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乡镇农村贫困状况的调查报告

2024-10-13

对乡镇农村贫困状况的调查报告(通用8篇)

对乡镇农村贫困状况的调查报告 篇1

扶库区人民一把

___镇是___县最僻远的一个老边穷镇,地处铁山水库上游,全镇55个行政村,有19个村属库区村。库区内19个村自1958年初迁到1962年、1963年的返迁,再到1979年的复迁,直至1987年迁移结束,历经近三十年的变迁,给库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几十年来,库区人民虽有政府的关怀

和照顾,几代库区人的不懈努力,但终因各方面的因素,至2006年止,19个村、145个组、2714户、9617名村民,依然生活在温饱线下。铁山水库修建成功十多年来,外面的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这些曾经为修建铁山水库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库区农民又是怎样度日的呢?近日,笔者走访了铁山库区,目睹了库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其状颇使人心寒。

一、库区农民如此穷

“吃盐要靠鸡蛋兑,棺材枕着铺板睡,猪潲盛进饭碗里,稻草盖房不为奇。”这不是民谣,而是库区某些贫困农户的真实写照!

在双江村季庄组我们了解到,57岁的鲁岳辉和年高80岁老母亲及哑巴妻子,2003年前还住在山上的窑洞里过着与世隔绝的“原始生活”,一家人仅有的一张床是将6根松树绑在一起,用树桩支撑起来的,全家人每年仅是鲁爹肩点竹子到山下换些油盐,到2003年底,才在政府照顾、全村村民出钱、出砖、出力等全力援助下才告别原始的窑洞生活住进一个连三间的小屋里;该村千斤组有一许姓人家,一家两口,儿子许继香七十多岁了,其母九十有余,相依为命的老母子俩的生活就靠儿子上山弄点树竹维持。笔者走访其家的那天上午,是在他家的菜园找到其母的,九十多岁的老母正跪在地里扯草,她对我们问的问题没一点反应,因为她的耳朵根本听不到我们说的什么。许继香爹上山去了,我们向村里的人了解了一下他家的情况,村人说起也泪眼涟涟。一老人说,他家一年,除了年节,是很难吃到肉的,他们的生活常常是时挑野菜和根煮,旋作生柴带水烧。在去年三月,他家屋漏又遭连夜雨,三间破土房一夜之间倒了两间,幸而早有防备才没出人命。村人不忍看着两位老人睡在一间用几根木头支撑着的房子里,在一片废墟中用几块残砖支着锅弄饭,就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为他们搭起了两间小屋。在高雅村李冲组,笔者还目睹了这样一个家庭,一对老年夫妇都八十出关了,老头叫唐永安,膝下无丁,住在两间破屋里。我们几个去采访时两位老人正在地坪里晒豆。老人把我们让到屋里,漆黑的房间里就两三把残缺不全的椅子和一张破桌子。同行想摄个镜头,举起摄像机又无奈的放下,因室内光线太暗,只得用带镁灯的相机拍了张照。我撩开老人的蚊帐,不看还好,一看吓一大跳,老人的床竟然是一张组合的“床”,外面是砖头支起的一张竹床,里边竟是一口瓦棺!通观其家,最值钱的,也就是那口棺材了,其状,怎不让人凄然泪下!出得门来,同行想给俩位老人照张相,让佝偻着的老头抬抬头,老人在抬头时差点仰翻在地。在库区,类似的情形还有很多。据统计,大洲村有特困户80户,170人,五保15人;双江村有特困户80户,225人,五保30人。道院村有特困户六户,19人,五保4人,高雅村有特困户17户,56人,五保9人。老一辈的孤寡人在渐渐减少,而新一茬单身又在产生,落后的经济、不便的交通、闭塞的信息,几个女人愿往那里嫁!据调查,唐坳村目前就有青年单身13人。在库区,笔者还了解到,有不少的家庭仍在靠积攒几个鸡蛋或是鸭蛋,到店铺换起油盐吃。气温低时还好,能积攒,气温高了,连这笔收入都难保障,此情此景,孰能入目!

在库区一些村,类似情况的人家又何止十家八户?

人们说,库区这个地方有“三多”,茅屋多、缺粮户多、光棍多。这话不假。如唐坳村,全村430个人口,打光棍的就有13人。因为太穷,里面的姑娘留不住,外边的姑娘不愿来。

再看人均收入。以2005年为例,19个库区村,人平纯收入2340元,其中塘坳、高雅、伏马、双江、等11个村,人平纯收入均低于1000元。

在库区最深处的十个村,方圆几十里,只有7条屠凳,9个代销点,5个药店。据了解,大洲、伏马、高雅、塘坳、国庆等村,去年有16户缺衣被,有20余户无过年肉,有30左右的户今年春后就缺粮。

二、库区农民为何穷

修铁山水库,库区农民重新创业,付出了艰辛劳动。当地党政对库区农民也曾给予过大力支助,库区农民不仅没有脱穷,还穷到如此地步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客观方面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1、路难行,穷之根。铁山水库蓄水后,把这里原来连接省道通往各村的公路全部淹没,库区农民只好沿库盘山修了几条简易公路,是原来公路长度的3倍。但这些公路坡陡、路窄、路基不牢,常被山洪冲坏。库区农民靠水路进出也不方便,这里既无一个像样的码头,又无几条像样的渡船。路难行,难进难出,使这里成了世外偏疆。路况差、水运条件差,车船水祸时有发生。从铁山水库

对乡镇农村贫困状况的调查报告 篇2

关键词:贫困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变量差异

一、方法

(一) 调查对象。一般认为, 空巢指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至配偶一方死亡这一时期。进入此阶段, 空巢家庭也即形成。虽不是每个家庭都经历此过程, 但是如今农村已经或将要进入这个队伍的老年人口正在增长, 而且增长的速度可能还比较快。在农村现实生活中, 存在着许多并不严格地符合上述定义的空巢家庭[1], 包括没有子女“离巢”行为发生的无子嗣的独居老人或老年夫妇;子女另立门户、与老年父母分居却生活在同村或同镇等。因此, 调查的总体就是此类具有“空巢”共性的生活在贫困地区农村的所有老年家庭的老人。

(二) 资料收集方法与样本。本调查采用多段抽样、偶遇抽样和雪球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随机抽样, 在河南浚县、山西大同市、湖北襄樊市 (枣阳、老河口) 和江西瑞昌市等四地总计12个乡镇, 对当地长期独居或长期只有夫妇两位一起生活的60岁及其以上的老年人 (某种程度上讲, 如果长期带了未成年的孙子女一起生活的也在此范围内) 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34个问题构成, 主要询问了老人的经济状况、居住状况、身体状况、精神慰籍状况、与外界联系状况以及老人基本社会特征方面的问题。被调查老人的抽取及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均由武汉理工大学15名本科生分成4个小组, 于2007年7月深入实地进行调查。 (其中少部分为老人自己填写, 多部分为调查员询问代写, 所有问卷当场回收) 实际发放问卷850份, 回收有效问卷830份, 有效回收率97.6%。实际调查样本的构成情况见表1。

(三) 资料整理与分析。全部问卷资料由调查员检查核实后进行编码, 然后输入计算机内, 由笔者利用SPSS (1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类型主要为单变量描述统计和双变量交互分类统计。

注:本文的年龄按目前较为普遍使用的分段法分段, 即表中所示的三段。

二、结果与分析

(一) 空巢老人的总体状况。在现代社会中, 人们一般把生活状况分为吃、穿、住、用、行等五大类别。本次调查结合我国贫困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的实际情况, 主要对老人的经济生活状况、居住状况、身体状况、精神慰藉状况、外部信息获取状况与整体生活评价等六种情况进行了了解。调查结果显示, 接受调查的830位空巢老人中, 平均年龄为69.5岁, 97.3%为农村户口。平均每人每月经济收入约为227元, 其中约有85%的空巢老人收入是靠自己 (或老伴) 的劳动所得或子女供给;平均每人住房面积约67平方米, 其中每100位空巢老人家中有超过85位拥有照明灯、收音机、电视机、电话、电风扇等五种电器的一种或几种;约有79.2%的空巢老人住的是砖房, 20.8%的老人住的是草房、土房或其他类, 而超过一半的住房是十六年以上的老房;有近67%的老人仍然从事着农业生产劳动 (包括饲养家禽牲畜) ;约73%的空巢老人不同程度地患有各类慢性疾病;在休闲方面, 大约95%的老人能够找到诸如串门聊天、看电视之类的方式, 以此来缓解自己的精神压力;与外界联系方面, 21%的老人“从来没有听到过外面发生的事情”;约85%的老人认为自己的整体生活不算差 (至少是一般等级) 。这就是目前我国贫困地区的农村空巢老人客观情况。下面再看看空巢老人在其中五个方面的自我评价 (见表2) 。

