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共12篇)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篇1
中国的传统聚落有两大迷人之处: 建筑与自然的巧妙融合, 人与环境的互依互存。聚落空间是居民进行生活、劳动、交流等活动的基础空间, 包括各家独立的院落 ( 见图1) , 多栋建筑之间交错的剩余空间, 以及村落的大型公共空间 ( 见图2) , 真正使村落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的是整体的村落空间。然而, 近两年的新农村建设忽视了家庭院落和村落空间的整体布局, 导致兵营式村落的出现, 严重冲击了村民的日常生活和村落所需的人文关怀。
天人相合、独具特色的聚落空间是乡土文化的宝贵财富, 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转变, 聚落的社会、环境、文化和空间营建等方面都面临着新的问题, 当代聚落已不再局限在封闭、固定的模式下演进, 如何将传统聚落空间的营建策略进行借鉴和完善, 对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设计与营建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1 聚落空间的存在意义
聚落空间是乡村人际交往的主要空间, 也是乡村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村庄作为最基本的社会有机体, 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联与人际交往的结构方式, 在乡村聚落中, 个人和家庭之外天然地存在着多元的公共空间, 这是乡村中人与人聚集、交往的主要场所和空间, 经由这一物理空间才构成了乡村民众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与彼此的联系。
1) 生活中心。在传统聚落中, 大多数村民的日常生活是以院落为中心组织的, 穿过院落去做饭, 在院落里洗衣、游乐, 进行简单农活或作物晾晒, 甚至在院落里进餐和休憩。此外, 公共村落空间也是村民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谷物的集体晾晒, 集市买卖的进行, 会议活动的开展, 红白喜事的操办, 邻里幼童的玩耍等, 无一不在公共村落空间中展现。如贵州西江千户苗寨, 在大寨中央设芦笙场, 河沙坝设斗牛场, 赶集处有斗鸡场, 都有各自不同的集会活动举行, 节日期间更是热闹非凡。同时, 公共空间还是情感交流的场所和信息传递的中心。2) 文化传承。聚落空间是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 蕴涵着深厚的民族精髓, 承载着千百年的文化积淀, 为附着于传统节日的风俗人情提供活动场所。汉族的舞龙会、灯谜节, 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白族的火把节、傈僳族的刀杆节、满族的填仓节……这些节日带着历史的厚重和人们的期盼在聚落空间里持续上演。因此, 聚落空间是一个民族对于历史的传承、风韵的发扬、自身的发展不可或缺的存在。
2 聚落空间的影响因素
1) 自然环境。地理、气候对于民居及村镇景观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农耕社会, 为了增大作物产量, 优质的土地均留作耕地所用, 不适合耕种的土地才会被用作建筑房屋, 而村民自建的营造模式没有能力大幅度改变地形。同时, 不同地区独特的气候决定了村落布局的形式。纬度较高的东北、华北地区, 为了抵御寒冷和增大日照时间, 村落中房屋间距一般较大; 而纬度较低的华南、西南地区, 为了防晒和通风, 不仅房屋间距小、街道窄, 而且房屋的布局最利通风, 整个村落四通八达、四面临风。2) 文化思想。儒家思想和道家学义不只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文化, 也深刻影响了人们对村落建设的选址和布局。我国民居建设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颇深, 主要表现在房屋的排序上: 长幼有序, 尊卑有别, 而此尤以四合院为显著。因此, 血缘关系这条纽带决定了村落中各栋房屋的排序及位置, 同族之中, 以老为尊, 以长为首, 先长后幼, 择基建宅。在道家方面, 主要表现为风水学。近年来, 通过大多数学者研究发现, 通过风水学选择的基地都与通过环境、功能和人文出发选择的结果不谋而合。基地环境的好坏, 周围氛围的优劣, 都会对人的心情和行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从而影响命运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所谓“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就是如此。不管是天人合一, 还是道法自然, 而由此所引发出的风水观念更是极力强调自然对人的影响。3) 心力情感。拉普认为“人自始就在象征符号上放下比功利的形式更多的心力”。人类有别于其他生物的一个特点, 即其具有丰富的情感和缜密的思考能力。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之余, 人类在周边事物上放置了自身众多情感和思想, 在方便生活的同时追求更高的境界。社会所赖以维系的不仅仅是物质功利的力量, 它必然还需要受到思想观念、政治制度、宗教信仰、传统伦理、道德信念、血缘关系、生活习俗的影响。因此村落不仅是满足人们生存功能的构筑物集合体, 更是人们追求幸福美满的梦想体现。村落中的祭祀空间、祠堂礼堂、戏台鼓楼, 更是人们敬畏自然、尊崇先祖、颐养情操的体现 ( 见图3) 。而且, 一个村落的布局往往能够反映出当时聚落的整体氛围: 和睦、混乱或活泼、肃穆 ( 见图4) 。
3 当代新农村建设中村落空间的缺失
1) 缺乏院落, 造成生活不便。新农村建设现多采用住宅小区模式, 然而村民上楼后失去了以往生活的核心空间———院落, 加之农村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经济模式未曾改变, 导致村民生活出现诸多不便。首先, 作物晾晒和储存空间遗失, 农具无放置空间。小区内兵营式排列无大空间晾晒作物, 窄小的地下室潮湿阴暗, 亦无法作农产品储存之用。再者, 大型机械农具无法驶入小型汽车车库, 久置室外, 损坏严重, 村民的财产安全无法得到保证; 小型农具上下楼搬运不便, 且储存空间不足。其次, 禽畜养殖空间缺失。自家养殖禽畜是农村生活的传统, 既可处理剩余食物又可提供肉、蛋等营养食品, 院落消失后, 原有禽畜无处安置, 传统生活被强制打破, 造成一定食物浪费, 又增加了村民生活经济负担。最后, 从情感需求上来说, 由半开敞院落生活到楼房的转变, 多给村民造成心理上的压抑, 不符合人性化设计要求。
2) 村落合并, 选址不利劳作。古代村落的选址非常考究, 结合水源、植被、地形等因素综合考虑, 力求在自然中选取最适合人类居住、生活、耕种的地点。加之合理的布局, 妥善安排村民各项日常生活, 追求洁净、舒适、有序的生活。如安徽宏村, 整个村落按照牛的体格布局, 活水穿插其中, 湖泊成映, 气流通畅, 家家有活水, 户户易耕田。现代新农村建设多采取合并政策, 数个小村落合并为一个大村落, 集体搬至一个大型社区居住。但是鉴于社区选址未经详细研究, 且各人耕地的位置未曾改变, 导致众多耕地远离居住区, 徒增了农民跋涉去往农田的路程; 又因合并之前未经详细调查, 导致被强制住在一起的不同族姓的人们之间产生众多矛盾, 非常不利于群众的和谐共处。
3) 兵营排列, 公共空间断代。过去, 民众没有能力大幅度改变自然环境, 因此尊重自然这个选择既是传统文化熏陶的结果, 又实属无可奈何, 然而正是这种无能为力收到了非常积极的效果, 使中国的村落具有高低错落、疏密有别的独特气质。对比今天, 我们虽不算富裕, 但对于改造自然的能力却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很不幸, 随着这种力量的增强, 却把尊重自然的原则忘记得一干二净, 那么得到的报应是什么, 就是单调得如同兵营一般的行列式, 而且不分天南地北, 也不分山区、丘陵与平原, 最终, 都统统地铸入了一种模式。模式的单调会影响人们的思维和情绪, 兵营式的小区布局减弱了人与人之间向往交流的氛围, 削减了邻里的亲密度, 易造成人情冷漠的负面影响。村民出了家门便是街道, 相互之间的交流活动都只能在街道中进行, 既缺乏安全感又缺乏感情寄托。现在村民活动的公共空间建设几乎是一个空白, 乡村宗祠等传统公共议事场所遭到毁弃, 村民没有地方聚众议事聊天, 村口的古树、街边的水井、屋前的大青石全部消失不见。公共空间的缺失直接导致了小孩子没有了健康成长的自然环境, 成年人没有了相互倾诉交流的场所, 老年人没有了颐养天年的氛围, 各种集体活动失去了合理的场所, 如健身、大集会、闹元宵, 以及村民一直非常重视的红白喜事。
4) 公建缺乏, 或规模不合理。农村的公共建筑建设一直是新农村建设中考虑欠缺的方面。在新农村建设中, 公建的问题一般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公建缺乏; 二是公建规模不合理。公建设施的缺乏阻碍了文化建设的进行, 新农村社区中没有用来阅览书籍、观看电影、交流娱乐等的场所和设施, 使书籍下乡、电影下乡等文化传播活动不能顺利进行。此外, 新小区中还有很多日常生活需要的公建严重缺失, 例如幼儿园、卫生站、农用存车场、晾晒谷场, 还有举行红白喜事所需的礼堂等等。还有一种情况是, 公建虽然建起来了, 但是规模不符合村落小区的规格。有些公建过于追求奢华场面, 导致规模过大, 不仅浪费资金, 又增加了居民消费所需金额, 使村民望而却步, 没有起到公建应有的作用。
4 结语
随着城乡由二元分离的结构逐渐走向城乡协调及一体化发展, 当代聚落空间营建面临很多的现实矛盾, 民众的人文情态文化与生活也发生着变化。因此, 我们在当代聚落空间的营建中既要切实地借鉴传统聚落合理的营建策略, 还要立足现实, 扬弃传统中不合理的成分, 从而使当代聚落的良性发展选择切合实际的、可操作的营建策略。
摘要:论述了聚落空间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从院落营建、村落选址、公共空间建设等方面, 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并对聚落空间的继承与发展进行了分析, 以期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合理进行村落布局。
关键词:聚落空间,院落,村落,公共空间
参考文献
[1]吕红医, 李立敏, 吕昀.场所的丧失与重构——下伏头村公共空间形态分析[J].新建筑, 2004 (6) :99-100.
[2]曹雩.山区农村聚落的布局与空间组织——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 2011 (1) :124-125.
[3]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4]曹海林.村落公共空间与村庄秩序基础的生成——兼论改革前后乡村社会秩序的演变轨迹[J].人文杂志, 2004 (6) :56-57.
[5]廖雪泓.国内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启示[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1 (3) :118-119.
[6]黄怡, 刘璟.北美农村社区规划法规体系探析——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例[J].国际城市规划, 2011 (3) :150-151.
