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东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精选8篇)
浅析东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篇1
浅析东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作者:张运珠
内容摘要: 饮食是人类保留与成长的第一需要,也是社会糊口的根基形式之一。然而差异的文化背景,却有差异的饮食看法和饮食习俗,最终形成差异的饮食文化。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别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别,而这种差别来自中西方差异的思维方法和处世哲学。
关键字: 东西方
饮食
饮食文化
对比
饮食是人类保留与成长的第一需要,也是社会糊口的根基形式之一。然而差异的文化背景,却有差异的饮食看法和饮食习俗,最终形成差异的饮食文化。
中国人的饮食强调感性和艺术性,追求饮食的口味感受,而不注意食物的营养身分,多从“色、香、味、形”等方面来评价饮食的优劣黑白,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简单地说,中国人吃的是口味,“味”是中国饮食的魅力地址。中国人饮食的目的,除了充饥果腹,同时还要满足对美味的渴望,带来身心的愉悦。
讲求和谐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如福建名菜“佛跳墙”,里面有鸡肉、鸭肉、猪蹄筋、鲍鱼、海参、猪肚、鱼翅等多种主料,另有数种辅料。这样调制出来的制品,本性全被埋没,而整体却色泽熠熠,这与中国人贬抑本性、讲平均、重中和的中庸之道是相通的。
中国饮食过分强调味感以及用餐的精神享受,忽视营养分析和营养的合理搭配,有其片面性。而西方饮食注重科学分析与营养,虽有其机械性,但从根本上来说,它对维护人体的健康发展是积极的。
现在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周围的餐馆总是不断的变换招牌,这应该也是为了满足中国人的口味而在不断的应变吧。
中国有句老话:人,越吃越馋,越呆越懒。其实,这句话真是很有道理的。常听一些人说:过去经济困难,吃的东西很有限,可是吃着感觉有滋味,能填饱肚子就是最大的快乐;现在经济发达了,吃的东西非常多,可是吃什么都觉得乏味,常常因为不知道该吃什么而烦恼。
我们中国人到底要吃什么,怎么吃?在《黄帝内经》中,有许多关于人类的日常健康饮食方面的论述,提出“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素问·五常政大论》)的饮食养生原则。并且要求在日常饮食生活中,以及在对疾病的食疗调养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天时季节、不同的地域人群、不同的体质状况与疾病种类等具体情况,按照因时、因地、因人的“三因制宜”原则,将谷、肉、果、菜四者进行合理搭配,调和运用,这样才能不断的滋补人体的精气津血,使气血阴阳保持平衡协调状态,真正实现“吃出健康”。
其实,只要认真留意观察,就能够发现那些外国餐的搭配结构还是非常合理的。
先说谷物方面吧,主要是面包、蛋糕、面条、白米饭,中国的北方人喜欢吃米饭,南方人更喜欢吃面食。中国面食的品种和花样称得上是天下无敌,举世无双。尤其是各种带馅的面食,各式的饺子、包子、馄饨、馅饼等,那是即味香可口,又营养丰富。这些在中国内地随处可见的饮食佳品,在这里却是一样也没有见到。中国人说的“好吃不如饺子”在这里没能体现出来。餐厅正中央总是非常夸张地摆放着一些很大个头的全麦面包,这应该是有意向人们推荐的,许多老外都会切一小块这样的面包。我们中国人没有一个去吃的。蛋糕的品种很多,配以各种水果、奶油、沙拉,很受欢迎。为了防止一次吃的甜味太多,这些美味蛋糕都被切成非常小的块(多是5cm左右的方块),这应该是餐厅对于控制甜食的摄入量所作的精心安排。伴随着面包的,就是牛奶。在牛奶旁边,摆放着几种不同颜色与口味的麦片(燕麦),用牛奶泡麦片成为外国人的饮食习惯,它是公认的谷物与动物类食物搭配的最佳组合之一。
在肉蛋方面,有烤牛肉(是八分熟的)、烤鸭肉、清炖鸡肉(实际上是一种菌汤)、火腿、海鲜等。因为是在海边,所以海鲜食品不少,鱼、虾、螃蟹、扇贝等都是非常新鲜的,加入的都是很少的调料,可以品到原味。当然,也会有生鱼片类的,那是要生吃的。这些没有一样是适合中国人口味的。看到牛肉,我们想吃的是酱牛肉、铁板牛柳;看到鸭肉,我们想吃的是北京烤鸭、咸水鸭;看到鸡肉,我们想吃的是香酥鸡、红烧鸡翅;看到海鲜,我们想吃的是红烧鱼、水煮鱼、燜大虾、清蒸螃蟹„„唉,心里想着:这些东西都让老外给做白瞎了,怎么就不请几个中国厨师来呢?蛋类之中竟然会有咸鸭蛋、松花蛋(这是中国独有的吧),可是也被切成1/2或1/4的块,生怕你多吃。好在这里常有煎蛋,算是比较受中国人欢迎的。
水果是非常丰富的。每餐必有20多种新鲜水果摆放,还有各类果汁、水果汤、果酱等。与中餐不同的是,西餐把水果也当成餐饮中的重要食品,并不像中餐那样,常常将其放在餐后食用。这样一来,即避免了因饮食已饱、无法再进水果的弊端,同时也会减少经常忘记吃水果的情况。如果在正餐时没有吃水果,谷肉果菜四者之中就会缺少一个种类,变成了完全是谷肉菜占据肠胃。有的人会在两餐之间加吃水果,这样就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因为胃中的食物已经消化掉一部分了,有了一定的空间,加吃水果后可能又吃了个饱,这样就容易造成吃的过量,时间久了就会因营养过剩而引起肥胖。我治疗过一些得了肥胖症的女士,她们之中有很多就是这个原因导致的。如果正餐中没有吃水果,许多人会因为一整天忙于工作、学习而忘记,从而养成吃不喜欢吃水果或想不起来吃水果的不良饮食习惯。所以,我在此建议大家,在正餐时,不妨也把一些常吃的、应季的水果摆放在餐桌上,让家人在进餐的同时也能及时吃到一些水果,使每餐饮食的营养结构更加趋于合理。
蔬菜方面是最值得一提的。在这种西餐厅里,多种新鲜蔬菜都是基本保存着原本的味道,并不做任何加工,比如西红柿、黄瓜、青椒、包心菜、胡萝卜、元葱、香葱、香菜、生菜等,或是切成片,或是切成寸断,或是拿来整个的,旁边只有三种不同口味的沙拉(甜、微辣、微咸)。从营养学角度来看,这种吃法更有利于保护蔬菜中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
现代研究发现,蔬菜中有许多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相关的植物化学物质、酶等,这些都是有效抗氧化剂,能够帮助身体清除过多的有破坏性的活性氧、活性氮,从而防止因受到环境污染而引起多种疾病。所以蔬菜不仅是低糖、低盐、低脂的健康营养食物,同时蔬菜还能减轻环境污染对人体的损害,具有对抗各种疾病的预防作用。
许多蔬菜中还含有抗癌物质,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如洋葱、大白菜、芹菜、韭菜、蘑菇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这方面的成果将会越来越多,会更加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和关注。
