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的研究

2024-11-03

养成教育的研究(共12篇)

养成教育的研究 篇1

养成教育在学术界是个恒久常新的话题, 它在人的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早已被公认。许多学者对它做了系统而详细的研究, 但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整理的文章则较少。笔者现就养成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做简要综述。

1 关于养成教育含义的研究

我国当前有不少学者对养成教育进行了研究, 从不同角度对其含义进行了界定。刘建平[1]认为, 养成教育, 简言之就是通过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来培养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和作风的教育。林英典[2]认为, 养成教育就是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多渠道的协同教育和影响, 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 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 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邢国中认为, 从广义上说, 养成教育是指人基本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 包括思维方式、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健康体魄和生存能力培养的教育;而狭义的养成教育则单指人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养成, 而且特别指青少年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3]。闫玉[4]认为, 养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 提高其个人修养, 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教育方式。魏莉莉[5]认为, 养成教育是通过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协同教育和影响, 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和途径, 全面培养青少年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综合素质,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教育。谭松贤认为, 所谓养成教育, 是指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和途径, 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培养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它以社会公德、基本道德和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及品行能力的基本规范为主要内容, 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要对象。薛玉山[6]认为, 养成教育是根据社会的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在确定的理性教育的基础上, 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通过严格管理、行为训练、规范反馈等多种手段, 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知、情、意、行等素质, 最终使教育指向内化, 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另外, 也有不少学者认为, 养成教育应注重自我教育, 打造一种“生态教育”。

2 国外关于养成教育理论的研究

2.1 国外著名学者的重要理论

国外有关养成教育的研究很多, 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 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际活动和反复练习, 逐渐使儿童养成“公正”“节制”和“勇敢”等美好德行。他认为, 要重视道德教育的三个源泉:天性、习惯和理智, 并指出道德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是形成优良道德品质最重要的条件。17世纪英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洛克的养成教育思想自成体系, 洛克提出了有名的“白板论”, 他认为人的德行是后天养成的结果, 只有通过优良的教育、理性的启蒙和内省、反复的练习并形成习惯, 才能培育出绅士和淑女。另外, 洛克还在德育训练方面提出许多建议, 如及早实践、以理服人、寓教于乐、养成习惯、严而有度、尊重孩子、树立榜样、激发好奇心等。裴斯泰洛齐认为, 父母和教师应作为儿童良好习惯形成的典范。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和作家马卡连柯尤其注重家庭对儿童良好习惯形成的影响。在《卡尔·威特的教育》和《M.S.斯特纳的自然教育》这两本书中介绍了一些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方式方法。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 儿童可以通过观察示范者而习得情感反应和行为反应, 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身教重于言教”。此外, 美国当代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 并指出:利用奖励或惩罚等手段, 来强化或消除儿童的某些行为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达到养成教育的目的。美国当代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柯尔伯格提出了著名的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学说, 认为道德教育具有阶段性和长期性, 为养成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他认为直接向学生教授道德知识的“灌输”式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同时, 他还十分强调环境对于人们道德发展的巨大作用。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对养成教育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他提出了“生活教育”, 指出除了通过学校生活及各科教学来对学生进行间接道德教育外, 更应注重社会实践, 让学生直接参加社会生活, 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应有的道德训练。徐晓霞[7]指出, 杜威强调道德标准是生长的, 因时空而异, 道德习惯是在个人善恶判断的影响下, 随社会习惯与制度而变化, 学校的道德教育必须对学生进行人格训练, 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品德以适应社会生活。

2.2 国外在养成教育方面的具体实践

各国在珍视传统、适应现状的基础上, 采取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新举措, 也提出了一些颇具启示意义的新观点。韩国人十分重视青少年的养成教育, 提倡青少年教育与历史传统的结合, 并且认为养成教育要真正渗透到日常实践中去, 强调“坐而言不如起而行”。为了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训练, 他们还设置了“道德教室”。日本注重抵制校园暴力。德国认为“朴素道德”和“善良教育”是养成教育的基础。美国特别重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他们教育孩子从小抓起, 从小事、细节抓起, 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国内关于养成教育理论的研究

3.1 古代我国关于养成教育理论的研究

我国各个历史时期都十分重视养成教育, 只是具体的提法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养成教育理念早在孔孟时代就已经有所涉及, 他们提倡“仁义”道德, 把培养“道德的人”作为他们的教育任务, 并以“仁”作为其基本观念, 要求人们以“仁”指导日常的道德行为。孔子尤其主张身体力行, 提出“巧言令色, 鲜矣仁”“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少成若天性, 习惯如自然”等观点。孟子要求以善养人, 进而提出“仁、义、礼、智”。荀子提出“行之则明”的实践性教育方法。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朱熹将养成教育系统化、理论化, 并集中体现在《谕诸生》《童蒙须知》《小学》《周易本义》等文献中。他主张要严格地、不间断地对儿童进行道德行为习惯的训练, 使之“积久成熟”, 自成方圆。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则强调栽培、培养, 并认为对人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 应该用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从情感、意志以及行为诸方面入手进行“涵养”。清代大儒戴东原把自我主动的“学”纳入“养”的范畴, 充分挖掘“学养”在个体品德养成中的重要作用。

3.2 当代我国关于养成教育理论的研究

3.2.1 当代我国进行养成教育的实践

自1999年起, 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成功计划”。2001年10月26日,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了“道德教育与习惯养成”大型论坛, 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深入探讨了少年儿童与习惯养成问题。2004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 “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 既要重视课堂教育, 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 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这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养成教育的研究。2004年9月, 以“社会进步与养成教育”为主题的“首届全国青少年养成教育论坛”在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召开。自2006年, 即“十一五”规划开始, 全国养成教育总课题组设想在北京、山东、湖南、江苏等省市的中小学设立“全国养成教育实验 (示范) 学校”, 目前全国近1 200所学校纳入了实验 (示范) 学校行列。2008年5月, 上海社会科学院与河南师范大学在河南新乡联合召开了全国第二届青少年养成教育研讨会。2010年7月中共中央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并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

