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肴的文化味

2024-10-13

菜肴的文化味(共5篇)

菜肴的文化味 篇1

中西菜肴文化差异

09酒店2班

李海燕

093090103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似乎在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变的模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以不再只注重菜的色、香、味,而更注重它的卫生与营养了。尤其是在经历了非典以后。还有,人们因为越来越繁忙的工作,觉得中餐做起来太麻烦,不如来个汉堡方便等。这样一来在饮食上差异也就不太分明了。

但俗话说“剑亦有弊也有利”,也就是说,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中西餐饮仍就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缺点和弊端。那么如何避免和剔除两者的缺点,如何改善两者的饮食结构,如何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如何让中西方饮食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我们课题小组特经过细致的调查和认真的比较,这里将简要从下面两个方面谈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饮食观念的差异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的饮食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人喜好小而精。对于烹饪食物,营养性和美味性就是他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他们全力开发和研究食物在不同状态下的营养差异,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而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对“味”的追求往往大于对“营养”的追求,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从餐桌上各式各样的菜色中就不难看出。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形成了中餐过分注重饭菜色、香、味的特点,而西方人则自始至终坚持着从营养角度出发,轻视饭菜的其他功能

二、饮食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而在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从烹饪过程来看,中国人爱加醋、姜、蒜、葱辣椒等佐料,可以杀菌、消脂、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等作用。西方人虽佐料单调,可也不乏优点,他们烹饪时不爱放味精,因为味精含钠,摄入过量有损健康; 许多中国人习惯每日购买新鲜食品烹饪;西方人往往一次性购买一周的食品贮存在冰箱里,每日食用冷冻食品,且食用的罐头和腌制品分别为中国人的八倍和六倍,要知道它们含较多的防腐剂和色素等化学品,均对身体不利,这值得生活日趋简单化的都市白领一族注意的。中国人炒菜时多用大火,因而油烟多,加上多不注意厨房的通风设备;而西方人不爱用大火炝锅,且厨房通风条件相当注意。因而烹饪人员及家庭主妇中患肺癌率中国人明显高于西方人。

菜肴的文化味 篇2

中华民族文化悠久, 源远流长, 饮食文化当算是整体中国文化中最精粹的部分。古人云:“民以食为天。”孔子曰:“食色, 性也。”“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老子则说:“圣人为腹不为目。”由此可见, 中国人很早就了解饮食对于人生的重要性, 把吃饭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对待, 从而造就了璀璨的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情调高雅, 氛围艺术化, 夸名是其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在中国人的餐桌上, 没有无名的菜肴。中国菜肴的名称丰富多彩, 数不胜数, 命名也有很多特点。大量的菜肴名称, 是从烹饪工艺过程中提炼出来的, 以料、味、形、色、器及烹饪方法命名;一些菜肴以比喻、寄寓、抒怀手法命名, 体现意趣之雅;一些菜肴则以人名菜, 以典名菜。中国菜肴名称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带有数字, 这在其他国家的菜名中比较少见。“难怪一些美国人说, 吃中国菜确实是一大享受, 既可慰劳自己, 也可报答人情, 还可欣赏菜名。”

数字菜肴名称中的中国文化

数字菜肴名称是指含有数字的菜肴名称。在中国的菜名中, 数字有不少妙用。这些数字菜肴名称具有久远的历史渊源, 寓意深刻, 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以下就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数字进行分析。

“一”。“一者, 数之始也。”“数始于一。”从中国古人这一常见说法中, 我们可以看出“一”在自然数列中的生成、排列顺序。显而易见, 这里的“一”指的是客观事物的一种数量关系。数字“一”的这种功能, 在菜肴名称中也有体现, 如一卵孵双凤、一鸭四吃等。而在其他一些含有数字“一”的菜名中, 上述功能被弱化, 被打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

中国古代官制自魏晋以来实行九品官品制度, 把官衔分为一至九品, 一品为最高, 九品为最低。历代官品等级的形态、来源, 品官的数量、类别纷繁复杂并且因时而异。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 任何阶层的人们对富贵都有一定的渴望。富是指对财富的积累, 贵则是指对名誉和地位的获取, 后者是通过升官来实现的。一些菜肴的名称表现了人们的这种求官心态。河南开封有一著名面食——一品包子, 民间称之为“发面包子”, 是从宋朝的“太学馒头”发展而来的。明朝时, 府邸在开封的周王朱木肃 (朱元璋的第五个儿子) 非常喜欢“太学馒头”, 除自己经常品尝外, 他还常用来招待过往的王公大臣。朱木肃身为藩王, 官居一品大员, “太学馒头”就被更名为“一品包子”。由此可见, 封建社会里人们以官为贵的人生价值取向和追求高官厚禄的心态。

