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底蕴

2024-06-10

人文底蕴(共6篇)

人文底蕴 篇1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迅猛发展, 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状况得到改善的同时, 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但在社会转型时期, 精神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对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产生了巨大阻力, 社会上出现了文化贬值、文化缺失等现象, 社会人文底蕴基础薄弱, 文化对社会规范的调控作用、对社会凝聚力的作用不突出。因此,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布局出发, 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并把“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在医疗卫生领域, 医患关系是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医患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患关系的和谐程度是对社会发展现状的客观反映, 而当前全社会医学人文底蕴的缺失是加重医患关系恶化的因素之一。

1 医学人文底蕴

《辞海》中, “人文”泛指各种文化现象, 习俗, 人情;“底蕴”泛指事情的内涵。“人文底蕴”则是指社会、个体在文化涵养上的内涵积累, 是社会、个体健康发展的精神动力。“医学人文底蕴”概念的构成源于医学既是自然科学, 也是人文科学的属性。医患关系的人文底蕴中包含医学人文底蕴, 而医学人文底蕴的不足是影响医患关系的重要因素。医学人文底蕴主要涵盖的内容包括以医学为基础的全社会人群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水平、医方的人文素养和患方的人文素养。

2 医患关系的人文底蕴现状

当前医患关系较为复杂, 经常有患者投诉、殴打甚至严重伤害医务人员的事件发生, 这一现状反映出目前患方对于医方极大的不信任、不认可。而医务人员对当前医患关系现状也多有负性情绪[1]。

2.1 医患双方观点不一致, 医患关系人文底蕴基础尚未形成

2008—2011年,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和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项医患关系调查研究, 调查显示, 超过40%的医务人员表示压力巨大。2012年报道的一项在北京市三甲医院的调查结果显示, 医方对医患关系的评价低于患方[2]。目前, 医患双方存在着诸多误解。医务人员认为现代医学能够解决的问题是有限的, 医生并不是无所不知的, 也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而患者往往认为现代医学能够解决所有问题, 也对医务人员充满了较高的期待[3]。在医患双方信息高度不对称的情况下, 医患双方交流和沟通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 双方误解不断加深, 信任感降低, 这种恶性循环使得医患关系进一步恶化。

2.2“技术至上”观念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当前, 医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对提高疾病诊断、改善治疗效果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 也给医疗环境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对高新技术的依赖淡化了医务人员对人本身的关心。同时患者在不同程度上也存在着唯医疗技术至上的观念, 使得在医疗过程中, 医学的整体性和人文关怀作用被弱化、忽视。部分患者认为, 只有使用先进的检验技术或设备检查的结果才准确, 才令人信服。由此可见, 患者对先进技术的信任有时甚至超过了对医生本人的信任。而许多医生看到的只是患者所患疾病, 思考的是使用哪项检查来找到病因, 个别医生甚至考虑的是不能因检查不全面而引起医疗纠纷。“技术至上”观念的存在使得医患双方变得冷漠, 淡化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 弱化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实践中对心理、社会因素的关注[4], 致使人文因素在良好医患关系的维持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有限。

2.3 卫生宣教工作面临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健康意识迅速提高, 对医疗保健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此,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予以高度重视, 开展了大量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 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较好效果。由于群众自身的医疗卫生基本知识相对缺乏, 在接受大量未被充分理解的医学专业知识的过程中, 对医学专家讲授的各种知识被动、全盘接受, 辨别各类信息的能力十分有限, 又会产生很多问题。有报道称, 某些患有严重慢性疾病的患者在错误理解医学信息的情况下, 常常延误治疗, 甚至威胁到了生命安全。而患者易将因被“误导”所致身体受到伤害的事实归结于医方对所发布的信息不负责任, 对医方的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产生质疑, 由此又加剧了医患双方的不信任。

我们引入风险矩阵法, 以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危害程度两个因素对这一社会现状进行风险评估。如果将被误解的医疗信息被患者接受的可能性定义为“可能”, 患者被“误导”后对身体造成的危害程度定义为“中等的” (见表1) , 那么, 对患者健康可能造成的风险等级属于高风险, 应引起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卫生宣教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从患方角度看, 患者迫切希望了解更多的医学知识, 对医务人员的诊疗技术也给予过高的期望;从医方角度看, 医务人员在面对患者过高期望的情况下, 承担着巨大压力。然而, 医学学科的科学性决定了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的专业地位, 患者及其家属、社会大众对生命预期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不足, 全社会的道德文明程度和科学生命观的建立有待加强, 医学人文底蕴尚未完全形成。单纯的卫生宣教固然会起到一定作用, 但加深医患间的相互理解, 建立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更重要。