3.2.2 当代我国养成教育理论

当代有许多学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对养成教育进行了更为深入、系统的研究。

叶圣陶先生在1919年所写的《小学教育的改造》一文中提到, “今后的教育要着力于扩充儿童兴趣所及的范围, 并使他们养成终身的习惯”。他对养成训练的具体内容、措施与方法都有细致而详尽的论述。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认为, 习惯贵在从小培养。陶行知先生尤其注重对培养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朱光潜重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和从事创造发明的能力。傅任敢着重讨论了对学生自觉能力的培养。

作为全国养成教育总课题组组长的林格先生是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教育专家之一。他带领几十位教育专家在全国开展了长期而扎实的养成教育实践研究, 并对养成教育理念作出独到阐释, 总结出一系列养成教育理论, 同时也推动了“尊重教育”“养成教育”“回归心灵深处的教育”“阶梯式教学法”等十几种教育理念的实验。他将养成教育定义为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8], 而所谓培养, 就是“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 从行为训练入手, 综合多种教育方法, 全面提高孩子的素质, 从而达到最终目的———形成良好的习惯。在《教育, 就是培养习惯》一书中, 林格概括了养成教育的14项操作内容:诚信, 遵守规则, 责任, 计划周密、有条理, 合作, 爱心, 追求效率, 学用结合, 善于思考, 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 创新, 乐观自信, 毅力顽强, 成功。

程鸿勋首创了“阶梯教育”和“活动教育”, 在激发孩子的潜能、引导孩子爱学会学、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和人格方面均有系统的真知灼见。其代表专著《生命发展阶梯———阶梯式学习法》是“中国教育名家思想库”中的杰出作品。另外, 林格等在《新时期的养成教育》中提出新时期养成教育的整体改革方案主要是回归教育本根, 高度尊重人的发展规律, 解放教育和学生, 适应现实评价体系, 走内涵发展之路, 生成适合每个学校的办学理念体系, 打造区域名校, 推动教育变革。

孙云晓教授从德育的角度去认识养成教育, 认为养成教育虽不是德育的全部, 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 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它是德育“质”的指标。抓紧行为习惯的培养, 才能使孩子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养成教育的具体方法上, 孙教授提出要进行榜样教育, 持久的训练, 及时表扬、引导, 注重集体风气等。

刘孟德提出要强化“教育在于教育之外”的理论:避免教育的表面化, 提高学生的真正主动性, 淡化教师教育的“教育性”;继续实现教育目标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平衡, 即养成教育要把人的发展放在突出地位;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 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倡导落实“回归心灵深处”的家庭教育。

孔德秋[9]根据职校德育特点, 构建了德育活动模式、学校德育的十种工作制度和职校德育的科学考察评价体系, 以期正确评价职校学生道德水平, 并形成完善的监督机制, 对职校学生初步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进行巩固, 进而构建职校环境文化建设模式, 以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进行熏陶, 最终形成职业学校有效的德育工作立体网络。

孙嵩[10]详细分析了我国当前养成教育的误区与弊端。第一, 养成教育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 忽视了实践与情感。第二, 养成教育目标定位不当, 认识存在偏差。多年来, 我国的教育几乎在不断强化“以书为本”“以分为本”, 围绕应试教育展开, 重智育轻德育, 从未考虑青少年自身的感受, 没有“以青少年为本”。第三, 养成教育方式方法陈旧, 内容与时代脱离。同时, 提出“以人为本”是青少年养成教育的价值追求, 并指出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下青少年养成教育的实现途径为:尊重个体需求的自我教育, 重视实践的体验内化, 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营造民主、平等的养成环境。

简福平等[11]指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途径有: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 加强规章制度建设, 加强社会实践活动, 重视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力作用, 引导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孔德秋[9]提出:教学内容上, 应加强主体意识、协作意识、成人意识、法制意识、职业意识这五大意识的培养;教学方法上, 应全方位引导体验;教学目标上, 涵养健全人格和建构高尚人格。另外, 教师在教学时应依据职校生的“最近发展区”来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 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

王世英[12]指出, 应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提高学习责任感;激发内在动机, 端正学习态度;引导学习需求, 保持学习兴趣;培养元认识能力, 提高学习自主性;熟悉学习策略, 自主运用, 因材施学。

4 已有研究的意义及不足之处

古今中外许多学者对养成教育做了深入而全面的研究, 形成了系统的、精辟的养成教育理论, 无论是在养成教育的意义、重要性上, 还是在养成教育的目标、方法途径上, 都为我们今后的研究及具体实践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从已有文献资料来看, 目前在养成教育方面也有尚未涉及或有待进一步完善、发展的地方。

(1) 养成教育的内容。绝大部分学者是从宏观层面进行论述, 大都认为养成教育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很少有学者从微观层面, 结合具体人群、具体职业对职业习惯或职业道德进行研究。

(2) 养成教育的对象。大部分学者注重研究中小学生的养成教育, 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也有所涉及, 但很少有学者对学龄前儿童的养成教育进行研究, 专门针对中职生的养成教育研究更是极少。

(3) 养成教育的方式或途径。大多数学者借鉴古今中外优秀研究成果, 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细化, 为人们的具体实践提供一定的方向性指导, 而很少有学者结合时代、社会、受教育者的家庭、受教育者自身情况, 提出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和途径。

