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设计教学

2024-10-05

传统文化与设计教学(通用12篇)

传统文化与设计教学 篇1

粽子不仅仅只是一种食物,它还承载着很多民族情怀,而对粽子进行包装设计,能更好地宣传粽子文化。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粽子包装设计的方法和技术得到了不断创新。教学中,教师要以包装设计的文字、图形、色彩、结构为设计中心,将粽子的传统文化特点发挥到最大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包装设计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一、通过文字设计体现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中教师可以教导学生,消费者获取产品信息,主要是浏览产品的文字信息,从包装上的文字获取品牌名称、产品型号、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用途、使用方法、生产单位、规格、成分等。也就是说,在包装中,文字是介绍与宣传商品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消费者可以通过文字信息去了解商品,是决定购买的主要因素。粽子包装的品牌名称的字体选择非常重要。包装中常用书法体、印刷体、广告体和美术体,其特点是识别性和艺术性强。教学中教师可以教导学生,粽子包装品牌名称可以利用书法体展现其传统文化,以书法体作为基本框架,再在组合上加以设计,如运用连体、字体大小、笔画的粗细、颜色变化,使其在视觉传达上有着特有的韵律和节奏,达到吸引消费者购买欲望的目的。包装上的产品型号、批号、用途、使用方法、生产单位、规格、成分的字体一般使用印刷体进行排版,按信息的重要等级,将字体大小进行变化,体现其主次和强弱之分。

二、通过图形设计体现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中教师可以教导学生,图形可以直观告诉消费者产品的卖点。当今很多设计师模仿动植物表皮肌理对产品进行包装。比如橙汁饮料,设计师在包装图形上运用橙子的表皮纹理,这样消费者不看文字也大概知道这是什么。在粽子包装设计上也可以融入一些肌理的感觉,如运用粽叶的纹理,结合粽子本来的三角形的结构,同样消费者不看文字也知道这是粽子,还增加了商品的情趣,加强了消费者对于商品的可知性。这样,就将中国千年的粽叶元素很好地融入到了粽子的包装设计当中。单一的包装已经不能适应整个市场,为了提升竞争力,系列包装的地位不可忽视。同样粽子包装也是如此,既可按口味设计包装图形做成系列包装,也可将屈原故事融入到粽子包装图形设计中。同时,还可以根据大人、孩子食量的不同,将粽子的规格、容量进行改变,按大、中、小系列,以便适应消费者对用量的需求。

三、通过色彩的运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中教师可以教导学生,粽子包装的色彩应该考虑色彩象征性和人的心理因素。红色象征节日喜庆,绿色象征着新生命,黄色象征泥土和大地,蓝色象征天空等。在用色上粽子的包装用明度和纯度相对艳一些的颜色,如以红、黄、绿为主色调,在增加节日喜庆气氛的同时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在包装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必须要考虑到人的心理因素。通过色彩,人们常常可以幻想成不同的食物,味蕾也会有不同的感觉,这就是色彩赋予包装的魅力。粽子是中国传统美食,在食品包装上,怎么运用色彩体现色香味,让消费者不品尝,只看包装就知道其味道呢?粽子的包装用色上应该多考虑人的民族情感,使用一套色彩艳丽明快颜色的色调。按风味象征的颜色进行包装设计,在融入当代元素的同时,能将中国传统文化表达得恰到好处。

四、通过粽子构成设计体现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中教师可以教导学生,粽子内包装和外包装在结构上应该具备多样性。粽子的内包装可以考虑:微波杀菌包装、无菌包装、真空包装、脱氧包装等。不同的复合材料可以将食品有效地进行保护,对于企业可以延长其销售期,对于消费者可以延长其保质期。粽子外包装结构设计上可以使用中国古代的锦盒、竹筒、篮子等作为外包装。包装材料可以选择环保健康、并能循环复用和再生利用的材料。使用纸材料做粽子的外包装,在塑造外包装形态、印刷和销售中均占优势。纸材料可以出设计四边体、六边体、八边体和圆柱体等各种形态的外包装形态,并可以设计成有中国韵味的锦盒。竹子同样是环保材料,在包装上也得到了广泛使用,可以使用竹筒作为粽子的外包装,既复古、唯美又可以当装饰品。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设计包装的题材上多考虑到传统文化元素,将两者融合并得到很好的升华。同时,教师要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加强粽子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增强学生的包装设计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摘要:粽子是端午节必吃的传统食物,它有着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文章从文字设计、图形设计、色彩运用和结构设计四个方面粽子包装设计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渗透进行研究,将粽子包装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纽带联系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包装设计能力。

关键词:粽子,包装设计,传统文化,渗透

参考文献

[1]刘颖,杨猛.包装设计中“五感”应用的探究[J].包装工程,2011(12).

[2]王建民,王葆夷.论产品包装设计中的有效信息传达[J].包装学报,2013(01).

[3]马明琮,刘曼,杨小佩.创意在包装结构设计中的体现[J].大众文艺,2011(01).

[4]王晓玲.包装设计中的字体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2011(05).

传统文化与设计教学 篇2

课程简介:本课程结合文化学的一般知识,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特点、价值取向、基本精神及历代哲学、宗教、伦理道德、礼仪制度、婚丧嫁娶、衣食住行、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教育科举等。并就中国传统文化在环境设计及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做阐述,分析环境设计及建筑设计当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与理论(6学时)

第一节 中华国学

一、以学科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以儒家为主流;

二、以思想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以儒家主导;

三、以《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经部为重。第二节 宗教思想

一、重视人生修养,关心人的价值。

二、提供精神动力,追求真、善、美的境界

三、重视人生道德,强调心性修养。

第三节 传统哲学

第四节 建筑理论

一、周易

二、道德经

三、风水学

第二章 传统建筑哲学的应用(6学时学)第一节 聚落选址

一、都城选址布局

二、村落选址布局

三、住宅选址布局 第二节 城乡规划

一、轴线式布局 二、五行说布局 三、八卦形布局 四、九宫格布局

五、山水化布局 第三节 建筑布局

一、风水学环境模式

二、对称式群体布局

三、院落式空间组合

四、严格的礼制等级 第四节 室内设计

一、风水原理

二、风水布局

三、陈设与饰品

第三章 朴素的绿色建筑思想(6学时)第一节 结合气候

第二节 利用地形 第三节 关注人文

第四节 顺应自然

第五节 整体生态

第六节 就地取材

第四章 科学地继承传统哲学(6学时)第一节 认识

一、传统建筑文化的本质

二、传统的天人关系思想

三、现代认识的误区 第二节 摒弃

一、儒家思想存在封建理念

二、道家文化走向迷信误区 第三节 继承

一、建筑形式的借用

二、组群布局的沿用 第四节 弘扬

一、天人合一思想

二、天人感应的哲学观

传统文化与设计教学 篇3

【关键词】中国建筑设计史 课程教学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36-01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时间较长,是经过时代沉淀的文化,见证了中国建筑设计从古至今的发展。建筑设计是建筑行业的名词,是指建筑物在开展建筑之前,建筑设计人员依照建造的工作,将建造过程中会发生的所有问题进行模拟规划,制定好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图表和文件体现出来,中国是从清朝后期才逐渐形成建筑设计的观念和技术。研究中国建筑设计的历史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指导,每个国家的建筑物发展都不能脱离实际的文化背景,依据相应的文化背景才能设计出能够反应当时社会环境的建筑作品。因此,将中国传统文化同中国建筑设计史的课程教学相联系,有其实际的研究意义。

一、中国建筑设计史的教学目标

中国建筑设计史包括建筑学和设计学两方面内容,是建筑类专业教学中的基本学科。现阶段,一般的教学形式只是分析建筑设计知识的个别方面,很少对其进行综合研究,只学到了古典建筑物的表面发展,很少去探究建筑物产生的背景以及变化的影响因素。因此,要加强对中古建筑设计史的深入学习。

建筑设计是将建造技术和设计艺术相结合的双性学科,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利用结构、原材料、工程建造以及空间格局形成技能学习;二是依据时代背景、文化习俗、地域分布等社会人文形成不同设计的特征[2]。因此,建筑类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建筑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学习中国建筑设计的发展历史,促使学生能够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构建思维知识体系。由于建筑设计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让学生认识到建筑设计和社会发展相互联系,从而学习到建筑设计的本质。

