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2024-10-17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共12篇)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篇1

在传统文化思想、社会发展、生活习俗等方面造就了中西方饮食文化方面的差异,通过对中西方饮食文化进行分析,对于研究者来说不仅可以提高对当地语言文化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能推动各国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对于研究中西方文化根源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将会对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给予介绍。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表现

民以食为天,饮食已经成为确保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并且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演变,同时受到不同地域的气候、地理环境、物产、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导致中西方无论在烹饪、调和、用料、工艺、环境、餐具、礼仪等方面都出现了或大或小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念不同

西方人认为饮食的目的在于维持生命,所以西方人更加重视大块肉、大块鸡等动物性食物的食用,而中国人对“味”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同时兼顾食物的色、香、味。因此,西方饮食相对比较单一,其烹饪方法较为简单;而中国饮食相对来说比较丰富,具有各式各样的烹饪方法。西方人可以将各种材料加工成同一个种口味,比如烤猪排、烤牛排、烤鸡排,而中国人喜欢将同一种材料加工成各种味道,因此就有了“霸王别姬”、“全家福”、“佛跳墙”以及全狗宴、全羊宴等美食。

2、食物结构不同

西方人在饮食结构上一般以动物类食物为主,同时辅以少量水果、蔬菜,构成一份相对比较简单的饮食。而中国人注重饭与菜的区别,非常重视“素菜”,因此常出现荤多素少的现象,形成一套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类食物为辅的饮食结构。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饮食结构逐渐西方化,但是总体上中西方饮食文化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3、烹饪方法不同

在西方,基本的烹调方法为煮、烤、炸,其所使用的调味品除盐以外主要为酱,如番茄酱、沙拉酱、蛋黄酱等。而中国的烹饪方法比较丰富,有煎、炒、煮、蒸、炖、烹、炸、烧、熬、烤等不同方法,还重火候、刀工,重调味。中国菜使用较多的调味品,从而使菜肴味型丰富。如川菜在麻、辣、咸、酸、甜、苦六种基本味的基础上可以调配出家常味型、咸鲜味型、麻辣味型等多种复合味型。

4、饮食方式不同

西方注重分餐制,不管菜、汤、主食,一般是一人一份,并且不同的人物其食物种类可以是不同的,而中国人一般实行聚餐制,通常是大家围坐在一起,共同享用一桌的美食。同时西方人经常使用刀、叉、盘子;而中国人一般使用筷子、碗。

5、用餐礼仪不同

西方人女士优先,以右为尊;而中国男士优先,以左为尊。西餐进餐要求礼服加身,衣着整齐,坐姿要端正,进餐时不要发出难听的声音,同时相互之间的交谈最好轻言细语。中餐进餐时,一般要体现出“礼让”,只有主人提出用餐开始后才可以饮食,同时新菜上桌一般要请年长者和宾客先用以示尊敬。

二、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基本原因

1、中西方饮食文化的根源

(1)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出现了一定的差异性。中国隶属于亚洲大陆的东南部,西北面是草原、戈壁和茫茫的沙漠,东南则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黄河流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温床,这里土地比较肥沃,但是气候条件相对比较恶劣。在黄河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变得干旱,从而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虽然先秦诸子百家,殚精竭力,相互诘难,却殊途同归,主要就是为了建立一个没有战争的理想生活。同时,中国文化还存在其余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杜绝一切不实际的东西,从而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上,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型医学和农业科技,而一些不实用的东西逐渐被淘汰。二是中国饮食文化具有仁爱的特点,孔子的核心思想就是“仁者爱人”,该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2)西方文化。广义上来讲,西方文化主要与东方文化相对应,而产生于西半球的文化体系,而狭义上来讲,西方文化主要是指欧洲文化。在对西方文化的起源和成因进行论述时,主要侧重对狭义上的西方文化进行论述。希腊文明是西方文化的童年时代,属于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其发源于爱琴海,具有比较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从而形成了古希腊特有的文明和生产方式。在征服大自然的过程中,西方人对理性思维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主要是在探索大自然的过程中,进行了冷静的分析和思考,并不断的认清自己。西方文化还有另外一个特征就是社会本位,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划清众人之间的利益。

2、中西方文化差异对饮食差异的影响

饮食观念的形成主要是在食物制作的饮食过程中所养成的观念,其深受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以及哲学的影响。不同的文化精神、哲学理念和思维方式形成了具有一定差异的饮食观念。西方的饮食观念注重对个性的突出,而中国的饮食观念注重五味调和,这些是因为中西方文化精神、哲学理念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所造成的。首先,从哲学思想来看,西方哲学注重虚空与实体的对立和分离,而中国哲学思想则注重“有无相生”和“气”。其次,从思维方式和文化精神来看,中国讲究天人合一,注重整体功能,而西方文化讲究天人分离,注重形式结构,从而决定了不同的饮食观念。最后,在对事物的思维方面,西方注重形式结构,而中方注重整体功能,同时中国的整体功能又包括了未知部分的整体功能。在中国人看来,只有各种有别的东西聚集在一起才可以构成类,从而生活中就有了以和为贵,同时在烹饪上则以何为类。

圆桌和条桌、筷子和刀叉等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菜式上双方虽然都具有一定的程式,但是他们之间有时相互对立,一分一合的,从而产生了不同的群体文化、饮酒方式、宴请礼仪和席间气氛。而中国,群体文化是主导价值观的,主要是集体主义。而在部分西方国家,注重个人主义,尤其是个体的尊严和价值,对个体的差异给予了更多的强调,鼓励独特风格,提倡新颖,此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饮食方面。在中国饮食已经发展成为一项举足轻重的东西,其甚至超越了一切精神形态和物质形态,这同时反映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人们相见时会询问“你吃过了吗?”。在孩子刚出生时,要吃;到了满月,还要吃;等到结婚也要吃,最后去世了仍然要吃。晋职要吃,因为在吃的过程中,相互之间可以交流信息,表达借别和欢喜的心情,甚至在感情上遇到的一些风波也可以通过饮食来平息。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吃后面饱含一种非常丰富的文化和心理差异,从而对饮食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总之,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基本上都是可以吃的,甚至连一些摸不着、看不见的风也是可以吃的,正如人们常说的“喝西北风”等。

三、不同的文化理念造就了中西方不同的烹调方式

西方人主张以人为本,提倡个性特色,尤其是文艺复兴之后。而中国人则崇尚共性,主张天人合一。这些在文化理念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饮食文化上,即烹调方式的差异。而西方饮食烹调方式较为简单,但是却突出个性。他们制作的菜肴中鸡肉就是鸡肉,牛肉就是牛肉,土豆就是土豆,西芹就是西芹。即便是土豆烧牛肉,也是将土豆和牛肉分开烧,只是在上桌的时候才会将烧好的牛肉浇到土豆上。中国的文化理念注重多元调和,老子有句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有些哲学家在谈及这句话时,都会提及治国就像做菜一样,不要老是翻来翻去,要将火候掌握好。其实这一句话,主要讲的是调和。烹调注重五味调和,而对于国家的治理也主要是将不同能力、不同政见的人尽可能的调和在一起从而更好的发挥其长处。调和百味已经成为中国烹调的最高境界。不同的材料调于一鼎,从而调制出全新的独特味道。

四、中西方不同文化造就了餐饮礼仪的差异

中餐排座长幼有序,男人优先,长者优先。而西方女士优先,因为西方人主张独立,当自己的子女到了18岁时,就可以离开父母过着独立的生活。而中国人对亲情给予了非常高的重视,不仅喜欢一家人几代同堂,而且还喜欢同一家族聚居到一起,从而构成了一个宗族。《大学》中提及的“八条目”中写到的“齐家”主要是指尽自己最大努力来管好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家族。在西方则注重分餐式,即一个使用一套餐具,可以选取不同的食物,最关键的是自己要食用自己盘中的食物,不互换,不相让。此类方式最明显的特征是卫生,但是缺少一些温情和一些交流。在中国这种分餐方式也是有的,比如皇上宴请群臣等一般会选择分餐制。不过,分餐式在明清以后基本上就不使用了。因为中国的餐饮方式还是比较喜欢大家围坐一起,然后一起吃饭、聊天,其乐融融。

五、中西方饮食中餐具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饮食中,杯盘碗碟大同小异,而且具有较大的差异,同时中国人一般使用筷子而西方人则选择刀叉,这主要是因为食物结构不同。中国多选择的食物,一般是已经切好的小块,而且一般选择炖、蒸、煮等方法将把整鸭整鸡弄得很软。而西方的猪排、牛排等一般是很大的一块,通常需要使用刀叉才可以饮食。中国的筷子,在古代的时候又被称为“挟”或者“箸”,出现时间极早,《韩非子·喻老》就有这样的记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从中可以得知,在殷商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筷子。中国人未能将作为武器的刀叉演变为餐具,这可能是出于一种仁爱之心。西方饮食中所使用的刀叉,不仅是餐具,同时也是武器的缩小。西方古代一般以狩猎和游牧为主,饮食方面主要以牛羊肉为主,当一整块牛羊肉烤熟后,就会拔出佩刀将其切割,以便食用,这种饮食方式在中国古代也曾经有过。中国有一句谚语叫“宴无好宴”。因为当时的宴会一般代表某种斗争的延续,如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项羽的鸿门宴等等,其中均隐含杀机。在鸿门宴上,项羽赏给樊哙一个猪肘,“樊哙加彘肩上,覆其盾於地,拔剑切而之”。十五世纪左右,出现了独立的餐具刀叉,虽然其削弱了武器的意义,但是仍然具备一定的攻击性。

六、结束语

饮食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根源的映射,并且饮食文化的变化与国家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是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同时又彰显了一个国家的国度和特质。中西方饮食文化方面的差异,还反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折射出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心理、社会礼仪、社会关系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即中国文化主张团结协作和谦虚谨慎,而西方文化崇尚个性和独立自由;中国人家庭结构较复杂,等级观念较强,而西方人家庭结构简单,平等意识较强。只有更好的了解中西方文化发展的根源,才能更好的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有助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秋.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文化根源[J].消费导刊,2012,9(6):59-60.

[2]韩宪昌,王莉.探究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J].魅力中国,2014,12(2):134-135.

