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电影的差异

2024-10-12

中西方电影的差异(精选12篇)

中西方电影的差异 篇1

1 感性直觉思维与理性逻辑思维

中国传统思维注重实践经验, 注重整体思考, 因而借助直觉体悟, 即通过直觉从总体上模糊而直接地把握认识对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直觉思维通过静观, 体认, 灵感, 顿悟, 未经严密的逻辑程序, 直接而快速地获得整体感觉和总体把握, 重直观内省, 轻实测论证, 重内心体验, 轻实验实证, 重直觉领悟, 轻逻辑推理。 孟子的“诚”, 老子的“道”, 玄学家的“无”, 理学家的“太极”, 都靠直觉灵感、顿悟来领会, 而不用概念和语言去描述, 也不用逻辑推理去论证。

西方思维传统注重科学, 理性, 重视分析, 实证, 因而必然借助逻辑, 在论证, 推演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电影《刮痧》中大同和美国法官对待大同是否爱儿子的取证上反映了中美不同的思维方式。 在丹尼斯被认为虐待而被政府暂时代为抚养时, 大同夫妇如果想要重新获得孩子的抚养权就必须打赢官司。大同为准备打官司而搜索爱孩子而没有虐待孩子的证据, 作为中国人的大同感到尤为愤怒与不解, 他不明白为什么父亲爱儿子这种天经地义的事情还要去找证据证明, 这种人人皆知的道理是不言而喻的, 是不需要经过逻辑证明的。 而代表西方思维的美国法官们则认为找这种证据则是非常重要的, 即便是父亲爱子女这种简单的道理, 也要通过具体的实例来证明。 大同和美国的法官在对待找大同爱儿子的证据的这种态度和思维方式很好地阐述了中国的感性直觉思维和西方的理性逻辑思维。

2 伦理思维与科学思维

“伦理型”是指中国的传统文化侧重反映人伦 —政治的社会关系。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社会根基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 其中“孝”是最基本的原则。 这种道德信念延伸到社会组织中, 衍生出“君为臣纲”, 孝道转化为治国之道。 所以, 中国人做判断往往受到情感的影响。

西方思维具有尊重科学的特点, 因为西方哲学家把人看作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人应与大自然和睦相处。 西方智者们分析自然构造, 寻求物质元素, 重视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 把自然科学看作是战胜自然的一种工具。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 西方人从物质的内在结构说明其种种属性, 从而产生以实验为基础的逐层深入的逻辑分析方法和种种推断、证明、解释的思维形式, 造就了无数的科学理论和体系, 形成了西方科学尊重事实的思维。

中西方思维的一个重大差异表现在中国尊重伦理, 以伦理来解决问题的这种思维方式;而西方则尊重客观事实, 尊重法律, 以它们为准绳来判断和决策事情的思维模式。 这种思维模式的差异在电影“刮痧”中则表现得淋漓尽致。

电影“刮痧”中, 当法官问大同是谁给丹尼斯刮痧的, 在面对选择尊重事实还是保护父亲的权益时, 大同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伦理。 大同承认是自己刮痧的, 他之所以说是自己刮的痧而没有说是他父亲刮的痧是为了不影响他父亲拿美国的绿卡。 如果大同选择尊重事实, 就不会引来后面一系列的麻烦。 这一点在西方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 在大同的上司老板昆兰自己调查事实的真相时, 当大同的妻子告诉昆兰刮痧不是大同所为时, 受西方文化思维影响的昆兰则倍感震惊, 连问为什么。

中国自古就以儒家的思想为尊, 一直被灌输着“君臣, 父子, 夫妻, 兄弟, 朋友”的思想, 君为臣纲, 夫为妻纲, 父为子纲。 儿子当然有理由保护父亲了, 哪怕是牺牲自己的利益。 在中国, 完全是一种伦理道德的社会, 人们注重社会实践, 更注感性的社会。 而以昆兰夫妇为代表的西方人, 则受到希腊古文明, 罗马古文明以及文艺复兴, 思想启蒙的熏陶, 在西方人那里, 他们更注重个人, 注重个人权利的保障, 更注重理性的思维, 这便是整个影片贯穿始终的矛盾原因所在。

西方尊重事实、讲科学的思维方式同样不被重伦理、重人情的中国人所接受。 当昆兰作为许大同在美国最好的伙伴, 是他事业上很好的搭档, 可是昆兰却在听证会上说出了大同打儿子的事实, 仅管这些事实对许极度的不利。 西方是一个极其重视事实的区域, 而在中国, 人情、伦理则被摆在了第一位。 这与中国自古以来的农耕思想, 小农经济以及儒家思想是有密切联系的。 中国就是一个人情的社会, 但这一套在美国就不管用了, 因此大同感到极其不理解, 为什么昆兰不肯为自己说情, 以至于大同做出了离开了昆兰的决定, 辞掉了当下让他事业处于巅峰的工作。

3 整体思维与分析思维

在电影《刮痧》中对于刮痧是中医疗法还是虐待儿童的争论反映了中美不同的思维方式。 代表东方思维的中国文化依赖传统经验及形象并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思维方式, 而西方思维模式注重推理实证, 把人的身体划分为局部来进行研究和对待。 在《刮疹》中, 许大同在法庭上试图对刮疹进行解释:“这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 中医认为, 人体的七经八脉, 就像无数条小溪流向江河。 ”大同认为刮痧是中医治病的方式, 人的身体是一个整体, 通过刮痧所造成背部的刮痕是身体有疾病的表现。 而法官等其他西方人只相信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不相信在背部进行刮痧能治疗肚子痛, 而背部的刮痕正说明这是一种虐待行为。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正是源于中西方医学来源于不同的思想基础。 中医学基本是建立在庄子的哲学基础之上, 《庄子·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 这是一种把人和自然看作是“天人一气”、“万物一体”的宏观宇宙观。 而西方的哲学思想是实践论, 西方的医学建立在科学哲学的思想基础之上。 西方的医学注重生理学、病理学、解剖学的研究, 倾向于运用化验、透视、切片等先进的科学验证手段。 用西医的理论来解释中医的理论是解释不清的, 因为其思想根源和理论基础是大相径庭的。 影片中爷爷不禁自问:“刮疹在中国几千年了, 到了美国怎么就说不清楚了呢? ”这体现了中医的治病理念是崇尚“整体和谐”而西医则注重运用科学的、分析的、实证的方法。

中西方思维存在许多不同的差异, 因为这些差异, 我们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会产生碰撞, 甚至会产生冲突。 但是如果我们了解双方的文化差异, 思维方式, 这样就会减少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 避免因此而造成的交际障碍, 兼容并蓄、尊重、理解接纳才能更好的进行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S

参考文献

[1]韩枫.从电影《刮痧》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生物技术世界, 2012 (8) .

[2]李佩君.从电影《刮痧》透析中西方文化差异[J].新闻传播, 2013 (8) .

[3]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4]连淑能.论中西方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2) :40-46.

[5]彭辰宁.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方文化的碰撞[J].河海大学学报, 2005 (1) .

[6]中村元.中国人之思维方式[M].徐复观, 译.台北:台湾学生书局, 1991.

中西方电影的差异 篇2

摘要:《刮痧》是一部颇具代表性的反映中西文化差异的影片, 片中充分展现了中西文化的冲突和融合。通过用Goffman 的面子定义和Stella Ting-Toomey 的面子协商理论分析了影片中表现出来的中西方面子观的差异, 并进一步分析了因对面子观的不同理解而造成的交际障碍和文化隔阂, 希望能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提供借鉴。

关键词:面子观;面子-协商理论;消极面子;积极面子;文化相对主义

1.引言

于2001年上映的电影《刮痧》曾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受到了业内外人士广泛地好评,这部电影选择了当下华人关注度较高的移民文化主题来展开故事。电影讲述了一个中国移民家庭在美国生活的情景,由此引发了众多学者对跨文化主体的讨论。在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方面,影片中展现出来的家庭、中医、法律、人权、思维和文化身份等中西方文化差异和冲突的各个方面被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本文以Goffman的面子定义和Stella Ting-Toomey的面子协商理论文指导,对中西价值观在面子这一层面做深刻透彻的分析,展现中西文化差异冲突与中西文化融合的波折。

电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城市圣路易斯的故事,主人公是一对来自中国的移民夫妻许大同,简宁还有他们几岁大的儿子丹尼斯,一家人在美国过着中产阶级的生活。大同的父亲从北京来到美国看望儿孙,一次丹尼斯腹痛,爷爷用刮痧这一传统的中医疗法对他进行了治疗,结果丹尼斯因为意外跌伤被送往医院,医生掀开丹尼斯的衣服发现他的后背有刮痧留下的痕迹,由此认定丹尼斯受到了虐待,于是上报了儿童福利局。为了保护自己的父亲,大同承担了“罪名”,夫妇俩也被带上了法庭。虽然他们想尽了一切办法想要驳回上诉,但是最终还是未能找到医学权威证明丹尼斯背部的这道划痕是中国传统中医疗法刮痧留下的痕迹,最后无奈只得与妻子分居,以确保丹尼斯身边还有一位亲人陪伴。大同自此失去了工作、家人和朋友,老父亲也伤心地离开返回了北京。这本是一个历经了千辛万苦才进入美国主流社会的华人移民家庭,如今却变得支离破碎,他们的美国也因此终了。圣诞之夜,大同思子心切,门卫却不让进,他只好顺着门外的水管爬向十楼的家,结果警车呼啸而过,大同险些坠落。幸好老父亲

第 1 页 临走前将真相告诉了大同的上司昆兰,昆兰亲自试过刮痧后,与法官一起来到大同家宣布解除禁令。

电影从表面上看是一场司法纠纷,实际上通过这场纠纷充分透视出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差异。而在片中大同跟昆兰提及的面子问题是电影表现的众多文化冲突中最突出的一笔,令笔者印象深刻。

颁奖会上,大同的儿子丹尼斯和昆兰的儿子保罗发生了口角,丹尼斯打了保罗。大同随即要求丹尼斯当着大家的面向保罗道歉,丹尼斯很固执地拒绝了,大同就用手打了丹尼斯的头,这一行为便为大同丧失对丹尼斯的抚养权埋下了伏笔。后来因刮痧事件大同在法庭上受审时,昆兰一方面力证大同很优秀,但同时又承认了大同在颁奖会上确实打了丹尼斯的事实,这也就成了大同“性格暴虐”的有力证据。大同因此迁怒昆兰,(“我一直把你当朋友,但你却在法庭出卖我”),并拒绝再与昆兰共事(“志不同不相为谋”)。而昆兰表示自己不能在法庭上撒谎,大同当时也确实不该打丹尼斯(“我只相信事实,你不该打丹尼斯”)。大同十分气愤,质问昆兰:“我为什么打他?嗯?我自己的儿子?我打他还不是为了给你面子!那是给你面子!知道吗?”昆兰不解,委屈,生气地回答道:“什么乱七八糟的中国逻辑!打你儿子那怎么是在给我面子呢?”在电影的这个部分,中西方的面子观差异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中西方对于面子的不同观点和看法被生动和形象地反映出来。