(4) 研究方法。多数学者就前人提出的某一种观点进行探讨, 也有部分学者结合国家政府文件和社会背景进行研究, 而很少有学者结合受教育者的具体实际情况进行辩证性研究。多数学者进行定性研究, 很少有学者进行实际调查, 做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研究。

总之, 古今中外许多学者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 都对养成教育做了较多研究, 形成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理论成果。国家对此也相当重视, 积极推行养成教育。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 我们应借鉴古今中外关于养成教育的理论成果, 结合实际情况, 将养成教育做得更细、更实、更具实效性, 推进养成教育的发展。

摘要:古今中外不少学者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养成教育进行了不懈探索, 形成了一系列系统而完整的研究成果,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养成教育理论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有待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养成教育,行为习惯,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1]刘建平.市场经济条件下养成教育探析[J].湘潭大学学报, 1995 (3) :72.

[2]林英典.论青少年的养成教育[J].教育探索, 2003 (1) :49-51.

[3]江浩.论大学生的养成教育[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 2005.

[4]闫玉.略论养成教育的内涵及实施途径[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0 (11) :70.

[5]魏莉莉.从养成教育之标准看学校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 2004 (5) :21-23.

[6]薛玉山.对高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几点思考[J].吉林教育科学, 1996, 5 (13) :42.

[7]徐晓霞.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 2008 (6) :29-30.

[8]林格.教育, 就是培养习惯 (上)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9]孔德秋.从底线伦理的视角谈职校学生的养成教育[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4.

[10]孙嵩.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下的青少年养成教育探讨[D].郑州:河南师范大学, 2009.

[11]简福平, 陈旭.试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途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9 (5) :87-89.

[12]王世英.论学习者自主养成教育[J].学术论坛, 2011 (4) :198-202.

养成教育的研究 篇2

政和县东平中心幼儿园李有珍

为了做好0-3幼儿未成年人道德养成培养的教育研究工作,在托班幼儿入园初我们进行了幼儿品德行为的摸底调查工作,我们主要进行了幼儿日常行为观察来进行测评。包括良好行为习惯,礼貌习惯等方面。

测评场景一:

测评准备:在实验场地的地面上零散放置一些废纸,在场地的一角放置一废纸篓。

测评内容:带领幼儿来到场地做游戏,观察幼儿堆场地上散落的废纸有何反应。

测评结果:来到场地上幼儿很高兴,自由地跑跳起来,玩了2分钟,没有任何幼儿发现场地上的废纸,这时,发现蕊蕊用脚去踩那些废纸,冬冬、轩轩看到了高兴地模仿他去踏那些废纸,乔乔看到他们脚下的废纸,自言自语地说:“这是谁扔的呀?”接着他拾起了一片纸,四处寻找应该把它扔到何处,看到了远处的纸篓,他跑去把它扔掉,其他的纸片仍被幼儿踩来踩去,没有人把它捡起来。

测评场景二:

测评准备: 准备一些橘子,在实验场地的一角放置一废纸篓。

测评内容:

1、幼儿食用橘子时,剥下的橘子皮怎样放置?

2、幼儿拿到橘子时,是否会主动说谢谢。

测评结果:幼儿看到教师手中的橘子很高兴,纷纷说:给我一个,给我一个,拿到橘子时,文文首先说:“谢谢老师”,其他幼儿默默拿到橘子没有说谢谢。开始剥橘子了,冬冬一片一片扔到了地下,还哈哈大笑,轩轩困难地说:“老师我不会剥”,乔乔剥下一片果皮,刚想仍掉,他犹豫了一下,把它放到手心里,又继续剥,当手心放不下了,他也把手中的果皮人到了地下,蕊蕊看到了说了一句:不能扔到地上,迅速跑到场地一角的纸篓边,把果皮扔到了里面。

测评场景三:

测评准备: 准备玩具筐里四样玩具,请五个幼儿来玩

测评内容:幼儿玩玩具时,是否知道谦让,玩完是否知道放到筐内。

测评结果:幼儿来到桌前,纷纷拿起桌上的玩具,冬冬没有拿到,很沮丧,其他幼儿很得意,冬冬没有和翰翰商量一把从他的手中抢走了玩具,翰翰大哭。玩具完后只有文文把玩具返回筐内,其他幼儿把玩具散放在桌上。

前测:果皮随地仍后测:主动把果皮扔倒垃圾筐

前测:争抢玩具后测:分享玩具

针对测评出现的结果,我们感到幼儿的道德养成教育迫在眉睫,幼儿的品德是在道德规范感知与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行为实践与内外强化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3岁幼儿知识经验贫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很差,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意志、情感和个性,心理过程带有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的特点,好模仿易受成人暗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重把道德要求形象具体地渗透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例如:“分享”、“谦让”是幼儿良好品德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常以角色的游戏口吻引导大家为遵守规则好的幼儿鼓掌,以示鼓励,当两个幼儿都想玩一件玩具时,教师和他们共同商讨解决矛盾的方法,并启发先玩玩具的幼儿向作出谦让的幼儿说出谢谢。我们还组织了“我带玩具大家玩”的活动,使幼儿进一步通过反复实践、正面强化和心理换位体验“谦让”、“分享”的乐趣。在角色游戏“商店”、“餐饮店”中我们把礼貌教育融入其中,幼儿在角色游戏的情感体验中,把道德情感转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我们把测评中幼儿随意扔果皮的镜头展示给幼儿,并通过故事“瓜瓜吃瓜”、情景表演等形式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地展开了幼儿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教育。在后测活动中我们对幼儿的行为也做了观察记录:

测评场景一:

测评准备:在实验场地的地面上零散放置一些废纸,在场地的一角放置一废纸篓。

测评内容:带领幼儿来到场地做游戏,观察幼儿堆场地上散落的废纸有何反应。

测评结果:幼儿来到场地,瑞瑞先发现了纸片,“这是谁扔的呀?”,冬冬说:“不象话,随地乱扔”,其他幼儿看到纷纷主动捡起了纸片,找到一角的垃圾筐,扔到里面。冬冬又发现了地面上有些飘落的树叶,“把落叶也捡起来吧!”小朋友们听了纷纷弯下腰,拾起树叶放到垃圾筐里。测评场景二:

测评准备: 准备一些橘子,在实验场地的一角放置一废纸篓。

测评内容:

1、幼儿食用橘子时,剥下的橘子皮怎样放置?