[3]吴美兰.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及中餐菜名的英译策略[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4,5(5):35-36.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篇2

「内容摘要」 在中国五千年的悠悠历史中,中国的饮食文化受政治、经济、生产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独特的饮食文化。而与此同时,在西方,也形成了不同于中国特色的餐饮文化,其中最著名的菜点要属意大利菜、法国菜、美国菜等。本文讲述的就是中西方餐饮文化之间形成的鲜明对比。

「关键词」

餐饮

中西方

礼仪

文化

中西方餐饮文化的差异主要受地域、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餐饮特点、用餐礼仪、烹饪方法、餐具选择等方面。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有五千年的悠久而厚重的历史,创造了无数的灿烂文明,在这种文化蕴藏中,使中国的饮食更加博大精深。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辽阔国土的地域差异,四大菜系逐渐形成,四大菜系自成体系,各有特点,但共同点是用料复杂考究,制作方法复杂,口味、菜式多种多样,令人惊叹。

西方以欧美为代表,其文化同样源远流长。到中世纪,欧洲文化已十分完善,在此期间,旧西方的饮食文化已经形成。其主要特点为:主食以面粉为主,原料也较为丰富,制作方法较中国简单,但同时也十分注重口味。

首先,就餐饮特点而言。由于地域差异,中国形成了鲁菜、苏菜、川菜、粤菜这四大菜系。其中鲁菜咸、鲜、脆嫩,风味独特、制作精细。鲁菜风味浓在于用料广泛、选料讲究、刀工精细、调和得其风味咸鲜适口、清香、脆、嫩,汤精味醇,自成一格,适应性强;苏菜在选料方面,注重选料广泛,营养调配,分档

用料,因料施艺,体现出较强的科学性;在工艺方面注重烹饪火工。刀法多变,擅长炖、焖、煨、焐;追求本味、清鲜平和、咸甜醇正适中。菜品风格雅丽、形质兼美、酥灿脱骨而不失其型。滑嫩爽脆而显其味;川菜以成都菜和重庆菜为代表。重视蒸释,讲究规格,分色配菜主次分明,鲜艳协调是其特点。酸、甜、麻、辣香、油重、浓、注重调味,以辣、酸、麻脍炙人口,形成川菜的独特风味,享有“一菜一味,百菜百味”的荣誉;粤菜的品种繁多,其烹调擅长煎、炸、烩、烩、炖、煸等。菜肴色彩浓重,谓而不腻。菜的用料较广、花色繁多、形态新颖、讲究鲜嫩、爽滑。一般夏季秋力求清淡,冬季偏浓醇,粤菜餐谱绚丽多姿。烹调技法精良,并以其用料之博而著称。

而西方最著名的菜品主要是以意大利菜、法国菜、美国菜、德国菜最为著名。意大利菜为西餐之母。意大利菜肴最为注重原料的本质、本色,成品力求保持原汁原味。在烹煮过程中非常喜欢用蒜、葱、西红柿酱、干酪,讲究制作沙司。烹调方法以炒、煎、烤、红烩、红焖等居多;法国菜的烹调方法很多,几乎包括了西菜所有的近20种烹调方法。一般常用的烤、煎、烩、焗、铁扒、焖、蒸等。法国菜的口味偏于清淡,色泽偏竽原色、素色,追求高雅的格调;德国菜在口味上较重,材料上则较偏好猪肉、牛肉、肝脏类、香料、鱼类、家禽及蔬菜等;调味品方面使用大量芥茉、白酒、牛油等,而在烹调上较常使用煮、炖或烩的方式;在烹调方面上,美国菜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煮、蒸、烤、铁扒等。美式的食物作法都很简单,而且口味也不错。

由此可以看出:对比注重“味道”的中国饮食,西方秉持的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

有营养。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洛杉矶到纽约,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因此,总的说来,中餐更注重食品间的“渗透”,即味道的搭配和匀称;相比而言,西餐更注重食品的“齐全”,即保证营养的搭配和匀称。

其次是烹饪方式的差异。在中国,烹调是一种艺术,它以极强烈的趣味性,甚至还带有一定的游戏性,吸引着以饮食为人生之至乐的中国人。、中国烹饪方法奇多:溜、焖、烧、氽、蒸、炸、酥、烩、扒、炖、爆、炒、砂锅、拔丝等无所不有,做出的菜肴更是让人眼花缭乱。、中国厨行有句话:“厨师三分艺,用料七分功”强调厨师个人对原料的选择、分档使用的重要性,也就是原料的标准对菜肴的出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西方人饮食强调科学与营养,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菜肴制作规范化,因而厨师的工作就成为一种极其单调的机械性工作。再者,西方人进食的目的首在摄取营养,只要营养够标准,其他尽可宽容,因而今日土豆牛排,明日牛排土豆,厨师在食客一无苛求极其宽容的态度下,每日重复着机械性的工作,当然无趣味可言。西方的烹饪方法不像中国那样复杂多变,西餐的装盘立体感强,可食性强。西餐的原料多选择新鲜、无污染、天然、操作工艺自然的,尽量发挥其本味,干货原料用的不是太多,牛奶在西餐中是不可缺少的原料。

再者,用餐礼仪上的差距是中西方餐饮差距最重要的体现。在中国无论是家

庭用餐还是正式宴席,都是聚餐围坐,共享一席,人们相互敬酒、劝菜,要借此体现出人们之间的相互尊敬、礼让的美德以及和睦、团圆的气氛。特别是在各种年节里,更是借饮食而合欢。这种会食方式,是中国饮食文化上的一个重要传统。中国人进食的过程中无须他人事先进行食物的分配,而是各取所需。西方人习惯于分而食之,有专人先行分配食物,是一人一份的定量供应。在西方宴会上,虽也围坐,但各人的食物是单盘独碟的。不必固定座位,可以自由走动,不仅可以充分满足个人对食物的喜好,还便于社交,而不必在餐桌上将所有的活动公之于众。这种用餐方式充分体现了西方人对人性、对自我的尊重,强调了个人的独立和自主。

在西方去饭店吃饭一般都要事先预约,在预约时,有几点要特别注意说清楚,首先要说明人数和时间,其次要表明是否要吸烟区或视野良好的座位。如果是生日或其他特别的日子,可以告知宴会的目的和预算。在预定时间到达,是基本的礼貌,有急事时要提前通知取消定位一定要道歉。再昂贵的休闲服,也不能随意穿着上高档西餐厅吃饭,穿着得体是欧美人的常识。去高档的西餐厅,男士要穿整洁;女士要穿晚礼服或套装和有跟的鞋子,女士化妆要稍重因为餐厅内的光线较暗,如果指定穿正式的服装的话,男士必须打领带,进入餐厅时,男士应先开门,请女士进入,应请女士走在前面。入座、点酒都应请女士来品尝和决定。一般西餐厅的营业时间为中午11点半至下午、晚上6点半后开始晚餐,如果客人早到了可以先在酒吧喝点酒然后再进入主餐厅;就坐后可以不急于点菜,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问服务生,他们一般都非常乐意回答你提出的任何问题。若他们不是很清楚会问询餐厅经理或主厨;就餐时间太早,中午11点或下午5点半就到了西餐厅、匆匆吃完就走、在餐桌上大谈生意、衣着不讲究、主菜吃的太慢影响下

一道菜,或只点开胃菜不点主菜和甜点都是不礼貌的。

而在中国对于赴宴时的着装要求没有西方那样细致、只要衣着得体、大方、正式即可。但是由于近些年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也会要求男士穿西装、女士穿礼服出席。中国的用餐礼仪更注重的是在餐桌上的表现。开始用餐,要讲究文明礼貌,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让长辈先动碗筷用餐,、不能抢在长辈的前面。吃饭时,要端起碗,大拇指扣住碗口,食指、中指、无名指扣碗底,手心空着。不端碗伏在桌子上对着碗吃饭,不但吃相不雅,而且压迫胃部,影响消化。夹菜时,应从盘子靠近或面对自己的盘边夹起,不要从盘子中间或靠别人的一边夹起,更不能用筷子在菜盘子里翻来倒去、眼睛也不要老盯着菜盘子,一次夹菜也不宜太多。遇到自己爱吃的菜,不可如风卷残云一般地猛吃一气,更不能干脆把盘子端到自己跟前,大吃特吃,要顾及同桌的父母和姐弟。如果盘中的菜已不多,你又想把它“打扫”干净,应征询一下同桌人的意见,别人都表示不吃了,你才可以把它吃光。要闭嘴咀嚼,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要求。一次不要放入太多的食物进口,不然会给人留下一副馋相和贪婪的印象。

用餐的动作要文雅一些。夹菜时,不要碰到邻座,不要把盘里的菜拨到桌子上,不要把汤泼翻,不要将菜汤滴到桌子上。嘴角沾有饭粒,要用餐纸或餐巾轻轻抹去,不要用舌头去舔。咀嚼饭菜,嘴里不要发出“叭叭”、“呱叽呱叽”的声音。口含食物,最好不要与别人交谈,开玩笑要有节制,以免口中食物喷出来,或者呛入气管,造成危险;确需要与家人谈话时,应轻声细语。

吐出的骨头、鱼刺、菜渣,要用筷子或手取接出来,放在自己面前的桌子上,不能直接吐到桌面上或地面上。如果要咳嗽,打喷嚏,要用手或手帕捂住嘴,并

把头向后方转。吃饭嚼到沙粒或嗓子里有痰时,要离开餐桌去吐掉。

在吃饭过程中,要尽量自己添饭,并能主动给长辈添饭、夹菜。遇到长辈给自己添饭、夹菜时,要道谢。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篇3

【摘要】本文中,笔者从自身的翻译经验出发,对比分析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效果,并通过举例说明,文化因素对翻译的不可忽视的作用,以期能够让人们增强翻译过程中对文化差异的重视,从而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以及文化差异敏感性。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 文化障碍 翻译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转化为另外一种语言的过程,它注重对信息、内容以及艺术的表达。美国有一位著名的翻译家曾指出:“我们所说的翻译,就是在译语中使用最贴切的对等词汇将语言和文体描绘出来。”多年来,功能等值、对等、传神等标准已经被翻译界的人士列为翻译实践中的通用规范。本文中,笔者从自身的翻译经验出发,对比分析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效果,并通过举例说明文化因素对翻译的不可忽视的作用,以期能够让人们增强翻译过程中对文化差异的重视,从而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对文化差异敏感性,进而帮助改善人们在翻译中经常遇到的文化障碍。

一、生存环境的差异

通常我们将一个民族所归属的地质条件和生活领域统称为生存环境,由于语言来自于生活,所以生存环境是影响民族语言和文化的主要因素。例如,汉语中的“东风”与英文中的“east wind”,因为中国东面紧邻大海,所以中国文化中的东风有春天、温暖之意,而英国面临的是大西洋,属于海洋性季风气候,其东风则意味着寒冷。为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区别地域之间的差异,以免由于语境上的误区造成读者的误解。如果翻译者想要很好地将一篇作品翻译出来,除了要具备良好的语言功底外,还要对各国的文化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分析中西方语言之间的差异,从而找到其共同特性,以保证能够最大限度的表现出作者的本意。

二、历史文化的差异

中西双方都是历史悠久的国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沉淀出了不同的历史文化。例如,汉语言中会存在许多的故事,“卧薪尝胆”、“毛遂自荐”等成语都源于历史典故,而“守株待兔”、“画蛇添足”等都是中国的传统寓言。但是英国的许多典故中涉及的人或者事物都是源于英国的文学宝库,莎士比亚的一系列作品一直广为流传。另外,由于受到西方的圣经、罗马神话等影响,许多典故都源于希腊神话。

三、社会习俗的差异

社会习俗往往导致中西方国家对相同的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比如,汉语言中,“狗”被视为是一种卑微的动物,因此与狗相关的一系列语言都包含贬低的意思,例如“狗急跳墙”、“狗眼看人低”等,但是在西方国家,狗则被视为忠诚、勇敢的象征,并经常被用来比喻人类,如“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人皆有得意之时)”等。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民族心理之间的差异会导致人们对不同事物的褒贬含义有所不同。如果只是单纯的利用字面意思翻译,不能通过分析习俗差异来展开翻译,将导致翻译出的内容不切实际,甚至会传递出错误的信息,从而造成交际过程出现障碍。

