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2024-09-22

论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共8篇)

论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篇1

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饮食与文化密切相关;不同的民族缔造了不同的饮食文化,所以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对饮食的观点和态度、饮食内容以及饮食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笔者着重分析了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在饮食观念、宴会礼仪、饮食内容等方面的跨文化差异,揭示了导致饮食文化差异的深层次的原因,并阐明了随着跨文化交际的发展,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互补和兼容的因素也会增多.

作 者:卞浩宇 高永晨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苏州,215021刊 名: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4(2)分类号:G04关键词:中西饮食文化 跨文化交际 差异

论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篇2

一、心理认知的差异

1、一元论与多元论。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一直坚持一元论, 即天、地、人是自然而和谐的整体。天具有人格精神, 人具有天的品行。“天人合一”的观念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基本的哲学观念。汉语中有很多词汇和词组都有反映。

西方文化历来坚持多元论的观点, 注重物质的多样性和变化性。特别强调自然界的变化和差异。一再强调个人自由、自我发展和个人进取心。在西方, 人们进行思考的时候, 先进入人意识的是事物的对立性、分散性、割裂性或分离性, 进而是冲突性或不相容性。

这种不同的哲学观也常会在广告中反映出来。有些中文广告抓住中国人的这种文化心理, 创造出许多得体的广告词。例如: (1) 天上彩虹, 人间长虹。 (长虹电器) 长虹广告通过比喻的手法, 把其产品与美丽的彩虹联系起来, 使人感到彩虹和“长虹”之间自然而和谐的关系, 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观念, 从而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激发起消费者美好的想象和强烈的购买欲。

西方广告语言受其多元论观点的影响, 时常鼓励个人自由, 发展和创造性, 鼓励人们去改造世界, 征服自然。比如:

(2) No business too small, no problem too big. (IBM公司) 这则广告成功地利用了读者已知的社会文化知识, 竭力渲染挑战和征服自然的魄力, 追求自由和创造未来的信念, 引起消费者的共鸣。

2、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就是集体主义。它认为, 先有群体, 后有个体。没有群体, 个体就不能生存和发展。只有群体利益得到保障, 个体利益才会得到满足。这种集体主义价值观在广告中有很充分的体现。因此, 中国广告文化重视发扬集体主义, 很多商品广告都具有团体意识导向。例如: (3)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好迪洗发水)

西方文化的价值观是个人主义。它认为, 先有个体, 后有群体。群体是由一个个单独的个体组成的, 没有这些单独的个体, 就没有群体。只有当每个个体都充分自由发展了, 群体才会充分自由发展。只有当每个个体的利益都充分满足了, 群体的利益才会得到保障。在西方广告中, 这种价值观也得到了反映。即以自我为中心, 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主体作用, 重个性的张扬。比如: (4) To me, the past is black and white, but the future is always color. (轩尼诗酒) 这一广告则充分体现了西方广告语言中的“个性化”特点, 即广告的着眼点在于唤起人们的自我意识和自主精神, 突出了“个人”的选择才是最终、最重要的目的这一理念, 处处体现了个人主义的价值观。

二、民族语言的差异

1、篇幅较长与篇幅较短。

中国广告往往不是直接进入正题, 而是先使用一段叙述性语言作铺垫, 这个铺垫常常与广告主题关系不大, 到最后才出现与产品有关的广告语。例如: (5) “我有新妈妈了, 可我一点也不喜欢她。”接着画面上出现新妈妈给女儿打伞, 织毛衣, 并且将女孩亲生母亲照片摆在她的床头柜上。第二天清晨, 当女孩看见新妈妈已为她挤好雕牌牙膏, 终于被她的细心关怀所感动, 向新妈妈露出甜甜的笑。这则广告的大部分叙述都和其产品没有直接联系, 直到最后才出现与产品有关的广告语:“真情付出, 心灵交汇, 雕牌牙膏。” (雕牌牙膏)

西方广告一般叙述性语言较少, 整个广告多为一段有所寓意的画面后给出画龙点睛般的广告语。而且广告语往往直截了当, 其语言简明、精炼、概括性较强, 像定律一样。比如:

(6) SAFE, EASY, QUICK&with FUN! (KITCHEN WONDER蔬菜加工机)

2、权威崇拜与自我价值。

中国的广告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引用权威。对权威的崇拜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的传统观念中。中国的广告语大都重威风、威名, 重号召力、影响力。很多广告语中包含有该产品一系列的证书、荣誉, 这对于中国的消费者很具有说服力。权威崇拜反映到广告中, 就是人们总是将专业人士的论断和权威部门的报告视为金科玉律, 深信不疑。例如: (7) 临床验证高露洁牙膏安全有效;中国和世界专业权威机构一致认证:高露洁安全、有效;中国及全球口腔护理专家一致推荐:高露洁安全、有效;全球公认:高露洁安全、有效。用Colgate牙膏, 保护牙齿, 没有蛀牙! (高露洁牙膏)

这句广告罗列了大量的权威认证, 对中国读者极具说服力, 对中国老百姓产生了空前的影响。

西方的广告商则更多地倾向于广告中为品牌创造一种意象。在以自我价值为主的西方文化中, 人们对官位看得很淡, 并无刻意追求之意, 他们所追求的是个人利益。广告通常或利用有限的篇幅向读者展示产品的特性, 或提示消费者拥有某种产品便会与众不同并脱颖而出, 或暗示消费者拥有和使用这种商品会体现个人的社会价值。比如: (8) Standard dual air bags.Steel safety cell construction.Side door guard beams.24-hour Road-side Assistance.Available antilock brakes.Available all-speed traction control.Air conditioning.Electronic AM/FM stereo cassette.Air filtration system.Dual remote beat mirrors.Rear defroster and more. (福特汽车) 这是一则汽车广告。广告从安全性, 舒适性, 和售后服务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 突出了产品的特点。其实用主义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

3、差异较大与差异较小。

中西方文化中不同的性别形象定位也可在广告语言中窥见一斑。中国男女差异较大。在中国的广告中, 女性展现的是阴柔之美, 男人则是阳刚之气。中国的酒类广告, 很多即是以古代壮士戎装铁马、恣情畅饮为背景的, 抒发的是豪情壮志。喝完了, 再回头吼一声:“好喝!”例如: (9) 男人端着酒杯, 感叹“好一个中国劲酒!”女人则端着茶盘, 很温柔地嘱咐道:“劲酒虽好, 可不要贪杯哟!” (劲酒)

