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孝道心得体会

2024-06-19

中华孝道心得体会(共8篇)

中华孝道心得体会 篇1

假期无意中在嫂子家翻到〈中华孝道故事〉这本书。随便翻看几页后,便被其中的故事吸引了,于是便借回家中细细品读。

这本书分为(上)近现代名人篇(中)当代大众篇(下)古代圣贤篇三篇。向人们讲述了从古至今,从名人至普通百姓的孝道故事。

子路背米孝双亲;子骞劝父谅后母;花木兰替父从军;谭嗣同临危救父;许世友四跪慈母;朱德深情忆母;三学子“典身”救娘;孝心暖公爹等故事读后无不令人深深感动。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的标志。孝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伦道德的基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她始终闪耀着不灭的光芒。

我们当今的时代更需要孝。

我们的儿童更需要孝。一个从小就知道孝敬父母的人,长大以后才可能成为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有责任感的人,成为道德高尚、能够成就大事的人。

做为一名班主任,我应该在以后的教学生活中不断向孩子们讲述这些地孝道故事,让他们成为一个懂得孝道的人。只有懂得孝道的学长大后才能成为一名真正有用的人材。

中华孝道心得体会 篇2

一、中华孝道文化的起源

孝是人伦的根本, 孝是道德的根源。在中国, 甲骨文中便存在“孝”字, 可见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孝概念的初步产生和确定是在传统文化处于萌芽阶段和缓慢发展的殷商、西周时期。在西周王朝, 虽然人们延续举行隆重而真诚的祭祀, 但与殷人相异的是, 西周对先者的祭祀不仅仅只是宗教和政治活动, 也是包含追根溯源、吊念敬仰的血缘亲情, 可见孝道已上升到伦理道德高度。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西周孝概念除了祭拜先者这层含义外, 还表现出赡养父母的新义。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便创建了比较全面的伦理道德规范, 阐述了孝道思想体系。其中《论语》、《孝经》两书中记载了孔子在孝道方面的大量观点。例如《孝经三才》云:“夫孝, 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 民之行也”。孔子认为, 身为子女孝敬长辈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人们应该积极主动不竭余力地执行。由此可知, 孔子对孝顺的重视和推崇。虽然《孝经》记载的文字仅有数千句, 但它却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瑰宝, 书中以孝为纲, 将孝按照不同的社会地位分为天子之孝、诸侯之孝、卿大夫之孝、士之孝和庶人之孝, 不同身份的人应遵循相应的孝道规范。

从秦朝往后, 官修正史都编著《孝义传》为那些孝义之人名留青史, 可见历朝历代对孝道的重视。在“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之前, 汉代以孝治天下而文明青史, 它主张以“孝”作为选拔各地官员的重要准则, 更以“孝”看成治国安民的重要理论基础。在唐朝, 熟知《论语》、《孝经》的人才可以参加医学、律学、算学的考试。唐玄宗亲自为《孝经》编注, 致使《孝经》是《十三经注疏》中唯一一部由皇上作注的儒家经典。到了宋代, 虽然儒家思想有了很大发展, 但宋朝政府误解了孝经, 错误的孝经理念, 桎梏了百姓思想, 使孝经不再是让人称道的美德。而清代康熙、乾隆皇帝, 注重孝道, 弘扬尊老敬老文化。

由此可知, “孝道”作为中国传统的道德理念, 通过孔子、孟子等儒家思想者的补充和充实, 以及各朝各代帝王将相的积极倡导和发扬, 在百姓心里以根深蒂固, 坚不可摧。换而言之, 在封建社会时期, 孝道已然成为社会的基本问题, 它已完全划入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准则的范围内, 发张成为一种深入民心的传统文化, 真正的做到了人人皆知, 家喻户晓。

二、中华孝道文化的内涵

提起孝道, 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子女对自己父母的尊敬、赡养和孝顺等方面。其实, 孝顺文化所涵盖的内容远不止这些。孝道文化的核心价值表现在养亲、敬亲中产生的感恩之情与以己度人的仁爱精神, 以及激发的安身处世, 乐观处事, 有所作为的思想。摒弃传统孝道文化中受封建渣滓、历史局限、统治者思维以及封建文人曲解部分, 它所包含的伦理道德和普遍价值观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父母疼爱自己的子女, 子女孝顺父母是人之常伦, 所以孝道文化首先提倡的就是尊敬孝顺赡养自己的父母, 与此同时孝顺文化所倡导的不仅仅是在物质层面上的奉养, 更是心怀感恩之心从内心使父母愉悦的精神赡养。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父母心存感激之心, 只有懂得感恩之人, 才会珍视骨肉亲情, 理解亲人至爱。由此可见, 感恩是仁爱之源, 只有爱自己的父母, 才不敢对他人父母有一点厌恶。只有敬自己父母, 才不敢对于他人父母有一毫怠慢之出处。

孝道文化的终极目标是立身行道, 有所作为。孝道文化所涵盖的内容并非只是敬仰、孝敬自己的父母长辈, 它得最高境界是要求子女立身行道, 扬名于世。儒学大师孟子曾说:“孝子之至, 莫大于尊亲, 尊亲之至, 莫大于以天下养。”其中所讲的“以天下养, 就是要求子女后辈勤奋工作, 建功立业, 为社会进步奉献自己的力量。总之, 在家恪守孝道, 在外有益于当今社会, 只有这样才能扬名于青史。从父母长辈的角度来讲, 他们的爱是最无私的而且从不要求子女给予任何回报, 如果子女能够建功立业, 事业有成, 对父母来说便是莫大的安慰和荣耀。由此可见让父母为儿女感到自豪和欣慰, 便是子女对父母进行的最大孝道。从这个意义来讲, 孝道的含义已经由家庭的孝顺升华到对国家的孝忠。

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深知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合一的道德观念。他曾指出:“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 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中国人把自己看作是属于他们家庭的, 而同时又是国家的儿女。”中国传统观念上把家庭中的儿女也看作是国家中的子女, 这在孝道文化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2008年4月, 针对“藏独”分子蓄意破坏北京奥运圣火传递事件和抗议西方传媒对拉萨“打砸抢烧”事情的虚假报道, 华人华侨以及身处法国的留学生在巴黎举行了万人游行。在此活动中, 来自西安的李洹代表留学生在集会上用地道的法语做了振奋人心的演讲, 此演讲在全球引起广大共鸣, 同时也轰动了法国, 为中国赢得欧洲国家的尊重做出了贡献。

