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的理性思考

2024-10-16

养成教育的理性思考(共11篇)

养成教育的理性思考 篇1

语文创新教育作为创新教育中的一个有机部分, 就是利用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及优势,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遵循创新教育的基本原则, 以培养学生的言语创新精神和言语创新能力为基本目标指向的学科教学活动。即从创新教育的视角重新认识语文的内涵, 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环境, 从而最大限度激发其创新的意识, 发展其创造的潜能。

1 当代语文创新教育的理性分析

跳不出语文教学旧有模式, 把“创新”推向庸俗化。1999年6月,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提出了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创新教育”随即被重视。但实践中, 不少语文课在名目繁多的“模式”掩盖下, 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存在, 学生也随着失去了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当然也谈不上创新精神的培养。

2 语文学科在创新教育方面的优势

2.1 从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分析

(1) 在语文学习目标上, 它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智力、审美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的学习。仅就知识而言, 语文学科不仅有语言学、语法学、修辞学、逻辑学、训话学、文艺理论、文学的知识, 而且有人文、哲学、社会、自然等方面的多学科知识, 这些知识的横向交叉, 渗透、融合, 在语文学科里体现得十分明显。

(2) 在语文训练方面, 语文不能脱离人而独立存在, 它同人的思维、情感、交际密不可分。一个人离开了语文也不能成之为人, 真正的语文训练必然是思维、情感、人格、审美等的训练。语文学科对学生丰富知识经验, 扩大知识领域, 拓宽思维都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语文学习所形成的“不是单一能力或复合能力”, 而是“能力与其它方面的综合”, 所以说语文教学最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

(3) 在语文学习的内容上, 它包容了听说读写等方面, 这几方面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2.2 从语文教学活动内容看

(1) 听。说话过程不仅是通过声波接受语言信息, 还包含多种心理因素, 伴随着智力因素的活动。听者要有思维的敏捷性、准确性和条理性。因为语言稍纵即逝, 缺乏敏锐的反应力就不易抓住对方说话的要点。而没有较强的思维准确性和条理性, 就无法准确理解语意。因而, 听话的过程, 伴随着情感的感染, 想象的驰骋, 创造力因素一直掺在其中。

(2) 说。说话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它不单指说话的技能技巧, 一般还包括说话人的思维能力、知识水平和其他智力因素。说话的效率和质量, 取决于一个人的思维品质, 即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敏捷性、逻辑性、批判性、变通性。因而, 说话过程也是创造的过程。

(3) 读。阅读不是被动吸收而是主动创造。文学作品是语言艺术, 缺乏感性的具体性, 需要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审美经验加以想象和创造, 填充文中的空白, 使艺术形象丰满地呈现于自己的眼前。所谓“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4) 写。写作要运用综合性的写作能力, 它是学生本人自觉运用语文这一思维工具观察分析、认识和表现社会生活进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实践, 是学生积累语文知识为能力的过程, 即由贫乏到丰富, 由模仿到自我完善的创造成长过程。写作是独立的, 富有创造性的, 复杂脑力劳动。

2.3 从语文学习的特点看

课文是知识思维、情感、审美等各方面教育效益的综合体。学习课文, 必须从整体角度对文章进行考察。分析课文的句子, 除了结构分析之外, 还应从修辞、逻辑、语义和语境等方面做综合的整体分析。鲁迅认为评论文章, 最好顾及全篇, 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 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符合汉民族的思维方式。从整体着眼, 从事物之间的联系着眼, 也符合系统论的整体原理, 它强调的是分析与综合的辩证统一, 整体———部分———整体, 任何局部的分析都不能脱离文章的整体内容及整体语言艺术, 任何孤立的理解都可能导致对整体篇章的不完整, 不妥帖的把握。整体性把握课文, 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从大范围的材料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 进行筛选、整理、概括。这种归纳概括使学生能在信息社会的稍纵即逝的语流和纷繁的信息中迅速而准确地获得有用信息, 培养语言的灵敏性, 从而提高语言能力, 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开辟了又一通道。

3 语文创新教育的立足点

重视语文的批判继承———语文创新基础。创新与创造、幻想、想象、天资常常作为同义词使用, 奥斯本在《应用想象》中始终把创造力与想象力作为同义词使用。前苏联一些心理学家把创新、创造与想象等同起来。于是给人一种印象, 创新似乎与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无关, 它只是一种思维活动, 甚至是一种意想不到的灵感的扣门。因此, 大谈培养创新能力, 绝口不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问题的大有人在。其实创新是相对于“守旧”说的, 但“创”与“守”, “新”, 与“旧”又是继承与发展的扬弃、辩证关系:无“承旧”也谈不上“创新”, 而无“创新”, 则也谈不上“承旧”。创造力是以知识和智能为基础的, 合理的知识结构是青少年发展创造力的基本条件, 包括渊与博两方面。渊:指知识深度, 博指知识的广度, 二者结合, 即人们常说的“T”型结构。知识的广度影响创造的能力, 知识的深度制约着创造的水平。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离开了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 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 不注重文化的积累, 不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 是造成语文能力低下, 缺乏分析理解能力, 缺乏创新能力的重要症结之一。“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前辈所做的一切, 然后再往前走。”从语感的产生来说。语感是人和言语在对象化的活动中形成的。通过主体和对象之间的双向活动, 言语对象化于人的感觉、心灵, 是人对语言的继承。所谓习得母语, 并不仅是习得母语中的字词句, 而是在此同时将母语遣词造句的法则、规律及潜藏于言语中的思想观念、情感倾向, 自然而然地内化而为不自觉的“内在知识”, 即习得母语的语感。同时, 人的感觉、心灵对象化于语言, 于是对象成了他本身, 这又是人的语言的创造———创造理解、创造性运用。语感具有令人惊讶的创造性, 它一边继承传统, 又一边在创造。

4 语文创新教育的前景

在语文教学方式上, 我们应树立多元意识, 如教学方法上:可运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的体验学习法, 问题发现学习学习法, 讨论交流的合作式学习法, 课内外结合的学习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手段上:引进信息技术、网络式教学。可以用文学课题 (专题) 讨论的形式, 让学生通过因特网收集资料, 自主探索、自主发现。也可以进行合作式学习。教学评价方式上: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观, 作文能力将主要表现为组织与改编有关信息, 语文内涵的重新认识, 能够促使教师在培养学生对汉语一言文学知识加以应用的同时, 陶冶其情感, 培养其积极富于创造的个性, 发展多向的思维能力, 构筑大胆创新的意识, 勇于创新的精神。

摘要: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 必然承担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本任务。传统语文教学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手一段、教学评价上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弊端。要真正走出语文教学的困境, 必然要进行语文创新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教育,创新能力

养成教育的理性思考 篇2

区域推进养成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王兴富

(江苏省如东县洋口镇教育管理办公室,226600)

摘要: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构建养成教育体系、完善养成教育机制、优化养成教育策略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在实践中,应积极营造养成教育的“大环境”,搭建养成教育的“大课堂”,打造养成教育的“大品牌”,拓展养成教育的“大舞台”。只有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定位为“根”的事业,才是真正对学生的未来负责。

关键词: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 实践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短短八个字,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在实践中,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强烈地意识到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近年来,受社会功利思潮和不良风气的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启人深思的问题。家庭、社会、学校以及学生自身发展中的多重问题叠加,导致了学生诸多不良行为的出现。我们以为,抓好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突破口,只有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定位为“根”的事业,才是真正对学生的未来负责。

一、夯实“根”基,营造养成教育的“大环境”

如何让养成教育全面开展?首要的是必须努力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让教师充分认识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为此,我们有计划地召集所辖学校召开德育工作专题会议,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先后多次组织、召开全镇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现场推进会,通过活动观摩、现场展示、工作交流、过程性资料展评等,有效促进了各学校和全镇教育工作者对养成教育工作的进一步重视。各学校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有的学校在学期初专门开展系列化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专题教育活动,有的学校开展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八个一”活动,有的学校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队活动展评,有的学校开展“与文明同行,做快乐少年”签名承诺活动,等等。各学校还充分发挥主阵地的作用,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力争让校园内的每一面墙壁都能“说话”,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同时,我们将养成教育纳入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强化课堂主渠道作用,强调德育目标和知识目标并举、能力培养与习惯养成并重,真正做到全面育人。

通过强势推进,我们的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充分认识到,是否重视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既反映我们的思想和观念,也体现我们的能力和水平,更考量我们的责任和良心。

二、壮大“根”系,搭建养成教育的“大课堂”

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要求,在完善学校内部德育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必须大力推进“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网络的建设,将养成教育活动延伸到学校、社会、家庭和社区:以教师的文明习惯带动学生文明习惯的形成,以学生的文明习惯促进家庭文明习惯的形成,以全体师生的文明习惯推动全社会文明习惯的形成;做到学校内部一致,家庭内部一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致,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一致,有效地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优势互补,搭建起养成教育的大课堂,这样才能确保养成教育工作的效果。

