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人文底蕴培养

2024-10-14

传统文化与人文底蕴培养(精选11篇)

传统文化与人文底蕴培养 篇1

中国哲学的人文底蕴

中国是人文的国度,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人文建构充分体现了底蕴既相当丰厚又未免单薄的鲜明特征.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以自身的方式记录了中国人民爱智、求智和用智的艰难求索历程.

作 者:彭美贵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99级硕士研究生,215021 刊 名:社科与经济信息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AND ECONOMIC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1 “”(10) 分类号:B2 关键词: 

传统文化与人文底蕴培养 篇2

一、讲述数学史话, 渗透人文教育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古老文明, 孕育了灿烂的数学文化。历史上, 出现过刘徽、祖冲之等伟大的数学家, 有《九章算术》等经典的数学传世之作。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独有的宝贵资源, 通过一些数学史实, 如圆周率、勾股定理等史料的介绍, 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历史渊源, 了解古人的聪明智慧, 增强民族自豪感。因此,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 应注意搜集和积累与数学内容有关的数学史话和数学故事, 在课堂教学中, 讲到相关内容、和学生进行交流、数学课外活动时就可以信手拈来, 随时插入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人文价值教育。例如, 在学习“负数”时, 负数是数系扩充的一个过程, 体现了数学的发现和创造过程, 老师可以给学生讲一讲负数产生的故事:古希腊人在借贷的过程中发现, “欠钱”和“赚钱”只能从数量上加以计算, 不能够说明这钱的数目是欠还是赚, 是负数的产生很好地解决了“欠还是赚”的问题。当然, 数学文化的人文价值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内, 完全可以延伸到课外, 例如以数学专题阅读的形式, 围绕某一主题选编各类材料, 让学生独立阅读,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让学生在探索中领会数学的价值, 完成对数学知识意义的建构, 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

二、重视数学交流, 发展学生的数学“文化间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 学生通过有效的数学交流 (语言的、图示的、动作的) , 不仅可以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而且可以使“数学文化”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 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例如:在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旅游计划》时, 可以让学生利用手中的资料, 制定旅游计划, 并请小组代表向大家汇报各自的旅游计划。各个小组的汇报交流, 可能会五花八门, 但也精彩纷呈, 并且不乏独特的、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在整个交流过程中,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充盈着一种精神氛围, 共识、共享、共进, 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通过交流, 大家制定的计划更加完善、周密。知识, 在交流中增值;思维, 在交流中碰撞;情感, 在交流中融通。数学文化的传播, 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数学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规范人们的思考方式和思维过程, 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拓展思维, 学着从理性的角度去思考数学, 去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三、运用策略, 挖掘数学课堂所蕴涵的文化之美

数学知识看似静态, 其实活力十足、魅力无穷。我们不要漠视数学知识本身所蕴涵的鲜活的文化背景, 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张扬数学课堂的美,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 用不同的方法去思考问题, 而不以掌握数学知识作为唯一目的。数学学习一旦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思考的乐趣与数学知识的丰富, 领悟到了数学方法的精妙与数学思想的博大, 那么, 静态的数学知识将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数学文化价值必将彰显无疑。如整数加减法简便计算教学, 在适当准备知识复习后, 我以新的问题方式直接出示例题:48+137+52+63, 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然后板演不同的计算方法并提问: (1) 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计算? (2) 你认为哪一种更合理?为什么?设计这样的对比情景, 让学生从实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背后的对比之美, 体验到了规则生成过程中的思考之美, 从而领略了数学文化的韵味。这一切对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四、实现“文化价值”, 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践行并彰显数学的文化本性, 让文化成为数学课堂的一种自然本色。数学发展到今天, 人们对于她的认识已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数学真正的文化要义在于, 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张扬数学思考的魅力, 并改变一个人思考的方式。数学学习一旦使学生感受到了思维的乐趣, 使学生领悟了数学知识的丰富、数学方法的精巧、数学思想的博大、数学思考的美妙, 那么, 数学的文化价值必显露无遗。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 借助多媒体直观地为学生展示了圆在人类历史、生活、文化、审美等各个层面的广泛应用, 比如“圆与桥梁设计”“圆与中国剪纸”“圆与中国结”“圆与中外建筑”“圆与著名标志设计”等, 引导学生感受圆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联, 体会圆的美学与人文价值。

传统文化与人文底蕴培养 篇3

学校位于素有“小泉州”之称的历史文化古镇——安溪湖头镇,它的前身为“榕村书屋”,一代名相李光地曾在此“讲授性理之学,诵读圣贤之书”。1944年春,学校正式设班开学;1956年,学校增办高中部;1996年10月,学校恢复原校名——安溪俊民中学。2002年8月,学校被福建省教育厅确认为“福建省普通中学三级达标学校”。

二、底蕴深厚的榕村文化

俊民中学有着近70年的悠久办学历史,形成了特定的学校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影响力,是安溪“湖头新城”重文兴教的一个缩影。

校园的一角乃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贤良祠。该祠的前身为“榕村书屋”,祠旁立有一方雍正皇帝颁下的《谕祭文》石碑,祭文追恤李光地生平之风概节操。祠堂后面有藏书楼,并有小山、花园、小桥、流水,风光秀美,环境清雅幽静,其建筑风格宛若苏杭园林,是一处俊民学子陶冶情操、求学励志、修身养性的好地方,更具有兴学育才、教化民众之功。

三、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与实施策略

学校确立了“俊民——俊秀英才,合格公民”的办学理念和明确的办学目标,通过具体规划与落实,来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一)办学理念的解读

1.“俊民”的内涵阐释

(1)它能够彰显教育的共同价值观,具有深厚的人文积淀和丰富的人文内涵;

(2)“俊民”是对学校创办者的追思。“英才俊秀,鸿业民功”是创办者充满真挚情感的一瓣心香;

(3)它彰显文化古韵。“俊民”两字系清康熙帝御赐湖头先贤李光波的印章名称。康熙帝心爱其渊博学识与高洁人品,特赐“俊民”印章;

(4)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了时代发展对中学教育的基本要求,更体现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与教育工作者同步发展的根本要求;

(5)培养俊秀之英才和合格之公民,乃“俊民”的基本要义,也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既要培育知行统一、能力卓著的高端人才,也要培养有强烈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社会公民。

2.学校办学目标

坚持“俊民”的办学理念,以“勤奋友爱、求实创新”为校训,以“两全”“五会”(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创新)作为办学指导思想。同时,提出“两个成才”的成才观:一是学生的成才,二是老师的成才。

(二)实施策略

(1)通过各种媒介大力宣扬学校办学理念与办学目标,深入领会校训精神,继承发扬优良传统;

(2)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领会办学理念的主要内容,把握其实质与精髓,用办学理念指导学校管理;

(3)学校领导、教师要努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改进学校管理和教学方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四、办学特色与实施策略

学校以“俊民”办学理念为指导,提炼了“以榕村文化为载体,彰显‘俊民’人文底蕴”的办学特色,展现俊民人的进取精神,提升学校整体的办学水平。

(一)“以榕村文化为载体,彰显‘俊民’人文底蕴”的特色办学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大力建设“以榕村文化为载体,彰显人文底蕴”的办学特色。学校地处文化名镇,文化底蕴深厚,通过挖掘贤良祠厚重的文化内涵,弘扬一代名相李光地的精神教育人、启迪人、感染人、熏陶人、引导人,让学生在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中怡情、谐趣、增知、成长,使办学特色进一步凸显,从而达到教育质量全面、持续地提高。

(二)实施策略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创建办学特色领导小组,细化工作措施,齐抓共管,继续深化、延伸和拓展“俊民”办学特色;

(2)重视以贤良祠等为题材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教育俊民学子弘扬清代名相李光地的风概节操,求学励志,奋发成才;

(3)以贤良祠、《榕村》文学社、《德育求索》、“校园之声”、心理咨询室、广播台、学生会各社团等为载体,广泛开展与李光地有关的读书教育等实践活动和开设与之有相关的选修课程,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推进素质教育,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五、特色文化建设与实施策略

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以“用文化滋养学生心灵”为目标,突出“俊民”办学理念。我校强化“三风”建设,即“校风:团结进取、臻于至善;教风:厚德博学、敬业笃行;学风:立志高远、敏而好学”的建设,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

(一)坚持正确的校园文化引导

结合学校实际,校园文化建设突出搞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和艰苦创业、不断进取的精神,努力构建净化、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协调一致的和谐校园;二是开展好主题活动,如读书活动、演讲、辩论会等活动;三是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抓好每年一届的校运会、校园文化艺术节、中学生成人节活动,办好校报《榕村》及《德育求索》等;四是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以学校、班级、团组织、学生会,棋社、文学社、书法协会、美术兴趣小组、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社团为主要载体,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二)实施策略

1.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环境是直观性文化,包括校园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教学设备、文化生活设施等硬件设施的合理布局。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并在思想理念、布局格调、育人功能上做到和谐统一。从净化、绿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逐步使校园环境达到市级“绿色学校”的标准;建成完善的校园电化教学网络,让网络延伸至学生教室;在学校主要部位悬挂名人名言的宣传字画,展示学校的校训和办学理念,提升校园文化层次。

2.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校园制度文化属于校园范围内必须强制执行和严格遵守的文化类型。学校以《俊民中学规章制度汇编》为基准,进一步加强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学校的校规、校纪、教学及管理制度要“全”,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内容要“细”,条例明确,操作性强;执行要“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坚持教代会制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坚持民主议事制度,充分发扬民主;坚持校务公开制度,利用校务公开栏、校园网站公示等多种方式及时对外公布情况,做到校务公开透明;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执教、文明执教。

