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人文背景

2024-10-12

社会人文背景(精选12篇)

社会人文背景 篇1

构建和谐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是我们党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在这个重大战略思想指导下, 高校和谐校园、校园文化建设如火如荼, 大学文化、大学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但随着科技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中国全面改革开放大幕的拉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社会多元化趋势使高校大学生处于国际国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荡漾的背景中。大学生是未来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 能否在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使大学生成为合格的创造型、复合型人才,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文素质教育的成败。笔者从探讨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和价值出发, 为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改革提出一己之见, 以共同促进对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深入研究。

一、人文素质的内涵和特征

人文素质是价值性极强的跨学科的复合性概念, 人文素质包含了文学、历史、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伦理学、艺术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教育学、管理学、语言学、环境学等关于人文科学中的价值取向, 是在人文知识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高品位价值境界和深层次品行底蕴的人格修养、心理素质、精神态度、气质情操。

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具有历史性、科学性、价值性、社会性特征。人文素质的历史性特征在于它是对人文遗产的扬弃, 人文素质的科学性特征在于它是对人文理性的应用, 人文素质的价值性特征在于它是对人文旨归的守护, 人文素质的社会性特征在于它是对人文关怀的践行。

二、大学生人文素质调查方法

2013年6月, 笔者对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 共发放《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问卷》180份, 回收问卷166份, 实际有效问卷160份。被调查对象中, 男生占30%, 女生占70%。在调查时, 按照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的专业进行, 同时按大一、大二、大三分别进行问卷调查, 每个年级的问卷均为60份, 按男生和女生进行调查。之所以这样做, 是因为:第一按专业调查, 可以详细了解不同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差异;第二按年级调查, 可以详细了解各年级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差异;第三按性别调查, 可以详细了解不同性别的学生人文素质的差异。

三、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

对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大学生人文素质调查表明, 大部分学生缺乏人文知识, 如对文学、历史、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伦理学、艺术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教育学、管理学、语言学、环境学等人文书籍很少主动花时间去阅读, 他们手上捧着各自的专业书籍或是计算机培训书籍。各种专业书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学习时间, 无暇阅读其他人文类书籍。在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浪潮的冲击下, 实用主义在大学生群体中明显抬头, 大部分学生对金钱和房、车过分追求, 而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中华民族精神之追求却出现了精神真空。大部分学生重专业、重功利、重物质、重个人, 轻人文、轻理想、轻信仰、轻集体、轻组织, 道德水平滑坡, 只讲个人奋斗, 不讲集体协作, 对他人漠不关心, 对集体、国家和社会缺乏担当心和责任感。一些大学生行为举止、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不同, 思想境界低下, 自律意识弱化, 诚信品质欠缺, 不善于与人相处, 人际关系紧张, 人格扭曲。

四、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产生的原因分析

当前在校大学生多属于“90后”, 成长在改革开放后的社会转型期, 市场经济对大学校园的莘莘学子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大学毕业即失业”的就业形势让大学生不再考虑个人理想信仰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而是把大量时间用在学习各自的学科专业知识以及千方百计取得资格证上, 忽视了对自我人文素质的培养, 忽略了对基础的人文学科的学习。另外, 用人单位在招聘上很少有招聘单位对毕业生的人文素质提出明确要求;人才市场的各种招聘信息和各种媒体的招聘广告都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努力方向。一些大学生为求一个好工作, 拼命学习考试, 只是想着如何做事, 而如何做人渐渐被忽视。再者学校专业课程设置丰富, 而人文课程设置较少, 甚至是空白。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必修课占用大部分时间, 都略显力不从心, 没有时间再去顾及别的活动。学校自身也缺乏有针对性的文化建设管理措施。大部分学生误认为人文素质不如分数、奖学金、资格证等实际, 他们自身提高人文素质意识较弱。再加上社会上严峻的就业形势, 他们放弃了原本就不多的人文课程的学习, 转而加强专业课程的学习。

五、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途径改革

在教育理念上始终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既“学会做事”, 又“学会做人”。正如世界著名学府麻省理工学院办学宗旨所说的那样:“我们需要在科学与人文之间创造更好的联系, 其目的在于把二者融合为一种以科学和人文学科为基础而又不削弱任何一方的广泛的人文主义, 从而从现代社会的各种问题所形成的障碍中找出一条道路来。”在教育模式上构造全方位的人文素质教育格局, 始终坚持各门专业课程与人文学科课程一同规划, 一同设计, 一同安排, 一同部署, 一同考核。具体的教育模式至少应包括课堂教学、实践体验、环境熏陶、自我教育四个方面。在教育措施上始终坚持构造立体化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具体包括构造多层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显性课程模块构造和隐性课程模块构造) 、多渠道的人文素质教育方法体系 (改革课堂教学、加强实践教学、开拓网络教学) 、全天候的人文素质教育环境下 (营造校园人文环境氛围、优化社会人文环境氛围、改善家庭育人环境氛围) , 全方位的人文素质教育保障体系 (组织保障、人力保障、理论支持、物质资源保障) 。显性课程包括公共人文课程模块结构和各个专业的人文社会课程模块结构;隐性课程包括显性课程中所隐藏的隐性课程、学校物质环境所构成的物质性隐性课程, 学校文化心理环境构成的精神性隐性课程, 学校组织和运作机制构成的制度性隐性课程。组织保障包括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完善人文素质教育的管理体制。人力保障包括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加强教师的素质培养, 重中之重是加强教师的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和教育素质的培养。理论支持包括从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和教材体系三个方面加强人文学科建设研究。物质资源保障包括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教材建设、加强人文图书资源建设、加强教学设施建设。另外, 在评价体系上还要构建多角度的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这是完善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 在评价时要始终坚持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内容重点化、评价手段多样化、评价过程全程化、评价结构制度化。

综上所述, 构建和谐社会, 实现中国梦, 对高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多的要求。因此, 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科学研究和探索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相一致的、具有特色的人文素质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等, 总结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经验, 对不断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整体水平, 提升大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袁振国.素质教育政策支持系统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4.

[2]杨金荣, 宋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J].新课程研究, 2012, (6) .

