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传统与创新未来

2024-07-20

继承传统与创新未来(共12篇)

继承传统与创新未来 篇1

摘要:包装设计的发展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和文化的进步, 是重要的商品交流手段和方法, 当今社会, 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成为包装设计的重要特征。我国有着悠久的包装设计历史, 形成了独特的设计思路和发展道路, 如何将传统的包装设计精髓应用到现代包装设计中, 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 都对我国的现代包装设计具有重要借鉴的意义。

关键词:包装设计,传统,创新

在原始社会, 由于自然条件和生产力的低下, 较少对包装的需求。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储存有余以供应不足, 于是就产生了陶罐等低级的包装容器, 古代的包装大多取材于自然材料, 例如泥土烧成的器皿, 用草编成的筐子, 甚至以一些植物的枝、藤、叶等作为包装材料。现代包装设计是从欧洲产业革命开始的, 至今有200多年的历史。现代包装与古代包装在包装材料方面有较大进步, 除纸张纸版、玻璃、金属、木材外, 塑料和各种有机复合材料也被广泛应用, 在包装技术方面,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在功能上更强调防震、防潮、防腐、避光、防热、保鲜。现代意义上的包装是为了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 方便运输, 促进销售, 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及其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现代包装设计是一门以文化为本位、以生活为基础、以现代为导向的设计学科。因此, 无论是在理论上, 还是在实践中, 包装设计都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存在。包装不仅仅是对物质功能和精神需求的满足, 同时它也具有设计所赋予的内涵。

1 继承传统设计精髓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包装设计体系

传统是以前时代留下的一种文化, 是国家、民族、企业、家庭所具有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等。一个时代确凿无疑的观念有时候是下一个时代的难题。为此, 我们需要了解民族的文化特征、地域差距, 了解心理、人类社会学、文学的相关知识, 分析文化, 认识文化、找到解开不同文化现象的钥匙, 在包装设计中不仅要强调功能, 更要对其文化意蕴进行解读。我们可以超越习俗和限制, 但不能无视它们走得太远。

在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人类生存的数字化的格局下, 跨文化交流盛况空前, 一方面, 各种文化融合创新;另一方面, 文化多样性逐渐减少,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 商业交流活动不可避免的跨国度、跨地域, 作为商品包装的设计师必须对文化特质进行了解, 包装设计的图形与文本、材料特质及性要能阐释产品品质以及文化背景。我国思想文化根基于深厚的人文精神的传统, 它不同于西方重视人本的自然主意精神, 所以两者的相互了解和融合非常的重要。

我国的传统包装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意识, 其形态与所用的材料各具特色。我国产品包装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年代是战国时期, 《韩非子·外储》篇中就记载了“买椟还珠”的故事。“楚人有卖珠于郑者, 为木兰之柜, 熏以桂椒, 缀以珠玉……”以至郑人“买椟还珠”, 撇开故事想要讽刺的“只重形式、舍本取末”的本意, 它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我国古人早已意识到包装的外在形态在商品交换中的重要性。同时, 我国古人也非常重视包装的功能性, 明代著作《野获篇》中曾记载, 我国古代商人在同西亚通商中, 为避免瓷器在漫长的运输路上受损, 用混有植物种子的泥土放在瓷器内, 将数十个瓷器叠放捆扎在一起, 并放置在潮湿的地上, 频频洒水, 久而久之, 种子生根发芽, 泥土中生长的植物根系纵横交错, 自然地形成了牢固的防护, 就可以装车运输了, 这是古代一种构思巧妙的防震包装设计。我国古代对于包装材料的选择丰富多样, 造型独特别致, 极具传统色彩。

我国建国初到改革开放前, 由于商品生产模式与销售模式的限制, 商品包装主要强调商品贮藏运输的安全, 而在外在形式与结构较单一。随着改革开放与中国加入WTO国际大市场, 中国包装设计也将走向全球化之路。目前, 我国包装设计较国外先进包装设计有较大的距离。包装设计发展的历程与水平与各个国家文化、经济的背景相关, 因此, “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民族性”不等于“局限性”, 现在与传统并不矛盾。

2 包装设计的创新道路

包装的创新既要继承传统, 又要彰显个性, 要将产品的内涵展现在外表。差异化的包装设计, 不仅能提升产品或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而且能通过著作权、专利权的保护, 进而防止产品类同或被仿冒。包装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广告载体。在做好包装设计之前, 首先要了解市场需求, 有效的控制了人力与物力成本;其次, 要在生产工艺和方法上实现创新, 考虑包装设计的合适性、功能性和生产的可实际操作性。同时, 我们还需要了解客户的思路, 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 了解包装设计的审美观、美学与人文精神。因此, 我们在着手进行传统风格的包装设计时, 应针对产品这一被包装的对象, 充分挖掘与之相关联的传统文化要素来进行创意构思。

2.1 包装材料、包装造型与结构

传统包装材料主要是利用自然界的天然物品, 如竹、木、藤、麻、丝帛、纸、布等等, 另一方面, 一些我们常规使用的材料也被称为传统包装材料, 如塑料。随着对于环境保护和能源循环利用要求的提出, 天然材料越来越受到欢迎, 日本的包装设计在材料上大量采用传统包装材料, 设计制作出具有自然与传统特色的包装。并且寻找可以替代传统包装材料但又具传统美感与现代美感的材料, 日本研究生产出一种棉和丝做的布, 将其作为新型包装材料, 无论是从生产工艺还是从美观实用的角度来讲都具有优越性。在包装的造型与结构上可以借鉴符合传统美学要求且与被包装对象在外在与内涵上具有一定联系的要素特征, 如建筑、交通工具、家具、生活用品、娱乐用品等, 在考虑造型因素同时还要考虑包装的功能性要求及结构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节日, 月饼作为传统美食, 成为和谐、美满、团圆的象征, 满足了我们对于亲情、对于守望相盼的心理诉求。但是, 近年来, 月饼包装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 一方面, 月饼步入了送礼、作秀的极端。部分月饼外包装极尽奢华, 材料有铁盒、皮革盒、锦盒、甚至有质地精良的红木盒、水晶盒等, 在制作工艺上采用烫金、烫银、雕刻、镂空等, 结构设计亦过于繁琐。月饼是一次性消费品, 豪华的月饼包装最终沦为垃圾。因此, 过分的包装, 是对资源的浪费, 是对环境的伤害, 还是对节约风俗的败坏。另一方面, 部分月饼的包装采用透明塑料真空包装工艺, 虽然强调了商品的可视性, 但对于保护产品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缺陷。同时包装单薄、缺乏设计美感。

2.2 装潢、装饰素材与手法

包装装潢是包装上所采用实用装饰艺术, 它是商品销售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包装装潢是表现企业文化, 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我国文化底蕴深厚, 可用于商品的装潢素材众多, 如“传统彩陶、石器青铜器漆器雕刻或具有传统意味的其他物体形状及其表面上的纹样和装饰, 还包括民间艺术的方方面面, 以及书法和传统绘画等”, 以及传统建筑、书籍装帧等只要与被包装的内容物有一定的联系, 且运用合理得当, 都可用作为体现传统风格的手法。“在食品包装装潢设计上, 民族性强调图案古拙, 色彩厚重, 文字大气;时代性则强调图案单纯、抽象, 色彩对比度强, 肌理接近于大自然, 整体感更精致。”包装装潢应该是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和谐统一, 在中国当代酒类包装设计中, 著名画家黄永玉的“酒鬼”酒的包装设计可谓立意孤绝, 妙手天成, 平口、细颈、柱体的赭色陶瓶上外装饰画、题、文, 平朴中显功力, 随意中见洒脱。卓越的“酒鬼”酒质再上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和传统文化韵味的外观设计, 令“酒鬼”酒声名远播。

2.3 传统风格与时代感并存

当今所处的时代是技术、文化交流频繁, 信息传递讯速, 只有符合时代的脉搏和节拍, 推陈出新, 传统风格的包装设计才会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和新意境, 才能为当代的人们所接受。我们在借鉴传统元素的基础上, 可借鉴现代西方的设计方法和理念, 采用现代的构图及图形的设计方法及排版编排方式, 包装字体设计在考虑产品的特性的基础上, 采用相对应的字体或设计制作新的字体模式, 在包装的结构和造型上除了借鉴传统形式外, 可以将传统形式与现代模式相结合或进行改造。

在世界包装设计之林中, 日本占有一席之地。日本的现代设计起步较西方要晚, 但其本包装设计用30余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路程。并形成独特的风格, 他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 更加强烈的意识到弘扬本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性, 包装设计既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又蕴含深邃的东方文化精神。日本的文化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 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有许多相通之处, 日本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从而在传统与现代, 东方与西方之间找到了一条适合本国包装设计发展的道路。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优秀的传统文化, 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生命线。中华民族积累起了既厚且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底蕴, 是我们后人享用不尽的文化宝藏。我们只有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同时吸收外来文化中的营养和精华, 才能使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耿凌艳.包装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7.

[2]潘鲁生.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6.

[3]韩锦平, 王渝珠.中国包装百年辉煌路[J].中国包装, 2001, 6.

[4]赵江洪.设计艺术的含义[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1999.

[5]于馨艳.论食品包装装潢的民族性与时代性[J].包装工程, 2005, 2.

[6]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继承传统与创新未来 篇2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缅怀五四青年的爱国壮举,纪念五四运动86周年,命名表彰镇第二届“十佳”青年,我代表镇团委在此向广大青年朋友表示节日祝贺,向荣获表彰的团员青年表示热烈的祝贺。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发扬民主科学精神,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条件,从而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序幕,中国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回顾中国青年80多年走过的历程,展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前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弘扬五四精神,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今天,我们在这里纪念五四运动86周年,就是要继承五四光荣传统,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发扬创新精神。中国青年从来就有敢为天下先的传统,五四运动倡导的民主科学就是一种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既是中国青年的光荣传统,又是时代的要求,当历史的长河又一次流淌到新世纪的地平线,当代中国青年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创新的希望在青年。只有提高青年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形成国家创新体系。

发扬创新精神,就是要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并将其付诸于实践。理想是人们知难而进,走向成功的动力,也是创新的动力。成就任何事业都不容易。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创造前人没有的业绩,就更不容易。没有坚定的理想就不会有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就难以最终成就创新的事业。而创新不是沙上建塔,而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学习是创新的源头。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已成为人生的第一要义,取得工作权利靠学习,工作做出成绩靠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步伐,而不被时代抛弃。但是,创新不是坐而论道,而是用知识开创事业,这就要求我们青年朋友要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展能力,并积极实践。

青年朋友们,在过去的岁月里,中国青年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巨大的光荣,我们相信在新的蓝图里,中国青年也一定不会辜负人民的厚望,一定会继续勇往直前,谱写青年运动的新篇章,为祖国和人民赢得更大的光荣。

浅谈传统菜肴的继承与创新 篇3

中国烹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操作各异的诸多烹调技法举世瞩目,五彩缤纷的传统菜肴花色品种犹如颗颗明珠荟萃,灿烂夺目,不仅丰富着国人的饮食生活,也为世界各国所推崇。中国人在吃上、喝上堪称世界之冠,中式餐馆、中式菜肴遍布全球。

传统烹饪,既是历史的积淀,不能苛求全是精华,全盘照搬,一成不变;也不可能全是糟粕,不加选择,任意丢弃。对待传统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如何鉴别精华与糟粕,愚以为应从民族性、群众性、实用性、营养性、地域性来着眼。因为烹饪既属文化,传统的文化必有其民族特色和群众爱好,世界各民族都有其传统文化,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有其各自的特色。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传统烹饪在原材料选用、烹调技法、刀工、火候、味别、造型诸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色、香、味、形、器是中国传统菜点的属性,也是当前感官鉴定菜点质量的标准。

事物都有两重性,烹饪亦然。正是由于中国烹饪文化历史悠久,流传下来的菜点,有些在营养结构上重视不够,较诸西式菜点则有差距;有些由于来自历代宫庭,在当时有的是为了求得封建帝王的欢心,或是在饮食上满足他们的穷奢极欲,以及那些专门嗜好吃的贵族们的爱好,用料稀奇珍贵,如鱼白、鱼脑、鱼皮、鹿筋、象鼻子、鸭舌、鸡舌等,取材不易,价格昂贵,在制作工艺上过于繁琐、庞杂,偏重修饰,片面追求造型,较诸清代袁枚所说的“耳餐”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而且无形中破坏了营养。对这种传统只能谨慎地有选择地保留其中的某些精华部分。

