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

2024-05-13

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通用7篇)

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 篇1

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交流

岳秀芝

摘要:饮食文化是一种特殊而又普通的社会现象。说它特殊,是因食物、加工方式的不同,或地区、民族差异,产生不同的饮食风味;说它普通,是说不分人种、地位、国家和民族。本文主要通过对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的对比分析,来探讨中西饮食文化的融合,并对中西饮食文化融合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饮食文化;中西差异;交流与融合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文化是人类物质和精神价值的总和。先哲有云“民以食为天”(《管子》),《尚书·洪范》提出治国之“八政”,亦以“食”为先。西汉司马迁在《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写道:“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可见,饮食在人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离开饮食,人类无法生存,当然也就谈不上社会的存在和各种文化现象的产生。民以食为天的观念,可以说是中国饮食文化观念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核心。

饮食文化作为跨文化交际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同自然界与人文环境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由于物质丰盈和文化底蕴不同,中西饮食文化存在着明显差异。中西饮食如同其他文化一样,在传播、交流中不断的碰撞、融合。因此,对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及如何在差异中寻求融合很值得我们深入地研究。

一、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比较

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而饮食在两个文化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中西饮食所存在的差异是非常鲜明的。笔者仅根据自己所了解的知识,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以供参考。

(一)对美味与营养的不同追求

中国饮食文化源自东方古老的阴阳学说,这种哲学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中国的烹调以追求美味为第一要务,致使许多营养成分损失在加工过程中。中国人从来都把追求味觉感受放在首位,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虽然人们在赞誉美食时,总爱说“色香味惧佳”,但那是由于人们感色香味的感觉器官“眼、鼻、口”的上下顺序如此。人们内心之于“色、香、味”,从来都是“味”字“挂帅”的。由于中国人非常注重饮食审美的艺术享受,传统饮食中甚至不存在营养的概念,只谈饮食养生。包括“辨正施食”与“饮食有节”两方面的内容,体现五行的相生相克。中国的饮食,以浪漫主义的态度追求饮食的精神享受,这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然而西方饮食观念则是一种理性的、讲究科学的饮食观念。它的形成受近代科学文明影响极大,发达的科学精确的分析食物的成分含量,掌握身体的营养需求,对于饮食,首先讲营养、热量,而并不追求食物的色、香、味、形的完美。为了保全营养,生食也是饮食的重要一部分。西方人把饮食当作科学以现实主义态度注重其实效性,这是西方饮食文化的特点。

他们吃的是营养,很少把饮食与精神享受联系起来。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进食犹如为机器添加燃料,特别讲究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适,卡路里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被进食者充分吸收,有无副作用。这些是烹调的首要问题,而菜肴的色、香、味则是次一等的要求。

(二)中餐的随意与西餐的规范

西方人于饮食强调科学与营养,故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规范化的烹调要求调料的添加量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菜品多为固定搭配尤其主菜更是突出重点,牛排和土豆永远分区放置,不论烹饪还是装盘很少出现中式土豆牛肉的混合交融。西方菜肴制作规范化,使烹调成为一种机械性的工作。

中国的烹调与之截然不同,不仅各大菜系都有自己的风味和特色,就是同一菜系的同一个菜,其所用的配菜与各种调料的匹配,也会依据厨师的个人特点有所不同。就是同一个厨师做同一个菜,也会依据时令、场合,用餐人的不同身份,加以调整。此外,还会因厨师自己临场情绪的变化,做出某种即兴的发挥。因此,中国烹调不仅不讲究规范化,而且还特别强调随意性,使烹饪充满了创造性。

对食品加工的随意性,首先导致了中国菜谱篇幅的一再扩大:原料、刀工、调料、烹调方法的多样,再加以交叉组合,一种原料便可做成数十种菜肴。因此,在盛产某种原料的地方,常常能以这一种原料做出成桌的酒席,如北京的“全鸭席”、“全羊席”及“全猪席”,延边的“全狗席”,广东的“全鱼席”,长沙的“全牛席”等,皆体现了中国烹调的随意性所派生出来的琳琅满目的菜式。

(三)西餐的“分”与中餐的“合”

作为一种异质文化,西方饮食文化的传入,对我国传统饮食方式也产生了影响。中国传统饮食多为“合餐制”,这种方式,在饮食行为上重情感交流和精神体验。西方饮食文化以“分餐制”为标志,在饮食行为上强调独立、高雅,注重文明礼仪,其情感交流主要是在群体活动,如举办一些简便或大型的西式酒会中进行。

中国文化崇尚“和”“合”理念,故饮食方式采用“合餐”。作为中国人饮食行为的思想心理依据,这种文化心态的形成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性质是分不开的。以农业为主的社会需要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才能发展,聚族而居是其主要的生活方式,人们常常互相帮助,容易形成集体活动和比较浓厚的群体观念,推崇群体的意志、力量和作用。因此在文化精神上,中国人历来以“大合”作为人生际遇的至高境界,表现在饮食方式上,以“群享”为乐,以“众乐”为乐。这也是中国人表达情感、协调和增进人际关系的方式之一。大家热热闹闹地围成一桌,一起享用丰富的美食佳肴,自然其乐融融。

西方人的进餐方式与中国最大之不同,在于“分餐制”。所谓分餐,是指将菜点分别放在每个人的面前,每个人只吃属于自己的一份而毫不混淆。这种饮食文化传统是建构在西方民族的社会历史与生活习性之上的。西方国家早期大多以畜牧业为主,后来以工商业为主,以畜牧业和工商业为主的社会需要经常流动才可能创造更多的财富,人们为了利益和财富便择地而居,流动性强,容易形成相对独立的个体观念,以个体为本,推崇个体的意志、力量和价值。文艺复兴以后更进一步提倡个体观念,注重个体思维,要求个人自由、实现个人价值,并尽可能多地不受群体的限制和约束。这种观念对西方人日常饮食生活的最大影响就是自始至终的分餐而食,强调个体的独立性。他们虽然围坐于一桌,但每人一套餐具、每人一套菜点,各自吃自己的,互不影响,互不干涉,“吃什么”与“吃多少”以及“怎样吃”完全根据自己的需要,个人拥有饮食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如对于牛排,制作者常常要先问客人喜欢烤的还是煎的,要几成熟?五成、八成或全熟?然后根据客人要求制作,送上餐桌。餐桌上放着胡椒、盐等调料,供食者自行调味。

此外,中西方在宴会礼仪上也存在着很多差异。比如:座次上,中国的大多数宴会上将长幼有序、尊重长者作为排座的标准。而西方排座位的标准则是女士优先、尊重妇女。餐具上,中国人用餐使用的是筷子,汤匙,吃饭用碗盛;而西方人则是盘子盛食物,用刀即切即吃,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进餐礼仪上,中餐体现一个“让”的精神。宴会开始时,所有的人都会等待主人,只有当主人请大家用餐时,才表示宴会开始。而主人一般先给主宾夹采,请其先用。而西餐进餐礼仪传达的是一种“美”的精神。要求整个进餐过程不但要衣着整齐、坐姿端庄,而且不能发出不悦耳的声音。

二、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内在原因

1. 传统文化的差异

饮食观念是人们在食物的制作和食用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深受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尤其是哲学的影响。不同的哲学思想及由此形成的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将产生不同的饮食观念。中国的饮食观念是五味调和,西方的饮食观念是个性突出。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和西方国家不同的哲学思想及因此形成的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而产生的。

1.1哲学思想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土壤是农业,农业生产要求人民居住相对稳定,生产过程不间断,这就使得中国古代农民养成安土重迁的心理和质朴厚重的性格。由于这一社会存在的作用,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哲学观念上崇尚中庸,少走极端,主张调和。这亦贯穿于中国饮食文化之中,中国的烹饪方法,就十分注重整体效果,丰富而又和谐,多样而又统一,带有浓郁的中国哲学的调和色彩和宽容性。

而西方文化,广义上是指产生于西半球与东方文化相对应的文化体系。狭义的西方文化即仅指欧洲文化。她的源头在地中海东北部的爱琴海。由于这种文明的发源地里所提供的天然生活资料不是那么充裕,人们必须努力探索自然的奥秘。因此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服务人类就成了欧洲精神的主流。在征服自然、培养科学意识的过程中,西方人特别重视发展理性思维,理性成了西方文化的典型特征。同时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人也不断地认识自己。西方文化的另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以个人为社会本位,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人格的尊严。众人之间利益界限划分明显,各人有各人的生活空间,互不干涉。所以西方人的饮食多从理性角度出发,注重营养和卫生的合理搭配,对味道之美反而不大讲究。各种调料都分的清清楚楚,很少有原料之间的多种配合,呈现出味道单一,营养价值一目了然,较少艺术氛围的特点。1.2哲学思维的差异

