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菜肴的继承与创新

2024-10-22

传统菜肴的继承与创新(精选10篇)

传统菜肴的继承与创新 篇1

摘要:包装设计的发展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和文化的进步, 是重要的商品交流手段和方法, 当今社会, 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成为包装设计的重要特征。我国有着悠久的包装设计历史, 形成了独特的设计思路和发展道路, 如何将传统的包装设计精髓应用到现代包装设计中, 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 都对我国的现代包装设计具有重要借鉴的意义。

关键词:包装设计,传统,创新

在原始社会, 由于自然条件和生产力的低下, 较少对包装的需求。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储存有余以供应不足, 于是就产生了陶罐等低级的包装容器, 古代的包装大多取材于自然材料, 例如泥土烧成的器皿, 用草编成的筐子, 甚至以一些植物的枝、藤、叶等作为包装材料。现代包装设计是从欧洲产业革命开始的, 至今有200多年的历史。现代包装与古代包装在包装材料方面有较大进步, 除纸张纸版、玻璃、金属、木材外, 塑料和各种有机复合材料也被广泛应用, 在包装技术方面,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在功能上更强调防震、防潮、防腐、避光、防热、保鲜。现代意义上的包装是为了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 方便运输, 促进销售, 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及其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现代包装设计是一门以文化为本位、以生活为基础、以现代为导向的设计学科。因此, 无论是在理论上, 还是在实践中, 包装设计都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存在。包装不仅仅是对物质功能和精神需求的满足, 同时它也具有设计所赋予的内涵。

1 继承传统设计精髓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包装设计体系

传统是以前时代留下的一种文化, 是国家、民族、企业、家庭所具有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等。一个时代确凿无疑的观念有时候是下一个时代的难题。为此, 我们需要了解民族的文化特征、地域差距, 了解心理、人类社会学、文学的相关知识, 分析文化, 认识文化、找到解开不同文化现象的钥匙, 在包装设计中不仅要强调功能, 更要对其文化意蕴进行解读。我们可以超越习俗和限制, 但不能无视它们走得太远。

在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人类生存的数字化的格局下, 跨文化交流盛况空前, 一方面, 各种文化融合创新;另一方面, 文化多样性逐渐减少,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 商业交流活动不可避免的跨国度、跨地域, 作为商品包装的设计师必须对文化特质进行了解, 包装设计的图形与文本、材料特质及性要能阐释产品品质以及文化背景。我国思想文化根基于深厚的人文精神的传统, 它不同于西方重视人本的自然主意精神, 所以两者的相互了解和融合非常的重要。

我国的传统包装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意识, 其形态与所用的材料各具特色。我国产品包装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年代是战国时期, 《韩非子·外储》篇中就记载了“买椟还珠”的故事。“楚人有卖珠于郑者, 为木兰之柜, 熏以桂椒, 缀以珠玉……”以至郑人“买椟还珠”, 撇开故事想要讽刺的“只重形式、舍本取末”的本意, 它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我国古人早已意识到包装的外在形态在商品交换中的重要性。同时, 我国古人也非常重视包装的功能性, 明代著作《野获篇》中曾记载, 我国古代商人在同西亚通商中, 为避免瓷器在漫长的运输路上受损, 用混有植物种子的泥土放在瓷器内, 将数十个瓷器叠放捆扎在一起, 并放置在潮湿的地上, 频频洒水, 久而久之, 种子生根发芽, 泥土中生长的植物根系纵横交错, 自然地形成了牢固的防护, 就可以装车运输了, 这是古代一种构思巧妙的防震包装设计。我国古代对于包装材料的选择丰富多样, 造型独特别致, 极具传统色彩。

我国建国初到改革开放前, 由于商品生产模式与销售模式的限制, 商品包装主要强调商品贮藏运输的安全, 而在外在形式与结构较单一。随着改革开放与中国加入WTO国际大市场, 中国包装设计也将走向全球化之路。目前, 我国包装设计较国外先进包装设计有较大的距离。包装设计发展的历程与水平与各个国家文化、经济的背景相关, 因此, “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民族性”不等于“局限性”, 现在与传统并不矛盾。

2 包装设计的创新道路

包装的创新既要继承传统, 又要彰显个性, 要将产品的内涵展现在外表。差异化的包装设计, 不仅能提升产品或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而且能通过著作权、专利权的保护, 进而防止产品类同或被仿冒。包装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广告载体。在做好包装设计之前, 首先要了解市场需求, 有效的控制了人力与物力成本;其次, 要在生产工艺和方法上实现创新, 考虑包装设计的合适性、功能性和生产的可实际操作性。同时, 我们还需要了解客户的思路, 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 了解包装设计的审美观、美学与人文精神。因此, 我们在着手进行传统风格的包装设计时, 应针对产品这一被包装的对象, 充分挖掘与之相关联的传统文化要素来进行创意构思。

2.1 包装材料、包装造型与结构

传统包装材料主要是利用自然界的天然物品, 如竹、木、藤、麻、丝帛、纸、布等等, 另一方面, 一些我们常规使用的材料也被称为传统包装材料, 如塑料。随着对于环境保护和能源循环利用要求的提出, 天然材料越来越受到欢迎, 日本的包装设计在材料上大量采用传统包装材料, 设计制作出具有自然与传统特色的包装。并且寻找可以替代传统包装材料但又具传统美感与现代美感的材料, 日本研究生产出一种棉和丝做的布, 将其作为新型包装材料, 无论是从生产工艺还是从美观实用的角度来讲都具有优越性。在包装的造型与结构上可以借鉴符合传统美学要求且与被包装对象在外在与内涵上具有一定联系的要素特征, 如建筑、交通工具、家具、生活用品、娱乐用品等, 在考虑造型因素同时还要考虑包装的功能性要求及结构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节日, 月饼作为传统美食, 成为和谐、美满、团圆的象征, 满足了我们对于亲情、对于守望相盼的心理诉求。但是, 近年来, 月饼包装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 一方面, 月饼步入了送礼、作秀的极端。部分月饼外包装极尽奢华, 材料有铁盒、皮革盒、锦盒、甚至有质地精良的红木盒、水晶盒等, 在制作工艺上采用烫金、烫银、雕刻、镂空等, 结构设计亦过于繁琐。月饼是一次性消费品, 豪华的月饼包装最终沦为垃圾。因此, 过分的包装, 是对资源的浪费, 是对环境的伤害, 还是对节约风俗的败坏。另一方面, 部分月饼的包装采用透明塑料真空包装工艺, 虽然强调了商品的可视性, 但对于保护产品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缺陷。同时包装单薄、缺乏设计美感。

2.2 装潢、装饰素材与手法

包装装潢是包装上所采用实用装饰艺术, 它是商品销售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包装装潢是表现企业文化, 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我国文化底蕴深厚, 可用于商品的装潢素材众多, 如“传统彩陶、石器青铜器漆器雕刻或具有传统意味的其他物体形状及其表面上的纹样和装饰, 还包括民间艺术的方方面面, 以及书法和传统绘画等”, 以及传统建筑、书籍装帧等只要与被包装的内容物有一定的联系, 且运用合理得当, 都可用作为体现传统风格的手法。“在食品包装装潢设计上, 民族性强调图案古拙, 色彩厚重, 文字大气;时代性则强调图案单纯、抽象, 色彩对比度强, 肌理接近于大自然, 整体感更精致。”包装装潢应该是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和谐统一, 在中国当代酒类包装设计中, 著名画家黄永玉的“酒鬼”酒的包装设计可谓立意孤绝, 妙手天成, 平口、细颈、柱体的赭色陶瓶上外装饰画、题、文, 平朴中显功力, 随意中见洒脱。卓越的“酒鬼”酒质再上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和传统文化韵味的外观设计, 令“酒鬼”酒声名远播。

2.3 传统风格与时代感并存

当今所处的时代是技术、文化交流频繁, 信息传递讯速, 只有符合时代的脉搏和节拍, 推陈出新, 传统风格的包装设计才会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和新意境, 才能为当代的人们所接受。我们在借鉴传统元素的基础上, 可借鉴现代西方的设计方法和理念, 采用现代的构图及图形的设计方法及排版编排方式, 包装字体设计在考虑产品的特性的基础上, 采用相对应的字体或设计制作新的字体模式, 在包装的结构和造型上除了借鉴传统形式外, 可以将传统形式与现代模式相结合或进行改造。

在世界包装设计之林中, 日本占有一席之地。日本的现代设计起步较西方要晚, 但其本包装设计用30余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路程。并形成独特的风格, 他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 更加强烈的意识到弘扬本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性, 包装设计既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又蕴含深邃的东方文化精神。日本的文化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 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有许多相通之处, 日本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从而在传统与现代, 东方与西方之间找到了一条适合本国包装设计发展的道路。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优秀的传统文化, 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生命线。中华民族积累起了既厚且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底蕴, 是我们后人享用不尽的文化宝藏。我们只有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同时吸收外来文化中的营养和精华, 才能使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耿凌艳.包装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7.

[2]潘鲁生.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6.

[3]韩锦平, 王渝珠.中国包装百年辉煌路[J].中国包装, 2001, 6.

[4]赵江洪.设计艺术的含义[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1999.

[5]于馨艳.论食品包装装潢的民族性与时代性[J].包装工程, 2005, 2.

