和怕与同学谈论钱方面事情的压力。
2.在课余时间的安排上,有60%的贫困生的业余活动是勤工俭学;有30%的贫困生的业余活动是学习,只有10%贫困生有休闲、娱乐活动。勤工俭学的工作主要是在校内勤工俭学,比如在食堂收餐盘,在图书馆整理书籍,在教学楼打扫卫生,还有部分男生为宿舍楼送矿泉水等等。还有部分贫困生在双休日为学校附近的学生做家教补课,或者是在超市做服务员等等。
三、结论
1.贫困大学生为了学费和生计,不得不利用课余时间外出打工挣钱。而挣钱只是为了解决吃饭、补贴学费等基本生活问题。根本谈不上外出游玩或进行自我形象建设等。大部分的贫困生基本不外出逛街购物,也很少买衣服。对于那些贫困的女大学生来说,更加谈不上买化妆品。
2.对于这些贫困的大学生来说,消费压力的存在,不仅仅直接影响其心理状况,而且影响其大学学业的顺利完成。在被调查的50人当中,有35人感觉到很大的消费压力,由此可认为大部分的贫困大学生处于相对贫困状态。
3.贫困生们因为消费能力有限,他们日用的资金来源除了家里提供之外,还有国家、社会资助和勤工俭学等途径。正因为他们的钱得来不易,所以他们会对生活的各种开支精打细算。他们主要的花费在于饮食、生活用品和学习充电方面。
四、对策与建议
1.全方位、立体化扶贫助困。建立较完善的贫困生经济资助的政策体系,在学校设立各种形式的奖学金,用来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习优秀的学生,把贫困生列为重点奖励对象;在校学生展开的各种助学贷款,用于帮助贫困生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和日常生活费;在不影响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前提下,让他们通过从事一定时间的劳动,获取一定的报酬;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补助,即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区别情况减收或免收学费。
2.注重交流,积极引导。积极和贫困学生进行沟通,对贫困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并向其班主任、院校领导等交流情况和意见。充分发挥管理工作者的管理育人作用。在管理过程中不能有歧视行为,在态度上、言谈上都要特别注意。在管理过程中要服务到位,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给予一定的照顾,并且要注意和贫困学生接触,和他们交流思想,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贫困状况 篇6
关键词:贫困生心理问题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上深化,高校要维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要缴费读书,这就造成了一部分来自农村贫困山区的大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同时,随着我国城镇企业改革的深入发展,城镇下岗职工越来越多,使得这部分下岗职工家庭的子女考取大学后,也成了贫困大学生,加之近年高校扩招,又进一步增大了贫困大学生群体。据中国扶贫基金会对4省区20所高校的调查,农、林、师范类学校贫困生比例超过30%,特困生比例超过15%。在西北以及一些边远落后地区的高校中,贫困学生比例甚至高达30%。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项目部提供的《中国优秀特困高考生调查报告》显示,48.5%的特困生心理压力较大,有自卑倾向,引发的各种问题日趋严重。目前,高校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学生忧心、家长揪心、学校担心的普遍性社会问题。对此,本文仅从高校贫困大学生心里健康问题的具体表现入手,分析其相关原因,并据此提出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几点建议。
一、高校贫困大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
高校贫困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种特殊群体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对象。其主要心理特点具有向两极化发展的双向性。
1、自立与依赖心理并存
本人因工作关系调查了高职的11个班级,其中贫困学生占了三分之一。我们高职实行的是“三段式”教育,即在学校的前两年半学习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最后半年到单位实习。调查发现,贫困学生中有部分表现出了很强的自立能力,但也有部分学生存在着依赖心理思想。有这样两位贫困学生给我的印象很深,甲同学:学习努力,成绩好,在校期间得了两次奖学金,同时,她积极地参加实践活动。假期,还主动地加入到勤工俭学的队伍中,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挣到下学年的学费和生活费。由于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在学校打下了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实习期间,动手能力强,能吃苦,深受单位领导和同事的好评,大学毕业后被该单位录用为正式职工,工作两年后被提拔为项目负责人。与此相反,乙同学在校学习成绩一般,工作不主动;在谈话中,流露出自己生活在山区农村,是个不幸的人,没有战胜贫困的勇气和毅力,寄希望于政府、社会和学校的资助,希望好心的人们帮助,有把一切美好的愿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的思想。工作后也是业绩平平。
2、充满自信与自卑心理交织
同样是家庭经济困难,一部分高校贫困学生敢于正视压力、笑对人生,充满自信,在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帮助下,依靠自己的力量,一边学习,一边从事勤工俭学活动,既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支持,又得到了社会实践的机会,拓宽了视野,对自己的未来始终保持着一种昂扬向上的自信;而另一部分高校贫困学生则不能正视压力、面对现实,不愿显露自己的“身份”,生怕别人瞧不起自己,于是把自己封闭起来,即使参加勤工俭学活动,也是缩手缩脚, 经不得一点社会的风浪。的确,调查发现,有部分贫困生宁愿贷款、勤工俭学,也不愿接受社会、个人的资助,他们认为人情债难还。如某交通大学食堂为贫困生准备的“温暖套餐”,每份只要2元。贫困生对此却并不怎么“领情”,每餐一般只有不到200名同学食用,仅占该校贫困生总数的1/5。
3、意志坚强与自暴自弃相伴
贫困生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大多数都愿参加勤工俭学活动,通过磨练意志,自立自强,实践成才。但是,也有部分因经济压力和对未来生活的迷茫,尤其是他们对市场经济中所带来的一些社会不公平现象认识不足,会让他们对大学生活产生一种从未有过的不愉快。除了经济负担之外,学习的压力、能力培养的落后、同学交往中对自己的误解或歧视、面对“双向项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所承受的巨大就业压力,焦虑抑郁的心理已成为贫困生突出的心理特点。我曾了解到这样两个贫困生,一个是某校大一学生,他为了摆脱贫困、改变命运,盲目地参加非法传销活动,结果是上当受骗;第二个是个单亲家庭,经济上拮据,他为了挣点学费,改变生活,没能处理好学习与打工的关系,最后导致学业荒废。
二、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探析
1、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家庭环境的影响。贫困大学生一般来自于农村或城镇下岗职工家庭,他们家庭贫寒,父母为供孩子上大学节衣缩食。因此贫困生都存在着将来如何通过自己的成就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压力。对于临近毕业的贫困生来说,由于“人脉”的原因,在联系就业单位问题上也明显处于不利地位。
其次是学校的影响。学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对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会产生直接影响。当今社会拜金主义风气日盛,反映到大学校园里,即使是中等收入水平家庭的学生也喜欢相互攀比,主要表现在同学聚会和衣着消费等各个方面。贫困大学生因为自己在经济上的困窘很难在这一类活动中找到心理归属感,从而容易导致心理上的失衡。另外贫困大学生由于对所上学校及环境改变的不适应,加上恋爱问题的困扰,人际交往的恐惧、毕业择业的迷茫等等,也加大了他们的心理压力。
第三是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下岗增多、贫富差距拉大、贪污腐败严重等问题,也影响着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由于不能全面地看待和正确分析改革开放的成果,使得一些贫困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消极情绪,甚至有些人发展成为重度心理问题,表现为敌对、偏执、多疑等自觉症状。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也诱发了部分学生的个人主义、利已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不良倾向,加剧了他们的心理问题。
2、自身心理素质的影响
众所周知,外因作用固然重要,但真正改变事物发展方向的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影响和制约他们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因。有研究表明,许多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障碍都与人格缺陷有关。贫困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有孤僻、冲动、好钻牛角尖、易偏激、多疑、好嫉妒以及苦恼和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贫困大学生自我意识缺乏客观性也是导致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有时自我感觉太好,自我期望值过高,常常偏离实际水平,而一旦遇到挫折和不幸时,又走向对立面,产生悲观、失望、消沉、偏激等心理问题,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
