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思考

2024-10-12

非理性思考(共12篇)

非理性思考 篇1

学生非理性的激愤情绪是体育课堂教学中突发事件的一种形式, 它往往会造成学生对教师的抵触和不信任等行为反应, 不仅会给师生关系的和谐蒙上阴影, 也直接影响和干扰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那么, 如何才能科学而艺术性地处理好师生之间的这种冲突呢?

【案例】

一次体育课上, 当慢跑热身阶段快要结束时, 队伍的后半部分开始变得混乱, 影响了热身活动的顺利进行, 我当机立断, 安排后半部分学生补跑一圈。大部分学生都听从了我的要求, 但有一名叫璐璐的女生 (后来知道她是今天的值班班长) 坚持认为, 她没有违反课堂纪律, 对补跑提出强烈的反对。由于当时面对的学生较多, 很难准确判断责任是谁, 最终我还是采取“罚众”的手段。然而, 令我没有想到的是, 当她跑完一圈后并没有停下来, 而是继续跑下去, 我知道她是用这种方式表达对我的“抗议”。此时, 其他学生也都在看我如何收拾这个局面。最终, 她被我强行拉住。我意识到, 现在任何的批评和说教都已经不可能被她接受了, 继续处理只能影响到课的继续, 因此我决定采用缓处理的方法。既然她现在不想上课, 那就先让她好好思考, 课后再找时间单独处理。同时, 为了让她能够尽快平静下来, 我还专门安排一个平时和她相处得非常好的女生陪着她, 做她的思想工作。

课后, 我从班主任那里了解到, 该学生生活在单亲家庭中, 虽然她平时性格比较开朗, 学习成绩较好, 还是值日班干, 但她特别害怕受到别人的歧视或不尊重, 性情容易波动、暴躁。了解了她的一些背景后, 下午我约见了她, 虽然还能看出她不悦的样子, 但情绪却明显好了许多, 显然, 和她谈话的时机已经成熟。通过谈话得知:她是值日班干, 怕在其他学生面前失去面子, 以后没有威信管理班级, 才与我“吵起来”。对此, 我当时只是针对性地提了下述两点:“第一, 你是一名班干部, 老师和同学们都信任、尊重你, 而你在班级中出现违纪现象时, 不但没有负责任地予以及时控制, 而且在老师处理违纪现象时没有树立榜样, 这不仅带来了负面影响, 影响了课堂教学秩序, 也辜负了老师、同学们对你的期望, 换句话讲, 就是缺乏尊重意识, 包括对老师、对同学、对班级和对你自己的尊重意识;第二, 在你不接受处理而影响班级上课的时候, 老师没有在同学们面前处理你, 不是一种妥协, 而是怕你在同学们面前失去威信, 因为你和大家一样需要尊重, 对于这点, 我做到了, 你做到了吗?”当听到这里时, 她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在第二次体育课上, 她真诚地向全班学生表达了歉意, 赢得了全班学生的掌声

【思考】

第一, 要理性看待, 更要严格教育, 做到宽容而不迁就

未成年学生正处在成长过程中, 人生观、世界观有待于形成,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违规行为。在教学中, 可以允许学生犯错误, 但对学生的错误思想和行为不能迁就, 必须予以严格教育和纠正。体育课堂是对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地方,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场所。在体育教育过程中, 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违规行为。

第二, 教师要善于调整情绪, 抑制冲动, 根据情况及时控制事态

当学生产生非理性激愤情绪时, 许多教师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保护自己的师道尊严, 如何解决教师威信受到的挑战, 也因此, 为了挽回面子, 往往采用权威性的姿态强行要求学生纠正错误, 甚至用非理性手段给予学生严厉的体罚。事实上, 这种处理方式非常容易给学生的心理带来负作用, 无助于学生真正接受教育, 教师的威信也必将大打折扣。所以, 面对如此情况, 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 抑制冲动, 一方面对违规言行要及时处理, 防止事态扩大;另一方面, 要用严肃而柔和的态度缓解学生的对立情绪, 待情绪稳定后再进行相关的处理。

第三, 了解学生的背景, 关注学生的差异特点, 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 学生的个性和见识也随之增长, 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并且自尊心特别强。所以, 教师在处理学生非理性激愤情绪时, 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性别、个性等差异性特点, 做到因人、因时、因地、因事而异, 既要达到教育的目的, 又要避免学生身心健康受到伤害。

第四, 循循善诱, 运用程序“诘难”的对话方法处理冲突事件

所谓“诘难”, 就是运用合理的论据驳斥不合理的陈述, 以引起对方对合理论证的共鸣。诘难不等于说理, 学生听惯了教师的说理, 所以常常表现为对教师说理的排斥情绪。而诘难的重点在于论据是否有力, 是否能真正打动对方。诘难要有合理的程序, 首先, 教师在处理学生之前要把有关处理事由、制度规定、道德准则、相关证据等事先告知学生, 并给予其充分的辩论机会, 让他们感受到公平、公正。其次, 教师要有换位心理, 要具有同理心, 承认学生认为的事实和合理部分, 在此基础上指出其不合理之处。另外, 教师举证论据要充分, 令人信服。

非理性思考 篇2

谈及欲望,人们总是有不同的看法。每个人都有欲望,可是对于如何运用,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态度。有人因为欲望而获得成功,有人却因为欲望而身败名裂。确实,欲望可以催人上进,使人变得奋发,走向成功;欲望也可以迷惑心智,让人变得贪婪,走向低谷。

古有刘邦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欲上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存库,还军霸上”“与父老约三章耳”他入关后的一系列措施,为他赢得民心,获得楚汉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基础。如若他当时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贪图享乐,欺诈百姓,那他拿什么赢得民心,对抗项羽?是他对欲望的控制,是他的理智,终使他获得成功,成为一代帝王。

刘邦,无疑是在与欲望斗争中的赢家,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禁得起欲望的诱惑。前段时间连续几起高官贿赂案,牵连许多干部被撤职,他们借职务之便,收人钱财,谋害社会,最后被法院查办,名利毁于一旦。还有些著名运动员,为了获得金牌,注射兴*剂,满足对金牌的欲望,可是结果呢?照样被警察关押,再也不能站在梦想的舞台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他们都被欲望蒙蔽了双眼,最终断送了自己的一生。

况且,欲望乃与生育来,人人皆有。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物欲纵横的世界,对金钱的欲望,对美色的欲望,对名利的欲望,对知识的欲望……稍有不慎就会使我们卷入欲望的漩涡,再也逃脱不出来。

这不禁让我想到风筝和线,风筝向往自由,总是想飞的更高,逃脱线的束缚,可若真的有一天剪短了线,那风筝也难逃过跌落的命运。

理性思考,感性写作 篇3

乡间文化的坚守与流失

杨晋林的《北路梆子》事关传统文化。那种乡村记忆很中国也很自我,祖先的文脉始终淌在血液里,现实带来的文化冲突,那些独特的挽怀与留恋,绝对值得我们去观照,从而也引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考量与深思。它不仅使人想到了国粹京剧,迤逦温婉的昆曲,可以放开嗓子吼的秦腔,以及流转燕赵大地的河北梆子与评剧,设若不是那些艺人执著的坚守,已经很难想象会是什么样子了。传统文化势必会遇到流行时尚的冲击,根源是时代变化导致人的精神需求也在变,中国上下五千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留下的文化遗产数不尽,但山西的杨晋林,偏要满怀深情地撕碎给人看。

古戏台梆腔激越,大班子、小班子搅得关里关外风生水起,“山乡庙会如同流水板,村镇戏场梆子腔至晚犹敲”。文化传承首先来自民间,面对时尚却陌生的流行音乐,八十有五的老父还在想着“翠屏山”里的高玉贵,想着那个著名的艺人“小电灯”。古韵悠悠回廊婉转,绝世的情缘如泣如诉,民间情结就这么满怀犹豫在传统与时尚之间演绎着,但那些挥之不去的流连忘返,灿烂夕阳里已如最后的一曲挽歌了。

值得思考的是,那些多么年轻的戏班子,为何又改了路数去挣事宴的钱,无论喜事丧事,唱的已是老戏出儿与流行摇滚的新组合。这种杂交与嬗变,便是作家给出的暗示与深度。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们该说杨晋林在呈现民间文化渐退的同时,更懂得美感只来自没能说出的感性里,作者理性的怀恋与忧患,已经远胜台上的才艺表演了。