表2的结果表明, 总体上, 空巢老人对自己的五个方面评价中, “一般及其以上”的评价较突出是整体状况, 其次是居住和精神生活状况, 最后是身体和经济生活状况。这一结果从量的分布上显示了老人对五项自身状况的评价程度。它表明, 目前我国贫困地区的农村空巢老人绝大部分整体生活过得不错 (一般来说, 人的主观评价与其客观情况一致。客观情况好, 其评价就高, 反之则低) , 而在经济收支和身体方面呈现较弱态势。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我国农村保障的两大“软肋”——不健全的养老保障机制和发展畸形的医疗保障制度。

(二) 空巢老人自身生活状况的性别差异。一是性别不仅是人的基本生理特征, 同时也是人的基本社会特征之一。不同性别的个体, 其对社会事物的感知能力及认知态度不会一样。对于目前这些贫困地区的农村男女性空巢老人来说, 他们在对自身生活状况的主观评价及客观情况是否具有一些不同特点呢?实际显示, 在认为有无必要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和是否仍在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方面, 男性和女性空巢老人的确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这就是:男性空巢老人对外界信息的获取意愿以及自身劳动能力明显超过女性空巢老人。这一点可以从他们自己认为有必要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比例 (男61.7%、女47.2%) 和自己仍在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比例 (男72.6%、女59.9%) 明显大于女性空巢老人上看出来。而相比之下, 女性空巢老人在自身生存的形式上, 则较多地表现出对社会的客观依赖性和对外界事物的主观冷漠化。检验表明, 这一差异在样本和总体中都存在。调查结果还表明, 男女性空巢老人在上述两种情况的实际行为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据统计, 男性空巢老人平均每人每2.5天看一次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或听到一次关于《新闻联播》所播放的重大新闻, 短于女性空巢老人的2.8天。调查中还发现, 79.8%的女性空巢老人很少关注国内或国际的大事。她们平时所接触的顶多是偶尔听说一件村子里的“家常事”, 在她们看来所有与自己无关的事情“都没有必要去管它”。这一点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和补充了上述特点。不过, 在身体、居住、精神生活、整体四项状况满意度以及孤独感的频率、希望子女关心自己的意愿表达方面, 男女性空巢老人之间的百分比相差不大 (统计检验表明, 样本百分比中所存在的某些差别在总体中并不存在) , 或者说, 他们在这几方面的情况趋于一致。但从对精神生活方式编码分类中了解到的情况看, 两者所选择的具体休闲方式还是有一定差别的。男性空巢老人多选择看电视、听收音机以及一般家庭闲活, 女性空巢老人多选择串门聊天、放牛、哄小孩等。这说明两者在缓解精神压力的行为方式上存在户内与户外的差别。二是在经济生活满意度、日常空闲时间的多少以及希望子女外出意愿上, 两者则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 (1) 男性空巢老人比女性更多地表现对经济生活的“比较满意”, 而女性空巢老人的“不太满意”比例则比男性高一些; (2) 男性空巢老人的日常空闲时间在半天以内的比例高于女性; (3) 女性空巢老人更多地不希望子女外出 (统计检验表明, 调查样本中所表现出的各种差别在总体中依然存在) 。男女性空巢老人在上述几方面的差异, 比较突出地反映了他们在社会认知态度以及客观实际行为方面所具有的性别角色特点, 也为老年工作者、子女、家庭以及社会对他们的帮助与关爱, 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三) 空巢老人自身生活状况的年龄阶段差异。社会学中有关社会化的理论指出, 年龄因素在社会化过程中占有某种特殊的地位。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 其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形式、结果互不一样。空巢时期作为家庭发展以及个人继续社会化的最后阶段, 对空巢老人的客观感知能力和主观认知态度有着相当程度的影响。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起居饮食、精神生活、劳动能力、思维方式等各方面都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 在描述贫困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时, 也有必要对年龄因素的影响进行了解和分析。调查表明, 低龄、中龄、高龄空巢老人在自身生活状况的主观评价及客观情况方面存在着较多的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在月平均收入方面, 处在贫困线以下 (月平均收入0~58元) 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迅速提高, 而一般收入水平 (月平均收入151~300元) 和较高收入水平 (月平均收入450元) 两类的比例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并且高龄空巢老人在三个年龄组中更显示出贫困差距过大甚至断层的特点。 (2) 在身体状况评价中, 觉得“很好”、“比较好”、“一般”三类的比例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 而在“比较差”、“很差”两类比例中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 这说明空巢老人的身体素质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经Pearson相关性、显著性 (双侧) 分析, 身体状况与年龄存在显著相关。不过需要指出的是, 由于卡方检验表明其不具备统计显著性, 因而它是样本的抽样误差所致, 能否推断总体还需要进一步考察。 (3) 整体生活的满意度方面, 存在“不满意” (包括“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 的比例与年龄正相关, 高龄空巢老人则又表现出更多的“不满意”。 (4) 在日常空闲时间的多少上, “≥大半天”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 同时高龄空巢老人较之其他年龄段的空巢老人则更显得空闲, 或者说无事可做。 (5) 孤独感方面, 整体上看“存在孤独感” (“很少”及其以上) 的比例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单就“经常”一类看, 不仅具有整体的共性, 而且比例上升得更加显著, 这说明高龄空巢老人更容易感到孤独。 (6) 在遇到自己干不了的重活或者生病时, 三个年龄组的空巢老人都主要依靠离自己较近但不同住的子女, 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依靠的比例迅速提高。另一方面, “找不到人”的情况也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多;而选择“老伴”这一类上, 中龄空巢老人较其他两组更加突出。这反映了一个现象:这些空巢老人对“分家”的子女有很强的依赖性, 中龄空巢老人的第二选择是配偶;但是高龄老人就没有如此幸运, 如果他们的邻里不给予帮助的话, 就“找不到人”了。 (7) 在希望子女外出的意愿表达上, “希望”的比例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 反之则上升。这表明, 年龄较大的空巢老人更多地希望子女能够在身边陪伴自己、照顾自己, 正如实际调查中老人们所言“哪怕是能天天看到他们 (指外出子女) 也好”。 (8) 在了解外界信息的主观意愿方面, “不必要”的比例随年龄的增加而迅速上升, 同时也体现了高龄空巢老人对外界事物的淡漠态度。 (9) 从事农业生活劳动方面, 选择“是”的比例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 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 是否从事农业生产与身体状况的相关系数不大 (为0.066) , 因此上述表现不能说明高龄空巢老人很少从事农业生产是由于身体素质下降而造成的;值得注意的是, 有超过三分之一的高龄空巢老人仍在从事着农业生产劳动。上述九个方面的差异不同程度地揭示出我国贫困地区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农村空巢老人自身状况的特点。统计检验表明, 这些差异 (除身体状况一项外) 不光反映出样本的情况, 同时也反映出总体中的情况。至于样本中三者在经济生活和居住状况满意度以及希望子女经常问候自己的意愿表达几方面所存在的细小差别, 经卡方检验表明其在总体中并不存在。