四、宗教信仰的差异

宗教信仰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成分,对于人类的精神和物质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的宗教信仰中最主要的就是佛教和道教,而西方则以基督教为主。宗教信仰之间的差异也就导致了人类在语言上表现出了不同。如,在与佛教有关的习语中有“五体投地”、“借花献佛”等,而西方与神、上帝有关的词汇包括“god bless you(上帝保佑你)”等。在《红楼梦》中刘姥姥说过一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杨宪益则分析了中国的汉语言文学之后,将其翻译为“Man propose,Heaven disposes”,既保留了文章的宗教色彩,也充分体现了刘姥姥的宗教信仰。而对于英美的读者而言,将其翻译为“Man propose,God disposes”则更容易被接受。

五、思维方式的差异

语言的表达是受思维控制的,由于各民族的思考方法有所差异,就导致了每个民族千年以来形成的语言文化倾向都有所不同。作为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手段,翻译本身将受到思维方式的限制。中国人表达事物时习惯由因到果,从大到小,先后有序来进行阐述;而英美人士的思维表达却和中国人相反: 由小到大,先结果后原因。例如,表格中填写地址:北京朝阳区平乐园8号。翻译成英语应该是:No.8,Ping Leyuan,Chaoyang District,Beijing,China。如果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直接翻译成China,Beijing,Chaoyang District,Ping Leyuan,no.8西方人就不能理解。因此,翻译工作者只有了解了中西方人民思维方式的差别,才能准确地进行翻译。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外,中西方文化之间还存在着许多其他的差异,他们都与翻译工作息息相关。为此,如果翻译者想要很好地将一篇作品翻译出来,除了要具备良好的语言功底外,还要对各国的文化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分析中西方语言之间的差异,以保证能够最大限度的表现出作者的本意。

文化和翻译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翻译的过程不单纯是在语言层次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过程中的难点并不在于对语法和句子结构的分析,而在于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所导致的语言活动负迁移。互译的过程就是一个克服文化障碍的过程,而作为文化的主要载体,语言中往往包含一系列社会范畴的内容,包括社会现象以及历史现象等。由于语言与文化之间的不可分割的特性,在翻译之前先了解各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将会帮助翻译者轻松跨越语言之间的障碍,从而翻译出更贴切的思想内涵。

参考文献:

[1]张代芬.浅析中外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以《甄嬛传》英文译本为例[J].科技致富向导,2014(14):287-287,295.

漫谈中西方送礼文化的差异 篇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 世界经济紧密联系, 我们的地球也被称为地球村。由于社会的发展, 世界正不断缩小。以前做生意有区域性限制, 如今早已冲破国界;以前信息传递耗时, 如今媒体遍布、信息迅捷。由于发展的需要, 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日益频繁。因此, 涉足他种文化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阻碍人民自由交流的那堵无形墙也正在日益崩塌。而交流就涉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送礼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送礼不仅是拉关系, 更是加强往来, 增进情谊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文化风俗不同, 每个国家都有其特定的送礼文化。本文从中西方文化入手, 谈谈中西方送礼文化的差异并提出几点粗浅建议, 希望能提高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中西方送礼习俗特色

俗话说“千里送鹅毛, 礼轻情意重”。人们常以送礼来表达情意。有时候礼物本身并不贵重, 却深深表达了送礼人的心意, 使受礼人为之感动。但综观全世界, 由于各国的文化风俗不同, 各国皆有送礼的风俗。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红包是一种装钱的特殊红色小纸袋。这是中国人在春节时由父母或朋友送给小孩的礼物。红色也可以送给没有结婚的亲戚或朋友。未婚的职员同样也希望从老板那里得到红包。在某些特定的场合, 如婚礼或关系亲密的亲人朋友生日时, 也会送红包。红包里的钱可以是几元, 也可以是一大笔。

俄国人社交中讲究送礼, 尤其是亲戚朋友之间。礼物选得合不合人心意很重要, 礼物的价格倒在其次。设计新颖、制作精美又有一定纪念意义的礼物, 像旅游纪念品就广受欢迎。去人家里做客或参加聚会, 俄国人通常送鲜花、糖果或小纪念品等。对俄国人来说, 直接送钱给他们是一种侮辱。

对于澳大利亚来说, 社会交往中, 给主人/女主人赠送一份小礼物是比较得体的做法。通常, 这种礼物是酒、巧克力、花等等, 不必包装。其他在生日、周年庆、婚礼、领洗礼等场合赠送的礼物轻重要依你们的关系而定。

对西方人而言, 圣诞节的精神是向周围的人表达关爱。因此, 圣诞节可算得上是最重大的送礼节庆了。礼物大多数是写满祝福与问候的圣诞卡, 但小卡片铺天盖地、漫天飞舞, 表达了浓浓的关爱之情。

二、中西方送礼文化差异

1. 购礼的方式不同。

中国人通常为了方便, 往往从客人住地附近的商店购买礼物。英美人喜欢购买礼品在一地, 而送往另一地。因为异地礼物有“异国情调”, 好满足受礼人的猎奇心理。有的中国人很喜欢跨国邮寄来的礼品, 而英美人会尽量避免跨国邮寄礼品, 以避免给受理者带来不便及额外的海关费用。

2. 礼品的选择不同。

中国人在节日里送时令的礼品。例如, 在中秋节送月饼和水果, 农历新年时送贺年礼品, 例如洋酒、香水、水果、巧克力糖等。中国人也会在亲朋好友的葬礼上送钱。在中国很普遍而在西方不多见的礼物是从市场上买的食物 (水果、糖果或其他能吃的东西) 。除了葬礼和开业典礼以外, 鲜花不是一种流行的礼物。而美国人在圣诞时送的礼物比如:产品样品、书桌上的摆设品、酒、饮品、特别的食物等。鲜花是送给女士的最常见的礼物, 几乎适用于任何场合:生日礼物、贺礼、给女主人的礼物。

3. 送礼的对象不同。

有的中国人为感谢领导或便于工作、提升等, 会千方百计地找机会给上司送礼;他们将礼物送给客人家的男主人或女主人。中国人喜欢给商业伙伴赠送礼物, 特别是初次见面。而英美人做下属的不宜送上司任何礼物, 以免影响正常的工作关系;他们送礼往往送给客人家的女主人。

4. 送礼的方式不同。

中国人送礼比较重物, 讲究礼品的价格档次。中国人通常对礼品的包装是不大讲究的, 一般宁可盒子小些, 也不希望盒子大而装不满。在美国以及其他有些国家, 人们习惯用彩纸包装和用丝带包扎, 有时还习惯附上一张名片。这是胡静在《实用礼仪教程》中提出的。英美人送礼注重其形式的本身。他们认为, 礼物贵贱不在价格, 而在于礼物是否投人所好, 给人一份惊喜。

5. 送礼的时机不同。

中国人很讲究雪中送炭, 即十分注意送礼的时效性。因为在最需要时得到的才是最珍贵的。一般来说, 时间贵在及时或超前, 如一张小小的贺年卡一定要提前赠送, 否则毫无意义。中国人忌讳别人在刚办完喜事或丧事之后补送礼品, 否则会被视为不祥。而在赵左荣的《茶与咖啡》中提到美国人和澳大利亚人赠送礼物的最佳时机是你到达或离开时。美国人除了特定场合外, 不提倡送商业礼物 (除非是小礼物) 。而中国人喜欢给商业伙伴赠送小礼物, 特别是初次见面时。

三、提高送礼技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来华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中国人出国留学、游玩、谈商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这为我们练习外语了解西方文化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在便利的同时, 我们也会面临着如何进行更好的交流问题。当我们希望和对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时, 送礼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我们在送礼时就要特别注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送礼技巧。

1. 别出心裁。

在礼品馈赠中, 最受欢迎的是富有意义的、品质不凡却不显山露水的礼品, 因此选择礼品要考虑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和纪念性等多方面的因素, 力求别出心裁, 不落俗套。而且西方人在送礼时十分看重礼品的包装。多数国家的人们习惯用彩色包装纸和丝带包装, 西欧国家喜欢用淡色包装纸。

2. 投好避忌。

选择受礼者想要的东西才是最好的礼物。因此, 挑选礼品要了解对方的品味爱好, 赠送的礼品要有意义, 要考虑周全, 有的放矢, 投其所好, 然后又针对性地精心挑选合适的礼品, 尽量让受礼者感觉到馈赠者在礼品选择上花了一番心思的, 是真诚的。这是许爱玉在《现代商务礼仪》中提出的观点。的确, 送礼前应了解受礼人的一些地方风俗、民族禁忌和个人禁忌等, 免得送礼送出麻烦来。比如西方人都推崇“3”, 而忌讳“13”, 认为这个数字是不吉利的。

3. 掌握时机。

在送礼时要坚持因时、因地、因事而宜的原则, 不能随心所欲。在确定送礼对象后, 必须寻找合适的场合, 时间。否则, 虽有好的礼品而没有选择好时机、场所, 那也会使受礼者觉得突兀甚至难堪。礼品馈赠通常是在节日以及喜庆、慰问及其他特殊的场合进行。

4. 礼轻情重。

中国人送礼喜欢送重的, 送贵的东西, 稀罕的东西。但是西方人的礼物不在于它本身的价值, 而在于它的内在价值。只要送的礼物是对方需要的并且很尊重他的文化的, 哪怕是一个杯子, 一付刀叉或是一件普通的T恤, 他们都非常喜欢。虽然这些很便宜, 但是却包含了一层特别的含义, 从小处着眼但表达的东西却很感人。

5. 当面赠送。

礼品代表的是一份浓浓的情意, 因此赠送时可当面说些祝辞或问候的话语。送礼时可既说明寓意、特色与用途, 又说明它是为对方精心选择的。不要画蛇添足地说什么“小意思, 实在拿不出手”等, 这种过谦的说法, 会大大减低礼品的分量。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送礼时表情要自然大方, 让对方不会有贿赂的感觉。

四、案例分析

送礼是讲究艺术的, 请看蒂娜 (Deena R.Levine, 1982) 所举实例。美国某公司高级行政经理史密斯先生, 为与日本某公司签订一份重要协议, 专程前往东京以便双方进行初步商谈。史密斯了解到日本有送礼的习俗, 临行前于美国著名珠宝公司“蒂法尼”珠宝公司购得几件贵重珠宝首饰, 请人精心包装后 (礼品包装在日本送礼文化中非常重要) , 准备送给总裁夫人。

史密斯知道, 与日本人进行商务谈判之初, 首次见面时相互认识了解这一环节非常重要。于是与日方代表会见时, 他按照日本礼仪弯腰鞠躬并同时递上自己的名片介绍自己, 这一做法使他马上获得了对方的认可。因此, 接下来双方的会谈十分顺利。然而, 当商务洽谈进行到最后阶段———与日方董事会成员确认定案时, 问题出现了。见面伊始, 史密斯就将准备好的礼品送给日方总裁并请他送交其夫人, 会场气氛骤然尴尬, 史密斯马上意识到自己可能犯了送礼的大忌, 但到底哪里做得不对呢?