传统烹饪中的精华,不仅应该保留,而且应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扬光大。据了解,经济发达的日本,举办宴席凡是饮用白酒(日本清酒)都是加热后饮用,这本是中国的传统饮酒方式。东京引进北京烤鸭后,仍按中国传统技法用梨木、枣木烘烤,而不用电烤。海外中式高级酒家,在宴席上重视采用中国名茶,他们认为,茶的故乡在中国,茶是最有中国气派的饮料,一般都配备香片、水仙、普洱、寿眉及杭菊,让客人随意选择,不使用汽水之类的饮料,除非客人有所要求。餐后,供应新茶,品种依然任客人自由选择。实践证明,餐前品茗,可以刺激食欲,餐后用茶,能够帮助消化。

我们在继承传统方面,成绩是主要的,主流是好的。但毋庸讳言,有些优良传统,可能由于多种原因被丢弃。首先,不重视制汤和用汤。目前,在各类宴席中普遍地存在着重菜轻汤的倾向。主要表现在,宴席中汤菜品种少,质量差,营养成分缺乏。有的厨师,特别是一部分中青年厨师对汤类的调制既不讲究原料,也不注重火候,或不按程序调制,有的嫌麻烦不制汤,甚至等级厨师也不懂得“吊汤”技术,致使“吊汤”技术在一些地方濒临失传的危险。在对厨师进行考核评定中也很少把制汤列为内容。菜肴提鲜增味全靠味精,出现了“要想汤汁好,必用味精找”的论点。而味精的鲜味就是氨基酸类的一种谷氨酸钠,呈鲜成分单一,其鲜味远不及鲜汤醇厚,过量地使用味精,反而有损于菜品的美味,产生酸涩味。

其次,重红案、轻白案。中国传统烹饪的特色之一是红白案并举。而现在从事面点制作的人员一是数量少,二是质量差,有些技术濒临后继无人,技术培训很少有白案的位子,或放在次要位置。把由红案白案构成的完整的烹饪体系人为地割裂开来,甚至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菜只是指菜肴而不包括面点。在陕西,一般宴席除菜肴外,主食就是:面条、花卷、米饭,讲究的虽有几道点心(面点),但也达不到传统的风味特色。

第三,在原辅材料使用上,重成料、轻加工。表现为:该用鲜料的不用鲜料,而改用罐头;特别是一般宴席上的凉菜大多直接使用罐头;该涨发的鱿鱼、海参之类的原材料自己不涨发,而购买摊档上发好的即行使用;该自己加工的(如酱牛肉)不加工或不会加工,而依靠从市场购买,以及不能合理使用原材料等等,影响菜肴质量与风味特色。

第四,宴席饮料问题。饮料是宴席的组成部分。当前,在陕西不少宴席上弃“国饮”(茶)不用或只象征性的供应,却由汽水之类来“统帅”。陕西传统风味小吃总代表牛羊肉泡馍,传统吃法是餐后必供应湖茶以助消化,应该说这是符合科学的优良传统,在十年浩劫中被作为“四旧”冲掉,迄今在所谓优质泡馍中虽有所恢复,但较诸传统也大为逊色。

此外,在烹饪技术学习上,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基础;在菜肴制作和组合上,重色形,轻口味;重荤菜,轻素菜,都不同程度地有悖传统。

上述种种,也许是笔者“杞人忧天”,思想保守,但这种不尊重传统任意丢弃传统的做法,实在值得商榷。

时代不断进步,人的口味也在不断改变。开拓创新,是坚定不移的工作原则。若固步自封,抱残守缺,在激烈的饮食市场竞争中,必将遭到淘汰。与其被淘汰,不如自我更新,自已战胜自己。香港厨行泰斗陈忠说过:“中国菜的特点就是变幻无穷,色、香、味俱全,这是任何西式菜肴所不能比的”。被称为亚州“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餐饮业要求厨师最低限度每个月都推出新菜,甚至每星期每天都推出新菜。“食在广州”。有人说,广州的厨师善“变”,这个变实际上就是创新,就是变换花样。

继承传统与创新未来 篇4

1.心物合一

中国古典的认识论、方法论是一个力图沟通天人的感悟体系,现代新心学继承和发展中国古典心学,心物问题是其核心问题。所谓的心 , 含有认知、意识等意义,而二者又相联系 ,意识是认知的结果 , 认知则是意识的运用。而所谓物 , 包括事和物 , 事是人类的行事 , 物是天地万物, 引申开来是所谓境。心物合一强调的是:心物虽为二体 , 而可以为一。现代新心学的心物合一论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心物之间相符合 , 二是指心物相融和。相符合 , 侧重于认识的目标 ; 相融和 , 则侧重于认识的过程[1]。

“心物合一”,既有“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也是包括园林在内的中国传统艺术的创作方法,将人的认知、意识和人的活动、自然万物融合,通过以象为基础,以情为中介, 理趣为归宿的意象思维感悟,达到“物我同一” 的境界。中国传统园林的继承和发展的灵魂是中国式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也是中国现代园林要回归的园林之魂。

2.文化认知与审美感知

文化是场所聚合的第一动因,园林也正是基于“文化动因”这一内聚力,将地域、民族、 历史以及生活中人们的文化积淀与生活模式, 转化成园林的设计思想、设计方法和设计元素的依据。文化认知的提炼深度与拓展广度决定了文化特质景观的品质,决定了能否得到公众认同。

2.1师法自然的文化

中国文化艺术的“师法自然”,不仅仅是对自然物质形象的学习,如行云流水般的书法,做假成真的掇山,移天缩地的山水,更重要的是对自然神性精神的持久追求,即莫测性与变化性。

传统园林中常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夺天工”,天工与人工的区别或者并非人与万物 ( 除人以外的 ) 区别,而是人工或意识是否过分介入的区别。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关于人工和自然,宋代画家郭熙重新定义了人工与自然的前提,他将凡是未经自己意识控制的一切痕迹,无论是天然的还是人工的, 都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

传统园林中,计成在《园冶》[2]里利用“因借”可与“假借”两字通用的核心原理来消解园林造作里的人工痕迹,追求“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境界。有“随、就、依、按、任” “因地成形、因水构园、因地造屋”等表示因势利导作用的要素“因”,“借(藉)”自然要素、 自然精神和文化内涵,而“合宜、得体”。

2.2时空统一的审美

审美感知,对设计师进行设计创作至为重要。中国艺术对自然和生命的重视,决定了把时间和空间结合在一起的时空观念。中国哲学强调生命的流动性,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体现了流动的时间与园林同步,以时间之境反映出空间之景的变化精神。这种“时空变化于一体” 的观念,在古典园林中表现为虚实交替变化的空间序列。时间在游览过程中使空间流动, 用视线贯穿,将貌似分散无序的元素联系成整体。

可以说中国园林是一个五维“空间”, 是三维空间 + 时间 + 意境共同组成的融合空间,通过感官认知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 触觉认知,通感结合审美经验下的空间认同感和感悟,互生与联感交相辉映,产生的共鸣达到美感效应,也就是从生境、画境到意境。

3.中国传统意象思维的感知设计

3.1意象思维

中国园林正是通过“心物合一”的认识论来进行文化和审美认知,并同样用“心物合一”的方法论,利用感知,整体综合且动态地考虑园林设计的布局和要素设计。意象思维作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 与西方人重抽象思维方式差异显著 , 意象思维的含义在于 : 一方面它通过形象性的概念与符号去理解对象世界的抽象意义 , 另一方面它又通过带有直观性的类比推理形式去把握和认识对象世界的联系。中国传统意象思维是“意” 和“象”的统一,它既有生动具体的形象性、 又具有不同程度的概括性;它既作为信息的载体,又作为感情的载体。意象思维将文化感知、 审美感知和功能需求综合起来构建空间生成机制,立象以尽意(图1)。

3.2转摹假借

变化莫测的天象如行云流水,或自然雨水对素壁偶然天成的“屋漏痕”的动态形状,都被古人书法、 绘画艺术看作“师法自然”的师法对象,还有“锥划沙”“印印泥”“折钗股”“虫蚀木”是前人从生活和自然中悟证出来的几种点画的写法和形象化比喻,通过假借的方法人工转摹,获得“景皆天就,不类人为”的“莫测”神性。 中国现代园林通过师法自然本身和师法古人书法、绘画、 诗赋等文化艺术作品的传统文化和自然性,并通过新的材料、技术、赋予新的功能来展现(图2)。

4.中国传统园林的继承与创新——以浙江临海巾山西北角公园景观规划设计项目为例

历史文化名城“临海”是中国浙江台州的千年府治所在地,项目场地位于巾山北坡和周边街区之间的“山城交汇”过渡性空间,占地面积约2.7公顷。场地内建筑规划的“半山街院”的布局形式,是对传统街区、街道和景点视廊的有机延伸,结合山体、建筑、地下车库顶板形成台地空间、平坦空间和院落空间。作为名城的保护性改造工程,场地主要解决古城文化、旅游、商业建筑综合区布置和大型停车场安置的功能问题。

4.1核心理法

孟兆祯院士以借景为核心的“立意 - 相地 - 问名布局 - 理微 - 余韵”[3]的设计思维序列是中国园林核心理法(图3)。在中国现代园林设计中,以核心理法为框架基础,在动态发展的地域文化中,结合多学科方法和多元技术支持,如现代社会的功能需求分析和生态因子分析等技术手段的理性分析手段,产生整体性、动态化、心物合一的理性与感性融合的综合设计判断(图4)。

4.2主题概念

临海,临近东海,宋代文天祥称其为“海山仙子国”, 提取“海山仙城”这个表现城市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的“城市名片”。设计以东方神韵的山水画意境为创作灵感,打造立体化的山水画卷,游人游园犹如展卷读画。台地花园区展现“海山仙境”,广场和建筑院落区展现“千年府城”。

通过博物馆室内展示和室外景观载体表达结合的手法,展现临海名城、名人、名胜、名特的“四名”文化。

4.3设计语汇及空间形式

模仿灵江河流形态,结合中国书法笔画的节奏、动势等,以东方师法自然的审美感知,形成方案的设计语汇和主体结构。以承载场地文化精神的海山仙城的文化感知, 配合功能需求,使文化与功能意合,通过分区设计,形成动静相宜,内外兼修的多元空间。包括海山仙境(台地花园区)、千年府城(集散广场区)、禅园(古刹庭院区)、 史园(博物馆及游客服务中心区)、艺园(购物餐饮文化休闲区)、道园(养生文化游憩区)六个文化景观区。以山水为要素,提供广场、花园、院落等多样化的人性化空间 ( 图5-7)。

4.4设计手法——藉景

(1) 藉海山仙国之景:以东海仙境为蓝本,抽象表达海山仙境,包括以东海岸线作为水面的驳岸线,以卵石浅滩、 置石、雾喷营造“一池三山”的东海仙境和延续巾山的水墨叠石墙。

(2) 藉苍山灵水、千年府城之景: 将府城区位地貌以景观元素抽象表达在广场中,成为让游客感受和定位古城区位和景点的立体地图。

(3) 藉周边景点之景: 将巾山、龙兴寺、千佛塔通过视廊和倒影延伸借到场地中。

图片来源 : 齐羚绘制

图片来源 : 齐羚绘制

图片来源 : 孟兆祯绘制

图片来源 : 齐羚绘制

图片来源 : 齐羚、蒙宇婧、高恺绘制

图片来源 : 清华同衡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图片来源 : 齐羚、蒙宇婧、董顺芳、矫明阳等绘制

(4) 藉历史文化之景: 将府城历史和四名文化通过景观载体表达。院落的主题是“艺”,表达临海的传统文化和手工艺。在临海众多的文化遗产之中,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杜桥木板年画、黄沙织带、临海剪纸作为设计主题。

