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观

2024-07-20

“孝道”观(精选4篇)

“孝道”观 篇1

由于世俗文化的发展,清代出现了不少语言通俗、面向大众的“日用百科全书”,石成金的《传家宝》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石成金,字天基,号惺斋,江苏扬州人,生活年代约为顺治末年至乾隆初年,清代著名文人。《传家宝》内容丰富,实用性强,自出版后就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史载:“石天基辑《传家宝》一书,流传海内。其书上自仕宦,下逮士农商贾百工,与其日用服食居处之琐,分门备载,卷轴颇繁,无不切近易行。”[1]223从不同角度宣传孝道,是该书的一个重要特色。《传家宝》中的孝道观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 对子女要进行孝伦理教育。

石成金认为,五伦是教育子女的重要内容:“教子的大端,第一先教他重五伦。这五伦就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凡为臣的要尽忠,为子的要尽孝,兄友弟恭,夫妇和,朋友信。这就是教子最要紧的事,其实是为人的根本,先要从此教起。”[2]卷1还说,对“生身的父母是要孝顺的;年纪长大的人,无论亲族朋友,都是该敬重的。”[2]卷1他认为:“学为君子,不过学为孝悌而已。尝见有先达著论,谓孝之一德,首于百行,孝之一字,冠于五经,今诸弟子初来为学,正是学为人之始。自今以往,常要把孝字时时悬在心目,惟恐举念一差,便非孝道。”“孝者为人之根本,凡树之所以长活者,乃其根本立地。孝立则悌长等道皆生于此。”[2]卷2石成金认为,将学习词章和学习孝义相比,学习孝义更重要。他说:“人之为学,须以孝义切切为务。若一向偏滞词章,深所不取。此实守家第一事,不可不慎。少年子弟,须当谆谆切谕。”[2]卷12

在教育子女的形式上,石成金认为,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子女做出榜样,以此教育子女尽孝。他引用了一首歌谣说:“孝顺仍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不信但看檐前水,点点滴滴不差移。”[2]卷1石成金认为这首歌谣是劝俗之至言。在《传家宝》卷15《笑得好·出气》一文中,他还讲了这样一个笑话:“一不肖子,常殴其父。父抱孙不离手,甚爱惜之。邻人问曰:‘令郎不孝,你却甚爱令孙,何也?’答曰:‘不为别的,我要抱他长大了,好替我出气。’”

2. 对父母应知恩感恩。

石成金说:“你仔细想,你身体是何人生出来的,就知道父母大恩了;你仔细想,你乳哺饥寒,是何人抚养的,就知道父母大恩了;你仔细想,你怀抱时痧麻痘疹,一切风寒病症是何人医救的,就知道父母大恩了;你仔细想,你今知南知北,识长识短,是何人指教的,就知道父母大恩了。”他认为,父母的全部心血都用在儿子身上了,才使得他们能够长大成人。说父母的大恩比天高、比地厚,并非虚言。他还用诗歌来概括父母之恩说:“我能数尽青丝发,只有亲恩数不来。”如此深恩,儿子怎么报答得尽?他引用了“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民谣,并说:“父母受了千辛万苦,也只指望儿子孝顺。乌鸦也晓得反哺,羔羊也知道跪乳。禽兽尚能报本,人如果不知道孝顺,反不如禽兽。”[2]卷1为劝诫世人孝亲,他还编写了《孝亲》歌,歌词为:“借问缘何得此身,一毛一骨是双亲。但看养子殷勤意,便见当初鞠育恩。”[2]卷2还有《本源》歌:“好男儿,孝双亲,念劬劳,养育恩,此生报答真难尽!”[2]卷3还有《十要歌》:“人要孝,人要孝,父母生我恩难报。三年乳哺苦劬劳,养得成人图有靠。”[2]卷6

