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的角度谈茶文化存在的意义

2024-06-10

从文化的角度谈茶文化存在的意义(精选11篇)

从文化的角度谈茶文化存在的意义 篇1

从文化的角度谈茶文化存在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有一组镜头,在整个开幕式上,以文字形式表现中国文化和思想时只用了两个汉字,一个是“和”,另一个就是“茶”。中国茶文化以及品茶的意境通过奥运会走向世界人民心中。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给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在这一新时期,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新时期茶文化溶进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新闻媒体和市场经济精髓,使茶文化价值功能更加显著,使其对现代化社会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新时期茶文化传播方式形式,呈大型化、现代化、社 会化和国际化趋势发展。其内涵迅速膨胀,影响扩大,为世人瞩目。

古往今来,文人雅士爱茶吟茶,不知留下多少佳话名篇。而这些名篇佳话所诉说的无非都是一种茶一般淡泊的心境。人们运用审美力对茶之美进行了解,欣赏、品评、联想,进入美的境界中去,从而诱发灵感,文思如泉涌。正如酒壮英雄胆一样,茶能引学士文。茶文化是中华民族高洁、清雅风格的体现,是艺术生活的结晶。

茶文化,有助于我们正确人生观的养成,讲究茶德,塑造高尚人格,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是历代茶人崇尚和追求的目标,也是茶文化的核心内涵。而茶德的树立,既是茶的自然特性的显现,又是茶人精神的流露,同时又是茶人所确立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另外,茶道中的”和”的基本涵义包括和谐,和敬,和美,平和等等,其中主要是和谐。通过以”和”为本质的茶事活动,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贵真,沟通人与自然的亲和,追求真善美的统一。这既是中国茶道的核心内容,也是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同时表现了对人生价值的最终追求。

中国茶的发展和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中国茶文化推崇的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和”,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和”为目标的文化所展示的,是一种温文儒雅的力量,是以“上善若水”的柔和与坚强,它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内涵。

如茶般的淡泊既是一种人生方式,也是一种人生境界,诸葛亮教子“淡泊以明志”,确是极有见地的苦口婆心,“志当存高远”,也唯有淡泊才能久远

茶,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应当得到每一个华夏子孙的传承和发扬。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沱《食经》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以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茶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唐代的茶文化以公元780年陆羽著《茶经》为标志,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

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

明清时期茶类品种增多,泡茶的技艺炉火纯青,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也千姿百态,茶文化已成燎原之势。到清朝,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茶文化从广义上讲,分茶的自然科学和茶的人文科学两方面,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指茶对精神和社会的功能。由于茶的自然科学已形成独立的体系,因而,现在常讲的茶文化偏重于人文科学。

中国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但茶文化在中国曾闪耀过耀眼的光芒,然而它在现代中国却似乎受到了冷遇,为常人所不了解。但是茶文化的现代意义不容置疑,其基本精神更是饱含哲理。只要我们合理发扬它的现代价值,用好它,茶文化必将在中华大地重新兴起,实现它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从文化的角度谈茶文化存在的意义 篇2

文组织指出:创业教育是21世纪现代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 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处于同等地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指出:要强化创业教育,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推进创业教育是高校响应国家新举措, 也是学校本身推进人才培养改革的新路径。

近年来, 随着高校的扩招, 每年毕业生数量平均以20%~30%的速度递增,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创业成为当今大学生中热门的话题。据统计, 美国大学生毕业后有25%走上创业的道路, 而中国的大学毕业生中只有不到10%的人能够实现创业的愿望, 并且创业形式单一, 层次不高。为什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在创业方面会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呢?许多学者从各层面对这些差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不少学者认为文化是一个影响创业活动的环境重要因素。

一、文化与创业教育的内涵

文化作为外部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根植于社会深层的, 是由全社会成员所共享的一系列价值、信仰。学者们从管理角度对文化做出如下理解:人们在某一环境下集群性的心理过程, 将文化解释为“用于区分不同人群的、共同的社会价值体系”, 并将文化与特定人群、民族及社会联系起来。

创业教育于1989年“面向21实际教育发展趋势国际研讨会”中第一次提出。“Entrepreneurship”的中文释义为:企业家或创业精神, 这一名词被翻译为“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创业教育可以理解为面向商学院、管理学院等专业大学生开展的创业知识、意识及综合技能的教育, 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成为中小企业的创办者。广义的创业教育则更重视对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创业教育与文化是息息相关的, 不同的国家、民族文化、区域文化都会对创业活动产生影响。

二、从文化角度看我国创业教育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从1998年清华大学第一届创业计划大赛算起,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仅有十几年的历史。创业教育在近几年有了较为快速的发展, 涌现出了诸如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创业型大学”。各级国家机关也开始日益关注创业教育并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 然而和美国相比我国仍处于初始阶段, 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而出现这些问题, 从根本上来说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国传统观念和文化环境所导致的。

1. 受传统观念影响, 创业积极性不高。

我国传统文化认为“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 “满朝朱紫贵, 尽是读书人”的古训劝导学生将出仕作为最佳谋生出路。大部分家长对大学生创业持有怀疑和担心的态度, 认为创业是危险的, 不可知因素太多, 只有别无他选的人才会去冒险创业, 大学生最好的出路是捧上公务员的“铁饭碗”。大部分教师将精力投入到申请科研课题和发表论文中, 同时认为学生就应该好好学习。这些传统观念导致了大学生创业积极性不高。

2. 缺乏风险意识, 创业积极性不高。

从创业的角度来看风险意识实质上就是创新和拼搏精神。大学生风险意识的欠缺可以说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积淀下来的消极一面。中国人“规避风险”的意识很强, 不愿意冒险创业, 缺少创新精神, 缺乏个人自主意识。中国的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独立成长意识, 学生在走进社会之后普遍表现的是心理素质较差, 不能承受社会压力, 对挑战和社会责任产生了恐惧感, 缺少创业所需的坚韧自信的心理品质。

3. 创业文化社会基础薄弱。

社会媒体对大学生创业的评价也不一, 不少评论者明确表示反对, 认为大学生创业缺乏经验和资金, 其成功机会渺茫。其次, 我国创业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中也十分缺乏, 注重应试教育, 忽视中小学生创业创新思维的培养, 从中学的应试到大学的创业, 思维难以一下子转变。这些都从某种程度上阻碍了高效创业教育绩效的提高。

三、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文化基础

美国是世界上实行创业教育最成功的国家, 它的创业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个从小学直到研究生的一个较为完备的整体体系。从文化角度看,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有着无可取代的良好文化基础。

1.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移民国家, 他的移民来自全世界各个地方, 数量众多, 信仰和文化背景各异, 有着各种各样为数众多的宗教信仰, 这是其它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移民者具有勤劳勇敢、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创业精神, 他们对生活有美好的向往, 为了这个目标而不算努力, 不断创新, 这些特点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的发展。移民文化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创造性、世界性和多样性。正是因为这些文化特点的熏陶, 使得美国高校的创业文化氛围高涨, 高校创业教育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2.美国的实用主义思想渗透到了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实用主义文化强调实践, 注重实效, “有用即真理”是他们的口号。众所周知, 美国社会是鼓励创新和发明的社会, 发明创新层出不穷, 对于美国人来说, 所有发明出来的东西必须经过实践证明是有用处的, 如果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没有用的东西, 就得不到认可, 也不会拥有市场。在实用主义者看来没有永恒的真理, 因此他们不盲目崇拜真理, 他们敢于大胆质疑、讲究积极进取。在这样的文化传统影响下, 形成了MBA创业教育、本科创业教育、社会创业教育等多样化的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类型。