(四) 空巢老人自身生活状况的经济收入差异。如果说年龄变量是人的原始生态因素的话, 那么经济收入变量则是人的社会习得因素。从这一点上来讲, 空巢老人自身状况的经济收入差异更能反映其与社会进行互动的能力, 因为其社会互动的结果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并且可以进行相互比较的实物——社会生存的必要条件——钱。调查结果表明, 贫困地区的农村空巢老人多项自身状况存在经济收入差异。从整体上看, 结果显示出一个极为明显的特点:在经济生活、身体健康、精神生活、居住和整体生活等五项状况的自我评价方面, “比较满意 (比较好) ”和“很满意 (很好) ”的比例都随月平均收入的增加而升高, 反之则下降。除经济生活满意度的比例变化梯度较大外, 其余几项变化幅度都较均匀。上述五个方面均与经济收入存在正相关关系, 经济收入高则评价高, 经济收入低则评价低。另外在孤独感方面, “经常”的比例随经济收入的增加而降低, “很少”和“没有”的比例都随经济收入的增加而上升;而在“有时”一类中差别不大, 都占到各收入段的三分之一左右。这表明孤独感与经济收入存在负相关关系, 经济收入低的空巢老人更易显得生活无助和孤独 (即孤独感增加) 。需要指出的是, 经济生活满意度与孤独感两方面都因经济收入的巨大差距而表现出更大的跨度变化。统计检验表明这些差别在总体中依然存在。另外, “希望子女外出”和“希望子女经常问候自己”在各自的收入分段中占有较大比例 (分别超过了50%和80%) , 不过两者在经济收入变量的影响下差别不大 (检验表明其不具备统计显著性) 。在对待外界信息和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方面, 这一变量差异较大, 其中认为“有些必要”和“很有必要”了解外界信息的比例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而上升;仍然在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空巢老人处于“中间收入” (不等于“中等收入”。本文的月平均收入分段按每人每天2元即约等于国内贫困线水平及其以下、2元~10元、10元以上的计算标准进行划分) 的比例最高。低收入的空巢老人更多地是关心自己的生计和发展, 对外界保持较为淡漠的态度;同时那些刚刚越过贫困线的空巢老人仍然在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在他们看来, “自己如果不做下去, 就没有吃的”。

(五) 农村空巢老人自身生活状况的文化程度差异。知识改变命运, 教育改变生活。受到不同程度教育 (主要指学校教育) 的人, 其价值观、思维逻辑和角度、行为习惯、生活状况等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如今的空巢老人接受教育的青年时代正是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 其个人当时的社会化过程则又更具多样性和特殊性。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 他们的生活状况是否如其当时的社会化过程一样同具多样性与特殊性, 还是另有其共性, 值得社会去探索与深思。调查显示, 不同文化程度的空巢老人在经济生活、身体健康、居住、精神生活以及整体生活等多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而在希望子女外出及问候自己的意愿表达两方面差异不大 (统计检验表明其不具有统计显著性) 。 (1) 月平均收入上, 表现突出的是“450元以上”的较高收入段, 其比例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而迅速上升, 不过在“小学及其以下”中, 较多的空巢老人月平均收入都在300元以下。这表明, 在较高收入段的空巢老人群体中, 文化程度越高, 收入就越高;文化程度低的空巢老人普遍收入不高。 (2) 经济生活和居住不满意的比例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渐下降, 而在精神生活和整体生活感到满意的比例随文化程度的提高而上升, 说明文化程度越高, 其对自身的经济生活、精神生活、居住状况和整体生活越满意。 (3) 孤独感方面, 文化程度较低的空巢老人易“经常”感到孤独;文化程度较高的绝大部分空巢老人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感, 而文化程度较低的空巢老人在此方面的比例相对低一些。 (4) 在对待外界信息上, 约二分之一的较低文化程度的空巢老人认为不必要了解;超过80%的“初中”程度的空巢老人认为有必要, 而“高中及其以上”程度的紧次之。统计检验表明, 上述四大方面差异同时反映样本和总体情况。

四、主要结论

通过对贫困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的实地调查, 现得到以下一些关于其自身生活状况的主要结论: (1) 目前我国贫困地区的农村空巢老人绝大部分整体生活不错, 但在经济收支和身体方面存在较弱态势; (2) 男性空巢老人对外界信息的获取意愿以及自身劳动能力明显超过女性, 而女性空巢老人更容易表现出对经济生活的不满意; (3) 空巢老人的收入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 身体素质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 孤独感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多, 年龄较大的空巢老人更多地希望子女能够在身边陪伴自己; (4) 五项自身状况自我评价与经济收入正相关, 即经济收入高则评价高, 反之则评价也低;别外低收入的空巢老人更多地只关心自己的生计和发展, 对外界持较为淡漠的态度; (5) 文化程度越高, 经济生活、居住、精神生活和整体状况等四项评价越高, 文化程度较低的空巢老人群体普遍收入不高。

参考文献

对乡镇农村贫困状况的调查报告 篇3

关键词:农村单亲留守学生;思想道德;自卑心理;行为偏差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把正义理解为强者的权益。沿着柏拉图的思路,我们可以这样说,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对人们日常行为的正当与否起着判断作用。它是社会主流价值观下,人们日常生活中共同遵循的准则与行为规范。相对于法律的强制性,道德约束具有非强制性。它是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内心信念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从社会功能来说,道德对个人的社会行为具有调节、认识、教育、导向等多种功能。“它是做人做事和成人成事的底线。它要求我们且帮助我們,并在生活中自觉地约束着我们。假如没有道德或失去道德,人类社会很难是美好的,甚至就是一个动物世界,人们也就无理性无智慧可言。” 而青少年处于道德观的形成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了解研究他们的道德观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

农村贫困单亲留守学生作为青少年中的特殊群体,它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所形成的。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潮流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农村成年劳动力奔向了机会较多的城市。随着我国农村成年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转移,在广大农村出现了“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所谓农村留守儿童,是指随着大量农村成年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而多数人没有携带其子女一同前往,致使许多农村儿童远离父母,成为留守在农村的儿童。这些儿童多数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监护下生活。留守学生是相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的,换句话说,就是留守儿童入学后所形成的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而农村贫困单亲留守学生,又是留守学生中相对特殊的群体,他们是父母离异或父母一方伤亡后,主要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承担抚养任务的一群孩子。

从全国范围来看,阜阳作为皖北地区的一个大市,其经济相对落后,农业人口颇多,历年来都是农民工输出大市。大量的农民工涌进城市,其子女作为留守学生一族分散在阜阳地区的各个地方。阜南县是阜阳地区一个规模相对较大的农业县,农业人口多,是农民工输出较多的一个县。

阜南实验中学是阜南县一所公办高中,属于省示范中学,与阜南一中相比,实验中学的学生大约60%以上均来自本县较偏远的农村。在这些来自农村的孩子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即单亲留守学生。与其他留守学生相比,父母在其生活中往往扮演着次要角色,他们是在爷爷奶奶的守护下成长起来的。由于笔者长期承担阜南实验中学计算机课程,是一线教师,与学生接较频繁,时间较久,对学生生活与学习状况理解较多。鉴于此,笔者把阜南实验中学农村单亲留守学生作为观察的对象。经过长期观察与调研,笔者发现农村贫困单亲留守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责任感缺失

在谈到文艺工作者所肩负的时代责任感时,萧乾曾指出:“倘若公民平时没有点急公好义的社会责任感,大难临头时争先恐后,只顾自己地乱冲,后果真不堪设想。” 正如萧乾所言,责任感是一种自觉主动地做好分内分外一切有益事情的精神状态,它体现着个人乃至民族的整体素质,牵涉到未来社会的精神面貌与发展状况。笔者发现,留守学生责任感不强,在遇到问题时,常常抱着“各家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态度。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每次要求打扫微机室时,留守学生迟到、请假、早退的现象较多。有些即使参加打扫也是敷衍性较强,如打扫不干净,打扫结束后不关门窗、忘记关电源等。

责任感缺失直接影响了单亲留守学生的学习态度,在遇到问题时,他们只是就事论事,缺乏探索精索。如在每次的微机课上,提问较多的往往是父母在身边的城里孩子,这些孩子不仅会提问,而且提出一些很具有探索性的问题。相对城里的这些孩子,农村单亲留守学生比较听话,只求完成本节课的任务即可,并且常常把计算机课看成是可有可无的“副课”,应付性较强。责任感与机遇往往是成正比的,责任感的缺失直接限制了单亲留守儿童的视野与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长此以往亦限制了他们的机遇和发展。

二、自卑心理严重

勤俭自强是我国公民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之一。但作为留守学生,一方面,由于其父母常年在外奔波,回家次数较少,与留守子女联系少,交流不多,对于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指导。另一方面,青少年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的感情得不到及时合理的疏导,这些极易使他们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这种自卑心理对其学习与生活影响颇大,在学习方面,自卑心理常常使他们羞于表达,遇到问题时,不敢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害怕被大家笑话。在生活方面,他们往往不愿意向同学坦露心声,有时甚至情愿向虚拟世界寻求发泄。除此之外,留守学生中放纵溺爱型家长也比较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是监护人不舍得管,管不了,不敢管,不会管。这种溺爱亦助长了留守学生虚荣心的膨胀。自卑与虚荣的结合,往往令他们敏感而脆弱,自大且自卑。这种情况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容易引发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封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心理问题。