3 医患关系人文底蕴的构建

医患关系人文底蕴的构建是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基础。笔者认为, 可从加强全社会医学人文底蕴建设、提升医方人文底蕴、培育患方医学人文底蕴3方面进行。

3.1 加强全社会医学人文底蕴建设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要使“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加强全社会的医学人文底蕴建设, 就是要努力提高全社会道德文化水平。在丰富医学基础知识、预防保健知识教育的内容、形式和途径的同时, 建立长效机制, 加强社会引导, 在全社会开展科学的生命观、死亡观教育, 提高并深化全社会对生死的认识, 科学看待生命, 倡导生命意义, 提升生命价值, 促进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在此基础上, 加强社会舆论导向, 为医患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2 提升医方人文底蕴

提升医务人员的人文底蕴是医务人员能够长期提供科学的、高质量的预防保健服务的重要基础。医方人文底蕴的提升, 需要医务人员既对自身的职业特点有深刻认识, 也对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有深刻理解。国际劳工组织 (ILO) 指出, 医生是基于现代医学的科学原则, 诊断并治疗人类身体和精神的疾病、障碍和损伤, 并推荐预防措施。而卫生工作方针是指导医疗卫生实践的重要指南。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始终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强调动员全社会参与。因此, 在卫生宣教工作中, 需要医务人员对医生职业特点和卫生工作方针有全面、深入的理解, 提高与公众交流沟通的技巧, 对所讲授的内容有充分把控, 使信息能够准确传播。面对患者及其家属, 要进行反复宣教, 确保其对疾病、用药、知情同意等环节充分理解。医务人员人文底蕴的提升不仅要加强沟通能力培养, 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尊重, 对社会和历史的深刻认识, 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增强对生命的敬畏感。

在提升医务人员人文底蕴的同时, 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医学院校在加强医学生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教育的同时, 要加强敬畏生命、珍重健康的医学价值观教育, 加强医学职业精神和综合素质教育, 加大医学人文课程建设力度。

3.3 培育患方医学人文底蕴

目前, 人们对基本医学常识的掌握还十分有限, 且受传统观念、社会环境的影响, 对生命、死亡的认识也比较局限。另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均寿命的大幅提高, 人们期望长久享受幸福生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但是, 受中国传统观念影响, 人们对死亡的讨论和认知不足。在疾病治疗方面, 患者对于疾病的治愈给予了较高的期望;在治疗手段的选择上也容易出现急于求成的现象。对此, 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 进行医学知识普及教育、终身教育, 使人们树立科学的生死观, 科学看待疾病与治疗的关系, 认识到医学是发展的科学, 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要理解医学, 包容医生, 给医学继续研究发展的空间。患方人文底蕴的养成, 有赖于医务人员、医疗卫生系统的培养, 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包容的患者可以成就苍生大医, 尊重体谅患者的医务人员可以培养出信任医务人员的患者群。患者、医务人员整体医学人文底蕴的提升, 可以形成医患双方良好的互动, 增进医患双方的相互信任, 从而促进医患关系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戴元光, 韩瑞霞.我国当前医患关系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基于健康传播视角的实证分析[J].新闻记者, 2012 (4) :15-20.

[2]李珑, 王晓燕, 王辰, 等.医患不信任问题对医方医疗行为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 2012, 32 (1) :56-58.

[3]Richard Smith.Why are doctors so unhappy?[J]BMJ, 2001 (322) :1073.

[4]梁莉, 杨海洁, 孙丽红.从技术至上走向人文关怀[J].医学与社会, 2002, 15 (1) :33-34.

人文底蕴 篇2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一加强高校人文底蕴建设的重要性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个基础性的工作就是加强人文底蕴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

“人文底蕴”指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了解,它包含文史哲等内容,甚至包括了琴棋书画等技艺。人文底蕴是促使人们长久、健康发展的精神动力与精神支撑的综合体。因为是“底蕴”,所以它不张扬,往往隐含在各种事物之中,像“春雨润物细无声”;因为是“人文”,所以它对一个人的精神走向有极大的影响,为修身养性输送源源不断的养分。

加强人文底蕴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即是高校,而在人文底蕴深厚的高校中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才会真正主动投身于文化建设的大潮中。

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众多的高校正处于从专业特点突出的专科学校向综合性大学转型的过程之中,而能否提升高校的人文底蕴就成为这一转型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然而,目前人文底蕴的缺失却使众多高校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社会对学校的转型不认同,教师对于学校的转型缺乏信心,学生对学校的转型缺少配合。因此,如何真正符合综合性大学的要求成为摆在学校面前的主要课题,而尽快全方位地提升学校的人文底蕴不失为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加强高校人文底蕴建设也就成为众多高校转型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任务。