20世纪20年代始于美国继而波及整个西方世界的女权运动使得男女差异大大缩小。比如: (10) 黛博拉·莫尔博格, 阿拉斯加人, 39岁, 狗拉雪橇赛手和教练, 在1986年世界杯赛中获胜。她坚持从事这项运动的原因是1967年她第一次参加比赛时输掉了。她爱喝的酒是杜尔的白色标签酒:“在经过3天60英里的吆喝之后, 没有什么比这更味美的了。”女子豪气直冲天。 (美国的杜尔酒)

三、风俗习惯的差异

1、追求境界与力求务实。

中国的汉语广告注重字字珠玑、突出境界。因为中国文化的人文传统是围绕人的社会存在建立的, 优越的自然生存环境使华夏祖先更注重修身养性, 关注意境的和谐、氛围的优越。例如: (11) 雷霆动力, 纵情千里。 (04款千里马轿车) 它是一则汽车广告。以四字俗语从意境上渲染产品品质, 先声夺人。

西方的广告简洁写实、针对性强。因为西方文化强调科学与探索, 西方人的祖先在恶劣的地理和自然条件下产生了生存忧患, 在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渴求驱使下, 激起了务实研究与科学探索的原动力。比如: (12) At 60 miles an hour the loudest noise in ttfis new Rolls—Royce comes from the electric clock。 (劳斯莱斯汽车) 这是同类产品的汽车广告。它通过使用单音节 (monosyllable) 动词和简单常用的形容词, 以写实的描述手法.表达了极强的说理意味。

2、喜庆热闹与清新淡雅。

中国传统文化中美好生活的象征是福禄寿喜财。很多食品、保健品、家用电器的广告都是以展示大家庭亲情等团圆的画面为背景, 加上一两句传统的祝福语。例如: (13) 抵抗力, 好身体! (中脉蜂灵) 这句广告词是老少一大家人一起喊出的一句话。画面温馨热闹, 让喜欢热闹大家庭的中国观看者, 不由自主融入其中产生共鸣。

西方文化更注重个性与独立。他们的广告也就更注重个性展示, 大家庭的热闹场面很少在其中出现, 取代之以的是清新淡雅的个人生活场面, 配以独特的生活感受独白。比如:

(14) I couldn’t believe it, until I tried it!I’m impressed!I’m really impressed!You’ve gotta try it!I love it!’ (通用微波炉) 这则广告, 用词极为简单、清新、淡雅, 口语化极强。它是顾客尝试该产品后脱口而出的感叹, 也能让读者产生一试产品的欲望。

3、庄重严肃与幽默风趣。

中国广告语大都规范严肃, 很好地发挥了广告语说明产品的功能。这一特点符合中国人认为规范严肃的才是真正正规值得信赖的文化心理。例如: (15) 没有皮脂, 肌肤更透明。 (春夏粉底露) 西方广告语则更注重轻松与幽默, 广告语随意性很强, 更注重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比如: (16) Your personality needs layers.Yourface does not. (Bobbi Brown粉底露) 两则都是推销粉底霜的广告, 前者严谨地表达了厂家的决心, 能引起读者很强的认同感和信任。而后者则幽默地向读者传递这样一个信息:我们需要多层面的性格, 可我们的脸不需要皱纹。

总之,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根基。广告语言作为一种应用语言, 同一个民族的心理认知、民族语言、风俗习惯等诸多文化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折射出中西方不同的哲学观念、价值取向、文化形态、社会风情等, 反映出中西文化的差异。

参考文献

[1]朱炎.中西文化异同论[M].北京: 三联书店,  1989.

[2] 郭锦桴.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 人大出版社, 1993.

[3] 潘克.跨文化交际中的个人价值与群体价值[J].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9) .

[4] 易中天.闲话中国人[M].北京: 华龄出版社,  1996.

浅论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 篇3

关键词:中西方;语言交际;文化差异

一、语言交际和文化的关系

胡文仲认为:“文化是人们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所创造出来的,是社会的遗产,文化既包括信念、价值观念、习俗、知识等,也包括实物和器具;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可以根据不同的价值观念区分不同的文化。”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形式,是认识世界的工具。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亦可借助语言来反映,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密不可分。语言的产生有着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西方在文化背景方面存在差异,因而语言的学习必须和文化学习相结合,必须合理地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参与和运用。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语言交际中的表现

1.社会礼仪方面

(1)称谓

在西方的社交场所,人们很少用“经理”“局长”“校长”等头衔来称呼对方,员工对上司可直呼其名,这在中国是很不礼貌的,相反地,在西方它却显示出老板和员工之间平等、融洽的工作关系。在西方,头衔性称谓的对象大都局限于皇族、政府上层、宗教界、军界或法律界人士等。例如:Mr.President(总统先生),Priest Father Paul(保罗神父)。

(2)问候与告别

在中国,人们见面时常问“吃饭没”或“上哪儿去”,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切感;可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英语里“问好”有十几种表达,如“How are you doing?”“Whats up?”“Good morning.”等。但汉语里一句“你好”或“您好”就足够了。告别的时候,英语国家的人说“Goodbye”或者“Bye”,中国人说“再见”,这点相同。但在告别前,中国人还要说些客套话,如“走好”“不要远送了”等。

(3)隐私与禁忌

通常无论哪种文化,都有一些自由交谈的话题。如西方人会随便地谈论天气、工作、爱好、新闻等,而涉及个人的年龄、财产、收入、婚姻、身体状况以及政治观念、宗教信仰等话题都属于禁忌范畴。触及以上个人隐私会被看作是干涉他人隐私,是不礼貌、无教养的行为。而在中国,谈论年龄、财产、收入、婚姻等问题是比较普遍的,不是不礼貌的。

2.道德观与价值观方面

(1)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

西方人提倡个人奋斗,并为此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成功后的喜悦。而中国文化则提倡谦虚,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如“You are so beautiful.” “No, I dont think so.”这在中国人看来是一种谦虚的说法,可西方人看来,这不仅否定了自己,還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

(2)个性自由与团结协作

西方文化特别重视个性自由,喜欢我行我素,不受约束。中国文化则更多地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同甘共苦,团结合作,步调一致。

(3)创新精神与中庸之道

西方文化特别注重创新精神,鼓励人们勇于创新和冒险,从而实现人生价值。而传统的中国文化则以“中庸之道”作为为人处世的准则,行言立事,不少人总要瞻前顾后,权衡左右,保持和谐。

3.风俗习惯方面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以家族内部活动为中心。如春节,在节日之际,大家都会带上妻儿回父母家团聚,吃团年饭、拉家常、看春晚、同守岁。而西方许多重大节日里,人们会举行大型party,不只是自己家人来庆祝,亲戚、朋友、同一社区的邻居甚至陌生人都能来参加,西方人更崇尚人们的互动、集体和狂欢性。西方人信奉基督教,在佳节之际,大家会相聚一起举行一些宗教仪式或者活动,如唱颂歌、传报佳音等。

4.引用典故方面

中国的典故多来源于民间故事、传说、民间习俗、神话、历史上的著名事件等,如“三顾茅庐”“秉烛夜游”等。而西方典故多出于《圣经》《希腊神话》《荷马史诗》等古代经典与现当代的文学著作。如“An Apple of Discord”(争斗之源,祸根),“Swan Song”(最后杰作,绝笔)。如果对对方的历史文化不了解,听到这样的话肯定不知所云。

总之,中西方文化差异是多方面的,通过对这些差异的了解,一方面,它可以使跨文化交际得以顺利地进行,另一方面对英语语言的学习也能起到促进作用。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因此学习一门语言要将其与所在的文化背景联系起来,这样,所学的语言才能在实际的交流中起到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郭贵丽,张立玉.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8).