[7]岳晓鹏.丹麦蒙克斯戈德生态村探访[J].新建筑, 2011 (2) :108.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篇2
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的漫漫长河,在取得累累硕果的同时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这正是中华儿女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结晶。而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又应如何去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这也正是这次团会的主题。
首先我们要理性看待中国文化,辩证地去汲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要全面地看待我国的传统文化,要看到不足的方面。其次,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对精华的部分,我们一定要努力的继承和发展,以传统文化作为精神支柱和思想的引导。而且这种保护不是盲目的保护,而是有方向的保护。第一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第二要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即一方面要致力于传统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挥作为传统文化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传统文化中的“神”,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最后,我们要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使之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
只有当我们正确的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才能使其在我们向发达国家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以新的方式与世界文化、现代文明并存,并不断地历久弥新,泽被后人。
例图
******学院
*****班
***
中国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篇3
摘 要 中国的武术文化博大精深,在近些年来,中国功夫的火热程度不断加深,各国在学习中国文化的同时,也掀起了学习中国武术的热潮。中国武术不仅是一项功夫,缤纷的武术内容背后更蕴含着深厚的武术文化。在最近的一段时期之内,我国的许多传统文化的所属权被其它国家所剥夺,越来越多的相关人士开始致力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中国武术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继承与发展工作是一项复杂且庞大的工程。本文将以中国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为题,对中国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方法提出几点个人建议,希望有助于我国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大业。
关键词 中国 武术文化 继承 发展 方法
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武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在我国武术行业内引发了一场空前的热潮。武术,是一种动作操作技能,从文化的角度来对中国武术进行描述与总结,无论是对中国武术自身的发展,还是对我国文化结构的完善,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为了实现中国武术的继承与发展,许多武术专业人士与中国文化研究人士开始进行联合,共同讨论中国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问题,这样的研究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因此,本文将中国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社会现实价值的。
一、重视武术文化的真实性,突出武术实体的保护
继承与发展中国武术文化的基础就是保障中国武术文化的真实性,而对于中国武术文化真实性的保护则要从对中国武术实体的保护做起。中国武术的实体多种多样,但是,拳种是我国武术传习的主要方式,中国武术注重学习者内外兼修,这也是中国武术的多元性与整体性得以保持的重要原因。所以,在中国武术实体当中,拳种是一个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必须要拳种进行全面的保护。从资源的角度来看,中国武术文化是不可再生的,一旦得到了良好的继承与保护,就会遗失,要想重新建立起中国武术结构与形成中国武术文化,就需要更长的一段时间。所以说,中国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要以中国武术实体保护为准。只有更多的中国武术习得者掌握了我国各类拳种,使其在每一个个体上得以有效的传承,中国武术文化才会有一定的实际基础,不会因为缺少低层建筑而被架空。所以,作为中国武术的爱好者与研究者,我们应当对中国武术实体的价值进行充分的宣传,使更多的人关注中国武术实体,更多地人参与到武术实体的学习与研究工作中来,以此来促进中国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比如说河北邯郸地区源发的太极拳,这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对这些拳种的真实性与原始性进行保存是十分重大的中国武术文化发展基础。中国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研究部门应当加大对科学技术的利用,利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中国武术文化档案库与数据库的建立,使中国武术实体操作资料与文史资料得到保存,使未来的中国武术学习者可以有原始的参考资料。另外,在进行中国武术文化的档案库与数据库建立的同时,要保证其原始性与真实性,使中国武术文化的内涵得以继承与发展。
二、重视我国传统武术背后的文化继承与发展
我国的传统武术广泛流传于民间,民间武术高于体育,属于文化范围。传统武术是在我国文化体系的指导之下形成的,在学习与探索中强调整体性,对于习得者的道德修养与专业技能水平都有一定的要求。传统武术文化不仅要使武术习得者在进行武术训练后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了解中国文化的整体特点与伦理特色,还要加强习得者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社会和平的理解,这也是武术习得者取得良好的训练成果的必要原则。中国武术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各个民族与流派的不同的武术文化与地域差异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武术文化,也正是这些具有差异性的传统武术促使中国武术文化不断向前发展。比如说少林拳,与佛家拳种相似,但它却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实现了更好的发展,在学习少林拳时,要掌握“十禁”与“十戒”,这都是中国武术文化为武术的发展带来了的积极影响。
三、重视中国武术传承人的作用,充分利用中国武术活态载体
要实现中国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并不是单纯的理论发展,更不是静止形态上的发展。中国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动态的过程,其以中国武术传承人为中国武术传承的载体,所以,加强对中国武术传承人的保护就是为中国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打基础的重要项目。中国武术传承人具有一定的中国武术功底,可以将中国武术的演练套路进行展示,对于中国武术各个招式的运用较为熟练,知晓中国武术礼仪中的禁忌,这些都是中国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武术的习得者也传承者,这些人通过自身努力的学习与深入的钻研,使中国武术得到流传与发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保护条约当中,所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那些经过世代相传或者在一定的群体内得到二次创造与保存的文化现象。其中的群体所指就是文化的继承人,所以说,文化传承人的作用在中国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中国武术传承人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师傅为了使自家的武术得到更好的传承,会选择具有较强习武能力的少数人才进行武术精髓的传授,所以,真正掌握中国武术技能与武术文化的人还是少之又少的,这些人的武术技艺相对来说比较精湛,中国武术传承人的消灭可能引发一项武术实体的不负存在。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对于中国武术传承人的保护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对中国武术传承人进行经济方面的资助,使其具备可以将武术实体发扬光大的经济实力,推动中国武术文化的发展。第二,对中国武术传承人进行荣誉方面的奖励,满足其对于精神方面的需求。另外,我国的各个政府部门还要加大对支持、引导与鼓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使地方性政府部门与中国武术传承人进行紧密与合作,使各个区域的中国武术文化得以光扬光大。
四、重视中国武术文化发源地的保护
文化的发源地对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事业的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无形的,而与其有密切联系的有形存在体,文化的发源地就成为了其继承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只有将中国武术文化发源地加以良好的保护与处理,才能使中国武术文化具有较良好的继承与发展条件。中国武术文化不仅包括众多的武术元素,其发源地的风俗与文化结构都与其有密切联系,也是中国武术文化的组成部分。对于中国武术文化发源地的保护,有两点重要内容。首先要对中国武术实体与文化本身者保护,其实,要实现对武术与武术文化发源地的保护。所以,在进行中国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之时,不能将目光完全集中在武术本身,还要着眼于更为广泛的范畴。比如说中国传统武术大部分出现于寺庙与道观当中,那么这些场所一定包含中国人武术文化元素,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可以使后人加深对中国武术文化的研究,从而使中国武术文化不断完善。
五、小结
综上所述,本文以中国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为题,对中国武术文化的魅力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分析了几点加强中国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方法。希望以此文来引起中国武术爱好者对武术文化的深入了解,致力于中国武术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使其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 颜辉萍.论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的协调发展[J].武术科学(搏击)学术版.2005(03).
[2] 陈振勇.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和谐发展原则[J].中华武术.2002(12).
[3] 曹湘英.论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融合互补与发展[J].武术科学(博击)学术版.2004(05).
[4] 王岗,赵岷,吴永宏.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文化差异[J].体育文史.2000(03).
论民族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篇4
关键词:民族体育文化,继承,发展
1民族体育文化概述
何谓中国民族体育文化,对于这个问题尚无形成统一定义, 目前比较权威的学术管典范认为,是指黄河流域农业文化所衍生的产物,它是在儒家的“天人合一”、“身心一元”、道家的“无为而治”、“各安天命”以及佛教的“克己复礼”的哲学思想上,将 “仁”作为其核心思想,较表演性、保健性作为其基本模式,并以崇尚人的内在气质、精神修养为其价值取向的一种文化形态。
对于中国民族文化的特性,其首要表现为其历史性。中国民族体育文化,它不是某一个历史发展阶段下的产物,而是对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优秀体育文化进行吸收的成果。那怕在西方进行强烈的文化渗透,各种西方体育文化传入中国,我国的民族体育仍然表现出强大、旺盛的生命力。其次是民族体育文化的融合性。在我国五千年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各民族之间不断地进行交流与渗透,主流民族文化不断地进行着全面深入的融合,民族体育文化也进行着相应的融合。第三是民族体育文化的中庸性。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就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注重礼仪、等级森严,这对民族体育文化影响注重,使不偏不倚、温文尔雅成为民族体育文化的主旋律。第四是民族体育文化的德育性。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向来都呈现出“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特点,也就是民族体育,其功夫讲究“真”,其用意讲究“善”,其技艺讲究 “美”。第五是民族体育文化的和谐性。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素来就受儒家、道家、佛家哲学思想的影响,因而,特别注重形神兼备, 注重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之下,通过悟道而达到“天、地、 神”相通的境地。同时,民族体育注重以心会意、以意调气、以气促形、以形合神,从而达到“心、意、气、形、神”的美好协调,使人与自身、与自然互相协调。
2时代发展对民族体育文化的影响
当前人类正逐渐步入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全球化特别是文化上的全球化正对我们民族文化以及深层次的民族体育文化产生广泛、全面、深入的影响。文化的全球化,是一种以时代文化为主流,将多种民族文化进行有效融合,将各种文化功能进行互补,具有多元色彩的一种文化模式。全球化特别是文化的全球化,无可厚非地冲击、改变这我国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并因此衍生出一定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因而,我们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精神文化要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就有必要适应与全球化产生的各种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当前,我国的民族体育文化在全球化,特别是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之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存在严重的欧美化倾向。从现代体育形成之今,西方体育的全球化使我国的民族体育卷入了全球化发展的潮流,使我国民族体育的民族性开始向世界性转化,但是它不可能使我国的民族体育文化失去其民族性和民族特色。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只有在经济、 政治,特别是文化全球化的社会发展背景之下,既保持自身的民族特质,又融入现代体育文化的共性,才能够避免被边缘化,实现自身民族体育文化的良性发展。
