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新闻传播差异(通用8篇)
中西方新闻传播差异 篇1
摘要:本文主要从广告的概念入手,具体分析中西方广告翻译传播的文化差异,并在此基础上阐述广告翻译传播的策略,以便减少广告翻译传播的误区。
关键词:中西方广告翻译传播,文化差异,策略
一、广告的定义
广告(advertising)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来说,广告就是广而告之,即广泛地告知公众某种事物的宣传活动;狭义上说,广告是由一个产品或劳务经由媒体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所作销售信息的传播。本文广告均采纳其狭义的概念。
二、中西方广告翻译传播的文化差异
(一)价值观念的差异
西方文化强调人本位,讲求个性,崇尚自我,具有激进开放和变幻的文化属性。中国文化注重群体本位,谦逊内敛,以集体主义为导向。比如,在产品广告宣传中,中西方对广告的承诺有很大的区别:在英语国家里广告宣传注重事实的权威,主张通过调研,以量化的数据去说服受众;而权力差别悬殊的中国文化在广告传播中的不平等特征相对较为明显,广告文化中的官本位意识和小农思想时有表露,权威崇尚折射出民众对封建等级制度敬畏和顺从的心理,在中国人的潜意识中,这种心理的强大暗示效果仍然影响着人们对于生活方式的选择,比如说消费者乐于接受和购买贴有“省优”“国优”标签的产品。
(二)艺术审美的差异
审美心理是指一定人群的审美标准和审美能力,是审美主体从审美对象中获得的精神愉悦。在跨文化广告传播中,色彩的喜好、艺术手法的热衷、广告产品象征符号的诠释和禁忌、美的定义和认识,这些存在于不同文化群体差异性的审美标准都会在特定的情境中放大成广告交流的变量。以色彩为例,上世纪60年代,百事可乐在日本市场遭遇“滑铁卢”,原因笼统,没有阐明“相关”的性质,也没有充分说明如何使说的话具有相关性;(3)也有的认为合作原则不是一种规定性、调节性原则,而是一种解释性手段,用于解释人们怎样通过表层话语来表达言下之意(4)等等。
因此,后来的学者都力图在原来合作原则的基础之上作一些修改,其中Brown和Levinson(1978)提出了面子保全论(Face Saving Theory),Leech(1983)提出了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Sperber和Wilson(1986)提出了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不论是哪一种理论,哪一种观点,都有各自的道理,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我们发现,由于交际者通常享有共同或相似的信息背景,或者带着共同的目的,因而大部分的交际都是成功的。合作原则的确能够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但对于解释现实交际中为什么出现说谎、争论,以及人们在日常对话或书面表达中为什么常常爱用间接的方式表述意思等问题时,合作原则却显得力不从心。由于语言是复杂抽象的,使用语言的人也是各不相同的,再加上各种不同的语言使用环境,语言现象便更显错综迷离,因此,没有一种真正完美的理论来解释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会话现象。我们认为,在分析某一具体会话时,不妨以某一种最适用的理论为主,以其他一些理论作为补充、完善,这样综合协调运用,或许能达到最佳效果。
注释:
(1)姜望琪.当代语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0:就是当时产品的主色调黄色在日本是死亡的象征;同样,“高露洁”牙膏在马来西亚将广告诉求的重点投放在牙齿的增白功能,但当地居民却以牙齿黑黄为地位显赫高贵的标志,并且经常咀嚼槟榔来使牙齿变黑;白色在亚洲某些国家与死亡发生联系,在欧洲却是神圣和纯洁的代表;紫色在拉美地区预兆着灾祸,在东方的中国和日本却蕴涵着典雅和庄重。
不同的宗教有特定形态的倾向和戒律,根深蒂固地影响着社会成员的认知方式和行为准则,并最终决定宗教信仰群体的消费行为。当外来广告产品进入宗教国家文化圈,一旦宗教组织认定商品内容与宗教信仰有冲突时,就会限制或禁止成员购买使用,如果广告产品所输出的信仰观点得到宗教组织的赞同和支持,它就乐于号召教众去使用和推广。所以,广告所涉及的宗教因素倘若不尊重目标文化的宗教传统,就会招致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的负面后果。
全球知名的美国骆驼牌香烟,其在泰国的广告语是“我宁愿为骆驼行一里路”。在该广告宣传片中,一个烟民高跷二郎腿坐在神庙前,鞋底被磨穿的洞非常显眼,暗示烟民为买骆驼香烟,情愿走到鞋底磨穿。该广告在泰国播出后引起举国愤慨,原因是泰国盛行佛教,在神庙前亮出不雅和污秽部位是亵渎佛祖的行为。同样,日本索尼电视广告在泰国也遭到排斥。广告片中释迦牟尼闭目入定,但一会,竟然凡心萌动,睁开双眼,随着音乐不停摇摆,此时广告语亮出:“索尼,让佛祖动心。”广告创意新颖奇特,但因为背离受众的宗教信仰,一度引发外交抗议。
中西方民族风俗习惯的差异集中反映在不同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甚至生态环境上。以中西方对待动物的态度为例,在大多数中国习惯用语中,“狗”是贬义的称谓,例如“狗仗
(2)雷永强.批判格莱斯合作原则,探索理解会话含义的新途径[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1):126.
(3)张春隆.论合作原则之不足[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校庆专号),1996,(4):86,87.
(4)陈新仁.会话“不合作”现象论析[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2):42.
参考文献:
[1]Brown,P.&S.Levinson.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5]莱文逊(Stephen C.Levinson).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11.