每个人都应善待自身,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善待自身不仅是对父母的尊重, 更是崇尚生命, 珍视生命的表现, 它是敬孝之始。由此可见, 从善待自身再到珍重敬畏自己的生命, 从而发展到对他人生命身体的珍重和敬畏, 是中国孝道文化提倡的关于人性本质的哲学理念。从而可得, 轻视自己生命和蔑视他人生命都是反人类的, 它既违反人类个体生命的意义, 也与人类存在的价值观背道而驰。与那些损害自身伤害他人甚至视生命为草芥的活动相比, 孝道文化所表达出的珍视生命的理念显得尤为珍贵。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孝道”, 因为儒家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致使孝道文化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正确理解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历史作用

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主要表现为以下5个发面。

(一) 修身养性

从个人角度来说, 孝道是自身修身养性的根本。每个人通过施行孝道便可完善个人的道德素质。若果, 不去履行孝义, 那么就失去了做人最基本的德行。所以, 儒家历来倡导修身养性观念。在当今社会, 提倡孝道, 以此作为教育后代道德修养的重要课程仍然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二) 融合家庭

从家庭角度来讲, 宣传孝道, 可以规范人伦, 长幼有序, 有利于家庭稳定与和睦。家庭是国家的组成部分, 是社会的基本单位, 家庭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国家社会的团结和睦。在新世纪, 着重强调子女尊老敬老奉养长辈与父母同样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

(三) 报国敬业

孝道提倡忠君理念, 推崇报国敬业。在封建时期, 君国理念同义。所以, 儒家思想认为, 践行孝道, 就是在家孝敬父母长辈, 在外, 忠孝国君。虽然其中不乏有对君主愚忠的糟粕, 但孝道所阐述的报效祖国和爱国敬业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具有积极作用。

(四) 凝聚社会

孝道思想可以调整人际关系, 团结社会, 规范个人行为, 从而达到一统天下, 由乱达治的效果。客观角度来说, 孝道是封建社会保持社会安定的意识形态, 为中国统一大业提供了促进作用。

(五) 塑造文化

中华文化源于诸子百家, 其思想和形式各异, 历朝历代都有变化, 但孝道的死刑和传承始终引领了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够海纳许多外来文化, 其主要原因是孝道文化。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 成为延续至今尚存的唯一古文化, 其本质原因也在于孝道文化。

四、弘扬中华孝道文化的现实意义

在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过程中, 孝道文化逐渐积累并内化了中国民族心理感情, 形成了多样的内容和特殊的外延, 成为一种普遍的存在的伦理品德和永恒的精神文化。从任何层面看待中国的孝道传统, 均会得到相似的结论:孝道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传统孝道所主张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高尚道德精神更是成为了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如今, 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改变, 老龄化人口比例加重, 孝道文化的推广、推进社会道德的构建进程及努力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因此, 传统孝道的发扬光大势在必行, 这将推动道德建设的进程, 意义深远。

(一) 提倡中国孝道文化有利于增强全国人民的基本素质

从中国的实际状况出发, 孝道是保持社会团结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 同时也是形成当代人际关系和谐理念的根源。事亲进孝, 是中国的传统美德, 是人伦根本, 是家庭美满、社会稳定、民族安定的基本要点。在当今社会, 与家庭和谐相比较人们更加偏重与社会角色和公共道德, 这种情况的存在是合理的。但是中华传统孝道是所有道德的根本, 是更加深刻的道德理念, 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一些子女, 父母在时不行孝道, 等到老人已死, 大办葬礼, 以此来突出自己的孝行, 这种现象时对孝道传统的曲解和侮辱, 要坚决打击这种行为, 倡导发扬孝道文化的重要意义。

(二) 提倡中国孝道文化有利于养成优秀的道德风气,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

孝道是中国的优良传统, 它注重小敬大、指出小辈孝敬长辈, 儿女尊敬父母, 保护、照耀、奉养老人, 使他们生活美满快乐。这种理念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与未来, 无论社会如何发展, 文明如何向前, 任何时期都不能抛弃。所以, 宣传孝道, 促进传统理念返璞归真, 应该当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来实施, 切实让中国孝道文化在新世纪大放异彩。

(三) 提倡中国孝道有利于增加我国民族团结, 推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敬老、爱老、养老是先人提倡的孝道, 它体现着学校和社会教育的重要部分, 这点是值得当代人延续和发扬的优良美德。孝道的目的就是使尊老赡老的理念以家庭为单位向社会这个大家庭推展开来, 并将社会教育与风尚教化相融合, 制作出一种尊老敬老的社会环境。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观点, 以此促进家庭和睦与社会进步。可见, 要是每个人都能像爱我们父母那样尊敬爱护他人热爱国家, 那么我们中国的凝聚力也会有所提供, 社会便会越来越稳定和谐。

五、努力抓好新孝道文化建设

提倡新孝道对全面构建小康社会, 面对老年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实践意义。在新趋势下倡导新孝道文化责任重大。因此必须从以下5个方面着手实施新孝道文化构建:

(一) 从宣传抓起

新孝道文化的重要部分分为:孝敬、平等、保障、共享、和谐, 这五部分在现实社会中, 对人民日常生活具有广泛群众基础。所以需要新闻传媒在全社会开展新孝道文化宣传, 加强百姓观念, 树立人民孝道新精神。

(二) 从法律制度抓起

新孝道文化构建不是虚构的, 我们要根据有关法律条款, 真正维护和确保老年人的合法权利。同时加强法制构建, 逐渐完善老年人的相关法律法规, 加大执法和监管强度, 依法处罚和惩处侵犯老年人合法权利的犯罪行为, 还要利用新闻媒体, 报道谴责那些道德败坏不尊老敬老的行为。

(三) 从孩子抓起

要从小教育下一代, 最老敬老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在中小学教育中加强尊老敬老的思想教育, 使孝道文化深入人心。

(四) 从家庭抓起

家庭是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老年人生活娱乐的重要场所, 儿女应谨记尊老敬老的重要性, 力所能及的为老人提供舒适和睦的家庭氛围。各地区老龄工作机构要制定奖励机制, 开展好尊老敬老好家庭评定工作, 使成年人成为孝顺长辈的主流和模范。

(五) 从社区抓起

社区是百姓活动的主要场所, 从社区为出发点, 开展尊老敬老教育, 在社会建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摘要:弘扬中华孝道文化, 有助于提高全体国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增强整个民族的凝聚力。对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孝道文化,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同昌.中华孝道文化与现代社会的代际和谐[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5, 04:85-91.

