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的意义及途径

2024-08-23

养成教育的意义及途径(通用12篇)

养成教育的意义及途径 篇1

“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对开展职业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与内容,也充分体现了培养学生职业意识、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劳动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从业人员不仅应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扎实的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而且应具备较强的职业意识、创新意识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就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从业人员才能更好地立足工作,适应社会,持续发展,实现自我。为了让职校的毕业生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所接纳和认可,更好地适应变革中的社会职业环境,取得更好的发展,教育者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多渠道地对学生开展职业意识教育,潜移默化地规范学生的行为,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所学的专业,正确理解个人理想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根据社会和岗位需要弥补自己的短处,完善自我,主动适应职业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开展职业意识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对全面提高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素质的客观要求,是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是职业教育实现自我完善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增强职业技术学校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的重要途径。

1 职校生职业意识教育要抓住重点

目前,职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初中毕业生。由于近年“普高热”和“免试入学”等因素的影响,职校生入学时的素质普遍偏低,基础知识较薄弱,学生自身存在着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积极、怕吃苦、眼高手低等问题,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较为被动。虽然很多学生非常关心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但他们对未来职业的认识是朦胧的、浅薄的,不知道怎样适应生存环境,怎样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未能有意识地培养为将来就业而准备的各种能力。

职业意识是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映,是支配和调控全部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是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职业行为等职业要素的总和。在开展职业意识教育的过程中,若什么都讲,什么都要求,必然非常空泛,无法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学生心理,紧紧抓住学生极为关注的就业问题,从顺利就业、适应岗位、谋求发展的角度,从社会形势入手,在职业教育过程中注意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以下几种意识的教育。

1.1 竞争意识教育

要教育学生认识: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竞争规律,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要在今后的竞争中取胜,必须从现在起进行心理、知识和技能上的准备,勤奋好学,奋发进取。只有懂理论、会操作、会做人、能办事的技能型人才才能赢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1.2 责任意识教育

社会学家戴维斯说过:“放弃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身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的生存机会。”据调查显示,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各方面素质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责任心。因此,要教育学生明白:工作就意味着责任;明确岗位责任、认真履行责任、时刻注重责任、勇于承担责任,是成熟表现,是敬业的表现,责任意识会让自己表现得更加卓越。

1.3 独立意识教育

要教育学生懂得:要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要做一番事业,应主要靠自己的奋斗;要克服依赖思想,自己的事情自己办,树立“自己的未来靠自己努力”的意识。

1.4 协作意识教育

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职业分工越来越专业化、社会化,人与人之间必须团结协作才能成功,企业和企业之间必须加强联合才能共同发展。增加个人协作意识的培养,就是增加个人成功的砝码,只有具备协作意识的人才能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为此,要教育学生学会与群体相处,懂得如何处理与群体的各种关系,克服孤独、不合群的弱点,树立群体意识和协作意识。

1.5 职业道德意识教育

要教育学生明白:职业是无贵贱之分的,从事职业要讲究职业道德,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只要工夫深,行行出状元。由此,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道德观。

1.6 自身建设和应变意识教育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新时代,原有知识快速折旧,新的信息踊跃而至,正在把更多的人推向“无知”的边缘。西方目前流行“知识折旧”定律:一年不学习,个人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而且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内部的变化步伐加快,人们工作岗位的流动更为频繁。为此,要教育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不断进行自身建设,提高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具备从事多种职业的能力。

1.7 法制意识教育

要教育学生明白:要干一番事业,必须按规矩办事;合法的事大胆做,不合法的事,坚决不做。这要求学生树立牢固的法制观念,自觉把自己的活动控制在法纪许可的范围内,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在现阶段,就是要从遵守校规校纪做起,加强守纪行为习惯养成的训练。

2 多渠道、多角度开展职业意识教育

2.1 教师是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的中坚力量

2.1.1 正人者先正己,发挥教师榜样引导作用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经师易求,人师难得”,说的是能讲解经书的老师容易找,能教会学生怎样做人的老师很难求。可见,教人比教书更难、更重要。上行下效是道德模仿的普遍规律。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而且教师是在校学生所接触的最为具体的职业人,其思想品德、言行举止、职业素养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教师要利用这个特点,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教师必须以为人师表的美好形象为学生正确导航,在学生面前言行举止要亲切、积极、自信,对待工作严谨规范、爱岗敬业、积极进取,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这不仅可以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而且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作为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一方面对学生传授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努力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做一个高尚的人。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重言传,更重身教,做学生的表率。

2.1.2 提高认识,教师主动参与职业意识教育

职业意识教育不仅仅是班主任、德育课教师、辅导员的任务,也是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职责。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要深刻理解职业意识教育的基本理念,了解开展职业意识教育的功能和作用,认真学习贯彻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统一部署与要求,并主动将自己的工作与学生职业意识培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为职业意识培养的主渠道作用,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考核办法,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环节中渗透职业意识培养的内容,创造性地开展职业意识教育工作。

2.1.3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工作有效性

目前,我国很多职业学校缺乏专职的职业指导教师,而且,职业意识的培养教育更多的是渗透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大多数教师对职业指导的理论和实践缺乏比较系统的了解,缺乏有效的评价学生心理特点的方法,一些教育工作流于表面。从工业发达国家的职业指导实践来看,从事职业指导与培训工作的人员,大都接受过广泛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学等学科知识的培训,并且是在比较成熟的理论指导下开展工作的。我们要认识到这一差距,努力提高职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系统持续的业务培训,将职业指导纳入职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必修内容,使他们既具备相应的知识,又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在信息占有方面和知识储备方面都达到较高的水平。

2.2 加强课程建设,将职业意识教育贯穿各年级教育的全过程

学校作为一种专门的社会机构,教育工作有明确的目的,能够按照社会整体发展的要求,有选择地传递价值观念和职业知识,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管理者应当注重加强学校课程建设,将职业意识教育贯穿于各年级教育的全过程。如,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分别开设社交礼仪、社交口语、人际沟通、形体训练与形象设计、实用心理学、公共关系、艺术欣赏、职业礼仪、人文修养、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重视塑造学生的品德和人格,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恰当的职业定位,了解所选职业的特点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正确的就业观,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职校生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并努力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2.3 重视实践锻炼,在实践中强化职业意识

组织职校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可以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磨炼意志,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职校生无论是从体力还是智力,都具备了适应一定的体力劳动、技能性劳动和认识社会的能力,通过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活动,会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职业学校与普通中学相比较的优势在于每一个实习班级都能与社会上各行各业建立联系。因此,要多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与社会接轨,定期参观学习、参与社会实践、参加实习工作;或开展各种有利于职校生健康成长的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社会对职业的要求,了解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认识遵守劳动纪律的必要性,从而促使学生时刻鞭策自己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发扬优点,弥补不足,为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打下扎实的基础。

2.4 采取多样化的宣传和活动模式开展职业意识教育

学校可采取多样化的宣传和活动模式开展职业意识教育,如充分利用校刊、宣传栏、校园广播、校园网等宣传阵地,宣传就业政策法规、社会就业形势和就业信息、求职技能和方法等;定期邀请本校历届优秀毕业生与学生座谈,以榜样力量激励学生培养自我,立志成才,创业发展;聘请劳动力市场及用人单位有关领导来校开设讲座,使学生直接了解社会对各职业及其从业人员的要求;在校园引入企业文化,创设校园企业文化氛围;组织多种形式的模拟创业、职业生涯规划、职场形象设计活动等。通过以上这些有效的途径,激发学生学习、训练的积极性,强化职业意识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

3 结语

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就业教育。各中职学校要充分认识开展职业意识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大力开展学生职业意识教育并努力创新教育途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念,提高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帮助学生逐步适应社会、融入社会,顺利就业发展,以顺应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真正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理念。

摘要:为真正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教育者必须根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大力开展学生职业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念,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文章对职业意识教育的重点内容及养成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意识,养成及教育途径

参考文献

[1]陈志刚.中职学校职业指导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6(11).

[2]吕鑫祥.面向21世纪的职业教育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0(9).

[3]教育部关于加强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02] 12号)[Z].2002.

养成教育的意义及途径 篇2

游涛1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汉430080)

摘要:探讨了高职院校与社区的关系;分析了高职院校从事社区教育的优势和意义;指出:高职院校应该成为社区从业人员职业发展的加油站,社区企业的职工培训基地,社区文化活动的中心,培育和传播先进文化的平台。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区;社区教育;

中图分类号:710文献标识码:A

社区教育是在一定社区范围内,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开展旨在提高社区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就业、改善民生、激发社区活力、建立社区友好人际关系等有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与社区联系密切,是社区重要的教育资源,在社区教育中应该发挥作用,也能够发挥作用。

一、高职院校从事社区教育的意义

发挥高职院校的优势,面向社区开放教学资源,开办各类培训班或业余学校,是高职院校直接服务社会职能的重要体现。高职院校开展社区教育,对社区、学校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需要。国家非常重视发展社区教育。早在1999年,国家《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就提出要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又提出,要统筹各级各类资源,积极推进社区教育。去年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高职院校作为教育部门,要把社区教育作为自己的使命,作为贯彻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具体行动。

2、是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的需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强职业培训,统筹职业教育发展,整合利用现有各类职业教育培训资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责无旁贷。一是在职前教育中培养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二是在社区教育所建立的终身教育体系中,为高级技能人才的成长提供持续的教育服务。高技能人才的成长过程中,大量的培训活动会在企业培训和社区教育中完成。因此,高职院校才与社区教育,也是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的需要。

3、是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高职院校从事社区教育,不只是为满足社区的需要,也是提高学校自身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高职院校的1作者简介:游涛(1962年-),男,湖北省武汉市人,副教授,从事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研究。

教师通过从事社区教育,可以了解社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实际,可以了解社会的就业状况,有利于学校根据社会的需要,改进教学工作,提高培养入才的社会适应性。通过直接服务社区教育,有利于高职院校理论联系实际。社区教育是教师了解社会生活、参加社会实践、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途径。高职教育是大众化教育,必须面向社会,深入社会,开门办学。这样培养的学生才具备社会适应性。

4、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生源减少效应的逐步显现,高职院校越来越认识到,必须下功夫拓展学校的办学功能,提高办学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据山东省教育厅预测,到2013年,山东考生总量将由2008年的80万下降到40万左右。山东2009年的招生计划是52万人,即便是招生计划不增长,过两年也可能面临无生可招的窘境。《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称,全国小学小学招生数比上年减少57.92万人;小学在校生比上年减少260.04万人。照此推算,6年后,全国大学报考生源将至少减小60万人,很多大学将无生可招。面对这种情形,高职院校必须在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之外开辟一条通道,实行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并重,以对社会新的贡献求得学校新的发展。介入社区教育,是高职院校求得新的发展重要途径。