三、行为偏差

处于青春发育期的留守学生,其行为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差。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学生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学生纪律散漫,存在行为偏差。调查中发现许多单亲留守学生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道自律性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存在迟到、早退、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不良行为。还有的迷恋桌球室,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成人混在一起。对留守孩子的种种行为问题,监护人、家长、学校等方面都感到难以控制。

为了促进农村单亲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第一线教师,笔者认为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予以保障。

首先,建立家庭教育和监护体系,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

单亲留守学生的教育历来是家庭、学校与社区共同的责任。但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很大部分没有建立相关的家庭教育组织,使家庭在儿童少年的教育与成长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原来那种稳定的由家长亲自陪伴孩子度过儿童少年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父母短期、长期缺席的家庭生活将越来越多。这样,儿童少年的监护与教育的责任就几乎全部落在了学校肩上,但是孩子在学校的时间只有全部時间的四分之一,而其它时间大部是在家庭和社会度过的,因而,建立和完善农村单亲留守学生指导站、家庭教育机构就显得尤为迫切。同时,现在也初步具有了建立家庭教育和监护体系的可能性和基础。从家庭的角度看,有必要改变家长外出的方式和亲子沟通方式,从调查材料可以看出,如果父母双双外出,则对子女学业成就的影响就比较大,但是如果有一个在家,则影响相对就要少得多。因此,建议父母外出务工时,如果孩子已经上学,而又没有相当的人作为监护,最好就留在家附近务工,以方便监护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保证家庭教育完整性,这样家长也可以和学校保持联系。共同承担起教子责任,另外,如果实在外出,最好把孩子带到务工所在地上学,便于教育,如果条件不允许,则要改变与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方式,要注意时间上不能相距太久,保持与孩子经常性的联系,并对孩子的情况非常熟悉。具体来说,一是在沟通时间与机会要比较多,并且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二是在沟通的内容上,不能只学习、考试,更多的关心他们的生活心理与情感,更多的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为;三是在交流沟通的方式上,除了电话联系外,还可以用书信的方式。

其次,注意投资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农村留守儿童,是儿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农村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建设者。他们能健康成长,不仅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更关系着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着祖国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解决好这一人口城市化、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现象,已在为一项紧迫任务。

可喜的是,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正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针对此群体,国家的投资在逐年增加。但笔者提醒的是,国家关注和投资很可贵,但更可贵的是应该提高投资的针对性和有效度。如此,是留守学生之幸,亦是国家之幸。

参考文献:

[1]吕利丹. 从“留守儿童”到“新生代农民工”——高中学龄农村留守儿童学业终止及影响研究[J].人口研究,2014(1).

[2] 段成荣; 吕利丹; 郭静; 王宗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基本状况——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 .人口学刊,2013(3).

[3] 赵苗苗.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健康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宁夏固原市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2.

对乡镇农村贫困状况的调查报告 篇4

摘要: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局中的重点和难点,说它是重点是因为全国新农村建设进展如何关键看贫困山区,说它是难点是因为贫困山区相对而言,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难保证,人力难解决,环境难保护,陈规陋习难根除等。因此,研究并设法解决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困难意义重大。

关键词: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调查思考

我国山地占国土总面积的66%,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山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较为落后,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327个,其中有225个在山区,所占比例为68.8%,贫困发生率达23%。⑴贫困山区的新农村建设意义非常重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行一年后,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究竟怎么样?如果有困难,难点又在哪里?为此,我们对沅陵、通道县部分乡镇的29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进行了专题调研。

通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作为国家贫困山区县的沅陵、通道县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是较快的,农村的变化是巨大的 , 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 农村的人居条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 但与全国全省的差距仍然十分明显。2005年沅陵、通道人均GDP分别为7738元和3854元,比全国分别低6567元和10451元,比全省分别低2628元和6512元。两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474.7元和1465元,比全国分别低1780.3元和1790元,比全省分别低1643.3元和1653元。⑵与新农村建设的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二十字标准相比较仍然相距甚远。通过调查 , 我们感到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主要面临四大难题。

一、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急需投入与资金难保证

建设新农村需要大量投入。国家发改委产业研究所有关专家在江西、四川的25个村调查的基础上预测,按照一定标准要满足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沼气、用电、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扣除已经建成的投资项目,全国平均每位农民需要投资约为1700元至4900元,其中贫困地区和一般地区投资需求较大,城市近郊投资需求相对较低,中西部地区平均每户8265元,农民希望政府补助资金4158元。仅农村基础设施,包括自来水、沼气、道路硬化等,全国都搞起来,大概需要4万亿元。⑶农村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很多方面, 都属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范畴。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国家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可以拿出更多的财力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让农民更好分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2006年开始, 在全国范围全面取消已有2600多年历史的农业税,每年减轻农民负担约1250亿元。中央对国家建设资金投入更多地转向农村提出了“三个高于”的原则。即“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⑷国家在这方面开始迈出重要步伐, 较多地增加了对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即便如此,广大农村、尤其是贫困山区农村感觉仍不解渴。

新农村建设资金困难虽然是带普遍性的问题 , 但贫困山区表现更为突出。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 绝大多数贫困山区乡镇都存在着负债运转的现象 , 乡镇财政保运转尚且存在问题 , 根本无力投入资金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而村级集体经济大多为零 , 即使列入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 29 个综合条件相对较好的村 , 有集体经济的村也只有14 个 , 其中

最多的 19 万元 , 最少的仅有2000 元。依靠村级资金开展新农村建设 , 对绝大多数村来说是不现实的事情;近几年来农民年均纯收入虽有所增长 , 但用于日常生活支出和农业生产资料购买的费用也同步增长 , 据统计部门资料显示 ,2005年农民年纯收入较 2004年增长 1.9%, 而人均总支出增长了 2.6%, 农民口袋并无余钱。由于资金困难 , 再好的新农村建设规划也只能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 , 无法落实在行动上。

今后应按照中央的要求,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尤其要在“多予”上下功夫,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国家基本建设资金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形成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实现市管县体制的初衷,城市应采取多种形式支持农村发展,切实履行市带县、市帮县的责任,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动员城市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对口帮扶,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分调动农民这个新农村建设主体的积极性,创新新农村建设投入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建设,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二、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急需人才与人力难解决

要顺利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的战略任务,关键是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体现了全面发展的思想和要求。农村全面发展之最深刻的内涵,就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重要内容,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同时,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必须不断地提高其自身素质,以便能创造性地承担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不只是简单地通过建新屋、铺新路就能完成,它涉及到方方面面,既有经济发展问题,又有社会进步问题;既有产业结构调整层面的内容,又有体制改革深化层面的内容;既有科技手段的运用,又有经营方式的选择。因而,需要农民不断提高素质,以适应新农村建设任务的客观要求。只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素质提高了,农村的建设才能持续地进行并沿着科学发展观指引的轨道,快速、有效地推进,才能在低成本高效率、低能耗少污染的基础上,迅速发展农村生产力,全面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理想的“新面貌”。

事实上,当前中国农村的落后,根本上还是人的落后,贫困山区更是如此。目前,由于农民受生计所迫,外出务工多和受教育的程度比较低,加上传统思想观念的制约,等等。贫困山区陷入了人口多但新农村建设合格主体严重缺乏的尴尬局面,具体表现为 : ①、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所调研的 29 个示范村只有劳动力 22301 人 , 其中外出务工的达9155 人 , 占劳动力的 41.5%, 其中 3 个村外出务工人口占到劳动力的 71% 以上 ,4个村外出务工人口在劳动力的 60%-70% 之间。有的甚至举家外出打工。目前 , 在农村很少能见到青壮年劳动力 , 稍有一点文化和门路的都离开农村外出谋生。留在农村的除了老弱病残就是妇女儿童 , 要么就是文化素质太差无法在外谋生的,即人们戏称的“993861”(老人、妇女、儿童)部队。②、乡土人才极度缺乏。据对 100 个家庭主要劳力调查统计 , 是文盲和半文盲的有18 人 , 占 18%,比全国高11个百分点; 小学文化程度的有 56 人 , 占 5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4.3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的 20 人 , 占 20%,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8.7个百分点;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 6 人 , 占 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62个百分点。⑸③、农村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 , 但也助长了小农意识。调查显示 ,70% 以上的农民对集体缺乏认同 , 只关心自己家庭的生活如何提高 , 对投工投劳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村支两委很难调动劳动力从事农村公益事业。这样的人口结构和心理状态 , 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 也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正是“教育”的缺失,导致农民思想观念相对陈旧,整体素质普遍偏低。因此,培育新型农民,需要从教育入手。而目前,我国农村的教育管理体制不顺和教育模式单一,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因而,解决我国尤其是贫困山区农村教育的发展问题,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突破体制性障碍,变革单一的教育模式,进行制度创新。一是创新农村教育体制,为培育新型农民提供制度保证。逐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民办教育占一定比例的农村教育格局。二是创新农村教育模式,搭建培育新型农民的广阔平台。要转变单一的农村应试教育模式,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教育,使农村的学生各有所学,学有所用,各尽其才,各得其所。应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在教育时间、教育场所、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管理等方面,克服单一化、集中化等简单化的做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讲求实效和高效,使农村的居民都能有“学”可上,并“学”有所获。