[2]黄齐光.“孝道文化”古今谈[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7, 01:16-19.

[3]李莉.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弘扬孝道文化[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04:28-29.

[4]王艳品, 刘江茹, 娄海波.弘扬孝道文化构建和谐省会城市[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26:275-276.

中华孝道-孝经传世 篇3

说起孝道,今天在我们这个社会并不陌生,平时生活中我们称赞哪一个青年人很孝顺,大家都会投来赞许的目光,如果说谁不孝顺,则对他会有负面的评价。

实事求是地讲,现代人遵守孝道的时候,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生活中,经常听家长们教育孩子,你为什么要尽孝呢?因为我当年为了你,付出多少多少;为了你当年工作差点丢了;为了你我收入损失了多少。孩子一听,感觉心里有压力了。怎么办?就得还家长这份人情,家长说,你说你要不要孝顺?孩子说,我一定得孝顺,不然对不起你。很多家长教育孩子用这种方式,我们把它称为“功利式”的教导,它基本是以一种商业的原理教育孩子,你要回报给我什么。

这种教育其实效果不好,没有哪个孩子真正被这种说法打动,他所感受的是肩头的那份压力,你对我这么好,我怎么能回报得了你?而且也不敢轻举妄动,因为我欠你的,孩子有这种心理负担。

因为我为你付出的多,你要孝顺我。这种孝道的行为似乎是在还债。《孝经》不是这样写的。《孝经》里讲,孝是什么?“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这个孝道,天经地义,它的永恒性就像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一样,是永恒的。比如父亲对待子女要慈爱,子女要尽孝。这是做生意的回报吗?不是,这是人的本性的自然流露。人就应当这样做,不是因为这样做,有多大的回报率。

《孝经》谈的是孝的行为,是如何尽孝,为什么要尽孝。先有孝,才有《孝经》。中国人在无数个岁月中尽孝,倡导家庭伦理,最后才形成了这部经典。

在《孝经》产生之前,我们中华民族的先祖,已经在奉行孝的行为,这种孝行一直可以追溯到父系氏族社会,在父系氏族社会,中华民族孝道的代表是谁呢?他的孝行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中国人孝道的历史,我们一直能推到夏、商、周之前的原始社会的父系氏族社会。这段历史在中国的历史记载中我们称它为传说时期,传说时期也是实实在在有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那里生活的。最著名的一个人物,被后人称为圣王的舜,就是孝的代表人物,也是最了不起的第一位值得我们敬重的孝子。

舜不是生下来就是天子,当时的天子继承是禅让制,跟后来的世袭制是不一样的。舜是一个普通家庭里的孩子,生活并不好。他的母亲早年去世,他跟父亲相依为命,他的父亲双目失明,所以他父亲还有一个名字叫瞽叟,瞽就是双目失明,叟是老年人。他父亲后来又娶了一个妻子。他父亲跟他继母又生了一个小儿子,名字叫象。有了小儿子之后,一家人融洽的关系,就发生了变化。他父亲、继母都偏心小儿子,处处刁难舜。舜很憨厚,做事情从不斤斤计较,非常孝顺,对弟弟也好。但尽管这样,父母对他一直又怨又恨。

舜的这些表现慢慢地通过左邻右舍传出去了,传到天子尧的耳朵里,尧觉得这个青年人性格厚重,有担当,而且能够把家庭关系处理到这个程度,很是赞赏。于是,尧就赏赐了他牛、羊、宅子等大批财物。

但是,这笔财富到了他们家之后,他父亲、继母、弟弟,便商量如何把财产夺过来。

他们图谋舜的财产,甚至想到了谋害舜的性命。

一天,舜的父亲让舜修家里的谷仓。谷仓很高,舜二话没说,搬过梯子上去修谷仓。舜正在仓顶上忙活着,他的父亲悄悄地把谷仓下的梯子撤了。看上面没反应,又点了一把火。舜感觉越来越热,发现火着上来了。他想赶紧顺着梯子往下逃,一看梯子没了。谷仓很高,往下跳可能会摔死,情急之下,他一手拿一个斗笠,从谷仓上跳下来,斗笠加大了空气的阻力,他总算没摔死。

舜没有生命危险。一家人不高兴了,一计不成二计生,再想一招弄死他。这天,父亲跟他讲,你给咱们家挖一口井吧,咱们家的井该换了。舜还是那么孝顺,开始挖井。井越挖越深,头顶上的一小块天空看着越来越小。忽然间,头顶上的天黑了,原来他父亲和弟弟在上面拼命地往井里填土。不一会儿,井被填满了。父子高兴地回到家里,一家人开始分财产。牛和羊归瞽叟,尧赏赐的宅子归象,还有一把名贵的琴也归象。象一高兴,弹起琴抒发自己的感情。弹得正投入时,忽然看到哥哥舜从门外走了进来。把他吓得魂飞魄散。象的心理素质极好,刹那间便沉静下来,定睛一看,果然是哥哥进来了。象说,哥,你回来了。舜一看弟弟跟自己好象还很亲热,也没说什么。

舜不知道家里人要害死他吗?他知道。尤其那把火之后,他就警觉了。后来他父亲让他挖井,他觉得这可能是个圈套,就在井里事先挖了一个通道,他发现上面往下填土时,便顺着通道跑了出去。两件事情过去之后,舜也没有发作,因为他觉得一家人聚在一起不容易,他很珍惜天伦之乐。但是,从这以后,他就有防范了。但是父母生活中真遇到困难了,他会立刻出现在身边尽孝。也就是说,舜的尽孝是有智慧的。这个故事给我们一个启发,后来民间说“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看来也不完全是这么回事,从舜身上看出来,他是有智慧的,他不会在那儿等着被活埋,被烧死。