二、研究中国建筑设计史课程的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

(一)传统文化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依据

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是漫长的,经过长时间的社会变革和发展,随之不断发展的,中国古代建筑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3]。实际上,中国建筑设计的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一样都是逐渐发展完善的,受到孔子儒学思想、易经理论、阴阳八卦、星辰天文等传统学说理论的影响,与现实环境相适应,逐渐形成了独具中国特征的文化理念,发展完善之后就变成了一种附有深层次内涵的标准。这个标准影响着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发展和转变,同时也对绘画、服装、药品等学科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古代建筑设计的留存、延续,完善了传统文化的发展,两者相互影响。

因此,开展中国建筑设计史的课程教学,要分析古代建筑的表面特征,依据中国传统文化,才能把握建筑设计的内涵。但是,现代教学往往忽视了这方面的研究,因此,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建筑设计教学的联系。

(二)传统建筑体现传统文化

建筑物是依据设计进行建造,人的思维活动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因此,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一定会对建筑物的设计者产生影响。从人类出现直到清朝灭亡,传统文化一直对建筑设计起着制约作用,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分析。

1.宇宙观对建筑设计产生的作用。宇宙观是通过天文现象来预测国运变化、人事凶吉、天灾人祸等,其本质是人类无法掌握命运。

2.自然观对建筑设计产生的作用。在中国古代,自然的本意是自然而然的意思,就中国文化本质而言,自然是被分为“自”和“然”两部分,指的是人体本身和外围世界的物质。

人自身、花、鸟、水等是物质界的组成部分,在这种观念下,人同其他物质要素是处于一样的位置,提供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维观念。

3.环境观对建筑设计产生的作用。环境观是指人和周围的环境因素相互联系以及认识。古代人们对环境是非常重视的,比如:人去世后,埋葬的位置要经过风水先生的推算,盖新房子,要选择大门的朝向以及房子的方位,这些都非常讲究。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两方面开展对中国建筑设计史课程的教学同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中国建筑设计史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学习中国建筑设计史能够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形成知识思维体系。中国传统文化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基本依据,同时也是传统建筑设计的体现,研究中国建筑设计史课程的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能够让学生认识到社会文化的发展会造就相应的建筑设计模式,同样建筑设计的发展也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所以要真正把握建筑设计和创作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李明月,单全.从日本建筑文化看中国建筑设计的民族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1)

[2]景泉,杨磊.基于传统文化的中国现代建筑探索[J].建筑创作,2010(9)

传统文化与设计教学 篇4

在现阶段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盲目效仿西方标志设计形式的情况较为普遍,在设计标志时只是一味追求图形的眩目和视觉冲击力,所设计的标志作品往往缺乏内涵和深度。因此,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具备将中国传统吉祥文化融入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能力,是有重要意义的。这不仅能使得学生停止一味对西方现代艺术简单的模仿和挪用,使标志设计教学走出形式主义的误区;而且对于学生较高层次审美意识的形成,乃至对于整个设计教育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本文就此略抒浅见,以期与同仁们进行深入探讨。

一、在标志设计教学中往往忽视了不同的文化要求不同的标志设计

标志设计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已被各大艺术院校的许多专业列为必修课程。它常常是学生在学完专业基础课后,进入专业课学习的第一站。但有些教师由于过多受西方设计思潮的影响,完全从包豪斯教育体系出发,在理论知识教学中忽略了中西方文化背静的差异。因而在命题辅导教学环节中,过多从西方构成的角度引导学生,设计过于注重作各种点、线、面、体的分割与组合,过多强调标志的形式感和现代性。不少学生在处理标志造形时只会狭隘地从简化的字母、字体以及现代抽象形的角度来着手进行标志设计。针对这一弊端,有过这样的讽刺:某拉拉队设计了一形象为“BS”的标志,取意“必胜”二字首字母缩写,但结果比赛却输了,回头一想方才大悟,原来“必输”的首字母缩写也是“BS”。可见简单的从字母组合出发设计标志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学生所设计的标志大都缺乏中国的文化韵味和民族根基,缺少民族特色,使观者感到陌生。因此在标志设计教学中必须重视不同的文化背静对标志设计的影响,要在标志设计中体现出本民族的特色。

为进一步说明,文化的差异会对标志设计的要求不一,我们将中西方文化做一下比较。西方人往往以秩序、和谐、比例、平衡为美的最高标准与理想,无论是西方的传统哲学还是宗教哲学里,西方人始终坚信美的根源是在人本身以外。在艺术表现中,往往更注重科学精神而去研究外在固定的秩序。因此在很多标志设计中往往能体现出一种理性。再看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刚好相反。中国人认为,人心是上通下达,包容一切的。人不需要到心灵以外的地方去寻找美的根源,在艺术创作更强调“写意”性。五千年的历史文明,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与历史因素,造就了我们与众不同的文化内涵。因此具备本民族特色和感性色彩的标志更符合我们中国人的审美,2008年具有中国特色的奥运会标志成功设计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作为高校设计系老师,我们担负着培养新一带设计师的沉重使命。当前有不少素质低劣的设计者呈给大众的不是美的享受,而是打着“前卫”的旗号从西方拾来的一些“牙慧”造成视觉污染。这些不良的因素,干扰着未来设计师正确审美观念形成。因此在专业课教学伊始,标志设计课程中,就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我们责无旁贷。

二、中国传统吉祥文化的现状及与对现代标志设计设计的影响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吉祥文化盛久不衰,巍巍中华,传承着数不尽的吉祥文化;如意吉祥,福寿平安,是中华民族千古不变的热望和追求,在中国这个以农业为本的国度里,延续了数千年,根植于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我国吉祥文化大致可分为物体吉祥和行为吉祥两个方面。物体吉祥,主要体现在我国历史上众多吉祥物,两者中以物体吉祥对于标志设计的影响更为深远。

中国传统的吉祥之物繁多,表现形式最多的是以图案、纹样形式出现的吉祥纹样,它们表达了人们追求的各种美好愿望。如今吉祥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宝库中一笔珍贵的财富即使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它那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依然熠熠生辉。标志以象征性的语言和特定的造型传达信息。因此标志设计的立意则成为设计成败的关键所在,而中国传统吉祥文化那广泛的题材所蕴涵的底蕴恰恰成为标志艺术创新的来源。把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奇葩—吉祥文化,融入现代标志设计之中,必定会使标志设计更具文化性与民族性。同时也对如何将其它传统文化与现代标志设计融合,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三、现代标志设计教学如何引入并融合传统吉祥文化

首先,从传统吉祥文化的角度看,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对传统吉祥文化的引用决不能生搬硬套,如此只会使得标志的内容和形式严重脱节,因此在对吉祥文化进行引用时,首先要从标志的立意出发,在传统吉祥文化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在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通过联想的方式,使标志的立意与传统吉祥文化,在偶遇、交合、撞击的过程中引发象征意义,以意传情。以武汉和合面馆的标志为例,作为中国传统面馆在标志的立意上必然是希望生意兴隆,和气生财。带着这样的设计理念在传统吉祥文化中寻找契机。而和合二仙是民间的欢喜之神,在中国传统习俗上被视为和美协调的象征,因此将其作为标志设计的切入点和原形十分恰当,于是设计师将“和合二仙的法器”与“和”巧妙融合,设计了一款洋溢着中国吉祥气息的标志。由此可见,要想把标志设计好,必需对传统吉祥文化作深层次研究,只有把标志的内容和形式有机结合起来的标志,才能真正给观者较大的联想和视觉冲击。

其次,从标志的造型看。作为现代人往往对于许多信息都只是一瞥而过,而无法细看细嚼。所以要让学生明白,作为一款符合当代社会特点的标志,在形式上必须鲜明强烈。标志的易识别性,直接成为现代标志的衡量标准。而传统吉祥文化从厚重的历史中走来,他的形式往往是繁琐复杂的,为使其适合当代社会的节奏,其造型必须经过消化和提炼。在标志设计中必须将传统吉祥图形中众多的视觉元素经过图形处理和位置经营,化繁为简、变零为整,而构成新的主体,达到“言简意赅、以少胜多”的效果。因此在对传统吉祥文化的载体—吉祥图形进行处理时,不能盲从客观造型和特征,而是要对原形进行大胆的切割和舍取,图形主体往往只是截取原形最有特征的部位、肌理、纹样给观众是一条线索顺藤摸瓜。如武汉和合面馆的标志,将传统的和合二仙形象进行提炼,截取最代表二仙特征的法器,宝盒与荷花,“以少胜多”浓缩成其标志。

最后,从标志设计的设计思路看,与传统吉祥文化结合很好的现代标志,犹如一首韵味十足的诗,它既传承着过去,又开创着未来。因此在教学中应提醒学生,在运用象征表现手法进行设计时,应尽量减少隐喻的成分,让标志内涵的表述更直观。