导致他送礼失败的原因如下:首先, 当众送礼是不适宜的。在上文场景中, 礼物应当私下赠送, 但如为在场各人都准备了礼物, 则另当别论。其次, 归于初次相交的商业合作伙伴来说, 用贵重珠宝做礼物颇让人怀疑其别有用心, 尤其当受礼者不是本人而是其太太时。因此, 所送礼品价格应当适中, 比如一只印有公司标识的钢笔就足够了。最后, 包装纸用黑白色调是忌讳的。在日本, 黑色和白色是丧葬的标志。

所以, 综合看来, 送礼的原则只有两个字———感受, 即始终以受礼人的感受为向导, 送出去的礼物要使受礼者开心而不是让他窘迫。在这里, 慎重是最基本的, 而价值的大小并不重要。而本案中史密斯先生当众送礼使日方总裁感到很意外很尴尬, 大大地阻碍了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结论

在跨文化交际中, 文化差异无处不在, 各国风情各有不同, 送礼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事实上, 送礼是一门艺术, 送什么, 送给谁, 怎么送等, 都大有讲究, 必须遵守其约定俗成的规矩。因此, 我们必须了解各自的送礼文化差异, 才能更好地实现送礼的目的。本文只是就中西方送礼文化差异进行了初步的介绍, 希望能提高人们对中西方送礼的认识, 加强交际。

参考文献

[1]金正昆.商务礼仪[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100-106.

[2]赵左荣.茶与咖啡[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6:169-173.

[3]胡静.实用礼仪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108-117.

[4]许爱玉.现代商务礼仪[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82-87.

[5]刘霞.商务礼仪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144-153.

[6]王馨仪.商业礼仪[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132-135.

浅谈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 篇5

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产生是由于历史的变迁,人们生活的环境以及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引发的。由此我们可以从中西方的体育背景、体育人神以及两者之间产生的比较这三个方面来看我国与西方国家体育文化差异的产生的鲜明对比。)从体育的背景来看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大国,它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以及伟大的历史背景。中国的体育文化有着深厚的根基,它是由中华各民族、各地区、融合产生的。我国有着许多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传,由“和”与“合”二字是我国体育文化固有的特质的深刻内统体育以“养生”为主,因而很少有很激烈的运动项目及方式,大体都是身体运动以内部为主,淡化了身体外形的锻炼。其目的是为了健身生、益智。我国古代人认为运动要适宜,量不可大也不可小,运动量大了会伤害身体,反之小了就达不到修身养心的目的了,同时还要注意起居这些方面。所以中国体育文化的背景是以整个中国的文化为背景。

西方的体育文化是由希腊文化为源头,经历文艺复兴、产业革命,逐步形成了以宗教为核心、以追求个人自由、崇尚个人奋斗为特色的海文化。西方人崇尚“力”与“美”的体现,通常都是把最强健的一面展现出来。他们的体育是一种竞技体育,以异常激烈的竞争为体育的过体育比赛的输赢为目的。追求个人主义,追求的体育也是追求人的力量、速度、柔韧、耐力、灵敏等身体个因素,并把它们潜在的能力充分掘、发挥出来。西方人更重视身体外在的塑造以及竞争的能力,“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体育是西方体育的主流。

两者之所以有截然的不同也是因为中西方文化的蕴涵不同,我国秉承儒家思想对人体内部修养极为重视,崇尚智慧,所以我国在棋技上发速。从而体育在我国发展极为缓慢,导致人们认为体育起不到任何的作用,甚者是“重文轻体”使得体育渐渐衰弱。我国重视发展、培养人体观念,任何事都是要以大局为重;西方国家重视体育,崇拜勇者。勇敢的人才能真正地发挥自身的特质及潜能,在斯巴达整个国家的人民下来就要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要学会各种生存、作战的本领以备不时之需。有能力的人才能受到重用,受到人民的尊重。同时女性也必须健的身体,接受锻炼。但是不可以参加任何比赛,更不能观看任何比赛。西方人注重个性发展,极力倡导竞争意识,任何事都要有输赢注重。就是这种强烈的竞争意识使得西方国家能够迅速的发展。

二)中西方的体育人文精神的不同

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其目标是追求善良和美好,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中国是个古国的前人所流传下来的文化传统对体育的人文精神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体现出的人文精神是“天人合一”、“崇尚和谐”、“中道”。所谓“天人合一”,就是把自然与人这两大要素看作是一体,即人体要适应自然变化的节律,使二者相互融合。“崇尚和谐”不论与自然或者是人与人我国都崇尚相互协调和谐,重养生之道,吸天地之灵气于一身,重在内在修养。使得体育内容与方法也同样如此,拿我统体育的典型项目太极拳来说吧。其特色是以柔克刚、动静结合、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等,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不受外界因素干扰,并良好的心态,不急不躁、静观其变。练习太极拳就要先从内心开始修养,再由内到外。他的目地在于修身养性。

而西方国家与我国恰好相反,体现出的人文精神是“个人中心”、“崇尚竞争”。以自己为中心,重视个人能力的发展,并强调个人要超然。如想要突出个人使自己成为佼佼者就必定引出竞争,只有在竞争中赢得胜利的才会“鹤立鸡群”“独领风骚”成为霸主。就拿美国来讲为什么会成为世界体坛中的霸主?美国是个完全崇尚个人主义的国家,追求个人自由,其竞争的氛围强大,它充分肯定运动员个人的自身价顽强奋斗的精神,推拜力量、技巧、拼博、竞争的发展。就是这种精神使运动员会不断地发掘自身潜力、挑战自身,勇攀高峰。西方体育还推崇超越自然,在挑战和超越了人的生理极限后,就要开始挑战超越自然。所以西方人都有冒险的精神,如登山、漂流等,这些都是极其危项目,稍有闪失就会出事故。但我们每年还是会看到很多人参与到挑战自然这一活动中去实现自我。

中西方人文精神的差异体现在于对待体育的理解、认识的不同,这同中西方历史文化的底蕴不可分割的。

三)两者之间的比较

我国体育文化是注重修身养心得,通过体育使身体与心灵得到协调;西方体育侧强调的是“竞技”。我国传统体育是由外到内的一种健身心的;西方体育重视竞技,通常都会在激烈的竞赛中充分发挥自我取得胜利,并引以为傲,受人尊敬。中国体育文化缺乏竞技性,或说竞技弱,主要表现在竞技体育项目较少,没有有规模的长期性的大型比赛,有的只是一些让人观赏的表演性运动,我国古代就不重视竞技体育,同那种激烈的体育运动最后渐渐我国体育变得不堪一击。

经过那么多年的体育复兴,现如今的中国体育正在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崛起。同时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武术”给了全世界一个惊奇,导致西方国家的人纷纷慕名而来学习我国传统体育——武术。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地吸取西方国家的一些体育文化,去其糟柏取其精华。其实不管国体育文化还是西方体育文化都是通过人的锻炼到达强健身体的作用,只是过程与理念各不相同。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篇6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语;翻译

语言是文化的承载体,它拥有深层的文化内涵。它是文化的一部分。翻译意味着一种文化能被转换成另一种文化而进行的跨文化交流,所以特殊的文化特征不可避免地影响着翻译。原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翻译的完全等同的局限性几乎都是由两文化之间的差异性造成的,并且怎样表达文化意义通常是翻译中的难事。

一、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一)、思维方式的差异

英语民族的思维是个体的、独特的,而中国人注重整体、综合、概括思维。表现在语言上,英语偏好用词具体细腻,而汉语用词概括模糊。例如“说”一词,英语有“say ,speak ,tell ”等,这些词可以表达不同情况下“说”的意思。这样使语言简洁准确,又富于变化,形象生动。而汉语往往趋向于泛指,在“说”前加副词修饰语,如,语无伦次地说,低声地说,嘟嘟囔囔地说。

表示颜色的词语同样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其所蕴涵的意义也有很多不相吻合的地方。在进行英汉翻译时,也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蓝色(blue),在英美文化中常意味着“忧郁、伤感”。例如:in a blue mood,having the blues均指“忧伤”,a blue fit指极其愤怒;蓝色在汉语中象征着温和、平静、清新、静谧,并无伤感之意。

在表示感谢方面也有很大差别,当别人问我们是否要喝点或吃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drink /eat?),我们常常本能的客气一番,回答:“麻烦您了”、“不用了”等。但是若依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如果想要,就毫不犹豫说“Yes,please.”;若不想要,直接说“No,thanks.”就可以了。这也充分表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语国家人直率。

(二)、历史文化的差异

回顾人类历史的发展,对民族文化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地壳变迁、民族迁徙、民族的征服与同化和民族之间的战争。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的痕迹主要残留在习语当中。罗马人征服不列颠四百多年,英语习语中“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入乡随俗;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伟业非一日之功;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等都是这段历史文化的影子,如果对历史文化不熟悉,在翻译中就会遇到很多困惑。

汉语中的“鸿门宴”应译为Hong men feast with a trap for the invited ,若不了解中国楚汉相争时的历史背,景可能会直译为Hong men Feast ,此译法就会令西方人士莫名其妙,不能确切理解。我们只有在熟悉这些习语中具有的浓厚民族、地方色彩的文化知识后,才能找到让读者准确理解的表达方式。

(三)、宗教文化的差异

西方文化传统是在基督教文化中得以整合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了解基督教文化,才能了解西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渊源。在西方,宗教渗透到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等各方面,成为西方社会的主要的文化特征之一。毫无疑问,宗教对英语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特别是作为西方第一大宗教的基督教的圣书《圣经》对英语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

如:If you are late again, the boss will call Rais Cain.如将此句直译成“如果你再迟到,老板就要把该隐叫起来了”就有些莫名其妙了,不知道“迟到”与“叫起该隐”有何联系。实际上,该隐是《圣经》中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的长子,亚伯的哥哥,由于耶和华看中了亚伯的供物,而没有看中他的,该隐为此嫉妒,杀害了弟弟亚伯。该隐是个性情狂暴,容易发怒的人。因此,在英语中“Cain”就表示脾气暴躁、开始发火的意思。

又如,英国翻译家大卫·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中刘姥姥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时把它译成为 man proposes,God disposes, 似乎神形兼备,汉语成语巧对英语谚语,但由于两者存在着不同的宗教背景和深层文化差异译文就有使刘姥姥由信佛变成了西方基督徒之嫌。严格地说此例中的“天”与”God 并不完全对应,笔者认为用 heaven”来代替”God"更忠实于原文。

(四)、地域文化的差异

地域文化指的是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现象或事物有着不同的态度或表达方式。比如,汉语中,“东风”使人想到温暖和煦,草长莺飞;而“西风”则正好相反,有一种砭人肌骨的味道。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便是例证。然而英语的情况却与汉语不同。我们会读到Samuel Butler的“biting east winds”(刺骨东风);关于西风,则有John Masefield的“It’s a warm wind,the west wind,full of birds’ cries.”(那是一种温暖的风,西风吹时,万鸟争鸣;) 。两种风在两个语言中的味道截然相反。这就是地域差异所造成的。

二、小结

综上所述,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准确性有着极大影响。通过从思维、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等方面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本文得出翻译与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翻译很难跨越文化的障碍。

美国外语教学专家Winston Brembreck 说:“采用只教语言不教文化的教学方法,只能培养出语言流利的大傻瓜。”因此,不但要学语言,还要学习历史、文化、宗教等各方面的知识,才能真正掌握沟通工具—语言,并使语言成为真正的交际工具。翻译也是如此,译者不能刻意追求词句的等值,拘泥于字面意义,要力求把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与文化的真正涵义传达出来。

参考文献:

[1]陈明娟.语际翻译与异质文化”《山东外语教学》,1996年第3期

[2]马艳华,董敏.《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处理》 〔J〕.商业视角, 2008年537期.

[3]http://wenku.baidu.com/view/e0e5670abb68a98271fefa1f.html2011/7/2.