3.校园活动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师生精神风貌和思想素质、修养的内在及外在表现,是一所学校高层次办学的体现。学校坚持以“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高于一切”为原则,一方面注重创设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开展各种有意义的课外文化活动,丰富“第二课堂”;另一方面,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教育,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育,鼓励学生健康向上,使师生从中受到直观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教育。

4.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是对学校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达到的最高目标。其精神内涵包括宽容诚信、谦虚博学、求真务实、民主创新等。学校在加强这方面宣传的同时,将进一步注重实效、突出特色,进一步挖掘“贤良祠”深厚的文化底蕴,引导师生深入理解“榕村文化”的精髓,让学生树立爱国、爱乡的情怀,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一代新人,充分展现俊民人的文化素养。

俊民中学“以榕村文化为载体,彰显‘俊民’人文底蕴”的办学特色,渗透到学校德育、教学、教研等各项工作中,引领学校规章制度不断齐全、规范、科学,校风、教风、学风将进一步体现团结拼搏、和谐文明、以人为本的精神,最终形成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如此的潜移默化,既使教师真正实现“角色的转变”,专业得以发展,又培养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成为拥有健全人格的一代俊民新人。

传统文化与人文底蕴培养 篇4

内容提要:中国传统文化是泱泱五千年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人民优秀品质的见证;它的弘扬与当下大学生的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培养,在博大的传统文化熏陶下,大学生的知识、能力、人格等都会得到相应提高。

关键词:传统中国文化,大学生,人文素质,促进发展

作者简介:谢瑶瑶班级:工商0902学号:090110013

4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1、传统文化的简单理解

从甲骨文出现起,中国传统文化就以一种不屈的态势延续下来,融合诸子百家、曲艺歌赋,融合民族精神、精华糟粕;历尽苍苍与折磨,历尽误会与打击。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孔、孟大谈儒家之中庸,老、庄推崇道家之无为,我们听到了李杜名家吟诵诗词歌赋,汉唐乐府齐奏高山流水,我们欣赏着八卦棋盘的精巧绝伦,水墨书画的点睛之处,我们演绎着代代相传的古***俗,大俗大雅的民间游戏„„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对传统文化最多的评价,有人却过多地关注由于时代原因造成的落后乃至糟粕部分,引发过激行为。譬如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学,独尊儒术”,譬如五四时期的“打倒孔家店”,文化大革命时期对孔子的批判等,再比如影响深远的“领导概念”: 君臣有别,权重则位高,延续到今天,这种“礼数”便有了新的称谓——“尊重领导”。并非危言耸听,认真分析起来,如今社会政治生活的种种黑暗与丑恶,大多来自这看上去并不可憎的四个字。这些变质了的产物理应坚决抵制,因而我们要用扬弃的态度理性对待传统文化。让它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成为推动世界文明与发展进程的加速器。

2、传统文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今天我们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面临着许多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人们的心灵世界也面临许多困惑。许多人对传统文化视而不见,为求效益或潮流,一味追逐流行或洋文化,造成了传统文化的断代现象。例如,一些经典的手艺以后继无人,一些古老的文字无人问津,一些古典的艺术遭人厌烦。

要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因素,并结合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时代特点,形成新的价值体系,以更进一步地认识、理解和促进未来中国发展和人民素质的提高

二、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

1、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包括:(1)、具备人文知识,(2)、理解人文思想,(3)、掌握人文方法,(4)、遵循人文精神。尽管国家一直努力加大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关注度和措施:

1995 年原国家教委开始在全国52 所高等院校开展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试点工作,截止2006 年底,全国共有93 个基地157 所大学进入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行列。这些学校在拓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宝贵的经验。

质教育向理论化、系统化迈进1

而大学生人文素质却不容乐观,表现在知识结构不合理、人格不健全、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心理承受能力差、对民族历史优秀文化、优良传统了解甚少等方面。

22、加强人文素质的必要性

(1)、健全大学生人格,丰富知识网络

性格决定命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性格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受益匪浅,更为以后的道路打下良好的铺垫。通过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大学生可以丰富精神世界,培养对世界、对民族、对社会和对个人的整体理性认识,从而健全大学生人格,完善人文知识网络构架。也对我们的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将推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

(2)、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3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人文精神是人类为争取自身的生存、发展和自由,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追求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的文化精神。人文精神强调的是追求运用知识时的良知、责任感和价值观。通过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不断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青年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环节。加强人文素质的一大重要作用就是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3)、推动文明环境的改建

不论大小,社会环境都是由人这一个个的独立个体构成的,一个人的人文素质决定着周边一群人的素质体现,一群人的人文素质又慢慢影响了整个所处社会的文明程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全面实现、精神文明不断升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就需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高校应从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入手,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成为具有较高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水平、民主法制观念、敬业和奉献精神等的高素质人才。

4三、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1、浅谈传统文化的弘扬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意义

(1)、促进大学生理性融入社会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化,世界文化的融合交杂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进入我们的视野,迷乱了视线,这些新潮的,时尚的东西渐渐改变了某些大学生的文化观,他们追求新奇事物,被其华丽外表所吸引,渐渐失去辨别经典与流行的能力,失去吸收古典传统文化的能力,失去了融入社会时必要的理性眼光。所以弘扬传统文化可以使大学生对其保有持续的热度,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成为有健全价值观、理性分析能力的人,在进入社会时具备国家、名族意识,使其树立起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

(2)、有助于融洽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当今社会中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人际交往圈相对狭小。而大学生在这时期,性格日趋成熟与稳定,其价值观,世界观基本成型,在很多问题上都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并且易趋固执,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坚持性,在具体交往中表现为以下特点:以人格平等为基础;交往对象、范围、内容、方式的开放性;较单纯的精神性;期望值与理想较高;交往中的主动性以及合作意识强。但也有一部分的同学,由于自己的个性、认知等各方面的因素,导致形成不合理的自我评价,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中的地位与角色不能正确认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良的行为反应,给大学生活留下阴霾,影响社会适应的能力。甚至有严

重者,还会对自己、他人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纵览传统文化的内容,基本都贯穿着儒家文化大为提倡的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等优秀品质,而这些恰恰是良好的人际关系中的促进剂。大学生,尤其是那些对人际交往认知有偏颇的同学应当好好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熏陶自己,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人际交往的正确认识,能在交往中得心应手。

(3)、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5

中国传统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其核心内容就是教育人、塑造人,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正直善良、对 社会有用的人。中国传统文化讲礼义,一举一动都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爱国、诚信、厚仁、重义、敬亲、贵和、求新、好学、勤俭、奉公等道德要求,经过数千年的不断陶冶、实践和发展,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传统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极其重视“精神生活”、“道德人格”、“崇高境界”、“理想信念”、“诚实守信”在人的生活中的导向功能,这对于克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些目光短浅、低级庸俗、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等腐朽思想来说,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于中华民族的这些传统道德,只要大学生能够吸取其精华、批判其糟粕,传承其美德,抛弃其局限,就能够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利于道德建设的发展,更有助于“以德治国”的实施。

2、如何弘扬传统文化,促进人文素质培养

(1)、继承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特定时期形成的,必定有其时代局限性,任何夸大其辞,都是错误的。正确对待它的方式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优秀部分

当今时代,难以避免的就是文化的交流融合,从整个世界文化角度来学习,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互有长短,应该互相学习,才能共同进步。

(3)、创新传统,与时俱进

只有继承、学习是不够的,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有一定的文化积累,要明确方向,要有宽松环境,要有勇气和意志

(4)、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拉近古典与大学生的距离

学校应该专门开设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比如诸子百家,琴棋书画,工艺欣赏等等。

四、结语

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每天我们都面临着大量的诱惑,一不小心就会万劫不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提升我们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理性面对学习、生活中的点滴,从容处理学校,社会中的一切。1陈媛媛 黄安云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与重建》 《教学研究》第31 卷第2 期

陈媛媛 黄安云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与重建》 《教学研究》第31 卷第2 期

杨异群《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考试周刊》2009年第38期

杨异群《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考试周刊》2009年第38期

传统文化与人文底蕴培养 篇5

礼乐与悲剧:深藏着中西文化底蕴的功能同类项

通过“发生学”方法对中国“礼乐”与希腊“悲剧”的“功能同类性”进行揭示与论证,可使中西文化形态特征在这两个聚焦点的.互照与互释中得到一个崭新的认识,从而推演出中西各别的“乐感文化”与“悲感文化”的文化品质.