一首挽歌照亮家族史

来自广东深圳的达舒,以《胡氏语丝》摘取桂冠。汪氏家宅可悲的变迁,这里已然成为背景,只是这家宅的背后不是别人,而是大名鼎鼎富甲一方的红顶商人胡雪岩。

作为胡雪岩生前至交汪惟贤的后裔,达舒的叙述采用了第二人称,恰是这强烈的个人意味,实现了晚辈对先人的敬重与怀念。她似乎知道有人已写过《胡雪岩》,所以不会重复官场风云,不去写胡雪岩的发家史,更不会写短短3年由盛至衰的倾家荡产。作者只写了胡雪岩的侧面,枝梢末节的文字却见出胡雪岩悲壮的“这一个”,那幅亦真亦幻的剪影,让我们看见了其所以成为红顶商人的必然性。

汪惟贤是谁?是几十年至死不渝跟随胡雪岩的管家。家业破败的最后关头,胡雪岩无条件地将大量房产送给了汪惟贤。“汪家人不能立在白地上!”这不是简单的施舍与馈赠,肝胆相照也绝非一个钱字了得,在那个风云变幻的世界里,男人的友情早已胜过缠绵悱恻的儿女情长,且超越了通常的感恩与信任。

有言“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这个名叫胡光墉字雪岩的人,何以被红顶?唯源自诚信和讲究人脉与义气,始终抱守“有道惟存厚”的人生哲学,正是这些内在的人格品质,使其成为富可敌国的企业家、政治家。在国家民族的危难前,胡雪岩敢以一己之力挑战外资联盟,却偏遇国内商家不和,政府官员相互倾轧,三重挤压导致盛极而衰,这得多大的胆略与气魄。

胡雪岩一生虽败犹荣,既代表了中国企业千百年来的创业史,也是政商权财残酷的博弈史。达舒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无法改变的真理:在财富与权贵面前,黯然退场的肯定是财富。站在当年中国商界“尚未形成的阶层意识”去思考,在这个没有谜面的世界上,胡雪岩“漫漫长路起伏不能由我”的悲凉,以及财富包围下的窘迫,无疑尽显了一个爱国者的悲哀与无奈。因此,胡雪岩的“有道惟存厚”,现实中难以成道便也是必

然的。但真能做到的,又会有几人?

写什么与怎么写,似乎前者更重要。那个记录历史沧桑的老宅子,何以被大片楼房所替代?时过境迁站在毁掉的老宅前,旁观者达舒有权发出自己的声音,尽管那声音也许很微弱,但在女性的情绪里,却始终将思考放在了最前沿。从这个意义说,《胡氏语丝》也是“胡氏私语”,雨丝中那些轻声低诉,恰如一首悲鸣哀怨的挽歌在吟唱。

一只羊又能怎么样

充满生命意识的《二毛皮》,来自宁夏西海固的马凤鸣。“二毛皮”即绵阳羔生长至四五十天的皮子,只因其正值韶华,其皮毛价值自不待言。

马凤鸣以委婉从容的叙事,完成了一只羔羊从生到死的短暂过程。曾经的一只羔羊,历经人类千辛万苦的抚慰活下来,等在那里的阴谋,却是“二毛皮”能卖个好价钱。作品通篇说的是一家养羊人。这羊怎么养?母羊产羔又无奶,母亲像喂养自己孩子一样喂养它,及至母羊下奶,羊羔跪乳,呈现的已是令人难忘的经典画面了。再待羔羊小黑空前恐惧地被宰杀,母羊回来找……文本向我们提出了深刻的悖论:人类生存需要对方付出代价,需要小黑变成珍贵的“二毛皮”,然后再供多少女人风光无限地围起它。

有一处写得非常好,就是同样身为女人的母亲,却从不将它围在自己脖子上。她以母羊的姿态出现,什么都明白,却也是无奈的。

一只羊又能怎样?强烈的宗教色彩不动声色。马凤鸣不仅写出生灵残酷的弱肉强食,也写出了人性柔软的祭祀与慈悲。在这个悖论观照下,你忘不掉的是屠杀前后生动的场面,是母羊专注悲怆的眼神,以及那把锋利闪光的刀。文学不以教化论,但文学绝不是没有立场的,马凤鸣的立场是,只需你能触动那颗跳动的恻隐之心,无论善良同情或怜悯,只要怀有慈悲已足矣。然后,这世界便可以变得公平些。生活中悖论的成因极为复杂,需要心理学及行为学的解读,甚至我们自己也很难说清楚,但它却是真实深刻的。

文学是姿态安静的艺术,也是能够使心灵得到抚慰的艺术。优秀的文学不会“文化撒娇”,更不会以“玩闹”去体现,在感性与理性之间,文学会自觉地给予美学意义的思考与参照。在这个地球已成为扁平的时代,现代人如何在精神困惑背后找到理性的支撑,如何找到隐蔽的本质,不仅需要我们熟悉生活,更需以人性的深刻目光去观照。如何在感性与理性间找到叙述的平衡点,这才是个大学问。

作者简介

“强县放权”的理性思考 篇4

“强县扩权”就是在暂时不涉及行政区划层级调整的情况下, 将部分归属于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和社会管理权直接赋予经济强县, 并且在财政体制等方面实行“省直辖县 (市) ”。“强县扩权”的实质是市县利益关系的大调整, 通过在行政层面上确认和扩大县级政府的管理权限, 突破“市管县”原有的体制性障碍, 解开县域经济发展的束缚, 实现基层政府管理模式的优化。这项改革最直接的成效在于, 其一, 将“市管县”体制下地级市所有的行政审批权限下放, 最大限度地挤压和缩减了行政审批的中间环节, 提高了行政效率, 客观上也为申报当事人减轻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 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其二, 将本属于县市的行政权力和财政权力归还县市, 促使省域内形成扁平化的行政管理结构, 这实际上是把更多“实权”放给县市, 为强者松绑, 以期通过放权实现县域经济大提速。其三, 放权到县实际上实现了基层政府与管理对象的零距离接触, 原本对上负责的行政理念必然转变成为下服务, 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更加凸显。

一、浙江模式的内在机制

“强县扩权”源起于浙江,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15年内, 浙江先后四次放权, 扩大部分经济发达县市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这四轮改革通过优化基层政府的管理模式, 使得市场引力充分发挥作用, 在资源得到充分有效配置的情况下, 实现了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县域经济GDP已经占到浙江省的70%, 成为中国县域经济最发达的省份。在近几年的全国百强县排行榜上, 浙江一直位居各省市区之首。然而为什么在其他一些省份, 强县扩权不但没能刮起一股县域经济飞速发展的风潮, 反而遭遇形形色色的“放权不落地”, 使得本应赋予扩权县的权力没有真正放开, 或者放权后扩权县和原隶属的省辖市矛盾重生。作为强县扩权改革的发源地, 浙江省究竟有何特殊的力量支撑这一轮轮扩权改革顺利推行。

从根本上来说, 浙江的“强县扩权”改革之所以一再深化, 持续的动力支持来源于强社会带来的需求。具体说来, 就是市场化程度较高、县级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 市场主体形成了强大的内在要求。浙江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卓有成效的“块状经济”。“一镇一品”、“一镇一业”已成为浙江块状经济的典型现象。以“块” (县和镇) 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成功, 意味着县域经济和镇域经济的相对重要性和相对独立性不断加强。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 县域经济对地级市的依赖性较小, 在这种情况下, 县级事务经过 (地级) 市政府协调和审批不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另一方面, 县域经济的发展培养了一批具有政治经济素养的企业家, 他们的出现会影响到本地政府的社会经济决策, 并与本地公共部门遥相呼应, 向省一级政府发出“放松管制”的呼声。这是浙江财政“省管县”模式和强县扩权改革得以在夹缝中存续发展的最根本原因。

再则浙江经济以自发的民营经济为主, 国有经济比重低, 相对于其他省份而言, 浙江是典型的“弱政府”, 政府职能相对集中在核心公共品的供给上。政府职能的简化和集中减少了政府分权的阻力。因为如果政府职能越多, 范围越广, 各个政策领域之间的相互作用越复杂, 一个领域的分权化改革往往会在其他领域引发不适应反应, 这使得分权化改革的效果评价有可能被扭曲, 从而得出错误的政策结论。尤其是政府职能与市场分工相对明晰的情况下, 政府职能在不同政府层级之间的再分工对市场经济本身的影响容易控制, 对市场资源的争夺也相对减少, 这样的分权化改革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 扩权改革的成果得以巩固, 改革的层次不断得以加深。

浙江的“强县扩权”改革已经进行了四轮, 范围从小到大, 涉及面越来越广, 改革遵循了先试点、再推广的程序。这种扎实的改革带来了两大好处:其一, 改革试验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知识在协作中产生, 并在体制竞争中被发现和确认。随着县级政府能够越来越独立地处理本辖区之内的社会经济事务, 省政府对放权的信心增强, 这样就有更多的政府职能被放权到基层政府。其二, 试点县在放权后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强大的示范效应, 形成了良好的改革氛围, 充分调动了其他地级市放权的积极性, 甚至出现地级市将多项管理权限下放到辖区内非试点县的其他县级政府的现象。