[4]连颖.《论中西文化差异的翻译策略》〔J〕. 宁德师专学报,2009年第3 期.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篇7

一、文化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 我国学术界曾先后三次掀起文化讨论的热潮, 中西文化比较成为近二十年来我国思想文化界的学术热点。国内学者刘承华创造性地运用文化模式理论, 认为文化的内涵就是文化成果和文化模式两个层面的有机统一:“前者包括一切由人所创造的文明成果, 是为广义的文化定义, 后者则指在不同文化成果中所包含的相似型结构, 是为狭义的文化定义。文化模式是对文化成果的抽象, 文化成果是对文化模式的具体体现。就文化比较而言, 它主要是后者而非前者, 是文化模式而非成果形态”“一切的文化现象、文化形态和文化成果都在文化比较的范围之内, 但文化比较的真正的对象 (目标) 则不在这种文化的形态, 而在支配这种形态的内在模式。”所以, 刘主要是从狭义的文化定义来理解和处理文化的。之前笔者也阅读过一些相关作品, 虽然尽力归纳了中西文化的种种特征, 但由于未能把握文化模式这一关键, 其论述不免流于外在描述, 专意罗列具体文化现象。以文化模式说为理论基础, 对中西文化进行宏观比较, 是进行文化比较重要的一种方式。

“文化的差异是从文化起源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的, 而且, 越是在起源阶段的差异, 就越具本原性, 就越是能够最终极地解释后来文化的差异问题”。这无疑说明自然环境是各民族文化起源的初始因素, 但最终成因则是两大因素的合力:“一是自然环境对人的挑战……有什么样的挑战, 才会引起与之相应的应战, 创造出特定的文化。”就如希腊半岛及欧洲大陆“陆海相间”型与中国“内陆外海”型不同的地理形势及二者差异明显的自然条件, 体现出不同的自然环境对中西民族生产与生活方式及体质、性格的内在影响也是不同的, 从而形成民族心理结构或人格结构。

二、中西方人格构成的差异

1、中西方的人格结构

哲学与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 在人的内部, 起决定作用的要素是人格结构。是人格结构决定着人将要做什么, 以及如何做和为什么做, 而这也正是文化特质和模式之所在。文化模式特征通过人格结构表现出来, “文化所展现出来的各种特定形态, 正是由特定的人格结构摹写放大而成的, 这就意味着, 人格结构天然地应该成为文化比较的核心环节。”曾经有学者把人格主体部分的“自我”分为内在自我、人际自我和社会自我三个层次, 指出西方人的人格构成是以内在自我为核心, 属于“自律人格”;中国人则以人际自我为核心, 属于“他律人格”。后来我们看到的西方个体本位文化模式和中国群体本位文化模式, 就根源于此;因其不同的、千姿百态的文化形态, 更应该到这里去寻求根本的解释。中西方人格的铸造差异明显, 各自有鲜明的特点。这给予我们深入了解西方人, 更好地跟西方人打交道提供了参考, 也让我们读懂了更多的中国人, 读懂了某些层面的中国文化。

“西方人的人格构成是以内在自我为核心, 是在内在自我的基地上生长出人际自我和社会自我的”, 西方文化对于“人”的设计, 都是以内在自我作为人格构成的核心。在西方人看来, 一个人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不是由其他任何人决定的, 而是由自己的内在自我决定的。而中国人则不同, 中国人是以人际自我为核心来铸造自己的人格。以人际自我为核心, 是说人在构建自己人格、决定自己将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时, 主要不是从自己的内在自我, 而是从他人对自己的要求出发进行自我设计。换句话说, 就是不是自己给自己定义, 而是他人给自己定义。以人际自我为核心, 说明人际关系对于中国人来讲很重要, 所以中国人对人的要求也就同西方人不太一样。儒家曾对“人”下过一个定义:“人者, 仁也。”以“仁”来定义“人”。从小就接受“仁者爱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品德教育, 这应该算是人际自我的表现形态。

2、中西方人格的个人独立性

既然西方人是以内在自我为核心来铸造自己的人格, 那他们的个人独立性想必然是加以肯定并全力加以保护的。其实我们很容易发现, 每个西方人都是以其个体身份同他人进行交往, 一般来说, 他不倾向于把自己同另外一些人合起来统称。在中文中, 我们称与我们交往的一方为“对方”, 这说明“我”与“对方”共同构成一个整体, 肯定了两者的统一性。但是, 在英语中, 则用“One or the other”, 即“一个或另一个”来表示, 这就突出了两者的独立性。而中国人则特别喜欢用他者, 用社会角色来称呼每一个人, 比如某某书记, 某某主任等, 就是用社会角色所代表的群体来对个人进行界定。中国人对别人很少直呼其姓名, 因为这不能够见出被叫者的身份、意义和价值,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文化中个人是缺乏独立性的。不过, 究竟这种独立性是好还是不好, 我觉得因人而异。由于文化背景不同, 中西方人的待人处事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从出生到现在, 在这个社会生活了那么久, 接触过各种各样的人, 虽然资历尚浅, 但是我发现中国人的自我本来就不是独立的, 他的自我的价值和意义是由他人以及他属的群体赋予的, 所以必须将自己投入这个群体之中, 通过对它的认同求取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例如, 那些客居他乡、侨居海外的中国人, 他们在离开了原来的母胎之后, 也就是他们的国家, 往往要在新的地方再组织一些群体作为新的母胎, 才能安心。其中最常见的有同乡会、校友会、华侨协会等。中国人好像对母胎有着强烈的依赖, 所以他们都特别倾向于将自己最看重的群体比喻为“母亲”。祖国就是最突出的一个, 而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也是如此, 要把自己的祖国当做是母亲一样去关爱她, 保护她。中国人对祖国的爱就正像是儿童对母亲的爱, 是依恋性的, 柔弱、温顺、不忍分离。而且越是分居异邦, 这感情就越是强烈。身在异邦, 心系祖国, 那种在异地组织团体的做法, 也就是一种替代性的补偿。

三、两种人格的命运

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巨大。中西方文明由于建立在各自自成系统的迥然各异的文化背景上, 两种孑然不同差异悬殊的文化背景, 造成中西双方在价值追求和伦理取向上旨趣迥异, 从而使得中西方现实人格特征大异其趣。但无论是自律还是他律, 它们都只抓住人格中的一个方面, 都是有偏颇的。西方人中的自律性因为强调自我, 强调独立性和个性, 故有进取意识, 有利于自身快速的法杖, 具有超越性。但它忽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削弱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容易使人的心理陷入孤独和空虚境地。平时在看西方的一些影视作品, 这种情感氛围表现得很明显。在现代西方社会也表现得非常明显且严重, 已经引起很多哲学家和科学家的严重注意。而自律人格有利于社会、科学、经济的发展, 但对人类的心理和各种精神需求则带来了许多问题。中国人比较明显的他律性, 很容易建立人际间的和谐关系, 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显得温馨, 富有人情味。但是也会由于缺乏内在自我的支撑, 故而依赖性太强, 容易安于现状, 不思进取, 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同时, 也缺乏一种激发个人创造力的机制, 难以对每个人的潜力进行充分的开发。这个在中国人身上是很容易就可以看出来, 比如我们很容易养成依靠父母或朋友的习惯。一遇到问题自己都不知道怎样解决, 依赖性太强, 且整天活在一成不变的生活里, 安于现状, 不思进取。自律与他律的人格都有自己的弱点, 都是自身无法克服的。不过, 有没有可能将这两种人格结合起来, 形成一种新的既是自律又是他律的人格呢?这或许还需实践来证明。但是,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化, 这两种人格至少可以形成一个互补的格局, 有助于补长取短, 尽可能避免单向人格所产生的弊病。

四、结语

人格的形成依赖于主体自身内存的先天因素和外力促成的后天因素的共同作用, 是各种主客观因素交互作用和内外条件相互影响的结果。现实的具体人格在是人的生物性、社会性与主体性三者交互作用与互动影响中不断地发展和变化。正因为这样才呈现出绚丽多姿、异彩纷呈的美妙景象。其实不仅在同一个国家和民族内具体个人之间存在人格差异, 在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东方与西方之间也存在着人格差异,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国民性上的巨大差异, 主要是基于中西方各自的文化传统上的悬殊区分而形成的, 是中西方文化传统中深层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不同的集中体现。但不能由此就简单地说中国人的人格好或者西方人的人格好, 这两种人格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都有许多方面有待改善。西方文明能到今天称雄世界这个地步, 付出的弯路和代价也是无法估量, 而这种文化素质亦保证了前进的充足动力。应该说, 只要在前进, 再大的代价, 也是值得付的。我们总是疑惑西方世界为何如此发达, 而中国社会却发展得越来越畸形, 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 真的是因文化差异产生不同的文化素质而导致了这种局面?或许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

参考文献

[1]刘承华.文化与人格——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次比较[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2.

[2][美]白璧德.性格与文化:论东方与西方[M].孙宜学, 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10.

浅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篇8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饮食文化,文化差异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 不同的饮食文化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方面。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饮食文化在观念、方式、对象、归属与性质方面的差异, 这些差异使得中西方饮食文化方面的研究更具价值。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习和探讨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能够了解西方饮食文化的独到之处, 推动我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并对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饮食观念的差异

首先, 中西方饮食文化在观念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差异。没有人会否认西方饮食是一种注重营养的理性饮食观念, 不论食物的味道、形状如何, 其营养必须得到保证。西方人首先考虑的是一天中是否摄入了足够的热量、维生素、蛋白质……部分西方人甚至会根据营养成分拿着菜谱去超市购物, 至于饮食中的“色、香、味”则是次要考虑的因素, 所以尽管西方饮食口味简单, 如同嚼蜡, 但是理智告诉他们:为了使身体能够摄取足够的营养也应该吃下去。西方人认为饮食只是一种维持健康, 保证身体机能正常运转的手段, 注重的是科学, 理性的营养搭配, 精神享受在饮食中并不占重要位置, 因此不会过度的追求口味, 西方饮食更趋向于科学、规范、合理。

中国的饮食是一种重视口味的感性饮食观念, 在烹饪过程中, 人们首先考虑的是食物的“色、香、味”, 其次才会考虑饮食的营养。中国民间有一句谚语“民以食为天, 食以味为先”, 足以证明中国人对吃的重视, 对口味的追求。人们把吃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与此同时对美味展开了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国饮食的独特魅力就在其美味, 而美味的产生, 在于调和, 要使食物的原味, 加热以后的熟味, 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 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 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 使之互相补充, 互助渗透。从餐桌上五花八门的菜肴我们可以看出, 中国的饮食文化强调感性和艺术性, 对“味”的追求往往胜过对“营养”的追求, 对饮食的美性的追求显然超过了对理性的追求。

二、饮食对象的差异

自古以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除了北方一部分游牧民族外, 大部分中国人的饮食以素为主, 北方以面食为主食, 南方以米饭为主食, 菜也是以素菜为主, 肉只是用于搭配。在中国, 蔬菜是平常食品, 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人认为蔬菜是主菜, 这与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们将动物视作是有“灵性”的, 而植物是没有“灵性”的 , 所以他们提倡素食主义。

西方国家大多都是游牧民族, 或者是航海民族, 他们主要靠打猎, 养殖, 捕捞为生。肉类是西方人的主食, 肉食在日常饮食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所以西方人总是吃大块的肉、整块的鸡等, 且食物的种类单一, 最喜欢的无外乎鸡肉、鱼肉、牛肉。西方人不太吃猪肉, 很少能在菜谱上看到猪肉类的菜肴。西方的食品工业是比较发达的, 如罐头、快餐, 虽然口味简单, 但是节省时间, 并且有很好的营养。因此, 西方人通常比中国人更健康, 更高, 他们有强壮的肩膀和发达的肌肉, 但中国人看起来身材没有西方人健壮, 肩膀较窄, 腿较瘦, 皮肤黄色, 身体瘦弱。