3当前民族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之状况
在全球化、特别是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冲击之下,我国为了促使自身民族体育文化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作了多方面的努力和尝试。我国已经开始对各种优秀的民族体育文化遗产进行紧急的保护、挖掘、整理和研究,并对如何进行保护民族体育文化制定实施了相应的政策,其中不少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特别将民族体育文化作为文化娱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其作为发展当地经济文化的主要动力。例如,我国早在二十世纪初期,就在西方体育文化刚刚开始冲击我国传统民族体育文化之时,就开始寻求这变革民族体育发展之道路。二十世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民族体育更是以一种前所未有之势,浩浩荡荡地汇入到改革的大潮之中。作为民族体育文化的精华,武术经过改造之后在二十世纪末成为中学体育课的重要教学内容。当时代发展的步伐悄然进入新世纪,在各种现代体育方法和体育教育教学原理的帮助下,我国民族体育文化中的精华以及典型已经全面进入大、中、小学的体育课堂,尤其是武术这一传统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已经传遍世界五大洲的上百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国际武术联合会也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广泛承认和高度认可。然而,不可否认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在全球化、特别是文化全球化的时代下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我国民族体育文化中不少优秀的传统民族体育文化,其发展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这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4未来民族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趋向
我国的民族体育文化,不单单是我国人民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在形态上反映了我国体育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演进的状况和特点,在空间上也呈现出中华民族所选的剧痛存在方式和他独特的发展道路,我国民族体育文化不管在哪一个特定的历史发展道路都有其显著的民族差异性,单从这两个角度去看,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具有其显著的多样性特征。因而,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形态在时间形态、空间形态的维度中,是以其特有的民族方式具体的存在着,有着其具体性的特征。民族体育文化,其具体的特征就是时代特征和民族特征,所以,我国民族体育文化需要表现出当今时代发展的特征、反映当今一定的发展水平,呈现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发展之路和存在方式。特别是在全球化、特别是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发展背景之下,势必会产生各种文化间的丛结以及各文化特质的相互作用,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势必会融入世界文化的发展大潮流之中。
我国民族体育文化不仅仅在世界范围之内,其交流、发展的程度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就是在我国不同地区都会呈现出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民族特征共生的现存态势。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其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是在世界多元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统一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方面,我国的民族体育文化为体育文化的全球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良好文化资源。另一方面,我国体育文化的全球化发展也为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我国民族体育文化作为世界文化发展史中的奇葩,具有显著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的民族性,是其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体育文化,而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的时代性又使其与其他民族的体育文化拥有相同的时代特色,和其他民族的体育文化有机联系起来,形成良好的融合统一。因此,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在促使其全球化、时代化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的不断进取,不断战胜自己,形成民族体育的奋斗精神,进而在更高程度上丰富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的内涵,在更高程度上彰显出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独特的中华民族特色。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篇5
姓名_____________ 1.除夕有新旧交替之意,“一年连双岁”之说。每到这一天,中国人习惯于守岁、祭祖,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顿“年夜饭”,充满了对新的一年的期盼。这体现了()①传统习俗具有继承性 ②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 ③传统文化具有不变性 ④传统思想具有继承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古时人们在“二月二”(龙头节)这一天会举行各种祭祀仪式,以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在今天,我国北方许多地方依旧在这一天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这说明()A.文化现象丰富多彩、无处不在 B.传统习俗具有相对稳定性
C.传统习俗是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 D.祭祀文化是民族节日的重要内容
3.虽然《大闹天宫》依然能唤起很多人美好的记忆,但“《西游记》都看了几百遍啦”这句话足以让现在的儿童文学家汗颜。孩子的评价很残酷:“我不要看孙悟空,我就要看哈利·波特!”这表明 A.我们的古老文明已经完全失去竞争力B.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使其不适应现代文明 C.我们的文化需要与时俱进
D.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不容易为世界所接受
4.“开平碉楼与村落”是我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被专家誉为“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我国对开平碉楼进行有效保护,这是对 的继承。()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
C.传统文艺
D.传统思想
5.商周以前的远古时代,人们在劳动中创造了岩画和陶绘,表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至春秋战国时期,绘画就已经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艺术形式,在构图、立意、状物、笔致、抒情等方面已初步呈现出中国传统绘画的独特风范。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绘画()①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 ②具有文化传递、沟通的功能 ③具有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④对中国发展影响深远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温总理以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告诫官员,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温总理“以诗言志”表明()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B.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 C.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
7.2015年11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越南国会发表演讲时提到“千金只为买乡邻”“亲望亲好、邻望邻好”。这些古训对中国坚持与邻为善,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
①传统思想对社会发展有深刻影响 ②传统文化总是符合时代要求 ③传统习俗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8.孔子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荀子也提到:“君子者,治之原也。官人守数,君子养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总书记强调,党风廉政建设要从领导干部做起,首先要从中央领导做起。这表明()A.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C.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 D.传统文化能促进人的发展
9.重阳节是中华儿女慎终追远、祭拜人文始祖的传统祭日。2015年10月21日,“乙未年重阳恭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轩辕庙的人文初祖殿前举行,数千名海内外各界代表和群众参加了典礼。这表明()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春运,不是迁徙,而是情感的回归;春运的列车无论驶往哪个方向,都是开往回家的路上。在布满现代生活方式的今天,春节民俗依然活跃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每年的这个时刻,无论身处何方,都会燃起人们对“家”的渴望。这表明()
A.文化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稳定不变
C.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主要标志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11.从《文化生活》看,漫画中“国学进课堂”的理论依据是()A.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 B.传统文化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C.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D.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犹如璀璨的明珠,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为此,专家呼吁,必须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这是因为传统文化()①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促进人的发展 ②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才能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 ③传统文化是财富,我们应予以全面继承,大力弘扬 ④优秀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从古至今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也不少。有人认为,儒家文化是财富,它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有人认为,儒家文化是包袱,它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制约着我们的价值取向。这两种观点都()
A.看到了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B.看到了传统文化已不符合时代的特点 C.违背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D.违背了传统文化要因时而变的原则
14. 4.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姓名____________ 1.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这是因为()A.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B.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C.传统文化是固定不变的D.先继承后发展是传统文化的出路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动荡,长期的战争给江淮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也使得邻近的文化在江淮地域交流碰撞,产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管子思想和老庄的道教学派,奠定了这一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①经济、政治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②文化交流有助于文化创新发展