二、高职院校从事社区教育的优势

1、地域优势。高职院校从事社区教育的地域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贴近社区。与原普通高校大都在城市边缘选址建校的不同,高职院校大都处在人口居住密度较大的城市社区,这是由高职院校的发展历史决定的。1993年,《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意见》提出“三改一补”的高职教育发展方针,即通过现有职业大学、专科学校和独立设臵的成人高校的改革、改组及改制,并可选择少量的重点中专通过转制作为补充的发展高职途径。这些学校中,成人高校主要是针对在职员工办学,与社区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职业大学和中专,都与行业、企业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当时这些行业与企业往往是个小社会(所谓的企业办社会),也与社区有着紧密的联系。二是分布点多。全国高校2263所,其中高职院校1036,几乎占到50%,这种多点分布,使得它更能在社区教育中发挥作用。

2、资源优势。高职院校具有从事社区教育的优质资源。首先是教师资源。高职院校的教师专业门类齐全,而且其优势专业往往与学校所在地的产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满足社区各个年龄层次、各种职业人的教育需求;二是设备设施的优势。普通高校的仪器设备的优势体现在科学研究上;中小学的仪器设备优势,体现在科学普及上;高职院校的仪器设备优势,主要体现在技能训练和技术开发上,而社区教育恰恰更关注社区成员职业能力的提升。三是场地优势。高职院校的教室、图书馆、运动场、实验实训室、会议室场所均有较大的规模和较好的条件,在满足教学要求之外,周末、节假日、寒暑假可以对社区开放,发挥潜能,服务社会。

3、特长优势。高职院校在社区教育中的特长优势,是由高职院校的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和办学目标决定的。社区教育含两个部分,一是社会成员教育体系,就是围绕社区所有成员进行终身教育,这是建立社区精神、社区文化、社区生活圈所需要的教育;二是职业教育体系,即包括职前、职后教育,以及不断适应产业结构变化需要的就业和再就业教育。高职院校既能承担职前教育,也能承担职后教育、转岗教育、再就业教育。与普

通高校比较,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方面具有优势;与中等职校比较,高职院校在办学层次上具有优势。

4、传统优势。从事社区教育是很多高职院校的优良传统。以作者所在的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从建校十年来,每年为企业承担的各类培训达到30000人次以上。而且,每年还派老师在当地老年大学、青山年宫从事美术、计算机、书法等课程的授课。事实上,很多高职院校都承担过转岗培训、再就业培训、农民工培训工作等,这些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传统,可以在社区教育中继续发扬光大。

二、高职院校在社区教育中发挥作用的途径

高职院校占据了社区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制高点,在社区教育中主要应该发挥以下四个作用:

1、社区从业人员职业发展的加油站。现代社会,科技迅速发展,知识总量激增,应用周期缩短,半衰率加速,从而导致了社会产业结构、技术结构、职业结构等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要求从业人员要有较强的职业应变能力。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和工作后的几次培训,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被提到议事日程,成为从业人员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社区教育作为实施终身教育转变的重要形式,在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中有重要作用。高职院校要发挥自身职业教育的优势,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社区从业人员转岗、再就业提供培训服务,为社区从业人员知识和技能的补充、更新提高提供培训服务。

2、社区企业的职工培训基地。高职教育是就业教育,是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它的专业设臵与当地企业的岗位工种需求联系紧密,具备覆盖社区企业主要工种和专业的技术专家、培训教师。目前很多企业的用工流动量大,新员工的比例常年保持在1/4。对于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岗位,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员工,很难适应岗位要求;另外,企业的转型升级,也需要同步提升员工素质。这就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应该积极主动的围绕社区企业的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规划,研究培训内容,组织培训资源,送教上门,将培训融入企业的发展战略、产业流程经营管理和科技进步,共同建设和发展企业社区环境。

3、社区文化活动的中心。社区教育所形成的寓教育于管理、服务、文化活动格局,是对单一学校教育的突破、拓展和延伸。目前,我国的社区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社区教育体系还在建设和完善之中,很多地方的社区教育都是以开展文化活动来进行的。以文教化,是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也是民众喜欢的教育形式。齐备完善的文化活动场地和设施,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式和格调高雅的文化活动内容,是高职院校的优势。高职院校要发挥自身的优势,面向社区或结合社区开展既具有高校特点又为社区居民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如歌咏比赛、书法比赛、技能创新大赛、各种节庆演出、各类讲座等。文化活动形式下的社区教育,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尤其是在当今竞争日渐剧烈的今天,各种文化活动可以给劳碌奔波的人们以抚慰,对于实现社区教育的文化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4、培育和传播先进文化的平台。建设和谐社区,人是关键,只有提升全社区成员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社区的稳定与和谐才有保障。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类型的人,提升公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必须加强文化建设。高职院校是社区的一部分,并占据了社区文化的制高点,应成为培育和传播先进文化平台。首先,高职院校要通过开放校园,将把校园文化向社区延伸。高校文化有自己的特点,例如,环境优美、学习氛围浓;人们崇尚科学,个性解放,创新意识强,接受新生事物快,有较高水平上的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人际交往温文尔雅,各种文艺、体育活动丰富多样。校园文化向社区延伸,可以带动社区文化品位的提升。其次,高职院校还要向社区传播先进文化。高职院校由于学术研究和培养人才的需要,往往能较早的接受一些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技术,在观念和理念上领时代风气之先。高职院校有义务通过社区教育的形式,在社区传播先进的思想和现代的文化观念,发展社区文化,以强化社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倡导特有的健康的民风民俗,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维系社区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养成教育的意义及途径 篇3

关键词:个人文化内涵 职业教育 意义 途径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人民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越来越多的重视,对于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有着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追求。传统的个人文化内涵已经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导致人们去学习和探讨,增强学生自身的个人文化内涵。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制中的一部分,在我国教育体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追求不断提升,职业教育正面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所以,我们要对职业教育体制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一个学生自身拥有良好的个人文化内涵则可以使学生自身拥有更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动手实践能力。所以,培养职业教育学生的个人文化内涵是必不可缺的,更是十分重要的。

一、文化内涵

职业教育的文化内涵对于我国职业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学生个人文化内涵则是具备教育范围内的理论知识、外在表现力和创造协调能力统一的一种综合能力,学生的个人文化内涵更是我国职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的个人文化内涵是由学生个人的观察力、动手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共同构成。学生具备良好的动手实践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自身外在表现力提升学生个人的内在修养;思维能力则是能够帮助学生更全面、更理性的思考问题,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观察能力则是能够帮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文化知识,提升个人的知识水平。所以,学生自身的文化内涵对于提升职业教育的水平是十分重要的。

二、职业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著名教授黄炎培先生对职业教育进行了更加深刻的研究,将我国的经济发展、政治理念和社会的发展相结合讨论,提出了很多关于我国教育体制中职业教育的观点,比如说职业教育为个人谋生之准备、用教育的方法,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发展其能力,同时尽其对群之义务,此种教育名曰职业教育、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等很多研究职业教育的至理名言。这对于当时经济情况、政治情况和社会发展都是十分落后的中国来说,极大的解决了我国当时的贫困问题,帮助更多的人摆脱贫困,是我国的经济有了一定的转变,让我国每一位公民都享有更多的自由权力。在当时经济落后的中国,这些主张和观点虽然有些过于理想化,但是表达出了我国一些教育专家对于改变我国教育体制的想法,帮助更多的学生提高个人的文化内涵,改善我国的职业教育现状。我国的一些现代教育机构都认为,职业教育的价值虽然是客观性的职业教育,但可以通过职业教育,来培养更多的人满足自身的追求和想法,满足社会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个人求职和就业的需求。所以,职业教育必须要以育人为基准,才能够将职业教育的价值最大程度的表现出来。所以,培养学生的个人文化内涵有助于提升职业教育,更加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三、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和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职业教育分为两类,一类是职业教育的本体性价值,另一类是职业教育的工具性价值,长期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价值都是以社会为主题的,保持以国家的利益为首位,只有这样才能够利用职业教育的价值来消除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贫富差距,防止社会失调等。而这些职业教育的价值和作用往往都忽略了育人这个最基本的准则,导致职业教育的发展出现很大的偏差,严重阻碍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许多职业教育中走出来的学生都是单一的掌握了一门技术,保障自己的生存的能力,没有更好的去研究更深层次的文化知识,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不是社会上最为需求的,更不利于学生日后的发展。所以,我国教育方面进行了探讨,发现职业教育应该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这样才能够是一些学生不仅学习到了技术,对于个人内在修养更是有着很深的研究。一些职业教育院校不能够正确的认识到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知识将二者简单的相加,这样不仅仅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更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并不能很到的解决问题,所以,寻找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二者结合的方法就变的非常重要,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四、提高职业教育学生的文化内涵的重要意义

提升职业教育的教育水平,让学生自身注意到知识文化的魅力。首先从学生的个人素质来说,学生个人文化内涵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整体的个人素质和内涵, 让学生能够认识到提升自身文化内涵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在精神层次有一个较大的飞跃让学生自身感受到文化内涵的魅力。然后是通过学生自身的能力来说,文化内涵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都非常有帮助,更是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意识和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更好的帮助,因为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生自身的创造力是通往成功必备的素质。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有了更深的要求,所以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不仅仅对学生进行技术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更是要对学生进行自身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针对于当今社会而言,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已经成为了社会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职业教育的水平,培养学生个人的文化内涵是非常重要的。

五、如何提高职业教育中学生的文化内涵

学生个人文化内涵的提升有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升职业教育整体水平,对于职业教育更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要加强学生个人文化内涵的培养,加强文化内涵的培养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要对职业教育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充分的挖掘,将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和文化内涵作为课堂教育的主要课程,努力打造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努力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就是要通过实践,将学生学习的知识动手进行操作,弥补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提升学生个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二是要职业教育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时,不能只顾当前,要着眼与未来,努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和文化内涵,让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三是要深入的了解文化知识,提升文化软实力,学生个人的文化内涵与知识的学习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知识是文化的基础,所以,要正确理解知识与文化的关系,提升学生自身的个人内涵。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职业教育更在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考验,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够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能力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打造出属于自己的职业教育品牌,为社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高奇.职业教育功能.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01).

[2]唐林伟.试论职业教育的价值体系.教育与职业,2012,(04).