如何加强高校的人文底蕴建设?从两个“三维角度”提升高校的人文底蕴应该是一条有效途径。

二第一个“三维角度”:认知角度

所谓“认知”(即cognition),指的是通过心理活动对某一事物加深认识的过程。众所周知,管理层的领导、一线教师以及广大学生是一个高校的三大主体构成,而这三大人群对于高校人文底蕴建设工作的认识程度直接关系着这项工程建设的成败。

领导层作为一个高校的政策制定者与决策者,首先应该重视学校的人文底蕴建设。近年来,随着众多高校从专科性学校向综合性高校转型的过程中,各高校的领导层都逐步认识到提升学校的人文底蕴对于学校发展和学生培养的重要性,也都将加强学校的人文底蕴建设作为促进学校发展的一条途径写进了学校的发展规划之中。然而,仅仅将对于这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停留在“发展规划”之中是远远不够的。“人文底蕴”有如“春雨润物”,其融进人们的心里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许多媒介。因此,作为决策者的领导层在学校的硬件建设、师资建设、课程建设中都必须将人文底蕴建设融入其中,只有这样,才能为整个学校的人文底蕴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线教师作为人文底蕴建设过程中的主要载体,也应提高对于人文底蕴建设重要性的认知。近年来,随着高校的发展,教师越来越重视自身专业素养与科研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学历学位、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对于部分高校教师而言,尤其是从事专业课教学的教师而言,对于学校人文环境建设和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却远不如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来得重视。事实上,学校的人文环境直接影响到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而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又反过来影响到整个学校人文环境的深厚度,同时也关系到对于广大学生人文底蕴培养的效果。因此,教师就是“人文底蕴”建设这一根链条上的关节点,其对于人文底蕴的重视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直接关系着此项工程的成与败。

广大学生作为人文底蕴建设的最终受教者,其对于此项工作的认可度和接受度直接关系到人文系蕴建设的成效。在中国高校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可以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而这些学生在高校中所接受的人文底蕴的培养在其进入社会之后,又会对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只有让广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重视并且自觉地接受有关人文底蕴方面的教育,才能真正使得此项工程落到实处,从而使得高校人文底蕴建设工作成为整个社会文化建设的基础环节。

由此,从认知角度而言,学校的领导层、一线教师以及广大学生构成了高校中人文底蕴建设过程中的一个三维立体的金字塔状。只有领导层对此项工作切实重视,才能制定出相关的方针与政策,将整个学校的人文底蕴建设融入学校的整体规划之中;只有一线教师对此项工作切实重视,才能更好、更准确地把握、领会领导层的决策精神,同时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更好地将人文底蕴的建设工作贯彻到日常的教学之中,将其传授给广大的学生;只有广大的学生对此项工作切实重视,才能更为自觉地接受教师教授的相关知识,将人文底蕴建设融入专业知识与个人素质的培养之中,使自身成为具有一定人文素质的人才。在这个三维的金字塔中,这三大主体对人文底蕴重要性的认知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使这一认知不断加深加强。

三第二个“三维角度”:实践角度

从认知角度加深对于人文底蕴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是做好这一项工作的前提条件,而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在实践中采取有利措施推进人文底蕴建设工作。

从实践角度加强高校的人文底蕴建设,主要体现在学校的措施建设、内部建设以及外部建设三个维度。

措施建设包含了硬件设施与政策保障两个方面。硬件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校园内一些实景布置,让广大师生置身其中,通过感观加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二是完善各高校的图书馆建设,增加图书种类,及时更新书籍,并增加一定数量的人文类书籍,以满足学校不同层次师生的需要,同时提升图书馆的阅读环境,让师生在书籍阅读中提高人文素养。三是通过海报栏、宣传栏的美化、设计以及教学、办公楼内的相关布置为学校人文环境的建设提供一个显性的平台,同时也展现学校的人文底蕴的建设成果。政策的保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广大师生自身人文底蕴的提升提供一定的时间、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二是将相关内容纳入相应的考核体系。