3.美国的个人主义文化也是影响学生创业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法律保障体系主张个人权利应该受到法律保护, 社会应该为个体的发展创造平等的竞争机会。这个体系主张创造平等机会和非平等收入。收入的平等不可能实现, 但重要的是, 要向每一位准备参加竞争的人提供平等的机会。”他们认为社会应该为个体的发展创造平等的竞争机会, 同时他们也深知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共同合作。

四、从跨文化角度研究中美两国的差异, 美国的创业教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美国的创业文化是经过历史的沉淀积累下来的, 我们需要借鉴的是要在创业教育中融入这样的理念:要培养创新创业理念, 从基础教育做起;培养学生的务实创业精神和冒险精神;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找到我国创业教育存在的根本问题, 然后系统地对中国和美国的大学创业教育从各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不仅仅是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学习更要从根本的文化原因去了解, 比较和分析, 并借鉴, 从各个时期的不同发展了解其特征, 充分了解美国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和优势所在, 大力推进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基础的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更新我国创业教育理念, 健全创业教育运行机制, 改进创业教育实施办法和手段, 努力促进我国由知识型大学向创业型大学的转变。

参考文献

[1][美]杰弗里·蒂蒙斯, 小斯蒂芬·斯皮内利著.周伟民, 吕长春译.创业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杜, 2005:12.

[2]房国忠, 刘宏妍, 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 2006 (12) .

[3]季学军。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历史演进与经验借鉴[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 (2) .

[4]梅伟惠。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 2008 (5) .

从文化的角度谈茶文化存在的意义 篇3

孔子对文化传统的分享可视为其传播实践的起点,其中渗透着孔子传播思想中最重要的观念之一——“学”。《说文解字》解释说:“学,觉悟也。”段玉裁注:“学觉叠韵,《学记》曰: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由此可知“学”意味着一个逐渐深入的循环过程,从实践上看就是在教与学的双向交流中不断获得对世界和人生的深刻认知,并達到觉悟。孔子一生都非常好学,他认为自己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不是先知先觉者。他学习的是自己爱好的古代文化传统,而且学习的态度是勤奋敏捷地去“求”——尽可能获取相关的信息。他还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孔子根据人学习与否对人进行划分,可见学习在他看来是“成人”的关键。

孔子好学,但他没有具体的师承,我们只知道他生活在保存了丰富文化传统的邹鲁之地,这为他自学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他少年即有志于学,一生勤奋求知。孔子处处留心学习,没有专门的老师进行传授。

孔子自己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孔子的自学能力表现在他能够择善而从的自觉与主动之中,择善既包括对文化传统及发展趋向的选择,也包括对具有特长的师长的选择。“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属于前者。至洛阳向老子问礼(《史记·孔子世家》)、向郯国国君请教“官制”等则属于后者。可见孔子自学而不断进步,与他择善而从有直接关系。这种对文化传统主动的探求,是好学的重要表现。

在孔子看来,“学”是一个接受文化传统并将自己的人生意义融入其中的过程,既有传承也有创新,是对生命的塑造和对人生意义的探求。他将“学”与学习具体的谋生技能明确地区别开。樊迟想学习耕田种菜之类的实用技能,被孔子斥为“小人”。孔子关注的不是掌握稼穑等实践技术,而是学习“礼”、“义”、“信”等人文知识,分享文化传统并参与到推陈出新的创造过程之中。“学”是获得和接受传统文化的精粹,同时也涉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对传统进行创造性的运用和拓展。因此,孔子不仅强调“学”具有的仿效的一面,也强调“思”——“学”具有的反思和创造的一面。在孔子的传播思想中“学”与“思”相互作用不可忽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这些说明,“学”与“思”互相转化,传承与创新不断推进。用孔子的话说即“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学”与“思”的互动转化是有效的传播和交流机制,文化的习得性和塑造性由此体现出来。每个个体都出生并成长于既有的文化环境之中,“自我”的形成离不开内在传播,“学”与“思”的交互流动不断加深着对传统与现实的理解。因此,孔子强调“学”与“思”的意义在于创造性地充分运用已拥有的文化传统,这是理解自身所处时代和环境的必要条件,也是自我得以实现的基础。

孔子三十多岁以后直到五十一岁出任中都宰这段时间,其主要活动是读书、学习与教学授徒,“学”的意义已略如上述,它是不断学习与反思的过程,贯穿孔子的一生。“立”的含义是“立于礼”,孔子对此非常重视,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日》)他教导儿子孔鲤也说:“不知礼,无以立。”(《论语·季氏》)清人刘宝楠《论语正义》解释说:“诸解‘立’为立于道,立于礼,皆统于学,学不外道与礼也。至三十后,则学立而德成之事。”可见“立于礼”是学习的结果。孔子通过学习,到“三十而立”之年,自觉地接受了文化传统并将其作为自己立身处世的基础。“四十而不惑”,即孔子所谓“知者不惑”(《论语·子罕》、《论语·宪问》),就是智者心中没有疑惑、惑乱、怪惑,不片面地刻意求深,不过分地做出诡异的行为吸引别人的眼光,欺世盗名。将“三十而立”与“四十而不惑”合起来理解,就是孔子通过对文化传统不断地“学”与“思”,对人类过去创造的制度、信仰、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有了深刻理解,在与历史保持连续性的同时,也建构起自己的心理或认知图式,这是由文化传统、社会现实、内在心理过程三者互动而促成的,是充满意义的内在传播。

对于孔子来说,“礼”是一个汇聚社会政治、人生理想、知识文化、信念感情等诸多意义的重要平台。作为一种文化遗产,“礼”传達了先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具有某种重要的教诲意义。个体在践行礼的同时,礼也塑造着个体。孔子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论语-述而》)孔子认为有一种人自己不懂文化传统而凭空造作,这是不足取的。他赞同的是多多地学习,有选择地加以接受,认真地看,全记在心中,这是对待以“礼”为核心的文化传统的态度。在这个过程中,个人融入传统而得到塑造。我们在《论语》中看到一个努力学习文化传统并亲身实践的孔子。他温和而严厉,有威仪而不刚暴,庄严而安详。这是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诲与熏陶的缘故。“礼”还为个人修养指明方向,在个人参与社会的过程中传達了道德、智慧、审美以及庄重的仪式感。《论语·乡党》中记载的孔子日常生活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孔子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了“礼”的上述功能,成为一个不惑的智者。他以“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原则为基础,接受文化传统,又扬弃传统僵化的部分,有所创造,在现实生活中呈现着传播的本质,“所有人类行为都是在做一件异想天开的事,我们先是用符号创造了世界,然后又居住在我们所创造的世界里。”(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孔子接受了传统文化创造的世界,又居住于其中并进行再创造。“立于礼”和“知者不惑”就在接受与再创造的过程中产生,教学活动体现着他文化传统接受与再创造的努力。