浅谈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篇4

【摘要】在世界全球化的今天,国家和民族间的交流亦越发频繁。而“吃”作为一种可以拉近彼此距离的交流手段,理应加以重视。“吃的文化”即饮食文化,也是文化交流中不也或缺的重要部分。本文将就中西饮食文化从饮食观念、宴会礼仪及饮食内容三大方面加以比较,展示中西餐饮文化差异,以便更加顺利的进行中西间的跨文化交际。【关键词】中西方 饮食文化 差异

不同的民族及国家有着不同的饮食文化,而饮食文化又是文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不同民族及国家饮食文化间的差异有利于促进他们间的文化交流,利于跨文化的交际。而中国和英美等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在对于饮食的观念,宴会礼仪及饮食内容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较和了解这些差异,将会为中西方将来的跨文化交际提供依据。

1饮食观念上的差异

1.1“泛食主义”对“食用主义”

在中国,“吃”不仅仅是“吃”,它被赋予了丰富的意义。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可见饮食一事在国人心中的重要地位。而“民以食为天”的这种思想,也被很多学者称为“泛食主义”。饮食,在国人心中不止是一种对“胃”与“味”的满足,它亦溶于人们的生活之中,与精神世界挂钩。例如,以前人们一见面的寒暄语就是“吃了吗?”,可见古来人们都把“吃”或为“吃而准备当作很重要的事。”小孩出生的时候要办满月酒,成人结婚时要办婚宴,高寿安康时要办寿宴,长辞人世时要办丧礼,诸如此类,中国人的一生都与饮食紧密关。“吃”可以被看做一种传递心理沟通交流和表达礼节的方式。“泛食主义”在汉语i也有充分的体现。易中天先生曾在《闲话中国人》中写道:“如前述把人称为‘口’,吧职业称为‘饭碗’等。又比如思索叫做‘拒绝’,体验叫‘品味’,嫉妒叫‘吃醋’,幸福叫‘陶醉’,司空见惯叫‘家常便饭’,轻而易举叫‘小菜一碟’„„ ”1 可见“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心中及生活中,饮食的重要性。

而在西方人眼中,“吃”仅仅是一种生存手段和交际方式。他们更多看中的食物可以提供的营养及那能量。从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定律和《美国礼仪事典》都可以看出。需求定律中,认定需求被分为五个层次,其中饮食属于最低的一层。而《美国礼仪事典》曾将各类宴会的目的总结为以下几点:向提供服务者表示感谢;对刚刚达成的一笔交易表示庆祝;为了赢得客户的信任;请人帮忙„„”

2可见比起中国的“吃”,西方的吃只是停留在生存交际方面,没有赋予更多样而深远的含义。

1.2“集体主义”对“个人主义”

中国人受儒道两教长期的影响,追求“仁”“爱”,想要创造的是个和谐的社会。这样的社会群体的主导价值观,必须是“集体主义”。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到“亲谊、乡谊、世谊、年谊”之交等,无不打上中国群体文化的烙印。3 而在宴饮同时,中国人也喜欢围坐在一个大圆桌旁,觥筹交错,把酒言欢,敬酒聊天,欢声不绝于耳,而且共同享受桌上的菜肴。一片其乐融融之景象。

而西方人更注重的是个性的发展,他们强调individualism。他们的主导价值观,相对中国的而言,是“个体主义”。他们吃饭的时候,多数是每人各有一小份食物,不是像中国人一样从桌上的大盘里夹菜喝汤,而且一般是和坐在隔壁的人说话,声音较小,不似中国式的满桌交谈。结伴出去吃饭是也是AA制。

1.3“讲排场”对”随意简单”

“持家要俭,待客要丰”是中国的传统观念,加之中国人好面子,就会觉得请客关乎面子问题,讲究排场是必要的。一般正式的宴请时要上七八道大菜,不包括之前的零嘴及收尾时的甜点汤饮在内。菜色越多,品质越好,就越是显示出主人的好客及身份。当然这种情况下,很多食物是吃不完的。其中比较极而有名的例子就是集合满族和汉族饮食特色的巨型筵席—满汉全席。原为康熙皇帝大寿所举办的筵席包括咸甜苦辣各色菜式,各类山珍海味共一百零八道,可谓加入珍馐,极为奢华,尽显皇家气派。

而西方人没有这样的面子观念。他们盛大的西餐宴席通常不过是六道菜,而且其中只有两道菜算上是菜,其余不过是陪衬。平时宴请,饭菜更为简单。在美国,有时候朋友聚餐会采取大家作贡献的手法,称之为“Potluck”,即每人都带一样菜,让大家共享。4 即使是在举行party时,也只是提供一些简单的食物,不提供主食。可见西方人注重的不是食物的丰盛,他们是要借助party或宴请来调节气氛,让客人享受更美好的时候,利于之后的交流。

2宴会礼仪上的差异

由于历史文化不同,中西方的宴会礼仪也存在着很多差异。以下将主要就餐具、出席时间及作为安排的差异进行解释。希望借此了解中西差异后,更有利于中西方在宴会上的沟通交流,不要做出让对方觉得突兀的事情。2.1餐具的差异:“筷子”对“刀叉”

餐具上最显而易见的差异就是中国人用筷子而西方人用刀叉。这是由于不同文化的影响。中国长期受农耕文化的影响,喜欢和平与安定的生活,反对侵略。西方国家由于狩猎文化的影响,喜欢争强好胜和乐于冒险。故中国人在用餐时喜欢用圆桌,用筷子吃饭,体现一团和气;西方人一般都是用方桌,使用刀叉则给人一种杀气冲冲的野蛮之感。5

2.2出席时间的差异:“迟到”对“准时”

