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预报员角度谈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

2024-06-15

从预报员角度谈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精选4篇)

从预报员角度谈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 篇1

从预报员角度谈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txt人和人的心最近又最远,真诚是中间的通道。试金可以用火,试女人可以用金,试男人可以用女人--往往都经不起那么一试。从预报员角度谈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

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有很多途径,例如搞好观测系统建设、提高观测资料的质量、提高数值天气预报的水平、加强科研开发工作等等。

针对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或者说在预报员目前可以获得的观测资料和预报产品的情况下,到底有没有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空间?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把我国的天气预报准确率与美国和日本作一个对比。美国所处纬度、国土面积和天气气候特点与我国相近,天气预报的难易程度应当是相同的;日本也是一个受季风影响的国家,也有梅雨,每年登陆日本的台风比中国还多,因此天气预报的难易程度也是具有可比性的。

我国最高和最低气温的预报误差比日本大1摄氏度左右,存在明显的差距。我国2005年~2006年24小时大雨预报准确率不到美国的一半。美国已经建立比较完整的灾害性天气临近预报业务,在短期预报(美国叫展望)、短时和临近预报业务中区分雷暴、冰雹和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每天都发布这些灾害性天气的落区预报,最困难的龙卷风预报2004年~2006年平均提前12.5分钟,预报准确率平均为76%;爆发性洪水预报提前时间2005年为54分钟,预报准确率为90%。我国不少省级气象台虽然从2004年开始制作灾害性天气的临近预报,但是没有区分灾害性天气的种类,落区范围也较大,与美国存在相当大差距。

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在哪里?从灾害性天气临近预报业务看,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尽管稳定性和可靠性比美国业务天气雷达要差一些,但是其探测能力和功能与双偏振改造之前的美国天气雷达是相同的,主要差距在于我国很多预报员不能熟练地应用新一代天气雷达的资料和产品对灾害性天气进行诊断和预报,另外,临近预报流程和考核还没有建立起来,结合本地的天气气候特点的总结研究少也是重要原因。

从短期预报业务看,我国数值天气预报水平虽然比美国和日本的要差一些,但是没有天气要素和灾害性天气业务预报差距那样大,更何况我们在预报业务中还可以实时得到美国、日本和欧洲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中心的分析和预报产品。根据国家气象中心的检验结果,中国T213L31的大雨和暴雨的预报准确率与日本全球模式难分伯仲,但是大雨和暴雨的业务预报水平却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的差距,这说明在目前科学技术水平的条件下,我们仍然有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空间,关键是要改进我们的天气预报业务工作。根据目前天气预报业务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天气分析工作。

天气分析是天气预报的基础,目前预报员过多地依赖于数值天气预报产品,天气分析业务削弱造成预报员天气分析能力下降是影响天气预报准确率提高的重要因素。除了继续做好常规的天气图分析之外,目前要特别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天气分析工作:

1.加强新资料的分析和应用,提高应用水平。新一代天气雷达、气象卫星、自动气象站、闪电定位仪、风廓线仪、GPS水汽站的建设为天气预报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观测资料。这些观测系统构成了一个时空密度相当高的对灾害性天气监测的“天罗地网”,只要加强这些资料综合连续的分析,就可以提高灾害性天气的监测率和临近预报水平。当然,目前这些观测资料的质量和到达台站的时效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果关键时刻没有资料或“野值”很多或观测资料不能及时到达台站,那么灾害性天气监测和临近预报就成了无米之炊了。

2.要重视地面、边界层和高层资料的分析。不少台站的预报员仍然习惯于常规地面(只有国家基本站的观测资料)、850HPA、700HPA、500HPA天气图的分析(尽管人机交互的分析不足),不分析或者很少分析带有自动站资料的地面图、边界层中975、950、925、900HPA天气图(包括实况和预报),也很少分析高层100HPA、200HPA、300HPA天气图。我们可以在论文中看到这些天气图,但是天气预报业务中却很少有预报员去分析这些图。很多灾害性天气是在边界层酝酿起来的,对流层高层与中下层系统的相互作用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业务中不分析这些资料和产品怎么能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呢?