4.5设计创新

(1) 空间布局与工程结构

打破原建筑方案的广场 + 车库顶板绿坡的形式,采用广场 + 园中园。通过竖向设计分层处理,在地下车库顶板的跌落结构之上,设计叠落式种植花台、台阶、坡道相结合的观演看台和花园空间,解决土壤稳定性,水土流失和屋顶花园植物生长效果等技术问题,同时,将山、 水、绿、建筑和铺装进行相融式设计,提供了多样化的景观空间体验,满足不同人群活动类型的要求。

对巾山与场地的挡土墙进行山体护坡加固和艺术化的处理,利用当地片石结合石块,设计了2.5维水墨片石墙。考虑到造价因素,将原有海山仙境水景调整为砾石旱池,收集雨水后可形成临时水景,平日作为活动场地, 同时表达主题意境。

(2) 色彩设计与细部工艺

以传统色彩中的水墨黑、长城灰、象牙白、木原色作为主色调,搭配亮色,融合在植物的绿色中。根据不同材料和工艺方法有雕刻(阴刻,阳刻)、透雕、浮雕、 半浮雕、镂刻、蚀刻、压印、拼接、镶嵌、造型、构造等。

(3) 种植设计

表现自然性的自然式种植,结合文化意境的表达, 如移竹当窗、山中挂藤、水上放莲、修竹千竿、槐荫当庭、 栽梅绕屋等常用古典园林植物配置手法。考虑必要生态功能和满足观赏寓意、富有诗意的植物,注重植物配置的生物多样性原则和地域性原则,并和新技术结合产生更丰富的手法,如院落空间用垂直绿化表达当地黄沙织带文化主题。

(4) 材料

将砖、瓦、石、木、竹等传统材料与现代材料结合, 以现代设计手法表现。

5.结语

继承传统与创新未来 篇5

社会实践报告

题目:关于陕北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创新状况的调查

所 在 院 系: 专

业: 小 组 成 员: 学

号:

关于陕北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创新状况的调查

摘要:陕北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远古至近现代,陕北在中国历史上始终占据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位置;陕北不仅孕育了古老的东方文明,还用厚厚的黄土哺育了中国革命。陕北地区所拥有的积淀深厚、历史悠久、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在整个西北地区乃至全国都是少有的。但同时我们也看到,陕北民俗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等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调查陕北的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创新状况,全面发现陕北民俗文化发展的现状,从而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其民俗文化,使黄土文化源远流长。

关键字:陕北 文化 黄土 民俗

引言:

文化属于社会范畴, 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与人类的存亡相始终, 它是历史上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陕北文化是指在陕北高原这块特定的黄土地上, 各族人民在历史上所创造的具有地区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陕北高原北靠鄂尔多斯高原, 东尽黄河, 南接八百里秦川, 西连河套, 处于北方游牧区向中原农耕区的过渡地带。这一地缘关系决定了陕北文化处于草原文化、三晋文化、秦文化、河套文化的包围之中, 并受着这些文化的影响。这些年来, 陕北文化越来越受到海内外的关注, 许多文人学士们涉足于这块土地进行文化考察和研究并产生了广泛影响。人们看重陕北文化, 将它进行研究, 足见其在民族文化史上所踞的重要地位。

正文:

一、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创新的意义与目的: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全国人民今后五年努力奋斗的伟大目标。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快各地文化艺术创新型体系建设,推动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不可忽视的紧迫任务。而通过发展各地先进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才能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使古老文化一直流传,再加以创新加入时代的元素,得以更好的发展。

二、陕北文化

陕北是中国东部与西部的结合处, 也是黄河文明和草地文明的结合处, 又是土地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结合处。千百年来, 这里是民族斗争与民族融合的前沿, 这里的民情风俗有其独特之处。

(一)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是对流行于陕西榆林、延安等地域的民间歌曲的统称,以语言质朴、内容丰富、地方特色浓郁而见称。它是一幅生动的陕北人民生活和斗争的历史画卷,形象地折射出陕北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其独特的民俗文化。

陕北民歌中一个显著特征是叠字的运用。如“风刮芦草忽闪闪,年轻的朋友蜜罐罐;桃树花开粉团团,新交的朋友面粘粘;白面片片肉臊臊,想你想成半吊吊”;这些叠字都是口头语的提炼,它能使所表达的事物更形象更逼真,也充分反映了陕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质朴、豪放和诙谐的性格。方言土语的娴熟运用,如:“避风湾湾阳崖根根,这达正没人盛格阵阵”;这些口语化、生活化语言充满着生机勃勃的活力和泼辣的情调,给人一种亲切感。

另外,有些民歌只有用方言唱出来才能赋予鲜明的地方色彩。如“你妈妈打你不成才,露水地里穿红鞋”,普通话“才、鞋”不同韵,而陕北方言中“鞋”读“孩”,用方言演唱,既解决了押韵问题,又突出了地方风格。

修辞手法的集中运用,比喻如:“白格生生的脸蛋西北风吹,你是哥哥的心锺锺。站在那圪塄上了不见你,眼泪珠呀好比连阴雨”。夸张如:“想亲亲想得我手腕腕软,拿起哪个筷子我拿不起个碗”,形象地描写了人想人的那种无精打采、心不在焉的无奈心情。“鸡蛋壳壳点灯半炕炕明,烧酒盅盅挖米不嫌哥哥穷” 其中有比喻,有夸张,有对偶,有比兴,短短两句中包含了丰富的修辞手法,真可谓语言中的精华,这就是陕北民歌中的语言文化价值。

陕北民歌能原汁原味地传达出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传唱出一种和传统文化联结的悠长人生,传递着陕北人纯朴的至情至性和全部的心灵秘密,揭示出陕北人生命的真实。因此解读陕北民歌,既有助于从民俗文化视角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陕北民歌,也有助于从民歌中探索陕北民俗。

(二)饮食习惯

陕北历来为半农半牧区,陕北人忠厚善良, 勤劳俭朴, 待人诚恳, 好客守信, 极具吃苦精神与忍耐精神, 而一旦奋起, 则敢于斗争, 且十分勇敢, 具有鲜明的北方汉子的特点。

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 陕北农作物以种植高粱、黍子、糜子、荞麦、小麦、玉米为主。主食以用小麦、荞麦制作的面食为主,如荞面、剁荞面、荞面圪坨, 辅食有油馍馍、枣糕、黄米捞饭、小米干饭、糜子糕和杂面等。“荞面圪坨羊腥汤, 死死活活相跟上”中咏到的“荞面圪坨”是陕北人的主食之一。陕北人将和好的荞面搓成长条, 用大拇指捻成小指头蛋儿大小的卷儿, 然后煮食。吃时浇上羊肉臊子汤, 味美无比。吃荞面圪坨一定要配羊腥汤, 圪坨与羊腥汤两者不可缺一。

陕北人素喜食用油糕, 它不仅营养丰富, 而且“糕”与“高”同音, 寓有兴旺发达、节节高升的吉祥之意, 表达了陕北人企盼步步高的美好心愿。逢年过节、祝寿满月、婚喜乔迁之际, 糕馍为必备食品, 因而亦称“年糕”、“喜糕”、“寿糕”。米酒是陕北人普遍饮用的一种家酿酒, 其色泽黄亮, 酸甜适度, 口味绵醇, 回味悠长, 带有浓厚的地方风味特色, 因而颇受群众喜爱。在订亲时, 两家人面对面相坐, 吃油糕、喝米酒, 决定儿女终身大事,将人情、亲情、爱情和糕香、酒香有机地融为一体, 更增加了爱情生活的情趣和欢快喜悦的气氛。

(三)服饰特点

“ 羊肚子手巾水上漂, 年轻人唱曲子解心焦”中的“羊肚子手巾”个民俗词语。“羊肚子手巾”头上戴是陕北中老年人的惯常打扮。因为陕北多风沙, 且穷苦人常在山野间劳动, 所以, 把白色的毛巾打结盘于头上, 一来可挡风沙,二来可遮暴阳, 三来可擦热汗, 可谓一物多用, 又叫“白羊肚手巾”。把这种白色毛巾喻称为“白羊肚” , 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1)羊子在陕北广被放牧, 羊子和人们的关系密切, 用人们最为熟悉的东西作喻, 易于为人所理解;(2)在陕北, 几乎每家都有羊子放牧, 牧羊人又多以白毛巾为遮阳挡风沙揩汗之用,故以之作喻, 乃自然之理。有人认为, 陕北人喜欢穿光板羊皮袄和白颜色的服饰。这种衣裘尚白的习俗和戎狄之族是分不开的。以崇尚的颜色不同而分为赤狄、白狄等。陕北为白狄所居, 党项羌亦有尚白的习俗, 如元昊就把自己所建的王朝称为“白上国”, 这种尚白的习惯就一直深深地溶化在陕北人的潜意识之中, 支配他们的心理前后达几千年之久。如今, 头戴“白羊肚手巾”的陕北人形象已深深地扎根于全国人民心目中。

(四)窑洞文明 窑洞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居, 蕴含着北方民族穴居的历史遗风。明弘治年间延安知府有诗道:“峰头辟土耕成地, 崖畔剜窑住作家。”窑洞是陕北人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港湾。

陕北的窑洞有土窑、砖石窑、薄壳窑三种。土窑是延安地区窑洞中最常见的“老祖母”。石窑是陕北窑洞中的“富贵者”, 是土窑的继承和发展。土窑是挖出来的, 石窑是箍起来的。窑洞内的设施以土炕为主体。陕北天气寒冷, 夏季很短, 土炕是居家生活必不可少的。陕北人的窑洞把厨房与卧室合二为一, 烧饭的锅头连着大炕, 灶口为蛤蟆嘴形, 无论是烧柴还是烧煤, 都不用风箱。做饭时, 灶火的一部分热量通过炕道, 烧热了土炕, 既做了饭,又取了暖, 一举两得。土炕还是陕北人家庭生活的红火中心。来人盘腿上炕, 米酒、红枣端上桌, 宾主交谈, 其乐融融。前炕紧靠窗户和门口, 这给年轻人谈情说爱创造了空间。

(五)出行方式

陕北人过去走亲访友, 逢集赶会, 多靠步行;稍微富裕的家庭, 一家三口出门, 妻子怀抱孩子骑驴丈夫则牵驴;坐轿者,骑马者, 则都是富户人家。“骑驴婆姨赶驴汉, 怀中抱个肉圪蛋(小孩子)”形象地反映了陕北人的行旅习俗。

现在,由于陕北地区黄土高原山大沟深, 生活所需之物资过去多由骡马驮运。于是, 脚夫成为黄土高原上的一种古老职业。脚夫以骆驼、骡马或毛驴等牲畜为伴, 因乡下人多认为牲畜是有灵性的, 是性灵。所以, 脚夫又叫赶性灵的人, 脚夫的工作就是赶性灵。走在前面的性灵在额头上被装扮上红缨和三面小圆镜, 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像三盏点着的灯。“走头头的骡子儿三盏盏灯, 戴上那个铃子哇哇的得那个声。”

(六)民间工艺

陕北民间工艺主要有:剪纸、石雕、刺绣、面花、泥塑、民间画等。陕北剪纸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表达方式自由率性,外在形式粗犷大气,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上漂亮的窗花,新婚的洞房上也要有制作考究的窗花;石雕主要在榆林的绥德、子洲一带较多,其中石狮的雕刻最有特色;刺绣在以绣鞋垫、鞋面、枕套较多,近年来,绣鞋垫的很多,而绣鞋面、枕套这些工艺传承的很少了;面花主要流行在榆林东南部一带,每年清明节,这些地方民间都有蒸面花的传统;泥塑在陕北大部分地方都有,主要在庙会上的泥塑最多。民间画原来主要是炕围画和箱柜上的油画,近年来,这些民间画好多地方都失传了。

陕北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无论过去和现在,它始终都以它大气雄宏的艺术特色而深受世人喜爱,但是,随着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陕北文化也面临着重重危机,特别是青年一代审美情趣的变化和对艺术时尚化的最求,陕北文化处于边缘化的境地,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组成,对陕北文化的全面保护和发展任重而道远!

