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背景(共11篇)
人文背景 篇1
摘要:音乐的人文价值关系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对培养学生文化修养、思想品质、人格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需要从教材钻研, 深入挖掘人文因素;目标指向, 全面提升人文素养;教学过程, 自然渗透人文精神;课堂管理, 自觉浸润人文情怀等四方面入手。
关键词:新课标,音乐教学,人文精神
一、教材钻研, 深入挖掘人文因素
构建人文课堂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 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音乐作为核心人文课程之一, 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不仅在于把“美”传递给学生, 更要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感悟人类的生活本质以及人生的意义, 让他们懂得热爱生活, 并在思考中逐渐提高自我, 在潜移默化的人文关怀中完善自我。
第一, 要关注作品本身所蕴含的情感。学习音乐首先应对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有一个准确的把握。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 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 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从而为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与树立, 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二, 要充分挖掘作品的文化内蕴。音乐艺术是人类精神文化的结晶, 包含着人类文化的共性与个性, 充分展现作品的深刻文化蕴含不仅可以使学习内容呈现得更丰满而富有吸引力, 升华学生对音乐情感的理解与把握, 还能够拓宽学生的人文知识视野, 并以艺术化的方式促进相关学科的学习。
二、目标指向, 全面提升人文素养
人文课堂需要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学目标。对于音乐教育, 我们关注的应该不仅是音乐, 更多应是精神上的探讨。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所以, 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首先要把学生看成一个活生生的人, 以学生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作为依据, 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注学生, 关注学习者与课程各因素之间的联系等, 既要满足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 又应立足学生未来生活的构建, 并将学生的发展视为课程的根本目标, 体现人本位的音乐教育观。
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 学生在音乐课上学到的不仅是音乐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音乐学习懂得了感受美、鉴赏美, 并在这种过程中学会思考, 懂得透过音乐作品去理解人生、品味人生。
三、教学过程, 自然渗透人文精神
蕴含人文精神的教学目标的达成, 充满人文精神的课堂的组织是其根本保障。
首先, 要创建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 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 音乐教学应是师生平等交流, 共同享受美、创造美的过程。实践证明, 学生只有在无任何心理负担、思维完全开放的条件下,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 而且, 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 不仅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更培养了他们尊重、关心、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 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 促进了个性的完善与身心和谐发展。
其次, 要尊重学生, 善于鼓励学生。音乐作为一种听的艺术, 具有非语义性、非具象性和不确定性, 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一首作品, 有多少听众就会有多少种不同的感受与理解。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感受生活, 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作品相联系, 并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表达自己的感受。
再次, 教师上课要“进入状态”。在教学中, 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 不仅是指学生, 更应该包括教师。所谓“进入状态”, 即教师上课一定要感情投入、进入角色。因为, 教师感情投入的教学行为, 本身就是对学生最好的人文熏陶。我们都知道情绪具有一定的感染性, 很难想象一个自己都没被作品感动的教师会使学生对作品有多深的感受。
四、课堂管理, 自觉浸润人文情怀
实际上, 课堂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再美的音乐、再好的教学设计, 也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表现得令人满意, 课堂上总不免会发生一些违反纪律的事情。怕得罪学生视而不见, 或是严格管理、批评学生, 造成师生之间的情绪对立, 都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我认为正确的处理办法应该是以人文理念进行课堂管理, 要从理解学生、爱学生的角度出发, 不要用过激的行为和语言去要求学生。
音乐的人文价值关系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对培养学生文化修养、思想品质、人格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的问题, 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要始终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本, 为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及其以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人文背景 篇2
体育在中国所表现的不仅仅只是一种运动,还应作为一种文化对所有从事体育的人进行一种真正的人文教育.本文提出了和谐社会体育人文精神构建的目标,应遵循的原则,要构建的内容以及实现途径,以期促进体育人文精神在和谐社会的.条件下更好发展,同时使体育人文精神在人类生活和社会的文明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 者:王家磊 邓娴 作者单位:王家磊(宜春学院,体育学院,江西,宜春,336000)
邓娴(宜春学院,人文与新闻传播学院,江西,宜春,336000)
人文背景 篇3
关键词:人文素质;培养模式;构建
当前医疗体制改革逐步进入了深水区,医院发展面临更大的机遇与挑战,医疗市场与人才竞争加剧。徐矿总医院作为企业医院,人才队伍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如人才攀比事业单位待遇,人才世界观和价值观出现偏差,人才流动不可预控等。为此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开放的人才观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以医院战略(Stratagem)、组织结构 (Organize)、岗位分析 (Positon)、薪酬设计(Payment)、绩效考评(Performance)、素质管理(Personality)为核心链,构建适应新形势的人文素质培养模式。
一、准确定位发展方向,统筹规划人才战略
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为指导思想,抓住企业医院实行股份制改造发展契机,从打造名院、名科、名专家的“三名”战略和学院化、学科化、学者化的“三化”战略入手,加快实施“八大建设”体系。床位扩充到3000张,省、市重点专科达到30个,区域专病专技诊疗中心3个以上。规划实施“1361”人才工程,培養和引进10名在省内、30名在市内有较大影响的优秀人才、60名优秀学科带头人、100名优秀青年后备人才,以人才优势助推医院实现跨越式发展,打造国内一流、淮海经济区最大的三级甲等股份制医院。
二、优化健全组织结构,实行全员参与管理
实施人才培养目标管理,建立院、科、个人三级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人才格局,充分发挥全员主观能动性。坚持高起点、高素质、高水平、低龄化的“三高一低”培养和选拔原则,制订并实施学科带头人培养、人才梯队建设、重点学科创建、技术创新责任制等管理与考核制度,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舞台。运用SWOT管理工具对专业科室进行人才构成状况、技术团队优劣势、职业发展前景等分析,制订未来1-5年学科发展规划。实行“导师负责制+人才培养责任制”,与科主任签订人才培养目标责任书,学科成员建立“一对一”导师带教关系。制定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鼓励青年骨干人才脱颖而出。
三、论证分析岗位需求,引进高端紧缺人才
按照“引进一个人才,发展一个专业,带动一个学科”的核心理念,充分利用国家鼓励纵向医联体建设、医生多点执业等政策,紧扣学科建设发展规划,与国内知名医院联姻,引进薄弱专业学科带头人,外聘学术地位突出专家担任首席专家,“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充分发挥专家的核心和引领作用,带动学术氛围的形成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制订“名校优才”招募计划,拓宽医学人才招聘渠道,加强与医学知名院校、知名网站深度合作,鼓励医院职工介绍优秀人才来院工作。
四、参照人才市场价格,建立合理薪酬体系
学习借鉴华润集团“业绩不向辛苦妥协”经营理念,倡导“结果第一、辛苦第二”,以“重业绩、重能力、重实干”为评价依据,以贡献论待遇,用业绩谈资格。实行专家薪酬市场化改革,分配向临床一线、专家及骨干人才倾斜,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效率优先”原则。完善绩效考核方案,加大龙头指标考核,对机关后勤科室实行量化考核。把经济学家巴莱多的“二八管理定律”应用于人才激励管理上,重点激励20%的专家和骨干人才,影响和带动80%的多数员工共同创造效益。重奖为医院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室和个人,为优秀人才发放特殊人才津贴,对短缺人才、紧缺人才实行协议工资。
坚持“任人唯贤、量才而用、公平竞争”的用人原则,围绕用好用活人才、发挥人才效能,创新人才使用机制,让各类人才各展其长、各得其所,做到以适用为目标培养人才,以使用为核心选拔人才,以合理为要求配置人才。实行干部竞聘上岗制度,大胆启用优秀中青年技术骨干,改善和优化学科梯队结构。积极扶持人才技术创新,加大投入鼓励人才开展高新技术,建立技术创新目标责任制,对科主任实行任期目标考核,每个科主任每年至少要带头开展1项新技术。
六、践行终身学习理念,健全素质管理机制
加强专业及职业素质培养,健全素质管理机制,树立“竞争就是学习力的竞争”观念,及时把握医学前沿动态,培养人才战略性思维和开放性视野,以高素质人才打造医院品牌影响力。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相结合方式,与国内有较大影响力医教研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邀请知名专家来院讲学、教学查房、指导开展高新技术。选派优秀专家远赴医学发达国家访问研修;选送骨干人才到国内一流医院进修培训。开展新入职大学生岗前培训和“一日就医体验”活动,以“岗前第一课”、换位思考等形式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人才热爱本职工作,提高职业操守和岗位忠诚度。
人文背景 篇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种注重人文关怀的新理路,为新时期高校教育的发展指明路标,也为新时期高校体育的发展构建了一个全新视界。为此,我们在学校体育中通过各种途径注入人文关怀、加强人文教育,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学会与人合作共事、对群众和社会有责任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但是由于缺乏一个良好的体育文化的氛围,体育文化的这一重要功能无法全面发挥。本文研究核心是探索体育文化发展的战略对策,充分发挥高校体育文化在多方面的社会功能。提出把人文关怀、人文精神注入体育之中,让更多的人在体育运动中了解体育文化,反过来让校园体育文化在实践中激发人们锻炼的热情和意识,引导人们用正确的科学锻炼方法进行合理有序锻炼。通过调查与研究分析,提出了人文关怀背景下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具体设计方案。
1 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建设
1.1 首先,紧紧围绕文化对人的可塑性特质,在全面实施校园内
体育文化整体环境建设的同时,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体育文化的宣传,千方百计地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举办体育文化教育活动,开展各种体育竞赛活动,开展体育知识讲座、奥运专题报告、学术沙龙等。对于体育,我们一定要树立“体育是一种文化”的理念,它所具有的社会学价值,人文教育的功效,健康身体的生物功能,是我们建立体育文化宣传,构建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的基础。
1.2 以高水平竞技体育项目为榜样,聚合提升学校内部群体对
体育的关注程度。组建一支具有广泛影响的、适合本校实际状况的高水平竞技体育队伍,将极大地促进学校体育文化环境的改善,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学校因体育竞赛成绩优异而成名,学生因关注学校竞技体育发展而更加亲和体育,并在长期的亲和中受到良好的体育教育。
1.3 推进体育教学方式的改革,“以人文本”提高学生体育参与
积极性,改变用时间、长度,高度等量化考核为手段的评价,倡导学生的参与评价,实施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标准,使所有的学生能够在整个大学教育阶段始终如一地坚持体育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参与,只有使所有的学生更广泛的参与到体育的实践活动中去,才可促进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环境的形成。