[6]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浅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民族声乐经典作品的人文价值和审美价值
包向红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内蒙古呼和浩特
摘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宛如一阵春风吹过。全国社会各个方面出现崭新的面貌,民主自由的气氛日益浓厚,人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现实社会和生活,歌曲的创作更加强调了中国民族风格与特色,人的真情实感重新回到歌曲中来。与“文革”时期的作品相比,这时期的民族声乐强烈地追求真实,抒发真挚自然的情感,展现人性的质朴与纯真,人们感到了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作品中活生生的人,个人的情感,人的爱情、友情、乡情、思念之情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向往都以崭新的面貌表现出来了。这一时期人的价值与尊严、自由与理想、精神与欲求的回归上,歌曲用形象、生动和直接的表现形式都达到了新的水平。
关键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民族声乐经典作品人文价值审美价值
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的古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一世纪,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中国人民以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为基础,凭借勤劳与智慧,在不到百年的时间里写下了辉煌而繁荣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宛如一阵春风吹过。全国社会各个方面出现崭新的面貌,民主自由的气氛日益浓厚,人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现实社会和生活,歌曲的创作更加强调了中国民族风格与特色,人的真情实感重新回到歌曲中来。与“文革”时期的作品相比,这时期的民族声乐强烈地追求真人势”、“狐朋狗友”、“狼心狗肺”等;然而西方文化把狗视作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在欧美的习惯用语中,人们喜欢“you are a lucky dog”,意即“你是幸运儿”,把人比作狗,说明他们与狗的亲密关系和对这种动物的喜爱,但如此的用法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被解读成侮辱或贬损。同样,英美文化俗语“as wise as an owl(像猫头鹰一样聪明)”表明在西方文化中,猫头鹰是智慧的象征,可是中国习俗定义猫头鹰是灾祸的代名词,原因是中国人认为其形象和声音昭示着不吉。
三、中西方广告翻译传播的策略
(一)推广普世价值
普世价值观念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共同价值取向,来源于世界各民族的共同参与,注重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相通性伦理,是规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准则,具有永恒不变的普遍性品格。人类个体和群体之间,都是差异和一致的并存。一方面,相互间的特性和追求呈现出天然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彼此在基本特性、生存和需求问题上又存在天然的共通性,文化差异背后的共性就建立在普世价值上。
跨文化广告交流中应该积极寻求不同文化中人类的共性,比如爱、真诚态度、善良、微笑、友谊、相互尊重和爱护环境等。将这些普世价值作为广告内容的诉求重点传播给受众,那么消费者的感觉是亲近和自然,并能把这种心理体验直接转化成购买的动机和行为。
万宝路香烟的经典牛仔形象风靡全球,广告所传递的美国特有文化得到全世界的认同,原因在于广告中塑造的男性形象符合男人们追求的坚强、勇敢豪迈和成熟性格的共性。诺基亚手机的广告语是“科技以人为本”,强调科技为人所用、为
实,抒发真挚自然的情感,展现人性的质朴与纯真,人们感到了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作品中活生生的人,个人的情感,人的爱情、友情、乡情、思念之情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都以崭新的面貌表现出来了。这一时期人的价值与尊严、自由与理想、精神与欲求的回归上,歌曲用形象、生动和直接的表现形式都达到了新的水平。词曲作者们迸发出极高的创作热情来讴歌时代、赞美生活,加速了人们这期间审美意识转变的进程,创作的许多经典声乐作品都是非常具有人文价值的。
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歌曲的人文价值体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声乐作品,着重表现人的主题是讴歌人的尊严和解放,提倡人性和人情美等内容,是这一时期我国艺术歌曲创作的一大特色。如尚德义的《老师,每当我想起你》,谷建芬的《那就是我》,徐沛东的《我像雪花天上来》,等等,均以其真挚的感情、生动的描绘和优美的旋律充分地满足了人们抒情与心灵释放的需要。在国家重点项目《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以及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五大集成”编辑工作的推动下,全国范围内又形成一次搜集整理民间音乐的高潮。同时,少数民族音乐的搜集整理工作也更加全面、深入、细致。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伟大国度,不同的地域环境形成了不同的音乐风格,这些形成于人们日常的生活习惯、感情表现、言语特征等的音乐语言,汇聚成为八十年代艺术歌曲创作者们取之不竭的、蕴含着丰富创作养分的音乐宝藏。这些充满民族特色的民歌也充分地反映了八十年代各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如八十年代初期,白洁作词、王和声作曲的《草原夜人服务的特征,巧妙地宣传产品本身的快捷、便利和新颖,极大满足了全球消费者的实用心理,从而牢固确立了自己世界第一品牌地位。
(二)巧用幽默思维
幽默作为全人类喜闻乐见的艺术手法,通过人为的机智安排,可以使广告信息产生夸张性、戏剧化的视觉感受。在跨文化广告设计中合理添加幽默元素,能够打破受众心中原始的怀疑情绪和抵制态度,继而营造受众深层次的心理欢娱和精神享受,达到潜移默化的传播效果。
统计显示,在电视广告的诸多类型中,幽默诉求广告(appeals to humor)是在英国最受欢迎的类型。英国的幽默诉求广告占全国广告产量的30%,是全球使用最多的国家。生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大笑或微笑时,压缩的血管使更多的血液被挤入大脑,从而使大脑分泌内啡肽,产生良好情绪,使受众心情舒畅,从而让人们从一个更积极的角度来看待产品。研究同时显示,喜剧情节对大脑的效果与催眠很相似,在这种状态中,受众的注意力变得相当精准、热烈。因此幽默的广告最容易给人们灌输品牌意识。
参考文献
[1]胡军.跨文化管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
[2][美]保罗·A.郝比格.跨文化市场营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任拯延.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3).
[4]郭明俊.论普世价值的基本特征[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2).
中西方新闻传播差异 篇2
以美国修订电信法为契机,新闻传播产业本身已经不再作为单独的产业,而是开始与其他相关产业实行大合并。首先是时代-华纳公司与CNN的合并,新的公司集印刷媒介、无线广播电视和有线电视、卫星电视为一体,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媒介集团,年收入超过200亿美元;其次,迪斯尼娱乐公司兼并ABC,将娱乐业、电影制作业与广播电视业融为一个新的集团,该集团成为美国,也是世界第二大媒介集团,年收入接近200亿美元。欧洲也在这种大兼并的趋势下,出现物质产品产业兼并传播业或在传播业大量投资的风潮,例如法国最大的电视一台,即是一家工业公司经营的;德国最大的卫视一台,则被一家电器公司接手经营。