2、幼儿拿到橘子时,是否会主动说谢谢。

测评结果:拿到橘子,就听到馨雨大声说:“谢谢老师”,其他幼儿也很主动地先说:谢谢老师”才接住橘子,橘子皮剥下来,文文说:“老师,垃圾筐在哪里?”,冬冬说,“我看到了,在那里了”新插班的妹妹林琳把皮仍到地下,瑞瑞赶快跑过去“妹妹,果皮不能乱丢,我来帮你拾起来”

测评场景三:

测评准备: 准备玩具筐里四样玩具,请五个幼儿来玩

测评内容:幼儿玩玩具时,是否知道谦让,玩完是否知道放到筐内。

测评结果:幼儿做到椅子上,翰翰看到玩具只有四个,首先说:“你们先玩吧”,瑞瑞说:“好的,我玩一会儿就给你”,“谢谢你”瑞瑞说。

幼儿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 篇3

【关键词】幼儿;文明习惯;教育

一、引言

幼儿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幼儿园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在幼儿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后,这对幼儿的身心与学业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促进着幼儿素质的提升。从文明习惯的养成出發,它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而幼儿期是最佳的养成期,并需要采取良好的教育手段予以指导,在此情况下,幼儿教育者合适教育方式的选择对幼儿文明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幼儿文明习惯养成的内容与现象

1.幼儿文明习惯养成内容

文明习惯中,其具有道德习惯、语言习惯、活动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五个方面。其中,道德习惯所指的是一个人在意识习惯的支配下,所出现的比较持久与稳定的道德行为。作为一个人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的确定基础,一个人只有具备了道德习惯,社会准则和社会觉悟才能成为一种精神财富。生活中,关心他人、遵纪守法、城市守信的习惯都属道德习惯的范畴。语言作为一种交流方式,一个人文明的语言习惯是其内心行为最为真实的表达,还对其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帮助。活动习惯所指的是人在活动中与多次重复和练习下所巩固并变成内心最需要的一种活动行为方式,它包含着积极参与活动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习惯等。生活习惯是人在日常生活中,与饮食、起居、卫生、消费等方面的习惯,如按时睡觉、早晚刷牙、不乱丢果皮纸屑等。劳动习惯所指的是人在日常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热爱劳动、善于劳动,以及劳动技能方面的行为习惯,并能够力所能及的处理生活中的家务劳动。

2.幼儿文明习惯教育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现在幼儿在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和问题灵活思考上的能力都有着显著的提升,但正是因为这些社会环境的影响,导致现在社会中幼儿文明习惯的养成并不是非常的理想。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国家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提升,在某次程度上忽视了对传统道德的建设,很多幼儿在基本的文明习惯上都不具备。从家庭因素考虑,现阶段的幼儿以独生子女居多,这一局面造成了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与袒护,以此导致幼儿在家庭生活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尊重长辈、准守纪律等方面的文明习惯。从幼儿学习教育出发,素质教育虽然已经提倡多年,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上却不够理想,幼儿教育中轻视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思想依旧非常严重,并导致与现代社会文明需要的严重脱节。

三、幼儿文明习惯养成教育措施的实施

1.严格规范幼儿的行为习惯

一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过程。幼儿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中,受幼儿自主控制意识不强的影响,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是比较困难的,此时,幼儿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进行不仅要加强正面的宣传教育,让幼儿对文明习惯有个正确的认识,还需要将幼儿教师的示范与指导作用发挥出来,对幼儿生活中不文明的行为习惯进行纠正。首先,幼儿教师需要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让自己先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成为幼儿文明习惯养成中的榜样;其次,教师需要采取寻找典型的方法,对于班级中文明习惯养成比较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并让其他幼儿向他学习,通过建设良好的班级,以集体文明习惯训练的方法来提升幼儿的文明习惯素养;最后,因为幼儿的自觉性与自控能力都比较差,行为习惯中容易出现反复无常的现象,因此,幼儿教师需要建立严格的检查与督促制度,采取定期与随时抽查的方法去规范幼儿的文明习惯,促进幼儿文明习惯的养成。

2.设置文明习惯情景

在人潜移默化的思想中,对于自身的问题是不能良好发现的,但对于别人的不足却能及时发现。习惯具有情境性的特点,从这一特点考虑,幼儿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中,幼儿教师可以采取行为习惯情景训练的方法,在训练中设置文明习惯情景。情景的设置中,以班级为主体,采取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幼儿对不同的行为习惯进行表演,对于行为的界定不做规范,这些行为习惯可以是文明的,也可以是不文明的,表演过程中,让幼儿对不同的行为习惯进行判断与评价。在这种行为习惯情景的设置中,幼儿不仅可以对自己行为习惯进行反思,还能从中认识到不文明的行为习惯,促使幼儿形成正确的文明行为认识,进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与不断的思考和实践中养成符合角色要求的、正确的文明习惯。