[6]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传统菜肴的继承与创新 篇2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缅怀五四青年的爱国壮举,纪念五四运动86周年,命名表彰镇第二届“十佳”青年,我代表镇团委在此向广大青年朋友表示节日祝贺,向荣获表彰的团员青年表示热烈的祝贺。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发扬民主科学精神,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条件,从而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序幕,中国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回顾中国青年80多年走过的历程,展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前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弘扬五四精神,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今天,我们在这里纪念五四运动86周年,就是要继承五四光荣传统,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发扬创新精神。中国青年从来就有敢为天下先的传统,五四运动倡导的民主科学就是一种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既是中国青年的光荣传统,又是时代的要求,当历史的长河又一次流淌到新世纪的地平线,当代中国青年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创新的希望在青年。只有提高青年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形成国家创新体系。

发扬创新精神,就是要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并将其付诸于实践。理想是人们知难而进,走向成功的动力,也是创新的动力。成就任何事业都不容易。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创造前人没有的业绩,就更不容易。没有坚定的理想就不会有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就难以最终成就创新的事业。而创新不是沙上建塔,而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学习是创新的源头。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已成为人生的第一要义,取得工作权利靠学习,工作做出成绩靠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步伐,而不被时代抛弃。但是,创新不是坐而论道,而是用知识开创事业,这就要求我们青年朋友要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展能力,并积极实践。

青年朋友们,在过去的岁月里,中国青年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巨大的光荣,我们相信在新的蓝图里,中国青年也一定不会辜负人民的厚望,一定会继续勇往直前,谱写青年运动的新篇章,为祖国和人民赢得更大的光荣。

高燕:继承传统与融合创新 篇3

中国历史悠远,很多传统文化经过岁月的洗礼和打磨流传至今,成为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瑰宝,中国画就是其中之一。中国画又称“国画”,是一种在绢、宣纸、帛上作画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也是中国一种极为传统的绘画形式。中国画的内容题材有很多,常见的有人物、山水田园、自然风光、花鸟鱼虫等,这种绘画方式所带来的不只是一幅幅精美绝伦的作品,更表达了一种对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精神。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国家间融合交流程度的加深,中国画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吸引了世界各地美术专家、绘画爱好者及收藏家的广泛关注,成为世界沟通交流的文化代表之一。

在中国画画家中,存在明显的男多女少的差异。高燕,作为中国绘画界较有影响力的女性画家之一,在绘画艺术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的艺术创作能力不断提升,已成为中国当代书画界的中坚力量。高燕尤其擅长山水画,具有极高的造诣,她的绘画作品以构思巧妙、创意新颖、技巧纯熟、行笔流畅自如为特点,使欣赏者过目不忘,流连忘返。尤其是在绘画技法的创新上,高燕表现出了极强的创新能力,近几年她所提出的色墨结合法、叠段法,突破了中国传统山水画单一黑白色调的表现手法和构图法,使笔下的山水画作品更加鲜活,气势恢宏,壮丽秀美,更具活力、生命力、感染力,层次感更加丰富,在充分对中国锦绣河山进行写实描绘的基础上,还给人留下遐想的写意空间。高燕的很多优秀绘画作品得到了美术界专家学者以及艺术收藏者的认可和赞赏,其作品也曾被编辑成多部国画作品集,成功出版问世,对于美术爱好者来说也是一部学习的佳作。

本期,笔者就与著名中国画艺术家高燕女士畅谈她的绘画艺术创作、对山水画创新技法的研究以及她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发展趋势的看法。

国画创作始于热爱

对于高燕来说,中国画就是最能够激发她创作热情、最能够触动她不断进行技法创新的艺术形式。每天面对着画板,研究创新绘画技法,在画纸上勾勒出一幅幅精妙绝伦的作品,就是最令她兴奋的事情。高燕已经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爱上国画艺术,但是她对这项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却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热爱之情。

初到高燕工作室,古朴典雅中透露出一种大气的艺术之感,墙面、画架上琳琅满目的中国画作品,其中有很多作品还曾在世界各地的展会上展出过,水墨山水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作为一位深爱着中国画的艺术家,高燕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室度过的,对于她来说,每天对中国传统的山水画进行创作已经不再是一项工作,而是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高燕说:“虽然我已记不清具体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中国画这门艺术的了,但是对于中国画,我的热爱程度在一天天加深。从最初的临摹作品,到后来对中国山水画进行深入的研究创作,结合西方优秀的绘画技法,创新出一些更好表现山水画的技法,并且受到业界的极大关注和认可,可以说其中包含了一定的天赋因素,但我认为更多的是兴趣以及不断努力换来的结果。”

在对中国画艺术的创作中,高燕有着丰富的经验。她说:“很多人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这话一点都不假。我的很多绘画作品,包括山水画作品,都是通过细心观察生活及景物里的一点一滴而来的,发现每个事物本身的特点并加以把握,绘画作品才能够更具生命力,更加鲜活,让人眼前一亮。”

怀着对中国画、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绘画创作的热情,高燕的绘画技艺逐日提高,对于山水画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创新出了色墨结合法和叠段法的绘画技艺和构图手法,运用这种独特的技巧创作的绘画作品成功登上了世界各地的画展,并相继出版了多部作品集,在业内大受好评。

继承传统与融合创新

经过日复一日的绘画创作,高燕练就了扎实且精湛的绘画功底,一幅幅精彩的中国山水画作品汇集成一个个作品集。如今,高燕的大量作品集已经成功出版问世,展现了她近几年积累的在绘画创新创作经验上的优秀技法,并收到了良好的反馈效果。很多美术界知名艺术家在评论高燕的作品集时提到,她的作品集为美术学习者、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优秀的学习范本,所体现出来的精妙的创新绘画技法给艺术家们开拓了思路,对于繁荣中国书画艺术市场极为有益。

在高燕的众多中国画作品集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山水画,她的山水画作品笔墨丰富,浓淡相宜,层次感强,营造出让观者如临其境一般的感受。最重要的是,这些作品集中充分体现了由她创新的中国山水画绘画技法——色墨结合法、叠段法的巧妙运用。

在对高燕的专访中,她详细介绍了这两种绘画手法。

对于中国传统的山水画,高燕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尝试。她介绍说:“大家印象中的山水画非黑即白,通过用墨的浓淡分出山水的层次,这是较为传统的山水画创作形式,层次感较弱。而我所创作出的山水画作品将绚丽的色彩融合进来,同水墨协调起来,通过流畅自如的行笔,凝重浑厚的用墨,使画面浑厚历练又不失细腻,展现出山水的神韵。”

色墨结合法是高燕通过对西方风景画的深入研究,逐渐提炼出来的。她发现西方的风景画与中国的山水画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通性,于是她创新地将风景画的观念、绘画手法与中国传统山水画相结合。通过墨与色的融合,加上西方油画、水彩、版画的一些绘画技巧,使水、墨、色三者巧妙地融为一体,不会使画面看起来色调单一、寡淡、层次感不强,从而赋予了山与水更多的灵动性,展现了山峦叠嶂、山水环绕的雅致,视觉冲击力更强。

除了具有令画作色彩丰富的优势以外,这种中西合璧的绘画手法还能够使笔下的山水更具恢宏气势,整体画面感强烈,既有传统的中国画苍润严谨的风格,又有西画的质感特点,在展现大自然生命气息的同时更蕴含着高燕对艺术的真诚和个性的张扬,极具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引人无限遐想。不难看出,高燕以这种中西合璧的艺术语言表达了她对山水自然的崇敬与喜爱之情。

叠段法是高燕创新的一种构图法。这种构图方法是利用前景的岩石、缓坡,中景的树丛或房屋以及远景的山峦云层等不同的大小、严谨的构图来表现远近不同、互相层叠的景物。通过不同风景的层叠和虚实交错给画面带来更深的层次感,使画面更具通透性和对立感;再由前景和中景形成的前段和画面的后段进行承上启下的衔接,营造生动形象的画面感,使画面在分层的基础上又不失统一性,动静分明又不失协调性,避免了传统中国画创作中层次感弱的问题。

运用色墨结合以及叠段法这样的技巧手法,充分体现了高燕的创作意图及所要展现的山水画魅力,传递了她心中山水画的优美意境,不仅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创作进行了完善和补充,更符合现代人对中国画的审美眼光,更易被人们接受,还为中国山水画的创作与创新开拓了新的思路。

在画展中快速提升创作能力

画展,不仅给绘画大师提供了一个展现作品的平台,更为美术行业专家、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高燕的山水画作品凭借较强的艺术性、较高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等特点成功在新加坡、北京、杭州、南京等众多国内外画展中展出。

在各地画展中,高燕所创作的山水画前总能吸引众多的艺术专家及爱好者的驻足,众人对她的作品称赞有加。纵观高燕的参展作品,不难发现,她的作品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她在山水画的创作中不拘泥于中国画传统的以黑白为主色调的艺术画风,而是在技巧、构图、风格、画法、色彩的运用上都进行了一定的突破,使欣赏者能够感受到高燕在绘画创作能力方面的天赋。在她笔下的众多山水画作中,形象地展现了山峦的层叠起伏,气势磅礴,水流更富活力与动力,山峦之间的层次感更强,为欣赏者呈现出了一幅幅耳目一新的山水画。

“每次参加画展,我都会受益匪浅。在画展中,个个绘画作品都是精品,我有机会和业内的专家及著名的国画大师沟通交流,学习国内外不同的创作技艺和绘画手法,再结合我自己本身的作画风格,最终形成独特的画风,提高了我对山水画的创作能力。所以我非常珍惜参加画展的机会,也不会放弃每次提升自己绘画能力的机会。”高燕如是说。

对于一位山水画画家来说,最难把握的就是创作。拥有丰富绘画经验以及扎实绘画功底的高燕在创作上有着自己的看法。她说:“中国画创作,尤其是山水画创作,要有一定的框架。画家既要让观者对画作基本内容一目了然,又要有一些自己的发挥和创意,让观者通过画作联想意境,把握好这个度是比较难的。这就需要画家先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山水画的基础构图,再在细节以及笔墨处理中加入画家本身的想法以及创新,从而创作出既继承中国画艺术传统,又在意境上与众不同的山水画。”在高燕看来,山水画是形式美与意象美恰当结合的艺术作品,不仅要在形象的色、线、形上进行规律、合理的布局创作,还要为欣赏者构造一个“意象”的世界,以表达画家丰富的情感和审美的需求。只有将作品的外在艺术表现力与作品的内涵结合起来的山水画才称得上是优秀的山水画作品。这也是高燕一直以来不断追求、不断努力提升绘画创作能力的方向。

通过一次次的画展,不仅使高燕的山水画创作能力与日俱增,更让绘画艺术行业认识了这样一位优秀的中国画艺术家,高燕的知名度以及作品的影响力也因此不断扩大。

中国画艺术正走向世界更大的舞台

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中国画的生命力,高燕说:“国画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之所以能够被完好地保留下来,就是因为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较高的地位,具有重要的艺术观赏价值、学术价值以及历史文化价值。”