三、餐桌文化的差异

1. 饮食方式

中西方饮食方式有很大的差异, 主要是由不同民族的特点所决定的。在中国, 无论是什么节日, 无论为了何种目的而庆祝, 庆祝方式只有一种, 那就是大家围坐在一起, 共享一个盛宴。宴会用圆桌, 营造了礼貌、友谊, 团结的气氛。美食放在桌子的中间, 是人们欣赏和品尝的对象, 同时也是人们沟通的媒介。人们相互敬酒, 分享菜肴, 这反映出人们之间的相互尊重, 也体现出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来看, 这种方法有明显的缺陷, 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心态, 也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以及这种哲学对后代的影响, 它有助于促进集体的情感交流, 因而难以改革。

西式宴会, 虽然食品和酒水是非常重要的, 但事实上他们只是陪衬。宴会的核心是友谊, 西方很流行的饮食模式是自助餐。这种方式是将所有的食物、饮料、点心展示出来, 每个人用餐的位置是不固定的, 他们可以自由地走动。这种方法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也体现了西方人的个性和自我。这种模式将独立和自我放在首位, 这与中国文化大团圆的心态是截然相反的。

2.餐具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在餐具方面也有所体现。中国人的餐具主要是筷子并辅以汤匙, 以及各种形状的杯、盘、碗、碟。与中国的饮食餐具不同, 西方的餐具主要是刀叉以及各种杯、盘、盅、碟。筷子和刀叉是东西方餐具的典型代表.分别影响着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 也代表着东西方人们不同的智慧。

3.用餐惯例

在中国的正式宴会中, 上菜的顺序是十分严格的, 先是冷菜、热菜, 最后是主食和水果。在正式场合使用筷子也很讲究.每个人的一套筷子和汤勺等在宴会开始前就应准备好。除此之外, 不要用筷子敲击器物, 不要把筷子叉在菜或饭里, 更不应挥舞筷子。这些都是不礼貌的行为。汤勺是用来喝汤的, 当不用的时候不能直接放在桌子上, 而应该放在碟子里。用餐的时候, 我们可能会用到牙签。用牙签的时候应该用手或者餐巾遮挡一下。

在西方宴会中, 使用刀叉进餐时, 基本原则是右手持刀或汤匙, 左手拿叉, 若有两把以上, 应由外侧依次向内取用。切东西时左手用叉按住食物, 右手执刀将其切成小块, 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时, 刀刃不可向外。进餐中放下刀叉时应摆成“八”字型, 分别放在餐盘边上。刀刃朝向自身, 表示还要继续吃。每吃完一道菜, 将刀叉并拢放在盘中。如果是谈话, 可以拿着刀叉, 无需放下。不用刀时, 可用右手持叉, 但若需要做手势时, 就应放下刀叉, 千万不可手执刀叉在空中挥舞摇晃, 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 而另一支手拿餐巾擦嘴, 也不可一手拿酒杯, 另一只手拿叉取菜。任何时候, 都不可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上, 另一端放在桌上。喝汤时也不要吸着喝, 吃东西时要闭嘴咀嚼。不要舔嘴唇或咂嘴发出声音。如汤菜过热, 可待稍凉后再吃, 不要用嘴吹。喝汤时, 用汤勺从里向外舀, 汤盘中的汤快喝完时, 用左手将汤盘的外侧稍稍翘起, 用汤勺舀净即可。吃完汤菜时, 将汤匙留在汤盘 (碗) 中, 匙把指向自己。吃鱼、肉等带刺或骨的菜肴时, 不要直接外吐, 可用餐巾捂嘴轻轻吐在叉上放入盘内。如盘内剩余少量菜肴时, 不要用叉子刮盘底, 更不要用手指相助食用, 应以小块面包或叉子相助食用。吃面条时要用叉子先将面条卷起, 然后送入口中。面包一般掰成小块送入口中, 不要拿着整块面包去咬。抹黄油和果酱时也要先将面包掰成小块再抹。

中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 底蕴深厚, 作为中国人, 我们一直以我们的传统美食为傲。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将使人们增进相互间的了解, 享受不同的美食带来的不同感受, 促进文化间的交流、互补与融合。

参考文献

[1]胡文仲.中英 (英语国家) 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2]卞浩宇.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4, (2) .

[3]刘承华.文化与人格——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次比较[M].

[4]多晓萍.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12) .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篇9

1 词汇的空缺

由于中西方之间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各不相同, 所产生的词汇也不尽相同。中西方两种文化中都存在着对方文化所没有的词汇, 这就是词汇的空缺。许多在汉语中表达的词语, 在英文中我们不能找到恰当的词汇或是西方语言中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相对应的词。反之, 英文中也存在大量的词汇是我们汉语中没有的。特别是中西方文化中的诗词、诗词、小说等, 要翻译的话, 很难找到合适的词汇或语言, 即使翻译出来, 其形象也不如原语言那样生动形象, 其中所蕴含的意境更是难以表达。这些都是与中西方特有的风俗习惯、生活经验、表达方式等文化差异分不开的。单就中国家庭成员中的舅舅, 舅妈, 姑妈, 姨妈等的称呼词, 在英语中就很难表达。再比如说我们所说的《红楼梦》研究, 红学 (redology) , 在英语词汇中其实是没有相对应的单词, 只有另创一个词。我们现在经常说到的小资、农民工等词汇, 也只有在中国这种社会环境下才有的。现在许多新出现的词汇都是随着中国的社会发展而发展出来的, 在英语中找不到相对应的词语。英语中的很多词也是汉语中所没有的, 比如说Solomon (所罗门) 是指聪明的人;egghead (蛋头学者;蛋壳脑袋) , 用来称呼那些整天只顾埋头读书的书呆子。还有许多在西方特定文化中产生的词汇, 不是用汉语直译所能表达其含义的。

本栏目责任编辑:杨菲菲

2 词义的差异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 人们对于词义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异, 所以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经常会产生一些误会。我们很有必要了解彼此的文化特征, 小的方面就涉及到词汇。这里主要从颜色、数字和动物三方面的词汇来探讨词汇在不同文化中的不同含义, 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2.1 颜色的意义差异

由于中西方的历史变迁, 风俗习惯, 表达方式, 政治制度, 自然条件和生活条件各方面的不同之处, 颜色词所表达的含义和信息也不同, 这些颜色也体现出了中西方跨文化间的差异。相同的颜色词, 在文化差异巨大的中西方表达的是人们对事物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情绪。从根本上讲, 在中国文化中, 颜色的象征是基于过去中国封建的统治、落后的生产力和教育而形成的, 所以颜色的象征意义有强烈的神秘性和政治性。而在西方文化中, 随着西方科技和教育的进步, 颜色的象征意义少了些神秘, 多了些理性。对色彩的认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 一个国家和民族也一样, 对不同颜色的喜好从整体上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的好恶和审美情趣。下面通过几种颜色来比较一下中西方之间的差异。

在汉语中, 虽然蓝色通常可以给人们带来安详、美好的联想, 但是除此之外, 蓝色还有破旧的意思, 因此, 在重大喜庆之日时, 人们基本不会用蓝色来作装饰。然而, 在英语中, 蓝色有社会地位高、有权势或出身名门望族的引申含义, 如:blue room指的是美国总统在白宫的, 用来会见挚友亲朋的会客室;蓝色也代表了特定的身份职业, 如:blue collar指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此外, 众所周知, 在西方文化里, 蓝色还有忧郁、感伤等其他消极含义, 如色情电影译为blue film。

白色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悲伤的色彩, 会给人带来厄运, 是人们比较忌讳的颜色。因为白色给人一种苍白无力的感觉, 象征着不详与死亡。所以在中国办丧事时, 披麻戴孝用的是白颜色, 灵堂的设置也是以白色为主。祭奠逝去的人也用白色的菊花。相反, 在西方国家, 人们比较崇尚白色, 因为许多自然界的

一一一一一中外一一文学文化研究

景物都是白色, 比如说雪或是一些花都是白色, 西方人就把白色看做是一种纯洁优雅的象征。结婚时, 新娘要穿上白色的婚纱, 象征着新娘天真无邪。

在中国, 黄色是一种吉利的色彩, 古代皇帝穿的龙袍是黄色, 人们结婚嫁娶所选的好日子也叫黄道吉日。西方文化中, 黄色使人联想到背叛耶稣的犹大 (Judas) 所穿衣服的颜色, 所以有卑鄙、胆怯的含义, 如卑鄙的人应译为yellow dog, 此外, 黄色还表示低级趣味的报刊和毫无文学价值的书籍。

由上述三个例子可知, 西方颜色文化内涵与中国有着很大的差异。不同的民族, 其颜色背后所蕴含的意义是大相径庭的。因此, 我们在对待异国含有颜色词的语句时, 既不能直译, 也不可借着本国的传统文化来理解, 应先去深入了解他国这方面的文化, 不要因错误理解而在跨文化交际中闹出笑话或是冒犯他人。

2.2 数字的意义差异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 数字不仅仅表达记数概念, 而且能够反映各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文化的差异, 使人们对同一数字赋予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产生不同的观念。比较分析中西方文化对数字的理解, 探讨中西方数字文化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在我国, 数字九被认为是一种神秘的数字, 有神圣之意, 中国古代历代帝王为了表示自己神圣的权力为天赐神赋, 便竭力把自己同九联系在一起, 如九五之尊 (imperial throne) 。含有数字九的词汇也很丰富, 如九州、九头鸟等。另外, 在中国文化中, 九与久谐音, 意为长长久久, 也是中国人民比较喜欢的数字。在西方国家, 数字九也是比较受人们青睐的数字, 是人们心目中神数之一, 对西方人来说, 九的象征意义是神性、神圣之至。许多文娱活动的设置也与数字九有关。但是, 西方的音乐界则很忌讳数字九, 由于许多像贝多芬这样的名作曲家都在创作完九首交响曲后与世长辞, 所以数字九在西方音乐界是不受欢迎的。

数字七在汉语中也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这主要是受道教和佛教的影响, 七常与丧事有关, 自古以来, 人们对于去世的人就有“做七”“头七”“断七”的祭拜仪式。给人送礼也忌讳七件或七样, 人们挑选吉日良辰不挑带数字七的日子。在我国某些地区, 农历七月七日甚至被看作凶日, 这天禁止娶嫁。而在西方文化中, 人们最喜欢的数字就是七, 西方人认为七是一个幸运的数字, 能给人们带来好运, good luck, 因此, 在西方, seven又被成为lucky seven。

在汉语中, 由于数字四与死谐音, 人们习惯将四视为厄运的数字, 所以在很多地方人们比较忌讳说四。车牌号或是电话号码带有数字四的也不受大家的欢迎。而在有些地方, 人们谈论年龄比较忌讳说八十四岁, 因为传说中孟子死于八十四岁, 所以老年人忌讳说自己八十四岁, 以求吉祥。然而, 在西方国家, 人们对数字四是没有什么忌讳的, 与此相反, 他们认为, 数字四是正义和力量的象征, 对它很是崇拜。