三、陕北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之路及现状的调查

(一)文化建设推进陕北民间艺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中国共产党在陕北革命十三年期间,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文化艺术精英来到陕北,推进了陕北民间艺术文化的繁荣发展。特别是1942年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民间采风,传播先进文化,创新民间艺术,使得陕北民间艺术文化出现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春天,出现了如《东方红》、《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等一批广泛传唱而经久不衰的经典作品。同时,陕北剪纸、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曲艺等各项民间艺术门类无论是题材还是表演形式都进入了创新发展的繁荣时期。

改革开放初期,在党和人民解放思想的大潮中,逐步摆脱“文革十年”的思想禁锢,思想文化空前活跃,陕北民间艺术也开启了新时期的繁荣发展。基层文化机构在新时期党的文化思想指导下,对陕北民间艺术文化的种类、传承人进行系统搜集整理,形成了各类民间艺术集成,并在实践中推进了陕北民间艺术文化的创新发展。

在党的文化政策理论的指导下、文艺工作者的推动下、广大陕北人民群众的努力下,陕北民间艺术文化得以保护传承。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政策的出台,榆林小曲、安塞腰鼓、陕北大秧歌等优秀的民间艺术门类先后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但是在改革开放中,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外来文化的侵蚀,陕北民间艺术文化保护和传承状况不容乐观。

(二)陕北民间艺术文化的保护现状 首先,陕北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失衡。随着陕北能源资源开发,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而在追求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忽略了精神文化的建设,给陕北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造成极大的冲击。在人们的生活习惯中传统的民俗逐渐被淡化了。春节期间,陕北农家窗户上的精致窗花已被金粉印刷品替代;在现实生活和生产中,流行音乐替代陕北民歌、信天游了;民俗活动、大秧歌逐渐失去了其激情奔越的特性。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渠道逐渐被堵塞,传承观念日趋淡薄。陕北民间艺术文化因此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生存环境、生存空间和自身的完整性,陕北民间文化艺术的根基被动摇了。

其次,民间艺术文化的市场化、规模化生产缺乏。近年来,陕北的少量民间艺术文化品类进入文化市场,这为民间艺术文化产品融入市场经济做了初步的尝试。但陕北民间艺术的专业管理机构尚未形成,缺乏专业人才的帮助与指导且管理力度不够。再加上对民间艺术文化的保护传承意识、市场开发意识淡薄,进入文化市场的民间艺术文化品类主要以独立小店经营为主。整个陕北民间艺术文化的保护传承还缺乏规模性和影响力,没有进入到大市场良性循环的领域中,长此以往,将逐渐丧失弘扬地方民间文化艺术的广大市场。

最后,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人才严重缺失。当今时代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口传身授的民间文化艺术传承方式正在迅速消失。目前地方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基本处于自觉自愿状态,所以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受西方强势文化渗透,教育与民间艺术文化的保护传承脱节,使得年轻一代越来越远离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难以形成一个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群体,传承人才资源严重缺失。

(三)陕北文化的传播

相对乐观的情况由中国当代作家路遥所写的《平凡的世界》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此书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展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近日在榆林开拍电视剧,众多著名演员学习陕北方言,并在网络中交流,一定程度向人们展示了陕北方言。随着日后《平凡的世界》开播,陕北文化也会更多的出现在大众视角中。

(四)在陕北地区关于陕北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创新的问卷调查 经过对陕北地区的一部分调查,我们发现95%的问卷填写者对家乡传统文化有大概的了解,相对学生来说,如若没有特殊情况与爱好,学生更喜欢学习相对流行的舞蹈与乐器,而非具有特色化的陕北民歌和乐器,对于家长,对于有天赋的孩子会支持学习传统文化,通常情况下没有其他想法。其中少数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目的是为了拥有一门特长以便于升学。

四、陕北文化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针对陕北文化的现状,政府要积极引导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制度相适应,加大财政投入,培养能够传承传统文化的人和民间团体。要制定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与复兴战略,扎实稳步推进战略决策的落实。要加强立法,提到立法的质量,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

产业化的推动,发挥民间艺术文化的经济效应。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经济发展促进文化的进步,文化发展体现其经济功能。文化产业的良好发展,可以促进一个地区的经济繁荣发展,实现社会进步。只有大力发展了民族文化产业,专业文化和群众文化才有经济支撑;只有发展文化产业,民间艺术文化才能繁荣发展;只有在文化建设中引入产业机制,民间艺术文化才能够适应时代需求,实现良好的创新。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进一步强化文化的市场经济意识,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从而不断创新和发展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文化,发挥民间艺术文化的经济效应。

引入教育体系,培养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创新人才。把民间艺术文化教育引入教育体系,在日常教育中积极开展民间艺术文化的普及教育,树立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唤醒青年一代的文化自觉,激发青年一代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热爱和关注。把民间艺术文化引入教育体系可以培养青年一代的民族文化精神和爱国爱家的情怀,同时逐步培养起民间艺术文化的欣赏群体和传播者,进而为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创新做好人才准备。与此同时积极宣传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化的知名度和认可率。学校不能只注重文化课、注重升学率,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肩负着国家将来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所以学校也要注重对学生传统文化的灌输与教授。最后公众应自觉学习并推广、传播传统文化。要不断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坚持继承发展创新,坚持与时俱进。只有这样,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源远流长。附录:

关于陕北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创新之问卷调查

您好:

我们是陕西师范大学的学生,今天来调查了解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创新的状况,目的是更好的弘扬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该问卷没有任何涉及关于个人隐私的问题,不会给您带来麻烦,希望得到您的配合,谢谢!

1、您知道家乡有哪些优秀传统文化吗?()

A、知道

B、知道,但不全

C、不知道

2、您对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多少?()

A、非常了解

B、了解不多

C、不了解

3、您对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感兴趣吗?()

A、非常感兴趣

B、很感兴趣

C、不是很感兴趣

D、不感兴趣

4、是否对家乡的优秀文化传统感到骄傲?()

A、是

B、否

C、没感觉

5、有兴趣学习一些家乡优秀传统文化吗(陕北民歌 剪纸 唢呐 腰鼓 秧歌等)?()

A、有

B、没有

6、平时会欣赏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吗?()

A、经常

B、偶尔

C、从来不会

学生请回答:

7、课余时间是否会去报名学习一到两项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如陕北民歌 剪纸 唢呐 腰鼓 秧歌等)()

A、会

B、不会

C、其他

8、(按实际情况选择回答)如果正在学习某些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的,是()A、自愿要求

B、家长要求

C、学校组织

家长请回答:

7、除了文化课,您觉得孩子是否有必要去学习一些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A、有

B、没有

8、是否支持孩子学习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

A、非常支持

B、如果有天赋就支持

C、不支持,觉得浪费时间

9、(按实际情况选择回答,可多选)如果正在支持孩子学习某些家乡优秀传统文化,为什么?()

A、跟风,很多人都在学

B、为继承发展创新优秀传统文化

继承传统与创新未来 篇6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传统图书馆管理 继承 创新

在科技不断进步下,诸多机构都在数字化方面做出了相应地努力,比如说图书馆。数字化的图书馆要比传统图书馆更加高端,并且在查找文献以及存储和借阅等功能上,更加便捷。但是,传统图书馆并不是一无是处,从严格的角度来说,数字化的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的继承和创新。因此,数字化图书馆在日后的发展中,仍然要不断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大的进步。

一.数字图书馆管理对传统图书馆管理的继承

1.继承原有的基础

从客观的角度来说,数字图书馆在发展的过程中,速度远远超过了预期,这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传统图书馆的基础非常雄厚。比方说,传统图书馆在长期的发展中,积累了非常丰厚的资源,而数字图书馆仅仅是对这些资源进行了系统的整理;还有,传统图书馆原来的管理方法并不是一无是处,也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改变,数字化图书馆的管理对传统管理的继承,才能有现阶段人性化和高效率的管理。所以,传统图书馆基础的大部分东西,都被数字化图书馆继承下来,再加上跟随时代和用户步伐所进行的创新,势必获得较大的成就。

2.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的发展

图书馆和一般的机构有所不同,管理工作可以算是一个总称,无论是日常的借阅还是查找资料,都在管理工作的范畴之内,因此,如果没有对原来工作的继承,很难达到现阶段的一个数字化管理。

二.数字图书馆管理对传统图书馆管理的创新分析

1.管理理念的创新

对于数字图书馆来说,在管理方面除了要加强数字化的元素之外,还要让众多的读者体会到不一样的地方,能够对他们的查阅文献以及借阅等方面,产生切实的利益。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数字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对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进行扬弃和取舍。更新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效能。以“是否通过服务解决了用户的问题”作为服务标准。全新的服务理念对用户和读者产生了很大的便利。从理念上来看,确实有很大的创新,并且正在不断的延续。

2.人力资源知识化管理的创新

数字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所承担的功能不仅是图书资源简单录入和统计,而是要具有符合信息化、网络化、图书知识化等方面知识的专业人员来承担,需要在上岗前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在图书资源管理和服务的过程中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样图书管理人员不仅是图书知识方面的专家,也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信息知识的人员。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能够具备创新的意识,提升自我服务的意识,从而为客户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图书资源,为社会的进步提供智力支撑。

3.知识管理机制的创新

知识管理机制对于数字化的图书馆来说,是创新的重点环节,同时也是考量的重要部分。以目前的情况来说,知识管理机制主要是以全新的技术为基础,从用户的目标和环境出发,力求让所有的用户都能够在客观上获得较大的帮助。还有,知识管理机制的创新,在数字化图书馆的基础上,主要是将知识信息资源与用户紧密结合,通过灵活的方式进行调用,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新的知识管理技术系统,完全达到了人性化的标准。从以上的阐述来看,知识管理机制的创新,对整体的管理工作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日后的工作当中,会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4.服务创新分析

数字图书馆的核心是服务,为了更好的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就需要图书馆在资源搜索、咨询以及共享方面进行相应的规定,并引进图书管理系统软件,规范网络图书资源的管理,确实保护高校图书馆有价值的科研资源,并同时保护商业信息知识产权,构建相应的管理制度,提升服务效能,防止非法分子利用图书资源进行文化垃圾的制造。因此,数字图书馆要在服务内容、服务体系构建、业务受理范围、用户等级的设定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规定,以便提升客户服务质量,提高网络图书资源的利用率。例如,数字图书馆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以及对客户等级申请的标准进行客户会员的办理,便于客户进行图书资源的利用,提高数字图书馆资源利用的针对性,提高资源的有效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按照数字为主的旋律时代下,数字图书馆发展就成为了传统图书馆的必然趋势。

数字图书馆并不是完全脱离传统图书馆而单独存在的,而是在其基础上,继承了其精华方面。

继承传统与创新未来 篇7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管理理念,传统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是利用数字技术对图书馆中的文字、图片等相关信息进行处理与保存, 并利用多媒体方式实现的一种分布式信息系统。数字图书馆的产生不分时间、地域, 它能随时对相关信息资源进行储存、查询, 并将传统的纸质图书转变为数字图书的方式。在进行管理期间, 还能对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收集以及传输等, 从而促进数字图书馆实现广阔的分布范围、大规模发展方向。

一、数字图书馆管理对传统图书馆管理的继承

数字图书馆的实现是对传统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继承发展, 因为图书馆是一个知识集中的主要机构, 在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中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 并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1]。从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上看, 图书馆已经开始向着数字化方向发展, 但在我国, 数字图书馆还没有得到积极完善与普及, 要使数字图书馆在各项工作中都能稳定运行, 就需要利用一些先进技术、相关内容积极更新到传统图书馆中去。因为数字图书馆对传统图书馆的继承就是在资源基础上完成的, 传统图书馆能够为数字图书馆中的信息资源提供基础, 如果没有传统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将不会存在。所以, 数字图书馆中存在的数据库信息, 能够促进传统图书馆中相关内容的完善性。而且, 数字图书馆从发展到维护再到发展, 各个环节以及各个层次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 但这些人力资源在传统图书馆中都更为普遍, 因此, 在数字图书馆发展与进步道路上, 就应根据传统图书馆中的相关内容, 将其纳入到数字图书馆中, 并促进内容的优化性。然后, 对图书馆中的信息资源进行了科学分类, 有效查询, 并促进其共享工作与传递工作的效率化发展。最后, 按照传统图书馆的基础条件优化进行, 在一些条件得到充足准备后, 对传统图书馆中的管理工作进行优化, 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以及先进设备、专业管理人才对各个环节的工作积极改进, 以保证数字图书馆能够正常运行[2]。