参考文献

[1].左汉中编著.《中国吉祥图像大观》.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

[2].沈利华, 钱玉莲著.《中国吉祥文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

[3].吕中元, 彭年生主编.《中国标志创意.综合专缉3》.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

《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识记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理解不同的文化对不同民族的经济政治的影响,以及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文化对经济、政治产生影响的案例,以及教师对知识的讲述完成本课的学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文化对经济政治影响的分析,使学生树立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从而树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的意识;

2、通过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使学生树立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贡献的国家主人翁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教学难点: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

重难点突破:引用案例,让学生讨论分析,教师加以引导和点拨;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文话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讲述法、小组合作讨论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前一节课我给大家展示的文字载体的变化吗?从甲骨文到简牍到纸质版的文字再到今天被普遍使用的电子书,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那种形式的文化载体,它们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之上,在不同的生产方式下,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的载体。可见文化与经济之间是有密切的联系的,那文化与政治呢?它们之间的又有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揭示他们之间那种微妙的关系。

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 讲授新知 :

请同学们看第九页的这几项活动,然后把它们按照经济、政治、分化分类。(学生阅读课本材料进行分类并作出回答)

请大家看第三个:到市场上购物,挑选中意的商品。若我是一个古字画收藏家,我听说某地有个画展,我去了,并在画展上买了好几幅我中意的字画,我的这种购买行为除了经济活动之外还可以把它归纳为什么活动?还有,请看最后一个,若这个听证会是一场价格听证会,那么这只是一种单一的政治活动吗?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活动我们难以简单地把其归结为经济或者政治或者文化活动,这都是因为经济、政治、文化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交织的关系!而且,经济、政治、文化是我们社会生活的三大基本领域。

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板书]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

今年是建党90周年,为了庆祝建党90周年,不论是学校、还是政府都举行了一系列的文艺表演等节目是吧?甚至还出了一部电影《建党伟业》。这些文艺节目和电影无疑都是文化活动。那我们同学想想若是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能为我们表演文艺节目来庆祝建党90周年这一政治活动提供表演的场地吗?能拍出那样效果的电影吗?

(学生回答)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板书] 一方面经济是基础,为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奠定物质条件,政治文明和文化的发展归根到底要受到物质文明发展水平的制约。离开了经济这个基础,物质文明上不去,政治文明和文化建设就因失去基础而成为一句空话。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中,经济处于基础和中心的地位。另一方面,一定的社会文化反映着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状况,经济和政治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在这里,我们同学要注意:那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石中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接下来请同学们看两则材料:

材料一:世博会不仅是一场展示各国、各地区科技、文化特色的盛会,其背后给是一场“暗潮涌动”的经济盛宴。据专家估算,上海世博产出影响794.77亿元,增量消费468.64亿元。其经济产出效益抵得上3个北京奥运会。

材料二:世博会还是一个外交盛会,是中国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平台,“和谐世界,从邻开始”,我们以上海世博会为契机,大力促进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什么问题?(学生思考并作出回答)

2、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有位哲学家曾说过: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这一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1)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2)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文化与经济政治除了相互影响之外,还相互交融。

二、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首先请同学们看材料:

材料一:美国的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20年前还居于第12位,现已上升到第4位,美国的影视业,已成为全美居于前列的创汇产业,与其航天航空业和现代电子业并驾齐驱。在美国400家实力最强的公司中,有1/4是文化企业。

材料二:有材料显示,美国好莱坞生产的电影产品,在世界电影市场的总体占有率达百分之八十以上,它们不经为美国带来丰厚的商业利润,而且到处推销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消解着别国的民族文化和文化精神。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并讨论这两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讨论并陈述观点,教师加以引导和点拨)根据同学们所陈述的观点,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材料一反应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板书](1)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3)文化产业、文化消费、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根据同学们对材料二所反应问题的陈述,我们看以看到: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板书](1)文化与民主政治相互交融.影响政治文明的发展。

一方面,政治文明的发展受一定的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另一方面,文化素质影响公民政治权利的行使。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文化水平提高了,人们受到的教育、接受的信息就越多,活动的领域就越广,民主法制和权利意识就越强,这些都会影响人们的民主素质和民主水平,使人们更好地进行政治参与,行使民主权利。

举例:代表的提案权、审议权需要代表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政治文明建设本身也有文化的内容,如听证会的民主参与、执政为民的人本主义文化思想等。(2)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电影《阿凡达》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浓重的美国政治色彩:如崇尚暴力“美学”,武力解决问题,个人英雄主义、承担拯救文明的重任等,我们都可以感受到美国所推行的文化霸权主义。

从文化与政治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到各国都在重视发挥文化的力量,文化也是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文化的作用更加突出地表现在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 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11页的内容,找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学生阅读课本并回答)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一个民族的凝聚力源于民族共同的生活条件和生产过程源于民族董彤的语言、风俗、只是、思想道德等文化内容。文化蕴藏着一个民族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是统一思想、规范行东、保持团结稳定的强打精神力量。

从古代的四大发明,现代的两弹一星、神舟飞船、嫦娥号等等一系列的发明,都深深地有着我们中华文化的印记,展现着文化是民族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在世界全球化的今天,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文化上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我们国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国家,我们在全球化背景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应该怎样做呢?

2.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综合国力

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功夫熊猫》是美国导演马克导演的一部以中国的国宝大熊猫为原型,利用中国的传统武术文化为主题的动画片,该影片在中国内地上映三周就得到1.35亿的票房。同样,还有根据我们的历史传说制作的大片《花木兰》,让我们在看着影片的时候五味杂陈。

面对如此情景,我们应该如何让应对类似情况的发生?(学生思考并回答)

我们归纳一下同学们所说的,那就是要充分地开发我们国家的文化资源、提高民族文化竞争力,我们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课堂小结】

下面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知识要点)【板书设计】

第二框 文化与经济、政治

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2、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1)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2)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文化与经济政治除了相互影响之外,还相互交融。

二、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板书](1)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2)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3)文化产业、文化消费、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1)文化与民主政治相互交融.影响政治文明的发展。(2)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综合国力

传统文化与设计教学 篇6

【关键词】民族文化元素 包装结构设计 融合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包装设计文化有了更高的要求,包装设计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单纯地追求视觉的表现而忽略结构的功能作用与单纯追求结构功能而忽视视觉的表现同样都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推陈出新的现代生活方式和消费观更加影响各种设计思潮的变革,打破了传统教学的设计思维和风格[1]。在功能上满足顾客需求成为我们首要考虑的问题,为此对视觉传达方向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提出新的整改方案,在包装设计教学中加入包装结构内容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丰富现代包装容器设计的表现能力,也是未来包装设计专业发展的趋势。广西是个多民族地区,民族文化遗产丰厚,在包装设计领域中,应该关注本土资源,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文化的优势,将本土材料及民间的制作工艺运用到包装设计行业中,成熟的民间工艺可以为我们的创新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也可以以此作为本土经济开发的方式,带动本土经济的发展,为现代学科的发展带来生机。这样的教程整合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出许多优秀的、新型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还达到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推动我国包装设计行业的创新发展[2]。

1 包装结构设计与民族文化交融的特性及应用背景分析

包装设计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分为构造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两个完全不同但又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学科,包装结构设计属于工业包装领域,不同于一般包装设计的平面展开,它有机地吸收、整合了不同学科的新理论、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针对产品本身的特性,在民族文化元素与包装结构设计中寻找一个合理的契合点,巧妙地运用本土文化资源和工艺制作技术,提高包装的艺术性和实用性,才更易被消费者接受,产品才会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因此,民族文化元素介入包装结构设计,在包装设计专业领域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长期以来,艺术院校的包装课程在教学上均倾向于视觉方面的设计,大多停留在表面的装潢和美化阶段,缺乏相互之间的横向交流与沟通,缺乏创新,不利于现代包装设计人才培养。在科学发展的今天,无论是单一的外观视觉设计还是结构工程设计都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注重平面视觉传达的包装设计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现代包装容器的设计不再仅仅是容纳、保护商品的简单作用,要注意它的审美性、 功能性, 还应考虑它独特的文化魅力,设计内容上做些整合改革,提出新的设计方向,设计必须有独特的个性。把民族文化元素同包装结构设计联系起来,体现民族文化的精神实质,形成独特的设计体系,是包装设计教育与市场接轨的重要环节。广西艺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通过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逐步形成了合理的教学模式。通过努力,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成功地与广西民族印刷厂合作完成系列月饼盒包装,工艺精美,图案融入了民族的元素,在市场上形成独特的风景,社会反响较佳。借靠中国和东盟的资源优势,民族文化的发扬成为宣传广西民族特色的直观表现方式,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组织师生先后参与中国—东盟礼品包装设计、吉祥物设计等。出色的表现得到中国—东盟组委会的认可,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2 本土元素与包装容器结构设计融合运用的表现形式