3.重视家庭与校园的合作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行为和语言不论是对幼儿的思想还是行为的发生与发展都产生着重要的作用。幼儿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中,幼儿的生活环境是在校园和家庭中共同实施的,此时,如果仅仅依靠幼儿学校教育是无法得到良好效果的,还需要幼儿家长的全力配合。在幼儿家庭与校园进行合作的教育过程中,学校可以利用家长会、学校活动开放日、家访和幼儿家长的平时接送活动中,向幼儿家长询问幼儿在家庭中的行为习惯,并根据幼儿不同的行为习惯向家长提出不同的教育建议。同时,向幼儿家长宣传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改变幼儿家长的观念,请家长以身作则,为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树立榜样作用,促使幼儿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得到幼儿家长的支持与理解,并实践在幼儿家庭生活中。通过家庭和校园的合作,幼儿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在家庭和学校中就能保持一致,以此更好的促进着幼儿文明习惯的养成。

4.优化幼儿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环境

幼儿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中,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创设是幼儿文明习惯学习的基本条件,因此,幼儿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中都需要将文明习惯养成教育潜在作用发挥出来。在这一环境的创设和优化上,幼儿园可以在教学楼外或幼儿班级中张贴文明行为习惯宣传标语,楼道中设置温馨的提示话语和文明格言,学校橱窗中展示幼儿园的文明习惯小标兵与相关的主体活动。在这种随处可见的文明氛围中,幼儿与教师,以及幼儿家长都能潜移默化的从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对自己的不文明行为进行约束,而这些潜移默化中养成的文明习惯还能在生活中不知不觉的应用。同时,这种宽松而又和谐的文化精神环境,还有效的帮助了幼儿去实践已经养成的文明习惯,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践行文明行为习惯规范,促进自己文明素养的全面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中,其需要从多个角度和多种教育方法入手,并需要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共同配合。同时,在幼儿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中,这些养成的文明习惯不能以理论的形式存在于幼儿的思想中,而需要体现在幼儿的个性行为活动中,这才是幼儿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敏.浅谈幼儿文明语言的养成教育[J].大江周刊(论坛).2013,10(05):192-193

[2]王雯波.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10(05):117-119

[3]刘晶.幼儿文明礼貌养成教育缺失与对策[J].考试周刊.2012,11(05):180-181

[4]王晓莉.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J].教育艺术.2013,10(01):44-45

[5]陈亚芬.幼儿道德礼仪养成教育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23(08):164

作者简介:

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篇4

关键词:幼儿,礼仪

一、课题的提出

在长期工作中, 我们发现学前儿童时期是一个人个性、品德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 往往影响人的一生而成为个人行为准则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 礼仪教育是时代的需要, 是培养二十一世纪接班人的需要, 它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基于以上认识, 我们开展了2-6岁学前儿童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二、课题研究依据

1. 理论依据。

社会心理学揭示了人们社会行为的心理机制, 养成教育着眼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必须吸收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来探索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内部机理。

学前教育着重抓好礼仪启蒙教育和礼仪行为养成教育, 通过解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 可以清楚地罗列出学前儿童的礼仪目标和内容, 形成一个由低到高的梯度序列的完整体系。

2. 实践依据。

我国从古至今的传统教育中有着丰富的礼仪教育经验, 对于这些内容, 我们应当批判性地借鉴那些至今仍适用的历史遗产。

三、研究目标与原则

1. 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研究, 使幼儿、家长、教师的礼仪得到显著改观, 形成一个人人懂道理、守规则、讲文明的良好精神风貌。礼仪行为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三方面组成, 通过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使其互相渗透、互相联系、互相制约, 从而达到“要我做”变“我要做”。

2. 研究原则。

(1) 整体性原则。注重把集体教育活动与生活活动、自由游戏等各种活动中的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结合起来;注重把幼儿园的教育与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挖掘结合起来。 (2) 生活化原则。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 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 使幼儿园教育生活化;在课程的组织上, 寓教于一日生活之中, 使幼儿园的生活“教育化”。 (3) 言传与身教相结合原则。不仅要向学前儿童讲明什么应该做, 如何做才对, 而且教师、父母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也要作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因为这种成人的示范效应, 对儿童的成长有着特殊的意义。

四、课题的操作策略

1. 注重调查, 掌握第一手资料。

为了使课题研究能有效地开展, 在课题研究前期, 我们首先运用特性等级评定法, 对幼儿礼仪行为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有16.9%的幼儿缺乏文明礼仪、18.2%的幼儿不能与同伴之间进行友好交往、17.1%的幼儿对自己的举止不能控制, 特别严重的是有32.2%的幼儿对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不知珍惜爱护, 而且家长的礼仪行为现状也不尽如人意。

2. 创建环境, 营造氛围。

孩子成长需要和谐的环境, 我们加强了校园的文化环境建设, 为小朋友们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活动的环境, 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让环境感染人, 让环境教育人, 使环境在儿童礼仪养成教育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使我们的幼儿、教职工置身于浓厚的礼仪教育氛围中。

3. 科学指导, 及时检查, 促成良好习惯的养成。

(1) 做好班级礼仪指导。为了使各班幼儿礼仪行为养成教育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来, 我们明确幼儿礼仪现阶段的目标以及具体实施办法, 根据班级幼儿礼仪行为所表现出的不良礼仪行为, 进行科学地指导。 (2) 随时检查, 及时改进。在各班班主任指导、记录、检查的基础上, 我们还对照“幼儿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具体内容, 对各班级礼仪进行检查, 并认真如实地填写“2—6岁学前儿童礼仪行为养成检查记录表”, 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3) 注重个案分析, 总结教育经验。我们根据幼儿所表现出来的情况, 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从措施实施过程中, 再次观察其效果, 然后从此个案中, 归纳出相应的教育经验和方法, 实施个别化教育正是为了更好地落实面向全体。