,又一轮对传播业的兼并开始了。 首先是美国的大型电器公司维阿柯姆(Viacom)兼并CBS,形成美国第四大媒介集团;接着,在20世纪的最后一个月里,美国最大的网络公司之一美国在线,与兼并CNN不久的时代-华纳公司的再合并(合并交易额达1830亿美元),通过了最后一段法律程序。现在这个世界传播业巨无霸的名称叫“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它将最新的传播技术DD计算机网络传播信息平台与传统的印刷媒介、无线广播电视、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仅时髦了左右)集于一身,年收入将超过400亿美元。
九,难以预测的未来发展。21世纪还会不会有单纯的新闻传播产业,各种信息传播会不会融为一体?无论未来的发展在技术上呈现何种趋势,包含新闻传播在内的信息传播,主要将以产业的形式经营,这是无法扭转的。当然,这不会排除各种以非盈利为目的的新闻传播媒介的存在,用于公益、慈善、宗教、教育的媒介依然会有活动的空间,但是它们无法在社会中成为主流媒介。例如在美国这个媒介完全私营的社会里,还有一个大型的民营公共广播公司(PBS),它不以盈利为目的,集合了数百家这类电视台和上千家广播电台。
西方国家新闻传播的产业化进程,19世纪以前呈算术级数增长,而在传播科技突飞猛进的20世纪,则呈几何级数增长,变化令人眼花缭乱。对此,用“是”或“否”来简单判断是困难的。大规模的媒介集团兼并,以及其他产业兼并新闻传播业,可以最大限度地充分而有效地利用新闻资源和其他信息资源,提高效率;但是这也可能带来传播业的更大规模的垄断。尽管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主席皮托福斯基表示,有各种法律的限定,“旨在保证新的媒体集团具有开放、多样和自由的特点”①,但是新的更大的集团利益也可能扼杀公众对新闻的接近权和知晓权,以及意见和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现在,西方各国的新闻传播业垄断大多呈上升趋势,澳大利亚最高,已达到95%以上,其次是加拿大,也有近80%,这是令人不安的。西方产业化的过分发展,在全球范围也造成了更大的新闻流通的不平衡,新闻传播如何服务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是单纯将传播业仅仅作为一种产业,这个传播业的两重性问题既然明显地没有被摆平,那么它在新世纪依然会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
注释:
① 王如君:《新媒体巨轮将起锚》,人民日报月19日。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邮编:100026)
[责任编辑:姜依文]
中西政治传播活动差异的比较分析 篇3
一、西方政治制度的政治传播影响
西方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竞选政治制度。以此为基础,作为一种传播实践活动,除去世界大战时期特殊需求外,当代西方政治传播一个主要的目标诉求是服务于专业性且日趋商业性的政治竞选活动,并不断围绕政治传播资源的使用、政治候选人形象塑造、选民政治选举态度的改变、政治选举结果的预测等有序展开。
但西方政治传播所产生的后果所影响的范围却不仅仅是西方的。与西方民主理念与民主手段的霸权式国际话语传播有关,这一竞选过程乃至于被简单地等同于民主本身。在一些人眼里,甚至认为西方政治传播的起点和归宿都是基于民主本身。即想当然地认为西方特定政党的政治传播就是想要在政治竞选中为平等谋求一席之地,以更好地建设民主政治,捍卫这种普世的民主价值理念。换言之,原本是一个复杂的民主运作系统,通过西方的国际治传播话语使得它的存在与否直接与特定的简化手段(或程序)建立起了唯一的对应关系。
不仅如此,西方政治传播的竞选政治还使得媒体不同程度地被征用起来。在西方政治传播系统中,媒体事实上已为最为重要的中介系统,起着传递和反馈的作用。但由于私有化的所有制基础,加之西方关于媒体与自由的传统想象及其在公共领域的一定实践,媒体与政治在保持密切关系的同时,也强化了自身的存在逻辑。在当下,随着媒介影响力不断增强,社会不断表现为因传播而存在的“存在合理性”的时候,一个政治媒介化的新政治社会已经形成。如此一来,传统的西方政治面目逐渐改变: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不仅应熟知其党纲,还应深谙媒体之道。对他们而言,甚至于“‘会说问题’ 比‘会解决问题’似乎更为重要,对社会情绪的刻意迎合,以及对政治表演术的过分倚重,可能使得政治沟通的‘亲民化’ 简化为‘政治生活秀’”。[3]同时,媒体的逻辑还促成了新的政治活动过程:首先,媒体能够挖掘出一些政府想要掩盖的亦或被民众所忽视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政府议程,通过对激发出舆论势能,迫使政府将其纳入议事日程。其次,“媒体制造”不容忽视,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产生将非政治事件政治化或政治事件非政治化的效果,甚至在西方开始出现社会被媒体殖民,政治被媒体要挟的现象。
同时,西方政治传播还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是“富媒体穷民主”(麦克切斯尼语)现象。因为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作为政治传播中介的大众媒体出现了独占化、集中化的趋势,媒体社会性独立价值被遮蔽在大型媒体集团的阴影之下,一些媒体不是基于对公共利益的追求,而是出于商业利益选择政治立场来对政治事件进行报道。这种基于利益的工具理性选择,无疑容易增加报道内容的片面性,导致所谓的媒体独立与自由容易被资本垄断这一经济规律所埋葬。本质上而言,这是西方政治传播商业化的集中表现,其也不断招致来自社会的批评,但更潜在的后果是刺激了来自政府的监控需求,并催生了该外部监控的合法性。
二、中国政治制度的政治传播影响
与西方不同,中国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在该制度背景下,国内媒体在保持一定开放性和自主性的同时,各级党委宣传部门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特别是涉新闻出版广电域)也对媒体进行管理。中国政治传播有别于西方政治传播所关注的核心内容。
从中国政治传播的内容和演变过程来看,中国共产党高度的自觉性不断地调适政治传播的相关内容,并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一些研究者对此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即政治宣传阶段,其核心为有效巩固革命胜利初期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及价值信念,以实现国内政治认同、增强政治影响力为最终目的;第二阶段为政治宣传到政治传播转型阶段, 这一阶段呈现出从国家主导逐渐走向社会性与公共性相结合的特征;第三阶段是政治传播的新拓展阶段,其主要关注点在于如何有效改善国家与社会各层面关系。[4]由此可见,虽然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目的存在差异,但仍旧可以看出在中国政治传播中不断调整与形塑国家—社会关系的总体趋势。而这本身也是中国政治传播实践的核心内容。当然,在具体的政治传播议题(甚至是事件)中,传播的“政治性”服从于中国政治发展的阶段性差异,不断表现出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过渡性调适状态,具体地表现为政治传播的话语体系、政治议题、传播取向、目标设定、特定政治价值认同等程度不一的变化。
三、媒介在中西方政治传播活动中的功能差异
西方政治传播的相关媒介特别关注竞选过程的“事件性”,以期获得政治传播的戏剧性效果。于是,竞选宣言、如何投票、选票分布,及其相关预测等都作为事件元素被统统纳入到其媒介传播的叙事中。
总体上,中国政治传播实践活动主要处于国家政治生活层面,并围绕相关政治事务和重大民生政治问题展开。大众传播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国家政治价值观和政治信息(含政策信息)的输出,促进国家与社会的有效沟通。近些年,随着社会媒体的发展,大大促成了中国政治传播的便捷化、日常化的传播和消费,也提高了社会共同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在政治传播中的主体地位。这一过程以微博在政治传播中的表现尤为显著。