基于现代艺术设计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现状,对民族元素介入现代包装容器设计的自然材料、民族图案、传统工艺等运用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加强艺术学科的交叉融合,为我国创作出更多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创新性的现代包装作品[3]。

2.1 民族图案、纹样及色彩的运用

图形是包装视觉设计中重要的要素之一,是对产品内容形象化的表现,不同的图形运用体现了不同民族、国家、地域的风俗文化,包装设计的成功不仅来源于主题的准确与构思的新奇,还要在装饰取材方面合理运用,产品才能发挥出自身魅力与内涵。使包装设计结构造型丰富多彩。

少数民族的传统吉祥纹样,当其个性特征恰到好处的表现出来时,包装上的纹样对人的视觉感官能起到最直接的能动作用,呈现出对人类最直观的情感。而作为地方特色包装的附加物,吉祥纹样的使用无疑给设计的装饰带来犹如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包装更具有特色。

色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在商品的包装设计中,图形、文字依赖于色彩配合,不管是包装的形式,还是外包装的图案与文字,都离不开色彩的良好搭配,很大程度上也依赖着地域风俗所产生的色彩审美倾向,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中,通过文化的积淀已经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一套色彩。

2.2 传统制作工艺的运用

2.2.1 藤编与包装容器结构融合运用。藤编、竹编是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常见的制作工艺,取材于大自然,通过折叠打结等间接编织,在民间被制作成筐、篮、篓、笼等日常使用容器,而藤编工艺融入的包装容器造型设计极具民族特色,审美价值极高。将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制作运用到当代包装容器设计中,能够使产品包装变得精美的同时,更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绿色设计。例如广西侗族藤编酒壶,编织的纹路花样非常考究,工艺精细,独具鲜明的地方特色,广泛用于生活中,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2.2.2 陶瓷与包装容器结构融合运用。包装容器发展的最初形态是用简单的粗陶容器来装载运输物品,由此陶瓷容器作为生活必需品进入民间生产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设计领域逐渐开始重视对容器造型和外观的设计,将传统陶瓷制品工艺作为表现技法运用在现代包装容器设计中,包括材质、造型、文字、图形、色彩、以及视觉元素等方面整合,呈现出极富有民族传统内涵的容器形态,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例如广西的古岭神酒,陶瓷酒瓶运用陶土原色,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周身使用凹槽工艺,印制具有广西地域特色的壮锦纹样,灵活地运用到酒包装容器的视觉与触觉的设计中,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不仅继承和弘扬我国地方传统陶瓷手工艺,同时又推进了绿色设计,并对我国绿色包装设计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2.3 材料与包装容器结构融合的运用

材料是商品包装设计中的物质载体,是设计风格最直接的体现。不同材料的运用反映了不同民族、国家、地域文化特色。随着社会的发展,极具地方特色的包装在材料选择和制作工艺上都有所改进,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包装材料的选择上应推崇自然绿色材料,就地取材,利用本土资源优势,如草、竹、藤、棕等天然材料,在广西具有丰富的资源。制作上保留历史上沿袭下来的基本形态,以手工为主的加工方式制作包装与容器,将传统形式内容重新整合。比如说精致的玻璃与原始麻绳在酒包装中的组合运用,体现了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由此可见, 包装材料的运用与民族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4-5]。

结语

综上所述,包装设计要遵循民族文化特点和地域特色,地域文化理念在包装中的运用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着让世人赞叹的精髓文化。将地方民族文化融入包装容器结构设计的创意构思,形成了广西艺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独特的教学模式,为今天从事视觉传达设计的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也为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艺术设计人才,只有充分地将包装结构设计与民族文化相融合,才会开创出独具特色、更具文化内涵的包装设计品牌。

参考文献

[1]朱云云,张雪玲.包装设计教学与市场接轨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8年34期.

[2]杨珩.论陶艺介入现代包装容器设计研究的现实意义[J].中国陶瓷,2008年05期.

[3]黄超,王艳婷.综合性大学艺术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年08期.

[4]王静.包装设计中应用环保材质的研究[J].中国包装工业,2013年20期.

传统文化与设计教学 篇7

(一)新生研讨课的作用

新生研讨课萌芽于19世纪德国柏林大学“小组研讨课”,当时仅限于研究生以及高年级本科生的教学。1959年哈佛首创“新生研讨课”以强化大一新生的学术经历[1]。大一新生会面临从高中到大学的转换期,新生研讨课的作用是培养学生逐渐掌握学术研究和思考方法,并通过研讨、观点碰撞和主动式学习产生新的思想与论点,学会通过团队协作推进工作。新生研讨课的主要价值在于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选择,营造学术氛围,培养探索精神[2]。新生研讨课对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目前国内高校对于新生研讨课的研究刚刚起步,非常缺乏风景园林学科新生研讨课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

(二)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教学的现状

南京林业大学是一所以林业学科为特色,以资源、生态和环境类学科为优势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现有本科专业72个,其中“园林”专业是首批国家特色专业,被列入教育部“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以及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本科阶段园林专业教学是基于多学科知识点的系统化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学习能力与设计、工程实践能力相统一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大一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整个大学阶段专业学习的基础,对于未来的学业发展与就业具有根本的影响。因此,必须从大一开始注重提高学生对于专业实践与专业研究的感悟能力与主动式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会进行专业的思考和研讨。

(三)“园林文化与技术”新生研讨课的意义

1.培养学生对园林文化的兴趣,使学生充分感悟不同文化背景的园林特点,了解园林文化与技术的一般规律,打好创新型园林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基础。

2.带领学生体验风景园林研究的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学术思辨的基本方法、学会主动式学习的技巧,激发其学习与研究风景园林的兴趣,打好学生的学术研究基础。

3.通过团队协作、小组研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树立正确的合作态度,能够充分利用团队优势推进工作。

4.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园林学科新生研讨课的作用,通过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新生研讨课的教学方法,推进园林专业教学改革。

二、“园林文化与技术”新生研讨课的定位与教学目的

(一)“园林文化与技术”新生研讨课的定位

1.园林行业需求和教育培养目标。伴随着城市建设“千城一面”的现象,以及工业发展引发的世界性环境生态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社会对风景园林行业的人才要求越来越严格。风景园林从业人员必须重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在掌握风景园林理论与文化的基础上,正确引用并指导园林设计以及技术的操作。学科快速发展,学校盲目扩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仍处于摸索和发展阶段[3]。中国古典园林自成体系、历史悠久,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我国园林教育应注入自己的文化特色,深入挖掘我国传统园林文化,引导学生将中国古典园林思想合理正确地运用到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当中。同时,合理吸收国外先进园林文化与技术,真正做到文化与技术的交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课程体系构建。在了解风景园林行业需求和确定教育培养目标的情况下,构建“园林文化与技术”新生研讨课的课程体系。以国际视野下的园林文化、园林技艺及其相互关系为教学知识轴线,开设新生研讨课。通过专题研讨、师生互动、团队协作、小班针对性教学等方式,在实践中探索研究型、创新型风景园林人才的培养方法,在理论上研究风景园林学科新生研讨课的教学规律。通过实践总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不断提升对新生研讨课的认识,推进园林专业教学改革不断前进。

(二)“园林文化与技术”新生研讨课的教学目的

1.加强对风景园林历史文化的了解。面对绚丽的设计图纸,大部分学生忽略了设计背后的文化意义,而过多地去追求构图“形式”。许多学生在重视方案设计技能训练的情况下,抛弃了支撑园林设计和营建的文化理念以及逻辑思维。“园林文化与技术”新生研讨课通过小组研讨、师生互动这样区别于传统授课的方式,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进行不同文化背景下风景园林历史的专题研讨,培养学生对风景园林文化历史的兴趣,加强对园林文化的了解。

2.促进先进园林技术的学习。在对园林文化有相对了解的基础上,开展对园林技术的研讨。通过案例讨论引导学生熟悉园林技术与园林技艺相关知识,再经过团队协作、小组研讨等方式体验园林规划设计的全过程。由此在促进各种先进园林技术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他们懂得一个作品的成功是团队协力的成果,懂得如何利用团队协作的优势推进工作。