总而言之, 浙江的“强县放权”改革是在市场经济强大的内在需求之下所引发的行政管理层面的被动改革, 强大的民营经济导致浙江各级政府之间的契约关系相对分明, 因而在财权、管理权剥离、下放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相对较小。而且稳健的改革步伐带来的学习效应和示范效应有利于改革的全面铺开。

二、“强县放权”在诸多省份的水土不服

继浙江之后, 吉林、湖北、四川、福建等诸多省份也寄希望通过经济社会管理权力下放理顺省、市、县三级之间的行政关系, 通过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跳出“市管县”所带来的体制障碍, 通过权力下放减少由于市和县之间的利益博弈而导致的资源损失和不合理配置。行政层级的扁平化和财权、事权相统一在理论上、在实践中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改革的初衷。然而改革当中存在许多不和谐因素, 甚至导致改革的阻滞。以浙江为改革的理想型, 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浙江的“强县放权”可以说是在强社会的背景下, 市场力量博弈的胜利。公共行政层面的权力重新分配是为了回应市场发展的内在需要。这场自下而上提出的急迫需求为改革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相对而言, 有些省份改革路径自上而下。所谓的“强县扩权”改革在这带有更多的扩权强县的色彩, 或者说是基于弱县扩权的目的。它的主导力量和思想来自于上一级 (省级) 政府, 是上级政府基于推动本地县域经济的思路而主动采取的对县 (市) 一级政府的放权行为, 希望通过放权来实现经济实力较弱县 (市) 的快速发展。没有强大的市场需求, 没有民间的改革压力, 放权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三级政府, 特别是市和县之间的利益博弈过程。“放权不落地”, 市级政府以各种方式截留权力这种现象的出现也就顺理成章。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 浙江的“强县放权”改革是在它所特有的块状经济和县镇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在这些地区“市管县”体制无疑已经成为阻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但也不可否认, 在一些辐射能力强的中大型城市周边, 实际上从经济构成、产业界建构来说都实现了紧密融合, “市管县”的体制在这些地方还是能够实现体制设计的初衷, 即以经济发达城市为核心, 带动周边农村地区的发展, 而且对于即将发展成为区域经济中心的城市来说, 这也是必要的前提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改革能搞“一刀切”。

与此同时, 一哄而上的“强县扩权”带来的问题是, 除了在权力流出的市一级政府出现阻滞, 省级政府和县级政府也仍存在很多水土不服的症状。例如, 现有的省直部门管理幅度扩大、管理难度加大, 缺乏与扩权强县政策相关的实施细则。县级政府的人员配备、公务员队伍素质能否胜任, 这些都可能会抵消“放权”的正面效果。

三、浙江经验带来的反思

以上并非说除了浙江以外, 其他省份都不可以实行“强县扩权”的改革, 只不过这种改革不能成为政府意愿主导的、运动式的快速推广运动。浙江“强县扩权”改革成功带来的最大启示在于, 行政体制的变革最大的动力是社会。市场力量突破行政区经济的内在需求, 不仅能够为改革提供合法性, 还是改革的最大动力。换句话说, “强县扩权”所需要解决的是, 当前市管县带来的社会经济管理过程中的权力和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从行政管理的价值上去理解和思考这一改革或许是有意义的, 具体说也就是从如何实现以社会为本位的服务重心下沉、如何运用下放的权力为县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契机。这实质就是政府职能的转变。如果无法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单靠自上而下的行政区划调整来解决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冲突, 最终只会陷入行政区划调整—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的冲突—行政区划再调整的恶性循环。

理性的思考作文 篇5

因为昨天没有办法开新课,我把上周考试的卷子讲了。今天不能不学新内容。带领学生学习了《自选商场》。可是,一天三节课,我不能没有新内容,下午的语文课,我没办法,又开了一课《菜园里》。

今天的课堂还算很好,这些天一直在整顿课堂记录,但是,似乎越强调越不见效果,于是反思,也许不如前些时候那样生动有趣了,缺少了许多游戏,缺少了许多吸引孩子的内容在里面。我越是急迫,好像效果越不理想。今天的课堂,我只是说在效果上有了一点,但是,对于所有人来说,还是有些强迫的意味。

我不想这样子,也许和近来的工作头绪多有关吧。

今天的课堂,让学生坚持训练用完整的句子回答问题。在提问“为什么说在自选商场选东西真方便”这个问题的时候,学生似乎没有什么思考,我自己也没有什么准确的答案,在两个学生回答了之后,我才发现,原来课文里的句子可以变成答案,于是便让他们总结出来三点:商场里东西多,可以自由选择,结账很快。回答的学生说得自然很好,通过总结,也能够很完整全面,甚至按照问题的步骤说出来。

可是,目前的班级情况,回答问题的依然不过是那么几个人,多数人面对需要思考的问题,总是不肯动脑筋。即使理解了,也不一定举手。这是我想不到的,一年级的孩子竟然没有积极性,我就是用小红花来刺激,他们好像连试一试的胆子都没有。我不知道是我缺少表扬,还是他们的性格就是这样。我以为,不应该是这样的,因为,表现欲是小孩子的天性。

下午的课堂,我不想多讲太多内容,因为一天时间里如果学习两篇课文,会让孩子接受不了,于是,只是学习了《菜园里》一课的词语。

学习这个环节,我只是让他们认识词语。认字其实并不是重点,我把这节课又一次当成了游戏,学生反而积极性很高。我让他们一小列读词语,顺利的可以加一分,不顺利的不得分,结果孩子们一个个很激动,一旦过了头,只要一扣分,全体安静。正着来反着来,他们很听话。接下来让他们每组一次机会说除了书上的蔬菜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蔬菜,说了好多,学生积极踊跃,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了。我知道,这样的课堂有可能失控,但是,只要有条件约束,有竞争,就很容易控制。

也许这是我今天的收获之一,让小组竞争,让每个人都和团体绑在一起,这样他们会自觉的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努力。本学期最后一个月,应该再做一个这样的尝试。也曾经有老师建议过这样做,只是没有尝试而已,如今发现效果很好,不妨一试了。

吴应义的理性思考 篇6

在全自动纸盒机与封面机市场,正润拥有不错的口碑和影响力。2014年,正润的年销售额略有下降,它的产量并未下降,概因激烈的竞争拉低了产品价格。吴应义用“恶性”“无序”形容目前市场竞争的白热化。除了拉低价格,一些同行在收款方式上也放低底线。“有的企业只收百分之三十的首付款,就让客户把机器拉走。有的企业甚至把设备租赁给客户使用,只要求客户提供很少的担保金,然后按月收取租金。可以想一想,这些企业应收账款的压力有多大,经营风险有多大。”吴应义说。

市场竞争永远存在,但竞争应该是产品品质与服务的竞争,是企业品牌的竞争。良性竞争才能带来鲶鱼效应,激励企业奋进。这是吴应义对市场的理性思考。面对价格战,正润有自己的原则和操守,宁愿放弃一些不合理的订单。“我们提供设备,帮助客户赚钱,客户应当为此支付合理的报酬,这是最简单的商业逻辑啊。”吴应义认为。然而在生存压力和短期利益面前,商业往往迷失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

“目前这个阶段,反而是我们要好好思考,好好整理的时候。”吴应义说。恶性竞争的漩涡中,正润不会盲目去拼抢,而是回归本身,修炼内功,积蓄薄发的能量。把企业品牌打造好,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让自己成为客户不可替代的选择,这才是正道。

2014年,正润新聘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执行副总,在企业内部升级7S管理,深入挖潜,成本节约与效率提升都见成效。

2014年,吴应义尤其注重销售团队的再培养,构建了一支年轻的、富于战斗力的团队。他严禁销售人员依靠喝酒吃饭这些手段获取订单。业务员应该成功实现产品价值的等价交换,站着也把钱挣了。

“天地盖纸盒机市场正在渐趋饱和,市场需求以后更多地体现在设备的更新换代。”吴应义说。这种情况下,正润更要打安全、稳健牌。小心翼翼,慢慢来,才能持续发展。

2015年,正润还会持续推出新品,也将通过设计改良,为客户提供模块化解决方案。“永远关注客户需求,尤其是个性化需求。当我们不惧麻烦地为客户定制产品,最后会发现个性化需求往往变成了标准化需求,带来更多生意机会。”吴应义说。