蔬菜中富含多种维生素,这些维生素都是按照一定比例而存在的天然成份,可以说蔬菜就是多种维生素的集合体,是任何人工合成的维生素制剂不能代替的。蔬菜中还有一些与维生素类似的天然物质,如叶绿素等,它对人体的作用也很重要。当然蔬菜中还含有矿物质、微量元素、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等非维生素类营养成份,营养更全面。因此,想用维生素制剂代替蔬菜几乎是不可能的。
蔬菜里的维生素及营养成分很容易丢失,有的会溶于水中,有的怕高温等,多数容易被空气氧化,所以蔬菜更宜保持新鲜,有些蔬菜尽量减少加工或不加工为好。中国人喜欢按自己的口味来加工蔬菜,为了使饭菜更合口味,不惜以破坏食物营养为代价而一顿的煎炒烹炸,最后常常会导致让蔬菜面目全非,让营养四分五裂。
在营养界有一种说法:外国人用“脑”吃饭,中国人用“嘴”吃饭。在日本、西班牙等饮食比较健康的地区,人们多是根据营养结构来决定吃什么、怎么吃,而我们现在绝大多数的人还是根据味道决定吃什么、怎么吃。
从根本上讲,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别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别,而这种差别来自中西方差异的思维方法和处世哲学。
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影响深远,风靡世界。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成长,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世界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西方的一些国度曾搜集着各国的移民,因此这些国度深受各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博采众长,并结合自已的饮食习惯,形成自成体系的饮食文明。
西方饮食看法是一种理性的、讲求科学的饮食看法。他们强调饮食的营养价值,注重食物所含卵白质、脂肪、热量和维生素的几多,出格讲究食物的营养身分搭配是否适宜,卡路里的供应是否恰到利益,以及这些营养身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实吸收,尽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和天然营养,而不追求食物的色、香、味、形的完美。即便是口味千篇一律,甚至味同嚼蜡,他们也会将它吃下去。西方人吃的是营养,他们很少或几乎不把饮食与精神享受联系起来。在饮食上反应出一种强烈的实用与功利的目的。西方人认为,饮食仅是保留的手段,用以充饥果腹罢了,只不外它回收了一种更科学、范例和公道的方法。如他们的中小学校都配有营养师,以担保青少年的营养富裕宁静衡。这种科学化理性化的饮食看法,是值得中餐借鉴的。但同时这又使西餐在用料上受到极大的局限。如西方人不吃动物内脏以及他们认为没有营养价值的对象。同时在烹饪技巧上也显得机械呆板,牛排就是牛排,鸡就是鸡,各式蔬菜也决不会稠浊串味,也不会变出几多格式来。
由此可以看出,中餐菜的品种虽然非常繁多,变化多端,但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口味”而展开,很少考虑食物的营养和人体的健康这些十分关键的问题,这使得不少人变成了为满足口福而吃,而不是为维护健康而吃。因此,中餐在其发展中,应汲取西餐的“科学”观念,取长补短,使之更为完善。
参考文献:
[1] 栾扶桂.谈西方饮食的基本特色[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04,(03).[2] 蒋璟萍.中国饮食习惯特点[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5).[3] 吴爱宁.中西饮食文化内涵反思 [J].理论导刊, 2007,(08).[4] 李晓军.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与融合[J].内江科技, 2007.(05)[5] 李芹,高鉴国.现代西方饮食的基本精神与特点[J].民俗研究, 2008,(04).[6]汤瑞林.The Comparison of the Etiquette betwee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Hospital Culture[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6,(09).[7] 孙爱珍.中国传统饮食习惯[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2,(04).
浅析东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篇2
1. 中国的宫室建筑带有权力中心思想的印记
中国大型宫室建筑的特点是中轴对称, 中轴线上的宫室巍峨宏伟, 有多层级纵深, 两旁有附属性建筑, 左右对称。这体现着中国政治文化中的君臣秩序、尊卑长幼之节。皇家建筑是帝国形态的象征。普通人家建筑也严格地体现着封建家长的权威地位——家长住上房堂屋, 子孙住厢房偏厦。即使最偏远乡村中的房子也遵守着宫殿建筑中蕴含的等级体系与社会思想文化准则。
2. 中国重视“内宇宙”修炼的思想在园林建筑中的痕迹
园林建筑体现了中国士大夫的思想追求和艺术情趣。重视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之学, 涵泳性情, 默思玄览, 修炼“内宇宙”, 在笔墨纸砚则为书画, 在草木土石则为园林。他们将内心修养作为宇宙中最广大最重要的学问。中国古代除了李白、徐霞客等寥寥数人, 并无太多探险家, 大约与士大夫重视“内宇宙”修炼而不重视对“外宇宙”的探索有关。反映在建筑上就表现出内容和形式的华丽、精巧。他们将“内宇宙”又投影在园林建筑上。苏州园林玲珑精致, 咫尺之间变幻多重景观, 譬如狮子林中的假山曲径, 极尽曲折回环之能事。
3. 中国建筑的围墙文化
中国建筑喜欢用一堵坚实的围墙把建筑封闭起来。作为家天下的皇帝, 更是给“国家” (以国为家) 修了一座世界上最大最长的围墙。此处可隐约窥见中国内敛、保守的思想因子。
4. 中国建筑中的“天人合一”
徽派建筑模山范水、师法自然, 建筑和周围山川景物、地理形势融合无间, 让水土成为建筑的有机部分, 让建筑浑融而化入山川。中国建筑讲究风水堪舆之学, 大概与“天人合一”的思想间有某种内在的隐秘关联。
5. 西方建筑文化发展与中国文化的迥异之处
经历了风格迥异的不同历史时期, 西方建筑在每一发展阶段的特征都十分显著, 而中国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变迁的痕迹则微乎其微, 只有专业人士才能从斗拱的层数多寡等细微之处判断出一座中国古代建筑的年代。建筑的差异体现出西方有比中国更强的革命性传统。中国儒学几千年基本是一脉相承的, 也基本上无人挑战。西方则不同。中世纪否定了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成果, 启蒙主义又打破了中世纪的黑暗与蒙昧, 重新尊崇人的价值, 在巴洛克、洛可可走上华丽、花俏、奢靡的险途之后, 古典主义又一次向简洁、典雅的古代传统回归。就这样, 西方在不断的否定之否定中比中国更早地迈向了现代文明社会。
6. 中西方建筑材料选材的不同
中国建筑以木结构为主, 宫殿的基座和普通房屋的墙则用夯土;欧洲建筑的材质则主要是石头。从东西方民族的性格差异与文化差异中是否可以找到答案呢?石头真率、质朴、刚硬、雄壮;木材细致、深秀、坚韧、柔美。物犹如此, 人岂相同?