1.4 在教育环境建设方面,应扩展余暇体育活动,余暇体育是在
一种体育思想指导下,为达到健身、娱乐等目的的一种体育活动,它具有自由性、个性、群体性、情感性的特点,更能适合当代大学生多元化个性需求。
2 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的物质建设
2.1 体育设施是校园体育文化形成的物质基础体育建筑、场
地、设施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进行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都需要物质条件支持,把增加校园体育设施的投资力度,纳入到学校整体物质文化建设的规划中去,通过良好的体育设施环境,营造激励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动机,用优美的体育建筑,良好的体育设施,增加学生对体育的亲和力。
2.2 加强体育场馆、设施的开发、利用和管理随着高校办学规
模的扩大和办学实力的提高,高校体育设施等硬件建设规模和层次在近几年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许多学校己建成或逐步建成现代化的体育场馆设施,因此,应加强这些设施的管理、开发和利用,使其能更大程度上发挥这些硬件设施的效益及功能,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充分挖掘出综合效益,创设更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的物质环境。
3 加强体育制度、管理方法建设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领导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组织保证,他们的办学指导思想、行政决策等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因此,学校领导首先要提高对体育的认识,要明白体育是培养高质量人才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和手段,要充分认识学校体育是一个多目标、多功能的系统。体育教师通过体育课、运动竞赛、课外体育活动等多种途径,全方位实施体育教育,建设体育文化。
4 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的精神层面建设
校园体育文化的精神层面尚待加强,校园体育精神反映着深层的体育思想理念,是大多数人认可并遵循的体育价值取向和信念,它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弥漫在整个校园环境因素与群体之间,形成一种浓烈的体育精神氛围,也是校园体育文化的灵魂所在。然而从总体来说广大的师生对体育的认识还停留在“体”的层面,“体育”是一个合成的名词,它是由“体”和“育”两部分组成。因此,体育不单单是在身体上使人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在于它育人的作用。从建国以来我国学校的体育的目标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学校体育的目标己经不仅仅停留在“体”的层面上,己经向“育”的层面转变,但这种提高与转变往往只停留在体育理论界的学术层面,在实际的社会中,绝大多数人对于体育的认识还是停留在其强身健体的作用上,对于其育人的作用尚未重视起来。因此,加强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是当务之急。
摘要:人文关怀背景下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和机遇,关注和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为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关键词:人文关怀,体育文化构建
参考文献
[1]刘勇.校园体育文化本质探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07).
[2]柏慧敏.论高校体育文化的结构、功能及转型[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07).
[3]程一辉.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价值取向与建设性对策[J].体育与科学,2007,(05).
人文背景 篇5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在语文课程中的体现,是依托“文”来体现人的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的课程。新课程中工具性的含义,更多的是体现语言文字的工具性,体现的是和人文性结合的工具性。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的生命力、创造力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生命运动的过程。
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运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将人文性融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从而走出传统的“应试、工具、机械、枯燥、繁难、封闭”的状况,进而有效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这无疑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笔者试从教师和学生双向层面的互动角度提出如下思考: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双方在语文教学中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教师层面
1.尊重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兴趣,鼓励自主学习,确立其主体地位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近年来出现一个令人堪忧的状况——学生对学习语文缺乏热情。鉴于此,课程标准明确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力求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和兴趣,在总目标中多处体现对学生自主选择、自我体验学习的重视,提出“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方面有所发展”等目标,鼓励学生主动开发个性化的语文学习新天地。因此,在教学中应努力营造学生自主体验的学习环境与和谐的课堂氛围,并加以引导,既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需要,又实现培养语文素养的目标。
2.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养成
语文的人文性是以汉语中的思想文化为起源的,因此必须在语文教学中贯穿人文性,“让学生了解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和文化,体验汉语汉字表达出来的作者的独特感受和凝聚的民族感情;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健康的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把学生作为有情感、有理智、有发展潜能的生命体,使语文学习真正关注学生自身的成长过程,进而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动力,怀有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体会语文的文化价值:“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与人类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结合课程内容介绍一些对文化发展起重大作用的例子,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
二、学生层面
确立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不只是对教师的要求,学生自身也应有所努力。学生学习应具有主动性,表现为一丝不苟、认真勤奋、实事求是、积极思考,要做学习的主人。教学相长,学生学得主动了,发现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质疑的多了,对教师的教也会有所促进;反过来,教师教得好了,又会促进学生的学。另外,目前所提倡的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都需要学生作主角,如课程标准中讲到“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方法,发展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批判能力”“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由于学生个体的积极参与,语文“双基”的学习不再是纯粹的认知活动,学生不再只是一味接受知识灌输的容器,知识的获取与学生个体相联系,尊重高中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人文性。
毋庸置疑,这里强调文化与精神并重,实际上是指在课程实施中正确把握新课标中所指出的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固然反对语文课程为传统工具性所主宰,为升学考试所左右,但也不能不要知识、技能,将传统完全抛弃,一味地讲人文性。要在对工具性合理继承的基础上讲人文性,“实现科学与人文彼此关照,相互包容,最终达到二者协调统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浑然一体的关系”。
人文背景 篇6
关键词:“卓越计划”,工科学生,人文素质
2010年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计划中提到高等工程教育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人才。这对工科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更高, 对学生应具备的素质要求更全面。国际化的工程人才, 应该是厚基础、宽专业, 业务素质与文化素质都具备的综合性人才。因此, 在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的背景下, 工科院校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卓越计划”背景下提升工科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一) 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要求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近些年,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大学生越来越多, 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强, 迫使学校越来越重视提高工科学生的专业能力, 往往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以至于学生中出现高智商、低情商的现象。“卓越计划”的提出与实施, 要求实现“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 对加强工科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更加迫切。
(二) “科学发展观”要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是目前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难题。工程师是直接参与国家建设与发展的一线科技人才, 他们在工程实践中体现出来的良好的职业道德、丰富的知识基础与扎实的专业技能集于一身的综合素质, 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具有引领作用。工程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兼备的人才, 不断为推动社会发展提供源动力。“人的全面发展”, 这与人文素质教育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相契合。工程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为经济发展注入稳定的精神内涵, 培养更具综合素质的工程人才, 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三) 提升就业质量要求毕业生“硬实力”与“软实力”兼具。
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49万, 2016年毕业生将达到770万, 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而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根本途径, 就是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因此, 工科院校不仅要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等“硬实力”的培养, 也要加强如人际交往、团队意识、创新精神、诚信及学习能力等“软实力”的培养, 使学生不仅能够顺利毕业, 而且能够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优质人才。
二、“卓越计划”背景下工科学生应具备的人文素质
(一) 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职业素养。
当代的工科大学生都是国家未来的工程师, 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某种程度上与工程实践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直接相关。当前屡屡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 不仅给国家造成人财物的损失, 更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因而, 工程师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在大学期间, 工科学生还应注意职业素质的培养, 比如职业道德的提高、职业发展规划的能力等。工程师具备了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 也就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潜质, 未来不仅能获得个人职业上的长足发展, 更能为实现国家的“中国梦”助力加油。