3.要重视物理量的应用。在天气预报业务中除了要分析天气图之外,还应当分析物理量场,不仅要分析热力条件,还要分析动力条件及热力和动力相结合的因子,全面地分析各种产生灾害性天气的条件。

4.要开发一个便于预报员进行以上分析的人机交互平台。要做好天气预报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就必须分析各种新的观测资料、分析加密的地面天气图和边界层中出现的中尺度系统、分析高层系统及高中低层系统的相互作用、分析各种可能产生灾害性天气的物理量,预报员的工作平台——综合气象信息分析处理系统必须提供这些分析功能,做到尽可能便捷,并且要不断增加功能,向3维、5维系统发展。

二、加强天气预报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天气预报新技术和新方法很多,《现代天气预报技术和方法》一书中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本文只谈四方面的内容。

1.数值天气分析预报产品的应用。虽然数值天气预报系统的天气形势预报早已超过了有经验的预报员的预报,但是仍然存在预报误差,要研究数值模式对影响系统和降水、温度预报的误差,包括强度、时间和空间的预报误差,在此基础上对数值预报产品进行订正。与此同时,要加强数值分析预报产品的解释应用工作,提高气象要素和灾害性天气预报水平。

2.灾害性天气临近短时预报方法。在新一代天气雷达的PUP产品中已有不少灾害性天气诊断和临近预报软件,那是根据美国的实际情况总结出来的,拿到中国来用就需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或订正。对每一种灾害性天气都要总结归纳它出现的条件,用于监测和预报。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客观定量的临近、短时预报系统,为预报员制作灾害性天气及其引发灾害的临近和短时预报提供科技支撑。

3.预报指标叠套(配料)的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方法。目前台站在制作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时,客观方法很少,主要是根据经验画出落区。暴雨落区尚有数值降水预报产品可以参考,其他灾害性天气因为没有参考的客观预报产品,预报员常常感到无从下手,画落区线的任意性很大,必须开发客观的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方法,其中预报指标叠套法不失为一种好的方

法。

4.多模式集合预报方法。国家气象中心已经开展了多初值多模式的集合预报业务,这需要巨大的计算机资源,只需要在国家级业务单位开展这项业务就行了,省和省以下台站没有必要开展这项业务。但应当对国家气象中心下发的集合预报产品进行解释应用,同时要开展多模式产品的集合预报业务。最简单的办法是把预报性能相近的模式的预报结果取平均或是用概率表示各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这种“穷人的集合预报”要求有较多的模式产品,如果模式较少,可以根据不同模式前期的表现赋予不同的权重进行集成,也可以在分析不同模式误差的基础上进行集合。

从预报员角度谈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 篇2

关键词:天气预报,准确率,建议

天气预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预报的准确率不仅仅关系着百姓的日常生活, 而且也影响着人们在灾难面前的自救和他救, 特别是像暴雨、工作台风、寒潮和冰冻这类极端天气变化带来的气象危害极大, 如果预报不及时就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 依靠先进的气象预报技术, 竭尽全力做好气象预报和极端天气预警工作, 切实提高预报和预警的准确率是气象部门的必须放在首要位置的工作重点。

1 影响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因素

1.1 气象监测信息获取不全面

气象预报的信息来源是气象观测站, 其任务是对天气状况进行长期监测并记录在案, 具有真实性、准确性和比较性的特点, 是气象预报的有力佐证。但是从监测的时间上来看, 信息的获取并不是连续不断的, 而是在特定的时间点才会启动对监测信息的获取;从空间上来看, 天气变化有着局部性的特点, 虽然气象预报部门加密了对气象监测点的建立, 但是也会有空间上的监测不到位。如果天气变化恰好发生在这些时间间隔和空间间隔中, 就会导致监测信息不完整, 继而影响降低了气象预报的准确率。

1.2 气象预报分析技术急需提高

气象预报的原理是通过对大气运动的观测, 掌握其运动规律和相关数据后再利用预报技术进行分类、整合和处理, 最终得出天气预报的结果。但是预报技术的依据原理大部分是数学和物理的相关知识, 分析结果会受到数学和物理学科发展的影响。当今的预报需求并不仅仅只是天气状况的预报, 还有针对天气状况提出的穿衣意见和灾难的发生率的预测, 因此, 切实调高天气预报的技术, 并运用各种诊断分析方法对天气状况作出准确的预测, 是天气预报工作的建设要点。

2 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建议

2.1 做好天气图的基础分析

依据数据信息的预测方式在天气预报工作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预报员也越来越依赖计算机做出的预报结果, 这种工作方式已成为当前主要的天气预报模式。但是现代天气预报的基础仍旧是依靠人工做出的天气预报图, 这体现了人们思维的重要性。在天气学尚处于发展初期的1826年, 我国的气象工作者就已经开始手工绘制天气图并利用外推法尝试进行天气的预报工作;1920年, 挪威气象学家威尔海姆·皮叶克涅斯通过分析天气图发现的锋面理论, 至今仍是常规天气预报的基础理论之一。在日常的天气预报中, 要以天气图为基础, 重视地面、边界层和高层气象资料的整合与处理, 从而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此外, 在进行极端灾害天气预警时, 还要充分考虑动力气象分子和热力气象条件, 从而达到对产生灾害性天气条件的全面分析。