舜的行为对我们来说是有代表性的,他是中华民族孝道的代表。

后来,进入了文明社会,夏、商、周,周代到了春秋时期,这时的社会道德状况可以用4个字来形容:礼崩乐坏,社会道德状况非常恶劣。这时,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古代人尊称他为圣人的孔子出现了。他看到社会秩序混乱,道德沦丧,非常失望和焦虑,他想重新恢复秩序,拯救民众。他做了很多事情,教了很多徒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他要把孝道传出去,重新让人孝敬父母,让人间充满天伦之乐。孔子弟子有三千,选哪一个来传孝道呢?三千弟子中,有的很聪明,孔子没有选很聪明的,专门挑了一个不太聪明的。有什么依据吗?在《论语》中,孔子评价过自己的一位弟子,说他的特点是“鲁”,“鲁”,就是愚鲁,迟钝,这个人名字叫曾参,后人也尊称他为曾子。孔子当时的原话是“参也鲁”,曾参这个青年人个性迟钝,表现得不那么冰雪聪明。孔子传孝道,偏偏选中了他。他平时好像不是很机灵,但他心里有数。《论语》中也记载过几句非常有力量的话:“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话是曾子讲的,很有力量,表现了这个人刚健、笃实的个性。曾子无疑很孝顺,不然孔子为什么要把《孝经》传给他呢。(图2)

曾子的父亲也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父亲让曾子到园子里去锄草,锄草时,他把瓜秧刨断了,父亲对他非常严厉,一下子勃然大怒,盛怒之下,抄起一根很粗的棍子,劈头盖脸打过来,一棍子打在他后背上,曾参当时昏迷不醒。好长时间才缓过来,他看到父亲急得不得了,毕竟失手把自己亲生儿子打昏了,曾子跑到自己房间,把自己的琴拿出来弹,让父亲听他弹曲子。他想告诉父亲,我没什么大事,我不仅身体能动,我艺术细胞也没被你打掉,让父亲高兴。后来,这件事情传到孔子耳朵里,孔子非常不高兴,并没有觉得这个孩子真孝顺。(图3)

孔子选择了曾参传承孝道,但是孔子对曾参主动挨打,让父亲消气的这种尽孝行为却并不满意。

孔子把曾参叫来,说,你父亲打你,如果是用小木条打你两下,无所谓,那么粗的棒子,打一下就能打得昏迷不醒,你必须要跑。孔夫子看着弟子被打很心疼。他说,你那样做是不孝顺,你父亲把你打了,你父亲那样做是不对的,是犯罪。你让你父亲打了,你客观上起到这个作用,主观上,你没跑,你也有责任,你不要陷你父亲于不义。孔子有法律观念,他说,你知道吗?你是天子之民,是国家的一分子,你父亲没有资格、没有权力处置你的生命,杀天子之民是要犯法的,是要偿命的,这个道理你要懂。你需要尽孝,不仅仅是你们家的事情,曾参恍然大悟。这个道理针对的是后来很多人对孝道的曲解,把孝道解释成谁压迫谁,让他死他就得死,在传统社会有人这样想,这样做,但是不符合儒家经典的教导,孔夫子不认同这样的做法。

其实,曾子跟他父亲的感情还是挺深的。他父亲去世后,有一次,曾子吃鱼,没有吃完,想过一段时间再吃,他用酱把它腌上。有一个朋友跟他讲,鱼不能拿酱腌,应当拿油炸一下,鱼就不坏了。曾子听后,心情一下子就沉了下来,别人不知道他为什么忽然不高兴了,曾子说,你们别误会,我是想起我的父亲,我父亲当年吃鱼,舍不得吃的时候,就拿酱腌上,你说拿酱腌鱼仍能坏,说明我父亲活着的时候吃的鱼也都不新鲜,可能都是腐败的。这个道理我怎么早不知道呢?我想起我父亲心里难过。他父亲去世以后他这样,说明曾子是很孝顺的。

不仅对父亲孝顺,对母亲也一样。曾参年纪不大的时候,有一天出去砍柴,母亲在家,家里忽然来了客人,怎么招待这个客人呢?他母亲没主意了,下意识地将手指放在嘴里咬了一下,就这么一个小动作,在山里砍柴的曾子感觉心口一动,他想,家里是不是出事了?赶紧回去看妈妈怎么样。跑回家问妈妈,家里是不是出事了?他妈说没什么事,我正不知所措呢。他说你没受伤吧?他母亲说,没有,我就咬了一下手指。他说你咬手指,儿身上就有反应。我们把这个当笑话听,当成迷信故事听吗?未必。至亲骨肉之间有可能有这种生理上的感应。双胞胎之间现代科学可以证明这一点。其实像他跟他母亲感情这么深,完全有可能发生这种事情。

曾子不仅对自己的父母这样,对自己的孩子,他跟一般人教育方法也不一样。有一天,他跟妻子想上集市上买点东西。两个人要出门时,小儿子非要跟父母去,他夫人怕麻烦不想带孩子,就跟孩子讲,你别跟我们去,你要不去,回来我给你杀猪吃猪肉。孩子听后说,那好,我不去了。夫妻二人上街了。他夫人很高兴,曾子不高兴了,一路上也不说话,他夫人觉察到他情绪不对,问他,你怎么不高兴啊?曾子说,你刚才说什么了?说要杀猪,这到时候吗?就杀猪,随便说这些话你能负责任吗?他夫人说,我就那么一说,我这么做是为了骗孩子,我也不傻,一年才能杀一次猪改善生活。曾子说,孩子怎么能骗呢?我们这么骗孩子,孩子还能信任谁呀?连他的亲生父母说话都不算数,既然你说了,这个猪就必须得杀。我决定了,回去就杀猪,因为你答应孩子了。夫人其实是一个很贤惠的人,听了曾子这番话,也理解了丈夫的用心。教育孩子就应当这样,言必信,行必果,应当讲信用。曾子就是这样一个人。

这样一个人被孔夫子选中了,孔夫子要传授他《孝经》。《孝经》一共十八章,曾子一直是站着听讲,有时坐下来,听孔夫子讲到高妙之处,他激动得又站起来,他还提出很多问题。他向孔子学习的历程被记下来,形成了文字,就是《孝经》。

《孝经》产生后,它的传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甚至一段时间,没有人敢谈《孝经》,没有人敢读《孝经》。《孝经》最后又是怎样通行于世的呢?