2000多年来,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受到中国历代帝王的大力推崇。清朝把孔府列为当朝一品官的官府。“孔府一品锅”是皇帝赐名的一款孔府名菜。孔府用鸡、猪蹄、鸭、海参、鱼肚等各种珍贵材料一起烹制成的汤菜被皇帝赐名为“当朝一品锅”, 成为孔府及所有一品官府的一道名菜。孔府在封建社会里的权力和荣耀之高可略见一斑。

中国人想象力丰富, 有时将普通的菜肴与某个重要的或有影响力的人联系在一起, 从而使菜肴有了不同凡响的名字。“天下第一羹”原名为“雉羹”, 是把野鸡煮烂与稷米一起熬制成的一种汤羹。相传是由彭祖 (据古代典籍记载, 彭祖是轩辕皇帝的第八代传人, 传说中的烹饪鼻祖和养生家) 创制而成, 因此被称为“天下第一羹”。

“三”。“三”几乎在所有的东西方国家都受到尊重, 被视为神圣、尊贵和吉祥的象征。这也难怪含有“三”的中国菜肴名称比较多。山西的面食尤其著名, 品种多, 吃法别致, 风味各异。其中, “三倒手”硬面馍制作工艺复杂, 系手工操作。在制作过程中, 需经过三次倒手, 故得此名。“三不沾”是北京的风味甜食, 因吃后不沾盘、不沾牙、不沾调羹而得名。“三杯鸡”是江西宁都的传统名菜, 因在制作过程中加的三杯调料 (一杯甜酒、一杯酱油、一杯麻油) 而得名。

我国民间历来有立夏之日尝三鲜的习惯, 三鲜分地三鲜、树三鲜和水三鲜。地三鲜即蚕豆、苋菜、黄瓜 (也有说是苋菜、元麦、蚕豆) ;树三鲜即樱桃、枇杷、杏子 (也有说是梅子、杏子、樱桃) ;水三鲜即海蛳、河豚、鲥鱼 (也有说是鲥鱼、鲳鱼、黄鱼) 。三鲜菜肴也不少, 如三鲜鹿茸羹、三鲜鲍鱼、三鲜莲花酥等。显而易见, 菜肴中的“三鲜”与上述不尽相同, 通常是指三种鲜美的材料, 且此菜中的三鲜非彼菜中的三鲜。而在东北, “地三鲜”则是当地的一道名菜, 是把辣椒和过油的土豆、茄子炒在一起。

科举是中国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读书人, 通过科举考试取得相应的功名得以升官进爵。古人云:“洞房花烛, 金榜题名。”此乃人生两大喜事。通过科举考试求取功名这种人生价值取向, 1000多年来一直成为中国传统社会读书人为之奋斗的重要目标。某些吉祥食物往往被人们作为标志会元、解元、状元三元的象征符号, 以此鞭策人们在科举考试中为之奋斗。清代有的地方婚嫁过程中进“三元汤”, 三元者, 即鱼圆、肉圆、汤圆, 科举考试时代取连中三元之意。在民间广为流传的由大枣、莲子、桂圆三味药熬制成的一种药膳也被冠名为“三元汤”。古时郢州一个小酒店烧制的蹄膀风味独特, 因得到在此地巡视的三个状元的交口称赞, 取一吉祥名字“三元蹄膀”。在科举取仕时代, 状元、榜眼、探花为殿试头三名, 合称三及第。清朝林召棠中状元回乡, 得知来访的老御史常常盼望他儿子能科场高中, 因此便将熬粥用的猪肝、瘦肉、猪肚子三种猪内脏比作三及第, “三及第粥”由此而得名。由此可见古代人对官位的崇拜及追求的心态。

“八”。中国人对同音字或音近字的联想世代相沿, 形成一种特殊的听觉与心里的反应模式。尤其是对十以内数字的发音, 早就形成了固定的联想取向。数字“八”因为谐音“发”特别受到中国人尤其是广东人的喜爱。“发”乃“发财”之意, 是想发财的人们尤其是生意人追求的目标。含有数字“八”的菜肴名称不胜枚举。