还有众所周知的数字十三, 在中国没有特殊含义, 但是在西方人极端厌恶这个数字, 在任何场合都会尽量避开它。诸如此类的数字还有很多, 从一到十中的大部分数字在中西方文化中意义也不尽相同。除此之外, 中国传统文化则认为双数是吉利的数字, 人们喜欢追求好事成双, 与之相反, 西方人往往认为单数吉利。

中外一文学文化研一究一一一一一

综上所述, 数字除了其本身的计算意义外, 还有丰富神秘的文化蕴涵。中西方数字的研究是一种综合性的比较文化研究。英汉数字文化意义因产生于两种不同的文化而存在差异, 通过对相同颜色在不同文化中的比较, 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数字文化的异同, 着有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相互尊重, 减少误会与磨擦, 达到交际或沟通的目的。

2.3 动物的意义差异

动物在任何国家都是动物, 但不同的文化赋予了它们不同的文化象征意义。

人类初始, 便和动物打起了交道, 时而为敌, 时而为友, 相互依存。自从人类开始驯养动物以后, 动物和人类的关系就更为密切了。人们从动物的习性、形象等方面引发联想, 用与动物有关的词语或语言来表达思想情感或是对世界的看法, 因此在人类语言中存在着大量以动物为喻体的隐喻性词语。同时, 又由于中西两种文化在历史传统、地域生态等方面的差异, 隐喻中所含有的文化内涵也大不相同。除了我们平常了解到的马狗牛等经常说到的动物, 人们也大致了解他们在中西方两种文化中所象征的不同含义。还有一些我们不经常遇到的动物词汇, 这里我们简单了解几种。

在中国, 人们是比较喜欢青蛙 (frog) 这种动物, 因为它可以吃田地里的害虫, 保护庄稼, 无论是小学课本还是电视广告都呼吁保护青蛙。青蛙是禁止用于食用的。许多商品品牌也以青蛙命名, 如有一种面霜叫青蛙王子。然而, 在英美国家, 因为青蛙长得像癞蛤蟆, 所以他们把青蛙看做是令人讨厌的东西, 对青蛙比较反感。

蟋蟀 (cricket) 在中国文化中常给人一种孤独寂寞的联想, 古人也喜欢借用蟋蟀来烘托这种忧伤凄凉的气氛。如欧阳修的《秋声赋》:“但闻四壁虫声卿卿, 如助余之叹息”;诗人元好问在他的《诗论》中总结到“切切秋虫万古情”等等。然而, 在西方文化中, 蟋蟀就没有这种忧伤的形象, cricket反而代表的是一种快乐喜悦的形象。因此, 在莎士比亚和狄更斯等作家的笔下常有诸如“as merry as a cricket” (像蟋蟀一样快乐) 的比喻。

汉语中的喜鹊 (magpie) 是喜庆的象征, 如“喜鹊叫, 好事到”。民间传说故事中, 喜鹊是成人之美的瑞鸟, 提及喜鹊或是听到喜鹊的叫声, 意味着喜事即将来临。而喜鹊在英语文化中是报凶不报喜的, 所以英语民族的人们认为此鸟为不吉利的征兆, 因而讨厌它, 在英语中, magpie常用来比喻令人讨厌、喋喋不休的人。在苏格兰, magpie上门意味着死亡;在瑞典, magpie与巫术有关。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由于蝙蝠 (bat) 的蝠与福同音, 因此蝙蝠便成了吉祥、健康、幸福的象征。蝙蝠与桃组成的谐音图案为福寿双全;蝙蝠与鹿组成福禄双全。与之相反, 在西方, 蝙蝠 (bat) 因为长相丑陋, 凶恶, 人们把它看做吸血鬼的形象, 所以西方人对它并无好感, 甚至把它同罪恶或黑暗势力相联系在一起。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常借用动物或颜色的特征来形容人或事的特性, 但这些比喻或象征意义往往因语言、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义。所以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见到这些词汇切忌望文生义。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同一词汇在中西两种文化中具有不同的含义。除了关于颜色、动物、数字的词汇, 还有很多词汇

(下转第252页)

本栏目责任编辑:杨菲菲

的褒贬色彩在中西两种文化中也反映出了不同的含义。例如, peasant汉语是农民之意, 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 在西方文化中则有乡巴佬的意思。Individualism在汉语中却是自私自利的代名词, 在英美国家强调其独立的人格, 个人奋发进取的精神。Old一词, 在中文里表达着尊敬的意思, 年龄越大, 资格越老, 也就越会得到别人的尊敬。而西方文化中, 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词, 西方人不会随便透露自己的年龄, 更不会倚老卖老地自称老。所以, 当我们置身于跨文化交际中时, 不仅要了解词汇的意思, 还要了解有些词汇在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中所象征的不同含义, 只有在熟悉彼此文化、尊重彼此文化这样的背景下, 我们才能恰当地运用词汇表达意思, 而不至于冒犯对方, 使交流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中外一文学文化研一究一一一一一

本栏目责任编辑:杨菲菲

摘要:目前我国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常会冒犯对方, 引起文化冲突, 造成双方不愉快, 究其原因是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缺失。该文拟从中西方文化和词汇的差异来探讨、了解和掌握词汇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 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词汇差异

参考文献

[1]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谷慧娟.从中西文化差异看词汇内涵意义之异同[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6) .

[4]姚秀梅, 付玲.中西文化差异在词汇内涵中的体现[J].科技资讯, 2007 (1) .

[5]张业菊.关于语词文化内涵研究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2) .

[6]唐祥金.文化内涵词析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1) .

[7]刘鳌.英语教学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 (1) .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篇10

笼统地说,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 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不同文化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使交流成为可能, 而区别又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不同国家的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 在观察世界、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 这些差别就是文化差异, 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大障碍。

一、地域差异

英国四周临海, 航海业发达, 航海历史悠久, 因此与航海相关的文化丰富多彩, 形成了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如, In fullsail (全力以赴) , fish in the air (缘木求鱼) , clean the deck (清除障碍) , in the sam e boat (相同处境) , drink like a fish (大口喝水) , an odd fish (怪人) , m issthe boat (错过) 。而中国沿海地区相对较少, 在中国文化当中该类词语用得较少。同时因为英国独特的临海气候, 天气多变, 英语国家的人们见面多以谈论天气, 作为打招呼的方式或谈话的开始, 如“Lovely day isn'tit?”或者“It's very hot, isn'tit?”而中国人见面除了正式的问候语“你好”, 多受到民以食为天的传统思想影响, 使与吃相关的话成为问候的主题, 如“吃了吗?”“吃什么饭?”其真正的功效只是相当于“你好”而已。

英国的畜牧业非常发达, 随着时间的推移, 畜牧业, 特别是羊对语言文化的影响日益增加。如, “black sheep” (害群之马) , m ake sheep's eyes atsb. (含情脉脉) , like a lam b (驯服的) , m utton-head (傻瓜) 。在中国以农耕业为主, 牛成为农耕中主要的劳动力, 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里, 耕牛出现在很多的名词古句当中, 受到中国人的热爱和赞誉。耕牛是勤劳和力气的象征, 人们常把那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比喻为具有老黄牛精神。鲁迅先生曾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唐代诗人元稹《田家词》云“牛咤咤, 田确确, 旱块敲牛蹄趵趵。”

二、社会习俗的差异

风俗指个人或集体的传统、传承的风尚、礼节、习性。不同的民族在打招呼、称谓、道谢、恭维、致歉、告别、打电话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规定和习俗。中国封建社会高度重视血缘关系, 特别强调等级间的差异, 提倡长幼、尊卑有序, 因此中国人对于亲戚关系的区分是非常细致、复杂的, 但是英语里只有几个词来代表亲戚, 如汉语中的叔叔、伯父、舅舅、姨夫、姑父等等男性亲属称谓, 在英语中仅仅有uncle一个词就可以概括。而在实际的生活当中, 英语国家的人互相打招呼更为随便, 往往直呼其名, 甚至连长幼称谓都省了, 兄弟姐妹之间更是直呼其名。

三、基于价值取向的差异

中国人在对待金钱与物质的问题上, 显得温和、委婉, 他们更重视的是感情, 较少争辩和对抗。若就某问题存在异议, 往往不同于西方人的直来直去, 不直接说否定, 通常使用沉默以表示礼貌和尊重。而西方人对金钱的态度很坦然, 讨价还价时注重对依照逻辑进行的争辩, 惯于对抗, 说话口气断然。

中西方价值观对待“老”的态度差别也是截然不同的。一般中国人认为“老”表示经验、成熟和社会地位, 中国人对“老”往往直言不讳, 汉语中往往会见到“老前辈”“老首长”“老教授”等, 这是中国人尊老、敬老的体现。而西方的文化模式追求创新, 忌讳谈“老”, 认为“老”是“被淘汰”“落伍”的代名词, 一般情况都会用其他词替代, 如seniorcitizen, advanced in age, the m ature等。

四、交际用语的差异

交际用语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中国为礼仪之邦, 谦恭、含蓄是中国人人际交往时的最大特点, 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往往说一些客套话。“别客气”是中国人在款待客人时最常说的一句话, 如果按字面直译为“D on'tbe polite”, 西方人听后, 往往不解其意, 为什么中国人会要求他们“不要有礼貌呢”?这就是因为双方的文化背景不同导致的, 在翻译中不应该直译。中国人与朋友交往时, 为表示关心, 经常问年龄、工资、婚姻状况等私人问题, 在西方交际活动中是很忌讳的问题, 对西方人来说, 这些话题属于个人隐私, 除了非常亲近的人之外, 普通朋友询问这些问题时, 一般不予回答。

在对待别人的夸奖时, 中国人内敛、含蓄表现得极为突出, 往往用“过奖”“惭愧”“拙作”等, 强调自谦, 自己称呼自己或自己家人往往用“卑职”“鄙人”“犬子”等, 而对外则敬称“阁下”“大驾”“尊驾”。

西方人强调个人利益, 崇尚张扬个性, 对他人给予的赞誉坦然接受, 毫不掩饰, 仅仅用一句简单的“Thank you”表示感谢。对中国式“否定赞赏”的回答, 往往不能理解, 或者认为对方否定了赞赏者的鉴赏能力, 不尊重赞赏人。

有一个大家所熟知的笑话, 一个外国人称赞一个中国朋友的妻子说“Y ouareverybeautiful”, 中国人听后连忙回答“哪里, 哪里。”秘书译为:“W here!W here!”外国人尴尬之余, 只好说“Everywhere!”所以在实际翻译的操作当中, 不仅仅是完成语言层面上的转换, 而且还要进行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综上所述,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 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文化差异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而又极其复杂的问题。不同的民族文化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 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大的文化差异。要在两种语言之间交流、交际、表达, 除了通晓两国的语言文字外, 还必须有深厚的两种语言文化功底, 深刻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只有这样, 才能不仅做到语言意义正确沟通, 而且做到真正文化意义相互融合, 也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做到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参考文献

[1]薛娇、张秋云, 《明晰中西方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科技创新》, 2010.7

[2]王毓, 《中西方文化差异根源概述》,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8

[3]梁冬梅, 《浅谈中西语言文化差异对习语翻译的影响》, 《人文与科学》, 2010.10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篇11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文化 ;语言;英语教学;交际能力