孔子的教学方式可视为有效的人际传播,在他注重人的精神世界的长成,注重对情感、品德、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在师生对话中也给弟子们充分的回应与反思的余地。他的教学是完整而深入的传播实践活动。传播的工具性和终极性特征包含在孔子的教学中,而且被作为其教学的重要思想,“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这四个方面有很强的操作性,同时对人的精神世界也具有塑造l生。“文”即对诗、书、礼、乐等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博学、审问、慎思、明辨都属于此。“行”即亲身实践,将书本知识融入现实生活。“忠”是尽心尽力对待别人,“信”是人与人交往诚实不欺。四者合而为一,就是成就或成全一个人的方法。

孔子的选择和以此为基础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无疑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尽管他终生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尽管他的道德学说屡遭人们批评,但不可否认孔子对中国文化最大的贡献是他以古代文化传统为基础进行了极富成效的教学传播实践,为中国文化开辟了一块富有魅力的精神家园。

从文化的角度谈茶文化存在的意义 篇4

文学的影响

科目:语言学

班级:英语教育(一)班

作者:李永莉

从莫言获奖的角度谈语言文化对文学的影响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化的传承。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对于语言的内在系统,需要从语言的形式和结构上作分析,并对语言的社会功能和其它外在因素进行探讨。

语言在人类的一切活动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然而,人类的语言现象又如此神秘,是人类迄今尚未完全了解的东西。自古以来,语言学家们都试图从多方面对语言进行探讨,形成了许多语言学流派。归纳起来,现代语言学主要来源于两大传统:语文学传统和人类学传统。语文学传统从比较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开始,根据文学作品和书面文献的研究对语言进行分析和比较。19世纪语文学家的工作为现代语言学的独立研究奠定了基础,后来发展到布龙菲尔德的结构主义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这一传统的继承者强调语言的自然属性,把语言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独立的系统,把语言学看成是一门横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独立的边缘科学。人类学传统指运用人类学方法去研究没有书写系统和文字传统的社会集团的语言。人类语言学的研究传统诱发了文化语言学的出现和兴起。通过从文化的角度来考察语言的交际过程,语言学家们发现人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不仅涉及语言系统,而且涉及同语言系统紧密关联并赖以生存的文化系统。

在语言和文化的研究方面有两种提法:“语言与文化”和“文化中的语言”。为了界定语言与其它文化现象的关系,有的语言学家将文化分为两大范畴,“大文化”和“小文化”。其中,语言与大文化的关系是从属关系,与小文化的关系是并列关系。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如果把文化作为一个包罗万象的总体概念来看,则语言属于人类总体文化,即大文化的范畴。但它在总体文化中的地位比较特殊,与总体文化中的其它成分(即)小文化的关系是相对应的。因此可以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与人交际的工具,也是使人与文化融合一体的媒介。它随着人类的形成而形成,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而变化。从小文化角度来看,语言和文化是同步发生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语言的丰富的发展。有了语言,人类就有了文化。语言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重要标志。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原始人与动物有许多相近之处,但是人产生了语言,动物却没有。原始人具有宗教、信仰、道德、习俗等属于文化范畴的东西,动物则不可能有。人类用语言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反过来影响了人类,促使人类走向更大的进步。自古以来人类社会积聚下来的文化遗产给语言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人类的语言是人类社会文化中的语言,它与人类社会、人类的文化有着许多密切的关系。

在文化结构中,语义的基本单位是“义素”。义素是词位通过文化结构表示语义的基本单位。一种语言中的词位和义素之间的关系是基本稳定的。这种稳定关系反映出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同时使语言成为了解文化的钥匙。但是,词位和义素之间并不一定总是一对一关系。即使在同一种语言中,不同地区或不同社会圈子的人的不同文化行为也会影响词位和义素的对应关系。一种语言的语言结构是一个完整的语音符号系统和书写符号系统,是一种语言区别于另一种语言的根本所在。不了解一种语言的语言结构,就无法辨认该语言的语音或书写的符号,并从中获取语义。没有掌握法语语言结构的人,就很难辨认法语字母不同组

合后所表现出的词义,同样,不懂俄语的人,也会把俄语当成抽象的字母组合,根本不懂它所表达的词义。

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产生的影响分析:

汉语言文字是华夏五千年文明文字文化所沉淀来的一种特有的语言与文字。汉语言文字以其独特的音形字义为中国文化增添了一份亮色。而中国文学在中国文化中又极具代表性,汉语言文字乃中国文学的基本架构,也是中国文字学中的奇迹。汉语言文字承载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变迁,为文学的发展做出口巨大的贡献。汉语言文字主要分为汉语言及汉文字两大部分,中国文学文化的发展在其基础之上获得了极为丰厚的理论依据。

一、简析汉语言文字具有的特性

汉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很多语言一样,其初衷都是为了人和人的沟通交流,为了相互之间的理解。但是汉语言文字和其他语言还存在不同之处:第一,汉语言文字有其他语言不可奇迹的望文取义的功用及独特的拼写结构;第二,汉语言的语音拼读中,生母和韵母搭配产生的读音和语义与别的语言文字大相径庭;第三,汉语言文字有简洁的结构,但是它的一字一音、一字多义、一音多字、一字多音的现象丰富了汉字的文化;第四,汉语言文字组合产生的词汇以言简意赅著称;第五,汉语言因为其音律的特点,在组成文章的时候能使其变得顺口,其他语言文字不能和汉语言文字的艺术性相提并论。

二、中国文学与汉语言文字之间的联系

汉语言文字与中国文学之间的关系就好比人和社会的关系。人是社会的基本元素,有人的存在才会有社会,社会才能发展,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才能让文字不断的丰富。汉语言文字能够组织成优美的文章,诸多美文又组成了中国文学。汉语言文字的存在让中国文学有了存在的基础及发展的源泉。由此而言,汉语言文字和中国文学的关系和其他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一样,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一起进步。

三、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产生的影响分析

1.中国文学的独特性源于汉语言文字的与众不同

汉语言文字在世界上是最为古老的语言文字之一,历史悠久。而中国文学也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成为中国文学领域中最辉煌灿烂也是最具活力的一个部分。然而,中国文学之所以能成为一支艺术奇葩,很大程度源于汉语言文字具有的独特魅力。汉语言文字从音、形、字、义及词汇组合上都与其他语言有着莫大的不同之处,这些文字和词汇的组合使得中国文学在读音上展现出情感和文字并重,简言表达深意的效果。

2.中国文学广阔的想象空间源于汉语言文字的意境创造

经过数千年岁月的变迁,汉语言文化益发博大精深,其抒发的感情,融入的意境可以以人不同的遐想空间,汉语言的美妙之处尽显其中,在中国的文学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诗词、剧曲及小说,构成了中国文学。在这些文学作品之中,有很多美好的描写,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一句仅一个“绿”字就将江南的春色尽收笔下,同时也将作者思乡之情融入诗句中。再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句将作者观景与人生哲理融为一体,要想看得更远,首先就要丰富自己的内涵。可见,中国文学的艺术魅力通过汉语言文字淋论漓尽致的展现在世人面前。

总之,中国文学的发展是一部基于汉语言文字记录的漫长而辉煌的发展史,是一座奇葩异卉争相斗艳的艺苑,也是一座令人向往的神秘的文字宫殿,这里蕴含着一个伟大民族的深厚的文化,深邃的灵魂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莫言获奖的多重意义:展示当代中国文学的气象

莫言获奖,可谓汉语文学凭借自己的艺术水准和文化承载力获得世界承认的一个重要标志,能够把世界目光引向中国作家,成就了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进行密切交流的契机。就文学性而言,每一个成功的作家都有自己创作的独特性和话语表达方式。莫言因其作品“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结合在一起”,成为诺贝尔文学奖中国籍作家第一人,填补了中国文学界的空白。对于有着两千年文学传统、急切融入世界的中国而言,这无疑是一件大事、喜事。