如:八珍。中国美食自古就有“八珍”一说, 八珍的提法最早见于《周礼·天官冢宰》:“食医, 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综观历史, 中国历代“八珍”的内容各不相同。据《礼记·内则》记载, 周朝的“八珍”指的是八种食物及其烹饪方式:淳熬、淳母、炮豚、炮烊、捣珍、渍、熬糁、肝膋。汉唐时代, 习惯将美味佳肴称作“八珍”。大约从宋代开始, “八珍”具体指八种珍贵的烹饪材料。清代以后, 各种系列的“八珍”不胜枚举, 主要指的是八种珍稀原料组合的宴席。如“满汉全席”的“四八珍”, 即指四组八珍组合的宴席。民国时期又出现了上、中、下八珍, 且因地而异, 品种更多。上述历代各款“八珍”中, 有不少是珍稀动物, 如今国家明令禁止捕杀食用, 不能列入现代八珍之中。现代的“八珍”通常多以鸡鸭鹅的肝脏、鲜鱿鱼、虾蟹的肉及各种贝类、菌类、果蔬等材料为主, 辅助各式上肉 (以猪瘦肉为多) 烹制而成。可以说, “珍”即为山珍海味及果蔬等美味烹饪材料之总称。各地风味美食中有不少“八珍”名菜, 如“八珍扒鸭”、“八珍驮蹄羹”、“八珍豆腐煲”、“八珍烩鲜笋”、“八珍鱼翅汤”, 等等。

如:八宝。“八宝”一词, 源于武王伐纣庆功宴。王室的庖人特用八种珍品蒸制成一种佳肴“八宝饭”, 上席时, 以色红似火的山楂汁浇于其上, 象征“周八士火化殷纣王”。随着时间的推移, 王室肴馔传入市肆、民间。由于选用八种较为珍贵的原料制成, 又有“周八士火化殷纣王”之喻意, 被称为“八宝甜饭”。而后, 人们将浇山楂汁改变为用烧酒火化红糖, “八宝甜饭”发展成为象征吉祥如意、生活甜蜜幸福的佳肴。

据考证, “八宝”也指古代帝王行使权力的八枚印章。唐之前, 这种印章共有六枚, 称为“六玺”。唐朝建立后, 又增加了两枚印章, 共称皇帝八玺。宋徽宗改“玺”为“宝”, 并增一枚, 合称皇帝九宝。后南宋迁都临安, 九宝落入金人之手。宋高宗命人复制其中的八宝。为庆祝重新拥有代表王朝权力的“八宝”, 南宋臣民大开“八宝宴”。从此, 临安城内的酒楼、饭馆便出现了以“八宝”命名的各种菜肴, 继而流传到其他地方, 如八宝豆腐、八宝人参汤、八宝蹄膀、八宝酥皮鸭等。

农历腊月初八为中国的腊八节, 民间有食腊八粥的习惯。腊八粥也叫八宝粥, 相传腊八节是佛祖“成道”之日, 佛寺仿效牧女献糜的故事, 取八种香谷和果实制粥供佛, 故名八宝粥。到了宋代, 民间争相效仿, 广为流传, 成为一道深受人民喜爱的美食。

如:八鲜 (仙) 。八仙是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 传说八仙各怀绝技, 长生不老。据传八仙过海时相约不乘船而另想他法, 民间有“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的说法。“八仙过海闹罗汉”是孔府喜庆寿宴时的第一道名菜, 以鸡肉 (又作“罗汉”) 和其他八种鲜美的材料烹制而成。孔府的另一道名菜“燕窝八仙汤”, 聚八味名贵珍馐为一肴。制汤所用的八种材料或漂浮汤面, 或沉没其底, 或悬浮半空, 或上下浮动, 恰似一幅“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的彩绘。这两道菜以“八鲜”谐音“八仙”命名, 寓意深远。孔府希望其家族如“八仙”长生不老, 其家业不绝于世。

八鲜, 八种当令时新滋鲜味美原料的统称。此词最早见于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坝上设八鲜行, 八鲜者, 菱、藕、芋、柿、虾、蟹、蛼螯、萝卜。”可见, 当时的八鲜是包括动植物的。在江南, 八鲜又有“水八鲜”和“土八鲜”之分。“水八鲜”是江南一带对八种水生时鲜原料的统称, 指菱、藕、茭白、虾、蟹、野鸭、鸡头米、水芋。“土八鲜”是江南一带对八种土生时鲜原料的统称, 即花椰菜、莴苣、笋、苋菜、茭儿菜、嫩蚕豆、蒜苗、萝卜。因地域年代不同, 八鲜菜肴中, 如“云托八鲜”、“八鲜蟹合”、“糟八鲜”等, 八鲜有不同的内涵。

“九”。中国古代称个位数为阳数, 九是阳数之巅 (又称“天数”) 。农历九月初九, 为传统的重阳节, 也叫重九节。江陵传统名点之一的九黄饼相传源于西晋, 为当时人们重九登高、野外旅游的糕饼, 取名“九黄饼”, 寓“九月菊花黄”之意。此后人们逐渐把在重阳节登高吃九黄饼、饮菊花酒作为喜庆丰收的活动。