会计诚信的理性思考 篇7

一、会计诚信的涵义与现实意义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信观念的思想源远流长, 自古以来就为中华民族所重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诚信是道德资源, 也是经济资源, 在保障交易正常进行中具有重要作用。会计诚信从哲学范畴来看, 是要求会计客观的、真实的反映经济活动, 对外提供真实的会计产品, 取信于会计产品的使用者;从道德范畴上讲, 会计是由具有主观意识的人来操作的, 所以会计由于人的缺陷和不足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假相。因此会计诚信要求会计及相关人员尊重会计、忠诚于会计, 并具有精湛的会计技能, 进而提供一流的会计服务。会计诚信原则在会计行业中的重要性, 如中国现代会计先父潘序伦先生指出的, “立信, 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 也就没有会计”, 把信用作为会计工作的生命线。当今,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 尤其是会计信息越来越被广大投资者、企业管理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重视, 也为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然而, 会计对社会的诚信往往被不同程度地忽视了。究竟会计诚信缺失的根源在哪儿呢?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 社会大环境某种程度的诚信缺失

作为一个国家要维系和发展下去, 除了要靠法律和道德两种手段以外, 还要有一个更基础性的东西——诚信。通常情下, 一个讲诚信的政府, 一个讲诚信的领导, 是治理好国家并使其长久发展下去的保证。

当前会计诚信缺失不是一个偶然现象, 它和社会大环境失信行为有关, 并受其直接影响。规范化的市场竞争秩序要求每个市场主体公平地参与竞争, 而这种市场竞争秩序需要政府来维护。如果规则制定者在制定规则时把一些特殊利益集团置于自己的特殊照顾下, 那么公平的竞争秩序必将受到破坏。一旦市场参与者发现无法从制定的规则中受益或受益很少, 一些违规违法的行为便可能滋生。当前某些地方由于某些原因, 制度规则由于经常变动而缺乏严肃性, 决策具有随意性, 导致人们难以看见较为明确的预期收益, 就使人们行为短浅化, 并有可能采取非诚信行为来获取利益。

(二) 利益的驱动

早在1720年英国南海事件中就已发生公司会计造假的案例, 为什么到现在还有不少公司铤而走险, 屡禁不止。主要原因在于:会计造假的背后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作为动力。他们渴望财富, 企盼升官, 而这一切通过正常渠道实现不了时, 就起心违犯国家法律政策, 依靠做假帐来改变利益格局和分配关系。会计造假的受益人很多, 单位领导、主管部门及政府官员可以因为“业绩优秀”而获取政治荣誉和更高的职位;帮助做假的中介机构可以因为“增加业务”而得到更多的收益;甚至职工也可以因为单位“效益好”而多拿工资奖金……据统计每年在众多对外披露的数据文件中被中国证监会发现做假的微乎其微, 即使被发现, 造假成本相对其造假收益来说微不足道, 在这样的情况下, 又有多少人能自觉地恪守诚信原则呢?企业的目的是利润, 只有当诚信能带来利润, 不诚信会带来损失时, 它才会讲诚信。虚假会计信息的“多赢”构成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在动因。

(三) 会计本身存在的缺陷和漏洞

在日常工作中, 常常看到会计人员为一分钱差错而折腾半天。给人们的感觉会计是一门非常精确的科学, 但事实并非如此, 这是因为会计原则、会计标准的选择主观性较强, 不同的选择将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 这就为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一是会计原则为会计信息虚假提供了操作空间。现代企业财务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会计人员可以通过操纵应计项目的确认时间来制造虚假业绩, 如提前确认收入, 推迟确认费用;还有稳健性原则在实务中主要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存在较强的主观性, 会计人员可以借此高估费用、低估收入来操纵利润。

二是会计工作内容需要凭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来进行, 这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职务上的方便。在日趋复杂的经济活动中, 会计核算方法、程序的选择及财产价值的评估等虽然具有客观的一面, 但还是需要会计人员客观公正的主观判断。如果会计人员不能完全排除利益干扰, 其主观判断就会失去客观和公正, 这就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职务上的便利。

(四) 会计人员及注册会计师缺乏独立性

会计是依附于企业或单位而存在的, 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人员的工作完全拥有着领导权和管理权, 在地位上是从属关系。那么会计人员的诚信、职业道德在工作中能否发挥作用和发挥作用的大小, 与所在单位负责人的道德水准和价值取向密切相关。单位负责人为了达到某种利益目的往往会向会计人员施压, 致使会计人员违背现有会计法规, 在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调查显示, 当前普遍发生的会计做假问题, 大部分是会计人员接到授意或被下强令的, 会计人员一般是不会主动造假的。

会计信息对外披露时, 必须要有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独立性, 当注册会计师为了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和迫于外部压力时, 就会不同程度地丧失其独立性, 从而对委托单位的造假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此, 作为“经济警察”的注册会计师在会计造假中有时发挥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维护和提高会计诚信水平的措施

加入WTO后, 在一个注重信用的世贸环境中, 一个国家的信用体系就成为其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而会计诚信作为国家信用体系的一部分, 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治理会计信息失真, 重建会计诚信我们必须从源头上着手, 多管齐下, 标本兼治。

(一) 加强道德教育, 启发人们的良知

在全社会开展持久有效的诚信道德教育, 唤醒人们的道德意识。“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不义之财, 取之有害”。要让人们意识到非诚信行为是占小便宜吃大亏, 是饮鸩止渴, 为眼前利益牺牲长远利益。会计诚信教育的主要对象不仅仅是一般会计人员, 更应当包括企业负责人、政府官员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开展诚信教育要建立和实施奖惩措施, 人们的诚信行为将会为自己带来光明的职业前景、融洽的同事关系和良好的社会信誉, 不诚实者将晋升无望、时刻面临失去工作的威胁、受到同事的鄙视和冷淡。这时人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诚信。从而诚信教育将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说教, 而成为一种自觉的、理性的选择。

(二) 建立严格的惩罚机制, 提高造假成本

既然利益的驱动是造成会计失信的重要原因, 那么建立严格的惩罚机制, 提高造假者的成本, 使其“失信成本”高于“失信收入”时, 会计诚信原则自然会得到维护和提高。对那些不遵守行业操守、自身不守信用、恶虚造假的企业或个人要加大惩罚力度, 对造假单位及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或刑事处罚, 不仅要其付出倾家荡产、声名狼藉的代价, 还要将其驱逐出相关行业, 不允许继续从事相关职业, 使造假者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其得到的收益,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会计造假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势头。

(三) 实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会计委派制

在现行体制下, 会计人员一方面受托于企业单位从事会计工作, 另一方面要依据《会计法》赋予的权力, 对企业单位经营中的违纪问题进行监督, 因此会计人员管理工作的事权和人权不统一, 导致会计监督流于形式。同时, 企业会计人员的人事和经济利益直接受企业单位支配, 所以要改善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 就必须使企业会计人员与企业单位脱离这种依附关系。因此, 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 要建立科学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会计委派制。会计委派制实际上是委派会计和委派者之间的一种委托代理关系, 委派制的目的是让执行监督的会计人员与被监督的企业分离, 不存在人事与经济利益关系, 保证了会计人员执业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四) 加强社会监督, 发挥社会力量

在某报中曾刊登过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位留学生在国外乘公共汽车时逃票, 他自以为很高明, 没有人不知道, 毕业后找工作时才发现已被记录在案, 虽然学习成绩优秀, 求职却遇到障碍。他因小失大, 后悔莫及。这则故事引人深思……一套完善的社会信用监督体系其功能是多么地强大。从我国目前会计诚信的现状来看, 我国急需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社会信用监督体系, 可以借鉴国外经验, 结合本国实际, 建立起一套信息数据库, 用来记录企业和个人的各种有关信用的资料, 一旦出现不良信用的记录, 在工商注册、银行贷款以及人才招聘时将受到制约。利用社会大众的力量进行互相监督, 用完善的会计信用制度, 来共同制约会计领域中的虚假行为。

摘要:会计诚信缺失是一个全国性的难题。本文分析了现实中会计诚信缺失的几种主要原因, 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系列维护和提高会计诚信水平的途径。

非理性思考 篇8

从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传统消费情况来看, 女性服装消费远远比男装消费活跃, 市场也更为广阔, 尤其是年轻女性, 在她们的审美观念日渐成熟, 社会角色越发突出时, 服装消费成为她们自我标志和认可的一种特有方式。女性向来被看成是感性的、情绪化的, 而众多对于女性消费行为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论断。据统计, 有高达93.5%的18岁~25岁的女性都有过各种各样的冲动消费行为, 冲动消费的金额占到了女性消费总支出的20%之多。而在这些消费换来的又大多是生活非必需品以及搁置不用的物品。这一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更是随处可见。对这一现象, 下面的分析会让我们看到这种消费下潜在的动因。