三、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几点建议
贫困生问题在各高校中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为了促使学校本身的规范管理,同时也体现国家、社会和学校对贫困生的关心,学校和老师在了解贫困生心理的基础上,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比如在生活上关心贫困生,在心理上帮助贫困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帮助他们排解心理阴影,使他们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远离心理危机。
1、物质上给予帮助,让贫困生们顺利完成学业
物质决定意识。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归根结底是经济困难造成的。国家应继续承担贫困生解困的主要责任,全面启动以助学贷款为主要渠道的助学机制;同时,要进一步鼓励企事业单位或社会群体以集体或个人的名义对教育进行资助,特别是对贫困大学生的帮助,形式可以是基金,奖学金,补助等形式。另外,各级政府也都应根据自己的特点设立政府奖学金,资助优秀的贫困大学生。勤工助学是高校贫困生助困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参加勤工助学活动,既可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同时也锻煉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为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和就业提供帮助。
2.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教育和引导
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贫困生辩证地看待当前我国存在的贫富差距现象,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的价值优势,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同时,鼓励大学生协调好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之间的关系,教育学生树立艰苦奋斗和科学消费的意识,树立自强自立的精神,努力钻研和学习专业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不断努力。
3.创造条件,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咨询活动
高校应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指导机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心理咨询工作,依靠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服务加强对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缓解学生心理障碍问题。同时,教育引导贫困学生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心理疏导,帮助有心理问题的贫困大学生疏导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使其从戎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确立科学的生活态度,正确的对待人生,并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4.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高校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是个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群体,在这个特定的人际互动关系中,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他们的成才和发展离不开同学之间的关心和帮助。学校和相关教育部门应该通过经常性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体育等活动,以加强交流与沟通,让贫困生感受到社会大家庭对他们的关怀。
参考文献:
[1] 徐炳谦,张能云. 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途径探析[J]. 中国成人教育,2007,(3):57-59o
[2] 陈启山,温忠麟. 高职大学毕业生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2):92-97o
贫困状况 篇7
1 调查数据分析
1.1 贫困生人格特征总体情况
采用每一因素得分的均值来衡量贫困学生的16种人格因素总体特征。统计结果表明, 总体上兴奋性得分最高 (7.608分) , 怀疑性得分最低 (4.052分) , 均分从高到低排序发现, 兴奋性、敢为性等因素得分较高, 而独立性、怀疑性等因素得分相对较低。
贫困生人格特征得分区间频率统计和贫困生人格因素得分区间比例可以看出, 对于绝大多数的性格因素得分在中等水平的分布遥遥领先于其他两个区间, 多在60%以上, 平均约67.31%, 说明67.31%的贫困学生的人格没有明显缺陷, 基本处于常态水平。
通过测验数据分析可知, 近几年贫困学生的心理状态改观较大, 其人格特征表现在能够适应环境, 在人际交往中比较大胆、外向和热情, 易与人相处, 善于抽象思考, 学习能力强, 遇到困难表现出较好的抗挫折能力, 有自信心, 对感兴趣的事情充满激情, 富有拼劲。但同时也可以看出贫困学生缺少独立性, 随群附众, 缺乏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对于认定的事情坚持自己的看法, 比较固执。 (表1)
1.2 性别差异特点
对贫困学生分性别进行分析, 贫困学生在乐群性、敏感性等九项因素上的性别差异是十分明显的。根据SPSS处理分析, 如果数据具有统计意义P值临界值只能为0.05, 即P<0.05才能具有统计意义, 且P值越小, 数据更加具有统计意义, 根据相关数据分析可知男生在乐群性、敏感性、幻想性、聪慧性、忧虑性都显著低于女生 (P<0.01) , 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反, 在稳定性、独立性、怀疑性方面男生都显著高于女生 (P<0.01) , 具有统计学意义。
显而易见的是, 在恃强性、兴奋性等八个因素方面, 性别差异都比较小。
2 讨论
2.1总体特点分析与讨论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贫困学生的人格特征总体成正态分布, 大约三分之二的学生处于中间水平, 只有少部分学生的人格特征是处于比较极端的情况。总体来说, 贫困学生的人格是可以进行塑造的。
从样本各项人格因素可以看出:①得分最高的兴奋性和敢为性两项得分均高于7, 除了与其所处年龄段的心理需求相关, 更表现出随着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关心, 其逐步表现出精力旺盛, 愿意结交朋友等心理特点。②得分最低的怀疑性、忧虑性、独立性三项得分均低于4.5, 由此可以看出, 随着贫困学生资助政策的普及, 贫困学生不再像人们印象中的不合群、忧虑抑郁、缺乏自信、感到自卑, 而是比较容易合作, 安详沉着。但需要注意的是, 由于资助力度的扩大, 贫困学生也逐步习惯于社会的支援, 开始出现依赖、随群附众的心理。
2.2 性别差异特点分析与讨论
通过比较贫困男、女学生16种人格因素得分, 可以看出男生在乐群性、敏感性、幻想性、聪慧性、忧虑性都显著低于女生。说明贫困学生中女生比男生表现更多外向、合群, 细心, 学习能力也更加优秀, 但好感情用事, 容易忧虑抑郁, 缺乏自信。
相反, 在稳定性、独立性、怀疑性方面男生都显著高于女生。说明贫困学生中男生情绪更加稳定成熟, 做事能够当机立断, 但固执己见。
3 结论
当前贫困学生群体的人格特征大多数表现为: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表现比较主动、宽容、谦逊, 容易与人相处;在学习方面, 表现学习能力强, 善于抽象思考;在生活方面, 能够适应环境, 遭遇逆境时能够表现出较好的抗挫折能力, 比较自信。比较显而易见的是贫困学生也缺少独立性, 随群附众, 缺乏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对于认定的事情坚持自己的看法, 比较固执。
以上人格特征的形成与近年来资助政策不无关系, 贫困学生的人格教育是一项重要而漫长的工程。首先, 要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塑造健康人格的方式方法, 如开展习惯养成教育, 培养良好习惯。其次, 通过课程教育、活动开展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 来影响学生, 培养其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如鼓励学生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促进自我认知、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再次, 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辅导,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 进行自我塑造, 最终完善自我人格。
贫困状况 篇8
广西上林县城关中学资助办公室成立于2003 年, 是高中学校专职于学生资助的行政办公机构。目前我校在校高中生共3400人, 申请建立贫困资助档案的学生共2575人, 占全校学生的近76%。其中属于上述“特殊家庭”的建档贫困生共474 人, 占全部建档生的18.4%, 孤儿学生9人, 单亲学生254人, 离异家庭学生118人, 父母分居家庭93人, 分别占特殊家庭建档贫困生的1.9%、53.6%、24.9%、19.6%。