二、数字图书馆管理对传统图书馆管理的创新

(一) 管理理念的创新。

促进传统图书馆管理方式的创新性, 就要更新管理观念。因为数字图书馆在管理工作中, 不仅要加强一些数字信息, 还要让一些读者、管理者认识到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存在的差异, 在能够保障他们自身效益基础上, 保证读者在查询资源与借阅期间更方便。所以, 更新传统图书馆的管理观念, 能够将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与服务效能积极改进。只有实现更好的服务工作才能解决读者遇到的问题, 才能促进服务工作形成统一标准, 所以, 观念的更新理念的形成在不断延续[3]。

(二) 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要实现数字图书馆, 还要对人力资源进行创新发展。因为传统图书馆在社会发展中之所以无法树立自信, 主要是在管理期间出现严重的人力资源问题。因为在传统图书馆管理工作中, 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 每天需要面临较为繁重的任务。所以, 为了解决该问题, 就要促进人力资源的积极管理, 并将其放在核心位置。而且, 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相比, 还要充分发挥每个管理人员的自身职能与角色, 并促进人员之间的分工与任务。而数字图书馆的形成是利用管理技术来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的, 它的形成不仅能加强图书馆管理方式与管理流程的简单化, 还能根据相关的激励机制, 抑制各个人员的行为, 从而使每个人都能具有充足的发展空间, 都能为图书馆的积极发展与建设提供建议[4]。

(三) 管理机制的创新。

改变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机制, 并实现创新性以及促进数字图书馆的主要趋势。如:知识管理机制的建立是管理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 因为在数字图书馆发展中, 各个方面都需要创新, 所以, 建立知识管理机制能够促进图书馆建设的效率性发展, 并为其提供有效保障。而且, 数字图书馆就是以知识与技术作为依托的, 并根据读者的基本目标, 帮助他们在知识方面获得较大成果。另外, 数字图书馆还是知识信息资源与读者之间联合发展, 所以, 还要利用一种协调方式, 以促进管理工作的标准化。所以说, 在数字图书馆发展中, 建立创新性的管理机制, 能够促进整体性的效率发展, 从而为未来的良好发展打下基础。

(四) 管理服务的创新。

在传统图书馆发展形式上, 要实现创新性发展, 并形成数字图书馆, 就要促进管理服务工作的创新性发展[5]。因为服务工作是图书馆发展中最基本的职能, 而且, 数字图书馆也是对传统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创新性。所以, 为了社会群众在图书馆中能够获得较大便利, 并促进数字图书馆实现全面化、多功能的服务模式, 实现良好的服务工作发挥其较大作用。在具体工作期间, 数字图书馆在当前发展中是以先进的系统为基础成立的一种服务模式, 在界面与功能上与传统的图书馆相比, 都实现了较为突破性的变化, 特别是层次的鲜明性以及功能的先进性。而且, 在数字图书馆服务发展中, 利用的各个网络技术、查询技术都是最先进的, 对于不同的读者, 都能满足其要求。所以说, 数字图书馆在管理与服务工作中, 具有深层次发展意义。例如:在读者查找相关文献资源期间, 可以将学科管理员作为主要服务人员, 并帮助读者进行相关信息的查询, 以为各个读者带来较大方便。另外, 随着大数据时代不断来临, 图书馆在服务与管理工作中, 不仅要进行财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还要对一些财务数据进行合理分析, 以促进数字图书馆能够更好发展。而数字图书馆的形成还可以对各个平台上的不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并选择一些样本进行重点研究, 从而保证图书馆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更准确、更高效。

三、结语

在数学化发展时代下, 图书馆已经实现了数字化发展方向。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 它继承了传统图书馆管理中存在的优势, 还对传统图书馆进行优化与创新, 以保证数字图书馆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依拉·艾尼.论数字图书馆管理对传统图书馆管理的继承与创新[J].中文信息, 2016, 2:47

继承传统与创新未来 篇8

近年来, 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复兴受到了很高的关注, 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这些年经济的高速发展, 一方面出现了数量庞大的富裕阶层, 另一方面是交通、公共建筑等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 使得人们产生了充分的文化需求, 于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形式复兴有了现实的土壤。然而在如火如荼的建筑形式复兴的过程中, 一些时代和技术性的局限暴露了出来。本文以黄鹤楼的演变为例, 浅谈中国传统建筑的继承与创新问题。

1 黄鹤楼建筑形制的演变与继承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 历经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 历代皆有毁建, 仅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 重建和维修10次。建国前最后一座楼建于同治七年 (1868年) , 毁于光绪十年 (1884年) , 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1981年新建的黄鹤楼以清代的同治楼为蓝本, 以现代建筑技术施工, 与很多仿古建筑一样, 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与旧楼相比, 新楼要高大许多, 共有5层, 加5 m高的葫芦形宝顶, 共高51.4 m, 比古楼高出近20 m。新黄鹤楼在仿古的同时, 加入了现代人的设计理念, 这种设计风格是好是坏, 毁誉参半。

山西永乐宫壁画上的黄鹤楼应当是黄鹤楼可见影像存世最早的形制, 属于典型的木结构楼阁建筑, 而清代的黄鹤楼也与永乐宫壁画不同。清代同治黄鹤楼, 凡3层, 计高九丈二尺, 加铜顶七尺, 共成九九之数。整座楼的格局还体现出中国特有的风水文化。“这些奇妙的数字强烈地透露出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中数目的象征意味或伦理表意功能。从以上所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黄鹤楼建筑就是一部集风水之大成的书, 将风水利用到建筑的各个方面, 看似平常但却意味深长。”[1]

清代黄鹤楼的建筑特点还表现在由楼阁式演变为亭阁式建筑, 建筑风格异常清奇。在历代的黄鹤楼修建中, 对外来建筑文化的汲取也是很常见的。“黄鹤楼建筑屡毁屡建, 不同朝代有其不同建筑风格, 其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吸取不同地区和外来建筑文化的精华, 揉合楚文化和湖北地区建筑风格而不断创新的过程。如北印度尼波罗国 (现尼泊尔国) 人——阿僧哥 (元代时期建筑大师) , 曾在元代参与了黄鹤楼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工作, 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献给了黄鹤楼建筑。”[1]

显然, 新建的黄鹤楼无论是在伦理、象征等传统文化层面上, 还是在细节上, 都没有完全达到原古楼的风致, 这其中就涉及到了传统的继承与创新问题。当代中国建筑要想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 并非易事。在整个中华文化区域内, 包括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 黄鹤楼也是其中为数不多的做得比较好的建筑。它在形制上继承了清代黄鹤楼, 但在细节上是按照现代人的思路设计。很多中国建筑的古今问题, 都源自于此类, 以至于延伸出许多甚至是针锋相对的观点来。那么现代化的建筑原材料、钢筋、水泥, 能否作为展现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工程技术呢?这并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更重要的是, 当代建筑在工程的细节层面上, 是否有详尽的传统建筑信息用以模仿或学习?

显而易见的是, 并非当代建筑不能表现传统建筑的精髓, 而是中国的当代建筑在技术层面上甚为有限, 并且缺乏详尽的传统建筑的资料, 我们至今尚无足够的传统建筑的工程资料来支撑当代中国建筑的模仿与创新。一方面由于中国的建筑特色以木料为主要构材, 极易被焚毁;另一方面, 则是梁思成先生所说的不求原物长存之观念:“盖中国自始即未有如古埃及刻意求永久不灭之工程, 欲以人工与自然物体竟久存之实, 且既安于新陈代谢之理, 以自然生灭为定律;视建筑且如被服舆马, 时得而更换之;未尝患原物之久暂, 无使其永不残破之野心。如失慎焚毁亦视为灾异天谴, 非材料工程之过。”[2]

以黄鹤楼为例, 同治古楼的影像资料极其稀少, 除了永乐宫壁画之外, 更早以前的古楼无从得见, 其中的设计思想和工程细节也难以详细考究。因此, 这种状况下对古楼的继承, 也就只有大略, 而谈不上细节的精神了。

2 中国建筑工程技术继承的缺失

对于中国建筑来讲, 缺乏技术的传承也就无法谈论文化与审美的传承, 更谈不到为大众提供美的享受, 而继承与创新也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在全球化背景下及数字时代, 失去传统的中国建筑只能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建筑的暴力侵蚀, 无法参与制定当代建筑的价值体系, 也无法拥有中国式建筑文明的话语权。在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 我们看到的摩天大楼、奥运会主体建筑等新兴的当代地标性建筑, 都是从西方移植的建筑文明和价值观的体现。而中国传统建筑语言的核心精神的缺失, 是我国建筑界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这其中既有我国建筑文化特色的原因, 如建筑技术的传承, 以师徒传授为主, 没有书籍, 不为古代知识分子所重视, 如梁思成先生所言:“建筑在我国素称匠学, 非士大夫之事。盖建筑之术, 已臻繁复, 非受实际训练, 毕生役其事者, 无能为力, 非若其它文艺, 为士人子弟茶余酒后所得而兼也。”[2]也有对传统建筑信息采集、保护不力, 甚至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不断破坏的原因。

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可以凭空地、没有传承地诞生。因此, 我们必须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 将中国传统建筑的价值体系融入当代建筑价值体系中, 并将其纳入中国建筑史的核心。我国传统木构建筑的精髓除了形制, 还应该包括工程技术、工程数据、数字化采集信息点, 这些都是应当保存和继承的。当代建筑的工程技术和新材料应用, 也应当随着国家整体实力的增强而深入和拓展。

3 建筑工业文明中的技艺精度

毋庸置疑, 我们已经离不开当代的建筑材质。同样的艺术魂魄可以寄于不同材质之中, 这不仅有赖于从业者的艺术审美的传承, 还有赖于工程技术的革新和深化, 以及对建筑材料进行锲而不舍的探索和实践, 使之适应于中国建筑美学。

当代中国的建筑艺术, 无论是继承传统, 还是学习西方文明, 都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时代和技术的局限, 使得对建筑艺术的追求还有很大的突破空间。在以工业文明为主导的全球化背景下, 中国从农耕文明走向工业文明是必然之路。农耕文明传统木构建筑与工业文明的当代建筑之间并无不可调和的对立矛盾, 从西方当代建筑文明对传统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来看, 解决这种矛盾的关键在于深入和细致的技艺精度。工业化并不意味着粗糙的形式和细节的缺失, 没有个性的存在往往正是因为工业化的深入不够。我们可以从德国、日本、美国的现代科技产品中感受到这一点, 细节的精致完全可以注入艺术感和审美的灵魂。至于我们自己的当代建筑, 美学风格的缺失与钢筋混凝土原材料并没有多大的关系。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 需要整体的和细节上的多样化思考。例如, 传统建筑中的宗教、礼法功能在当代已经没有实用价值, 但其艺术和历史载体的功能是我们需要保留的, 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当代建筑对传统的继承中, 符合时代要求的公共事物、文化等实用功能必须列入建筑结构的考量。

4 结语

只要不断深化当代建筑技术, 同时加大对传统建筑的信息采样, 加强保护传统建筑信息的力度, 并不断提高技艺精度, 我们完全可以在钢筋混凝土或者钢构及新材料为主要原材料的情况下, 很好地继承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当然, 还需要学习和借鉴西方工业文明的传统机械美学, 辅以计算机技术, 加强新材料的科技创新和市场应用。只有建立在现代文明的基础上, 中国传统建筑的继承与创新才会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8.