一、“马赫卢普夫人的衣橱”

但凡每个成年女性, 衣橱总是满满的, 但是当需要出门的时候, 却总也找不到合适的衣服, 经济学家马赫卢普把这种现象总结为“马赫卢普夫人的衣橱”, 他把这一现象运用到国家外汇储备管理中常见求多的情结, 而这里的表述则是女性在服装上也有求多求新求变的情结。这样的情结导致的消费, 却是一种冲动的, 非理性的消费行为。这样的消费是否有悖于“理性人”的选择, 需要从女性消费者的消费目标与心理进行分析。

首先, 从女性的消费目标看, 他们多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女性对服装的偏好, 在经济学上体现的是效用的概念, 效用是对消费者从一组物品中得到的满足程度和幸福程度的抽象衡量。在收入预算约束的条件下, 女性在各种消费组合中, 往往衣服的消费占据比例大于其他消费。在消费方式上, 女性在服装上的消费表现出的是非理性, 在其他物品上的消费则是能减则减, 在心里偏好的驱使下, 往往在购买衣服上表现出的是不计成本, 这种消费观归结为是为了追求效用最大化。

其次, 服装消费对于女性而言具有时间效应。同样的商品即期消费较未来消费会带给消费者最大的满足。时间对于女性来说, 具有不可复制性。对服装的消费随着年龄的衰老会逐渐呈现出效用递减的趋势。女性在某一阶段对衣服的消费呈现出不同的需求, 是与女性的年龄有关, 女性在青年和中年时期, 是她一生最好的时期, 他们对服装的消费最为旺盛, 当他们进入老年后, 随着淡出社会, 他们对服装的需求也会逐渐减弱。所以, 时间对于女性来说, 具有特定的效应。

再次, 女为悦己者容。服装对于每个女性来说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女性在服装上的投入说白了叶世为了赢得更多的悦己者, 这里指的是一种正常的心里需求。追求这种心理上的快乐, 这时, 消费的主要作用是展示性与竞争性的。

我们知道消费者的消费时受收入的预算约束的, 收入增加的时候, 预算约束由此扩大, 对消费者产生的直接影响是高档物品的增加, 而低档物品减少。这也就是现实中, 收入之间的差异仅仅造成消费者对商品档次间的差距, 但是丝毫不会影响女性购买服装的欲望, 也不会减少女性在服装上选择的偏好。因此, 非理性的消费时刻伴随着女性消费者。

二、非理性消费行为理论分析

西方学术界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就有许多人分析消费行为的问题。非理性消费行为包括谨慎型消费行为、枯竭型消费行为和畸形结构型消费行为。其中, 枯竭型消费行为对女性消费行为中的非理性行为, 做出了理论分析。枯竭型消费行为指消费支出接近甚至超过自己收入的消费决策。引起枯竭型消费行为因素包括: (1) 攀比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实质就是为了不让别人瞧不起, 明显超过了现期收入或预期收入约束。出于满足攀比心理需要, 采取了高消费行为。 (2) 虚荣消费心理。虽然部分消费者不具备消费某些商品的收入条件, 但仍然有消费上述商品的强烈愿望, 动机就是为了获取虚假高身份与高地位评价。上述消费者不注重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 而是片面追求商品附带身份与地位信号。虚荣消费心理使部分消费者丧失了经济理性, 高消费或高负债消费特点就明显了。 (3) 参照群体消费心理。部分消费者受周围消费模式影响, 不得不模仿他们消费方式, 否则, 会被认为消费不符合潮流, 会遭受周围人的嘲弄。参照性群体影响力极大, 非理性消费者对其模仿严重。

非理性消费行为的理论为女性的冲动消费的分析做出了一定的理论铺垫, 从而让我们清晰的认识到, 虽然枯竭型的消费的定义对消费支出有某种限定, 然而引起这种行为的原因却是最终引起女性冲动消费的最好解释。

三、女性非理性消费的心理因素分析

非理性的消费用日常生活中容易理解的词汇替代便是“冲动消费”。消费经济学在研究消费心理时, 将人们的消费动机分为生理性消费动机和心理性消费动机, 而在心理性消费动机中又包括情绪动机、情感动机、理智动机和惠顾动机。女性的冲动性消费正是源于情绪动机的支配。这种冲动消费, 有人把它定义为没有一定指向的盲目采购行为, 多为非计划性的临时购买行为。女性在极度兴奋或是极度郁闷的状态下, 购物欲望会变得特别强烈, 在这种极端情绪状态下, 无论心情好坏, 购物都是女性最好的排遣方式;另外由于女性容易受外界影响的特质也决定了在集体购物中, 女性很容易实施冲动性消费行为。但是女性自身的特性并不是造成她们冲动消费的本质上的原因, 女性的冲动消费是社会和文化背景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女性无论从先天体能或体质上来说都弱于男性, 因此她们对于外界环境变化十分敏感。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工作压力的增大, 使得大多数女性心理上缺乏安全感。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 对于安全和爱的需求是人类基本需求之一。所以很多女性把购物作为获得安全感的最简捷的途径。

其次, 由于性别和社会角色的影响, 女性往往被赋予情感和精神支持的角色, “男主外, 女主内”、“男人赚钱, 女人花钱”等信条变得天经地义, 女性日益成为家庭的主要购买者, 他们掌握着家庭的70%以上的开支, 家庭用品的购物几乎由女性一手包办。家庭和社会角色的期待让女人对购物的热衷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而另一方面, 传统的勤俭持家的观念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女性对购物的狂热, 因此这也造成女人容易冲动消费的潜在因素。

同时, 当前社会中主流的审美取向和文化氛围, 对女性的消费行为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这个越来越强调外在感观的社会, 人们的审美取向也越来越倾向于“外在决定论”, 大众把美服、彩妆看作是现代女性的标志。而这种环境也改变着女性们对自我形象的认知和定位。女性把服装、饰物、化妆、美容等等看作是划分女人中阶层的标准, 并认同那些与自己有相似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人群。有人将这种现象总结为女性购买行为的象征性消费。通过消费来表达一些关于自身地位和身份的信息, 同时也在购买物品的同时购买了物品的文化意义和象征。正是这种象征性消费承担着女性之间交流的媒介作用。

四、非理性消费的社会学动因

社会学家索斯特恩·凡勃伦在20世纪初提出了“炫耀性消费”的概念, 认为富裕的上层阶级通过对物品的超出实用和生存所必需的浪费性、奢侈性和铺张浪费, 向他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金钱财力和社会地位, 以及这种地位带来的荣耀、声望和名誉。他提出的实际上是我们现在说的符号消费的观点, 作为符号的消费对于彰显与维系个人及其阶层社会地位的社会功能。之后布迪厄进一步把象征性消费的内涵扩大化, 在社会生活中, 人们的地位不仅是经济资本决定的, 而且也是由文化资本决定的。所谓文化资本, 主要是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和文化艺术的修养水平。人们的社会地位既包括经济资本, 也包括文化资本, 区分这两种资本不仅仅通过财产和物质消费能力, 而且也通过象征消费能力和品味来体现。因此品牌的“图腾”效应就构成了女人消费行为的重要的一部分, 并通过对品牌的差异性消费来确定阶层的界限。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很多女人会在冲动性消费中都会购置一些自己平时不敢触及的名牌服饰和化妆品。虽然凡勃伦定义的“炫耀性消费”是限制于上层阶级中的, 但是放在现在的社会中它存在于任何阶层, 任何阶层中都存在炫耀性消费者和保守性消费者之分。人向上层阶层流动的社会欲望支配着低下阶层企图通过炫耀性消费将自己与其他阶层成员分开, 并以此获得更高一级阶层的身份认同。这里我们可以借用齐美尔的思想, 他认为人们对时尚参与的巨大热情, 源于其对社会地位的诉求———求同于社会上层, 求异于社会下层。这里他认为追求这一目标的主要是中产阶级。社会学的地位标志派对消费的观点包括:人们怎样通过标志 (个人格调、服装、装饰、财产) 而不是语言来表现他们的个性;大多数人慢慢开始担心他人怎样看待自己和自己的社会地位。正因为这样, 人们倾向于购买象征他们沿着社会阶梯向上攀登的物品。我们一定还记得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中, 女主人公就是因为这样的一种心理, 去借别人的一条项链去出席一个晚会, 结果不慎把项链丢失, 她倾其一生劳累去偿还购买项链造成的债务, 为了一时的炫耀而付出了一生的幸福生活。