汉语中, “九”与“久”同音, 封建帝王常借用“九 (久) ”字来象征他们的统治天长地久, 永世不变, 因而数字“九”受到封建帝王的青睐。然而备受帝王青睐的数字“九”在菜肴名称中却不多见。鲁菜中有一道名菜“九转大肠”, 清朝光绪初年由济南“九华楼”首创, 原名“红烧大肠”。后一文人提议, 取店名“九华楼”之“九”与道家“九炼金丹”之“九”, 把此菜美称为“九转大肠”, 来赞美其做工精细、火候细腻如道士炼丹。

结语

中国菜肴名称中, 数字的应用相当普遍。除了上述的四个数字外, 数字“二”、“四”、“六”、“七”、“十”、“百”、“千”、“万”等都经常出现在菜肴名称中。在中国饮食文化史的发展进程中, 这些数字除了基本的计数功能之外, 还承载了许多文化信息, 反映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现象。研究数字菜肴名称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饮食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并有助于从侧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及价值取向。

摘要:中国饮食闻名于世, 中国饮食文化情调高雅, 夸名是其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作为菜肴名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菜肴名称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价值取向。这篇论文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数字入手, 探讨了数字菜肴名称所蕴涵的中国文化。

关键词:数字,菜肴名称,文化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年版。

[2].江礼旸:《食趣》, 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1年版。

[3].竞鸿:《北方饮食掌故》,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年版。

[4].居阁时、翟明安:《中国象征文化》,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5].唐鲁孙:《中国吃的故事》,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3年版。

[6].王仁湘、肖潇:《图说中国文化.饮食卷》,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

[7].徐熊:《美国饮食文化趣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1年版。

[8].薛效贤、薛芹:《中华汤羹粥文化与制作》,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年版。

论“五味调和”的文化内涵 篇3

一、“五味调和”的理论渊源

“五味调和”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观有着密切的联系。《河洛原理》有:“太极一气产阴阳, 阴阳化合生五行, 五行既萌, 随含万物。”所谓“阴阳”, 本义是日照的向背, 向日为阳, 背日为阴, 代表了自然界中两种对立的、此消彼长的属性或能量, 如天与地、男与女、动与静等。《易·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二者的相互作用是自然界发展最基本的规律, 也是万物形成的根本。而在阴阳之下又有五行, 《尚书·大禹谟》:“德惟善政, 政在养民。水、火、木、金、土、谷, 惟修;正德、利用、厚生, 惟和。”这里的水、火、木、金、土, 即是后来的五行。“行”有运动变化之意, 五行则是对这五种物质属性的抽象和发展, 而五行之间又有相克相生的规律, 对应于阴阳二者的消长, 作用于自然界中的万物。阴阳五行观表面上看来是对自然界事物的简单分类, 但实质上是对自然界普遍规律的认识和应用, 学者顾颉刚曾说:“汉代人的思想骨干, 是阴阳五行……推究这种思想的原始, 由于古人对宇宙间的事物发生了分类的要求。他们看见林林总总的东西, 很想把繁复的现象化作简单, 而得到它们的主要原理与其主要成分, 于是要分类……有阴阳之说以统辖天地、昼夜、男女等自然现象, 以及尊卑、动静、刚柔等抽象观念;有五行之说, 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与其作用统辖时令、方向、神灵、音律、服色、食物、臭味、道德等, 以至于帝王的系统和国家的制度。”[1]阴阳五行观应用的范围之广已经几乎涉及人们生活和生产的方方面面, 因此毫无疑问地成为当时学术的主流, 这对那时正处在萌芽期的中国哲学、科学、文化、艺术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五味”说的产生即是以五行为理论模型, 《尚书·洪范》较为详细地解释了五味与五行在功能上的对应关系:“五行:一曰水, 二曰火, 三曰木, 四曰金, 五曰土。水曰润下, 火曰炎上, 木曰曲直, 金曰从革, 土爰稼穑。润下作咸, 炎上作苦, 曲直作酸, 从革作辛, 稼穑作甘。”古人认为, 水润下溶解了土中的盐分故有咸味;火炎上烧焦了东西故有苦味;树木区直长出的果实未熟时有酸味;金消融之气有辛味;土滋养庄稼百谷, 百谷味苦。这是古人根据对自然的观验对五味与五行之间关系的理解。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规律, 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 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平衡与协调。《墨子》有云:“五行毋常胜。”因此相生和相克是事物必然存在的两个方面。五味通过五行系统模型与世间万物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如中国古人将五味与五脏、四时的对应关系运用到饮食养生中, 形成了独特的“食疗”理论。又如中国人将对味觉的感受从整体的, 宏观的角度进行把握, 抽象出很多哲学的和美学的思想, 这些都与五行系统模型的建立是分不开的。而五味与五行之间的对应关系, 以及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 正是五味调和理论内涵的核心。