作 者:林玮生 LIN Wei-sheng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510507刊 名: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YANCHENG TEACHERS COLLEGE(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7(3)分类号:G04关键词:功能同类项 礼乐 悲剧 乐感文化 悲感文化

文化底蕴 篇6

“GOLD CATAPLA”(中文译名:金楸林),倡导休闲、浪漫、自然,设计上讲求心灵的自然回归感,平淡中流露出不动声色的奢华,给人

一种扑面而来的浓郁英伦乡村气息。

GOLD CATAPLA,设计元素起源于17世纪末期的英国乡村小镇。

21世纪初期,时尚界怀旧风潮涌动,英式乡村风靡中国。

GOLD CATAPLA,由芬兰设计师莱科瓦宁先生主笔,将全新的英

式田园家居精华融入家具的灵魂,以高贵而不浮华、自由而不狂放的设计理念,完美地阐释了健康、自然、环保、典雅的英国乡村风情。GOLD CATAPLA,是北欧文化底蕴与东方文化气息完美结合的产物,它容汇了欧洲人的悠闲又有东方人的含蓄。它既是有文化修养的中上

等家庭的首选家具,又是白领、金领的追求。用金楸林家具装饰的家

能让您感到轻松、温馨、自然。瞬间化解一天的疲劳,解除一天的紧

张情绪,使你的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仿佛回归了田野回归了大自然。

GOLD CATAPLA家具品牌,一经问世,便以其恬淡纯正、从容

雍和的气质风韵,富丽典雅、玲珑碧秀的品质,树立了无与伦比的高

传统文化与人文底蕴培养 篇7

中医是中华民族通过千百年的医疗实践不断发展并完善的医学理论体系, 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当代中医教学中必须理论与实践并重, 一方面让学生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 另一方面让学生经过严格的实践训练掌握中医“四诊”。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张伟荣教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构建“三位一体”的临床教学实训体系, 培养创新型中医药高级人才。我刊本期从中心建设、实验课程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教师队伍培养等方面向您介绍上海市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张伟荣, 教授, 硕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长期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 主要从事中医体质学的研究。主持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课题在内的各级各项科研和教学课题30余项, 发表论文40余篇, 率先在国内开展中医病理性体质寒体、热体与常体的动物实验研究, 首创在自然状态下筛选寒体、热体与常体动物的方法和标准。出版《中医实验病理学》和《体质食养》, 担任教育部十五国家级重点教材《中医实验学》主编。中医基础综合实验2008年获上海市精品课程;“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 继承与创新并重’的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 2009年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成果二等奖;“开放式创新性中医药实验教学体系与模式研究”获2012年度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奖;“中医基础综合实验和探索性医学实验”获2005年度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个人获教学名师、“三育人先进个人”、宝钢优秀教师奖、上海市实验室先进个人等称号。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于2003年正式成立, 2009年被批准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中心承担中医学实验、现代医学实验和中医临床思维与技能训练三大功能, 服务于全校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护理、康复等专业学生的实验教学。中心目前拥有设备资产总值2 266万元, 实验室面积15 723平方米, 承担实验课144门, 开设各类中西医实验及临床技能训练2 529项, 覆盖25个专业, 年学生实验人次21 216, 完成实验人时数597 959。

中心遵循“以学生为中心, 培养学生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和实践能力为主体, 以学生宽广的现代医学科学知识与创新思维, 以及较深厚的中医文化底蕴教育为两翼的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教学理念, 建立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分层次、多模块实验课程相互衔接的中医特色实验教学体系。

中心将传统中医药理论和现代实验技术有机结合, 在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同时, 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中医现代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实验教学, 使学生对某些抽象的中医药经典理论有更直观的感性认识, 加深对中医药科学内涵的理解。同时加强中医临床基本技能及临床思辨能力的训练, 通过建立中医经典—临床实训—中医探索性实验“三位一体”的中医特色临床实训教学体系, 提高学生实验与临床综合分析和处置能力。在教学中不断创造以学生为本的实验教学环境, 坚持把加强基础、拓宽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科学素质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开展以自主学习为导向的教学手段、评价方法改革;以临床问题为导向设计, 改革中医思维与技能训练方案, 强化中医传承和临床能力。

设专项经费鼓励教师自制设备、开发软件

学校每年给示范中心拨付专项自制仪器设备经费, 供教师自行研制仪器设备。在学校资金支持下, 中心教师积极开展实验教学设备、软件开发研制。

1. 自主研制的中医特色教学仪器

中医学基础实验、综合实验是将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临床技能与现代实验方法相结合的实验课程, 中心与生物工程学科专业人员协作共同研制的三探头中医脉象仪、面诊仪、中医腹诊仪、脉象模型手用于学生实践实验 (如图1所示) , 使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学习从以前相对枯燥、难于理解和不易掌握变得更加直观、量化、易懂、易学, 同时加深学生对中医“四诊”的客观认识。

2.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

中心建立了基于网络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 包括实验室基础信息、教学以及开放过程智能数据采集子系统、视频监控管理子系统。将模块化的实验课程导入网络平台, 使上实验课的学生和教师充分了解实验室现状, 如实验室容量、实验室相关设备及技术等, 并可让上实验课的教师通过网上信息充分了解实验室的使用情况, 学生可以上网了解实验项目, 预约实验时间, 也可以与教师借助网络互动交流等。目前, 该平台已在学校实验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将仪器设备管理纳入个人业绩考核, 促进开放共享

中心严格执行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并将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与个人业绩考核挂钩。中心一名副主任专门负责仪器设备管理, 各分中心设立仪器设备管理员, 负责对仪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中心定期进行仪器设备账、卡、物核查, 保证仪器设备账、卡、物相符率达100%。

1. 实验中心所有设施全天候向学生、教师开放

(1)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心面向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开放实验室。

(2) 探索性中医药实验项目:每年约有90名七年制学生的探索性实验项目在中心实验室完成。

(3) 中心对基本技能训练课程实行开放, 学生可随时到中心自主操作训练。

(4) 中心对中医护理、中医针推基本技能训练实行晚间训练开放。

(5) 中心承担上海市中医住院医师培训与考核工作。

2.开放实验室平台建设

考虑到不同层次、不同模块的实验特点, 开放实验室平台及网络系统相应作了模块匹配建设。

(1) 基本技能训练室开放

该实验室开放主要针对实验、实践基本技能型模块课程, 如西医实验基本技能模块等。

(2) 综合实验室开放

功能实验室开放为综合实验模块课程提供了实验平台, 内容涵盖模块课程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实验内容, 也包括注重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拓展性实验, 适用于对其他专业实验有兴趣或学有余力的跨专业学生, 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医、药专业的隔阂, 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3) 大型仪器设备开放

针对大学生科创和探索性项目, 实施了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 包括培训、自主测样、送样检测等内容。如实验教学中心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开放。通过此类开放充分发挥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 减少重复购置, 实现资源共享, 有利于学生创新设计性实验的实施 (如图2所示) 。

以学生为本, 构建中医特色实践教学体系

中心自2003年成立以来围绕中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在管理体制、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教学模式改革、队伍建设等方面形成了适合中医药专业的实验教学特色。

1.构建中医特色实验教学体系

在中医学一级学科内重构实验教学体系, 形成综合创新性实验课程体系。以“基础技能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创新性实验”为框架, 创建了跨学科的与临床、科研相联系的实验内容新框架, 建立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分层次、多模块实验课程相互衔接的中医特色实验教学体系。整合性实验课程建设成果显著, 中心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 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级、市级教学成果奖等。

2. 建立中医经典—临床实践—病证实验“三位一体”的临床教学实训体系

学校以中医临床基本思维培养为主体, 融合预防医学、社会医学基本知识, 在国内医科院校中率先实行“三学期制”改革。充分发挥三学期制的特点, 建立中医经典—临床实践—病证实验“三位一体”的实训教学体系, 使学生不仅对所学医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以及时体验, 同时为学生了解社会和卫生医疗事业发展现状提供了机会, 加强学生与临床医师、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建立了中医经典理论和诊疗技能实验、实训教学体系, 与现代模拟临床实训室建设相呼应, 形成了既有中医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实验实训教学环境。

3.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创新性实验教学模式

通过以问题、临床案例和科研基本技能训练为导向的基础综合性实验教学和以解决科技、临床问题为导向的探究性、创新性实验教学。创立了以学生为主体、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开放式基本实践技能与创新实践能力协调发展的实验教学模式。

4. 科研促进实验教学, 培养个性化创新性中医药高级人才

发挥实验教学中心的平台作用, 中心承担了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的实验, 在探索性实验基础上承担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活动项目283项, 其中学生自主设计的项目占61.2%, 与导师课题相关的项目占38.8%;打通了中医药最新研究成果引入实验教学的基本途径, 拓展了中医药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 建立了基于多学科交叉的教学导师资源, 形成了一批有全国影响的实验课程。

5. 建立教学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

以实验教学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为载体, 通过课程网站导学等开放式自主学习、自主实验平台, 建立了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课外自主学习、自主实验与实验室教学、实验相结合的多维度实验教学法。

6. 创新中医药实验教学管理体制

率先创建了校级实验中心管理运作模式, 建立了配套制度和相应体制、机制, 理顺了中心与学科以及二级学院之间的关系, 真正发挥教学资源的共享优势。

7. 建立热爱实验教学, 勇于创新的实验教学队伍

学校和中心制定相应的政策, 设置青年实验技术标兵岗, 制定《关于我校实验教学师资人员培训工作的规定》, 鼓励实验师资人员通过培训和各种学习, 立足本岗, 不断提高实验技能和实验室管理水平。

推行人事制度改革, 提升实验教学地位

学校在推行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础上, 对实验队伍建设和实验人员管理制度进行了大胆探索, 从制度建设、人员编制、实验教学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了有效改革。设置实验教师岗位, 真正将实验课程从辅助地位提升为主体地位。制订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计划和进修计划, 同时通过参加科研项目、与理论课教师合作课程设计、共同指导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以及参加职业技术培训等实现实验技术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

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队伍互通, 教学、科研、技术兼容, 核心骨干相对稳定, 建立实验教学人员科学有效的培养、培训体系, 形成一支热爱实验教学、教育理念先进、教学科研能力强、勇于创新的实验教学队伍。采取的措施如下:

(1) 加强实验专职队伍建设, 着力调整实验技术人员的学历、职称结构, 并使队伍逐渐年轻化。将岗位聘任和教学质量考核结合, 优化实验教学队伍。中心按照学校教师继续深造或攻读学位的有关规定, 鼓励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以保证中心技术人员的水平不断提高。近3年来, 专职实验教师中有2人获得博士学位、2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 实验技术人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1人, 新引进实验技术人员均具硕士学位。在近年内实验任课教师9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 实验技术人员90%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