小说家莫言,以自己特有的叙事方式、语言风格和文学创造力,在同时代作家中脱颖而出。通过《红高粱》《欢乐》《天堂蒜薹之歌》《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等杰作,以一个作家特有的立场和方式,有效地介入了当下中国的现实。这位中国北方农民的儿子,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他把肖洛霍夫的恢弘、马尔克斯的奇幻、拉伯雷的狂欢、蒲松龄的诡异、冯梦龙的清澈、段成式的庞杂、果戈里的诙谐和雨果的道德感融为一体,他的小说语言激情澎湃,宛如黄河泛滥,冲刷出一片全新的语言河床,在现代汉语写作史上留下一道罕见的语言奇观。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莫言小说创作及其意

从地域文化的视角来研究文学现象和作家创作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又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每一个有着独特风格和鲜明个性的作家,都与一种特有的地域文化血脉相连,并且都秉承了一定地域的历史文化渊源,生之养之育之的土地,不仅给予作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灵感和素材,而且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审美情趣、思维方式、文学观念、创作风格、心理结构,其创作必然打上地域文化的烙印。地域文化对莫言小说创作的影响莫言的家乡山东属于齐鲁文化区,这里有着丰厚的地域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崇尚气节的爱国精神、经世致用的救世精神、人定胜天的能动精神、民贵君轻的民本精神、厚德仁民的人道精神、大公无私的群体精神、勤谨睿智的创造精神。浓厚的文学传统众所周知,莫言出生地是山东高密,与孕育了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淄川同属一地。《水浒传》和《聊斋志异》便是这个地方的突出代表,前者是歌咏杀人放火、敢作敢为的豪杰行为和“替天行道”的侠义精神,极富叛逆色彩;后者表现和探寻狐仙鬼怪的幽冥世界,追求想象的满足,神秘、玄妙,不拘俗套,显得放达活泼、轻松自由。莫言十二岁失学后成为了一个地道的农民,他除了自己能找一些杂书看看之外,所接受文学和文化的教养大多数来自高密的民间传说,他有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爷爷和一个满肚子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的奶奶,从小对鬼怪传说便是耳熟能详。就是在这种民间文化的浸淫下,“仙话传说”、“灵异想象”深深植根于莫言的心灵与情感深处,莫言传承了蒲松龄“聊斋”式的叙事模式,以未受浸染的民间乡野的自由想象为基础,超越现实,沟通阴阳两界,将齐文化、时空转化的叙述模式和神怪小说传统有意识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了充满神秘氛围的高密东北乡。独特的民俗文化民俗是一种社会文化积淀,可以称之为“民族心理”或者“民族情结”,因为一国有一国的民俗,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民俗,某个地域有某个地域的民俗,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莫言的出生地高密县尤其突出。地域文化在莫言小说中的展现作品中的地域文化特色或风格来自描写对象,包括特殊地域的环境、人物、风俗、方言、文化传统等,作家的作品里我们经常看到作者自己的影子或是作家自己熟悉的东西。莫言的作品也不例外。也正因为此,才有了“高密东北乡”这一文学地理名词,高密为莫言创作提供的素材既有历史或者现实的人物和事件,也有民间传说故事。在经过莫言的改造后,现实的人物成了小说的艺术形象,现实的事件则成为小说的情节和细节。《丰乳肥臀》中许多令人觉得匪夷所思的细节,例如上官鲁氏把豌豆吞进胃里回家后吐出来给饥饿的孩子们吃的事例就是取自莫言村里的人们的真实经历,历经人间苦难而决不向命运低头的上官鲁氏则是莫言母亲的真实写照。高密民间的泛神论色彩的动植物崇拜意识,以及三大民间艺术“剪纸、泥塑和扑灰年画”等,这些民俗内容有的直接构成了莫言小说的创作题材,如《翱翔》中新娘燕燕在逃婚中如蝴蝶般飞舞;《檀香刑》中具有特异功能的“虎须”;新近的《生死疲劳》中的“阎罗殿”与七道轮回;《球状闪电》中的“刺猬”,《奇死》中的“狐狸”、“黄鼠狼”,《白狗秋千架》中的“狗”,《红高粱》中的“红高粱”等。重要的不是这些“动植物”构成了创作素材,而是这些“灵物”扩大了作家“感觉”想象的范围,体现在作家的感觉叙事中。而且很大程度上,这些“灵物”就寄托了某种理想的生命品格。此外,便是流行在高密一带的“茂腔”,在被称作一次有意识的大踏步的撤退的《檀香刑》中,茂腔不但是小说中最抢眼的“声音”,而且还决定了小说的基调:凄婉,悲凉,如泣如诉。

他使作品超越区域性的手段之一是把原乡当做一个开放性的艺术世界来处理,把发生在天南地北的事情都放到高密东北乡这块热土上来写,把在外地获得的丰富的感受带回到故乡来加工。莫言把乡土材料和乡土色彩同现代社会的实质、人的生活、人的本质和人类文明的普遍意义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对自己故乡的生活方式的描写,传达了某种带有普遍性的人类生存状况,将一般的乡情描写转化为对人的生存的领悟和发现,他从一个特定的地方、特定的时代的特定生活切入揭示生活的本质反映人性的普遍内容,从而使他们的作品能够出自故乡而超越故乡。

从文化的角度谈茶文化存在的意义 篇5

音乐人类学是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或文化中的音乐来看待的。音乐其实是人类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音乐人类学又称音乐民族学或民族音乐学。在20世纪50年代被称为“比较音乐学”,完成这一学科名称的更换主要是荷兰的音乐学家孔斯特。美国在音乐人类学的发展中也有重要的地位,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音乐人类学家胡德提出了“双重音乐能力”的观念,梅里亚姆的《音乐人类学》被视为该学科的经典之作,当代音乐人类学的研究范围已扩大到人类所有社会的音乐文化,具有明显的文化多元的世界观。

一、从人类学看音乐文化

音乐和文化并不是新名词, 但是把它们结合在一起来研究、探讨和认识却是近五十年以来的论题, 是人类音乐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促使这个思想或观念转折的动力并不是来自音乐领域本身, 而是人类学。音乐不只是音乐本身,音乐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内容的真正源泉是人及其文化。这样就解释了为什么不同地域产生不同的音乐, 不同时期有不一样的音乐, 那都是因为不同的社会时空和传统经纬中的不同文化所致。

音乐人类学学科建立之初, 音乐文化的研究受到了人文学科的影响, 如人类学、民族学、民族音乐学、古典进化论、比较音乐学、文化相对主义、田野工作和参与者观察、文化区域和音乐文化、传播主义、功能主义和结构功能主义、心理人类学、行为主义、文化变迁、文化生态学、新进化主义、都市人类学、认知人类学、象征人类学、演奏经验及交流、反思论的人类学, 此时, 音乐成了文化。音乐与文化合为一个词语成为“音乐文化”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复合行为, 而事实上是体现了一个人类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或者更严格地说是“ 回归自我”的过程。虽然“音乐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概念出现只有半个多世纪, 但它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进入了一个质的飞跃。中国音乐源远流长的历史性,形成了无比深厚的文化积淀,它们为音乐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丰富的给养。时至今日,通过存活的传统音乐,我们仍然能强烈地感受到穿越数千年历史传递给我们的所有关于音乐的信息,仍然那样富于活力、息息相通、连绵不断。沉潜久远的中国音乐,带着历史的厚重感,蕴藏着丰厚的音乐资源、繁复的题材、多样的风格,犹如千百年来堆积而成的无际矿藏,供世人开采挖掘,进发出璀璨的音乐之光。我国音乐一方面贪婪地吸取着一切可触及的外国音乐,一方面又显示出自身磅礴的气势,体现了中国音乐的巨大融合性。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中国音乐和世界各国音乐的相互交流和融合始终不曾止步,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交流和融合将会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广泛,这不仅是历史潮流的推动,也是顺应时代的`大势所趋。