中国有“一寸光阴一寸金”,西方有“time is money”,但是在赴宴的时候,其实中西方还是有差异的。中国人更倾向于“迟到”而西方人更倾向“准时”。

在中国,宴席之上,“迟到”之举非常常见。当然,对此,宴请人也一般会左后准备。早早安排瓜子花生之类的零嘴供来宾消磨时间。当然邀请方不会将客人们的迟到作为不礼貌的行为。而在西方国家,正式的宴会要求要准时,若是迟到最好不要超过十分钟。而且迟到之时,一般会说再过几分钟就到了。但是要是超过二三十分钟而不告知对方,就会被看作一种失约行为,对方可不必等待。对于很重视诚信的西方人,会照成很不好的印象。2.3席位安排的差异 中西双方进餐的座次也反映着文化二代差异,而且大不相同。2.3.1“南北”对“左右”

中国自古就有“南尊北卑”的传统观念。古代皇帝都是面南而坐,而臣子们偶的是北面称臣,所含有后来“面朝南”在中国人心中就变成了一种身份地位高的象征。所以在宴会上也是朝南的作为为上座,朝北为下坐。而西方人则是把地位的高低由“左右”来划分。虽然在古代西方社会,最尊贵的客人的座位是在主人的左边,这是应为人们习惯于用右手握匕首,刺杀坐在左手边的人。如果将最尊贵的客人安排在主人的左手卫生知识,不仅他刺杀不方便,主人还有制服他的优势地位。6 但是今天,已经不存在安全的这个问题,但由于心理保护的需求,多将主宾席放在主人的右侧,形成了以右为上以左为下的规矩。2.3.2“男尊女卑”对“女士优先,男女平等”

由于长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在很久之前,女性在餐桌上根本没有一席之地,而是在厨房里忙碌,独自就餐。当然,今时不同往日,女性已经从封建礼教的束缚中解脱了出来。但但“尊老”与“女士优先”的原则发生矛盾是,中国人定会选择“尊老”。但是在西方,“女士优先”是他们的传统观念,也是平时的行为准则。这是由于多数西方国家都信仰基督教,而在基督教中,圣母玛利亚备受推崇和尊敬。也与在十二三世纪盛行的骑士风度有关。而且在就餐时的男女插空坐的方式也显示出西方人的男女平等观。当然,他们不推崇“尊老”这一说法。由于西方许多国家畜牧业和商业较发达,需要体力劳动和勇于冒险等要求,所以人们害怕衰老,不愿谈及也就难以形成“尊老”一风。

3饮食内容上的差异:“求精美”对“讲营养重均衡”。

中国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可见中国人极重视食物的口味。中华料理内容丰富,有诸多菜系及流派,其中以鲁、川、粤、闽、苏、浙、湘、徽八大菜系为代表。由此可见,国人对料理有“精”的追求。孔子也曾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也是人们对食材精品意识的体现。同时,还要色香味俱全,这是“美”的要求。国人在追求味蕾的满足的同时也重视对才的外观及颜色的搭配效果。

比起重精美的中国饮食,西方的饮食更讲究营养均衡。西方人对食物的味的要求没有很高,在他们看来,饮食是为了生存及健康。他们注重的是食物中维生素,蛋白质,卡路里等的含量。所以在西方国家的食品上都有明确表明歌成分及其比重,在菜单上也会标注菜肴的成分及重量。我们吃的自助餐中,就会表明牛排的分量。他们在下厨时常用有刻度的量杯,秤等厨房用具来对食材的量进行度量。西方人基本是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理解饮食,不会花太多的功夫在吃上面。

综上可见,中西方在饮食文化方面的差异还是颇多的。但随着全球化的进程,饮食文化间也会有更多的交流与碰撞。了解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并将之应用到对跨文化交际的实践当中,对中西方的文化的交流发展及发展将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论文 篇5

英美文化课程论文

别:教育二系 专业年级:初教六班 姓

名:李倩 学

号:13310604 指导教师:

李智强 职

称:

讲师

2015年 6 月 13 日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1 1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1~5 1.1中美饮食文化的历史差异„„„„„„„„„„„„„„1 1.2中西方饮食观念的差异„„„„„„„„„„„„„3 1.3中西方中美饮食文化食材差异„„„„„„„„„„5 1.4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用餐方式及餐具差异„„„„„„5 2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相互影响及思考„„„„„„„„„„„„5 参考文献:„„„„„„„„„„„„„„„„„„„„„„„7 [摘要]:本篇论文探讨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饮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起着

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带来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不同的国家有 自己不同的饮食文化特点。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无论是在观念、对象、方式、餐具、还是礼仪等各方面,这些不同都是显而易见的。但是,随着国际的交流与融合,中西饮食文化业将会在交流中共同发展,这对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将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饮食文化;文化差异

前言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食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随着中 国与世界接轨,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及西餐越来越多的渗透到了中国的餐饮文化中。而中国的饮食也在西方许多国家享有盛誉。现今,中国人走向世界各地并带去我们的饮食文化,而外国人也逐渐走进中国传播他们的饮食文化,因此便出现了多种不同饮食文化并存的局面。

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1.1中美饮食文化的历史差异

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而饮食在两个文化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将会通过大量调查得来的数据及细致的研究为您分析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异同,优劣,希望对您今后的饮食结构的改善有所帮助。

历史上,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有五千年的悠久而厚重的历史。千百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辽阔国土的地域差异,四大菜系逐渐形成,四大菜系自成体系,各有特点,但共同点是用料复杂考究,制作方法复杂。口味多种多样。

西方以欧美为代表,其文化同样源远流长.到中世纪,欧洲文化已十分完善,在此期间,旧西方的饮食文化已经形成.其主要特点为:主食以面粉为主,原料也较为丰富,制作方法较中国简单,但同时也十分注重口味。

1.2中西方饮食观念的差异

1.2.1中方的观念

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人们对饮食味道的追求远远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由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产力都处于低下的水平,人们总是吃不饱,所以才会有一种独特的把吃看得重于一切的饮食文化。人们常说的“色、香、味俱全”,味是最重要的。而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也就在于它的味。中国人饮食重艺术和感性,追求“美味”始终是饮食的最高要义。中国饮食中,为了追求美味,往往会造成部分营养的缺失。菜肴的形是外在的东西,而味却是内在的东西,重内在而不刻意修饰外表,重菜肴的昧而不过分展露菜肴的形,这正是中国饮食观念最重要的表现。但中国饮食并非不重视营养的搭配。唐代时出现了药膳,现在又有“药疗不如食疗”的提法,都体现了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饮食营养的搭配。但中国传统的营养理论讲求的是模糊概念,某种食物有营养,对身体有好处,并没有像西方人那样有具体的数据分析。1.2.2西方的观念