社会人文背景 篇2

人文社会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学

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整合为统一的`人文社会科学并建立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是目前学科建设的必然走向,学科内部各分支学科的有机联系,科学内部分化与综合的运动发展规律决定了这一点,文章就此方面进行了粗放的论证分析并提出了建立人文社会科学学的些许构想.

作 者:王守正 作者单位:廊坊师范学院,政史系,河北,廊坊,065000刊 名: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LANGFANG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18(2)分类号:A81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 联系 分化 综合

数字人文背景下的英语学习 篇3

关键词:数字人文 英语学习 媒介

一、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在人文学科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研究范式与教学手段正在发生变革。数字人文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学水平,对学习者也尤为必要。鉴于英语学科是最受數字人文影响的人文学科之一,本文探讨利用数字媒介提高英语学习水平的方式方法。

二、数字人文研究回顾

1.数字人文的概念和理论

数字人文是针对计算与人文学科之间的交叉领域进行教学、研究发明以及创新的一门学科。它由人文计算(humanities computing)和数字人文实践(digital humanities praxis)发展而来,致力于将电子信息技术系统地应用于人文学科。

人文计算领域的先驱Roberto Busa认为:“人文计算化的最重要结果并不是加速传统人文研究的速度,而是给传统的人文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1]这表明数字人文的产生在本质上属于一种方法论和研究范式上的创新,其目标是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于传统的人文研究与教学过程中,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人文知识的获取、标注、比较、取样、阐释与表现方式。[2]

2.数字人文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

在国内,数字人文的理念已对语言学、教育学等人文学科产生重大影响。以英语学习为例,随着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各种英语学习网站、软件、手机应用推陈出新,极大丰富了英语学习资源及媒介。移动网络、移动终端的普及与升级为大众获取、使用信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及时性与便捷性,学习者也越来越依赖现代信息技术以习得知识。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载体的移动终端催生门类丰富的英语学习类应用(app),为学习者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

三、 英语学习者的现状分析

兴趣不足,二语学习投入多产出少,英语学习者如迫于压力学习,消极的心里暗示会导致学习过程收效甚微;时间不够:很多学习者还要同时完成工作或专业课学习,长时间专门的英语学习不现实;缺乏语境:这部分学习者勤奋过人,也能应付英语测试,却由于缺乏英语操练环境,不能形成英语思维、运用能力低下;取舍不当:泛滥的外语资源让学习者难以取舍,相当一部分人因误选资料而浪费时间、精力。

四、 数字人文在英语学习中的实践方法

在数字人文背景下进行英语学习,本质上是以信息技术为载体获得英语知识的过程。在实践中应结合具体的英语技能操作。

1.听

数字人文背景下的学习者可随时随地听取最新、最全、抑或自己最想听的内容,防止因精力过度分散或听力材料枯燥乏味而状态不佳。例如,学习者可通过沪江网、听力酷等网站、应用和软件上提供的听力材料及其听写、复读及字幕功能,练习跟读、听写、转述等。练习过程中,应根据自身水平与需求,适时暂停、循环播放直至完全理解、转述、复述乃至记录原材料。同时,学习者还应随着自身水平的提高,不断调整媒介功能满足训练需求,譬如由单句循环播放调整至两句或多句循环乃至于全篇循环。

2.说

口语表达不佳与缺乏语境训练有一定关联。信息技术媒介能为英语学习者模拟接近真实的交流语境。基础需求者可以通过如“英语口语900句”等软件练习经典地道的口语句式。

如需进入相对高级、更加自由的真实语境,学习者可以通过QQ international、MSN等国际通讯软件、应用结交外国友人,进行一对一的语音交流甚至一对多、多对多的语音群聊。

除此以外,微信平台上还有诸多优秀的微信公众账号定期推送口语话题及口语精选内容。订阅者可根据话题录制语音发送至平台进行互动,得到公众平台方对用户的口语指导。另外,订阅者也可随时将口语相关问题反馈给平台,及时获得相关解答。

3.读

词汇量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目前,类似有道单词典(内含有道单词本)的背词软件或应用中内置各种考试、专业词汇书,读者可自由选取词书背诵,也可将使用有道词典查阅的生词加入生词本中进行记忆。有道词典利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定时反复地提醒用户背诵、复习词汇,同时还根据用户的返记情况(记得或不记得)变更提醒记忆次数直至记忆牢固。用户可于等车、排队的琐碎时间快速进行记忆或复习,效率显著提升。调查显示,选择该背词方式的学习者无需专门投入大量时间背单词,但却记忆深刻,单词量迅速攀升。

解决了单词的问题,读者还需大量阅读练习提升阅读能力。微信公众平台同样云集各种优秀的英语学习帐号,每天为订阅者推送精品阅读资源,读者除了能阅读精华资源,还能巩固语法知识、汲取西方文化并掌握时事资讯。更为实用之处在于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向公众平台回复关键字以获取相关英语文章。很多学习者反映该方式让自己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提高阅读能力。

4.写

写作之难并非惰于写,而是苦于缺乏及时、经常地批阅。数字人文在写作方法仍然发挥作用。例如,学习者可使用句酷批改网,在线写就英语作文并提交。句酷批改网将作文和标准语料库进行比较,并通过一定的算法将之映射成分数和点评。该网站能自动识别词汇、搭配、语法等常见错误并给出修改建议,练笔者无需教师指导即可自行修改作文。此外还有很多免费信息资源平台。

五、 结语

在英语学习领域引入数字人文,强调的是数字化背景下的信息免费、开源。学习者以多种信息技术为媒介,自主设计并调整个性化学习方案,实现移动式学习和碎片化学习,深入地内化英语知识、提升英语技能。在数字人文模式下,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学习者能够做到单方面完成教与学的双重任务。

参考文献:

[1] Busa, Roberto.‘The Annals of Humanities Computing: The Index Thomisticus’, in Computers and the Humanities, 1980, 14: 83-90.

[2] Schreibman Susan, Siemens Ray, and Unsworth John eds.A Companion To Digital Humanities,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4.