孔夫子是春秋末年的人,他传《孝经》也是这个时候。后来进入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是兵荒马乱的年代,民不聊生,这个时候谈孝道是有困难的,尤其是社会动荡,没有一种更加有力量的组织能够把孝道传出去,没有哪个国家会传孝道,老百姓生活苦不堪言,盼来盼去盼什么?盼天下统一。天下终于统一了,“六王毕,四海一”。

秦始皇统一了天下。老百姓想,家庭这回该开始遵守孝道了,社会风气该好转了吧?老百姓想得太天真了,没有像他们期盼的那样。秦始皇颁布命令,很多以前的经典都不许再读了,包括《孝经》,尤其要求家庭人数到一定的时候必须分家,而且家庭内部不要讲孝道。讲孝道,是对国家的一种威胁。他在想,每个人家如果都有天伦之乐,父慈子孝,就分散了精力,就不会把全部的身心,投入到对我效忠的这件事情上来,所以秦始皇不允许家庭讲孝道。家庭之间互相告密,互相揭发才好。所以一时间人人自危,没有人敢谈孝道,没有人敢读《孝经》,《孝经》这本书在社会上消失了。甭说读《孝经》,别人听说你读《孝经》,都得揭发你,如果他不揭发,他的罪跟你是一样的,有可能被暴尸街头,有可能被灭族。这种政策推行下来以后,短时间内,全国出现什么情况了呢?家庭里儿子跟父亲说话,没有礼貌,父亲要想跟儿子家借点东西,比如借个锄头,很费劲,锄头要是借到手,不知道被儿子侮辱多少次,讽刺多少次。婆媳之间因一点小事情就破口大骂,互相之间没有尊重、没有温情。秦始皇觉得自己处在这样一个国家,当这样一个国家的皇帝,安全了。这些人凝聚力不够,他们不会造反,只能效忠我。秦始皇的如意算盘打得太精了,当然也完全打错了。他破坏了人伦基础,这个国家能走多远啊?秦始皇的统治才维持了14年。大泽乡起义,然后各地农民纷纷起来,最后推翻了秦始皇。其实,真正的根源在于他早就破坏了这个国家的人伦基础,早就丧失了民心,大泽乡起义不过是一个导火索而已。暴秦的统治就这样被推翻了。

当时有一个人,他不谈孝道,不读《孝经》,但是他的举动也让人非常尊敬,他藏《孝经》。藏《孝经》如果被人发现那还得了吗?这个人是河间人,他叫颜芝,他觉得,以后还会用《孝经》,人伦,人类的道德还会回归,他有这个信念。(图4)

汉朝初年,颜芝的儿子颜贞把这部《孝经》献了出来。这部《孝经》是用当时通行的文字写的。当时通行什么文字呢?隶书。所以汉朝人读的《孝经》就是这部《孝经》。可是,过了若干年,在山东曲阜,鲁王在维修自己家的房子时,把一个夹壁墙推倒了,夹壁墙里发现了很多儒家经典,包括这部《孝经》,把这部《孝经》打开一看,文字与流行的不一样,是战国文字。战国文字对于当时的汉朝人来说就叫古文,流行的隶书就叫今文,于是,历史上就有了这两个版本,一个是古文版本的《孝经》,一个是今文版本的《孝经》。

这两部《孝经》,在流传过程中,应该说还是今文版的影响大。

把《孝经》翻开,这是一个2500年前的课堂,一个特殊的课堂。接下来,我们要跟着孔子的弟子曾子一同听一听孔夫子是怎样讲孝道的。

中华孝道名言名句 篇4

2、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动报亲恩篇》

3、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增广贤文》

4、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

5、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尽心上》

6、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7、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离娄上》

8、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三国志·魏书》

9、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10、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劝报亲恩篇》

11、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劝报亲恩篇》

12、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劝报亲恩篇》

13、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第四》

14、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第四》

15、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家语·弟子行》

16、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第二》。

17、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第一》

18、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李毓秀

19、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李毓秀

20、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李毓秀

21、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李毓秀

22、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李毓秀

23、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劝报亲恩篇》

24、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劝报亲恩篇》

25、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劝报亲恩篇》

26、首孝弟,次谨信。——李毓秀

27、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字严

28、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29、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30、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31、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王永彬

32、重情轻物,厚养薄葬。——字严

33、诗书立业,孝悌做人。——王永彬

34、尧舜之道,孝悌而已。——(宋)李纲

35、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孟子》

36、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37、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

38、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春秋)孔丘

39、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二十四孝·为母埋儿》

40、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41、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格言集锦》

42、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格言联璧》

43、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宋)何铸

44、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锦》

45、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46、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47、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劝孝歌》

48、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劝孝歌》

49、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劝孝歌》

50、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劝孝歌》

51、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52、大孝终身慕父母。——(战国)孟轲

5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54、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55、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56、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57、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58、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59、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60、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61、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62、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63、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64、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65、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66、长幼有序。——孟子

67、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68、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69、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70、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71、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72、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73、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74、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75、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76、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关于开展中华孝道活动方案 篇5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弘扬孝道文化,继承传统美德,构建和谐家庭,促进社会和谐。学校研究确定在全校开展“弘扬孝道文化,继承传统美德”主题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积极倡导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悌爱兄长的道德风尚,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弘扬孝道文化,努力营造孝敬父母,感恩社会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二、活动目的

百善孝为先,“弘扬孝道文化,继承传统美德”主题实践进校园活动对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构建和谐家庭关系,进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青少年要从小懂得孝敬父母,关心父母生活,关爱父母健康,多与父母谈心交流;要懂得尊重他人,发扬尊师重教、尊老爱幼美德;要懂得回报社会,自立自强,发奋努力,为社会发展进步贡献青春力量。

三、活动内容

“弘扬孝道文化,继承传统美德”主题实践活动要紧紧围绕“读一本孝道文化书籍,讲一个孝道经典故事,做一件敬老爱老好事,写一篇孝道感悟文章,出一期孝道文化专刊,举办一次敬老孝老国旗下的讲话,推荐一批优秀亲子教育书籍”等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使广大学生了解和理解孝道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成为孝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为推进和谐潮河建设作贡献。

1、读一本孝道文化书籍。各班组织学生读一本有关敬老的书籍,通过读书让他们了解孝道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懂得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讲一个孝道经典故事。各班要开展一次以“行孝道、知感恩”为主题的讲故事比赛,用敬老爱老的故事来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

3、做一件敬老爱老好事。各班要组织开展敬老爱老助老实践,要通过开展“我为爷爷奶奶洗洗脚、梳梳头”、“我为爸爸妈妈洗洗碗、捶捶背”、“我为长辈做件有意义的事”等活动,培养广大青少年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道德风尚。