法国的社会学家让·波德里亚认为, 商品除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以外, 还具有另外一种价值属性, 那就是符号价值。一件商品, 它所具有的彰显社会等级和进行社会区分的功能就是它的符号价值。一件商品, 越是能够体现消费者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望, 越是能够将消费者与其他人区别开来, 它的符号价值也就越高。这种重视商品所传达的社会和个人信息的消费行为, 就叫做符号消费。借助上面的理论, 我们可以把这种诉求理解为女性冲动性消费的潜在需求———通过购置品牌, 同时购置阶层符号, 购置象征社会地位和文化方式的消费标志, 以获得生活的安全感, 改变社会对自身的传统定位, 并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或是形象上的向上的阶级流动, 获得阶级内部的认同。正因为如此, 盛行于世的假冒品牌为何经久不衰, 这正是那些商家迎合一些收入低下而又有着强烈的炫耀心理的女性的需求。

女性在消费行为中对服装的偏好, 成为商家永远的赢利点, 商家只要满足女性球心求异的需求, 即使价格离奇, 也会有消费者。这个时候, 价格往往失去了应有的弹性, 这就是女性非理性消费带来的结果。而对其中潜在的动因, 无疑是经济学与社会学的碰撞与结合。

摘要:当前社会, 非理性的消费行为越来越凸显并且日益成为学者们研究的对象。在这个忙碌工业社会里, 穿着亮丽考究的年轻女性成为碌碌人群中亮丽的风景线。作为消费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她们对服装消费的时尚, 冲动和超前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在消费中感性的一面, 看到了她们趋于同质性的消费倾向。本文由一个经济学现象出发, 从女性对服装消费的分析开始, 对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动因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非理性,服装消费,冲动消费,符号象征,动因

参考文献

[1]文启湘主编.消费经济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1]文启湘主编.消费经济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周长城主编.经济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周长城主编.经济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刘飞.炫耀性消费——凡勃伦与布迪厄之比较.消费经济.2005. (3) .[3]刘飞.炫耀性消费——凡勃伦与布迪厄之比较.消费经济.2005. (3) .

[4]岑丽阳.女性消费行为探微.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 (1) .[4]岑丽阳.女性消费行为探微.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 (1) .

[5]高小华.女性消费行为的理性与非理性.商业时代.2004. (26) .[5]高小华.女性消费行为的理性与非理性.商业时代.2004. (26) .

生育关怀活动的理性思考 篇9

一、“生育关怀”活动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所谓以人为本, 就是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需要求, 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是人的最高品质, 也就是说, 人所做一切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生育关怀”活动从人的出生、成长、幸福、健康、养老等各个侧面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服务, 保障育龄群众的生产、生活、生育权益, 让人口计生工作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充分体现了人情关怀、人性关怀、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的思想, 是对科学发展以的准确把握。

二、“生育关怀”活动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全面发

如:21世紀に、人口高齢化が深刻な問題になるだろう。

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性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说话者是很肯定的, 只是比较委婉、含蓄的表达。

らしい是对某一事物, 通过有比较可靠的客观的依据进行推测的感觉较强, 是种接近断定的推量, 但这种判断与说话人本身信心把握程度无太大关系, 而且らしい不是表述所观察到的事物本身怎么样, 而是将观察到现象或情形作为依据或证据进而对未知的事物等进行推断。

如:風邪を引いたらしい。

是说话者通过表现出来的类似感冒的头疼、咳嗽等感冒症状来推断出应该得了感冒。

らしい也被用在对于否定事物的展, 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 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人口问题的两个不同侧面。大力开展“生育关怀”活动, 合理控制人口规模,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改善人口结构, 开发人口资源, 正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 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坚持协调发展, 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生育关怀”活动较好地落实了“五个统筹”的发展战略, 体现了协调发展的方针, 对于尽快扭转城乡之间、贫富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等方面发展差距过大的状况、形成社会生活各方面协调发展的新局面有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通过关爱、扶持、照顾, 将有利于不同地域、城乡、产业、社会群体以及人和自然等统筹兼顾的协调发展。坚持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

三、坚持正确的政绩观, 把“生育关怀”活动落到实处

正确的政绩观与科学发展观紧密相联。要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以, 必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 只有坚持正判断上, 但らしい要接在否定之后, 而らしい本身并不进行变化。

如:両親がなくなってしまった、あの女の子は、知らなかったらしい。

ようだ表自己主观推测的感觉较强, 无论有无明确的客观根据, 带有很浓厚的主观色彩, 有时也可表示委婉的断定。与らしい的有依据的再推断不同, ようだ无论有无依据或依据真假如何, 都可以直接得出结论, 且这种结论具有不确定性。

如:雨が降っているようだ。

这里得出“下雨”这个认识, 是听到了外面的雨声或是看到了打在窗上的雨点或是看到有人撑着伞等等观察到后得出的结论。

如果是根据情报或传闻所作出的推断, らしい与ようだ都可以用, 但ら确的政绩观, 才能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

正确的政绩观即创造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 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要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内容;要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要把学和人民的要求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尺度。“生育关怀”活动直接关系到育龄群众的切身利益、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 各级党委、政府、各相关部门要认真组织实施, 在建设和谐社会、推动四平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出实实在在的政绩。

1、进一步提高对“生育关怀”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2、切实加强对“生育关怀”活动的领导。

3、抓好各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

4、结合本地实际抓好活动项目落实。

5、不断提高“生育关怀”活动的总体水平。

要不断总结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的经验做法, 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 点面结合, 重点突破, 整体推进。要将“生育关怀”活动与深化综合改革、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基层基础建设、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等中心工作结合, 为断提“生育关怀”活动引向深入, 开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新局面。

しい较多的有根据传闻作出推断, 而ようだ则较多表示本人观察后的感觉。

如:この本が面白いようだ。

以上是关于推量表现用法的见解, 由于本人认识水平、研究程度有限, 今后还要不断继续努力。要掌握一门外语, 不仅需要多学语法理论知识, 也要注重实践, 多运用, 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 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皮细庚:《新编日语语法教程》,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7年。

[2]刘振泉:《日语语法新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

对语文课堂的理性思考 篇10

一、热闹背后的理性思考

现象一:课件主宰了课堂, 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权。【课例1】《台湾的蝴蝶谷》。

上课开始, 课件出示地图, 教师介绍宝岛台湾;随后, 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蝴蝶谷;接着, 课件出示重点段落、句子, 配上一张张精美的蝴蝶图;最后, 又以文字资料和图片信息的介绍实现课外延伸, 进一步了解台湾。乍一看, 课堂教学严谨, 教学过程流畅, 但细细体味, 在这堂课中, 教师和学生都成了课件的“奴隶”, 在课件的牵引下, 被动地学习。课堂上教师就是不断地点击鼠标, 变换画面, 整堂课上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几乎都被漂亮的图片吸引了, 这节课留给学生的只是精彩、动感、有趣的画面而已。学生失去了主动学习的机会。

现象二:拓展泛滥, 语文课异化为常识课。【课例2】《只有一个地球》。

在学习“感受地球资源有限”这部分, 老师是这样教学的:先出示一组数据 (据世界环保组织统计:1990年, 全球人口已达60亿, 到2049年, 将达到90亿, 这将使地球不堪重负, 因为地球上的资源只能养活80亿人口。) 再看一组生态灾难图片、影音资料;接着学生交流课前做的生态环境调查;最后又是一组数据 (每天, 我们的地球有15亿人呼吸受污染的空气, 至少有800人因此死亡。每天, 我们的地球有1500吨氟利昂排入大气层, 破坏着保护地球的外衣。……)

我们读一篇文章不仅要获取这篇文章所反映的内容, 即文章“写什么”, 更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 学习作者“怎样写”, 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上面的课例中, 教师就恰恰重力着墨于“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 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认知目标达成, 忽略了对语言的品味、对文本言语形式的探究, 缺乏语文基本功的训练, 失去了语文的本真。这种进行大雨倾盆式的课外知识轰炸, 势必将语文课异化为常识课。恰恰是“种了别人的田, 荒了自己的园”。

二、关于应对策略的探索

1. 让信息资源成为文本阅读的知识铺垫。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 有不少科普文章, 这类文章内容比较深奥, 学生在理解上有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就有必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课文资源的铺垫阅读。如教学《黄河象》, 科学家怎样通过黄河象的化石推测发生在250万年以前的事呢?教学这篇课文时, 我让学生从网上查找有关地壳运动、化石演化等自然科学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而且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 让信息资源成为文本阅读的补充延