在西方人的饮食文化中,人们对食物营养的追求远远超过了色香味形.西方的饮食是一种理性饮食,西方人特别讲究食物的营养成分及搭配,把饮食当作一门科学,以现实主义的态度去注重饮食的营养功能,追求“营养”是饮食的最高要义。食物营养成分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科学要求,是西方人评价美食的核心标准。西方人通常认为饮食仅是生存手段,比较重视食物营养素和能量的供应状况,而很少把饮食与精神享受联在一起,这反映出一种强烈的实用性和功利性。西方人吃东西时,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而对于食物的色、香、味却不是那么在乎。即便口味千篇一律。甚至比起中国的美味佳肴来,简直单调得如同嚼蜡,但理智告诉他: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说得不好听,就像给机器加油一样。对西方人来说,食物的味道则是次要的。如果加热烹调,会造成营养损失;那就半生不熟,甚至于干脆生吃。为了更好的保留食物的营养成分,西方人对很多食物选择生食或者烹至半生半熟。因此,西方人的饮食可以用“方便实用”来概括面包、果酱、奶酪、黄油、生蔬菜等进行简单的组合就可以构成一顿有营养的早餐。

1.2中西方中美饮食文化食材差异

中国饮食文化主要起源于农耕文化,农耕文化决定了中国饮食结构以农作物为主,肉类为辅。而且中国地域广阔,土地肥沃,种植技术较高,自然粮食作物产量多和种类丰富,相反动物的养殖较少,故食粮食较多。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就是以粮、豆、蔬、果、谷类等植物性食料为基础,主、副食界线分明.主食是五谷,副食是蔬菜,外加少量的肉食.因此中国人在备餐时,饮食是以植物为主、动物为辅.主食主要是大米和面食,饮料主要是茶和酒水。

西方饮食文化主要起源于畜牧文化,畜牧文化决定了西方饮食结构尤其偏重于肉类与乳制品。西方国家因气候因素不适合农作物的种植.故以畜牧业为主,农业为辅。动物的养殖技术较高,肉类产量较多,农业产品主要是小麦,葡萄等,故饮食以动物为主。西方人的饮食结构上,也以动物类菜品居多,主要是牛肉、鸡肉、猪肉、羊肉和鱼等,具有“三高(高蛋白、高脂肪、高热能)”特点。因此肉食在饮食中比例一直很高,到了近代,种植业比重增加,但是肉食在饮食中的比例仍然要比中国入的高.因此西方备餐时的饮食主要是以动物为主、植物为辅,主食是面包和肉类(牛、羊、鸡肉)。饮料主要是咖啡,葡萄酒和牛奶。

1.3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用餐方式及餐具差异

筷子与刀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筷子和刀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不同的两种智慧。中国,无论什么宴席,都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美味佳肴放在桌子中间,它既是一桌人享用的对象,又是大家交流感情的媒介。在餐桌上,中国人喜欢互相劝酒,夹菜,举杯共欢,非常和睦生趣。西方人聚在一起吃饭或请客时,劝酒,夹菜没有中国人热情,客人与主人间没那么客气,而更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各吃各的,没有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趣;在餐具方面,差异就更甚明显。

中国人的餐具主要是筷子、辅之以匙,以及各种形状的杯、盘、碗、碟。中国烹饪讲究餐具的造型、大小、色彩各异,适用于各式各样的餐饮场合。并且中国烹饪讲究餐具与菜肴协调搭配,讲究”美器”,精美的食物要有精美的器具搭配,并且要注意搭配和谐。菜肴与器皿在色彩纹饰、在形态上、在空间上都要讲求和谐相配,把饮食当作艺术活动来对待。让人在一饱口福.还要从中得到一种美的艺术享受。

西方人的餐具以刀叉为主,辅以各种类别的杯、盘、碟、匙和盅。他们的餐具可以分为五大类:瓷器、银器、金属器、玻璃器皿、上菜盘和厨房用具。其中,瓷器、金属器和玻璃器皿又有不同的种类和用法。如茶杯和咖啡杯多为瓷器,刀叉多为金属器,而水杯和酒杯则多为玻璃制品。

二、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相互影响及思考

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自然会有饮食观念上的差异和饮食方式的不同。两者各有千秋,单说历史,西餐自然无法和中餐相比。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自不必说。但是很多历史的东西,过去可能是先进的,今天则可能是落后的。比如就现在的生活节奏来讲中餐做起来远不如来个汉堡方便、快捷。从卫生的角度看,中餐的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也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人们的生活中既要有传统的中餐,也要有一些西式的食品。

文化差异就动与静,需要的不是个人或集体的评价,而是需要一个“零势面”。在西方人的眼里,中国的饮食只是单纯的“味”天下,而中国人却最终没有改,西方人也没有察觉到自己的饮食有何不足。在西方一些哲学家观点认为,没有镜子是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然而,西方人和中国人一样,没有找到一面可以找到自己不足的镜子。西方饮食文化有何不足?很简单,从肉类煮八成熟就能看出,八成熟的肉类的确实含有比较多的营养,但是,从健康的角度看,他们缺少卫生的眼光,肉类的细菌没能得以杀除,在保证美味、营养的条件下还必须有健康。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保证个人健康,才能更好地发展社会、传承文化。饮食文化不是历史的,也不是现代的,它是从古代到现代在蒸煮实践中得到的。饮食文化不是属于个人的,也不是属于某个集体的,它是属于全世界的,是历史的累积物及文化的见证。

参考文献:

[1]赵红群,世界饮食文化,[M], 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 [2]何宏,中外饮食文化,[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李曦,中国饮食文化,[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中西文化差异作文 篇6

而《燧氏钻木取火》讲述了大神伏羲同情人类,将火赐给了他们,不过,因为某个人的疏忽,让他们失去了火,重新陷入了黑暗之中,这时,有一位年轻人不畏狂风暴雨,不怕跋山涉水,在伏羲的指引下找到了一种永远不会熄灭的火。

从这两则故事中可以看出两位大神——普罗米修斯和伏羲都富有同情心,可是,同样有关于火的神话故事却隐藏着许多不同点。

从《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中——“狂风终日在他身边呼啸,冰雹敲打着他的面庞;凶猛的大鹰在他耳边尖叫,用无情的利爪撕裂他的肌体。”这段话表现了普罗米修斯的善良、无私和勇敢,彰显了西方神话故事里神的情感,然而,《燧氏钻木取火》中——“年轻人翻过高山,涉过大河、穿过森林,历尽艰辛,终于来到遂明国……年轻人不灰心,他找来各种树枝,耐心地用不同的树枝进行摩擦。”这段话体现了东方人吃苦耐劳的坚毅品格和人定胜天的壮志雄心,东方神话崇尚以人为主,每个成就都来自于人类自身的努力,刻画出了一个个勇敢鲜活的英雄人物。