应当承认,世界上每一个民族哲学思维的发展,都含有辩证法的内容。但中国哲学的辨证思维更早熟,并且丰富而深刻,突出表现在“和”字上。“和”在饮食文化中是适中和平衡。《左传·昭公二十年》中晏子曾云:“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就是强调烹饪要求“和”而不要求“同”,“同”是单一也必然单乏味。“和”是谐调,是把多样而丰富的物质加以增减配合,使其适中。值得一提的是,孔子在《论语·子路》中以此区别了“和”与“同”,并由此提出“中庸”观念,他认为“过犹不及”,朱熹解释说:“过则失中,不及则未至。”1中庸观念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饮食讲究五味调和,而这五味之说也源于中国哲学中的五行学说。《尚书》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従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従革作辛,稼穑作甘。”2五行学说认为,水、火、木、金、土在口味上的属性分别是咸、苦、酸、辛、甘,合称五味,五味受五行统辖。烹饪者要使五味调和,做到从多样的差异到适中的平衡,就必须掌握好“调”的本领,3以达到“和”这一饮食的最高标准。

古人还讲究不同季节的饮食,偏重不同的味道,这也谓之“和”《周礼·。天官》说:“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古代以五行配五味,是以味在人体中起的作用为求“和”的先决条件。而且实际上,这种“和”寓有饮食治疗的含义,并为后世药物医疗和营养调理的中医学治病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和”还体现在宴席活动中,俗话说:“饮食所以和欢也”。虽然从卫生角度来看不太妥当,但它符合我们民族的心理,便于集中交流感情。在这个因素的主导下,如中国古代朝堂祭祀的宴飨,农村百姓的“乡饮酒礼”,及其他喜庆节日,无不都推行饮食和欢的活动。可见,通过饮食来促进上下、左右关系,和睦感情,已经成为中国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而其目的还是“和”。

而西方的文化更加开放、融合,生活中比较随意、简单,表现在吃上,他们更多的是把吃作为一种生存的必要手段。林语堂先生曾说:“西方人的饮食不同于中国,英美人仅以‘吃’为对一个生物的机器注入燃料,保证其正常的运行,只要他们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健康、结实,足以抵御病菌、疾病的攻击,其它皆在不足道中。” 可见,吃只是西方人维持生命的一种方式。此外,西方的传统文化中的“天人相分”、重“器”轻“道”、重视科学实证等观念对西方人的饮食文化也有深刻影响。在西方人眼中的世界是一个实体的世界,对实体世界的具体化、精确化就是形式。

2.地理环境的差异

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是与该民族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所处的生活方式等因素分不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即物质文化发展水平上的,而由农业产生的饮食正是物质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

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种植的作物和饲养的牲畜与家禽也各不相同,因此各地的食物组成也有所不同。西方许多国家都位于北纬 35°~60°之间,位于北温带的西风带内,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这种气候不利于农作物的成熟,却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对发展畜牧业有利,因而他们的主食以肉类为主。而中国 12 朱熹:《四书集注·中庸章句》。

《尚书·周书·洪范》。3 姚伟钧:《中国饮食礼俗与文化史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2版,第281页。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使我国长江以南的南方地区成为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从而形成了中国以大米或小麦为主食的饮食风格。这显示了东西方民族各自依据一定的生态环境所进行的物质文化创造,以及由此而形成了不同的饮食习惯。

3.民族性格的差异

在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中比较倾向于含蓄、和谐,强调“以和为贵”、“天人合一”,喜欢安居乐业、和平稳定。西方民族起源于“狩猎民族”,畜牧业、商业比较发达,更需要强壮、易动和勇于冒险等特点,在长期的生活环境中形成了他们执着追求和乐于冒险的民族性格。这两种性格体现在饮食上,具有明显的不同。中国人对待食物是亲切的、温和的,强调“五味调和”,以筷子为主,并且用筷子时温文尔雅;西方人则不同,餐桌上他们习惯用刀用叉,又切又割,体现了强烈的征服感。

4.宗教信仰的差异

在西方,影响力最大、渗透面最广的文化是基督教文化。人们将基督教文化对圣母的虔诚尊敬扩展和延伸,加之社会民主、开放,便产生了尊敬世间妇女的社会风尚。法国人塞尔在《西方礼节与习俗》中自豪地说:“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连续影响把妇女置于社交生活的中心地位,使妇女成为受尊重的对象,这是其他文明所没有的”。而中国无论是儒教、道教、佛教中,女性的地位都不可和西方国家同日而语,传统的中国女性一直处于“三从四德”的教育中,基本上丧失了自己应有的地位和权利。

三、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则注重以人为本。中华饮食以食表意,以物传情,其博大精深不可言喻,而西方饮食精巧专维,自成体系。从古至今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碰撞、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使饮食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的部分。如何使中西饮食各自取长补短,有机结合,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中西饮食交流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的丝绸之路。据《史记》、《汉书》等记载,张骞出使西域时,就通过丝绸之路从西域引进了胡瓜、胡桃、胡萝卜、石榴等,也把中原的桃、李、梨、茶叶等物产及饮食文化传到了西域。各民族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都在择善而从,不断完善自己。

从世界范围来看,受中国饮食文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日本4。公元8世纪中叶,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时,带去了大量的中国食品及烹饪技术。与此同时,大批日本留学生还几乎把中国全套岁时食俗带回本国,如元旦饮屠苏酒、正月初七吃七种菜、五月初五饮菖蒲酒、九月初九饮菊花酒等,在日本都十分流行。此外,粽子、面条、馒头、饺子、酱油、醋、豆腐等,甚至筷子,都是来源于中国。日本学者木宫泰彦也认为:“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以为多系日本首创,然一检唐史,则知多模仿唐制也。”“中国乃东洋文化之母国„„倭人来自中国,目睹其情形,必赉往若干新知识,而对中国文化作极热烈之倾慕。”5

参见中山时子主编《中国饮食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38页。

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32年版,第20页。中国和非洲也有近千年的交往,近年来在索马里等东非国家出土了唐、宋、明三个朝代的瓷器和钱币。另外,今日非洲的烤全驼和唐代宫廷菜肴浑羊殁忽在形状和烹饪方法上惊人的相似,据《食珍录》记载:此菜“最为珍食。置鹅于羊中,内实粳、肉、五味,全熟之”。而烤全驼的做法也是将鸡蛋塞入鱼肚中,然后把鱼放进鸡内,再把鸡放进烤羊的肚里,最后把羊放入骆驼的肚子里烤制而成。我国烹饪研究专家认为,这可能是中国与非洲历史交往在饮食文化上的一个见证6。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同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的经济交往日趋密切,通过这条道路,中国饮食文化源源不断地被介绍到西方。据《宋会要》记载:熙宁三年(1070年),大食国(今伊朗)“谴使来员,赐器服,饮食”。这种互相往来的例子还有很多。至今在希腊——地中海文化圈内,中式饮食仍占一席之地。

中国传统文化在长达数千年里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然而,十五六世纪以来,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中国文化的领先地位逐渐丧失,唯有饮食文化却不断走向世界。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指出:“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皆落人后,唯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7毛泽东也曾说:“我相信,一个中药,一个中国菜,这将是中国对世界的两大贡献。”8凡是吃过中式菜肴的外国人都赞不绝口,从而激起对中国文化的崇敬。菲律宾《东方日报》曾写到:“在巴黎,用中国菜招徕顾客的餐厅,最保守的估计有一千多家,每家都生意兴隆,有一定的主顾,每逢星期假日,还有大摆长龙的镜头。让法国人排队等饭吃,只有中国菜才有这魅力„„”9。

随着时代的发展、交流的加速,不同文明的相互借鉴在潜移默化地进行。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和相互渗透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和必然的发展趋势,“中西合璧”的餐饮文化正日益被大众所接受。广东菜肴(如咕噜肉等)在制作上吸取了西菜烹调的一些手法,在中西饮食文化的融合上作出了有益的尝试,深受国内外食客的欢迎。肯德基的中餐店也放弃了对传统洋快餐的坚持,开始采用煮、凉拌等中式烹饪方式,全力打造健康“新快餐”。

当然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是明显的,而且各有长处。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交换的加快,中西饮食文化将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互补。现在的中餐已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西餐也开始向中餐的色、香、味、意、形的境界发展,中西餐饮文化将在交流中共同发展,人们将会享受到食更美味、更快捷、更营养的食品。