微博的发展史表明,自中国新浪网于2009年8月推出 “新浪微博”内测版之后,微博才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的视野。如今,其使用范围已经由早期的一二线城市逐渐扩展到三四线乃至其它城乡区域。在中国的政治传播实践活动中,尽管微博的工具性属性依旧明显,但同时这种属性又具有双向性特征:即政府可以利用微博传递政治信息,而社会民众亦可以利用微博平台发出自己的声音,国家与社会的双向沟通有助于对公共政治问题的进一步探讨。在现实的政治传播运行过程中,政治统领传播得以明确的同时,也更应看到微博传播的社会政治性特征及其对国内政治和社会带来的影响。即在不同的社会领域或不同的机构背景中,不同类型的话语有可能以特定方式获得政治的或意识形态的“介入”。[5]这使得微博介入公共生活的能力增强,拥有传统媒介批评所无法企及的影响力。以对反腐和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为例,重大新闻事件和突发公共事件的首要报道平台逐渐由微博占得先机,涉事政治主体被置于舆论的前端。微博事件议程设置的显著性不断消弭传统媒体的主导话语权,大大促成了社会话语空间的生产与再生产。可以说,微博在带来碎片化的同时又在实现新的聚合。当然,“就微博重组公众后的集体行动能力来说,其行动的势能有自身的生成逻辑。很大程度上,微博是以议题(事件)的方式推动了公众的组织化, 以‘众’的方式恢复了公众的社会政治力量感。”[6]但由于“微博并非国家的制度性安排或主动推进的结果,而是社会自身发展和强力推进使然。因此,微博政治表现为非国家预设性的社会推进型政治生态特征,并不时地表现为个体性、集聚、 非预谋、非常规、权宜、动员、围观、游戏、挑战等民间社会特质的杂糅。”[7]因此,中国政治传播对微博的利用和管控是后知后觉的,并在较长一段时间里表现为针对微博公共性事件的应激反应来。但这一状况在最近一年多来已有明显的改观,主要表现为两个舆论场的交织互动,国家对互联网传播秩序法治化的大力推进。
在大数据时代,中西政治传播活动还表现为对大数据利用的差异。西方政治传播在政治竞选中的运用的重点之一是预测选举结果,但网络社会中存在着海量的信息,真假难辨, 西方政治传播十分重视大数据,以通过对大数据的正确解读来进行有效的预测。在中国,政府如何加强舆情监测也日益成为政治传播的一个重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解读政治舆情提供便利,如何解读大数据以及为大数据的应用提供更好的信息共享环境成为政府的责任,在此基础上关涉民意的正确解读尤为关键。
而在具体的政治传播活动过程中,西方政治传播活动还重视打造符合选举背景的候选人和政党形象,候选人在竞选过程中是否拥有适宜的言谈举止等都被加以精心设计。对于政治广告投放、网络传播的选择等,西方政治传播实践活动也早已将之作为常备工具使用,借助于不平衡的国际传播体系为国际认同获得了加分。在中国,政治传播实践活动也需要塑造政府和官员的良好形象,但官员言论行为的关注背景则变为日常的政府活动以及公开的正式发言之中,于是政府官员在公开发言时能否拥有熟练的话语技巧成为新的官员政治传播培训的必备内容。但中国政治传播在较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对媒体(特别是新媒体)适应能力低下,以及掌握技术水平有限,导致政治传播主体无法有效地进行管控介入(如不能及时地提供作为制度管控性的传播负面清单),容易落下“传播不自由”的负面政治传播后果。加之国际传播能力的不足,中国对外关于一个“自信中国”的政治传播与中国的发展需求远不能匹配。这在主流媒体传播者看来,“讲好中国故事,不仅需要高度的政治责任,也离不开高超的专业技能。要改变重主题轻主角、重体现轻展现、重论述轻叙述的片面做法,以小事件透视大时代,以小人物折射大变化,以小故事揭示大叙事”,以激发出人类共通的价值、情感、经验和思维。[8]
此外,作为政治的孪生体,宗教在西方政治传播中也得到了重视。以利比亚战争为例,北约组织为讨伐卡扎菲的正当理由是卡扎菲对于无辜生命的杀戮触犯了上帝,所以上帝派选民替他惩罚罪人,生命权应得到所有人的尊重。由于基督教所形成的生命观在现实政治传播中对组织和个人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宣称无疑获得了不少民众的支持。在中国,因为有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政治传播活动对宗教因素的吸纳有限。
四、结语
探讨中西政治传播活动的差异,并不意味二者不存在共同性的东西。就对内而言,中西方政治传播活动都旨在实现政治信息的传递、政治价值观的输出以及政府与民众的有效沟通等为国内政治传播的目的。就对外而言,中西方政治传播(国际政治传播)的目标皆是要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实现国家间的有效交流与沟通,以调整利益关系,更好地捍卫本国国家利益,探讨在国际传播领域如何构建议程、影响来自全球的信息接受者。[9]
时至今日,西方政治传播实践活动还主张政治营销的理念,其大致含义就是利用商业化的营销手段宣传政策,提升政治人物形象,首要目的是取得民众支持,获得大选胜利,表演性和功利性特征显著。相较而言,中国的政治传播外部环境较为严肃,亲民程度有待提高。特别是,当民间话语凭借微博平台占据了互动传播时代的先机,而官方话语由于信源控制力的下降而部分丧失了单向传播时代的权威性的时候,控制与反控制成为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微博传播实践政治性体现。从善治来说,人们对政治沟通的意愿远远大于对一个所谓“一进一退”舆论场的需求。因为在今天的中国,政治共识的形成正处于政治传播流的关键节点之处。
同时,任何政治传播活动都有道与术之分。从本质上讲, 运用何种传播手段,在哪些层面上运用都属于技术层面的问题,而中西方由于历史背景、政治价值理念的不同必然会产生若干差异。对于一个正处于社会重大转型期的中国,究竟该如何有效地处理好政治传播活动中的政治性问题,显然比获得一个怎样的政治传播的传播性问题更显重要。因为一个具有社会高度认同感的政治性问题共识,往往奠定了一个有效政治传播的基础。对于此,即便是今天关注的中国政治传播话语体系的建构也不例外。可见,在国家与社会的双向政治沟通中,对于话语表达技巧的强调不能置于话语内容本身之上的显著位置。
通过对中西方政治传播活动的对比分析,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思考中国政治传播活动应该如何在中国土壤上发挥最好的政治与传播效应。从人类政治发展机制和政治生态来讲,政治信息产生的主要源头也只能是国家,所以不论从中国国情还是政治发展的实际过程看来,中国政治传播的最主要的主体必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但政治传播是要有社会落点的。如国家层面的政治、社区层面的政治,它们如何在政治传播活动中实现有效贯通?以社区报来说,中国政治传播中的社区手机报的发展理念必须与社区发展理念一致, 具体就是要“培育和发现社区自身的意义和社区人的意义, 通过彰显其独特价值的方式成就社区地域共同体和个体生命历程的社会与政治价值。”[10]同理,这种“彰显其独特价值” 必须在国家与社会层面的关系中要有比较好的体现。惟其如此,才能以更好地统合国家自信、政党自信、政府自信、社会组织自信与公众自信,以自信增添政治传播的内在魅力,以自信之气感染国际社会,增大国际政治传播的势能,扩大中国政治传播体系对国际政治传播通道的吸引力。
摘要:政治传播是基于传播内容对传播的类型化把握。尽管中西政治传播活动有共同的一面,但差异更为明显。中西政治传播活动的政治性制度基础差异产生了不同的政治传播影响。并且,媒介在中西政治传播活动中的功能也存在明显不同。
中西方新闻传播差异 篇4
关键词:茶,咖啡,隐蔽文化,差异,中庸,创新
茶和咖啡被视为中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代表性饮品, 也即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一种具体体现。正如余泽民先生所说:“咖啡之于整个欧洲, 如同茶之于中国, 是点滴渗透在身心和文化里的东西。”[1]本文将对茶和咖啡最初的传播历程以及二者在异域的接受和发展状况进行对照分析, 探究二者背后隐蔽的深层文化差异。
一、现象差异
(一) 茶和咖啡的传播历史
1. 茶的传播历史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在中国, “茶”具有“国饮”的美誉。茶在中国是一种生活必需品。俗语有云:“早晨开门七件事, 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知, 茶早已深入中国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