两则神话的形成截然不同,相比之下,我更喜爱东方神话,因为在人们遇到困难时,他们是靠自己的努力而成功的,不是靠别人的施舍和给予。

论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篇7

商标 (trademark) 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为了使自己的商品在市场上同其它商家的商品区别而使用的一种标记。商标向消费者传递了商品的信息, 让消费者能一目了然了解商品的特色并对该产品过目不忘, 使该商品在他们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引起他们的购买欲。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中, 商标是设在商家和消费者间的一座桥梁, 是企业参与商业竞争的有力武器。成功的商标的作用是战略性的, 它能激发消费者购买欲并成功地达到对外推广商品的目的, 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不成功的商标就可能导致该商品滞销。由此可见, 商标无疑是影响商品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商标不仅可以体现商品的价值, 同时又能折射出其背后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蕴。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一个指称同意义的词可能具有截然不同的文化内涵, 因此在商标翻译时, 译者要注意商标在跨文化传递中的差异。为了发挥商标的潜在的功能, 商标的翻译需充分考虑到源语国和目的语国的文化差异, 目的语国消费者的价值取向和消费心理, 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使商标翻译实现“客从主变, 入乡随俗”, 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商品并提升商品的知名度。

2 中西方动物象征意义差异及其商标汉英翻译

不同民族和国度的人对事物的认识存在一定差异。在一种文化中被推崇的事物, 在另一种文化中其含义可能会完全相反。一些在中国看来有着积极意义的动物却可能为西方人所逃避和讨厌。

2.1 龙的象征意义差异及其商标汉英翻译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 龙”曾是封建君主和皇帝的象征, 中国人称自己是“龙的传人”。龙象征着中华民族, 象征着图腾、尊贵、吉祥。因此“龙”经常出现在商标名中, 比如“龙牌”酱油“, 喜得龙”服饰“, 金龙牌”等等。而在西方神话传说中, dragon (龙) 则和中国“龙”的形象和寓意截然不同。dragon表示凶残肆虐, 会给人带来厄运的怪物, 是邪恶的象征, 应予以消灭。在中世纪, dragon是罪恶的象征, 圣经故事中恶魔撒旦 (Satan) 被认为是“the great dragon”。另外, dragon还有“凶暴的人、泼妇”等含义。所以, 如果对这一中西文化缺乏了解, 商标的译文就会让商品在国外的形象大打折扣。因此, 这也是将“亚洲四小龙” (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四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翻译成英语“the four Asian tigers”, 而不是“the four Asian dragons”的原因, 这一译法鲜明地反映出了中西文化对照, 因为在西方tige (r虎) 是“勇猛、富有进取精神”的象征。

2.2象的象征意义差异及其商标汉英翻译

我国上海产的著名电池品牌“白象”, 该品牌的电池在东南亚地区十分畅销, 因为白象是东南亚的吉祥物。但它曾因使用“white elephant”这一直译名而在欧美市场滞销。因为在英语国家“white elephant”意为“沉着的负担 (a burdensome possession) ”或“无实际用途而累赘的东西 (useless possession) ”。这个固定英语短语的含义出自有典。在印度, 白象非常稀有被视为很珍宝, 圣物, 严禁役使, 必须虔诚供奉。相传有个国王对一个大臣不满, 就送他一头白象做为惩罚。这白象既是宝物又是御赐, 大臣就得供奉着它。象的食量很大, 又不能让它干活。对这个家庭来说, 该白象是一个无用的累赘。从这一文化背景来看, 如果不考虑“white elephant”的这个意义, 即使这个电池本身质量再好, 英语国家的消费者也不会青睐于这个牌子, 因为没有人会喜欢购买具有无用含义的东西。但用在西方人心中象征着强大、有力量的动物“lion”来替代“elephant”, 该电池的销售情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由滞销变为畅销。这样的翻译不仅达到文化含义对等的效果, 而且不会产生误解。

3中西方颜色文化差异及其商标汉英翻译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颜色能折射出文化象征意义的差异。不同文化的人对颜色的认识可能有相似之处, 但他们可能因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的不同而对各种颜色产生不同的感觉。在一定的文化中非常有优美感价值的颜色, 到另一个文化中可能会因为文化价值取向不同而失去原有的美感价值, 甚至会造成文化失语现象。

3.1蓝色的文化差异及商标汉英翻译

在英文中, blue (蓝色) 有忧郁的意思。美国有“蓝色星期一 (blue Monday) ”, 指心情不好的星期一。“blue sky”在英语中有“没有价值”的意思, 所以把“蓝天”牌台灯翻译成“Blue Sky Lamp”, 这就导致该台灯在西方国家的销售业绩不佳。然而, 蓝色在中国人心中一般不会引起“忧郁”的联想。蓝色在中国文化中可能给人以“恬淡宁静、心旷神怡”的联想。因此“, 蓝天”牌台灯在翻译时可以采用音译的方法, 译为“Lantian Lamp”, 这样就不会引起西方人“忧郁”的联想。

3.2红色的文化差异及商标汉英翻译

中国人将红色视为吉祥、喜庆的象征, 如把热闹、兴旺叫“红火”;经商时, 商人希望“开门红”。如中国有一知名体育用品为“红双喜”, 表示“双喜临门, 喜庆多多”;而英语中red一方面代表“博爱, 献身”, 例如:Red Cross (红十字会) ;另一方面, 却是“罪恶, 暴力, 反动”的代名词, 如“, red hands” (血腥的手, 杀人的手) “;in the red” (亏损, 负债) “, red-neck”原指“美国南部农民”, 现引申为“反动的”。国产名牌“红灯”牌收音机曾因译名而在国外无人问津, 因为“红灯”直译成英语“red-light”就让人联想起“red-light strict” (红灯区, 风化区) 这层意思。此处的“红灯”牌收音节也可以采用音译的方法译为“Hongdeng Radaio”.这样就避免了西方人“红灯区、风化区”的联想。

4中西方数字文化差异及其商标汉英翻译

中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使得数字的表达所指向的内涵意义也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

4.1商标中“6”的翻译

中国人喜欢6, 因为6意味着“顺”, 《易经》中把6赋予了“六合”之意, 如“66”六六大顺。但不要把“66“6作商标的商品出口到英国, 因为“six”在《圣经》里象征魔鬼。因此, 在带有6的商标译成英语时, 可以作适当的变通, 用英译的方法或西方人喜欢的数字来代替6来进行翻译。

4.2商标中“13”的翻译

西方人对13这个数字比较敏感, 13在西方文化中是个不吉利的数字, 这与在圣经故事中耶稣被他的第13个门徒犹太出卖有关, 所以西方国家的人们一般避免使用13这个数字。正因如此, 在美国宴会上不能13个人同坐一桌, 也不能有13道菜等等。因此若将西方商务友人安排在第13号房间居住, 他们会大为不满。而然在中国文化中13没有这样特殊的文化涵义。因此, 在商标翻译中, 如果带有13的内容, 也应作适当的变通, 这样才能为西方顾客所接受。