养成教育的意义及途径 篇4

一、教师素质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教师既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 又是学生心理健康成才的示范者、引导者。正如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教师是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美和崇高的事业与新生一代之间的桥梁。”因此, 教师并不是直接地改变学生的心理和行为, 而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促使学生依靠自身的力量去获取知识、增长智慧、发展个性。一个心境良好、情绪饱满、激情四溢的教师来到学生中间, 学生容易感受到舒畅的心情, 这样的教师走上讲台, 课堂充满愉悦的气氛。教师对科学精神富于激情的描绘, 容易唤醒学生对科学境界无限向往的潜意识, 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创造精神;教师对文学意境富于激情的渲染, 可以扩大学生的想象空间, 使其从中获得美的享受;教师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可以有效地震撼学生的心灵, 使学生产生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进而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教育实践表明, 道德情感高尚的教师, 善于用高尚的情怀关心学生、体贴学生、感化学生、熏陶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 学生的道德情感无意中就会向着教师所示范的方向发展。同样, 充满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的教师, 常常在无意间把自己理智情感方面的优秀品质传递给学生, 有益于增强学生的科学与理性精神。相反, 那些心境黯淡、毫无激情、缺乏高尚道德情感、缺乏审美意识的教师, 容易给学生心理健康无形中带去消极的影响, 甚至将学生引入歧途。这就要求教师的素质达到一定的高度, 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素质的积极作用, 努力阻止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使教师素质总是保持一种良好的状态, 这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大有益处。

二、教师素质对学习兴趣的影响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过程, 教师的教学要围绕学生展开, 教学的成功与否, 总是以学生是否成才得以体现。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学生成才的关键, 也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教师素质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教学实践中, 学生对一门课程的态度,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看法和态度。这就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高要求。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调整自己情绪的能力, 要努力做到使自己面对学生的时候, 总是自然地保持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 这样既能使自己的心境良好, 还能给学生一种精神饱满的感觉, 再加上一些讲课的技巧, 自然在这个老师上课时, 下面的学生也会以一种精神饱满的状态认真听讲了, 学习状态自然良好, 面对这样的一群精神状态良好、认真听讲的学生, 在讲台上的老师就会把课讲得更加具有激情。这样, 学生对老师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自然对这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老师也会用百分之百的热情给这些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而这个循环的开端, 也就是这个循环的关键一环是老师, 所以, 要提高教师的素质。

三、教师素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影响

教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教师素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影响, 具有其特殊性, 表现在教师是传道授业者、管理者、示范者、研究者等角色的功能上, 这是无论什么样的教科书, 无论什么样的思潮, 都代替不了的。就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发动者、组织者、评定者这一作用看, 教师素质对学生学习过程影响方式的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日常教育活动影响学生。

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都是教师按国家规定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计划, 有目的、有系统地影响学生的手段, 在这些活动中, 教师的素质和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使之成为直接影响学生发展方向和学生素质的重要因素。

2.以言教与身教影响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 即无形的言教和有形的身教。在对学生有意识、有系统影响的各种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中, 主要是采用言教方式。而教师在与学生大量无意识的接触中, 除言教外, 还潜移默化地以身教的方式对学生施加影响。教师以自己崇高的道德品质、渊博的学识等素质影响着学生, 起着“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的作用。

3.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影响。

课堂教学是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主要渠道, 教师正确的教学思想、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渊博的学识、高超的教学艺术、严谨的治学精神、科学的管理方法、高尚的道德情操等, 都会在课堂上给学生以影响, 使学生产生信服感、敬佩感、归属感, 维护和发展课堂中良好的心理氛围。反之, 个别教师的不良素质只会给学生留下心理阴影和个性的缺陷, 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目的、自我控制力等因素的发展。

由此可见, 教师是学生的人生航标,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无时无刻地影响着学生, 教师不但教给学生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而教师的素质就是教师的全部体现, 就是衡量教师是否能够胜任这一职业的关键。就当前教师素质而言, 我国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

四、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途径

江泽民同志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不仅要教好书, 还要育好人, 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一) 陶冶师德, 身正为范

“德高为师, 身正为范”, 教师的爱博大无私, 深沉久远, 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台湾一位学者讲的好:“爱自己的孩子是人, 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古人也昭示我们:“经师易做, 人师难当。”没有这种教师爱, 就谈不上“为人师表”, 至多是个教书匠而已。

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亲密的同伴, 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品质形成与奠基的关键时期, 他们的可塑性、模仿性很强, 如果教师很有威信, 那么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一个具有高尚精神风貌的教师的所作所为, 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教育力量, 可以使学生在一种无声力量的推动下, 积极向上健康地成长。所以, 教师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对学生的行为发展具有极大的激励、导向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 在学生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要让学生做的事, 教师必须亲自参加来完成;要学生学的知识, 教师也必须参与共同学习。只有这样, 学生的学与做才能收到效果。如学生在劳动过程中, 老师如果和学生们一起动手, 同学们会个个兴致高涨, 同时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 老师只起指挥作用, 学生表面上虽然认真, 但在内心思想形成上会产生小小的缺陷。因此, 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对学生的个性形成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二) 更新教育观念, 转变教学行为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 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于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确立新的教育观念, 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教师要确立新的教育理念: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过去重知识传授, 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个体差异和创造性。首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 心中要装有每一位学生, 善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 对学生的进步、成功都要关注并及时给予鼓励、评价、赞赏;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 改变教师的“权威”, 能走下讲台, 走进学生的生活、学习之中;要善于组织、引导学生去收集有关知识, 并组织学生讨论,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励学生主动地去探索新知, 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

(三) 走进新的教师角色

1. 由传统的“教书匠”变为新型的学习者

在传统教育体制下, 教师经过师范教育阶段和上岗培训后, 其基本的学习过程也就告一段落, 进入工作阶段, 成为一名教书匠。现代社会,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知识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社会进步一日千里, 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知识爆炸”、“信息爆炸”, 人类所拥有的知识量剧增。面对如此形势, 人们必须不断地接受教育、更新知识, 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工作的需要, 而这一切又向传统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挑战:人们的学习决不能停止在前半生, 学习将成为一个人终身的需要。作为承担传承人类文明和培养下一代重任的教师, 必须成为终身学习者, 成为不断创新的学习型教师, 即今天的教师在总结继承教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 必须彻底摆脱陈旧的传统观念的束缚, 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课程理念, 培养创新意识, 探求新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掌握新的学习手段和技能, 努力提高学习的效能, 从而不仅当好经师, 而且做好人师, 体念新的教育理念并增长知识、拓宽视野, 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20世纪七八十年代, 英国学者斯坦豪斯认为, 在以过程原则为基础的课程中, 教师应该扮演学习者和研究者的角色, 它促使教师在教学上采用探究的方法而不是讲授、指导的方法。教师应以学习者和研究者的形象出现, 而不是经验和技术的专家。斯坦豪斯的观点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 并通过积极反思“教书匠”式的教师形象而对教师作为学习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作为学习者可以使教师更加关注具体教学情景, 把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教师作为学习者可以促使自己对教学过程和课堂行为进行必要的反思与研究, 把一些成功的教学经验上升为教学理论, 并用以指导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2. 由课程的执行者变为课程的开发者

在传统的课程体制下, 教师仅仅是教材、大纲的忠实执行者, 是按照大纲的要求教教材, 抓知识点、抓考点。如今, 社会形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所教对象———学生的思想状况、生活条件、学习环境, 也与原来相差甚远。因此在新的历史背景下, 教师再也不能满足于“教书”, 满足于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 变原来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3. 由学习的主宰者变为学习的引导者

学生的学习需要引导, 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 引导学生是自己的职责, 教师的引导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极为重要。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是对教师的较高要求, 教师要很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必须在知识面、理论水平、认识水平、洞察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修养, 否则就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四) 深入探究学习, 做研究型教师

研究型的教师, 是当代教育界的追求。他们的主动精神强烈, 遇事总是先想一想并尽可能地去做, 过后还会去反思, 因此, 成功总伴随着他们;他们求异意识强烈, 不盲从, 善于将他人的成功经验融入自己的经验中, ;他们收集和运用信息能力较强, 不但关注教育教学动态, 而且也极大地关注社会、关注环境。新的教育理念下, 研究型的教师才会更加重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以实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目标。

(五) 做“反思型”教师, 增强教师素质

《思维的革命》一书的作者威廉·杜拉姆有一句名言:“假如一个人掌握了思维的力量, 那么他就会加速成功的频率。”这句话给我们很大启示, 它意味着改变思维将是一场革命, 同时也预示着我们已进入了一个反思的时代。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 (Ponser, MI) 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他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 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反思性教学实践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最有效的途径。

所谓反思, 一般是指行为主体立足于自我以外的批判性考察自己的行为及其情景的能力。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观察和思考。这种对教学经验或教学实践的反思, 不是简单的反省, 而是“一种思考教育的方式, 要求教师具有作出理性选择, 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它往往不是一个人独处时的静坐冥想, 而是一种需要理智的思考和批判性的态度和方法, 而且常常要与其他教师合作进行。反思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未来的教学实践。对教学经验的不断反思, 能够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

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反思, 那么即使有“二十年的教学经验, 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二十次重复, 除非教师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 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他们将永远只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 教师所面临的学生也是不断进步的, 教师必须把反思作为自己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处处反思、时时反思, 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可以说没有一位优秀教师不是在反思性教学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正如美国教育学家ScottG.Paris所说:“那些喜欢反思, 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效果的教师, 也会成为高人一等的教师, 他们可以指导成长。”

《养成教育的意义》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一)养成教育影响孩子的一生

(二)养成教育包含的内容

(三)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教学目的:

(一)通过此次学习,使学生学长充分认识到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并掌握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家长了解应该培养孩子哪些好习惯及怎样培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宣传资料

教学过程:

一、养成教育影响孩子的一生(培养孩子好习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导入课题。

出示多媒体课件:

(1)生动鲜活的案例,阐述培养孩子好习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著名教育专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的话)

2、养成教育有利于孩子成人。

养成教育是提高孩子修养、完善人格不可缺少的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成才会起到促进作用。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孩子的成绩与惯好的孩子;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往往学习习惯都不好(当然学习不好的孩子也有智力或其他原因)。事实说明,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将会使孩子受益终身,而养成不良习惯,却贻害无穷。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小学时期,孩子可塑性强,好训练,容易养成好习惯,这时,要以严为主。

3、养成教育有利于家庭幸福。

(1)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但有利于孩子成才,也有利于家庭的幸福。可以说习惯培养与家庭幸福有直接关系。从目前我们对孩子的一些行为要求看,有不少内容与家庭幸福也有直接关系。

(2)建议家长培养孩子如下习惯:

(出示课件)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会收拾房间、洗衣服、做简单的饭菜,会洗刷餐具、扫地、倒垃圾,主动帮助家长干力所能及的事。如果孩子能做到这些,家长能不高兴吗?家长有了小帮手,还得到了精神上的安慰,家庭当然是幸福的。反之,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时不时还跟家长发脾气,家里怎能幸福呢?

听父母的话,听长辈的话,不任性,不撒娇。如果孩子能做到这项要求,是个听话的孩子,家里就是和谐的。反之,孩子不听话,跟大人顶嘴、吵闹,家庭里怎能幸福呢?