既然中西饮食交流已成为一种趋势,那么交流后的路该如何走呢?其实就是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基础上,做出符合人们口味的菜点 更好地服务于国人。如在晚清时期,为了符合当时国人口味而推出的 “中式西餐”就是这一模式,现在我们称这条路为“中菜西做”。与此同时,随着国际交流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为了满足他们的饮食需要,我们也可以做出“西式中餐”来填补。

在饮食方式上,虽然近世中国对分餐制之接受与在中国一定范围内普及起来。但人们多数还是选择合餐,尤其是在传统佳节的时候,大家一起吃“团圆”餐,这是中国人的文化心态所致。中国人以“大合”作为人生际遇的至高境界,67 参见王中兴《中国饮食谈古》,轻工业出版社1985年,第106页。

孙中山:《建国方略·心理建设》,人民出版社1956年。8 转引自《卫士长的回忆》,《解放日报》1989年9月1日。9 转引自《中国菜征服了巴黎》,《东方日报》1977年11月21日。喜欢和乐融融、团团圆圆的氛围。但近世以来,分餐制在学校和幼稚园、工厂企业等场所广为普及,确是文明与进步的体现,其一方面方便了大家的用餐,另一方面也有效的保证了卫生。这种两种餐制并存的格局,以合餐为主体的餐制形式反映了近世中国饮食方式的一个重大转变,对近世之后中国人的饮食生活起了一定程度的规引作用。

此外,宴请社交方式上。西式的冷餐会、鸡尾酒会是西方人普遍使用的社交方式之一,随之传入中国,进入了中国人的饮食活动范畴后便逐渐影响了中国传统的宴客社交习惯,使得待客餐饮礼节得到了简化和改良。在当时主要影响政界与知识界。西式饮食文明礼仪是西方人在饮食活动中行为规范的一种文化表现。举止优雅、尊重妇女、积极交际等原则是西方人的饮食文明礼仪。随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的进一步深入,中国人逐渐了解了西方饮食中的餐饮方式和行为规范。对西式文明饮食礼仪表示了肯定与尊重,表现出中国人的文化包容的心态。学习西餐文明饮食礼仪,是中国文化的开放性与进取精神的体现。

当然,在交流的道路上必然会有曲折和挫折。因为中西饮食是不同民族在不同的自然、人文等环境下所创造的不同饮食。所以我们在这一过程中,首先是不能“邯郸学步”丢了自己的特色。其次,不能“买珠还椟”要选择其长去其短,即做到“洋为中用”。另外,更不能“削足适履”生搬硬套,犯教条主义的错。应以中餐为体,以西餐为用,依托中餐的四大菜系或八大菜系,发展中国的饮食文化和审美情趣,适当地吸收西餐的科技元素,使两者取长补短、有机融合。

结论

综上所述,饮食文化是民族文化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正是不同民族创造性的体现。从中西方饮食观念、饮食内容及饮食方式等方面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中西方饮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且各有所长。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的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但是,这种种中西饮食方面的差异似乎在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变得模糊起来。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信息流通高度发达的今天,中西饮食开始不断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互补。现在的中餐已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西餐也开始朝着中餐的色、香、味、形、质、意的艺术境界发展。中西饮食将在文化和语言的交流中共同发展!

可以预料,世界饮食文化将在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中相互吸收,不断完善发展,并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而且随着中外饮食文化的融会贯通,也必将促进中国饮食文化会在更深层次和广泛的领域弘扬光大。

参考文献 :

[1]徐文苑.中国饮食文化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1.[2]姚伟钧.中国饮食礼俗与文化史论(第2版)[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3]高成鸢.饮食之道——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路思考[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2.[4]李鑫.“感性”与“理性”——浅谈中西饮食文化差异[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05).[5]李洁,翟朝,秦烨.从跨文化角度浅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J].群文天地,2008,(09).[6]黄丽.从饮食文化看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J].安徽文学,2008,(01).[7]刘立新,王东.论中西饮食文化差异[J].2007,(08).[8]蔡华.试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9]车志红.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比较[J].管理观察,2009,(02).[10]林丽端.中西方饮食文化之比较[J].消费导刊.2009:231.[11]鲁莉,曹诗图.中西饮食文化比较及文化地理分析[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3).[12]汪清囡.农业结构不同导致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南方农机,2006,(06).[13]周静.与时俱进 话中西饮食交流[J].烹调知识,2005,(04).[14]蒋艳.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分析及其研究意义[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04).From the Diet angle analysis the China and the West culture exchanges

Name:Yue Xiuzhi

Abstract: The diet culture is one kind special and the ordinary social phenomenon.Said it is special, is because of food, the processing way difference, or the area, the national difference, have the different diet flavor;Said it is ordinary, is said does not divide the race, the status, the country and the nationality.This article mainly through to China and the West diet culture difference, and forms the reason the contrast analysis, has discussed China and the West diet culture fusion, and has carried on the forecast to China and the West diet culture fusion tendency.Key words: Diet culture;China and the West difference;Exchange and Fusion

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 篇2

中国作为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其饮食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饮食文化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众所周知, 中国饮食文化以其多样的品种, 绝佳的风味, 精湛的技艺闻名于世。中国饮食的成就不仅仅体现在饮食医药专著中, 在许多文学作品中也有很好的体现。《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 也是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 在书中关于饮食文化的描述散见于各章各回, 据不完全统计, 《红楼梦》中提及的饮食有186种之多, 可以说, 这部巨作亦是中国饮食的百科全书。

《红楼梦》的翻译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 迄今为止, 已有20多种文字的《红楼梦》译本, 包括早期零星的译本, 其英文译本达16种之多。这些翻译在翻译学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且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性传播也具有积极作用。在这些译本中, 最著名也是被研究的最多的是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英文全译本“A Dream of the Red Mansions”以及霍克斯的英文全译本“The Story of the Stone”, 而对节译本的研究甚少。然而, 在这两种全译本问世之前, 王际真先生的两个英文节译本深受西方读者的喜爱, 使英语世界读者认识并接受《红楼梦》这本中国经典名著。

在《红楼梦》的几种英文节译本中, 对饮食和医药的涉及相对较少, 由于是节译本, 几个译本译者根据当时实际的需要适当删减一些细节部分, 只将原文主线保留完整。本文针对《红楼梦》三个英文节译本, 即1929年出版的王际真译本 (以下简称CCW1) , 1958年出版的王际真译本 (以下简称CCW2) 和英国翻译家麦克休姐妹译本 (以下简称M&M) 从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角度对其中文化翻译缺失原因进行研究, 并将四个译本中所出现的部分饮食翻译进行对照研究。

二、用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探究《红楼梦》节译本中文化缺失的原因

美国翻译理论家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提出“翻译的实质是对原文在文化层面上进行改写, 并非传统意义上所要求的忠实于原文或是原文与译文在形式功能上的对应, 这种改写活动体现了译者翻译策略, 并受到诗学观念 (poetics) 、意识形态 (ideology) 以及赞助系统 (patronage) 三方面因素的操控。

在勒菲弗尔的理论框架中, 诗学观有两部分构成:“一个部分是文学的基本概况, 包括文学技巧、种类、主题、原型、背景及其符号;另一部分则是文学在整个社会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就是说, 主流的诗学观决定了译文读者对原文及其译文的接受程度。因此, 为了使译文能够被目的语读者所喜爱和接受, 译者必须服从译入语的主流诗学观。

勒菲弗尔借用美国著名马克思主义批评家詹姆逊对“意识形态”的定义——“我们说意识形态, 并非只局限于政治领域, 在一定意义上说, 它更多的是指那些能够影响我们行为的礼节、习俗以及信仰。”由于意识形态决定了译者的翻译策略, 有些改写是由意识形态决定或是在意识形态因素制约下进行的, 因此, 它在翻译过程中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赞助人则是影响翻译的第三个因素, 勒菲弗尔把赞助人解释为“能够促进或阻碍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写作以及改写的力量, 这种力量既包括人也包括出版机构。”

勒菲弗尔的这一理论扩宽了人们对翻译研究的视角, 它让我们知道翻译并非只是文本与文本之间的简单传译, 他还受到翻译当时的社会、政治以及文化背景的制约。

几个《红楼梦》节译本中, 1929年王际真译本 (CCW1) , 1958年王际真译本 (CCW2) 以及麦克休姐妹译本 (M&M) , 在西方传播较广, 深受西方读者喜爱, 因此, 我们侧重于这几个版本的研究。

在这几个译本中, 对原文中所写的饮食方面提及较少, 不能够体现原文的整体风貌。在这里, 我们就其原因进行简单的探讨:

根据勒菲弗尔的理论, 翻译本身就是一个改写的过程, 而这个改写过程受到诗学观、意识形态以及赞助人的影响。从本质上说, 节译本本身就是译者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文进行的合理改写。