3.培养专业思辨能力。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园林文化与园林技术是风景园林的两大知识轴线,两者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园林文化与技术”新生研讨课将带领学生对这两大知识轴线进行学习与探讨,体验理论与实践的穿插结合,感受风景园林的研究过程。在开放式的课程进行的过程当中,不仅培养了新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自己的专业有了初步了解,而且锻炼了他们主动思考的习惯,以及提高了专业思辨能力,懂得如何让知识融于兴趣,如何运用理论结合实践。

三、“园林文化与技术”新生研讨课的教学设计

(一)基本知识点体系

风景园林专业课程包括理论与设计两大类型,成系列的规划设计课程为教学体系的中心,相关理论知识点是围绕提高学生规划设计能力这个目标来设置的[4]。“园林文化与技术”新生研讨课将围绕园林史、近代公园发展,园林技术等几个知识点构成的知识点体系,组织学生进行研讨。

1.传统园林史。园林历史的发展见证着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变化,大体上呈现四个不同的阶段:人类社会的原始时期;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18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社会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时期[5]。我们现在所称的园林史文化主要发生在第二个阶段,即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由于文化传统和社会条件的差异,使得这个历史阶段出现的园林艺术百花争妍,各个时代各个地区形成各自的园林风格甚至园林体系。例如古罗马园林体系、文艺复兴园林体系、中国古典园林体系以及日本园林体系等等。“园林文化与技术”新生研讨课将从中国古典园林史、日本造园史、西方园林变迁史等几个方面对园林文化历史这个知识点进行阐述,使大一新生在参与研讨的过程中对自己专业历史知识进行补充,培养对专业的兴趣。

2.近代公园发展。近代公园发展主要源于美国公园运动,源于奥姆斯特德主持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在美国的城市公园运动中,不仅建设了大量的公园绿地,从根本上改善了美国的城市环境,更重要的是很多城市从保护水系、防灾等角度出发建设了公园路,将单个的城市公园绿地联系成为公园体系,促进美国城市早于欧洲形成功能比较完整的绿地系统[6]。新型城镇化目标下,城市绿地系统的构建关系到我国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大事,也对现代风景园林规划从业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从研究还是规划设计的角度,近代公园的发展史都是风景园林行业的重要知识点。

3.园林技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主要包括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专类园规划设计、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风景区规划设计、滨河绿地规划设计等等。风景园林一系列的课程包括园林历史文化理论都是围绕园林规划设计为核心展开,“园林文化与技术”新生研讨课将带领学生针对这些专项景观设计技法进行研究以及分组练习、探讨。鼓励学生将前期所吸收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规划设计实践中,在练习设计技法的同时,锻炼学生们看待问题的思辨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模块设计

“园林文化与技术”新生研讨课的授课对象是大一新生,该课程的目的主要是使新生对自己专业有个较为系统的了解,培养他们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以及确定自己以后甚至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区别于高年级学生顶峰专业课程的学习,该新生研讨课将以主动交流为主,内容广泛但针对性不需太强,重点是带领学生体验风景园林研究的过程。“园林文化与技术”新生研讨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模块,每个模块教学内容与目的不同,但循序渐进,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三个模块分别包括理论基础模块、案例分析模块和规划设计模块,理论基础模块是理论教学,案例分析模块和规划设计模块是实践教学。基础模块以专题研讨、师生交流为主要教学方式,以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园林历史以及掌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基本设计技法为主要教学目的。案例分析模块以分组调研、汇报的形式引导学生对经典优秀案例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进行解剖和分析。规划设计模块是对前两个模块以及所有理论知识点的总结,将学生分组进行规划设计作业,这是学生利用思辨能力解决问题,将理论融于实践,并进行自我测试的重要环节。三个教学模块相辅相成,依次进行,将课程教学知识点串联成系统的知识点体系。

四、难点与展望

针对学生专业学习中出现的被动式学习、缺乏学习兴趣、团队协作不顺、不会自我拓宽专业知识点、缺乏专业思辨能力等问题,研究如何将知识的学习融汇于兴趣之中,如何使学生产生思想碰撞,如何具有专业思辨能力,如何获得团队合力。通过教学模块与教学方法达到这些要求,是该新生研讨课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园林文化与园林技术是风景园林两大知识轴线,两者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园林文化与技术”新生研讨课注重培养学生分析两者辩证关系的能力,提高学生看待问题的思辨能力。从文化与技术的视角研究园林,也有助于产生思想碰撞,激发学生研究园林的兴趣。

思辨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构建针对性教学方法与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思辨能力是本课程设计研究的重点。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以引导为主,调查和研讨是师生最主要的教学活动。大一学生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教师如何控制教学节奏、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该如何协调,教师该如何具体引导学生进入思辨的过程,这是课程顺利成功进行的难点。

虽如今新生研讨课的研究发展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但在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已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随着国家对发展教育事业的资金以及人才资源的不断支持,大量海外高层次人才投入教育科研事业,将为传统教育方式的改革注入新鲜血液。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园林文化与技术”新生研讨课教学体系将会逐渐得到完善。

参考文献

[1]张红霞.美国大学的新生研讨课及其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9,(11):93-96.

[2]黄爱华.新生研讨课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04):58-60.

[3]朱祥明.对风景园林教育的几点思考——从设计行业的需求谈风景园林人才的培养[J].中国园林,2007,(11):93-94.

[4]许浩.风景园林专业空间信息技术教学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5,(04):213-215.

[5]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第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传统文化与设计教学 篇8

1 旅游英语的翻转课堂

1.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及其研究现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Flipped ClassModel) 起源于美国, 是一种教师创建视频, 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 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 布置家庭作业, 让学生回家练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 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 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 而课堂则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 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 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近年来,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为国内教育界所推崇, 不少学者和教师如李丽丽、汪晓东、陈晓平都将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手段运用到了自己的教学中;也有不少学者如曾洪伟、李超、张宣积极地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堂以及教材的编撰中。

1.2 旅游英语课堂翻转的可行性

在旅游英语这门专业课上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可行性。首先, 旅游英语课程多设置在英语专业高年级, 学生通过前导课程诸如综合英语、听力、口语、写作、翻译等的学习, 在英语听、说、读、写、译各方面都具备一定的基础, 所以在读懂课本, 听懂教师授课内容上几乎没有语言障碍。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旅游英语课堂上所需要加强的是导游业务知识的学习, 而基本导游业务流程是可以通过学生课下自主学习被理解掌握的。这为翻转课堂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视频, 并完成相应的课后练习提供了可能。其次, 在翻转课堂中, 学生成为课堂的核心。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 又锻炼了英语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 这更有助于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2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堂的必要性

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纲要》规划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 分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大学等学段, 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各学段“教什么、怎么教”, 纲要力求根据各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 设计教育要点, 使之相互衔接、层层深入, 螺旋上升, 形成一体。在大学阶段, 以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 培养文化创新意识, 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一味强调目标语文化的传授, 而对中国文化及其表达方式的传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陈佑林, 2003) 。清华大学张为民等对126名该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了使用英语转述中国特色文化话题的能力测试, 内容包含中国食物、民俗以及历史名胜古迹。结果表明, 大多数受试者不能很好地用英语表达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 在可以接受的表述中还有较大部分为解释性意译 (张为民, 2002) 。南京大学从丛教授也发现:有些博士生有较好的基础英语水平, 也有较高的中国文化修养, 但是一旦进入英语交流语境, 立即呈现出“中国文化失语症” (从丛, 2003) 。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堂教学, 有助于实现英语和中国文化的结合, 满足了中国对外交往的需求, 能有效防止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失语”。作为英语教育工作者, 应有意识地在课堂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样做不仅能培养和加强学生的“中国文化输出”意识, 而且能教会学生运用规范英语表达本土文化, 让我们的跨文化之路不再充满空缺和误解。

3 旅游英语翻转课堂的教学活动设计与应用

3.1 中国传统文化在旅游英语课堂中的融入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旅游英语课堂, 能有效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失语”;形成对学习旅游英语课程有意义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体系。

结合旅游英语课程的重点,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 具体设计如下:

3.2 翻转课堂的教学活动设计与应用

翻转课堂教学活动主要包含三个环节:课前、课中、课后。

3.2.1 课前设计

在课前,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英语语言能力, 设计好学习任务单, 制作导游实务相关教学视频。布置有针对性的练习, 比如要求学生搜寻与某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文本、图片、视频等。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准确掌握每章节的教学重点, 同学们还能通过自学更好地理解文化内涵。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英文表达,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 了解彼此的收获和疑问, 并做好讨论的总结和记录, 以确保在课堂中取得最大收益。