(二) 团队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
团队精神, 是协作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的集中体现, 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 是组织高效率运转的保障。人际交往能力, 是与人沟通、协调的能力, 一定的人际沟通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也有利于合作精神、管理能力的实现。团队精神和人家交往能力是目前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品质, 具备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学生, 能够很快地适应正规化的工程运作模式, 更能满足社会对于工程人才的实际需求。
(三) 创新精神与管理能力。
21世纪国与国之间的竞争, 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实质上是国民创造力的竞争。创新精神是知识时代对人才素质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 也是未来的“卓越工程师”所必须具备的非专业素质。国家要想把握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 抢占高新技术的制高点, 必须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看, 一部分大学生会成长为组织的管理者, 良好的管理能力, 是成为管理的必备的能力, 因此这就要求工科院校不仅要培养卓越的工程师, 还要培养管理者。
三、“卓越计划”背景下工科院校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 塑造科学与人文并重的大学精神。
一所大学精神风貌在学生的成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精神可以从校园外部环境与内在精神内涵两方面来体现。工科院校应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建筑物应具有自身特色, 校园绿化精心设计, 设置一些具有人文精神的雕塑、石刻等, 全方位立体性展现出大学丰富的文化内涵, 对学生发挥耳濡目染的教化作用。大学在发展过程中, 都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精神风貌, 因此, 要充分挖掘、利用这些宝贵精神财富, 不论是校风校训, 还是有优美的校园环境, 通过不同途径的实施, 让学生的精神世界在自然而然中得到熏染和陶冶。工科院校相对人文氛围比较薄弱, 更应当注重凝练自身的大学精神, 提升学校的文化格调, 最终达到陶冶情操, 净化心灵, 使学生达到追求真理、崇尚自由, 热爱真善美的精神境界。
(二) 实施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培养方案。
一所高校要发展要进步, 不仅要有特色的专业实力, 更要有人文精神, 要注重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卓越人才。工科院校多有重专业、轻人文的传统, 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人文素养的养成。“卓越计划”的提出, 迫切要求工科院校改变重专业、轻人文的落后观念, 必须将人文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提高人文课程在所修课程中的比重。满足工科学生知识结构在横向和纵向上的整体性和均衡性。在学程安排上坚持专业教育、人文教育并重的理念, 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建设“学高”与“身正”并重的师资队伍。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教师承担着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 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 还要有高尚的人格。因此, 提高工科院校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水平,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管理工作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工科校园里, 跟学生直接接触的有三类老师:专业课教师、人文社科类教师与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应该在专业教学中体现出人文精神, 培养学生作为工程师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人文社科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转变教学方式, 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讲课方式, 将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效果发挥到最佳。辅导员是学生成长的人生导师, 对学生的影响也最直接,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要加强辅导员的专业素质, 对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生涯规划等方面的专业培训, 能够在工作中更专业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专业教师、人文社科类教师与辅导员面对的是同一学生群体, 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力军, 学校要注重加强三类教师的人文素质教育培训, 教师自身在工作中要注重自身知识的丰富和素养的提升, 发挥教育“潜移默化”的特性, 为学生作出表率。
(四) 营造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校园文化对成长中的大学生至关重要。学校可以从网络和现实两方面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一方面建设优良的网络校园文化, 利用微博、空间、qq群等为载体, 开展知识竞赛、讲座、论坛等丰富多彩的网上文化活动, 浓厚文化氛围, 让学生在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中接受教育与熏陶。另一方面加强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如成立人文氛围浓厚的社团;举办人文知识类讲座、知识竞赛;进行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等相关的社会实践;使学生直接参与其中, 发挥主动性, 受到感染、熏陶和鼓舞, 提高文化品位。
“卓越工程师”是既具有科学精神又具有人文素养的综合性人才, 工科院校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重视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叔子.人文教育, 现代大学之基——关于大学人文教育之我感与陋见[J].职业技术教育, 2001, 10:5~11
[2]刘茜.硕士成“硕蚁”, 毕业即失业?[EB/OL].http://bj.people.com.cn/n.2012/1031/c82841-17653126-2.html
[3]戴国强.论大学生就业的软实力[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8:79
[4]崔永鸿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理念[J].文艺生活, 2012, 4:120
人文背景 篇7
一、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基本内涵
(一)“人文”与“素养”
在我国古代,“人文”是相对“天文”而言的。如,《周易·贲卦·彖辞》中说:“阴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至,人文也”。[2]而宋代程颐在《伊川易传》(卷二)中将其解释为:“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3]《辞海》又将人“人文”定义为:“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在西方,“人文”一词源于拉丁文Humanitas,意“为人性的培养或心灵的教养”。之后,拉丁文“Humanitas”又被译为英文“Humanism”,通常被译成“人文主义、人本主义或人文精神”。无论中西方,对于“人文”,从广义上一般是指人类社会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主要是指哲学、历史、文学、教育、艺术、法律等。但都“强调人的地位与价值,关注人的精神与道德,重视人的权利与自由,追求人的旨趣与理想的一般主张。”[4]
“素养”通常指“素质”与“修养”,都是由长期的、系统的训练和持续的、渐进的实践才能获得的技巧、能力或品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学者明确指出,所谓素养,一般是“指个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通过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而形成的内在的、稳定的、基本的品质,是人的价值、培养、使用和衡量的重要概念。”[5]
(二)“人文素养”
关于“人文素养”的内涵,有学者认为“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贯彻在人们的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情趣等,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价值观和人生哲学。”[6]有学者则强调“是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内化为自身人格、气质、学识和修养,并成为相对稳定的内在精神品质和心理特征。”[7]还有学者将其界定为“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素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是人们在长期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将人类的优秀社会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形成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8]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结合本研究内涵,笔者认为,所谓人文素养,一般是指对人的精神与情感世界的特质、状态的总和,主要包括合作意识、批判性思维、审美能力、创新精神与和谐人格,特别是能够集中反映人的崇高理想、坚定信仰、高尚道德、丰富情感和顽强意志等人生境界追求与生命价值彰显的总体发展状况与水平,既是思维能力、道德品质与精神境界的有机统一,又是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与人文行业的完美结合。
(三)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
大学生作为当代中国青年中的佼佼者,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复兴“中国梦”的中流砥柱,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因此,他们是否具备人文素养以及人文素养的健全与深厚程度,直接关系着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质量,也决定着中化民族能否在新世纪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以推进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水平。为此,作为当代中国大学生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学生人素养主要是指高职院校学生在专业理论学习、技术技能培养与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哲学、文学、历史、艺术、教育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不断学习与长期积淀而逐步内化为自身相对稳定的精神、气质、道德、修养与人格等总和,其核心是个体对生存意义与人生价值的终极关怀与理性思索,直接指向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聚集并具象化为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与人文行为。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道德水准、审美情趣、艺术修养、精神追求、价值取向、文化品位和社会交往等各个领域。
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培育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当代价值
当前,伴随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渐强,以人才竞争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愈演愈烈。包括高职院校学生在内的大学生既是祖国的希望,也是民族的未来,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人力资源。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决定当代中国人的综合素质,关系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因为,通过培育人文素养,将“人文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以及自身的实践,使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及其所蕴涵的价值观念、审美情感和思维方式等内化为”[9]高职院校学生相对稳定的品格、气质和修养。因此,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更需要不断培育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提升当代中国软实力。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马克思主义强调,在社会主义社会要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充分发展,而人的全面、自由、充分发展都离不开人的人文素养的培育与提升。一方面,通过培育人文素养,能够丰富高职院校学生的精神世界。事实上,以提高人文素养为基础,以培养高尚道德品质为根本,从而全面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能够促进高职院校由传统意义上的“制器”向现代意义上的“育人”的实质性转变,进而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兼具工程师与艺术的双重职业修养与人文底蕴。另一方面,通过培育人文素养,能够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情感智慧。通过加强与改革人文素养教育,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及其他人类文明成果不断内化为高职院校学生相对稳定的优秀品格、独特气质与良好修养,并以此为基础,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与人文行为,是新时期高职院校践行“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可以使广大学生既具备完善的专业理论与职业技能,又具备严谨的科学精神与深厚的人文素养,进而不断提升生活品位与生活智慧。