二、从人类学看音乐教育

当今的音乐人类学采用当代人类学的视角, 其研究对象包含从人类生涯开端到目前为止的全部人类社会的音乐行为。将音乐教育与人类文化紧密联系起来, 这种人类文化是民族文化和多元文化的相交融的一种文化。

英国民族音乐学界的泰斗, 已故的约翰﹒布莱金倡导了多元文化背景中的音乐教育 这种新概念。国外的多元文化教育体现了对社会问题的一种回应,他们在比较音乐学、音乐民族学、音乐人类学以及国际比较音乐教育等领域学术研究的历史, 至少包含了上千名学者、教授、博士生对世界上非西方音乐所进行的严肃认真的研究所产生的成果, 揭示了人类音乐文化资源的丰富多彩, 促进了发达国家音乐教育中欧洲音乐中心主义观念的改变, 使音乐教育从单一音乐视野转向全球多元文化音乐的视野。其次, 国外音乐教育在多元文化人类学的背景中不断发展本土音乐文化教育, 如美国黑人音乐、爵士音乐等, 他们还不断加强世界文化意识, 积极学习世界各国不同文化, 为美国的音乐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开创了许多新的音乐教育领域。

另外,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扶持。因此, 将民族音乐、流行音乐、民俗民间音乐引进并融入中小学音乐课堂, 让当代青少年学生更为全面、更为直接地接触中国社会音乐文化, 感受其博大精深, 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有利于培养更多、具有深厚社会音乐文化底蕴的优秀人才, 有利于弘扬和发展社会音乐文化, 更快地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

经过走访和调研,我发现长期以来我国音乐教育采取的是传统的、固定的教育模式, 教学内容单一、呆板, 学生对教学内容陌生、不喜欢。而社会音乐文化却是一种音乐现象和文化精神的综合体, 它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变化, 这种变化必然要在音乐教育中产生映射。这就说明, 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只有二者的协同发展, 才能使社会音乐文化不断得以传承, 只有改革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 才能使音乐教育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柯达伊说过: 民族文化是表明民族本性、民族尊严、民族意志的标志, 民族音乐具有民间意义, 而且更具有民族意义的一项财富, 它是属于全体人民的。如果以一种严肃的态度去追求有机、发展的音乐文化, 就必须通过教育, 使其为全民所有。只有首先让儿童生活在音乐的母语环境中, 才能使儿童深切地感受到民族的历史、民族的文化、民族的情感。民族音乐保留在音乐课堂是二者协同发展的基础,它对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作用是长久的、永恒的。特别是我国优秀的民歌民乐, 体现着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独特风格,是我国社会音乐文化的宝贵财富, 因此,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必须重视民族音乐的传承, 才能体现音乐教育的民族性。音乐心理学专家告诉我们: 兴趣的形成与人的认识发展、与社会音乐环境有密切关系。可见, 净化中小学校园音乐文化环境, 创造民族音乐学习氛围, 大力培养中小学生的民族音乐兴趣, 是促进音乐教育发展的可行之举。这种社会音乐的环境主要还得靠中小学音乐教育者来改变。如果把一些优秀的民族歌曲保留在中小学音乐课堂, 让青少年学生了解我国民族音乐文化, 既能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 又能陶冶情操; 既培养了他们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又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 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这不仅体现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效果, 同时也传承了我国社会音乐文化。

那么,除了要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音乐以外,流行音乐也是当今社会音乐文化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它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流行音乐中有不少优秀的进步的音乐作品, 是可以适当引进中小学音乐课堂的, 很多流行的公益性的歌曲内容就非常健康, 这些流行歌曲为公益行动、公益慈善事业提供服务, 提倡社会主义新风尚,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倡导以社会公德观念为根本, 立足于使更多的公民树立健康文明的行为规范。它们主要以宣传关爱他人、渴望世界和平、保护地球环境, 提倡文明公德等社会公益性内容为主, 不以牟利为目的。因此,适当地在音乐教育中融入流行歌曲对学生的身心成长是极其有帮助的。

我们再次审视音乐人类学中的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其实无论是哪方面,它们的动态和走势的舵就掌握在人们自己的手中。要想将音乐真正融合在人们的生活和教育里面,我们就必须知道我们真正要的人类文化是什么,只有这要,音乐才能真正成为人类生活中的美好。

参考文献:

[1]管建华.《音乐人类学导引》.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

[2]管建华编译 .《音乐人类学的视界—全球文化视野的音乐研究》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特里斯·M·沃尔克.《音乐教育与多元文化[ M] . 田林, 译》.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4]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 M ]》.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

从文化的角度谈茶文化存在的意义 篇6

那么,一般情况下人会对什么样的事情会感兴趣呢?人们对自己擅长的事情会有成就感,会感兴趣;人们对于符合自己的个性的事情会感兴趣,比如内向的人希望多做研究、机械类的工作,外向的人希望多做挑战、外联类的工作;人们对于收益高的事情会感兴趣;人们对于可以让自己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力的事情会感兴趣;人们能够让自己不断进步的工作会感兴趣。。。。。。人性的需求和兴趣会很多,综合某项工作或者职业给人们所带来的各方面兴趣和的最大值,应该可以判断这项工作可以吸引一个人的投入的程度。

但是,上述答案还是太多、太复杂,如何寻找一个更简化的答案?上述答案从兴趣的种类来思考问题,那么从兴趣的控制源头来思考,会有什么结果?

兴趣的产生是非常主观的过程,既包含外部作用力,也包含人们自身的判断力。比如一个企业,有员工因为领导者的能力、信用和品质,而产生发自内心的贡献意识和团队归属感,也有员工却对领导者强烈不满,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投入度;再比如一个企业,有员工因为从事自己擅长的工作而自信,也有员工在自己的拿手的领域却表现很不理想,他可能认为自己还有更加拿手的地方,或者企业内部协作要求他服从分配。。。。。。对于这些情况,都相当程度上受到员工自身判断力的影响,他们自己才能够决定什么是可以产生兴趣的工作。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在企业外力加之以员工的一系列激励手段来培养其工作兴趣(这里不讨论工作约束的问题)之外,也必须重视员工自身对于各类激励手段的认同过程,必须讲由企业主导的单向的员工兴趣培养扩展为也有员工主动参与的双向的过程。

所谓双向的兴趣培养,就是既有企业加诸员工的外在激励的流向,也要有员工对于前者的反馈性激励的流向,后者是通过员工的应激性的内在兴趣机制发挥作用的。员工自我激励与企业激励相辅相成,在矛盾、对抗、互动中,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激励循环,员工的兴趣就可以得到螺旋式的提升。