4、写一篇孝道感悟文章。四年级以上的班级要通过读敬老书籍、做敬老好事等,组织学生写一篇孝道方面的文章,深化青少年对孝道文化的认识。

5、出一期孝道文化专刊。学校团总支、少先队大队部和各班要出一期敬老爱老专题板报,也可开展敬老爱老专题黑板报竞赛活动,积极营造敬老爱老的氛围。

6、举行一次敬老孝老国旗下讲话。各班要举行一次升旗仪式讲话,作一次“孝道文化进校园”动员报告,通过升旗讲话教育引导全体青少年学生要弘扬传统美德,尊老敬老,做一名尊老敬老助老的好少年。

四、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弘扬孝道文化,继承传统美德”主题实践活动是在全社会倡导敬老爱幼道德风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积极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胡彬杨小平为副组长,学校其余中层以上干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落实各项工作,全面推进活动开展。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教师会、学生会、家长会等各种会议和活动以及标语、版报、红领巾广播站等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开展孝道文化宣传活动,坚持做到重点宣传与普及宣传相结合,重大节假日、重大活动,重点宣传;平时德育课渗透、主题班会等形式,形成人人尊老敬老、个个孝敬长辈的良好氛围。

3、强化教育,培养意识。各班要通过多种渠道,让孩子增强孝敬长辈的观念,从小事入手训练培养孩子孝敬长辈的行为习惯。教育孩子听从长辈教导,关心长辈健康,分担长辈忧虑,参与家务劳动,不给长辈添乱。做让父母舒心、省心、放心、称心、顺心的事。

4、认真组织,确保实效。各班要围绕今年“弘扬孝道文化,继承传统美德”主题实践活动的主题和内容,结合实际,统筹安排,制定方案,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弘扬孝道文化,继承传统美德”主题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德育处、团总支、少先队要掌握各班活动的落实情况,及时发现、总结和宣传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以推动全校“弘扬孝道文化,继承传统美德”主题实践活动深入扎实地开展。对在活动中开展好的班级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传统美德作文:弘扬中华孝道美德 篇6

俗话说:“疾学在于尊师。”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开创私人讲学的孔子,据说有弟子三千,学有所成的有“七十二贤”。古人把老师与知识紧密相连,无不把尊敬老师放在首位。

据说,有一年,杨时和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他们行至半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如银妆,房屋也被上了洁白的素装。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我们作为祖国的新一代,我们做一个尊敬师长,把中华传统美德继续发扬光大的人。

中华孝道-孝的真相 篇7

可是也有一个问题,长辈做的一切事情都对吗?长辈是十全十美的人吗?这个问题经常困扰着人们。曾子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他想这个问题是有道理的,曾子的父亲曾点脾气不太好,有一次因为曾子把瓜秧铲断了,他一怒之下把儿子打昏了。曾子做事情,是不是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推想,曾子心里有压抑,所以当着老师的面,大胆地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弟子跟老师说话,讲究礼貌,用敬词,叫“敢问”,请问老师,作为子女一切都听父亲的,长辈的,无条件地服从是不是就是孝顺?孔老夫子很少发脾气,平时都是温文尔雅,一听这句话火了,说:“是何言与,是何言与”!孔夫子很激动,你这叫什么话,给你讲孝道讲了这么久,你还有这样的问题,你怎么能有这样的念头呢?这怎么可以?儒家要每个人恪守孝道,那是因为我们的长辈,他们是从祖先的链条、血缘关系延伸到今天,离我们最近的是父母。我们祖先是从哪儿来的?是宇宙中的产物。一个人要对浩瀚的宇宙有敬畏之心,我们对长辈要满怀敬意和温情,这是儒家的立场。不是说你的父母十全十美,因为他做得都对,所以才听他的。孔夫子对曾子这样的疑问感到很吃惊,马上用非常决断的语气说,这叫什么话,你这个念头是危险的,是错的。孔夫子接着讲,作为父亲可能会犯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个别的父亲还会犯严重的错误,也有可能犯罪。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孝子该怎么做?孔夫子明确地告诉曾子,“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当你的父亲做事情不仁不义时,作为儿子,一定要去争,不能沉默,要把你的意见说出来。如果你不去争,那算什么孝道?一味地服从不是孝道,这里他说得非常明确。

民间流传一个说法,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如果要把这句话当作一个合理的意思去理解,它讲的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心是不容置疑的,但不是说父母做什么事情都对。很多事情,父母做的也有不妥的。对一些重大是非问题,孔子讲,要去争。《孝经》上明明白白是这样记载的。

可是,有人对此怀疑,说这不是孔子说的,孔子怎么能说这种话呢?孔子让我们无条件地服从,怎么能让我们去争呢?清朝的一些学者、考据家这样说也不是没有道理,他们的依据是,孔夫子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人,说话很委婉,给人家提意见都很含蓄,孔夫子不能这么直接说。另外,他们还有依据,这个依据出自《论语》。《论语》中有一句话,叫“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父母做事情,你认为不合适的时候该怎么办。孔夫子说,父母做事情不妥,你可以提自己的意见,“几”就是用一种很含蓄、委婉的方式,表达你的意见。又敬不违,“违”是违背,见父母不愿接受你的意见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不违背父母的意愿,为他们操劳而不怨恨。在家里不要给父母脸色看,慢慢再说。清朝的考据家抓住这句话,认为跟孔子在《孝经》中所讲的“当不义,子必争于父”矛盾,所以他们认为《孝经》不是孔子讲的。

清朝学者这个判断对不对呢?这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学术问题,而是一个伦理实践问题。

这话对吗?对一部分。我们仔细分析这句话,《孝经》中孔子讲的是如果父亲做了不义的事情,不义,可不是一般的事情。古代有一句话,叫“多行不义必自毙”。一个人做不义的事情做多了,一定有一个很凄惨的结局。

我们从这儿分析,不义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事父母几谏”呢?那是平常在家庭生活中不是大是大非的问题。在这儿,我们要说儒家的一个规矩,这个规矩讲,子女在家里对待父母、长辈,有一个相处的原则,这个原则是4个字,叫“有隐无犯”。对父母尤其是成年子女对父母,我们没有必要把一些事情针尖对麦芒,是是非非都谈得那样清楚,这叫“有隐”,有些事情可含混过去。“无犯”,我们不必表现在脸上,脸色表现得很严厉不好。有这样一句话,叫作居家是非勿太明。居家过日子,家里的是是非非不要太清楚了,家里不是一个是非的辩论场,我们不是因为对大是大非的认同走到一起,我们是由于亲情的关系,组成了一个家庭,亲情是至上的,不能动不动就上升到原则上,就得说个孰是孰非。所以,“事父母几谏” 这句话是对的,可孔子在《孝经》中讲的“当不义,子必争于父”,也是对的。因为它是极特殊情况。这正是回答了曾子的提问,是不是我无条件地要听我父亲的?孔夫子说,不是,当不义的时候,你不要听他的,要去争。