从赞助人角度来说, 赞助人多为出版商, 他们选择原文并指定译者进行翻译, 可以说, 赞助人决定了翻译的大方向。在西方文学界, 中国文学处于非主流的地位, 《红楼梦》是无法与《战争与和平》、《巴黎圣母院》这样的经典相媲美的。而且在出版界, 编辑大部分不懂外语, 尤其像中文这样的“非主流”语言, 他们唯一关心的是译文是否应和读者的阅读趣味, 从而达到出版社盈利的目的。从欧美出版商角度来看, 若使译者将一部长达120章的中国古典小说完全译出, 确实是一项较大的工程, 并非明智之举。而且《红楼梦》中所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繁多的细节, 有些内容即使译出西方读者也未必能够理解, 甚至会造成不必要的误读。因此, 在四个节译本中, 关于饮食的细节的翻译较少。

从诗学角度来看, 《红楼梦》不仅仅是一部描写一个大家庭的风俗小说, 同时, 它描写了许多人物的悲惨命运, 符合西方文学作品的审美范式, 它简直就是一部“悲剧”。19世纪之前, 西方文学虽然试图揭示人类悖谬性生存, 但同时还保持着对美好未来的信念。而到了20世纪, 社会物质文明不断发展, 西方人在科学理性的鼓舞与指导下对自然强取豪夺, 科学技术的新成就不断助长并实现向自然索取的欲望, 自然也开始对人类进行空前的报复性回击, 这些人为灾难大大强化了这一时期人们的悲剧感受。同时, 这一时期的战乱频繁, 经济问题成堆,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 残酷的竞争和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深深的孤独感和幻灭感,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显得格外珍贵, 风俗文学以人为本的描写往往会把读者的感情唤醒, 其中至真至美的感情描写恰好弥补了人们在现实与梦想之间的情感缺憾。从这个角度来说, 《红楼梦》这部中国古典小说是符合20世纪西方诗学观的, 但是由于当时西方读者多注重文中宝黛爱情故事的曲折发展来满足他们内心对真情的需要, 因此某些细节被译者省去。

说到意识形态, 我们首先从译入语读者的角度来看, 20世纪的中国对于西方读者来说, 是一个神秘的、充满异域风情的东方国度, 加上西方读者对“爱情”主题的青睐, 西方读者多将《红楼梦》看作是一个具有异域风情的爱情传奇。因此, 节译本译者为了让读者对宝黛爱情故事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译者将笔墨集中在对宝黛感情的描写, 即使是二人的小争吵基本都被译出, 甚至有些版本的译者还在其中加入自己的评论, 以便译入语读者更好地理解。而对于一些细节内容, 译者选择性地进行了删减。

虽然翻译活动受制于赞助人, 但译者自身的意识形态也会对翻译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影响。先看王际真先生的两个译本, 1929年王际真先生翻译《红楼梦》的时候, 国内新红学运动已经开展起来, 经胡适等人的大力推广, 《红楼梦》中关于社会、历史、文学等的审美价值已逐渐被国人所认可, 王际真认为有必要将这部中国经典巨著向世界推广。于是他结合出版商的要求和自己的理解, 在以宝黛爱情故事为主线的前提下, 对一些译文读者可能产生疑惑的地方加入自己的解释。对饮食翻译方面, 王际真用简单易懂的语言, 将所提及的食品进行翻译同样在需要时加入自己的注解。

麦克休姐妹译本是由德国弗兰茨·库恩译本, 因此, 它沿袭了库恩译本的特点。库恩在麦克休姐妹译本序中说:“因为我的译本亦非全译, 所以我一定要成为欧洲第一个征服《红楼梦》这座火山……的主峰的主人, 也就是说, 一定要将围绕着宝玉、黛玉和宝钗这三个人物发生的主要情节再现于我的译本中。”库恩热衷于向欧洲介绍中国文化, 消除误解, 在库恩看来, 《红楼梦》有两大主题:一个是道家思想, 这不仅表现在小说的很多章回中, 而且表现在小说从太虚幻境中拉开序幕, 又以真如福地中的最后一幕作为结尾。第二个主题, 在库恩看来则是“母爱的精神”, 这种精神通过善饮、常乐和团结了整个贾氏家族的贾母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因此, 麦克休姐妹沿袭了库恩译本中对这两个方面的侧重, 而同样对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删减和省略。

尽管受到多方面原因的制约, 《红楼梦》三个英文节译本中关于饮食方面的翻译有所缺失, 但是其中还是有少数专门对饮食的翻译, 下面就各个译本中对这两方面的翻译进行简单的对照分析。

三、关于饮食的翻译对照

由于在《红楼梦》中关于饮食的类别繁多, 我们下面分类来看三个节译本中的翻译:饮品类小吃点心类以及美味佳肴类。

1、饮品类

例1:“早起沏了一碗枫露茶, 我说过, 那茶是三四次后才出色的, 这会子怎么又沏了这个来?” (第八回)

“枫露茶”为枫露点茶的简称。其制法为, 取香枫之嫩叶, 人甑蒸之, 滴取其露……将枫露点入茶汤中, 即成枫露茶。在“枫露茶”的译法中, 两个译者均采取直译的方法, 但麦克休姐妹对于中国文化不能够完全理解, 不知道其实是用香枫提取出的香露而泡成的茶, “maple tea”这一译法可能会给读者带来误解, 认为这种茶叶是由枫叶晾晒泡制而成的。

例2:“…这会子我又兴出新文来熬什么燕窝粥…” (第四十五回)

CCW2:未译出。

对于“燕窝粥”的翻译, 王际真仍然采用易于理解的直译法, 麦克休姐妹并未直接译出, 而是将燕窝粥的制作材料—燕窝和冰糖翻译出来, 这使西方读者更好的理解, 符合西方读者了解中国文化、也符合译者向欧洲介绍中国文化的需要。

2、小吃点心类

例1:李嬷嬷又问道:“这盖碗里是酥酪, 怎不送与我去?我就吃了罢。” (第十九回)

CCW1:未译出。

此处由于是节译本, 在麦克休姐妹译本中并未按照原文一字一句一出, 而是将一段根据自己理解译出, 有一些改动。“糖蒸酥酪”是牛乳加糖和粉一类甜食。就是现在的“乳酪”、“奶酪”。在王际真1958年译本中, 被译为“custard”, 就是西方人熟悉的蛋奶沙司。这虽然和我们说的“酥酪”有一些小差别, 但西方人基本一看即明白, 较容易理解。在麦克休译本中, 被译为“the delicious mousse”, 由于麦克休姐妹本身即为西方人, 在她们的理解中, “酥酪”就是他们日常所吃的慕斯, 这种译法也较容易让读者理解。

例2:婆子方笑着回道:“我们姑娘叫给姑娘送了一瓶儿蜜饯荔枝来。” (第八十二回)

CCW1:未译出。

在王际真1958年译本中, 把“蜜饯荔枝”译为“preserved lichee”, 这种译法西方读者可以理解其意思, 但只能知道这是一种保鲜荔枝。而在麦克休姐妹译本中, 进一步解释了, 这种保鲜荔枝是由荔枝和蜂蜜制成的, 这样的翻译则更容易让西方读者理解。

3、美味佳肴类

例1:宝玉因夸前日在那府里珍大嫂子的好鹅掌鸭信。 (第八回)

CCW1:未译出。

此处说的“好鹅掌鸭信”就是“糟鹅掌”和“糟鸭信”。糟制菜肴为江南食俗, 由来已久。“鸭信”, 即鸭舌。鸭舌做菜, 江南食俗。糟鸭舌为清·乾隆年间扬州名菜。由于王际真为中国人, 熟知此处所谈及的“好鹅掌”指的是怎样一种食物, 于是1958年版本将“好鹅掌”译为“the delicious salted goose feet and duck gizzards”, 在其中加了一个“salted”, 使读者至少知道这是用盐糟制的食物。而由于麦克休姐妹是西方人, 在西方, 人们很少食用动物内脏做成的菜品, 所以译者本身也不能够完全理解此处“好鹅掌”是怎样一种食物, 于是用直译的方法将其译为“a dish of geesefeet and ducks’tongues”, 这种译法虽然表达出了原文的字面含义, 但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西方读者来说, 是比较难理解的, 他们会奇怪贾府的少爷怎么会吃“鹅脚”和“鸭舌”。

例2:“今儿我那府里吃早饭, 有一碟子豆腐皮的包子。我想着你爱吃, 和珍大奶奶说了, 只说我留着晚上吃, 叫人送过来的。你可吃了?” (第八回)