3. 要尽力赡养父母。

在《传家宝》卷一《俚语·事亲》中,石成金指出,对父母的赡养主要包括饮食、衣服、起居、疾病四方面。

石成金认为,为人子者都想为父母提供珍馐佳肴,这对富贵人家来说是很容易的,但对家境较差的人来说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他主张,对父母饮食只要尽心尽力就可以了。就是家常的菜蔬,只要咸淡得宜,生熟适中,制作精细,也会满足父母的需求。一旦有了好吃的,要先尽父母吃,自己吃糠咽菜也不应计较。只要让父母吃得高兴,就是尽心了。石成金还指出,年老的人,脾胃虚薄,饮食难得消化,因此要向他们提供熟的、热的、软烂的、香美的食物。凡是生冷黏腻、坚实难消化的食物就不应该让他们吃。老人一顿不可过饱,顿数不妨多几次。吃过饭后,还要劝他们走走,不可呆坐。对父母饮食的调理,为人子者一定要放在心上。

为人子者都希望能让父母穿上锦绣细软,对此富贵人家容易做到,但寒素之家却不能如意。对父母的衣服,只要冷暖合宜,获得父母的欢心,就是尽心了。年老的人气血自然衰弱,身体未免不耐寒暑,未曾冷先就怕冷,未曾热先就怕热。冬天衣服里的棉花,每年要换新的,去其旧的。薄棉袄要做两件,秋冬来时,随着天气的变化渐渐加添,春暖时渐渐减去。寒冷时节,若有暖阁轻裘当然好,如果没有,就是布被布衣,只要温暖就可以了。到了晚间,或将大砖煨热,布包放于脚后,或将锡造汤壶放于被内,为老人取暖。夏天的衣服要凉爽,若有汗渍,就要频频换洗。如果是鳏父寡母独睡独眠,更要细心照看。衣服的换洗,为人子者一定要放在心上。

对父母的起居,为人子者一定要时时照看。凡是江湖风浪、危桥险岸、雨雪霜雾之处都不可任父母轻往。凡是丧祭斗讼、忧愁的事,都不可让父母听到。至于劳心费力的事,都不可让父母去做。若遇到喜庆、快乐、安逸的事,就多劝父母去行。例如父母所喜好的念佛、谈禅,或间行游戏,或老友聚会,要劝他们多参加。对父母的行住坐卧,都要仔细照看。只要使父母安稳自在,快活地过日子,就是尽心了。父母的起居调理,为人子者一定要放在心上。

父母生病,为人子者一定要小心护理,不离左右。要分析父母得病的缘由,先通过饮食调理,如老人燥结,可用牛乳、人乳、肉汤、蜜汤等物;腹泻可用炒面、稠粥;风寒可用葱姜、胡椒;积食可用砂糖、神曲、山楂等。若不得已,然后请名医用药。要仔细审核用药是否合理,不可为庸医所误。凡煎制汤药,进奉饮食,都要自己亲为,不能有懈怠之心。他还指出,汉代的文帝,母后有病,汤药尚且亲尝,何况普通人呢?父母有病,万一弄脏了床褥,为人子者要勤洗勤换,切不可有嫌恶之心。父母生病,要昼夜在父母床旁坐卧,衣不解带,食不甘味,或要茶要水,饮食药饵,都要小心服侍,灯火不熄。父母痊愈了,方才放心。父母养子,倚靠全在此时。为子尽孝,也全在此时。疾病调理之事,为人子者一定要放在心上。

4. 要安父母的心。

何为安父母的心?石成金认为,凡事要听父母教训,做个好人,行些好事,不敢越理犯法,惹祸招灾,大则扬名显亲,小则安分乐业,父母心中方才欢喜。为何“孝”字连个“顺”字?为人子者一定时时刻刻把父母的心细细体贴,着意尊敬,不敢冲撞,言语遵从,不敢违拗。不但承欢膝下不悖逆,就是父母不在面前,所作所为,只要父母担忧的,提起父母的念头,便急忙改正,惟恐亏体辱亲,这才叫做孝顺[2]卷1。石成金认为,治家以敬长为第一。他说:“前人云:‘幼不事长,贱不事贵,不肖不事贤,谓之三不祥。’凡家之父兄,国之君长,与夫内亲如叔伯,外亲如姑表,一切年高、德高、位高、职高者,皆是长上,俱当加意爱敬。坐让席,行让路,口不得乱谈,事不得专行,贤智不敢先,富贵不敢加,方是卑幼之道也。”[2]卷9石成金认为:“凡子孙受父祖苛责,不论长短是非,有过无过,只该低头默受,不可分辩。人家之兴废,只看子孙之受教不受教。若能不违父祖言语,改悔过失,即是好子孙,即可预知其家必然兴旺。”[2]卷10