③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④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和民族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德国哲学家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曾说:“传统并不是我们继承得来的一宗现成之物,而是我们把它生产出来的,因为我们理解传统的进展并且参与在传统的进展之中,从而也就靠我们自己进一步规定了传统。”这是因为()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④传统思想是历史文化的积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习近平主席强调,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道德价值观方面,我们不能有“懒汉思维”。没有创造性转化,传统就是传统,永远不会变成现实;没有创新性发展,历史就是历史,永远不会走向未来。这启示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道德价值观()①要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②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③必须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 ④要全盘否定,敢于破旧立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篇6
粉彩属釉上彩,具有粉润柔和、色彩丰富、绚丽雅致等特点,而且粉彩表现的技法多变,风格各异。粉彩瓷题材十分广泛,无论是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等均可入画。传统工笔粉彩的艺术手法,主要是以饱满、细腻、色彩绚丽等为特色,有的还加上图案纹饰,甚至描金,故显得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现有资料显示和专家学者都一致认为,其形成之源是工笔国画,是国画与陶瓷的结合体。所谓工笔,就是用画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细节明彻入微,用极其细腻的笔描绘物象。中国工笔花鸟画在长期的发展中,适合国人的审美需要,形成了在观察客观形象的基础上,以寓兴、写意为目的的创作传统,成为中国人缘物寄情,抒发胸臆的艺术载体。
随着粉彩的逐步成熟,制瓷工艺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也为传统工笔粉彩花鸟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支撑与保障。当然,其形成也是有着适应其生长的肥沃土壤,这就是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早在康熙时期,政治稳固,社会经济逐步的恢复发展,呈现出全面繁荣的景象,人民群众对于艺术的需求也日益增大,美术与社会群众良好的关系开始建立。传统工笔花鸟作为当时高度成熟的上层艺术,担负起了向民间传输推广艺术文化的责任。以瓷闻名于世界的景德镇,匠从八方来,思想与创作力异常活跃,将工笔花鸟与粉彩结合,也就成为陶瓷艺人的一种尝试与探索,吸收国画技法,为陶瓷彩绘所用,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二、传统工笔粉彩花鸟的现代传承
新中国成立以后,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发展进入了新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品质也越来越高,审美情趣也日渐水涨船高。随之而来,他们对艺术品位的要求也悄然发生变化。这对陶瓷艺术工作者带来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工笔粉彩花鸟创作者深入现实生活,摆脱了各种束缚,不再是纯粹盲目追求技艺,而是加入了个人的情感,在继承传统工笔粉彩工艺的基础上,在工艺、题材、技艺、材质上寻求突破与创新,把现代粉彩装饰技艺与当今时代审美情趣有机结合,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和现代气息,逐渐形成了强调写意花鸟的构图及表现手法,而粉彩写意作品因构图简洁,色彩明快,用笔简练,达到韵味浓的艺术效果,费工费时少且易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艺术个性,故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好。
1、构图
粉彩写意花鸟的构图主要分两类:一是折枝式,二是通景式(全景)式。这要根据陶瓷不同器型特点来进行构图。
1、瓷板、瓷盘类的构图:由于此类器型和国画一样均属二维空间,其构图方法与国画无异。国画花鸟中的折枝式构图,如:纵式、横式、斜式、垂式、团式、三角式等形式;国画花鸟全景式构图如:平远、高远、深远、综远等四种形式均适用于瓷板与瓷盘。
2、立体陶瓷的构图:如瓶、罐、缸、筒等。因为是三维空间,其构图方法有的可采用国画构图,有的必须有所变通。应根据器型特点灵活运用。
艺术陈设瓷中,此类器型居多。其构图方法也可采用折枝式。虽然此类器型是非平面的,但可从底部或上沿部下笔进入画面。瓶类另一种构图是通景式。所谓通景(全景)式,要求不论从哪个角度去看,都成画面。画中景物的布局要有参差变化、错落有致,富有层次感、纵深感。国画构图法则中关于主宾、疏密、开合、藏露、虚实、呼应等关系,同样要妥善处理。如果从器型中部入画,可利用岩石、假山等物将花木的根部隐于其后,或者在花木的根部以石头、小草、苔藓等表示地面。总之不能给人产生无根之木、凭空而来的感觉,而且要注意画面的连贯性和点线面的关系。花木鸟虫等物的大小比例要协调。此外景物构图还应根据需表现的对象及其精神气质来选择器型,或根据不同的器型来选择所画的对象。
2、写意
写意粉彩花鸟画着重表现花鸟神韵,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作画是为了“写意”、“写性”、“写心”,写物乃是为了“寄情”。粉彩写意花鸟在技法上脱去了粉彩工笔花鸟那种线条勾勒轮廓,层层洗染的工序以及工致、细腻的刻求,拓展、发挥了笔触、料色痕迹的表现力,强化了笔触和料色在运转流动中所自然体现出来的韵致,并吸收了书法的用笔,融书画于一体。在形象刻画上重简洁、提炼,重神韵意向,而且易于抒发作者的思想情感,表现作者的艺术个性。
现代写意粉彩花鸟画的表现手法应打破陈规、博采众长、创新出奇。为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现代写意粉彩可适当应用釉下彩、青花、颜色釉、新彩、水点等装饰材料和技法为己所用。以采用水点技法为例:粉彩写意花鸟水点法以水来调和颜料,这样可以较好地表现笔触和料色的韵致,一般用玻璃白打底,画花朵时往往在笔毫上先蘸较淡的料色,笔尖上蘸少许浓料色,施手法使料色产生由深及浅的色阶,然后进行描绘,自然分出层次,犹如国画中的没骨法。这样画出来的花瓣色彩层次丰富、滋润鲜活。所画的枝干也富有立体感,再以羊毫笔稍加皴擦,便产生出丰富的肌理效果。画叶一般用油性颜料,叶片不先勾线,先勾线的缺点是上料时容易被樟脑油榨开。
此外花鸟作品讲究静中有动,动静结合,讲究映照、呼应,情景交融,以获得神形兼备,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和审美情趣。譬如粉彩写意花鸟画面不宜太满,空灵一点好。太满则显繁杂,闷塞。应充分体现陶瓷自身的材质美。料色也不宜过深过重,要少而精,过深过重会遮掩材质的美感,也显得俗气。
综上所述,作为传统工笔粉彩花鸟的传承者要在汲取传统技法精髓的同时,不断进行各种尝试和创新,各自寻找能充分发挥并适合自己的艺术表现与特长展示的工艺技法。通过对新工艺的挖掘与开发,改进技法,转换思路,创造出陶瓷粉彩新的艺术天地,形成自己独特个性的陶瓷艺术底蕴和符号。当然传统工笔粉彩花鸟继承与发展的道路还很长,其发展空间仍旧宽阔,还有许多有待于我们去继承和发展的地方,这也是当代艺术家们共同的责任和追求。
余丽萍 艺名:博怡,1977年10月出生于江西省景德镇市陶瓷世家,老一辈陶瓷艺术家余昌泰之孙女,高级工艺美术师,景德镇美术家协会会员。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期间曾得到毛光辉老师的悉心指点并正式成为毛光辉关门弟子(毛光辉师从于陶瓷美术家邓肖禹先生,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景德镇陶瓷艺术名人、陶瓷艺术研究社会员)。其擅长花鸟、走兽,深受广大陶瓷爱好者及收藏家的好评。
论中国传统园林的继承与发展 篇7
关键词:中国传统园林,风景园林,继承和发展
中国传统园林以自然山水为风尚,讲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在造园追求上,它与儒、道、释三家的哲学思想有着密切渊源;在造园灵感上,绘画与书法艺术是它的重要来源之一;在造园手法上,所遵循的有常法而无定式则是其神奇与独具匠心之所在[1]。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传统园林在多方面都有所进展,但具有中国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园林作品仍少之又少。除了客观原因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忽视了园林的根本、漠视了场地的地域文化特征,摒弃了优秀的传统园林文化,使中国园林的营造成为无源之水[2]。重新审视中国传统园林,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园林的重要思想,将其精髓融入到现代园林建设中,将对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1 传统园林的特点
1.1 因地而制宜,师法于自然的宗魂
早期造园家们很注意按自然山水风景的形成规律来营造园中的景致,以使园内景色散发天然的魅力。但师法自然的精髓是要高度抽象、艺术构思,将自然山水景物经过艺术的提炼与加工,再现于园林之中,营造出浑然天成的园林景观。而绝非单纯地照搬自然,再现原物。这就要求研究自然山水美的本质所在和形成规律。例如“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理贯通,全园生动”就是前辈总结的堆山理水的宝贵经验。细品可知,山峦有脉络走向,河流有源头迂回,是自然界山与水最朴实的规律。正如《园冶》作者记成书中说的那样“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即使是场地基址平坦,也要“高出可培,低方宜挖”,按照造园景观的需要使全园山石脉理协调并统一起来。造园的另一大要素植物配置,一样要顺应自然。园中植物几乎都是姿态舒展、生意盎然,与西方规则式的种植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今人们还能欣赏到“老榆旁岸,垂杨临水,幽篁丛出”的野趣和“漫山枫树,桃柳成荫”的城市山林风貌。材料选择上不求奇寻贵,杨、柳、榆、槐、椿无不是园林中的常客,石上的青苔,假山上的络石,石缝中的书带草,蜿蜒伏地的小灌木、箬竹等,在园林中也是随处可见。它们不光给园子增添了别样自然情趣,也很好的遮盖了残留的斧凿之痕。
1.2 诗情画意的构思
我国传统园林与传统诗词、书画等文学艺术有密切联系。园林中的:“景”不是自然景象的简单再现,而是赋予情意境界。组景的要义贵在“立意”,精于意境。经过精心艺术构思的园林奇景,往往使人初疑上天之力、而叹斧凿之功,再醉构思之玄。同时,在早期的造园家眼里,草木有意、山水含情“一勺江湖,壶中天地”,无不反映了他们的思绪,身处其中或喜或悲或忧或叹就是中国传统园林所追求的意境表达,正所谓意在言外、象由心生。
1.3 承传起合,多样统一的组织手法
在园林空间组织手法上,常将园林划为景点、景区,使各景之间分隔有联系,而形成若干忽高忽低,时敞时闭,层次丰富,曲折多趣的小园。明清的私家园林更创造了在“咫尺山林”营造多重空间的园林景观意境。
基于当时人们的审美取向及造园者和园主的建园初衷,中国大多数古典园林显得幽深、隐逸、“曲径通幽”,所谓“庭院深深深几许”。典型的古典园林空间组织手法是欲扬先抑、“开门见山”。内向型的设计手法层层展开,暗示了人们追求理想,冲破层层障碍到达梦想的世外桃源过程,符合当时人们朴素的价值观。所以中国古典园林尤其是江南私家园林,一木一草、一石一山、一台一阁,都映照着主人的心绪,表达着园主的哀思与处世态度。
2 现代园林的继承与发展
社会在进步,园林也在发展,传统园林的某些形式和理念已很难满足今人的需求,但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表现手法,高超的艺术涵养来说,恰恰又是现代园林作品所匮乏的。在一味的西方化浪潮声中,各地都出现了很多怪异所谓的“现代园林精品”,缺少了传统文化、忽视了场地记忆、背离了园林的初衷,这些“精品”迟早要被抛弃被批判。从传统园林中汲取营养,探索新的园林设计理念是我们继续考虑的问题。
1)丰富的功能与形式。园林最基本的功能是观赏,在这一点上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从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对象在逐渐改变。服务于宫廷及王公贵族的皇家园林,以及没落士大夫寄情的江南私家园林,都已成过去。服务对象的改变直接决定了园林功能及形式的变化,最大的变化莫过于现代园林的功能与形式逐渐从内向型走向外向型、从封闭走向开放。我们要充分考虑这一趋势,需要多角度分析大众的需求,研究开放式空间中人们的行为现象,为园林设计提供更精确的设计依据。
2)园林建筑的功能与地位。在传统园林中建筑往往是很微妙的造园要素。它是组织园林空间的重要手段,也往往是园林设计的点睛所在。不同地域园林建筑在风格、空间、色彩上往往风格迥异。恢弘大气金碧辉煌的皇家建筑群,雕梁画栋极尽装饰,而江南私家园林中建筑犹如小家碧玉轻巧玲珑、朴素淡雅,表现出雅致、秀丽的风格[4]。从整体来看,园林建筑往往不是主要因素,但从局部来说,它往往又处于构图中心的重要位置。在现代园林中的园林建筑的功能性质等没有根本的改变,所不同的是建筑材料日新月异,建筑构造推陈出新,使得现代园林师的想法更为大胆,夸张的造型、奇异的色彩、诡异的形式等都能得以实现。
3)种植设计的原则。如果砖是建筑师的伙伴,那么植物就是园林师的密友。在提倡生态文明的今天,充分运用植物材料造景已经成为设计师的共识。缺少了文化底蕴,植物景观设计往往显得单薄缺乏内涵,很难令游赏者触景生情,激发联想。植物配置的手法也并非一成不变,今天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就呈现出独特的时代风格和特征。人们已经不仅局限于植物的观赏寓意和个体姿态,而在配置中更多关注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地性原则。丰富的园林植物资源,为植物配置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伴随城市化进程的一系列环境生态问题,不得不使人们重新审视我们手中植物材料的生态功能,如改善小气候、保持水土、吸收和降低噪声、分解污染物等。营建合理科学的人工自然植物群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已经成了种植设计的一大原则。
4)园林小品的新意。a.园林景观雕塑。古典园林中硬质景观除了园林建筑外,更多的是山石景观,园林小品虽有但不多。随着中西方造园文化的交流,一些西方园林惯有的雕塑小品也逐渐出现在我们当代的园林设计中,无论从造型还是材料来说,确实极大地丰富了园林小品的内容,也具有较好的装饰美学的效果。b.园林景观照明。曾几何时,“张灯夜游”是古典园林中一项极富情趣的休闲活动,今天人们有了更多的手段创造出各种奇幻灯光,人们对照明的期待已不仅仅满足于安全的心理需求,更多的是利用灯光与夜色的交互变换,使园林呈现出与白昼迥然不同的趣味,逐渐形成了一种常规的造园技法,相信不久的将来园林景观照明也会成为造园要素之一[5]。
3 结语
跨地域、跨种族、跨文化的不同园林艺术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影响、融合从未停下脚步。此消彼长,此长彼消,有些事物逐渐走出了人们的视野。对于当代园林人而言,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继承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探创新,将各园林流派思想与技巧高度的融合,是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参考文献
[1]杨滨章.关于中国传统园林文化认知与传承的几点思考[J].中国园林,2009(11):77-80.
[2]高歌.浅议如何创造中国特色现代风景园林[J].河南建材,2009(6):152.
[3]曹林娣,许金生.中日古典园林文化比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刘霄峰.古典园林的启迪—分析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建筑设计之影响[J].中国园林,2004(8):5-8.