3.2.2 课中互动

1)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观看视频, 课前练习中提出的疑问, 汇总归纳出一些值得注意的有价值的问题作为课堂教学引导, 引导学生积极探究问题的答案。

2) 在课堂中创造环境, 让学生在实践中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 在互动中相互学习发现不足。例如在导游接站、途中讲解、和入住酒店这些章节里, 可将学生分组进行真实场景模拟。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能巩固相关英语表达方法, 熟悉导游业务流程。对于能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章节, 也可以采取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 将具体的话题分配给各小组成员, 大家在课下先搜集相关资料, 通过语言的再创作 (中译英) , 最终在课堂上用PPT以专题演讲的形式呈现给同学。在课堂展示之后, 教师通过点评, 更正学生在英语表达方面的错误, 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3.3.3 课后反馈

在课后, 教师需要建立翻转课堂效果的评价体系。根据课中学生的反馈, 对照评价体系的标准, 评判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为完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中国传统文化是否有效地融入旅游英语课堂, 应通过学生在翻转课堂中的传统文化融入度来评判, 即文化融入的广度、深度、用英文表达的正确度和准确度。教师需要设计有效的监控与反馈机制来评判文化融入是否自然, 是否与旅游英语课程形成有机整体。

4 结语

英语专业的学生肩负着中西跨文化交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作为英语教师, 应在不断提高自身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和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的同时, 在课上增强学生对中国本土文化的输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我国教育界的一场变革, 为我们的课堂学习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该模式对教师和学生的素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信息技术和评价体系方面也存在着巨大挑战。高校的英语教师需要不断摸索总结, 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念,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创造出符合我国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旅游英语课堂就是一个舞台, 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和翻转课堂模式的开启必定会碰撞出绚烂的火花, 将舞台点亮, 让学生收获得更多。

参考文献

[1]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4.

[2]从丛, 李咏燕.学术交流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3]陈晓平.传统教育模式被翻转的端倪——“翻转课堂”在成人高校商务英语写作中的实践与体验[J].中国成人教育, 2013 (10) .

[4]陈佑林.中国高校外语教学中的几个误区[J].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03 (2) .

[5]李丽丽.翻转课堂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青年文学家, 2013 (20) .

传统文化与设计教学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整群抽取我校护理学院2011级2班护理专业四年制本科生40名, 均为全国高考统一招生。其中女生36名, 男生4名;年龄19~22岁;汉族22名, 维吾尔族10名, 哈萨克族6名, 回族2名。

1.2 方法

将学生随机分组, 每组10人, 共4组, 分别在4间PBL教室完成授课任务。授课结束后发放新疆医科大学PBL教学效果评价表, 评价内容包括教学方式、教学效果、课堂表现、小组功能、小组教师和案例质量, 每项有“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4个选项。共发放调查问卷40份, 回收有效问卷40份, 有效回收率为100.0%。

2 案例设计思路与原则

2.1 设计理念

2011年我校护理专业被批准成为自治区紧缺人才专业建设项目。项目提出“以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 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努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的要求[2]。

因此, 案例设计既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又要充分体现新疆多元文化背景和地域特色, 培养能够独立分析和处理各种临床问题、作出恰当护理决策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2.2 设计思路与原则

2.2.1 趣味性和专业性融合

PBL教学强调以问题为中心,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学习兴趣, 引导创新思维培养。为充分体现案例的趣味性和专业性, 我们结合民族学生居多的特点及新疆地理特点, 将主人公设计为哈萨克族中年妇女赛尔古丽, 并注重案例前后呼应。如开头部分“新疆天山北麓美丽的草原上, 居住着其乐融融的赛尔古丽一家”, 结尾部分“赛尔古丽和丈夫回到了美丽的家乡, 两个可爱的儿子高兴地欢呼:‘妈妈……’”将学生引入优美的故事情境之中, 既有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 又充分体现医学的专业性和严谨性, 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2.2.2 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结合

现代医学认为, 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不仅应具备完整的专业知识, 同时应富有同情心, 尊重和理解患者。因此, 护理人才培养中, 要注重多学科内容整合与人文知识学习。案例中, 赛尔古丽患有心脏病———重度二尖瓣狭窄, 经过反复推敲, 最终案例题目确定为“心的呼唤”, 既体现主人公所患疾病“心脏病”, 又凸显医学的博爱和人文关怀。整个案例设计涵盖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护理心理学及人际沟通等内容, 打破单一课程界限, 实现跨学科、跨专业综合研究。

2.2.3 临床实践与教学规律统一

PBL教学不局限于书本中的答案或结果, 允许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和分析某个问题, 能使学生创造性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 探索新的问题解决方式, 为学生施展个人能力提供广阔的平台。案例设计做到“三贴近”, 即贴近临床、贴近患者、贴近社会, 同时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如:“她害怕极了, 暗自哭泣。丈夫慌了, 立即四处筹钱, 赶紧带她到医院看病”这一情节, 描述了患者心理和家庭经济状况, 为住院后心理支持埋下伏笔;又如“夫妇俩用很不流利的汉语一路询问医护人员, 花了大半天时间做完了所有检查项目”情节, 既考查了学生与不同语言患者的沟通能力, 又检验了学生对心血管疾病常规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 使学生在模拟临床情境中逐步学习专业知识。

2.2.4 促进教学相长

PBL教学强调教师研究性教学与学生探究性学习有机融合, 教师扮演“导游”角色, 与学生在共同研究中分享研究乐趣和研究成果, 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造性人格的发展。在案例设计中, 隐现问题, 又不写明问题,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术前准备时赛尔古丽非常羞怯, 不愿配合”, 这样的设计体现了少数民族妇女的习俗特性, 引导学生联想: (1) 为什么会羞怯? (2) 哪些因素可能造成患者羞怯? (3) 护士应该怎么办?又如“护士巡视病房时, 发现赛尔古丽烦躁不安”, 此时引导学生联想: (1) 术后烦躁不安是精神因素引起的吗? (2) 是否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或循环系统并发症? (3) 其诊断标准是什么?教学中密切了师生关系, 同时, 教师也在与学生的讨论中得到一些启示, 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3 案例设计步骤

3.1 组织教师培训, 选拔优秀教师

我校选派教师赴内地知名院校学习PBL教学的先进经验, 同时鼓励教师参加PBL教师培训班, 邀请校外专家进行PBL教学方法专题讲座, 选拔取得新疆医科大学PBL教师资格证的优秀教师承担授课任务。

3.2 组建写作班子, 完成案例设计

为使案例既贴近患者、贴近医院、贴近社会, 又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我校组建了以学院授课教师为主, 临床资深教师为辅的写作班子。以从心血管内科搜集的真实病例为基础, 设计相应情景和问题, 反复磋商修订、专家论证后, 完成了“心的呼唤”护理专业PBL教学案例, 整个案例分4幕, 每幕3学时, 共12学时。

3.3 师生动员, 统一认识

召开院级师生动员会, 改变师生固有的传统思维模式, 使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使学生意识到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 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后, 不仅要面临许多不确定的情境, 更要面对不少需要独立解决的实际问题。因此, PBL教学模式对教师专业素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3.4 建立长效机制

PBL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为使之成为长效教学模式, 护理学院在开设选修课的同时应将“是否进行PBL教学”纳入教师考评体系中;将“积极选修PBL教学课程”纳入学生综合评价体系中, 鼓励和引导师生参与到PBL教学改革中, 促进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

4 结果 (见表1)

5 体会

5.1 案例是小组讨论的基础

教学满意度调查显示, 学生对案例质量的满意度为95.0%, 认为案例注重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伦理知识的教授;内容有趣、清晰、真实、基于临床情景, 能激发学生讨论;信息量和复杂程度适当[3]。但一些少数民族学生认为案例偏难, 语言文字描述不好理解。因此, 适用于不同民族护理专业学生的PBL案例设计是今后需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5.2 教学模式改革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关键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对互动性、研究性、合作性学习方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认为小组讨论能引导和启发学生, 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学生认为, PBL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 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能加强师生间的合作与交流, 希望增加PBL教学机会。PBL教学顺应了学生增强创造性、自主性的学习要求。

PBL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是对传统教学的挑战, 是对教师固有思维模式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习惯的挑战。如何将PBL教学发展成为一种常态教学模式, 案例设计是关键, 加强多元文化背景下PBL案例设计及效果评价还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吴殿朝.PBL教学价值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11 (5) :42-43.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印发关于推进自治区紧缺人才专业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S].2012.