5. 尽孝应及时。

石成金认为,凡为人子者都要知道,父母越来越老,存留于世的日子越来越少,若不及时孝顺,及至父母去世,虽有三牲五鼎,父母全看不到。“子欲养而亲不存”,追悔也晚了[2]卷1。石成金在《传家宝》中,讲了仲由负米养亲的故事。针对这个故事,他指出:做儿子的,须要趁父母在生时,竭力供养。若是在生时不肯供养,等到父母去世之后,就是堆盘满桌的祭献,父母也不能来享受。排列许多酒食,还是活人吃了。他批评了社会上一些不孝的人,只晓得自己穿、吃,或养活自己的妻子、儿女,总想不到老年的父母。

石成金认为,父母万一有先去世的,单留鳏父寡母,最为苦楚,全靠为子者加倍体贴,才不会使其寂寞孤凄,做到这一点才是好儿子。有些人只知道和自己的妻子儿女团聚欢乐,全不念老亲一人凄惨苦楚,特别是风雨寒暑,过年过节,老亲更是凄惨。为人子者若不存心照管,试问生子何用?[2]卷1

6. 要以礼安葬父母。

石成金认为,父母去世后,为人子者要按时埋葬,祭奠要遵守礼仪,这不是为了体面,而是要表达为人子者的至诚哀慕之真心。要带领子孙,春秋祭扫,虔诚叩拜。对墓地要不时照看,如坟墓稍有倒塌,就要及时修整。只要常常思念父母,事死如事生,才是真孝[2]卷1。石成金虽然主张以礼安葬父母,但反对厚殓。他告诉家人,在他死后,只穿平常的布衣服,不必用绸缎,棺材不可宽厚,“何必将有用之资,空埋于土。”同时主张丧事从简,将节省出来的钱“或济瞽残、贫病之饥寒,或修桥路以利跋涉,或施茶汤,或买物放生。”至于亲情的表达,他认为要懂得有生就有死的自然规律,对他本人最好的悼念就是“凡出言行事,俱守我之仁厚勤俭,不堕家声,是即孝道矣。”[2]卷12

石成金是一个生活在民间的士人,对下层社会的情况比较了解。他继承了儒家的孝道观,在《传家宝》一书中,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活泼的故事情节,联系实际,宣扬了儒家的孝道观。因而更容易被民众接受。这也是该书一直在社会上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摘要:《传家宝》是清代文人石成金编写的一部关于为人处世, 生活娱乐, 生儿育女, 治病养生, 生产经营等百科全书式的通俗著作。《传家宝》中宣传的孝道观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关键词:石成金,《传家宝》,孝

参考文献

[1]中国地方志集成·光绪增修甘泉县志 (二) [M],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1.

[2]石成金.传家宝[M], 岳麓书社, 2002.

“孝道”观 篇2

摘要:孝道是中国传统社会十分重要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但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我们对孝道的含义变得越来越模糊,并且我们可以发现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当代人关于孝道的教育都是不够的。本文将对当代孝道进行一个全面的现状剖析,发现其中的问题,采用教育与宣传等多种方式唤醒人们的人性善,弘扬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关键词:孝道,问题,原因,教育对策