2.中西方的面子理论

什么是面子呢 ? 最早从学术角度系统探讨面子的学者是美国社会学家Goffman。他认为, 面子就是人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展示的一种外在的“自我形象”。这种“自我形象”包含两个方面 : 第一 ,“自我形象”是他人眼中的“我“;第二,这个“我”是可以操控的[ 4]。也就是说 ,面子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活动。一个人有没有面子, 取决于其他人怎样看待他 ,和他觉得其他人会怎样看待自己。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他自己如何做面子给其他人看。另一位著名学者、美国心理学家 Stella Tingnegotiation theory)。她认为 ,面子是一个关于在公众中建立自我形象的隐喻,是“个体期望他人予以其自我社会价值认同的一种需求感”。她结合 Edward Hall 的高低语境文化理论,提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

第 2 页 积极面子与消极面子的观点。根据这一观点,低语境文化(如西方文化)追求的是消极面子 ,高语境文化(如东方文化)追求的是积极面子。

低语境文化(如西方文化)中追求的消极面子 , 包括 face-restoration(挽回面子)和 face-saving(留面低语境文化(如西方文化)中追求的消极面子 , 包括 face-restoration(挽回面子)和 face-saving(留面子)[ 3 ] 115assertion(要面子)和 face-giving(给面子)[ 3 ] 116。“要面子”表示面子有极高的价值 ,意味着被群体接纳、包容和保护。所以, 我们常说“死要面子活受罪”。2006 年央视春晚小品《实诚人》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给面子”是鼓励、支持并满足人们对被包容、被接纳、被承认的需求。两者都强调人们依赖社会对其社会地位、声誉的认同和社会对其需求的认可, 不包含“消极面子”的元素。

第 3 页 3.影片中的面子观分析

对面子的追求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同时又贴有典型的文化标签,不同的文化 背景对“面子”具有不同的理解。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对是否有面子的评判标准是不一样的。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决定了中西方面子观的差异。

《刮痧》中的大同是一个怀揣着美国梦的华人,渴望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大同曾经获得过美国电脑游戏设计大奖,激动地说过“我爱美国,这就是我的美国梦”。在丹尼斯与保罗发生冲突的那一刻,我们能发现他并没有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美国人。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他的影响比大同自己想象的还要深得多。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5000多年的华夏历史,2000多年一直处于封建社会。在社会生产中,农业是中国稳定的经济基础。生产力水平低下使得人们依山傍水结伴而居,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沿岸是人口的密集集居地。家庭与家族血缘成为了人们集群居住的基础,因此“人和”得以被高度的强调。受这种模式的影响, 在之后的历史中, 大多数的中国人的生活、工作环境变动仍然不太频繁, 比较容易形成较为固定的邻里、朋友、亲戚等社交圈子。

“人和”的传统文化使得中国人为人自谦、礼让, 较多顾念他人的感受。受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人们特别注重与他人建立融洽关系, 以便在社会群体中赢得良好的公众形象。为了维持融洽和谐的家庭氛围,避免冲突和维护家庭、群体和组织的完整性, 人们十分在意自己与他人的面子。母文化即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面子的理解对大同影响至深,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因而, 在大同看来,丹尼斯打保罗的行为, 破坏了他与上司昆兰的融洽关系, 不仅没给昆兰面子, 也让自己丢了面子。它极大地损害了昆兰的面子(中国人的积极面子)。而自己如果对此不加以纠正,就似乎是间接地表示自己并不在乎昆兰对自己的欣赏以及对自己工作成就的认可, 破坏了他们之间原有的和谐, 伤害了昆兰对自己的关心、照顾和其他一切美好的情感。中国人之所以讲求面子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文化传统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差异,接收不平等的权利分配。所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社会中,人们都生活在一个无形的关系网里面, 而且其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来说并不都是平等的。因此,在大同看来,他的儿子丹尼斯对上司昆兰的儿子保罗的这一打, 威胁了传统中国语境文化中这种垂直型下对上的面子交流, 触犯了“以下犯上“的大忌, 挑战了昆兰的权威。如果想要恢复之前的

第 4 页 友好关系与和谐, 大同必须马上做出处理, 对这一被破坏的行为进行及时补救, 重新恢复昆兰的面子, 以减轻对昆兰面子的伤害。

在这种情况下, 大同很自然地做出了中国人通常都会采取的补救方式。由于高语境文化(如东方文化)中的人们对面子的要求标准更高, 他们通常会选择能够最大化支持面子的策略。所以, 大同首先要求丹尼斯当众向保罗道歉, 企图通过道歉来弥补昆兰的面子。但是作为在美国文化的土壤下出生成长的丹尼斯, 他认为这是不合理的要求, 便果断拒绝了。在第一策略未行的情况下, 大同采取了另一补救措施。他扬起了手, 重重地打在了丹尼斯的脸上。大同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告诉大家, 昆兰是他的上司,这样做是为了给昆兰面子。可是大同没有想到, 在中国可能威胁对方的积极面子的行为在美国也许根本就构不成威胁。因为西方社会“面子”的内涵比中国要小得多。他们倾向于把人和事分开, 就事论事, 对事不对人, 双方可能公开对抗, 唇枪舌剑, 但事后仍然可以是朋友。所以, 在昆兰看来, 孩子之间的打闹根本就不是什么事,根本不存在对自己面子的威胁。他对大同打丹尼斯感到震惊, 因为在西方人看来, 打孩子是父母亲不体面的行为, 是违法的, 因为它侵犯了孩子的人身权利和长幼平等的信条, 伤害了孩子的消极面子。因此, 他对大同表示不能与自己继续做朋友感到懊恼, 对大同拒绝与自己共事表示不解, 相反, 他认为即使做不成朋友也可做同事, 自然更是难解“打自己的儿子就是给别人尊重、给别人面子”的中国逻辑。这种通过贬低自身来抬高别人的行为, 在中国人看来是给别人面子, 在西方人看来却是十分可笑和不可理喻的。在气急败坏的情形下, 昆兰憋屈的回驳道:“什么乱七八糟的中国逻辑!打你儿子怎么能是在给我面子呢?”

幸好电影中的昆兰是一个乐意采用文化相对主义(该理论的核心人物是梅尔赫尔斯科维茨, 简单讲就是承认并尊重不同的文化, 并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的人。当朋友大同对他斥责和疏远之后, 他只身来到了唐人街, 亲自尝试了刮痧, 体验了“穿着别人的鞋走路”的感受, 以自身的经历向法官证明大同的清白, 使得大同在圣诞之夜能与家人相拥团聚。在这大团圆的结局里, 也给观众留下了复杂的心情和思考的空间

4.结语

面子,以语言为载体,体现了特定的文化价值,是一种社会现象。因起源和

第 5 页 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所受不同因素的影响, 中西文化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念。文化层面的因素是我们理解其本质特征的关键,是我们能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可能引起误解与冲突的着力点。此外, 影片的完美结局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在跨文化交流中,随着文化冲突的逐渐升级, 必然会产生某种程度的文化融合或整合。在电影《刮痧》里, 许大同这一代移民所代表的中国文化最初是很难被美国社会所接受和认可的。然而, 随着中西交流的发生, 中国文化逐渐地被美国社会所理解和接受, 这种“许大同们”所特有的“新移民文化”其实就是中西文化的融合, 体现了文化的开放度和包容度, 是文化交流的新产物。

参考文献

电影所折射的中西文化差异 篇3

关键词:电影;中西;文化;差异

一、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

从自然环境看。中国文化属内陆型文化,大部分与陆地接壤的地理环境使中国人封闭、保守、缺乏开放意识、眷恋家园故土,提倡清静无为的思维方式。同时,由于这种狭隘与封闭,培养了国人注重人情世故、谦虚、谨慎、忍让、含蓄的传统美德,也使中华民族自身文化保持了很强的稳定性和历史延续性;西方文化源自海洋型文化,其地理位置大多多面临海,海上交通发达,这就使这些国家形成了打破血缘关系的开放式的社会,并铸就了其灵活、开放、勇敢、进取、协作的民族精神。所以,西方人喜欢标新立异、革故鼎新,富有冒险精神和挑战勇气。

从价值取向看。中国传统伦理取向是“重义轻利”,提倡义利发生矛盾时,应当舍身取义,导致国民乐于言义耻于谈利,重道德修养,轻外在事功的价值取向。人专注于自身的内心世界,丧失对理性和自然的兴趣,缺乏西方文化的理性传统和对科学的探索热情;西方社会是以个人为本位,功利主义始终在西方社会中占据主流地位,这种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个体追求物质利益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了西方社会经济与科学的发展,但对义的轻视又容易使人思想狭隘而损人利己、唯利是图,恶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从具体形态看,在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问题上,中国传统文化侧重于“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反对人的独立意志和锐意进取,重群体轻个体,寻觅中庸的处事途径。也造成了国民谦虚谨慎、含蓄内向、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柔弱的文化品格;而西方人认为自然是被人认识、利用、征服的对象,强调人的独立自主和积极进取,崇尚个人意志,集体观念淡薄。西方人富有直面挑战、大胆追求的精神品质和心理状态,从而形成率直、豁达,而又崇力尚武、急功近利的刚硬的文化品格。

二、中西电影不同的呈现方式折射中西文化的差异

电影覆盖面广,影响深远,是最能透视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具体说来,电影主要通过以下几种不同的呈现方式折射出中西文化的差异与对立。

思维模式。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在中西方电影中,感觉最明显的就是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东方人崇尚团结,反对特立独行,人与人相处注重相互关联、相互协作,突出整体精神,不提倡个人重要性。而西方人崇尚个人英雄主义,个人奋斗或个人主义的逻辑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电影中极力宣扬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他们总是将自己放在核心地位。于是便有一大批《超人》、《蜘蛛侠》、《蝙蝠侠》、《007》等一系列凭借个人能力拯救世界的电影。

表现形式。东方人内敛含蓄,表现手法追求写意,在表达情感时经用景物来做铺垫和衬托,靠景色来突出人物的情感及当时环境的氛围。而西方人崇尚个性自我的表达,表现形式追求写实。比如港版《无间道》与美版《无间行者》的表现方式就突显了这种差别。在剧本方面,《无间道》剧本相对精简,保留了最重要的部分,人物设计精心雕琢,音乐与画面相得益彰,电影基调哀伤凄美决绝,善于引导观众情绪。《无间行者》剧本的质量很高,剧情层层推进,人物真实饱满,不用过多的技巧来引导观众情绪,更多的是展现谋杀现场的真实性。电影基调冷酷无情,减少煽情元素。