内部建设主要体现的是接受与传授人文底蕴相关知识的环节上的“分层”思想。首先是针对不同专业的教师与学生进行分层教育。学校可以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学院、专业为培养的第一层次,主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方面的教育;以与人文专业有关的社科类专业为第二层次,将人文底蕴建设的面扩大,使其成为拥有良好专业背景的同时,又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两者相辅相承,相得益彰;以学校其他专业为第三层次,主要是对其普及一定的人文传统教育,使其在专业知识之外,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这样的一种分层实施人文环境打造的方案,既囊括了学校全体师生,同时也照顾到了不同的专业学科,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是传授人文底蕴知识的环节上的“分层”。以课堂教学为第一层次。课堂教学是学生所能接触的最主要也是范围最广的人文底蕴建设的途径,同时也是广大教师宣传、普及人文传统最主要的阵地,因此只有真正地重视课堂教学,对其进行合理的设置,才能真正提升学校整体的人文底蕴。以校内讲座竞赛为第二层次。讲座是高校进行人文环境建设一个必不可缺的环节,高质量的讲座可以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请校内、校外乃至国外的名师进入学校的讲堂,可以更好地促进学校人文环境的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社团活动为第三层次,多开展实践活动;多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性活动;可开设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的知识大赛,提高广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加强自身人文底蕴建设的兴趣和积极性;加强社团间的交流;提高活动的质量,保证广大学生能在活动中有所收获。

外部建设主要指的是学校与社会在互动中加强人文底蕴建设工作。首先,应该积极地“引进来”。如引进传统的艺术团体进入校园,使广大师生可以通过这种途径加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多请知名的学者进入学校,开设相关讲座和沙龙活动,与广大师生面对面交流,使广大师生能够通过多种形式与这些学者接触,汲取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其次,应该勇敢地“走出去”。教师和学生只有真正走出校园,接触社会,才能更好地将在校园里教授的和学习的理论上的知识溶入社会,更好地了解、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更好地将自身所学回报给社会。通过这样的一种“引进来、走出去”式的互动,才能更快地提升整个学校以及广大师生的人文素养,才能使学校的人文底蕴建设经得起检验,为社会所接受、认可。

由此可见,措施建设、内部建设与外部建设三者相互交错,相互作用,同时形成一种合力,将高校人文底蕴建设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依托人文底蕴,打造儒雅名校 篇3

一、五大亮点

1. 唱响京昆, 弘扬传统

“唱响京昆, 弘扬传统”是大儒文化教育的第一大亮点。首先, “行知艺术团”——小昆班的成立是大儒校园文化探索的第一步, 经过多年打磨, 目前已有《游园惊梦》《活捉罗根源》等多个较为成熟的节目, 并多次在各级比赛中获奖。其次, 大儒是苏州市第一个“京剧进学校”的试点小学, 并请专业教师无偿教学生拉京胡、唱京剧, 成绩斐然。最后, 通过在综合实践课上介绍昆曲和京剧以及为中高年级学生提供观摩昆曲和京剧演出的机会, 中国古典戏曲的优美唱腔、文雅辞藻和动人情感深深感染学生,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大儒的文化, 有益于提高修养和规范言行。

2. 宫校一体, 均衡教育

“宫校一体, 均衡教育”是大儒文化教育的第二大亮点。2009年, 大儒充分发挥社区优势资源的功能, 和平江科技文化中心联手, 探索“宫校一体”的教育模式, 旨在利用优质的教育资源, 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 最终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如今, 大儒将使涉及电子琴、乒乓球、机器人、儿童画及舞蹈等诸多内容的兴趣课向常态课转变, 并进一步扩大教学规模, 增加学生人数, 以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3. 教学研究, 提高实效

“教学研究, 提高实效”是大儒文化教育的第三大亮点。作为纵横码输入法发明人周忠继先生的母校, 大儒多年来致力于纵横码输入法的教学研究, 先后开展了“纵横输入法与促进学生主动高效识字的研究”“纵横输入法与中高年级作文教学的整合研究”等多个课题的研究, 并取得丰硕成果。在大儒, 纵横输入法已成为师生人人学、人人练的“常规项目”。纵横码技术不仅优化教学活动, 促进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革新, 更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另外, 学生通过学习纵横码输入法, 可感受周忠继先生热心推广电脑教育的爱国精神, 从而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4. 品德养成, 积极进取

“品德养成, 积极进取”是大儒文化教育的第四大亮点。大儒的卡通形象为“儒葭娃”, 其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大儒百年的文化传统与那棵百年的银杏树。“儒葭娃”体现了大儒儒雅、博纳的校风, 促使学生努力成为“十佳”好少年。每学期, 大儒均进行“十佳儒葭娃”“行为好少年”等评选活动。这些评选活动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关注学生的言行是否文明、习惯是否良好及心中是否有集体和他人, 二是强调品德养成的重要性, 促使全校学生积极进取, 共同进步。

5. 横向联系, 多元教育

“横向联系, 多元教育”是大儒文化教育的第五大亮点。近两年来, 大儒和伊顿国际学校成为友好学校。每逢传统节日, 两校学生汇聚一堂:伊顿国际学校的学生听昆曲、包粽子、舞龙灯;大儒的学生品尝西式餐点, 观赏外国独特的手工艺品。此外, 两校学生还一起上课, 并进行多元沟通。