论乡村旅游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篇8
根据2004年在贵州举行的乡村旅游国际讨论会上, 认为我国的乡村旅游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为灵魂, 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的品位和丰富性;以农民为经营主体, 充分体现“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民俗特色;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应主要定位为城市居民, 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其中核心的是乡村传统文化。
旅游与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特色是旅游的生命,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乡村文化中蕴涵着许多不同于城市文化的元素, 这成为乡村旅游重要的吸引力之源。旅游者选择乡村, 他是在体验不同于城市文化的乡村文化的特色, 乡村文化不仅拥有与城市相区别的文化体验 (乡村的农事活动及由此产生的民俗文化) , 同时还有城市文化所没有的自然体验 (乡村景观) , 这两者的体验又恰是人们旅游活动的不可缺少的两个不同方面, 随着旅游活动的发展, 人们更重视深层次的文化体验。人们在旅游过程中不仅重视游览观光层面, 也极力参与到农村生活的体验中去, 并开始注重从乡村旅游中获得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信息, 注重乡村自然表象下的文化底蕴和对乡村文化的深切体验。因此, 乡村文化在乡村旅游业发展中具有核心作用, 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卖点”, 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乡村旅游中的乡土传统文化
1、乡村山水文化
乡村山水是乡村最原始的自然地貌景物, 是乡村旅游文化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 乡村山水文化包括乡村山水自然景观文化、以此为基础的人类劳动改造后形成的田园景观文化。
山水自然景观有赖于乡村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丰富的山水自然景物, 良好的自然环境, 组成了多彩的山水自然景观文化。人们借助于这些自然要素, 设置了亭台楼阁等观赏点, 景与情之融合, 唤起了人们无限的情感, 在赐给自然生命的同时, 赋予了山水自然景观特殊的文化内涵。
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等改造活动一直在持续进行中, 最终创造出了千姿百态的乡村田园景观, 如以经济林为主:如桃李园;以地貌为主:如畜牧草原景观, 乡村旅游充分结合这些田园景观, 组织成为旅游一道风景线, 结合旅游者的兴趣爱好和体验需求, 展现出一种乡村独有的文化蕴味, 成为人们追求和寄托情感的所在。
2、乡村聚落文化
乡村聚落文化是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村发展过程中时时处处都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例如, 儒家文化思想反映在乡村建筑平面布局上就是要整齐划一 (“礼”) , 同时又要体现意象上“乐”的和谐;道家思想“无为而无不为”的处世态度, 它对乡村景观影响主要是空间布局上讲求自由散漫, 选址上讲求清幽的环境, 江浙一带的“小桥、流水、人家”的临水型乡村布局就是典型例子。乡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又形成了完整的制度规范体系, 即为防御或维护乡村的凝聚力, 树立乡村形象而约定俗成的权力规范。其中乡村聚落权力体系就体现了这一点。乡村权力制度由权力最高领导人 (一般由族长或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人担任) 、权力组织、权力奖惩制度组成。如西南地区的土楼聚落, 独具特色的聚落生活, 既折射出人际关系中权威的一面, 也不失为另一面——和谐相处方式。乡村自然地理因素造就了地域文化丰富多样, 从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乡村聚落文化。并结合民族特色, 使自然景物有了生命的痕迹, 成为不可多得的人类景观综合体, 有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生命本质。
3、乡村建筑文化
乡村建筑文化是一种土生土长的乡村文化与精湛技艺相融合的结晶, 人伦之美、人文之美在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乡村建筑既有空间的观念、时间的观念还有历史的观念。乡村建筑既具有单一物件性, 也同时体现整体性, 因此可以说乡村建筑是乡村聚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乡村建筑千姿百态, 建筑形式多种多样, 有从建筑材料及建筑构件的特色区别的, 类型丰富。有华南沿海的骑楼、客家五凤楼、围垄及土楼、西南少数民族的竹楼、黄土高原的窑洞、青藏高原的碉房等乡村民居建筑;气派恢宏的祠堂、高大挺拔的塔、装饰华美的寺庙等乡村宗祠建筑。传统乡村建筑的集合体——乡村聚落, 如江西的流坑古村、江苏的周庄、浙江的诸葛村、福建的客家围屋、皖南的宏村、西递等同样也体现了建筑的特色。
4、乡村民俗文化
民俗是民间的风俗, 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民俗文化涉及生产、生活、礼仪等多方面。其中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
物质民俗是乡村生活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 主要包括服饰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是指人们有关衣服、鞋帽、佩件等穿戴打扮方面的习俗。它与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联系, 体现了南北地域的极大差别。“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就地取材, 就地施烹”是乡村饮食文化的主要特色。它在满足现代人“尝鲜”心理的同时, 其独特的制作风格、饮食习俗中“相与而共食”的人生境界、追求诗意的宴饮情趣等, 都吸引着城市游客去参与和体验。
社会民俗主要是传统生活遗留下来的历史印迹, 主要包括岁时节令和生活礼仪。乡村节日反映出乡村特定地域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 是乡村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盛誉, 礼仪在传统文化中占有突出的地位。随时节和民族、地域而体现了极大的落差, 与日渐枯燥和机械化的城市生活形成了巨大的对比, 对游客来说充满着陌生感与新鲜感。
精神民俗是乡村人生活中的精神依托, 包括宗教信仰和禁忌习俗。宗教信仰是人们生活中偏重信仰观念和崇拜心理的风俗事象;人们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 与大自然及一些神秘力量的斗争中, 形成中的一种经验和社会礼俗, 如行业禁忌、日常生活禁忌等, 有些已成为一个社会是否文明及文明程度如何的标志
5、乡村艺术文化
乡村艺术文化带有浓郁的乡土审美特征。结合乡村的特殊生活形态, 产生出了独特的乡村戏曲、诗文、杂技、神话、历史典故, 使乡村旅游人文化, 并赋予了乡村意境、神圣、神秘感。田园诗人、田园书法家、田园画家、田园作家的创作具有丰富的审美想象和幽深的意蕴, 使乡村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有了“世外桃源”的气息和氛围, 少数民族特殊的舞蹈方式, 也使之有了生命的体验。这些特殊的形态都构成了乡村旅游的内容。
三、继承和发展乡村旅游的传统文化
结合当前和谐社会理念的深入, 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尤其是乡村旅游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更应贯彻“和谐发展”的理念。如何更深推动和谐城乡游, 发展乡村旅游, 关键还在于注重乡村旅游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源在于传统文化, 深入挖掘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保持和弘扬乡村地方特色, 形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富有品位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和品牌。笔者从当地政府、旅游企业和当地的乡村人、旅游者出发, 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 从乡村山水文化、乡村聚落文化、乡村建筑文化、乡村民俗文化、乡村艺术文化这几方面来挖掘和保护。
1、政府是文化的统筹安排者
国家旅游局把2006年确定为“中国乡村游”, 2007年“中国和谐城乡游”等的举措, 体现出了政府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性。
当地政府应贯彻国家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方针, 结合自身的现状, 制定乡村旅游的总体发展规划, 用来指导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之源, 发展乡村旅游要求保护乡村文化资源, 延续乡村历史文脉。应对具有乡土文化气息的传统用具、饮食、服饰、工艺品、歌舞表演以及农作方式等, 进行深入挖掘, 并加以保护和开发。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应符合当地的传统文化的需求, 与周边环境保持协调统一, 并体现传统和现代的结合, 同时要落到实处, 切不可为了发展而破坏当地的文化现状。
以强化文化为根本, 建设好特色村、镇。当前各地为发展乡村旅游, 基于对乡村旅游的单一理解, 又加以自身的旅游资源和文化的缺乏, 出现了“千篇一律”、“千村一面”的特点。因此, 作为政府, 要立足长远, 理清现状, 结合自身的特长, 立足自身, 为各村的发展树立一个标尺, 帮助各村的发展, 提倡从乡村山水文化、乡村聚落文化、乡村建筑文化、乡村民俗文化、乡村艺术文化, 建设特色乡村和乡镇, 真正做到“一村一个样”、“一村一样情”。如在饮食方面, 结合绿色理念, 乡村饮食也要走健康饮食、绿色饮食、安全饮食之路, 走“乡村饮食+营养师”之路, 改变人们的原有思想 (乡村餐饮材料是绿色的, 但餐饮烹饪却是污染的) , 从而使乡村餐饮即“本土”又“时尚”。
2、旅游开发企业是文化开发的主体
对于当地旅游企业来说, 借助于旅游文化特色, 塑造和做大乡村文化的品牌。要使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得到完全的释放, 挖掘文化、提升品位极其重要。乡村旅游要想做大做强, 必须树立品牌意识, 走品牌发展之路。如浙江省的水乡古镇——乌镇、南浔等, 都已成为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乡村旅游品牌。
对于旅游者来说, 除了游览, 更多的吸引力在于体验。因此, 乡村旅游也是一种体验经济、体验产业, 更是一种休闲产业。为了让旅游者更深地记住这种体验, 在开发此类产品时, 可以把重点放在参与性上。以乡土文化含量高、游客参与性强、满足个性化体验、民风纯朴的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项目来满足体验经济需求。从而保持乡村旅游文化的品牌, 带动乡村旅游和企业的发展。如傣族的竹楼文化、藏族的雪域文化、蒙古族的马背文化等一些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和汉族的节庆文化, 都是旅游者争相角逐的对旅游对象。
同时在开发乡村旅游中要走出“农家乐”的困境, 乡村旅游不等同于“农家乐”, 但是在当前大多数的开发商心目中, 却是认为“乡村旅游”就是“农家乐”, 这是一个误区, 因此借助于乡村文化的丰富性, 为旅游者提供多种多样的文化体验, 从而拓宽乡村旅游的内容和形式。
3、当地居民是文化保护的参与者
当地居民是乡村传统文化的创造者, 也是重要的参与者, 同时更是保护和继承、创新文化的重要主体。因此, 当地居民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影响旅游者的态度, 所以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应该提高乡村居民的文明素质, 营造文明的旅游环境。发展乡村旅游, 发挥乡村文化对乡村旅游的促进作用, 这本身也是加强乡村文明建设的过程。应倡导乡村居民友好、热情、真诚、纯朴的民风, 提高乡村居民的文明素质, 改进乡村环境卫生条件和旅游服务的质量, 为旅游者提供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
4、旅游者是文化保护的传播者