技术层面。东方电影比较强调构图和色彩,注重色彩表达感情,电脑特效使用的程度与深度都是微乎其微的。而西方电影更加注重光影变化的运用,好莱坞电影的特效技术远远超过国产电影水平。近年来,中国导演在特效方面也做过多方尝试,比如《无极》、《美人鱼》都使用了较高水准的特效技巧,但观众并不买账,甚至认为过于炫目的特效影响了故事情节的表达效果。中国电影人认为,特效只能帮助完善电影,而不能成为电影的主体。因此,中国电影多是武侠、动作、历史片,没有像《哈利波特》、《变形金刚》、《阿凡达》那样特效挂帅的魔幻大片。

三、中西电影不同的题材内容折射中西文化差异

在不同的文化价值观指导下,中西电影在题材选择、内容安排方面有巨大的差别。这些差别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对家庭、子女的照顾,大到对国家、世界的看法。

对家庭。中国人特别珍视家庭的亲情,“家和万事兴”受到公众的一致认可,而西方国家个人利益至上的观念一直渗透到家庭成员的关系中,他们认为父母、子女是平等的,父母很少为孩子决定什么事情,而是让其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奋斗。关于中西家庭观念的差异,李安导演的“家庭三部曲”做了最生动形象地刻画。电影《刮痧》中,许大同把父亲接到美国享受儿孙之乐,以尽孝心,为维护父亲,他甘愿替老父承受给儿子刮痧的 “罪名”,那种血浓于水的亲情远远超过了责任。这在西方人眼中是不可理解的,他们觉得许大同的“孝顺”属于“是非不分”、是“不诚实”的。

对国家。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心不是个人,而是社稷的昌盛和家族的繁衍,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从属于国家利益。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强调个人自由最大化,这种意志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冯小刚导演的《集结号》与美国影片《第一滴血》都是描述退伍军人生活的题材。不同的是谷子地执着的是对失散部队的寻找,和为二十四位牺牲的战友寻回应得的名誉,体现的是一种强烈的集体意识,不是将个人的利益与国家相对而置。而兰博为之奋斗的是个人的权利,兰博在四处寻访战友的过程中,单枪匹马,制服刁蛮警长是个人对自己权利的捍卫和争取,与国家利益不挂钩。

中西方电影的差异 篇4

(一) 《失恋33天》与《莎莫500天》内容的对比

《失恋33天》讲的是名为黄小仙儿的女孩在失恋后33天所发生的事, 以及失恋阵痛过后还是继续拥有爱的能力的故事;而《莎莫500天》讲的是一个相信真爱, 甚至相信的有些固执的男主角和对爱情绝望的女主角summer在相恋500天后, 男主角经历痛苦的分手和终会迎接来autumn的故事。

从内容的比较来看, 都是失恋题材的电影, 《失恋33天》给人的感觉像是一个礼拜, 这33天中, 女主角黄小仙儿还是流水账一样的接触着客户、工作和同事等等, 在经历的同时体现着她的失恋, 像电影中讲到黄小仙儿与不止一次的对老板大老王表示她失恋了, 这种分手的痛苦在我们看来好像只停在了表面, 为了让我们看到而已。《莎莫500天》的内容上更贴近这恋爱与分手的两个人身上, 影片通过不断的回忆在内容上更加突出主角, 像我们很清晰的记得, 主角们在宜家以及在唱片店的场景, 跟着主角甜蜜, 跟着主角苦痛忧郁。

(二) 电影中配乐的对比

《失恋33天》中似乎是没有电影的配乐, 在女主角黄小仙与男友挂断电话后一段维持了不到5秒的应景的音乐随着镜头的跳转也跟着消失了, 在与闺蜜谈判后与配角客户李可出场长前, 应景的音乐也很早就夭折了。仿佛我们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已经不需要音乐来衬托了, 我们完全可以自己在电影境界需要音乐的时候默默地在心里为此时此刻响起一段应景的音乐。唯一插曲是陈珊妮的《情歌》, 不知道为什么在电影结束后我们甚至想不起来有这么一段插曲。看完电影时, 总感觉少了什么, 我们习惯了用音乐来映衬电影, 好像总习惯要首主题歌, 在音乐响起时, 回忆起当时剧情、回忆起剧情中的“自己”, 好像音乐能把我们反射到电影中一样, 让我们在电影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找到我们在电影中假想的自己。

《莎莫500天》的配乐让我们在观影过后至少可以回忆起有那么一段, 在汤姆心情大好的时候, 有一段欢快的音乐, 有蓝色的小鸟落在他肩头, 让我们也随他歌唱, 我们的心似乎也随着他轻松欢快, 心情也随之明朗。其实电影中的音乐远不止这些, 在片头、在介绍男女主角成长时, 只有音乐, 让我们在没有大段大段的旁白、独白、对白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电影想要传递给我们的信息, 甚至可以比语言更有力, 这还只是这部电影音乐的一部分, 在他们伤心时, 高兴时, 都有应景的电影配乐来烘托气氛。

电影在为我们提供视听盛宴时, 听, 也是占很大比重, 极为重要, 不可忽视的。我们应该给予电影配乐, 电影插曲更大的创作空间, 要不怎么会有奥斯卡最佳配乐奖呢?

(三) 人物形象塑造的对比

人物也是电影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 就像写作文, 时间、地点、人物都要有。而人物形象塑造也是电影的点睛一笔, 人物形象够鲜活, 够真实, 角色就越成功, 电影就越成功。《莎莫500天》无论是剧中的汤姆、summer还是汤姆的同事好友, 我们都感觉是真实的, 感觉他就是这是这样的性格, 这就是他。人物塑造很真实, 很生活。

二、中西方在电影表达上的不同

中西方电影上总是存在差异, 不单是电影方面。从艺术根本上来说, 中西方也是存在很大差异的, 中国更关注情感在内敛上的表达方式, 我们自古就有以物传情, 暗送秋波, 更擅长讲故事。而西方既可以拍出只追求视听效果的视觉片, 像3D的《阿凡达》, 故事老套, 却在全球掀起了一阵3D风, 目前众多大片都推出了3D版本;也可以拍出为心灵讲故事的意义片, 这些影片或倡导主流文化, 或宣言爱情至上, 或发人深省;但都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一定的教育意义。

在音乐方面, 西方电影的配乐缔造过无数的神话, 像《My heart will go on》、《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等, 无数的优秀电影音乐立足于电影中, 升华于电影上, 而我们在这方面还有不足, 好像电视剧音乐更为人耳熟能详, 实乃是电影的缺失之处。

目前, 中国在电影方面的研究程度、拍摄手法、叙事能力等还都不够纯熟, 我们可能要兼容并蓄, 取彼之长补己之短, 呈现出电影的流光溢彩。其实电影可以涵盖很多的范围, 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解决的, 它涉及到了艺术、题材、人物、甚至需要设计等等许许多多的方面, 并且单单只靠这两部电影中的分析也可以拓展更多。论文本身所能够解决的问题也是微乎其微, 但这并不是我们的终点, 我们谨以此为起点, 重新找到自己新的突破口, 在学问上突破自己, 希望艺术的领域能开花遍地, 为我们自己, 为更多的人拓宽视野, 了解更多, 学到更多。

摘要:文章通过对电影《失恋33天》与《莎莫500天》中内容、电影配乐等方面的对比分析中西电影形式的差异, 旨在为两者互相学习, 继续更好的发展提供参考。

中西方电影的差异 篇5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太原 030021)[摘 要] 电影《世界是平的》(Outsourced)又名《服务外包》是美国导演约翰·杰夫考特(John Jeffcoat)2006年推出的一部作品。本文通过分析影片情节,突显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以及东西方文化从相互冲突到和平共处的跨文化适应过程。[关键词] “外包”;文化差异;跨文化适应

中图分类号: G 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3)2-0095-02 电影《世界是平的》(Outsourced)又名《服务外包》,改编自同名畅销书,获西雅图国际影展最佳影片奖,讲述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美国很多电话网络销售公司为了降低成本、节省费用将自己的客服部门迁到工资低廉的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培训当地人取代美国人做同样的工作。这就是俗称的“外包”。“外包”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非常普遍。我们很熟悉的奥斯卡最佳影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的男主人公贾玛尔在影片中即是在印度“外包”中心送茶水的工作人员。新锐导演约翰·杰夫考特(John Jeffcoat)将“外包”这一火热的话题与文化、爱情等主题结合,通过许多有趣好玩、啼笑皆非的情节给我们展示了东西方文化中的诸多差异。

一、剧情介绍

电影中的主人公陶德·安德森是西雅图一家小产品公司的客服中心的主管。为了节省成本,公司决定将男主角所在的部门外包给远在东半球的印度,即用低廉的待遇雇佣印度当地的客服人员,为远在西半球的美国客户服务。而陶德也被指派前往培训当地客服人员以及自己的下一任接班人。公司许诺他如果业绩达到公司要求的话可以提拔为高级副总裁,否则将被解雇。陶德迫不得已前往印度,成为派驻国外的外包高管,去培训客服人员如何以美国方式工作、说话。看似跳升为高管的派驻,却遭遇陶德想不到的大灾难。初到孟买的脏乱吵嚷与诸多文化方面的差异让陶德抓狂,种种不适应使得陶德非常想回国。但是随着对印度文化的逐步了解,陶德感觉自己还有好多东西要学——关于印度,关于美国,关于自己,明白对抗远不如接纳并继而融入到当地的文化中去。他与印度姑娘亚莎萌生一段美妙的异国恋情。影片吸引观众的是陶德在印度这一东方国家遇到的文化冲击和随后的文化适应的精彩过程。

二、影片折射出的东西方文化差异

影片生动、诙谐、有趣,令人啼笑皆非,而贯穿于整部影片的文化冲突更让我们深思。这所有冲突都根源于东西方文化在价值观、人生观、生活习俗、个人隐私,对待爱情、婚姻、家庭的态度方面的差异。下面我们着重通过情节,比较东西方文化在以下几方面的差异: 1.生活习俗。在西方英语国家,人们在公共场合或交谈中视交谈双方的关系和交际的需要而保持不同的距离,称之为体距。[1]在体距方面,西方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人群拥挤的不适应。而陶德一出机场看到拥挤的人群,到处是拉客的车主,一下子被搞懵了。看着互相争抢乘客的的士司机,陶德吓得只能坐上看着非常危险的黄包车落荒而逃。转乘火车时,印度的火车破旧拥挤,火车顶部、车门处、车窗上都爬满了人,陶德不知所措,最后是站台上的热心人硬是将他推进车厢。镜头里陶德眼神里充满了诧异。来到加拉普利,一群群的小孩围着陶德不停撕扯,陶德害怕得大喊“别碰我,离我远点”。印度对于人际交往的体距没有过多要求。来到居住的民宅,陶德品尝房东给他准备的茶点时用左手进食,而且吮吸完手指又再一次的用手拿东西吃。房东一家人极为诧异,问其原因,在印度碰过嘴巴的手是不能再拿食物的,而且人们认为左手不干净是不能用来进食的。