二、未来规划

本学期, 大儒拟成立“儒学墨香工作室”, 与“苏美”校园文化艺术策划设计机构携手, 并特聘昆曲名伶和德育专家, 欲打造“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儒雅文明”的校园文化品牌。

1. 发掘校史, 弘扬传统

大儒将挖掘百年校史的丰厚底蕴, 建立校史室, 系统介绍大儒的成立和发展过程。具体包括三个重点。一是大儒一贯注重基础教育和师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名师名校的优良传统不仅要让现在的师生有所了解, 更要努力传承, 以良好的礼仪规范、道德修养塑造一代新人。二是百年来大儒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例如, 教育家叶圣陶、历史学家顾颉刚及著名画家陶冷月等, 这不仅是大儒不断发展的见证, 更能提升大儒的影响力, 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三是大儒附近拥有潘祖荫故居、韩崇故居、昭庆寺、端善堂潘宅及德邻堂吴宅等一大批人文古迹, 其中, 相当一部分和大儒有着密切联系, 既有助引导学生吸收人文精髓, 又能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2. 力推新书, 增强德育

大儒将在校本教材《新论语》的基础上继续推出与之相关的《先贤轶事》和《故事新编》等书目, 并通过搜集古今典型事例对《论语》进行生动的阐述和补充, 以形成完整的教学系列。具体而言, 《论语》中提到的做人之道、求学之道等能很好地规范学生的言行, 而《新论语》从现代生活的角度向学生展现了历代伟人的宽广胸怀, 使学生拥有更高的道德起点和人生目标。基于此, 大儒将把《新论语》的教学贯穿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 (例如, 早读课上的诵读、晨会课上的讲解及班会课上的心得交流等) , 并借助一系列常规评比活动, 使学生有效吸纳中华民族的道德精髓。总之, 大儒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 更要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培养和塑造。

人文底蕴 篇4

一、讲述数学史话, 渗透人文教育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古老文明, 孕育了灿烂的数学文化。历史上, 出现过刘徽、祖冲之等伟大的数学家, 有《九章算术》等经典的数学传世之作。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独有的宝贵资源, 通过一些数学史实, 如圆周率、勾股定理等史料的介绍, 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历史渊源, 了解古人的聪明智慧, 增强民族自豪感。因此,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 应注意搜集和积累与数学内容有关的数学史话和数学故事, 在课堂教学中, 讲到相关内容、和学生进行交流、数学课外活动时就可以信手拈来, 随时插入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人文价值教育。例如, 在学习“负数”时, 负数是数系扩充的一个过程, 体现了数学的发现和创造过程, 老师可以给学生讲一讲负数产生的故事:古希腊人在借贷的过程中发现, “欠钱”和“赚钱”只能从数量上加以计算, 不能够说明这钱的数目是欠还是赚, 是负数的产生很好地解决了“欠还是赚”的问题。当然, 数学文化的人文价值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内, 完全可以延伸到课外, 例如以数学专题阅读的形式, 围绕某一主题选编各类材料, 让学生独立阅读,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让学生在探索中领会数学的价值, 完成对数学知识意义的建构, 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

二、重视数学交流, 发展学生的数学“文化间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 学生通过有效的数学交流 (语言的、图示的、动作的) , 不仅可以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而且可以使“数学文化”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 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例如:在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旅游计划》时, 可以让学生利用手中的资料, 制定旅游计划, 并请小组代表向大家汇报各自的旅游计划。各个小组的汇报交流, 可能会五花八门, 但也精彩纷呈, 并且不乏独特的、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在整个交流过程中,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充盈着一种精神氛围, 共识、共享、共进, 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通过交流, 大家制定的计划更加完善、周密。知识, 在交流中增值;思维, 在交流中碰撞;情感, 在交流中融通。数学文化的传播, 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数学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规范人们的思考方式和思维过程, 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拓展思维, 学着从理性的角度去思考数学, 去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三、运用策略, 挖掘数学课堂所蕴涵的文化之美