西方文明的源头有二:一是古希腊文明, 一是中东的基督教文明。古希腊文明中特有的是酒神文化, 酒神狄俄尼索斯象征着享乐主义与个人主义, 这种享乐与丰收、富饶联系在一起, 因而是明快、健康、乐观、积极的, 这与中国失意文人消极、遁世的及时行乐思想大相径庭。古希腊神话中的诸神有着人的七情六欲, 也折射出这种享乐主义与个人主义。民主与科学的源头都在古希腊, 继承了希腊精神的罗马人又发展了法治精神, 这些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的基石。基督教给西方文明带来了宗教品格, 其特点是罪感文化与契约文化。认为人生来有原罪, 所以摩西与上帝订立了十戒, 遵守戒约可以上天堂。这种契约文化从外部调节人与社会的关系, 一定程度上对酒神文化的张扬进行了矫正。总之西方思想文化更多的是石头般的真率、质朴、刚硬、雄壮。
与西方相对, 中国的儒教可以说是一种耻感文化, 讲究温良恭俭让, 讲究忠恕之道, 强调自我约束, 强调从内部调节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如果做不到这些, 则足以羞耻。中国人素有忍的传统与韧的精神, “小不忍而乱大谋”、“欲速则不达”是忍, 中国的自然条件与历史环境培育了国人的坚韧精神。佛、道作为宗教是儒的制衡与补充。中国的思想文化与木材的细致、深秀、坚韧、柔美有更多相通之处。
东西方民族的文化与性格差异在建筑材质上也得到了一定的反映。
7. 西方建筑的开放特质与中国围墙文化的封闭、内敛特质西方建筑从正面一个方向即可获取主体印象, 庶几可窥
得全貌。即使草坪、花园也在开阔之处。中国的宫室建筑要在空中俯瞰才可获取整体轮廓, 此外大门口还要加上照壁, 所以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诗句。中国的园林建筑回环、繁复、曲折, 决没有西方的草坪、花园来得直接、简约、开敞。中国无论宫室还是园林, 一律圈以围墙。西方建筑的围墙在若有若无之间, 即使有, 也不给人封闭、压抑的感觉。
这种差异同样可以从东西方文化中找到原因。起源于希腊的西方文明是海洋文明, 这种海洋文明富有商业精神。古希腊神话中的奥德修斯和伊阿宋即是典型的海洋冒险家。中世纪的骑士精神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文明。后来的麦哲伦、哥伦布的探险之旅更是改写了整个世界史。美国是一群来自欧洲的冒险家的后裔建立的, 后来很多美国人到西部淘金成就了美国的西部大开发。总之, 西方海洋文明富有外向的扩张性。
而中国文明可以说是黄土文明, 这种黄土文明即是农业文明。东西方的这种文明差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很大。中国人安土重迁, 家园不仅提供衣食, 而且是宗庙所系, 古训有“父母在, 不远游”和“叶落归根”。中国人自居于天下之中心, 对待周边民族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 实行德化要近者安而远者归, 要四夷宾服。总之, 中国文明富有内向的聚敛性。
西方人把世界幻化为自家的花园来游戏探险, 而中国人把自家的园林臆想为宇宙来修养心性。海洋文明与黄土文明的这种差异在建筑上得到了确实的反映。
8. 中西方建筑文化总结
(1) 中国建筑的意境与西方建筑的典型中国建筑基于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高度和谐的传统文化精神, 可以用“意境”二字来概括, 创造的建筑形象强调神似、写意, 与自然界参差相依而求得和谐, 以“天人合一”为其终极目标。而西方建筑美学主题则可以用“典型”二字概括, 美学思维使用了求异思维, 力求在无尽的纷争中达到对立统一。
(2) 传统与原创
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判断包含很强的社会性, 表现为重社会、重传统、重伦理。西方则宣扬个人本位论, 中国传统建筑思想中洋溢着的审美因子中缺乏足够的冲突、夸张和崇高, 一切都被消融在静观平和的超越自我的境界之中。这种审美静观的心灵境界限制了人的创造能力, 思维的收敛性使得建筑创造固步自封的趋势在近现代物质技术大大更新的条件下显得更加明显。相反, 伴随着西方美学理论和其他艺术理论的兴起, 西方现代建筑的各种流派不断涌现, 使“天人相分, 天人相争”的成分更加浓烈, 使建筑形象“冲突化”的趋势得到进一步强化。
(3) 幻想与理念
西方建筑理论强调逻辑, 富于理念。古罗马时期维特鲁维就提出“实用、坚固、美观”的观点。如果说西方建筑的理念性集中体现在“实”上, 则中国建筑的幻想性集中体现在“空”上, 寻求一种虚幻的和谐。中国建筑不很注意整座建筑的体量造型与透视效果, 而更注重在平面上铺展与在空间上延伸的群体效果, 以及建筑群在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所显现的画面效果。
(4) 礼乐与逻辑、趋同与求异
中国建筑的哲学依据在于传统的礼乐精神, 即“大壮”思想与“形适”论。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秩序”, 整组建筑群、整座城市, 乃至整个国家的建筑, 都被纳入了这种统一的礼制规范中。以四合院形制为例, 外部由界限分明的围墙围合, 入口处要以照壁和影壁屏蔽, 显现出内向、自卫的心态, 反映了小农经济自给自足、与外无涉的封闭特点。实是建筑物, 虚是组成建筑物的院落, 二者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其伦理功能和群体意识极为明显。
西方建筑文化的特征为理性与抗争精神、个体与主体意识、怀疑与否定综合形态, 西方建筑通过中性空间向自然开放, 不强调内部空间, 以外部空间为主, 四周以开敞的柱廊形成外向的离心空间, 西方人把广场称为城市客厅, 表明了将室内转化为室外的意向, 孕育了对待自然坦率、诚实、勇敢的心态。
9. 结语
浅析中西方酒文化差异 篇3
【关键词】差异;中国;西方;酒文化
1.引言
酒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饮品之一,它为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东方亚洲的中国和西方欧洲的希腊几乎同时产生了酒这种的饮品。只是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酒,而不同的酒又渗透出不同的酒文化。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中国人与西方人品酒的角度有所不同,也就延伸出中西方酒文化的种种不同。
2.酒文化的起源不同
关于中国酒文化的起源有着各种的传说,大致有以下几种:猿猴造酒说、仪狄造酒说、杜康造酒说,上天造酒说。但明间更多的是是倾向于“杜康造酒说”,相传杜康是个放牧人,于放牧时不小心丢失装有小米粥的竹筒,半月后失而复得,他意外发现小米粥发酵而成为醇香扑鼻的琼浆。于是杜康停止放牧,创酒坊,酿美酒,开酒肆,名扬天下,从此,杜康也成为酒的代名词。
西方关于酒的起源也有很多种说法,古埃及认为酒是由死者的庇护神奥里西斯发明的,希腊则认为酒是由酒神狄奥尼索斯带到人间来的。在这些传说中流传最为广泛的是“酒神造酒”说。酒神狄奥尼索斯是希腊神话中的神,相传是众神之父宙斯与底比斯公主塞密莉所生,由女神伊诺及山林众仙女们抚养长大,流浪于小亚细亚色雷斯和希腊,到处传授种植葡萄和酿酒技术,酒便逐渐在欧洲大陆盛行起来。
3.酒的种类不同
在中国的诸多酒种中,白酒历史悠久、工艺成熟、至今为止仍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蒸馏酒。虽然历史最长的当属黄酒,但最能代表中国酒的莫过于白酒了,从某种角度可以说中国的酒文化就是白酒文化。中国五谷类粮食产量大、品种多,粮食在满足了人们食用的功能,还有剩余,这为粮食酿酒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中国的酒大多都是由粮食制成。
在西方,称为西方文明摇篮的希腊,地处巴尔干半岛,三面环海,境内遍布群山和岛屿,土壤相对贫瘠,属于典型的地中海式气候。不利于粮食作物生长,谷类作物产量低,仅能满足食用,很难有富余的用来酿酒。而更喜欢沙砾土壤的葡萄,以其耐旱性和对地中海式气候的适应性而在希腊广泛种植,因此西方人们用葡萄制酒,葡萄酒满足了西方人对酒类的需求。西方的酒种主要是主要指的是以葡萄为原料酿造的香槟、白兰地等酒。
4.饮酒器具不同
中国酒器以青铜器、漆器和瓷器文明。中国酒器以外形优美,装饰华丽著称。而且中国酒器大多都是成套出现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青铜器中的煮酒器、盛酒器、饮酒器、贮酒器、礼器一应俱全,就像现在的茶具一样。后来的漆器、瓷器上面的花纹也是十分美丽动人。另外还有一些很奇特的酒器,如:夜光杯、倒流壶、鸳鸯转香壶、九龙公道壶、渎山大玉海等等。在现代,中国大多数家庭使用的酒具都是瓷器或者是西洋酒器。
西方的酒器大多数是玻璃制品,讲究透明,这样才能观察出酒的档次高低。西方酒器轻巧方便,现在已被大多数国家的家庭所使用。西方人注重喝什么酒用什么酒具。在欧洲,尤其是以美酒和浪漫著称的法国,饮用什么样品类的美酒,配用什么样相应的酒杯。一般一套完整的酒具应包括一直酒樽,一套水杯,一套香槟杯,一套白葡萄酒杯,一套烈性酒酒杯。至今最受欧洲人欢迎的酒杯还是纯净剔透的水晶杯。每一只不同杯口及杯身形状,不同杯壁厚度,不同花饰及不同设计家族的水晶杯,似乎都代表一份美丽的心情。
5.饮酒礼仪不同
从饮酒礼仪上来看,中西方的酒文化有很大差异。仔细琢磨,可以发现这样的一个规律,中国人饮酒重视的是人,要看和谁喝,要的是饮酒的气氛;西方人饮酒重视的是酒,要看喝什么酒,享受的是酒的美味。
中国的饮酒礼仪体现了对饮酒人的尊重。谁是主人,谁是客人,都有固定的座位,都有固定的敬酒次序。敬酒时要从主人开始敬,主人不敬完,别人是没有资格敬的,如果乱了次序是要受罚的。而敬酒一定是从最尊贵的客人开始敬起,敬酒时酒杯要满,表示的也是对被敬酒人的尊重。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敬酒要主动敬酒,而且讲究的是先干为敬。而行酒令、划拳等饮酒礼仪,也是为了让饮酒人喝的更尽兴而应运而生的。显然,中国酒文化深深的受中国尊卑长幼传统文化的影响,在饮酒过程中把对饮酒人的尊重摆在首要位置。