在西方社会里, 茶最开始是一种奢侈品。除了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中国带茶到欧洲以外, 中国使者携带茶叶到达欧洲的最早文字记录是1618年中国公使携带茶叶馈赠沙皇。茶叶的外传, 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通过来华的僧侣和使臣, 将茶叶带往周边的国家和地区;二是使节馈赠给他国;三是较少的贸易往来。从茶叶为人所知到逐渐外传的过程里, 一切传播途径都是和谐的。
2. 咖啡的传播历史
咖啡原产地为埃塞俄比亚, 非洲东部的一个国家。到了16世纪, 越来越多的欧洲旅行家到中东探险, 在越来越多的游记里, 记录过阿拉伯人“用黑色种子煮成黑色浆汁”的故事。咖啡传入欧洲的准确时间和途径至今依然不得而知。据记载, 1615年, 意大利的威尼斯商人最先把这些阿拉伯的咖啡豆带到了欧洲。另一记载则是1637年第一批来自东方的咖啡豆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港口上岸。从此, 被西方视为是奢侈品的“君士坦丁堡迷人的金色咖啡”, 走出了先前的贵族圈子, 成为平民百姓共享的普通饮料。
(二) 茶和咖啡在异域
1. 茶在西方
事实上, 咖啡在欧洲传播的时间比茶叶还要晚几年, 早在1610年茶叶便开始在欧洲地区出售。荷兰、英国、法国、德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海外贸易早期就将茶引进了本国, 也形成了一阵饮茶风和各自特有的饮茶习惯。然而, 咖啡的醇香和苦涩似乎更顺应了他们的喜好, 茶的地位并不稳固。在众多西方国家中, 只有英国独树一帜, 崇尚饮茶。
相较而言, 原属英国殖民地的美国人的饮茶方式则简单多了, 最初用“滤茶球”泡茶, 现在则发展为使用袋包茶, 快速、方便又清洁卫生。美国人虽然没有形成英国人对茶的痴迷和喜好, 也没有独特的茶文化, 但美国人却让产生于英国的速溶茶和冰茶风靡了整个世界。据资料显示, 美国人所饮热茶中95%都是用速溶茶来泡制的, 冰茶则占据了美国茶叶市场的80%。随着强势的经济和文化的作用, 这些饮茶方式走向了世界其他国家, 也包括茶叶的故乡中国。
2. 咖啡在中国
咖啡传入中国已经是20世纪初的事了。第一间咖啡馆就开设在受西方文化影响最早的上海。旧上海的咖啡称不上文化, 只是随着西方探险家们的来去昙花一现, 再听到咖啡一词, 则是半个世纪之后。在中国, “喝咖啡”成了最小资的口头标签。鲁迅先生就曾认为喝咖啡是“享受清福”。咖啡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 还是一种神秘、时髦、舶来的消费品。提及咖啡, 大多数人更容易想到“雀巢”、“星巴克”这些外来的品牌。实际上, 中国的云南和海南地区也在种植咖啡, 并且中国也有自己的咖啡品牌, 但这些都未能被绝大多数中国人知晓。
二、文化差异
(一) 中庸和谐与崇力尚争
1. 茶与中庸和谐
茶叶本身就产自中国人自家的房前屋后, 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让传统社会的中国人老实厚道, 无心欺诈他人。这样的经济模式也使得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一个共通的心理基础, 即追求中庸和谐。因此, 有学者认为中国的哲学是“唯情”的哲学, 哲学的最高境界是“物我相安, 人我相安”。儒家观念体系中的核心思想也促使着这种追求和谐、平稳心理结构的进一步定形。深奥的茶文化蕴含着民族思想和精华, 与儒、道、佛的理念息息相关。英国人能够形成喝下午茶的传统, 或许正是因为茶道中的高雅、中和与其民族性格中的优雅、从容相契合。
2. 咖啡与崇力尚争
咖啡与西方文化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就像是一部罗曼史, 充满激情、渴望、诱惑、狂热和理智。由于咖啡和茶都是外来的饮品, 西方人必须通过贸易和掠夺才能获得而咖啡种植不仅主要是在殖民地上进行, 还需要大量奴隶的辛勤劳作。在此过程中, 就不可避免地需要武力和斗争。从商业的竞争到战争的对抗与征服, 西方人的竞争意识逐步发展为好勇尚武的冒险精神。
(二) 保守内向与开拓创新
1. 茶与保守内向
相对于茶传播到西方的时间而言, 咖啡进入中国已经是20世纪了。中国人引进咖啡后, 不仅保留了咖啡本身的特点和风味, 就连不同口味咖啡的称呼也是全盘照搬, 这无疑是中国文化重视传统的佐证, 也是中国人保守内向的体现。中国人的传统生活方式即是“重守恶变, 不违祖制, 唯古是法, 尊古泡制。”2自足的农业经济及强烈的血缘宗族意识铸就了中国人平稳求实的大陆型文化性格。表现出来即是“求统一、尚传承、重内省、轻开拓的文化心态。”3
2. 咖啡与开拓创新
在改变传统口味, 满足当地人需求上, 显然西方人要快得多, 这充分体现了他们的创新意识。由于在早期发展中得益于高势能外围文化环境的滋养, 西方人善于从异质文化中汲取精神养料。他们从不安于现状, 不满足于已有的财富和成就, 而是把目光投向未来, 期待着事物的发展。他们不仅积极开发生产咖啡的条件和商业贸易市场, 还在殖民地广泛地种植咖啡, 并最终将以“星巴克”为代表的咖啡文化成功的传播到中国。同时, 无限的创新也使西方无法形成新的固定关系和稳定价值。这正是美国无法形成独有的茶文化的原因之一。相较而言, 强调保护传统的英国就维持和发展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英式茶风。
参考文献
[1].陈序经著, 《东西文化观》,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11月第一版。
中西方新闻传播差异 篇5
政治观念对新闻报道往往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的新闻报道旗帜鲜明, 着眼于领导人及上层领导, 并且习惯于宏大的叙述, 上升到民族国家的高度, 概括性地表达。而西方的报道往往由细节描写中体现, 并不只关注领导人, 更多的是对普通人的观照。同时我国报道偏重于新闻的教化功能, 表达一种共有情感。而西方则偏重于新闻的信息功能, 表达一种个体精神极强的情感。
对比新华社与法新社的关于希拉里访华的两篇同题报道, 虽然都是消息, 但法新社的消息更为具体, 将“共同关心的问题”都列了出来, 包括中日问题与主权问题及稀土问题。同时, 该报道还回顾了希拉里的访华历史, 较有深度。
首先从写作手法、语言等方面分析, 新华网的语言充满了“中国特色”, 从两篇报道的导语上:
新华社“国务委员戴秉国30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举行非正式会晤。双方在坦诚、友好的气氛下就中美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基本上第二句话的信息量有限, 十分空泛。
法新社的报道“美国国务卿希拉里30日在中国海南与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举行了会谈。一位摄影师说, 戴秉国在三亚机场的贵宾室会见了希拉里。”有意思的是, 法新社居然把一位摄影师所说的话放在了导语里, 可见西方媒体报道中对直接引语的追求。在这种领导人会面的报道导语中提到普通摄影师体现了西方对个体精神的推崇。
二、哲学观念的影响
对比中西方的人物特写, 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报道的立足点有拔高, “她"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伟大共产主义精神, 将永远激励着千千万万人奋勇前进.“焦裕禄虽然去世了, 但他在兰考土地上播下的自力更生的革命种子, 正在发芽成长。他一心为革命, 一心为群众的高贵品德, 已成为全县干部和群众学习的榜样。”“你没有死, 你将永远活在千万人的心里!”这样的话一直延续至今, 现在的人物特写依然延续着“你将永远活在我们心里”的模式, 可见我国报道注重概括性内容, 忽视表象和细节性的内容, 形象性较弱, 带有主观的感情色彩。新闻人物的个性特点便具有概念性和较强的主观色彩。
反观西方的人物特写, 着重于客观的个人的描写, 并没有强加主观色彩, 个性描写立体感强。同时报道也关注普通民众, 着重于普通人物“生如夏花之绚烂”的描写。同时, 西方的人物报道很注重故事性以及细节描写。
三、戏剧观念的影响
比较《狼牙山五壮士》与法拉奇的采访可以明显看出, 我国的报道追求人物的共性、普世价值及利他精神, 赞扬的往往不是主人公本身, 而是其对国家对民族作出的贡献, 以情感为主, 语言煽动性强, 强调天人合一, 富于理性和伦理意味。而西方的报道是对个体生命的沉酣, 放纵。如法拉奇采访时关注于个人进行立体完整的描写, 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四、文体观念的影响