数学知识看似静态, 其实活力十足、魅力无穷。我们不要漠视数学知识本身所蕴涵的鲜活的文化背景, 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张扬数学课堂的美,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 用不同的方法去思考问题, 而不以掌握数学知识作为唯一目的。数学学习一旦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思考的乐趣与数学知识的丰富, 领悟到了数学方法的精妙与数学思想的博大, 那么, 静态的数学知识将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数学文化价值必将彰显无疑。如整数加减法简便计算教学, 在适当准备知识复习后, 我以新的问题方式直接出示例题:48+137+52+63, 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然后板演不同的计算方法并提问: (1) 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计算? (2) 你认为哪一种更合理?为什么?设计这样的对比情景, 让学生从实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背后的对比之美, 体验到了规则生成过程中的思考之美, 从而领略了数学文化的韵味。这一切对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四、实现“文化价值”, 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践行并彰显数学的文化本性, 让文化成为数学课堂的一种自然本色。数学发展到今天, 人们对于她的认识已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数学真正的文化要义在于, 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张扬数学思考的魅力, 并改变一个人思考的方式。数学学习一旦使学生感受到了思维的乐趣, 使学生领悟了数学知识的丰富、数学方法的精巧、数学思想的博大、数学思考的美妙, 那么, 数学的文化价值必显露无遗。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 借助多媒体直观地为学生展示了圆在人类历史、生活、文化、审美等各个层面的广泛应用, 比如“圆与桥梁设计”“圆与中国剪纸”“圆与中国结”“圆与中外建筑”“圆与著名标志设计”等, 引导学生感受圆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联, 体会圆的美学与人文价值。

人文底蕴 篇5

那么文言文教学究竟是易, 还是难呢?其实以今天新的教学眼光来审视, 文言文的教学确实不易。因为编入语文课本的大量文质兼美的文言文, 是按照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 经过了多次反复筛选的。这些精优之作记载了我们老祖先各个方面的生活和观点, 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创造过程中, 通过一代代文人墨客的辛勤笔耕, 留下的一卷卷不朽的篇章。学习它们, 不仅可以了解中国历史, 传承民族文化, 还可以借助古代事理, 提高人文修养, 让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 心灵得到净化。因此, 用今天全新的方式和手法搞好文言文教学, 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由此看来, 本文开头列示的两种看法都是有失偏颇的, 我们应该从今天崭新的视角出发, 来搞好今天的文言文教学。

那么, 我们搞好文言文教学的策略又何在呢?我觉得首先尽力探觅那博大精深的文言文宝库, 真正做到“胸藏万卷书”。这样, 我们就可从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入手, 创造性地采用灵活多样的策略, 首先从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情趣入手, 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正是循此想法, 近年来我通过平时教学中的“望、闻、听、切”, 逐渐摸索出了以下策略:

策略一:故事激趣, 提高兴致

职高生正是由于初中时期“地基”没有夯牢, 基础薄弱, 逐渐对文言文丧失了兴趣。但在平时文言文课上, 总能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故事性较强的文言文或老师绕开课文讲讲课外文言小故事等, 他们却很有兴趣, 学生听得很认真很入神, 兴致很高。经过了解发现这些学生并不是讨厌全部的文言文, 比如《赤壁之战》《鸿门宴》《崤之战》等内容丰富、故事性较强、人物众多、情节扣人心弦;《六国论》《过秦论》等古代紧张纷繁的国际形势、机智幽默的人物对话;还有一些历史人物的趣情逸事也让学生们颇有兴趣。并且在文言课上教师如果采用分角色表演的方法或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欣赏, 会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内容, 学的时候津津有味, 兴趣油然而生。可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职高语文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学一些精彩的文言文短文, 教师可以收集自编一些浅易文言读本, 精选一些内容丰富、含义深刻而故事性强的文言文章, 多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克服学生畏难情绪, 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的整体素质, 培养学生较为稳固的文言阅读兴趣。

策略二:强调诵读, 掌握主旨

语文学习需要背诵, 而文言文的学习则更强调背诵了。“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这是前人的读书经验, 对我们仍有借鉴意义。职高学生没有文言文语感, 文字生疏, 且无停顿断句常识, 要学好文言文, 良策之一就是把“读”字摆在首位。在平时的每篇文言文教学中, 教师都要坚持范读, 目的在于影响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句读;然后让学生对照注释并参照工具书初读课文;等到师生一起疏通完字句后, 再让他们反复朗读, 直到读得准确流畅, 有表情。最后还可以进行朗读比赛等。如《群英会蒋干中计》《赤壁之战》《冯谖客孟尝君》等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读。如《病梅馆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等抒情议论色彩浓重而又文字浅易的文言文, 应该先指导学生朗读, 通过朗读去领悟;对《游黄山记》《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等同类型文章, 可以比较阅读, 也可以与现代散文游记对照着读。我们主张学习文言文, 要在诵读中感知, 在诵读中领悟, 在诵读中积累语言的素材。中国古代有很多名垂青史的著作, 如《论语》《史记》等, 而且在青少年阶段利用得天独厚的记忆力, 熟读成诵若干篇章, 奠定满腹经纶的基础, 也正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