(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现实路径
众所周知,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身体健康、人格和谐、合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实践证明,培育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能够不断丰富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不断完善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结构,不断拓展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视野,促进高职院校更好地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进而充分实现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为,高职院校通过培育人文素养,着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能够树立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学生创意创新创业素质。更为重要的是,在培育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进程中,能够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的良好示范,通过优质校园文化环境的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使人类文明成果、高尚的人生境界与优雅的精神追求不断内化为高职院校学生个体与崇高理想、优秀品质与价值诉求。
(三)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然选择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支柱与文化力量源泉。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经过不断的历史洗礼与文化积淀,日益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新时期,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要大力培育与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进而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实践证明,高职院校通过开展人文素养教育能够不断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强化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推进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的形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因此,在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历史进程中,高职院校要通过不断加强与改进人文素养教育,“帮助和引导学生养成社会主义人文观,要立足现实,从基础抓起,解决学生道德素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着眼于全面发展与理想人格的塑造,在教给学生立身做人基本知识的同时,更要关注他们学寓于行,将知识内化为个人的准则、信念和行动,”[10]从而真正领会与不断践行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与真谛。
(四)提升当代中国软实力的客观需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以“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功能作用。而要在高职院校真正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这一功能,客观上要求高职院校通过不断加强与改进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使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与坚定政治信仰,不断完善人文知识结构,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与此同时,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进程中,人文素养教育能够切实发挥高职院校学生的生力军作用。因为加强与改进人文素养教育,能够促进高职院校学生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学习,更加广泛地涉猎人文学科知识,能够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与增进学生的人文意蕴,进而不断丰富自身的人文素养。
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培育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基本策略
(一)提升高职院校教师人文素养
提升高职院校教师人文素养是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路径之一。一方面,高职院校要科学规划、精心组织、统筹安排,通过专门培养、理论进修、实践锻炼等方式不断培育与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为此,要“鼓励他们参加职业指导师等培训班的学习,努力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鼓励他们深入一线工作,以获得直接的行业信息和职业实践经验,以便将学生引领到专业的精深处;鼓励他们在教学、实践、研究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形成专业化团队,从而切实提高服务与育人的质量。”[11]另一方面,作为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组织者与实施者,高职院校教师要自觉地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和高超的实践智慧,从而“懂得在内容与形式上吸引学生,用智慧去启迪心灵,用爱心来润泽生命,用情感与理性来拓展学生的精神空间,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判断、审美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关怀与社会关怀。”[12]
(二)科学设置人文教育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要把人文教育课程提升到与“两课”、英语、计算机等公共必修课同等重要地位,并通过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保障人文教育课程教学的质量与水平。为此,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开放中西文化简史、文明礼仪、艺术鉴赏、社会心理、演讲与口才、中外文学名著赏析等人文教育课程。同时要正确处理专业课教学与人文教育课教学之间的关系,科学安排课时,畅通教学渠道,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注重和强化人文教育的实践教学,在专业课实践教学中有组织、有计划地创设与企业相一致的模拟仿真工作环境、工作场景与工作流程,使学生通过参与企业生产实践、亲身体验企业工作环境,逐渐培养对优秀企业文化的认同,增强效率、竞争、团队与服务意识,进而激发学生学习人文教育课程的兴趣,并在日益受到人文熏陶的基础上升华人文情怀。
(三)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任何一个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动力与智力资源,因此,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推进高职院校培育学生人文素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高职院校理应积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不断强化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进而将其塑造为具备完整知识结构,拥有博大宽广胸襟,追求高尚人生境界的新时代青年。事实上,通过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有利于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有利于强化高职院校学生的历史责任与文化认同,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如北京大学首创的“文明修身工程”、清华大学开设的“人文讲座”、首都师范大学设置的“传统美德与现代人生”等课程就值得高职院校学习与借鉴,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实效。
(四)引导学生自觉参与社会实践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培育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进程中,要以丰富而具体的社会实践载体积极引导他们自觉地参与人文修养实践活动,即引导学生真切感知周围事物,充分体验生活实境,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具体地掌握人文知识,领悟人文精神,践行人文行为,真正开启他们的智慧之窗、打开他们的思想之门。如果说完整的知识、良好的习惯与规范的行为主要靠习得,那么优秀的品质、良好的修养和崇高的境界则主要靠修炼。如通过“为父母洗一次脚”以感受父母的艰辛,“走进敬老院”以培育学生的怜悯之心,开展“三下乡”活动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因此,高职院校要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了解社会、认识职业的实践中增强综合能力,锤炼品质;通过顶岗实习或实训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了解岗位对职业素养的要求,在巩固专业技能的同时体会组织文化,提升职业核心能力。”[13]
(五)积极构建优质校园文化环境
新时期,高职院校全面构建的优质校园文化,主要是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师生共同创造、经营与维护的,因充满人文关怀,彰显办学特色,拥有文化品位而被师生与社会公众普遍认同,从而为学校不断赢得知名度与名誉度的学校精神、规章制度和校园环境的总和”。[14]为了全面构建优质校园文化环境,高职院校要通过组织学习与深刻领会校训的精神实质以营造良好的校风样貌;通过积极挖掘自身文化资源以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通过组织彰显职教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以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从而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与幸福感。如,结合专业特点、职业规划与未来岗位需求,定期邀请当代著名科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企业家开设“道德讲堂”或“人文讲座”,着力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生成。
注释
1[1]陶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辩证法[N].浙江日报.2016-5-10(015).
2[2]韩路.全注全译本四书五经(第1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7:883-884.
3[3]昂晴.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刍议[J].教育发展研究,2007,(5B):86-87.
4[4]何光沪.月映万川——宗教、社会与人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300.
5[5][8]董艳艳.大学生人文素养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关系刍议[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3):55-56.
6[6]张延.浅谈优良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J].高教研究,2012,(8):230-231.
7[7]刘楚佳,庄丽丽.目标、体系与策略:高等院校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9):64-67.
8[9]欧阳娟.文化自觉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4):69.
9[10]裴建新.浅析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96-97.
10[11][13]王明杰.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19,112.
11[12]陈明霞.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与对策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8):190-191.