影片中陶德没有看到同事避免外出的警告,穿着干净整洁的正装出门,不明就里地被街上的人群投掷彩粉,搞得狼狈不堪、左右逃窜的形象是这一影片的一个小高潮。原来这是一年一度的印度传统节日荷丽节(Holi),它是印度最盛大的节日之一,源于古人期盼丰收的活动,并迎接春天的到来。庆祝方式可能会让人紧张,不管是否认识,人们都用手或类似水枪的工具把各种色彩的颜料泼洒到别人身上表示祝福,且认为颜色越多越美丽。很多在印度的外国人都被告诫在这一天不要出门。陶德不知道印度的这一风俗就意外中枪了。

2.隐私。陶德居住的民宅房东很是热情,刚刚落座就问“你父亲是做什么工作的?”、“你的薪水多少?”、“你结婚了吗?”、“你有女朋友吗?”等等。陶德皱起眉头不知如何是好。听到陶德说他还没有准备好结婚所以分手,女房东更是诧异地说出“为什么,你的年龄足可以当祖父了。你在等什么啊?”、“你是同性恋吗?”女房东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让陶德疲惫不堪,无所适从,不知作何应答,只能一笑了之。因为在西方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系中,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占有核心地位,是美国文化的价值核心,美国人信奉个人尊严,尊重个人隐私,在西方国家,涉及个人年龄、身体、家庭、健康、财产、工资、婚恋等个人经历都是隐私,是他们的心理需求与社会需求。西方都注重隐私,在精神上需要独处、清净。东方人个体隐私意识薄弱,个人隐私维护方面没有太大的期望。如果没有了解东西方在隐私方面的文化差异,很容易导致交际中断或交际障碍。

3.家庭观念。影片中,陶德和下属普洛闲聊时说到他在美国不和家人住一起、一年见不了几次面时,普洛显得很是惊讶,表示很不理解。因为个人主义和自立精神是典型的西方价值观,强调个人本位,崇尚独立,强调自我支配和自我控制。公民在18岁成年之后,对于职业、婚姻、家庭等事情都是自行选择。尤其在美国,大多数孩子在18岁以后就独立自主、自食其力、自谋出路。孩子成年后少有回去看父母是常有的事,这与多数东方国家的家庭关系的表现方式不同。

影片中男主人公陶德和公司的职员、印度女孩亚莎日久生情,互生爱意,当陶德询问亚莎能否和他一起回美国生活,亚莎回答说那样她会想念父母,日子将会很难熬。亚莎反问陶德同样的问题,陶德也因为会想念自己爱吃的热狗而不能在印度一直生活。所以家庭文化给每个人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4.爱情、婚姻。电影中,陶德和亚莎外出约会时,亚莎告诉陶德在公共场合不能和她有身体接触。当陶德邀请亚莎到他暂住的公寓喝点饮料,却被亚莎以担心别人看到说闲话为由拒绝了,陶德很是纳闷,问道:“你是一个自由人,为什么要在意别人的议论呢?”因为西方社会注重个人独立性的培养,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极强,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实现个人利益,个体自由选择各自的生活方式。亚莎回答说她已经订婚即将结婚了,是家长的安排。陶德对此更是十分的不解。在个人主义盛行的西方社会,人们崇尚爱情,认为爱是婚姻的基础,婚姻纯属个人私事,即一个人有权选择和自己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在他们看来婚姻不属于道德问题,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低质量的婚姻。如果夫妇一方爱上了第三者,任何一方都不会受到谴责。而在印度,一个人刚出生就可能被安排了婚姻和未来。在东方婚姻观中多是从一而终,由于亲情、责任、道德等种种原因,婚姻即使没有了爱情,还要尽力维持下去。影片中主人公陶德认为没有爱情基础,接受父母之命结婚是疯狂的,而美国人50%的惊人的离婚率更是让亚莎对西方的爱情婚姻心生恐惧。

5.词汇文化含义的差异。早在15世纪英语就随着英国商人进入了印度,至今仍保留 “第二附加官方语言”的地位。英语在日常商业活动和政府交流中仍然非常流行且发挥重大作用。但是印度英语口音重,语速快,乍听起来很难懂。陶德的名字Mr.Tod,在印度就总被称为Mr.Toad(意为蟾蜍)。陶德很是恼火。陶德培训员工的重要内容就是纠正当地客服人员的发音,努力练习到与美国人发音相似,让客户感觉是和真正的美国客服人员对话。另外在用词方面和美国英语也有很大的不同,影片中有客户打来电话要给自己的孩子订购文具用品,客服人员直接建议客户买一些rubber,结果搞得客户异常气愤,挂断电话。从陶德那里才知道,在美国英语中橡皮要用eraser,rubber被用来特指condom(安全套)。电影最后在机场陶德与普洛告别时,陶德高兴地对他说:“break the leg”,普洛甚是纳闷,陶德解释说那是“good luck”的意思,普洛方才转惊为乐。

了解文化差异是我们跨文化交际的前提和基础,是跨文化交际顺畅的保证。为了达到和谐的跨文化交际,我们就必须了解原文化与异文化的差异,从而避免交际中的误解和摩擦。

三、跨文化适应

1.跨文化适应(intercultural adaptation)。人们从一个熟悉的环境迁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在文化方面感到不适应即文化休克是很普遍的现象[2]。而跨文化适应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在专业文献中,跨文化适应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如“intercultural adaptation”,“acculturation”,“enculturation”,在汉语中都是“跨文化适应”的含义,但是内涵有一定区别。我们这里主要指intercultural adaptation指的是“个体从一种文化转移到另一种与其当初生活不同的异文化中后,基于对两种文化的认知和感情依附而做出的一种有意识、有倾向的行为选择和行为调整”。多用于短期旅居者的跨文化适应。[3]在这个适应过程中,原文化群体的人心理上达到了一种平衡,开始积极接受,不再埋怨或者失落,努力理解跨文化中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主动寻找解决办法。如果想要在新文化中快乐地生活,跨文化适应的阶段是必须经历的。

Mansell提出跨文化适应感情的四阶段:疏离感、边缘化、儒化和二元化,主要是指旅居者内心感情高低起伏的变化,逐渐改善及慢慢适应异国文化的个人成长经历[4]。影片中,刚到印度的陶德一切都不适应,孤独、郁闷、无奈、抱怨、不知所措。转而陶德从同样作为外包人员来到印度的一个美国人那里明白“所有来印度的西方人开始都很抗拒这里,只要你放下身段,感觉就好多了”。为了提高外包客服的效率,陶德逐渐认识到客服效率低下的原因是文化差异,提高效率的前提是客服人员应该了解美国文化。同时在和同事的相处中,他也明白了自己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陶德从房东那里得知在印度不能用左手进食时,马上换成右手吃东西。陶德从同事普洛那边得知荷丽节的风俗、看到欢快的人群时,主动加入了大家欢快的庆祝队伍,互掷颜料,和当地人一起共同庆祝这盛大的节日,直到把自己也变成大彩人。随着陶德一点点开始了解印度,参与、接受印度的文化,试图了解他们真正的需要,诸如可以摆放家人照片、当地文化尊奉的神像、用公司最热销的产品奖励客服效率最高的员工来激励大家。通过培训课程,陶德和当地客服员工越来越融入到彼此的文化当中,大家互相包容,其乐融融,客服效率大大提高,一点点向陶德和公司约定的目标靠近。这种跨文化的适应更使得客服中心面临大水浸泡几乎瘫痪的时候,所有员工同心协力、献计献策,周围群众赶来帮忙而摆脱困境,并在恶劣的环境下客服效率超过了公司的要求。跨文化适应促成了陶德的成功。彼此接纳绝对比互相抗拒来得好。电影生动地表现了东西方文化从相互冲突到和平共处的过程。

2.启示。电影带给我们的启迪是无限的。世界文化因民族历史传统、生活环境、发展程度不同而不同,但文化之间都是平等的,文化并没有好坏之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应该尝试着去包容、理解彼此的文化差异,撇开偏见,平等地看待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平等意识是双向文化导入、交流的基础。跨文化交际就是基于相互平等、相互尊重以无歧视、无偏见的态度充分理解的平等交际。在交际中应树立文化平等意识,克服以本民族的文化标准来衡量或判断对方的言行,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才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审视,吸收另一个民族文化的精华。“求同存异”是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秉承的原则。

中西方电影的差异 篇6

【关键词】电影 《一个购物卡的自白》 中西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103-02

文化差异即是指因地区异同,各地区人们所特有的文化异同而产生的差异。社会人文学博士G.霍夫斯坦特教授对文化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所谓“文化”,是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民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由于世界各国有着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种族制度和经济发展上的差异,因而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人们,这种共有的心理程序也会有差异,表现在认知角度、思维方式、审美、消费观念、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继而产生文化差异。

2009年发行的由英国畅销书作家索菲·金塞拉“购物狂”系列小说改编、澳大利亚导演P.J.霍根执导的《一个购物狂的自白》(Confessions of a Shopaholic) 取材于当今年轻女性常常面临的问题:热爱时尚,不遗余力购买时尚用品甚至是刷爆信用卡的问题。本影片通过幽默又深刻的语言,活泼可爱的购物狂丽贝卡(Rebecca)成为无数女性读者喜爱的角色。丽贝卡由于追求时尚购物成瘾欠下大量信用卡债而编造大量谎言欺骗追债人、男朋友和自己的好朋友,最终在一次国家电视台做节目时被揭露而失去友情、爱情。经过沉痛的反思,她醒悟后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反省并最终做出了改正。这使她重新赢回了友情、爱情和信任。该影片取材现代,体现出了西方社会生活文化的特色。就影片《一个购物狂的自白》所体现的西方文化来看,其与中国文化的差异集中体现在价值观和文化取向两个方面。

一、价值观的差异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人们道德的标准、行为的准则和思维的形式。

(一)消费文化的差异。女主人公Rebecca以刷信用卡购物来使自己获得快乐和满足。在美国人的价值观中花未来的钱刷信用卡这种消费的意识和消费观念是很普遍的,人们对于举债过好当下日子的态度都没有什么异议。

作为消费大国的美国,政府鼓励人们消费房地产、豪华汽车、游艇、私人飞机、奢侈品和大量消费物品等。“消费的民主化”变成美国经济政策不言而喻的目标,消费甚至被渲染成一种爱国责任。就算没钱,也可以借助于分期付款或借贷抵押的办法来消费。美国人争先恐后地消费,消费似乎成了一种新的时尚,大大促进了美国经济。就国家而言,美国大量发行国债,2013还因为国债上限的问题引起国家行政部门的财政短缺,大量关闭国家财政补贴的公共场所。

在中国,人们往往是将今天的钱存起来,以备将来急需时使用。中国传统消费文化具有强烈集体主义特征和储蓄先行的消费倾向,这种文化的差异使得两国消费行为模式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中国在消费上,形成了重礼厚福、黜奢崇俭、敬老爱幼等传统价值观,并且深深地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消费行为,成为中国人共同的行为依照,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数不断攀高而出现“超储蓄”的现象来看,中国整体上依然还是一个储蓄先行消费滞后的国家。