西方的新闻报道注重新闻的原生态性, 如报道奥运会赛事项目, 以事件为中心, 只报道事实而没有发表意见。西方注重个体意识, 赞扬并鼓励竞争, 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个人自我价值为荣。
中方的报道带有一定的宣传色彩, 如“林跃为国家争了光, 也为北京这座美丽城市添了彩, 他为北京奥运会书写了浓重的一笔。”将体育赛事上升到了政治高度, 强调了国家和集体的荣誉。同时中国的媒体报道并不注重于个体意识, 将个人努力及成绩上升到一种民族情感。
对比《中国网球》和《大杨扬为中国夺得首枚冬奥会金牌》, 从题目就可以看出, 《大杨扬为中国夺得首枚冬奥会金牌》强调的是金牌对于中国的意义, 而非金牌对于运动员自身的意义, 体现的是共性而不是个性。而《中国网球》的标题则是客观的陈述, 不带有主观感情。
电视新闻的差异化生产与传播 篇6
传统电视是典型的一对多传播, 即从电视这个“点”上将信息传播给“面”上的受众。由于受众的个性特征模糊, 因而其所接受的只能是大量复制的类型化信息。新媒体时代, 为了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适应“多对多”传播, 应对激烈的媒体竞争, 电视媒体的内容生产应从信息内容的规模化制作积极转向差异化、个性化定制。
一、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内容的差异化生产可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作为一种共享的媒体, 传统电视从内容到收看环境都有明显的集体主义特征。近年来, 随着收看条件的改善 (更多的电视机、更多的频道、更丰富的内容) , 观众开始寻求特定的、适合的内容和个性化的收视体验。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首先要明晰界定不同电视媒体的受众人群, 针对自己的细分市场深度挖掘用户需求, 为用户提供更加贴近的信息服务。以江苏公共新闻频道为例, 频道既有新闻资讯类的《江苏新时空》 (时政新闻) 、《新闻360》 (民生新闻) , 又有评论类的《通天下》、脱口秀《评新而论》, 还有满足网络类思维需求的《网罗天下》, 同一条新闻在不同节目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2015年江苏省“两会”期间, 作为频道三档主打节目, 《江苏新时空》以报道“两会”会议活动、相关纲领为主, 偏向政策发布;《新闻360》侧重从民生角度切入, 从百姓视角阐释相关政策;《通天下》推出《全景“两会”》特别报道, 把代表委员、评论员请进演播室, 以访谈形式对当天“两会”热点进行相关政策解读。观众可根据需求收看不同的节目。
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还要积极调动受众参与, 为他们提供一个更加开放的传播平台。深度借鉴新媒体的互动理念, 以受众为信息源, 请受众发出声音, 让他们参与信息、观点、监督、才艺、娱乐等全方位的主动传播。
二、满足多元化传播渠道需求
内容的差异化生产也可以满足多元化传播渠道发展的需要。互联网电视、IPTV、手机电视等视听新媒体, 其传播方式和受众群体的差异化, 决定了内容需求的差异化。传统电视一对多的节目编排已经不能适应IPTV和手机电视等新媒体的要求。新技术的不断更替又会催生新的媒介形式和更加小众化、细分化的用户消费需求, 这要求传统电视的内容生产必须从过去的粗放编排向差异化制作转型。对于同一内容, 由于传播渠道不同, 在推送时也要有所不同。以江苏广电总台新闻中心评论部为例, 该部门每天完成《通天下》的节目制作, 并向新媒体提供《评天下》。同一条评论, 在电视和新媒体上有了不同的标题, 即不同的视角。《年终奖:揭秘孙悟空辞职弼马温原因》, 这是评论员发来的标题。最终电视上采用了评论员的标题, 而在微信公共平台上采用了《揭秘丨你知道为什么孙悟空请辞弼马温吗?年终奖!》。调整后的标题获得较高的网络点击率。
另外, 可根据不同终端的特点来重新规划内容的形态和生产方式, 在内容生产的开始就对各种新媒体业务的特点做详细、完整的前期调查, 把调查结果运用到相应环节中。比如, 在拓展手机电视这一多媒体内容领域时, 可结合其在移动性、便携性、互动性上的优势, 以及屏幕小、待机时间短、花费高的劣势, 为偏重于使用此项多媒体业务的18—30岁年轻人群定制符合其需求的内容。加强具有针对性的内容才能发挥跨媒体平台的集聚效应, 与各种终端形成互补。
三、满足市场竞争需求
内容的差异化生产是电视媒体面对激烈市场竞争的需要。默多克曾说:“杰出的内容, 无论是在过去、现在, 还是未来, 都将是媒体王国里的国王。”
1. 原创价值与品牌竞争。
节目内容创新是电视品牌的核心及生命力所在, 应大力支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再创新, 形成鼓励创新的机制和氛围。就新闻节目而言, 如何构架和处理新闻信息, 形成内容资源的错位竞争, 是创立品牌、吸引和凝聚受众的关键。好的策划是避免同质化竞争、获取独家新闻的一条捷径, 它可以深化报道主题, 开掘新闻价值, 提高舆论引导效果, 提升节目品牌形象, 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电视创意的范围很广, 包括传播的内容与形式、栏目的定位与包装以及品牌的推广与开发。一个栏目或一个活动应该包括“调研——策划——制作——播出——品牌推广——后续开发”这样一个产业链。从“调研”到“播出”是体内循环, “品牌推广”与“后续开发”是体外循环。广电媒体必须高度重视策划、做好策划, 随时迎接愈来愈激烈的品牌竞争。《你所不知道的中国》这部由江苏广电总台倾力打造的全媒体大型纪录片, 从创意阶段就准确定位, 走全媒体道路, 联合强势网络平台凤凰视频、风行传媒, 传播效果非常好。
自该片于2014年9月28日在凤凰视频全网独播开始, 凤凰视频就整合凤凰视频PC端、凤凰视频APP、凤凰新闻APP、手机凤凰网、凤凰FM对正片、花絮、衍生话题等进行聚合、立体式报道, 扩大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同时, 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端, 发起了#一句话证明你是哪里人#话题, 自制九宫格、语音答题游戏、“地狱头像”漫画与网友进行互动, 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截至2014年11月5日, #一句话证明你是哪里人#的微博话题量已高达6000万。此外, 凤凰视频还推出街采节目《路人有约》, 围绕“一句话证明你是哪里人”这一主题, 每期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语境的语言阐述, 来体现中国不同地域的语言差异, 从而对该片进行多元化传播。
▲#一句话证明你是哪里人#微博话题互动
这种丰富的推广渠道, 也使东风风行不同定位的车型都得到了相匹配的内容和品牌曝光, 如“带你品尝中国美食”的景逸X3、“带你领略风景”的景逸X5、“让你感受不一样的中国人文”的CM7、“带你看不一样的中国智慧”的菱智, 以及“带你见证幸福生活”的景逸S50, 都结合纪录片美食、人文奇迹、建筑奇观等相关内容在各个渠道进行推广, 实现了内容与广告的融合。
目前, 视频行业娱乐当道, 纪录片这一艺术形式还只是被小部分受众认可。《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的成功, 无疑是对纪录片产业的极大鼓励。
2. 优质内容与核心资源。
目前, 电视仍然是最主要的收视渠道。以互联网以及智能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优质视频内容迅速向新媒体渠道扩展, 内容和渠道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媒体融合下新闻差异化传播的研究 篇7
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习近平强调,促使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快速融合,务必要遵循新兴媒体的发展规律,面对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取长补短,通过互联网思维促使二者一体发展。打造现代媒体传播体系,需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后盾,坚持内容为王的理念,促进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在平台、内容、渠道、管理和经营等方面深度融合,最终形成竞争力强、手段先进、形态多样的新型传播媒体。整个过程要管理和融合双管齐下,确保融合发展在正确道路上稳定推进。
一、媒体融合下新闻的发展形态