近几年来, 国家加大了在校高中贫困生资助的工作力度, 成立了独立的资助办公室。资助项目有中央彩票公益金、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上林县为民办实事项目、中国教育基金大学新生补助、自治区大学新生路费生活补助、南宁市政府大学新生路费生活补助、上林县政府大学新生路费生活补助、共青团上林县委大学生圆梦计划 (经团委) 等项目。近三年发放的资助总金额分别为:2012年203.2万元、2013年225.5万元、2014年243.6万元。其中我们对特殊家庭中的孤儿、单亲贫困生实行全覆盖且最高档次的资助, 对其他特殊家庭的建档贫困生实行100%资助。
在资助工作中, 我们针对以上四种特殊家庭情况贫困生的年级特征和心理特点, 依托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专业平台, 借助政教处的班主任工作优势, 联合成立了专门的资助小组, 并开展研究工作。下面, 我们就高中特殊家庭贫困生的心理状况及资助策略作初步总结。
一、高中特殊家庭贫困生的心理状况
(一) 心理咨询室的专业测试
为了有效地了解特殊家庭贫困生的心理特征, 有的放矢地开展贫困资助和教育教学活动, 我们课题组充分利用学校心理咨询室专业心理测试的技术力量, 结合调查问卷、谈话法等了解特殊家庭贫困生的心理状况。
1.测试对象
我们在高中三个年级中随机抽取100 名非贫困学生作为对比组, 发放调查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98 份, 男43人, 女55人, 男女比例与学校学生男女比例相当。特殊家庭贫困学生随机抽取50名, 男19名, 女31名, 女生比例略大。测试以不记名方式答题, 以保证结果的真实有效。
2.研究方法
我们采用心理量表和问卷调查及个别谈话相结合的方法。心理量表用症状自评量表 (SC-90量表) 作为主要的测试工具。症状自评量表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 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检查量表, 协助学生从十个方面来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程度。它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个角度, 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 对有心理症状 (即有可能处于心理障碍或心理障碍边缘) 的人有良好的区分作用。
3.测试结果
我们严格按照科学要求进行心理测试。SC-90测试数据如下。
本测试中, 特殊家庭贫困生总分的平均分为169分, 超过全国常模160分, 非贫困学生总分的平均分为158分, 略低于全国常模。由表中结果可知, 特殊家庭贫困学生在SC-90量表中的各项因子均值及标准差均高于非贫困学生。在测试中我们还发现, 个别特殊家庭贫困生的阳性项目数或某些因子分远超过全国常模。可见, 特殊家庭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非贫困学生存在较大差距, 即前者更有可能存在心理障碍。
(二) 班主任的工作观察
心理测试只是从一个方面去反映学生的心理状况, 而班主任的“临床”观察则更为直观和具体。通过向班主任发放问卷和谈话交流, 我们发现特殊家庭贫困生有以下的一些心理表现。
1.敏感而坚强
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安全的港湾。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心理学中叫 “重要他人” (significant others) 。特殊家庭中, 由于重要家庭角色的缺失或不完整, 而无法给予孩子更多的照顾、关爱, 满足不了孩子成长中的心理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 人有着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特殊家庭的孩子, 其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得不到充分满足, 从而容易感到不安、敏感和自卑。在正常的活动中, 凡涉及家庭的话题, 都会引起孤儿、单亲学生心理的敏感反应和行为抵触, 产生回避和退缩的消极心理和行为。不健全的父母之爱, 对离异家庭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观念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由对遗弃他 (她) 的一方父母的憎恨, 到对批评轻视他的教师、同学的反感, 进而引起世界观的明显变化。这些孩子在性情上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闭锁、压抑、敏感而缺少安全感的特征, 这与心理测试的结论是相一致的。
但是我们也发现, 穷苦的孩子早当家。这些学生大多数都能自强不息, 刻苦向上, 在学习和生活上表现出很大的坚忍性, 有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和意志品质。他们往往能默默无闻地投入学习, 能耐得艰苦, 独立性强, 有要求改变贫困落后面貌或展示自身价值的愿望, 学习态度较端正, 思想认识水平因受社会的同情而显得较高, 行为习惯也较好。这在孤儿和单亲家庭的学生身上表现比较突出, 他们是让班主任教师比较“省心”的一类学生。
2.逆反而自主
学生的自我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增强, 他们一方面有争取自主独立的行动倾向, 另一方面家庭结构的缺失、家庭成员的不完整, 使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无法找到成长的榜样和依靠的力量。既是“大人”又是“小孩”的他们, 往往表现出一种“长大”的无助、茫然与委屈。内心的情感不能向父母倾诉, 又不愿向教师和同学诉说, 久而久之, 形成孤独而封闭的心理。在离异和父母不和的家庭中, 孩子往往把这种负面情绪归结于家庭的变故, 从而使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产生了偏差。因而心中变得敏感, 甚至压抑、焦虑, 对周围产生了怀疑, 导致行为上的逆反。生活的无奈如加上成绩的落差, 心中的失落感、自卑、委屈、怨恨交织在一起, 就有可能通过对他人、对社会的报复来宣泄不满, 以求得内心的平衡。逐渐发展为思想品德上的不良者。
但是我们也观察到, 特殊家庭的学生除了少部分不思进取、自暴自弃外, 大多数都表现出了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主能力。他们在默默承受家庭不完整的同时, 也产生了强烈的成长需求和独立意识。他们在人际交往和为人处世上默默地寻找成长的模范, 自觉地维护集体的一致性和整体性。在班级活动中, 他们往往能比较敏锐地体验到别人的感受, 并感同身受。他们朋友不多, 但往往会有一些很知心的伙伴。在离异家庭学生的身上, 我们有时会看到很强烈的叛逆色彩, 但这些学生只要感受到他人的真心帮助, 很快会被环境感化。在以往的研究文章中, 很多学者往往会强调特殊家庭学生心理上的自卑、抑郁、孤僻、冷漠、执拗、焦虑等负面因素。但我们认为, 这并不全面, 至少在我们的工作实践中, 在我们的资助对象中, 这并不是主流。班主任给我们反映的情况更多是这些特殊家庭的贫困学生在生活上适应能力强, 在纪律上循规蹈矩, 在学习上默默努力, 在为人处世上思考更加全面, 在个性成长上更加成熟, 在人格修养上更加独立。
二、高中特殊家庭贫困生的资助策略
高中特殊家庭贫困生既具有一般高中生的普遍心理特点, 又具有其他学生没有的独特个性。于此, 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些工作。
(一) 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资助体系, 保障贫困生基本的物质需要
人的需要首先是对于物质的需要和生存的需要。只有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资助体系, 保障贫困生基本的物质需要, 才能让学生安心地投入学习。这些年来, 我们学校在国家各级政府部门的关心支持下, 因地制宜, 积极拓展贫困生资助渠道, 建立国家、省、市、县、校多级贫困生资助网络, 不断地完善贫困生尤其是特殊家庭贫困生的资助体系, 有效消除贫困生后顾之忧, 夯实贫困生救助的物质基础。
1.政府、团体资助体系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 这些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在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 逐步完善在校高中贫困生的救助体系。确实落实国家的这些惠民政策, 让特殊家庭贫困生感受到国家和集体的关怀, 成为我们资助办工作的主要内容。政府的大力投入, 大大改善了贫困生尤其是特殊家庭贫困生的生活状况。现以2014年度为例, 把我校资助办落实的资助项目统计如下。
以上各项政府、团体资助总金额243.6 万元, 受助学生1839人次, 受助面占全校学生数的近55%, 其中特殊家庭建档贫困生共474 人, 全部以最高档次给予资助, 资助金额超过40万元。
2.校企合作、校校合作
建立由企业赞助的助学基金, 如南宁市美佳装饰公司在我校设立的高三资助项目, 2015 年资助贫困师生10000元, 苏州大学设立的惠寒助学基金每年资助困难学生8000元等。在这些项目中, 我们把特殊家庭贫困生的求助放于首位, 优先资助其中品学兼优的学生。
3.献爱心活动
2014年度, 我校共发动师生捐款资助特殊家庭贫困生4名, 资助金额共2.8万元。献爱心资助活动已成为我校的一项常规教育活动。
我校这种多层次全方位的贫困生经济援助体系, 形成了贫困生资助资金增长的长效机制, 基本解决了长期以来特殊家庭贫困生资助资金不足的问题, 为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 重视人文关怀, 满足特殊家庭贫困生的精神需要
按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 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 (1) 生理需要, 即生存; (2) 安全需要; (3) 归属和爱的需要; (4) 尊重的需要; (5) 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五个层次的需要中, 以生存为目的生理需要被置于首要的位置, 归为第一层次——— 物质需求;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的其他需求, 可以归为第二层次———精神需求。我们在资助工作中发现, 虽然我们有足够的资金保障贫困生的基本生活, 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和生活质量。尤其是特殊家庭贫困生。父母角色的缺失, 家庭结构的不完整, 从小缺少双亲的呵护, 安全感的不足, 很容易造成学生人格的缺陷。很多研究认为, 特殊家庭环境下的学生容易出现孤独、冷漠、逆反、抑郁、憎恨、易怒、自卑、多疑、嫉妒等心理障碍, 是有一定道理的。满足学生物质需要的同时, 满足学生自尊的需要, 这才是更完整的资助活动。