策略三:因材施教, 专业对口

职高生在入学时已经选择了自己的专业, 这是与普高绝然不同的。因此职高语文教师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对内容进行调整。对于必学课文 (共16篇) 应该保留, 其中对于一些比较容易理解的文艺性和趣味性比较强的优秀文言文还要重点讲读, 这是职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内容。对于必选课文教师要有选择的教学, 比如理工科类专业的学生, 可以多讲讲《孙膑减灶》 (军事类) 、《石钟山记》 (科学考察类的文章) 、《张衡传》 (科学家传记) 等此类文言文;而文科类的学生, 可以多选些《兰亭集序》 (人生感言) 、《六国论》 (历史凭吊) 、《滕王阁序》 (览物抒情) 等这类文言文。如果是旅游或文秘专业的, 还可以把每个文言文单元后面的古代诗词作为教学内容, 以丰富该专业学生的文学素养。这样, 学生会觉得文言文教学与自己的专业有联系, 学习的兴趣大增。

策略四:重视积累, 学以致用

古文能陶冶情操, 提高修养, 在潜移默化中净化我们的心灵, 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古代作者们用简洁的语言就能描绘出一副美丽的画卷或是传递出一番人生哲理。至于古文之实用性, 当今很多词汇、成语、俗语皆来源于古文。诸如“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之类古文名句我们也无可避免地会用到, 言语谈吐中略带古文丰韵, 也不失为落落大方。另外, 学习文言文有助于提高遣词造句、练字的能力和阅读能力, 提升文学修养。好的诗词、歌赋还可以愉悦人的精神, 丰富人的认知, 有时候也能给人鼓舞。中国的文言诗词处处闪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是塑造中国文化灵魂的重要手段, 是我们民族文化长达几千年的可贵积淀, 能反映出一个人文化修养的底蕴, 我们要积极享受古文中的精华, 古为今用, 学以致用。

综上所述, 中华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是我们民族绵长的根脉和不竭的源泉, 也是世上最丰盈的宝藏。为了搞好文言文教学, 我们应尽力探觅它那博大精深的意蕴, 并由此创选出相应的策略, 使学生能在趣味十足的探究中熟习其文, 深悉其义, 细品其妙, 欣引其典, 形成学与用的有机互动。这样, 我们就能按照新时期的指教要求, 培养出既有专业知识和技能, 又有文学修养和丰富情感的一代新人来。

参考文献

[1]高秀兰.文言文教学方法探索[J].现代语文 (理论研究) , 2005 (05) .

人文底蕴 篇6

●●一定:定造“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蠡小的进步离不开全体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孜孜追求, 更离不开教育理念的正确性定位和方向性指导。用文化育师来取代知识育师、纪律育师, 以文化为内驱力, 对教师的培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使教师的合理需要得到充分的满足, 这就是“教育文化力”的魅力和作用。学校的办学特色需要文化来体现, 以文化育人、以文化熏陶人, 从而形成学校自身的文化, 这是学校文化发展的根本。因此我校始终围绕“建一流学校, 创一流质量, 育一流人才”的办学目标、依托“以人为本, 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谨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开展各项工作, 纲目有序, 张驰有度。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形成了“求实、创新、勤勉、进取”的校风;“勤学、守纪、健美、活泼”的学风;“敬业、爱生、博学、善教”的教风, 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

●●二和:营造和谐、和拍的教育氛围

1. 和谐的人际关系

我校突出文化立校的建设性, 从物质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人际关系文化多方面着手, 实现管理文化创新, 人际关系文化和谐发展的良好趋势。蠡小在建设过程中, 进一步加强了物质环境建设, 建筑美化, 环境优化, 设备现代化。同时, 建立健全学校各部门和各项规章制度, 为蠡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只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为此, 我们加大力度, 知师愿, 融师情, 明师意, 淡化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本位意识, 消除代沟, 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

2.和拍的校本课程

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有序整合社会地方资源, 加紧建设校本管理体系, 以校本培训和校本课程为重点, 突出教师的建设性和创造性。2002年我校确立了“劳美一体, 培育新人”的特色教育, 使每位学生都得到了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 学校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色。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自定计划, 自编教材《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自设项目, 有针对性地把有关课程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学到了不少技术, 形成了一定技能。学生在实践中, 动手动脑, 积极思考, 培养综合能力。为了遵循小学教育的规律, 创造性地挖掘、利用和整合校内外丰富的课程资源, 构建了融人文素养、基础知识、资迅科技、科学探索、综合实践为一体的、体现我校特色的板块式校本课程系列之二《可爱的家乡》。我校的校本教材凝聚了众多师生的心血, 取得了专家组和上级部门的高度评价, 获得了江苏省少年儿童研究会的校本课程特别奖, 真正做到了“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新”。