孝敬父母,知道父母的疾苦;会照顾服侍老人,体谅父母困难,不提不合理的要求;理解父母的心情,会从精神上安慰劝解父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如果孩子能做到这些,家长会得到精神上的享受,有个懂事的孩子是家庭的一大幸福。

穿着得体、大方,生活上不提过分要求,不和别人比吃比穿,不乱花钱,注意节约。孩子能做到这些,就可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如果孩子在生活上铺张浪费,和别人攀比,不仅会增加家庭经济负担,还会增加家长的心理负担。

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饭前、便后洗手,讲卫生。这对家庭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不讲卫生,总生病,就会增加家长的负担和烦恼。

有事外出和家长打招呼,不随便跟不认识的人走。如果孩子外出不回家,家长也不知道孩子到什么地方去了,怎能不着急。特别是现在坏人拐骗甚至伤害孩子的.事屡屡发生,这条就更重要。

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走人行横道 ,不在马路、铁道上玩耍和追跑打闹。孩子如果做不到这一条,就可能被车碰撞,造成家庭悲剧。可见这条要求与家庭幸福直接相关。

(3)为了家庭和睦,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老人有幸福的晚年,为了孩子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

4、养成教育有利于社会、国家。

我们现在的孩子,十年后绝大多数都要走入社会,他们的行为习惯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我们的社会风气。为了建设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我们必须抓紧养成教育,使我们的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养成教育包含的内容。

1、给家长发《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宣传资料。

(1)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国旗、奏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2)尊老爱幼,友爱同学,平等待人。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和残疾人。要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

(3)尊敬师长,见面行礼,主动问好,要用尊称,不直呼姓名。

(4)孝敬父母,关心父母身体健康,主动帮助父母做事,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正确教导,外出或回到家要打招呼。

(5)待人有礼貌。说话文明,讲普通话,会用礼貌用语。到他人房间要先敲门,经允许再进入。不要打扰别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不打架,不骂人。

(6)对外宾有礼貌,热情大方,不围观尾随。

(7)诚实、不说谎话,知错就改。答应别人的事要努力做到。不随便拿别人东西,借东西要还,损坏公物要赔偿,拾到东西要归还失主或交公。

(8)爱惜粮食,爱惜学习、生活用品,不挑吃穿,不乱花钱,节约水电。

(9)穿戴整洁。经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漱口,饭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

(10)按时作息。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有病有事不能到校要请假。放学后按时回家。

(11)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专心听讲,大胆发言,不懂就问,发言先举手,回答问题声音响亮。课间做有益的游戏。

(12)课后认真复习,按时做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洁净,独立完成。考试不作弊。

(13)积极参加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认真做广播操和眼保健操,读写姿势正确。

(14)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劳动,认真做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

(15)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衣物用品要摆放整齐,学会收拾房间、洗衣服、洗刷餐具等家务劳动。

(16)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违章骑车。不在公路、铁道、码头玩耍和追跑打闹。

(17)乘公共车、船时主动购票,主动给老幼病残让座。遵守公共场所秩序,出入时不拥挤,观看演出时不随便走动,保持安静,演出结束时鼓掌致谢。

(18)爱护公共财物,爱护花草树木和庄稼,保护有益动物。不在课桌椅、建筑物和文物古迹上涂抹刻画。

(19)注意安全,不玩火,不做有危险的游戏。

(20)要看有益的图书、报刊、录像。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遇到坏人坏事主动报告,敢于斗争。

2、回家后,请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在培养孩子好习惯的实践中,家长应注意些什么?

1、家长讨论、交流。

2、小结:

(出示课件)

(1)树立为国教子思想,自觉履行教育子女的职责。

(2)重在教子做人,提高子女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子女遵守社会公德习惯,增强子女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关心子女的智力开发和科学文化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要适当,方法要正确。

(4)培养和训练子女的良好生活习惯,鼓励子女参加文娱体育和社会交往活动,促进子女身心健康发展。

(5)引导子女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支持子女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培养子女的自理能力及劳动习惯。

(6)爱护、关心、严格要求子女。不溺爱、不打骂、不歧视,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

(7)要举止文明、情趣健康、言行一致、敬业进取,各方面为子女作榜样。

(8)保持家庭和睦,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9)学习和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及方法,针对子女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实施教育。

(10)要和学校、社会密切联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四、总结:

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家长要始终如一,坚持不懈,耐心训练。当看到孩子能很好的履行规矩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增强他的信心,孩子受到表扬定会重复这种良好的行为。

养成教育的意义及途径 篇6

关键词:青少年;养成教育;德育;途径

从广义上讲,所谓青少年养成教育,就是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多渠道的协同教育和影响,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养成教育的核心是习惯教育,养成教育强调由自发向自觉的渐进。加强青少年的养成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和道德素质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德育过程的内涵

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就是实现社会道德规范向受教育者主体的转化,以实现人的价值,而后再外化为道德行为。德育过程的基本趋势是依据发展的规律和道德价值的追求,去限定素质发展的方向,并使道德品质逐渐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由多方面的变化到成熟。德育过程的结果就是人的社会化、阶级化、人格化,形成一个人的社会特质。德育过程实质上是给学生建立起受教育者所要求的实际关系的过程。从根本上说,德育就是通过对人的启迪与内化,提高人的素质,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境界。

二、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少年期以前的时期(即12岁以前),是真正的幼稚期或儿童期。这一时期的人更多地依靠成人的照顾、爱护,他们的独立性和自觉性都比较低。少年期或从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一个时期(过渡期)的青少年,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并存的时期。这一时期是青少年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形成的时期,是世界观萌芽的时期,是开始以道德信念和理想来指导自己的行为的时期。这就需要教育者循序渐进地、积极地引导,以促进青少年养成教育的良性发展。

三、成功开展青少年养成教育的五个基本点

(一)引导

引导在青少年养成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德育过程的积极因素,是青少年养成教育的必然要求。引导青少年养成教育,除要遵循德育的原则(说服教育原则,摆事实、讲道理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实践性原则)之外,还要遵循普遍性原则、针对性原则、适度性原则等。

1.普遍性原则。普遍性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引导,切不可受“唯智论”的片面影响,只注意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要注意到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二是指要尽量把“引导”渗入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形成的各个方面,贯穿到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方面的每一个基本要素,从而使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统一,促进青少年的养成教育。

2.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也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要针对养成教育的对象——青少年。人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针对青少年特有的心理特征,实施积极的引导。二是要针对教育对象的个别差异性。人发展到一定阶段,会有共同的显著特征,但人与人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差异。开展养成教育,一定要针对这种个别差异性,做到普遍关注下的个别引导。

3.适度性原则。少年的第一个社会化任务是谋求独立,在此过程中,他们开始抵抗儿童时期不愿执行的那些任务要求,当教育者限制他们的独立性,不重视他们的兴趣、态度和意见时,他们会表现出具有强烈的自尊心。道德信念、道德理想的形成以及世界观的萌芽、自我意识的发展等心理特征,都要求教育者在引导青少年养成教育时,必须掌握适度原则,避免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二)协同

理想的德育应该在全社会形成“做人为本”的共识,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 的德育网络系统,使多种力量形成时空交叉影响的德育优势力量。这里的“协同”指的是德育网络中各要素的协同与一致。

1.德育网络系统分析。青少年的德育网络系统应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校内德育网络系统,即由课堂教学系统、课下活动系统、校园环境系统和班级教育系统组成的联系网络。二是校外德育网络系统,即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系统。这是一个为有效实施德育在学校、家庭、社会多种德育途径之间结成的一种“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组织体系。校内德育网络系统能够充分体现教育者的意志和道德价值取向,而校外德育网络系统是校内德育网络系统的有效补充。

2.德育网络系统各因素功能上的互补。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途径上各具特色,既不能相互替代,又各有优势和不足。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认识——理性和规章制度、纪律来实现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对青少年的教育影响有着显著的特点:奠基性、先入性、亲情性、可信性、权威性、有效性、灵活性、针对性、渗透性、感染性、长期性、持续性、随意性、局限性。社会教育影响主要包括社会宣传、社会舆论、社会风尚、社会活动、人际交往、社会环境和邻里环境等,这就决定了社会教育的广泛性、多样性、复杂性和自主性。

3.协同教育的重要性。有许多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往往以自己的不正确的生活经验告诫自己的子女“不要相信任何人”“不要轻易帮助别人”等。这样的家庭教育对孩子良好品行的养成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学校的道德教育效果也会在父母的不良“经验教育”中毁于一旦。德育网络系统中各种因素的不协同,就会让受教育者无所适从,德育效果得不到强化,不利于养成教育的成功。

(三)活动

养成教育应该重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品德,让青少年在日常活动中体验、感受道德的力量。活动在青少年养成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青少年在活动中可以学到很多优秀的道德品质。同时,他们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在活动中得到检验和矫正,这样,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实际感受,从而深信自己所了解的行为规范是正确的、合理的,这些活动和行为才会变成他们的品德特征。例如:如果青少年只从理性上认识到劳动的好处和意义,没有亲身体验到劳动的作用,没有感受到劳动后的欢乐,没有经历真正的劳动,那么热爱劳动的品质只能是空的。总之,任何良好的品德都是在教育者为受教育者组织的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所以养成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说教上,更重要的是组织青少年亲身参加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受教育。

(四)自律

养成教育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学生的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不教之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青少年学生不可能永远接受教师的教育和指导,他们终究要长大,终究要离开教师的引导,因此,尽可能地让青少年独立生活,使他们时刻能够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完善自我,使他们在自警、自诚、自励的“道德长跑”中养成良好的德性,这是养成教育成功的捷径。

(五)评价

养成教育的评价是养成教育成功的重要部分,关系到青少年在养成教育中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关系到青少年养成教育的定型化。青少年接受的道德教育,往往只限于奖励和惩罚,先是物质上的,后发展为精神上的,德育的价值在他们身上带有一定的功利性。随着个体身心的发展,道德价值的享用功能得以深化和发展,并由此产生一种道德发展、人格完善的根本动力。对青少年道德发展的正确评价会成为青少年养成教育的强化,从而使他们乐于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稳固的动力定型。

现阶段,我国在道德评价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学校更重视学生的成绩、学生的智力发展,而对学生的人格成长和德性养成不太重视。这样不利于青少年良好习惯的形成,对养成教育的成功也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参考文献:

[1]成有信.教育学原理[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3.

[2]朱永新.新教育之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毕明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7).