三、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需整洁村容与环境难保护

村庄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 是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 , 是立足于现实条件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强村庄整治工作 , 有利于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村社会文明 , 有利于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焕发农村社会活力 , 有利于改变农村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

按理说,贫困山区经济开发不够,资源生态少有破坏,应该是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生态良好,适宜住居的地方,新农村建设整洁村容是没有什么任务的,其实不然。近年来 , 为了发展贫困山区经济 , 各地都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 , 不少贫困山区乡村都成功地引进了一些外来投资者。但投资顶目多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作为代价的。据对近几年进入这两个县乡村的外来企业分析统计 ,95% 以上的外来企业都是从事矿产开发、林木加工的 , 真正能够带动农业产业化、有助于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企业微乎其微。部分矿产资源丰富的乡镇 , 在外来企业投资热情高涨、乡镇财政收入逐年增加的同时 , 生态环境也在急剧恶化 , 个别地方已到了必须彻底治理的地步。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这个问题上 , 乡村两级干部普遍感到左右为难 : 贫困山区的优势在生态 , 但生态直接变不成黄金白银, 没有钱就无法发展;而引进企业投资兴业, 发展有了经济基础 , 生态环境又可能遭受破坏。一边是国策 , 一边是发展 , 顾得这头顾不了那头 , 最后大多不得已选择了牺牲环镜 , 换取发展。既要建设新农村又要保护环境成为贫困山区面临的两难选择。

基于这种现实,贫困山区开发利用本地资源,发展资源性经济时要有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同时,还要采取有力措施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一是要启动实施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工程。以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重点 , 树立“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清洁生产理念 ,变废为宝 , 化害为利。以村为单位 , 用经济的手段、市场的机制和物业管理的模式进村人户 , 示范带动 , 推进农村畜禽粪便、农作物秸杆、生活垃圾和污水向肥料、燃料、饲料的资源转化 , 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通过集成配套推广节水、节肥、节能等实用技术和工程措施 , 净化水源、净化庭院 , 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目标;二是要开发利用农村可再生能源。积极推广太阳灶、太阳房、小型风力发电、小水电和省柴节煤等 , 减少农村室内空气污染 , 改善农村卫生条件 , 创造舒适、清洁、方便的农村生活环境。在可再生能源丰富地区 , 支持开展太阳灶、太阳房、小型风力发电、小水电建设;在传统炉灶为主要炊事取暖设施的地区 , 大力普及高效低排放的省柴节煤炉灶 , 进一步提高省柴节煤炉灶的标准化制造和商品化水平;三是要建设生态富民家园。实施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 , 建设包括沼气池、猪圈、厕所和果园在内的“猪一沼一果”能源生态模式,充分利用高效生态农业技术 , 建设各类能源生态模式 , 挖掘农民家庭基本生活、生产单元内部潜力 , 形成能流和物流良性循

环 , 达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目标。

四、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需文明乡风与陈规陋习难根除

乡风文明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 ,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乡风文明是指农民群众的精神文明程度。而精神文明是人类精神生产和活动的总称 , 包含思想和文化建设两个方面的内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 , 就是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 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 , 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任何一个社会形态 , 都是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的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经济是基础 ,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和根本保证 , 文化则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 政治和文化反过来又给予经济以很大的影响。与此相适应 , 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 , 任何一个社会的精神文明都是以一定的物质文明为基础的 , 是随着一定的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又能动地作用于物质文明 ,为物质文明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辨证关系 , 决定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 , 也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 , 在抓好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 , 必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发展农村经济 , 归根到底要靠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素质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而当前一些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还滞后于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 , 一些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还滞后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要求 , 一些农民群众的诚信意识和道德观念还滞后于社会文明迅速发展的要求。调研中, 我们发现目前在农村中比较普遍存在的陈规陋习有如下一些 : 一是打牌赌博成风 , 二是封建迷信盛行 , 三是人情消费成灾 , 四是红白喜事大操大办, 五是语言、行为方式不够文明 , 六是没有养成文明卫生习惯。通过调研 , 我们发现农民特别是贫困山区农村的农民 , 在维系农村社会平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伦理道理 , 对外来的先进的文化风尚有着天然的抵触心理 , 建设管理民主、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 自然会受到来自旧的传统陋习的阻挠和冲击。特别是部分乡村宗族势力抬头 , 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乡村经济、政治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应当移风易俗 , 发扬传统美德 , 树立健康文明的新风尚。要大力弘扬公民道德规范 , 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 ,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一是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家庭为立足点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 , 广泛宣传农村中涌现出来的各类先进典型 , 逐步形成扬善惩恶、争先创优的文明新风。建立健全乡规民约 , 注意发挥各种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 , 运用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 弘扬正气 , 鞭鞑丑恶 , 增强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 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 , 突出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教育。特别是要加强农村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 采取有效措施 , 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 , 努力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二是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要针对农村和农民的实际需要把发展农村教育摆在首位。着力提高农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 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 , 加速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 , 努力提高农村教育发展水平。要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机制。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 ,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以提高农民增收致富的本领为核心 , 大力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三是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 加大政府投入 , 调整资源配置 , 深化体制改革 , 加

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 加强政策调控 ,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 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 , 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 为农民群众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服务 , 不断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作者简介:黄贻修(1963-)男 湖南溆浦人 怀化市委党校副教授 主要从事“三农”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⑴ 赵文智山区发展概论 〔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

⑵ 怀化市统计局 〔C〕怀化统计年鉴2006

⑶ 李健建设新农村钱从哪里来 〔N〕中国青年报 2005.12.12

⑷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的“真金白银” 〔N〕 经济日报 2006.7.13

对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篇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小学教育取得的成就众所周知,有目共睹,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农村小学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逐步浮出水面,并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在小学教育中主要包括德、智、体、美、劳五种教育,其中小学音乐、美术教育是整个音乐、美术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小学必修课程之一。音乐、美术教育对于小学生智力的启迪,人格的塑造,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等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然而,在农村小学,音乐、美术教育现状与现代化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美术、音乐教育往往得不到重视。在为期一周的时间内,我主要对山东省聊城市莘县隶属乡镇小学的艺术教育现状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小学的艺术教育现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教育设施差,教育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教育观念落后等。

第一点是艺术教学条件差,缺少相关音乐教学设施。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农村经济获得很大进步,但是城乡差距依然明显存在,教育差距更是格外突出。我们在城市随处可见幼儿园小学之类的教育机构,孩子们在快乐的玩耍,有的在玩滑梯,有的在画画,有的在唱歌,就好像一个快乐的小天堂,在这个小天堂里孩子们的素质能够得到全面提升。但是回到农村看到的乡村小学的状况却令人很心酸,一般乡村小学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扇破烂的大门,满是铁锈。进入大门之后看到的是满是杂草的面积狭小的校园,校园内基本没有任何供孩子们玩耍的娱乐设施。教室的现状更是令人堪忧,破烂的窗户有的没有玻璃,地面坎坷不平,桌椅板凳破旧摇晃,有的甚至没有电灯,阴雨天的时候只能点蜡烛,我们可以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学习心情肯定不会很愉悦。由这些学校硬件设施我们可以想象到音乐美术的教育有多惨淡,首先是没有专门的上课教室,一个乡村小学有教室上课已经不错了,哪里还有多余的空间上音乐课,有的就干脆在上课的教室上课,这样不仅空间受到限制,而且音乐课上发出的声音可能会影响整个小学的安宁。其次是缺少音乐教学方面的设施,在走访的这些乡村小学内音乐设施的到位情况基本是零,基本就是上靠老师口头教授,比如老师说我们这节课学《沂蒙山小调》,然后孩子们就只能跟着老师唱。就算是有的小学有那种古老的脚踏琴,但是全校可能就仅此一台,通常很少动用,动用的话就要从一个教室搬到另一个教室,这个过程就像是一个隆重的仪式。再次是缺少音乐教学所必需的多种教学设备和相应的音响、音像资料。孩子们根本不能欣赏到原版的优美音乐,严格限制了音乐的教学活动。因此完善学校的教育条件,置办相关的音乐设施是非常有必要的。(责任编辑:范文之家)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调研报告 篇6