而西方人饮用葡萄酒的礼仪,则反应出对酒的尊重。品鉴葡萄酒要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调动各种感官享受美酒。在品饮顺序上,讲究先喝白葡萄酒后喝红葡萄酒、先品较淡的酒再品浓郁的酒、先饮年轻的酒再饮较长年份的酒,按照味觉规律的变化,逐渐深入地享受酒中风味的变化。而对葡萄酒器的选择上,也是围绕着如何让品饮者充分享受葡萄酒的要求来选择的。让香气汇聚杯口的郁金香型高脚杯、让酒体充分舒展开的滗酒器、乃至为掌握葡萄酒温度而为品饮专门设计的温度计,无不体现出西方人对酒的尊重,他们的饮酒礼仪、饮酒文化都是为更好的欣赏美味而制定的。
6.饮酒习俗不同
中国人通常在节日里呼朋唤友,开怀畅饮,在一些地方,如江西民间,春季插完禾苗后,要欢聚饮酒,庆贺丰收时更要饮酒。现在几乎每天都有庆祝的节日,如春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婚嫁酒俗、丧葬酒俗、生育酒俗、寿辰酒俗等等饮酒习俗。还有好多少数民族的饮酒习惯,如女真族酒宴,幺佬族重阳酒,毛南族,傈僳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
在西方,不同的国家又有不同的酒俗。在澳大地亚,只有在下午6时后,才准喝酒。如果在冬天,则要向后延迟一小时,至于新年及节日,饮酒的时间要到11时才能开始。在加拿大,则因地方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规定,如魁北克进餐时饮酒是被允许的,但在多伦多,则除却在鸡尾酒会之外,其它场合一律禁止进餐时饮酒。在美国的奥克拉荷马州与密西西比州,只准人们喝无甜味的酒。在瑞典,男子每月只准喝3公斤。保加利亚、匈牙利与罗马尼亚,于选举时间,会有个短暂的酒禁,其所以有如此措施,乃为防止选民因酒醉而滋事。在法国,饮酒通常不受限制,所以在周末到深夜,你可以见到许多醉鬼,歪七倒八地躺在路边。饮酒的时间,每天长达19小时。阿拉伯国家在3000年前,就已获得酿酒之道,但是他们现在如要喝酒,除了到地下酒吧之外,别无它法可以过过酒瘾。在印度,喝酒只能在酒市时,始准一尝“杯中物”。在德国,有许多地方,只许居民喝啤酒,其它烈酒均在禁止之列。
7.小结
中国酒文化与西方酒文化各有特色。只有遵守中西方酒文化的异同,才能更好的了解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在与西方民族交往时充分发挥酒在交往中应起的作用,以更好、更快的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争平.中国酒文化[M].时事出版社,2007.
[2]吴克祥.酒文化与酒水管理[M].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3]江丽容.中西饮酒文化差异探析[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4]王守国.酒文化与艺术精神[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陈藜月(1989—),女,陕西汉中人,现就读于西安外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
东西方文化差异 篇4
1.东西方价值观存在的差异
首先我们要从与自然的关系入手,那便是我们所说的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既然说到这里,我们要明确,我们东方主张的是天人合一,而西方主张的是天人相分,这两者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
中国的“世界观”又称“宇宙观”,宇宙万物乃天地自然“大用流行”演化而来,宇宙(天)与人(物)合二为一。“群经之首”的《易经》认为,“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即所谓“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中国的“人生观”也指“心”性,《礼记·礼运篇》云,“人者,天地之心”,盘古开天地,女娲抟土造人,人与天地之间,存在着血脉亲缘的伦理涵摄关系!宇宙富含着天命、天理、天良、天网、天帝,“心”包括有心性、良心、心眼、心知、心意、心神,“天理”与“心性”,相互鱼贯,融通为一!中国人讲“良心发现”,并非果真“发现”什么外在客观的“天理”,而是指“天理”原本存在于“良心”之中,“天理”与“良知”相互启示,彼此“发明”。中国式的“天地良心”,所昭示的“宇宙与人生和谐如一”,从另一维度,表现了“世界观与人生观的统一性”。因是之故,立于宇宙天地之间的人,可以以其自主的积极性,一方面赋予自然进化的世界以“道德意义”,另一方面又可以以自己的生命,参与自然演进,纵浪大化。
西方世界观认为,宇宙万物乃上帝凭借“自由意志”,花了六天时间创造出来的,“造物主”与“被造物””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这个神圣而绝对的真理,只能由“先知”按照上帝启示,被“先验发现”出来,而不是“经验发明”出来。西方人生观认为,所谓的人生意义,不过完成上帝赋予人的神圣使命。上帝(或“物自体”)属于神圣、不可知的绝对“他在性”,万物则属于世俗、可感知的相对“此在性”,“他在”与“此在”之间,呈现“神人对立”的主客二分关系,神依照“神迹”来主导人或物,人或物必须依附于神——这种以上帝为本位的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婴儿出生,必须到教堂接受洗礼;成人结婚,必须进教堂见证爱情;法院开庭,必须向神圣做出保证;总统就职,必须手按《圣经》宣誓;甚至钞票之上,都印上“我们信赖上帝”(In God We Trust)的显著标志……这种“宇宙与人生乃被造,并遵循着制造者的规则运行”的思维范式,折射出西方“世界观与人生观的统一性”。当然,近代“文艺复兴”所提示的“人文主义”,现代哲学所强调的“存在主义”,其实质,不过是人在“天人对立”的紧张关系之中,开始向神夺回人的主体性地位。
其次,东西方文化中人对变化的态度是不同的。在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人的生活则被“万物不变”,或“万变不离其宗”,“祖宗之法不可变”的精神所笼罩。尽管近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他是在稳定中求进步,求发展。美国文化的真谛在“变化”二字,核心思想是“无物不变”,而且变化永无停顿。在美国人的心目中,变化体现出不断打破常规、不断创新的精神。
第三,在动与静,做人与做事上也有区别。在谈论民族性格的问题时,李大钊先生曾指出,东方属于静的文明,这是有道理的。儒家关心人的主体,偏重柔,主张“明心见性”,求内省及人格完善,以达到德的境界。在道家与佛家的影响下,中国人又讲究“虚静”,“修身养性”,“谦虚自律”,自我压抑。可以讲几千年以来中国人强调如何做人,而不尚做事。做好人成了人生最高理想,而且道德本身就是最高的报酬。西方从古代希腊的海洋文化起,就企图征服自然,战胜自然,争取个性解放;在个人奋斗中克服常规,求变,求动是他们精神的动力,并在做事中发展这一动力,因此“做事”,“有所成就”就自然变成了他们的重要的文化取向或价值观念。
第四是人的天性观。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中国人传统的人性论是性善为本,这种人性论渊源于孔子思想,他指出,“性相近,习相远。”孟子发展了孔子性本善说,注重发扬人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及“是非之心”等与生俱来的善性。“人之初性本善”是中国文化中基本的人性论。影响西方的基督教的人性论是“人之初性本恶”,人们认为自己在上帝面前是有罪的,这就是被西方学者广泛称之为的原罪说。以原罪为起点的西方文化,为改变原罪,人们不断忏悔,设法改变罪的本性,努力超越现世,奋起变化,这就造成西方人求“动”,求“变”的心态。
第五是关于人机关系,是群体,集体主义取向还是个人取向。在群体取向影响下,中国人提倡凡事以家庭,社会和国家利益为重,个人利益在必要时可以忽略,可以牺牲。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极端崇拜个人主义。在西方,个人主义这一重要概念充分体现在以十七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为代表的哲学传统之中。根据洛克的观点,“生物的个体是自然的基本单位”。
第六是时间取向。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儒道两家思想相反相成,二者都主张回归自然,回归过去。儒家思想一直占统治地位,我们可以讲中国是一个传统导向的社会,这说明传统的思想规则、方法等延续至今,为大家认同,变成集体的无意识,而且规定人们的行为。这意味着,在时间上,中国是一个以过去取向为主的社会,或者重视过去的社会。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一切着眼于未来,因此未来取向是他们的重要的价值观念,对他们来讲回归过去如同走向“原罪”,因此后退是没有出路的。
第七我要谈谈自己的看法。首先与我而言,即使是了解和接触了西方文化,我依然喜欢咱们的中国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大气磅礴却又内敛含蓄。价值观方面上中国人大部分所拥有的价值观都是为人民服务,为他人着想的,很少为自己的得失而斤斤计较。隐私和空间来说,西方人更注重隐私与空间,这不代表中国人不在意,中国人讲究包容与开放,我们喜欢将好的东西与大家分享。但是也是有底线的分享,并不是毫无保留的。
2.论述东西方在社会结构的差异
谈论这点就让人想到了层级文化与民主,平等文化。美国等国家的文化都偏向于更加扁平化或更加民主的结构,在这种文化中,无论工作说明书怎么写,工人们都可以为自己和同事考虑不同的责任水平。
东方社会则强调家族及阶级层次。中国人通常认为向上级或是长辈提出不一致建议是不对的,甚至会影响双方感情。3.论述高语情境与低语情境文化的特点及自我的感受