养成教育的意义及途径 篇7

随着中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 中学物理教学面临着新的情况和问题。对于不少中学生来说, 中学物理学习算是一门较为复杂、困难的学科, 需要缜密的思维与勤奋的学习态度。但是, 当前中学生由于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 而对物理学习失去了学习兴趣。因而, 本文将从科学方法教育的角度出发, 试图找到中学物理教学的新途径, 切实发挥出科学方法教育对于中学物理教学的积极作用与重大意义。

二、中学物理中科学方法教育的意义

所谓科学方法教育就是指在中学物理教学中, 为了探寻出一些物理现象而进行的物理实验, 并通过一定的学习或研究来总结、归纳出物理实验中的一些物理规律, 这是一种综合性的物理手段和方法, 并不是单一或独立存在的, 它是物理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对于人们在物理学习中搜集事实、提出假设并给出一定的解释和认证提供了可以依据的标准。当前, 中学物理中的科学方法主要有:实验法、观察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理想化物理模型法 (建模法) 、归纳法、累积法、放大法、比较法、逆向思维法、等效法、科学推理法、图像法等。这是学生物理思维形成的有效方法和科学程序,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科学品质。

因此, 中学物理中的科学方法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它指导中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让学生切实的投入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当中去, 让他们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 培养出最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从而让他们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科学探究, 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他们智力的发展与提高, 培养他们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从而让学生不仅掌握了物理知识, 还提升了自己的科学探究精神与能力, 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方法, 是中学生提高科学素养, 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

三、中学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实施途径

中学物理教学中, 科学方法教育的实施途径具体如下:

(一) 在实验教学中实施。

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 必然要开展实验教学。那么, 在实验教学中, 让学生接受一定的科学方法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教育途径, 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并深刻领会物理实验中使用的科学方法。应该来说, 物理学科的本质就在于物理实验, 它是体验科学方法教育的基础所在, 是科学认识的基本方法, 是培养学生科学方法, 形成科学态度的有效途径。因此, 中学物理教学中应该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结合实际, 启发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物理现象、勤于思考问题的习惯, 创造条件,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教给学生进行观察的一些具体方法, 比如说对比观察法、分步观察法、归纳观察法等。

(二) 在理论教学中实施。

科学方法的实施, 就是应该在具体的科学理论知识中进行, 它是人们对于科学知识的认识过程, 学生只有在领会到科学方法的提出角度以及解决途径的时候, 才能够真正学习到科学方法。因此, 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在物理概念以及规律教学中, 充分挖掘出科学方法, 合理设计教学方案, 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从而让学生在进行物理学习的过程中, 能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来获取科学方法。

(三) 在习题讲解中实施。

中学物理教学中, 必然会有物理习题的讲解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中学物理教师应该努力渗透进科学方法教育, 这是因为科学方法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一定的物理习题讲解, 有利于学生的物理知识达到理解的水平, 并通过一定的习题实践, 达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新能力。因此, 中学物理教师应该创设情景, 强化习题教学和训练, 让学生在科学方法教育中把对物理问题的解决由知识向能力进行转化。显然, 物理解题训练中渗透科学方法教育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有利于学生提高物理知识掌握能力与水平。

(四) 在物理学史中实施。

中学物理教学中, 也会不时的穿插一些物理学史方面的知识, 这些有利于培养学生进行物理科学思维, 因为物理学史中必然会提到一些伟大的物理学家, 有些会详细介绍这些物理学家如何发现一些物理现象并做出解答的。因此, 它将引导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某些物理现象, 更好的培养学生物理科学思维方法, 还让本来较为枯燥的物理学习变得有趣而生动, 让学生更易于接受和理解。那么, 中学物理教学中就必须突破各种条件的限制与制约, 不仅需要一些逻辑性的教学方法, 更要采用一些非逻辑性的创造性思维方法, 比如说直觉、灵感等, 而这些很多都可以在物理学史中获得充分的材料。

(五) 在物理讲座中实施。

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还应该适当的举办一些物理专题讲座, 比如说邀请著名的物理学家李政道等。他们的学习经历是非常有价值的, 他们的贡献不仅仅在于物理理论知识, 更在于他们的学习方法和探究方法。因此, 中学物理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多举办类似的专题讲座, 让学生更多的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认真学习物理学家们的科学思维过程和科学方法, 并把一些物理内容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方法渗透到科学方法教育中去, 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从而使得中学物理教学中通过物理专题讲座来实施科学方法教育。

四、结论

综上, 中学物理教学并不是简单的一件事情与任务, 而是需要进行认真且缜密的安排的教学过程。为了避免普遍认为的枯燥乏味, 中学物理教学中应该努力实施科学方法教育, 运用科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这将成为中学物理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 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隆含性原则、触合原则、适度性原则的基础之上, 切实有效的推进并实施科学方法教育, 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 潜移默化的形成并提高自己的物理科学思维与科学品质, 从而有效提高物理知识学习效率, 又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科学素养。

摘要:作为中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学物理教学有着非常关键的地位与作用, 直接关系到学生总体学习成绩的高低。因此, 本文中探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该尽量运用科学方法教育, 主要分析了科学方法教育的意义以及具体的实现途径, 从而切实有效提升中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物理思想, 提高他们的物理科学品质。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学,科学方法教育,意义,途径

参考文献

[1]刘军.浅谈中学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基本途径[J].新课程研究, 2009 (07)

[2]宁蕴玉.中学物理教学中注重加强科学方法的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 (16)

养成教育的意义及途径 篇8

一、大学生责任观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责任观, 是个体认识责任、履行责任的态度, 是一个人道德素质的核心要素之一。大学生责任观教育, 就是在大学教育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增强学生对祖国和民族、对社会和环境、对家庭和邻里、对自己的责任感和负责精神, 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和责任品格, 并转化为忠于祖国、献身社会、关心他人、保护环境、完善自我的责任行为。

(一) 培养有高度责任感的大学生是国际公认的人才培养规则

早在1972年,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学会生存》这一报告中, 就确定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 是使每个人承担起包括道德责任在内的一切责任;1989年, 该组织将“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的主题确定为“学会关心”, 呼吁一种道德关怀与道德责任;该组织1998年10月在巴黎召开的首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更加明确地指出, 高等教育首先要“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任的公民”。责任观教育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二) 培养有高度责任感的大学生是社会前进的重要精神支撑力

“一个时代的精神, 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 是青年代表的性格”。时代赋予了青年大学生全面参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神圣使命, 他们对待人生责任的态度, 在某种程度上将直接决定未来几十年社会主导责任观的价值取向。

(三) 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责任淡化现实使责任观教育刻不容缓

当前, 在社会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况下, 部分大学生表现出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倾向, 使得对大学生的责任观教育变得刻不容缓。

二、加强大学生责任观教育与培养的基本环节

(一) 立足于培养“责任公民”, 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个人需求与社会责任及社会义务之间的相互关系, 把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及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国家利益的关系, 作为责任观教育的主导价值要求。

(二) 多措并举, 构建“三育人”的责任观教育共同体

坚持“教书育人”, 将责任观教育贯穿于科学知识的教育之中, 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坚持“管理育人”, 积极营造负责任的良好氛围, 形成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坚持“服务育人”, 全体教师要身体力行做好负责任的表率, 激发学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责任心。

(三) 培养大学生的忧患意识

所谓忧患意识, 应该是知其为忧患而生出的一种意志, 或当前虽无忧患存在亦能存有此种意志 (居安思危) 的那样一种觉识。它意味着力求克服种种困难, 力求实现某种理想, 并深知自己行为的关系与责任之所在。

中国古代优秀知识分子历来就有“安贫乐道”、“忧时悯人”的情怀。如, 孔子的“德之不修, 学之不讲, 闻义不能徙, 不善不能改”、孟子的“君子有终身之忧”。其包容万有的胸襟、鞠躬尽瘁的品格、博爱慈悲的情怀, 构成了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应以辩证的思维继承这种精神, 处在顺境之中能居安思危, 处在逆境之中能坚持操守,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 全面塑造自身应具备的人文素质和民族精神。

(四) 以日常行为养成为抓手,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要通过创造具有启迪性、教育性的条件和环境, 使大学生在日常行为中逐渐养成一种责任意识:作为一个社会的人, 就要对他人负责, 对社会负责;作为社会主义时代的大学生, 就要对我们国家的未来负责,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负责。为此, 要积极拓宽教学视野, 形成“理论学习在课堂———实践技能在基地———适应社会在实践”的良性循环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要让大学生了解与认识自己应当肩负的社会责任, 逐渐树立起社会责任意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一个人来说, 大学阶段是崇拜英雄的阶段。适应这种实际,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为大学生树立让其从内心佩服的榜样。以汶川抗震救灾为例, 大学生普遍感到深受教育。其原因主要在于抗震救灾中踊现出的一大批英雄人物的事迹感染了他们, 感动了他们, 使他们真正认识到人民的可爱、军队的可爱、老师的可爱、党的可亲可敬。如果能够抓住这样的时机与典型,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必可收到明显效果。

(五) 引导大学生建立理性批判思维

通常, 大学生有一种习惯于对事物提出批判的思维方式和态度倾向, 敢于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观点, 对此应该给予赞赏和理解。

从另一方面看, 虽然随着年龄增长, 大学生心理日渐趋于成熟, 但毕竟还具有青春期所特有的叛逆心理, 特别容易注意到一些负面的东西, 因此他们对事物的批判, 往往停留在单纯的批评和情绪的渲泄上, 经常会出现过激或偏颇的情况, 不够深入和系统。

因此, 应建立起一个“辩证地提出批评→多方面分析原因→对应地提出措施”的范式, 对其批判思维的养成进行科学引导。这一理性的思维范式, 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 而且有利于引导其养成探究性的学风和独立思索的习惯。同时, 对于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正确分析、看待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也提供了很好的思维工具。

三、大学生责任观教育与培养要关注的几个热点问题

(一) 人际交往能力

北京市曾对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作了三次较大规模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人际关系适应不良或交往不良成为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首因, 已超过了择业压力、学业压力以及与异性交往的压力。因此, 高校要从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入手, 开设专题教育。教育内容要富有吸引力, 并对学生产生实效;教育形式要注重结合网络、手机等现实载体不断创新;要建立健全心理咨询体系, 搭建调整大学生交际心态、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载体。

(二) 处理好网络文化和大学校园文化的关系

随着网络发展条件下西方文化的涌入,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如, 网络的发展和应用中所传递的一些叛逆、消极甚至颓废的东西同时撞击着传统的文明和道德观念, 甚至将少数大学生引向歧途;社会中以物质利益作引导、集体主义精神被消解的现象也反映到大学校园文化中, 出现了一些大学生急功近利、重利忘义的现象。

而已发生的一些校园悲剧证明, 如果对这些问题不能及时发现或者发现了却由于各种原因而无法正确处理, 其后果是严重的。因而必须因势利导, 利用大学生喜欢网络的特点, 在借鉴传统管理方式的同时, 着力研究适应网络传播特征的文化规范, 在网络上树立人文精神的权威性, 并使得网络文化成为校园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使其成为“润物细无声”的春雨, 能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进入大学生的心灵深处并产生影响。

(三) 正确认识大学生网络游戏现象

对3000名左右的大学生问卷调查发现:60%的学生承认玩网络游戏;61.2%的学生对同学玩网游采取不干预的态度;61.6%学生有参与网络游戏的行为与经历, 其中有10%的学生存在网络游戏沉迷状况;玩游戏的花费超过自己日常生活费的10%以上;13.9%的学生认为在网络游戏中朋友是可以相互利用的;在遇到利益分争时, 34.8%的学生选择会伤害朋友 (而在现实生活的类似情景中, 只有24%的同学会去伤害朋友) 。

为正确引导这种倾向, 高校要采取积极措施。

一是要积极干预、引导大学生的网游行为。从调查可以看出, 网游痴迷对大学生在学业、身心健康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负面影响, 很可能会强化大学生的暴力、功利主义的价值倾向, 淡化朋友道义和责任, 从而对其价值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参与网络游戏的引导, 防止其出现沉迷的情况, 而不应该只是在学生因沉迷网络游戏而学业不良时开除学生。

二是要引导大学生实现在不同的文化情境中进行适当的行为与交流, 实现顺利的场景切换, 区分不同的情境进行不同的反应与表现, 明确区分网络游戏世界和现实生活。

大学生责任观的教育与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本文中所阐述的不过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但无须质疑的是, 必须要把对大学生责任观的教育与培养这一系统工程的质量提升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战略高度来认识, 政府、高校、社会等必须多家联手, 通力协作, 工作要实, 出拳要重, 措施要稳, 效果要好, 切忌犯主观主义的认识错误, 使工作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邓伟志.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社会[EB/OL].http://theo ry.people.com.cn/GB/44459/44462/319467.Html.2005-2-22/2005-3-7.