如何延续这种生命力,高燕有着自己的看法。她说:“虽然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地位无人能够撼动,但是如果始终一成不变,最终还是会慢慢失去市场,失去活力。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风格的不断创新,才能够使中国画未来的发展更加快速、健康。这是因为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征,每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视角也不尽相同,延续中国画生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断创新。这种创新是在继承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优秀方面的基础上,借鉴融合国内外各地绘画艺术的长处,在一定的框架内谋求实质性的突破。既不脱离传统,又有时代创新的作品,国画才能够流传得更加长远,更具收藏观赏艺术价值。”

通过近几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中的交易情况来看,中国画成为主要交易内容,并且成交额不断攀升,受到来自国内外收藏爱好者的欣赏和赞赏,更有很多山水画精品售出了天价。高燕表示:“这种现象正显示出了中国画艺术在国际中的地位不断提高,随着这种艺术形式受到关注的程度不断加深,会有越来越多的艺术业界人士将它推向世界更大的舞台。”

如今高燕所取得的成就,是对她绘画工作及研究的充分肯定。在对山水画的艺术追求上,高燕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她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十分清晰明朗,对于山水画的研究还在不断深入。高燕表示:“中国画,尤其是对山水画,创作是根本,除此之外,我在传承发扬中国画经典和精髓的基础上,还要继续研究世界各地优秀的绘画形式、手法、技法,并且与中国传统山水画进行充分融合,创造出拥有独具特色的画风和技法的山水画作品。未来我仍旧会坚持中国画山水画的研究工作,尝试更多创新的绘画手法,掌握更多的绘画技巧,为向世界展现中国画的艺术观赏价值、繁荣中国画市场、提升中国画艺术水平尽自己的一份力。”

传统菜肴的继承与创新 篇4

1.心物合一

中国古典的认识论、方法论是一个力图沟通天人的感悟体系,现代新心学继承和发展中国古典心学,心物问题是其核心问题。所谓的心 , 含有认知、意识等意义,而二者又相联系 ,意识是认知的结果 , 认知则是意识的运用。而所谓物 , 包括事和物 , 事是人类的行事 , 物是天地万物, 引申开来是所谓境。心物合一强调的是:心物虽为二体 , 而可以为一。现代新心学的心物合一论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心物之间相符合 , 二是指心物相融和。相符合 , 侧重于认识的目标 ; 相融和 , 则侧重于认识的过程[1]。

“心物合一”,既有“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也是包括园林在内的中国传统艺术的创作方法,将人的认知、意识和人的活动、自然万物融合,通过以象为基础,以情为中介, 理趣为归宿的意象思维感悟,达到“物我同一” 的境界。中国传统园林的继承和发展的灵魂是中国式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也是中国现代园林要回归的园林之魂。

2.文化认知与审美感知

文化是场所聚合的第一动因,园林也正是基于“文化动因”这一内聚力,将地域、民族、 历史以及生活中人们的文化积淀与生活模式, 转化成园林的设计思想、设计方法和设计元素的依据。文化认知的提炼深度与拓展广度决定了文化特质景观的品质,决定了能否得到公众认同。

2.1师法自然的文化

中国文化艺术的“师法自然”,不仅仅是对自然物质形象的学习,如行云流水般的书法,做假成真的掇山,移天缩地的山水,更重要的是对自然神性精神的持久追求,即莫测性与变化性。

传统园林中常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夺天工”,天工与人工的区别或者并非人与万物 ( 除人以外的 ) 区别,而是人工或意识是否过分介入的区别。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关于人工和自然,宋代画家郭熙重新定义了人工与自然的前提,他将凡是未经自己意识控制的一切痕迹,无论是天然的还是人工的, 都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

传统园林中,计成在《园冶》[2]里利用“因借”可与“假借”两字通用的核心原理来消解园林造作里的人工痕迹,追求“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境界。有“随、就、依、按、任” “因地成形、因水构园、因地造屋”等表示因势利导作用的要素“因”,“借(藉)”自然要素、 自然精神和文化内涵,而“合宜、得体”。

2.2时空统一的审美

审美感知,对设计师进行设计创作至为重要。中国艺术对自然和生命的重视,决定了把时间和空间结合在一起的时空观念。中国哲学强调生命的流动性,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体现了流动的时间与园林同步,以时间之境反映出空间之景的变化精神。这种“时空变化于一体” 的观念,在古典园林中表现为虚实交替变化的空间序列。时间在游览过程中使空间流动, 用视线贯穿,将貌似分散无序的元素联系成整体。

可以说中国园林是一个五维“空间”, 是三维空间 + 时间 + 意境共同组成的融合空间,通过感官认知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 触觉认知,通感结合审美经验下的空间认同感和感悟,互生与联感交相辉映,产生的共鸣达到美感效应,也就是从生境、画境到意境。

3.中国传统意象思维的感知设计

3.1意象思维

中国园林正是通过“心物合一”的认识论来进行文化和审美认知,并同样用“心物合一”的方法论,利用感知,整体综合且动态地考虑园林设计的布局和要素设计。意象思维作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 与西方人重抽象思维方式差异显著 , 意象思维的含义在于 : 一方面它通过形象性的概念与符号去理解对象世界的抽象意义 , 另一方面它又通过带有直观性的类比推理形式去把握和认识对象世界的联系。中国传统意象思维是“意” 和“象”的统一,它既有生动具体的形象性、 又具有不同程度的概括性;它既作为信息的载体,又作为感情的载体。意象思维将文化感知、 审美感知和功能需求综合起来构建空间生成机制,立象以尽意(图1)。

3.2转摹假借

变化莫测的天象如行云流水,或自然雨水对素壁偶然天成的“屋漏痕”的动态形状,都被古人书法、 绘画艺术看作“师法自然”的师法对象,还有“锥划沙”“印印泥”“折钗股”“虫蚀木”是前人从生活和自然中悟证出来的几种点画的写法和形象化比喻,通过假借的方法人工转摹,获得“景皆天就,不类人为”的“莫测”神性。 中国现代园林通过师法自然本身和师法古人书法、绘画、 诗赋等文化艺术作品的传统文化和自然性,并通过新的材料、技术、赋予新的功能来展现(图2)。

4.中国传统园林的继承与创新——以浙江临海巾山西北角公园景观规划设计项目为例

历史文化名城“临海”是中国浙江台州的千年府治所在地,项目场地位于巾山北坡和周边街区之间的“山城交汇”过渡性空间,占地面积约2.7公顷。场地内建筑规划的“半山街院”的布局形式,是对传统街区、街道和景点视廊的有机延伸,结合山体、建筑、地下车库顶板形成台地空间、平坦空间和院落空间。作为名城的保护性改造工程,场地主要解决古城文化、旅游、商业建筑综合区布置和大型停车场安置的功能问题。

4.1核心理法

孟兆祯院士以借景为核心的“立意 - 相地 - 问名布局 - 理微 - 余韵”[3]的设计思维序列是中国园林核心理法(图3)。在中国现代园林设计中,以核心理法为框架基础,在动态发展的地域文化中,结合多学科方法和多元技术支持,如现代社会的功能需求分析和生态因子分析等技术手段的理性分析手段,产生整体性、动态化、心物合一的理性与感性融合的综合设计判断(图4)。

4.2主题概念

临海,临近东海,宋代文天祥称其为“海山仙子国”, 提取“海山仙城”这个表现城市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的“城市名片”。设计以东方神韵的山水画意境为创作灵感,打造立体化的山水画卷,游人游园犹如展卷读画。台地花园区展现“海山仙境”,广场和建筑院落区展现“千年府城”。

通过博物馆室内展示和室外景观载体表达结合的手法,展现临海名城、名人、名胜、名特的“四名”文化。

4.3设计语汇及空间形式

模仿灵江河流形态,结合中国书法笔画的节奏、动势等,以东方师法自然的审美感知,形成方案的设计语汇和主体结构。以承载场地文化精神的海山仙城的文化感知, 配合功能需求,使文化与功能意合,通过分区设计,形成动静相宜,内外兼修的多元空间。包括海山仙境(台地花园区)、千年府城(集散广场区)、禅园(古刹庭院区)、 史园(博物馆及游客服务中心区)、艺园(购物餐饮文化休闲区)、道园(养生文化游憩区)六个文化景观区。以山水为要素,提供广场、花园、院落等多样化的人性化空间 ( 图5-7)。

4.4设计手法——藉景

(1) 藉海山仙国之景:以东海仙境为蓝本,抽象表达海山仙境,包括以东海岸线作为水面的驳岸线,以卵石浅滩、 置石、雾喷营造“一池三山”的东海仙境和延续巾山的水墨叠石墙。

(2) 藉苍山灵水、千年府城之景: 将府城区位地貌以景观元素抽象表达在广场中,成为让游客感受和定位古城区位和景点的立体地图。

(3) 藉周边景点之景: 将巾山、龙兴寺、千佛塔通过视廊和倒影延伸借到场地中。

图片来源 : 齐羚绘制

图片来源 : 齐羚绘制

图片来源 : 孟兆祯绘制

图片来源 : 齐羚绘制

图片来源 : 齐羚、蒙宇婧、高恺绘制

图片来源 : 清华同衡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图片来源 : 齐羚、蒙宇婧、董顺芳、矫明阳等绘制

(4) 藉历史文化之景: 将府城历史和四名文化通过景观载体表达。院落的主题是“艺”,表达临海的传统文化和手工艺。在临海众多的文化遗产之中,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杜桥木板年画、黄沙织带、临海剪纸作为设计主题。

4.5设计创新

(1) 空间布局与工程结构

打破原建筑方案的广场 + 车库顶板绿坡的形式,采用广场 + 园中园。通过竖向设计分层处理,在地下车库顶板的跌落结构之上,设计叠落式种植花台、台阶、坡道相结合的观演看台和花园空间,解决土壤稳定性,水土流失和屋顶花园植物生长效果等技术问题,同时,将山、 水、绿、建筑和铺装进行相融式设计,提供了多样化的景观空间体验,满足不同人群活动类型的要求。