长期以来,我们认为孝顺父母,就是顺着父母的心愿去做事,但孔子的答案,为我们还原了儒家孝道的本来面目。就是当父母做错的时候,子女不能一味地顺从。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没有听从父亲的命令,而是作出了另一种选择,而这个人直到今天依然为我们所景仰,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郑成功。

清朝初年,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拥兵数万,作战非常勇猛,可是他被清朝的势头震慑住了,对抗清没有信心,决定投降,希望清朝给他一个官位:闽浙总督。清朝表面答应了。这个时候在中国东南沿海的郑成功决定,举义兵抗击清朝的暴行。他把自己身上宽袍大袖的儒服脱去,要投笔从戎。清朝的最高当局,授意郑芝龙给他的儿子郑成功写信,把他劝过来。信传到郑成功手里。郑成功看后,原来父亲让他投降,心情很沉重,他回了一封信,是这么说的,“从来父教子以忠,未闻父教子以贰”,父亲是拿对国家的忠义这样一个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儿子。你不能让我贰。这个贰就是叛徒,不忠心的意思。从古到今,没有父亲教儿子做叛徒的,可今天,父亲让我做叛徒,我不能做。他告诫自己的父亲,现在你活得还很滋润吗?我觉得你危机四伏了,你要注意,如果不幸有那么一天,你被清廷杀了,我给你披麻带孝,为你复仇,这就是我要完成的忠孝双全。他把这封信给父亲寄去。果然,时间不长,父亲连同郑家的11口人在北京被杀。历史上,没有人说郑成功不孝,郑成功追求的是大孝。孔夫子讲,“当父不义,子必争于父。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郑成功没有从父之令,而是违反了父亲的命令,他是我们敬仰的英雄,他的父亲为人所不齿。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与父争的例子。(图2)

可是,我们也不要讲,这个事情既然这样了,回家我就争,我们讲,居家是非勿太明。当没有涉及到原则问题的时候,不能这样去做,这就是原则跟非原则的问题,“从父”与“不从父”,是有着界限的。

但是在家庭生活以外,也就是进入到社会,尤其是工作中需要面对上下级关系,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孔子在《孝经》中谈到的君臣关系,会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呢?

在中国历史上,不仅父子之间的关系是这样,孔子认为,君臣关系也是如此。所以,孔子讲,君臣之间是因为道义聚到一起的,君臣之间不是父子之间那种天性,因为道义聚在一起,君如果不义时,臣一定要有一个毅然决然的做法。给这个做法也立了一个规矩,家庭里“有隐无犯”。对待君主也是4个字,叫“无隐有犯”。“隐”是隐藏,“犯”是犯言直谏的“犯”,什么叫“无隐有犯”呢?我内心的不满不会隐藏,隐藏了,我不忠,我要说。有犯呢?不管你的脸色好不好看,愿不愿听,大义所指我就要说出来。孔夫子说,对待君主要按这个规矩来。在《孝经》中,孔夫子要求大臣们怎么做呢?要跟君主去据理力争。孔夫子讲,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天下。诸侯有诤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就是天子、诸侯、大夫,你们如果无道,有人敢跟你们提尖锐的意见,也许你的局面还可以挽回,最糟糕的是你不听进谏,这是最严重的问题。天子7人,诸侯5人,大夫3人,这是一个象征性的说法。孔夫子在这里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要跟天子去把问题说清楚。

《孝经》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很大,尤其在汉朝,汉武帝之后的皇帝都遵奉儒学。到了汉章帝时代,他把天下的大学者聚到一起,讨论要写一部文献,做记录的就是大史学家班固,其中有一句话值得我们重视。他讲,“诸侯之臣,争不从,得去”。作为臣子的要去跟君主去争,君主不听你的怎么办,“得去”,我就辞职不干了。这是什么意思?下面他有解释,他说为了屈尊伸卑,地位高的人是尊,让他低下头来;伸卑,卑是地位低的,让他们直起腰来。这是汉章帝带着这些大臣、学者们定下的一个纲领性文件,这个文件因为是在白虎关讨论的,所以又叫《白虎通义》。这个做法在这部白虎通义中的解释,为了“孤恶君”,让犯错误的罪恶的君主感到孤立,你给他提意见他不听,就走。不要围在他身边,让他觉得自己可以颐指气使,大臣要有风骨,这是很了不起的一个做法。

孔子在《孝经》中提出了君臣之间的大义,也就是当君主有错误时,大臣有责任指正,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君臣佳话。但历史上也有一些人,听不进自己反感的意见。比如三国时期的曹操,他对一些事情的做法,就为身后留下了骂名。他做了什么事情,我们又能从中吸取什么教训呢?

当了魏王的曹操,手下很多大臣围绕着他。一次,在一个不太正式的场合闲聊天,曹操说,各位大臣,你们从小背过《孝经》,汉朝人基本上没有人背不下来《孝经》的。你们背《孝经》已几十年了,你们对哪句话还有印象?这个场合魏王问大臣们问题,不要把这个当成老百姓随便的问答。大臣们沉默一下,想这个话怎么说,这时候,有一个大臣说,我还记得一句话,曹操说,你还记得哪句话?“匡救其恶”。曹操一听,帮助君主改正错误。立刻脸色就变了。一看魏王不高兴了,又一位上前说,我还记住一句,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这是《孝经》中引用《诗经》的一句话。曹操一听,高兴了。因为这个说的是大臣要勤勉,为了君主,要把自己的精力都奉献出去,要兢兢业业。曹操觉得这句话说得很有水平。他不爱听别人说要给他提意见,不仅不爱听,还得让曾经说这话的人在眼前消失,这个人后来就被撤职了,在政治舞台上消失了。

曹操公开说,到我这儿来孝不孝顺无所谓,只要你有才能就行。当时帮他做事的有些人很有能力,可是真的孝不孝顺都行吗?这些人成功了,他们成为社会上的成功人士,有权有势,他们给底层民众起了怎样一个榜样作用?跟他们学吗?家庭伦理会遭到破坏,一旦家庭伦理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会堪忧,眼前所谓的成功、成绩,如过眼云烟,是靠不住的。(图3)