1.构建和谐、温馨的校园资助文化
校园是贫困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 也是特殊家庭贫困生的精神家园, 应在班级、学校大力宏扬互爱互助的育人氛围, 大力倡导“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的助人精神。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 给特殊家庭贫困生提供和谐的交流平台和施展才华的舞台, 让他们在交流中感受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和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 也能使他们展示个人的爱好、兴趣和特长, 体现他们具有的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优良品质, 在活动中促进他们个性的发展。通过学校的各社团活动, 让他们在互助互爱中得到关怀和温暖, 使他们在公益服务中能够增强感恩和回报意识, 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在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 构建和谐温馨的校园资助文化, 必须用“普通”的眼光来看待这些特殊的学生, 让他们以一个普通学生的身份参与活动中, 以满足他们对自尊的渴望和对平等身份的需求。
2.创新资助工作方式, 让每一个资助环节都体现人文关怀
学生需要物质的资助, 也需要自尊的满足。在资助工作中, 我们要处处维护、时时呵护这类困难学生敏感的自尊和易受创伤的心灵。改进我们资助的方式和关注的方法, 勿让善意的帮助成了学生沉重的心理包袱。多一点人文的关怀、情感体谅、人格尊重来丰富资助工作的内涵。我们积极探索贫困生资助工作艺术, 创建温馨和谐的资助模式, 从贫困生资格界定及资助基金的募集到补助金的发放都以尊重贫困生的权利、人格和尊严为前提, 以满足其需要和促进其发展为目的, 以人文关怀为价值归宿。我们充分照顾学生的心理特点, 在有关文件规定的范围之内, 尽可能有效地保护受助学生的隐私, 维护其自尊。贫困生资格界定改变以往逐级推荐、层层审批、张榜公示等形式为班主任查阅档案、个别座谈、平时观察和个别家访等形式, 使贫困生资格界定客观公正的同时更加充满人文关怀。发放方式则把以往资助资金公开发放改为直接将资助资金打入学生资助专用银行卡中, 避免了发放现金签字时的尴尬。这样, 在贫困生资助过程中, 既真正做到了客观公正, 又彰显了爱和人性的关怀, 渗透了对学生生命及尊严的真切关心、尊重和爱护。这些, 对这类特殊家庭的贫困生来说, 尤为重要。
(三) 引导学生自强自立, 培养健全人格
相对于一般贫困生而言, 特殊家庭贫困生除了需要物质的资助以外, 更需要精神层面的资助。自尊自强的心理满足、健康和谐的环境实现等, 恰恰是这类贫困生非常关注的焦点。过去学校在解决贫困生资助工作时, 对此缺乏足够的重视。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对贫困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对贫困生而言, 要健康成长, 起决定作用的首先是自己对待贫困的态度。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讲, 物质上的贫困并不可怕, 真正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贫困。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坚韧不拔的意志、乐于助人的精神、开拓创新的能力、诚实守信的美德、自强自立的信念才是一个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工作中, 我们要引导贫困生正确地认识自我, 积极地悦纳自我,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主动与人交往, 大胆地展示自己的才能, 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价值, 产生成就感, 建立自信心。
要以自强教育为主线, 加强心理引导, 注重典型示范, 让学生实现思想脱贫。自强是贫困生克服经济困难、顺利完成学业的精神支柱, 而自强教育是防止贫困生思想“滑坡”的有效保障。自强意识对贫困生而言有其特殊的意义。因此, 要解决好贫困生问题, 必须激发贫困生自强的内驱力, 营造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才能塑造特殊家庭贫困生的健全人格。
摘要:特殊家庭贫困生由于家庭结构的缺陷, 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敏感而坚强、逆反而自主同在的心理特征。在贫困资助工作中, 我们既要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资助体系, 保障贫困生基本的物质需要, 又要照顾学生的心理特点, 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满足特殊家庭贫困生的精神需要, 引导学生自强自立, 培养其健全人格。
关键词:特殊家庭,贫困生,心理,资助
参考文献
[1]马斯洛等.人的潜能和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
[2]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资助网.基于人文关怀的高校贫困学生资助策略思考[DB/OL].http://www.tgc.edu.cn/zzw/ShowArticle.asp?ArticleID=8366, 2015 (8) .
贫困状况 篇9
高校贫困生, 是指由于经济困难, 不能达到学校所在地的最低生活水平, 现有经济状况无法支付学费、生活费用, 无法正常完成学业的高校学生。造成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有: (1) 地区的差异 (学生大多来自西部地区、东北、华北的“老、少、边、山、穷”贫困落后的地区, 地理环境恶劣、资源匮乏、自然灾害多发, 人均年收入低下, 没有其他经济来源) ; (2) 父母双方或一方患有疾病, 丧失劳动力, 经济收入能力降低或没有, 造成家庭经济困难; (3) 来自农村家庭, 父母务农, 收入单一, 无其他经济来源, 多子女读书; (4) 单亲或孤儿家庭, 抚养方属于弱势群体; (5) 城镇下岗职工, 父母无固定收入, 低收入家庭; (6) 家庭发生重大变故造成经济困难。
二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特征
家境贫寒的大学生既要完成学业, 又要挑起生活重担为父母分忧, 求学之路显得更加艰辛。贫困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也有着极大的差异, 面对人生的态度、应对困难挫折的能力也各不相同。其心理特征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点:
1. 积极向上, 乐观自强
大多数高校贫困生心态积极健康, 他们敢于面对现实, 刻苦学习, 能够快速适应群体、学校和社会的环境, 懂得用加倍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的人生境遇。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大学生孟佩杰, 恪守孝道, 十几年如一日照顾瘫痪的养母, 从未放弃学业和理想, 感动了千千万万中国人。
2. 自惭形秽, 缺乏自信
这是高校贫困生最普遍存在的心理状况, 由于经济拮据, 贫困大学生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与其他同学相差甚远, 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有些同学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家境贫困, 拒绝参加学校的贫困生认定, 因此无法享有国家助学金和其他各种社会资助的评选资格, 失去了受到经济援助的机会。不敢面对贫困的现实, 就无从改变其自卑的内心, 势必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也极大地限制了自身成长和未来发展。
3. 焦虑抑郁、惆怅迷茫
在校大学生可以通过申请国家助学金、办理助学贷款、获得奖学金和其他各项社会专项资助等方式完成学业, 减轻经济负担。一些贫困学生课余时间做各种兼职赚取生活学习费用, 同时又要努力学习专业课程。繁重的学习, 就业的选择, 生存的烦恼, 使学生逐渐产生焦虑和抑郁的情绪。
4. 敏感孤僻, 自我封闭
由于所受文化教育和成长背景的不同, 贫困学生在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也与其他同学产生差别, 生活中难免产生思想观念的碰撞, 有时会遭到周围同学的嘲笑。因此个别贫困学生不愿意与老师、同学交流, 不愿意参加各种集体活动, 变得敏感、脆弱, 不信任周围的人, 与周围的环境逐渐脱离, 内心愈发压抑孤僻, 造成严重的性格缺陷和心理疾病。2004年的“马加爵杀人事件”震惊全国, 一个出身贫寒, 从小勤奋好学的大学生, 堕落为残忍的杀人犯, 事件背后引发出的校园、家庭和社会问题, 值得全社会深刻的思考和反省。
5. 虚荣嫉妒, 不思进取
在大学里, 有些贫困生为了不让别人轻视自己, 生活并不节俭, 将父母含辛茹苦赚来的钱肆意挥霍, 满足各种虚荣的需求, 从不体谅父母的艰辛。这些同学既不愿意勤工俭学, 也拒绝接受资助, 认为这些给他们贴上了“贫困”的标签。还有些贫困大学生由于不能像别的同学那样自由消费, 加上一些经济富足的学生的优越感, 产生不满情绪, 进而演变成嫉妒。