继承传统与创新未来 篇9

关键词:体育教学,创新,发展,继承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体育教学应该在创新、发展中继承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经验。

一、不能只重视个性的发展而忽略整体的稳定

素质教育要求重视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及能力的培养,由单纯地注重教师指导作用的观念转变到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结合的现代教育观念上来,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对课程的设计要充分给学生留有活动时间和空间。但我们绝不能放弃或轻视体育教学的整体性和一致性,这是传统体育教学提倡的原则之一,以及对体育课的整体管理和严格要求,这里特指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众所周知,严格的组织纪律是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显著特性之一,它不仅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作风和自觉遵守组织纪律的需要,还是安全的需要和保证学校体育各项目标的实现的需要。现在一般中学都有上千名学生,体育课大部分都安排在下午,同时上课的班级多、学生多,如果没有整体性、统一性和严密的组织、严格的纪律,就无法保证教学及各项活动的有序进行。当然,我们也要考虑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做到既有集体统一,又有小团体和个人的主动学习。比如准备部分要求学生充当管理者,学生自己编操、带操、整理队形,并注重整体的配合。再如技术课上,先教授学生技术动作,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组练习,或进行接力赛、游戏等,让学生将个人技术贯穿到全队活动中,使教学“乱”中有序、“散”中有聚,既严谨又生动活泼,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进而使学生的个性、组织纪律性、合作性等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二、将技术教学与兴趣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在大力提倡快乐教育的今天,许多学校已将这一思想贯彻在体育教学中,并深受学生欢迎。快乐体育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但是这并不是说从此就不要、不学技术了。我们知道,人的兴趣是在实践中产生、发展的,而体育实践就是在掌握了某项运动技术的前提下完成的,如果仅对某项运动感兴趣,但没掌握此项运动技术的动作,就不能乐在其中,兴趣也会逐渐消失,所以说技术学习与学习兴趣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从各个角度对体育课内容、素材进行加工。一是在具体教材内容上,简化教材的技术结构,渗进一些与项目有关又能进行游戏式比赛的内容。二是根据学生身心特点,简化技术动作要领和规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愉悦而乐于学,进而刻苦锻炼。教师不能仅仅使学生获得一时的愉快,而应要求学生学好技术技能和刻苦锻炼,使学生通过刻苦学习和锻炼达到“乐”的更高境界。总之,教师在教材的钻研、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学活动的具体安排及教学语言的运用上既要考虑兴趣性又要考虑技术性,以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获得知识技能,实现自我发展。

三、发展终身体育不能脱离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是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也是我国学校体育的首要目标。因而在我国学校体育中一直比较重视运动负荷的安排和身体素质的发展。这是传统体育在我国学校体育中的指导思想,为改善中华民族的体质作出了巨大贡献,功不可没。近几年教学改革的深入,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新体育课程标准》强调:“进行学生健康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意识、技能与习惯。”这对我们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组织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不能游离于体育运动实际而孤立地去进行,更不能脱离身心全面发展的原则。但现在有的学校在追求终身体育的同时却忽视了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原则,为追求使学生掌握某一项专长而长时间地教授单一的运动项目,使学生又进入了另一个误区。事实上从小学到高中有十几年的时间,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时期制定出不同的奋斗目标,这也是传统学校体育制度的教学方向,这与现今追求的终身体育并不矛盾。所以现阶段在着眼学生终身体育的同时,绝不可轻视眼下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应该明确,只有在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使终身体育再发展。我们应该在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的实践过程中培养其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绝不能顾此失彼。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处理好学习与借鉴、继承与发展的问题,学习、借鉴前人好的经验,从教学实践中挖掘真理,消化吸收;继承前人的经验和理论指导思想,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兴利除弊,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并力争做到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参考文献

[1]学校体育.

继承传统与创新未来 篇10

一、实事求是的继承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告诉我们历史的演变具有连续性,人类历史的不断发展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的,文化的发展亦是如此。每一种新思想或新文化的产生、发展都是在对前人留下来的传统文化的选择性的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离开传统文化,新思想和新文化就会成为无本之木。传统文化作为一种过去遗留下来的文明,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就注定会暴露一些缺点和弊端,这就要求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科学的态度,不可全盘肯定,也不可全盘否定,要坚持批判的继承和发展,他强调:“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1]这是毛泽东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在继承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邓小平从文化艺术领域指出,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百花齐放、吐故纳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2]210对于古今中外的文化,要求“钻研、吸收、融化、发展”。[2]21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江泽民、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更加注重以开放、与时俱进的态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弘扬和继承传统文化,他曾在多次场合多次讲话中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以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强调继续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他强调对待历史文化,尤其是前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伦理道德规范,以辩证的眼光区别对待传统文化,始终坚持古为今用、吐故纳新,有选择的加以继承。可见,中共中央历代领导集体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的态度是鲜明的、立场是坚定的。

二、实事求是的发展

1.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有着相同的做法,即对传统文化古为今用、吐故纳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是最积极的倡导者。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高,党内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左”倾教条主义、经验主义,这对于当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国内存在的问题,解决革命的实际问题都造成了严重的阻碍。面对如此复杂的党内情形,毛泽东同志提出实事求是的重要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作为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在今天仍发挥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实事求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其最早是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作风的,毛泽东对其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诠释之后,使之成为具有民族色彩的哲学命题,毛泽东对实事求是做出了深刻的阐述,认为“‘实事’就是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探索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客观事实出发,从中发现其固有的而非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3]实事求是突出强调了社会实践的作用,它要求人们凡事都要从社会实践出发,以社会实践为根本,倘若脱离实践,任何研究和认识都不是实事求是的。实事求是也突出强调了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巨大作用,它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主张中国共产党人要时刻依靠群众、相信群众,要投身到群众的革命实践中去,并提出一套完善的群众路线和工作方法。毛泽东也在实事求是学风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重构,使其成为包括在学术研究上的态度等多方面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2.“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将重视物质力量建设与重视文化力量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是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保持的优秀革命传统。相应的文化力量不仅可以促使物质力量效果发挥的最大化,而且可以引领物质力量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人就对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思想进行过探讨和实践。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努力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在反复强调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改善,面对这样的国情,邓小平指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提出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抓住精神文明建设。1979年的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明确提出“精神文明”的概念,指出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要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建设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精神建设之间是彼此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发展理论。

邓小平多次强调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性,把精神文明建设看作是经济建设成功的一种推动力量,并指出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是要增强整个社会的凝聚力,提出要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以全面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为目标。一方面,这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与智力重要支撑。另一方面,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只有坚持两个文明的共同繁荣,才能最终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建设的正确前进方向。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与时俱进精神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党面临的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以及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此问题,并阐述了“三个代表”思想的精髓---与时俱进的精神。追根溯源,“与时俱进”一词源自《周易》中的“与时偕行”一词,又因“偕”与“俱”同义,所以对“与时偕行”一词进行时代性的转化,使之更通俗易懂,符合我们现在的表达方式。与时俱进,作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原则,它同时继承和发扬了毛泽东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都具有时代特征和理论针对性,这也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应该坚持的宝贵的品质和态度。但与时俱进所体现的时代性特征更为明显,它要求党的工作要与时代保持同步,始终紧随时代前进的步伐,牢牢把握住发展进程中的时代要求,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与时俱进与不断创新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创新是与时俱进的根本与前提,究根结底,与时俱进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20世纪末科技革命的飞速发展,一国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创新,面对新挑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又提出了包括文化创新、科技创新、理论创新等在内的全面的创新理论,这也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与时俱进的思想基础。在文化建设方面,强调开拓进取的精神以及创新思维,要求人们敢于探索,敢于标新立异,通过实践,通过不断地创新,使文化不断传承、不断创新发展,为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不断满足人们的需求。

4. 科学发展观

一个国家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会受国家所秉承的发展观的影响,不同的发展观会导致不同的发展路线,进而有不同的发展结果。党的十六大之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认识到当时社会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忽视人民切身利益的社会发展弊端,提出了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全面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人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发展的问题,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又体现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对发展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一词源于《管子》一书中的《霸言》篇,“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不过,《管子》中所提的以人为本核心是为了给统治阶级提供的一种治国策略。而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则是将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态度,同时也体现出古为今用、与时俱进的态度,说到底,科学发展观是在对原来发展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对当前及今后发展所面临问题的阐述。

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处理好全面、协调、可持续三者的关系,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有重大意义。在发展过程中,从总体而言,各种任务、各种指标必须做到均衡发展,在处理问题时,也要兼顾各种方式,并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局中处理。协调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动态的,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是抓方向的基本思路,在这里要处理好“五个统筹”的关系。可持续是当今发展的根本方式,也是一种必备的认识,在发展中追求理性的发展、理性的需求、寻求代际间的公平已成为促进生态平衡、人自身发展和平衡的一种要求。

三、实事求是的创新

1. 从“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到“依宪治国”

在党的十五大上,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历史任务。改革开放带来经济繁荣和社会不断进步,同时也带来相应的消极影响的背景下,以江泽民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德法并重”的历史传统进行批判的继承,明确了依法治国的前提、在人民的最大利益为最高道德标准的基础上,实施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4]虽然“依宪治国”一词并不是首次出现,但却是第一次被写进中央全会的决定中,这反映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法治认识的深化,同时也可以看出,习近平在其治国理政的思想和实践中,将依宪治国运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这不仅对依法治国的理论继进行深化,同时又对依法治国的实践进行创新。

明确依法治国根本是要先依宪治国,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也是基于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最根本的利益。贯彻实施依宪治国,首先要处理好依宪治国与坚持党的领导关系之间的关系,不断推进党的执政方式;对于行政机关要进行行政体制改革,做到权责一致,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将反腐放在更突出的位置,建立“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5]的保障机制,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碰”[6]的观念;司法领域在法治理念、政策制定等方面传递积极信号,使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的攻坚阶段,在不断取得胜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艰巨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依法治国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愈加凸显。依法治国方略的不断推进,有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同时还有利于保证党对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利于保障公民的权益,使人民的合理诉求得到表达。

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结合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情,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主题,清晰地展现了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宏伟蓝图。习近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主题,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进行了论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他认为,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传承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他也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7]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认为,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同时,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必须有区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非常注重传统文化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传统文化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作用,习近平从两个角度进行了论证,其一,个人发展方面。他注意到在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过程中,人们忽视了对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的重视,而传统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对于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方位均衡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军事实力再强大,若价值观、文明、文化等软实力衰弱也不可称其为强国,只有软实力和硬实力相结合,才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表现。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将社会进步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可以使下一代全面发展。其二,国家富强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动力,习近平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8]习近平也在多个不同场合强调,中华民族热爱和平,中国的强大并不会威胁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发展,他以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向世界传递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赢得了一个和谐的国际环境。

3. 提出“一带一路”折叠三重使命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明确提出,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是中国与丝路沿途国家分享优质产能,它是共商项目投资、共建基础设施、共享合作成果,内容包括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政策沟通、人心相通等“五通”。[9]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五通”思想,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涵,肩负着三大使命:一是探寻经济增长之道。“一带一路”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的中国,将自身的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经验与模式优势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实行全方位开放的一大创新。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共同分享中国改革发展红利、中国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中国将着力推动沿线国家间实现合作与对话,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夯实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二是实现全球化再平衡传统全球化由海而起,由海而生,沿海地区、海洋国家先发展起来,陆上国家、内地则较落后,形成巨大的贫富差距。传统全球化由欧洲开辟,由美国发扬光大,形成国际秩序的“西方中心论”,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农村从属于城市,陆地从属于海洋等一系列不平衡不合理效应。如今,“一带一路”正在推动全球再平衡。“一带一路”鼓励向西开放,带动西部开发以及中亚、蒙古等内陆国家和地区的开发,在国际社会推行全球化的包容性发展理念;同时,“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动向西推广中国优质产能和比较优势产业,将使沿途、沿岸国家首先获益,也改变了历史上中亚等丝绸之路沿途地带只是作为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的过道而成为发展“洼地”的面貌。这就超越了欧洲人所开创的全球化造成的贫富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推动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三是开创地区新型合作中国改革开放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创新,“一带一路”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正在以经济走廊理论、经济带理论、21世纪的国际合作理论等创新经济发展理论、区域合作理论、全球化理论。“一带一路”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超越了马歇尔计划、对外援助以及走出去战略,给21世纪的国际合作带来新的理念。

4. 提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国新一代领导人在新时期进行的伟大外交实践,简言之,就是在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兼顾他国的利益,以谋求共同发展。当前国际社会交往日益频繁,各国之间形成了一种“合则强,孤则弱”的联系,体现出一种明显的互嵌式关系结构,这也就表明,倘若各国处理不好地缘政治及新合作机制等关系,就会导致国家与国家的冲突。在当前背景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号召世界各国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开展合作,提倡建立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指出各国间要摆脱零和思维的束缚,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李克强总理也曾引用“单丝难成线,独木不成林”来强调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间开放发展,建立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也与中国梦的实现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终诉求就是谋求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就是期望在中国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对国际社会的重大问题也发挥重要影响,有助于维护和塑造中国的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说到底,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同时又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这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独特理念。中华传统文化的“和实生物”、“和而不同”指出了世界万物的存在和发展,同时也用“厚德载物”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不约而同的指向了各个体的共同体命运,需要所有行为体之间相互对他者要厚德载物,寻求社会治理的创新优化,寻求合作、互利、、共赢,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繁荣,而且在国际社会中出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日益增长,出现了国家之间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日益增长,需要各个国家彼此合作、互利、发展、共赢,寻求共同安全、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因此“和”文化思想的意义正体现于此,民族、国家的利益促使各主体之间构建起相互关联的命运共同体,并赋予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0-20.