人文背景 篇8
一、对“阳光体育运动”与“人文关怀”的诠释
(一) “阳光体育运动”的概念
所谓“阳光体育运动”, 就是让学生走出教室, 走进大自然, 走到阳光下, 享受阳光的温暖, 享受运动的快乐, 让运动给学生带来快乐、带来健康。“阳光体育运动”的主体是指大中小学生, 其外延不仅指向校内、课内, 而且指向社区、家庭和其他团体与部门。“阳光体育运动”是一项旨在促进大中小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健康水平的, 由学校、社会、家庭多方组织的一体化的体育工作, 其工作重点和中心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阳光体育运动”把有效地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作为其总体目标。让“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 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二) 人文关怀的内涵
人文关怀本质上体现的是一种人文精神, 就是对人的尊严和人性的重视。简言之, 就是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和重要表现, 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 更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必然表现。在阳光体育活动中, 以高校女生为出发点, 紧密围绕发展学生体质健康, 培养体育兴趣和意识, 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从发展学生体质健康的长远效应对学生实施人文关怀, 有利于学生品德与人格的完善, 潜能和特长的开发, 创造性思维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女生与男生在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差异
女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她们不仅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而且还要完成作为母亲的神圣使命, 其体质健康状况和体育行为、习惯将直接影响她们未来事业成就的实现, 影响祖国的未来。女大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状况直接影响其体质健康状况, 因此对高校女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对于深入了解女生体育参与状况, 推进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促进社会和谐有着积极作用。
(一) 生理因素
1) 从体型上来说, 女生的骨骼细小, 骨密质的厚度较薄, 全身骨骼的重量比男生约轻20%, 骨骼的抗压抗弯能力也仅为男子的2/3;青春发育期后女生皮下脂肪逐渐增多, 肌肉重量占体重的比例较男子小。从生理机能特征上来说, 女生血液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能力都不及男子;心脏体积和容积小于男生, 女生的心肺重量较同龄男子轻10~15%, 所以, 女生心脏的储备能力低于男生;在体格发育、内脏功能等方面落后男生, 耐力和速度水平不及男生, 运动负荷的承受能力差, 导致了在参与体育活动中表现为积极性不高、做动作忸怩。这些生理因素的存在, 影响女生参与到体育活动的积极性。2) 女生的身体重心较低, 平衡能力较强, 柔韧性好;各关节的灵活性、关节囊及韧带的弹性及伸展性也都较男子好。更适合从事艺术体操、体育舞蹈、武术的项目。有利于发展女生的协调性、灵敏性和柔韧性。3) 由于缺乏生理卫生知识, 对月经期进行体育锻炼有惧怕心理。不少人错误地认为经期停止活动最为稳当, 体育课上常常会轮流出现几名见习生。
(二) 心理因素
1) 与男生相比, 多数女生具有情感丰富、细腻、羞涩、依赖等心理特质。同男生比, 女生的自我评价偏低, 自卑, 爱面子。因此,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 进行有一定难度的动作或带有竞赛性的练习时, 女生常常表现出紧张、犹豫、焦虑、害怕、信心不足等情绪;看到自己明显落后于男生或同班女生时, 会产生自卑感。2) 有的过分追求苗条身材, 认为运动耗能太多, 想着会增加食欲, 使身体发胖、变粗, 影响美观;在体育锻炼中不少女生表现出娇气、怕脏、怕苦、怕累、怕太阳晒黑皮肤, 对在室外上课的项目缺乏积极性。3)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不少女生认为上体育课就是为了完成体育课考试, 能够修满学分顺利毕业, 往往消极对待。
以上都是造成不愿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
三、针对差异寻找的解决的方法
1) 高校应当以舆论宣传为先导, 充分利用校园各种媒体多渠道、全方位地加强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工作, (如通过网络、海报、宣传手册等方式) 广泛传播健康理念, 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 有助于建立高校女生正确、全面的体育价值观和提高其体育参与意识。2) 应根据女生身心发展特点应对其开设一些女生性别特征和她们感兴趣的多种体育选项课的项目, 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自由选择上课项目, 满足不同女生兴趣的需要, 并要求女生在校期间学会并掌握几种基本的锻炼身体的方法。3)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去掉那些对学习兴趣不高, 技术较难掌握, 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教学内容;增加容易开展并适合女生参与的体育项目, 如健美操、艺术体操、乒乓球、羽毛球等, 以此培养女生终生体育锻炼的习惯, 以增进其健康体质水平, 真正做到以学生体育锻炼着眼点的人文关怀, 达到阳光体育运动的目标要求。4)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沟通思想、交流情感、多关心、多鼓励、多辅导, 了解每一个教学对象, 主动帮助她们消除恐惧心理, 树立自信心, 才能使其做到心理适应, 学生才会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习兴趣。5) 重视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 发挥课外体育锻炼的作用, 应把课外体育锻炼全部纳入体育教学管理中, 制订切实可行的阳光体育实施方案, 对女生进行适当的政策倾斜, 建立学校体育的督导制度, 充分保证女生体育活动, 确保每天锻炼1小时落到实处。组建一支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精通体育业务的体育指导队伍, 有效地组织、指导女生进行科学的健身活动。
四、结论
人文背景 篇9
1 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任重道远
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 从客观上来说, 与我国的医学教育模式转变经历的时间较短有关——认识到医学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并系统性地研究和培养, 到目前也只有二十多年的时间。近年来, 国家为加快推进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实施了“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它符合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 遵循医学人才的成长规律, 以试点高校的改革为重点, 力争取得突破, 以点带面, 整体推进临床医学教育改革, 全面提高医学人才[2]。但要完全从“生物模式”过渡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还需要更多耐心。
2 各阶段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现状
主观上, 我国的医学教育对人文社科的重视仍然不够。追根溯源, 自19世纪洋务运动伊始, 我国便强调“师夷长技”, 强调对于西方技术, 特别是制造业相关技术的学习, 以提高小农经济为主的落后的生产力;在新文化运动之前, 对西方人文精神的传播较少, 再加上文化大革命对于人之间信任纽带的摧毁, 形成了延续至今的“重理轻文”的格局, 在医学上体现为重设备, 重技术, 而轻关怀。随着当代医学观念的转变, 医学要从单纯重治疗转向治疗与关照并重、重视患者心理社会因素的全面调理、重视对患者的整体关怀、从关心疾病转向关心患者等[3]。国内医学界已逐步认识到医学人文的重要性, 但主要是学术界, 对直接和患者接触的临床医生和医院的影响却远远不够[4]。结合医学终身教育的特点, 具体分析各阶段医学人文精神培养现状如下。
2.1 医学院校基本教育
目前的录取制度决定了我国医学生在入学以前基本为高中毕业的理科生, 这一类人群本身缺乏社会经验和人文科学知识积累, 对医生职业的角色认同感普遍不足, 在人文素养精神上存在“先天不足”。而在医学生培养阶段的应接受的人文素养教育, 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所欠缺。有关研究表明[5], 国外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占总学时的比例, 美国、德国达20%~25%, 英国、日本约为10%~5%, 而这一数据在我国仅为8%, 我国医学人文课程的设置比例明显偏少;且不同于医学专业课校方所给予的高度重视, 人文社科类课程的设置内容较单一, 教学方式仍以课堂灌输为主, 学生缺乏实际运用的能力, 人文社科教育的教学效果并不能得到保证, 甚至学时一减再减。
2.2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自1993年, 我国卫生部印发《关于实施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的通知》, 各地逐步开展了不同规模、不同水平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培训临床高层次医师, 提高医疗质量极为重要, 对医学终身教育起着承前 (医学院校基本教育) 启后 (继续医学教育) 的重要作用。但医师培训中医学人文知识所占比例较少。近年来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 也开始逐渐融入了医学人文教育的理念和内容, 但在医学人文教育的受重视程度、教育的系统性和规范性等方面, 尚显不足, 医学人文终身学习机制也还没有形成[6]。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和加强, 这也是医师培训过程中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目标和方向。缺乏医学人文技能的临床实践机会。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模式决定了医师在初期主要受到的是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专业技能的培训, 许多培训医院开设的人文技能课程较少, 或者是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不够紧密。结果医师走上工作岗位后还是无法很好地运用人文知识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作为培训单位, 有必要将医学人文技能教育作为新入院的医师继续教育内容之一, 通过规范的医学人文教育为住院医师补课, 由医学“家长制”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定位转变, 使临床医师能够站在患者的立场, 尊重、理解患者,
2.3 继续医学教育
临床医师对于医学人文的认识是积极的, 有调查表明[7], 临床医生对于医学人文的临床实践价值、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医学人文教育在知识、能力与精神方面的价值表示赞同。但这种赞同更多的体现于便于提高工作效率、便于实施有效的医患沟通, 而非“为了患者”。这源于临床医师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限制以及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 对于医学人文在临床中的价值认识存在工具理性定位, 要改变这种模式, 需要从医学的内在需求定位医学人文价值, 同时在思维范式层面, 从传统思维向现代临床思维的转向。同时, 我国大部分临床医师在进入临床工作后仍在接受关于人文精神的教育及考察。首先是以考察医师临床知识与技能为主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随着医学人文教育备受关注, 执业医师考试也加入了与人文精神相关的考核, 意在强调人文精神并注重人文精神在临床工作中的运用。但因考察方式单一、内容与实际不接轨, 反而成为鸡肋。进入临床工作后, 医生作为专业技术人员须定期学习公需科目, 意在开阔思路和拓展视野, 有益于临床医师提高人文素质。但公需科目为强制学习, 与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相关联, 引得临床医师心不甘、情不愿的学习, 没有学习积极性, 学习效果不能保证, 终流于形式。故调整医学人文教学的理念、内容和形式, 结合临床医师的实际情况开展人文教育, 将医学人文考核与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职称评定等有意义的接轨, 有利于临床医师提高人文素质。
“先天不足”加上“后天培养”的缺失, 使医学院所培养出的医学人才, 人文社科类知识薄弱, 心理素质和人际沟通技能等均存在欠缺, 为其在日后社会医疗一线中对医患关系的处理埋下了隐患。而了解人文精神内涵的变迁历史, 有助于破解如今医患关系的难题。
重视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 完善相应的培养制度, 改进培养方式方法, 有利于提高医学人文精神, 有助于培养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 从而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摘要:在当前医疗环境中, 从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探讨医学人文精神缺失。从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现状等方面反思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缺失原因, 以期促进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 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关键词:医患矛盾,医学教育,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唐竞瑜.当前医患关系背景下高校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医学研究与教育, 2012, 29 (3) .