五、本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

通过课题组和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 实验取得了显著成效:幼儿经过两年礼仪行为养成教育活动后, 礼仪行为得到规范, 通过礼仪行为养成教育, 孩子们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知道对待同伴要多关心, 不轻视他们, 使得全体幼儿共同促进、共同发展。通过开展家庭礼仪教育, 幼儿在家的表现有了很大改观, 孝敬父母长辈习惯进一步养成。

老师都能按照“教职工礼仪行为养成要求”的内容, 严格要求自己, 在幼儿和家长中起示范带头作用, 善待每一个幼儿, 不挖苦、讽刺幼儿, 良好的师幼关系正在形成。

家长自身的礼仪行为习惯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用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着幼儿礼仪行为养成。

养成教育的研究 篇5

“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子课题

——“留守儿童养成教育的研究与实验”结题报告

德江县平原中学课题组 田仁爱

联系电话:***

邮编;565200 Email:nztra@163.com

一、子课题立项研究的基本情况

1、我校参与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的子课题是“留守儿童养成教育的研究与实验”。

2、子课题提出的背景和原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绝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奔向城市打工挣钱,把自己的父母、妻子或儿女留在家里独自生活,从而在社会上产生了三类特殊的弱势人群——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在这三类留守人群中,最危险的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与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生活中缺少父母关爱,性格养成上缺少正确引导,学习上缺少监督,学校就自然成了他们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这导致了一系列教育问题的产生。

平原中学地处农村,经济落后,外出打工的家长日渐增多,留守儿童数量在学校随着增加。2008年,我校留守儿童324人,占学生总人数的43.2%;2009年,留守儿童384人,占学生总人数的47.3%。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亲戚照顾,或独立生活没有监护人,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在学生教育管理中发现,留守儿童大都存在对父母感情不深、金钱意识严重、理财能力差、厌学情绪严重、安全防范意识淡薄等问题。怎么教育引导这些留守儿童,让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呢?因此,“十一五”期间,我校把“留守儿童养成教育的研究与实验”作为参加“十一五”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子课题。

3、课题研究的目的和预期目标

我校子课题“留守儿童养成教育的研究与实验”研究的目的和预期目标,是以《文明礼仪读本》的应用研究为载体,矫正留守儿童的心理偏差,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以“留守儿童养成教育的研究与实验”为主要研究层面,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途径和方法体系的构建;通过研究,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管理和评价体系,建立一套科学、系统、规范、可操作性强的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让研究成果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服务,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参加实验的年级、班级、人数和起止时间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课题确定后,全校三个年级共15个班级的800余名学生全部参加了课题实验。实验的起止时间是2009年11月至2012年3月。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200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1号文件,明确将“三留守”问题作为当前关系农村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求“农民工输出地要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寄宿和监护条件”,要求“深入开展‘共享蓝天’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行动”。

2、《贵州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意见》(黔教基发〔2009〕341号)指出: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和管理,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及生活环境,充分发挥学校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构建学校、社区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网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针对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普遍存在的学习困难较大、学业水平不高、安全隐患较多、性格较为孤僻、渴望关爱和沟通等问题,建立留守儿童动态管理机制和档案,及时掌握、分析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通过学校教师、学生与留守儿童关怀帮扶制度或辅导员制度,重点帮助思想品德有偏差、心理状态有异常、学习生活有困难的留守儿童。要采取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主题班(团)会等多种形式,积极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卫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生理、心理健康水平,强化安全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3、以人为本的理念,着眼留守儿童发展,反思学校教育问题,探究改进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原则和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范围

1、在农村中学,“留守儿童”的教育面临哪些问题?

2、在农村中学,矫正留守儿童心理偏差,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怎么去做?

3、在农村中学,“留守儿童养成教育”面临问题的应对策略。

(二)课题研究原则的阐述

1、目的性原则。留守儿童养成教育要有目的性,要目标明确,围绕每学期的研究目标开展一系列的研究活动。

2、针对性原则。留守儿童养成教育要有针对性。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既有一般性又有特殊性,研究方法要因人而异。有的是针对理财理念的,有的是针对学习习惯的,有的是针对心理健康的„„只有针对性强,才能够收到效果,达到既定目的。

3、动态性原则。留守儿童是动态的,学校必须每学期对留守儿童进行调查摸底,调查清楚新增留守儿童的情况,跟踪调查已不再是留守儿童的学生教育效果。

4、及时性原则。矫正留守儿童的行为偏差、心理偏差一定要及时,要把每一个与留守儿童相处的地方都作为研究教育的阵地,发现问题要及时教育矫正,发现进步要及时鼓励。

5、活动性原则。留守儿童的养成教育研究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要把研究与实验贯穿于各种活动之中,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6、多层面原则。留守儿童养成教育的研究与实验只是其中的一个层面,更多的是通过对留守儿童的研究与实验达到教育全体学生的目的,从而提高育人质量。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总结介绍

留守儿童养成教育的研究与实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管运用哪种方法,只要能够达到研究目的就是最好的。我校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管理方法

为了保证课题研究得以顺利实施,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领导小组,指导“留守儿童养成教育的研究与实验”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成立了以分管教育工作的副校长为组长的课题实施小组,负责制订课题研究实施计划,落实具体措施,对实施过程进行指导。

2、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法。为了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情况,学期开始,我校对所有留守儿童进行了共有25个项目的问卷调查。除了留守儿童的家长与临时监护人等常规项目外,另有14个项目专门涉及留守儿童交往、心理状况等情况。第一手素材的取得,为开展课题研究与实验奠定了基础。