一方面,我们十分重视各项教育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比如,“月交流”制度――每学期召开不少于两次的各学校分管领导专题交流会,各学校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专题交流会;“常规管理校校行”制度――除了把学校常规管理作为教育视导等活动的必查内容之外,还定期对下辖学校进行专项的常规管理督察;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德育管理人员和班主任开展全员培训和考察学习;评比制度――每学年都评选文明班级(中队)、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管理工作者等。

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家访、家校通、家校(园)联系卡、家长会、家长学校等途径,主动与家长沟通联系,促进教育合力的逐渐形成;加强与村(居)委会、关工委、法制副校长等的联系,积极营造养成教育的社会氛围,不断拓宽养成教育的渠道,促进养成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

三、彰显“根”力,打造养成教育的“大品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养成一生受用的好习惯,是实施养成教育的最佳方式。为此,我们把良好的学习、生活、卫生、安全等习惯的培养长期渗透在日常教学和管理中,使养成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在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中得到深化和扩展,学生的灵魂在养成教育中得到塑造,素质在养成教育中得到提高。

为了促进区域性养成教育目标的实现,我们初步构建起了以课堂渗透为主要渠道、以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基本载体的养成教育工作体系:一是实施“小事”工程,即专注于养成教育的“小事件”,专心于校内外一切教育场所的.“小角落”,致力于一切德育行为的“小环节”。比如,我们围绕“五个学会”扎实开展相关活动,让学生逐渐养成吃饭、写字、路队、做操、卫生等方面的良好习惯,从而带动道德涵养的提升。二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开展各类活动,不仅仅要重视活动结果,更要重视活动过程,努力克服只有少数学生参与活动甚至由教师越俎代庖的现象。如“小家大家建”、“问题自己找”、“优点相互赏”、“活动同策划”等等,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既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教育效果,又极大地锻炼了各种能力。三是重视比赛促进。通过组织开展各类竞赛活动促进养成教育,既符合学生好胜心普遍较强的年龄特点,又能突出教育活动的阶段性重点,从而增强教育的计划性和系统性。比如,近年来。我们在不同年级段分别开展了“自主之星”评比、“文明礼仪之星”评比、“四小”(“小标兵”、“小伙伴”、“小卫士”、“小主人”)评比、“我能行周周赛”评比、“示范中队”评比等竞赛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四是强调特色建设。不少学校在科技教育、艺术教育、文化育人、体育工作等方面都极具特色,结合自身实际,充分挖掘优势教育资源开展养成教育,定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比如,有的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各类航模活动,培养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和动手的习惯;有的学校充分依托团课,将养成教育活动系列化、常规化;有的学校自编《文明礼仪读本》,教育成效显著;有的学校以《弟子规》诵读为切入口,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传承活动,等等。立足特色,学校养成教育就有了不竭的动力。

四、孕育“根”气,拓展养成教育的“大舞台”

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教是为了不教”。养成教育同样如此。我们必须努力探索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主发展”的管理模式,引领学生由他律走向自律。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自觉反思自己的行为,不断完善、提升自我道德感,并逐步形成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比如,有的学校多年致力于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实践和研究;有的学校以“五小公民”道德建设为抓手,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有的学校坚持以日记的形式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提升班风、校风建设水平;有的学校持久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与高尚者对话,提升个人的道德素养。这些有益的尝试,带动了养成教育不断向纵深推进。

对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理性思考 篇3

【关键词】教育 继承 创新 积累 语感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030-01

教育,是对人的教育,人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实施者。这就需要我们以理性的思维看待教育和教育者。对传统教育,要有所继承,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也要有所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更要有所创新,以推动人类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一、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对传统教学的简单否定和对现代教学的简单肯定都是错误的

创新就意味着对传统的改变。怎样改变,才能更好更快地适应现代语文教学的需要呢?从辩证和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从本质上看,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把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的隔裂和对立是片面的,不负责任的,应该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一方面,不可完全割裂,要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也不可追求形式,华而不实,摆花架子。

语文课堂教学,不能一刀切。不能为了求新求变,而一时性起,推行创新教学模式,却对传统教学模式中注重字正腔圆的诵读。注重知识的识记和积累,强调教师的讲解等模式都丢弃了。这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数典忘祖”,也与鲁迅先生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相违背。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倡导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是正确的,改变传统教育中的一些弊端也是必要的,但切忌套形式,轻实质,急功近利。现代教育观念中,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高考指挥棒直接着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功利心理。

高考指挥棒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语文教学的应试化倾向明显。教师在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受到高考题型的影响,把各类不同文体的文章解读为背景、段意、结构、主题和写作特点等固定模式,对本来丰富多彩的文章内容作了标准化、单一化解读,在不知不觉中限制了学生思维的灵性。更为甚者,把教材当做考试阅读题进行指导,并将课文编成考题,指导学生不读全文,只对应地找出考题所涉及的内容,半猜半蒙,完全忽略了学生在阅读中应具有的个性情感体验和创新潜能的开发。这绝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难怪会出现这种奇怪现象:开学时学生最爱看的书是语文书,可是后来最讨厌上的课也是语文课。而传统教学观念,则注重字、词、词汇的识记和积累,句子语法和逻辑的研究,语感的熏陶和培养。这个学习的过程是细而漫长的,是从最基本的基础做起的。

2、种类繁多的现代教材和教辅资料,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广度和深度。教材编订者美好的愿望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现状之间存在着矛盾。

有时所选的课文,如《窦娥冤》、《祝福》、《林黛玉进贾府》等课文,阅读一遍课文,一课时都不能完成,竟然教学建议让教师二到三课时完成。现在的教材可谓是丰富多彩,种类繁多,要知道,高一高二学生可学着十门以上的课程,各科也同样具有这些配套资料。难怪现代学生的书写差了,语言贫乏了,情感缺失了?谁之错,谁之过?谁有能给我们的孩子读书的时间,阳光快乐的空间?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如同改革浪潮,汹涌澎拜,不可阻挡,可结果使我们的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真正提高了多少?有时,我也常常思考,我们的社会怎么了?

3、现代教学,教学模式多种多样,吸引着教师的眼球,激荡着教师的心灵,把简单的教学搞复杂了,花样多了,实效低了。一些教师对这些教育新理念的理解和把握,还存在着很多困惑,教学实践中也就难免出现一些偏差,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①忽视基本功的积累,轻视了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②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呈多样性,有其灵活性,但也要讲究课堂教学实效。

关于素质教育的理性思考 篇4

素质教育根据现代社会和人的主体性发展的需求, 确立了以人的主体性为核心的教育思想, 表现在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 充分尊重、信任、关心和理解他们,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活动, 并为其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和成功的机会, 实施特色教育, 鼓励每一个学生在他天赋所及的领域得到相应的发展。在这一教育思想的指导下, 我们必须加深对素质教育的理性思考, 树立起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理性的教育观、知识观、学生观、人才观和质量观。

一、教育观。

从本质上看, 教育是教育者进行价值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自主构建的双重过程。价值引导建立在对学生成长的潜能和对他们充满期待的内心世界的关注、激励与赏识上。而“受教育者的自主建构”就是在教育者关注其生活世界、智慧发展水平的前提下, 受教育者进入精神充实、富于理智挑战的境界, 并形成个体经验体系。基于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 教育是师生视界的融合与心智的交汇。多年来, 我们习惯了将教育视为通过知识传递来发展学生能力的过程, 但这种单纯的知识传递, 还不能刻画教育, 经验比知识更可以说明教育的特性, 因为经验不仅涵盖知识, 而且容纳了在学习或活动中的理智和情感体验, 以及由体验而来的反思。所以, 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观应当是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智慧发展水平, 以便切入并丰富学生的经验。如果知识传递得不到个体经验的认同, 或者丝毫不能激活个体积淀的经验, 那么, 知识的种子就不能在个体的心灵中生根、发芽、开出芳香四溢的智慧之花。

在这种教育观念的支配下, 教学不再强调把掌握确定的事实、系统的概念当作目的, 而是更强调认识事物的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 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 强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主动探究的精神。从这样的观点看问题, 掌握知识是为了更新知识, 掌握规则是为了突破规则, 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获得对知识的深刻认识, 形成面向未来的态度, 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经常面对的是没有统一答案的问题, 教师的教学方法是以启发为主, 师生之间是一种建立在平等水平之上的解决难题、探究真理的合作伙伴关系。

二、学生观。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 在教育工作中强调体现人的主体精神, 是现代大学教育的根本理念, 这是时代的强烈呼唤, 也是教育的本质的体现。而以往的教育, 由于片面强调其社会工具价值, 忽视了教育在培养个性、促进人的发展方面的价值。理性的学生观应当是学生不再是单纯的受教育的客体, 而是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 学生的需要、兴趣和潜能应当得到充分的重视与激赏, 学生的自由、创造和价值应当得到尊重与肯定, 教育的最终目标应当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自主的和谐发展, 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使他们成为有进取意识和创造精神的社会主体。