[2]冯奎.高校规划的服务定位: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8.

[3]郭卉.和谐社会建设视野中的高等教育——第十二届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 2008, (11) .

[4]陈洁.道德领导与和谐校园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 (12) .

养成教育的意义及途径 篇9

关键词:教辅类报刊,素质教育,途径,意义

据统计, 全国有教育类报刊社100多家, 目前公开出版发行的教育报刊有140多种, 版本达3000多种。教辅报刊同行之间的竞争历来是诸侯纷争、寸土不让, 但业界的“战国双雄”《英语周报》期发行量达1630多万份, 《英语辅导报》为1370多万份;紧随其后的后起之秀《中学生学习报》也超过1000万份, 其他每期数十万份的报刊更是数不胜数。

教辅报刊期总发行量超过1.5亿份, 占全国报刊期发行总量的3/4。这些教辅报刊读者群庞大, 发行数字惊人, 在枝繁叶茂的报刊界家族中独霸天下, 显得“风景这边独好”。

教辅报刊转型的背景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标准中进一步指出, 教育要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新世纪人才, 学习也不再是接受知识、存储知识, 而是要培养探究能力, 为以后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2001年以来, 各级教材依次进入新课程改革的实验阶段, 但教辅报刊在促进新课程改革上明显行动滞后, “反应慢了一拍”。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 “反应慢了一拍”最典型的表现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将近10年, 但目前出版发行的教辅类报刊, 大都还停留在“辅导学习, 服务考试”的传统应试教育环境下的办报办刊理念上。各类教辅报刊仍然固守服务应试的办刊思路, 内容设置和考试实行“无缝对接”, 即考试有什么样的试题类型, 教辅报刊社就相应会有什么样的海量练习设计。

笔者还发现, 和10年前相比, 很多教辅报刊虽然栏目名字有了新的变化, 多少显出点儿“时尚感”, 但是进一步对比发现, 这些报刊的编辑理念、栏目定位、内容设置并没有多大变化, 所谓的“时尚感”不过是“新瓶装旧酒”而已。

教辅报刊转型的途径探索

新课程改革环境下, 教辅类报刊如何顺应形势发展, 引导素质教育?笔者认为, 下面几条途径可供探索。

深入领会教育改革纲领性文件精神。教辅报刊编辑除了要熟悉具体学科知识、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外, 还要深入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标准》等文件精神, 透彻理解新课程改革目标、功能、结构、内容、评价等内容, 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趋势要做到了然于心, 并以此来指导日后的办报办刊思路。

树立办报办刊新理念。在倡导素质教育的教育环境下, 教辅报刊仅仅传授具体的学科知识还远远不够。教辅报刊要实现向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转变, 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包括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具有怀疑精神、论证精神, 能够接纳不同意见和看法的价值观;具有社会正义感, 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具有学习的独立性, 对知识和外界事物保持应有的好奇心;使学习成为一种自身的终身需求, 能够在自己的一生中不断使知识更新、深化, 并不断地进行自我实现。

教辅报刊要结合具体学科情况, 设置相应的板块或栏目, 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 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注重寻找科学学习方法的引导。教辅报刊提倡素质教育, 但并非是要完全摒弃学科辅导。必要的学科知识辅导是教辅报刊办报办刊的重心所在, 同时, 学科辅导带来的知识积淀也是实施一切素质教育的基础。

当下, 多数教辅报刊学科辅导泛滥成灾, 除了教材内容讲解之外, 就是大量五花八门的随堂训练、单元测试和模拟试题。再加上很多教辅报刊的作者水平有限, 对教材的理解并不到位, 就会导致设置题目的考查点模糊, 对学生能力层级认识不明, 所设置的试题质量就会可想而知了。教师如果使用这样的试题来训练学生, 会产生很多弊病。教辅报刊上如果这类试题大量出现, 势必会误导学生。

教辅报刊要对学科知识进行精讲精练, 注重学习方法的点拨。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 并且能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学会高效率学习, 对所学知识能够做到融会贯通、巧学活用、举一反三等。

促进学生个体的非智力因素发展。智力因素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学习活动, 而非智力因素却是学习活动赖以高效进行的动力因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 教育要促进学生个体的综合能力发展, 引导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非智力因素, 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和性格等, 在个性心理结构中, 诸多非智力因素组成了彼此联系、相互制约与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 是人的个性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 它决定着人进行活动的积极程度。非智力因素的积极特征对学生学习具有调节、控制、维持和补偿的功能, 是提高学习质量和促进智力发展的强大动力。

教辅报刊要注重发展学生个体的非智力因素, 例如, 引导学生能够正确了解自身的情况, 找出自己的优点、缺点, 学会正确对待自我, 欣赏别人;具有永不满足的进取心、强烈的求知欲和坚忍顽强的意志力等。

辅导要从单学科向综合课程转变。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 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 构建了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初中阶段综合与分科并行。

综合课程是一门全新意义上的课程, 综合课程如何开设, 如何使综合课程对学生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影响, 目前正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教辅报刊应以自己的有利平台, 推介国内外综合课程操作的先进经验, 组织资深教育专家、学者等给予理论指导和操作示范, 为“摸着石头过河”者先在河中垫石头, 从而寻找出一条促进综合课程顺利实施的道路。

教辅报刊在辅导综合课程时, 要注重三个方面的指引。首先, 促进学生在学习现有分科知识时, 不能把他们看成孤立的体系, 要设法在各科知识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 对所学知识要有一个综合的认识;其次, 使学生学习时做到文理并重, 既重视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获得, 也注重科学精神和态度的形成;再次, 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 强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学习不应该只是解题目, 而应该联系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 在这个过程中,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对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益的。

如果教辅报刊能够在基础教育改革上先行一步, 关注综合课程的发展动态, 并不断提供借鉴、反思教训、总结经验, 则是教辅类报刊放眼未来的明智之举。

教辅类报刊转型的意义

教辅类报刊适应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从辅导传统的应试教育, 向辅导素质教育的转变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目前, 我国基础教育已进入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阶段。事实证明, 素质教育只有进入到课程改革层面, 才能取得实质性成果, 一方面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 另一方面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龙头和战略抓手。改革涉及中小学培养目标的调整、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和课程资源开发、评价体系的重建等, 课程改革牵动着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

教辅报刊拥有庞大的读者群, 在读者群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教辅报刊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能够顺势而为、闻风而动, 必将促进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形势的不断发展, 必将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日益凸显出来。

提升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辅报刊改变“辅导学习, 服务考试”的办报办刊理念, 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不断尝试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学科的知识特点, 教会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 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促进非智力因素发展, 最终会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使学生具有知识素养、人格修养和理想追求, 并最终成为能够适应社会并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的人, 从而促进教育目标的真正实现。

提供教与学借鉴, 促进教与学反思。教辅报刊是一种交流平台, 国内外成功的教与学的方法和经验, 都可以借助报刊的影响力传递给读者群。教师和学生通过思考和自我对照, 对教学和学习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阅读教辅报刊, 也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自我觉察水平, 并以此来促进教学和学习的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 促进教学与学习的“反思”, 这里所说的“反思”与通常所说的闲暇之余进行的简单、随机地“想一下”的内省活动不同, 它不是模糊的、偶尔为之的、片断式的, 而是需要教师和学生认真努力进行的, 并且需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和系统性, 甚至需要有一定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有时也需要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合作进行。教辅报刊应在具体操作方式上推介经验、提供借鉴。

转型实现教辅报刊的自我救赎。从长远来看,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 服务应试教育的传统教辅报刊会逐渐背离教育的大趋势和大方向。如果不及时调整办报办刊思路, 不管当前的教辅报刊多么风光无限, 日后也会走投无路。

养成教育的意义及途径 篇10

一中华孝道文化的内涵及意义

中国孝道文化源远流长, 是在华夏数千年历史中孕育、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孝”字最早见于殷商甲骨卜辞, 它是一个会意字。其上部是一个省略了笔画的“老”字, 下部为“子”字, 像是子承老人之手, 扶持老人行走之貌。《说文解字》对其注解是“孝, 善事父母者, 从老省, 从子, 子承老也。”因此, 单从字形看, “孝”字就形象地表示上辈的父母, 应该抚养下辈的子女;下辈的子女, 则要孝敬上辈的父母, 即为父者要慈, 为子要孝, 父慈子孝之意。

“孝”作为一种文化体系、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而发展的。《孝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夫孝, 德之本也。”意思是说孝是道德的根本所在。《论语·学而》这样说, 子曰:“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中华传统文化认为“百善孝为先”, 就连教育的“教”字, 也是“左孝右文”:左边是个“孝”, 右边是个“反文”, 中国传统的讲法叫“教者, 孝之文也”。教育教什么?从孝开始, 以孝为根本。通过孝, 培育孩子对血缘的尊重, 培育孩子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同时, 也就在孩子心中牢牢树立了对传统的尊重。

二新形势下开展青少年孝道文化教育的意义

中国传统的孝道教育在历史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皇家的敕命、官方的条律、书院的诠释和坊间的劝谕一起, 将孝道成功地塑造成了中国人安身立命的信条, 形成了中国老百姓几千年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 乃至行为习惯。

但当下, 随着社会的转型, 传统的道德价值体系尤其是孝道遭受激烈的冲突与损毁, 特别是“独生子女”一代的出现和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 一些家庭的代际关系失衡和重心下移, 家庭的培养教育功能弱化;信息化及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父母的地位和权威受到挑战;纷繁复杂信息的左右, 代沟的形成与加深, 使少数青少年对父母缺乏孝敬感, 对他人缺乏道德感;多样经济成分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影响, 使得部分青少年的家庭观念淡化, 功利思想严重, 从而使传统孝道文化中尊长敬老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我们应汲取“孝”传统的合理成分, 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从而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弘扬孝道文化教育的积极意义。具体而言, 其意义有:

1. 牢记“孝”的本意:养亲尊亲, 体味亲情

养亲是孝行的基本要求, 养亲主要指物质上的供养。就孝而言, 不仅要养父母之体, 还要养父母之志, 即尊亲。孝的最高层次是尊亲, 尊亲表现在态度和蔼上, 表现在日常相处的“和颜悦色”上, 表现在意见相左时的“柔声以谏”上, 表现在分担家务的“劳而不怨”上。对父母之尊源于对父母之爱, 孝子之深爱者必有和气, 有和气者必有悦色, 有悦色者必有婉容。这正是动物之养与人类之养的区别。话说“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无论孩子是否长大, 父母双亲总会将爱无私地给予儿女。孔子有句名言“父母唯其忧”, 就是说:为子女者要想想自己生病时, 父母那种忧愁、担心的心情。在中国, 父母对子女承担着无限的责任, 从生育到婚姻甚至隔代抚养, 中国的父母都是倾其所有、尽其所能, 对这如山的父爱, 如河的母爱, 要用心体会, 养亲尊亲, 及时行孝是最好的情感回报。正所谓“夫孝, 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 民之行也。”

2. 把握“孝”的引申意:立身有为, 回报感恩

《孝经》说: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立身行道, 扬名于后世, 以显父母, 孝之终也。所谓孝就应该立身, 即珍爱自己的身体, 远离祸害, 不放纵自己, 把持本心。孔子有句名言“父母唯其忧”, 这句话还教育我们:为人子女者尽量不要让父母为自己担心, 比如要注意安全、遵纪守法等, 做到了这些也是孝。所谓孝还应该成就功业, 自立自强, 自食其力, 奉养父母, 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这就要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意识和奋斗精神。父母给予了生命, 便要好好珍惜生命, 让生命健康成长, 孝敬父母, 体恤父母之艰难, 主动承担家庭责任。还要倡导青少年放眼世界, 心怀众生, 练就本领, 建功立业, 奉献社会, 最大限度地实现生命的价值。“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少年强则中国强, 少年独立则中国独立……少年雄于地球则中国雄于地球。”在困难与挫折面前, 不自怨自艾, 不自暴自弃, 应昂然前行。自强不息、发奋有为是对传统的继承, 也是对时代要求的回应, 是对家庭责任的担当, 更是对民族命运的振兴。要感恩大自然的护佑, 感恩国家和社会的培养, 感恩师长的教诲, 感恩父母的养育, 感恩于心更要感恩于行, 勇敢的承担自己的责任。

3. 理解“孝”的拓展意:推孝及仁, “大孝”博爱

孝悌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儒家认为孝是仁的根本。孝即尊亲, 仁即爱人。尊亲和爱人是可以沟通的, 从中国宗法社会家国同构的体制来看, 家是缩小的国, 国是放大的家。居家尊亲, 于国则应忠君;在家友悌, 出外则应爱众。所以有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之说。通过孝道教育, 最终让学生形成爱人的品质, 引导学生由回报父母到感激所有给予自己帮助的人, 懂得感恩, 因为感恩的心态比感恩的行动更重要。发扬传统孝文化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精神, 由家庭亲情开始, 扩展升华为爱家、爱国、爱天下, 这才是孝道文化教育的最终目标。

三新形势下开展青少年孝道文化教育的途径

开展孝道文化教育, 家庭是肥沃土壤, 学校是主要阵地, 社会是重要保障, 要有效整合三方教育力量, 开展丰富多彩的孝道教育实践活动。

1. 感知孝道文化, 汲取传统美德之精华

“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也是构建现代文明和谐社会的基石。要教育青少年感知孝道文化, 首先, 要查资料, 走进孝道文化。可以由学校牵头, 成立“孝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让班主任、科任老师、学生广泛参与。让学生徜徉书海、漫游e网, 广泛收集有关孝道文化的知识:收集文字资料、图片和影像资料、收集有关“孝”的故事。其次, 聆听故事, 体味孝之魅力。学校分班举行“慈孝”故事会, 选择优胜者举办“慈孝”故事擂台赛, 以竞赛的形式促使学生去了解、搜集、感知中国源远流长的孝道文化传统。通过故事会, 许多耐人寻味的“慈孝”故事被整理出来, 而且学生可以进行理想化的演绎和再创造, 以此来调动学生探寻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再次, 访孝事观遗迹, 置身生活接受教育。学校要利用当地的教育资源, 让学生通过观遗迹、访孝事、读祭文、写感想等措施来感受人们对孝德的推崇。

2. 开展感恩孝亲系列活动

着眼于“小”字, 让学生从小事做起。开展各种活动, 诸如给父母端一杯茶;给父母洗一次脚;帮父母洗一次碗 (或做其他家务) ;为父母唱一首歌曲;给父母 (或帮助过自己的人) 写一封信;给长辈买 (或制作) 一份礼物;给老师一份满分作业 (或试卷) 等。

3. 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敬老爱老志愿者服务小组, 到孤寡老人家庭或福利院、敬老院照顾老人, 帮助老人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搀扶老人散步, 或设计制作敬老宣传单和黑板报, 深入社区进行敬老爱老宣传等。

4. 开展竞赛评比活动

学校可以设计开展一系列评比活动来推动孝道文化教育, 如:“十大孝星”评比活动;“孝老敬老征文”评比活动等。在“十大孝星”评比活动中评选出学校新一届“十大孝星”, 并在校园橱窗、广播大力宣传他们的事迹, 在家庭、在社会、学校掀起学孝星、比孝星、看孝行的热潮。

摘要:新形势下, 我们应汲取“孝”传统的合理成分, 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从感知孝道文化、汲取传统美德之精华, 开展感恩孝亲系列活动, 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开展竞赛评比活动四个方面, 开展青少年孝道文化教育, 弘扬孝道文化教育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孝道文化,青少年,意义,途径

参考文献

[1]钱文忠.钱文忠解读《弟子规》[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0

[2]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编.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弟子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养成教育的意义及途径 篇11

我校在2012年从地处偏远的云溪山沟整体搬迁进城后,面对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面对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无奈,面对社会和家长对学校整体搬迁进城后的厚望,新学校应该用什么来回报社会?用什么来展示学校德育工作新的局面?学校经过反复讨论研究,决定成立《弟子规教育》课题组,在全校三个年级中分专题开展《弟子规》教育,同时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还刻意命名了“弟子规”广场,将《弟子规》内容镌刻在广场的石碑上,让学生天天能看到《弟子规》的内容,让《弟子规》的内容入脑入心。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弟子规》理性而又浅显生动的论述,使其提倡的道德规范准则具体可行,有较强的操作性,不仅使学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使学生的行为建立在理性自觉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人格养成教育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培养爱亲敬长的孝悌意识

《论语·为政》中指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孝敬父母的关键不是仅仅为他们提供物质上的满足,更应该从精神上敬重、爱戴父母。至于具体如何做才能体现这种孝的精神,孔子未展开详细的阐述。而《弟子规》则以浅显具体的说理展开,告诉我们为人子女,孝敬长辈应体现在以下具体的行动中:

首先,要从行为上敬重父母,不能傲慢无礼。我校的《弟子规》教育活动,并不是要求学生一味顺从父母,不讲对错,不做争辩,而是要求做子女的通过应、行、听、承来表现对父母的恭敬之心,表达对父母长辈的人格尊重。作为子女,在态度上、人格上要敬重长辈,而不是无礼的、不尊重的抗争与辩驳。

其次,对亲人的过错要和颜悦色地劝谏,要真诚恻怛,直到对方接纳为止。在开展《弟子规》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为人子女要真诚和悦地劝谏父母,使父母感受到你对他的人格尊严是充分肯定的,你只是针对他们存在的问题提出劝谏。这样,即使父母不能接受也不会大发雷霆。此外,更要真诚用心、以诚心感动亲人。

再次,真正的孝子要爱护自己的身体,要加强自我的人格修养,做一个身体健康、道德高尚的人。“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怡亲羞。”《弟子规》使孝亲上升为主体自身的人格修养,这是很有教育意义的。孝亲不仅是主体的行为表现,更是由这些行为透显的人格精神。一个人只要培养起这种敬爱亲长的高尚品格,其孝亲的行为亦无处不在。

最后,孝敬父母,还应兄弟友爱。《弟子规》提出了兄弟相处之道在于重义轻财。为人兄长要有长者风范,要友爱弟弟;而为人弟则更要懂得尊重兄长,要做到兄友弟恭,以情谊为重。在开展《弟子规》教育过程中,针对学校绝大多数学生系独生子女的情况,我们将兄弟相处引申为和同学相处;将对待父母的态度,引申为对待父母、对待老师的态度。

养成诚实守信的做人品性

在多元文化并存,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被良莠不齐的文化与信息包围着,而在应试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对社会缺乏基本的甄别能力,无法确立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主体性与道德人格。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生存发展技能的场所,更是完善人性,提升人格的精神教场。

《弟子规》不仅提出人以信为本的理念,要求言以信为先,实事求是,不要夸夸其谈、华而不实、虚浮侫巧,而且还非常重视道德人格的建立。指出人格之美胜于外在衣服饮食的华丽奢侈,胜于巧言令色的能言善辩。在人格培养中,要见贤思齐,见不善而内自省,结识良知益友,善于听取他人的批评,勇于承认错误。《弟子规》突出了有心为非与无心为非的区别。特别关注人们行为的内在心理动机,强调通过内在人格改善人、提升人。这种直指心灵的教化,对诚信人格的养成意义重大。我校通过诚信主题班会竞赛、征文比赛,诚信考场申报制度、诚信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唤起学生的诚信意识,引导他们讲诚信,守信用,完善人格。

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健康的价值观念

良好的日常习惯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前提,是道德生成的基础,是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开端。

然而,在今天的中学校园里,很多学生的日常习惯与生活方式让师长瞠目结舌,感到不可思议。《弟子规》具体而全面地阐述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本要求。

第一,要求学生珍惜光阴,“朝起早、夜眠迟”,勤勉学习,生活规律,并持之以恒;第二,讲究个人卫生,衣着整洁、饮食合度。《弟子规》指出:“晨必盥,兼漱知,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不仅要求我们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更要注意穿着的整洁与整齐;第三,要求学生坐立行走,出入进退符合一定的规范,“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这是要求我们注意自己的体态姿势,养成良好的坐立行走姿势。熟读《弟子规》、践行《弟子规》,将其所要求的行为准则谨记心头,长期实践,形成良好习惯,由良好的习惯塑造富有教养的品格,培养内外兼修的儒雅学生,这是《弟子规》教育的意义所在。