一、引言

语言和文化相辅相成。没有语言,文化就失去了载体,没有文化,语言就成了无源之水。不同的语言背景下有不同的文化。有的英语学习者尽管英语学得不错,可是真正和外国人交流起来还是避免不了障碍重重,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不能不注意学习者缺乏对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这一重要的原因。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改善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实现跨文化交际,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传授语言知识,也要主要引入文化知识,使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

二、中西文化的主要差异对比

中国和西方由于地理、经济和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它们在文化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以下将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几个重要方面进行对比。

1.价值观念的差异

中国和西方在价值观念上存在差异。中国把人视为类的存在物,个人是社会中的一份子,强调个人的社会价值,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西方则是把人视为有理智,尊严和自由的独立个体,强调个人主义,重视自我的价值。中国强调中庸,内敛含蓄,追求节制,尚和平与和谐,而西方是强调竞争,张扬个性,追求功利,尚武力。

2.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国注重天人合一的整体的思维,先整体后部分。西方则是强调物我二分,从部分到整体的思维。如:在信封上写地址的时候,中国人是先写大地方,再写小地方,按国、省、市、县、镇、乡、村的顺序写。而西方人是正好相反。中国强调直觉思维,而西方注重逻辑思维。如:中国佛家讲的慧根,注重个人感悟,感觉,个人的主观性比较强。西方注重细剖精析,如:古希腊的逻辑,亚历山大里亚时期的赫罗拉斯著有《普通解剖学》,后来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开始的人体解剖等,都体现出西方人重视逻辑分析的思维方式。

3. 宗教信仰的差异

中国是以儒学为核心,以佛教为主要宗教文化体系的国家。中国人信仰呈多元化,中国人的信仰里有各种神:如玉皇大帝,元始天尊等等。而西方是以基督教为核心的文化体系的,西方人主要信仰一个神, 那就是上帝。这种差异也体现在了各自的语言中,如中国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说法。而西方国家人们主要信基督教,于是他们有 Oh, my god(哦,我的上帝)等的说法。

4.语言的差异

汉语是语义语言,强调词汇和意义,表达意思比较含蓄,是意合语言,而英语是语法语言,强调语法和结构,表达比较直白,是形合语言。汉语以词为本位,使用短句多,而英语以句子为本位,多为长句。从语法范畴分析,西方语言是严式、形态语言,有着性、数、格、时、态等的语法范畴和形式标记,词与词的关系比较严格。而汉语是宽式、非形态语言,没有西方语言那样的语法范畴和形态标记,并且词和词之间的关系不是很严格。

三、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流时存在障碍,重要原因是对中西方文化差异不清楚,中西方的文化差异给英语教学一些启示,从而更好地促进英语教学和学习,实现跨文化交际。

1. 增加对西方文化的知识教育

英语老师在教学中不应只讲一些枯燥的语言知识,应该多添加对西方文化知识的介绍。林汝昌先生在《外语界》1996年第4期刊登的一篇文章中提出:“外语教学的三个层次与文化导入的三个层面”,提出文化导入分三个层次推进,强调了在语言教学中导入文化:(1)讲授目的语的语言结构知识,消除外语学习中影响理解和使用的文化障碍,重点是导入有关词汇的文化因素和有关课文内容的文化背景知识。(2)较系统地导入相关的文化知识,根据每篇课文或每册书的内容,归纳出能涵盖课文或全书内容的文化框架。(3)导入更广泛的文化内容,包括一个民族的历史和哲学传统,即综合与概括一种文化的社会模式及其价值系统的文化表现形式。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把文化教学加进来。教学中应不断强化文化教育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教师同时要转变只注重教授语法,词汇等知识的传统观念,加强文化教育在教学中的比重,有计划地把文化教学渗透到语言教学中。并将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更清楚的认识,从而在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能有意识地注意这些文化上的差异,使交际更顺畅,获得实际的交际能力。

2. 把握好西方文化与英语语言的关系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中重要的学说—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其核心观点是:语言形式决定语言使用者对宇宙的看法,人们按照语言描写世界的方式观察世界;语言不仅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同样也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世界上的语言不同,各民族对世界的分析也不同,这是语言绝对论;语言相对论则认为,语言反映思维、信念、态度等, 或者语言并不完全决定思维,但是却影响认知和记忆方式, 影响人们从事思维的难易程度。大多数学者认同语言相对论。

由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得知,英语反映了西方人的思维、信念、态度等,相反,西方的文化及西方人的思维、态度等也体现在英语语言上,也会对英语的发展变化产生影响。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好英语与西方文化的关系,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

3. 鼓励学生用多种手段了解西方的文化

英语教师应努力增强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意识,并引导他们用多种手段了解西方文化。引导学生多读英文杂志报刊,诸如《21century》、《纽约时报》、《时代周刊》等,多读英文经典名著,多开展与外国友人的交流活动,看英文电影和电视剧。现在,上网收集了解西方文化资料也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方式。通过了解西方文化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英语,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四、结语

中西文化存在多方面的差异,这种种差异直接体现在语言上存在鲜明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要想学好语言,就必须了解文化,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单纯地教授英语知识,还要引入对西方文化的介绍,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把文化和语言结合起来,了解文化和语言的密切关系,真正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实现跨文化交际。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篇12

斯考伦和斯考伦(Scollon&Scollon)认为:面子这一概念含有两个子概念:“参与”(involvement)和“独立”(independence)(Scollon&Scollon,2000),这两个子概念是相互矛盾的:交际中说话者一方面要积极参与,给予对方关注,另一方面又要保有自己的独立性,并尊重对方的独立性。在人际交往中,如何使这两个互相矛盾的因素同时和谐地运作呢?斯考伦和斯考伦继而针对“参与”和“独立”各提出了十条言语策略。

参与的言语策略:

1)健谈(Be voluble.)

2)使用听话者的语言或方言(Use H’s language or dialect.)。

3)用名字或绰号称呼听话者(Use given names and nicknames.)。

4)表示乐观(Be optimistic.)。

5)表明说话者深知听话者的需求,并且对其加以考虑(Indicate S knows H’s wants and is taking them into account.)。

6)对听话者表示关注(Notice or attend to H.)。

7)强调(对听话者的兴趣、赞赏或同情)(Exaggerate(interest,approval,sympathy with H).)。

8)表明与听话者属同一圈里的人(Claim in-group membership with H.)。

9)对听话者表示移情,与其在观点、意见、态度、知识或情感等方面取得共识(Claim common point of view,opinions,attitudes,knowledge,empathy.)。

10)推测或表明相互共同利益(Assume or assert reciprocity.)。

独立的言语策略:

1)保持沉默或寡言少语(Be taciturn.)。

2)使用自己的本国语言或本地方言(Use own language or dialect.)。

3)用姓或头衔称呼听话者(Use family names and titles.)。

4)表示消极或悲观的态度(Be pessimistic.)。

5)对听话者的需求作尽量少的推测(Make minimal assumption about H’s wants.)。

6)给听话者留有充分的选择(或拒绝)余地(Give H the opinion not to do the act.)。

7)尽量减少对听话者的“威胁”(Minimize threat.)。

8)向听话者表示歉意(Apologize.)。

9)表明说话者与听话者的话语无关(Dissociate S,H from the discourse.)。

10)泛泛而论,陈述一条总的原则(State a general rule.)。

2 中西方对面子言语策略的使用

这二十条言语策略按照斯考伦和斯考伦的说法是从英语中选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策略,并不一定具有普遍性。换句话说就是这些言语策略不一定适用于其它文化和其他语言。贾玉新(1997)在谈到礼貌原则的中西对比时说,“在‘礼’的精神制约下的中国社会中人际交往的礼貌原则,在本质上,至少在很大程度上与西方的礼貌原则有天壤之别。差异是多方面的,可能体现在……;采取的方略;……”对于上述的面子策略,贾的观点是“……在某种程度上为不同文化所共享,因此,掌握这些方略对跨文化交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这些方略是说英语的西方文化的普遍方略。这意味着,面子的言语方略会因文化而异。”

请看下面两个中国人使用面子言语策略的例子:

例1:我:你多大了?

同乡:十九。

我:参加革命几年了?

同乡:一年。

我:你怎样参加革命的?

同乡:大军北撤时我自己跟来的。

我:家里还有什么人呢?

同乡:娘,爹,弟弟妹妹,还有一个姑姑也住在我家里。

我:你还没娶媳妇吧?——茹志鹃《百合花》

在例1中,“我”使用了健谈、表示积极、关注听话者、强调对对方的兴趣、表明与听话者属同一圈里的人等面子策略,即斯考伦和斯考伦参与策略的第1、4、6、7、8条,真实地表达了中国文化中“老乡见老乡”的亲热和关心。

例2:A:You don’t feel good,do you?

B:Maybe I have a fever.

A:Oh,Have you seen the doctor?You should have some wa-ter and take some medicine.Try some ice.It may make you feelgood.And take a rest.B:Are you my mother?

B:Are you my mother?

这段对话是一个跨文化交际失败的例子,其中A是一名中国学生,B是一名美国留学生。A表明自己深知听话者的需求,表现积极健谈,表明了对B的关心,使用了上述参与策略的第1,5,6条。

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发现中西方在交际中所使用的面子言语策略大致相同。

3 文化根源

虽然我们可以说中西方使用的面子言语策略基本相同,但是,对西方人而言,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有人以例1的方式向他们询问这样一些问题,他们会感到对方侵犯了自己的隐私,因为对方过于热情和健谈,不像是关心,倒像是审讯。再来看例2,很显然B最后的回答是非常生气的,因为从他的角度来看,A的表现过于热情,威胁到了他在人际交往中的独立性。但是这些关心的话,中国人听了会感觉很高兴,很温暖。

为什么中国人的热情在西方人看来是“礼貌不足,粗鲁有余”,而西方人的彬彬有礼有时也让中国人感觉“冷冰冰”。这就是礼貌的文化差异,因为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会影响某一行为在某一特定文化中的礼貌程度。因此我们需要从文化上寻找根源。

具体分析他们的文化会发现:

早在古希腊时期,西方的个人主体意识就悄然萌芽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将个人主义思想发扬光大,奠定了这一观念在西方坚实的思想基础。之后,受到德国浪漫主义的影响,个人主义发展为个人的自我实现、自我完善以及个人独特性和唯一性的代名词,并成为西方的主流意识形态,更成为了美国的精神象征。但是19世纪的法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托克维尔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个人主义”的另一面,“使每个公民同其同胞大众隔离,同亲属和朋友疏远……”。

与西方相对,集体主义是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即主张个人融于集体、社会,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体、民族和国家的利益,必要时候牺牲小我,保全大我。在团体,集体,国家和社会面前,个体微不足道。

由此看来,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和中国文化中的集体主义形成了中西方人与人之间不同的距离感。而距离感决定了人们使用面子言语策略的度,因为在这些言语策略中很多策略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比如健谈,没有一个绝对的量化标准来区分健谈和寡言少语,而这个标准会随着语境、文化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4 结束语

中西方在面子言语策略的选择上大体相同,但在使用具体策略的程度上存在差异,而这种度的差异在双方的文化中均可以找到根源。因此,在与西方的跨文化交际中,要重视并把握好度的问题。

参考文献

[1]Scollon R,Scollon S W.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dis course approac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修订版)[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罗纳德·斯考伦,苏珊·王·斯考伦.跨文化交际:话语分析法[M].施家炜,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马勒茨克.跨文化交流:不同文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M].潘亚玲,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高能聚焦超声下一篇:既有居住建筑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