(二)投资文化的差异。影片中Rebecca作为《成功储蓄》(Successful Saving)杂志的专栏作者提出一个在美国很普遍的理财建议:将你的钱投资在你最喜欢的事物中去。她的父母因此将毕生的积蓄购买了她父亲一直向往与渴望的大型房车。而影片中男主人公的一句话“Cost and worth are very different things.”(只要得到想要的,成本不必考虑。)更为体现出美国人对投资的一种态度。而在中国的投资理财文化中,投资理财就是将你的资金投入到金银、金融、股票、债券、房地产等可以增值的方面,并力争手上资金的不贬值,追求的是利润或财富的增长,忽视了人们对情感的需求,并有些观念认为如果将金钱投资到你个人的兴趣爱好中去,那是一种玩物丧志的行为,是不提倡也是不可取的。

(三)思维方式的差异。影片中有一个情节是Rebecca为了公司接受电视台采访需要购买衣物,无意中将衣物放到戒购物瘾导师的车上,最终导师将衣物拿到福利合作社出售。Rebecca最后只能自己再次掏钱购买。这符合美国人的思维和处事习惯,物品一经捐献就不能再取回。这在很多中国人的思维中是一件比较难以接受的事情。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1)中国人偏好形象思维,美国人偏好抽象思维。(2)中国人较多曲线式思维,美国人较多直线式思维。(3)中国人较多整体思维,而美国人则侧重分析思维。(4)中国人擅长感知,关注人们外表,对非语言行为要比美国人更为敏感。中国人在行动更多地依赖(整体)直觉来做出选择。美国人更多地依赖数字和语言信息等可测的、局部的、具体的、量化的事实,他们通常关心的是如何使事情得到解决。这种对人的行为所持的技术性态度,有些被称为技术主义,深深植根于大多数美国人的意识之中。

(四)道德标准的差异。西方的传统道德观念认为,名誉很重要,人应该检点自己的行为,但只要自己不危害社会和他人,不违犯法律,他人如何评价自己并不十分重要。Rebecca由于欠债被追债人在电视台曝光后,黯然离开了工作的单位,离开爱人和朋友。作为一个丧失信用的借债人而颜面扫地,体现了美国对人的诚信和诚实的道德标准要求。经过反思改正后的Rebecca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赢回了爱情和友情,这体现出了美国人对人的宽容和爱护。反之,在中国,欠债不还、诚信缺失比较严重,人们对于犯错能改的人经常戴有色眼镜看人,宽容度和理解不够。

西方的传统道德观念认为,名誉很重要,人应该检点自己的行为,但只要自己不危害社会和他人,不违犯法律,他人如何评价自己并不十分重要。基督教教义“人人都有罪”。在一个人想要抨击别人的罪,首先要想到自己也有罪。“不要评断别人,上帝就不审判你们”。体现在谚语中,Physician, heal thyself.(医生,先治治你自己)。在英语的谚语中,同样的“棍棒”杀伤力骤减,Hard words break no bones. (难听的话不会伤筋动骨。)或者Sticks and stones may break my bones, but words will never hurt me.(棍棒石头可能打断我的骨头,但话语决不会伤害我),而且,英语文化中把搬弄是非的人看得比贼还坏。Who chatters to you, will chatter of you. (跟你说人坏话的人,背后也说你的坏话。)A tattler is worse than a thief.(对你说是非的人也会说你的是非。)

金钱问题的纠缠,中国不愿看到的另一个原因是怕扯皮,拉不下脸。这就到了面子问题。 这个面子和上面讲到的名誉其实相似。名誉常常与道德连在一起,一个有道德的人也就会有好名声,通常也会有好面子。只是不尽然。中国讲的“面子”有受人尊重的意思,衣冠不整,行为不当等小节不影响名誉,可还是会失去面子。

二、文化取向的差异

(一)颜色取向的差异。Rebecca对绿色围巾最后的竞拍获得者说了这样一句话:“Dont wear with yellow.”(绿围巾不要跟黄色衣服搭配),表明了美国人的颜色搭配取向是黄色与绿色不搭。中国人往往认为绿色与红色不搭。另外一句台词是:“The green scarf, the color of money, the lucky color.”了解美国钱币的读者都知道美国的钱币是以绿色作为底色的,因此剧中认为“绿色的头巾,是钱的颜色,幸运的颜色”。这表明了美国人对绿色的喜爱。中国人则会更喜欢红色作为吉祥的颜色,也是代表喜庆的颜色。“红茶”而美国人会说black tea(黑色的茶);“黄色电影”美国人则是blue film(蓝色电影);红眼病在美语为green-eyed。

(二)典故引用的差异。典故往往来源于历史、宗教、名著等,因此在典故引用上中国人与美国人存在明显的差异。

影片中说男主人公是“You are a Sherman”, 中国人则说:“你是个铁公鸡。”来形容某个人的吝啬和抠门。铁公鸡来自于中国民间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而Sherman则是英美文化传统对这样的一类的形容,彼此之间有着相似缺选择了不同的词汇来表达。典故的表达差异性还可以用许多的例子来说明,比如“说曹操,曹操到”而英文的表达则为“Speak of the devil” (说恶魔,恶魔到)。中国人借用的是三国的历史人物曹操,而美国人则使用了“devil”这样一个词,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是两者皆为令人害怕的人或事物。

(三)慈善文化的差异。在基督教的教义中,有“原罪说”和“救赎说”,使人相信人生而有罪,每个人都要用一生的劳作和对他人的博爱为自己赎罪,以求死后灵魂得到安宁和升入天堂,这种慈善心态是强迫性的。影片中出现了Rebecca的衣服在福利社出售的情景,对于人们的捐献,福利社重新售卖,售卖所获将作为福利社的资金。

美国是一个以信仰基督教为主的国家,像比尔·盖茨这样的富翁,虽然他们在致富过程中巧取豪夺、冷酷无情,可在捐赠中却热忱慷慨、急公好义,以社会乃至人类的福祉为己任。

中国受儒家“仁爱”思想的影响,这种“仁者爱人”的性善论是人们惩恶扬善的力量基础,人们对于别人的帮助都是靠自律来完成,因此,富翁将自己的财产捐献给社会和其自身的素养有很大的关系。

当然,文化总是有很多共通之处的,影片中也体现了许多相似的表达方式,如:I am doing exactly what you did to me.(以其人之道还至于其人之身);They are getting ant out there. (他们如热锅上的蚂蚁。)等。

作为一部时尚影片,它的表达具有自己国家独特的文化,充分了解其中的文化差异,才能进一步欣赏影片的语言艺术之美。

【参考文献】

[1]孟昕.大学英语文化差异教学的现状对策[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3(4)

[2]叶小军.外语教学与文化导入——基于实证研究的几点思考[J].黑河学刊,2013(8)

[3]周永红.论英汉文化差异与习语翻译[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作者简介】农时华(1968-),女,壮族,教育硕士,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英语学习策略,语用学。

中西方电影的差异 篇7

关键词:《刮痧》,中西方文化,差异

欣赏完电影《刮痧》, 感触颇深, 耐人回味。既被影片中感人至深的亲情所打动, 又使自己对故事情节中所迸发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了思考。

影片把故事定格在美国这个大背景中, 以中医传统疗法刮痧为出发点, 通过一个中国家庭在美国的坎坷遭遇, 集中展示了中西方文化上的冲突与差异, 形成了激烈的碰撞。主人公许大同与妻子在美国一同奋斗, 事业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他在年度行业颁奖大会上, 宣称自己的美国梦实现了。然而随后发生的一场意外却给他带来一些不小的麻烦, 使其从梦中惊醒。许大同的父亲为了给自己心爱的儿子治疗肚子疼, 用了中国传统医疗方法刮痧, 然而这一原本善意的做法, 却被美国人理解为暴力, 丹尼斯背上留下的紫红刮痕成了虐待孩子的证据。一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 顿时官司缠身。法庭上, 许大同努力去解释, 却发现根本无法用西医理论去阐释传统中医理论刮痧的原理, 而控方律师一再歪曲中国传统文化, 最终使许大同情绪激动、失去理智, 法官当即宣布剥夺其对孩子的监护权。不准其与儿子见面, 只要靠近儿子或出现在儿子活动的地方, 都会立即被逮捕, 于是夫妻分居。故事结尾, 大同的朋友亲身体验了刮痧这一传统疗法, 才消除了偏见, 为其辩护证明。大同被宣布了解禁令, 一家人终得团聚, 紧拥在一起。以下就从故事细节入手深入挖掘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

传统文化观念上差异。影片开头呈现了主人公许大同在异国事业丰收的情景, 属于对外开放态势下的移民群体, 骨子里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熏陶, 但又要融入适应新的国度的主流文化。许大同在得奖所说的一席话, 体现了中国文化主张内敛, 提倡谦虚, 强调中庸思想, 取得成就时一般掩饰自己的喜悦, 而西方人喜欢张扬个性, 释放出自己的真情, 不掩饰内心的自信心。

教育孩子方式上差异。在许大同举行的庆功宴上, 自己的儿子丹尼斯因为游戏上争执而打了同事昆兰的儿子, 于是让儿子给小朋友道歉, 儿子不听从, 并当着朋友的面打了儿子一耳光。他的美国朋友因此很不解, 并认为这一行为是在虐待孩子。这一场景在我们眼中看似并不特殊, 这是我国教育孩子的一种传统方式, 父道尊严是儒家文化的典型特征, 俗话说:子不教, 父之过。父母赋予子女生命, 孩子出了问题, 理应是家长的责任, 应首先教育自己的孩子, 不管采用什么方式, 他人无权干涉。并且中国父母教育孩子崇尚严格要求, 信奉棍棒下出孝子。认为打的背后隐藏的是更深沉的爱, 希望孩子长大有出息, 吸取教训, 改掉不足。正如回到家中, 许大同对儿子说:“爸爸打你是因为你是我儿子, 我爱你。”爷爷对小丹尼斯说:“打是亲, 骂是爱, 不打不骂不成材。”东方人教育孩子的典型方式根植于传统价值观念, 受道德文化影响。小丹尼斯对此就很迷惑, 理解错误, 以至于在学校跟小伙伴造成不必要的矛盾。但在美国, 情况就完全不同, 这一做法很受抵制, 无法接受, 因为太过残忍, 他们更看重事实, 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父母只是孩子的监护人, 大家都是平等的, 每一个成员都享有民主权利, 不能对其打骂, 有一套严格的法律来维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对其进行保护, 谁都不能跨越, 侵犯他人权利, 即使是父母, 一旦违反, 也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其实归根结底, 这些都是对孩子爱的体现, 只是观念角度, 教育方式上的差异带来的碰撞。