[2]李凯军, 郭丽双, 胡江平.“卓越医生”的培养与医学人文教育[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 25 (5) .
[3]杜治政.论现代临床医学发展的人文走向[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8, 29 (6) :2-6.
[4]汪明灯.重视医学人文回归人性化医患关系[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0, 21 (2) :48-49.
[5]宫亮, 周向东, 熊玮.国外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特点和我国的现状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 (23) :106-107.
[6]方铁红.对我国医学人文教育模式的探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1 (1) :62-65.
人文背景 篇10
关键词:科研评价;人文社会科学;科学建制;小科学
现代科学技术不仅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且规模越来越庞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包括职业化的科学家共同体,以及大批的研究设施和大笔的科研经费。人文社会科学一方面和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一道,走向“大科学”化和建制化,建立了一套复杂的研究资助、学术承认、学术奖励和报酬体系;另一方面又仍然保留着某些“小科学”的特征。作为一种竞争性的资源分配制度,“项目”成为评价中的焦点问题。
一、“大科学”与科学建制化
“大科学”一词由20世纪60年代普赖斯所著《小科学,大科学》一书提出。普赖斯认为:现代科学不仅硬件如此璀璨,堪与埃及金字塔和欧洲大教堂相媲美,而且国家用于科学事业人力和物力的支出,也使科学骤然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环节;现代科学的巨大规模,面目一新,而且强大无比,它使人们不得不用“大科学”来美誉之。与“大科学”相伴的,是科研难度的增大,是对实验设备条件的依赖,对研究经费的依赖,对有系统的科技情报资料的依赖,和对大规模、有组织的研究机构的依赖。这就产生了所谓的科学建制化。
“科学也是一种社会建制,这种社会建制在很大程度上即是科学共同体。所谓共同体,通常是指共同拥有一个确定的物质空间或地理区域的群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归属感以及维持着形成社会实体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互动的群体。科学共同体或科学的社会建制则意味着科学事业已成为社会构成中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部门(如科学院、学会、协会、研究会、研究室、课题组等)和职业部类(科学家以及其他科学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等)”。科学的建制化意味着,科学从自发状态走向社会化、组织化,科学研究从单纯的个人兴趣转变为一种专门职业;从单纯的精神追求,转变为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第一生产力”。科学研究事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越来越独立和系统化。
“大科学”和科学建制化趋势,深刻地影响着评价体系的预设前提。鉴于科学研究需要投入巨大的社会经济资源,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使得对科学研究进行计划、管理、评价等变得很有必要。一方面,社会需要对科学研究进行调节、引导,确定重点优先研究领域,并为之分配相应的资源,以便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利益。另一方面,科学的职业化,意味着必须建立一种激励机制,把科学研究绩效与资源分配、利益分配联系起来,实现优胜劣汰和科研效率的提高。例如土耳其的F Senses提出“绩效评价的前提,是提高政府为高等教育分配资源的效率,以及为人员聘任和晋升选择合适的标准。否则,有关绩效评价的讨论就失去意义,因为学术界或多或少会有一些自动的评价机制。用不着费力去计算那些定量绩效指标,只需在学术界搞一个简单的调查,很容易就能挑出那些成功的机构、研究人员或落后者”。M Henkel认为,英国高等教育评鉴(RAE)是英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工具,是促使大学理性分层,集中研究资源,使科研产出最大化、提高效率的手段;其总体目标是以学术共同体公认的价值准则作出判断,给最好的研究以回报。
与传统“小科学”时期科学家独立探索的“自由研究”模式不同,“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与社会需要的结合越来越密切,在以国家、企业、社会公众为代表的委托方和以大学、研究机构、科研人员为代表的学术共同体之间形成了所谓的“委托一代理”关系。由于“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性和产生败德行为的可能性,科学研究评价作为一种能改善信息不对称性的有用工具,就必然被引入到这些关系中,成为引导、规范、衡量科学研究活动的标尺。带来的最令人关切的变化,恐怕是“小科学”时期遗留下来的学术自治传统受到了挑战。传统小科学时代所崇尚的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和自律,现在要被迫接受“他律”,接受社会的公开批评。M Hen-kel指出,英国高等教育评鉴(RAE)的存在,表明政府及公众对学术界能否自己管好自己表示了怀疑,它标志着“学术自治”神话的破灭。从此,学术评价不再是学术界内自发的、连续的、隐晦的事件,而变成了4~5年一次的、有组织的公开事件。
作为科学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文社会科学也在走向“大科学”化和建制化。以中国为例,目前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拥有社会科学院,高等学校,党校、行政院校,军事院校,以及党政研究部门5大系统;社会科学院系统目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30家省市区社会科学院和15家中心城市社会科学院组成;全国重点高校拥有529个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一般高校拥有1094个社会科学研究机构;5大系统从事教研活动的人员达30万以上,其中专职研究人员有3万多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86年设立,2002年资助经费增加到1亿。人文社会科学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继江泽民同志2001~2002年连续三次发表重要讲话之后,教育部2003年1号文件发布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并从当年开始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04年中共中央3号文件《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指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任务”,提出“重点支持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项目”。
国家科技部等5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中称:“科学技术评价是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技管理水准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大科学”化和科学建制化的背景,决定了评价体系作为规范和管理手段的基本功能。首先,评价不再仅仅是科学界内部的事情,而且还要接受来自科学界外部的政府、公众的监督和控制。其次,评价成为了重要的管理手段,评价的结果将成为影响机构与个人利益、影响研究资源分配的重要工具。再次,科学建制的庞大规模,意味着有必要采取简便、易于操作的形式对科学进行日常管理;这其中可能就包括量化评价考核。温儒敏就表示,“我个人认为对学术进行一定的量化考核还是必要的,因为目前我国的学术生产规模比较大,需要进行一定的学术管理”。最后,学术规范是科学研究事业正常运转所必需的。评价体系应该维护正常的学术传统、学术规范,而不是与之相悖,倡导学术规范应该成为评价体系的重要职责。
二、“大科学”下的“小科学”
所谓小科学,是指靠科学家自己的资金、技艺、
兴趣而选题的研究,研究的最高目的是认识真理,而不是社会应用。其特点是:自己解决研究经费,自己制造仪器装备,自己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历史上把这种研究叫做“自由研究”。尽管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总体上趋于“大科学”化,但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方面的特殊性,它仍然保留着某些小科学的传统特征。