(2) 设置实验技术青年标兵等岗位, 制定各岗位职责, 岗位开放应聘, 竞聘上岗。根据学校实验技术人员岗位分类和分级聘任情况, 实验教学中心积极开展了以实验技术人员履行岗位职责为核心的岗位分类和工作量化考核, 制定了相关的考核办法, 对促进实验技术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做好本职工作, 为学校的建设做好支撑服务。

(3) 教学实验中心制订相应政策, 引导和激励高水平师资积极投入实验教学工作。学校专门制订《关于我校实验技术人员培训工作的规定》, 鼓励实验技术人员通过培训、努力学习、立足本岗, 不断提高实验室管理技能和实验技术。中心设立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研究项目, 举行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研讨会, 培养实验教师和专职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研究能力, 开展了实验室工作质量体系建设全员培训, 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国内各种进修和培训。目前, 已有100余人次实现国内高校进修学习工作。

自主创新获佳绩, 示范辐射受关注

近3年, 中心教师承担教改项目69项, 发表实验教学论文33篇, 编写实验教材19本 (教材14本, 讲义5本) , 获得教学成果39项 (国家级5项, 省部级34项) , 承担科学研究项目86项 (其中国家级27项、省部级56项) ;本科生获批科技创新项目319项;大学生完成中医药探索性综合实验课程项目36项, 学生发表论文17篇, 获得“挑战杯”等创新奖17项;中心实验室向社会各界开放, 进行相关教学实验研究、参观学习及培训, 服务高校、社会行业培训398人次, 先后有兄弟院校国内外同行34批次、283人次来中心参观交流;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教育部、市领导多次到中心视察指导工作。

1.实验中心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为了实现人员、实验室资源的集中管理, 实验室与实验技术的资源共享, 为了配合创新型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进一步整合资源, 建设开放型实验教学技术平台, 打通科研、学科、教学屏障, 将各二级学院的实验中心加以整合, 成立了校级实验教学中心, 该团队参与了校级实验中心的改革和组建, 这种校级模式的实验教学中心在上海市乃至全国同类院校中也是领先的。实验教学中心运行以来, 满足了学校扩招背景下的实验教学需求, 显示了资源共享的优势。在学生自行设计的实验中, 由于中心构建了医、药实验技术平台, 使得学生在一个设计中联合运用药剂制备、成份分析及药效观察成为可能。部分兄弟院校纷纷前来参观学习, 充分肯定这一模式, 表示今后将参照此模式改革。

2.开放式创新性中医药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1) 分层次、模块化顶层架构中医药创新实验教学体系。

在中医学、中药学一级学科内重构实验教学体系, 形成综合创新性实验课程体系, 如通过实验、实践技能模块加强技能训练, 综合实验模块注重医药结合, 设计性实验模块着眼于创新。建立以“基础技能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创新性实验”为框架,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分层次、多模块实验课程相互衔接的中医药特色实验教学体系。

(2) 构建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

以实验教学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为载体, 通过课程网站导学等开放式自主学习、自主实验平台。实验室信息化平台包含实验室基础信息、教学以及开放过程智能数据采集子系统、视频监控管理子系统。学生可登录网页, 查询实验室和大型仪器设备开放信息, 提交预约申请, 并根据审批情况在规定时间段内完成开放性实验。

搭建了124门实验课程的互动平台, 通过上传课程PPT、多媒体视频、课程考核供学生自学, 发布考试相关信息, 提高课程管理效率。据网络统计, 学生年点击量近3万次, 其中探索性中医药综合实验5 640次, 中药学实验技能考试18 337次。

(3) 革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建立自主学习实验教学模式。

不断探索以学生为主体、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模式, 开展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 课外自主学习和课内研讨式教学相结合, 开放式自主实验与课内实验相结合的多维度自主学习、自主实验教学。考虑到不同层次、模块实验的不同特点, 开放实验室平台及网络系统相应作了模块匹配建设。

3.自主研制中医实验教学仪器的推广与应用

多年来, 中心发挥独有的多学科优势, 利用现代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信息处理等高新技术, 结合传统中医理论研制和开发了符合中医实验和临床应用的诊疗仪器。部分仪器已被国内外中医院校广泛应用并开设相应的实验课程。有些仪器被国内外有关单位和学者应用于科研工作中, 有的正逐步实行产品化。通过对中医实验教学仪器的自主研制, 中心的中医实验教学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和非常好的示范效果, 也促进了全国中医药院校中医实验教学的开展和建设。

传统文化与人文底蕴培养 篇8

我的教育目标:教育学生学会关心他人,相互尊重、关心集体,关心学校,关心班级,关心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兴旺,关心人类的前途命运;把学生真正培养成有开放头脑、宽阔的视野、博大胸襟、平衡的心态、高远的志向、富有责任感的新一代。

我的教育理念:创造一个团结、文明、勤奋、向上的浓厚的精神文化氛围,使学生的心零堂到净化,心态得到改善,情操得到陶冶,视野得到拓宽,品位得到提升,各种消极、颓废的文化得到有效抑制。

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是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形成的主要基地,所以班级文化建设对于实现这个目标,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审美意识、创新意识等人文思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班级文化建设就是在人类文化宝库中撷取思想精华,我从第一天教这个班开始,就有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在班级里营造一种良好的人文环境的规划,为学生们三年的高中生活画好了蓝图。希望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养和激发他们的梦须与激倾棠目的。

一、班级环境的美化(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老师授业、育人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整洁、明丽、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借此还可以教育同学们热爱班级,建设班级,积极为班级做贡献。我非常重视教室环境的美化。力求教室的墙壁“会说话”。

1、墙报、板报每月更换2~3次,内容包括“小新闻,身边事报岛,新出炉的作文,节日追踪,班级学校活动参与情况”等等。黑板报期期做到图文并茂,并由学生自己构思,自己动手完成。由于美化了教室环境,所以讲文明,讲卫生在班上蔚然成风。

2、主办了优秀作文专刊、优秀美术作品和优秀书法展览。每学期贴在教室前后的墙上。

3、本期我还将我们班读书社的书摆放在书架上、窗台上,学生可以随意翻阅。参加学校的书香教室的评比获一等奖。(请参看后附资料中的教室环境照片)

二、抓德育、促学风。(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对人的感染力是巨大的,它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感到一种无形力量和高尚精神的存在,有意或无意地影响、支配着学生的行为,陶冶着学生的情操。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对此我决定从学习经典开始引岛和教育我的学生。

1、“背诵国学经典”的活动:长期的训练,全班背诵《三字经》、《增广贤文》、《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论语》,部分学生可以一口气背下《大学》、《中庸》、《老子》,还有的学生自己背诵《诗经》、《孙子兵法》。(请参看资料中班级录像部分,有集体背诵《三字经》、《增广贤文》的录像)组织学生和家长看《王财贵教授关于儿童诵读经典》的讲座。

2、“阅读世界名著”的活动:

(1)要求学生购买并阅读四大名著,并开展制作名著手抄报比赛、制作名著岛读杂志竞赛、写读后感、四大名著 知识竞赛等等,每月班报也以此为主要内容进行编辑。(请参看后附资料中名著岛读杂志的照片和班报里收录的优秀读后感以及四大名著知识竞赛题)

(2)全班集资,创办启明星读书社(后附活动的倡议书)。活动目的: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多读好抒棠机会,培养一种热爱读抒棠好习惯。并每学期每人捐资20元,坚持到毕业。启明星读书社的活动使班级有了约400本的藏书(请参看后附的启明星读书社的书库),学生们经常是手不释卷,乐此不疲。也为此开展了一系列的读书交流(分学生的班队活动交流和家长的家长会读书交流)和竞赛活动(竞赛题收录在班报里,由我和学生一起出题)。

(3)学习世界名著,继《新月集》(全部背诵)的学习之后,开始了《杨柳风》《爱的教育》《假如给我叁天光明》的阅读和讨论活动。(部分段落还要求背诵)

3、游览名胜,参观名人故里:这几年带领学生游览了南岳、鼎山、湘江、韶山、岳麓山,参观了邬石彭德怀故居、杨开慧故居。(请参看后附的班级活动的照片)

4、带学生和家长参观湖南省博物馆和地质博物馆。(请参看后附的班级活动的照片)

5、组织联谊活动:“手儿牵心儿连”与祁东特殊学校的联谊长帮活动和洪桥镇敬老院的慰问活动。(请参看后附的活动策划书)

6、训练学生自理、自立和毅力的一些班级活动:

(1)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要求家长每日填写《自理评比表》。(后附资料)

(2)“我长大了”生活自理月。(请参看后附的活动策划书)(3)全班参加韶山素质基地的训练活动。(请参看后附的班级活动的照片)(4)全班步行去鼎山拉练。(请参看后附的班级活动的照片)

(5)全班步行去归阳河边拉练。(请参看后附的班级活动的照片)

(6)全班去三星村学种红薯,开展小组劳动竞赛。(请参看后附的班级活动的照片)

7、创办“雏鹰之旅”班级月刊(家长老师人手一份),班级提供素材。期末成果展示(含优秀小作者、小记者评选)。这样,既营造了氛围,又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同时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每月出一至两份。(请参看后附的班报)