对巾山与场地的挡土墙进行山体护坡加固和艺术化的处理,利用当地片石结合石块,设计了2.5维水墨片石墙。考虑到造价因素,将原有海山仙境水景调整为砾石旱池,收集雨水后可形成临时水景,平日作为活动场地, 同时表达主题意境。

(2) 色彩设计与细部工艺

以传统色彩中的水墨黑、长城灰、象牙白、木原色作为主色调,搭配亮色,融合在植物的绿色中。根据不同材料和工艺方法有雕刻(阴刻,阳刻)、透雕、浮雕、 半浮雕、镂刻、蚀刻、压印、拼接、镶嵌、造型、构造等。

(3) 种植设计

表现自然性的自然式种植,结合文化意境的表达, 如移竹当窗、山中挂藤、水上放莲、修竹千竿、槐荫当庭、 栽梅绕屋等常用古典园林植物配置手法。考虑必要生态功能和满足观赏寓意、富有诗意的植物,注重植物配置的生物多样性原则和地域性原则,并和新技术结合产生更丰富的手法,如院落空间用垂直绿化表达当地黄沙织带文化主题。

(4) 材料

将砖、瓦、石、木、竹等传统材料与现代材料结合, 以现代设计手法表现。

5.结语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篇5

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当代大学生认知的现状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对国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往往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求当代大学生要具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和较高的道德素质,这就要求大学生要不断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通过调查,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都肯定传统文化在社会的影响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充满信心。但是,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肯定传统文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充满信心

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成长于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从整体上看,他们较之父辈拥有相对充裕的物质条件、多元的价值取向和多种可供选择的生活方式,现代化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在他们的认识和观念中也逐渐被淡化。但是,总体上大学生还是肯定传统文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充满信心。

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教育在社会上有一定的认知程度及影响力。数据显示,认为认知程度“很高”的有14.1%;认为“一般”的最多,有30%;而认为“很低”的只有6%。在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进行评价时,选择“比较大”的比例(37%)最多。

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认为有必要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其中,认为“十分必要”的占41%,位居第一位;认为“有必要”的占39%,位居第二位。在“大学生是否会主动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问题上,有50%的同学表示“肯定会学习”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有30%的同学表示“也许会学习”。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和洗涤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将走向何方?为此,我们调查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与全球化关系的认识。结果显示,大学生总体上对传统文化的未来是充满信心的,选择“全球化与传统文化并行不悖”的有42.7%,位居第一位,他们认为传统文化会保持自身的内涵,与全球化的发展并不矛盾。还有20%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洗礼下将会完成转变”,他们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应该适应全球化的形势,吸取百家之长,去其糟粕,实现合理的转变。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有31.4%的学生认为“全球化将导致传统文化衰微”。

(二)课堂教育是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但效果不尽如人意

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途径和方式很多,如课堂教育、课外阅读、媒体、课外辅导和课外活动等。但最主要的途径还是课堂教育,获选率高达98.1%。我们认为,这与中学教育有很大关系。在中学时代,作为承载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教育的语文课和历史课是学生的必修课,因此许多学生通过学校的课堂教育获得了大量的此类知识。调查同时显示,课外阅读、媒体等选项也占了一定的比例,这与近年来进行的教育体制改革和课堂教育改革有很大的关系。在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加大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使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另外,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广大学生的视野也有了很大的开阔,他们可以在网上获得相关知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选择“课外辅导”的比例很低,这可能与现行的考试制度有很大的关系,许多学生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用在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课的学习中,还会请家教老师进行课外辅导,但对历史课等其它课程的学习却是忽视的。

虽然课堂教育是获取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但从调查结果看,这种方式的效果却不尽人意。我们选取了三个历史典故——“闻鸡起舞”、“投笔从戎”、“三顾茅庐”进行调查,有67.5%的同学仅仅是“了解一些”,还有16.%的同学甚至“不了解”。

我们还就大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进行了调查。以“对武则天评价”为例),选择“没考虑过此问题”和“不清楚的”分别为15%和17%,“完全否定”的占16%,“完全肯定”的占20%,而选择“功过参半”的占31%。由此可以看出,在对重要的历史人物和重大的历史事件评价方面,大学生主观性比较明显,客观性和理性化有待提高,这是思维和认知不成熟的表现,同时与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也有关系。社会环境日益多元化,尤其是网络的出现使他们对历史的关注越来越少,再加上一些以历史题材为主的影视剧对历史真相叙述的误差,也对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三)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没有与自身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

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感兴趣,只有11.5%的人“不感兴趣”或者“完全没有兴趣”。这就为对大学生更好地开展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教育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引导大学生将这种兴趣化作动力,去自觉地接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教育,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我们选择了传统文化典籍(以四大文学名著为例)、传统礼仪道德和传统文化艺术(以戏曲为例)等三个方面来了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兴趣。

对四大文学名著,“都没有看过”和“没有看过并且也不打算看”的受访者共计5%,而“多次看过”、“都看过”和“看过其中一两部”的比例分别有20.7%、31.5%、42.8%。这说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典籍还是有较大兴趣,这很大程度上与大学生所接受的语文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在语文教育中,有许多课文都出自中国传统的文化典籍中。

在大学生对传统礼仪道德认知的调查中,“自小耳濡目染”和“课外书上看过”的受访者分别占38%和40%,这一方面与他们所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在日常交往中时时处处都受到中国传统礼仪道德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对形成这种观念也有很大的作用。但也有7%的人认为这是过时的东西,还有15%的人对其难以判断。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传统的礼仪道德也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中创新。

在对传统文化艺术(以戏曲为例)的调查中,有81.2%的大学生对戏曲不感兴趣,非常喜欢和非常讨厌的人都不多,分别占4.0%和4.5。这一现象的出现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时代的急剧变迁,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表现形式和手法较慢的戏曲已经难以与此相适应;二是文艺创作的形式和空间不断扩大,新的时尚艺术形式尤其是流行歌曲、舞蹈等更为广大青年人所喜爱,更适合他们的口味;三是社会的多元化使广大的大学生心理需求也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这也会使他们对传统的戏曲艺术有一定的排斥心理。

总体来看,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是有兴趣的,但这种兴趣没有与自身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没有把兴趣内化为行动。调查显示,40%的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自己的“帮助一般”,认为“帮助很大”和“帮助比较大”的分别只有5.6%和9.4%,这种状况令人担忧,与国家提倡对大学生开展人文教育,提高其自身的内在素质的初衷不相符。

三、对策建议

当代思想家任继愈先生认为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是“国家兴亡之学,民族盛衰之学”,必须重视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工作,发挥其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我们认为,加强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大众化教育是提高全民历史意识,弘扬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举措,也是现代化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一,要改变全社会轻视传统文化的风气

一种文化形式得以保存不能离开人民大众这片广阔而厚重的土壤,在民众的关注下形成的文化环境是传统文化得以薪火传承的最重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首先,传

统文化教育与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密不可分。要实现现代化,必须两个文明一起抓,共同发展,而历史感、历史知识、历史智慧是精神文明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师承文化传统,创造民族文化的现代形态,并传承给民族的将来,这是教育的使命,责无旁贷。其次,培育民族精神离不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人们从长期实际生活经验中概括出来的,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精神的形成,是中华民族能几千年生存发展、没有中断而在今天又能重新复兴的重要原因,要培养国民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就必须藉由历史教育。再次,综合国力的竞争也与历史教育有关。文化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应当注意保持并努力发展文化的民族性,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合理利用传统文化这个重要资源,轻视传统文化,势必难以培养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因此,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宣传历史文化教育,使公众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在全社会形成重视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风气。

第二,传统文化教育和历史教育的形式亟待改革

从目前我国的历史教育教学形式来看,缺乏大众化的历史教育是导致社会文化氛围薄弱的重要原因,目前历史教育的研究状况是:学校历史教育谈得多,社会历史教育谈得少;中小学历史教育谈得多,其他层面的历史教育谈得少;实践问题谈得多,理论问题谈得少;提出批评的问题多,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少。因此有必要加快历史教学改革的步伐,推动历史教育的大众化水平。首先应加快中学历史教材编写改革,增加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紧密结合社会现实的内容,尽量呈现生动的史实,避免过多的结论,避免将中学历史教材变成大学历史教材的压缩本,使之更适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特点和时代要求。其次教学方式多样化,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历史实物材料,将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结合起来,并改革考试方式,使之与历史教育的育人目的结合起来。此外,还可以设立历史教育专项课题研究项目,并对有关研究成果的出版发行、推广应用提供必要的条件,重视学校教育系统与社会教育系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推动历史教育工作的制度化建设。

第三,注重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普及工作的制度建设

从制度上对传统文化加以保护有助于增强公民和政府部门在这一问题上的责任感,能够提高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在我国,长期存在着对自然科学成果和人文科学成果的重视程度不一,对人文知识的普及贡献更是缺乏相应的提倡和奖励,这严重挫伤了许多人文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社会文化氛围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可以考虑设立专项基金给予传统文化普及成果以恰当的评价,并将其与其他科研成果等同视之,使普及工作者的努力得到承认,从而激发他们做好工作的积极性。为保证普及成果的质量,应将其评估事宜交由科研部门管理。此外,还应当重视传统文化在民间的生存状态,给予民间文化艺术表演者以物质上的保障,同时通过适度市场化的运作使他们获得一定回报。物质生活提高了,将有助于他们安心坚守这块阵地并吸引新生力量的加入,进行传统文化的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第四,重视传媒在弘扬优良传统文化、传播历史知识中的作用

在社会公共舆论的领域内,要鼓励电视、电影、报纸等传媒严肃地、有责任感地负起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责任。为避免媒体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社会责任,应加强文化界对它们的批评和监督机制。

第五,大学生应更加全面地塑造自己成才

传统菜肴的继承与创新 篇6

针对日趋严峻的资源紧缺和生态环境问题,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方针背景下,民政部颁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 《指导意见》)提出“创新骨灰安葬方式,积极推动绿色殡葬”。