古人说:“百善孝为先”、“以孝治天下”、“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门”。有子说:“孝悌,就是仁的根本吧!”孔子说:“孝是德行的根本,教化的开始。”佛经里说;“父母是神圣的。”《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可见,“孝”是包含于人性善中,并且是最首要的。“孝”是我们精神文明的精髓。在传统思想里,孝是一切德行之根本,人生哲学的基础。几千年来,我们对“孝”的认识、奉行以及赞誉,都是毫无疑虑的,但是现在,当今这个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提高,节奏加快,竞争日益激烈化的时代,我们的孝观念越来越薄弱,关于孝道及孝文化的传播教育越来越稀少,我们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如何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而不是关爱、关心自己的父母。如今有太多的人认为,“孝”是给钱,而不是陪伴,是电话的问候,而不是回家看看,是物质,而不是时间。由此出现的“空巢老人”等一系列问题不得不引人深思。

一、当代孝道存在的问题

1、孝道意识、责任意识淡薄,缺乏感恩之心。

当今社会的主力军变成了还在为房子、车子、奶粉拼搏的80后,和多数还在校园的90后,很多人说80后是尴尬的、不幸的一代,而90后是垮掉的一代,有人指责道,80后成为各种奴,自己都难生活,更别说孝敬父母,而90后的很多大学生不体谅父母,不认真学习,特别缺乏感恩意识。其实反驳说其错误,可事实却真有其事。错就错在我们自己并没有发现自己的问题,或是发现了也装作没发现或无所谓的样子。确实生活在这样一个年代,每一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自己的苦楚,但是基本的孝道、责任感与感恩之心我们能够找借口舍弃吗?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恩,动物都尚有感恩意识,我们人类的感恩意识难道还无法唤起吗?

现在的子女一成家就分家经营自己的小窝,不愿与父母同住的现象越来越多。而一些与父母居住在一起的已婚子女也往往在经济上独立,感情上与父母疏远,缺乏必要的心灵沟通,老一辈普遍缺乏亲情照料和精神慰藉,两代人之间的鸿沟在拉大。并且现代家庭,往往是“宠爱身边小宝宝,淡化薄生养一对老”。子女集万般宠爱于一身,而下一代对父母、祖父母却缺乏基本的孝道常识,缺乏责任感和感恩之心。

2、自我感强烈,敬孝行为弱化

我国于1978年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使得当代年轻人很多为独生子女,这些人群在家里备受父母的宠爱,这也造成了作为独生子女的他们在很多问题上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较少去考虑别人的感受,不懂得去照顾别人、关心他人。尽管父母给予了他们生命,并把他们养大,但是他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对于报答父母、孝顺父母却更多的是不理解,往往做出让父母伤心的事情。还有一些子女在之间在赡养父母问题上相互推诿责任;有的甚至视老人的再婚要求为大逆不道,干涉老人婚姻;更甚者还为正确财产折磨父母,抢占老人的住房,抛弃虐待老人。当今青年群体中孝道的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时社会上对于“养儿防老”观念的改变,也能看出社会上对于年轻人尽孝前景的不看好。

物质可以满足老人,但精神上的慰藉却成了他们的奢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日益激烈的工作竞争标志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每个人的时间都变得紧张,天天加班,无尽应酬。这足以让我们想象出“空巢老人”的落寞。人生在世,不是物质满足丰富人生,而是爱与陪伴,对这世上我们最亲的亲人——父母,我们都没有做到基本的爱与陪伴,我们的人生会没有残缺吗?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不需要太多的钱,太多的物质享受。他们有了太多的生活经历,对一切的态度已经不是那么的苛刻了。物质固然重要,但感情关爱也是非常需要的。

3、“啃老族”的涌现

进入21世纪以来,不断有一些新的群体被发现,而“啃老族”就是其中之一,“啃老族”年龄都在23-30岁之间,有谋生能力,却仍未“断奶”,得靠父母供养的年轻人。他们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销往往不菲。由于从小受到父母家人的宠爱和过度保护,社会适应能力差,抗挫折能力低下,在社会上一遇到挫折就重新退缩到家人保护的羽翼之下。事实上,现在的很多“啃老族”反而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现在大学毕业人数逐渐增加,因为高学历的心态,使他们不愿意从事较低的薪资工作,感觉心理上不平衡,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在部分被称为“草莓族”的青年吃不了苦,太辛劳的工作不愿意从事,要求工作轻松薪资高,就呈现空等状态,没工作也没读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中的啃老族队伍也在日益壮大,并且在农村 的蔓延的趋势日益加快。现在许多人都认为在家里吃老人的、用老人的、要老人的都是应该的。子女成年后,本应该是要立身,学会独立生存,学会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去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是现在在农村中越来越多的家庭,出现了“农家养贵子”的现象。