从传播渠道上分析,近几年媒体融合下新闻的发展形态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传统媒体的网络延伸;二是移动用户端新闻APP的诞生,它也是适应网络媒体发展的时代产物;三是为了满足电脑客户端的网民需求而开发的新闻网站;四是发生在媒体社交平台的新闻推送。
四种发展形态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呈现方式上都有一定的交叉和不同,内容上无外乎都是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的合集;而呈现方式则根据各个媒体平台的不同而相异。总而言之,无论任何形式的发展形态,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开发新闻的价值和使用率,这也是媒体融合的宗旨。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差异化传播策略探讨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政治等发面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已经具备一定的话语权。当前,网络已经成为新闻媒体传播的主要阵地,更是引起各种舆论斗争的主要场所,那么,媒体融合到底该怎么发展、朝着哪个方向发展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
媒体融合不单单是媒体自觉,其所扮演的角色已经上升到国际级战略层面,因此,关于其发展的探索要综合传媒人、社会经济的舆论生态、我国的国际形象等方面进行综合探讨。
首先是针对传统的纸媒,不应将提高纸质媒体的市场竞争力作为发展重心。关注纸质媒体的多为政府机关等事业单位,应提倡其主动引进新型传播手段来搭建新型媒体传播平台,最终实现纸媒与网络媒体、移动终端、APP等的衔接,同时这也是改善纸媒当前低迷现状,拓宽传统媒体传播渠道和传播范围,提高传统媒体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其次,针对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和内容,形成不同于传统媒体的轻松民主氛围。新兴媒体中的自媒体越发普遍,这就意味着每位普通公民都有可能成为当下的意见领袖,每位用户都可以自由发声,发泄自己的不满,陈述自己的见解,新媒体的诞生将舆论自由推向极致。新型媒体的传播互动方式不再是传统的广播、电视等方式,传统的互动方式多为单项互动,而新型媒体的诞生则促进了用户和媒体间的双向互动。数据分析,当今社会用户更侧重于个性化表达,对那些严肃的新闻话题热衷度大大降低,八卦、吐槽、狗血类型的新闻话题成为受众的新宠,因此新型媒体可以尝试向这个方向发展。
最后,引入互联网平台“互联网+”的商业运营模式。通过互联网思维和运营模式,经过大数据分析之后对产品进行定位分析,进而推广、销售,这么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用户群体的精准传播,最大化满足用户需求,最终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种营销模式是结合实体店与网络点铺的整合营销,是在互联网背景下衍生出的一种新型营销模式。这种营销模式的优势在于将营销环节进行详细划分,大大加快了商品的流通速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用户群体的消费模式。
三、结语
以互联网为主要阵地的新闻差异化传播,弥补了传统媒体的劣势和不足,在提高信息流通速度的同时,也提高了新闻的价值和使用效率。然而,在互联网的催生下,新闻自媒体的数量迅速增加,这会导致新媒体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自媒体的生存发展也就越发困难。
摘要:“媒体融合”的前身是“媒介融合”,随着互联网发展,“媒体融合”开始受到各行业内人士的关注,并升级到国家层面的重要研究课题。文章阐述了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的四种发展形态,并对媒体融合下新闻差异化传播策略进行简要探析。
关键词:媒体,融合,新闻,传播差异化
参考文献
[1]简雪娟.媒介融合下新闻文体的新特点[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102-106.
中西方新闻传播差异 篇8
跨文化新闻传播是指在新闻采集、制作、传媒、接收等一些列过程中对拥有不同文化、不同符号的人群进行的传播和感应活动。这种跨文化的新闻传播在表现形式上包括全球范围内不同区域、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群体之间的新闻传播;从大众媒体的角度来讲主要体现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群体之间的新闻沟通与传播, 并发挥着文化的纽带联结作用。
2 跨文化新闻传播的文化差异特点介绍
2.1 跨文化新闻传播在全球化背景下呈现出矛盾性和冲突性
全球化背景下, 跨新闻传播在由民族和国家主导的国际传播语境下, 使得不同文化层面的新闻传播呈现出很强的矛盾性和冲突性。从国家层面来讲, 由于当前国际不同国家的政治体制影响下, 新闻传播的主导形式和传播理念分为集权型、自由型以及社会责型, 再加上当今世界国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以及利益导向等存在的差异性使得跨文化新闻传播从国家层面上不可避免的要出现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从民族层面来讲, 基于当前世界范围内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不同民族在新闻传播中的理念不同, 很多民族往往存在将本民族文化封闭起来而出现排他性的文化部落主义倾向、狭隘民族主义主义倾向, 以及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时常表现出的以本民族文化优越性去同其他民族文化类型的新闻传播进行的抗衡。在这样的民族为主导的传播语境下, 许多民族为了维护本民族的文化主权,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往往采取各种制约和限制, 甚至一些具有很强宗教色彩的民族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表现出来很强的极端性, 为跨文化新闻传播设置了重重障碍。
2.2 全球化文化霸权背景下, 我国跨文化新闻传播面临巨大挑战性
不可否认的是, 伴随着全球化形势的日益加深, 文化双刃剑的效应逐步明显, 由文化衍生出了诸多全球性的政治、经济支配倾向, 西方在文化上明显在主导者全球文化发展趋势。据统计, 全球每天的国际新闻中竟然有搞到80%以上的信息是来自于西方的通讯机构, 已经对全球的新闻传播形成了绝对优势的控制权, 使全球新闻传播呈现出明显的单向性。全球化文化霸权的出现, 往往报道的不仅仅是单纯的事件新闻, 更突出的表现在对事件发展方向的决定权上。在跨文化的新闻传播背景下, 全球化范围内的西方文化价值观尤其是美国文化的价值观正在以更深层的影响着全球新闻传播的效应, 并逐步成为世界新闻传播的重要衡量标准。
在这样的背景下, 中国跨文化新闻传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具体表现在:从世界范围内新闻传播的中心性来看, 中国新闻传播明显处于边缘地位, 在国际新闻传播中处于弱势国家行列, 对全球新闻的主导性和决定性根本没有话语权, 对世界范围的新闻影响效度有限;从我国新闻传播的力量与能力来看, 我国向世界播放新闻的能力依然显得微不足道, 从数量上处于绝对弱势地位;在世界范围内对重大事件报道的力度来看, 我国新闻媒体往往缺乏自己的声音, 从供给上过分依赖于外媒。中国跨文化新闻传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使得我国在新闻传播中往往充满诸多偏见和误解, 对我国跨文化的差异形成巨大障碍。
3 跨文化新闻传播呈现出的主体差异性表现
首先, 这种文化差异性表现在语言符号上。