8、评奖活动:作业评优;最佳小记者;投稿积分奖;聪明伶俐积极发言奖;快速背书奖;吃饭不挑食、健康儿童奖;坚持锻炼健美儿童奖;学校叁好学生、优秀干部、单项明星奖;班级叁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奖;热爱劳动奖;团结协作小组奖;个人进步奖;优秀小练笔奖等等。每期发给每个学生奖状和奖品。做到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嘉奖。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有自卑感,并学会欣赏自己。

9、开展庆祝教师节的活动。(请参看后附的班级活动的照片、录像和活动记录)

10、全班学生和家长在鼎山公园举行“诗.月.中秋”的竞赛活动。(请参看后附的活动策划和班级活动的照片)

11、参观名校的活动。(请参看后附的班级活动的照片)

12、参加学校开展的捐款和捐书活动。(请参看后附的捐书捐款名单)

13、参加学校“文明礼仪之星”活动。(请参看后附的学生照片和自我评价)

14、参加学校“我给家人提个醒”平安心语卡制作比赛活动。(请参看后附的活动方案和获奖名单)

15、参加学校的“我把安全带回家”安全文化教育活动的方案。

16、参加学校“我为城市文明出一份力”的演讲比赛。(请参看后附的演讲比赛的演讲稿)

17、参加学校读书节活动。(请参看后附的活动方案)

18、开办班级博客。

19、将学生的优秀诗文在校园网上投稿,成立336班文集。(网址在刻录盘中)通过组织开展各式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活动,参与竞争,提高学生思想修养,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参与,促进学生之间彼此尊重理解和相互协作,增进彼此友谊,进而升华为集体感情。

在各类活动中我都要求大家尽自己所能,提出目标,不断超越提高自我,同时为班级争取荣誉,这些活动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为形成班级凝聚力搭建了桥梁,又使学生心情愉悦,对班级产生了自豪感、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班级的向心力的形成就是一股强大的无形力量,会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激励和制约作用。

三、班级规章制度的建设。(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埝,陶治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促进学生奋发向上。有了制度作保障,班级的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1、根据学校班级情况从学习、卫生、班风等方面制定班规。并张贴在教室后面醒目的地方。(请参看后附的班规)

2、在班级管理中,知人善任,激发每个同学的学习和工作热情,组织团结、积极、奋发向上的班干部队伍,增强班级凝聚力。充分调动各类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专长,让他们在班级管理中人人有岗位,人人有职责,人人受教育。放手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岛他们自我管理,激发其实施班级文化目标的内动力。(请参看后附的班级成员职责表,教室后每期也张贴了)

3、值日生和小管家制度。对于不遵守班规和纪律的现象及时处理。(请参看后附的值日生和小管家制度)

4、奖学金制度,奖励好学上进的学生。(请参看后附的奖学金制度)

四、优化人际关系,提升教育效果

从一年级开始,我就组建了家委会,每期开学之前召开一次家委会的座谈会,将我的一些设想和活动计划提出来,和会员们讨论。仔细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再制定具体可行的学期活动计划。(请参看二、三年级的家委会记录)

有很多活动经常是由家委会的会员集资和参与策划,还有准备礼品等等活动要用的物品。特别是二、三年级的一些活动。(请参看附录的三年级班主任总结和活动策划)

召开家长会,由于有了家委会的支持,所以每次都很圆满。像教师节的庆祝活动和中秋节的活动(全体家长参加)、杨梅洲的拉练、和金霞山的拉练(大部分家长参加。家委会的同志还积极主动的担负起了学生的饮用水的运送和学生的安全等工作。可以说是细心周到、任劳任怨。

班上除了参加学校的活动之外,还邀请学校领岛、大队部、科任老师参加我们班组织的活动。(请参看后附的照片)学生们也在教师节等节日里主动的制作贺卡和写信给老师祝贺。(请参看班报)。

现在的336班,学生热爱自己的班集体;师生关系融洽,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互助合作;家委会和全体家长的目标与班集体的目标一致,是实现集体目标的积极的辅助力量。

传统文化与人文底蕴培养 篇9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从中国在世界的影响看,最受人尊敬和影响力最大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古典名著,数百年来风靡日本、菲律宾等国,历久不衰。传统文化渗透到了军事、政治、文化、商业、教育和宗教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军排以上军官人手一册《孙子兵法》,世界上装备最先进国家的军队,最需要的恰恰是两千多年前中国军事家的聪明和智慧。而在国内,许多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现在的高中生文言文阅读理解丢分非常严重,有的大学生连写信都成为问题,阅读古籍文献更是感到困难。许多青少年很少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用方块汉字传承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正面临断链的危险。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兼顾语言与文化的层面,阐释了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体,它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也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

传统精神”的重任。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一历史使命。

下面,就对联与语文教学的融合来谈谈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对联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种文艺形式,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近年来,对联在高考中也屡屡出现,所以,语文教学必须进行对联教学。那么,对联对语文教学又有怎样的作用呢?

(一)对联在语文课文教学中的作用。

1.运用对联导入新课,直截了当,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在教学《勾践灭吴》时,我用蒲松龄的座右铭“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作为导入语,让学生猜联中的两个人物(项羽和勾践),自然地导入新课。

2.运用对联介绍作品、作者、写作背景

学习《鸿门宴》我用 “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问学生对联写的是哪位历史人物?联中涉及到哪部作品?(写的是司马迁,而“信史”指的就是《史记》或叫《太史公书》)

3.利用对联增添语文课堂的趣味性

课文《孟子见梁惠王》中,讲到“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时,串讲八德故事,引用对联“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请学生回答对联的意思。(清朝,临池王半朝为显示他家有文有武,建造了一座功德牌坊,请蒲松龄题副对联。蒲松龄知道:这王半朝排行第八,为人狡诈霸道,人称“王八”。就写了“三朝元老”四字,然后写下一副对联:“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王半朝以为这是称颂王府的,就请有名的工匠把这副对联刻在牌坊上。大家仔细一琢磨,不禁大笑起来。原来,上联隐“八”,即忘(王)八;下联隐“耻”,即“无耻”。整个对联的意思是:三朝元老,王八无耻。)这样,不仅教育了学生做人的道理,同时也增添了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利用对联分析概括课文内容

在学习完诸葛亮的《出师表》之后,我让同学们每人创作一副对联,对联的内容可以是写诸葛亮其人其事,也可以是针对《出师表》这篇文章,还可以是写三国故事。有位同学写道:“点点滴滴,一心一意,谁人知老臣苦心;勤勤恳恳,三令五申,只堪叹相父沾巾。”上下联工整对仗,同时又把诸葛亮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5.利用对联揭示主题和思想感情

分析宋朝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课文时,可用清人陈大

纲的题岳阳楼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联语高度凝炼集中,可将前句作为写景部分的概括,后句作为议论部分的概括。并告诉学生,联中“忧”“乐”两字来自本文中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用联突出强调了作者的忧乐情怀,这样联文并举,相得益彰,对课文的分析就更加清晰、透彻,学生对课文的主题、作者的思想感情印象就更加深刻。

(二)对联在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1.对联故事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北京“老舍茶馆”中的两副对联是回文对联,顺读倒读妙手天成。一副是:“前门大碗茶,茶碗大门前”,此联把茶馆的坐落位置、泡茶方式、经营特征等都具体地体现出来,令人叹服。另一副是:“满座老舍客,客舍老座满”,既点出了茶馆特色,又巧妙地糅进了人们对老舍先生艺术的赞赏和热爱,堪称一绝。

2.提高学生锤炼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习惯

“文章不厌百回改”,曹雪芹写《红楼梦》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几易其稿,他说:“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

不寻常。”道出了写作和修改的艰辛。有一次我用一副冠顶联“合分聚散随天意,利弊权衡靠人谋”作为例子让学生讨论,有位学生建议把“随”字改为“非”字,使我深深感到现代中学生具有一种不信命运、敢于奋斗的拼搏精神。学校《新叶》文学社诞辰6周年时,一位社员撰联“新苗古树老携幼,叶片花苞绿衬红”以示祝贺,要写出此等对联,实非学生能一蹴而就的。

3.在写作中学会综合运用修辞、语法及表现手法 教完《季氏将伐颛臾》,综合内容、过程、方法、效果等方面拟成一副对联:“一场论辩,三次交锋,步步紧逼,层层深入;事理相生,正反结合,句句见血,字字生威。”联中含有修辞、技巧和语法等。举一反三,写作中学生就能自如地运用它们了。

对联不仅在教书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育人方面也可发挥巨大的作用。

(一)运用对联启迪学生的辨证思维。

蔡锷七岁入馆后,先生出上联“阳回春有脚”让学生对,在众学生沉默思索中蔡锷即迅速抓住上联所示的时令以及拟人的自然现象对上“冬至梅出头”。别看这只是简单的对课训练,其实就在这简单中,学生思维极为活跃。如果没有先生上联的“牵引”,就不能刺激蔡锷的思维神经,当然也就作不出“冬至梅出头”的看似平常实则表现其崭露头角的佳句了。寿镜吾先生善用对课来开启学生才思,培养学生严密思维的习惯。一次鲁迅因以“比目鱼”对上了“独角兽”,而使先生点头称奇。“独”“ 比”非数词却有单双之意,“独角兽”(麒麟)是天上祥物,“比目鱼”为海中珍品,对得贴切工稳。如果不是严密的思维就不会这样天衣无缝。

(二)运用对联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对联构思精巧,意境深远,能够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因而,很多文人雅士或将之悬挂于厅堂居室,或置放于座右,品赏玩味。如郑逸梅《题居室联》:“梅花数点,月色一寮。”不仅充满着诗情画意,更可窥见其主人淡雅胸怀。《事事关心》中引用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的对联,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全联如珠落玉盘,警钟频敲,莘莘学子置身其间,真是情趣倍增。