根据“情景”和“内容”的不同组合,可将文化分为高情景文化(high-context culture)和低情景文化(low-contextculture)。高情景文化的特征是:在沟通过程中,只有很少的信息是经过编码后被清晰传递出来的,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重视“情景”而非“内容”,注重建立社会信任,高度评价关系和友谊,关系的维持比较长久。沟通是含蓄的,人们对含蓄的信息非常敏感,个体从早期就学会了准确解释这些含蓄的信息。“高情境文化”在东方文化中表现得较为明显,在西方工业化早期家族式企业中也较为普遍,从通俗意义上可理解为重感情的人际关系;而低情境文化是与高情境文化相地对比而存在的,在现代企业及社会管理中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强调了制度和理性的人际关系。两种沟通与传递信息的方式都有着一定的优点:高情境文化可以更好地传承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仁义泛爱的人文精神;有利地社会的和谐和管理的融洽;而低情境文化可以更好地以制度和刚性的表达来实现秩序与管理的规范性;但另一方面,两种沟通与传递信息的方式都存在着一定缺陷:高情境文化往往过多地注重了人情,以人治 代替法制,在操作上往往缺乏效率;而低情境文化则过多地强调了理性,在执行中又陷于机械与刻板。
东西方文化差异浅谈 篇5
关键词:东西方;文化差异;商务英语;翻译
在国际商务背景下,商务英语是国与国之间进行文化交流的共通语言,发挥着英语的社会功能,随着国际商务内容的丰富,使得商务英语翻译呈现出多样性、特殊性以及复杂性。在商务英语的翻译过程中,不仅涉及到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复杂的表达方式,而且还需要注意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和传递。因此,在商务英语中,一定要重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在翻译中,必须找到两国文化的切合点,运用恰当的翻译技巧,使得翻译后的语意更为合理,能够符合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习惯,进一步提高商务英语的交流品质。
一、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主要因素
在历史上,东西方发展历史悠久,经过多年的历史积累,已经隐藏着丰富的地域文化,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各国之间的贸易活动急剧增加,使得商务英语逐渐成为两国交流的共通语言,通过商务英语翻译,能够有效的促进两国文化交流,同时对两国的关系和谐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东西方国家在文化、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商务英语的翻译受到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导致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维方式差异
思维活动主要是通过语言进行描述的,思维产生的结果也将通过语言进行表达。从思维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汉语的思维表达主要呈现螺旋形思维模式,在交流的过程中,通常将要表达的内容通过铺垫、融合,使重要的内容放到最后进行表述,给人一种完美的语境。而西方的思维主要为直线型思维模式,在思维的表达中,通常按照事情重要性进行排列,首先表述最紧要的事情,这和汉语的表达恰恰相反。因此,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准确意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对中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宗教信仰上的差异
在西方,宗教信仰是国家重要的社会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行为模式、处事方式、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因此,宗教信仰已成成为西方人的精神支柱。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宗教信仰对英语的翻译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例如英语中的大部分词汇、短语均来自宗教信仰记载的典故与民间故事,同时,还有许多格言以及俗语都摘自宗教书籍《圣经》,在汉语文化中,人们的信仰主要以佛教为主,因此,商务英语翻译时,许多格言、谚语也出自佛教。在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下,商务英语的翻译前,必须对东西方的宗教信仰文化充分的了解,才能保证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
(三)文化表达上的差异
在文化的表达上,西方人表达情感时,通常比较直接、自信。而在中国,人们对情感的表达通常比较含蓄和委婉,在一些商务英语的交流过程中,也比较喜欢运用较多的修辞手法。因此,在东西方文化的表达上,通常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在一份合同的拟定中,中国人为了体现公平公正原则,会在合同中添加双方互利的原则条款,这在西方文化中,他们认为这是多余的,因为双方在自愿的情况下签订合同,那么合同必然具有相关的法律效应。同时,东西方的文化表达在数字、颜色、动物象征的认知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1)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东西方对数字的表达涵意具有较大的差异,例如,在西方,人们对数字“3、13以及黑色星期五”非常反感,认为是最不吉利的数字,同时喜欢数字7,他们把数字7象征为积极、吉利、通常在投掷中以7代表获胜,在一些商标中出现7―Eleven连锁店、7―Up以及七喜等。但是,在中国文化中,对于数字7没有特别的意义,然而,中国文化将数字9作为吉祥数字,一般将9代表长长久久,例如999药业、古代皇帝以九为吉祥数字,代表长治久安。(2)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东西方对颜色的表达涵意具有较大的差异,例如,汉语中将红色象征吉祥、喜庆、希望等,西方文化中将red作为贬义词使用,象征残暴、血腥以及灾祸等。对于绿色,中国人讲很快联想到“宁静、和平”等涵义,但在西方文化中,绿色(green)将代表“嫉妒”,同时还表示“新手”的意思。例如:表示迈克是一个对工作缺乏经验的人。(3)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东西方对动物的象征涵意也具有较大的差异,在汉语中,通常以孔雀(peacock)代表幸运、吉祥,因此在中国,一些商家多以孔雀等词作为商标,认为孔雀能够给生意带来幸运。但是,在西方文化中,孔雀一词带有贬义,通常以表示洋洋得意、自满骄傲的人。同时,在中国的词汇中,通常会出现关门打狗、狗仗人势、良心狗肺等贬义的词汇。但在西方文化中,人们以狗作为人类忠实的朋友,甚至将狗作为一种神圣的动物。在英语中,通常会出现aluckydog,被翻译为幸运儿。因此,东西方文化在表达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四)社会文化上的差异
由于东西方国家在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传统文化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并逐步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受社会文化的影响,使得同一事物的表达出现两种不同的含义,例如,原意为“快乐的像一只小鸟”但被翻译为“快乐的像一只母牛”,这就与愿意的表达相差甚远。因此,在商务英语的额翻译中,如果对词汇的语意表达不合理,将会出现较多的尴尬现象[4]。
二、东西方文化差异因素对商务英语翻译准确性的影响
(一)商标的翻译
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因素较多,因此对商务英语翻译准确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针对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在翻译中根据语境对词义进行分析,例如一些商标的翻译,在我国非常畅销的闹钟ColdenCock,中文意思为雄鸡,有雄鸡报晓的寓意,比喻闹钟会像雄鸡一样响亮报时,但在西方,让消费者产生厌倦之意,究其原因,不是由于产品质量问题,而是在西方文化中,cock一词属于下流语,被人们所忌讳。一般正式的英语中,都将避用该词。之后,将ColdenCock改成ColdenRooster,翻译为“金鸡奖”,最总在西方国家赢得最佳销量。
(二)广告语的翻译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一些广告语的翻译也具有文化色彩,因此,翻译的难度相当大。翻译者要考虑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思维方式等因素,还要采用合理的表达方式进行表达,使得广告语具有渲染力和说服力。例如,是斯沃奇手表的广告语,它在翻译中被译为“天长地久”。让人有购买的欲望,达到了广告的目的。同时飘柔广告语Startahead,在英语中被翻译为成功之路,从头开始。这些广告语经过翻译之后具有较强的语言力量,使得广告更富有感染力。
(三)品名的翻译
在不同的文化领域中,人们的思维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在事物的认识上有明显体现,而且在人们对事物的`命名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例如:清凉油用essentialbalm表示,而不是用coolingoilorqinJiangoil表示,在西方文化中,馄饨、饺子、汤圆等都被翻译为dumplings一词,同时,汉语中红糖在西方的英语中被译为brownsugar,在中国人看来,红糖被翻译成棕糖,有点不可思议。但在红糖经过谁的熔合,成为糖水时所呈现棕色。在英语中将按照糖本身的颜色来命名,就有了红与棕之分。因此,在翻译相关品名过程中,一定要细心,避免翻译出错带来的经济损失。