2.2 充分利用MICAPS系统

MICAPS系统是现代化人机交互信息处理和预报分析系统, 也是预报人员经常使用的预报系统, 汇集了许多气象分析要素, 包括地面监测数据、高空监测数据、卫星云图、各地天气图和计算机分析结果等。这些数据和信息的集成, 为全方面做好天气预报和提高预报的准确率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通过长期的使用发现, MICAPS系统中的短期降水预报和晴雨预报的准确率特别高, 尤其是预报某地区的降水量达到中雨及以上时, 地区有很大的可能出现降水。近期MICAPS4.0正式启动开发工作, 是当前我国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重点, MICAPS4.0版本不仅能大幅度提升系统的性能, 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和预报的准确率。

2.3 利用网络资源参考其他地区预报

仅仅有MICAPS还不能做好天气预报的工作, 因为资料毕竟有它的局限性, 而且不同的预报分析人员有着不同的理解和侧重点, 所以极易出现以偏概全的现象。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 信息在网络上的覆盖范围涉及世界各地, 因此工作人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 参考类似的天气预报结果, 从而对自己的结果进行订正。例如在进行台风的预报时, 可以参考美国相关的气象网站, 因为美国作为台风大国, 有着丰富的台风预警经验, 网站里不仅有着台风的移动路径和强度变化, 还有相关的卫星云图、天气图以及受灾情况等资料, 这些资料可以为台风的分析及可能出现的灾害后果预测提供有效的佐证, 从而使气象部门做好相应的预警工作和服务。

2.4 引进新的天气预报方法

在科研技术的快速发展的今天, 要大力引进先进的天气预报方法和特别加强对短时预报系统的建设, 为预报员制作灾害性天气预警和短时预报提供技术支持, 进而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目前, 天气预报的客观方法比较缺少, 预报员的预报工作主观性和随意性很大, 因此要在预报工作中结合气象卫星的卫星云图、气象雷达的信息数据和计算机技术的综合分析, 使气象预报方法的发展向着客观化和定量化发展。

2.5 加强气象预报人员的人才建设

人才是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有效保障, 成为一名具有高素质的专家是每一个预报人员成长、成才的动力。现代天气预报的工作对预报人员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 包括天气状况的分析实践能力、预报结果的订正和解释能力和卫星、雷达等预报设备资料的分析整理能力。这就要求预报人员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 认真阅读相关的气象预警书籍, 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新进的预报工作人员要虚心向有经验的预报人员学习, 不断丰富自己的预报经验和总结预报方法, 这是提高预报准确率的一个不容小觑的因素。

2.6 加强新型探测资料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新一代的气象卫星、监测雷达、自动气象站、闪电定位仪和GPS水气站为天气的预报工作提供了全方面的监测系统, 这些系统提供的数据组成了一个高密度的气象预报资料体系, 只要能对这些数据进行准确和连续的分析, 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

3 结语

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是一项战略性的长远任务, 虽然人们天气预报的认知还处于萌芽阶段, 但是只要能够认真研究天气预报的原理, 努力研发更多的预报技术和方法并应用到实际中去, 就能极大的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蒋云盛, 苏喜福, 李翠琴.提高天气预报质量的一些思路和建议[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06) .

提高预报准确率,确保安全过构造 篇3

关键词:地质预报;地质预测;跟踪观测

中图分类号:TD1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8-0116-02

随着我矿采掘作业地点不断向井田西部延伸,矿井地质条件日趋复杂,无论从受条带状褶曲构造影响煤层的异常起伏变化上还是小型断裂构造及陷落柱的不规律发育上,都会给正常采掘工作带来顶板管理、瓦斯治理等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因此,只有做好地质预测预报工作,提前掌握煤层的起伏变化规律及地质构造(现象)的延伸、发展趋势及影响范围,做到有计划地揭露地质构造(现象),才会有效指导采掘工作面安全、顺利通过地质构造。而要做好地质预测预报工作,提高地质预测预报的准确率,我认为应从以下五方面入手:

1 改进预测预报手段

我矿是一个有着62年开采历史的老矿井,地质测量工作开展也由来已久,但是采掘地点尤其是针对掘开巷道地质预测预报手段,仍局限于传统的根据临近采掘揭露情况对未知区域进行预测,预报准确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1.1 运用物探手段

集团公司提出 “两构管理”理念以后,为了提高预测预报准确率,更好地服务指导生产,2012年我矿购置了瑞丽波地质探测仪。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瑞丽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不同来体现地质异常或岩性界面,经过激发不同频率的瑞丽波相互叠加,进行分析判断异常位置,从而达到对未知區域地质异常进行超前探测、预报的目的。瑞丽波地质探测仪的逐步运用,有效提高了地质预测预报的准确率,有效减少了盲目揭露地质构造的现象。