(三)运用对联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教育前辈徐特立很注重对联的教育作用,他赠联给进步青年王汉秋“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心身事莫为。”鼓励青年追求真理,修身报国,表现了他对后辈的热情关怀和殷切期望。樊锥任“南学会”总会长在邵阳分会讲学时题联“做事须存天理,出言要顺人心”、“静坐当思己过,闲谈勿道人非”。教育会员善待人生,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行乎道德之

途。“创业维艰崇节俭,守成不易戒奢华。”这样的对联,可教育学生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以俭为美以奢为丑的审美观。还有很多名胜联都是绘美扬美启美的佳构,可培养人们热爱美、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在对联大家庭里有“格言”联一族,中有很多意义深刻、警示人生的好对联。如“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骄傲来自浅薄,狂妄出于无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都是育人的好材料。利用这些好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教育,相信比起枯燥抽象的说教要奏效得多。

总之,对联使语文教学更丰富,更精彩。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

以主题文化为底蕴形成特色学校 篇10

走进学校教学楼的正厅,造型墙以校徽图案为核心,远看就像一轮新日正从海面冉冉升起,预示海北小未来发展的勃勃生机。学校校徽基本图形由“海北路”三个字的声母变形组合而成,整体形象似一个昂首阔步前进的人,展示出海北小师生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简单的图案,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特色DD建设具有书香特色的校园主题文化,以此为支点深化拓展,培育儒雅学生。

一、办学理念的提炼,在求索中坚定

我校确立了“学识致真、品行致善、艺体致美”的办学理念,努力形成“文明、和谐、活泼、进取”的校风,“爱生、博学、严谨、乐教”的教风,“勤学、善思、扎实、严谨”的学风。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不断增强师生的文化底蕴,形成“人人争做博学教师、个个争当阅读之星”的良好学习氛围。

我校以创建“诗韵流彩的书香校园”“礼爱盈心的和谐校园”“奠基幸福的阳光校园”为办学愿景,通过课题研究、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社团活动的构建等途径,力求走出一条“艺术美校,活动兴校”的特色办学之路。

二、学生与班级文化

学校力求让每一个学生按照自己的优势去发展。班级文化是作为学生文化的一种沃土。所以,希望让每一个班都有成长的痕迹,都能够有成长的温暖,都能够有成长的方法。

学校围绕办学理念,在教室内墙设计“雏鹰争章我能行”展板,它分为必修章(品质习惯)、选修章(兴趣特长)、特色章(安全自护章、阅读写作章)和荣誉章(精英章、金章、银章)四大类,其中必修章9枚、选修章10枚、特色章2枚、荣誉章3枚。每一项奖章,学校都制定了具体的评比标准。通过雏鹰争章活动的开展,力求在全体学生中实现“人人有向上的追求,个个有攀登的行动,天天有奋斗的.目标,常常有成功的喜悦”这一目标,最终促进良好学风、班风、校风的形成。

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激发和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让学生的人生底色刻满“书”的烙印。学校每天坚持“晨光阅读十分钟、阳光午后好读书、睡前温馨半小时”读书活动。

1、早晨或中午学生到校后,学生能很快地融入到班级的读书氛围中,读书比较专注,不做与读书无关的事情。

2、各班准备一个笔记本,由学生每天轮流记录班级读书情况,写上每天读书表现好的学生,最后由记录员总结出这一天大家总的读书情况并签上自己名字,以便教师随时掌握。

3、亲子阅读。睡前读书卡,内容包括:读书时间、所读书目、读书情况自评、家长评价等。通过亲子读书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构建阅读的家庭环境。这样的班级时时、处处充满书香,使读书成为学生生命的永恒。

三、教师与教学文化

著名学者朱永新先生说:“阅读,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阅读,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阅读,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的确,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同样的,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教师的引领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先具备“书香”品位,从而为书香校园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秉承学校的办学理念,在教师中广泛开展读书活动:要求教师读好四类书DD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教学专著,强教学实践;读教育专著,悟学生心理;读报纸杂志,知天下大事。通过开展博学教师评比等活动,在教师中营造博学善思的读书氛围。 上好语文课,抓实语文科研,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我校教师对语文教学情有独钟,阅读课、作文课……上课和听课都是一种享受。我校的科研课题DD省十二五教育学会课题《快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为教师研究书香校园建设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四、环境与设施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例如,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在教学区楼道,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不同的“书香文化”主题:一楼(低年级教学班)以“走进童话”为主题,用“书”型展板向学生介绍了著名的童话故事及童话人物;二楼(中年级教学班)以“走进经典”为主题,扇形展板上展示了经典诗文及译文、出处等;三楼(高年级教学班)以“成语文化”为主题,六角形展板分别介绍成语知识及与学习有关的成语故事等。不同的文化主题,目的是一样的,旨在激发和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让他们的人生底色上刻满“书”的烙印。漫步在这样充满浓郁书香气息的教学楼内,师生的心灵受到了启迪,思想受到了熏陶。

五、增强特色促进发展,增添校园文化风采

近年来,各校都在积极探索与创建符合本校实际的学校特色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了建设学校特色对校园文化建设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既是深入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同时又是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形成办学优势,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创建学校特色过程中,我校遵循“立足本校实际、面向全体师生、突出特色效应”的原则,开展经典诵读和开发校本课程及社团活动,全力打造“书香?阳光”学校特色。同时,学校还组建、支持各种社团的成立,并适时提供思想教育和经验引导。我校以“体现学生需求、展现学校特色、整合师资优势”为宗旨,拓展开发三大类别艺术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类共19门校本课程。其中,“轮滑”校本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学生在市区轮滑比赛中屡次夺冠,学校成为全国轮滑示范基地校、“阳光体育DD中国轮滑运动定点学校”;足球校本课程的开展,激发了学生对这项运动的热情,学校被授予河北省体育(足球、田径)传统项目校。学校每学期都举行“校园足球文化节”系列活动;《音乐课本剧》《儿童创意美术》等艺术类校本课程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特长发展空间,为学校开辟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底蕴 篇11

从文化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其历史选择,集中体现着文化的时代性与民族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作为民族性的规定,“中国特色”内在地蕴含着中国所特有的文化传统的塑造和建构。中国的实际、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土壤,既是广义的文化本身,又浓缩并表征着狭义的文化因子。作为时代性的规定,“社会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在一个东方大国实现的“实践能力的明证”。世界上并不存在抽象的社会主义,任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构,都离不开同特定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土壤和文化传统及其所决定的历史背景的内在结合。

从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到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再到今天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和实践,其中内蕴的一以贯之的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1885年4月,恩格斯在给俄国革命家查苏利奇的信中曾说过:“在我看来,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是任何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的革命策略的基本条件;为了找到这种策略,需要的只是把这一理论应用于本国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他强调指出:“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了解这些条件。”一个国家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也就是这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倘若对中国的基本国情缺乏足够的了解或者不尊重,就不可能从实践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应用。而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又折射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传统及其深邃背景。1887年1月,恩格斯在致美国社会主义者弗·凯利-威士涅威茨基夫人的信中又写道:“越少从外面把这种理论(指马克思主义学说——引者注)硬灌输给美国人,而越多由他们通过自己亲身的经验(在德国人的帮助下)去检验它,它就越会深入他们的心坎。”所谓“亲身的经验”,同样离不开经验者被历史的存在所建构着的解释学意义上的“前见”。作为此在性的存在,经验者总是遗传并分享了他所属的那个传统的文化,从而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因此,人们在通过自己的亲身经验去实践马克思主义的时候,就不能不渗透着文化的变量,这个变量对于这种实践来说,无疑具有本质的意义。

中国之所以选择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其特定的历史语境决定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条件包括文化条件成功融合的历史结果。

随着人类普遍交往的日益拓展和深化,马克思所说的“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得以实现。“世界历史”的崛起,意味着考量中国社会演变的前途和命运,不能再囿于中国本身,必须着眼于“世界历史”这一宏大背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意味着西方对东方的征服及其所造成的不对等,同时也表明中国已被纳入“世界历史”范畴,构成其内在的有机部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演进,其方向和路径开始作为“世界历史”现象而被规定。如此一来,中国与世界之间实际的相互改变,就成为“世界历史”本身的重要建构。这一特定历史情境,决定了中国作为一个东方大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

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意识到了“世界历史”的意义,从而自觉地具有了一种全球史观的眼光。例如毛泽东、蔡和森、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等等,都强调中国革命的实质和前途需要置于整个世界的坐标中加以讨论。蔡和森指出:“劳动解放绝不是一个地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问题,乃是一个世界的社会问题,马克思社会主义乃是国际的社会主义,我们绝不要带地域的民族的色彩。中国的阶级战争,就是国际的阶级战争。”1920__年6月7日出版的《共产党》杂志在《共产党在中国的使命》一文中指出:“现代的经济变动是世界的,不是国别的了,大家不要妄信经济组织及状况幼稚的国家仍然应采用资本制度,同一起首创造,不必再走人家已经走过的错路了,这就是我们共产党在中国经济的使命。”东方国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只有在“世界历史”背景下才是可能的。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一开始是被作为“大同理想”来认知的。这固然是跨文化翻译的最初阶段所难以避免的“格义”,但也的确反映出两者间的相通和一致。儒家的大同理想,构成社会主义思潮得以在中国传播的深厚而适宜的文化土壤。作为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科学社会主义,其社会理想同中国古代儒家的理想社会之间具有某种兼容的性质。也正因此,社会主义才能够在中国的先知先觉者中深入人心。