三、人才观。

在知识经济时代, 无论是对个体, 还是对整个社会群体来说, 最重要的素质就是创造性地应对多元的、不断变化着的环境的能力。因此, 树立以创新能力为本位的人才观尤为重要。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 所谓创新人才是指具有敏锐洞察经济走势、准确分析市场、善于创造、及时把握与合理应用新知、科学决策与调度等能力的人才, 他们有着共同的时代特质, 即有着多元化的价值观、注重自我实现的人生观、强烈的竞争意识、开放灵活的处世态度;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创造性的思维定势、极强的心理调控能力;有着较强的学习、适应、创新等多方面的能力;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创造性应用的知识。基于这种人才观, 在如今世界多极化、思潮多元化、人也呈多向性发展的时代, 教育应当以促使创新性人才的各种素质得到优化培养并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 在加强自身的创新知识含量的同时, 增强教育的相对独立自主性, 做好培养目标和人才素质定性的选择, 既要满足适应现实的需要, 更要注重超越现实的自我和社会, 让教育和所培养的创新性人才走在社会变革的前面, 成为人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四、知识观。

就知识本身而言, 它有两个十分重要的特性, 一是知识的时效性, 即没有永恒不变的知识, 它要受时空发展的制约。二是知识的增殖性, 即知识在使用 (或消费) 的过程中可以产生新的知识, 越是创造性地应用知识, 就越能产生新的知识。这都促使人们不断地掌握和创造新的知识, 以应付各种接踵而至的挑战和竞争。从静态的维度看, 知识是认识的结果, 是经验的系统;从动态的维度看, 知识是认识的过程, 是求知的方法;而从人类对知识的探索心路历程看, 从主客观相统一的维度看, 知识则是一种态度, 是人对不断变化着的万事万物的态度。知识增长和变化的加速发展, 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 知识是事实、经验的系统, 更是对事实、经验系统的分析、判断、选择和运用的过程, 知识在本质上并不是不变的真理, 而是不断更新或扩展的过程。在教与学中, 这种知识观要求教的不只是知识的外延, 更是知识的内涵, 学的也不只是那些事实性的知识, 更是一种认知、求知的态度。

五、质量观。

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确立一种全新的质量观, 它集中体现为新的人才质量观和教育质量观。由于高等教育不再是信息化时代就业的手段, 而是社会活动主体素质提高的必要途径。因此, 新时期的人才质量观表现为, 高等教育的目的并不受限于某一固定的或绝对的知识水准, 而是着眼于每一个人在原有基础上知识结构、文化价值观、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 而这种提高本身就是一种质量。在这种意义上, 高等教育不应当设定绝对不变的质量标准。此外, 由于每一个体在先天的性格、爱好、潜能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建立一种开放的、灵活的教育教学体系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差异和个性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对学生因材施教, 不求达到统一的质量标准, 只求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和提高。对于学生的不同能力, 如科学研究、组织协调、实践创新能力等, 应当给予同样的重视, 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性, 成为具有特色的各类创造型人才。基于这种质量观, 教育需要真正确立起“为发展而教、为发展而学”的理念, 建立起真正的发展性教育评价体系, 即否定单一、僵化而强调多元性的评价标准, 否定单纯量化而倡导定性与定量相统一的评价标准, 否定“选拔为本”而力主“发展为本”的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王前新, 周明星.创新教育全书 (下册) .九洲图书出版社, 1999.

[2]钟启泉, 金正扬等.解读中国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养成教育的理性思考 篇5

一、行为规范管理与行为规范教育

在养成教育实践中,一般的做法是制订规范,作为好的行为的范本,然后要求学生的行与之与一致,奖励符合规范的行为,予以强化,惩戒不符合规范的行为,进行弱化。这样,日常行为规范养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日常行为规范管理,一种是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二者的区别比较明显的。管理是通过各种控制确保行为符合标准的要求,学生是控制的对象。而教育是什么?蒙台梭利说:“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之一。

从目标上看,管理只在乎行为,不管其余,你怎么想是你的事,事情根据标准完成就可以了,教育不一样,行为只是最表层的东西,情感、态度、价值观才是更核心的追求。工人是不是口是心非,管理者不是很关心,产品定额完成,质量保证,可以了。我们教出来的学生,光话说得好听,光在有人监督的时候做得好,不够,没有内在的操守,只能是无原则的人,或者表里不一,口是心非的人,这个结果会让我们很沮丧。

从过程上看,管理以单纯的奖惩为主要手段,教育不是光这么干脆就可以的,要通过认知、体验、实践教育是要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对自己行为产生反思,实现对规范的认同,以及引起学生内在目标、信念、价值观和行为能力的变化。工厂的车间主任比我们的班主任容易当啊,他们只须拿工人的工资奖金说事就可以了,我们的班主任不行啊,我们很多班级里都对学生实行量化考核,叫品德分,请问分数的加加减减真的足以产生具有公共精神,尊重他人,乐观进取,诚信合作的公民吗?

另外,还须思考,我们的标准是从哪里来的。标准看起来是一些规范,实际是在设计一个理想的人,这个理想人承载的是家长、老师、学生自己、社会、国家都认可的行为举止,请问,这些理想的行为举止在哪里?是不是光在老师的脑袋里?不对,它们还在国家颁发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里,在优秀传统文化里,在现代西方文明里,在学生的心灵里,在家长的期望里。请问,我们的班级公约是不是从它们当中提取的精华?我们的提取过程是怎样的?

我这样说,并不是说,管理行为不好,不要它,不是,学校教育过程的正常秩序就是建立在管理行为上的。我们听到铃声就进教室,发言先举手,听课时保持安静等等,都是建立在管理的基础上的。没有日常行为管理,就没有教育秩序。在我们学校的运行过程中,三项竞赛等做法很重要。根据规范标准,检查,扣分,班主任做出反应,对学生的学生产生反馈,或表扬或批评。这一制度对大多数的学校都是基础性的制度,它就是典型的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方式。

管理有可能有教育的效果,但也可能没有。两位学生打架,被老师狠狠批评了一顿,每人得一个警告。甲学生说:很后悔,下次打架要选择好时间、地点,一定要去校外,星期六,老师不知道的时候。乙学生说:很后悔,既伤害了人家,也损害了自己,下一次遇事要冷静。你看,同样是基于“禁止打架”这一规范的惩罚行为,在甲那里,没有产生效果,在乙那里,有了教育效果。

学校不是别的单位,它是教育人的地方,我们要做的自然是在管理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的教育成分。行为规范养成要坚持,要细水长流,这是大家的共识。行为规范养成要提升,要融入更多的教育的成分,也应该是共识。我们不希望我们的子女生活在严密监控,刻板有余,死气沉沉的班级。毛主席早就教导我们: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根据毛主席的教导,我个人认为,在行为规范养成的问题上,下面的“三个关注”,可能有助于提升日常行为规范管理中的“教育”成份的含量。

二、三个“更多地关注”

1.把更多的“价值引领”融入到“行为管理”中,关注学生的“精神感受”

行为管理做得最好的地方是酒店吧,从进门开始每一个岗位上的服务员,手如何放,如何笑,如何上菜倒酒,全是考究的。但很少有人会从她们的笑脸中体会中温暖,为什么?因为行为是到位的,但精神没有到位,他们的都是职业性的。笑的精神是什么?尊重与欣赏!可见,行为规范不是行为养成的全部,行为里面包含的精神才是我们要追求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做人教育,八大品格,本来就是行为规范的题中之义。

行为规范的精神是什么?从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看,基本上是下面几类:勤奋学习的;尊重他人的;保护自己抗拒诱惑的;灵魂的东西是责任、公平公正、善良等。公正公平是安全感、归属感的基石;尽责是自豪感的源泉;善良与奉献是崇高感的来源;没有尊重就没有自尊感。我们期待我们学校的行为规范养成能够成为学生产生这些高尚情感的基础。在大成中学,有一句话成为大家行为的依据:不是事不关已,而是事关公正。日常行为养成,在这方面可以做的空间很大。

如果只关注行为,把行为规范养成仅看成是对行为的管制,消极后果是我们大家都能看到的。我们的表里不一的人、惟命是从的人、消极逆反的人等,这些人我们可以统称他们为“有口无心的人”,是不是都与缺乏价值引领有关?