曹操不讲孝道是有原因的。因为曹操面对道德感很强的人,感觉自己不安全。为什么?他得天下不正。当时诸葛亮对他是怎么讨伐的?对曹操这个政权是怎么说的?自古以来,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你是汉贼,你不是汉代的忠臣。自古以来,人们都对忠诚的品质从心里佩服。你篡位不行。曹操得天下不正,可是他要想持续坐天下,就要提防道德水准很高的人,因为道德水准高,正直,就不认同你的做法。怎么办呢?首先用人用那些光有能力,道德修养不太好的,形成一个不好的风气,也就是说,这风气本来不好,我篡来的政权显得也不那么突出了。他安全了。老百姓、中华民族遭殃了。他破坏了伦理基础,所以大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指出,曹操这个人功劳立得很大,但是后来对老百姓的道德风尚的影响是负面的。我们研究曹操这个人,不能仅仅说这个人立了多大功,多能打仗、多了不起。我们要有一个标准来衡量,他对中华民族道德的建设、对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构成有什么积极作用?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图4)

曹操的做法,对中国历史,对中国人的道德、情操的养成产生了很大负面作用,

实际上,在中国历史上,真要想跟君主争出个是非来,很困难。中国历史上很多大臣前仆后继,可以说九死不悔,就要在皇帝面前争出个是非来,付出的代价太惨痛了。所以,这样的一条路,可以说是鲜血铺就的。

汉朝汉成帝继位时,年纪不大,他把自己的老师提拔起来,封了侯爵,这个老师叫张禹。张禹很虚伪,实际上他骄奢淫逸,心胸狭隘,容不得人,人们对张禹怨声载道。有一个叫朱云的儒生,他很侠义,后来成了一代著名的儒者。他看到这个情况,直接给皇帝上疏,请求皇帝单独召见他。皇上召见他了,可是文武百官都在。皇帝说,有什么话你说吧。怎么说啊?说多了,皇帝不愿意听,就直接说,请皇上赐我尚方宝剑,臣要斩一个人,以谢天下。皇上一听,你见我就为了这个?你要杀谁?朱云说,这个人就是安昌侯张禹。张禹就在边上站着,皇上一听火了,你敢诽谤朕的老师,你犯的是不赦之罪,谁也宽恕不了你,拉出去。两边武士上来拉他。朱云犟脾气来了,他两手死死攥住宫廷里的栏杆,俩武士没拉动,“咔嚓”一声,栏杆断了。朱云说,臣得把话说完,我不能就这么死,我不怕死,怕死就不说斩张禹了,我得告诉你一句话,臣死,臣跟历代的忠臣,如商朝的比干,我就跟他们在一起,我们忠魂聚在一起了。而今天这个时代算什么时代?皇帝你自己去想,我们汉朝算什么汉朝?最后朱云被拖了出去,皇帝气得不行,非要处死他。这时一位左将军“噗通”一下跪倒在地说,臣有话要讲,朱云如果无罪,不该被处死,朱云如果有罪,皇帝应该宽容他。提意见的人不应该被处死,不管有罪无罪,今天必须赦免他。然后便磕头。这个人明知不可而为之,因为朱云感动了他,他有共鸣,要为朱云去争,他磕得满地是血。汉成帝看后心里也不是滋味,火有点降下来。大臣们为了什么?自己身家性命都不要了,拉出去说处死就处死,他不是为了社稷江山,为了民众吗?他把朱云饶了。过了一段时间,工人们开始修拽断的栏杆,汉成帝从这儿路过,下旨不修了,断栏杆就放在那儿,整个皇宫都很整齐,就这地方坏了,也是一道风景,给大家看一看,也给朕留一个警示,对忠臣我们要有胸怀,让人家知道,当年这个地方有一位忠臣曾冒死直谏。

这个故事很有名,叫“朱云折鉴”,“鉴”就是那个栏杆,中国历史上,像朱云这样的人不少。近代大文豪鲁迅先生有一篇很有名的文章《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在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深情地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做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图5)

像朱云这样的人,堪称中国的脊梁,这样的脊梁在中国历史上不少。作为后人,我们应当记住他们,他们前仆后继,用自己的人格造就了我们中华民族精神。

不仅仅大臣们要这样做,实际上孔夫子在《孝经》中,他要求各个阶层的人都要恪守孝道,从天子到诸侯,到各层次的人,都有详细的规定。

下期请看:

中华孝道心得体会 篇8

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呢?当走在爸爸身后看到稍稍弯曲的后背时;当坐上家里的“老爷车”感到鞋子与地面的磨擦时;当听到洗澡后妈妈帮我梳特不好梳的头发叫我蹲下的声音时……这所有的一切都在提醒我:当我在成长的时候,我最爱的人在变老。这本身就是对生命的消耗,意识到这一点,我相信所有人都会第一时间想:以后该怎么办?然后开始想象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很遗憾,许多人都觉得太不现实,然而,有一项,肯定所有人都能做到,那便是孝!

古语云:“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一个人呱呱坠地起,便与一个家庭联系在一起也因此有了最浓厚的一份亲情。从个人角度而言,孝道是道德的要求,从国家角度而言,孝道不仅仅是道德的要求,更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辉煌历史的国家,做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把这属于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这正是我们代代相传的传统使命。

我国自古就有著名的二十四孝的故事,其中有一篇讲的是孝子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王祥的亲生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而他的继母并不喜欢他,好几次去王祥的父亲那里告状,可王祥很听继母的话,继母让他做的事,他都会尽力把它做好。一天,后母生病了,想要吃活鱼,可外面风呼呼地吹,天空中飘着大雪,河面都结了厚厚的冰,怎么可能捉得到鱼呢?这时,王祥灵机一动,他想:我可以用自己的体温使这河面的冰熔化。于是,他就脱掉了衣服,趴在寒冷的冰面上,他冷得直打哆嗦,但为了继母,他一直忍着。突然,他身下的冰面裂开了,两条鲤鱼蹦了出来,他高兴极了,提着两条鱼就回家给继母煮汤喝了。其实读完这个故事后,我也深有感触,想着自己也要像王祥一样,为父母做一些事。但是因为太懒了,所以做的很少。

写此文时,因为没有构思,本想胡诌几句,草草了事。而静下心后,却觉得难,太难!是因为父母为我做的太多了,说不尽。也源于这些年对父母极少关心,且前日在书上看到一句话: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心里感到愧怍,不愿写此文。

上一篇:一年级语文上册《影子》的教学反思下一篇:数字化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