1.2 开展超前钻探,及时发现构造

物探手段虽然操作简单、成果体现快速,但是容易受井下电气设备、金属支护材料以及设备运行等因素的干扰而形成物探盲区或者干扰异常区,因此物探结果容易出现一定的误差。因此在物探基础上,再加上钻探验证手段就会使预测预报工作更具有说服力,而且通过钻探也可以确定构造的准确位置及影响范围,以及早部署采掘过构造准备工作(措施的编制、支护参数、材料的准备等)。

1.3 瓦斯抽放钻孔资料的筛选、运用

随着集团公司“两个能力建设”要求的提出,通风部门在回采工作面开采前进行瓦斯预抽过程中施工了大量的瓦斯抽放钻孔。那么地质部门完全可以收集、利用这些钻孔施工期间的原始资料,作为进行地质预测预报的参考,尤其是可以通过多个钻孔的异常情况(见岩、见水、瓦斯大、喷孔等)来定性判断异常,有效提高地质预报的准确性。

2 夯实地质预报基础资料

物探、钻探只能是作为一种探测手段,来对未知区域进行一种预推断性的判断、预测和参考,地质构造(现象)揭露现场情况才是对构造进行定性判断、(走向)延伸趋势预测的第一手资料。我矿常见的地质构造断层、褶曲,对于它们的预测无非两个因素:落差(挠幅)、构造延伸趋势(即走向)。这些通过超前物探、超前钻探都是无法准确掌握的;常见的地质现象——陷落柱,采掘工作最关心的除了陷落柱的影响范围就是柱体胶结情况,而胶结的密实程度也是无法通过物探、钻探来确认的。因此,对于地质构造的准确预测预报,必须有大量基础的、现场原始地质资料做依据。这就必须从原始地质记录本到地质构造(现象)卡片、地质点台账再到各类剖面图等等,只有完善、充实了这些最基础的地质资料,今后的地质预测工作开展起来才有据可查,才经得起推敲,才能更具有说服力。

3 加强现场的跟踪观测工作

采掘工作面过构造是一个潜在隐患较多的施工过程,现场情况复杂多变。因此,过地质构造(现象)期间,地质人员应严格按照“两构管理”相关要求及时对构造及其附近煤岩层变化情况进行跟踪观测,并针对现场变化情况及时向生产部门提出专项临时预报。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以变应变”和“有的放矢”,及时修改过构造措施,确保过构造安全。

4 加强综合分析判断

目前,根据我矿井田西部现有地质资料分析,竖井15#煤(扩二、扩三区)煤层整体为一东高西低的单斜构造形态,中南部发育次一级的褶皱构造形态。扩二、扩三区采区大巷西200米范围为一构造带,北部表现为条带状小型陷落柱,扩三区表现为褶曲构造。由此可见,地质预测预报工作就不能单纯地“头疼治头、脚疼医脚”,就得针对某一地质构造(现象),结合井上下地质资料、结合临近采掘揭露资料来分析其成因、规模大小及发展趋势。根据临近揭露,可以知道构造延伸的方向、陷落柱的范围;根据陷落柱的充填岩性,可以大致判断其塌落高度,间接预测掌握其影响范围;根据临近地质钻孔的煤层底板标高,可以预测过陷落柱期间的腰线坡度等等,这些都是综合分析的结果,但是综合分析的前提是原始资料的大量积累。

5 善于总结,不断提高

任何工作的开展都是 “由摸索到实践,实践中有成功也有失败,然后再从成功或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获得提高”这么一个过程,地质预测预报工作也不例外。矿井地质工作的重点在预测预报上,无论是专门的月度、季度、年度地质预报,还是掘进、回采,甚至采区地质说明书,都是采掘工作面施工前的一种从地质角度(煤层倾角、地质构造、顶底板情况及资源储量)出发,用以指导生产的预测预报性材料。采掘实践过程中会发现,无论构造情况还是顶底板包括资源储量都和预报有出入,有的甚至出入很大。也正是在无数次的采勘对比过程中,矿井地质人员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摸索出很多地质规律来,并且用以指导后来的预测预报及矿井生产工作。

运用现代化的探测手段,结合大量的、可靠现场地质资料,运用已掌握的地质规律来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提前掌握煤层的起伏变化及构造发育情况,我们的地质预测预报准确率就会大大提高,服务好我矿的“两构管理”工作,确保采掘工作面安全过构造。

从预报员角度谈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 篇4

提高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制作水平的探索

作为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一档电视节目,<天气预报>的收视率一直不俗,但随着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视额存储、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很好地完成天气预报节目制作任务,就必须要能熟练地、综合地使用多种编辑制作系统,这其中如何在各编辑制作系统之间高质量地(最好是无损地)传递素材是保证节目质量的一个关键.

作 者:刘建国  作者单位:武城县气象局,山东,武城,253300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7) 分类号:G22 关键词:DVD   Flash   天气预报影视制作   应用  

上一篇:拉圾机器人100字作文下一篇:论低碳社会与材料科学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