维护儿童安全上差异。美国法律关于未成年人安全保护法的覆盖相对比较全面, 六周岁以下的儿童在法律上是不允许单独在家的, 一经发现, 是违法行为。而在中国, 并无明文规定要求, 并觉得小孩子能独自呆家, 是勇敢的表现, 同时医院医护人员在发现丹尼斯背后刮痧的血痕时就马上通过法律诉讼孩子父亲, 可以看出美国方方面面受到法律保护, 法律观念深入人心, 而在中国, 这些似乎还没引起人们的重视, 认为这些都是自己家的事, 并无大碍, 更谈不上法律, 价值观差异, 令我们思考。

医学上的思维差异。中医传统法刮痧不被美国医术接受, 造成了难以相信的误解。刮痧是中医传统疗法的一种, 主要目的是使人体内部阴阳平衡, 顺心, 理气。体现了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影片中爷爷用这一方法为孙子治疗腹痛, 不料被医护人员不经意发现, 认为是对孩子的虐待, 大同被状告上法庭。他在法庭上极力去解释相关术语, 其本质时, 却发现根本无法用美国人能理解的方式去解释证明, 使美国法官一头雾水。一时间原本幸福的家庭即将面临官司缠身, 不得安宁的烦恼。在西方医学上, 更多是借助先进的医疗设备、医疗团队解决疾病问题。而医疗的传统方法, 文化思维模式差异带来了让人难以想象的摩擦。正如爷爷感叹:“刮痧在中国几千年了, 到了美国怎就说不清楚了呢。”更多的是一种无奈。

中国传统孝道深入人心。在法庭上, 法官反复问大同是自己给孩子刮的痧吗?大同坚持回答是的, 并隐瞒事情真相, 不让父亲担心。昆兰得知真相后, 无法理解, 大同妻子的回答一语双关, “因为我们是中国人。”这种忠孝观念让人感动, 对于父母的爱, 子女不计回报地去报答, 勇于担责, 不让父母操心。在父亲快登机回国时, 大同为满足父亲的心愿, 不顾自身安危, 偷偷把儿子从托管所接了出来, 成全了父亲, 见到了自己可爱的孙子, 充分体现了子女对父母的孝道, 全心全意满足长辈意愿, 而在美国, 强调的平等, 个人主义。

友谊情面理解上差异。中国往往因为关系亲密, 而经常提起“面子”互相给予帮忙。大同的老板本是想帮助解决问题, 当在法庭上看到对方提供证据丹尼斯身上的伤痕时, 决定道出其打儿子的事实, 他选择放弃为大同辩护, 更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事实, 体现美国法制观念深入人心, 不会为了情面而处理。大同为此很恼火, 认为当时打自己的儿子实则是为了尊重他, 给他面子, 这让昆兰感到很糊涂。在原则上, 西方并没有面子可循, 不会违背自己所看到的事实去顾及人情, 更注重独立, 彼此尊重。而在中国讲求情面, 大同当面教子正是给对方台阶下, 不至于对方尴尬。

处理问题上思维方式差异。在法庭上, 大同用真情讲述作为证据打动法官, 表达出自身真实感受, 偏于感性。大同从没想到刮痧竟被推到了法庭上, 中国人以和为贵, 不到迫不得已不会走向法庭, 以法律手段去解决, 法律意识相对淡薄。而在美国, 打官司并不是什么大事。儿童福利局的律师在法庭上提供的则是大量证据, 找来证人, 博得了法官的认同, 在法官面前, 证据才是一切, 美国人善于从理性角度出发, 注重用法律手段约束制约行为, 证据面前, 情感已不再占优势。

亲情对爱的诠释差异。电影中一些感人场景至今让我难以忘怀。正是因为爱, 夫妻双方为了孩子分居隔离, 正是因为爱, 大同偷偷从儿童福利局接走儿子实现即将回国的父亲的心愿, 正是因为爱, 大同不顾自身安危, 艰难爬到九楼高的窗台前为心爱的儿子送去圣诞礼物, 为家人带来圣诞祝福。亲情在人们心中已根深蒂固, 无法动摇。西方人观念中, 孩子需要独立, 人与人之间体现更多的是一种平等。

思维方式上差异。在法庭的辩论中, 针对《西游记》的诠释所引发的冲突充分印证了中国人对事物的理解, 不仅从表面, 还善于从其背后挖掘真正的思想内涵、人物特色、精神实质、发挥想象认识事物。而西方人善于论证、推理, 从而得出观点。对方对孙悟空进行了出乎意料的理解分析, 让人无法接受, 认为孙悟空是暴力的形象, 而在中国他是一个无所不能, 降妖除怪的英雄人物。

当今, 是一个日趋开放的世界,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愈加紧密, 不同国家, 不同种族之间的交流也日益密切, 这从中伴随的差异与冲突也油然而生, 然而我们若以宽容的态度去深入理解, 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感受其文化本质, 用沟通去化解矛盾, 多一份尊重, 多一份信任, 多一份平等, 我想这种由文化差异而引发的冲突会越来越少, 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也逐步会迈向融合。让我们一起努力, 共同谱写中西文化的和谐篇章。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

[2]李小霞, 叶定国.电影刮痧的跨文化解读.

中西方电影的差异 篇8

两种文化的差异主要从电影中老朱与玛莎的不同生活方式来反映。这其实也是两种文化意识形态的形而下的表现。老朱与儿媳玛莎在生活作息、饮食口味、娱乐运动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两者之间的生活矛盾或者文化差异在日常 生活之中逐渐的暴露出来。老朱喜欢用太极拳和静坐的方式来修身养性, 玛莎则用有氧运动来健身 ;老朱喜欢听京剧, 玛莎则专注于自己的小说创作 ;老朱喜欢吃米饭加肉, 玛莎则为了减肥吃素 ;老朱在用微波炉的时候不小心将锡纸放入, 遭到了玛莎的指责, 老朱在听戏、练太极的时候, 影响到了玛莎的小说创作, 饭桌上老朱出于关怀给玛莎夹菜却遭到了玛莎的拒绝。同样在对待孙子的方式上两人也有原则上的冲突。这个时候的矛盾是处在上升阶段的, 还没有达到爆发的顶点。随着剧情的发展, 玛莎在老朱为其把脉时出现胃出血, 两种文化的差异开始出现升级的态势, 加之老朱的走失, 导致两种矛盾在儿子晓生身上达到了集中性的爆发。

两种文化的差异与冲突还体现在意识形态与处事方式的层面。影片中意识形态的差异是在老朱与玛莎彻底的闹崩之后, 顾及到儿子的处境而离家到外打工的时候表现出来的。这里的冲突主要是老朱与中国老板的矛盾, 中国老板的意识当中是完全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他的所有思维方式都是以资本、利润为原则。李安对中国老板的角色安排, 实际上是抽离了西方传统的精神文化承载之后而孤立存在的重商主义文化意识的集中体现。在中国老板的意识当中, 没有自由、平等、民主以及博爱思想的体现, 完完全全的以利益作为行为处事的出发点, 对员工毫不尊重的指责, 对老朱不留情面的呵斥。这种看似带有西方个人主义竞争意识的文化形态在内容上是空洞而冰冷的, 算不上真正的西方文化意识, 只不过是片面的走了某种文化特性的极端而已。在老朱的意识里, 尊老爱幼, 还有彼此谅解才是正确的处事方式。但是, 这却在餐厅老板的优胜劣汰的竞争原则之下被羞辱的一无是处。老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遭遇了现代重商主义的攻击之后采取的处事方式, 是典型的中国哲学解决之道。即以不变应万变, 用太极拳的纹丝不动的功力来击败了中国老板找来的中国流氓和美国警察。最后, 老朱被警察带走了, 也反映了美国是法制社会, 与中国文化中讲人情, 重道德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处事方式。

影片也存着中西文化之间的共同点的表现。比如说在家庭观念上, 两种文化中都有对家庭意识的强调, 都非常注重家人之间的团结与和睦。这是在老朱与玛莎身上都有体现的。例如, 晓生喝醉之后, 老朱与玛莎都给予相应的关爱、同情、与理解, 以及两者共同把晓生弄乱的厨房整理干净。包括老朱用主动离开的方式来维护整个家庭的和睦。以及后来玛莎写的以中国劳工为题材的小说获得好评, 并在烹饪的时候学做中国的食物, 都证明两者之间在彼此的差异上获得了理解。最后, 玛莎从丈夫那里领会了推手的韵味与含义。影片最后,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参与到老朱的太极拳课程当中, 也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在西方的语境中得到吸纳与认可。

从形而上意义上的文化层面到形而下意义上的生活层面, 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凸显出各自鲜明的特色。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哲学, 西方文化的核心是宗教。两种不同的思维意识与行为方式尽管在处理同一件事情的方式上存在着二元对立的冲突, 但是在最终的目的上还是一致的。中国文化是一种老成持重的文化, 或者说叫做老年文化 ;而西方的文化, 特别是美国的文化则是年轻人的文化。在影片中, 代表中国文化的老父亲, 与代表美国文化的玛莎是两种文化的象征符号。老年文化在处理问题上是在中国传统哲学上把握了阴阳兼顾, 动静结合, 主体与客体的和谐统一的过程中以阴守阳, 以静制动, 以内调外的宗旨来安身立命的。这种处世方式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人的文化、历史、人文、地理的基因当中。是国人在两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对客观世界的冷酷与残忍所总结出的一套明哲保身的哲学方式。而西方的哲学态度 在运用与实践时, 相对于中国传统的哲学态度则简单得多。西方的文化理念永远都是在二元对立的斗争中实现的, 真与假, 善与恶, 美与丑, 永远都不可能实现调和的, 人在面临抉择的时候, 必须在斗争中寻找矛盾解决的方式。因此西方的文化是以张扬个性, 实现自我的积极态度来处世的。所以, 西方人在性格上更为外向, 而中国人则相对内向。哈姆雷特的苦恼——“存在还是死亡, 这是一个问题”是对西方思维态度的典型总结。

由此可见, 中国的传统哲学及文化理念是从发展、变动的思维角度来看待问题的, 正如《庄子》中塞翁失马的故事, 一件事情发生了到底是好, 还是坏, 在做这样的解答时, 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他不会给出直接的答案。如果按照西方人一样的思维模式来作答的话, 那么丢失了东西肯定不是一件好事。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很简单, 西方人的处事风格也很简单, 因为中国哲学讲究的是“易”, 也就是变化, 此时的不好不见得在彼时也是不好的, 此时的好不见得在彼时就是好的。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解决问题的观念意识难免会令西方人费解。如果明白了这个问题, 那就很好解释为什么中国人与西方人在性格气质会出现如此之大的差异, 有时候甚至是冲突。西方文化在对自由、平等、民主的追求之中实现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在现实存在中的价值与意义, 中国文化则把自由意识 (庄子的哲学中有所体现) , 平等意识, (释家的众生平等观念) , 民主追求 (儒家的仁爱思想) 融入到具体的处世态度当中。只不过是鉴于不同的文化语言, 在表达上没有向西方词汇那般精准明确而已。在中国近代以来发生的一系列政治与文化革命, 其实针对并不是中国传统的文化意识与哲学理念, 而是统治者管理下所造成的贫穷与羸弱, 文化是无辜的, 哲学是无辜的。因此, 争执中西两种文化形态孰优孰劣是毫无意义的, 因为文化之所以是文化是因为它在起源上是本着光明、信心、幸福、希望的基础作为人类存在的目的诞生的。当人性的野蛮、欲望的扩张、功利的追求开始泛滥于全球各地的时候, 各种文化理念开始在政治与经济的囚笼中被无辜的审判与划分等级。