乡村传统文化历尽了上千的沉淀和传承, 来之不易, 所谓攻城容易, 守城难, 对于乡村传统文化来说, 也是如此, 因此对于旅游者来说, 要尊重当地乡村旅游文化和当地人的勤劳辛作, 以保护乡村文化为前提, 积极作一个文化保护的参与者和宣传者, 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摘要:当前, 真正要保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应突出乡村旅游的本质所在, 乡土传统文化是乡村旅游长期发展的生命线。本文从阐述文化对于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性出发, 提出当前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源——乡土传统文化, 结合当前现状, 从发展乡村旅游的前提出发, 必须继承和发展乡土传统文化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土传统文化,继承,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1]、赛江涛, 乌恩.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界定[J].河北:河北林果研究, 2006, 1 (3) :343-345, 354
[2]、张文祥.旅游文化[M].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 2001
[3]、何丽芳.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M].北京:地震出版社, 2006
[4]、麻益兵.民俗文化的现代旅游表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篇9
认知实习赋予我们“以专业角度了解一座城”的机会,前期调研,实地走访,我们对当地建筑特色有一定认知,对于建筑与环境更加了解。其中主要走访了“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中国杭帮菜博物馆”“浙江美术馆”,下面就结合建筑基地与周边环境,造型体量及色彩肌理等进行如下总结:
一、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象山校区位于转塘镇,北侧是一期工程,由10座建筑与两座廊桥组成的建筑群,建筑面积约7万m2,南侧的二期工程由10座大型建筑与两座小建筑组成,建筑面积近8万m2。
本着“山水园林”的概念展开,结合环境布置建筑景观,也形成丰富的流,线达到了开放式,交流性的校园规划模式。象山校区一期,规模相对较小,建筑围绕道路串联,形成了一道沿街风景,避免了集中布局带来的闭塞感。象山校区二期,规模较一期有所扩大,建筑围绕基地环境依次展开,形成丰富流线,创造互动性。
1)功能分区,基地西南角为操场,沿着校园干道有公共艺术学校,并串联传媒动画学院,彼此连接成建筑组群,东南角有设计艺术学院,东侧为建筑艺术学院与西侧的建筑形成建筑群,穿插绿化,由此形成一组震撼的建筑群。
2)流线分析,主入口在东侧,西侧分别设置入口空间,呈分散式发散在基地内,将各建筑单体串联起来形成整体,结合高差及基地原有环境布置道路与景观,提高了观赏性。
3)立面造型,立面呈现出“山峦中的建筑”形象,秩序与韵律兼得的形式美共生。
4)材料肌理,不同年代的旧砖瓦的回收利用,控制造价的同时演绎了中国本土可持续性的建造传统。
5)细部,屋檐,下沉院落,平台,树下,田间,河边等多样性的教学交流空间充满趣味。
二、中国杭帮菜博物馆(崔恺作品)
1)概念原型,建筑坐落在生态公园内,蜿蜒曲折的山水,郁郁葱葱的植被,用折屋顶来表达隐约的蜿蜒和景观面最长接触,将建筑融于环境,形成江南小聚居模式,将传统材料与玻璃幕墙相结合,结合地区传统特色杭帮菜文化形成的聚居景观做到了本土化设计。
2)基地概况,建筑位于生态公园内,自然环境优越,三面环山,地势平坦,建筑以组团形式沿山体与水面蜿蜒布置,在相交位置自然断开,形成了建筑体量的变化,北邻山体,南临水塘,折屋顶的运用及材质质感的表达皆为尊重原有地貌的表现。
3)功能分区,建筑群组由西向东分为贵宾楼、餐饮区、博物馆经营区和固定展区。贵宾楼设置在幽静的西侧,周围环绕小景观。餐饮区及博物馆经营区由折屋顶依次展开形成景观带,减缓了游客的“视觉疲劳”。固定展区则设置在建筑群组的东侧。各区块间以木栈道和休息平台连接,形成许多灰空间,游客的互动性大大提高。
4)流线与空间组织分析,良好的景观带决定了建筑横向展开,纵向压缩的形式,形成对景观吸收的最大化。四个体块之间,闭合交错,流线也依靠景观带线性布置,外部参观路线沿檐下木栈道展开,交错的灰空间带来精彩的体验。
5)立面及细部,采用折屋顶顺次展开,对草顶、灰砖粉墙、玻璃幕墙等材料的运用形成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原生态公园环境相融,也实现了“本土再造”的真正内涵。檐廊,木栈道等细部在根本上打破了传统博物馆的“只观不思”的尴尬局面,为游客提供了参与空间与思考的可能性。
三、浙江美术馆(程泰宁作品)
1)概念原型。建筑自身就是一件现代感极强的艺术品雕塑。毗邻西湖,分为四层,采用全玻璃顶,具有3万多平方米的宽敞空间,形成震撼的建筑形象。
2)基地概况。浙江美术馆位于杭州玉皇山下,西湖之滨,基地环境很优越。主入口结合广场设在南侧,另外三侧均设置次入口,西侧设下沉广场,减弱了地下空间的闭塞感,使建筑外部空间环境更丰富。
3)功能分区。建筑分为四层,负一层展厅,一层大厅,二三层展厅。负一层展厅紧邻库房,便于布展,设置独立出入口,是地上展厅的补充,和报告厅、多功能室共用同一门厅,便于交流。一层大厅体量较大,包括5个陈列厅。各层展厅围绕中央大厅组织,流线很清晰。二层展厅囊括三个陈列厅,一个雕塑廊。三层展厅设置两个陈列厅,展览空间和中央大厅、玻璃屋顶相互渗透,丰富了展览空间,通过平台俯看西湖,是建筑与人融于自然。
4)流线与空间组织分析。入口广场分散人流与车流,各个次入口保证了内部空间的秩序。由于存在地下空间,建筑师用下沉广场将地上地下连接,形成过渡。中央大厅采用了异形玻璃顶,不仅为地下空间带来采光,各展厅围绕中央大厅排列,形成游览路线。
5)立面及细部。建筑具备很强的构成感,强调几何形的抽象变形,并吸收了传统建筑语汇。多层平台钢件组合形成了强烈的雕塑感,建筑的黑白调子形成传统的色彩画面。玻璃屋盖覆盖的是建筑的核心区域,中央大厅,是缓冲与交流空间,陈列厅围绕光廊布置,提供了人与自然互动的可能。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篇10
一、当下学校管理中的错误取向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全体师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积累形成的价值与精神层面的共同认可以及保证学校常态运行的管理方式与师生行为方式的总和。学校文化的培育与形成不仅仅依靠广大师生的教育教学实践, 更离不开校长的管理实践。影响学校文化积淀与发展的学校管理有多种表现类型, 根据不同类型的主要表征, 可以将其概括为三种“病症”。
一是“多动症”。“多动症”的学校管理者观念频出, 变革不断, 既缺少对学校管理传统的继承, 也缺少对自己管理理念的有效落实, 或者表现为快速迎合所谓的教育变革主流, 而缺少对所在学校的客观分析, 不能清晰地判定学校发展所处的阶段和学校发展的类型, 只是一味地照搬照抄其他学校的管理经验。“多动症”的学校管理造成教师疲于应付, 常常与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丰富学校发展内涵的变革初衷相悖, 同时也会大大降低校长的威信。即使适合学校发展的改革也常常因为教师对变革的形式化响应而流于无效。
二是“狂妄症”。患有“狂妄症”的学校管理者常常以救世主的姿态出现, 总认为自己能够拯救一所学校, 能够成就一所学校。这类管理者在行动上表现为动辄就是对前任的评判与否定, 对学校管理传统的全面摒弃, 甚至极端到只要是前任校长所倡导的就一定要颠覆, 前任校长所聘用的干部就一定要弃之不用。这类管理者多出现在新到任的接管薄弱学校的校长之中。患有“狂妄症”的学校管理者大多会由于与学校已有文化的冲突造成管理瘫痪, 干群关系紧张, 直至离开学校。个别的确有力挽狂澜之功的校长也许会因为这种“狂妄”而实现了学校的发展。
三是“虚弱症”。患有“虚弱症”的校长, 对学校发展现状盲目满意, 对改革创新信心不足, 对前任校长一味崇拜。这类校长缺少自己的教育观念, 问题意识不强, 固守成规, 不求进取。但是由于管理是一个系统, 系统中的任一元素发生改变, 管理系统中的相关结构都要发生变化, 更何况发生变化的正是影响管理结果最大的元素——校长。这种固守成规式管理的目的是继承学校传统, 出于对学校文化的尊重。但是其结果可能事与愿违, 使学校的发展进入一种疲态, 甚至进入发展停滞状态。
无论哪种管理倾向, 其共同特点都是片面理解学校文化形成的规律, 忽视了学校文化形成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扬弃的过程。基于学校文化培育和持续发展的学校管理应该在继承中发展, 在发展中创新。
二、继承与发展是学校管理的必然选择
继承与发展是基于学校文化培育的必然选择。这是由教育自身的规律、教师工作习惯和价值认可的过程、教育对象的变化、教育面临的问题等方面决定的。
(一) 教育过程的不可重现性决定学校管理要继承与发展
对于个体的成长来说, 接受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漫长且不可重现的复杂过程。一所学校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基于学校文化传统的理性选择, 学校管理者的责任就是通过整合学校和社会资源, 通过结构性的课程开发与有效实施为学生发展和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服务。学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的变化必然会对教师和学生产生一定的冲击, 学生在某一学段所设定的发展规划与计划必然要随之改变, 而对于这种变化的适应也必然会使适应期的学生产生低效或者无效学习。而对于每个学生来说, 其受教育的过程是难以重现的。因此, 育人的工作要尽量减少大的变革, 即使变革也要经过反复论证, 也要经过试点与实验, 以期将可能对学生产生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同时, 正由于教育过程的不可重现性, 学校管理者要及时调整和改变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学校行为, 通过继承与发展有序、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二) 教师工作习惯及价值认可是一个长期培育的过程
“中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结果表明:越是城市化高的学校, 越是优质学校, 教师的流动性越小。而优质学校之所以优质, 也正是因为学校有好的文化传统, 教师有着良好的专业水平和工作习惯, 教师对于学校的价值认同感高, 工作的幸福指数高。优质学校应该发挥文化染缸的作用, 真正让每一个置身其中的教师受到良好的浸润。学校管理者要创设有利于这种具有很强浸润力的学校软环境, 在稳定中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 在继承中沉淀教师的文化认同, 在发展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真正使每所学校都成为名副其实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三) 变化中的教育要求学校在继承中发展
近年来, 变革是教育的主要特征。课程与教学、德育内容与主体等都在变化。一方面, 我们在积极借鉴国外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 另一方面我们也在梳理中国传统教育的优势。我们既要了解中国人对中国教育的评判, 中国人对国外教育的评判, 也要了解外国人对本国教育的评判, 外国人对中国教育的评判。这种宽广的视角会给我们更多的启示、更理性的判断。2009年上海参加PISA测试的结果让我们找到了基础教育的自信, 但仍有很多问题, 信心与忧患要同在, 继承与发展要同行。经济、政治、社会与教育之间总是相互作用的, 经济发展形态的转变, 政治体制改革的呼声, 社会结构和社会治理方式的变化都要求教育要在改革与稳定中发展。
三、继承与发展的学校管理实践——以建平中学为例
成立于抗战胜利前夕的上海市建平中学, 是上海市传统的市重点中学, 上海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长期以来, 学校始终坚持继承与发展同行, 充分透视以继承与发展为特征、基于学校文化培育的管理取向, 不断创新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其具体实践探索如下。
(一) 学生自主管理是建平中学的文化标识
任何一所学校都会有其文化特质, 这些文化特质可能存在于学校的共同愿景之中, 也可能存在于物化的环境之中, 更会存在于富有特色的学校活动或课程之中。学生自主管理就是学校一项重要的文化标识。它是学校教育民主思想与学生培养目标结合的产物, 是破解德育低效、从教育问题出发的教育管理创新。
建平中学的学生自主管理以“体验与实践、监督与管理”为主旨, 结合素质教育的理念, 让学生参与到校园日常教育教学秩序的管理中, 使其在管理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并渐渐从规范和管理他人过渡到自我规范及管理。参与自主管理的学生从中体会到了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培养了观察力和敏锐度、决策能力、项目设计能力、应变能力等, 提升了领导力、执行力, 凝聚了班级向心力。在这种活动中, 学生个体得到了成长, 管理能力和领袖气质都有显著提升, 这也为他们以后迈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德育实效一直是广受关注的问题, 建平中学的学生自主管理是德育创新的体现。因为学会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实现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也是能否成才的重要标志。从这个意义上来看, 学生自我管理显然是德育的目标之一。学生自主管理也是一种德育的手段, 通过学生自主管理来达到自我教育, 通过参与管理来内化德育认知和规范认知, 形成自觉行动, 实现德育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 使德育工作告别说教, 走向实效。