二、当代孝道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1、孝道宣传教育弱化。

当前我们的公民道德教育是我们教育的软肋。在我国的各行各业中都有许多尊老爱幼的先进典范,但是我们的新闻媒体对他们的宣传的深度和广度远没有娱乐头条大,我们的网民对这些孝道之行也远没有对八卦新闻有兴趣。甚至在一些地区还出现打骂、虐待、抛弃老人的现象,他们认为善待老人是政府、社会应该做的事,而他们只用享受自己的安逸生活。正由于对孝道宣传教育的力度不够,这种不良思想文化时刻危机着我们整个国家及社会,这也是造成我们经济与国民素养不同步的主要原因。

2、国内外经济文化冲击。

近三十多年来,孝道观念在我国受到两个方面的冲击,十年**期间,使许多美好家庭和我国的养亲、敬老的优良传统遭到空前破坏。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一些人,极端利已主义膨胀,把西方的“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的所谓格言奉为信条。自私自利,甚至心目中没有父母,更没有兄弟姐妹。不少青年不但不能自觉地履行子女对父母,对老人应尽的义务,反而把“实用主义”、“金钱至上”的一套渗透在家庭生活中。许多老人常常受到子女的歧视,甚至虐待。在社会上,有些年轻人,也不尊敬老人。这些情况,不但在家庭中破坏了友爱和睦,给父母在经济上造成困难,精神上造痛苦,而且破坏了社会的安定团结,污染了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

3、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老师,我们每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以及思想观念都离不开家庭对我们的影响,离不开父母对我们的教育方式。现如今有太多的独生子女,自我中心观太强,不会为别人思考,独立能力差都是社会的普遍现象,“啃老族”群体的产生与壮大这些都与家庭教育方式有关。并且子女的行为方式与思想观念很多时候受父母影响,所有家庭教育的方式直接影响子女的孝道观念。

三、解决当代孝道问题的对策

1、改变家庭教育方式

首先父母要做到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作为父母,要在自己的子女面前做好榜样,父母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尊敬自己的父母,从而在孩子的心中行成良好的孝道观念,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也会懂得照顾别人,培养出良好的道德素质。其次,父母不要过度宠溺子女,要有正确的教育的方式,帮助子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最后,父母要经常带着子女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关爱老人,做一些慈善义工,或是过马路时搀扶老人、盲人,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在家时帮助父母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用日常的实际行动教会子女什么的孝与善。

2、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学校不仅仅传授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教会学生为人处世之道,帮助学生矫正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要改变当前孝道存在的问题,学校则应该把孝道纳入课程教育之中,让学生明白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之恩,教育学生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要存感激之情,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无意的加入孝道教育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渗透孝道的教育,将孝道教育渗透在“两课”教学中,在“两课”教学中加强孝道教育。

3、强化社会对孝道的宣传教育

传统孝道要得到继续传承下去,首先就是不能让年轻人忘记孝道,这就需要社会通过倡导、和宣传来加强年轻人的孝道教育,在社会的参与下,形成一种崇尚孝道的氛围,提高当代年轻人自觉的遵循孝道。对于孝道的宣传,需要社会各类大众传媒的积极配合,它们要把推动青少年的孝道教育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年轻人的孝道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当今网络信息时代,可以充分地运用网络的形式来强化孝道观念,积极的宣传孝道的正面事迹,让年轻人在这些事迹中受到鼓舞,激励他们尊崇孝道,学习孝道文化,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好孝道文化。