关于内外部激励的管理思想并不是某种创新,很多理论都有涉及。但是我们得深入一步,思考如何获得良好的员工自我激励机制。显然,无论有没有良好的外部激励,员工的内部激励能力都客观存在,只是有大有小而已,企业的任务就是激发和培养员工的这项能力,否则再好的外部激励也是瘸腿。这项工作应该从何入手呢?“文化”,是唯一的答案。

文化不应该仅仅被看为企业的整体性的传承物,脱离了具体而形象的个别员工的意识和行动,文化则无从依托,那就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也就是说,文化才是贯注于每个员工的精神髓质深处的自我激励能力的源泉。

文化是员工的价值观,是他观察和应激于企业外部激励的尺度,直接影响到员工的思维和判断水平——企业文化决定了员工如何判断一项工作对于他的兴趣性,员工兴趣来源于企业文化。对于这个判断,可能有朋友会迷惘,企业文化再好,员工对于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兴趣激励机制也能够统统产生应有的正反馈吗?其实我们也不这么认为,道理明摆着,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是两条腿,分别从外部和内部产生员工兴趣的源泉,互相作用、缺一不可。

那么,企业文化与上文提及的各种不同的兴趣种类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如果说兴趣种类是出于不同角度抽象出来的兴趣的因子,那么企业文化则是让员工获得和激活不同兴趣因子的动力引擎——还有另外一个引擎则是企业制度。企业文化提供了一扇窗,引导员工按照普遍的正确价值观来观察企业的各项管理和外部激励,进而产生应有的应激反应。

综上所述,为了达成或者尽可能接近“将员工的工作转变为兴趣爱好”的目标,既需要通过科学的岗位设置、人员分工、制度激励从外部培养员工的工作兴趣,也需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员工对于外部激励的判断力和正反馈能力,以形成双向度的、循环递进的兴趣提升系统。

从文化差异角度谈英语的谚语翻译 篇7

1 文化差异

由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英语谚语承载了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 它们与本民族文化传统密切相关。

每个民族及其人民都生存在一个特定的自然环境中, 因而不同民族谚语的产生便和该民族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由众多小岛组成的岛国, 四面环海, 地处西半球, 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气候, 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大多与海洋有关, 于是就产生了许多关于船、海及水生物的谚语。例如, 在英语中, 用“The good seaman is known in bad weather.”来表达“坏天气才能识出好水手。”的意思。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涉及到人们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而该民族的谚语作为本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必定会反映出该民族的风俗习惯。在英语中, 最典型的例子之一就是有关狗的表达, 大部分都有褒义。如用“You are a lucky dog.”来表达“你是一个幸运儿。”, 还有“Every dog has his day.”表示“人人皆有出头之日。”

2 英语谚语的特点

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的英语谚语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基本上没有较生僻的词语, 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并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 英语谚语广泛使用修辞格, 使抽象的事物、观点、概念等具体形象化, 增强了形象性和生动性。其主要修辞手法有明喻、暗喻、借喻、拟人、夸张、对偶等。

明喻 (Simile) 通常是用比喻词, 如“like”, “as”等, 把要比喻的事物喻体和被比喻的事物本体联系起来。如:There is no place like home.金窝银窝, 不如自己的狗窝。

暗喻 (Metaphor) 是不使用比喻词而把被比喻的事物直接说成是比喻的事物, 把本体和喻体直接联系起来。如: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

拟人 (Personification) 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叙述或描写, 加以人格化, 赋予他们以人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如: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

夸张 (Hyperbole) 是运用丰富的想象有意识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渲染, 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如:She eats like a bird她食量很小。

2) 英语谚语的句型结构多样化, 具有言简意赅的显著特点。

倒装句, 如:Nothing venture, nothing gain.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被动句, 如:Time past cannot be called back again.光阴一去不复返。

祈使句, 如:Think today and speak tomorrow.三思而后行。

省略句, 如:No pains, no gains.没有付出, 就没有收获。

3 英语谚语的翻译

英语谚语同样作为极富色彩的语言表达方式, 具有生动形象、寓意深刻、言简意赅等语言特征, 反映了英语民族的文化特点。因此, 翻译的过程中, 仅仅是寻求语言之间词汇的同义对等是不可取的, 译者需要注意其字面意思以外的语言含义并结合多种翻译方法, 力求再现英语谚语的语言形象、风格和丰富的内涵。

1) 直译法

直译法就是在忠实原文、通顺达意、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基础上按照字面意思进行翻译, 保持英语谚语中原有的风格。可采用直译法的英语谚语多半是在汉语谚语中也可找到相对应的表达。例如:“break the record” (打破记录) , “All roads leads to Rome.” (条条大路通罗马) ,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患难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等等。

2) 意译法

意译法是指在两种语言之间存在文化差异障碍时, 舍弃原文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 力求译文与原文内容相符合的翻译方法。有些英语谚语因具有特殊的文化背景, 如果采用直译, 会引起读者的理解困难, 此时可选用意译法。如, “Murder will out”若译成:“谋杀终必败露”就比较牵强, 不如译成:“纸包不住火”。再如, “One cannot make an omelet without breaking eggs.”如译成“想吃煎蛋饼, 就得打鸡蛋”, 不如译成“有得必有失”。

通过对英语谚语的讨论和研究, 可以领略到其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风情。在翻译的过程中尽可能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 保持原文的风格。综合考虑具体的语言环境和文化特征, 可采用直译、意译或两者相互结合等翻译策略, 使译文达意确切、自然传神。

摘要:谚语作为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区别于其它语项的特征, 即带有鲜明的文化色彩, 在对其理解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其它诸多的因素, 比如地理环境的差异、风俗习惯等等。在谚语翻译中, 如何把一种文化在另一种文化中再现出来, 需要译者根据具体的语言背景知识, 灵活运用多种翻译策略。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语,谚语,特点,翻译

参考文献

[1]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外国语, 1998 (2) :12.

[2]曾自立.英语谚语概说[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

[3]刘云波.英谚中一种特殊句型的反译[J].中国翻译, 1987 (2) :41-42.

[4]周淑萍.英汉谚语渊源比较分析[J].南平师专学报, 2003 (22) :92.

[5]汪婉萍.英语谚语的译法、归类和使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1 (4) :37-40.

[6]白纯.英语谚语的文化内涵与翻译方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3 (1) .

从文化的角度谈茶文化存在的意义 篇8

[关键词] 教学;实践;数学文化;新课程;探索;渗透

前言

广义地来说,很多知识都能形成一种封闭的体系,有了理论支撑的体系而形成的就是完整的知识文化. 数学就符合了这样的特性,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又有各种公理化的支撑,因此数学渐渐成为一种特立独行的文化. 从表现形式来说,数学往往是形式化的,因此数学新课程要求从感性认知的角度出发,给予学生感性的理解,进而上升到理性的认知,对知识本质的认知有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结合今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来看,笔者觉得:初中数学中“形式化的结果”依旧比较常见,而“非形式化的数学”往往能使学生理解、记忆,但一定程度上却破坏了数学的规律和本质. 依照以往的传统来说,我们不能说初中数学中的“形式化”完全不符合初中生的认知.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西南师大为首的多名教授曾提出“淡化形式”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其用意很明确:淡化(对初中生而言)不等同于否定,只是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需要用不同程度的形式化来教学.