三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 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因此, 大学生队伍的培养和建设至关重要。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既有较高的专业素质, 也要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大学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观的成熟时期, 关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他们身心健康, 全面发展, 是大学生人才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2. 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中发[1999]9号) 文件精神指导下, 高校素质教育改革深入探索, 总结经验。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同样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积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素质教育的环境, 为他们构建发挥个人才华和能力的平台, 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的身心发展, 他们必定会抓住机遇, 发挥自身潜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关系到高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成效。
3.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关系到校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国家与社会能否和谐稳定,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及时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动态, 避免意志力薄弱的大学生产生不良的心理因素和行为, 国家、社会和高校更应从精神、经济、学业和能力发展上给予贫困大学生关怀和支持, 让他们在困境中不气馁、不妥协, 奋发向上, 学有所为, 这对于大学校园乃至国家社会的长期和谐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四对高校贫困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帮扶措施
1. 通过高校多元化资助体系对贫困生实施经济和心灵的双效援助
为了确保每位贫困生不因经济困难原因而辍学, 确保每一位贫困生发展有平台, 国家和高校对贫困生采取了一系列经济保障措施。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 自2000年起, 国家在高校正式实施国家助学贷款这一重大措施至今, 已经逐渐形成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 包括生源地信用贷款、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学费补偿、学校奖助学金、特困补助、勤工助学、绿色通道、社会资助在内的全方位、多元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有效缓解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压力。学生切实感受到来自党和国家的关心、学校和社会的关爱, 丢掉贫困带来的思想包袱, 树立自立自强的观念, 勤奋学习、努力上进。
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提倡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
校园文化是高校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直接折射出高校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 潜移默化地引导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但是, 一些不健康的文化思潮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混入大学校园, 干扰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文化观, 思想迷茫、心灵脆弱的贫困大学生, 很容易受到不健康文化思潮的影响而不思进取。因此, 高校要努力营造追求真知、崇尚科学的文化氛围, 让大学生在健康的文化环境中成长。
3. 以“实践育人”为指导, 树立理想和信念
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12]4号) 第八条“强化实践育人环节”中强调要加强实践育人, 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勤工助学和挂职锻炼等社会实践活动”, 贫困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学科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中, 是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只有参与到实践中, 亲历感悟, 才能磨砺心智, 加深对道德观、责任感的理解, 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树立自信自强的理想和信念。
4. 设立心理咨询机构, 普及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人才的高竞争力, 国家对高校培养大学生的模式提出更高要求, 高校愈发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许多高校成立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 面向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这为大学生, 特别是贫困大学生提供了有力的心理援助。大学生通过参加有意义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开拓了心灵视野, 放下了精神包袱, 提高了学习成绩和效率, 增强了身心素质, 变得阳光自信, 积极向上。
关注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帮助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 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全方位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身心素质, 也是提高国民素质这个总的“育人工程”的重要环节, 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桂富强.高校贫困生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7 (1)
贫困状况 篇10
关键词:贫困学生,学习现状,教育研究
高校在录取新生时实行了各种绿色通道, 使更多贫困家庭学生得到上大学的机会。目前高校建立健全了资助体系, 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 减轻了贫困家庭学生较大的经济压力。 面对家庭经济上的压力, 大多数贫困生能够在辅导员的帮助关爱下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调整, 变压力为动力;但少数贫困生, 不能很好地适应学业与经济压力、心理与环境、学习方法与专业教学等各种关系, 以致在生活和学习上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高校贫困学生基本现状分析
大学生承载并推动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责任, 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发展, 而大学生综合素质关键取决于自身的学习。 贫困学生尤其需要我们关注和培养, 他们因家庭背景处于弱势, 但有着奋发向上的原动力, 只是暂时的经济困难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资助。 大多数贫困生学习成绩优异, 但仍有少数贫困学生因各种原因成绩不理想。 在学习动机、学习倦怠和学习能力方面等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 贫困学生在学校中约占17%, 高校理应做好贫困生群体的助学工作, 解决贫困学生的经济压力, 同时, 更要做好贫困生在校学习、做人等方面的教育, 使他们不仅减轻经济上的压力, 还要帮助解决他们在学业上困惑与未来升学就业的忧虑。
(一) 高校家庭贫困学生在校学习状况
高校建立科学合理的贫困生认定体系, 是做好高校贫困生工作的基础。通过科学准确地做好贫困生认定工作, 使得学生资助工作有了实效性。高校建立的贫困生档案管理库的大学生80%以上学习成绩突出, 学习目标明确, 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 获得奖学金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并期望毕业后谋得一份较好的工作, 改变家庭经济状况。但仍然有少数贫困学生在学习上有自卑感, 或原有文化基础不扎实, 或未能尽快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环境, 学习主动性不强烈, 参与学习问题讨论及学习实践活动积极性不高。 30%的贫困学生自我感觉理论尚可, 但实践能力不强。 尤其是江苏省外的贫困学生, 在外语和高等数学学习上, 大多数成绩不理想, 需要通过补考或重修。
(二) 高校贫困学生生活状况
高校贫困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及边远地区, 家庭经济收入低, 难以提供学生较多的生活费用;家庭人口较多且子女上学费用高是农村贫困生经济困难的原因之一, 占近40%;家人因病致困的约占50%。 来自城镇的贫困学生中, 父母下岗、单亲、无固定收入是家庭经济困难的最主要原因。 贫困生中贷款交学费的约40%, 在校期间有国家助学金和勤工俭学收入等经济来源。贫困学生的月消费在400—600元的占60%, 占主要比例;随着年级的增高, 月消费水平也略有增长。 而月消费低于400元的占12%, 贫困学生生活消费主要为生活必需品支出。 他们在生活上大多比较节俭, 很少向同学借钱消费, 计算着自己在校生活上一切开支。
(三) 贫困大学生心理现状