论电影翻译之中西方文化差异 篇9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个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价值冲突与多元化选择之下本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挑战。我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实行全方位的开放格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急剧变化。人们在文化艺术审美与创作、文化思想交流与融通、文化作品的创作与推广等各方面都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局面。电影作为一种世界性、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在各国的文化交流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日益彰显出来。然而,从整体来看,电影翻译事业在我国文化教育界尚未得到充分重视,电影翻译的整体水平也不高。

2 新时期电影翻译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遭遇到的主要问题

“归化与异化是折磨翻译者的两难选择”(王东风,2002)。所谓的归化,就是指电影翻译中如何更加妥帖地转化为本民族语言,转化为符合本民族认识习惯的形式。但是在电影翻译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电影翻译中由于过度追求翻译“归化”,结果导致形式和内容脱节,让人们读起来觉得不伦不类。譬如看到一些抗日电影片,当看到有些日本军人说着极其流利的汉语时,总让人觉得不舒服。而反之如果翻译的不恰当,中国观众又会觉得演员的语言听起来太生硬、不自然。因此如何掌握电影翻译的度,做到既忠实于作品原来的文化精神,又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能够领略到一部影片的艺术特色,就成为电影翻译中的难题。在翻译实践中,翻译人常常遇到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不同的审美价值取向给电影翻译带来的巨大挑战。审美是人类独有的一种复杂而高级的活动,包含了复杂的感觉、心理、思维、情感等一系列多样化而又统一的精神活动。文化的多元性也同时决定了人们在审美价值取向上的多元性特征,翻译者必须懂得在不同的审美价值取向中把握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解读艺术作品的基本倾向才能取得良好的翻译效果。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生命文化,生命与生活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底蕴,因为美总是来自于一种善的价值取向;而西方主流文化则认为美学独立于生活之上,和生活有着清晰的界限。这种基于文化价值取向方面的根本差异,作用电影作品中就形成了不同文化情趣的电影作品。如何理解这两种审美取向之间的转换关系,对于翻译者来说,首先需要具备很高的哲学和文学修养,仅仅掌握专门的翻译技巧,是不足以准确实现这两种不同价值观的忠实转换的。

其二,思维差异性是电影翻译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对于电影翻译来说,基于文化性格的差异性导致的思维的差异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对于翻译人而言,自身必然因为接受教育的背景不同而存在着思维方面的差异性,其在翻译中需要自觉地克服这种差异性,以达到在语境用意上最佳的揭示电影作品的核心精神;其二表现为对于观众的影响方面。由于观众在欣赏电影时会带着强烈的主观性,他们对于一部电影作品的认知和评价会因为其审美取向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在电影翻译中一定要考虑到观众的心理感受,否则就会导致电影翻译的失败。翻译家傅雷曾说:“东方人和西方人的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东方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惟恐不尽,描写惟恐不周”(龙千红,2007)。东西方文化中思维差异的根本不同,导致人们在对评价电影作品时,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如何调和这种认识,是电影翻译人应该注意克服的问题。

3 策略

东西方文化价值取向的根本差异,客观的形成决定了电影翻译中应给注意的基本原则。

其一,尊重中西方文化差异,以正确的态度和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在强调文化互补中解决这一问题。任何文化的形成过程都包含着核心价值观思想的形成与积淀,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与价值多元性特征日益彰显,电影翻译者面对东西方文化价值观之间的巨大差异,要学会将文化背景寓于电影翻译之中,在翻译中能够有机地将不同文化精神融入具体的语言语境之中,它是观众更恰当地体会和更深刻准确地理解电影的辅助手段。在电影翻译中文化背景和电影翻译共同服务于同一个观赏目的,即真正发挥语言表达思想、交流感情之功能,提高观众跨文化欣赏电影的能力。

其二,增进文化交流、提高翻译水平是对于翻译者完成自身使命的必由之路。不同的文化形态既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电影翻译人要善于区分不同文化的利与弊属性,以中西互补、兼收并蓄的态度审视不同文化的文化价值功能,才能真正做到双方文化的相互借鉴、相互交融。在电影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电影翻译人需要深刻地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并能够设身处地灵活变换翻译规范,以实现不同话语之间的转换。

参考文献

[1]龙千红.论电影对白翻译中人物形象的再塑[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

中西方电影的差异 篇10

一、“直觉性”与“逻辑性”

“直觉性”,是指通过静观、体认、灵感、顿悟,未经严密的逻辑程序,直接而快速地获得整体感觉和总体把握。

“逻辑性”是指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客观世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东方思维具有“意象性”特点,因为悟性:直觉思维的核心,通过感觉、体验、意会、领悟,以“尽心”、“体道”、“体物”,“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求简捷而缺推理,靠灵感而非逻辑,重直觉而轻论证,用形象化语言思辩。

西方思维具有“实证性”特点,因为西方中世纪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经院哲学,也未能从根本上否定理性和形式思维的作用,依然主要运用形式逻辑的模式,从教会的《圣经》出发,对上帝的存在采用演绎推理加以证明。

在电影“刮痧”中法庭上,大同满怀深情地凝视法官,真挚而忘情地诉说着他的责任,他作为一个移民家庭在美国生活的艰辛与不容易,同时也表达着父亲对于家庭的责任和自己对儿子的爱与期望,责任与关怀,而此时,他的妻子一边听着大同的申辩,一边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接下来控方律师发言,证人和证词一个又一个地出现,使许大同百口莫辩。控方雇佣的律师在法庭上描述《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别人种了九千年的桃子,……一个野蛮顽劣的猴子,竟然被许大同在电子游戏中描绘成英雄”,他以此来证明许大同的暴力倾向。听着美方律师对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与道德规范的“新解”,许大同最后终于失去冷静和理智,咆哮着扑向控方律师,也正因为此,法官当庭宣布剥夺许大同的监护权,不准他与儿子见面。这足以反映了中美不同的思维方式。

在中国传统的思想中,首先,一位父亲对儿女的爱是深沉的、不容置疑的,大同满腔激情诉说自己的责任和关怀时,中国的法官一定会为之动容,这是中国的直觉性思维,大同也是用中国性思维想要争取法官的支持。其次,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被曲解,大同的失控和咆哮,在中国人的思想里,是一种对祖国的热爱。然而在美国这样的西方思维人严重,只有证人和证词才能作为案件的关键,他们需要严密的思维分析来进行最终的判断。

二、伦理型与认知型

连淑能理论中认为,东方思维:伦常治道,确立和论证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长幼有序、朋友之信。宗法制的伦理道德、治国安邦。西方思维:自然或宇宙一直是智者研究的独立对象,从宇宙获得真理、掌握知识、拥有智慧;注重认识自然、探索自然、征服自然。

中国文化属于人文文化,重人伦,价值取向以道德为本位,旨在教人怎样做人;人文精神以人生为本位,富于人文意识,注重人的伦理道德修养,追求社会秩序安定和谐。而西方文化属于科学文化,重物质,轻人伦,价值取向以功利为本位,重在人怎样创造物。

在电影《刮痧》中,主人公许大同作为一名中国人,他完全按照中国的传统方式来教育他的儿子丹尼斯。在举行颁奖典礼的现场,他的儿子和他老板的孩子保罗打起来了,知道此事后,他不管不顾,便让自己的儿子像保罗道歉,丹尼斯不肯,作为父亲的许大同便动手打了丹尼斯,这是典型的中国式教育方法,但其实,丹尼斯先动手打人的原因是保罗说他父亲是个笨蛋。中国人的思想里,做错事了,就要道歉,无论是谁的错,不道歉就要打孩子,以暴力手段来强迫孩子认错。但在西方人的观念里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人权是最重要的,无论如何都不该打孩子。但同时,主人公在后来的故事发展中也提到,他打孩子,这种教育的方法是为了向对方表示尊重。包括后来的刮痧事件,明明是主人公许大同的父亲给丹尼斯刮的痧,但是考虑到父亲的老友刚刚因为突发心脏病离世的伤心,同时也担心父亲的身体状况考虑到父亲的感受,决定说谎,称给儿子刮痧的是自己,这也体现了中国人属于伦理型的思维方式。

三、“内向性”与“外向性”

东方思维具有“内向性”特点,人们缺乏与外界的联系,思维比较闭塞,并且知足常乐。

西方思维具有“外向性”特点,人们更有征服的勇气。

大同的儿子丹尼斯打了上司的孩子,大同要求孩子道歉未果,出于教育孩子,就打了丹尼斯,可以看出中国人容忍礼让的性格特征。

中国人的思想是,安分、知足容忍礼让。由于爷爷为孙子刮痧,大同被冠上了“虐子”的罪名,然而美国没有时间和兴趣去了解中国的这一治疗手段,它只按照自己的行为方式判断,这体现了外向性思维导致西方人求变的心理和好动的性格。他们性格中体现了好争、好斗,征服世界态度,所以导致了强行按照自己方式办事的行为。这都反映了中美不同的思维方式。

中西方艺术的差异 篇11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可以说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但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电影、电视、影碟机及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娱乐文化方式丰富多彩,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受到极大的冲击,但戏曲艺术家也在积极地寻求创新之路,极力地改变着戏曲艺术的不乐观的现状。

与此相对应的是,音乐剧这种以戏剧(尤其是剧本)为基石、以音乐为灵魂、以舞蹈为重要表现形式,并通过三者的不断整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娱乐产品,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商业奇迹,也使音乐剧成为当代最重要的、也是最具商机的表演形式之一。很多剧目都被中国观众熟悉,都是在剧场大获成功后又搬上银幕并荣获多项奥斯卡奖的音乐剧。这些经典剧目虽上演数千场、历时数十年,却依然如日中天,继续创造着艺术和商业的双重奇迹。

二、从音乐舞蹈和舞美方面比较中国戏曲和美国音乐剧

(一)音乐

虽然两者都是以音乐为主要表达方式,但有着明显的不同,我将以两者的特点进行区分:

1、戏曲中的音乐

戏曲音乐是程式化的音乐,从戏曲的称谓构成上看也有很重的音乐成分,其“唱念做打”的基本元素也都是建立在音乐基础之上的。无论哪一个剧种或哪一类声腔,它们都必须遵循一定的音乐结构原则。从整体而言,300多种戏曲,几百年的声腔繁衍,实际上仅有两种基本结构——曲牌联套和板式变化。