四、总结

“孝”本是人之本性,华人把这本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形成一个相当完整的道德系。这道德系统的价值到今天仍然有效。但在现代化的社会里,孝道的履行,显得越来越困难。我们必须正确的看待这问题,努力提倡孝道,培养我们的孝心,以期能克服新时代所带来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莉。当代大学生孝道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孝道”观 篇3

关键词:高职学生;孔子孝道观;人生态度

大多数高职学生的人生态度是端正的,他们怀揣着学好专业技能、找到好工作、实现人生价值、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报效国家的美好梦想。但是,仍有少数学生对于“人生是什么?我的人生该往何处去?”等根本问题,心存疑惑,以至于人生态度不端正,学习生活没有动力,甚至迷失了方向。学习孔子的孝道观,将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

一、高职生人生态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自我中心倾向突出

目前,高职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在全家人以“自己”为中心的环境中长大,逐渐形成了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其突出表现是我行我素,听不得逆耳之言,不能尊重人与宽容人,难以与他人团结合作、和谐相处。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工作中越发需要团队协作,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将严重影响工作质量;不能接受他人的合理化意见,跳不出“自我”的圈子,不能虚心向别人学习,将影响自身技能的提高和德行修养的提升;过分地以自我为中心易在生活上进行攀比。

2.享乐主义作风盛行

享乐主义的典型表现就是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许多家长自己省吃俭用,给子女提供最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导致有的学生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部分学生吃好的、穿名牌,用的都是高档商品,认为花的是自家的钱无可厚非。这种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的行为,易消磨人的意志,使人变得懒惰。这是部分高职生在校不认真学习,毕业后不愿意找工作、不想做事,而成为“啃老族”的重要原因之一。

3.家庭责任意识淡薄

少数高职学生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心中只有家庭对自己的责任。比如,理所当然地认为家里应该给他提供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一旦不能满足其要求,他们甚至以辍学为要挟。这与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因为,有的父母从来没有要求过子女对家庭尽一份责任,包括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当然,这也与学校忽视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教育有关。一个连家庭责任意识都没有的学生,将来很难有社会责任意识。这样的学生,会给社会带来什么?恐怕只会向社会索取,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二、学习孔子孝道观引导高职生端正人生态度

1.学习孔子孝道观,增强孝心意识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认为,孝顺父母是为仁的根本,是一切德行修养的基础和起点。连父母都不孝顺的人,谈不上尊敬长者与他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孔子认为,孝顺父母不但要养亲,而且要敬亲、安亲。也就是说,除了从物质上满足父母生活的需要,还要对父母和颜悦色,从内心深处尊敬父母,让父母精神上快乐。可见,学习孔子孝道观,能让学生懂得尊敬父母、体贴父母,跳出自我中心的圈子,将个人价值观由自我中心提升到人我互动。

2.学习孔子孝道观,培养感恩意识

“养育之恩大于天”,父母的养育之恩是子女一辈子都难以报答的。因此,学习孔子孝道观,能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学生有了感恩意识后,教师还要引导其进行感恩行动,比如,从言行上尊敬、关心父母,体谅父母的辛苦,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等等。这样,能帮助学生改变享乐主义的生活作风。

3.学习孔子孝道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孝顺父母就要让父母省心。学生要专心学业,遵守纪律。“立业扬名、以显父母”,在今天仍能对人产生激励作用。高职学生要掌握一技之长,将来才能体面生活,创造事业,为社会发展尽一份力,为父母争得荣耀。这体现着子女对家庭的责任感,应该说也是大多数人所追求的人生目标。学生一旦有了家庭责任感,学习生活就有了方向和目标,人生态度自然就端正了。孔子倡导孝,还强调在家庭“孝亲”的基础上拓展开来,进而“泛爱众”,树立社会责任感。在學生有了家庭责任感的基础上,教师再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水到渠成。