个案分析法。学校把留守儿童教育管理责任落实到实验教师头上,实行帮扶活动。责任教师对负责的对象进行调查分析,找准问题,拟定计划,全学期进行跟踪教育,学期结束写出教育心得,总结教育经验,然后在全校推广。

榜样激励法。每学期,我校都要评选一次“校园文明之星”活动,把在纪律、学习、行为习惯等方面表现好的学生评为“校园文明之星”,对他们进行奖励,如奖状、证书、奖品或奖金等,并把他们的照片制作成大幅画面,在照片下介绍他们的优点,在校园内张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以榜样带动其他学生,达到激烈全校学生向他们学习的目的。

活动法:我校把留守儿童养成教育的研究与实验始终贯穿在活动之中,让学生通过参加活动达到塑造自我、净化心灵、展示自我、积极向上、健康成长的目的。每年的清明节,我校都要带着学生到黔北特委旧址举行祭扫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家义教育;每年的4月份,都要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11月份都要举办冬季体育运动会,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来发现自己的优点,展示自己的特长,从而树立自信心,自觉矫正心理和行为上的缺点。除了开展上述活动外,我校还建立了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四个兴趣活动小组,充分考虑学生的爱好和特长,让他们能够在学校找到自己喜欢的天地,矫正厌学的心理和逃学的行为。

引导法。针对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由帮扶老师帮助其分析原因,制定矫正方案,确定奋斗目标,为之努力奋斗。当在某个方面出现不良倾向时,帮扶老师要及时教育引导,迅速改正。

惩戒法。“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中不能没有体罚但可以有惩戒。惩戒能够让那些犯了严重错误、违犯校规校纪的学生认识到做错某事后应该负的责任,应该承担事情的严重后果,但惩戒应尽可能从轻,只要学生改正了就要立即取消。为了规范学生的行为,我校团委设立了文明监督岗,课余时间由学生执勤,发现学生在言行上有问题就作好记录,然后把记录情况交给团委或教育处执行。用的惩戒方法只有三种:负责清扫或监督校园卫生,代替执勤,维持食堂用餐时的秩序。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 1、2009年11月,召开女生人身安全教育大会,为女生上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2、2009年12月,子课题“留守儿童养成教育的研究与实验”申报,2010年3月份总课题组批准申请。3、2009年12月,召开班主任德育工作会议,对班主任进行培训。4、2010年3月,贵州和谐德育课题组秘书长安斯寿到我校培训;召开德育课题研究启动会,全面安排德育课题研究工作;对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研究。5、2010年4月,举行缅怀祭奠革命先烈活动和哀悼玉树地震遇难同胞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亲情教育。6、2010年4月,举行第一次“校园文明之星”评选活动。7、2010年4月,邀请乡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三家单位到学校上法制教育课,对全校师生进行法制教育。8、2010年4月,开展“祖国发展我成长”主题作文竞赛活动和文艺晚会。9、2010年5月,召开“感恩”主题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10、2010年5月,开展“祖国好、家乡美”主题实践活动。11、2010年6月,举行禁毒、反邪防邪法制宣传游行活动。12、2010年7月,召开德育课题研究学期总结会。13、2010年7月,课题组秘书到平塘县参加全省德育年会。14、2010年7月,课题组组长和秘书到县教育局参加课题研讨会。15、2010年9月,召开秋季学期德育课题研究专题会,全面部署学期研究工作。16、2010年9月至10月,开展“两创一满意”实践活动,召开主题班会。17、2010年10月,课题组长到上海参加全国2010年和谐德育年会。18、2010年10月,开展“给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活动。19、2010年10月,给七年级女生上心理、生理健康教育课。20、2010年11月,举办第十届中学生体育运动会。21、2010年11月,召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开展学生礼仪教育活动。22、2010年12月,对学生进行禁毒预防教育,召开“文明伴我行”、“我讲卫生我最美”主题班会。23、2011年1月,召开2010年秋季学期德育课题研究总结会。24、2011年3月,召开2011年春季学期课题研究会,安排学期研究工作。25、2011年3月,召开学生教育与管理大会,为学生上安全教育课。召开留守儿童监护人会议。26、2011年3月,完成《农村学校留守儿童问题与解决策略调查报告》。27、2011年4月,开展“关爱健康、拒绝零食”主题教育,召开主题班会。28、2011年4月,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咨询活动,九年级召开“挑战中考”主题班会。29、2011年5月,七年级召开“快乐学习”主题班会,八年级召开“我的青春我做主”主题班会。30、2011年5月,举办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展“感党恩,跟党走”作文竞赛。31、2011年6月,召开学期课题研究工作总结会。32、2011年9月,召开2011年秋季学期育课题研究专题会,安排学期课题研究工作;召开家长(监护人)会议,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德育网络体系”。33、2011年10月,召开“感恩、励志、责任”教育大会,召开“感恩”主题班会。34、2011年10月,由心理辅导老师为七年级女生上心理、生理健康辅导课。35、2011年11月,开展第十一届体育运动会。36、2011年11月,召开和谐德育课题研究结题工作会,安排结题工作。37、2011年11月,收集课题研究资料,把研究成果汇编成册。38、2011年12月,召开课题研究总结会,全面总结“十一五”课题研究情况。39、2012年3月,完成结题报告和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上交结题。

四、研究成果和结论

(一)分项总结课题研究取得的实际效果

1、课题研究对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整体水平和推进素质教育所产生的作用 2010年以前,我校德育工作存在严重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纪律观念差,教师没有责任意识,上课钟响了,学生还在大街上散步式的往学校走,教师也才抱着书本走出办公室。校风不正,学风不浓,教风不端,这些严重制约了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使我校在社会上的声誉越来越低。如今,我校校风好了、教师责任心加强了,学生的学习风气也浓厚了,教学质量呈直线往上升,学校的地位也在家长和社会上提高了,这些变化都来源于我校的德育德育科研工作,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没有德育科研,就没有我校今天的变化。