●●三精:打造秀外慧中的教育文化

1 种精神:

以人为本,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政策, 就要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 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 用“学生的视野”去观察, 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 用“学生的价值”去判断。因此, 我校的文化建设充分体现了学生群体价值观念的核心地位。我校的三条特色长廊:科技廊、艺术廊、英语廊都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 构思新颖, 设计贴切, 形象丰富, 启迪思维。

我校随处寓教, 让墙壁也说话。在元真楼精心设计的象征少年儿童志向的壁画《美好未来》、元博楼侧墙象征教师品格的壁画《循循善诱》、元创楼东墙拍摄的范蠡苑实景《鹏程万里》都用艺术展现了学校的教育目标, 由此砥砺师生的理想追求, 融境生情, 情境交融。我校每班的走

(下转43页) (上接24页)

廊上还挂着古今中外著名学者、科学家的画像, 并写上他们的格言, 创造学习氛围。

班级布置理所当然被列入我校文化建设计划, 由学生参与设计布置, 既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又可以使学生受到自我教育的功效。我校班班有班风, 班班有墙画, 布置中设学生作品、奖品展览专栏, 展出书法、绘画、作文、手工艺品、摄影作品等, 这对学生极具吸引力, 具有导向、激励和推动作用。环境布置中给学生“留白”——留下一个让学生自由展示才能的空间。如让学生在墙壁上亲自设计班内图书角、卫生角、队角、学习园地等, 让学生在这里驰骋想象, 大胆表现自我, 发展兴趣才能。学生群体文化的建设, 努力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人格, 努力提高其智育发展水平, 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

2 处精雅:

蠡小处处显精致, 点点蕴精雅。东庭西苑的命名浓缩厚实的文化积淀, 挖掘久远的历史底蕴。东庭含括:馨桂庭、沁香庭、灵杏庭。以桂花展馨香, 以香樟显涵养, 以银杏喻秀杰。西苑含括:稼穑苑、麟趾苑、范蠡苑。稼穑为之, 丰收有之;麟趾喻之, 人皆佳之;范蠡敬之, 蠡上魂之。

文化传承、以人为本。我校春有花, 夏有荫, 秋有果, 冬有青, 种植的品种“乔、灌、草”结合, “花、藤、果”搭配。绿色工程立足于为教育教学服务, 校园成了学生认识自然的直观大课堂, 真正做到了树木与树人相结合。

3贵精诚:真诚做人、忠诚教育、竭诚奉献。

为人贵真诚, 师德为先;学校贵忠诚, 教育为先;事业贵竭诚, 奉献为先, 蠡小的教师明白培育学生不是简单机械的工作, 而是平凡又伟大的事业。更加明白学校的精神文化不是独立的, 其内涵就在于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真诚做人, 忠诚教育, 竭诚奉献, 是新时代蠡小人的风采。

●●四心:铸造心旷神怡的教育生活

1.倾心教育, 一往情深。我们的教师, 是奉献的教师, 是有理想的教师。

2. 舒心工作, 心想事成。

教学, 不是为了简单地拿工资, 它需要高度的责任和良知。“舒心工程”, 努力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 加强人文关怀, 给予机会, 促进发展。

3. 尽心培育, 桃李芬芳。

或许我们的学生不是最优秀的, 但一定会是最幸福的。育人先育魂, 做人先做诚。敞开心扉, 师生共勉, 留香于人。

4.铭心蠡小, 意气风发。我们蠡小有不少外地教师, 因为优秀, 所以当地学校竞相聘请, 但他们依然痴心不改, 留在蠡小。因为这里有他们追求的足迹, 有他们铭刻于心的生活。

●●五型:创造精彩纷呈的教育艺术

教育不是劳动的复制与操作, 追求艺术因素, 离不开有活力的教师队伍。

1.学习型:人生贵学, 活到老, 学到老。只有不断学习, 生活才能更加美好。

2.创新型:我们鼓励创新, 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运用新知识、新发展、新成果培育学生。

3.信息型:只有顺应时代, 才不会被时代淘汰。加强教师信息吸收、利用、反馈的培训, 强化科学信息色彩, 善于运用科技手段组织教学。

4. 思辩型:

思辩是智者的座右铭。我校在加强教师文化建设时, 突出思辩性, 鼓励合理深入, 加强案例、现象、理论的研究。

5. 实践型:若要真知现, 切莫忘实践。教育是面对面的实践, 惟有实践的教育才能有意义。

上一篇:习作训练方法下一篇:过渡金属配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