伸。如教学《刻骨铭心的国耻》, 这是一段对杀, 作为中国人血腥侵略的历史, , 这段历史是永远不能忘这是一场令人发指的屠语学生记的。来说但是, , 又是很难理解这场惨案的对于生活在和平幸福年代。教的文学中, 我先让学生用心去读文本去感受, 课6想个月想哪、30些文多万人字深深、年逾古稀地刺痛你的、刚心?“仅仅◎出生不马灵堂之久”等这些词情。这时候, 再用课件出示一张张“枪激起了孩子们对日寇的愤怒仙的杀、刀砍、焚烧、刺戮”等惨不忍睹的照片, 理观让学看“生下说关说草此鞋刻峡的惨心案情, ”学的生影的片。怒看火后已达又性惨无人道到了极点、, 毫无人性的畜生个个咬牙切齿地!说”:“禽兽不如“真是一群思的日寇1937南!京”那…噩…梦般的冬天我知道学生, 学生对日寇已已完全走进了考是满腔的仇恨。这时音乐声响起, 在音乐

中朗诵《南京1937》这首课外小诗, 学生

的愤怒之情喷涌而出, 这种“恨”不是老师强加的, 而是学生真真切切感知到的。

3. 让信息资源营造语文学习的“情场”。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 情感型课文占了一定的比例, 但又与学生的生活阅历相去甚远, 学生很难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常常出现这样的尴尬场面:教师感慨万千, 学生却无动于衷。因此, 我利用多媒体营造语文学习的“情场”, 使学生坠入“情网”。

日本外交的理性思考 篇11

加藤:我第一次接触这本书的翻译一事是受一位与小原先生有多年交情的中国朋友的委托。但说实话,当时我并没能在自己的脑海里把这一构思具体化,毕竟是从未做过的事情。后来经过对这本书的阅读和理解,我逐步产生了一种想法,就是如果在2008年这个对中日关系来说具有象征性意义之年,能把日本现役外交官的“国家利益观”和“外交观”介绍给中国朋友,这应该是一件好事吧。因为通过对近几年中日关系所遇到的风雨曲折的观察,我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就是无论如何,中国人对日本或日本人是很“关心”的。“关心”是推动两国关系的最大基础,“互不关心”则不会产生任何结果。从这个意义上看,批评也罢,赞扬也罢,都是促进两个民族相互理解的过程。我们应该珍惜这一点,不断推动相互关心。这是我想到要翻译这本书的“公”的原因。另一层原因是有“私心”的。虽然我曾翻译过大量文字,也做过国际会议上的同声传译,却没有翻译过一本书。我想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至少我未听说过一个纯粹(非华人)的日本人把一本日语的书译成中文的情况。

提倡“开放的国家利益”

冯:我感到这本书有三个特点,第一就在于它是“日本现役外交官”的著作,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外交官所说的往往是“外交辞令”,而小原副局长这本书确实给人以“坦诚”的感觉,讲了不少心里话。第二个特点是作者对国家利益做了深入的阐述,提倡“开放的国家利益”,提出“国家利益是国家的根本,也是外交的根本”。第三个特点是作者结合自己在外务省的具体职务,专门设了一章论述“日中关系新思考”,就日本的对中外交提出了不少“大胆”的、创新的见解。那么,你认为小原先生的想法有多大程度体现在日本政府的外交政策、特别是日本政府的对华政策上呢?日本的主流政治家会同意他的看法吗?

加藤:正如小原先生在接受某家中国报纸采访时所说,“本书提出的思考也反映战后日本贯彻的基本外交态势。除了政府内部,许多国内有识之士、媒体人也对‘开放的国家利益’这一观点表示赞同。大多数国民也对此能达成共识。在这个意义上,本书提出的见解基本上与日本政府、多数国民的想法是相一致的”。作者同时提出,“日本国内也有一部分激进的民族主义者,但那些主张并没有成为主流。我相信,在这点上中国也是一样的。重要的是,我们不应该被这部分狭隘、强硬的声音所左右,也不应该对此过多反应。”作为本书的译者,我认为,这段描述恰恰反映着今天日本舆论界的真实面孔。小原先生提出的“开放的国家利益”、“国家利益与国际利益、世界利益的相互协调”、“国际主义、地区主义、和平主义”、“开放与创造”等理念和原则深刻反映着日本战后外交路线的方针和决心。我们必须本着对战前错误外交政策的真诚反省,务实地制定外交政策。这一点是政府部门、政治家、舆论界、甚至“沉默大多数”都能够达成共识和默契的。当然,我也赞同小原先生的说法,部分激进民族主义者在日本也确实存在,主流声音也不能忽视激进民族主义者每时每刻展开的舆论操作或舆论攻击,但我相信,日本舆论整体上是理性的,比如在日本当局的对华政策上,所谓“反华”将不太可能成为“主流”。

小原的“国家利益观”与麻生的“意识形态观”

冯:我手头有一本麻生首相在2007年出版的题为《自由与繁荣之弧》的书,他的这个“弧论”在中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应,被认为带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在地缘政治关系上,“弧”显然带有“包围”的意思,有人认为麻生的主张是要集结共同具有所谓“自由与繁荣”意识形态的国家来构筑对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主要是对中国的“包围圈”。这种看法在中国国内学者中相当普遍。当然中国并非不要“自由与繁荣”,而只是因为按照西方某些人的标准,中国是被排除在所谓“自由与繁荣之弧”之外的。

那么,小原的“国家利益观”如何与麻生的“意识形态观”相协调呢?日本人处理日中关系究竟是以小原所说的“国家利益观”为基础,还是以麻生的“意识形态观”为基础呢?

加藤:到底是“国家利益观”还是“意识形态观”,在这个问题上我一贯认为,冷战解体后,不仅日本,其他国家也在迈向“国家利益外交”,即弄清本国的国家利益,务实地实行外交政策。冷战意义上的“意识形态现”已经不合时宜。冷战时期属于资本主义阵营的国家也要学会与原来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打交道,而不能从“你是姓社还是姓资”的角度去决定与谁打交道。今天,仍有许多国家依然带着“冷战思维”来看待现实问题。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美国,日本、中国都有类似的现象。麻生首相提出的“自由与繁荣之弧”确实引起过中国方面的疑虑和指责,中国人认为它是意识形态的、冷战思维的、甚至围堵中国的产物。中国有些学者曾把它描述为“价值观外交”加以批判。我并不认为麻生首相是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出发的。在他看来,以“价值观”为战略基础,巩固与他国合作关系是一种合理、可取的做法。今天,美国人依然认为“推进民主”是美国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看,它应该也是意识形态的产物。问题是,以意识形态来判断和决定国家利益和外交政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各国却无法走出意识形态所遗留的阴影。在我看来,中国人把“自由与繁荣之弧”视为意识形态这种认识本身就带有冷战思维,这是相互的。我认为,消除误解,促进理解,还需要一段沟通的过程。

冯老师您曾经对这本书写过书评《一位日本外交官的“对华新思维”》。日本人确实需要从适应新时代的新视角看待、探讨对华思维和对华政策。您能否进一步谈谈对小原著作的看法呢?

中日间有很多共同利益和共同课题

冯:我很欣赏小原先生的那句话:“国家利益界定的失误,必定导致国家衰退”。他将日本的国家核心利益概括为六点:(1)东亚的稳定;(2)防止日本周边出现敌对国家;(3)打击威胁日本国民生命财产的恐怖主义;(4)维持和加强自由、开放的国际经济体系;(5)维护中东地区的稳定;(6)海上航线的安全。从多年对日本的研究和理解来看,我感到他这个概括相当准确。从中日关系看,这里的关键问题是第六点,正确处理好台湾问题和钓鱼岛问题,对于日本能否确保小原先生所说的“日本的国家核心利益的六点”非常重要。

加藤:在翻译该书的过程当中,我重新认识到,一个国家必须基于对历史教训的总结、基于对本国发展阶段与国情的正确认识,正确地制定自己的对外政策并积极而有耐心地加以实施。您觉得,小原先生提出的六点对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来说有何借鉴意义呢?其实中国和日本作为东亚地区的两个大国,作为负责任的地区大国,两国的国家利益应该具有重叠的、能够共享的地方。

冯:正是如此。比如,日本可以说是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的最大受害国之一,中国也受害不轻,我们两国都持有大量美国国债等以美元计价的金融资产,都知道美国疯狂地开动印钞机对我们这些美元资产持有国意味着什么,因此,大力改革当前这种不合理的国际金融秩序是我们的共同利益和共同课题,而且对世界、对美国本身也有好处。日本没有必要为了重视对美关系而对改革当今不合理的国际金融秩序存有顾虑。与此同时,为了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中日两国都应把抓经济、保安定作为首要课题,我们都不应该为了国内政治的需要再在两国关系上搞一些节外生枝的问题。中日关系是合作和摩擦并存的关系,在处理两国之间的矛盾方面,外交政策不应受激进的民族主义影响。外交不可能只有斗争没有妥协,但民众总是希望外交部门的态度硬一点。如何处理好民众情绪和外交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一个重要课题。