5中西方词语内涵文化差异及其商标汉英翻译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是文化的反映, 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每一种语言都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 各国语言受各方面的影响有着不同的涵义。商标的翻译不单纯是两种语言的互译, 更是文化的转换。

“芳芳”牌化妆品曾因商标名“Fang Fang”而在国外销售受挫, 因为fang在英文中是指“ (毒蛇的) 尖牙”, 如此一来, 芳芳化妆品的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可想而知了。但若将“芳芳”译成“Fragrance (芳香) ”, 效果肯定要好得多。它使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对同一产品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认识。

再如“, 金鸡”牌闹钟被译为“Golden Cock”, 此商标会给西方人一种粗俗、缺乏教养的印象, 因为cock除了“雄鸡”的意思外还经常喻指“雄性器官”。然而在中国“金鸡”这一商标不仅体现了钟的用途, 而且很富有中国的文化。公鸡是古代中国的吉祥物, 以“金鸡啼晓”象征百家争鸣。如果中国的生产商将“cock”用于该商标, 那么, 这一产品在目标市场的销量肯定不佳。为使译名变雅, 最好将“Golden Cock”的商标名改换成了“Golden Rooster”, 这个名字更符合西方消费者的审美观, 也更吸引西方的消费者。

6 中西方其他方面的差异及其商标汉英翻译

在商标翻译中, 如果不注意消费者的文化背景, 从而忽视语言差异, 就容易发生歧义。所以在商标翻译中要用词谨慎, 避免文化冲突。商标翻译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商标的译名是否恰到好处将直接关系到该商品的销量甚至企业的形象。当然, 在商标翻译中除了注意语言差异外, 其他方面的文化差异也是不容忽视的。

因地理位置的差异, 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文化上的差异。就如英国面临大西洋, 吹西风, 因此, 西风在英国有着温暖和煦的意思。而在中国心中西风却是寒冷的意思。相反, 我们喜欢东风, 因为我国处于太平洋西海岸, 从太平洋吹来的东风素有送暖之意, 是春天到来的象征。我国一汽以“东风”为汽车商标, 而英国以“Zephyr (西风) ”作为汽车商标。

又如“杜康”以音译名Dukang作为商标, 文化信息没有完全对等。英语国家的消费者很难将Dukang与酒联系起来, 也不会想到中国历史上酿酒的高手“杜康”, 更不会像中国人那样把“杜康”与“好酒”联系起来。为尽力传达原商标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若用希腊酒神的名字Bacchus作“杜康”酒的英语商标就比较好, 因为Bacchus会使西方人产生更多有关好酒的联想。

7 结论

商标做为产品的形象代表, 商标翻译发挥着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中西方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所以在商标英语汉英翻译中, 译者要考虑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尊重千百年来形成的异国文化, 从而整体把握, 使商标翻译更好得符合西方消费者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这样, 商标才可以达到有效地宣传、促销商品和开拓市场的目的, 从而使商品更好地走向国际市。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和国际贸易竞争的日益激烈, 越来越多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产品和服务的商标在吸引异国的消费者和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商标汉英翻译中, 译者应注意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使译文适合目的语消费者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 最终达到产品促销的目的。通过分析中西方动物象征意义差异、颜色涵义差异、数字文化差异和词语内涵意义差异等方面的文化差异, 这篇文章提出了商标汉英翻译的一些技巧。

论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篇8

【关键词】电影 《一个购物卡的自白》 中西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103-02

文化差异即是指因地区异同,各地区人们所特有的文化异同而产生的差异。社会人文学博士G.霍夫斯坦特教授对文化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所谓“文化”,是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民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由于世界各国有着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种族制度和经济发展上的差异,因而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人们,这种共有的心理程序也会有差异,表现在认知角度、思维方式、审美、消费观念、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继而产生文化差异。

2009年发行的由英国畅销书作家索菲·金塞拉“购物狂”系列小说改编、澳大利亚导演P.J.霍根执导的《一个购物狂的自白》(Confessions of a Shopaholic) 取材于当今年轻女性常常面临的问题:热爱时尚,不遗余力购买时尚用品甚至是刷爆信用卡的问题。本影片通过幽默又深刻的语言,活泼可爱的购物狂丽贝卡(Rebecca)成为无数女性读者喜爱的角色。丽贝卡由于追求时尚购物成瘾欠下大量信用卡债而编造大量谎言欺骗追债人、男朋友和自己的好朋友,最终在一次国家电视台做节目时被揭露而失去友情、爱情。经过沉痛的反思,她醒悟后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反省并最终做出了改正。这使她重新赢回了友情、爱情和信任。该影片取材现代,体现出了西方社会生活文化的特色。就影片《一个购物狂的自白》所体现的西方文化来看,其与中国文化的差异集中体现在价值观和文化取向两个方面。

一、价值观的差异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人们道德的标准、行为的准则和思维的形式。

(一)消费文化的差异。女主人公Rebecca以刷信用卡购物来使自己获得快乐和满足。在美国人的价值观中花未来的钱刷信用卡这种消费的意识和消费观念是很普遍的,人们对于举债过好当下日子的态度都没有什么异议。

作为消费大国的美国,政府鼓励人们消费房地产、豪华汽车、游艇、私人飞机、奢侈品和大量消费物品等。“消费的民主化”变成美国经济政策不言而喻的目标,消费甚至被渲染成一种爱国责任。就算没钱,也可以借助于分期付款或借贷抵押的办法来消费。美国人争先恐后地消费,消费似乎成了一种新的时尚,大大促进了美国经济。就国家而言,美国大量发行国债,2013还因为国债上限的问题引起国家行政部门的财政短缺,大量关闭国家财政补贴的公共场所。

在中国,人们往往是将今天的钱存起来,以备将来急需时使用。中国传统消费文化具有强烈集体主义特征和储蓄先行的消费倾向,这种文化的差异使得两国消费行为模式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中国在消费上,形成了重礼厚福、黜奢崇俭、敬老爱幼等传统价值观,并且深深地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消费行为,成为中国人共同的行为依照,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数不断攀高而出现“超储蓄”的现象来看,中国整体上依然还是一个储蓄先行消费滞后的国家。