三、解决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影响的对策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有着其特定的文化底蕴,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要重视文化差异对翻译准确性的影响,只有在充分的了解国家的文化差异,才能够准确地翻译出商务英语所要表达的真正涵意。此时,在采用合理的表达方式进行翻译表达,使得翻译出来的作品能够与当地文化想接近,并且通俗易懂。因此,我们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必须采取以下对策解决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的影响。
(一)掌握不同文化相互转换的翻译技巧
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首先要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关联。对文化所涉及的方方面面进行深入了解,更多的去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知识与风土人情,熟知西方人的语言表达习惯,在翻译中要尽可能避免中国式表达,同时对东西方文化的联系要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在存在文化差异的影响下进行高质量的商务英语翻译。
(二)熟练掌握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首先要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联系,其次要掌握翻译的方法和技巧。这样次能够有效的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取得高质量的翻译作品。在商务英语翻译中,信息效果非常重要,因此,在翻译时,对语意的翻译要根据信息的内容所定,使得翻译更符合交际的目的,翻译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有直译法,就是按照文章句子意思直接翻译,这是商务英语翻译中最常用的翻译方法,但是,在直译过程中,要把握文化内涵,并采用合理表达技巧,才能取得较好的翻译效果,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只有结合目标条件,适当的运用不同方法和技巧进行翻译,才能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同时,商务英语在语言风格和语言特点上决定了上虞英语的特殊性,因此,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采用一般的翻译方法将很难实施,因此,需要翻译者在翻译的中,对照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断进行剖析,找到中西方文化的融合点,运用熟练地翻译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够翻译出高质量的作品。
四、结语
目前,要提高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就必须重视培养翻译者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逐渐消除翻译者的传统翻译思想,使其能够重视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的影响,并不断地学习新的翻译方法和技巧,积累大量的了语法、词汇等语言基础知识,在语言转换中提取文化所传播的信息和内容,并准确地将信息进行传播。其次,翻译者要对翻译的内容深入的理解,并将分析中西方文化在文章中的具体体现,站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审视和思考翻译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商务背景下的两种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自如的转换,使得翻译的作品更加准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商务交流活动也越来越频繁,使得翻译工作量越来越大,因此,在从事商务英语翻译中,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不同词汇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差异理解非常重要,它能够翻译出高质量的作品,将商务交往中的失误将到最低,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云。探析商务英语翻译中东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J]。海外英语,20xx,11。
[2]赵志慧。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研究[J]。新校园(上旬),20xx,05。
[3]李慧琼。试析商务英语翻译中东西文化差异的应用和解决对策[J]。校园英语,20xx,01。
[4]陈杰。简析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J]。时代教育,20xx,03。
试论述东西方体育文化有哪些差异 篇6
我刚看了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的一些相关书籍,在我印象中中国体育文化的特征是天人合一和集体主义;西方体育文化的特征是天人相分和个人主义。
1·中国体育讲礼重德,中国体育追求和谐。2·西方体育重利重法,西方体育突出竞争。
中国体育运动的外在表现较为宁静、庄重,常常表现出内向、沉稳、含蓄、爱面子的特性,不走极端,追求至善至美。扼杀了人们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削弱了人们去探索自然和揭永自然科学规律的才智。
西方体育认为人要获得自由幸福,就要不断地去应对自然的挑战,努力支配和改造自然,在战胜自然的艰苦斗争中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因而在体育文化培养的目的上,偏重外在人格的培养。在竞技场上,只有胜负之分,没有身份地位的差别,提倡始终超越对手。这样的价值观,使西方人形成了惯于向外探求,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对抗以及不畏天地、征服自然的信念和能力,不断达到目标而又不断的超越过去,培养了人们勇敢开拓、一种永不服输的精神。希望对你有
东方体育文化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逐渐形成了融养生健体、道德教育、娱乐竞技于一体的独特风格。在西方奥林匹克运动的巨大影响下,东方体育文化不再是封闭环境里的自足体,而是在同西方体育文化相互融合,相互竞争的汇流中迅速发展。西方社会的经济、文化和与之相适应的资本主义历史条件和竞争、冒险的哲学思想,使西方体育文化形成了重视练形、健美、讲究外在统一和竞争激进的风格。西方体育文化发展的直接结果产生了奥林匹克运动。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
我刚去参加了伦敦威斯敏斯特(Westminster)大学一次反思西方媒体对北京奥运报道的讨论会,这一活动汇集了一些学者和新闻从业人士。
会上发言的一个人是美国一所大学的人类学系主任,又是北京体育大学的客座教授。
勾起我的兴趣的一点是,她也是体育健将:在美国七项全能比赛中得过第四名,在北京大学学习时又曾参加中国的全国青年运动会,还得过金牌。
我会后拉住这位中文名字是包苏珊的美国圣路易密苏里(Missouri)大学的Susan Brownell教授,请她谈了谈在她眼中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
你看到并参加了东方和西方-中国和美国的运动会,现在又在北京体育大学的奥运研究中心工作,对两边的体育文化都有所了解。你觉得他们之间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其实在体育领域,我认为相同的东西比较多,不同的观点相对来说比较少。这是因为体育是一个世界性的通用语言。
我85-86年在北大,参加青运会北京代表队的时候发现,队里的训练方法和美国的差不多。设施可能没有美国的那么先进,不过基本理论是相同的。
70年代中国和美国改善外交关系,曾经使用“乒乓外交”。可能你也记得当时中国总理周恩来提出来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口号,意思是说在比赛里赢与输不那么重要。现在这恐怕不大听到了。这个口号在80年代就已经被取代了。那时候我在北京,已经有一个新的口号,就是“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我还记得比较清楚,有一次我最好的朋友,也是教练和我一起练跳远。这是七项全能的项目之一,我跟她说,我有点舍不得和她一起参加比赛,因为我原来的跳远成绩比她好一点,如果打败她是不是会让她不好意思。可是她把我训了一通,说,那种老一套的看法在中国已经取消了。
她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现在没有人有这样的想法。体育是有竞争性的,该打败她就得打败她。在儒家文化传统里,脸面终究是个很重要的东西,你显然对此有意识。那么在东西方文化之间,或者就说是中国和美国的体育文化之间,对于竞争肯定也是有不同看法吧?