(二) 在继承与创新中使学生自主管理逐渐完善
作为独具特色的一项德育课程, “主题值周”就是在继承与创新中形成的学生自主管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在建平中学, 每位学生都要至少参加两轮以上的“主题值周”。每个班级在为期一周的值周时间内, 着重围绕一个主题, 展开调查访问、研究讨论、提出建议, 涌现了不少具有创意和可操作的好点子, 为学校管理、决策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主题值周的雏形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 其模式主要是每个班级轮流一周的校园实践。学生参与的项目也比较单一, 主要是学校苗圃管理 (帮助养殖花草树木) 、食堂劳动 (帮助准备食材、收拾餐具、清洁卫生等) 、图书馆服务 (帮助整理图书) 、各行政部门服务 (帮助学校常规事务管理) 等。1999年, 建平中学成立了学校自主管理委员会。为了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自主管理中来, 学校自主管理委员会基于“服务学生、奉献校园”的宗旨在每个班级成立班级自主管理委员会。
班级自主管理委员会同样本着“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的理念, 在班级的学习生活、组织协调、具体活动、日常事务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例如, 有的班级针对部分学生作业时的“抄袭现象”展开自主管理, 在全班进行自我提醒、自我教育、严厉批评、严格监督等, 及时刹住了这种不良风气。在此基础上, 学生结合学习差异化现象主动开展“减少差距, 共同进步”的学习小组活动, 小组成员互帮互助, 共同克服学习上的疑难问题。班级自主管理委员会在管理好班级的同时, 也担任起参与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管理的工作。全校各班按班级次序轮值, 每周一班, 每学年一轮。轮到值周的班级不仅要参加校园劳动实践, 还要担当起早勤、课间操、眼保健操、室内外卫生、团校徽佩戴等校园日常规范的检查评比等事宜。
经过多年积累完善, 相继有280余个班级轮次承担了自主管理工作, 大大扩大了学生自主管理工作的学生参与面和影响, 在全校师生中形成了良好的声誉, 成为活跃在校园中的一支不可或缺的管理力量。但是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发现, 每个班级在值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有太多的相似处, 而解决措施又治标不治本。如何从源头上根治这些顽症, 学校提出新的思路: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 去解读学生的真实想法, 疏导学生心理, 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从而解决难题。于是, “主题调研”应运而生。
随着主题调研活动的推进与深入, 值周班级在主题调研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如班主任指导不及时导致学生选取的主题无研究价值;主题空洞, 没有实践性;准备不充分, 主题调研缺乏深度;班级参与度不高, 主要集中在某几位学生在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不细致, 调研对象不全面, 调研方法单一, 专项数据分析不准确;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引起了课程处负责老师和一些班主任的认真思考, 他们积极探讨、寻求创新, 以完善主题调研活动。通过研讨, 好方法、好点子层出不穷, “联合值周”“系列主题值周”就是其中全新的尝试。
(三) 在继承与发展中培育学校文化
学生自主管理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 而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继承与创新则成为学校的一种文化。正是这种继承与创新的力量, 培育了作为建平中学文化标识的学生自主管理。此外, 集团办学、国庆通宵、分层教学、项目设计等众多教育实践都能清晰地展现建平人基于学校文化培育的管理取向。
一是集团办学。让优质教育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教育抱负, 一直推动着建平集团化办学的步伐。建平中学从当初的仅一所学校发展为拥有建平西校、建平实验中学、建平实验小学、建平世纪中学、建平香梅中学、金苹果双语学校、建平远翔学校共8所学校的教育集团, 集团学校间通过资源共享、协作共赢、经验交流、管理互通, 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邦联制”模式, 实现了集团各学校的快速发展。
二是国庆通宵。建平中学国庆通宵历经24载, 国庆通宵活动包括主题班会、冷餐会、迎宾风情秀、国庆文艺晚会、午夜美食街、凌晨升旗仪式、社团招募与展示、金秋赛歌会、爱心义卖、学生自拍电影首映式等系列活动。国庆通宵活动每年确定一个主题, 每年都有新的期待。国庆通宵已经成为学校不断创新的平台、校友聚会的节日及师生交流狂欢的舞台。
三是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是学校实现“合格+特长”育人目标模式的重要载体, 是彰显学生强势智慧、有效促进学生均衡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 建平中学就开展了分层教学的实验, 经过近8年的实验, 建平中学于2001年开始在数学、外语学科全面进行分层教学, 2003年分层教学扩大到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四个学科。
四是项目设计。20世纪90年代, 当人们对研究性学习知之甚少时, 建平中学就通过引进德国的“项目设计”来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小课题研究。发展到今天, 项目设计已经成为学校综合课程“4S课程” (项目设计、科技人文讲座、社会实践、社团活动) 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学校文化的培育与形成离不开校长的管理实践, 但是一些校长在管理中表现出“多动症”“狂妄症”“虚弱症”的现象。这些管理方式都片面理解学校文化形成的规律, 忽视了学校文化形成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扬弃的过程。基于学校文化培育和持续发展的学校管理应该在继承中发展, 在发展中创新。上海市建平中学在办学中坚持继承与发展同行, 充分透视以继承与发展为特征、基于学校文化培育的管理取向, 创新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提升了德育实效和办学质量。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篇11
關键词:厦门民俗文化;创新;时代感;继承;保护
一、厦门民俗文化的现状
民俗文化的形成是草根文化不断进展的过程,是在人们的深层心理结构处于原始混沌、似开非开的状态下萌发而生。这些包罗万象的草根文化很多表现了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厦门民俗文化遗产都来源于草根文化,与农耕、海洋、通商口岸相联系,与闽台文化渊源相联系,以一种原始隐喻的方式赋予了神性的敬畏之感。如表现对自然亲和力和膜拜感的送王船习俗、厦金风狮爷信仰、闽台妈祖信仰、保生大帝信仰、池王爷信仰、崇拜白海豚为“妈祖鱼、镇港鱼”信仰、莲山大人信仰等等,这些老祖宗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维护和培育人们的生态意识,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说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健身、休闲、娱乐方式是社会和谐的基础,那么厦金宋江阵、五祖拳、拍胸舞、车鼓弄、南音、答嘴鼓、莲花褒歌、高甲戏、歌仔戏、荷叶说唱、皮影戏、方言讲古、闽南童谣、中秋博饼、蜈蚣阁、闽南婚嫁习俗、厦港疍民习俗、拜天公习俗等厦门老百姓所喜爱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不但愉悦了身心,更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
近年来,随着各种文化的繁荣发展和相互渗透,人们对“洋味”产生了过度的崇拜和向往,时尚刺激的摇滚、街舞,通俗流行歌曲等,逐渐占领了人们的精神领域,成为年轻人的娱乐主流。
尽管民间、学术界或政府方面均做出了一系列拯救措施,倾注很大关注和热情,但许多民俗艺术仍日渐式微,有的到了频临“灭种”的境地,像北管、十番、大广弦、嗦啰连、八音阵、答嘴鼓、顺口溜、闽南语讲古、荷叶说唱、锦歌、彩扎等等,基本都是靠老艺人勉强支撑,愿意参加传承的年青人并不多。正如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田青所说“在中国,每个一分钟都可能有一位老艺人,一门手艺或一首民歌消失,每秒钟都可能有一幢老房子被拆掉”。厦门民俗文化尽管“家底”丰厚,却仍处在夹缝中苦苦挣扎。
二、厦门民俗文化要在继承与保护上下功夫
民俗文化,是一种朴实的美、粗犷的美并带有若干杂质的美。民俗文化要复兴、健康有序发展,除了依靠持有者努力保护外,还应抓好五个方面:
(一)发挥政府宣传部门主导作用,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尤其是民间力量参与进来,依托优秀民间文化遗产,借助丰富民俗文化品牌,挖掘、整理、恢复优秀传统项目,营造浓厚的重视民俗文化的良好氛围。
(二)把保护传承工作的历史重任向娃娃延伸,利用教育部门导向作用,从娃娃抓起。厦门市同安区积极发挥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在中小学校授牌建立民俗基地,如华兴学校民间武术宋江阵演示基地、华兴学校民间技艺舞龙培训演示基地、西柯丙州青少年南音培训演示基地、尚音艺校闽南童谣培训演示基地及东山中学闽南语合唱培训演示基地等,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青少年在耳濡目染中得到了美的熏陶,拉近了与民俗文化的距离,传统艺术在青少年中得到传承,获得新生力量。
(三)建立厦门民俗文化主题大公园,建造历史名人雕塑群,展现古代行政区域的风土民情,让更多的人了解厦门历史,了解厦门民俗文化。
(四)着眼提升旅游品牌,打造“非遗”文化产品。面对厦门旅游热的到来,厦门完全有条件开发、培植、发展本土特有的“非遗”项目,并转化为系列的文化产品推向市场。比如南音和褒歌这样的“非遗”项目,可以借鉴丽江纳西古乐模式加以保护、弘扬和利用,成为开辟旅游者厦门之行必选项目,形成具有规模的文化产业。通过构建民俗文化旅游演出平台,让每个参与“非遗”的活动者,既是“非遗”项目的持有者、保护者,更是经济效益的受益者。
(五)搭建厦门民俗文化交流平台,积极与台湾、海外闽南人聚居的华侨群体合作,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如闽南语答嘴鼓,除了保护闽南语词汇、闽南谚语、歇后语,也是维系闽台同胞、海外侨胞乡音乡情的纽带。在海峡两岸同胞民俗活动交流频繁的今天,共同抢救、共同保护、共同发展、共同利用,以扩大两岸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研究领域的交流合作,打造合作平台,为促进两岸传承文化遗产,推动文化繁荣,为促进两岸和平做贡献。
三、厦门民俗文化要在赋予时代性上下功夫
艺术的魅力是赏心悦目,陶冶心灵,振奋精神,鼓舞斗志。民俗文化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无论思想性还是表现形式,都有着当时的时代印记,只有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代特色相结合,做到既继承传统,又超越传统,既保持民族风格,又注入时代元素,最大限度满足欣赏者的审美情趣和心理需求,达到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的统一结合,厦门民俗文化才能获得生存与不断发展。可以在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把当代“厦门精神”融入厦门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只有体现时代特点、展现时代印记才能强壮生命力。“厦门精神”是厦门人民在开拓进取、艰苦奋斗中创造出的财富,厦门民俗文化要围绕“嘉庚精神”、“海堤精神”、“英雄三岛精神”、“拒腐蚀、永不沾”的鼓浪屿“‘好八连’精神”、“以诚为本、顾客致上”的“厦航服务精神”和“穷则思变、富而思进”的“马塘精神”等精神财富努力挖掘、整理,不断创作出具有引领和催奋作用、体现厦门人民精神境界和精神风貌的民俗文化。另一方面,要运用现代表现方法展现厦门民俗文化。近年来,厦门在保留传统技艺表演的同时,结合时代题材、内容和表演,推陈出新了很多作品,比如:《出画堂》、《厦门金门门对门》,它们在原有基础上运用大量的现代创作手法、灯光、舞美、道具综合运用,使作品更加贴近人们的心灵,更富有时代朝气,备受观众的喜爱。