截至2010年,上海市规划公墓用地5000余亩,目前可用墓地仅存1000余亩,这说明80%的公墓土地已经用完[1]。北京市民政部门管理墓地近16000亩,目前已用44%。除了一线城市外,部分省会城市如南京、合肥等地也面临饱和的情况[2]。 从未来10年的殡葬需求看,安葬用地难以满足需要,节约土地是必然要走的道路。

十八大提出的“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也包含人们有尊严、圆满的离世。《指导意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顺应民意、改善民生、保障民利”的基本原则。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指出努力走出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其最大的亮点是强调以人为本,提高人民的满意度。因此骨灰安葬方式的创新,既要节约土地,也要让人民满意。

2.节约型墓园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对绿色殡葬的积极推进,公墓开始了绿色安葬方式的探索阶段,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创造节约型墓葬应以与自然相协调为前提。管子说:“人与天调,然后天下之美生。”很多山地墓园将起伏多致的山体切成一刀刀的平直的挡土墙,破坏了山林环境,自然之美荡然无存。先将环境破坏殆尽,再建立密集的节地葬,补充人造景观,弄巧成拙。因此,这样的方法是不可行的。

图片来源:国家图书馆《盛京皇宫和关外三陵档案》

第二,国家大力提倡“创新骨灰安葬方式, 积极推动绿色殡葬”。现有植树葬、鲜花葬、草坪葬等葬式,在某种程度上虽然实现了节约土地的作用,但是这些葬式往往被认为是价格低廉的经济型方式,其接受者数量还是很少的。究其原因,这些节约型葬式违反了中国传统的丧葬理念。安葬方式不能盲目地借鉴西方葬式。因为中西方的葬俗不同,虽然在土葬方面,中西方的安葬皆选择了大地。但中国墓葬追求“入土为安”,讲究深埋厚藏,进而满足对永垂不朽的向往。而西方追求“离神更近一些”,墓葬不讲究深埋,位于地表。值得深思的是,倡导公众接受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墓葬模式,也要尊重中国传统丧葬文化观,重视丧葬特殊的深刻的情感意义。1.清永陵陵寝与山水形势相称

第三,需要建立“建立山水与大密度安葬于浑然一体的园林艺术”。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土地资源紧缺是基本国情。《规划》指出“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的发展目标。国家林业局在《全国造林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城市进程绿化覆盖率达到39.5%,其中墓园用地也属于其中的一部分。因此,21世纪的墓园建设面临着“处理大密度的安葬与良好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 需要重视协调整体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性。

此外,随着城市建设进入生态建设阶段, 墓园在生态效益方面的作用受到高度重视。节约型墓园的建立应在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综合效益基础上,生态效益是作为环境效益的中心部分体现的,因此不可能脱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成为墓园的核心。综合效益具有整体性,要强调整体性的综合效益。

3.继承墓葬传统文化观的特质

传统是相传成一统。“研今必习古,无古不成今”,继承历史传统发展为现代传统,进而服务于现代。中华丧葬传统文化观一方面表现为“入土为安”,即“生于自然,归于自然”的中国古代陵墓艺术的本质;另一方面表现为“崇敬山灵”,通过“人与天调,天人共荣”的宇宙观及对待自然的方式,以山川胜势喻人而引出真意。

3.1 “入土为安”

出于“天人合一”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人与自然是不可分的,有谓“万物不能越土而生, 人亦万物中一物”。同时,出于农耕民族对土地的依赖和深刻的认识,中国自古有“皇天后土” 的说法,《管子·水地篇》释:“地者,万物之本源,诸生之根箢也。”故葬者,乃“返本还原,归根复命”,让死者“入土为安”融入华夏大地,千秋永存,让生者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亦如落叶归根,永垂不朽。

中国土葬讲究深“藏”于地下。一方面,葬地要土厚水深。从新石器时代仰韶时代中期开始出现棺椁,到汉代出现砖(石)室墓、崖墓等, 再到魏晋南北朝的潜葬等等,贫民即便是没有棺椁,也要覆裹草席下葬。唐代因山为陵,明清依山为陵,皆求深埋于厚土,均“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另一方面,墓与山水奥妙结合,缠绵神秘。山陵被层层环抱之山水组成多层封闭式格局,构成娓娓道来的“回肠荡气”之势。

3.2 “崇敬山灵”

中华葬礼从客观归结为崇敬山灵,坟、冢、 陵皆为不同尺度的山体,但求入土为安、坚固而不朽。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以山为冢”的历史悠远。先秦时期,君王将相冢“筑陵以象山”。秦汉时期,秦始皇把自己的坟墓称为“山”,定名为“丽山1”,把自己的陵园称为“丽山园”[3]。 汉代其他诸陵大都在地面上夯筑高大封土,当作山的象征,而汉文帝霸陵则为“因山为藏”的崖墓[4],可以说是“以山为冢”(因山为陵)的过渡初期。魏晋陵墓因山为体,不封不树。唐昭陵以九峻山主峰为陵山,开创了唐代因山为陵,据势为阙的先河。自宋迄明清,帝陵规模虽远逊秦汉,但陵区集中,诸陵历历,昭穆相望,取得更为宏伟雄阔的场面[5]。明清帝陵依山附势而建,山水格局更臻完美,以山为轴,建筑序列与山川形势融结为一体。值得提及的是,明孝陵在地下宫殿上起圆形坟称宝顶,以适应南方多雨的地理环境,便于雨水下流不致浸润墓穴,且用墙垣(罗锅墙)包绕,称为宝城[6]。至此地面陵体围绕着 “山”这一主题,完成了从地上筑山、凿山为穴,向宝城宝顶之技术及形象上的转变。

追其根源,“崇敬山灵”的思想一方面受中国地理环境特征影响。据统计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沼泽湖泊星罗棋布的水系环境不能满足传统葬制的深埋要求,而遍布的山川丘陵促使人根据地形条件加以变通,由“向下”转而“向上”发展,“以山为冢”成为陵墓对山体的直接利用。另一方面受中华民族悠远的崇山敬山的审美意识的影响。尧舜时期,黄河流域经常洪水泛滥,禹采取“疏顺导滞”之法平息了水患,因此春秋时代孔子有“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之喻,并形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等哲理,山既是自然之山,更是审美之山,是君子比德的典范,由此对山的崇拜有了审美艺术上的升华。 如帝陵又称为山陵,旨在天子的遗骸和灵魂要和大地山川相称。大臣的墓,如西汉霍去病墓,“为冢像祁连山”,以歌颂英雄之浩气崇闳。

中国古代山陵一方面为 “ 赋予自然以人意”,从文学“比兴”演变而来的“借景”,借山川形势之崇宏来喻人而引出真意;另一方面为 “以人工之美入自然”,将人工因素之“假”融进自然环境之“真”,使人与自然相呼相应,相济相因,进而达到景物天成的效果。

4.传统墓葬文化观在节约型墓园中的创新之想4.1节约型墓园的含义及其构建

“节约型墓园”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墓葬建设模式,这种模式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创造既“节约土地,广布余荫”又让人们“安魂慰心, 化悲为力”的墓葬方式,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综合效益;其次是城市绿地系统中重要的潜在发展空间,完善城市的园林绿地体系,参与构筑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屏障[7];最终要在大地上实现“人与天调,天人共荣”的境界,遵循中华民族数千年形成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文化总纲。

其意义是双重的,一方面探索自然并合理的方式来利用土地,从而改善生态与环境,节约土地资源,最终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另一方面安葬方式要延续并发展独特、优秀的墓葬传统特色,进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2“安魂慰心,彰功育人”

节约型墓园从不断提高的自然环境品质着眼,创建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人民群众满意的骨灰安葬方式,将健康、丰富的文化内涵赋予墓园的山水环境中,以期收到“彰功育人,化悲为力”之效果,争取最大限度地发挥墓园在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所起的作用,为人类长远、根本的利益服务。

法国心态史学家米歇尔·沃维尔( Michel Vovelle):“对死的投入不是对生命期望的延伸, 而是对幸福期待的延伸”。据统计,北京2014年清明节期间扫墓预计超过340万人,扫墓点由去年的147处增至163处。墓园是人们共同情感、精神的存在的物化形式,是传递着深刻感情的纪念场所,是提供着记忆、缅怀、哀悼、反省、励志、 希望和民族荣誉感的场地。优美的安葬环境让逝者的灵魂得到安息,让生者的心灵得到安慰。如上海福寿园并没有将哀伤之情投影于自然,而是通过丘阜溪涧、香花幽草、人鱼互乐发出了亲近自然的追问与呼唤。又如金宝山艺术园林凭借西山风景区得天独厚的天然山水形势为逝者提供起伏多致的长眠环境,等等优秀的案例不胜枚举。

墓园风景不只表达“安魂慰心”之情感, 更要“化悲痛为力量”。通过自然因素引导哀悼者完成祭扫和重返生活的转换,重塑和再现风景艺术,实现接受生命和爱国主义教育等精神意义上的升华。如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瞻仰广场西边的“化悲为力”景点,利用较高的山势高差设计成挑台,台下设泪泉洞,泉水沿石缝流下,名 “泪泉”,滴入下方石头上,日久水滴石穿,暗指生者化悲痛的“泪泉”为强大的“力量”以继续先烈未完成的革命事业。

2.武汉市石门峰陵园以山为冢,远看是青山,近看为墓区

3.武汉市石门峰陵园根据地宜和场地特点,规划集约型安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4.3“节地合宜,事半功倍”——建立“人造的石包土山”节地葬式

4.3.1建立“人造的石包土山”节地葬式

节约型墓园规划设计重在节约土地,创造大密度的安葬与良好自然环境之间浑然天成,相互和谐的关系。

“人造的石包土山”安葬形式以土石结合的假山作为自然地貌的主体。人造土山安葬形式的建立重在地形设计,探索如何利用和发挥地形特点来组织空间。

首先,山体创造以自然原型作为重要依凭, 因地制宜地确定基地的山水结构和总体布局,掇山作为墓园的地形骨架,形成“高燥秀美,起伏多致”的基调特色。山体用石抱土构筑,土多石少,山上是石径盘回,林木森郁,具有真山野林之趣,极大地增加了绿地表面积。