[5]习近平.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M].人民日报,2013-1-22.

[6]习近平.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7]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N].人民日报,2014-03-27.

[8]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1-26.

继承光荣传统 创新管理模式 篇11

建组以来,小组曾以第一个试行班组民主管理分工,第一个组织工人技术研究会倡导班组技术革新,第一个倡议开展全国劳动竞赛,第一个制定和完善班组管理制度,第一个实行岗位责任制而享誉全国工业战线,创造了中国工运史上“劳动竞赛”、“民主管理”和“技术革新”“三大法宝”,被誉为“我国班组建设的摇篮”。

60多年来,马恒昌小组组员换了几代人,组长换了18任,作为“我国班组建设的摇篮”,始终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做到了“组魂不丢、红旗不倒、精神不垮”。

在新的历史时期,小组将马恒昌老前辈常说的“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固化为小组组魂,并在“三大法宝”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特点,提出了“五全管理模式”,即全员有责、全员参与、全员提升、全员管理、全员达标。“五全管理模式”是“三大法宝”的发展和升华,是新时期加强班组建设的重要举措。

组魂激励,实现全员有责

责任驱使。小组牢记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公司时的谆谆教导:“不要小看一个螺丝钉、一个焊点,它的好坏都表现出一个民族的素质,那才能够真正做到用心智去劳动,用心智去创造。”小组以此为动力精益求精地对待每一个零件加工,发扬小组质量工作“三检三对一遵守、干净利索勤研究”的光荣传统,使小组目前承担的十大类产品458种关键零件加工合格率均达到100%,其中20多种规格的铣头体零件全部达到了免检。

当好标杆。小组成员以老英雄马恒昌“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为榜样,通过唱响组歌和参观事迹展览,教育组员“为旗帜争光”,努力做到各项工作都“干出样子、当好标杆”。去年以来,在公司230个班组中开展的“两提一降”活动中,小组创新创效、成本控制、革新项目等指标名列前茅。小组在公司内推广“马恒昌小组工作法”,制定班组工作“五在前”,倡导旗帜班组竞赛,每年与全公司评出的“马式班组”学习交流、竞技比武,共同成长。2010年,小组分别参加了在武汉东风汽车公司和抚顺矿业举办的全国班组建设经验交流会,并做典型发言。小组荣获了国资委“百名先进班组标杆”和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称号。

影响带动。每年4月28日是建组纪念日,小组把这一天定为“倡议日”。每逢“4?28”,小组成员都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向公司各班组发出倡议,以引领和带动各班组为企业发展献计出力。2011年,小组提出的实施以“提升产品质量,向用心智造要效益;提升生产效率,向按期交货要效益;提升创新能力,向技术进步要效益;提升运营水平,向经营管理要效益;提升综合素质,向队伍建设要效益”为内容的“五提”立功竞赛活动倡议,为公司完成全年生产任务作出了贡献。

“比学赶帮”,实现全员参与

结对传艺。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小组总结出“学练技艺三方法”,即“传艺带徒法”,组织老组员结对子带徒弟,传带多种典型零部件的加工技术。“互动学习法”是根据需要有计划地组织互动学习,让老师傅与小组大学生结对子,让大学生学习实际操作技能,让老师傅学习新的技术理论知识。“佳技教学法”是让“身怀绝技”的老组员通过绝活演示、要领讲解、数据对比分析和上机实练等方法,快速提升中级工岗位技能。近两年,小组有9名中级工掌握了绝招佳技,有3名初级工提前晋升为中级工,班组还为公司输送了11名技术骨干。

竞赛引领。在班组竞赛活动中,小组要求组员积极创先争优做表率,引领竞赛活动不断开展。去年,小组与其他先进班组联合发出开展“旗帜班组竞赛”的倡议后,得到各个班组响应,并取得156项创新成果。在“马恒昌小组”的带动下,企业先后涌现出“王长新班组”、“张静海班组”、“康健班组”等以个人命名的先进班组。

岗位练兵。小组坚持岗位练兵常态化,每年都结合生产技术关键开展技能对抗赛、技术表演等活动。近年来,通过组织岗位练兵,全体青年组员较好地掌握了精挑丝杠、主轴加工、数控工艺等关键技术。组员张宜飞在数控车床上成功突破了加工复杂蜗杆技术关键,被誉为“蜗杆大王”;孙玉力的高速精挑丝杠技术在全公司巡演中获得“丝杠状元”称号。他们加工的蜗杆和丝杠不仅质量好,并且效率高。

学练技能,实现全员提升

坚持通过质量检验提高工作效率。小组从熟悉图纸工艺抓起,引导和帮助组员明确技术要求,掌握加工要点,精通操作方法。同时,对首件交检、中间互检和完工总检实行全程质量控制,有效提高了班组成员的技艺水平和产品质量。青工李梁在技术互助中受益匪浅,很快成为班组技术骨干,挑起了班组生产的大梁,月均产量由去年的400小时,提高到现在的600小时,他的《汉克件加工M48螺纹方法革新项目》刚刚在企业科技大会上获得“技术革新成果奖”。

坚持开展工余技术培训。为帮助组员尽快提升技术水平,小组聘请了公司工程院高级工程师和工学院优秀教师当技术顾问,到现场为小组成员讲解数控编程方法和技巧。两年来,小组克服生产任务忙的困难,坚持每个月至少组织培训8小时,系统学习了《车工工艺学》《金属切削刀具》《数控机床基础知识》和《数控机床维修与保养》等基础理论知识,为生产与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现在,小组所有成员都能够独立编制零件加工程序,并自己维修常规设备故障。

坚持开展岗位自学。小组积极为组员创造学习条件,班组骨干自费2 000元购置技术书籍,建立了图书室和资料室。为了尽快使新购进的德国卧式加工中心和弧齿磨床投入使用,小组的两名操作者利用业余时间一个单词一个单词查字典,将设备使用说明书翻译成中文,最终用短短3个月的时间掌握了两台国外高端设备的操作和编程技术。小组经济核算员张海森已经49岁了,他克服家庭负担重、生产任务忙、年龄大记忆力减退等困难,以坚强的毅力挤时间自学,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3年的努力,系统地学完了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大专课程,取得了大专文凭。目前,小组成员已经全部取得了大专以上文凭,并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

nlc202309051209

制度建设,实现全员管理

实行轮值管理。小组建立了“三组长”、“四大员”制度,根据班组两班倒特点,实行轮值管理,保证各项工作不留死角,形成了“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的局面。如正副组长每天都进行交接班,并召开班前会,安排好夜班工作,保证生产计划顺利衔接。同时,王亚东和孙玉力还担任小组的技术质量员,一个负责白班小组加工的零部件质量,另一个负责夜班,保证了小组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

编制管理手册。小组制定了《员工岗位职责》和《班组工作流程》,结合生产实际编印了《数控车床作业指导书》。为了全面加强班组建设,小组充实了班组管理园地,营造了班组文化氛围,增强了员工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完善制度建设。小组结合新形势,制定并坚持了班组长工作的“日三抓、周五查、月四会”;质量工作的“三检三对一分析”,班前“三做好”、班中“四做到”、班后“六不走”;关心组员“五必访”、“六知道”;思想工作“六坚持”等制度,使班组管理不断迈向现代化。

技术创新,实现全员达标

坚持攻坚克难,为企争光。小组针对产量、质量等薄弱环节确定创新课题,实施交叉作业法和比较法,使小组月产量从4 500小时猛增到11 160小时,提高工效2.3倍。去年,在公司与世界最先进压力机设计团队汉克公司合作中,马恒昌小组承担了大部分高精度零件加工任务。在加工关键件拉紧螺杆过程中,由于工件尺寸超长,超出设备加工极限,小组成员通过增加定位支架、快速切削、连续冷却、设计辅助定位基准等方法,解决了拉紧螺杆超长加工问题。在其他班组加工的一批急需的液压螺母,因设备精度不够将被外国专家判为工艺废品的时候,小组主动承担了修复任务。小组成员在仔细研究产品技术要求和现有加工能力后,结合实际,改变了德国原有加工工艺,通过镀硬铬增加表面硬度,自制精修磨具,最终修复了这批螺母。德国专家说,没想到齐二机床人也能干出这样的好活,令他们刮目相看,为企业减少了大量损失,并缩短了生产周期。

积累经验,推广成果。马恒昌小组通过实践“五全管理模式”,班组长素质、班组管理水平、组员技术技能和思想文化道德素质都有了新的提高,班组管理工作实现了标准化、程序化、数据化、系统化。目前,班组成员中的技师、高级技师达到了60%以上;近两年又有4人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小组成员赵刚研制的硬质合金刀块刃磨装置等一批技术创新成果在企业和行业得到推广,并两次在福州、西安荣获“全国发明展金奖”。

做强做优,争创一流。新时期,为了使小组能够继续走在时代前列,发挥“带动”和“引领”作用,马恒昌小组积极响应国资委提出了“做强做优,世界一流”的号召要求,正在以世界一流为先进标准进行全面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小组“政治先进性”、“生产力先进性”、“管理先进性”、“素质先进性”;通过实现“三个转变”,即加工能力实现由数控机床向加工中心的转变,加工性质实现由单一的车工班组向综合机加班组转变,加工的任务实现由单一为铣床小件配套,向承担企业主导产品中型关键件生产的转变。做好五项工作:一是面对岗位转型,练内功,将现场变课堂,把学习资源转化为岗位技能。二是以规范化、标准化、高效化和科学化为目标,全面加强班组管理。三是追求技术创新,学技艺,视难题为课题,把生产压力转化为攻关动力。四是以增强先进性和战斗力为目标,不断加强小组党的建设。五是以弘扬小组光荣传统为统领,推进职业道德素质工程。

概括起来,使马恒昌小组实现“一个定位”、发挥“两个作用”、具备“三个能力”、逐步实现“四个提升”、达到“五化”要求,形成“六个单元”。

一个定位——瞄准“做强做优,世界一流”的目标,配备先进设备,完成中件核心部件全序加工,形成配套齐全、能力均衡、相对封闭、可以产出“成品”的数控化制造“孤岛”。努力建设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的我国“班组建设的一面旗帜”。

两个作用——马恒昌小组要发挥旗帜班组的“带动”和“引领”作用,使公司班组建设工作走在我国班组建设的前列。

三个能力——“高、精、尖、专”的制造能力,较强的自我保障能力,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适应能力。

四个提升——全面提升组长素质、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组员技术技能水平、全面提升思想文化道德水平。

五化要求——实现班组工作内容指标化、工作要求标准化、工作步骤程序化、工作考核数据化、工作管理系统化。

六个单元——把小组建设成为一个优质高效的生产单元、规范标准的管理单元、内生发展的创新单元、自觉进取的学习单元、创先争优的组织单元、文明和谐的文化单元,名副其实当好公司所有班组的学习榜样和追赶目标。

(责任编辑:崔小花)

继承传统与创新未来 篇12

俄罗斯现代作曲家斯克里亚宾·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在其中晚期的创作中对和声的技法有着独特的创新和发展, 如晚期作品中“神秘和弦”的运用。这种“神秘和弦”以及它的许多相关的和弦, 即成为斯克里亚宾半音化和声的基本形态和重要来源, 同时也丰富了调性扩展空间, 成为创作中的“轴心材料。”

斯克里亚宾的和声体系主要是构建在半音化体系上, 源自传统和声又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是以高叠和弦为基本素材, 在变和弦中的半音变化与它们的半音进行、这些和弦的和声进行以及半音的和弦外音等方面的共同作用。斯克里亚宾的半音化建立在变和弦的半音变化与半音进行;各类和声进行中所产生的半音性。在斯克里亚宾的半音化和声语言中, 各种特殊的变音和声占有重要地位, 这也为作曲家晚期创作中的“神秘和弦”做了铺垫。