传统文化与设计教学 篇10

一、将苏州文化的内容融贯在语文教学中

作者在十个主题的教学中有两个主题以苏州本土文化为主要内容。

1.在“文学与艺术的关系”这一主题中,作者的观点是艺术是人们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因为采用的工具或手段不同,便有了不同艺术种类的划分。如绘画、音乐、雕塑、舞蹈和文学。文学是用语言和文字作为表达工具的。而不同的艺术种类之间是相通的。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以苏州园林和昆曲在古城的水乳交融为例说明不同艺术种类之间的相通的。苏州的园林之城,有“假山假水城中园,真山真水园中城”之称,城内散布着大大小小200多个园林,历史最久的是代表宋代风格的沧浪亭,代表元、明、清三代风格,被誉为“江南名园精华”的拙政园、代表元代风格的狮子林和代表清代风格的留园也颇负盛名。昆曲是综合的戏曲舞台艺术,元代末年由苏州附近昆山千灯镇的自称“风月散人”的顾坚创制,明朝正德、嘉靖年间清曲唱家魏良辅继承古来“以文化乐”的传统,改良昆山腔,采用中州韵系,依字声行腔,“调用水磨,拍挨冷板”,使昆腔具细腻婉转的特色,故又有“水磨调”之称。

作者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园林与昆曲的相通:首先,二者都兴盛于明清之际,发仞于具有广采博取兼容特性的太湖文化(吴文化)。昆曲鼎盛时期也是园林艺术成熟并登峰造极的时期,更是江南文化艺术和商业经济空前繁荣的时期。昆曲与园林水乳交融,相依相存,成为园林文化的延续和衍化。其次,昆曲演唱的地点就是园林。昆曲艺术与园林艺术的完美结合,能使人获得美好的艺术享受和思想净化的双重审美效果。“过去士大夫造园必须先建造花厅,而花厅又以临水为多,或者再添水阁。花厅、水阁都是兼作顾曲之所,如苏州怡园藕香榭、网师园的濯缨水阁等,水殿风来,余音绕梁……”拙政园的“三十六鸳鸯馆”的顶棚采用卷棚顶方便聚拢声音,也是为了方便主人听昆曲而设计的。而虎丘山上的“千人坐”,明清时期,每年八月十五,苏州人便会聚集于此集体演唱昆曲。再次,二者都是极有文化内涵的、极为雅致的艺术形式。昆曲将文学、音乐、歌舞、美术、雕塑、武术乃至杂耍技艺融汇兼容于同一载体;园林则是苏州传统工艺美术的集大成者,包括了建筑、花木盆景、楹联匾额、书画、家具、织造刺绣、文房四宝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正如白先勇先生所说:二者使用同一套艺术符号。园林的曲径通幽和昆曲百转千回的水磨调如出一辙。它们共同具有幽雅、细腻、抒情、婉约的艺术风格。而这也是中国艺术较之西方的突出特点。作者通过以上的讲解,让学生通过园林和昆曲的例子生动的了解了不同种类艺术间的相通并激发了学生对于昆曲的好奇和探求园林美景的兴趣。

2.在主题十“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中作者以苏州传统手工艺群为例讲解了传统手艺的价值、分类、历史、今日面临的困境、如何传承与创新。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中讲工艺美术,乍看令人感到奇怪。但经过课后作者和本校工艺史教师交流发现她并没有涉及这一部分,而这个主题的材料和心得,是作者通过2006年和本院手工艺学院师生相处三个月得到的。作者将它安排在课堂讲授的十个主题的最后,作为语文课程的结尾,有以文学和艺术的关系起首,最后将文学归于艺术大家庭的用意。而工艺美术是苏州本土文化又一可圈可点之处。生活在苏州,就是生活在工艺品的海洋中。苏州民间手工艺在全国手工艺产品中占有半壁江山。苏州传统工艺技艺精湛,品类齐全,约有22大类,79个品种。主要代表有刺绣、缂丝、桃花坞木刻年画、红木家具、木雕、石雕、竹雕、玉雕、砖雕、宋锦、制扇、蛋画、通草堆花、捏像、文房四宝、装裱、彩灯、民俗挂件、耍货等。其中缂丝、宋锦、制扇、玉雕、装裱均有上千年的历史。而园林,这一古代士大夫的居住场所,是苏州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时至今日,红木家具制作、刺绣、民俗挂件和文房四宝制作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受到我国人民和外国友人的喜爱。但如通草堆花等工艺,逐渐不再流行,可是他们曾经拥有的精巧与美丽却永远留在了历史中,启迪着后代艺人的创作。作者以苏绣、制扇、书画装裱、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兴衰为例,具体讲解了传统工艺美术曾经的辉煌和目前的困境。其中以桃花坞木刻年画为重点,因为苏州市政府将其放在我院保护开发。接着作者阐释了传统工艺美术领域中传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关系:传承与创新相互依存;如果只注重传承而不创新,艺术就无法满足生活的需要;如果只注重创新而不传承,艺术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艺术在我们手中变成了断点。所以既要传承也要创新。再拓展一些讲,传承与创新实际是互相融合,互相补充的,就像拧麻花一样,也许比喻成DNA的双螺旋分子结构更恰当。但在传统工艺美术领域传承比创新更为重要。作者向学生提出了作为一名合格的工艺美术设计者要具备的素质:德艺双馨、手巧心灵。

3.作业布置。作者将绘制图文并茂的以“我眼中的吴文化”为副标题的画报作为大学语文课程的作业。学生作业题目各异:昆曲的前世今生、美丽的苏绣、最爱是园林、舌尖上的苏州、园林中的花窗、吴地的塔……作业的图片或手绘或拍摄,生动美丽,反映了学生心中的吴地风貌。

二、语文教学传递了苏州的文化精神以期塑造学生的人生和专业态度

历史与现实中的苏州文化精神既是语文课讲述的内容也是作者试图向学生传递的人生态度。作者在北京求学期间曾在《四库全书》中读到这样的语句:苏州民风淳朴、人物颖异。十余年的苏州生活经历让我对此间的文化精神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苏州文化精神从先秦时期的“尚武”发展为西汉时期朱买臣读书台在常熟的建立,后来又到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伴随着北方汉族政权南迁带来的文化迁移出现的“轻武”“弃武”以至“崇文”,再发展至宋代的“重教”,书院林立和明清之际的多人在科举中中第夺魁。2013年5月,苏州市委第56次常委会将早前提倡的“崇文、融和、创新、致远”的城市精神变为“崇文睿智,开放包容,争先创优,和谐致远”。作者将苏州文化精神运用到个人修养和艺术专业修养方面,对学生提出了这样的期望:个人修身做到淳朴宽容、文武兼备、刚柔相济、崇文重教;而艺术专业修养方面做到德艺双馨、精益求精。至于艺术风格是追求苏式的精细雅致、清雅灵秀还是广式的浓墨重彩,则不论。

三、结语

其实每个人都有身之所在,都有故乡,而每一处地方都有它的历史、可爱和不凡。作者并不赞成以一地之优压倒它处。语文课,其实就是用古今中外的故事讲语言、文化、艺术和人性。那么,在一个地方就用一个地方的风物和优点来讲这些,这就是地方特色和语文教学的关系。

摘要:本文以苏州特色文化和艺术设计类《大学语文》教学为例,从苏州文化是语文教学的内容、语文教学传递了苏州的文化精神以期塑造学生的人生和专业态度两方面论述了地方特色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关键词:苏州特色文化,教学,艺术设计,内容,精神

参考文献

[1]张亚萍.苏州崇文精神的传承与发展[J].江南论坛,2015.