社会人文背景 篇4

关键词:新课标,音乐教学,人文精神

一、教材钻研, 深入挖掘人文因素

构建人文课堂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 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音乐作为核心人文课程之一, 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不仅在于把“美”传递给学生, 更要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感悟人类的生活本质以及人生的意义, 让他们懂得热爱生活, 并在思考中逐渐提高自我, 在潜移默化的人文关怀中完善自我。

第一, 要关注作品本身所蕴含的情感。学习音乐首先应对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有一个准确的把握。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 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 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从而为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与树立, 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二, 要充分挖掘作品的文化内蕴。音乐艺术是人类精神文化的结晶, 包含着人类文化的共性与个性, 充分展现作品的深刻文化蕴含不仅可以使学习内容呈现得更丰满而富有吸引力, 升华学生对音乐情感的理解与把握, 还能够拓宽学生的人文知识视野, 并以艺术化的方式促进相关学科的学习。

二、目标指向, 全面提升人文素养

人文课堂需要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学目标。对于音乐教育, 我们关注的应该不仅是音乐, 更多应是精神上的探讨。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所以, 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首先要把学生看成一个活生生的人, 以学生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作为依据, 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注学生, 关注学习者与课程各因素之间的联系等, 既要满足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 又应立足学生未来生活的构建, 并将学生的发展视为课程的根本目标, 体现人本位的音乐教育观。

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 学生在音乐课上学到的不仅是音乐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音乐学习懂得了感受美、鉴赏美, 并在这种过程中学会思考, 懂得透过音乐作品去理解人生、品味人生。

三、教学过程, 自然渗透人文精神

蕴含人文精神的教学目标的达成, 充满人文精神的课堂的组织是其根本保障。

首先, 要创建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 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 音乐教学应是师生平等交流, 共同享受美、创造美的过程。实践证明, 学生只有在无任何心理负担、思维完全开放的条件下,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 而且, 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 不仅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更培养了他们尊重、关心、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 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 促进了个性的完善与身心和谐发展。

其次, 要尊重学生, 善于鼓励学生。音乐作为一种听的艺术, 具有非语义性、非具象性和不确定性, 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一首作品, 有多少听众就会有多少种不同的感受与理解。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感受生活, 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作品相联系, 并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表达自己的感受。

再次, 教师上课要“进入状态”。在教学中, 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 不仅是指学生, 更应该包括教师。所谓“进入状态”, 即教师上课一定要感情投入、进入角色。因为, 教师感情投入的教学行为, 本身就是对学生最好的人文熏陶。我们都知道情绪具有一定的感染性, 很难想象一个自己都没被作品感动的教师会使学生对作品有多深的感受。

四、课堂管理, 自觉浸润人文情怀

实际上, 课堂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再美的音乐、再好的教学设计, 也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表现得令人满意, 课堂上总不免会发生一些违反纪律的事情。怕得罪学生视而不见, 或是严格管理、批评学生, 造成师生之间的情绪对立, 都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我认为正确的处理办法应该是以人文理念进行课堂管理, 要从理解学生、爱学生的角度出发, 不要用过激的行为和语言去要求学生。

人文社会科学与社会现代化 篇5

人文社会科学与社会现代化

人文社会科学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以人的内心活动、精神世界以及作为人的精神世界而客体表达的文化传统为研究对象,一般而言,它包括文、史、哲这样三个基础学科,以及由这三个基础学科所衍生出来的其他一些学科,如美学、宗教学、伦理学、文化学、艺术学等;社会科学则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通常包括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人文社会科学是人类历史演进的重要表征,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成果.最近的`三百年正在进行着全球性的深刻的社会变革,整个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的工业文明转变,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在加速.我们看待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与功能,就不能离开“社会现代化”这一现实的发展趋向.换言之,在当前更要从全球性的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来理解和认知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与意义.

作 者:吴汉全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江苏,徐州,221116刊 名: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30(4)分类号:C01关键词:

社会人文背景 篇6

关键词: 新课程;英语教学;人文性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国家要富强,民族要振兴,国民的素质要提高。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显得重要。在全球信息化、通讯商业一体化时代,能找到一个充分发挥其潜能的机会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因此,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终身英语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为目标的《英语新课程标准》引起了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广泛赞誉。它把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把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作为目标,注重学生个体可持续和谐发展,向人们展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英语教育理念。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贯彻其人文性是一个新的课题,需要引起我们的认真思考。

一、关于人文性理念

当今的社会正在创建一种和谐社会,它是人的心知和情感得到尊重的社会,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社会。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也应该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把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良好地结合起来,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及质量。那么,怎么理解英语教学的人文性呢?

英语教学的人文性是指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根据新的外语教学的教学理念,建立的多元的、开放的英语课程教学方式,侧重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使英语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使学生心知和情感态度得以和谐发展,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它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求异的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贯彻英语教学人文性 为学生的发展奠基

(一)树立对话理念,英语教学应具开放性

当今的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发展的主题,对话已经成为解决国际事务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样,对话在语言这种交际工具的教学中也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它不仅能反映生活的广度,而且也反映着人与人精神相通的深度,它是互联世界中各种信息的生长点,是各种交流的基础。所以,英语教学必然且必须覆盖言语的全部关系及其所映射所敞开的整个世界。对话教学正是通过主动交流揭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语言表述这一途径去认识自我,理解他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树立对话理念,由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自我为中心的灌输转变到师生齐心协力的对语言的审美、对语言的感悟中来,从而促进以语感为核心的英语素养的全面和谐地发展。

(二)确立民主观念,英语教学应具互动性

教育的人性在于告别压抑。一个长期处于压抑环境中的人很难有所成就,这是因为,情感态度是影响个体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条件。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扬民主,走进学生心灵,创设各种情景,满足学生对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中学各科,特别是人文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直接打动人的心灵、意识和良心是教育艺术的核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作为人民教师,我们要由课堂上居高临下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以博大的胸怀、无私的品质引起学生心灵深处的共鸣,用“心”施教,让学生在心灵碰撞中觉醒,在心灵净化中升华,实现师生之间教学的良性互动。