第二,“占天不占地”。将平地安葬转变为向上的竖向安葬,墓葬纵向排列镶嵌于山体,一层格位距离地面380mm,每组以六层格位为宜, 随假山之起伏而灵活变化,其延展长度根据掇山走势而调整。山石造型丰富,形式多样,安葬结合山石造型进而各具特色,互不雷同,与山石的磷响突几融为一体,和谐自然。

第三,“掇山须知占天”。假山的高度结合地块特征布置调整,根据地宜建造形式不同的山体组合单元[8],抽象概括“重峦叠嶂,群岫环抱” 的山水形式。在不同性格的自然地貌中,峰、 峦、峪、岩、崖、壁、壑等类型都或多或少地有所体现,通过“总体概括,局部夸张”的手段布局山体格局的主次配置,高低起伏和层次变化, 将人工因素之“假”融进自然环境之“真”, “融真于假,做假成真”[9],贵在天成山水的尺度和比例正合人意,置身其中可感叹第二自然创造者巧夺天工之妙。

4.3.2“入土为安,以山为冢”

人造土山安葬形式的建立,是对“入土为安,以山为冢” 丧葬传统的继承与创新,研习并运用古代山陵独特、优秀之艺术特质,进而服务于人民群众。

相对于平铺于地面的草坪墓,“以山为冢” 产生一种气势雄伟的观感,更能给生者安慰。相对于亭、廊、墙式的安葬形式,人们崇山敬山, 山体提供了更为强大的包容力以及孕育绿色生命的土壤。

“人造的石包土山系统”继承并发展山陵环境造诣的核心精神“总以地臻全美为重,不在宫殿壮丽以侈观瞻”,使山体格局作为地形骨架和主景,安葬是从属于自然环境有机整体的一部分。通过利用天然和人造自然山水取得理想的山势格局,师法自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

4.陵园墓区绿化先行,总体规划,逐步开发

5.贵阳凤凰山陵园以山为冢,广布余荫:作者拍摄

4.3.3“广布余荫,秀美多致”

墓园以山为主,以水为辅。除了审美效果及创造良好生境,水系有排水汇水的功能,利用雨水渗漏和导流技术,通过地势差将水排出。可借堆叠山石为障,将出水口巧妙地掩饰,水流随山石曲折跌落,形成溪谷或小瀑布,进而水澄砂环,水绕云从,以成天然之势。

人造土山具有土高水深的特点,为繁茂的林木提供环境。起伏多致的山水格局增加了绿地表面积,提高了绿荫系数,形成丰富多样的荫护空间。 富有变化的山水态势形成地带性气候中的小气候环境,创造出不同的生境,提供多样的光线、湿度、 土壤和风等综合因素,供多种植物生长和发育。形成“内气萌生”与“外气成形”的平衡状态,创造秀美多致、广布余荫的良好生态环境。

5结论

传统菜肴的继承与创新 篇7

近年来, 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复兴受到了很高的关注, 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这些年经济的高速发展, 一方面出现了数量庞大的富裕阶层, 另一方面是交通、公共建筑等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 使得人们产生了充分的文化需求, 于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形式复兴有了现实的土壤。然而在如火如荼的建筑形式复兴的过程中, 一些时代和技术性的局限暴露了出来。本文以黄鹤楼的演变为例, 浅谈中国传统建筑的继承与创新问题。

1 黄鹤楼建筑形制的演变与继承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 历经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 历代皆有毁建, 仅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 重建和维修10次。建国前最后一座楼建于同治七年 (1868年) , 毁于光绪十年 (1884年) , 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1981年新建的黄鹤楼以清代的同治楼为蓝本, 以现代建筑技术施工, 与很多仿古建筑一样, 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与旧楼相比, 新楼要高大许多, 共有5层, 加5 m高的葫芦形宝顶, 共高51.4 m, 比古楼高出近20 m。新黄鹤楼在仿古的同时, 加入了现代人的设计理念, 这种设计风格是好是坏, 毁誉参半。

山西永乐宫壁画上的黄鹤楼应当是黄鹤楼可见影像存世最早的形制, 属于典型的木结构楼阁建筑, 而清代的黄鹤楼也与永乐宫壁画不同。清代同治黄鹤楼, 凡3层, 计高九丈二尺, 加铜顶七尺, 共成九九之数。整座楼的格局还体现出中国特有的风水文化。“这些奇妙的数字强烈地透露出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中数目的象征意味或伦理表意功能。从以上所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黄鹤楼建筑就是一部集风水之大成的书, 将风水利用到建筑的各个方面, 看似平常但却意味深长。”[1]

清代黄鹤楼的建筑特点还表现在由楼阁式演变为亭阁式建筑, 建筑风格异常清奇。在历代的黄鹤楼修建中, 对外来建筑文化的汲取也是很常见的。“黄鹤楼建筑屡毁屡建, 不同朝代有其不同建筑风格, 其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吸取不同地区和外来建筑文化的精华, 揉合楚文化和湖北地区建筑风格而不断创新的过程。如北印度尼波罗国 (现尼泊尔国) 人——阿僧哥 (元代时期建筑大师) , 曾在元代参与了黄鹤楼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工作, 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献给了黄鹤楼建筑。”[1]

显然, 新建的黄鹤楼无论是在伦理、象征等传统文化层面上, 还是在细节上, 都没有完全达到原古楼的风致, 这其中就涉及到了传统的继承与创新问题。当代中国建筑要想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 并非易事。在整个中华文化区域内, 包括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 黄鹤楼也是其中为数不多的做得比较好的建筑。它在形制上继承了清代黄鹤楼, 但在细节上是按照现代人的思路设计。很多中国建筑的古今问题, 都源自于此类, 以至于延伸出许多甚至是针锋相对的观点来。那么现代化的建筑原材料、钢筋、水泥, 能否作为展现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工程技术呢?这并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更重要的是, 当代建筑在工程的细节层面上, 是否有详尽的传统建筑信息用以模仿或学习?

显而易见的是, 并非当代建筑不能表现传统建筑的精髓, 而是中国的当代建筑在技术层面上甚为有限, 并且缺乏详尽的传统建筑的资料, 我们至今尚无足够的传统建筑的工程资料来支撑当代中国建筑的模仿与创新。一方面由于中国的建筑特色以木料为主要构材, 极易被焚毁;另一方面, 则是梁思成先生所说的不求原物长存之观念:“盖中国自始即未有如古埃及刻意求永久不灭之工程, 欲以人工与自然物体竟久存之实, 且既安于新陈代谢之理, 以自然生灭为定律;视建筑且如被服舆马, 时得而更换之;未尝患原物之久暂, 无使其永不残破之野心。如失慎焚毁亦视为灾异天谴, 非材料工程之过。”[2]

以黄鹤楼为例, 同治古楼的影像资料极其稀少, 除了永乐宫壁画之外, 更早以前的古楼无从得见, 其中的设计思想和工程细节也难以详细考究。因此, 这种状况下对古楼的继承, 也就只有大略, 而谈不上细节的精神了。

2 中国建筑工程技术继承的缺失

对于中国建筑来讲, 缺乏技术的传承也就无法谈论文化与审美的传承, 更谈不到为大众提供美的享受, 而继承与创新也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在全球化背景下及数字时代, 失去传统的中国建筑只能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建筑的暴力侵蚀, 无法参与制定当代建筑的价值体系, 也无法拥有中国式建筑文明的话语权。在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 我们看到的摩天大楼、奥运会主体建筑等新兴的当代地标性建筑, 都是从西方移植的建筑文明和价值观的体现。而中国传统建筑语言的核心精神的缺失, 是我国建筑界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这其中既有我国建筑文化特色的原因, 如建筑技术的传承, 以师徒传授为主, 没有书籍, 不为古代知识分子所重视, 如梁思成先生所言:“建筑在我国素称匠学, 非士大夫之事。盖建筑之术, 已臻繁复, 非受实际训练, 毕生役其事者, 无能为力, 非若其它文艺, 为士人子弟茶余酒后所得而兼也。”[2]也有对传统建筑信息采集、保护不力, 甚至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不断破坏的原因。

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可以凭空地、没有传承地诞生。因此, 我们必须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 将中国传统建筑的价值体系融入当代建筑价值体系中, 并将其纳入中国建筑史的核心。我国传统木构建筑的精髓除了形制, 还应该包括工程技术、工程数据、数字化采集信息点, 这些都是应当保存和继承的。当代建筑的工程技术和新材料应用, 也应当随着国家整体实力的增强而深入和拓展。

3 建筑工业文明中的技艺精度

毋庸置疑, 我们已经离不开当代的建筑材质。同样的艺术魂魄可以寄于不同材质之中, 这不仅有赖于从业者的艺术审美的传承, 还有赖于工程技术的革新和深化, 以及对建筑材料进行锲而不舍的探索和实践, 使之适应于中国建筑美学。

当代中国的建筑艺术, 无论是继承传统, 还是学习西方文明, 都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时代和技术的局限, 使得对建筑艺术的追求还有很大的突破空间。在以工业文明为主导的全球化背景下, 中国从农耕文明走向工业文明是必然之路。农耕文明传统木构建筑与工业文明的当代建筑之间并无不可调和的对立矛盾, 从西方当代建筑文明对传统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来看, 解决这种矛盾的关键在于深入和细致的技艺精度。工业化并不意味着粗糙的形式和细节的缺失, 没有个性的存在往往正是因为工业化的深入不够。我们可以从德国、日本、美国的现代科技产品中感受到这一点, 细节的精致完全可以注入艺术感和审美的灵魂。至于我们自己的当代建筑, 美学风格的缺失与钢筋混凝土原材料并没有多大的关系。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 需要整体的和细节上的多样化思考。例如, 传统建筑中的宗教、礼法功能在当代已经没有实用价值, 但其艺术和历史载体的功能是我们需要保留的, 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当代建筑对传统的继承中, 符合时代要求的公共事物、文化等实用功能必须列入建筑结构的考量。

4 结语

只要不断深化当代建筑技术, 同时加大对传统建筑的信息采样, 加强保护传统建筑信息的力度, 并不断提高技艺精度, 我们完全可以在钢筋混凝土或者钢构及新材料为主要原材料的情况下, 很好地继承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当然, 还需要学习和借鉴西方工业文明的传统机械美学, 辅以计算机技术, 加强新材料的科技创新和市场应用。只有建立在现代文明的基础上, 中国传统建筑的继承与创新才会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8.