新闻传播也是靠语言符号作为媒介的;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新闻传播, 必须要借助与翻译的杠杆实现跨文化传播。要想通过翻译实现本区域内、本民族内的新闻事件向其他领域传播, 就涉及到翻译过程中的语言符号问题。文化差异性在语言符号的差异性除了受本区域、本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民俗风情等因素制约外, 还受新闻记者自身素质、翻译者的自身文化素质的制约和限制, 因此这种差异性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性非常强, 对语言文化的理解程度、新闻工作者以及翻译者的自身素质以及思维方式等都会引起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语言符号的变化。以汉语为例:在以汉语作为主要的怨言符号进行新闻传播时, 会在语言中大量使用一些修辞、古语甚至是一些比喻等;对于国外的新闻工作者来讲, 由于自身对中国语言文化了解的深度和程度不同, 在新闻传播中很同意出现一些漏洞或者是情感上的误解, 甚至是被一些国外新闻接受人理解为一些空洞无实的新闻内容。
其次, 这种文化差异性表现在文化价值观上。
跨文化新闻传播在主题上的差异性还突出的表现在文化价值上。文化价值在不同主体之间有着不同的存在形式, 具有质的的差异性。对于生活在不同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新闻报道主体,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往往自觉或不自觉的就渗透着各色各样的文化价值特征。例如, 在我国, 往往倡导和谐、团结的文化价值, 崇尚互帮互助、仁、礼、和等社会规范;而在西方国家, 则更多的是倡导一种自由、平等的价值观, 崇尚个人主义、私有财产和个人利益往往高于集体主义。因此, 在这两种不同的文化价值领域, 一些新闻传播者往往过分倚重或偏好某种文化价值而使新闻传播带有很强的文化差异性。
再次, 这种文化差异性表现在社会规范上。
受不同地理、历史文化因素因素影响, 不同文化主体在社会规范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间接的作用于文化层面上, 就形成了文化的差异性。社会规范是长期以来人们通过自发形成的一种习惯模式, 为社会中绝大数成员所认可并遵守。不可否认的是, 社会规范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往往会对文化产生很强的差异性, 也会从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新闻的传播。
4 我国跨文化新闻传播中的文化差异应对策略思考
4.1 我国新闻传播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文化的差异性, 夯实新闻传播的文化基础
充分认识到全球范围内不同区域间的文化差异性, 尤其是中西方存在的文化差异, 这是我国做好跨文化新闻传播中首要的前提, 毕竟新闻在不同区域、不同民族所面临的都是形式各样、种类各异的文化;文化的不同为新闻的传播带来巨大的差异性。因此, 我国新闻媒体从文化差异性的视角来清醒的认识文化的差异性是一个必要的过程。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要加强对目标文化的了解, 坚决杜绝用仅仅本民族的文化眼光和文化眼光去衡量和评判其他文化类型的新闻报道;同时, 我国新闻传播中进行跨文化传播时要有创新的勇气, 敢于抛开传统的、原有的文化视角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认识其他区域、其他民族的文化, 从客观的角度全面审视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 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全面的结论;在新闻职能上, 中国新闻传播要根据中西方在文化上的差异性, 充分考虑和研究西方媒体受众的心理, 在中西方正面与负面报道中把握好平衡点;我国新闻传播要坚持自主性和独立性, 不能按照西方新闻媒体的观念来予以运营管理,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夯实新闻传播的文化基础。
4.2 中国新闻传播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文化的亲近性, 提升文化认同感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采取文化的亲近性, 能够有效拉近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主体之间的心理距离, 为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奠定必要的心理接受基础;只有在心理上的距离拉近了, 才能为不同文化、不同区域的新闻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判断, 用中立的眼观审视新闻的可靠性, 进而为分享来自于其他文化区域的新闻开辟新途径, 为实现跨文化的交流与分享奠定基础。中国新闻传播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民族、区域的人文风俗、道德伦理、社会规范、价值体系的不同, 在传播中坚持以人为本, 时时刻刻体现人文性关怀, 能使跨文化的新闻传播实现良好的效果。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提升文化认同感、创新文化的亲近性, 是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新闻传播规律的现实表现。
4.3 我国新闻传播过程中根据文化的差异性要充分协调好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的关系
在当前, 面对西方主流媒体对新闻控制的独霸情况, 我国新闻传播过程中更需要正确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关系, 既不能过分的追求新闻的西化, 在新闻传播中跟随西方新闻传播的个性化和自由化, 也不能一味的固步自封, 单纯的以本民族文化作为新闻传播的唯一尺度和标准。因此, 正确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关系就是要实现新闻传播个性化与共生化。新闻的全球化不本土化之间并不是存在着不可割舍的矛盾, 文化的全球化是在尊重文化差异性, 也就是文化本土化的基础上实现的全球化;而文化的本土化又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断融合交流, 推动本土化文化的兴盛。因此,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要坚持文化本土化的特质, 以优秀的本土化文化为主要依托, 同时借鉴和吸收全球化的文化精髓有效实现新闻传播的生机与活力。不可否认的是,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然而现代化的人文气息在全球化和信息时代背景下又显得有些不足, 存在很大的空缺。因此, 作为新闻传播来讲, 一定要清醒的认识到本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的现状, 在传播过程中深深扎根于历史性的民族文化, 彰显中华民族本土文化优势, 同时要积极借鉴、整合和吸收国际化文化的优势, 不能冒昧的将本土文化与国际化文化对立起来;如果真的是那样的化, 那么新闻传播就必将是不开放的新闻传播、是不尊重文化差异性这一现实规律的新闻传播。
5 结语
归根到底, 跨文化的新闻传播面临着现实性特点, 在全球化背景下更是彰显出特殊性;无论是文化层面上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差异, 新闻传播的最终目标还是实现在全球化背景下新闻资源的共享, 使全球范围内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国情下的新闻传播突破文化差异性的障碍, 实现更好的交流和融通。我国新闻传播过程中要根据文化差异性的现实规律, 不断夯实新闻传播的文化基础;不断创新文化的亲近性, 提升文化认同感;根据文化的差异性要充分协调好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现我国新闻传播中形成开放、包容、平衡的新闻传播新体系。
参考文献
[1]高丽娟.从网络新闻标题看跨文化传播意识的差异[J].求索, 2010 (1) :193-194.
[2]张璨尹.跨文化新闻传播中的文化差异和因应策略[J].湖北社会科学, 2011 (4) :191-194.
[3]余泽海.跨文化传播与外宣新闻策略思考[J].新闻知识, 2007 (6) :6-8.
[4]丁骋, 陈然.新闻的跨文化传播路径[J].传媒观察, 2011, (11) :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