(三)转变角色观念,英语教学应具批判性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已由教学活动的传输者成为教学过程的创作者,由教学活动的主演者成为教学活动的导演者。学生不再是概念里的儿童,而是充满灵性的可爱孩子及朋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变成“你与我”的平等关系,学生的个性受到珍视和尊重,主体性得到充分的体认和弘扬。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时代的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把我们的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学生作为人,他们内部存在着向自我实现的方向成长的需要和能力。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做好“导”的工作,走出因循守旧的怪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其思维开发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想象思维、批判思维的能力。例如,在Unit 15 The Necklace (Senior One)中,莫泊桑在The Necklace 这一戏剧中创作了Mathilde (玛蒂尔德) 这个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但在课文即将结束时,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思考辩论题:“ What do you think of Mathilde?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with what she did?”学生经过思考、辩论,过半数的学生却认为:从人性化的角度讲,Mathilde梦想过幸福的生活,不安现状,这是对的;她在经历挫折之后勇于向命运挑战,不言失败,战胜困难,这说明她是一个具有坚强意志、毅力和恒心的人,这一点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新课程呼唤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民主、互动的课堂气氛,沟通、合作的时代精神,具有批判性、求异性的思维品质。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志同道合者、合作者,生活上的指导者,思想上的引路人。关注英语教学的人文性,把人文精神融入到教学之中,实现师生人格上的碰撞,心灵上的相遇和精神上的共享,这是我们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李远琴,浅析英语课堂教学的互动性.《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第2期

2.潘国平,创新思维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培养.《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第1期

社会人文背景 篇7

歌剧的另一种起源便是15世纪末意大利宫廷的幕间剧。15世纪末的意大利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这一运动是资产阶级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与封建神权统治在文化和思想领域中的一场革命, 它表现在科学、文化、艺术的普遍振兴与繁荣。文艺复兴的内容, 包括地理上的新发现, 宇宙方面的新认识所组成的自然科学方面的新突破, 也包括对古希腊文、拉丁文方面的探索研究, 更有反对封建意识形态和宗教神学的文学巨擘笔下的传世之作。不仅如此, 文艺复兴中艺术方面的振兴也是空前绝后。在绘画、雕塑、建筑方面, 米开朗基罗、达芬奇、拉斐尔、贝尔尼尼等人不仅开创了艺术境界中的新天地, 更在罗马、佛罗伦萨留下了许多叹为观止的建筑。而文艺复兴中最突出的变化是关于人价值观念的转变。在中世纪, 人自认为是自卑、消极、无所作为的。文艺复兴发现了人和人的伟大, 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创造力, 提出人要获得解放, 个性应该自由;重视人的价值, 要求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及创造性潜力, 反对消极的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 提倡积极冒险精神;重视现世生活, 藐视关于天堂的虚无飘渺的神话, 因而提倡追求物质幸福, 反对虚伪和矫揉造作1。歌剧, 便是在这种人文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

随着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和文学艺术、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音乐艺术领域也同样十分活跃。尤其是十六世纪, 音乐家们创作了许多无伴奏的多声部声乐作品。音乐家们不仅在音乐美学、节奏、调式、对位组合以及乐器等各个领域的建立和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尤其还创作了许多配入音乐的田园剧、牧歌剧、狂欢节的演唱、幕间表演剧, 还有悲剧、喜剧等戏剧表演形式。而其中的幕间剧, 便是西方歌剧的直接来源。

歌剧的起源于宫廷的幕间剧。这些音乐大部分是由装饰性的旋律和简单的和声伴奏构成。第一部歌剧产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 当时在佛罗伦萨有一群努力为音乐发展探索新路的艺术家, 他们组织了一个社团叫“卡梅拉塔”, 主要人员包括作曲家卡契尼、佩里以及诗人利路契尼等。他们活动是经常就人文主义和音乐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他们想仿造想象中的古希腊音乐创造出一种新的音乐形式, 这种理论不仅导致了卡契尼单声歌曲的出现, 同时也导致了歌剧这种新体裁的诞生——历史上第一部歌剧《达弗尼》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来到人间。

西方的歌剧起源与中国的戏曲起源在诞生地, 内容以及歌剧结构方面有所不同。与中国戏曲的诞生之地不同, 西方歌剧的诞生之地是宫廷。因为歌剧类的音乐方面的欣赏本就被看作一种高雅的艺术, 欣赏者原本就是宫廷中人或者是其它的达官贵人。文艺复兴的发生更促使了宫廷中人对音乐欣赏的兴趣以及对音乐家艺术家的敬仰之意。所以与宫廷合作的艺术家亦不在少数。他们为宫廷的这种演出环境专门设计出的歌剧所用的舞台以及服装也甚是华丽。据说, 当时歌剧中的为乞丐所设计的装束道具也很奢华。但相比之下中国的戏曲的欣赏对象主要却是广大人民群众。而对戏曲艺术家的尊重也大不如西方国家。唱戏的艺术家们也被认为是在从事一种低贱的工作。西方歌剧题材一般是古希腊罗马的神话故事, 而中国戏曲的题材多以现实生活为起点, 加之以一定的虚拟成分。与西方歌剧的结构不同, 中国的戏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元杂剧的结构是是"四折一楔子"。

但中国戏曲起源与西方歌剧的起源也有相同之处。中国戏曲也原始歌舞祭祀。春秋、战国之际, 有了专门以滑稽供人娱乐的俳优;汉代出现了以竞技形式为主的百戏;唐代, 除了自汉代就流行的各种歌舞、乐曲外, 还有了参军戏。这些都为中国戏曲的形成作了充分准备。可见在人类悠久的发展历史当中, 有些发展即便不是在同一地区, 却在过程中有相似之处。至于原因我想是艺术本身就是在满足了物质需求之后所发展的精神上的一种娱乐享受。中国与古希腊同属四大文明古国, 自然是最先满足物质需求后又在精神上有所需求的。所以, 歌剧诞生之后的内容来源、形式以及诞生地可能与中国戏曲有所不同, 但是最最本质上的来源却是近乎一致的。