从文化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之间的确存在着某种特有的亲和性。中国古代的“大同理想”,成为中国之所以选择社会主义的深邃文化背景和重要文化尺度。梁启超当年就认为,“孔子讲的‘均无贫和无寡’,孟子讲的‘恒产恒心’,就是这主义(指社会主义——引者注)最精要的论据”。孙中山也是把“社会主义”称之为“大同主义”,他说:“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蔡元培在为李季翻译的英人柯卡普的《社会主义史》所作序言中,一上来就把社会主义学说同中国儒家的社会理想作类比,认为“我们中国本有一种社会主义学说”,并从孔子、孟子和《礼记·礼运》里找出相似的段落加以证明。

随着“西学东渐”,各式各样的社会主义思潮纷纷传入中国,并在思想舞台上竞相上演,诸如无政府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新村主义、工读互助主义等等,但历史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因为只有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文化土壤中才最具有可实践性,能够契合并满足中国社会得以拯救和中国文化得以革故鼎新的紧迫需要。中国后来的实际发展和历史演变表明,马克思主义的确在中国这块土壤上获得了“实践能力的明证”。

在中国革命的进程中,道德感召力始终构成革命者持久战斗力的文化根基。牺牲和奉献精神、坚韧而顽强的意志力、革命者的虔诚信念、人民群众的道德觉悟……这一切都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中国革命艰苦卓绝,其历时之久、范围之大,同人类历史上任何一场宏大的革命运动相比都毫不逊色,堪称历史的奇迹。用美国记者斯诺的话说,正是“绝对的信念”才能够产生出“大无畏的气概”。以史诗般的长征为例,就像毛泽东1936年在同斯诺谈话中所总结的那样:“红军的胜利行军,以及它的胜利到达甘陕并保持自己的有生力量,首先是由于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其次是由于苏维埃人民的骨干的伟大的才能、勇气、决心以及几乎超人的忍耐力和革命热情。……它之所以不可战胜和必然取得最后胜利,其原因之一就在于这种决心。”

强调德性的力量,这既是中国特色,也是在中国大地上成就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优势和可靠保障之所在。而这一价值取向,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是中国文化得以绵绵不绝地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思想宣传范文】二

内容提要

●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唯有更加坚定理想、涵养道德、砥砺品性、奋发有为,努力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才能承担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遏制不良学风和学术腐败,就应建立健全惩戒监督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标准,推动形成实事求是、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

●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具备胸怀大局、心有大我的爱国精神,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的担当精神,坚守正道、追求真理的精神风骨,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奉献精神和心有所戒、行有所止的敬畏精神,才能成就学术人生,担当历史重任。

党的__大以来,以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并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____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____强调:“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____的重要讲话,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也对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期待和要求。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承担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心系家国天下,身传道德文章”。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道德责任感。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心系国家命运、思索民族未来、忧虑人民疾苦,用鲜血和生命追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一批又一批知识分子,立时代潮头、通古今变化、发思想先声,为推动改革开放从全面探索到全面推进再到全面深化建言献策,贡献智慧与力量。

党的__大以来,在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然而,建设社会主义是人类对理想社会的探索,在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更是前所未有的事业,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核心的党中央有着清醒的战略研判,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行百里者半九十”,告诫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大国兴衰的历史告诉我们,新兴国家用30年左右时间实现跨越式发展,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但这个时候就到达了一个重要历史节点,此后将是兴衰成败的关键阶段。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节点,改革开放的关键阶段,党和国家事业的战略抉择期,历史将接力棒交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在宏大的时代背景下,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唯有更加坚定理想、涵养道德、砥砺品性、奋发有为,努力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才能承担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形成和维护哲学社会科学优良学术风气和学术生态

“欲事立,须是心立”。学风是学者内心价值追求的外在表现。____强调:“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解决好学风问题。”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浮躁的社会风气逐渐影响科研学风,学术不端行为有所滋长。这使得学术的道义价值被淡化、弱化,直接导致了学术的泡沫化、空洞化、私利化,也颠覆了公众对学术净土的认识,破坏了知识分子作为社会良心的群体形象。

不良学风和学术腐败关乎整个学界的伦理。如果对其漠视不管,不仅是对学术规范的践踏,更是对良好学术生态的破坏,严重者更会形成逆向选择、逆向淘汰。____指出:“要大力弘扬优良学风,把软约束和硬措施结合起来,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这就需要我们建立健全惩戒监督机制,对于败坏学术风气、损害学术发展的行为严惩不贷。此外,我们还应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标准,褒优贬劣、激浊扬清,发挥好学术评价对学术研究的引导作用,推动形成实事求是、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具备的精神状态和作风品格

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具备胸怀大局、心有大我的爱国精神,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的担当精神,坚守正道、追求真理的精神风骨,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奉献精神和心有所戒、行有所止的敬畏精神,以德促行、以行促知,才能成就学术人生,担当历史重任。

胸怀大局、心有大我的爱国精神。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追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忧国忧民情怀,自古备受知识分子推崇。作为新时代的知识分子,要始终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把学术研究融入我国改革发展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而行,在为时代书写、为人民做学问中成就“大我”。有的人以学术研究的“个体性”为名,否认学术研究的“公共性”,否认知识分子的公共责任,说到底就是没有摆正“大局”与“小局”,“大我”与“小我”的关系。毛泽东同志曾说:“事情有大道理,有小道理,一切小道理都归大道理管着。”学术研究也是如此。只有个人的“小道理”服从了国家社会的“大道理”,才能使知识分子深邃的学识素养,在维护国家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中体现价值和魅力。

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的担当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古人告诫我们,君子处世,应该像天那样保持生生不息的强健气势,顽强奋斗、永不停止。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面对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____多次强调要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并明确提出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这就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素养和强大理论思维,进行深刻分析,得出深刻结论。在激流勇进的伟大时代,脱离社会、脱离实践、脱离人民的知识分子,终将被时代、被历史、被人民所抛弃。

坚守正道、追求真理的精神风骨。“朝闻道,夕死可矣”。“闻道”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不懈追求,并在此过程中展现出“载道”“弘道”甚至“殉道”的精神风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改革开放做了重要的思想准备,那时,哲学社会科学界发起并多次召开全国性理论和实践问题讨论会。此后,在涉及姓“资”姓“社”、姓“公”姓“私”等重大改革问题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进行了认真调研、充分论证、深入研究,为坚持正确改革方向贡献了智慧力量。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能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旁观者、评判者,而是要做行动者、建构者,要在回答时代问题中为党和人民坚守正道、追求真理。

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奉献精神。追求真理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唯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者,才能超越现实利益羁绊,实现“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跃迁,获得真学问、大学问。范文澜在华北大学时就提倡“二冷”,即“坐冷板凳、吃冷猪头肉”。他在延安接受毛泽东同志交办的编写《中国通史简编》任务后,全力以赴投入材料和理论准备工作,从中国几千年来浩若烟海的史书中汇集资料、全面研究。这位近乎失明的学者,在窑洞油灯下,经过一年半辛苦耕耘,最终完成了这部60万字、在中国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____曾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学术原创能力还不强”,“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等。这无不与当前学术界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学风有关。社会发展越快,需要研究的问题越多,就越需要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优良学风,就越需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严谨治学态度,就越需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唯此,才有可能推出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学术精品。

心有所戒、行有所止的敬畏精神。康德说过:“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敬畏是自律的开端、修身的根本。强烈的规则意识和是非观念,是生发敬畏之心的重要力量。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承担着特殊的道德责任和学术责任。____曾引用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强调坚守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用固守是非观念、坚守社会良知,来回应社会的道德期待。具体到学术研究领域,就是要心有所戒、行有所止,严格遵守学术研究规范,坚决杜绝各种形式的学术腐败,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严肃对待学术研究的社会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汇聚起学术界崇德向善、追求真理、积极创新的学术品格和道德精神。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伟大的时代,需要历史镜鉴的启迪,需要人文力量的推动,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守道德理想,共担历史使命,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智慧力量。

【思想宣传范文】三

____指出,我们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争当改革的坚定拥护者和积极实践者,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改革实践中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他强调,要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力量,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作为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集中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时代风采与精神风貌。回眸改革开放40年实践,揆诸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紧跟时代步伐、引领时代潮流的精神动力,并厚植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底色。

思想解放是改革创新精神的逻辑前提。正是在思想解放的精神推动下,中国共产党人重新恢复并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在长期实践中创造性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____强调:“没有解放思想,我们党就不可能在十年**结束不久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我国发展的历史新时期;没有解放思想,我们党就不可能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有效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新时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中,我们无论是发展马克思主义来提升理论供给能力,还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须臾离不开解放思想,也片刻离不开改革创新。脱离思想解放,势必会弱化新时代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思想基础;忽视改革创新,势必会丧失新时代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生机活力。当前,我们高扬改革创新的精神旗帜,首要任务仍是要以思想解放为先决条件,在理论创新和理论运用上有所突破,使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发扬光大、世代相传。