2.把更多的“内需激励”融入到“纪律约束”当中去,关注“教育策略”

(1)教育策略是艺术。如一所小学的一位老师对一位不肯好好做作业的学生很头疼,想了许多办法不管用。灵感来了,想出一招,送他一本学生很喜欢的笔记本,请他把作业做在里面,可以想象啊,这样一来这个学生做作业的认真,三天以后,表扬。你看他刚想松下来,又一次强化,而且是在同学面前,这个面子大了,做不好,这个台也塌得大了,真是艺术。不知道后来怎么样。

魏书生,我看了他的书,从教育细节部分而言,我认为最经典的例子是下面这一个;痛吗?我知道你不想打。为什么会不想打,为什么又打了,如何提高情绪控制能力?仔细想一想,实在是非常有智慧。

(2)教育策略更是科学。学生的主业是学习,有的人看与来比较懒惰,有句方言“懒病无药医,只好细竹枝”。真的这样吗?有人做过研究,后进生一般从小学三四的年级开始出现,他们在学生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不断寻找自己有能力学好的信息,一般这个挣扎过程会持续三年,才会彻底接受自己作为一个后进生的标签。但一旦做出自我认定,即很难重新改变。因此,当听到我们家长向老师请求,小时候还是很好的,老师说他很聪明的,不知道为什么成绩就是提高不起来,老师你给我抓紧点、凶点。他们不知道更严厉的态度与更多的题目和更大的练习量只会使他雪上加霜。他们缺少的是有什么性的指导和基于实际进步的鼓励。这样的正例和反例太多,不需要多说。

我们再来看一看网络成瘾的学生。可以发现,网络成瘾者有一些特征是可辨别的,他们基本上都缺乏成功感,并且社会关系的支持也是低质量的。那个陶红开,我们看他矫正行为基本上都从亲子关系入手。他总是说,小孩没问题,问题出在父母的身上。亲子关系入手是个很好的角度,改变父母对子女的评价标准和眼光,与自信心,效能感、价值感有关。改善父母子女的关系,最重的人际支持关系就建立起来了,小孩子的归属感也出来了。从学校来说的话,必须要想办法让他们取得这样或哪样成功的经历,同时也要进行交往意识与交往能力培养,扩大他们的交往圈子,获得好的社会支持网络。用棍棒,用防范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提升小孩子的“行为效能”和人际支持能解决问题。的确,纪律约束是要的,但未必能解决根本问题,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的行为能力,才是上策,才是釜底抽薪。

3.从“单向控制”到“形成共识”,关注“班集体建设”

班集体建设与日常行为养成有什么关系?班集体是良好习惯养成的环境。我的邻居有一个小女孩,五岁,平常不爱叫人,叔叔啊,伯伯啊,不肯叫,父母说他没礼貌,不断向她提要求,但是没有用。前段时间,她表妹来到她家里,很会叫,遇到人就叫,而且一直跟随着叫。慢慢的她也开始叫了,也跟着人叫,叫叔叔阿姨成了她生活中一个很好玩的游戏。可见,班级能够提供行为的示范和支持。

不仅如此,班级本身是一个生态系统,人也是一个适应体,他会选择有利于获得需要的效果的行为来适应这个生态系统。需要从班级中获得安全、肯定,支援及其他待遇。因此,作为社会生态系统,它还有两个作用:一是选择行为,二是为奖惩发生作用提供前提。我们大家都很清楚,在有的班里,认真学习会受到嘲笑,甚至有老师越批评某同学,某同学会觉得越光荣的现象,本来是负强化物变成了正强化物。管理能不能产生效果,取决于这个班级的文化。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理性思考 篇6

一、诚信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

诚信对于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

第一,诚信是大学生成功走向社会的前提。诚信是大学生成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作为高校的大学生,应该明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人格信誉是自身最宝贵的无形财富,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将是一个“信用抵万金”的社会,个人信用将越来越重要,个人信用记录不良的人,将来走上社会也很难有立足之地。

第二,诚信是大学生事业成功的保障。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希望,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要求当代大学生尤其是高职生在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必须在伦理道德领域不断地完善自我。在经济社会中,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受到社会的青睐,有才无德或者有德无才都难以立足于社会。诚信是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石,是大学生健康人格的要素,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走向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第一,在学习中,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现象严重。不少学生对考试作弊“情有独钟”:从偷看、抄袭、传递纸条、请人代考到利用现代化的通讯手段作弊,方法之新和手段之多令人咋舌。此外,老师给学生留的作业和论文,要求学生要有自己的见解,独立思考完成,但部分学生却抄袭他人作业,或是利用网络随便拷贝一篇论文应付了事。

第二,在经济上,拖欠学费,逃避归还助学贷款。在经济生活中的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信用意识缺乏,任意拖欠学费、贷款等。助学贷款是国家为扶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而采取的一项政策,是完全意义上的信用贷款。但是,有的大学生毕业后用各种借口搪塞,不还贷款,甚至隐瞒工作单位,不透露联系方式,以逃避归还贷款。更有少数学生,恶意拖欠学费,骗取特困生困难补助,拿着补助去高消费,购买手机、笔记本电脑等。

第三,在异性交往中,心口不一,恋爱动机不纯。不少大学生对待恋爱的态度不是很严肃,更多地抱有一种游戏态度,多角恋爱,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玩玩”而已。缺乏基本法律意识、道德修养。因恋爱不成而轻生自杀或伤害对方,几乎在每个高校都有事例,这其中,女大学生受到的伤害尤为严重。

第四,网络交往缺乏诚信。网络的发展,使当代大学生能更广泛、更快捷地获得知识,极大地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及与外界环境交往的方式,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消极的影响和问题。网络的虚拟性、非实体性同现实社会相去甚远,传统道德关于诚信的制约机制被弱化。在网络这一虚拟世界里,有的大学生在网络中互相谩骂、攻击,在BBS中发表一些不负责的言论,传播虚假信息,制造病毒,剽窃他人学术成果,有的大学生甚至走上了网络犯罪的歧途。

第五,在求职过程中,简历“掺水”,伪造证书,背信违约等现象屡见不鲜。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趋势下,不少大学毕业生为了骗取用人单位的青睐而在求职简历上大做文章,涂改成绩、夸大事实,这使得毕业生简历的可信度大大降低。不少用人单位只好在招聘会上接收简历,之后再到学校实地调查简历虚实,才决定是否录用。这不仅使用人单位和学校就业部门增加了工作量、降低了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顺利就业。这也是近年来招聘会上签约率相对不高的原因之一。

用人单位在招聘中为实现择优录取的原则,除了看学生的专业成绩,还要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各种各样的证书成为考察大学生的重要“硬件”。于是,一些平时不努力、又想找一个好工作的毕业生便花钱购买各种伪造证书,其中有奖学金或社会活动方面的荣誉证、有英语或计算机的等级证,还有各种行业或岗位的资格证等等。这种行为不仅损坏了用人单位的利益,影响了真正优秀的毕业生的公平竞争,还会在在校大学生中形成很恶劣的影响,使不少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个个签约,然后根据个人的喜好随意毁约,全然不顾学校和个人信誉以及由此引起的法律后果。还有为数不少的学生,随意跳槽而且不与企业打招呼,使企业措手不及,影响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更有甚者,有些学生非正常离职后,不仅带走了企业内部的管理经验,还携走商业秘密,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这使得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信任急剧降低,不得不采取一些防范措施。比如有些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明确要求大学生必须先交一定数额的押金,才能签约,否则免谈。这样,一方面,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不讲信誉,随意违约,另一方面,有的用人单位也不履行承诺,不退还押金。于是供需双方相互猜忌、提防,最终形成一种“双输”的局面,既不利于单位的发展,也不利于大学生顺利就业。

三、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第一,从社会大环境看,社会诚信危机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市场经济的发展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但同时也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急功近利,见利忘义,为追求金钱不择手段,不讲诚信等等。社会是个“大染缸”,大学校园也非绝对的净土,整个社会的诚信缺失不断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第二,从我校教育角度看,其诚信教育的观念不强。教师往往偏重于知识的传授,技能的提高,而忽略学生道德素质的教育,致使学生误以为道德并不重要,只要学好专业知识就万事大吉,结果许多学生道德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差,无法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第三,从大学生成长环境看,其家庭诚信教育存在缺陷。有的家长只关注子女的学习成绩,对子女偶然发生的不诚信行为,不但不及时地制止,反而放纵甚至教唆。如有的家长开具假贫困证明,更有甚者,有的家长对子女的失信行为不但不进行批评教育,反而认为子女有本事,这对子女的诚信缺失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四,从大学生自身角度看,其自我诚信修养与诚信实践欠缺。当代大学生由于生活条件普遍比较优越等原因,大都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责任意识淡薄,心理脆弱,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自私心理。同时,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开放意识,容易受道德价值多元化的影响,加之当代大学生社会生活经历简单,社会阅历不深,所以缺乏对个人与社会、现实与未来、社会的光明面与黑暗面等的全面理解和认识,对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不良社会现象感到困惑,容易将观察到的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做社会本质,不能辩证地看待党内的腐败现象,把握不住社会的主流,往往放弃了诚信原则,产生失信行为。