歌剧是一种伟大的艺术, 从直接来源于文艺复兴时期我们可以想到, 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的兴起与发展, 最根本的需要使人们对精神世界的重视以及探索的决心。一种新的艺术的诞生不仅需要相当的物质生活条件和一定的艺术功底, 还需要人们对于美、对于生活中新体验的一种追求, 一种热忱的渴望。不论是西方的歌剧, 还是中国的戏曲, 都在诞生之后因环境以及人类艺术的发展而不断的变化。但不论会有怎样的变化, 它们都将永远是人类艺术中的瑰宝, 精神史上的奇葩。

参考文献

[1]选自《略论欧洲文艺复兴》, 2007年。

社会人文背景 篇8

关键词:“卓越计划”,工科学生,人文素质

2010年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计划中提到高等工程教育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人才。这对工科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更高, 对学生应具备的素质要求更全面。国际化的工程人才, 应该是厚基础、宽专业, 业务素质与文化素质都具备的综合性人才。因此, 在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的背景下, 工科院校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卓越计划”背景下提升工科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一) 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要求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近些年,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大学生越来越多, 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强, 迫使学校越来越重视提高工科学生的专业能力, 往往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以至于学生中出现高智商、低情商的现象。“卓越计划”的提出与实施, 要求实现“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 对加强工科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更加迫切。

(二) “科学发展观”要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是目前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难题。工程师是直接参与国家建设与发展的一线科技人才, 他们在工程实践中体现出来的良好的职业道德、丰富的知识基础与扎实的专业技能集于一身的综合素质, 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具有引领作用。工程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兼备的人才, 不断为推动社会发展提供源动力。“人的全面发展”, 这与人文素质教育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相契合。工程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为经济发展注入稳定的精神内涵, 培养更具综合素质的工程人才, 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三) 提升就业质量要求毕业生“硬实力”与“软实力”兼具。

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49万, 2016年毕业生将达到770万, 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而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根本途径, 就是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因此, 工科院校不仅要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等“硬实力”的培养, 也要加强如人际交往、团队意识、创新精神、诚信及学习能力等“软实力”的培养, 使学生不仅能够顺利毕业, 而且能够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优质人才。

二、“卓越计划”背景下工科学生应具备的人文素质

(一) 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职业素养。

当代的工科大学生都是国家未来的工程师, 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某种程度上与工程实践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直接相关。当前屡屡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 不仅给国家造成人财物的损失, 更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因而, 工程师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在大学期间, 工科学生还应注意职业素质的培养, 比如职业道德的提高、职业发展规划的能力等。工程师具备了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 也就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潜质, 未来不仅能获得个人职业上的长足发展, 更能为实现国家的“中国梦”助力加油。

(二) 团队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

团队精神, 是协作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的集中体现, 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 是组织高效率运转的保障。人际交往能力, 是与人沟通、协调的能力, 一定的人际沟通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也有利于合作精神、管理能力的实现。团队精神和人家交往能力是目前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品质, 具备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学生, 能够很快地适应正规化的工程运作模式, 更能满足社会对于工程人才的实际需求。

(三) 创新精神与管理能力。

21世纪国与国之间的竞争, 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实质上是国民创造力的竞争。创新精神是知识时代对人才素质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 也是未来的“卓越工程师”所必须具备的非专业素质。国家要想把握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 抢占高新技术的制高点, 必须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看, 一部分大学生会成长为组织的管理者, 良好的管理能力, 是成为管理的必备的能力, 因此这就要求工科院校不仅要培养卓越的工程师, 还要培养管理者。

三、“卓越计划”背景下工科院校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 塑造科学与人文并重的大学精神。

一所大学精神风貌在学生的成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精神可以从校园外部环境与内在精神内涵两方面来体现。工科院校应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建筑物应具有自身特色, 校园绿化精心设计, 设置一些具有人文精神的雕塑、石刻等, 全方位立体性展现出大学丰富的文化内涵, 对学生发挥耳濡目染的教化作用。大学在发展过程中, 都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精神风貌, 因此, 要充分挖掘、利用这些宝贵精神财富, 不论是校风校训, 还是有优美的校园环境, 通过不同途径的实施, 让学生的精神世界在自然而然中得到熏染和陶冶。工科院校相对人文氛围比较薄弱, 更应当注重凝练自身的大学精神, 提升学校的文化格调, 最终达到陶冶情操, 净化心灵, 使学生达到追求真理、崇尚自由, 热爱真善美的精神境界。

(二) 实施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培养方案。

一所高校要发展要进步, 不仅要有特色的专业实力, 更要有人文精神, 要注重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卓越人才。工科院校多有重专业、轻人文的传统, 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人文素养的养成。“卓越计划”的提出, 迫切要求工科院校改变重专业、轻人文的落后观念, 必须将人文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提高人文课程在所修课程中的比重。满足工科学生知识结构在横向和纵向上的整体性和均衡性。在学程安排上坚持专业教育、人文教育并重的理念, 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建设“学高”与“身正”并重的师资队伍。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教师承担着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 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 还要有高尚的人格。因此, 提高工科院校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水平,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管理工作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工科校园里, 跟学生直接接触的有三类老师:专业课教师、人文社科类教师与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应该在专业教学中体现出人文精神, 培养学生作为工程师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人文社科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转变教学方式, 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讲课方式, 将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效果发挥到最佳。辅导员是学生成长的人生导师, 对学生的影响也最直接,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要加强辅导员的专业素质, 对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生涯规划等方面的专业培训, 能够在工作中更专业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专业教师、人文社科类教师与辅导员面对的是同一学生群体, 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力军, 学校要注重加强三类教师的人文素质教育培训, 教师自身在工作中要注重自身知识的丰富和素养的提升, 发挥教育“潜移默化”的特性, 为学生作出表率。

(四) 营造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校园文化对成长中的大学生至关重要。学校可以从网络和现实两方面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一方面建设优良的网络校园文化, 利用微博、空间、qq群等为载体, 开展知识竞赛、讲座、论坛等丰富多彩的网上文化活动, 浓厚文化氛围, 让学生在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中接受教育与熏陶。另一方面加强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如成立人文氛围浓厚的社团;举办人文知识类讲座、知识竞赛;进行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等相关的社会实践;使学生直接参与其中, 发挥主动性, 受到感染、熏陶和鼓舞, 提高文化品位。