(二)投资文化的差异。影片中Rebecca作为《成功储蓄》(Successful Saving)杂志的专栏作者提出一个在美国很普遍的理财建议:将你的钱投资在你最喜欢的事物中去。她的父母因此将毕生的积蓄购买了她父亲一直向往与渴望的大型房车。而影片中男主人公的一句话“Cost and worth are very different things.”(只要得到想要的,成本不必考虑。)更为体现出美国人对投资的一种态度。而在中国的投资理财文化中,投资理财就是将你的资金投入到金银、金融、股票、债券、房地产等可以增值的方面,并力争手上资金的不贬值,追求的是利润或财富的增长,忽视了人们对情感的需求,并有些观念认为如果将金钱投资到你个人的兴趣爱好中去,那是一种玩物丧志的行为,是不提倡也是不可取的。

(三)思维方式的差异。影片中有一个情节是Rebecca为了公司接受电视台采访需要购买衣物,无意中将衣物放到戒购物瘾导师的车上,最终导师将衣物拿到福利合作社出售。Rebecca最后只能自己再次掏钱购买。这符合美国人的思维和处事习惯,物品一经捐献就不能再取回。这在很多中国人的思维中是一件比较难以接受的事情。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1)中国人偏好形象思维,美国人偏好抽象思维。(2)中国人较多曲线式思维,美国人较多直线式思维。(3)中国人较多整体思维,而美国人则侧重分析思维。(4)中国人擅长感知,关注人们外表,对非语言行为要比美国人更为敏感。中国人在行动更多地依赖(整体)直觉来做出选择。美国人更多地依赖数字和语言信息等可测的、局部的、具体的、量化的事实,他们通常关心的是如何使事情得到解决。这种对人的行为所持的技术性态度,有些被称为技术主义,深深植根于大多数美国人的意识之中。

(四)道德标准的差异。西方的传统道德观念认为,名誉很重要,人应该检点自己的行为,但只要自己不危害社会和他人,不违犯法律,他人如何评价自己并不十分重要。Rebecca由于欠债被追债人在电视台曝光后,黯然离开了工作的单位,离开爱人和朋友。作为一个丧失信用的借债人而颜面扫地,体现了美国对人的诚信和诚实的道德标准要求。经过反思改正后的Rebecca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赢回了爱情和友情,这体现出了美国人对人的宽容和爱护。反之,在中国,欠债不还、诚信缺失比较严重,人们对于犯错能改的人经常戴有色眼镜看人,宽容度和理解不够。

西方的传统道德观念认为,名誉很重要,人应该检点自己的行为,但只要自己不危害社会和他人,不违犯法律,他人如何评价自己并不十分重要。基督教教义“人人都有罪”。在一个人想要抨击别人的罪,首先要想到自己也有罪。“不要评断别人,上帝就不审判你们”。体现在谚语中,Physician, heal thyself.(医生,先治治你自己)。在英语的谚语中,同样的“棍棒”杀伤力骤减,Hard words break no bones. (难听的话不会伤筋动骨。)或者Sticks and stones may break my bones, but words will never hurt me.(棍棒石头可能打断我的骨头,但话语决不会伤害我),而且,英语文化中把搬弄是非的人看得比贼还坏。Who chatters to you, will chatter of you. (跟你说人坏话的人,背后也说你的坏话。)A tattler is worse than a thief.(对你说是非的人也会说你的是非。)

金钱问题的纠缠,中国不愿看到的另一个原因是怕扯皮,拉不下脸。这就到了面子问题。 这个面子和上面讲到的名誉其实相似。名誉常常与道德连在一起,一个有道德的人也就会有好名声,通常也会有好面子。只是不尽然。中国讲的“面子”有受人尊重的意思,衣冠不整,行为不当等小节不影响名誉,可还是会失去面子。

二、文化取向的差异

(一)颜色取向的差异。Rebecca对绿色围巾最后的竞拍获得者说了这样一句话:“Dont wear with yellow.”(绿围巾不要跟黄色衣服搭配),表明了美国人的颜色搭配取向是黄色与绿色不搭。中国人往往认为绿色与红色不搭。另外一句台词是:“The green scarf, the color of money, the lucky color.”了解美国钱币的读者都知道美国的钱币是以绿色作为底色的,因此剧中认为“绿色的头巾,是钱的颜色,幸运的颜色”。这表明了美国人对绿色的喜爱。中国人则会更喜欢红色作为吉祥的颜色,也是代表喜庆的颜色。“红茶”而美国人会说black tea(黑色的茶);“黄色电影”美国人则是blue film(蓝色电影);红眼病在美语为green-eyed。

(二)典故引用的差异。典故往往来源于历史、宗教、名著等,因此在典故引用上中国人与美国人存在明显的差异。

影片中说男主人公是“You are a Sherman”, 中国人则说:“你是个铁公鸡。”来形容某个人的吝啬和抠门。铁公鸡来自于中国民间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而Sherman则是英美文化传统对这样的一类的形容,彼此之间有着相似缺选择了不同的词汇来表达。典故的表达差异性还可以用许多的例子来说明,比如“说曹操,曹操到”而英文的表达则为“Speak of the devil” (说恶魔,恶魔到)。中国人借用的是三国的历史人物曹操,而美国人则使用了“devil”这样一个词,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是两者皆为令人害怕的人或事物。

(三)慈善文化的差异。在基督教的教义中,有“原罪说”和“救赎说”,使人相信人生而有罪,每个人都要用一生的劳作和对他人的博爱为自己赎罪,以求死后灵魂得到安宁和升入天堂,这种慈善心态是强迫性的。影片中出现了Rebecca的衣服在福利社出售的情景,对于人们的捐献,福利社重新售卖,售卖所获将作为福利社的资金。

美国是一个以信仰基督教为主的国家,像比尔·盖茨这样的富翁,虽然他们在致富过程中巧取豪夺、冷酷无情,可在捐赠中却热忱慷慨、急公好义,以社会乃至人类的福祉为己任。

中国受儒家“仁爱”思想的影响,这种“仁者爱人”的性善论是人们惩恶扬善的力量基础,人们对于别人的帮助都是靠自律来完成,因此,富翁将自己的财产捐献给社会和其自身的素养有很大的关系。

当然,文化总是有很多共通之处的,影片中也体现了许多相似的表达方式,如:I am doing exactly what you did to me.(以其人之道还至于其人之身);They are getting ant out there. (他们如热锅上的蚂蚁。)等。

作为一部时尚影片,它的表达具有自己国家独特的文化,充分了解其中的文化差异,才能进一步欣赏影片的语言艺术之美。

【参考文献】

[1]孟昕.大学英语文化差异教学的现状对策[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3(4)

[2]叶小军.外语教学与文化导入——基于实证研究的几点思考[J].黑河学刊,2013(8)

[3]周永红.论英汉文化差异与习语翻译[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作者简介】农时华(1968-),女,壮族,教育硕士,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英语学习策略,语用学。

上一篇:smt实用表面组装技术下一篇:最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