随着经济发展, 物价上涨, 大多数贫困生承受着一定的心理压力, 在人际关系上特别是寝室同学关系上, 先比较封闭, 婉拒师生善意的同情, 随着时间推移, 同学之间关系密切, 以及自我心理的调节, 贫困学生这种精神上压力逐渐减轻, 原有的种种心理障碍也有所消失, 变得积极主动, 学习上更加刻苦, 学习成绩和获得的奖学金等荣誉使他们有了自信心。但有少数贫困家庭学生, 由于家庭经济特别困难, 经济上的拮据使他们不得不为在校生活犯愁, 内向的性格又不愿积极主动与他人交往, 生活相对封闭, 再加上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 会变得更加孤立, 参与校园社会活动的热情不高, 需要辅导员班主任及时给予帮助关心;更有的贫困生因家庭贫困对社会产生极端的观点, 影响了心理健康, 心理问题更加突出。
( 四) 贫困学生中学习方面两极化成因分析
大多数贫困学生都具有很强的积极进取精神, 少数贫困生由于沉重的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 导致学习成绩差, 甚至于荒废了学业。 这部分贫困学生性格、沟通能力、人生观与大多数同学有区别, 特别需要辅导员班主任及时帮助, 耐心细致, 观察关爱他们的变化, 多与他们交流, 多给他们帮助, 理解他们的困惑, 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贫困生因家庭经济特别困难, 带给他们更多无形压力, 所以为他们寻找勤工助学的岗位, 积极落实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及学费减免等, 就显得刻不容缓。能帮助解决生活费用, 便能极大促进他们在学习上主动性。 而来自同班同学的比较, 则需要辅导员认真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个别贫困家庭学生会因自己在相对经济条件较好的同学比较中, 产生郁闷、自卑、偏执、焦躁和孤独等情绪, 心理压力过重的贫困学生, 产生的问题更加突出, 而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地解决, 需要辅导员班主任的耐心、细心、关心, 需要同学们的配合与融合, 逐步形成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助友爱的氛围, 使之消除顾虑, 提升贫困学生的自信心。
在国家资助、学校帮扶的同时, 辅导员理应创造轻松欢快、安全融洽的心理支持。 在对贫困生积极落实国家和学校资助政策的同时, 需要辅导员班主任及早加强思想情感和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对贫困生的精神支持、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 对于贫困学生, 学校创造宽松、安全的心理支持环境是非常必要, 可能物质上的帮助无法完全解决问题, 则需要更多的精神帮扶和关爱。 辅导员鼓励班级同学多理解他们、帮助他们、尊重他们, 在班级中积极营造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 增强贫困学生的认同感和安全感, 更能激发贫困学生在学业上不断追求的动力。
二、高校贫困学生因心理因素形成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现状分析
高校贫困学生大多数具有乐观的心态和远大理想, 能够认清家庭经济困难的现状需要自己的努力奋斗来改变, 他们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班级活动, 大部分学生能够正视目前生活上的暂时困难, 自强不息, 积极参加勤工俭学劳动, 并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以做兼职工作或家教等形式赚取生活费或学费, 他们学习刻苦努力, 成绩总体上优良, 在校获得奖学金的概率较大, 专业技能较强, 在同学们起到带动作用。 但是, 有个别贫困学生, 由于心态没有摆平, 经济上又不如同学, 或性格内向、孤僻, 不善交往, 一旦在学习上受到挫折, 便会怨天尤人, 总感到不公平, 自觉被人歧视, 各种不正常的心理因素产生抱怨, 甚至于有了报复心理。 学习成绩可想而知, 厌学、旷课、消沉便是个别心理问题贫困学生的现状。
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应及时针对这部分贫困学生进行介入干预和心理思想上教育, 采取心理疏导、个别谈心和心理训练等方法,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并持续跟踪, 除解决他们的经济困难外, 还要结合贫困学生心理贫困, 更多地属于适应性和发展性的情况, 主动联系他们, 与之交流, 从贫困学生心理上消除所存在的不良倾向, 赞扬他们的优点, 鼓励他们努力向前, 辅导他们学习并克服困难。
三、高年级的贫困生相对于低年级的贫困生对贫困的认知有较大差异
高校贫困学生中, 大多数贫困学生提到在刚进大学校门时, 对“贫困生”一词非常敏感, 自卑心理很强。 在访谈中有不少学生讲到在高中时期, 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与当地相似, 高中同学家庭经济相差不多, 学习任务就是迎接高考, 考取一所理想大学就是目标。 但上了大学, 较高的学杂费及平时生活费给家人带来了压力, 又面对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及靠近城市的大学校园, 所产生的反差让他们一时无所适从, 同学之间的贫富差距使他们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压力, 经济上的相对贫穷使他们产生了一种羞耻感, 但随着年级的增长, 心态渐渐趋于平稳与成熟, 不再像以前那么敏感, 即将毕业的贫困学生当中都表示现在心态比刚到学校时好了很多, 没有那么大的心理压力。
对于刚进高校新生, 辅导员班主任在第一次班会课上, 应重点讲解国家对家庭贫困学生的资助体系, 学校奖助政策, 宣传往届家庭贫寒的优秀毕业生立志成才事迹, “逆境砥砺人格, 君子自强不息”, 家庭贫困是相对和暂时的, 学无止境, 努力学习专业技术知识, 提高自己综合能力, 特别是沟通能力, 在毕业时有更多资本走入社会, 选择工作或继续升学, 规划好人生道路。 因此, 教师要教育学生清醒地认识到, 进入大学学习是一个人生新的转折点, 大学新生都在同一起点上, 明确自己努力目标, 提高主动性和自觉性, 才能不断实现自己的目标。 高校学习任务重, 教学速度快, 要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 教师的辅导也相对少了, 更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因此, 学生要针对自己的兴趣、特点, 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 尽快完成学习方法与角色的转换。
对于班级贫困学生群体, 辅导员应及早组织开好贫困学生的专题座谈会, 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 细致讲解国家资助政策及学校的各项帮扶资助体系, 教育他们树立自强不息的信念, 引用许多“寒门学子”“逆境出人才”事例, 激励大一贫困学生, 为他们做好学业规划, 在座谈中细心观察每一位贫困学生, 对他们的性格有个初步了解, 之后再与个别贫困学生做单独交流沟通, 有必要为他们及早安排勤工助学岗位和建立长期的结对帮扶关系。 总之, 要避免家境贫寒的学生因自卑心理而导致自我封闭, 对言语敏感, 产生焦虑, 在学习上缺乏恒心和自信, 导致成绩不理想的状况出现。
四、从心理因素分析高校少数贫困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
(一) 和谐的人文环境, 对贫困学生心理有着外部影响
目前高校有着现代化的建筑设施, 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和学生公寓等建筑漂亮新颖, 内部设施宽敞明亮, 现代气息浓厚。 校园里绿树环绕, 花草鲜艳, 柳树依偎河边, 大学生包括贫困学生徜徉在优美校园内生活与学习, 潜移默化地对贫困学生起到心灵净化的作用。校园里高雅的艺术文化活动, 高水平的人文讲座, 朝气热烈的文体活动等贫困学生起到良好影响。 举止优雅、文明礼貌的广大师生对大学生成长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因此, 保护好校园环境, 打造民主文明和轻松的人文环境, 走在校园里处处感受到同学之间、师生之间那种友善、关爱、互助真诚, 会让贫困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馨, 从而缓解和消除精神上的压力。
( 二) 对贫困学生采取多种形式的精神帮助
在辅导员的组织下, 吸收鼓励贫困学生加入各种学生组织, 各种社团大学生来自不同年级包括贫困学生, 并协同学校心理咨询中心, 组织学生开展心理互助活动, 形成互助氛围。社团中一般由心理素质好、领导力强、积极阳光的学生担任社团组织社长, 并指导其组织各类互助活动, 带领社团整体向上。 借助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专业力量, 组织社团成员开展同伴互助、互助学习坊等活动, 培育了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的良好氛围。 如在心理调节方面, 通过小型、深度的分享会宣泄负面情感、共同分担烦恼、消解不良情绪;在学习方面, 高年级的帮助低年级的、成绩好的帮助成绩差的, 推动共同进步。
帮助他人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 也是克服自卑感、无用感的有效抓手。 学生组织或社团在开展服务志愿活动中, 也为贫困学生帮助他人提供了平台, 传递了“受助者”也能“助人”的理念, 引导他们在关注他人、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实现“心理脱贫”, 焕发青春色彩。
(三) 及时疏导, 尽快适应于新环境
高校贫困学生“群体”存在着不同的心理障碍, 随着年级的增长, 加之高校环境, 辅导员的教育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一般会逐步摆脱心理压力。但是, 在新生入学时, 特别需要心理指导。 除心理健康课学习外, 辅导员运用自己掌握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教师的特殊地位, 采用多种形式与新生交流思想, 跟踪服务, 处处关爱, 积极引导, 缓解大一贫困学生在新的环境下所产生的烦躁、压抑、自卑等情绪, 及时使贫困学生宣泄和释放情绪, 为他们解决各种问题, 为贫困学生的心理脱贫和健康成长创造轻松愉悦和谐氛围。
参考文献
[1]毛晓华.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完善[J].湖北社会科学, 2011 (6) .