“卓越工程师”是既具有科学精神又具有人文素养的综合性人才, 工科院校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重视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叔子.人文教育, 现代大学之基——关于大学人文教育之我感与陋见[J].职业技术教育, 2001, 10:5~11

[2]刘茜.硕士成“硕蚁”, 毕业即失业?[EB/OL].http://bj.people.com.cn/n.2012/1031/c82841-17653126-2.html

[3]戴国强.论大学生就业的软实力[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8:79

[4]崔永鸿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理念[J].文艺生活, 2012, 4:120

社会人文背景 篇9

(一) 新闻教育的“热而无力”

统计显示, 新闻学专业点在逐年扩招, 它已经从1999年的124个扩招到最近的661。然而这种“超常规”的发展背后所带来的问题却令人担忧, 很多学校教学条件和师资存在很大的不足。

所以现行体系下培养出来的一些新闻人才往往具有以下三种特点:第一, 无新闻道德却空有新闻理想, 缺乏基本的道德操守, 捏造新闻、歪曲事实。其次, 动手能力差、理论知识丰富。这种人在撰写新闻稿件的过程中往往无力成文、搜肠刮肚。最后一种是后劲不足、上手快。因为知识肤浅, 他们创作的新闻作品没有深度。以上种种集中反映出了我国现行新闻教育的缺陷, 这也正是新闻教育“热而无力”的根源。

(二) 新闻教育偏向技术性学习

为培养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媒介融合时代的发展需要, 进入21世纪后许多高校都在进行教学改革。就现行的体制来看, 高校传媒教育的课程设计往往集中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以及对学生的传媒素养上。虽然近几年我国传媒教育界加强了课程改革, 在传统的课程设置上加大了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的比重, 却对补充和修正传统新闻教育人文素养缺失的现象并没有起到很大的效果。不可否认, 传统的新闻教育为我们培养出了许许多多的优秀采编人员, 但这种课程体系造成了许多的传媒专业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 很难完成专业领域内的新闻采写任务。试想一下, 在现行的课程设置中如果只是一味的加重技术性学习的比重, 会不会使问题更加严重?

二、新闻教育加强人文素质培养的对策

人文素质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教育的重要任务和核心目的。它指的是把人类优秀文化成果, 通过环境的熏陶、知识的传承等方式内化为人的修养、气质、人格, 成为它特有的品质。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包括正确处理人与人、社会、自然的关系, 以及个体自身的意志、理性、情感等内容。

(一) 培养从业人员良好的人文素质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是浦尔教授最早提出的。融合新闻学伴随着媒介融合而生, 所以这对新闻工作者的技能、新闻的呈现形态、新闻生成流程提出了很多新要求。在这种大背景下现行的运行方式和分工结构已不能满足当代传媒业界对人才的要求。除此之外, 新闻界对提高人才人文素质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真正的新闻人才应是具有优秀的人文素养, 是应职业之需, 时代所求的新一代新闻人才。处在现在的媒介环境里, 随着消费主义文化的弥漫, 物质生活的极大提高, 造成了很多社会弊端。在物欲横流、急功近利的大的社会背景下, 对人性的思考, 对理性的意识以及对人文精神的弘扬显的愈发的重要。所以, 作为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 不能只是追求新闻传播表层肤浅的内容, 同时新闻人还应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 要对人的痛苦、灾难和命运做出深刻思考和剖析, 尊重不同的信仰、人的自由和科学理性等内涵。所以, 新闻教育应在加强专业化知识的基础之上强化人文化的内涵, 并遵循人文教育的理念, 从而塑造出社会大众的国家精神、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尤其是在今天这个数字化时代里, 我们更需要用人文精神去关爱世界、理解生命, 守护我们美好的精神家园。

(二) 新闻教育应注重技能和知识的多样性要求

在充斥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的21世纪, “媒介融合”在这个大漩涡中飞速向前。比如, 在网络平台上, 差不多所有的信息无论如何便利快捷, 无论是否是再利用信息都是通过被电子化分解和采集的, 所以它不会以一种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相同的新闻会同时把移动图像、声音和文字等相互组合成多种类型, 从而满足了当代对技能和知识的多样化要求。为了保持时代发展的步伐, 新一代新闻人不仅要掌握基本的职业技术, 对现代媒体技术存在的各种可能性有一个清晰地了解, 他们还要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策划。就目前从新闻界脱颖而出的优秀新闻人才来看, 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层面的基本技能的重要程度相当。也就是说, 新闻媒体从业人员较高的技术素养、人文素养、媒介素养、新闻素养、政治素养是基础;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思辨能力是前提;拥有特定领域内的专业知识是关键。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在媒介融合的今天, 新闻界需要的是专业知识扎实, 具有一定的理性分析头脑的新型新闻人才, 所以, 现在的新闻类高校在教学和课程设置上应重视知识和技能的整合, 从而满足媒介融合时代新闻教育多样性的要求。

摘要:每当完成一次技术革命,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就会随之改变, 自然地, 媒介融合也不例外。它主要反映在两种人才的需求上:第一, 高层次管理人才。他们是整合传播策略的领导者, 同时也是通晓各种媒体运营模式的专家。这种新型人才能有效的将新技术应用于新闻传播中去, 从而更好的体现新闻内容。第二, 全能型记者编辑。他们可以熟练运用各种多媒体手段。但是, 根据以上的总结只是说明, 强化综合技术培训才是新闻传播教育的关键,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从业人员素质和技术的全面提高。换言之, 走技术化道路会把新闻传播教育“带入歧途”。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教育,人文素质培养

参考文献

[1]钟新, 周树华.新闻传播教育的若干问题[J].国际新闻界, 2006.