加藤:小原先生提出的“开放的国家利益”,是中国和日本一定能够达成共识的、并且很有理由为接下来的地区合作议程加以应用的大理念。国家利益必须在尊重国际利益的前提下加以处理,这一点都没错。日本战后始终奉行和平政策,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始终努力扮演“和平发展”的角色,去年5月胡锦涛主席访日时,两国首脑在“互相视为和平角色”、“互不构成威胁”这一点上达成了协议。

冯:在中日关系问题上,小原先生对日本与中国各自的国家核心利益进行了深入的比照,令人很自然地读出中日两国的国家核心利益存在着巨大的交汇处和共同点,从而在“国家利益论”的基础上论证了中国领导人一再强调的中日“和则两利,斗则俱伤”的真理。我基本同意小原先生在分析中国2002年发表的《国防白皮书》的基础上对中国国家利益所做出的概括:其一是国家繁荣,其二是国家安全(包括台湾问题和周边环境)。不过,我认为还有其三,这就是环境保护。中国经济学家胡鞍钢提出,应对以气候变化为首的环境问题也是中国的国家核心利益之一,我同意他的看法,因为环境破坏了,就会既没有国家的繁荣也没有国家的安全。那么,加藤君认为,环境利益在日本的国家利益中的位置如何呢?

加藤:“环境利益”对中日关系以及中日合作来讲是新领域和新机遇。从两国交往的现状看,大家总是强调政治、经济、军事等“硬件”和文化、国民感情等“软件”,而往往忽视影响到两国全民的环境问题。日本曾在经济高速成长期经历过严重的公害灾难,深知忽视环境问题会带来多么巨大的灾难。今天日本老百姓已经亲身经历过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的环境问题对自己生活带来的影响有多么的深刻。毋庸置疑,中国领导人提倡的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都与环境保护密不可分,“环保”与“保八”(GDP增速)同样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既然两国政府和公民从历史、现实、未来的角度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和环保合作的可行性,我们就应该把它视为“中日关系的核心利益”加以推进。两国甚至可以建立“中日环保基金会”等专门机构,官民一体地推进下去。

关于“《论语》热”的理性思考 篇12

一、《论语》四大主题与孔子思想

《论语》从主题内容上可分为以下几大类:德行、为政、治学、教育及其他,分别从不同方面体现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

1. 君子篇

《论语》中的孔教要义体现出三对范畴———仁与礼;孝与忠;德与道(钟友循,2009)。归根结底就是,孔子对君子的人格塑造,对高尚品德不同于凡人的追求。

孔子对君子提出了标准要求:仁、义、礼、智、信。首先,君子要讲仁义,“仁者爱人”。其次,君子要重视礼,“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卫灵公》)。也就是说,君子应以道义作为做人的根本,按礼仪来实行,用谦逊来表达它,用忠诚来完成它,否则就谈不上君子。最后,君子要严于律己。君子有“三戒(忙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还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可见孔子对于君子是有很高要求的。

2. 为政篇

孔子一生颠沛流离,游说各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以德治国”,“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他主张“有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他的作风。在电影《孔子》中,孔子对颜回说:“如果我们不能改变这个世界,就改变我们的内心。”这明明是“无为”的说法,所以应该不可能真实发生过。

关于治国,孔子认为“伦理纲常”最为关键。一个国家是由各个小家组成的,在家庭里,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好自己的本分,一个国家就会稳定。如当齐景公问孔子怎样治国,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即要治理好国家,君主必须像个君主,臣子必须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这一思想虽然反映了孔子的宗法伦理观念,但在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伦理纲常确实起到了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孔子劝谏各国君主要严格要求自己,端正自身的举止行为,所谓“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孔子认为君主管理国家大事,要处处从大局着眼,重视“选才,富国,育人,立法”。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子路》)而这些治国策略竟与我国今日之国策惊人相似:重视人才,发展经济,科教兴国,依法治国。孔子的远见卓识可见一斑。

3. 为学篇

《论语》关于学习的言论自不必多说,从小学开始,我们就知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学,孔子有自己的一套说法,遵从儒教的历朝历代,都将其作为做学问的金科玉律。

首先,孔子认为应该端正学习态度,以乐学、爱学为前提。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还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虚心求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关于这一点,还有一句话很有意思:“无友不如己者。”就凭这一句,鲁迅说孔子是势利眼,也有很多学者,如南怀瑾、李泽厚,为孔子辩白说这句是讲“没有哪个朋友不如自己”(李零,2007:59)。这样一来倒是充满谦虚,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异曲同工,但似乎不是孔子本意。很多学者都把孔子过于“圣人化”,把孔子某些今人看来过激的言论美化,其实大可不必。李零说:“去圣乃是真孔子。”《论语》既然是由孔子的弟子记载整理而成,而他的弟子们又如此推崇敬仰孔子,应该不会将孔子不好的言论摘录下来,因此,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有道理的。而经过我们“美化”过的理解也未必就是真理,还是还原孔子本意的好,以不致后人继续误解。

4. 施教篇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教出很多学生,主张重视教育,在《论语》中也不乏其关于教育的论述。

孔子在教育观念上,认为受教育者不应分贫富贵贱,不分聪慧与否,每个人受教育的机会应该是均等的,即“有教无类”(《卫灵公》)。这一观念在孔子的时代十分大胆,打破了当时的等级制度。在方法上,孔子强调启发式教学:“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孔子主张“因材施教”,他对于子路和颜回的教育便体现了这一点。在内容上,多是沿用周代贵族学校所用的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所谓“子所雅言,《诗》《书》执礼。”(《述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季氏》)至于孔子教育的培养目标,自然是塑造君子了,而君子是为了走上仕途,“学而优则仕”的。

5. 其他

除以上四类外,《论语》中还记载了有关闻达、富贵、说话等方面的言论。

二、《论语》中孔子思想的影响

《论语》及孔子的儒家思想横空出世以后,留给后人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西汉初期占据统治地位的社会政治思想是黄老思想,汉文帝和窦皇后一直推崇黄老思想,曾下令景帝、窦氏宗族必须读黄老。景帝时,辕固生以儒家观点论述汤武革命,激怒了信奉黄老的窦太后,窦太后命其与野猪搏斗以决定其生死。黄老思想的这种地位一直延续到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前。汉武帝时,孔子的儒家思想取得空前的地位。

统治者们推崇《论语》和儒家思想,一是由于儒家主张“有为而治”,因此历代希望有所作为的君主都以此作为治国方略;二是因为儒家的“中庸”看似与“善”相关,能使君王的勃勃雄心显得不那么锐利;三是其对“封建纲常”的维护是统治者们维护王权的有力武器,有助于他们治国平天下。

反封建主义者则积极反对孔子的观念。明朝的李贽是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他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明末清初的黄宗羲,在明亡后,隐居著述,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近代有三次对儒家思想的较大冲击:第一次是太平天国运动,草根阶层对儒学的冲击。第二次是戊戌变法时代,变法派思想家对儒学的冲击。第三次是民国成立之后的“五四运动”,各类激进主义新思潮对儒学的冲击。面对冲击,儒学也作出反应。康有为、陈焕章创立孔教,将儒学宗教化。而学衡派的学人对孔子和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地位作出了深刻的批判,产生了新儒家。再到“文革”时期的“反孔批孔”,孔子思想再一次成为众矢之的,中国知识分子也因此经历了一场浩劫。

三、结语:正确待看孔子和《论语》

纵观历史,《论语》及孔子思想经历了一系列跌宕起伏。从现在看来,无论是一味地推崇,还是彻底地反对,都不利于我们理解《论语》,对孔子他老人家也是不公平的。如今我们又一次走进了“孔子热”、“《论语》热”当中,但愿这股热潮是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回味和学习的热潮,而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拿儒家经典追求名利的热潮。各位顺应潮流,转而通读《论语》的国人,还是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理解,不要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地跟着别人走,还原一部真实的《论语》,一个真实的孔子。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论语》包容万汇,理性地看待它,汲取其精华,而且有批判精神,才是我们该有的态度。

参考文献

[1]钟友循.《论语》中的孔子形象[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9, (3) :64-69.

[2]钟友循.孔子与“传统文化热”[J].理论与创作, 2008, (4) :121-124.

[3]http://baike.baidu.com/view/51931.html.

[4]李零.丧家狗[M].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7, 5.

上一篇:技术管理规程下一篇:中西方电影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