斯克里亚宾的和声是在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之间的地带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音乐现象, 它与传统和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斯克里亚宾的特殊和弦是以传统和声材料来构成的, 但是在新的美学观点的促使下, 使得作曲家改变了观念。他被神学中所描绘的种种超凡现象所激动不已, 基于这一美学观念, 他逐渐不满足传统的大小调和声体系, 转向探索能表现神秘主义思想的新的和声材料。从传统和声体系中解放出来, 从而有了新的感和生理念。斯科里亚宾和声观念的改变具体反映在运用另外的和声材料以及组织的新手段上。因为在十七——十八世纪的美学观认为三和弦是协和的, 而在二十世纪则认为这是一种理想化的音响之一, 还有许多与之相当的音响素材没有被挖掘出来, 所以斯克里亚宾开始运用个性化的音乐材料来改变这种固定的模式。和声素材的个性化其实是主题和结构个性化在和声领域里的扩展和表现。现代和声给作曲家提供了为自己作品选择符合他本人的个性气质、思想趣味的和声材料的最大自由。传统和声学则没有这种自由, 它仅仅根据人们所共同遵循的总的技术原则, 在处理通用的材料时给作曲家以充分的自由。

正是如此斯克里亚宾全力突破前辈们的传统, 不断尝试用一些新颖的音乐结构, 丰富的和声语言, 扩张交错的调性思维以及所形成新的具有半音化旋律线条的发展手段和变形交错的节奏来发泄内心的愤怒, 这也是作曲家本人在创作后期的的努力方向。由此可以看到新和声体系是在传统基础上诞生的, 无论是勋伯格的序列音乐还是德彪西的印象派音乐, 都与传统和声有着密切的联系, 斯克里亚宾的晚期和声就是从传统和声中脱胎而来的, 但并不是完全的照搬或是摒弃, 而是在此基础上有许多与传统和声相似的特征, 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和声语言因素的传承

斯克里亚宾作品中的高叠和弦是以传统和声材料为原料来构建的。在新的美学思想的影响下, 作曲家摈弃了传统音乐材料中的功能束缚, 可能是他认为那些十七、十八世纪以三和弦为中心的功能和声体系难以表现他心目中的神秘思想, 而那些不协和和弦更接近他理想中的美学观念。于是, 他选择不协和和弦代替协和和弦, 把它当作表达神秘思想的主要和声语言形式, 并以此建立新的和声体系。然而新和声体系的建立必然是在摧毁旧和声功能体系之上所建成的, 只有改变传统和声中的轴心——调性及构成调性的核心因素——主、属功能轴体系, 才能摆脱旧和声体系的束缚。因此在这关键的临界点上斯克里亚宾选择以属和弦为原材料构建复合和弦, 其结果是摧毁了传统和声的属功能, 导致主和弦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条件, 并且确立复合和弦的的中心主导地位, 至此, 新和声的曙光从传统和声的密云中穿透出来。

2.和声的功能性方面

在传统和声中, 因三度叠置原则而产生的和弦体系, 在斯克里亚宾的晚期和声中, 因复制原则而产生的和弦体系, 这些都体现了和声材料构成原则的同一性, 以及在同一性原则支配下产生的多样化的材料形式。斯克里亚宾通过严密的逻辑方法构成了独特的和声体系, 但从和声结构形态上观察, 仍与传统和声有几点相似:

a.在作品中也有中心和弦, 它具有类似主和弦的功能意义, 又用特殊和弦结束, 使之成为其他和弦的中心。

b.与传统和声相似, 也有体系内部不同层面的和声关系, 如和弦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心和弦与非中心和弦等。

传统和声中功能性和声进行是以和声的运动为主体方式, 色彩性和声进行作为功能和声骨架间的过程与补充。但随着半音化程度的不断增强、调式和声的新兴复现与新和声手法的创造发展, 功能性和声进行逐渐减弱其作用, 色彩性和声升居主位。

自进入1908年, 斯克里亚宾便开始突破功能和声的独特和声手法的运用。这种和声手法的运用不仅有和声使用的限制, 更有和弦结构运用的限制。也就是说传统调性体系以主 (T) 、属 (D) 、下属 (S) 三个主要功能卷中的和弦彼此对立所产生的作用关系为前提, 斯克里亚宾一方面使用属九和弦调性内素材, 一方面却剥夺了调性本质的和弦功能性的力学关系, 突破了调性的范畴, 从而扩张了调性。

和声的功能是由它在整个音乐结构中所起的作用而决定的。而和声的功能又是与自身结构逻辑相关系的、具有表现在和弦的地位、和弦与和弦之间的关系上。

斯科里亚宾在晚期创作中始终坚持调性观念, 反映了他对传统和声的继承和创新。从继承方面说, 他坚持主和弦的观念, 把它作为音高结构的中心。从创新方面说, 主和弦是不协和和弦。由于这一材料复制而产生的系列材料所构成的特殊关系, 并由此而产生特有的结构功能。斯克里亚宾晚期按和弦的各音来构思和声与旋律的结果, 形成了一种严密的个人体系, 这种体系打破了传统和声的功能原则, 使和声进行不存在原有的调式各音级上的特定序进关系、稳定不稳定的关系。在二十世纪初, 西方音乐语言的最深刻变革是对传统功能和声——调性的摧残, 极度膨胀的半音化和声发挥到了极限的最根本的因素。以半音化为“轴心”的现代音乐作品中的调性中心受到了新的发展。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斯克里亚宾以“神秘和弦”为中心, 调式体系的建立以和弦的运动体现出来, 和弦的改变往往意味着调式调性的变化。

主旋律电影的艺术与技术融合

——以《建国大业》为例

许建峰 (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传媒学院223001)

摘要:《建国大业》这部影片主旋律影片中有强大的演员阵容, 以人气顶起票房, 强化细节的刻画, 以人性带到情感,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 具有极强的政治性和宣传性, 做到思想性、技术化、艺术性的统一, 体现主流意识形态和时代背景的完美结合, 成为近代中国主旋律电影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

关键词:《建国大业》;主旋律;技术;艺术

在共和国60华诞之际, 在全国上演了一场视觉盛宴, 即主旋律电影《建国大业》的公演, 影片以四十年代抗战胜利直至建国前夕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为背景, 以宏大的历史视野, 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 同舟共济、肝胆相照、风雨同舟、团结奋斗, 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 对新时期祖国的和平统一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式主旋律影片的集中体现

所谓的主旋律, 通常的解释是:“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影视作品或其它文艺作品, 通常由统治阶级主导宣传。”主旋律作品具有多样化, 充分发挥不同题材, 不同角度、不同样式、不同风格的优势。主旋律作品具有群众性, 让严肃、深刻的题旨与重大题材找到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 这就是要做到“寓教于乐”, 做到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的结合与统一。新时期中国电影正贯彻“突出主旋律, 坚持多样化”创作口号, 注意强化主旋律作品的艺术品位和群众性, 力求把“革命的政治内容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统一起来”[1]。

斯克里亚宾认为, 音乐的横向水平发展和纵向垂直结合几乎是同一的:“旋律是展开的和声, 和声是合并的旋律” (Sadie, Stanley, 2001:490) , 因此, 两方面的扩展是同时的。调性中心意味着其他音按规律不同程度的从属于主音, 调性的扩展就是用变和弦等对原有的调加以丰富。从横向上说, 乐曲的最后结束, 不必非要借助属或下属的关系完成, 可以依靠和弦本身实现终止, 首尾调性基本一致。从纵向上说, 他的和弦结构已经突破以往传统, 但却不是以放弃调式调性为代价的, 中心主音位置不能动摇。作品从54号之后, 即1907年创作《狂喜之诗》 (Le Poemde L’Extase, Op.54) 开始, 他就不再使用任何调号, 全部都用临时升降号, 只有一首 (Op.56, No.1) 例外, 还保留着最后的痕迹。调号的取消, 也是他调性观念变化的信号, 是他从表层到内里都发生的非传统思维的尝试。他在明确了调性的情况下, 把距离调中心最远的三全音当作相当近的关系出现, 并以增四度或减五度关系代替功能性的五度进行。三全音比属功能虽然只相差半个音, 却与主功能形成两级, 一个离主音最近, 一个离主音最远。“和弦—调式”体系, 正是斯克里亚宾个人调式观念的对应术语。

斯克里亚宾一方面遵循传统的作曲法则, 一方面又不完全按照传统的法则进行, 虽然最后都回归于主调, 但是中间的发展变化却极为丰富。比如《第六钢琴奏鸣曲》的主部主题是G大调, 而副部主题又D、降E转入A大调, 到再现部的主部却成了F大调, 只是到了副部主题才又回到了G大调。类似的手法在另外几首钢琴奏鸣曲中也都有体现。分析他晚期六首钢琴奏鸣曲 (均为单乐章) 的调性布局, 可以看出他对传统调性原则的承袭和突破。晚期创作在调式调性方面所做的探索, 颇值重视。尽管他在调性布局上与传统的做法不同, 但直到晚期也没有走出调性的范畴。

中国主旋律电影多以表现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进程与现实生活风貌为主, 通过观看影片, 可以使广大观众认识和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 并起到反思历史、关照现实、认识生活的功能。主旋律电影善于塑造历史人物、时代英雄以及普通劳动者的典型形象, 以1989年影片《焦裕禄》为标志, 中国的主旋律电影开始了新的英雄人物的塑造方法, 英雄人物不再是不食人烟火的全能英雄, 而是一样儿女情长的平凡形象, 主旋律影片中的领袖人物个人魅力的表现和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更贴近群众[2]。

在逐步推进主旋律与商业化有机结合的今天, 《建国大业》发其独特的形式打动的亿万观众, 赢得了很高的票房, 影片在开篇的设计上便极具大片气质, 宏伟的特效几乎可以假乱真, 将商业电影的特质放在主旋律影片之中, 使得两者进行有机融合, 并且几乎在力图实现最大化的效果。《建国大业》并不是以表现战争本身为侧重点的, 而是要证明这场人民战争的必要性和进步性, 所以在影片中看到的战争场面很少, 更多地采用了第三方即国民党进步将领和民主党派的视角来对对立的两党进行政治和道德上的判断, 如冯玉祥、宋庆龄、张澜、李济深等人。《建国大业》这部主旋律作品采用“全方位的、立体的、纪实色彩很浓的、正面表现新中国建立过程”, 这种形式是中国电影跨越发展的集中体现。

我们不应该仅仅关注《建国大业》有多少个明星参演, 而应该更多的关注影片的内容、创作形式和时代意义, 影片采用了跃进式的浓缩叙事方式, 将“商业爱国主义”的“好莱坞式”技法进行有机融合。事实证明, 在《建国大业》这样表现领袖以及大历史事件的中国式的主旋律影片中, 领袖更加亲民, 让片中的人物去尝试接近观众, 然而我们观众也该摘下有色眼镜, 去看看主

由于斯克里亚宾和声思维的改变, 古典的调式调性被进一步扩展, 固有的属主关系和稳定状态都受到了冲击。斯克里亚宾在创作晚期所做的努力, 扩展了传统的调式调性, 形成了属于他个人的调式调性观念。古典的调式调性并非一个静止不变的规则, 它的历史发展反映了一个不断演变、不断延伸的过程, 不断变化的同时, 也建立起又一种新的规范。斯克里亚宾调式调性观念的积极意义, 就在于为19、20世纪音乐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 为后人开凿出一条通往现代的音乐之路。这是他个性化的音乐观念, 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他的探索深化了音乐创作的观念和技法, 推进了晚期浪漫主义向现代音乐转型的步伐。

斯克里亚宾的那些独具风格的音乐已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精品, 他的许多作品至今仍然在音乐会上演出。同样, 他的那些极具个性的和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技法仍启迪着后人的音乐思维, 激励创造更新更美的音乐。由于半音化和声手法的大量集中应用, 乐曲的调性范围不断扩大, 调性音乐推向了新的领域。

参考文献

[1].孙博.神性合一的斯克里亚宾及他的和声手法[J].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2].桑桐.和声学教程[M],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年

[3].刘学严.探索“神秘和弦”——走进斯克里亚宾[J].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4].张洪岛.欧州音乐.[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

上一篇:正规划下一篇:“孝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