二、“五味调和”与味觉审美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美”解释为:“美, 甘也, 从羊从大。”甘也, 是指羊肉的味道甘甜可口, 这显然是在描述味觉上的快感。由此引发了一个问题, 味觉上的快感能否形成美感, 也就是说“味”是否是一个独立的美学范畴。

西方哲学家倾向于将美感只限定于视觉和听觉的范围, 而将味觉和嗅觉排除在外。如苏格拉底和大希庇阿斯讨论关于美的问题时说:“美只起于听觉和视觉所产生的快感。”“因为我们如果说味和香不仅愉快, 而且美, 人人都会拿我们做笑柄。”[2]中世纪黑格尔说:“艺术的感性事物只涉及视听两个认识性的感觉, 至于嗅觉、味觉和触觉则完全与艺术欣赏无关。因为嗅觉、味觉和触觉只涉及单纯的物质和它的可直接用感官接触的性质, 例如嗅觉只涉及空气中飞扬的物质, 味觉只涉及溶解的物质, 触觉只涉及冷热平滑等性质。因此, 这三种感觉与艺术品无关……这三种感觉的快感并不起于艺术的美。”[3]黑格尔认为味觉只能使人获得具体的感觉, 而无法把握感性形式之上的理性内容。他说:“在艺术里, 这些感性的形状和声音之所以呈现出来, 并不只是为着它们本身或是它们直接现于感官的那种模样、形状。而是为着要用那种模样去满足更高的心灵的旨趣。”[4]乔治·桑塔耶又认为, 味觉不能帮助人们获得经验, 是味觉低于视觉和听觉的主要原因。他认为:“触觉、味觉和嗅觉, 虽则无疑可能很发达, 但不像视觉和听觉那样对于人追求知识大有帮助……它们被称为非审美的感觉或低级的感觉;这些名称的正确性是不可否认的, 但决不是因为这些感觉的卑下或固有的享受性, 而是由于它们在我们经验中所起的作用。”[5]总体来说, 西方哲学家对味觉审美的评判是倾向于否定态度的, 他们认为味觉感受来源于风味物质对感官的刺激, 与人的主观情感关系不大。比如说糖是甜的, 那么给不同的人品尝浓度相同的糖水, 则大多数人感受到的甜味是相同的, 这与人本身的年龄、职业、修养等都无甚关系, 人们也很难在这样的感受下产生理性的认识, 获得新的经验。因此, 西方人认为味觉是低俗的, 是非审美的, 把任何对味觉快感的关注都理解为享乐主义, 而绝非对美的追求。

以西方哲学家对味觉审美的否定反观中国古典美学, 却得到截然相反的结果:在古代中国, 味觉毫无疑问是与视觉和听觉同等重要的审美感受, 并对美学的产生和发展发挥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庄子·盗跖》曰:“声色滋味之于人心, 不待学而乐之。”《孟子·告子》曰:“口之于味, 有同嗜焉;耳之于声, 有同听焉;目之于色, 有同美焉。”《荀子·劝学》又说:“目好之五色, 耳好之五声, 口好之五味。”虽然, 学术界对“美”字的解释仍存有争议, 有学者认为美是起源于原始图腾崇拜, 羊人为美, 与味觉无关。但是在“民以食为天”、“食色, 性也”等文化背景的强烈感召下, 中国古人对饮食、对味觉的重视程度要远远高于西方, 味觉与视觉和听觉一起促成了中国人审美意识的最初形成。中西方学者对味觉审美巨大的认知差异背后隐藏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主、客体的对立, 主体认识客体的过程, 就是对客体理性分析的过程, 因此西方饮食处处体现着机械和精准的科学精神。而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以“天人合一”为理性核心, 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过程是“内求于心”的过程, 认识的目的是追求主客体之间的和谐, 因此相同的客体对于不同的主体来说, 认识的结果也是相异的, 这正是“如鱼饮水, 冷暖自知”。