社会人文背景 篇10

一、对“阳光体育运动”与“人文关怀”的诠释

(一) “阳光体育运动”的概念

所谓“阳光体育运动”, 就是让学生走出教室, 走进大自然, 走到阳光下, 享受阳光的温暖, 享受运动的快乐, 让运动给学生带来快乐、带来健康。“阳光体育运动”的主体是指大中小学生, 其外延不仅指向校内、课内, 而且指向社区、家庭和其他团体与部门。“阳光体育运动”是一项旨在促进大中小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健康水平的, 由学校、社会、家庭多方组织的一体化的体育工作, 其工作重点和中心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阳光体育运动”把有效地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作为其总体目标。让“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 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二) 人文关怀的内涵

人文关怀本质上体现的是一种人文精神, 就是对人的尊严和人性的重视。简言之, 就是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和重要表现, 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 更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必然表现。在阳光体育活动中, 以高校女生为出发点, 紧密围绕发展学生体质健康, 培养体育兴趣和意识, 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从发展学生体质健康的长远效应对学生实施人文关怀, 有利于学生品德与人格的完善, 潜能和特长的开发, 创造性思维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女生与男生在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差异

女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她们不仅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而且还要完成作为母亲的神圣使命, 其体质健康状况和体育行为、习惯将直接影响她们未来事业成就的实现, 影响祖国的未来。女大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状况直接影响其体质健康状况, 因此对高校女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对于深入了解女生体育参与状况, 推进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促进社会和谐有着积极作用。

(一) 生理因素

1) 从体型上来说, 女生的骨骼细小, 骨密质的厚度较薄, 全身骨骼的重量比男生约轻20%, 骨骼的抗压抗弯能力也仅为男子的2/3;青春发育期后女生皮下脂肪逐渐增多, 肌肉重量占体重的比例较男子小。从生理机能特征上来说, 女生血液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能力都不及男子;心脏体积和容积小于男生, 女生的心肺重量较同龄男子轻10~15%, 所以, 女生心脏的储备能力低于男生;在体格发育、内脏功能等方面落后男生, 耐力和速度水平不及男生, 运动负荷的承受能力差, 导致了在参与体育活动中表现为积极性不高、做动作忸怩。这些生理因素的存在, 影响女生参与到体育活动的积极性。2) 女生的身体重心较低, 平衡能力较强, 柔韧性好;各关节的灵活性、关节囊及韧带的弹性及伸展性也都较男子好。更适合从事艺术体操、体育舞蹈、武术的项目。有利于发展女生的协调性、灵敏性和柔韧性。3) 由于缺乏生理卫生知识, 对月经期进行体育锻炼有惧怕心理。不少人错误地认为经期停止活动最为稳当, 体育课上常常会轮流出现几名见习生。

(二) 心理因素

1) 与男生相比, 多数女生具有情感丰富、细腻、羞涩、依赖等心理特质。同男生比, 女生的自我评价偏低, 自卑, 爱面子。因此,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 进行有一定难度的动作或带有竞赛性的练习时, 女生常常表现出紧张、犹豫、焦虑、害怕、信心不足等情绪;看到自己明显落后于男生或同班女生时, 会产生自卑感。2) 有的过分追求苗条身材, 认为运动耗能太多, 想着会增加食欲, 使身体发胖、变粗, 影响美观;在体育锻炼中不少女生表现出娇气、怕脏、怕苦、怕累、怕太阳晒黑皮肤, 对在室外上课的项目缺乏积极性。3)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不少女生认为上体育课就是为了完成体育课考试, 能够修满学分顺利毕业, 往往消极对待。

以上都是造成不愿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

三、针对差异寻找的解决的方法

1) 高校应当以舆论宣传为先导, 充分利用校园各种媒体多渠道、全方位地加强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工作, (如通过网络、海报、宣传手册等方式) 广泛传播健康理念, 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 有助于建立高校女生正确、全面的体育价值观和提高其体育参与意识。2) 应根据女生身心发展特点应对其开设一些女生性别特征和她们感兴趣的多种体育选项课的项目, 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自由选择上课项目, 满足不同女生兴趣的需要, 并要求女生在校期间学会并掌握几种基本的锻炼身体的方法。3)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去掉那些对学习兴趣不高, 技术较难掌握, 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教学内容;增加容易开展并适合女生参与的体育项目, 如健美操、艺术体操、乒乓球、羽毛球等, 以此培养女生终生体育锻炼的习惯, 以增进其健康体质水平, 真正做到以学生体育锻炼着眼点的人文关怀, 达到阳光体育运动的目标要求。4)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沟通思想、交流情感、多关心、多鼓励、多辅导, 了解每一个教学对象, 主动帮助她们消除恐惧心理, 树立自信心, 才能使其做到心理适应, 学生才会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习兴趣。5) 重视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 发挥课外体育锻炼的作用, 应把课外体育锻炼全部纳入体育教学管理中, 制订切实可行的阳光体育实施方案, 对女生进行适当的政策倾斜, 建立学校体育的督导制度, 充分保证女生体育活动, 确保每天锻炼1小时落到实处。组建一支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精通体育业务的体育指导队伍, 有效地组织、指导女生进行科学的健身活动。

四、结论

社会人文背景 篇11

关键词:数字人文 图书馆 大数据 数据清洗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38(2014)04-0111-03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不管是人文研究还是自科研究都具有明显的技术特征。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这些科学研究的实现提供了便捷的工具、平台和方法,也能充分的展示、应用这些研究成果,进而促使科学研究从一个范式发展向下一个范式,如在数据科学时代因数据的产生和应用而出现的第四科学范式——数据密集型科学研究;另一方面,这些科学研究的发展与需求也推动了信息技术、应用工具平台的发展与进步,使得技术因研究的需求和应用而更快发展并更具价值,大数据时代,科学研究对数据价值的挖掘与利用更是产生了一些越深入、准确的科学工具。科学研究的这种良性互动和发展,带动了社会进步,也产生了诸多新兴的研究领域,数字人文就是其中之一。