我认为,不应该以为中国是个没有竞争的社会。中国人口很多,追求自我、超越自我的想法,我认为也是比较强的。所以中国不是一个没有竞争,而是竞争意识比较强烈的国家。
不过与此同时,中国社会确实也有面子的观念,这和美国文化区别很大。我参加中国的体育比赛时也经常碰到了面子这样的概念。那么你怎么处理呢?
一开始,我不知道面子是什么样的东西。比方说,我代表北京参加全国青年运动会的时候,有人说:“她是为北京争光的美国姑娘”。
但是我不太明白为什么一个美国姑娘代表北京市参加比赛能够体现这是给北京市的面子争光那个概念,因为实际上我是在美国培养的,不是在中国培养的。
后来我发现,他们的逻辑和我们的不一样。我们的逻辑是,我能够拿到冠军的意义是因为我是通过那个体制培养的,所以我能够表现那个体制的优势。
不过到了中国以后我发现,我为什么能够为北京的添光,好像是因为他们觉得一个外国人愿意代表北京,参加比赛表示一种赞扬,或者一种支持。
在中国,这样的一种支持是有意义的。所以那个时候我觉得这个概念和美国的是有一些差异。中国和美国都是很重视体育的国家,可是你觉得体育在中国社会的地位同美国有什么不同吗?比方说在表现方式上,或是什么更内在的东西?
有一点就是美国的草根体育和中国的相比,发展更广泛。我想这是因为西方的体育文化是美国体育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在中国,西方的体育是19世纪才引进的,它没有完全深入到社会的最基层。我觉得最近几十年它已经开始渗透到中国草根的层次。
不过,中国人喜欢看一些大规模的比赛,尤其是奥运会。我觉得奥运会在中国引起的注目远远超过了比方说盐湖城2002年在美国引起的注目,或者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引起的注目。这可能是因为奥运会和整个国家的面子有关系,所以很多中国人很关注。
你是不是说,体育在中国的民族自我观念上更重要,而在美国,体育是一个更个人的东西? 哦,美国通过体育展现的民族主义也比较强烈,这方面和中国的差异可能不是非常大。
那你熟悉欧洲的情况么?如果说中国和美国差异不大,那么欧洲国家比方英国同美、中两国有哪些瞩目的差异呢?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研究一点中国体育的历史,中国和美国的历史关系非常紧密。大部分中国早期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体育是通过美国基督教青年会介绍过来的。后来中国和美国一直通过奥运会有了很密切的关系。
比方,中国运动员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是1932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在1979年中国恢复了在奥运的所谓“合法席位”后参加的第一次奥运,是1980年的普莱西德湖(Lake Placid)冬季奥运会,第一次参加的夏季奥运会是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所以中国和美国通过奥运会有很密切的关系。这方面中国和英国就没有那么密切的关系,有一些关系可能是通过别的渠道。足球呢?
足球当然是个例外!因为这方面美国和中国也是比较相同的,我们的足球老上不去!(笑)有的时候有中国人问我为什么中国的足球老上不去,我说你们的挑战和美国的挑战完全一样。不过我相信再过十年,争取足球世界杯的冠军,可能是中国和美国一起对阵。关于体育商业化的问题,你觉得中国和西方的情况基本一样还是很不一样? 最近20年来,中国体育在商业化方面碰到很大挑战,从这方面也能看到中国体育和美国体育的区别。比方说,在中国直到现在,他们的职业联赛,像足球赛或者篮球赛,一直没有能够利用电视的播映权来获得很大的收入,这方面和美国不一样。
至于赞助商的情况,这比播放权的情况好一些,不过钱的数目给的还是不如美国那么丰厚。
论东西方体育文化差异中的交融
浅析东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篇7
1. 宗教文化造成的差异性
中国是一个多宗教国家, 主要信奉来源于印度的佛教, 以及中国本土的道教文化, 在漫长的五千多年历史当中, 宗教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部分。而西方信奉基督教, 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思想的中心, 在于“尽心、尽意、尽力爱上帝”及“爱人如己”两点, 于是上帝便成了西方的神。《红楼梦》第六回中出现了“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这一谚语, 西方翻译名家将其翻译成了:“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而中国翻译名家杨宪益先生将其译为:“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God和Heaven的差别在于God带有西方基督教色彩, 而Heaven带有明显的东方佛教色彩。在翻译时, 同时也必须保留各自的宗教文化特色, 否则很容易出现翻译上的重大失误, 比如“in the name of Christ”是“以基督的名义”而不是“以佛的名义”。
而从汉语与英语的结构上看, 也可以看出宗教差异的影子, 汉语就如同我国道教中的阴阳太极图, 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 结构相对比较稳定;而英语形态多变, 变化无穷。从中西方宗教的思维方法和认知角度看, 汉英两种语言各自遵循自己的思维方式、在形态、词序, 表达习惯上各有特色。
(1) 英语有形态上的变化而汉语却无形态上的变化。比如下面这个句子, “行动速度很快”, 可以译为“He moved astonish-ingly fast.”“He moved with astonishingly rapidly.”“His movement were astonishingly rapid.”等三种不同形式。
(2) 从词序上看, 英语比较灵活, 而汉语却相对固定。例如:“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我们可以译为:a very importan question或者a question of great importance。又如:“他被剥夺权利后, 只好离职, 流落他乡。”这个句子在中文当中因为意义的限定, 其词序是固定, 而在英文当中我们却可以表达为:Hehad to quit the position and went in exile, having been deprived o his power.
(3) 英语中有许多的冠词、连接词且语法意义表达丰富, 而汉语却不同, 有众多的助词, 例如“着”、“了”、“过”等形态助词, “的”、“地”、“得”等结构助词, 以及“吗”、“呢”、“吧”、“呀”等语气助词, 因此在翻译上稍不注意, 就很有可能出现误译。我们可以试比较以下两个句子:“She was with a child.”和“She was with child.”, 对于第一个句子的理解是清晰的, 应该译为“她带着个孩子”, 而对于第二个句子很多人可能会感觉困惑, 其实正确的译法应该是“她怀孕了”。
2. 社会心态造成的差异性
西方人重视个人价值, 强调自我意识, 而这点和中国传统观念是截然不同的, 因此在翻译时, 由于中西方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的影响, 很容易造成误译的现象。如to start a family, 许多中国人在翻译容易译为“结婚”, 这便是受到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 其实正确的应译为“生第一个孩子”。西方的生活保障体系十分完善, 即使没有孩子, 政府也可以保障他们的下半生, 而且他们认为一旦生了孩子便要承担一个巨大的社会责任, 他们会考虑是否有了做父母的心里准备, 或者有没有能力养育一个孩子, 与婚姻无关, 而中国基本把婚姻和生育划上了等号。这应该是和我国的社会结构体系有很大关系的。因为中西方的这些文化差异, 英汉语难免受到这些文化差异的影响, 而这两种语言中所谓的“对等词 (equivalence at word level) ”实际上并不对等, 在词义、侧重面、含义、用法方面都大相径庭。而“family”这词在中国指的是“家庭成员”, 但在西方却侧重强调的是“教养孩子的责任”, 许多中国学生在自我介绍时, 往往习惯用“I have a big family.”, 许多西方人就会觉得匪夷所思, 怎么年纪轻轻就生了一大帮的孩子呢?像这种在中英文中其实不对等的词还有很多, 其中就包括“翻译”这个词, “翻译”在中文中, 就可以被理解成三种不同的意思, 它可以指从事翻译活动的翻译人员, 也可以指翻译行为和过程, 或者是指译文。
3. 饮食文化造成的差异性
由于在西方, 面包是最重要的主食, 而中国人喜食谷物, 因此对于英语单词“bread”的翻译时, 我们应该注意遵循这种不同的饮食文化传统, 如:bread and water (粗茶淡饭) , bread and cheese (家常便饭) , bread and butter (谋生之道, 饭碗) , 在上述翻译中我们把面包自然地对应为了“饭”、“饭碗”、“生计”等。这种饮食文化的差异应该追溯到远古时代。在远古, 我国农业所栽种的主体粮食作物是米:包括粟 (小米) 、稷 (谷子) 、黍 (黄米) 和稻 (大米) 。这几种粮食都适合以米粒的形式蒸煮来吃, 不太适合磨粉后去烤去烘。而欧洲地中海沿岸、北非、西亚等地的大麦小麦, 则适合磨粉后烘烤, 而不适合以颗粒的形式来煮食。所以, 华夏先民食用小米和大米, 多采用脱粒、蒸煮的方式;西方先民食用麦类, 则采用磨粉、烘烤的方式。这种饮食文化差异性很大程度也是取决于地理环境的。受地理环境影响的事例还有很多, 例如, 英国是一个典型的岛国, 天气千变万化, 也许早上出门还是晴空万里, 中午就暴雨临盆了, 所以英国人在出门时习惯携带一把雨伞, 以备不时之需, 并且打招呼习惯用“What’s the weather like?”“How is the weather?”, 这也是出于英国人对于千变万化天气的关注。另外, 一些习语中, 饮食文化差异也非常明显, 如:He was a bold man that first ate an oyster. (第一个吃牡蛎的人是勇敢的。) 但在汉语中却称勇敢的人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One can’t make an omelet without breaking eggs. (不打破鸡蛋做不成煎饼。) 煎蛋在英美国家是常见的早餐食品, 但汉语中对应的句子应该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因为“米”是中国人饮食中的主食。
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科技的创新, 各种高科技手段的使用, 使得中西方文化交流更加迅速、直接, 无法避免地会触及世界各国、各个民族的文化, 而翻译无可避免地要受到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影响。因此,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因素在语言和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 分析翻译中的跨文化差异, 避免在翻译中出现一些误会, 将语言形态和文化因素的翻译融合成一体, 同时将社会文化知识融合到翻译中去。
参考文献
[1]金惠康.跨文化旅游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2]殷莉, 韩晓玲等编著.英汉习语与民俗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12.