“五味调和”是一种智慧, 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正得益于此。《吕氏春秋·本味》中有:“调合之事, 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 其齐甚微, 皆有自起。鼎中之变, 精妙微纤, 口弗能言, 志不能喻……故久而不弊, 熟而不烂, 甘而不哝, 酸而不酷, 咸而不减, 辛而不烈, 淡而不薄, 肥而不腻。”简单的甘、酸、苦、辛、咸五种味道, 根据先后多少不同, 就可以幻化出各种不同的味道, 同一种食材, 究竟可以做出多少种不同的口味, 不得而知, 中国古人正是在这千变万化中, 寻求对美的感受。《论语·述而》记载:“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孔子不知肉味并不是因为听觉的快感超越了味觉的快感, 而是两者在更高的精神层面形成了共同的、可以比较的审美情感。老子提出“味无味”, 认为“无味”才是“至味”, 使味觉审美提高到脱离味觉本身的更高境界, 摆脱有限的感官体验寻求无限的精神愉悦, 彻底让味觉审美摆脱享乐主义的嫌疑, 成为至高无上的美的体验。

三、“五味调和”的文化张力

“五味调和”是一种饮食理念, 也是一种文化理念。《孟子·告子》有云:“食、色、性也。”饮食为人生存之根本, 无论是帝王将相, 还是平民百姓, 任何人的生存都离不开饮食活动, 这就使饮食文化具有了最广泛层面的普遍性。于是植根于饮食的文化理念很容易成为一种人人可以理解、人人可以应用的最直观的表达形式。正因如此, 在中国历史上, 以味论美, 以味论诗, 以饮食喻政治, 以饮食谈哲学的例子并不少见。比如古人常常以饮食喻政治,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 治理大国要像烹制小鱼一样, 不要经常去翻动它。治国是国家的头等大事, 关乎江山社稷, 苍生百姓的安危, 可老子却用饮食的道理解释它, 既浅显易懂又精妙恰当。《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晏子向齐景公陈述先王之道时说:“先王之济五味, 和五声, 以平其心, 和其政也。”这也是以五味调和来喻政治, 使五味相互调和, 使五声和谐动听, 用来平和心性, 才能成就政事。在哲学上, 老子以“味”论道, “道之出口, 淡乎其无味, 视之不足见, 听之不足闻, 用之不足既”, 他认为道是没有味道的, 是看不见的, 听不着的, 用不到的, 也就是说, 道是超越所有感官体验的精神愉悦, 他说“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 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故去彼取此。”他借有形的色、音、味, 描绘无形的道, 给“味”增添了一些哲学意蕴。在文学上, 文人们常常以“味”言“诗”, 如刘勰主张的“滋味说”, 司空图所追求的“韵外之致, 味外之旨”, 都是以“味”为核心的文学主张。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说:“文之难, 而诗之难尤难。古今之喻多矣, 而愚以为辨于味, 而后可以言诗也。”他将“辨于味”看做是“言诗”之根本, 可见“味”在古人的心目中占据着怎样重要的地位。毫无疑问, 中国古人擅长于从直观的饮食活动中抽象出适用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自然规律、艺术准则或人生哲学, 无论是政治、哲学还是文学, 中国古人以独特的视角对“味”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和延伸, 使饮食文化呈现出从物质到精神, 从精神到文化, 多层次、立体化的文化格局。

摘要:“五味调和”是中国人最基本的饮食理念。早在周代, 人们就已经懂得利用五味进行饮食调味。直到今天, 中国人的饮食调味还是离不开这五种味道, 可见“五味调和”理念对中国人的饮食观影响之深。“五味调和”形成的根源是中国古人创造的阴阳五行系统模型, 古人依据阴阳五行及五行间的相互联系创造了饮食五味, 而五味也因其与五行的对应关系具有了在中国文化中的普遍意义。“五味调和”在中国哲学、美学、文化领域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将从“五味调和”的理论渊源、审美价值与文化张力入手, 探讨“五味调和”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五味调和”,味觉审美,文化张力

参考文献

[1]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1.

[2][希]柏拉图著.朱光潜译.文艺对话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9:200.

[3][4][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 (第一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 1:48-49.