尽管数字人文的发端已有六十余年历史,但直到新世纪以来,人们才开始对其真正关注与研究。作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其虽然只经历了短短的十余年时间,但随着GIS、数据挖掘、知识可视化等技术的发展,数字人文已呈蓬勃发展之势,目前也已在历史信息化、地理信息化、古籍数字化等方面有了长足发展,全球已产生50多家数字人文研究组织/协会,如由人文计算领域影响力最大的文学与语言学计算协会(Association for Literary and Lin-guistic Computing)、人文领域计算机应用联合会(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ers in the Humanities)和数字人文学会(The Society for Digital Humanities)组成的全球性的国际数字人文组织联盟(The Alliance of Digital HumanitiesOrganizations)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如英、美等国也都依附高校或研究院所成立了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如美国的哈佛大学地理分析研究中心(cGA)、英国伦敦大学学院高级空间分析中心(CASA)等,我国也于2011年在武汉大学成立了首家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一些科研资助机构如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也非常重视和支持数字人文研究的发展,作为美国联邦政府加强数字人文研究主要推手的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于2006年专门设置了数字人文力公室用于推动数字人文项目的开展。同时,作为社会发展文明知识储存、组织与应用机构的图书馆,近年来也敏锐地发现了数字人文研究的服务空间,积极利用自身知识服务等优势加入进这一全新领域,虽然一些图书馆特别是高校图书馆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由

社会人文背景 篇12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缺陷

(一) 创新方式不恰当

在教学中不断研究、不断创新固然重要, 确实也不乏成功的案例, 但是细看当今的小学课堂, 很多时候所谓的创新实际上是生搬硬套借用别人的成功教学方式来放在自己的课堂上, 这些教学方式并不一定适合自己教学实际, 这只是创新的滥用, 并不能对于课堂进行有效的改善, 也无法达到成功改革的效果。教师在课堂上随意运用教学方式, 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配合, 学生无法理解教师的用意, 很难实现课堂上的默契, 从而造成学生对于教师单方面改变教学模式的抵触, 甚至对语文的学习失去原有的兴趣, 且教师仅仅是从形式上进行改变, 在这个过程中, 师生之间的内心世界得不到交流, 很大程度上拉远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给小学语文课堂的改革造成了更大的阻力。

(二) 教学内容始终围绕考试安排

当今社会受各类考试的影响越来越大, 中高考在某些方面的确与素质教育的理念有冲突, 故很多的教师往往以考试大纲作为教学的方向, 课堂设置也较为枯燥, 而且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 很多教师对于教学工具的有效运用也不太熟悉, 致使很多语文课堂变成了单纯的知识记忆, 缺乏形式的创新, 久而久之就变得枯燥无味。而小学生在这一时期喜欢新鲜事物, 某些内容一旦形式化和固化, 就使得学生对于该事物的兴趣大大下降。

(三) 将语文过于工具化

当今的小学语文教育过于突出语文的工具性这一特点, 对于课堂内容剖析很深, 使学生丧失了自我想象、自我思考的空间。例如一篇文章, 教师对于作者内在思想感情的挖掘过于深入甚至曲解了作者的本意, 而对于学生来说, 这些理解需要死记硬背, 枯燥无味, 且教师的讲解方式也过于单一, 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的锻炼, 不利于个性化教育的开展, 而且学生无法通过自己的理解来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 无法凸显语文人文性这一特点, 这样对于学生日后的发展和思维方式也不会产生较好的影响。

二、为何要凸显语文的人文性

首先, 语文是一门十分特殊的学科, 它并不像历史政治一样经过较短时间的学习就可以将知识记入脑海, 也不像数学等理科类学科一样需要很强的逻辑性, 语文是感性的, 是需要长时间积累感悟的, 所以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在课程中加入对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引导, 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的氛围, 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

其次, 当今学生的学习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大, 但是现如今的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知识能力的考察, 还需要有更为全面的素质, 故语文更应该变为一种能够舒缓压力、提高素质的学科, 而不能为学生徒增压力。所以, 语文课堂上的人文性教育尤为重要, 教师应时刻注意引导学生, 为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而不断努力。

三、如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构建小学语文人文性课堂

(一) 重视情感教育, 加强德育教育

小学生的教育最讲究一个“情”字,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 教师应当在日常的教育中处处渗透情感。首先教师应当摆正位置, 想清楚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样的, 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不能将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 而是要真正放下姿态, 与学生融为一体, 尊重他们。其次要学会倾听, 解答学生的疑惑。小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倘若对于他们的问题置之不理, 就可能会导致其质疑、提问与思考的能力下降, 对事物失去该有的新鲜感。再者就是保持良好的教师形象, 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进行言传身教, 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学生, 为学生起起到一个好的表率作用。

(二) 注重课堂引导, 给予学生思考空间

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容易对教师产生依赖性, 不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教材中的文章, 并没有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而是直接通过教师的深层次挖掘, 直接领会用意, 通过自我记忆的方式来积累知识, 但是当遇到另外一篇文章时, 仍然觉得无从下手, 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形容, 这实际上就是思考方式的问题。语文的人文性课堂应该十分重视这一点, 就是注重在课堂上进行引导, 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在某些具体问题的讲解上应当注意给学生留出自我思考和讨论的时间, 而不是代替学生去思考, 只有这样, 才会给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带来积极的影响。

当今的社会已经不再是那个只追求成绩的社会了, 它对于学生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有了新的要求, 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 我们不应该将眼光仅仅局限于课本的教学中, 而应从中延伸出更多的价值和意义。语文的教学是一门非常值得研究的学问, 教师应当认真分析自己的实际, 根据学生在这一阶段的整体特点来制定教学计划, 安排教学任务, 同时, 教师应该发现语文人文性在学生整体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利用这一特点去改变学生, 利用自己的行为和语言去感染学生, 使学生爱上语文, 而我们也就走出了小学语文课堂创新的重要一步, 真正构建起了小学语文的人文性课堂。

摘要:在小学教育中, 语文是学生的启蒙学科, 它具有其特殊的特点和意义, 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有着很大的研究价值。当今很多的改革创新模式已经走进了小学语文的课堂, 但是在学生人生观念的引导和塑造方面还存在着些许欠缺, 本文将首先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然后就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构建小学语文的人文性课堂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文性,课堂

参考文献

[1]王雪梅.浅谈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2005 (9) .

[2]李冬艳.愉快教育原则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理论界, 2005 (2) .

[3]郑晴云.谈当代教师的情感教育角色[J].云南教育, 2003 (5) .

[4]黄豫黔.浅论情感教育在教育中的作用[J].贵州教育, 2001 (8) .

上一篇:司库管理下一篇:购买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