——群文

近年来,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出现大量剩余,并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为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影响,本人走访了两个村,并选择了100户有劳动力转移的农户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对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明显,但对农业生产也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且社会问题较为突出,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特点

某某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镇,截至2009年末,全镇耕地面积2938公顷,占全镇总面积的30.2%;农业人口5.8万人。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如下六大特点:

一是从转移人数看,总数较为稳定。2005年至2009年,某某镇分别转移农村劳动力1.7万人、1.81万人、1.80万人、1.73万人和1.75万人,分别占当年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7.3%、48.1%、48%、47.5%和47.8%,从总量和占比来看,变化都不大。临时性外出务工人员减少,长期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劳动力转移队伍相对较为稳定。从100户的调查结果看,2009年转移的203名劳动力中,常年在外务工(一年以上)的占99%,临时性在外务工的仅5人。

二是从转移渠道看,无序外出偏多。近几年来,政府实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阳光工程”,旨在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但受各方面条件制约,不能充分满足庞大的劳动力输出需求,农村劳动力转移仍以亲友帮带和自闯为主,有组织的外出务工比例不高。2009年,全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通过劳务机构介绍的仅占11.6%,亲友帮带的占42.2%,自闯的占41.8%,其他形式的占4.4%。

三是从产业分布看,以二、三产业为主。经统计,2009年,全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进入一、二、三产业的分别占0.9%、56.1%和43.0%。

四是从转移流向看,以东部沿海为主。2009年,某某镇转移的1.75万农村劳动力中,省内、省外和境外的比例分别为21.3%、78.6和0.1%,到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东部沿海城市占76.9%,到西部和其他地区仅占1.7%。东部沿海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对劳动力的强大需求,西部开发大战略的实施也对内陆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机会,从发展趋势看,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仍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集中地。

五是从年龄结构看,以青壮年为主。2009年,某某镇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中18岁以下、18—35岁、35岁以上的比例分别为7.5%、67.8%和24.7%。而从调查结果看,203名转移劳动力中,没有18岁以下的外出务工人员,94%的为青壮

年,农村劳动力转移以青壮年劳动力居多。

六是从文化程度看,以初高中为主。2009年,某某镇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初中、高中、大专以上文化的分别占13.1%、70.5%、15.6%和0.8%。入户调查的203名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初中、高中文化程度的比例分别为48.7%、38.8%。

二、劳动力转移对当地经济社会的主要影响

(一)正面影响:

1、转移就业,带动了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的转移,不仅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问题,也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加。一方面,劳务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据统计,近5年来,某某镇每年外出务工农民工的劳务收入总额均在2.5亿元以上。据对100户样本家庭的调查,2009年外出务工人员人均年收入14127元,是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倍以上。另一方面,增加了留守农民的生产收入。由于农村人多地少,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进步,国家惠农政策出台后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外出务工人员闲臵的土地一般都会被留守农民耕种。调查的100户样本家庭中有36户对耕地采取“转包给他人”的方式进行耕种。

2、返乡创业,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既是一种谋生手段,也是一个财富积累和技术学习的过程,部分外出务工者在打下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拥有一定管理或技术水平后,尝试回乡自主创业。据镇劳动保障部门统计,截至2009年末,全镇返乡创业成功的有86人,兴办企业37家,解决了1900人的就业问题,也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如某某镇化工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赵某,九十年代初到深圳打工,2007年返乡创业,利用自己在打工期间学习的技术和管理知识,投资300万元成立化工有限公司,2009年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400万元,上缴税金42万元。由于产品科技含量高、污染少、效益好,得到镇委、镇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009年公司再投资200万元建设二期生产线,计划在5年内实现产值过5千万,上缴税金上150万元的目标。

3、开阔视野,促进了农民观念转变。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一般都流向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农民工在打工创业的同时,也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增长了见识,思想观念也得到一定的转变。据调查中一位村支书反映,以前基层选举很多村民都不愿参加,即使参加也是随便投票,现在换届选举时有很多外出打工的村民都特意赶回来参与投票,农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大为提高。此外,在维权意识、经济效益观念、社会责任和环保意识等方面,现在的农民相比过去都明显增强。思想观念的积极转变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建设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负面影响:

1、造成土地实际利用率下降。从总体上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后耕地面积并未明显减少,但农村土地的实际利用率有所下降。一方面,部分面积小、位臵偏、灌溉不便的劣质田被荒芜,荒芜比例低的村有1%,高的达4%,被抛荒的主要是不便耕种的劣质田。另一方面,粗放式经营使部分耕地实际上处于半荒芜状态。由于外出务工家庭的耕地大部分由家中留守的老人耕种,而部分家中留守老人体力不足、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导致农业生产先进技术应用不广,粮食单产水平得不到提高,并且多为单季播种,耕地处于一种实际上的半荒芜状态。据对100户样本家庭调查显示,61%的耕地由家中留守人员耕种,双季稻的播种比例在75%左右。

2、延缓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由于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和文化水平稍高者大部分外出务工,懂经营会生产的农业高素质人才相对缺乏,大部分留守农民只从事简单的农业生产,特色农业和优势产业不能形成,农产品科技含量得不到提高,产业结构升级不快。据统计,近两年来某某镇农民粮食收入占农产品收入的比例均在65%左右,与该镇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不无关系。

3、制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老化是一个影响农业生产的关键性因素,特别是水库、塘坝和灌溉沟渠损毁严重,灌溉功能受到很大影响。近几年来国家加强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在道路和饮水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人们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度不够,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工、集资的难度较大。

4、衍生众多社会问题。目前大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家庭的现状是,夫妻二人外出务工,老人在家耕地种田,带着孙子(女)上学。由此导致的两个社会问题:老人精神空虚、倍感寂寞、生老病死缺乏关怀;儿童缺少父母的教育、缺乏亲情的关爱,受到爷爷奶奶的过度骄纵,不良习惯容易形成,不利于他们的正常成长成材。

三、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对策思考

1、提高认识,重视劳务经济发展。近几年来,农民持续增收困难,农业生产效率难以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乏力,农村消费市场启动缓慢等问题已十分突出,并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出了挑战。实践证明,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提高劳动力就业水平,是农民增收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各级政府部门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全面了解劳动力市场需求,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通过加强职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规范完善劳务输出中介组织、大力支持

发展民营经济吸纳转移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多种方式,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

2、加强立法,促进土地有序流转。土地是农民宝贵的资源,是农民的生存之本。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充分尊重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变单一的土地经营权为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统一的农户承包权,引导农民将自己的土地进行出租、入股或抵押。国家可考虑加强土地流转立法,按照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标准,对土地使用权作为生产要素实行有偿转让,推动土地流转制度的建立,加快土地向农业生产能手集中,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

3、创造条件,鼓励农民返乡创业。当前,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创造各种优惠条件吸引外商前来投资,而忽视了对本地民营企业的扶持。在调查中了解到,有很多在外发财致富的务工者都有回乡创业的强烈欲望,但因内地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不佳而不能如愿。建议政府部门转变观念,把招商引资的土地、税收等优惠条件同等给予返乡创业者,让他们把在外学到的本领带回家乡,在本地创业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农村金融机构要密切关注返乡创业者的金融服务需求,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项目给予必要的金融支持,扶持他们做大做强,充分发挥返乡创业农民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4、完善社会保障,关注农村留守人群。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国家已出台相关政策,创造条件让他们在父母务工地就近上学,但由于费用过高等多方面原因,落实得并不理想,国家应进一步采取优惠措施,让农民工子女都能上得起学。同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国家应加强农村养老院、老年人活动室等公益设施建设,给老年人创造一个美好的晚年生活环境,让他们生活上得到照顾、精神上有所寄托,真正实现老有所养。