传统文化与设计教学 篇11

关键词:历史起源;文化风格;包豪斯;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

一 历史考证

最早意义上的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诞生于1919年的包豪斯设计学院,它作为史上第一个真正对设计教育进行全面改革的艺术院校,为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满足了工业革命对社会结构和技术变革的极大需求。包豪斯在整体教学模式上具有惊人的系统性和彻底性。学院实行以理论教育和实践操作为依托,以车间为物理基地的“结构思维班”模式:半年时间学习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学习基本造型、材料研究、工厂原理与实习三大基础课程,剩下的三年时间则进入车间开始学徒制教育,固定在一个“实习场所”学习和实践,整个过程由专门的优秀技师和形式导师进行指导与帮助,这也是包豪斯最大的教育特色。学院把重点放在探索“教学应走进社会实践”的办学模式,强调教学应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开设的每一门课程都与实习工厂紧密结合。为了使这种办学模式较好的发挥效用,包豪斯起初采用“作坊”制,根据对学生的培养要求制定各个工作坊,并聘请众多技艺精湛的工匠作为教师执教,在其指导下,学生在实习车间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来完成整个学习过程,并把工艺技能提高到高水准的视觉标准水平上,同时在工作坊中加大社会项目成分,学校教学与社会项目实现共同教授。

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包豪斯实行的这种教育制度虽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和理想主义色彩,但作为现代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发展的雏形解决了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技能培训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一系列问题,也使得教学成果以成品方式展现,更方便直接的判断教学质量的好坏,这种与实际相联系的工作室教育体系为日后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二 文化风格聚焦

从文化风格角度来看,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发展出现了较多波澜。包豪斯被强行关闭后,大批教员远赴海外,将其设计教学理念从德国带到了当时经济发达的美国,由于商业因素和时代影响,这种设计理念逐渐发展成了独特的国际主义风格。以“少则多”、高度理性化、形式简单、商业性强为特点的国际主义风格直接影响到教育制度的改革及学校培养学生的方式,使许多学校纷纷改革原有教学培养制度,从而适应当时社会、经济与企业的发展变迁。这期间,国际主义风格的侵袭使之成为各高校教学目标的指南针,工作室教学也得以发展。大部分学校在沿袭包豪斯“作坊”制的同时,在实践环节加大商业社会项目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比重,成立众多以商业为目的的工作室,注重工业生产环节等。然而为抵制美国国际主义风格在商业上的蔓延,出现了以乌尔姆设计学院为代表的强有力的反击:企图以严肃的设计教育体系来取代美国商业主义,教学上继续秉承包豪斯教学模式,把重心从“创作外型”扭转为“解决问题”,开设的工作坊重在培养学生创造性和动手能力,开创全新的视觉体系课程等。可以说乌尔姆设计学院是包豪斯式教育的另一个实验中心,为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历史凭证和宝贵资料。

美国国际主义风格对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发展其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是为迎合这种风格的来袭,学校对教育制度进行全面改革从而适应其发展的需要;一是意识到这种风格商业化的本质,用学校教育来扭转其对设计教育的毒害。前者在教学中加大商业项目的成分,对教育制度的改革含有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意味,稍微偏离了正确发展的轨道;后者把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发展架在了一个理想高度,继续沿用包豪斯式的乌托邦教育体制,含有一定理想主义色彩,忽视了社会对工作室教学模式发展提出的潜在要求。

三 影响启示

从包豪斯的发展变迁到国际主义风格对教育制度的侵袭,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发展经过了历史和风格的洗礼,逐渐崭露头角,发展萌芽。

第一,包豪斯教育体系是工作室教学模式发展的理论依据。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发展直接得益于包豪斯的教育理念:理论与实践、技术与艺术教学并举,坚持把实训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这些均为工作室教学模式发展提供重要依据。包豪斯开设的工作坊是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的雏形,其“设计应服务于社会、作用于工业生产”则直接映射出现如今倡导的“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的深刻含义:教学是根基,研究为教学和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实践是教学和研究的最好反映,三者呈良性循环发展状态。第二,国际主义风格的出现,使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更为明确彻底。国际主义风格由于过多融入商业化色彩,遭到以乌尔姆设计学院为代表的强烈反对。在这两种滋生力量的相互较量和现如今中国教育改革所呈现的态势下,更清晰的认识到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发展的正确方向:对以包豪斯为基础的“作坊”制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改革,遵循以“厚基础、宽口径”为原则的教学方针,以社会产业链和设计实践项目为导向,以物理意义上的工作室为实验根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融合实践教学和设计实践项目,建立以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和社会生产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体的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

四 总结

从包豪斯创立的工作室雏形“作坊”制到现如今倡导的“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工作室教学模式,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发展经过了相当长的历史并一直在延续。包豪斯作为设计教育界中的一朵奇葩,开创的全新设计教育理念为现如今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武器;国际主义风格的出现,使得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发展呈现出不一样的精彩,也为我们指明了工作室教学模式发展的正确方向。可以说这些都为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值得我们深究。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 世界现代设计史 [M] .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传统文化与设计教学 篇12

一、服装设计中应用中国绘画元素的价值

追溯中国画的历史,要从早在新石器时期说起,在岩石与彩陶上能够清晰的看出我国古代的绘画历程,汉朝时期便出现了“中国画”的词汇,当时的人将自己的国家视为居天地之中者,因此国家被称为中国,“中国画”就是指中国的绘画。针对于绘画元素来说,具体可从广义与狭义两个层面来研究,广义的绘画元素主要是由技术方法、审美追求、文化背景以及作者个性倾向等构成的;而狭义绘画元素是包含绘画形式美、语言美以及两者结合的美。而本文所研究的中国传统绘画元素,代表的是拥有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所体现出的形式,并在此基础上体现出墨色、图形、线条以及文化属性的符号。

首先,服装设计中渗入一些中国绘画元素,不但可以扩大民族服装的受众感,还能够使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装得到广泛的传播,更加彰显出中国文化特色。当前,社会在文化的积极影响下,审美追求也逐渐呈现出了多元化的态势,在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背景下,中国绘画艺术被视为一种文化特色,中国的一块瑰宝,吸引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目光,通过此方面,可以更加了解中国的文化。其次,在服装设计中渗入一些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可以提升服装的美感和质感,让大众更加青睐于这些服装,吸引着广大消费者。对于消费者而言,设计风格不同的服装,不但可以吸引大量的消费者目光,更加能够满足他们的审美和需求。服装是文化的又一种突出方式,也是一个最为重要的文化传播方式,消费者在受众某个服装设计的同时,也会被那种文化特色所感染,不知不觉被吸引,从中也能够进一步提升消费者对服装的审美品味。

二、中国绘画元素应用于服装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众所周知,中国绘画艺术具有一定的意境和特色,恰巧与现代服装设计理念相适应,如果将这些意境渗入到服装设计中来,那么服装设计将会更加的就有层次感和意境感。针对于我国传统服装设计来说,主要就是采用实线构成外在框架为主,这种外在形象看上去过于规矩,失去了一些随性的特点,进而层次感没有那么突出。在服装设计中如果应用中国绘画元素,那么将会利用虚线和实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形成框架,这样将会大大提升服装的整体层次感。与此同时,在服装设计的色彩模块中渗入一些绘画元素,将会使得绘画色彩更加突出,服装整体的美感得到全面的提升,也会给人一种独特的审美感受。色彩的生命力是非常旺盛的,可以带给服装更多的特色和魅力。另外,将中国绘画元素深入到服装设计中来,可以提升服装设计的意境,使得服装设计的特色更加的突出,服装的整体美感和质感也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此外,还能够通过此意境提升审美特征和理念,充分彰显出传统和新时尚艺术的结合优势。

三、中国绘画元素融入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对于服装设计而言,若要将中国绘画元素深入的融合到其中,就必须要注意整个应用和设计手法,将中国绘画的特色进行充分的展示,使得现代服装设计根据中国绘画色彩和魅力,中国绘画所具有的特征包括:绘画符号和变异应用等。

首先,将绘画图像和形象以某种特色展现出来,并突出中国绘画的风格,然后,借此内容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这就是最为典型的应用方法。中国画具有应用方法的特点所在,也更加能够突出图像和形象,大部分设计师都会将花鸟原色应用到服装设计中来,突出表达象征意义,例如,牡丹代表富贵和吉祥,仙鹤代表长寿健康等。

其次,变异应用法是现代服装设计中直接应用中国绘画技法最常见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的核心是把握住中国画绘画技法的根本。将服装看成是一张纸,然后在纸上添加图像色彩,将整张纸变得更加富有色彩意向感。中国绘画色彩在此方法的使用中出现了一些变动,不但突出了惆怅的意味,也突出了激情的色彩,使得整个图像以色彩为基础,以情感为疏通,最终形成了具有浓厚色彩印象的图像。服装设计充分结合绘画元素,不但可以增加色彩的浓郁气息,还能够借此增加面料的质感,提高服装的整体美感和档次。

结语

通过全文的分析,在国内社会多元化背景下,服装设计的类型也日益丰富。将中国画元素融入服装创意的意义在于使服装避免了因大规模制造而带来的设计单调、缺少个性和俗气的局面,可以缓解当下多少有些“技能主义”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接受服装教育过程中,设计思维获得全新的震撼,激发更强的设计激情。在未来服装设计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对服装设计理念进行创新,在促进服装设计领域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胡燕.中国画元素与服装的巧妙结合[J].纺织服装周报,2014(01).

[2]陈正俊.艺术设计思维学研究与教学[J].东南大学学报,2010(05).

上一篇:提高矿井供电可靠性下一篇:《收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