“豆腐皮的包子”是用豆腐皮包裹馅心, 如纸包之四折, 成方包, 以蛋清糊其封口, 上笼蒸之。在王际真1929年译本中, 将“包子”的意思译出, 即用面皮包肉馅, 但“豆腐皮”的意思有所缺失;王际真在1958年版本中, 将其改译为“the bean-curd paotzu”, 对于知道什么是“包子”的西方读者来说, 可以理解这种译法, 因为它既表达出“包子”, 又把“豆腐皮”包含在内。但对于不知道什么是“包子”的读者, 理解上可能会有些困难。而在麦克休姐妹译本中, 将其译为“curd balls”, 这种译法简单直观, 即使读者不知道“包子”, 看了这个词也能大概猜出它的样

3、言后行为的体现

言后行为即车贴语在受众身上产生的效果, 如:“距离产生美”:成功地让其他司机与自己保持了车距。“别吻我, 我怕羞 (修) ”:成功地避免了追尾事故。“爱护菜鸟, 人人有责”:形成了谦让新手的良好氛围。

总结上面的分析, 我们知道车贴语是一种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发布在汽车尾部或后车窗上的, 旨在引起公众注意并让公众做出反馈的言语行为。

四、结论

个性车贴语作为一种独特的应用文体, 在汽车文化和交通安全方面起着其独特的作用, 本文从个性车贴语入手, 从礼貌原则和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分别进行了分析, 体现了语用学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同时对个性车贴语的研究也是一种有益的探

>> (上接第151页)

索。

【参考文献】

[1]杨晴, 范煜熙.车贴文化的语言规范化问题研究[J].语言应用研究, 2011 (5) .

[2]许余龙.对比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何自然, 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4]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5]蒋华, 王梅.汽车车尾警示语的修辞和语用考察[J].语文知识, 2006 (1)

[6]徐桂芝, 王丽媛.汽车尾标语的语言特点分析[J].现代语文 (语言研究版) ,

张玲 (1988—) , 女, 汉族, 山东省莱芜市人,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 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课程与教学研究。

摘要: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 其中关于饮食的描写有186种之多。本文用安德烈·勒弗菲尔的翻译改写理论探析《红楼梦》三个节译本中饮食文化翻译缺失的原因。

关键词:《红楼梦》,安德烈·勒弗菲尔改写理论,饮食文化翻译

参考文献

[1]曹雪芹, 高鹗.红楼梦[M].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2]李希凡, 冯其庸, 主编.红楼梦大辞典 (增订本) [M].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

[3]AndréLefevere: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ture Fame, 1992.

[4]姜其煌.欧美红学[M].大象出版社, 2005:16.

[5]王际真.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1958.

[6]陈宏薇, 江帆.难忘的历程——《红楼梦》英译事业的描述性研究[J].中国翻译, 2003.

[7]Florence&Isabel Mchugh.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1958.

[8]王际真.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1929.

从词汇角度浅析国内外饮食文化 篇3

关键词:文化;饮食;健康

一、三餐饮食表达词汇的形成

(一)Breakfast

Breakfast属合成词,由break(停止、打破)和fast(绝食、斋戒、绝食)组合而成。从更深层次分析,faste“斋戒(期)”源自古斯堪的纳维亚语fasta (斋戒,节食),breken(to break)源自中古英语(打破,破坏)。因此,breakfast字面意思为“打破斋戒”从而“吃早餐”。Breakfaster (早饭)和breakfastless(早点)是breakfast的变形。

伊斯兰教开斋节的英文名为‘the Festival of Fast-breaking’,fast(斋戒)可简单理解为要求人们不吃不喝,同时要隐忍克制内心,清心寡欲、表里一致。而fast在教法学家眼里,则更意味着“让有钱人品尝饥渴滋味,使其不要穷奢极欲、挥霍无度;要节衣缩食,周济穷人”。

(二)Lunch

Lunch源于16世纪西班牙语“lonja”(面包片/肉片、小点心或其它小块食物),可在一天中任何时间吃,最初lunch仅用来指“快餐”,到了19世纪其词义才逐渐固定为 “午餐”。另有推测lunch来自lump(块,块状食物),意思与bump, bunch, hump, hunch接近。

Lunch是luncheon(午宴)的缩写形式,luncheon较正式,由lunshin和nonschench合成,完整含义是“一块食物加上午的饮料”,用于较正式文体中,在正式宴请宾客时用。当下惯用a business luncheon表示工作餐;而lunch是个通用语,比较生活化。

(三)Dinner/Supper

Dinner源于古法语词disner(“中断绝食”、“停止饥饿”),最初指“早餐”(14世纪)。之后逐渐演变出“午餐”之意。因此,人们用dinner表达午餐时,晚餐则叫supper,指一天中的最后一餐。例如,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名画《最后的晚餐》,其英文名为 The Last Supper。由于后来晚餐逐渐取代午餐的地位,dinner的意思也随之演变成“晚餐”。

晚餐的另一说法supper源于法语词super,与soup(汤)同属一个词根,它由单词‘sup’(意为吃晚餐)和后缀‘-er’合成。如今,supper一词可与dinner互换,但dinner语气较正式,而supper可以指在晚上睡觉前吃的一顿简单便饭。

(四)Brunch

Brunch(早午餐),由breakfast(早餐)与lunch(午餐)合成。从现在的饮食节奏和流行程度来看,“早午餐”已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并且brunch是最年轻的词,大约在19世纪末才出现。国外流行一种‘Sunday-brunch’(星期天早午餐)的说法,即在双休日充分犒劳自己,晚上可以彻底放松,不必顾忌时间早晚,而次日早上可以舒舒服服睡懒觉,然后悠闲地享用早午餐(通常由早上10点至下午3点)。

在一些国内城市(如上海或北京),以“早午餐”为主题的特色餐厅层出不穷。这类餐厅以“休闲与温馨”为主题,供应的食物种类繁多。Brunch time不仅扎根于人们生活中,更成为不少商务人士所青睐的一种全新社交环境。

(五)Diet

这里不得不提及diet,我们一方面要注重三餐按质量和数量的分配问题,更要为保持自身健康而不懈努力。在现代社会中,dieting已经成为一种维持健康的重要生活方式。Diet源于希腊语,意为mode of life(生活方式)。之后被英语借用过来,主要用作名词,意为one's usual food(一般的饮食)。相关词组有:subsistence diet(维持生命的最低限量饮食),vegetable diet(素菜饮食),flesh diet(肉类饮食)等。

二、居民饮食习惯对比

(一)美、英两国居民一日三餐饮食习惯

美国居民饮食总体上较为简单:早餐更受重视,除面包牛奶外,还有煎鸡蛋、水果或果汁,很多居民还喜欢早餐时一边读报一边喝咖啡。午餐最简单,因为大多数上班族午休时间一般都较为紧张,匆匆吃些东西就回到办公室继续工作。多数情况下,几片面包吐司、三明治或汉堡加上一份饮料就是一顿午餐。晚餐要更丰富、更正式一些。一般会有肉类食物(如烤鸡、烤牛肉或鱼等),蔬菜(如卷心菜、莴苣、番茄、香菜和菠菜等)作为伴餐。

英国居民向来以保守、严肃和注重礼节为特征。其饮食更讲究形式和营养搭配,口味较为清淡。早餐有面包土司、橘子果酱、麦片、鸡蛋和熏咸肉等。同美国居民一样,忙碌的英国居民在午餐时也比较简单。很受欢迎的是热狗和法式三明治,外加一包薯片。最典型的英国晚餐包括“一肉两菜”,即一份肉类菜和两种煮过的蔬菜。一顿丰盛的晚餐一般会包括三部分:首先是开胃菜(包括苏格兰威士忌酒、水果、果汁、汤或色拉);其次是主菜(包括肉类和主食),英国居民钟爱马铃薯,经常会把它作为主食;最后是咖啡和甜品。

(二)中、美两国居民一日三餐饮食习惯

美国居民喜欢一日多餐,每餐适量;而中国居民传统习惯一日三餐,每餐食量都较大。许多中国居民习惯每日购买新鲜食品烹饪;而美国居民往往一次性购买一周的食品贮存在冰箱里,每日食用冷冻食品,且食用的罐头和腌制食物分别是中国居民的8倍和6倍。

中国居民烹调时喜欢用植物油且放盐较多,美国居民则喜欢用含胆固醇较高的动物油,其做菜放盐的量仅是中国居民的一半。中国居民进食新鲜蔬菜瓜果比美国居民多得多。美国居民较中国居民每日摄入的蛋白质亦多得多,但肠胃功能却因体内缺少纤维素而受到影响。中国居民普遍都喜欢豆浆、豆腐等豆制品,而美国居民对豆腐至今没有兴趣。

三、了解《美国居民膳食指南》

美国农业部(简称USDA)发布的《美国居民膳食指南》①提出了三种健康饮食模式,如表1所示:

四、结束语

毋庸置疑,人们的日常饮食受到了来自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即新词新意的出现,旧有词汇的消失和现有词汇词义的变化。时代日益变迁,但存留在词汇内部的含义却根深蒂固地被保留下来。巩固历史,接续未来,健康饮食,豁达生活。

注释:

①《美国居民膳食指南》是美国官方发布的营养健康指南,由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农业部联合发布,每5年更新一次,适用于所有2岁及以上的美国居民。

②地中海式饮食模式:是指有利于健康的,简单、清淡以及富含营养的饮食;它并不是一种特殊的饮食计划或饮食过程,而是一种现代营养学所推荐的膳食模式,为居住在地中海地区的居民所特有。

参考文献:

[1] 梁实秋.著.雅舍谈吃.万卷出版公司,2015,10.