人民立场是改革创新精神的价值取向。我们党在促改革、谋创新的过程中,始终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并将之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贯穿到治国理政活动的各个领域,做到人民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我们的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的改革就防范什么、纠正什么。40年来,我们党既时刻紧扣经济建设的中心工作,通过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把“蛋糕”做大,又不曾忘却初心使命,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和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把“蛋糕”分好,造就了人类发展史和减贫史上的奇迹。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认识到,这一矛盾转化对全社会培育和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深入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多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多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改革,从而更好满足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开拓进取是改革创新精神的精髓要义。改革创新所展示的是求新求变、向前向上的精神状态,它不仅要求人们的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而且要求人们能够以求真的执着、务实的行动在社会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作为。4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勇于开拓进取,坚决破除阻碍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一切思想羁绊、体制障碍和利益藩篱,成功闯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新路。____强调:“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全新的社会,在以往的世界社会主义中没有解决得很好。”开拓进取是确保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永远走在时代前列和勇立时代潮头的精神密码。处于新的历史方位,面对新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人要想开新局于伟大社会革命和强体魄于伟大自我革命,除了时刻保持敢想的闯劲、敢试的拼劲、敢干的韧劲,始终推进着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引领下的实践创新,以开拓进取精神宣示改革再出发、创新再加速,别无他途。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想抓住发展机遇,应对时代挑战,就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进一步锤炼开拓进取的品质和意志,进一步强化开拓精神和进取意识,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制度完善是改革创新精神的重要保障。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从实质上看,中国的改革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当代中国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巨大进步。4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制度自信与改革创新的有机统一,既以制度完善为目标,有效避免根本问题上战略性、颠覆性错误的发生;又以改革创新为导向,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永不停滞、永不僵化。尤其是党的__大以来,以__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党内外、国内外客观实际变化,加大对现有制度改革创新力度,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社会治理体制、司法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党和国家机构等方面改革,不仅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而且还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向新的高度。____指出:“制度自信不是自视清高、自我满足,更不是裹足不前、固步自封,而是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在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制度体系完善和发展。”应当看到,目前我们在某些具体的体制机制方面仍存有不足之处和亟待改进的地方,而这些体制机制问题,需要在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等各方面创新的基础上,着力强化制度创新和优化。这样,才能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体系,为新时代改革创新提供重要保障。

【思想宣传范文】四

内容提要: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必须以__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具体包括: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入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辩证思维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日前,__同志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心和决心。回顾改革开放40年伟大历程可以发现,每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到重大历史关头,都伴随着重要的思想解放和观念突破。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改革发展正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新时代改革开放难题,必须以__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掌握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科学思想方法。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概括,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方法论。它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以问题为导向,不回避问题,不回避矛盾。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正是从恢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开始的。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更加复杂多变,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这些都对我们坚持和更好地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__大以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和推进,都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也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正是因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党才能针对过去一个时期党内存在的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提出并实施全面从严治党;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创新能力不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对外开放总体水平不够高等问题,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科学引领我国发展全局深刻变革。

深入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__同志从我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实际出发,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一科学论断,牢牢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的特点。从生产力角度看,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商品的生产能力已进入世界前列,生产力发展的主要问题已经转化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具体表现为经济结构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等。例如,一方面,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另一方面,高端产品供给不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从人民需求看,经过40年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把生产力发展新特点与人民生活需要变化联系起来看,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制约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正是基于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把握,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只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它反对把人当作抽象的人的观点,主张从“现实的人”开始考察人类历史。__同志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他还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党的__大以来,以__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系列顶层设计和一项项改革措施无不折射出大写的“人民”二字。我们党不忘初心,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哪里问题突出,哪里就是改革的重点。还应看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诠释了发展的价值观、根本立场等基本问题,回答了为什么人、由谁享有这个根本问题。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从发展质量的角度提出的,它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的更高层次需求,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的需求等,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跨上一个新台阶的背景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强调让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新时代的生动体现。

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__同志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热烈响应,已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产生日益广泛而深刻的国际影响,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粮食不足、资源短缺、能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异常、人口膨胀、贫穷、疾病流行、经济危机等诸多全球性难题层出不穷,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全球性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世界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联系的整体这一系统性哲学思维提出关于人类社会前途命运的新理念。它超越了相互敌对的霸权思维和零和思维,深受国际社会认同。20__年2月10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联合国决议;3月17日,载入安理会决议;3月23日,载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也为我国扩大开放提供了新指引、新视野。在这一思想指引下,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成为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可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推动世界各国和平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

以辩证思维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唯物辩证法为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__同志指出,“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

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对改革的认识,迫切需要运用辩证法思维处理好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全面”和“深化”已赋予新时代改革更加丰富的,即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必须善于运用辩证思维,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更加科学地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时代性、体系性、全局性问题,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再出发,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必然会有更大发展,为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提供方法论指引。

【思想宣传范文】五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近百年的历史进程,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社会革命实践创新相互激荡、相互促进的历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上的突破深化造就中国社会一场又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国社会革命伟大实践的变革成就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次又一次实现历史飞跃。已经完成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如此,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同样是如此。40年来,马克思主义再一次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中国也不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出的伟大实践成果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是以实践为鲜明指向。正像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强调的:“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对了立场、观点、方法,就会结出实践的硕果。中国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启的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出的实践硕果。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中国社会的最大实际,什么是中国社会最基本的国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永恒的课题在20世纪下半叶更加突显出来。通过解放思想,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共产党人作出我国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并把它作为制定一切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邓小平讲得更明确,“我国从五十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理论突破与创新,奠定了改革开放坚实的理论基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要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这就需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仅体现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还体现在制度建设不够成熟、没有定型。所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继续调整、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一些体制机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类体制和相应运行机制,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就是40年来改革开放已经和正在做的事情。

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深化,束缚中国社会的一些僵化保守的观念不断被打破,新的认识、新的政策不断涌现。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在这一思想与实践相交织的历史进程中,邓小平提出一系列精辟论断: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等等。这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得中国社会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最终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

用马克思主义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对时代主题的判断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二战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经济国际化、全球一体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大大增强,没有一个国家能单纯依靠军事力量赢者通吃还能全身而退,发生世界大战的概率越来越小。另一方面,总结历史经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而且,“中国是一个大的市场,许多国家都想同我们搞点合作,做点买卖,我们要很好利用”。伴随着“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科学判断的作出,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把对外开放确立为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大踏步地赶上时代,从建立经济特区到“三来一补”,从坚定“复关”到成功“入世”,从被动融入到主动引领,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中国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这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想在当代中国的运用与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力量只有在世界历史的意义上才可能真正存在,更加美好的人类社会发展状态也只有在世界历史的意义上才可能真正实现。于是,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反全球化,甚至准备筑墙把自己封闭起来的时候,中国社会成为中流砥柱,扛起了捍卫推动改善经济全球化的大旗。“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5年多来,越来越为国际社会所认同,成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世界的全球共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多来,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80多个国际组织支持和参与,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成为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最广泛的国际合作平台。中国的改革开放在深刻改变中国的同时也开始深度塑造世界。

改革开放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历史飞跃

实践是理论创新不竭的源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改天换地的深刻变革,置身这一历史巨变之中的中国人更有资格、更有能力揭示其中所蕴含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我们有这样的理论自觉,更有这样的理论自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引领改革开放不断从辉煌走向辉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在改革开放的高歌猛进中实现着自身的历史性飞跃。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新的实践基础上,认识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走自己的路,不能把书本当教条,不能照搬外国模式,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认识到中国还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历史阶段,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认识到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等等。这一系列来自实践的认识不断深化,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形成邓小平理论,实现了继毛泽东思想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

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社会前所未有的发展,也给中国社会和中国共产党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中国共产党如何在“四大考验”中保持政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中国社会如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有效避免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如何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实现发展的可持续,等等。实践出考题,理论做答卷。通过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的系统深刻回答,在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理论创造自当不断与时俱进。党的__大以来,中国社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让中国社会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更重要的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揽“四个伟大”的实践也渐次展开。这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伟大的实践孕育出伟大的思想。在这样坚实的实践基础上,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__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运而生。__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宏大的战略眼光勾勒出21世纪中国和21世纪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以其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揭示,对现实问题的深入分析,对未来发展的深入思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飞跃,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改革开放4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定力与理论自觉

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认真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宝贵经验,深入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规律,讲清楚4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对了什么,既是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现实需要,也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客观要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核心在“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把握马克思主义精髓的基础上坚守马克思主义立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前提下发展马克思主义。离开马克思主义谈中国化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____指出:“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落脚点在“中国”。马克思主义要真正在中国大地上枝繁叶茂,一定要立足中国国情,彰显中国风格,要能为开辟中国道路,解决中国问题提供理论支撑与思想保障。离开中国的实际,离开中国的实践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为了装点门面,不能变成只是拿在手上的箭,连说“好箭”就是不发射。好箭是用来打靶射“的”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拿马克思主义这个“矢”来射中国这个“的”的。

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定要有中国形式、中国风格、中国特点、中国气派,概言之,要有“中国味”。这中国味,就是几千年来积淀在中华民族生命和血液中的中国情感、中国意志、中国愿望、中国思维等等,就是中国文化的精、气、神。我们不可能离开自己国家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去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工作。没有中华优秀文化沃土的滋养,不可能有马克思主义的发扬光大、生机勃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键在于“化”,要化为理论、化为信仰、化为武器、化为实践。毛泽东指出:“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化”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__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此基础上,还要通过理论武装转化为中国共产党人为伟大事业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转化为观察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转化为指导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行为准则。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要从书本里、文件中、会议上走出来,走进群众火热的生活、走向中国蓬勃的实践,以简明的内容、通俗的形式、大众的思维、普及的方式让群众能掌握、会运用。让广大群众所认知、所接受、所实践,才能成为人民群众的思想武器,也才能把人民群众作为自己的物质武器。

理论的最高目标是指导实践,理论的最高成就是化为实践。中国社会的发展实践都应该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原则的遵循,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要求的践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目标的追求。不能讲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如果理论上讲的与实践中做的不仅不一致还相互打架,既损害了理论的权威,也会让实践走入误区。

上一篇:论武警院校学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下一篇:2024平安宣传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