传统节日文化中渗透语文味研究 篇4

一、诵读感知,体悟传统节日文化的浓郁情愫

作为语文教师,应通过阅读教学引领学生在体悟文本深刻意蕴的同时,将传统文化渗透给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注重情感的民族,人们通常会把自己内心的情感需求跟传统节日结合起来,将自己难以实现的情感寄托于节日当中。所以,无论是温馨的亲情,还是豪爽的友情,或者是民族大义之情,都可以在传统节日当中得到体现。而苏教版教材所选的课文,也都将各种不同的情感融入其中。因此,教师引领学生释放情感应该成为感受节日传统文化的首选。以王维的著名诗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例,诗人将自己在九月初九重阳节对兄弟的思念之情融入其中,为后人所传颂。苏教版教材根据这篇课文创作的文包诗《每逢佳节倍思亲》就将作者内心的思念之情解剖得淋漓尽致。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应紧扣课文中能够体现作者内心情感的语句,引领学生们共同去感受作者对兄弟的思念之情。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感悟其中深刻的意蕴,能把传统节日当中所蕴含的情感激发出来,让学生在浓郁的情感之中树立正确的情感取向。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教师在关注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更要借助文本的内容,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渗透。在这一则案例当中,教师紧扣文本当中的情感资源,引领学生共同去感受,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实践活动,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语文因子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关乎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教师要创设积极、开放、主动的实践课,让学生在实践活动当中提升语文能力。而传统节日文化与语文课程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将语文教学与传统节日文化无缝对接,借助文本资源为学生开展多种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感受传统节日的美好,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苏教版教材中有一篇名为《春联》的课文,课文不仅讲述了春联的特点,同时也列举了大量关于春联的例子,这对于学生认知春联、了解春节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紧扣课文内容,为学生开展了读春联、写春联、贴春联的活动。在读春联时,让学生感受春联的用字准确、音律优美;在写春联时,让学生感受春联讲究对仗及语言工整的特点。而在贴春联的过程当中,学生更是兴趣高涨,将自己的身心全部投入到活动当中。在一片祥和的氛围中,学生完成了实践活动,深切感受到春节的浓厚年味和传统节日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这则案例当中,教师始终紧扣课文内容,引领学生通过诵读、创作、张贴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充分感受春联的特点,不但让学生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将其蕴含的民族文化融入到学生文化修养的培养中。在传统节日的熏陶和感染下,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促进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倾吐表达,展现传统节日文化中的民族气质

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在于学以致用,如果仅仅停留在阅读感悟的层面,学生在语言运用方面很难得到长足发展,自身语文素养也不能得到根本性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在学生充分感知理解吸收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这一层面的教学,教师依然可以与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进行有机整合。苏教版教材根据苏轼的《水调歌头》改写的课文《但愿人长久》,就把苏轼在这首词当中所蕴含的对自己亲弟弟的思念之情融入其中。教师在引领学生深切感受作者内心的情怀之后,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在中秋之夜,如果你不能和自己的家人团聚在一起吃月饼、欣赏皎洁的月光,你会怎样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呢?请同学们根据词语当中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出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这样,学生的思绪纷纷被带动起来,有感而发,字里行间都包含着对亲人的思念,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向往。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创作、表达,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不仅是他们对传统文化节日的一种体悟,更是自身内心感受的一种独特抒怀。此刻,学生的情感得以淋漓尽致地抒发,将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推向了高潮,促进了传统节日文化的发扬和传承。

四、结束语

总之,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苏教版语文教材当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对于当前学生的教育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紧扣相关资源,引领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深入体悟,从而为人们充分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博大精深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文章从诵读感知、体悟传统节日文化的浓郁情愫,实践活动、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语文因子,实践表达、展现传统节日文化中的民族气质三方面研究传统节日文化中渗透语文味,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语文味,实践活动,诵读感知,倾吐表达,传统节日

参考文献

[1]张雯,闫苹.语文教科书的文化传承功能[J].语文建设,2009(03).

菜肴的文化味 篇5

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 学生在求未知数X的时候, 就已经接触到用字母表示所求的数, 还知道可以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计算公式等, 也就是例1~例3的内容基本上是学生学过的。陌生的是,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以及数量之间的关系 (即例4的内容) , 这是学生认知上的一个飞跃, 是本节教材的重点, 也是学生学习上的一个难点。因而, 这节课的教学在学生学习简易方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 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不少人眼里, 数学是枯燥的、乏味的和深奥的, 他们觉得数学课堂更多展示的是难记的概念、冗长的公式、冰冷的符号和复杂的图形。数学课堂“文化意味”的缺失, 使得学生越来越厌恶数学、冷漠数学。如何构建人文数学课堂, “还数学以文化之本来面目”也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亟待关注的问题。笔者以曾经执教过的《用字母表示数》一课为例, 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思考。

一、加强学科整合体现文化味

新课程改革实验方案中提出:“各类课程的实施要注重整合课程资源, 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可见, 新课程要改变学科本位, 走向了综合。学科间要加强整合, 将数学与语文、外语、品德、美术、音乐、体育、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融合起来, 关注学科间的联系, 为学生数学学习创设广阔的文化背景, 让学生从学科联系中吸收丰富的营养, 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丰富内涵, 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作为文化所具有的魅力。

1. 与语文学科整合。

【片段一:】

师:古人曾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你们会背吧!

课件出示《泊船瓜洲》, 全班吟诵。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如果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读, 那么, 从这首诗中你发现数学问题了吗?