戏曲音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依字行腔”的创腔原则决定其对方言的依赖性很强,因而,我们可以很快从戏曲音乐中判断其剧种。对于戏曲演唱来说,“声以字为根,腔以情为本”,戏曲声乐最高的美学效果是韵味。

2、音乐剧中的音乐

戏剧性。为了表现舞台故事而创作的有关音乐,常常综合了多种形式、多种风格,特别是常常把歌剧、轻歌剧和爵士乐整合为一个有机体。对演员特别强调角色性格的塑造,唱中有说,说中有唱,表演、说白、形体动作都从“戏”出发,从人物出发。

现代性。在音乐方面,不再坚持美声唱法,而是用最符合当代观众需求的唱法。所以,早期有爵士乐为主的音乐剧,后来有摇滚乐的音乐剧、有乡村音乐的音乐剧。

多元性。音乐不拘一格,不受任何公式化模式的束缚,音乐传统有爵士、摇滚、乡村音乐、迪斯科、灵魂乐,也有大混合式的作曲;有偏向歌剧的,偏向轻歌剧的,还有时事秀。

国际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全球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强,音乐剧中的音乐也比以往更具备了国际性的特点。许多作品不仅对过去音乐的传统创作进行了创新,更大胆地引入了许多异域音乐元素,这愈加使得音乐剧成为一门兼收并蓄的艺术。

(二)舞蹈

戏曲与音乐剧都是以舞蹈动作为手段进行表演的。

1、戏曲中的舞蹈

舞蹈是戏曲表演的重要部分,始终与戏曲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戏曲是建立在东方写意美学基础上,属于表现派戏剧表演体系,一般是运用“程式化身段动作”加以表达,且注重以外部动作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传统戏曲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十分重视以舞蹈美来解释舞台行动和戏剧逻辑,用舞蹈之美来再现生活和铺叙人生。戏曲舞蹈的语汇是很丰富的。戏曲演员要调动起自身肌体和精神的一切因素,实现美化和舞蹈化,而且服饰、道具等,也都参加了美化和舞蹈化的创造。

2、音乐剧中的舞蹈

音乐剧讲究演员在舞台上形体动作的放松自然,尽可能地接近生活原型,因而是写实的、生活化的。讲究演员在角色创造中对于人物性格和情感的真实体验,要求演员进入角色的特定生活环境和内心世界,按照人物具体性格和情感特征“再现”生活,尽可能做到真实可信地表现人物。在舞蹈创作上,音乐剧没有程式化,可根据剧情的需要对舞蹈的种类有不同的选择,还有一个参考因素就是观众的喜好。音乐剧的舞蹈也随着潮流和时尚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在音乐剧的创作中,是根据不同的题材以及创作者们所想达到的演出效果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舞蹈类型。

(三)舞台布景

1、戏曲中的舞台布景

中国戏曲是一种写意的舞台艺术,它不是写实的,甚至排斥抽象的实貌。这决定了戏曲舞美的写意性。它没有繁复的舞台布景,没有眩目的舞台装置,它上面只有简单的桌椅,甚至空旷的舞台。

戏剧情境全由演员的虚拟性动作和程式化表演完成,可以说,舞台脱离了演员的表演,仅仅是一个纯物质的戏台。通过演员的表演,推动剧情的发展,指示剧情展开的空间与时间,使时空变换空灵随意,人物活动的场所和环境,是靠演员通过唱念直接叙述出来,舞台上种种装置的具体表现对象,也随着演员的表演自然而然地发生种种变化。

2、音乐剧中的舞台布景

音乐剧是主要是用华丽恢弘的写实环境,帮助演员进入规定情景,也为观众带来生活在剧情幻觉中的感觉。现代科技的许多成果被应用到舞台中来,从而为我们创造了布景、道具越来越精美,气势越来越宏大的舞台奇观。比如《歌剧魅影》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长盛不衰,除了剧情惊险和扣人心弦的戏剧悬念外,舞台布景的功劳不可抹杀,它不仅再现了巴黎歌剧院的富丽堂皇与幽暗神秘,且在舞台上设计了重重机关,带给观众强烈的视听震撼。

三、小结

中国戏曲和百老汇音乐剧是笔者很喜爱的两种艺术形式,通过本文对两者审美差异的研究只是一个起点,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笔者将深入地了解两者所蕴藏的文化性质和哲学根源,进一步研究两者的文化整合。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第3卷)[M].北京:商务出版社,1979.

[2]居其宏.我为你疯狂[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毕岚.试论中国戏曲与欧美音乐剧的审美差异与文化整合[J].武汉大学艺术学系季刊《珞珈艺林》, 2003(11).

[4]梅兰芳.中国京剧的表演艺术[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

从电影名称翻译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篇12

1 电影名称翻译中体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1.1 中国人注重唯美

东方文化从古至今喜内敛谦虚, 中国语言则偏重委婉, 唯美, 所以从古至今流传了无数的名诗雅作。而西方文化则刚好相反, 属张扬豪放型, 并且他们的文字也比较简洁。这些从东西方人的性格与语言上都有所表达, 同时这些差别在电影的命名上也都有所体现;中国人比较喜欢唯美, 内敛, 诗意的名称, 比如《满城尽带黄金甲》、《花样年华》、《长恨歌》、《霸王别姬》等;而外国人则比较喜欢轰动、刺激、速度、科技、简单且有冲击力的电影名称, 比如Taxi (《的士速递》) 、Predator (《铁血战士》) 、Transformers (《变形金刚》) 、Saw (《电锯惊魂》) 以及Ghost (《人鬼情未了》) 等。

作为一种艺术门类, 电影通常倡导给观众带去美的感受。以电影Beautiful Girls为例, 该名称可以简单的按照原意译为《美国女孩》, 但是在中国自古就有才子佳人的美妙说法, 因此将电影名翻译成《美国佳人》则透露出女性含蓄的内在和外在美。影片Away From Her讲述了一对相濡以沫共同走过四十多年光阴的夫妻, 因女主人公老年痴呆, 遗忘了记忆中的美丽爱情, 甚至于爱上别人, 男主人公在伤感中也逐渐离开妻子, 两人的感情出现了渐行渐远的裂痕, 但最终是个完美的结局。原片名Away From Her暗指由于爱人对他的依恋与情感的消失, 影片的中文译名《柳暗花明》从字面上看似乎与Away From Her不搭界, 但实际上却很好地概括了这个故事, 简单显露出故事经历一番风雨后一定会是个美好的结局, 顺应了我们中国人的一种审美观以及注重唯美的观念。“柳暗花明”摘自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含蓄而又诗意地表现了这对夫妻绝望之后重获希望的喜悦。无疑, 波荡起伏的名称加上波荡起伏的故事情节成就了这绝佳的一切。再如, 影片Waterloo Bridge的经典译名《魂断蓝桥》, 运用四字格结构的表述使观众深刻感受到那将是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魂断”二字暗示悲剧性结局, “蓝桥”取意中国黄梅戏折子戏《蓝桥会》, 同样讲述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蕴含并迎合了中国人的爱好取向, 同时包含了中国文化。否则只看篇名人们会直接以为Waterloo Bridge是部与滑铁卢战役有关的纪录片, 而没有特别的内涵或联系意义。可见《魂断蓝桥》这个绝佳的译名既体现了东西方文化上所联系所包含的意蕴的差异, 也表现出东西方对于文化在语言上所表达出来的内容含义不一样。

1.2 四字法则

中国文化喜四字成语,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 是汉民族长期的社会和文化生活的积淀, 是种浓缩的语言和文化。四字能很好地体现语言也传递了文化, 在文化和语言上占据了相当高的地位。因此在电影名称翻译中, 四个字的电影名称也具有一定的优先权。因为四字短语读起来朗朗上口, 且容易记忆。比如Next (《预见未来》) , Speed (《生死时速》) , 再如The Age of Innocence (《纯真年代》) , Moon Light (《披星戴月》) , Old Wives for New (《旧宠新欢》) , Love Me Tenderly (《铁汉柔肠》) , Die Hard (《虎胆龙威》) 等等。这些译名不仅简洁流畅、雅俗共赏, 很好地用四字式来传达了原片的思想意境, 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而且言简意赅、朗朗上口, 符合中国人的喜好特性。

1.3 宗教文化

中国人信仰的是佛教, 道教和儒教, 在中国人的心中, 天上有玉皇大帝、观世音菩萨等神仙。西方人则大部分信仰基督教, 伊斯兰教等, 他们心目中的神只有耶稣和真主。尤其在英美文化中, 人们最了解的就是《圣经》。所以在电影名称翻译时要特别注重不同宗教文化的沟通, 也就是说尽量能够使人们通过电影名称的译名了解电影本身要表达的故事内容, 将中西方的神人文化进行融合。比如电影Seven, 只看片名, 如果直译成《七》, 那么中国的观众将不知所云, 但是西方人则明白人生来是带有原罪的, 因此将该电影名称翻译成《七宗罪》则既忠实了原英文电影的本意, 也使中国观众对电影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再如电影Babel, 根据发音我们可以把该电影名翻译成《巴别塔》, 但是同样中国的很多观众不知道何为巴别塔, 也有更多的人不知道巴别塔的故事。在《圣经》中, 巴别塔是人类团结的标志和象征, 因为塔尖通到了天上, 触犯了上帝, 所以上帝搅乱了他们的语言让他们从此不再和睦并遭受种种不幸。Babel (巴别) 意为“混淆”, 这就是此片片名真正的意思, 及通过混淆语言来使人们分裂。那么, 不遵从音译的原则而将该电影名称译为《通天塔》, 则至少部分的简洁的阐明了该电影的内容, 并且留下一部分空白留给观众去猜想电影的其他内容。因为即使在中国的文化中, 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塔通到了天上就是触犯了某些规定或法则, 是对上天的不敬。因此《通天塔》会让中国人很容易去猜想塔如何通到天上或者是其所引起的后果。

2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 电影名称的翻译对电影本身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翻译得体的电影名称不仅可以画龙点睛的讲述该部电影的主要内容, 而且可以有时给人带来无限遐想, 有时可以给人带来美的感受, 有时则也向人们暗暗地传递出一种文化, 使得每一部电影都有了独特的魅力。因此, 在电影片名翻译过程中, 我们应该考虑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 从而使译名能够更好的为该部电影增光润色。

摘要:中西方文化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电影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电影名称的翻译反应出了中西方在语言文化方面的不同偏好。本文拟通过对比中西方电影名称的翻译, 探析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电影名称,翻译,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上海外国语学院报, 1998 (2) :12~1 9.

[2]何宁.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纵横谈[J].上海科技翻译, 1998 (3) :38~39.

[3]贺莺.电影片名的翻译理论和方法[J].外语教学, 2001 (1) :56~60.

上一篇:非理性思考下一篇:入侵检测策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