传统菜肴的继承与创新 篇8

一、实事求是的继承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告诉我们历史的演变具有连续性,人类历史的不断发展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的,文化的发展亦是如此。每一种新思想或新文化的产生、发展都是在对前人留下来的传统文化的选择性的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离开传统文化,新思想和新文化就会成为无本之木。传统文化作为一种过去遗留下来的文明,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就注定会暴露一些缺点和弊端,这就要求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科学的态度,不可全盘肯定,也不可全盘否定,要坚持批判的继承和发展,他强调:“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1]这是毛泽东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在继承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邓小平从文化艺术领域指出,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百花齐放、吐故纳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2]210对于古今中外的文化,要求“钻研、吸收、融化、发展”。[2]21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江泽民、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更加注重以开放、与时俱进的态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弘扬和继承传统文化,他曾在多次场合多次讲话中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以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强调继续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他强调对待历史文化,尤其是前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伦理道德规范,以辩证的眼光区别对待传统文化,始终坚持古为今用、吐故纳新,有选择的加以继承。可见,中共中央历代领导集体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的态度是鲜明的、立场是坚定的。

二、实事求是的发展

1.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有着相同的做法,即对传统文化古为今用、吐故纳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是最积极的倡导者。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高,党内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左”倾教条主义、经验主义,这对于当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国内存在的问题,解决革命的实际问题都造成了严重的阻碍。面对如此复杂的党内情形,毛泽东同志提出实事求是的重要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作为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在今天仍发挥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实事求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其最早是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作风的,毛泽东对其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诠释之后,使之成为具有民族色彩的哲学命题,毛泽东对实事求是做出了深刻的阐述,认为“‘实事’就是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探索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客观事实出发,从中发现其固有的而非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3]实事求是突出强调了社会实践的作用,它要求人们凡事都要从社会实践出发,以社会实践为根本,倘若脱离实践,任何研究和认识都不是实事求是的。实事求是也突出强调了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巨大作用,它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主张中国共产党人要时刻依靠群众、相信群众,要投身到群众的革命实践中去,并提出一套完善的群众路线和工作方法。毛泽东也在实事求是学风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重构,使其成为包括在学术研究上的态度等多方面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2.“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将重视物质力量建设与重视文化力量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是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保持的优秀革命传统。相应的文化力量不仅可以促使物质力量效果发挥的最大化,而且可以引领物质力量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人就对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思想进行过探讨和实践。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努力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在反复强调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改善,面对这样的国情,邓小平指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提出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抓住精神文明建设。1979年的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明确提出“精神文明”的概念,指出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要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建设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精神建设之间是彼此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发展理论。

邓小平多次强调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性,把精神文明建设看作是经济建设成功的一种推动力量,并指出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是要增强整个社会的凝聚力,提出要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以全面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为目标。一方面,这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与智力重要支撑。另一方面,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只有坚持两个文明的共同繁荣,才能最终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建设的正确前进方向。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与时俱进精神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党面临的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以及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此问题,并阐述了“三个代表”思想的精髓---与时俱进的精神。追根溯源,“与时俱进”一词源自《周易》中的“与时偕行”一词,又因“偕”与“俱”同义,所以对“与时偕行”一词进行时代性的转化,使之更通俗易懂,符合我们现在的表达方式。与时俱进,作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原则,它同时继承和发扬了毛泽东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都具有时代特征和理论针对性,这也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应该坚持的宝贵的品质和态度。但与时俱进所体现的时代性特征更为明显,它要求党的工作要与时代保持同步,始终紧随时代前进的步伐,牢牢把握住发展进程中的时代要求,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与时俱进与不断创新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创新是与时俱进的根本与前提,究根结底,与时俱进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20世纪末科技革命的飞速发展,一国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创新,面对新挑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又提出了包括文化创新、科技创新、理论创新等在内的全面的创新理论,这也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与时俱进的思想基础。在文化建设方面,强调开拓进取的精神以及创新思维,要求人们敢于探索,敢于标新立异,通过实践,通过不断地创新,使文化不断传承、不断创新发展,为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不断满足人们的需求。

4. 科学发展观

一个国家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会受国家所秉承的发展观的影响,不同的发展观会导致不同的发展路线,进而有不同的发展结果。党的十六大之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认识到当时社会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忽视人民切身利益的社会发展弊端,提出了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全面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人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发展的问题,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又体现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对发展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一词源于《管子》一书中的《霸言》篇,“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不过,《管子》中所提的以人为本核心是为了给统治阶级提供的一种治国策略。而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则是将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态度,同时也体现出古为今用、与时俱进的态度,说到底,科学发展观是在对原来发展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对当前及今后发展所面临问题的阐述。

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处理好全面、协调、可持续三者的关系,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有重大意义。在发展过程中,从总体而言,各种任务、各种指标必须做到均衡发展,在处理问题时,也要兼顾各种方式,并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局中处理。协调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动态的,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是抓方向的基本思路,在这里要处理好“五个统筹”的关系。可持续是当今发展的根本方式,也是一种必备的认识,在发展中追求理性的发展、理性的需求、寻求代际间的公平已成为促进生态平衡、人自身发展和平衡的一种要求。

三、实事求是的创新

1. 从“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到“依宪治国”

在党的十五大上,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历史任务。改革开放带来经济繁荣和社会不断进步,同时也带来相应的消极影响的背景下,以江泽民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德法并重”的历史传统进行批判的继承,明确了依法治国的前提、在人民的最大利益为最高道德标准的基础上,实施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4]虽然“依宪治国”一词并不是首次出现,但却是第一次被写进中央全会的决定中,这反映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法治认识的深化,同时也可以看出,习近平在其治国理政的思想和实践中,将依宪治国运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这不仅对依法治国的理论继进行深化,同时又对依法治国的实践进行创新。

明确依法治国根本是要先依宪治国,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也是基于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最根本的利益。贯彻实施依宪治国,首先要处理好依宪治国与坚持党的领导关系之间的关系,不断推进党的执政方式;对于行政机关要进行行政体制改革,做到权责一致,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将反腐放在更突出的位置,建立“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5]的保障机制,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碰”[6]的观念;司法领域在法治理念、政策制定等方面传递积极信号,使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的攻坚阶段,在不断取得胜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艰巨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依法治国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愈加凸显。依法治国方略的不断推进,有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同时还有利于保证党对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利于保障公民的权益,使人民的合理诉求得到表达。

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结合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情,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主题,清晰地展现了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宏伟蓝图。习近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主题,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进行了论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他认为,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传承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他也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7]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认为,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同时,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必须有区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非常注重传统文化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传统文化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作用,习近平从两个角度进行了论证,其一,个人发展方面。他注意到在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过程中,人们忽视了对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的重视,而传统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对于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方位均衡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军事实力再强大,若价值观、文明、文化等软实力衰弱也不可称其为强国,只有软实力和硬实力相结合,才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表现。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将社会进步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可以使下一代全面发展。其二,国家富强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动力,习近平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8]习近平也在多个不同场合强调,中华民族热爱和平,中国的强大并不会威胁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发展,他以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向世界传递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赢得了一个和谐的国际环境。

3. 提出“一带一路”折叠三重使命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明确提出,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是中国与丝路沿途国家分享优质产能,它是共商项目投资、共建基础设施、共享合作成果,内容包括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政策沟通、人心相通等“五通”。[9]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五通”思想,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涵,肩负着三大使命:一是探寻经济增长之道。“一带一路”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的中国,将自身的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经验与模式优势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实行全方位开放的一大创新。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共同分享中国改革发展红利、中国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中国将着力推动沿线国家间实现合作与对话,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夯实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二是实现全球化再平衡传统全球化由海而起,由海而生,沿海地区、海洋国家先发展起来,陆上国家、内地则较落后,形成巨大的贫富差距。传统全球化由欧洲开辟,由美国发扬光大,形成国际秩序的“西方中心论”,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农村从属于城市,陆地从属于海洋等一系列不平衡不合理效应。如今,“一带一路”正在推动全球再平衡。“一带一路”鼓励向西开放,带动西部开发以及中亚、蒙古等内陆国家和地区的开发,在国际社会推行全球化的包容性发展理念;同时,“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动向西推广中国优质产能和比较优势产业,将使沿途、沿岸国家首先获益,也改变了历史上中亚等丝绸之路沿途地带只是作为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的过道而成为发展“洼地”的面貌。这就超越了欧洲人所开创的全球化造成的贫富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推动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三是开创地区新型合作中国改革开放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创新,“一带一路”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正在以经济走廊理论、经济带理论、21世纪的国际合作理论等创新经济发展理论、区域合作理论、全球化理论。“一带一路”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超越了马歇尔计划、对外援助以及走出去战略,给21世纪的国际合作带来新的理念。

4. 提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国新一代领导人在新时期进行的伟大外交实践,简言之,就是在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兼顾他国的利益,以谋求共同发展。当前国际社会交往日益频繁,各国之间形成了一种“合则强,孤则弱”的联系,体现出一种明显的互嵌式关系结构,这也就表明,倘若各国处理不好地缘政治及新合作机制等关系,就会导致国家与国家的冲突。在当前背景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号召世界各国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开展合作,提倡建立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指出各国间要摆脱零和思维的束缚,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李克强总理也曾引用“单丝难成线,独木不成林”来强调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间开放发展,建立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也与中国梦的实现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终诉求就是谋求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就是期望在中国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对国际社会的重大问题也发挥重要影响,有助于维护和塑造中国的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说到底,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同时又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这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独特理念。中华传统文化的“和实生物”、“和而不同”指出了世界万物的存在和发展,同时也用“厚德载物”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不约而同的指向了各个体的共同体命运,需要所有行为体之间相互对他者要厚德载物,寻求社会治理的创新优化,寻求合作、互利、、共赢,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繁荣,而且在国际社会中出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日益增长,出现了国家之间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日益增长,需要各个国家彼此合作、互利、发展、共赢,寻求共同安全、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因此“和”文化思想的意义正体现于此,民族、国家的利益促使各主体之间构建起相互关联的命运共同体,并赋予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0-20.