建立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与良好的人际关系

当代中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他们没有统一的价值尺度,有着极强的个性,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换位思考,这使他们很难融入集体生活。90后的独生子女更是习惯了寂寞孤独的生活,过分溺爱和长期的以自我为中心,使他们大都喜欢张扬个性,缺少容忍、谦让与合作的品质。他们容易冲动,自制力弱,常常因为一些人际关系中很小的事情发生争执,为了维护彼此的自尊,谁也不愿让步,有的甚至造成大的冲突和悲剧。在人际交往中,他们或因过度的心理提防或因沉迷于网络的虚幻世界,抑或过于自负,而导致不愿与人交往,有的甚至根本就不会与人交往。《弟子规》的学习与实践,可以帮助学生确立健康的人生态度与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并提出具体可行的为人之道。

平等仁爱的相处原则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应该以仁爱为相处的原则,善以待人,做一个有仁爱精神的人。人与人之间的这种仁爱与平等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只有尊重他人,才能使别人尊重自己。在与他人交往时,要把双方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与差异,应来自于品行和才能的差异,真正征服他人要靠高尚的品行和出众的才华,而不是张扬的外貌与夸夸其谈。

真诚合作,友好竞争 《弟子规》要求我们本着公而忘私的态度,“人所能,勿轻訾,人有短,切莫揭”。不随意诋毁他人,不揭他人的短处,不恶意散布议论他人的私事。与人相处,要“道人善、善相劝”,积极地发现他人的长处,这样彼此既能和谐相处,又可以相互提升人格修养。人与人之间热情的赞许与诚恳的批评,都能使彼此间相互了解、信任、倾诉、交往。中学生的生活环境,使得彼此间的合作不可避免,应“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大力倡导“公平、公正、既竞争又以诚相助,既竞争又相互合作”。

己立立人,行为文明 有的学生在与别人交往时处处为自己着想,只关心自己的的需要和利益,过分强调自己的感受,不尊重他人的价值和人格,漠视他人的利益与处境。《弟子规》告诫我们,良好人际关系的维系,要靠我们文明的行为和己立立人的处事精神。“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少。将加人,先向己,己不欲,即速己,思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思长”,和他人相处不要贪图便宜,要见利思义;和他人相处要本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态度,付多取少;对他人的恩情要记得报答,对他人的怨恨要尽量忘记。

浅谈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篇12

一、养成教育的基本途径

1. 养成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教学既是学科教师传授学科文化知识的过程, 同时也是各种道德意识、学习行为的养成过程。为发挥学科教学作为养成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我校非常重视养成教育的学科渗透。一方面, 在学校工作计划中明确指出:学科教学是学校进行养成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渠道, 要求学科教师通过学科教育的实践, 培养学生优良的品德、习惯和能力。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根据学科特点, 努力寻求和挖掘学科养成教育素材, 适时选择联系点和结合点。另一方面, 对不同学科教师的养成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政治学科是学校进行养成教育的主要渠道。它担负着帮助学生掌握有关行为的意义、要求和行为方式的责任, 因此要求每位教师必须上足、上好政治课, 同时要求教师认真做好对学生行为的考核。其他学科要努力寻求德育和学科教学的结合点, 平时适时加强对学生行为的训练和培养。为了发挥各学科在养成教育中的优势, 充分发挥各课教师在德育中的积极性, 学校定期组织德育教案的评比活动。

2. 养成教育与学校的日常管理相结合

学校的日常管理是学生养成教育的监督和导向。为此, 学校建立了一系列日常管理制度。例如, (1) 晨检制度。每天值周班学生检查校牌佩戴、学生仪表、纪律、卫生等。 (2) 规范升旗仪式, 国旗下讲话系列化、规范化。 (3) 班团活动德育系列化, 班主任讲话制度化。 (4) 养成教育知识讲座多样化。如, 形势讲座、卫生讲座、法制讲座、安全讲座、拨浪鼓精神教育讲座等等。 (5) 学生操行评定、素质报告单填写规范化。 (6) 建立优秀学生申报评比制度, 按照学生的特长自定奖项, 让70%~80%的同学获得成功的喜悦。这些都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提供了保证, 有利于学生良好素质的培养。 (7) 加强对学生的时政教育, 我校每天午后组织学生收看12:00—12:30的午间新闻, 使学生开阔眼界, 加深对社会的理解。 (8) 走出去, 请进来。“走出去”, 即建立社会教育基地。发掘社会资源, 建立国防教育、革命历史传统教育、法制教育、劳动实践教育等基地, 组织学生参观部队、工厂、博物馆、革命纪念馆等, 让学生了解社会, 增长知识, 开阔眼界, 增强责任感。“请进来”, 即成立校外辅导员队伍。千方百计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 邀请部队官兵到校指导军训;聘请司法干部担任法制副校长, 定期进行普法教育;与交警联合, 建立培训少年交警队, 并携手抓好学生的交通管理;请老干部、先进人物来校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岗敬业教育。

3. 养成教育与团队活动相结合

团组织是青年学生的先进组织, 在青少年心目中具有旗帜作用。为充分发挥团支部作为先进青年的堡垒作用, 促进学生的养成教育, 首先, 学校创办业余团校, 对广大要求进步的学生宣讲团的有关知识, 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其次, 开展形式多样的团支部活动, 像扫墓、义务劳动、结对帮扶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使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得到锻炼, 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再次, 结合养成教育的要求, 定期开展团员评议。通过优秀团员、优秀团支部等评选活动,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激励了先进生, 鞭策了后进生, 有利于学生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4. 养成教育与环境教育相结合

学校把环境教育作为养成教育的一种手段, 通过校园环境使学生行为在润物细无声的氛围中发生良性转化, 以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根据初中生身心和思维发展的特点, 本校充分利用校史室、宣传窗、广播室、黑板报等宣传阵地, 用不同的形式, 从不同的角度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 使学生生活在养成教育的环境中, 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如搞好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 使学生置身其中, 赏心悦目, 对于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会产生无形的影响。走进学校, 楼宇林立、布局精巧、树木繁茂、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环境整洁, 无论谁都会被一种优美健康、积极向上的气氛所感染, 会自觉地与学校融为一体, 产生“校兴我荣”的认同感和“爱校如家”的亲切感。在学校班级的醒目处悬挂“勤奋、进取、守纪、活泼”校风口号、《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 在走廊上悬挂名人、伟人像, 利用广播室开展“视听联网工程”;充分利用黑板报, 发挥黑板报作为宣传的主阵地作用;在花园草坪内设立“依依小草, 踏之何忍”“有了您的呵护, 我将更加芬芳”等标牌。这些景点、图画和语言文字, 富于文化艺术和时代气息, 能够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每时每刻都在默默地激励和引导着他们的思想言行……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了浓郁的道德情境, 学生沉醉其中, 长期耳濡目染, 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会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5. 养成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是一个以家庭教育为基础, 以学校教育为主导, 以社会教育为必要条件的立体网络教育, 须三个方面紧密配合, 通力协作, 才能保证教育的效果。家庭与学校的密切配合是养成教育的有效手段。家长作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第一任老师, 在养成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学校的养成教育离不开家庭的配合。

为取得养成教育的良好效果, 学校想尽方法加强同家长的联系, 争取家长配合, 以取得最为理想的教育效果。首先, 初一新生在发“录取通知书”时, 把《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一日常规》等发至家长手中, 要求家长配合学校教育新生做好入学前的准备。其次, 为了及时了解学生在家情况, 学校设立了家校联系单制度。再次, 学校为更有效地教育学生,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建立了家访制度, 要求班主任每学期对每位学生进行一次认真家访。最后, 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 还建立了家长委员会。根据家长对学生在社会、家庭中的表现, 通过家长会、家访、反馈联系卡等形式, 及时捕捉学生行为养成训练信息, 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 协调三方力量, 提高了“立体教育”的效果。

二、养成教育的方法

l.充分发挥班主任作为养成教育的主力军作用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和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为了突出班主任的地位, 学校提倡“能胜任班主任的老师才是好老师”“班主任工作应该让人感到羡慕”。为此, 学校十分重视对班主任老师的选用和培训, 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等办法提高班主任素养;同时为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管理, 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对班主任和班级管理进行评价和考核的规章制度, 使班主任工作有据可循。如优秀班主任考核制度、文明班级量化考核制度、班主任培训制度等, 特别是班主任工作“六到制”, 使班级的管理者能较直接、细致、深入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德、能、勤、绩, 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养成教育。班主任的这种忘我工作的精神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2. 重认识、抓明理

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按照认知规律, 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如何做, 为什么要这样做。知是行之始, 我们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开学第一周即养成教育周, 要求各班开展以养成教育为主题的班会, 制定班级公约。初一年级新生要求在军训期间把所有学校规范内容熟读, 领会、明白道理, 在此基础上, 学校还举行行为规范知识竞赛。每学年学校开展初一年级行为规范达标验收和初二、三年级行为规范的达标复查验收工作, 通过验收, 使学生的行为基本达到规范。另一方面, 学校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提升了学生的道德素养, 培养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3. 重训练、抓落实

学生的道德行为和良好习惯要经过反复训练才能形成和巩固起来。因此, 制定具体措施, 加强训练并落到实处十分重要。 (1) 实施行为规范达标验收实施细则。学校根据行为规范的养成情况及薄弱环节, 把养成教育的条款总结为八个方面四十八条。同时, 学校还根据规范要求制定《廿三里镇中纪律、卫生两项验收实施细则》, 值周领导、值日教师、值周生根据条款及时进行检查。学校、班级以这些条款为指向加强训练和教育, 形成浓厚的训练和教育的氛围。 (2) 树立榜样。青少年朝气蓬勃, 活泼向上, 学校充分发挥舆论宣传作用。通过“视听联网工程”, 对身边、社会上的好人好事等进行宣传报道。同时还进行“树标兵、学标兵”活动, 组织“十佳中学生”评选, 等等。 (3) 寓训练于活动之中。团队活动每学期有主题, 每星期有内容, 每月有总结。

4. 重配合、抓反馈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具有反复性, 加强反馈, 及时矫正, 各方面积极配合, 是学生养成教育的保证。为此, 学校十分重视学生养成教育过程中的反馈工作。在反馈人员上有值周领导反馈、值周教师、值周生反馈;反馈时间上, 有当即反馈、当天反馈、隔天反馈、一周小结反馈等;反馈形式多样化, 有通报反馈、面对面反馈等。通过反馈, 加强了学校、班主任、家长和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 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时, 学校还实行红旗班摘牌制, 具体规定摘牌制度和摘牌条件, 如学生行为违反条款的摘取红旗班资格。

5. 重提高、抓评价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自我评价, 是实现自我教育的重要方法。学校十分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让学生在评价中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同时, 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得到新的认识。在学生的自我评价过程中, 采取自评、组评、班主任评定, 对每条评价细则打A、B、C三个档次。另一方面, 班主任老师还要对学生进行总体评价, 认真填写学生素质发展水平报告单, 任课老师结合学生的表现, 对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习惯、行为表现等内容进行考核和评价。通过评价, 促进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有进一步认识, 同时也能为自己提出更为合理的严格的要求, 促进自己素质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效果探讨下一篇:治理理论的中国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