[2]刘文伟, 张锡钦.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体系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 (5) .
贫困状况 篇11
关键词:大病农户,教育投资,影响因素
一、样本地区农户子女教育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对大病的定义有三个标准:一是农户当年住院治疗费用劳均 (农户家庭劳动力人数的平均数) 达1000元以上的疾病;二是农户当年门诊治疗的费用劳均达1000元以上的疾病;三是农户家庭成员患病后误工全年累计超过90天的疾病。凡符合以上三个判定条件中之一者, 即可定性为大病。
本文研究所利用的数据来源于欧盟资助项目“保护农村贫困人口免受主要疾病的经济影响” (简称POVILL) 2006年问卷调查数据资料。研究的样本地区为国家级贫困县——湖北省红安县。在形成的共165户大病农户样本中, 全县总人口为732人, 户均4.4人。共有在校学生138人, 其中年龄在3岁以上6岁以下的有8人, 6—15岁的有89人, 16—18岁的有30人, 19岁以上的有11人。这138个学生分布在88个大病农户家庭中, 平均每户有1.57个子女上学, 户均教育费用为2216.35元, 每个学生平均1413.32元。子女处于非义务教育学龄阶段的家庭有34户, 学生49人, 每户平均非义务教育费用为3710.89元, 每个学生平均2574.90元。有子女上学的大病农户家庭经济资源分布状况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 无论是子女处于哪一个学龄阶段的大病农户家庭, 其家庭经济都处于入不敷出的状况, 而如果农户家庭中有成员患大病, 在家庭经济资源一定的条件下, 医疗支出必然会挤占教育投资, 这种影响对于子女处于6岁以下、15—18岁和19岁以上三个非义务教育学龄阶段的大病农户尤为显著。在子女处于上述三个学龄阶段的家庭中, 医疗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分别达115.10%、81.49%和81.44%;一些家庭为了保证看病的基本需要而降低教育投资, 甚至选择让子女辍学。在调查的165个大病农户样本中, 有8户因为家里有成员患大病而选择让子女辍学。
二、变量的选择和分析
农户家庭子女教育投资水平的高低一般通过子女教育支出额占农户家庭总收入额的比例来衡量。本文把农户子女教育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设定为20%, 作为衡量大病农户教育投资水平高低的参考线, 并选择大病农户子女教育投资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Y。Y是一个二分变量, 大病农户子女教育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高于20%的, 即Y>20%, 其教育投资水平则较高, 记为1;子女教育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等于和低于20%的, 即Y≤20%, 其教育投资水平则较低, 记为0。
影响农户对子女教育投资决策的因素很多, 有农户本身的因素, 也有农户家庭外部的因素。从农户本身的因素来看, 农户家庭收入水平是学者们关注较多的变量, 大部分学者认为, 家庭收入水平是影响农户对子女教育投资的重要因素。Schultz (1993) 通过研究认为, 低收入国家父母可能由于厌恶风险或借贷约束对其子女教育投资低;Philip H.Brown, Albert Park (2001) 也认为, 贫穷 (收入低) 是影响教育投资的重要因素, 在借贷约束限制下, 生活在贫困家庭的子女其辍学率要高出三倍。除了家庭收入因素外, 一些国内外学者认为影响农户子女教育投资决策的还有农户自身因素, 该因素包括农户户主的性别、家庭决策者 (户主) 的受教育程度、家庭规模、家庭借贷约束等 (Parish and Willis, 1993) 。根据上述学者研究的经验和本次调查, 本文将反映大病农户的家庭特征、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外部资源利用状况以及户主特征等的变量纳入模型进行分析。户主特征的变量包括户主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健康状况等;家庭特征变量包括人口规模、劳动力人数、户内是否有主要劳力患大病 (或致残) ;家庭经济状况变量包括农户家庭在当地所处的经济水平等级、非农就业收入、种植业收入、养殖业收入、住院医疗费用、门诊医疗费用, 大病农户的家庭收入由非农就业收入、种植业收入和养殖业收入三部分构成, 本文将家庭收入分三部分纳入模型进行分析, 目的是考察农户家庭的各种收入来源对子女教育投资的影响程度;大病农户家庭外部资源状况的变量包括是否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简称“新农合”) 、借贷规模。本研究将以上15个因素作为解释变量来考察其对大病农户教育投资的影响程度 (见表2) 。
(注:1、变量类型中, C表示连续变量, Q表示虚拟定性变量, D表示虚拟二分变量2、文化程度扣除缺失值后计算去取值分布。)
三、模型的构建及计量结果
基于以上分析, 大病农户的子女教育投资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函数式表示:
式中, P是大病农户教育投资水平 (Y) 高低的一种概率, x1表示户主年龄, x2表示户主性别, x3表示户主健康状况, x4表示户主文化程度, x5表示家庭人口规模, x6表示家庭劳动力人数, x7表示户内是否有主要劳力患大病或致残, x8表示是否参加新农合, x9表示借贷规模, x10表示家庭经济水平等级, x11表示非农就业收入, x12表示种植业收入, x13表示养殖业收入, x14表示住院医疗费用, x15表示门诊医疗费用。模型的具体形式的相关估计变量如下:
式中i=1, 2, 3, …, 15。
利用stata10统计软件, 采用所有变量强制进入回归方程的方法 (Enter) 对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 模型结果显示模型整体拟合效果较好 (见表3) 。
根据模型的结果, 对影响大病农户子女教育投资水平的主要因素及其显著性归纳分析如下。
1、户主年龄。
模型结果显示, 户主的年龄对其子女教育投资水平的影响不显著, 没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大病农户子女教育投资水平的高低与户主的年龄大小没有明显关系。从现有的中外学者们的研究来看, 在分析农户子女教育投资的影响因素时, 都没有把户主年龄当作一个变量。
2、户主性别。
户主的性别差异对子女的教育投资水平的影响系数为负, 但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这一结果可能表明,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村贫困地区的男性户主和女性户主对待子女教育的态度区别不大, 都较为重视子女的教育投资。
3、户主健康状况。
一般而言, 户主是农户家庭的主要决策者, 在经济收入并不宽裕的条件下, 如果户主身体健康状况较差, 经常生病就医, 就会挤占本该用于子女身上的教育支出。但是, 从模型结果来看, 户主健康状况对其子女的教育投资水平并没有显著影响, 因此对这一变量的影响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4、户主的文化程度。
模型结果显示, 户主的文化程度不同, 对其子女教育投资水平的影响差别很大。特别是户主的文化程度在高中及以上学历者, 对其子女教育投资水平在10%水平上显著。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大病农户户主文化程度越高, 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 其子女教育投资水平也越高。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文化程度高的户主相比文化程度低的户主更能认识到子女教育程度的高低对其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5、家庭人口规模。
家庭人口规模的影响在10%的水平上显著, 说明家庭人口的多少对其子女教育投资水平是一个敏感因素;其影响系数为负, 意味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大病农户家庭人口越多, 家庭收入中用于子女教育方面的开支所占的比例越小。这可能是由于人口多的大病农户家庭开支大, 有限的经济资源分配比例相对较少, 因此用于子女教育上的投资比例也必然偏低。
6、家庭劳动力人数。
家庭劳动力人数对农户子女教育投资具有正向影响, 并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 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大病农户家庭劳动力人数越多, 其花在子女教育上的投资占收入的比例也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村劳动力技术水平低的情况下, 劳动力数量仍然是农户家庭收入的重要保障因素。
7、户内是否有主要劳力患大病或致残。
结果显示, 这一变量在10%的统计水平上显著, 说明大病农户子女教育投资水平高低与其家庭是否有主要劳力患大病或致残有着较密切的关系。而影响系数符号为正, 说明有主要劳力患大病的农户的子女教育投资占收入的比例比没有主要劳力患大病的农户高。这可能是因为在其他条件 (如农户子女教育费用) 不变的情况下, 农户家庭主要劳动力患大病后, 家庭收入减少, 教育投资占收入的比例也就自然提高。模型的这一结果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农村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已见成效, 对农村多年来的“上学难”和“上学贵”问题起到了缓解作用。