四、提高大学生诚信道德修养的途径

第一,加强宣传,在全社会开展诚信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应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功能,在全社会倡导和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批判各种不诚信的行为和观念,使不诚信行为受到谴责和制裁,使诚信行为得到鼓励和表彰,最终在社会中形成健康的道德评价体系,创建良好的诚信社会风气。诚信的社会大环境必将对高校带来积极健康的导向,为高校的诚信建设打下良好的外围基础。

第二,在“两课”和专业课教学中加强和渗透诚信道德教育,营造诚信的校园环境。健康、高雅、诚信的育人环境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高校自身要树立良好形象,按章办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教师要以身作则,严谨治学,实事求是,保持良好的师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两课”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任。“两课”教师要把诚信教育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点,融入“两课”教学中。同时,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中国传统道德的典籍,另一方面可以带学生参观具有良好经营道德的企业,切实感受诚信与成功的关系,激发学生内在的诚信意识。

第三,建立并完善大学生诚信管理机制,为诚信建档。个人诚信管理机制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建立有序的市场经济所必需的。在社会中制定和完善政府、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规则体系,建立信用档案和失信惩罚机制,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应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评估机制,为大学生的诚信建档,定期、全面考察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信用状况,详细、及时地记录、反馈、监察、纠偏、指导,以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促进其诚信习惯的养成,为毕业后进人社会奠定良好的信用基础。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的理性思考 篇7

创业教育 (Enterprise education) 这一概念是在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正式提出的。关于创业教育的内涵,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尚未有统一的定义。美国著名的创业教育研究机构考夫曼基金会对创业教育的定义:创业教育是这样一种过程, 它向被教育者传授一种概念与技能以识别那些被别人忽视了的机会以及当别人犹豫不决时他们有足够的洞察力与自信心付诸行动[1];美国百森商学院的蒂蒙斯教授认为, 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教育, 应当着眼于为未来的几代人设定“创业遗传代码”, 以造就最具革命性的创业一代作为其基本价值取向[2];徐华平认为创业教育是创新就业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 它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价值取向的教育, 是高校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3];笔者认为, 创业教育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着眼于科技知识资本转化的一种教育行为。

二、高校创业教育的历史沿革

1. 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历程。

20世纪80年代开始, 美、英、法、德、日、韩、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十分重视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这些国家的高校就将创业教育设置为正式课程且颇具规模。这些国家创业教育的发展使得这些国家的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者所占比重日益增加, 这不仅大大缓解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大学生就业压力, 而且给国家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2. 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历程。20世纪80年代初, 中国四

川省几位教育工作者就依据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在几个农村地区率先开展了创业教育实验, 这是中国创新教育的端倪。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政府才对创业教育加以重视, 开始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开展创业竞赛、开设创业课程、进行创业研究。中国的高校创业教育从开始实施至今, 总体上取得了较大成效, 但与当前国际创业教育水平比较, 其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创业教育的形式主要是以课堂讲授为主, 辅之社会实践、企业学习、企业家讲座、创业计划大赛等第二课堂活动。

三、中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症结

1. 缺乏系统的学科体系。

目前, 中国只有少数高校开办了零星的创业教育课程, 根本不成体系。实施的创业教育还浮于形式, 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基本上还停留在搞一些与创业有关的活动阶段, 并没有将其融合于高校教育体系之中, 仅仅是课外时间进行的“业余教育”, 这就导致创业教育的影响仅仅局限于部分大学生, 且带有极强的精英化痕迹, 更多的大学生空有创业激情却内功不足, 最终对创业望而却步。创业指导也仅仅停留在对创业团队创业过程的扶植上, 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来看, 尚无统一科学的创业教育教材;作为选修课, 创业教育还是孤立的课程, 缺乏明确的教育目标和学科内容。

2. 缺少专业的师资力量。

创业教育主要以选修课的形式展开课堂教学, 讲课的老师多是对理论有所研究, 真正有过创业经历的人非常少, 而创业是非常强调实际操作和实践经历的, 因而, 师资力量和整体质量都有待提高。创业计划大赛的指导工作多由学生辅导员承担, 具体指导也多是宣传一些创业政策、创业形势、创业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很少有专业或专职老师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指导工作, 这也是大学生难以走上自主创业道路的重要原因之一。

3. 缺乏细化的政策法规。

近年来, 面对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 中国政府大力主张鼓励大学生突破就业瓶颈, 实行自主创业, 并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者给予一定的税收、贷款、登记等政策优惠。诚然, 这类优惠政策对大学生创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由于许多相关政策缺少具体实施方案, 导致在执行中很多优惠难以落到实处, 加之创业手续办理程序复杂, 往往容易打击年轻大学毕业生创业的耐心和信心。

四、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的模式

1. 开设创业教育课程, 培养创业意识。

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是创业教育得以实现的关键。学校在制订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时, 要结合专业系统来介绍创业理论、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创业案例等, 进一步优化课程建设, 争取将创业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的教学之中。具体做法为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开展启蒙教育, 把创业启蒙教育列进入学教育与专业教育计划, 帮助新生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与自身特点, 提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 唤醒其创业意识, 点燃其创业热情, 做好自我谋职、自主创业的精神准备。

2. 利用多种途径, 营造校园创业氛围。

良好的氛围是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首先, 要把创业教育上升到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社会分忧的高度上, 引起高校领导的必要重视;其次, 高校要不断开展创业教育研究, 深入探讨创业教育的规律、发展模式和实现途径等, 定期召开交流会、培训班, 通过学习交流, 提升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推动创业教育的发展;再次, 要利用各种学校媒体积极宣传先进经验和成功典型, 营造出创业光荣的舆论氛围, 在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下, 对大学生进行创业信念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创业观, 从而扩大创业教育的影响。

3. 加强师资的引进和培训, 提高创业教育指导水平。

为了使学生能正确地接受创业知识与理论的系统教育, 必须建立一支具备创业教育意识和能力、具有职业指导资格和创业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因为他们可以对学生进行直接的创业教育和具体的创业指导。目前,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的短缺是高校实施创业教育应迫切解决的问题。为此, 学校一方面要应切实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鼓励教师参加职业生涯指导师的认证培训, 在学习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另一方面, 高校基于自己的办学条件和所处教育环境, 可以采取专兼结合、校企结合的创业教育师资建设方式, 并根据实际情况聘请当地创业成功人士和企业家定期或不定期到学校演讲, 聘请他们担任创业教育兼职教师, 最终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理念先进、充满创业教育激情、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来为创业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4. 开展校园创业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创业技能。

建立大学生创业中心、大学生创业园等, 为学生的创业实践提供适当的场所和条件,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践锻炼, 提升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创业中心管理部门招就处为通过了创业计划评估的学生提供资金帮助以及咨询服务, 并在创业实践基地设立配套的风险投资基金, 促进创业教育的发展;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来开展创业教育, 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中, 通过开展诸如“大学生创业教育”为主题的经济文化艺术节、商业文化周、创业论坛、创业沙龙、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业模拟大赛等活动, 形成以项目和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 切实提高学生创业技能。

5. 开展实训实习, 体验创业过程。

实训实习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的第一实践基地, 是学生创业实践的第一选择, 也是创业教育深化的重要阶段。高职院校应积极争取企业和社会各部门的支持, 利用寒暑假组织部分学生到企业中去, 充分利用实训实习机会, 加强对实训实习环节创业教育的指导。让学生了解行业特点与企业运作方法, 拓宽行业知识;让学生耳闻目睹和亲身实践中感受创业的艰难, 让学生体验创业的苦与乐, 培养脚踏实地的作风、吃苦耐劳的精神, 强化学生的创业和竞争意识, 使更多的学生脱颖而出, 加入创业者的行列。

6. 制定完善的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体系。

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 巨大的资金援助和完善的政策体制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样, 中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以及学生毕业后的创业实践也离不开各级政府在创业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法律援助、市场咨询等方面的协调努力。为此, 中国政府应加强对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视, 鼓励更多的大学生自主创业, 并对已有的一些优惠政策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一些改进, 加强可操作性, 如对户口、档案、减免税、咨询服务和资金等实际问题给予更多关注, 尤其是对自愿到西部或基层创业的大学生给予更多的政策优惠和倾斜, 及早地形成一套完善的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和法规体系。同时, 政府还要加大对资本市场的监管, 建立信用机制, 鼓励企业加强风险投资, 以改变融资困难的状况, 以解决大学生创业的资金难题, 从而鼓励更多憧憬创业且具有相应创业能力的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美]卡尔·J.施拉姆.创业力[M].王莉, 李英, 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2]杰弗里·蒂蒙斯.战略与商业机会[M].周伟民, 田颖枝,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3]徐华平.试论中国高校的创业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 2004, (2) :70-71.

[4]顾明远, 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1.

[5]Gratner, W.B.and Vesper, K.H.Experiments i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Successes and Failure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994, (3) :179-188.

[6]罗美萍.中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6, (2) :74-77.