对乡镇农村贫困状况的调查报告 篇7

关键词:农村综合服务,政府职能,便民服务

建设乡镇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是推进镇级政府职能转变、打造廉洁高效政府的迫切需要, 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必然要求, 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治本之策。为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建立服务优先、依法行政、廉洁高效的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 着力构建服务“三农”新体系, 更好地落实国家各项惠民政策。陕西省平利县农村综合改革调研组就如何推行乡镇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现状

1986年以来, 平利县为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要求, 先后进行了3次较大规模的撤区并乡建镇和小村并大村改革。改革后, 县辖9镇3乡, 190个行政村, 1 878个村民小组。2007年根据省市有关乡镇机构改革精神, 结合实际, 坚持“权责一致、政事公开、因地制宜、有利工作”的原则, 对乡镇行政机构进行了优化整合, 统一设置为:“三办一所”。即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管理办公室和财政所;事业单位统一设置为:“四站”。即农业综合服务站、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站、社会保障服务站、文化综合服务站;国土所、司法所和畜牧兽医站作为县派驻乡镇 (延伸) 工作机构。进一步明确了乡镇各机构的管理与服务职责, 突出了机关窗口单位的服务性, 事业服务行列的专业、技能性。通过改革, 推行了政务公开、挂牌上岗、党员示范岗等制度, 既方便群众办事, 又接受公众监督, 推动了乡镇各项重点工作的有效落实。

二、存在问题

平利县地处巴山北麓, 属典型的边远山区县, 地域面积大, 人居分散。目前县辖9镇3乡是由1986年前的8区1镇40个乡撤并组建形成, 乡镇行政管理区域面积过大;行政村由1986年的389个合并为190个, 组由1 959个合并为1 878个, 使行政村组规模扩大, 最远的村离镇政府40多公里。加之, 随着社会的发展, 农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呈现出多层面、多样化特点。乡镇传统的重管理轻服务模式, 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而且乡镇内设部门相对较多, 职能分散, 条块分割, 难以形成集中、统一的服务体系, 办事程序繁琐, 效率低下。农民群众普遍反映到乡镇办事:要么不知到哪里办, 找不到门;要么不知找谁办, 找不到人;有时为办“一个证”要跑三四趟, 远的地方一个来回要1-2天, 误工误时又增加了农民的办事费用。因此, 如何把涉农单位的职能整合起来, 找准职能部门服务“三农”与农民群众现实要求的最佳结合点, 建立一种新的全方位、系统的服务体系, 已成为时下农民十分关心、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思考与建议

为进一步加快转变乡镇政府职能, 妥善化解乡镇服务“三农”工作中客观存在的矛盾, 必须从创新农村工作机制, 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入手。建议成立“乡镇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把与农村基层相关和与农民密切相联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以及公共服务项目全部纳入“乡镇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办理或代理。对中省有政策规定暂不能统一纳入中心管理的事项, 实行委托方式, 简化办理程序, 对服务项目较多的部门, 直接派人到乡镇现场办公, 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办事, 不断提升乡镇政府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效率。

(一) 明确目标

以农民需求为导向, 按照“整合资源、完善功能、责权统一、条块结合”的总体思路, 推行乡镇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目标是:对农民群众需要办理、咨询和服务的事项实行“一个中心”对外, “一个窗口”受理, “一条龙”服务, 实现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一站式”办结, 行政事业性收费“一票制”收缴。做到“推开中心一扇门, 办成所有审批事, 极大地方便人民群众, 让服务对象事半功倍。

(二) 健全机制

乡镇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实行“二设立、三规范、四整合、五建制”的基本模式。

“二设立”。一是在乡镇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内设四部一室, 即咨询受理服务部、政务服务部、社会事务服务部、经济发展服务部和中心办公室。二是在村设立为民服务代理点。

“三规范”。一是规范服务范围。将相关涉农部门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 全部纳入中心服务范围。二是规范运作方式。按照“集中办公、乡村联动、统一受理、分类办理、专人承办、限时办结”的方式, 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三是规范操作程序。乡镇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要按照“受理、办理、回复”三个环节规范操作。

“四整合”。一是整合办公场所。乡镇要依托现有办公用房设立“农村综合服务大厅”, 村依托村委会活动室设立“为民服务代理点”, 以充分发挥现有设施的功能。二是整合人力资源。乡镇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一律由乡镇长担任;从相关站所抽调政治素质好、业务工作精、服务意识强的人员进入中心, 专司其职。村配备代理员, 由村干部兼任。三是整合站所职能。对工作人员较少、服务事项较多的站所, 将职能前移到乡镇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对站所能交叉办理的服务项目尽可能地进行归并。四是整合服务方式。对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行政许可和服务项目, 县直相关部门尽可能地下放到乡镇, 暂不能下放的, 实行委托方式, 简化办理程序。

“五建制”。一是建立内部制约机制。制定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考勤制度、奖惩办法, 实行以制度管人, 以制度管事;编印服务指南、办事须知, 公开服务项目、服务依据、服务程序和收费标准, 做到阳光操作;推行首办责任制、服务承诺制。二是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实行党政领导轮流带班制度、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接待日制度和党委、人大、政府有关人员组成的定期回访制度。三是建立联合调查处理机制。对涉及社会治安、人民调解等方面的来信来访, 由综治、司法、信访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处理小组办理。四是建立监督检查机制。由县政府牵头, 从相关部门抽调人员, 定期对乡镇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开展专项检查。五是建立双向考评机制。将乡镇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与“基层站所”年度考核有机结合起来, 对工作不积极、成效差的部门, 当年不得评选为先进站所。

(三) 优化服务

集中办公。乡镇农村综合服务大厅内设四部一室, 即咨询受理服务部、政务服务部、社会事务服务部、经济发展服务部、中心办公室。把与农村基层相关和与农民密切相联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以及公共服务项目和涉农办证 (如:土地、房屋产权证、居民身份证、结婚证、计划生育证) 等全部纳入“乡镇农村综合服务中心”集中办理;村设立为民服务代理点, 村委会成员具体负责日常服务工作的受理、办结。

镇村联动。群众直接到乡镇农村综合服务大厅申请办事的, 由咨询受理服务部接待;到村为民服务代理点申请的, 由村代理员负责到镇政务服务大厅办理。

统一受理。乡镇农村综合服务大厅负责统一受理群众申请办理事项、接待群众来访、政策解答、提供信息咨询等为农民服务事项。

分类办理。对群众申请办理事项由咨询受理服务部进行登记和分类后, 转交政务服务部、社会事务服务部、经济发展服务部进行办理。

专人承办。政务服务部、社会事务服务部、经济发展服务部根据咨询受理服务部转来的办理事项, 确定全程承办人, 并作为办理责任人。

限时办结。乡镇农村综合服务大厅接到群众提出办事申请后, 按照承诺的时限, 按时办结。

(四) 规范运行

受理。乡镇农村综合服务大厅咨询受理服务部对群众提出的办事申请, 属于受理范围内的事项予以受理;对申请材料不全的, 出具补充材料清单, 待申请人补齐材料后再行受理;对属于受理范围内的事项, 告知申请人的权利和义务, 进行受理登记, 填写承办单, 并相应转交政务服务部、社会事务服务部和经济发展服务部。

办理。政务服务部、社会事务服务部、经济发展服务部接到有关材料后, 确定该事项的全程承办人, 能直接办理的, 即时办理;不能直接办理的, 由全程承办人负责办理, 并承诺办理期限。对群众来访提出的问题由咨询受理服务部先行登记, 能即时解决的, 即时解决;不能即时解决的, 报中心主任, 并提出办理意见。

回复。承办事项办结后, 全程承办人签字交回咨询受理服务部, 并做好承办单的交换手续, 由咨询受理服务部将办理结果告知申请人。

四、保障措施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 围绕建立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 推行乡镇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是巩固和深化农村税费改革, 创新农村基层工作机制的重要内容, 是更好地落实国家各项惠民政策的重大举措。

(一)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乡镇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工作, 政策性强, 涉及面广, 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 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切实加强领导, 成立领导协调机构, 抽调专人办公, 精心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相互支持, 密切配合。