[2] 董强.著.隗静秋/译.中国民俗文化丛书---饮食卷[M].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10.

[3] 蔡澜.著.蔡澜美食地图[M].广东旅游出版社,2011,1.

[4] 庄祖宜.著.厨房里的人类学家[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2.

[5]林文月.著.饮膳札记[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

[6] 露丝雷克尔.著.美食评论家的乔装秘密生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8.

从饮食文化看中国社会变迁 篇4

自小我就是一个吃货,我小时候的愿望就是长大了要吃遍世界上的美食,现在想想那时的自己很是单纯,可爱。上了周老师您的课以后我知道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老师的课很生动有趣,我们从不会感到无聊,今天我想用这次期末作业来表达我对饮食的热爱,希望可以用自己浅显的观点来看中国饮食文化的变迁。接下来我会从以下几方面来介绍饮食文化和中国社会变迁的联系。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是众所周知的。古人也云:民以食为天,所以“吃”真的很重要,我从小就立志于做一个资深的“吃货”。近几年来,有个很火的节目是关于吃的,就是《舌尖上的中国》,它的节目制作人说:“该节目是美食和历史的交织参拌,《舌尖上的中国》在呈现各色美食之外,展示的是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通过饮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所以《舌尖上的中国》有了一层厚重的历史感。”中国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的,不同地区的人吃什么,这其中涵盖着历史和文化的因素。一个民族饮食生活习惯的形成,有其社会的根源和历史根源。在中国古代社会,由于各民族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社会文化及饮食原料的不同,各民族的饮食习惯就有明显的差异。这些不同地区的饮食习俗都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反映了一个民族的饮食习俗。

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饮食文化也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中华饮食文化的变迁也可以说也是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所以,就请跟着我的脚步让我们在饮食文化历史的长河中去感受一下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吧。

还记得那是在七十年代,中国人吃的像个人样,中国饮食文化经历了从吃粗粮到吃细粮的变迁。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萝卜、大白菜一度成为老百姓餐桌上的主菜,并代替了粮食。家家户户都在腌制咸菜,似乎只有逢年过节时才会“几近无限量”地包顿饺子。偶尔有重要的客人,也会安排杀鸡杀鸭招待。一般的家庭中,女性仍然没有习惯上桌同客人一道吃饭。尤其是中小型城市,餐桌上只有家里的长辈和男人们。在二十世纪50年代前,健康的标准是“只要求不生病”。二十年后,这个标准似乎没有什么改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个时代还没有那么多的糖尿病,最甜的烤红薯和爆米花也只是孩子们偶尔才能享受的。这个时代的符号很相似:推开不同的门,每张餐桌上的菜肴是相似的;每个房间家具摆设是相似的;人们的穿戴是相似的;对生活的渴望也是相似的。他们的理想很简单:吃的像个人样。

到了八十年代,从温饱走向小康的中国人,餐桌上“逐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盛。尤其到了中后期,在城市居民的菜篮子中,一年四季都可以装满各种各样时令蔬菜水果。从初期的粮油、副食品敞开供应开始,所有的票证都被逐出历史舞台时,也预示着一个新“饮食”时代的到来:以往逢年过节才端上餐桌的红烧肉,已经慢慢开始增多。过去闻所未闻的三文鱼和鲈鱼,也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佳肴。每个人都有一个明显的感觉:生活水平正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化。但虽然如此,能够明显提高身体素质的牛奶,依然还是没有在这个时代中普及。直到中期,全国实施了菜篮子工程,把禽、蛋、奶、水果、蔬菜等等包括在菜篮子工程里统筹解决。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才彻底解决了副食供应紧张的局面。80年代后期,粗粮食品逐渐从百姓的餐桌上淡出,细粮成为餐桌上的主角,而粗粮成了配角。一些粗粮已经被淘汰,与此同时,野味和海鲜也逐渐开始出现在人们饭桌上。从这些“新鲜”的菜肴中人们依稀看到,黎明前的曙光已经到来。

来到了九十年代,从这个时代初期开始,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吃风大长,一年在餐桌上甚至能吃掉上千亿元人民币。鲍鱼、海参开始出现在人们面前,菜肴的品类和档次也开始步入历史顶峰期。在这个时代的餐桌上,尤以鲍鱼为吸引眼球。自古以来,这道菜就是尊贵生活的象征。在各个朝代,吃鲍鱼往往是豪门贵族、帝王将相才能拥有的幸福享受。尽管它的营养成分并不是最齐全的,但它给人的心理满足却非同一般。已经消失的粗粮意外地受到食客青睐,再次回到餐桌,重新成为中国人饭桌上的新宠。与此同时,国人把牛奶从特种营养品的位置摆上了普通的餐桌,中国乳业于是开始高歌猛进,进入一个超常发展时期。随着生活的富裕,中国菜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口味。俄罗斯西餐、法国大菜、意大利比萨、日本料理、韩国烧烤、美国麦当劳等纷纷进军中国,中国人不出国门便能吃遍世界。这个时代的你无论走到何方,大街小巷各种档次和风味的餐厅与酒肆都随处可见。但是随之而来的健康恶果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心血管、肿瘤、糖尿病、肥胖症持续攀升,已成为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于是,人们就得开始大规模地减肥

如今的二十一世纪,我们是吃并选择着;麻辣小龙虾、香辣蟹、水煮鱼,都是这个时代的餐桌文化。但在二十一世纪初突如其来的一场SARS病毒,以及层出不穷的诸多“黑幕”曝光,让很多都市人群的腹中馋虫都被杀死。人们开始呼应健康主题,对回归自然的“水果蔬菜”重新重视。调查显示,当今一半以上的都市人都把水果纳入每日健康必备品。大批商家针对市场,及时推出各种“自然绿色系列食品”,理由是清新健康。牛奶的发展进入颠峰时期,纯牛奶、脱脂牛奶、加钙牛奶应有尽有,数不胜数。人们在市场上挑剔的目光,越来越多地落在鲜货上,而不是价格上。什么食品有营养,什么食品能防衰老,什么食品搭配能够保持身体的酸碱度平衡,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中国人的健康观念在二十一世纪的初期,“清醒而及时地”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如何从文化的角度学习音乐 篇5

音乐是一种文化的普遍现象,所有的文化都拥有音乐,每一个社会都有着一种与该社会原则上相联系的音乐体系。当音乐被置于社会和文化的背景中并作为其文化的一部分,才能获得最佳的理解对一种文化的恰当理解需要对其音乐有所理解,而欣赏音乐则要求对与之相联系的文化和社会有所理解。由此提顿建立了一种认识音乐的音乐文化模式,包括四个部分:一,音乐的观念,包括音乐与信仰体系,音乐的美学,音乐的语境。二,音乐的社会组织。三,音乐的曲库,包括音乐的风格,类型,文本,创作,传承,身体运动。四,音乐的物质文化。

一:音乐的观念。1,与信仰有关的音乐活动。受宗教的影响,音乐有不同的。·例如西亚的宗教音乐。苏非教徒在做礼拜时,通常是由音乐伴奏的,会用一种被称为“Zikulu”的连续咏唱方法,开始用歌声赞扬神。而伊朗也有自己的宗教舞蹈。这种音乐文化是在宗教文化的特定背景下产生的。再如欧洲的乐谱是在教会中产生的,有许多和三有关的形态,这和基督教三位一体的观念是分不开的。2,音乐的美学。例如伊朗的音乐美学特征就是源自内心的和谐和统一。由此伊朗音乐具有抽象美,唯一美,反复美,无限美的特征。再如蒙古的音乐,特有的地理条件使得游牧生活养育了蒙古特有的音乐传统,多以声音为主,伴奏乐器也很少。3,音乐的语境。我们需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特性才能深入了解各民族希望通过音乐表达的东西。例如宗教等。