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理性思考 篇8

关键词:大学,文化自觉,人文教育,问题,途径

一、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众所周知,我国大学教育重科学轻人文,重知识轻能力,狭隘、封闭的功利思想导致高校人文教育的缺失。当前大学生人文知识匮乏,文化自觉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道德修养较差,审美人生与积极的人生观教育实效性低,有些学生殊不知“为何而生”,对前途感到茫然;人与人之间靠外部的契约维持在一起,而无内在人格灵魂的沟通,其结果是道德的边缘化、道德秩序的崩溃,使受教者在生活中产生了许多扭曲的异化现象;年轻的一代,对生养、培育自己的这片土地有可能一无所知,对其所蕴涵的深厚文化,厮守其上的人民,在认识、情感以至心理上产生疏离感、陌生感[3]。由此看来,大学的人文教育有其迫切需求。

当今大学教育的根本弊端毋庸置疑,即施教者给予学生基本知识、技能、技法训练及政治思想和行为规范,至于最为根本性的东西,人文素质、道德修养、审美人生、民族使命感、积极人生观等教育在高校中没有提到应有的位置,学生的物质化、功利化表现越来越明显。想要扭转局面,人文教育显得十分必要。因为它是要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只有这样, 才能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人的自信, 人的尊严, 人的自由, 人的理想。有人会说这些本该在义务教育阶段解决的问题不应拿到大学来谈,但要明白文化自觉和人文教育都是对人的关心,塑造人格的完美,以人为最终目的,贯穿人的一生。因此,任何一个阶段的教育都应有它所承担的责任,其终极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这一点上不应相互推脱责任。

二、中国大学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有其自身的问题和内在困难,追本溯源,我们可以试图在其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寻求症结所在。

(一) 人文教育课程的“纲”与“目”问题

中国大学目前对人文教育有一种普遍的误解,亦即不把人文教育课程看成是学校的主要课程和基础学术训练,而是把它看成仅仅是在主课以外“扩大”一点学生的兴趣和知识面;不是有效利用目前学分有限的“通选课”来着重建设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而是片面追求不断扩大选课的范围和数量,似乎人文教育的目标就是“什么都知道一点”,因此可供选择的通选课门类越全、课程数量越多,那么人文教育就搞得越好。这是抓目不抓纲的做法。目前的实际结果往往是,通选课的数量越多,学生就越不当回事,因为反正不是主课,而且一般都很容易混学分,而各院系对这些通选课同样不重视,学校本身也不重视。如果继续按照这样的方式去发展人文教育,我国大学发展人文教育的努力实际将只能流产,再过十几二十年,也不大可能有什么结果。

(二)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分离问题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在精神层面上是一致的,而中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长期存在文理分家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文科、理科、工科等几大门类之间,各自封闭,泾渭分明。加强人文教育不是简单地增加人文类课程,更不是凭人文类课程教师的一己之力就能实现的。人文教育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理性思维,而科学教育也要探索和挖掘丰富的人文内涵。只有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和谐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人文教育。

(三) 人文教育中的“西学与中学”问题

推动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必然会重新面临一个问题,人文教育应该着重中国的人文教育传统,还是西方的人文教育理念,或是走晚近美国时髦的所谓“杂多文化主义”教育[4]?笔者主张人文教育要中西并举,但反对将多种没有经过检验过的东西塞到课程里的所谓“杂多文化主义”教育。在本土文化意识淡薄的背景下,做好传统文化的发掘、传承、创造、转化工作固然是重中之重,但如果盲目排斥优秀外来文化,过度追捧本国文化,不免矫枉过正,流于狭隘。对一切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文化都应本着兼容并包、博采众长的态度,使之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才能将学生培养成民族的人、世界的人。

三、加强大学人文教育的途径与设想

今天中国所有的大学都在学习美国模式,但实际只是学其皮毛,并未学到其根本。因为中国大学从未问过,美国大学的根在什么地方?其实问题极易回答,是文化之根。而大学的人文教育又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所以大学教育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如何构建它的人文精神。从中国大学的实际情况出发,笔者认为要实现人文教育的目标,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 优化课程设置,注重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在课程设置上,将科学与人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在课程门类、学时数、学习要求、课程建设等方面,关注人文学科及人文教育,保证人文学科的教学要求[5]。在教学计划中,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的跨学科课程,开设兼顾人文与科学的综合性课程,打通文、理、工相互隔阂的壁垒,强调知识的融合,方法的贯通,将科学与社会、知识与责任、专业与历史联系起来,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渗透、竞相辉映,给学生更加广阔的视野,促使学生对科学起源、本质、发展及其社会应用价值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现象、伦理进行思考[6]。

(二)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培育人文教育的土壤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重要载体,在人文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开拓人文环境,浓厚文化氛围,在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中受到熏陶。注重人文讲座,有计划地聘请著名科学家、艺术家、社会学家等担任学校的兼职教授,为大学生进行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讲座,调动学生学习相应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此外,通过社会实践,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学生深入社会、深人生活,在具体的亲身感知和体验中学习人文精神[7]。

(三) 去除狭隘的民族主义,实现人文教育的中西并举

有人提出,中国的大学不应设立西方文明和西方经典作为必修,应该只以中国文明和中国经典作为核心课程。但笔者认为:第一,我们应该有更开放的文化心态;第二,我们不可否认我们是处在一个以西方文明为主的世界,必须花大力气了解和研究西方。因为越是深入西学的人越是会形成自己的批评性看法,反而不易流入盲目崇拜,设立西方文明和西方经典的课程恰恰是要引导学生从深入阅读而形成自己的分辨和批评能力;第三,就我国目前的实际社会心态而言,如果单纯规定“中国文明和经典”作为共同必修核心课,很可能反而让人有强制灌输的感觉而引来学生反感和反弹,而以中西学并举作为共同必修是比较容易接受而且可以有较好效果的。

(四) 全面渗透人文教育意识,体现人文关怀精神

人文精神的培育应当是立体的、全方位的过程,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人文学科承担人文知识的传授和道德信仰体系的建立,其他课程则寓人文精神于教学中,将其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的环节,从而形成整体效应和局部效应良性互动,

循序渐进地促进青年学生的成长[8]。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尊重每一个具体的教育对象,尊重每一个受教育者的人格,关心其内在潜能、需求、遭遇和困惑,对学生的喜怒哀乐多加了解、关怀和引导。人文精神有一种对自身、他人及整个人类都充满信心的关爱,通过教育,使学生树立一种真诚的信仰,培养自主自治的愿望和向善、求美、求真的欲望和能力[9]。

四、总结和展望

总之,大学的发展必须着重软实力的培养,即加强人文教育,而不是一味地用扩地扩招来体现气派,那样只会显得腹中无物、徒有其表。要以人文精神塑造学生健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知荣耻、明是非、审美丑”,让受教者在获得现代知识技能、学习生活方式的同时,更具备一种健康高尚的道德心态、精神与气质,构筑和守护人类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杨振宁.大学教育与文化自觉[M].三联书店, 2007 (第二版) :2.

[2]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 2007:176-177.

[3]孙海瑞.从文化自觉谈大学人文教育[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4) .

[4]甘阳等主编.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M].三联书店, 2007 (第二版) :9.

[5]包丽萍, 孟丽波.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和谐发展问题探讨[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5, (4) .

[6]黄清玲.论大学的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 , 2007, (2) .

[7]王华云.大学生人文教育的内涵及实现途径[J].莱阳农学院学报 (社科版) , 1999, (1) .

[8]黄紫华.美国大学人文精神的思考与借鉴[J].中国高等教育, 2005, (20) .