“孝道”观 篇4

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朝廷下诏将各郡国推举的贤良文学人士60多人聚集京城长安,与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为首的政府官员共同讨论民生疾苦问题,史称“盐铁会议”。在该会上,辩论双方从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平准、均输、铸币统一等,以至屯田戍边、对匈奴和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规模较大的政府与民间共同进行有关国家大政方针的辩论会。之后,西汉桓宽根据盐铁会议之会议记录进行“推衍”整理而成就不朽之作《盐铁论》,该书共六十篇,详细、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当时辩论的情形。其中《孝养》篇的“文学”与“丞相史”就“孝”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辩论中各自阐述了各自的“孝道”观。本文就其中的“文学”之“孝道”观作一简要论述。

1“孝”的本义

关于“孝”的本义,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有说解,即《说文·老部》云:“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1]即是说,“孝”字是个会意字,会“子女奉养父母”之意,因而“孝”本义就是“善事父母”,即好生赡养父母双亲。道理很简单,因为人人皆为父母所生、所养而成长,故人人都应给以父母感恩回报,因此,孝是一种原生态的情感,是中国伦理中最具有意义的。由此可见,孝亲是一种基于血缘而形成的亲情关系与义务,孝是“非从天降也,非从地出也,人情而已矣。”[2]即是说,孝亲是人类一出生就客观存在的一种自然情感,它很明显具有原发性。纵观中华历史,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儒家创始人孔子就主张要对父母双亲尽孝,其于《孝经·三才章》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2]又《圣治章》云:“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3]后来,儒家之“孝”就逐渐演化成华夏民族优良的道德观念和传统美德。

2“文学”双亲之“孝”

在《盐铁论·孝养》篇中,辩论双方“文学”和“丞相史”都主张要实行“孝道”,然而,在具体认识上却各有偏重,因此,就形成二种不同的“孝道”观。今就“文学”对“孝”的认识作一些简要论述。首先谈谈“文学”对双亲的“孝”。

2.1“孝”在“礼”而非“物”“文学”在对父母双亲的“孝”养方面,强调的是要注重礼,要敬,而不在于父母衣食等方面的物质要求。就是说,对父母的“孝”并不是要求子女一味地以山珍海味供其饮食,也不要求用刺绣有花纹的丝织品来供其穿着,故曰“善养者不必刍豢也,善供服者不必锦绣也。”[4]只要是凭着自己的劳动而获得的收获来供养父母,就是最大的孝了,故云“以己之所有尽事其亲,孝之至也。”[4]。即使是吃的、用的很差,但只要是自己劳动所得,又有真正孝心来侍奉自己双亲,以表对父母的孝敬,就是真正的孝,因此“文学”说:“故匹夫勤劳,犹足以顺礼,歠菽饮水,足以致其敬。”这表达了“文学”对双亲孝敬、孝养的基本观点。因此,“贵其礼,不贪其养,礼顺心和,养虽不备,可也。”[4]而真正“事亲孝者,非谓鲜肴也,亦和颜色、承意尽礼义而已矣。”[4]

如果对父母的孝只是一味地追求给予丰厚的物质生活,而缺少对父母的礼和敬,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孝了,故“富贵而无礼,不如贫贱之孝悌。”[4]历史上的周襄王之母“非无酒肉也”[4],“衣食非不如曾皙也”[4],但是他却“被不孝之名”[4],因此“文学”说“礼菲而养丰,非孝也”。[4]故对父母的孝不在物而在礼,在敬。

2.2“孝”在己物而非盗物“文学”还认为,对父母的孝养之物,应是自己劳动所得,而不应是不义之物,若然是盗窃之物,不算是敬孝。因为“老亲之腹非盗囊也,何故常盛不道之物?”[4]更是因为不义之物“取非有非职,财入而患从之,身且死祸殃,安得膢腊而食肉?”[4]也就是,用不义之物用来孝养双亲,由于其物不是自己劳动所得或职分之内的,很容易引来祸患,而随之而来的,就是父母都要跟着他们一同死于祸殃。文学还以为,当前的一些官员“无其能而窃其位,无其功而有其禄,虽有富贵”,但他们用来孝养之物孝养父母就如同“跖、蹻之养也”。[4]就是用盗物、赃物来奉养双亲,这种孝不算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陷父母于不义,甚至致使父母遭飞来横祸,这又从何而言孝呢?