二:音乐的社会会组织。在一个人数较少的民族往往一个民族的人都会民族乐器,跳起民族特有的舞蹈。这是与生俱来的。

三:音乐的曲库。1,音乐的风格。了解一定的历史知识也十分重要。例如理解拉丁美洲的音乐时,要知道拉丁美洲是奴隶贸易的输入地,音乐类型不同于欧洲音乐那种社会精英创造和发展式,而是由普通民众创造的。2,音乐的传承。例如西班牙民间音乐,由于西班牙内部都是高山地形,交通运输不完善,地方民俗与文化都保存地比较纯正。3,音乐的类型。例如蒙古的音乐就分为长调,短调和呼麦三种方式。而日本分为雅乐,狂言,京舞和文乐。

四:音乐的物质文化。每个民族创造的独特的乐器是一种物质文化遗产。例如伊朗的传统乐器桑塔尔,桑图尔,新疆的坦布尔等。

另外,理解地理因素的差异性也是学习音乐的重要途径。不同的气候、地质构造等造成了不同的音乐风格和不同的乐器。而相似的地理因素则会造成相似的乐器和音乐的风格。例如,东南亚内部在构造地形上分成了两大单元,此上的国家被分为海岛国家和陆地国家。陆地国家如缅甸,就多《雨神颂》之类的歌来祈雨。而海岛国家如菲律宾就多渔民祈愿舞来祈求出海顺利,多产。再如新疆的木卡姆艺术,存在于以绿洲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民族之中。而新疆南北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使得维吾尔族各种舞蹈既有共同的风格,又有不同的地区特色。地理因素也会对音乐文化的保存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上所述西班牙的文化保存。地区不同,有的地方盛产竹子的就多笛子等乐器,而多产马的地方就多用马尾做的乐器。

了解一定的历史知识也十分重要。只有了解了一个民族遭受的灾难和历史发展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其音乐的内涵。如黑人的战歌。

个人理解:

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 篇6

大学专业韩语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准确灵活地运用这门语言进行交流, 而只有熟知包含在语言中的韩国文化才能更有效地学好这一语言。由于韩国从古代便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 因此对于中国学生来说, 理解韩国文化并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流传到韩国的文化经过时间的演变一部分已发展成为韩国本土文化。另外还有韩国古代就保有的特有文化, 这些是我们在文化学习中应给予充分重视的部分。

Ⅱ本论

下面, 我们一起通过这门语言来浅析一下蕴含其中的韩国文化的特征。

1. 委婉表达。

韩国人在表达自己意思的时候经常用较委婉的表达, 尤其是拜托或者拒绝别人的时候, 因为委婉的表达会适当照顾到对方的心理情绪。中国人和韩国人说话的时候最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点就是中国人会简单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根据李海英2006年的研究显示在表达“拒绝”这一意思的情况下, 韩国人与中国人相比更倾向于使用委婉表达。而中国人更多的选择非语言性的表情。身体语言或眼神来传达意思。因此中国人虽然不多用委婉表达, 也不会引起误会。可是韩国人却很难接受此种方法, 以下是两组韩国人之间关于拒绝和拜托他人的对话。

(1) 甲:今天下午可以来帮我一下吗?

乙:啊, 怎么办呢?今天下午我正好有事没时间, 明天行吗?

(2) 教授:最近课业怎么样?听说课挺多的学生:托教授的福还好, 只是作业太多, 晚上熬夜白天就容易困。

教授:和朋友一起学习可能会好些, 还有可以问问你的前辈, 向他们请教一下学习方法和经验。

学生:明白了, 谢谢教授。

教授:嗯, 今天叫你来, 不是因为别的, 是因为………

通过第一个例子很容易看出, 韩国人在拒绝他人时常用“啊, 怎么办呢?”听到这句话, 即使被拒绝仿佛也可以体谅对方的难处。第二个例子是发生在教授和学生之间的, 即使对话双方是这种身分量地位相差悬殊的两个人, 教授在拜托学生的时候仍然做了相当的铺垫。

为什么韩国人如此喜欢委婉表达?笔者经过一段时间资料收集, 探索以及与韩国人的接触, 认为这是因为他们在说话时尽量从对方心情出发, 最大限度地考虑到他人的处境。比如话者说:“一起出去吃午饭吧。”听者即使不想去一般也不会说:“不想去”而是:“早上吃得有点晚, 现在还不太饿。”这是一个典型地照顾他人情绪表达的事例。根据笔者的亲身经历, 好多情况下, 中国人不能理解韩国人的这一民族心理而导致产生误会。我们并不能把它简单地理解成韩国人的心口不一, 或是韩国人喜欢说谎, 要充分的理解他们这种心理才能更好地与其交流。

2. 集体意识。

中国人在说只和“我”有关的事情是会说“我妈妈”, “我家”。韩国人则多采用“我们妈妈”, “我们家”这种表达。明明是只和“我”有关的事物, 却总是用“我们”这个词来表达。甚至说“我们丈夫”, “我们妻子”, 中国人听到这种话第一反应通常是非常惊讶的。

韩国人的这种强烈集体意识的产生根源可以从这个民族的历史经验, 风俗习惯当中得到答案。朝鲜半岛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 与中国, 俄罗斯接壤, 日本一水之隔, 具有重要战略位置。也因此自古朝鲜夹在大国利益中间, 成为大国政治的牺牲品, 甚至遭受了大小九百余次的外敌入侵。进入近代先成为日本殖民地, 如今是美国的同盟国, 又各方面迫于美国的压力。这种历史背景让韩国人从很久以前就深知集体力量的重要性。因此他们更强调集体的概念, 忽视个人, 这一点从生活风俗上也能感受到。在韩国传统的房屋里, 没有完全隔开的空间, 仅仅用薄薄的纸糊成的门把房间简单分隔开, 因为他们认为房屋是家族成员共同的空间。在这种传统的房屋结构中, 没有“我”的空间, 只是“我们的家”而已。了解韩国人的这种集体意识, 对今后与韩国人接触交流会产生积极的帮助。

3 重视“面子”。

韩国人“好面子”这个特点可以从他们的谚语中得到充分体现。比如:

贵族掉进水里也不抓一根稻草。

越穷越要盖瓦房。

喝凉水还要剔牙。

值三两的家修值千两的门。

朝鲜时期贵族十分好面子的这一心理流传至今已经成为韩国人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所谓“面子”是指一个人具有被社会认同的某种价值并因此得到其他人肯定的一种形象。韩国人追求并维持这种体面的方法大概可分为消极性的和积极性的两种。前者比如故作斯文, 找借口, 尽量减少在公共场所讲话, 观察上司表情等。后者比如我们常说的“炫富”, 开豪车, 住别墅, 打高尔夫等。这一点在韩国的影视作品中强烈的体现。笔者就经常被问及“韩国人是不是都向电视上演的那么富有?”除此之外还有让他人知道自己的高学历, 高职位, 通过严肃的表情, 权威性的话语, 熟练的外语或与某位较高地位的人熟识等行为展示自己的“面子”。韩国人把“面子”定义为自身能力的范畴, 并为此种能力的实现而不断努力。因此中国人在同韩国人交流时, 要尽量顾及到他们的这种行为, 理解他们这种从朝鲜时期便流传下来的心理。

4. 表情交流。

在《韩国语与韩国文化》一书中, 有“韩国语是眼神与咳嗽的语言”这种说法。某传教士也说过类似的话“韩国人的眼睛和鼻子比嘴更能说话”。比如, 相爱的两个人用眼神交流代替语言来传达爱意。作为互相交流的一种手段, 眼神在不同的背景下具有不同的功能。通常在传送眼神的这一行为中并不是要传达某种具体内容而只是说明有想要表达的意图, 或者给予对方某一种提示。善于运用眼神交流的人多半是善于体谅对方心情的人, 采用这种顾及对方感受而互相交换眼神的这种区别于语言交流的方法。

当我们与韩国说话时, 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种非语言性的表达, 只有我们熟知其中蕴含的含义才能顺利的完成交流。

Ⅲ结论

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 篇7

关键词:博物馆;中小型城市;打破;发展滞后;地域文化景观;同一性;特殊性;代表性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地区的文化标志,记录并代表着其文明发展的历史和水平。在文化底蕴源远流长的中国,“博物”一词最早出现在《山海经》中,其意思是:能辨识多种事物。1974年6月,国际博协召开第十一届会议,将博物馆定义为是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務的公开性永久机构,把收集、保存、研究有关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物当作自己的基本职责,以便展出,公诸于众,提供学习、教育、欣赏的机会。近代意义上的博物馆在自身发展中遵循这个传统的同时,让人们通过更多的渠道更深入地了解到不同时代、地区和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同时,也带动着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可以说现代的博物馆不仅具有纪录保存、学习研究、艺术欣赏等价值,更具有强大的经济价值和对外文化交流价值,其意义不容小觑。