那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怎样突破这种形式化呢?也即是如何将数学知识完美地融入学生的内在体系呢?笔者认为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1)对课堂而言,感受知识—触摸例题—渗透文化;

(2)对学生而言,感受不等—理性归纳—渗透文化;

(3)对教师而言,创新设计—情感目标—小结反思.

从上述三方面进行渗透,既有数学知识的传递,又有数学文化与美的渗透和传承,体现了新课程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在教师正确引导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数学美的熏陶.

渗透

案例 苏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生活中的不等式”,内容在教材基础上精心设计和改编.

1. 教学内容

“生活中的不等式”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从一系列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到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并充分认识不等关系的存在与应用,进而更深层次地从理性角度建立不等观念.

2. 地位作用

“生活中的不等式”是本章的基础,这即是不等关系在本章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对于不等关系的相关素材,可用数学观点进行观察、归纳、抽象,完成量与量比较的过程,感受用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把这些不等关系表示出来,即感受建立不等式数学模型的过程,此外,笔者还努力培养学生更深层次地从理性角度建立不等观念. 另外,笔者认为从知识和文化角度而言,还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感知:

(1)认识不等关系的存在与价值;

(2)感受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

(3)了解不等式的一些基本性质;

(4)建立不等观念进而培养意识.

3. 学情分析

学生能用实数基本理论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思维较活跃,但将实际问题处理为抽象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根据学生特点,整堂课应以生活中的数学、数学中的生活为主线,突出“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课堂设计,使学生的思维品质螺旋上升.

4. 过程简介

(1)创设情境

人文层面案例:NBA球星科比和麦迪都是身高测量值为198 cm的人,他们的身高是否真的完全一样呢?

历史层面案例:我们的祖先已经懂得利用杠杆原理从井中取水,把它们用在生活实践中,体现了不等思想在生活实践中的运用.

意图:从不同层面感受不等关系,从生活中感受数学,并了解“相等是相对的、不等是绝对的”.

(2)两个问题(教材例题1、2,略)

(3)课堂评价

练习1 ?摇用不等式表示:(1)a是负数;(2)x与5的和大于2;(3) x与a的差小于2;(4)x与y的差是非负数.

练习2?摇 用不等式表示:(自编)某品牌酸奶的质量检查规定,酸奶中脂肪的含量f应不少于2.5%,蛋白质的含量p应不少于2.3%.

意图:让学生动手参与,亲身体会,并适时检查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发现不等关系的能力.

(4)文化渗透

经典案例:北师大张英伯教授讲述“之江饭店测电阻”——解决问题不难,难的是有没有不等的意识.

某电工在之江饭店发现由地下室通向6层楼的三根导线的电阻不同. 如何测量?一根一根测量做不到,于是联想到联立方程. 在6层楼上把x与y,y与z,z与x分别连接上,得到一个三元一次方程组:x+y=a,y+z=b,z+x=c,解之,即得x,y,z.

正如清代学者袁枚说:“学如箭镞,才如弓弩,识以领之,方能中鹄. ”解这样的不等式不难,难的是在“看不见数学”的地方发现数学,具有良好的数学意识,这样的拓展能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触动.

意图:用经典的案例启示学生,方程不难解、不等式不难证,难的是在看不见数学的地方发现数学、在实际问题中发现不等关系的眼光,启发学生培养良好的数学意识.

(5)课堂小结

①学会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

②掌握不等式性质及简单的证明;

③教师补充:在生活中挖掘数学元素,用数学的眼光感受生活.

古人诗云: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云深不知处,只在此山中.

意图:整堂课以“寻隐者不遇”结束,目的是唤醒学生像追寻“师”一样不断进山寻找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探求生活中的数学元素,欣赏数学的真善美.

5. 文化探索

本课是笔者设计展示的一节课,期间将教师对不等关系的理解,通过教学设计,使学生、教师和课程的多元融合达到了极为紧密的地步,通过这些探究(既来源课本又高于课本),使学生在整堂课兴趣盎然. 本堂课的融合具体体现在以下两点:

(1)从知识技能上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实际背景,通过具体情境建立不等观念,并能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 即体验数学中的生活.

(2)从情感目标上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体验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鼓励学生用数学观点进行观察、归纳、抽象,使学生感受数学、走进数学、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通过对富有生活化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顽强的探究精神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同时感受数学的应用性,体会数学的真善美,感受数学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欣赏数学思考背后的人文情景.

思考

通过本节课的尝试,结合笔者的一些亲身体验,笔者始终认为:初中数学教学要与时俱进地改革,尤其在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方式多元化、教学形态多行化的今天,教师要多读课外书,以扩充自己的知识,把初中数学教材内容教授得丰富而圆满,既带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也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还能将数学美进行有机渗透,这些方方面面的多元融合,正是一个教师追求的教学境界. 从本课中,笔者感受到:

(1)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应围绕生活中的数学展开,以情境问题开始,以生活问题结束,始终坚持数学问题生活化的设计原则. 笔者采用“感性认知”“理性归纳”“思维提升”三步走,让学生的思维呈现螺旋式上升.

(2)教师对概念类课程的设计以“问题新颖化、课堂情趣化”为基调,逐步渗透一些数学文化,就数学教学而言,应通过数学教学过程中展示的数学美,使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和欣赏提高到文化层面,进而达到激发学生喜欢数学、热爱生活的目的.

从文化的角度谈茶文化存在的意义 篇9

1.中国梦不是一个人的梦,是民族、国家整体的美好理想。A

A.正确B.错误

2.中国的梦就要有中国的特点,要有中国的(B),所以我们中国梦一定要讲到中国人自己的理想。

A民族主义、文化产业B民族性、文化性?

3.美丽中国是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也是中国梦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A

A.正确B.错误

4.一个梦想诞生的时代,魏晋南北朝这个时期出现了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理想性的东西,就是(B)美丽的中国。

A美丽人生、美丽心灵B美丽的环境、美丽的世界

5.一个社会梦想的诞生,一个是美丽中国的诞生。这两个时代我们看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中国的(D)。

A冷战时期B南北朝时期C文艺复兴时期D分裂时期

6.“敬鬼神而远之”,这是谁提出来的?(B)

A老子B孔子C孟子D庄子

7.中国文明的社会理想是整体性的一个是社会理想、一个是(C),这两个伟大的理想是在两个特殊的历史时代提出来的。

A美丽人生B美丽心灵C美丽中国D美丽世界

8.(D)是中国人的梦想,也是中国人和自然环境特有的关系,因为十八大里面讲了一个生态强国。

A美丽人生B美丽心灵C美丽世界D美丽中国

9.十八大提出的中国梦是(B)中国最穷困的时代,在中国心目中产生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代表一部分进步的力量追求这个梦想。

A19世纪B20世纪C21世纪

10.历史上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时期叫文艺复兴。

A正确B错误?