培元教育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 篇9

立足小学教育使命而确立的“培元教育”是对基础教育功能和价值的正确定位, 是“多元发展每一个”成为堇山小学实现教育理想的必然选择。探索基于“培元教育”思想的管理机制、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德育途径、评价手段等, 一直是堇山小学建校以来努力实现办学目标的核心价值观。经过三年多的艰苦探索, 我们终于在认识与实践上有了比较清晰的思路和行走路线。

一、“培元教育”的提出背景

长期以来, 我们的传统教育强调基础性, 重视“知识的获得”, 较少关注“能力的形成”。我们认为, 小学教育应该从“培基教育”转移到“培元教育”, 应该从过分强调和重视学科基础知识的灌输与技能的获得, 转移到重视和培养儿童发展所需的核心素养和能力上面。

1.基于对知识本位背景下的基础教育的反思。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造就身心健康、完整和谐的人, 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在当今的教育背景之下, 由于应试教育的制约, 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为重点的“双基”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基础教育长期的教学指导思想和基本模式。这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往往将本来宽泛的教育概念狭隘化, 把知识传授等同于教育本身, 把学生固定在知识传授的狭小世界里, 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基本素养和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2.基于对现实社会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的顺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速度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 未来将面临的竞争与挑战愈来愈激烈, 为孩子培养好明天的素质与能力, 应该是我们的教育给他最珍贵的礼物。反观现实背景下的教育现状, 却缺乏对学生生活世界的现实关照, 难以体现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难以满足学生接受教育的个性需要和期望。因此, 让教育关切点和重心回归学生, 是解决当前教育问题的一项根本性改革, 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

3.基于对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生本教育的追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的是发展本位的教育范式, 从教育价值观上讲追求智慧本位, 从教育主体上讲倡导学生为本, 从教育方式上讲重视学生活动建构, 从教育效果上讲重视科学高效。以生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 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以生为本的教育, 要求教育不仅要关注人当前的发展, 还要关注人的长远发展、全面发展, 为人的持续发展、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小学教育是为学生一生可持续发展打基础的教育, 必须在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学习欲望、问题发现能力与解决能力、思考力、判断力和表现力等根本素养和能力方面打下基础, 夯实成人成才的基础。为此, 我们提出了培元教育整体实验改革的构想。

二、“培元教育”的内涵解读

“培元教育”是培养儿童人生发展元气的教育, 是“培养儿童发展所需的核心素养和能力”的教育。小学阶段是“培元”的最重要时期。

1.“培元教育”的基本含义。“固本培元”是我国古老的哲学思想, “本”指“根本、根源”, “元”指“元气、元神”。我国古代朴素的“元气论”认为“元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本质、最原始的要素。“固本培元”就是巩固根本, 培养元气的意思。“培元教育”直面学生的基础性发展, 重在“培养学生发展中最根本、最重要的素养和能力”, 是以发展儿童的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为本的教育。概言之, 是培养学生“人生发展中最需要、最根本和最重要的素养和能力”的教育, 是一种“抓住根本、注重基础、关注基本”的教育。

小学阶段是最重要的起步阶段, 是“培元”的最重要阶段。很显然, “培元教育”与强调“学科知识”学习的“传统教育”不同, 它补充和完善了“传统教育”在“全面育人”中的不足和缺陷。

2.“培元教育”的基本元素。“培元教育”所要培育的“元”就是“如何做人、如何求知、如何健体、如何生活、如何审美等方面的素养和能力”;具体而言, 学生要具备的“素养和能力”就是“强大的学习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身心素质、出色的阅读社会能力、优良人生品德的底色”。这些素养和能力对一个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这些素养和能力的培养、获得在传统教育的学科学习中是被忽视的。具体指标如下:

“培元教育”核心素养一览表

三、“培元教育”的实践探索

“培元教育”是基于对儿童的热爱尊重和可持续发展、基于对传统教育的深入反思和实践而产生的教育, 在落实和生发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实践途径和策略。

1.以全员德育制度构建为依托强化优良人生品德底色的描绘。学校以“全员德育导师制”为保障, 全方位关注、教育学生学习、生活、行为, 构建序列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德育导师制工作框架, 培育学生最基本的行为规范、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为核心任务, 为学生描绘优良品德的浓重底色。

2.以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核心促成强大学习能力的形成。建校至今, 学校以自主学力的培养为核心积极推进自主大课堂建设, 制订六年一贯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学目标, 采用分段推进的教学策略 (一年级“帮扶入手、指导起步”, 二年级“以扶为主、适度试放”, 三年级“扶中有放、以扶带放”, 四年级“扶放结合、半放半扶”, 五年级“以放为主、放中有扶”, 六年级“大胆放手、引领自主”) , 从关注学生的课堂转移到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让学生做活动和学习的小主人。

3.以行为习惯培养为起点夯实学生成人成才的坚实基础。习惯培养既是培元教育的出发点, 又是培元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学校从办学之初就坚持把“习惯第一”领跑学生的幸福人生作为办学目标, 从习惯养成的重要性着手进行整体规划, 落实六年一贯的习惯培养目标, 将三大类别 (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 相呼应的27 个主题, 81 项细化习惯, 分层次、分梯度地分布在六年十二个学期中, 全方位引导学生参与各项习惯养成活动, 养成良好的习惯。

4.以多彩校园活动营造为载体强化健康身心素养的塑造。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助于启发学生兴趣, 发展学生个性, 锻炼学生体格, 陶冶学生情操。

5.以多元课程的架构为支撑确保出色社会阅读能力的获得。一切课程应服务于学生的发展需要, 服务于教育核心目标系统。学校探索建立的“三色堇”多元发展课程, 坚持“固本培元、因性育人”的开发理念, 以夯实基础、拓展视野、培养兴趣、促进个性发展为宗旨, 以认知规律为基点、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过程体验为重点, 关注学生素养和能力发展, 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

对幼儿教育误区的理性思考 篇10

一、传统型教育之教条的约束

在家庭教育中,传统的教育方式仍被广泛地使用着。孩子总是接受一些“不许怎样”和“应该怎样”的教条管制。比如不许小孩拿刀子,我们总是把成人的想法(会伤到孩子)强加给孩子,但是我们忘了孩子的好奇心,忘了他们需要通过自己的方法认识世界。儿童时期,是一个人开始接触外界,对外界产生信任感,同时培养创造性和独立性的时期。过分压抑儿童活动,容易使他们产生保守、怀疑和不稳定感。有关中国民族性的研究表明:中华民族的内向型心理与中国传统的教育特色相关。传统中国人是内向的,缺乏扩展性、主动性和创造力。有一篇文章,叫《中国人的创新能力是这样丧失的》,说的就是一个节目组来到大学,在一个班级的黑板上划了个圆圈,然后问大学生们这是什么,结果天之骄子们你看我,我看你,最后来了句,这么简单的问题还来问我们,但却没有明确的回答,其实就说明他们没有信心,不敢说出答案。然后节目组来到中学,相同的问题仍让中学生们为难,其中有同学说是英语的“O”,还有同学说是零,结果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班主任也瞪了那同学几眼。因为在他们看来,不可能这么简单。最后节目组来到了幼儿园,这下可热闹了,小孩可不管你瞪不瞪眼,一股脑的说出了自己的答案,有说零的,有说是嘴巴的,有说是月亮的,有说是鸡蛋的,更有同学说是爸爸生气时瞪的眼睛。其实这些答案都对,但为什么到了大学,就没有人敢说了呢。

二、“现代教育”之“早期教育”

当今的“早期教育”表现为过早和过多的智力开发。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应该是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影响孩子。但是,由于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家长们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要让自己的孩子嬴在起跑线上”的做法,就是要抢在前头,提早的识字、背诗、读文、做算术,以至不断加码,甚至到了孩子难以承受的地步。这是一种对“早期教育”的扭曲,它实际上把幼儿丰富多彩的教育成长生活,狭义地理解为单一的知识教学,变成了瞄准大学的“精英”、“神童”教育。目前不少家庭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开始强化智力教育。过早的智力教育忽视了儿童爱玩耍、好动的天性,强迫孩子安静地接受教育,容易造成孩子的压抑心理。事实上,未到接受智力教育的时候,强迫孩子接受教育,违背了社会化的一般进程,教育效果亦不见佳。有些父母则埋怨孩子不聪明,打击孩子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应当指出的是,小学知识学习内容的提前是十分不恰当的,它违背了幼儿生理和心理的接受规律,带来的结果只能是幼儿对所学所记一知半解或不知不解。这种不知根由、不能深入理解的学习,是一种“失味”的学习,它使儿童养成不求甚解的不良习惯,不仅丧失了对知识的兴趣,往往造成上学后厌学厌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缺失了克服困难和深入学习的坚韧性,影响了儿童读书品格的形成。其次,不适当的学习内容在不经意间排挤了幼儿所需的教育内容,使正常的幼儿教育成为空白。

目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已出现,孩子应有的认知过程被严重破坏,导致孩子的“知识消化不良”,到上小学时却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许多孩子在疲于学习中抹杀了自己的想像力,长期处在机械读、写、背的学习状态中;甚至有些孩子还出现不同程度的自闭症。

三、幼儿教育“极端”之“逼迫+迁就”

观察发现,幼儿教育在家庭中存在两种极端现象:一种是望子成龙心切,过早地给孩子背上各种各样的包袱,使他们失去了快乐的童年;另一种是对孩子过于溺爱,家庭中出现爱怎么闹就怎么闹的小皇帝、小公主。事实上,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利于孩子理解父母的艰辛。同时,要培养小孩尊敬长辈的品质,长辈绝不能对孩子太溺爱,该长辈吃的一定要让小孩主动送给长辈吃,绝不能谦让。有人认为,孩子长到7岁才进入少儿期,上了学才是教育的开始。还有人认为,只有放松了发条才能适应今后的紧张。佐证是:“我的幼儿时期就是玩大的!我现在不是也很好嘛!”