(生可能会说“一”、“数”)

师:这里的“一水”指的是什么? (特指长江, 一条长江把京口和瓜洲两地隔开了。)

师:“数重山”指的是几座山, 能确定吗?

师:“京口瓜洲一水间”里的“一水”指的就是一条长江, 用数字“1”表示;“钟山只隔数重山”里的“数重山”是个不确定的数, 可能是3座、4座、7座……但又有一定的范围。那么, 我们能不能从数学的角度想个办法, 用数学的方式、数学符号精练地表示那“数重山”呢?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

之所以想到从古诗引入, 原因有三:一是“数学如诗”, 古诗与要学习的用字母表示数共通之处, 就是两者都有高度的概括性, 有一种简洁美;二是在数学课上吟诵古诗, 对孩子而言是特别新鲜有趣的;三是古诗中的数字多虚指, 其中的数字大多不是确切的。如:“飞流直下三千尺”、“桃花潭水深千尺”。

而用字母表示的数大多是有范围的、不确定的数。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是一首孩子耳熟能详的古诗, 学生均知道诗意。“钟山只隔数重山”里的“数重山”具有不确定性, 又有一定的范围, 使学生感到用字母表示抽象的、不确定的数比较方便。同时课前吟诵古诗, 也为本节课定了一个基调———体现诗意的数学课堂, 力图突出文理交融。

2. 与科学学科整合。

【片段二:】

(多媒体播放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情景)

师:宇航员在月球上为什么跳着走呢?

学生自由回答后, 课件出示解释:因为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的1/6, 因此在月球上稍稍用脚一蹬人便可以离地较高距离, 呈现跳跃姿势, 这是最符合人类在月球上行走的姿势, 也是最自然而然的姿势。

随后引出教材例题4 (2) :“在月球上, 人能举起物体的质量是地球的6倍”, 让学生尝试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物体的质量。

【片段三:】

教学完例4后出示:成年男子教师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 (身高用厘米数, 体重用千克数) 。

标准体重=身高-105

成年女子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 (身高用厘米数, 体重用千克数) 。

标准体重=身高-110

师:能用含字母的式子分别表示出成年男子、女子的标准体重公式吗? (学生独立完成)

师:老师的身高是158厘米, 请你们选择相应计算方法算出老师的标准体重。

随后再报出自己的体重, 请学生比较、判断, 教师的体重是否符合标准, 有何建议。并布置学生课后回家了解自己父母的身高与体重。选择相应的公式算出标准体重的千克数, 再和父母实际体重作一比较, 看父母体重是否合适, 是偏胖还是偏瘦。

数学教材中蕴含有大量的自然科学知识,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科普知识, 渗透到教学中, 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学生素质, 对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风气有着重要作用。

二、凭借数学史料体现文化味

现行的教材中已经包含了一些辅助性的材料, 如史料、数学家介绍、背景材料等,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将这些史料类的材料有机地运用起来, 凭借这些史料感受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数学给人类文明所作的贡献, 同时学生自然而然会对数学家的聪明智慧与非凡成就产生钦佩之情, 并从中学习数学家的追求探索的精神, 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与动力。

【片段四:】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 你们想知道用字母表示数的来历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名人屋。 (资料介绍:用字母表示数的来历)

韦达是16世纪末的法国数学家, 他是第一个系统使用字母表示数的人。那个时代, 西班牙和法国正在进行战争。有一次, 法国军队截获了一些秘密信件, 韦达利用自己精湛的数学知识, 成功地破译了军事机密, 帮助法国打败了西班牙。他在破解密码的时候大受启发, 认为在数学中, 大家也可以事先约定好一套数学符号, 表示特定的意思。自从韦达系统使用字母来表示数以后, 引出了大量数学发现, 解决了很多古代的复杂问题。后来, 韦达赢得了“代数之父”的美誉。

走进名人屋, 阅读数学史料, 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历史渊源和“代数之父”韦达的杰出贡献, 学生兴致高涨, 在惊叹数学的魅力的同时, 对数学家的钦佩油然而生, 激励了他们扩大知识面和进一步探索研究的欲望, 而且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运用名人名言体现文化味

精辟的名人名言, 给人启迪, 给人教育, 乃至受益终身。在全课结束时, 老师赠言:近代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谈成功的秘诀时, 写下一个公式:A=x+y+Z。其中A代表成功, x代表艰苦的劳动, y代表正确的方法, Z代表少说空话。通过赠言, 既拓展了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又对学生学业进行勉励, 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

上一篇:残疾低保申请书范文下一篇:安化茶马古道规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