11.中国人提出非常具体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就是在(C)提出来,可以说是非常成熟的,非常有特色,关于社会的中国梦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A老子的时代B孟子的时代C孔子的时代D庄子的时代

12.(B)这个概念自从诞生之后,就成为中国人思想当中、精神当中非常核心的价值观。

从文化社会学角度看 篇10

以人为本的文明城市建设,要求有一个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和美的城市社区环境。其中,绿地、安全、平静、整洁等环境质量指标是文明城市的重要尺度。但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并不是单纯追求物质文明成果,更重要的是追求城市人的文明。它要求市民的文明要与城市的文明设施相对应,要求城市生活主体市民对文明成果的自觉创造和保护。因此,城市环境与设施虽重要,但城市人对设施的态度更为重要。只有以高水平文化教养的市民与高质量的文化环境相配,才能真正体现文明的内在品质。也就是说,以人为本的城市文化内涵,要求环境符合人性,更要求人在环境中展现人的尊严与美,要求人与城市环境协调统一。因此,建设文明城市,根本在于市民的精神面貌、道德水准、人际关系、文化习俗等方面的教养,目的在于提高城市生活的文化质量。

基于城市文化的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的思考,不能不使人感到,城市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我们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满足城市文化内涵的要求。

第一,建立家庭、学校、社区统一的城市教育体系,提高市民的整体文化意识。市民的文化意识是城市建设的根本任务。目前,城市社区教育存在着空白。这样,导致中国城市文化建设中,未能建立起完整的市民教育体系,使广大市民缺乏市民意识和社区成员意识,因而缺乏对城市和所在社区的关怀意识,参与意识、维护意识、建设意识,表现出在公共生活中公德意识的欠缺和行为方式不文明。遵循城市文化的内涵,必须考虑如何建立有效的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加强社会理想和责任感教育、开放意识与变革精神教育、社会公德与市民人格教育,以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教育。通过教育,促进市民的文明意识的成长,培养其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的参与意识,确立爱护城市形象的市民意识。第二,建立城市历史文化、现代文化相统一的城市特色文化体系,塑造有个性的城市文化形象。城市的文化特色,既是城市的外在环境,也是指城市的精神生活,不仅包括现代文化,也包括传统文化。城市的特色文化可以是某种资源、某种工艺、某种优势。塑造城市特色文化,从外在方面讲,它可以增强城市的“可识别性”,鲜明的特色产生出独特的美感,增加城市的魅力,展示城市的生机和活力。从内在方面讲,塑造城市特色文化,是文明城市的文化内涵的要求。独特的城市文化,将形成特有的文化氛围,培养出特定城市文化人。这有助于市民形成热爱自己所居住城市的情感和自豪感。建设城市特色文化,首先是创造本城市新的文化特色。在创造城市特色文化中,应注入人文精神,融入优秀的文化传统,时刻把握城市文化的内涵,即塑造城市特色文化的目的在于促进市民形成共同的审美观念和强大的内聚力,促进市民人格的提高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培养民族自豪感、献身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第三,建立主流主义、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相统一的城市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不同文化素质的市民有不同的文化需求。单一化的城市文化不利于城市文化建设,因此,城市文化应该保持多层次和多样化发展状态。目前,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受到大众文化的严重冲击,而大众文化感性化、平庸化、低俗化的倾向,影响了相当一部分市民,使他们缺乏对文化意义的思考,缺乏对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使其文化欣赏品位不是在提高,而是在逐渐下降。不仅如此,某些大众文化产品完全放弃道德理论,诱导一部分大众文化欣赏者堕落。为此,在文明城市的追寻和建设中,必须提倡主流文化,让主流文化占领城市文化阵地。同时也要引导市民的文化欣赏品位,增强对各类文化的评价能力。

从文化角度浅谈美国选美比赛 篇11

关键词:美国小姐; 开场白; 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002-01

近年来,“选美活动”或“选美比赛”在中国从稀有事件迅速发展到大众追捧。选美活动或选美比赛是一种主要基于选手体态外貌的竞赛。不过如今的选美比赛评选标准也融入了个性展示、才智比拼以及回答评委的提问等。

一、美国小姐的历史及简介:

美国小姐是始于1921年的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选美比赛,参赛者是每个周的选美小姐冠军,大多为学生,更注重才艺。2010年1月30日举办的年度决赛时该项赛事的第89次盛会,53位来自各州的佳丽参加了最后的角逐。

每次总决赛的第一名将成为该年度的美国小姐,紧跟其后的几位参赛者分别被称为1st runner-up, 2nd runner up, 3rd runner-up。这些优胜者可以得到攻读大学的奖学金,并且有义务作为亲善大使参加本年度的社会公益和慈善活动。

二、2010美国小姐开场白分析

在这些比赛环节之前的入场仪式上,每位参赛佳丽都要说一句开场白。其实就算有一天的世界,也没办法介绍清楚自己所代表的州。而千言万语要浓缩成一句话的时候,这仅存的一句话就会被赋予格外多的内涵,而这些语言的背后包含了浓厚的文化背景知识。为使读者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这些语言的精华,使读者的英语水平更上一个台阶,下面笔者罗列了一些参赛佳丽的开场白,并作简要阐述:

California: From the home of the Governator, Im here to pump you up. Im Kristy Cavinder, Miss California!

[说明] Governator指的是Anord Schwarzenegger阿诺.斯瓦辛格(加州当州长)。这个单词是Governor和Terminator(电影《终结者》)的组合。”pump up”是给某人打气加油的意思。

Delaware: From the state where ladybugs always bring us luck-Im hoping Lady Luck shines on me! –Im Heather Lehman, Miss Delaware!

[说明] Ladybug瓢虫带来好运。另外,还有个单词”Lady Luck”, 是个美国报纸中的卡通人物,有点像中国的“福星”。

Kansas: Celebrating the 75th anniversary of the Wizard of Oz, theres still no place like home. Im Becki Ronen, Miss Kansas!

[说明] 这里是童话故事《Wizard of Oz》“绿野仙踪”故事讲述的地方,75年之后家的感觉依然是那么的温馨。“Theres no place like home”是故事主人公Dorothy回家时留下的呢喃。

New Jersey: Where big hair and fist pumps really arent accepted, and no, I dont know The Situation. From the real Jersey Shore, Im Ashley Shaffer, Miss New Jersey!

[说明] Jersey Shore本身是泛指美国东岸的海滩旅游胜地。 这里也指09年新出品的真人秀系列剧“Jersey Shore 泽西海滩”。“The Situation”是这个剧集里人物的绰号,Big Hair是一种大大的蓬松的发型,Fist Pump 是比赛获胜后秀胳臂肌肉的姿势。 这些在Jersey shore 电视剧里面都有。

New Mexico: From the state where we put chili on just about everything, Im Nicole Miner, Miss New Mexico!

[说明] 当地人吃什么东西都爱放chili 辣椒,也许是受了紧邻的墨西哥这个国家饮食文化的影响。

Virgin Islands: From the U.S. territory where instead of making snow angels during the winter season, you can make sand angels, I am Shayla Solomon, Miss Virgin Islands!

[说明] 因为Virgin Islands地处热带还有沙漠,所以即便是冬天其他州玩snow angel的时候,这里依旧是玩sand angel。(Snow angel是小孩子玩的游戏,躺在雪地上手脚上下摆动,在雪上压出个小天使的样子。)

West Virginia:John Denver coined us with his song “Country Roads”, but we just call it wild and wonderful. I am Talia Markham, Miss West Virginia!

[说明] John Denver约翰·丹佛著名的歌曲Country Road唱的就是West Virginia。他把这里描述成“乡村之路”,当地人不太乐意,觉得这里可应该是狂野奔放之路。

参考文献:

[1] 张顺生. 美国选美和2007年”美国小姐”[J]. 大学英语, 2008(01).

[2] 张顺生,李磊. 世界主要选美赛事漫谈[J]. 英语知识, 2011(06).

上一篇:民办培训学校学校申办报告格式下一篇:庆祝建国60周年演讲稿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