作为“小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对合作研究的需求不强烈,现代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中常讲的“大军团作战”模式在多数情况下不适用于人文社会科学。曹文彪表示,“和体力劳动很不相同,在学术研究中,研究主体的个人的独特状况在研究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再多的其他人的相加所不能代替的…钱钟书的《管锥篇》只能由钱钟书写成,而无法由其他众多的学者协作而写成,鲁迅的《汉文文学史纲要》也只能由鲁迅写成,而无法能由其他众多学者协作而写成”。陈力丹也持类似观点,指出“实证研究和政策研究项目需要集体参与,但基础理论研究的专著,通常是只能由一个人完成。马克思和恩格斯如此亲密,《资本论》只能由马克思一个人来研究,这是人文社会科学的性质决定的,特别是人文研究,更是如此”。
人文社会科学的另一个“小科学”特点,在于更多地遵循了所谓“自由研究”的传统,尤其在与政策、实证无关的基础理论研究中,从选题到创新都具有不可预测、不可计划性。“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固然都是科学,因而有相同、相通、相似之处。但另一方面又有着本质的不同,因为自然与社会有着本质的差别。这表现为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上的本质区别。……设立社会科学基金(除去考古学、历史学)基本上是不合适的。因为,一是研究对象并不清楚。这表现在最终的研究成果究竟是什么事先无法预计,不可能预计有哪些突破。而计划某年某月某日之前完成更是反科学的做法。比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研究中,并不是一开始就确定要创立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这样的最终成果的,而是在不断的思考中逐步形成的,根本不可能事先设立一个任务明确的研究项目”。
基于“小科学”特点,陈力丹等主张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评价、管理沿袭“小科学”时代自主、自治的松散管理方式,反对过于急切、过于微观的评价和管理。“所内研究人员关于社科基金有一句话:有那填表申报的功夫,一篇论文也写出来了。对于精神生产的管理,总的有一个大体的框框后,剩下的不要去管,管也管不到点上。一定意义上,无为而治就是一种管理方式,从侧面关心一下有什么困难,帮助解决一下就够了。华中师大教授章开沅说:在国外,一些大的基金会对研究者只要求报一个方面,具体选题并不过问,研究的过程也不过问,很少派人检查,更没有指标体系。不象国内这样,没完没了地填各种表格,一年到头忙申报、评审、验收”。
在传统上,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偏“软”,因而对研究经费的需求也不如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那么强烈。顾海兵提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查阅资料(跑图书馆)、社会调查,可以不需要什么经费,至多有一点差旅费。如果马克思真的经常开着小汽车到工厂调查,恐怕写不出《资本论》。社会科学研究需要的是读万卷书、行千里路。也许可以认为,钱多了并不利于社会科学研究。钱多了大概有利于政策、对策、决策研究及非社会科学的社会研究。社会科学史上公认的重大理论成果几乎都不是在资助条件下完成的”。根据这种假设,部分学者建议:大多数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可以改为社会科学成果奖励,也就是将基于事前评价的资源分配机制,改为基于事后评价的利益分配机制。
澳大利亚G Laudel通过调查采访数十名实验物理学家,并进行比较分析后认为:尽管项目提案的质量和研究者的声誉确实是成功获得资助的前提,但也还存在其他一些因素,这些因素与研究质量无关,并且也不能为科学家所掌控。进而他认为,外部资助本身是不是一个有用的绩效指标,是值得怀疑的。尽管G Laudel的调查对象是实验物理学家,而实验物理学是典型的需要事先计划、需要大量经费的“大科学”,但他的结论与国内学者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看法有一定的共同性。这意味着,如果评价体系将“项目”及其所获取经费数额当作绩效评价指标,可能是不够科学、不够谨慎的。
三、科学承认、奖励、资助与报酬体系
科学系统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就是发展出一套丰富的科学承认、科学奖励、科研资助和科学报酬体系。说到底,这些体系的目的,一是向科学研究注入精神和物质资源,以支持科学研究的发展;二是借助资源与物质分配,对科学研究施加影响与控制,调节科学研究的方向、领域,使之提高效率和造福社会。无论是“承认”也好,“奖励”也好,还是“报酬”也好,从其目标和功能的角度看,都可归结为“控制”。不过,必须区分开“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
科学承认最早是狭义的、纯粹精神层面上的,即所谓“对科学发现优先权的承认”,是科学奖励系统的先导与前提。科学承认可以分为“内部承认”与“外部承认”,前者是由科学共同体决定的承认和奖励,是科学共同体的“内部控制”;后者是由科学共同体外部的社会所赋予的承认和奖励,外部奖励系统又可分为职位承认、政府奖励和民间奖励几个子系统,这是“外部控制”。
科学奖励作为一种“激励手段”,既有物质刺激,又有精神荣誉的激励。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激励,如果是来自科学共同体内部,就属于“内部控制”或“自我控制”;如果来自于科学共同体以外,则为“外部控制”。目前,世界各国的科技奖励体制有3个类型:一是层次递进型,即根据行政级别,科技奖励分成若干层次,高层次的奖从低层次的相应获奖成果中评出,层层递进;二是相互独立型,各奖种之间相互独立,不存在层次递进关系,即使有分层现象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不是人为规定的;三是混合型。日本和中国现在的科技奖励体制就属混合型,欧美发达国家的科技奖励体制大都属于第二种类型。
科学奖励或科学报酬作为一种“经济权益保障制度”,是指科学家作为“经济人”与社会作为“投资者”的一种互动关系。科学家为自己的劳动取得等价报酬,是科学家集团与社会之间的利益交换,是一种外部激励手段,可归结为“外部控制”。专利制度、版权制度被视为典型的科学研究补偿机制。
科学奖励与科学报酬体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交叉关系。广义的科学奖励也包括某些科学报酬机制。它们的区别在于:狭义的科学奖励(特别、专门奖励)是一种基于承认的分层机制,一般只适用于少数科学精英、科学天才,以精神激励为主,对于科学共同体来说是管理学中的“激励因素”。科学报酬则是一种适用于大多数人的普适机制,相当于管理学中所说的“保健因素”。
科学研究资助体系的制度化,是“大科学”的重要标志。在“小科学”时代,科学家通常自己出钱建立实验室,或以个人身份向资本家“乞求”资助,尚未形成统一的资助体系。“大科学”时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科学研究资助开始体系化、公共化。各种国家的或私人捐资的科学基金会开始涌现;国家也开始通过国家科学基金、各种专项科技计划等途径向科学研究提供资金。与零散的企业科研项目资助相比,有国家支持的、大规模的公共性资助,更能够体现国家意志和战略选择,常常成为国家调节科研投入方向、贯彻战略意图,对科学研究进行“外部控制”的重要武器。同时,由国家或社会公共资金支持的科学基金等项目,更容易受到科学共同体的承认。
人文背景 篇11
我国的音乐教育历史悠久, 孔子本人在音乐方面也颇有造诣, 音乐更是被他列入“六艺”之中。这种礼乐教化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文化娱乐和传承的手段, 更是在中国长期的政治、伦理关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儒家的“乐教”传统却在20世纪初废科举兴学校时被中断。此后许多音乐教师孤立地传授音乐技能, 音乐课枯燥的变成音乐技能训练场, 致使学生中出现了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的情况。新课改实施过程中, 音乐教育理念和方法发生了变化, 但是音乐教育中缺失人文内涵的问题仍然让人十分担心。
一、反思:小学音乐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
首先, 从社会角度来看, 一方面在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的浪潮中, 传统音乐文化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和渗透已经不可避免。我们在电视上看到在青少年乃至儿童的选秀节目中, 成人化的浓妆艳抹、衣着暴露、搔首弄姿的表演已经不足为奇。节假日或是休闲时间带着孩子去游乐场已经越来越普遍, 但是带着孩子去博物馆参观的毕竟是少数, 虽然现在很多知名博物馆已经免费对公众开放, 更别提能带孩子去欣赏一场价格不菲的交响乐。另一方面, 技术的发展也同样冲击着人们的音乐审美情趣。“快餐”式的音乐创作和传播方式占据了人们音乐欣赏与休闲。