浅析中西方动物词汇中的文化差异 篇8
关键词:动物词汇;文化差异
前言
从古至今,从中到外,动物就同人类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由于动物本身的特点,人们常常把动物神灵化。在中国过去人们常常会以动物为原型创造一些图腾来寄托人类的情感。所以人们也常使用一些关于动物的词汇来描写人或物。在各种语言中动物词汇也成为了最为活跃的词语之一,但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动物词汇在各个民族所要表达的内涵就略有差别。如果我们误解或是忽视这些差别将会对我们的交流产生严重的影响。
1.中西方文化中同一个动物具有相同文化内涵
虽然说中西方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两种文化之间还存在着相同的部分。有一些动物词汇比如“狼”。在中国,狼是贪婪、凶恶、狡猾的代名词。有许多神话故事、寓言故事都对狼做了这样的描述,比如故事“东郭先生和狼”中就把狼的狡猾、忘恩负义描写的淋漓尽致。另外词语“狼狈为奸”“白眼狼”“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等都描写了狼的特点。在西方则有”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as greedy as a wolf”(非常贪婪,贪婪无厌)”He who keeps company with a wolf will learn to howl”(跟狼在一起就学会了狼叫;近墨者黑)。由此可见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狼”一词大多用作贬义。
另外一个词“狐狸”,在中文中常用来表示狡猾之意。例如“老狐狸”常用来表示人比较油滑、老谋深算。“狐狸尾巴”常常指想法被看穿带有狡猾之意。而“狐狸精”则常常指行为不好的女性,往往指那些介入他人感情的人,带有很强的贬义色彩。在西方”fox”一词也常常形容人狡猾。例如”The fox may growgrey,but never good”(狐狸毛色可变灰,但本性难改)”when the foxsays he is a vegetarian,it is time for the hen to look out”(狐狸说他吃素食,母鸡就得注意了)这些都可看出“狐狸”一词在中西方传达的都是贬义的色彩。
2.中西方文化中同一个动物名称不同的文化内涵
尽管中西方文化存在相同之处,但由于历史背景的差异性,一些词语的文化内涵还是千差万别的。例如“龙”这一词。在中国古代我们称皇帝为真龙天子,穿的衣服称为龙袍,坐的称之为龙椅,用“龙”一词无不显示皇帝尊对的身份和地位。所以龙被看成是吉祥、权贵的象征。另外还有一些词例如“龙飞凤舞”“龙凤呈祥”“生龙活虎”等都可以看出龙的祥瑞之意。但是在西方龙被看成是邪恶、凶残满口喷火的怪物,人们把它视为邪恶的象征。在《圣经》中就把撒旦视为”the great dragon”,而在另外一本史诗《贝奥武夫》中人们要打败的怪物也是龙,由此可见,在西方龙是一个贬义词。如果把某个人比作龙,也就是形容这个人凶残的特点。
当然,除了龙这个词外,还有其他例子可以证明。比如“孔雀”。在中国,孔雀是一种最热爱和平、最聪明和善良的鸟。是吉祥幸福的象征。古代高级官员常用孔雀翎装饰,人们也常赠送和孔雀有关的艺术品来祝愿升官之意。而且民间还有“孔雀落谁家,谁家就兴旺”的说法,由此可知孔雀在中国是祥瑞之兆。但是在西方,人们不再重视孔雀美丽的外表,而是强调它骄傲的一面。所以西方人常用孔雀来形容骄傲、爱慕虚荣的人。例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就有孔雀一词,在此“孔雀”是指喜欢招摇不道德的女性。
3.中西方文化中不同的动物词汇表达相同文化内涵
当然由于两种文化的差异,以及人们生存环境的差异,有一些使用了不同动物的词汇却表达了同一种含义。
例如,在中国牛是人们的主要劳动力量和交通工具,也因为牛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个性我们常用和牛有关的词来形容兢兢业业努力工作的人。比如“汗牛充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等都蕴含了对于牛的赞美之情。然而在西方国家“牛”不是赞美人品格的词。在西方因为牛缓慢的特点常含有贬义。反而是另外一种动物“马”和中国的“牛”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西方,马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西方的人永远是坐在马背上的,这在书籍和影视中常常看到。所以人们常用带有马的词汇来表达。比如人们常说”as strong as a horse”(健壯如牛)”hold your horse”(不着急,镇定)”work like a horse”(勤奋工作)。
另外,中国人认为老虎是百兽之王,它是权力、威严的象征,预示着勇猛,王者风范。比如人们常用“虎头虎脑”来比喻小孩儿壮健憨厚的样子。还有“虎步龙行”“虎头燕颔”“虎略龙韬”等等。而在西方人们常认为“狮子”是丛林之王,被称为”lion king”,象征着勇敢、凶猛,形容勇敢的人。英国甚至把狮子视为国家的象征。在文艺界中人们常把狮子比作社交场合的宠儿,而在政界则被视为权利的象征,在英国捧着皇室印章的就是狮子和独角兽。由此可以看出狮子在西方尤其是英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西方的一些关于狮子的短语在中国就会翻译为老虎。比如”as brave as a lion”(虎胆英雄)”little birds pick a dead lion”(虎落平阳被犬欺)”play oneself in lion’s mouth”(置身虎穴)等等,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中“虎”和“狮子”的想通之处。
4、结论
语言和文化息息相关,不同的文化也孕育出不同的语言。各个民族的风土人情都在各民族的语言中有所体现,同样各民族的不同文化也赋予了语言不同的文化内涵。要了解一个民族,就必须要了解这个民族的语言及其它的文化内涵。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方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更加了解西方国家和中国文化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且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特点和习惯,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学习文化对于学习语言的重要性,从而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和障碍,提高我们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晓东.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中州大学学报,2003(1).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浅析东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推荐阅读:
东西方文化差异论文08-24
东西方文化差异原因07-04
英语作文--东西方文化差异08-01
浅析中西方新闻发言人制度09-29
东西文化差异方面10-19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10-17
中西方文化差异10-23
中西方文化差异07-12
中西方酒文化差异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