2.3“孝”的等次之分对于父母的孝养等次,“文学”将之分为三等,即“上孝养志,其次养色,其次养体。”[4]即第一等的孝是承顺父母的意志,其次是对父母要和颜悦色,再次是保养父母的身体。很明显,第一等的“孝”就是要承父母之“志”,即要顺承父母的意志,要以父母的意志为转移,全心服从于父母的意志,这是最高层级的“孝”。第二等的“孝”是要求从父母的精神、物质两方面都达到满意,从而使得父母和颜悦色。第三等的“孝”只是满足生理上的要求,仅仅用于保全身体,属最底层的“孝”。

3“文学”“孝”的引申

“孝”本来是基于父母与子女之间一种纯粹天然的血缘关系上产生的、子女给予父母的一种感恩回报。因此,孝的最初意义是非常自然、非常朴素的,纯然出于天性。这种“爱敬父母”就充分表明孝乃是一种爱的情感即子女对父母的亲爱之情的显现。而后来,“孝”的涵义发生了引申,意义越来越丰富了,即“孝”既可指作为家庭伦理方面的孝,也可指被泛化到社会伦理方面和政治伦理方面的孝。并且“孝”具有亲情性的外延,以孝敬父母双亲为基础,外延到孝敬祖父母等所有亲属长辈;同时“孝”又具有社会性外延,即要以善心对待邻里以及天下的所有老人;另外,“孝”还具有政治性的外延,就是以孝为忠,报效国家和民族。“不但要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孝敬老人,还要尊重长辈的意志,为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争得荣誉以至后来发展为无所不是孝。”[5]当然,所有这些“孝”的引申,都是为封建社会愚民统治服务的。

3.1“孝”之“悌”“信”“文学”对“孝”的引申首先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引申,即人与人之间的亲爱之情由对父母的“孝”,引申指对兄弟之间的“悌”以及朋友之间的“信”,即如“文学”所说“闺门之内尽孝焉,闺门之外尽悌焉,朋友之道尽信焉,三者,孝之至也。”这其实是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思想的再现。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教导学生做人的第一要事就是孝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6]由此可见,孔子讲孝道是把人类所共有的亲亲之情,作为人类普遍的情感基础,可以应用于父子、兄弟、朋友之间。

3.2“孝”之“勇”“忠”孔子总结了以前丰富的孝文化,将“孝”改造和提升为理论化、系统化的儒学孝伦理。之后,历经封建思想家的完善和改造,逐渐形成了宏大的封建“孝道”观。《盐铁论》中的“文学”就不但将“孝”扩展为兄弟之间的“悌”和朋友之间的“信”,还将之引申指对国家、对君主的“忠”和“勇”,故其云:“言而不诚,期而不信,临难不勇,事君不忠,不孝之大也。”[4]这种广义的“孝”及孝文化,自汉以后的历代统治者,特别深刻认识到其伦理的巨大作用,也认识到了充分运用孝伦理维护封建统治的巨大价值,于是皆普遍奉行儒家的“以孝治天下”基本国策。

4 结语

由《盐铁论》中“文学”对“孝”的描述可以看出,“文学”认为,“孝”是子女对父母的感恩回报,应基于内心的敬和真诚的礼、以自己的辛勤劳作所得来赡养双亲;不必追求物质的丰厚,但要是自己劳动所得。同时,“孝”还应该包括对兄弟的“悌”和对朋友的“信”,更应包含对国家、君主的“忠”和“勇”。

摘要:《盐铁论》中的辩论一方“文学”在辩论中阐述了关于“孝道”的自己的看法,本文对其“孝道”观作简要论述。

关键词:《盐铁论》,“文学”,“孝道”观

参考文献

[1][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胡平生.孝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

[4]王利器.盐铁论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2.

[5]马艳.论传统孝文化与和谐社会构建[J].大家,2011(7).

上一篇:继承传统与创新未来下一篇:数字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