其次, 从小学音乐课堂教育教学角度来看, 许多学生音乐背景知识薄弱, 这就给音乐教师带来了一个不小的难题:不讲授相关的概念和知识, 势必影响到学生对音乐的真正理解。但是, 讲授这些基础知识, 又容易枯燥而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同样也背离了音乐教育“审美”的初衷。新课改以来, 小学音乐教材中收录了许多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音乐。其实充分挖掘音乐内在的人文因素, 发挥音乐的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激发创新意识的功效, 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好办法。
二、彰显:将人文内涵渗透到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去
音乐教育是以生命教育、情感教育、人的价值提升的教育来显示它独有的人文价值。我们在音乐教育中要有清醒的意识, 自觉彰显人文价值的追求过程。
1. 百花齐放才是春———允许对不同种类音乐的爱好。
音乐是所有艺术形式中最为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艺术形态, 它对概念、知识依赖最少。此外, 它是超越于民族、阶层、意识形态之上的。一首无歌词的吟唱, 一部交响乐或者小提琴协奏曲是不需要概念解释、历史知识而能够被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程度的人所接受的。
音乐的和谐之美不仅体现在音符、旋律等等这些“外壳”上, 那些余音绕梁, 拨动人们心弦为之沉醉的音乐必然有着某种更深层次的“和谐”。今天, 我们借助于网络、电视、广播等等各种媒体, 接触到了铺天盖地的各种风格的音乐, 无论是历久弥香的Art music、Classinc music, 还是新生代的Pop music、Jazz、R&B等等音乐形式, 其内在的“和谐”得到各种不同爱好、不同性格、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青睐。
新课程音乐教材的编排充分体现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良苦用心, 同时也体现了多元化音乐文化的发展趋势。因此, 音乐教师应该利用好手中的教材, 因“材”施教, 弘扬民族音乐同时也要理解多元文化, 尊重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的喜好。
2. 君子知乐———对流行音乐有所取舍。
马克思说过, 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人类生活离不开音乐, 而且物质条件越好, 对文化生活要求也就越高。音乐教育应该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然而, 让人忧虑的是, 适合未成年人演唱的校园歌曲的匮乏以及太多的成人流行歌曲进入校园, 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价值取向产生了负面影响, 有些教师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 甚至将一些低俗的成人流行音乐不加选择地搬入了课堂, 以此取代具有教育性的高雅音乐和校园民谣。
被朱光潜先生赞誉为“中国美学的开山祖”的中国古典音乐美学经典《乐记》中写到:“乐者, 通于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 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 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如今铺天盖地的媒体和网络, 对音乐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大部分音像店震耳欲聋的播放着当前最流行的音乐, 那些历久弥香的国内外经典音乐被束之高阁。在社会音乐商品化的某些角落里, 当音乐变成只是商品, 而非共鸣时, 大家关心的焦点常常只是“量”的多少, 而非“质”的好坏。流行的未必就是好的, 那些不适合儿童的音乐不能在音乐课上, 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介绍给学生。
3. 润物细无声———于点点滴滴中彰显人文内涵。
从单纯的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到新课改提倡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培养兴趣爱好,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个性发展, 重视音乐实践, 增强创造意识, 弘扬民族音乐, 理解多元化。这些新的元素来到音乐课堂, 让很多教师不知该如何取舍, 有的音乐课堂充斥着各种知识却恰恰减弱了音乐的魅力, 音乐课堂的音乐性就在这些因素的冲击下被减弱了。诚然, 音乐课有其自身的特点, 就像语文课不能变成思想政治课一样, 音乐课也不能变成乐理课或是德育课。音乐课就是音乐课, 音乐是耳朵的眼睛, 我们还是应该尽可能的引导学生体会到音乐的美。但是, 我们可以留心在平时的音乐教育中渗透人文内涵。
比如, 在欣赏或是教授器乐表演时, 应该让学生体会到每样乐器都是有其自身的发展历程和审美文化的。每种乐器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乐器的存在, 无不折射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在音乐文化上的智慧之光。每种乐器各有着不同的音色, 然而当它们在演奏同一首乐曲时, 又实现着高度的和谐。尤其应该让学生体会到, 在我国历史上, 乐器的实际功能远不止于娱乐或欣赏。它与人们的文化社会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对古代统治者来说, 乐器是权利的象征。在祭祀和礼仪中, 乐器被用来炫耀统治者的地位, 而在宫廷宴会、战争等不同场合, 不同种类的乐器在乐队中往往也各司其职, 各尽其用。“琴棋书画”对中国文人来说, 是经久不衰的修身主题, “琴棋书画”的审美化方式为人生涂上了一层浓浓的亮色。四者之中, 以“琴”为首 (当然, 这里的“琴”指的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古琴”) 。
4. 诗兰化境———重视音乐文化的熏陶。
文化是产生音乐的土壤, 那么, 用文化阐释音乐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为什么我们对一首音乐作品要了解它产生的背景以及与音乐相关的内容, 就是为了更好地感受体验音乐, 这不但不会削弱音乐的内涵, 相反它可以增加我们对音乐的理解。
对于听众来说, 如果他们懂得不同音乐的风格, 就能很好的欣赏音乐。听众需要面临着要适应他们所处时代的音乐的挑战。美国20世纪早期的作曲家Charles Ives曾经评论道:用“19世纪的耳朵”去听“20世纪的音乐”会因为听不懂而不喜欢。今天, 听众所面临的挑战更甚于往昔, 因为一场现代音乐会可能包含着多种历史风格的音乐。然而知识和经历却能“延伸我们的耳朵”, 使我们能够真诚的欣赏许多不同风格的音乐, 那些敢于冒险以巨大并且恰当期望值接受所有音乐形式的听众, 必将终身在聆听音乐中获得乐趣。
知识是文化的载体, 技能是艺术的表现手段。没有知识, 文化不能传承, 没有技能, 艺术无从表现。同样, 没有包括乐谱在内的音乐知识的支撑与演奏演唱技能对音乐的诊释和表现, 音乐艺术便失去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和依托, 音乐审美便空洞无物, 音乐教育也就只能停留在低水平的讲解、聆听与感受中。浏览、研究国外一些国家如日本、美国等的基础音乐教材, 不难发现, 其教材的内容不仅没有将音乐知识“淡化”、“内化”或“隐含”于“审美”之中, 而是大大方方地摆在那里让孩子们去“品尝”。亲身到国外的中小学音乐课堂去考察, 就会得到更加真切的体验。
诚然, 人文内涵不能建立音高、节奏等基本概念, 不能培养正确的演唱或演奏等基本技能, 但“徒有智能而心灵贫乏, 则无法适应这个纷繁多变的社会”。我们应该看到, 缺乏人文的音乐教育培养出来的只会是一台台“机器”, 而不是活生生的欣赏音乐的人。基础音乐教育也只有彰显出其深厚的人文内涵才能真正培养出“广博易良”的人。
参考文献
[1] (美) Sharlene Habermeyer.音乐让孩子更聪明——用音乐的力量来改变孩子的生活[M].吴继华, 刘志刚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2]莫一军.试论音乐教育中的人文价值[J].歌海, 2008, (5) :43.
[3]邓双林.音乐审美的体验性特征与主体性发展初探[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9) :91.
[4]郭声健, 殷瑛.育人是音乐教育的根本——对目前音乐教育中忽视和轻视教育性现象的批判[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7, (1) :65.
【人文背景】推荐阅读:
人文背景知识07-23
社会人文背景10-12
人文关怀背景论文11-01
新课程背景英语教学的人文性07-04
学《教师人文素养》,做有人文素养的教师05-29
人文困境07-17
人文关爱07-22
人文形象10-19
人文文化10-21
人文写作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