根据国家文物局年度博物馆年检备案情况,截至2014年底我国博物馆总数达到了4510家,比2013年度增加了345家,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1]。根据博物馆专业标准,目前全国已经有10个省和一个直辖市拥有功能基本完善的博物馆数量超过100个,西藏自治区仅一个博物馆,其他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博物馆数量均为两位数,甘肃省、山西省和安徽省博物院数量有望最快突破100个[2]。

然而,我国很多中小型城市的博物馆体制建设、发展却依然面临种种尴尬局面,比如:1.历史短暂、经济欠发达地区博物馆体制难以建成或形同虚设;2.博物馆建设难以准确定位;3.博物馆建设与使用需求脱节;4.很多地区博物馆在市场化环境中生存艰难;5.博物馆可持续发展体制举步维艰等等。

日前,国际博协公布2016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与文化景观,让人们把对博物馆建设、发展的问题引入了一个新的思考方向。城市自身的地域特征和地方历史文化特色是城市的灵魂,而博物馆则是体现城市地域文化景观的重要载体。本文拟以江苏省启东市为例,从地域文化景观的角度,浅析中小型城市应如何打破博物馆体制建设、发展滞后的尴尬局面,就教于大家。

一、地域文化景观有其同一性,中小型城市博物馆建设、发展可借鉴发达地区成熟体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文化景观”一词已被人们广泛运用。地域文化景观是存在于特定范围内的文化景观类型,在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下形成并保存至今的。通过矛盾的哲学性可以解释,同一时代中多种不同的地域文化景观可以同时存在,说明他们之间存在同一性,比如:他们都体现出时代发展、变迁的地域文化特色。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大时代环境下,已经有了一系列成功的博物馆,它们的建立、建成以及发展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1981年法国政府对卢浮宫进行大规模修整使其成为专业博物馆,其艺术珍藏品种类丰富、档次之高堪称世界一流,完美地展现出法国人民的浪漫多情和法国当地景观的艺术风情;始建于1823年的大英博物馆里保存着无数最能够代表英国艺术和文学的珍品,此外还收集了很多中国、印度等历史悠久国家的民俗资料、美术品及出土文物,其中中国展览室内多为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掠夺的宝贵文物,大英博物馆在反映英国当地人文景观的同时,也充分展示了英国人体内的列强因子;1870年建成的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是美国最大的博物馆,号称西半球最大的博物馆,充分体现了资金足、气派大的美国风格;1987年,故宫博物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建筑气势之恢弘、文物珍品之丰富,不仅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独特的中国式文化景观,更展现和发扬了悠久深沉的中华民族文化……这些博物馆都已经成为了所在城市不可或缺的地标,是到访者首要参观的地方。可以说,是城市成就了博物馆,博物馆也成就了城市。这些典型精妙的博物馆都为中小型城市建立属于自己的优秀博物馆,提供了良好而宝贵的参考要素。

二、地域文化景观有其独特性,博物馆体制建设、发展应融入其地域文化景观的独特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交流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城市的发展不仅是物质和财富的累积,更重要的是文化品格的提高、历史艺术的传承以及市民综合文化素养的提高。而每个城市的地域文化景观和地方历史都有其独特性,因此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不尽相同。而当下城市缺少地方特色已成为了不争的事实。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盲目跟风、缺少地域特色的城市建设已愈渐明显,本土地域文化景观特色和乡土文化受到重创,使得人们对城市的记忆和城市文化特色日益模糊,从而导致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应有的满足。而这一现象在很多中小型城市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博物馆体制的建设、发展中应融入其地域文化景观独有的特色,不断满足本土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这已然成为了今后博物馆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江苏省启东市是江苏省南通市一个代管的县级市,地处全中国最发达地区——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入海口北侧,其三面环水、形似半岛,又与经济大都市上海隔海相望,是人们出江入海的重要门户,被誉为“江海明珠”。启东建筑业历史悠久,是江苏省人民政府首批命名的“建筑之乡”。闻名遐迩的启东吕四渔场是中国四大渔场之一,吕四渔港是全国六大中心渔港之一。启东圆陀角自然生态景区始建于1998年,是整个江苏省最早能观看到日出的地方,万里长江奔腾不息在这里冲向大海。“启吾东疆”是启东的地域形态,“辟我草莱”是启东的文化特征。启东沙地文化景观是启东沙地文化和启东自然遗产多样性的表达,是启东自然因素和文化因素不断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沙地自然和勤劳的沙地人民共同努力的艺术杰作,是沙地人民与沙地环境长期、密切互动关系的见证。

为传承发扬万里长江历史悠久的灿烂文化,打破启东市博物馆发展滞后的尴尬局面。启东市在独有的地域文化景观基础上,结合新湖圆陀角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提出了筹建启东长江博物馆的设想,此举得到了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目前,启东市长江博物馆建设工作班子已经组建,博物馆规划设计大纲初稿和相关基础资料也已收集完成。目前,启东市正在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作专题论证,争取早日完成长江博物馆规划设计方案,并启动施工方案设计,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它将从属于启东的沙地文化景观,也将直接或间接地代表着启东的沙地文化景观。当然,也影响着沙地文化景观的可持續发展。长江博物馆定将为启东未来的城市文化做出巨大贡献。

三、博物馆的建设、发展应该有重点地选取更具代表意义的地域文化景观

《北京宪章》指出:“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存留于建筑间、融汇在生活里,对城市的营造和市民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城市和建筑的灵魂。”一个城市的文化和这个城市的地域文化景观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塑造了这个城市的生活环境,而这个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景观,也将会成为城市独一无二的明信片。博物馆的建设、发展应充分考虑到融入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景观,让其成为人们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当地历史文化最可靠、最便捷的途径。

启东是年轻的沙地,是近200多年内由沙洲之间的泓道封淤而联并成陆的,古称“东胜瀛洲”。清代以来,长江口海域多处沙洲逐渐形成陆地,二十世纪初,实业家张謇在此筹办垦牧公司,于启东沿海处历尽千辛万苦筑堤围垦。被启东当地人称为“张公水堰”的挡浪墙建成后,堤内形成了大片利于耕作的农田。清代末年,张謇仿北京居民建筑样式,于启东市海复镇建造一处四合院。1920年,张謇于此建立垦牧高等小学。抗战时期南通沦陷,为坚持抗战教育,通州师范学校(即今南通师范)于1938年8月迁于此。1942年2月,新四军一师师长粟裕于此创办苏北抗大九分校,先后有600多名师生走上革命道路,奔赴抗战前线。1945年,东南中学(共产党在启海地区创办的第一所中学)于炮火中在此诞生,为解放战争培养了数百名急需人才,被誉为“革命干部的摇篮”。郭沫若曾于此亲自提笔,留下“东风永健”的珍贵墨宝。

如今,这座四合院已成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学校德育基地”。勤劳善良的启东人民利用自己的智慧,结合“垦牧之光”这一极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景观,把这里发展成了一个小型的文博基地。基地拥有1座四合院、70多个房间、3个陈列室、200多件珍贵实物资料、2000多件图片资料、15万多字文字材料。其中,陈列室分为:德育史料陈列室、粟裕纪念室、东南中学校史室。四合院自1997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共接待市内外3万余人前来参观或开展有关活动,其珍贵的图片以及感人的事迹影响着一批批前来参观的人们,感人至深、启迪至远。[3]这处文博基地的成功建设及其发展,是基地融入地域文化景观代表性的成功实践,也为启东人民建设长江博物馆奠定了一个优秀基础。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博物馆,博物馆的建设发展更需要城市为依托。地域文化景观是反映一座城市文化体系特征和地理特征的直接参考物。将博物馆建设发展和地域文化景观特征充分融合。特别是中小型城市博物馆体制建设、发展,有目的地吸取发达城市地区成熟博物馆体制精华,充分融合当地地域文化景观特色,突出反映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景观特征,建立城市居民自主博物馆意识,提高居民城市自豪感和生活幸福指数。走服务社会,提升公众文化素质的现代化博物馆道路,促进城市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记者白林,姜潇.我国博物馆数量达4510家[M].新华社.2015-05-18 17:21:22.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 2015-05/18/c_1115323223.htm.[DB/OL].

[2]2015年中国博物馆数量规模统计分析.中国产业信息网.[2015-12-28]. 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512/ 373794.html.[DB/OL].

上一篇:雪姑娘童话作文下一篇:自主创新研究报告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