[5]习近平.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M].人民日报,2013-1-22.

[6]习近平.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7]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N].人民日报,2014-03-27.

[8]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1-26.

传统菜肴的继承与创新 篇9

1 多样的烘云托月人物出场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巨作,鲁迅先生赞誉其人物刻画、情节设置、主题思想等方方面面皆“驾一切人情小说而远上之”,是“以一代言,则三百年中创作之冠冕也”,特别是《红楼梦》中的人物“摆脱旧套,与在先之人情小说甚不同。”对《红楼梦》这样的有价值的“鱼翅”,鲁迅采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吃掉”的创作态度,取其精华,以小说《故乡》小试牛刀,进而成就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篇经典之作。其中最成功之处就是《故乡》借鉴《红楼梦》主要人物的出场描写方法。

1.1《红楼梦》中贾宝玉先抑后扬的出场方式

《红楼梦》第三章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全书主要人物贾宝玉、王熙凤和林黛玉一一亮相,给读者塑造了一个个鲜明而又美好的形象。鲁迅成功借鉴其出场方式,其中主要人物闰土与贾宝玉,陪衬人物场二嫂与王熙凤,线索人物“我”与林黛玉一一对应。贾宝玉在正式出场之前,作者就借王夫人之口,“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就连林黛玉的母亲都这样评价:“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这样,一个贪玩不喜读书的纨绔子弟的形象跃然纸上,曹雪芹一贬到底,再借《西江月》二词,慨叹宝玉“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这些苦心积虑的贬抑正是为了衬托贾宝玉出场时那一瞬间的惊世骇俗,显然曹雪芹是极为肯定和推崇宝玉的“行为偏僻性乖张”。这种先抑后扬的人物出场方式除了能起到出乎读者意料,令读者惊喜的效果,更能表明曹雪芹对世俗偏见的鄙视,对宝玉高贵人品的赞颂。

1.2《故乡》中闰土的先美后悲的出场方式

而在小说《故乡》中闰土的出场也借用了这种方法,只不过是先扬后抑而已。“我”回到故乡,母亲提到闰土,“我”便回忆起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他有趣又勇敢的,教“我”雪天捕鸟,讲夏夜看西瓜的稀奇事;他活泼又多情,这是一个可爱的少年英雄的形象。而现实是“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中年的闰土来了,他脸色灰黄,松树皮一般的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他一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少年闰土的机敏,中年闰土的木纳;少年闰土和“我”的一见如故,中年闰土和“我”的无话可说;月夜西瓜地美景,苍黄的天底下,萧索的荒村,这三组对比贯穿其间,不仅旨在揭露造成中年闰土如此贫困的社会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鲁迅先生用3 000多字的短小篇幅入木三分地描摹了旧中国农民的生活遭际和精神痛苦。

1.3《红楼梦》中王熙凤先闻其声的出场方式

另外,《红楼梦》中王熙凤随一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惊艳登场。脂砚斋这样概括,未写其形,先使闻声,所谓“绣幡开遥见英雄俺”也。《故乡》中杨二嫂的出场也采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描写手法,“‘哈!这模样!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吓了一跳的不只是“我”,就连读者心生好奇,再看“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是谁把一个曾经擦着白粉的“豆腐西施”蜕变成细脚伶仃的“圆规”?先声夺人的出场是为了惊醒沉睡的灵魂。

2 鲁迅开创乡土文学中“怀乡”题材小说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提及“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小说《故乡》应运而生了。小说《故乡》之所以能成为现代乡土文学的奠基之作,直接影响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作家的创作倾向和创作形式,鲁迅在人物取材,情节设置和语言表达方面有很多创新之处。

2.1 拓展传统小说的题材

20世纪的中国是比较纯粹的农业社会,大多数中国人都是被压迫者,被侮辱者。鲁迅在《呐喊·自序》里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故乡》中的闰土代表当时处于最底层的农民的形象,杨二嫂代表的是城市小市民的形象,鲁迅多以“S镇”“未庄”为背景,创作了一系列的小说作品,出现了未庄的阿Q、鲁镇的祥林嫂经典形象。由此,鲁迅首开乡土文学中“怀乡”题材小说,成为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开创者,中国小说的创作方法和风格得到了承前启后的新发展。

2.2 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

《故乡》的故事平常无奇,记叙了“我”回到故乡遇见故人闰土和杨二嫂的一次经历。而“我”身肩重任,《故乡》中的“我”并不单单是线索人物,更重要的是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我”是接受新思想的现代知识分子,是觉醒者的形象,现代知识分子视野开阔,目光犀利,忧国忧民,他们把对残酷现实的失望和对美好理想的执着纠结于心,对故乡爱恨交加的情绪困扰于怀,塑造了现当代文学中一个独特的“我”的形象。《故乡》中的“我”愕然于“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出惊地看到“头上是一顶旧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的闰土。“我”看到故乡荒凉,故乡人生活的贫困,故乡人精神的麻木,“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因而“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鲁迅先生对黑暗社会的批判,对底层人民的怜悯之情尽在字里行间。

2.3 卓越的语言风格

小说《故乡》在语言表达上也别出机杼,语言简约,而又冷峻犀利,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揭示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整篇文章如散文般沉稳,抒情之味扑面而来。《故乡》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作者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对现实的失望,对未来的希望,情感压抑而又悲痛,有杜工部之风。

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这么说:“没有拿来的,人不能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也不能成为新文艺。”要打破旧社会铁屋子,除了需要新生勇气,还需要重塑民族精神。先觉者鲁迅先生用他如椽巨笔警醒昏睡的世人,取传统文化精华,去其糟粕,大胆创新,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开拓一片崭新天地。

摘要:新文化运动干将鲁迅先生于1921年创作的小说《故乡》把中国传统文学技巧和天才创新完美融合,既真实地向读者再现20世纪20年代中国旧社会农村生活场景,在写作技巧和内容方面对传统文学艺术的继承和创新,体味这篇小说多样的艺术价值,开创了中国现代乡土文学“怀乡”题材模式。

关键词:传统文学,继承,创新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商务印书馆,2011.

[2]曹雪芹.红楼梦[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

[3]王瑶.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钱理群.与鲁迅相遇[M].三联书店,2003.

[5]鲁迅.《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2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传统菜肴的继承与创新 篇10

关键词:体育教学,创新,发展,继承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体育教学应该在创新、发展中继承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经验。

一、不能只重视个性的发展而忽略整体的稳定

素质教育要求重视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及能力的培养,由单纯地注重教师指导作用的观念转变到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结合的现代教育观念上来,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对课程的设计要充分给学生留有活动时间和空间。但我们绝不能放弃或轻视体育教学的整体性和一致性,这是传统体育教学提倡的原则之一,以及对体育课的整体管理和严格要求,这里特指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众所周知,严格的组织纪律是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显著特性之一,它不仅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作风和自觉遵守组织纪律的需要,还是安全的需要和保证学校体育各项目标的实现的需要。现在一般中学都有上千名学生,体育课大部分都安排在下午,同时上课的班级多、学生多,如果没有整体性、统一性和严密的组织、严格的纪律,就无法保证教学及各项活动的有序进行。当然,我们也要考虑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做到既有集体统一,又有小团体和个人的主动学习。比如准备部分要求学生充当管理者,学生自己编操、带操、整理队形,并注重整体的配合。再如技术课上,先教授学生技术动作,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组练习,或进行接力赛、游戏等,让学生将个人技术贯穿到全队活动中,使教学“乱”中有序、“散”中有聚,既严谨又生动活泼,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进而使学生的个性、组织纪律性、合作性等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二、将技术教学与兴趣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在大力提倡快乐教育的今天,许多学校已将这一思想贯彻在体育教学中,并深受学生欢迎。快乐体育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但是这并不是说从此就不要、不学技术了。我们知道,人的兴趣是在实践中产生、发展的,而体育实践就是在掌握了某项运动技术的前提下完成的,如果仅对某项运动感兴趣,但没掌握此项运动技术的动作,就不能乐在其中,兴趣也会逐渐消失,所以说技术学习与学习兴趣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从各个角度对体育课内容、素材进行加工。一是在具体教材内容上,简化教材的技术结构,渗进一些与项目有关又能进行游戏式比赛的内容。二是根据学生身心特点,简化技术动作要领和规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愉悦而乐于学,进而刻苦锻炼。教师不能仅仅使学生获得一时的愉快,而应要求学生学好技术技能和刻苦锻炼,使学生通过刻苦学习和锻炼达到“乐”的更高境界。总之,教师在教材的钻研、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学活动的具体安排及教学语言的运用上既要考虑兴趣性又要考虑技术性,以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获得知识技能,实现自我发展。

三、发展终身体育不能脱离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是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也是我国学校体育的首要目标。因而在我国学校体育中一直比较重视运动负荷的安排和身体素质的发展。这是传统体育在我国学校体育中的指导思想,为改善中华民族的体质作出了巨大贡献,功不可没。近几年教学改革的深入,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新体育课程标准》强调:“进行学生健康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意识、技能与习惯。”这对我们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组织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不能游离于体育运动实际而孤立地去进行,更不能脱离身心全面发展的原则。但现在有的学校在追求终身体育的同时却忽视了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原则,为追求使学生掌握某一项专长而长时间地教授单一的运动项目,使学生又进入了另一个误区。事实上从小学到高中有十几年的时间,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时期制定出不同的奋斗目标,这也是传统学校体育制度的教学方向,这与现今追求的终身体育并不矛盾。所以现阶段在着眼学生终身体育的同时,绝不可轻视眼下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应该明确,只有在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使终身体育再发展。我们应该在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的实践过程中培养其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绝不能顾此失彼。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处理好学习与借鉴、继承与发展的问题,学习、借鉴前人好的经验,从教学实践中挖掘真理,消化吸收;继承前人的经验和理论指导思想,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兴利除弊,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并力争做到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参考文献

[1]学校体育.

上一篇:颅脑血管成像下一篇:预防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