(二) 制定方案, 上下联动

各乡镇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 结合本地实际, 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要把服务“三农”、方便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乡镇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的建立, 真正把乡镇干部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为民服务上。同时, 日常事务性工作由乡镇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后, 其他干部可以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思考问题、化解予盾, 这既促进乡镇干部为民服务能力的提升, 也促进乡镇党委、政府为民服务水平的提高。县级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的意识, 加快实施电子政务, 逐步实现县乡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的联网, 实行网上申报、受理、审批, 逐步实现县乡综合服务对接。

(三) 强化监督, 务求实效

对乡镇农村贫困状况的调查报告 篇8

一、基层现实状况

该市现有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农产品加工园区和16个乡镇(其中2个乡镇隶属于工业园区),设4个财政分局和14个财政所,目前在岗119人(含12名集体人员)。

1.工作任务重。在取消农业税后,乡镇财政所一般还有10项主要工作:一是负责组织编制乡镇财政收支预算,指导单位的预算编制并审核、汇总;二是负责乡镇预算执行,并定期向政府和人代会报告预算执行情况;三是负责乡镇财政集中收付改革工作;四是组织财政收入,努力完成各项收入目标任务;五是加强乡镇非税收入管理,实行乡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六是加强各类专项资金管理,认真做好财政涉农补贴资金“一折通”管理发放工作;七是负责编制乡镇财政总决算,指导单位决算的编制并审核、汇总;八是负责监督乡镇范围内各单位的财务活动,组织对乡镇企事业单位执行财政税收政策行为进行监督检查;九是负责乡镇辖区内会计管理工作,组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十是完成上级及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新农村建设、招商引资、拆迁补偿等)。在这10项工作任务中,新产生和最为繁重的是“一折通”管理发放和乡镇财政集中收付改革工作。以“一折通”发放为例,据统计,到目前为止,该市每年经过“一折通”发放的项目就有农业、民政、社保、卫生、村级补贴及农业保险赔偿等共计40多个,资金超过3亿元,每一项补贴必须要经过信息录入、信息维护、审核上报、补办存折等程序,而且发放时间不固定,有的一个月内几个补贴项目,工作量大,任务重。

2.岗位设置多。财政所一般需要设立所长、副所长(兼)、总预算会计、银行出纳会计、单位总账会计、单位出纳会计、农村财务专管员、票据管理和政府采购管理员(兼)、档案管理员(兼)等9个岗位,有的财政所还需设信息维护员或网络管理员,所有财政所还要负责一个村的管理指导工作。

3.人员偏少。调查统计结果表明,该市目前人员最多的是城关镇10人,有5个财政所6人(含1个园区财政分局),有4个财政所5人,有3个财政所4人,3个财政所只有3人,其中1个所编制数为7个,现在实有3人,还有1人已57岁,加之相继成立了3个工业园区财政分局,从财政所抽调了6人。很明显,现有人数难以满足设置岗位的需要,无奈之下,有的财政所所长本人一兼几个岗位,有的财政所人员兼岗3个以上,还有的财政所只好通过政府借用农经站或其他单位人员,财政所内部相互制衡的要求难以落实,财政所的工作受到了很大影响。

4.业务能力不足。从基本情况看,在现有的财政所人员中,助理、初级以下人员占到了总人数的66.4%,55岁以上人员占到了总人数的13.4%,学历不高,人员年龄偏大。财政所人员中,32.3%的人不会操作电脑,其中有4个财政所的总预算会计不能操作电脑。

二、存在的现实问题

1.职能定位不清,影响财政工作开展。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化,打破了乡镇财政收支的原有格局,乡镇财政工作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怎样做好当前乡镇财政管理工作,促进转型升级,就成了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一大课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合理定位乡镇财政职能势在必行。如不及时从制度上规范与管理乡镇财政工作、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目前乡镇财政职能存在的“缺位”、“空位”、“错位”等现象,不利于贯彻落实农村各项财政经济政策,不利于乡镇职能的有效发挥。

2.工作量大,工作难度增加。由于乡镇财政处于财政管理体系的末端,直接面对千家万户,工作面广,服务项目多,补贴兑付工作程序和标准要求较高,致使任务十分繁重,工作量与税改前相比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有所增加。一些财政所长反映,由于涉农补贴涉及到农民个人的直接利益,发放工作做不好,影响较大,发钱比收钱还难。随着国家支农资金的投入加大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直接面向农村的转移支付资金及各种财政补贴越来越多,乡镇财政的工作量也将会进一步加重。

3.人员少,资金风险大。乡镇财政人员不足,远远不够岗位设置要求,一人兼数职、一人几个岗位的现象普遍存在,难以做到管理与监督相分离,账户与印鉴相分离,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不能有效建立,形成财政资金的潜在风险。

4.缺乏业务培训,人员素质普遍不高。江苏省实行财政直管县体制后,省、市很少组织对乡镇人员的业务培训,乡镇财政人员的培训主要由县级财政部门负责,培训大多是有针对性的工作培训或单项业务培训。由于县级培训在师资、经费等方面存在不足,投入不够,层次不高,乡镇财政所人员的培训质量和效果大打折扣。

三、对策措施建议

1.落实文件精神,归位性质身份。江苏省人事厅、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和财政厅于1997年5月22日联合下发了《关于在乡镇机构改革中财政所机构和人员编制问题的通知》,要求“在这次乡镇机构改革中,乡镇财政机构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并规定“乡镇行政编制总额中包括乡镇财政所的人员。财政所为行政机构,使用行政编制,执行公务员制度”。为此,针对目前财政所机构性质不同、人员身份复杂的状况,切实增强文件执行力,严格按照文件精神,明确财政所为行政机构,在职在编人员为公务员,使不断扩大的事权与机构性质和人员身份相匹配,以利于财政所更好地履行职责。

2.创新工作思路,组建财政分局。目前,国地税、国土、工商等部门在乡镇都设立了分局。随着乡镇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面对财政所人员严重不足的现实状况,可借鉴上述部门的做法,在坚持预算管理权、财政资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财务审批权“三权不变”的前提下,合并财政所组建财政分局,分局长由财政局择优推荐,报请市政府考察任命。分局下挂所合并原财政所牌子,保持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主体不变,按原有乡镇单独核算,实行“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支付、票据统管”的财政管理方式。分局的设立,既有利于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和非税收入管理,有利于降低运行成本、增强基层财政协调管理能力,更有利于整合财政所人力资源、有效解决人员不足与工作量大的矛盾。

3.招录人员,充实队伍。做工作、干事业,人是第一要素。应补充乡镇财政所人员,每年安排一定的人员指标,不断充实乡镇财政所队伍,满足岗位配备需要,优化人员年龄和知识结构,激发工作活力,确保基层财政工作正常进行,确保乡镇财政所职能履行到位。

4.加强交流,互补共进。在人员的使用上要打破固有的人事限制,加强上下、左右的交流,力求实现人力资源使用效益的最大化。一方面,从机关选派部分年轻干部到缺编严重的财政所挂职工作,尤其以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为主,既可以解财政所人员缺少之急,充实财政所力量,又可以锻炼机关年轻干部,提升其实际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加强相互交流,遇到全系统的中心工作或突击性的工作,如“一折通”、中国农民补贴网等电脑操作,可从财政所抽调部分业务骨干,分片组成“突击队”,相互支持,相互补位,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5.强化培训,提高素质。坚持把“更新知识、提升能力”作为培训重点,全面提升财政所人员依法理财、公共服务、综合管理和业务操作能力。一方面,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切实把财政所人员教育培训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培训活动,建立教育培训档案,纳入人员考核和管理体系,引导和激励财政所人员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形成自觉参加培训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加强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财政所人员思想动态以及知识、技能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既要科学设置内容,又要注重培训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专家和理论骨干辅导讲座、自学成果交流会、外出参观学习等活动,切实增强财政所人员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6.抓好考核,强化督查。一方面,要建立健全《财政所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日常考核、业务管理、民主测评“三位一体”的考评体系,将考评结果与个人奖惩、评先评优、干部使用、岗位交流直接挂钩,使责、权、利相结合。另一方面,要强化效能督查,通过明查暗访、问卷调查、督办反馈等多种途径,督查财政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适时评价财政所工作绩效,全面提高财政所管理与服务质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闻

上一篇:《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教案下一篇:铁路工程冬季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