要知道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对人的要求也不同,与时俱进同样适应于幼儿,同样适应于幼儿教育。邓小平曾经指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四个现代化。”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已经成为国策,也正成为人们的共识。从幼儿阶段对于一个人品格的形成具有奠基意义这个角度来讲,沿袭了几十年的教育旧模式已不能为今所用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讲的,“孩子越小,他的感情色彩越鲜明”。幼儿时期是情感的种子萌芽期,是长大成为合格公民的好品格萌生阶段。一个合格的未来建设者有赖于成功的幼儿品格养成教育。

此外,好习惯,享用一生。乌申斯基说,“养成好习惯就如同把钱存入银行,每月都在支取利息,使你享用一生。”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都是从幼儿时期开始形成的。研究表明,良好的习惯筑就良好的品质将使孩子终生受益,但凡有所作为的人都经历过艰苦的磨练,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很多单位的用人策略都要求新进员工具有良好的品质,品质不好的人,哪怕本领再强,也不能录用。

其实,每个人的智力水平大体相当,但长大后作为却各不相同。是否具有良好的品质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才的关键之一。培养孩子终生受益的品质,为孩子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吧。 “养不教父母过”,“不教不成才”。幼儿身理可自然成长,但心理却不能让其自然成长,因为那样就会放任自由,不能自律,那是社会所不容的。幼儿应接受积极正确的教育,为其今后幸福的人生夯好基础。

当然,两个极端相结合的现象同样普遍地存在:在智力学习上给孩子背包袱,在生活、价值行动上过于迁就孩子。这样的父母往往更容易叹息“培养孩子真不容易”!殊不知,自己在教育思路上存在着问题。

四、幼儿园——也应为幼儿教育问题买单

当前的幼儿园教育,同样存在着缺陷。对于大多数儿童来讲,幼儿园并不是快乐的天地,只是接受管制的地方。幼儿园的老师除了讲讲故事、偶尔做一两次游戏外,就是让他们静坐。幼儿教育需要体、智、美、德和谐发展,然而目前许多家长存在重视幼儿学习珠心算、钢琴等技能,而忽视了幼儿智力、情感的发展。适当的生活技能固然对幼儿一生的发展十分必要,但大多幼儿园的特色班为孩子进行技能培训只是为了家长的需求,违反了孩子心理、生理发展需要,这样不仅加重了孩子的负担,还会导致孩子将来缺乏独立思维的能力。许多孩子有不想去幼儿园的想法,并且从幼儿园回来后变“淘气”了。幼儿园的理想情况不是这样的,是让孩子们游戏,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让他们在动态中接受教育,取得发展。在这里有必要提出,应该重视幼儿教师的培养,特别是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这样幼教软环境才能改善,幼儿教育水平才会提高。

五、为幼儿找“同学”

由于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孩子在幼儿园前,难以找到合适的同龄伙伴,这也是目前幼儿教育中要正视的问题。儿童需要玩耍,却找不到合适的伙伴,只能跟大人、电视、玩具为伍。研究表明,儿童对玩具破坏性极强,不仅有孩子天生好奇的原因,同时也是缺乏玩耍对象的表现。与大人为伍,使孩子缺少独立性,特别是尽量少让幼儿与老人在一起,由于老人需要安静,这样就会使得幼儿失去了好动的本性,变得孤僻自闭。看太多的电视,对儿童的视力和思维也有影响。因此,广大父母应该注意无论工作多么繁忙,都应该抽一些时间和孩子交流。不能总是以“物质奖励”代替“精神交流”,忽视孩子精神发展的需要,与孩子缺少交流沟通。同时要为孩子寻找年龄相当的玩耍伙伴,因为同龄之间的孩子可以畅所欲言,有益于他们各自的各方面的发展。

关于加强中学生养成教育的思考 篇11

一个坏习惯,毁掉了一笔大生意,使得这位厂长错过了一次成功的机会。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存在。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对习惯有句非常精彩的描述:习惯是我们存放在神经系统中的道德资本,你有了好的习惯,一辈子就享受不尽它的利息,你有了坏的习惯,一辈子就偿还不尽它的债务,坏习惯能以它不断增长的利息让你最好的计划破产。习惯看似事小,却关乎一个人的终身发展和一个民族的素养。中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的心理、生理尚未完全成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在这个时期加强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就学校如何开展养成教育提出几点想法。

一、明确规则,让学生在规范中自律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实施养成教育的第一步,就是要让学生明确规则,明辨是非,懂得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这里所说的规则,范围十分宽泛,大到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小到地方风俗、校纪校规。从学校的层面来看,学校应完善校纪校规,通过细化整理后形成各个序列,如学生的礼仪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安全习惯等,并根据学生年龄段的不同特征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细则。

在规则制订并实践的过程中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原则。一是起点要“低”。对学生的教育要体现低起点,严要求,致力于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与道德品质的教育与养成。要从学校的整体教育思路出发,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道德基础,让德育回归生活,关注实践,从学生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最细微的行为习惯要求抓起。二是坡度要“小”。德育工作是个慢功细活,要从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开始。按照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理念,通过小坡度的德育训练,让学生感受到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其实十分简单,在真切的感悟中实现个人品质的提升。三是要求要“细”。只有细致的要求,学生接受、行动起来才不会觉得困难。在德育工作中,对学生提出的每一点要求,都应该是具体的、细微的,让他们听得懂、学得会、记得住。只有这样,德育工作才会有良好的“落脚点”。

二、营造氛围,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

学校要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使全体师生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首先,要在大型集会中进行宣传。学校的开学典礼、平时的小结会、家长会、休业式等大型集会都是宣传养成教育的好时机。其次, 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任何学科都有德育的功能,学校要以思想品德课为主导,各科任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抓住时机,将养成教育有机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最后要通过黑板报、橱窗、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宣传习惯与人格、习惯与健康、习惯与成才的关系。同时,学校要加强以养成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将学校的规章制度上墙公布,在教学楼走廊等醒目处悬挂名人画像和有关养成教育的名言警句,达到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目的。

三、创设载体,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德育工作如何由虚变实,由模糊到具体,变传统的说教灌输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为此,学校必须巧设活动载体,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到具体的德育活动中来,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学校的开学阶段往往是开展养成教育的好时机,学校可以把新学期的第一个月作为行为规范教育月,开展军训、征文、演讲、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活动,营造学生学习“规范”、执行“规范”的氛围。

学校要根据本校学生实际,设计相应的载体,开展相应的主题教育活动。如本校在上学期针对学生对师长无礼貌,乱扔垃圾、同学之间打架斗殴时有发生的现象,学校政教处、团支部组织学生开展了“新三弯腰”活动,即“见了老师弯腰行礼,见了垃圾弯腰捡起,发生矛盾弯腰致歉”。学校向每位学生发放了倡议书,举办了专门的启动仪式,并通过家长会、校讯通向家长宣传学校的做法,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学校把此项活动的开展与班级考核起来,并在期末评比表彰“文明班级”和“礼仪之星”,学生们参与的热情高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学校要把学习、纪律、卫生、出勤、两操等考核作为常规工作列入到学生个人和班级考核之中。通过评比星级学生、文明标兵、三好学生等手段,引导学生相互竞争,向先进典型学习。

四、及时评价,让学生在反思中感悟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中间会不断地出现反复,这就需要及时评价,给予正确引导,促进学生反思,使学生在反思中感悟、在反思中成长。

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评价要有时效性。教育学家布莱克·威廉认为,最有益的教师评价就应该是“具体的、描述性的和及时的”。学生对某个事件或某种行为关注的时间一般是十分短暂的,我们通常把这个时间称为兴奋期,教师如果能在兴奋期内对学生的行为作出评价,就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二是评价要有激励性。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尽量从正面引导。尤其是对问题同学,更需要教师毫不吝啬地给予积极的评价,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抓住时机,进行表扬。三是评价要有针对性。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应考虑时间、地点、场合等因素,对于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类型的学生的评价也应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四是评价要体现多样性。对学生评价的可以采取自评、互评、集体评、家长评、教师评等方式。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促进学生反思,从而提高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五、结对帮扶,让学生在关爱中成长

现在的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由于受到家长的溺爱,普遍存在着自私自利、自我中心的倾向,他们心理防线脆弱,经不起挫折的打击。很多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成绩,而忽视良好习惯的培养,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校中的特殊学生群体也在不断扩大,如离异家庭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留守学生等,这些学生在家庭教育上也往往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针对以上情况,在学校中,选择事业心较强的教师与“问题学生”结对,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上的困难,通过对他们学习上辅导、思想上引导、生活上指导、心理上疏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在思想上,教师要经常观察学生的行为,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发现不良倾向,及时加以引导。在生活上,教师要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重点加强在感情上的投入,给予他们以子女般的关怀和爱心。在学习上,教师要经常对他们进行督促鼓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指导。在心理上,教师要从学生的言谈、交友、周记、成绩起伏等信息进行分析,发现情绪上的起伏,及时进行疏导,使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上一篇:化工企业安全下一篇:智能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