四、厦门民俗文化要在创新上下功夫
民俗文化是一种朴实的美,粗犷的美并带有若干杂质的美。要使这一美得到升华,必须在挖掘、整理和承传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和超越,才能充分发挥它的艺术魅力。比如:闽南男子汉舞蹈《拍胸舞》,通过音乐、动作等方面的创新编排后,走出本土迈向国际舞台,这群男子汉不但在精神和经济效益获得双丰收,而且把这一“非遗”项目的利用价值拔到最高;广场民俗活动《厦金宋江阵》,近年来在厦门与金门的交流中互补创新,表演形式和内容的不断改良、丰富,以更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的形式,拉近了海峡两岸同胞的距离,成为群众喜闻乐道的表演活动之一;“歌仔戏”原来只有小旦、小生、小丑,通过积极吸收其他戏种的元素,有了生旦净末丑后,不但剧情更加丰富,艺术层次也随之提高;“高甲戏”在吸收其他戏种表演形式后,把纯武戏发展成文武相结合的“合兴戏”,保留独特活泼风趣、舞蹈性较强的儡丑表演艺术;最值得提到的是获得了文化部最高奖项“文华奖”的厦门大型南乐舞《长恨歌》,正是厦门民俗文化创新成功的典范。
随着对本土文化价值认识的不断深入,保护民俗文化艺术的呼声越来越高,倡导民俗文化已成为一种趋势,厦门市的答嘴鼓,漆线雕、歌仔戏、南音、高甲戏成了首批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建立“土地开发,文保先行”制度,地域性的民俗文化艺术成了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平台上的“主角”;更可喜的是国家确认每年六月份的第二个周六为“文化遗产保护日”。这对民俗文化的复苏,对于唤起全民保护意识以及推动民俗文化的健康发展将有着长远的重大意义。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篇12
一、《冰雪奇缘》对传统文化元素的继承和发展
(一) CG技术与手绘风格的完美融合
10年前, 面对CG动画技术, 迪士尼的表现远远落后于其竞争对手。从《妙妙探》、《美女与野兽》等片就开始采用CG技术辅助绘画, 但直到2005年的《鸡仔总动员》, 迪士尼动画才推出第一部全CG动画影片。该片也是首部制作了3D版本的CG动画片, 成绩还算过得去。但这部电影完全是在跟风梦工厂的恶搞动画风格, 失去了迪士尼自身的特色, 业界评价很低。尤其是, 在CG动画的技术纯熟度上, 《鸡仔总动员》和《马达加斯加》 (梦工厂, 2005) 、《怪物史瑞克》 (梦工厂, 2001) 、《海底总动员》 (皮克斯, 2003) 差距很大。2003年迪士尼的手绘动画《熊的传说》票房不如预期, 其竞争对手梦工厂的手绘动画《辛巴达七海传奇》更遭惨败, 手绘动画市场已不可遏止地跌入寒冬。迪士尼在2004年终于下决心关闭了佛罗里达手绘动画工作室。
自从皮克斯和梦工厂崛起后, 迪士尼一直处于一种困境中。他们在努力找寻和其他Animation Studio相比, 自己身上最独特的地方是什么, 自己代表着什么。他们也比谁都清楚, 没有创新就不会前进, 但同时也不能丢掉自己的文化传统。2010年, 《魔发奇缘》的出现, 把皮克斯 (2006年, 迪士尼并购皮克斯) 的CG技术优势和迪士尼手绘风格进行了很好地融合。影片采用油画般的视觉感受, 却是用CG动画来实现, 非常有挑战性。所采用的非真实感绘制技术, 让其画面的手绘质感再一次飞跃, 虽然是以手绘为表现形式, 却恰到好处地保留了电脑动画所制成的深度和维度。经过10年之久的漫漫动画路, 皮克斯基因和迪士尼传统结合得日趋完美, 用CG来呈现手绘动画的风格成为他们的重点, 《冰雪奇缘》中广袤的雪景也让迪士尼手绘实力得到展现, 冰雪效果极佳, CG技术的运用, 使冰的质感十分真实, 经典绘画时时刻刻展现出了古典艺术中的顶尖气象。《冰雪奇缘》不仅是技术的成功, 更重要的是企业文化的成功。
(二) 百老汇音乐剧传统优势的持续坚守
迪士尼的动画作品中, 歌舞场面往往发挥着重要的蒙太奇叙事功能, 《冰雪奇缘》同样放大了这个优良传统。一首《你不想堆个雪人吗》 (Do You Want to Build a Snowman) , 通过不同年龄段的几个段落, 就把光阴流逝中姊妹俩遭遇的重要事情一笔带过了, 这种高潮的时间流方式让整个故事的脉络顺利而不拖沓地从序幕迈入了核心的部分。
其实, 与其他动画公司相比, 迪士尼动画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们的音乐。每当观众想起《小美人鱼》《狮子王》《美女与野兽》等经典迪士尼动画的时候, “Part of Your World”“Circle of Life”一曲曲动人又令人难以忘怀的音乐, 往往是他们第一个回忆起的元素。《冰雪奇缘》是迪士尼又一次对音乐剧的拥抱, “Let It Go”这首曲子非常惊艳, 实现了音乐和画面的完美衔接, 传统的百老汇音乐剧形式在电影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迪士尼坚持守住了自己的传统音乐优势, 音乐剧的模式为《冰雪奇缘》增加了不少情感维度, 成为本片获得成功的要素之一。
(三) 经典童话的现代化改造
传承经典, 迪斯尼动画电影往往是回到经典的套路中, 以优美动听的原声音乐和简单动人的童话故事来感动观众。众所周知, “狮子王”的故事取材于莎翁经典戏剧“哈姆雷特”, 而《冰雪奇缘》同样改编自经典文学作品——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冰雪女王》。在《冰雪奇缘》中, 迪士尼改变传统, 大胆创新, 用更具现代性的情节叙述动人的童话故事, 不再是“从此过着幸福快乐日子”的王子和公主, 影片主题不再是爱情, 而是姐妹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 公主不一定非要和王子在一起才是幸福, 王子不再是英雄般的正面人物, 并不是每个人都会“一见钟情”, 爱情需要时间的考验。这种“创新”让一部流传了百年的童话故事在某种程度上顺应了当下的潮流, 虽然传统却不俗套, 可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纵观《冰雪奇缘》, 虽然复古, 但不乏创新, 此片进行了全新的故事编排和人物设计, 运用了日臻精湛的CG手绘技术, 加之传统歌曲配乐优势, 在保留了自身传统文化元素优势的基础上, 做到技术与内容的双重与时俱进。凭借对传统文化元素的继承和创新, 迪士尼这个经历迷失的老牌动画工作室终于重振雄风, 找到了自己新的发展道路。
二、《冰雪奇缘》对中国动画传统文化元素运用的启发
《冰雪奇缘》的成功, 说明发展动画创意产业离不开对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与发展。中国的动画创意产业发展, 应该努力追赶CG技术, 但是更应该大胆地进行创意和创新, 更好地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精髓, 并运用到动画创意产业现代化的实践之中。
(一) 国产影视动画片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
我们中华民族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 诸多优美的艺术形式, 浓厚的文化底蕴, 动画成长的土壤广阔肥沃。我国的动画产业起步较晚, 但是依靠独特的传统文化元素, 我国的动画产业从兴起发展到现在的几十年时间, 无论在民族精神还是在艺术表现形式上,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都为动画片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借鉴材料和创作语言。打造中国文化品牌是我国动画产业实现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而文化输出才是根本。回顾中国动画片的发展历程, 传统民族文化题材的创作打响了中国动画的知名度, 《猪八戒吃西瓜》《葫芦娃》《人参娃娃》等动画片, 生动展现了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 一个个人物形象轮廓形式感强, 刚劲有力, 整体效果鲜活。还有一部不得不提的动画片就是《大闹天宫》, 片中孙悟空的造型和设计充分吸收了戏剧脸谱、漫画、版画、年画精髓, 独具中国文化特色。大师齐白石的写意花鸟形象也被充分运用到了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之中, 国画中的墨底晕染方法将传统古典美学的意境进行了完美的体现, 这部动画片引起了国际动画界的关注和震动, 中国民族动画片步入了新阶段。当前, 我们的国产动画片, 需要更深入地挖掘历史传统文化资源, 并进行现代化的适当对接, 更好地传播中华文明价值。
(二) 中国传统文化与动画的深度融合
振兴中国当代动画产业, 我们需要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开发利用好, 并在动画创作之中加以运用。那么, 在国产动画的创作中, 我们要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动画产品并且取得好的效果, 就需要把握一些基本事项。
1. 把握和提炼好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在动画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不应该单纯地照搬传统名著, 也不应该过多地改变原著, 重要的是对传统名著的精华的提取。因为如果单纯地照搬名著, 就会把传统中的局限性整个儿带进作品。假如改变原著过多, 又有些不严肃。我们应该在创新的基础之上恰当地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2. 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技术相互结合。
对于动画作品来说, 要想塑造成功的形象和场景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 CG技术不断为动画的创作提供了更为便利和丰富的表现手段。在动画的创作中, 将传统的文化元素、美术元素与现代CG技术结合不但可以丰富动画的视觉表现形式, 也可以给民间文化元素注入新的活力。尤其是在动画制作方面, 数字技术更能表现场景的空间层次、透视感和真实度, 也更能表现出场景中梦幻般的意境。
3. 努力创作出融合多种中国文化元素的优秀作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传统的文化元素也复杂多样, 国产动画片,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 就要不断进行创新, 要将更多的其他元素融入其中, 这样才能创作出与众不同的动画片。
三、结语
集文学、科技、艺术于一体的动画片, 背后是潜力巨大的动画产业, 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性文化实力的一部分。在动画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冰雪奇缘》通过对传统文化元素的继承发展, 让美国迪士尼动画重回巅峰。国产动画应该深刻学习其成功之道, 结合我国国情, 结合现代观念、审美趣味, 继续挖掘传统民族艺术与动画结合的发展潜力, 将传统文化转化为话语权, 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从本土传统文化元素中寻找动画创作的新理念, 创作出创新的国产动画片, 实现中国国产动画片的飞速发展。
摘要:《冰雪奇缘》自上映以来, 取得了高额的票房收入, 已成为迪士尼历史上最卖座的一部动画片。CG技术与手绘风格的完美融合、百老汇音乐剧传统优势的继续坚持、经典童话的现代化改造, 使迪士尼动画公司在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找到了完美的融合方式, 开始了重新崛起、二次复兴之路。这给中国动画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带来了启发, 国产动画也应当充分重视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 加强传统文化与动画的深度融合, 以及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技术的相互结合。
关键词:美国,CG动画,《冰雪奇缘》,动画传统文化元素
参考文献
[1]胡惠林, 陈昕.中国文化产业评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2]孙姗姗.谈动画创作中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挖掘与创新[J].美术大观, 2007, (03) :68-70.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推荐阅读:
关于泰州传统文化继承发展创新状况的调查11-07
关于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究12-16
医院文化的继承与发展07-22
饮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08-15
传统文化的继承方法08-09
学案8传统文化的继承07-09
传统菜肴的继承与创新10-22
【步步高】2014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第24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新人教版12-14
继承传统与创新未来07-20
高中政治题-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