8、农户家庭外部资源利用状况。
本文将大病农户是否参加新农合和大病农户的借贷规模两个变量纳入模型, 目的是想考察外部资源的利用对大病农户的帮助作用, 但从模型的结果看, 这两个因素对大病农户子女教育投资水平的影响都不显著。从理论上讲,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大病的住院费用予以报销可以减轻大病农户经济负担, 增加子女的教育投资。但从实际情况看, 在本研究考察的165个大病农户样本中, 2006年只有68户大病农户被给予了住院医疗报销。样本农户全年住院医疗费用 (不含门诊费用和自我治疗费用) 共为1413789.47元, 合作医疗报销了199677.12元, 报销比例仅为14.1%, 住院医疗费用的大部分还是由农户自己承担。这说明刚刚建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大病农户医疗保障作用并不大, 现实印证了模型的结果。模型结果也显示大病农户子女教育投资水平与其借贷规模没有关系, 这说明大病农户仍然是理性人。子女教育开支上的临时性资金短缺, 他们会向亲朋好友借贷, 但主要依靠借贷来提高子女的教育投资水平的做法, 是不现实的, 也是不理性的, 所以他们一般不会做出超出他们经济负担水平的决策。
9、家庭经济水平等级。
模型结果显示, 相对于贫困农户而言, 经济水平一般的农户, 其家庭经济状况对子女教育投资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富裕农户, 其家庭经济状况对子女教育投资水平的影响在10%的统计检验水平上显著, 且影响系数符号为负。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农户家庭经济状况越好, 其子女教育投资支出占收入的比例就越低。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最有可能是因为在我国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后, 农户子女教育费用相对稳定下来, 农户之间子女教育费用差别不大。而经济收入多的农户, 子女教育费用占其家庭收入的比例就显得相对较低, 子女教育负担就越轻。模型结果再一次证明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对减轻农民子女的教育负担的正向效果。
1 0、大病农户的家庭收入。
大病农户的家庭收入包括非农就业收入、种植业收入和养殖业收入三种来源形式。从模型的结果来看, 非农就业收入对大病农户子女教育投资水平的影响较大, 在5%的统计检验水平上显著, 其系数符号为负, 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大病农户非农就业收入越多, 其子女教育投资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越低, 教育负担水平也就越轻。种植业收入和养殖业收入这两种收入对大病农户子女教育投资水平的影响都不显著, 没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因大病农户之间在家庭种植业收入和养殖业收入上差别不大, 也就不足以造成教育投资水平上的差别。
1 1、大病农户的医疗费用支出。
为了从结构上考察农户家庭成员患大病后医疗费用支出对其子女教育投资的挤占效应, 本研究将大病农户的医疗费用支出分成住院医疗费用和门诊医疗费用, 并纳入模型中进行分析。模型结果显示, 大病农户的住院医疗费用对其子女教育投资水平影响不显著, 没有统计学意义。而门诊医疗费用对其子女教育投资水平的影响在5%的水平上显著, 且影响系数符号为负, 这说明在其他条件 (例如家庭收入) 不变的情况下, 大病农户门诊医疗费用越高, 其子女教育投资支出占收入的比例就越小。门诊医疗费用对农户子女教育支出的挤占效应明显, 原因可能是由于住院医疗费用的发生通常具有数额较大、一次支付的特点, 农户通常依靠借贷获得这个费用;同时门诊费用发生次数多, 资金来源以自有资金为主, 尤其是农村比较普遍存在的慢性病, 因住院治疗效果不理想, 容易反复发作, 一般这种病以门诊治疗和自我治疗为主。在农村义务教育费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 门诊费用的这种发生特征对子女教育投资的影响更明显。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红安县有子女上学的大病农户的调查资料对其子女教育投资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模型分析, 结果表明, 在考察的15个变量中, 户主文化程度、家庭人口规模、家庭劳动力人数、户内是否有主要劳力患大病 (或致残) 、家庭经济水平状况、非农就业收入、门诊医疗费用等7个因素均在不同程度上对大病农户子女教育投资决策产生显著影响, 而其他因素对大病农户子女教育投资决策影响不显著。针对以上敏感性影响因素, 为了进一步缓解农村的“上学难”和“上学贵”问题, 减轻农户特别是减轻大病农户的教育负担, 促进贫困农户子女教育投资水平的提高, 本文认为, 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改进和完善。
1、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已经实施的免费义务教育政策。
目前主要是在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取得明显效果的基础上防止某些学校变相增加农户子女的教育费用, 造成贫困农户教育负担的反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 在条件成熟时可考虑扩大免费义务教育期限, 由目前的9年扩大到12年, 这样将进一步减轻农户的教育负担, 提高农户子女的教育投资水平。
2、改进农村现有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
农户家庭的医疗支出和子女教育支出二者之间是相互制约、此消彼长的关系, 而本文的研究表明, 现有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大病农户的保障水平不够, 需要进一步改进。改进的内容重点应该放在扩大药物报销范围, 提高报销比例, 尤其是要把慢性病的治疗纳入报销范围。同时还应改进对农民选择医疗机构限制的规定。
3、增加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投入, 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农户家庭若有主要劳动力患大病或致残, 会显著影响子女的教育投资。而农村发生的很多疾病与农村繁重的体力劳动、饮用水不安全、环境污染等密切相关。所以, 政府应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业技术推广、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生活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资纳入每年的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
4、重视农户的非农就业问题。
模型结果表明, 农户的非农就业收入是农户子女教育投资水平的敏感影响因素, 因此政府应为农户的非农就业提供便利条件, 如进行免费职业培训、搜集和发布就业信息、保障农民工的权利等, 应提供多种措施和服务为农民的非农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建立农民工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Philip H.Brown、Albert Park:Education and poverty in rural China[J].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2002 (21) .
[2]Schultz, T.P.Inverstments in the schooling and health of women and men:quantities and retums[J].Joumal of human Resources, (1993) , 28 (4) .
[3]Parish W, L, &Willis, R, J.Daughters, education, and family budgets:Taiwan experiences[J].Joumal of Human Resources, 1993, 28 (4) .
[4]冯黎、陈玉萍、吴海涛:农村居民大病就诊行为的实证分析:来自贫困县的证据[J].农业技术经济, 2009 (3) .
【贫困状况】推荐阅读:
某村贫困状况调查报告11-04
对乡镇农村贫困状况的调查报告10-13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问题调查11-02
石岩街道贫困妇女生活状况问卷调查表06-06
华州区深度贫困地区调研报告与协办政协提案处理状况报告06-14
贫困线与贫困人口问题08-16
现代性贫困观的贫困06-23
遍访贫困村贫困户简报05-18
贫困申请书:贫困补助申请书08-23
中国贫困县现状:一些地区30年贫困未改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