2010年和2011年,县教育局两年对我校的全面工作情况进行考核,都对我校的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学生讲文明,懂礼仪,讲卫生;社会评价我校的学生教育工作是“全面安排,责任到位,效果很好”。

德育课题研究推动了我校的素质教育工作,近几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获得德江县校长目标考核三等奖、一等奖、德江县“五好”基层党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先进集体,2012年,英语教研组和理科综合教研组分别被评为二等奖和三等奖。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从2009年到2012年,在全县上午了10位。

2、课题研究对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和师德素养所产生的作用

在这以前,我校教师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课题研究,更不用说承担“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这样的大课题了。课题研究在我校还是一块荒地,需要教师去开垦播种。德育课题研究重在研究过程而不仅是结果,在参与研究与实验的过程中,老师们认真学习,钻研业务,认真写主题班会教案,认真上好每一节班会课,认真组织每一次教育活动,认真写实验报告、实验心得、个案分析和经验材料,把研究与实验过程贯穿于每一个教育环节之中。在参与研究与实验的过程中,老师们对搞课题研究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科研能力得到了的高,教育书育人的水平也在提升。可以说,德育课题研究成就了我校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我校还通过课题研究加强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留守儿童养成教育的研究与实验”这个子课题,让老师们在开展研究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到了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需要教师去关爱,给予父母般的温情才能矫正他们的心理、行为偏差的重要性,从而让老师自觉扮演了既是老师又是父母的双重角色,增加了工作责任心。要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老师必须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课题的研究,“迫使”老师主动改掉了自己身上的一些不良习惯。可以说,这个课题研究的对象既是学生,也是老师,研究的结果是我校的教风和学风建设得到了又丰收。

3、课题研究对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及整体素质所产生的作用

课题研究使我校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了提高。参与课题研究近三年来,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了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校园内几乎每天都有拾金不昧的事迹涌现,一个手机、几十几百元钱、一张饭卡、一本书、一把钥匙„„学生捡到了都能主动交到办公室。2011年秋季学期,七(6)班的杨猛同学在上学路上遇到一个老太婆生病倒在地上,他背着送到了乡卫生院,还掏了100元钱付医药费。

课题研究也使我校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每次的书画赛、歌咏比赛、体育比赛,学生总能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才华。每次举办的学生体育运动会和校园文化艺术节,都能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的好评。2011年参加“中央电视台风采英语演讲大赛暨贵州省第五届‘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我校有四名学生进入了铜仁赛区的复赛,牟长松同学进入省决赛,得到了“希望奖”。

4、课题研究对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引导和影响作用

我校地处偏远,经济落后,家长素质普遍不高,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社会对学生教育的关注也很冷漠。参与课题研究工作,提高了家长对家庭教育方式重要性的认识,也引起了社会对学生的重视,有效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体系。

为了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水平,每学期,我校都要发给家长一封公开信,告诉家长应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从哪些方面进行教育;每学期,都要召开家长会或监护人会议,对家长或监护人进行培训,并征求对学生的教育意见;每学期,都要组织教师深入学生家庭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2011年10月份,我校还邀请中国关工委支教助学讲师团到学校对学生和家长进行“感恩、励志、责任”主题演讲,对他们进行感恩和责任意识教育。通过以上形式,学校和家长的沟通加强了,家庭教育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是教育的小天地,社会才是教育的大课堂。为了提高社会的育人功能,我校每学期都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开展“两创一满意”的卫生清扫活动,学习雷锋的义务宣传活动,预防毒品的法制宣传游行活动等等,这些活动既让学生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又引起了社会对学生教育的广泛关注。原来人们对学生犯错认为又不是自己的子女,所以见而不问;现在人们见到学生犯错认为学生都是孩子,能够主动参与到对学生的教育行动中。

(二)实验成果和推广采用情况 1、2010年7月,学校以“把活动贯穿到课题研究与实验过程中”为题参加德江县实验区课题交流会,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2、学校有两篇论文参与课题组优秀成果评比活动获奖,一等奖1篇,三等奖1篇。

3、学校把教师的德育课题研究主题班会教案装订成册,把优秀的主题班会课录像刻成光盘,作为实验成果保存。

4、参与课题组“四先一优”评选活动,我校有2名教师被评为“先进实验教师”,3名教师被评为“先进实验工作者”。

(三)结论

在学校开展“留守儿童养成教育的研究与实验”,可以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自我,增加自信心,达到自我矫正自我教育的目的;可以通过抓留守儿童教育带动整个德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以点带面的教育作用。开展养成教育工作,可以养成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建设学校的精神文化与建设和谐校园上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思考与展望

通过几年的课题研究和实践,我校的“养成教育”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课题研究虽然即将结题了,但我校的“留守儿童”教育和“养成教育”工作却永远没有结题之时。在今后的德育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把课题研究中总结出的德育工作经验用到新的德育工作中,并且根据新的形势发展,不断完善和创新德育工作模式,使之在今后的学校德育工作中得以继承和发展,得以发扬光大。

高中生自主教育意识的养成研究 篇6

关键词: 高中生自主教育 心理 管理 学习 行为

在很多家庭里,孩子被长辈溺爱,迷恋电脑游戏,抵挡不住诱惑,不思上进,形成了任性、专横的性格,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在学校里,部分教师只重视教,忽略了学生的自我管理,从而导致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实行高中生的自我教育是当代学校管理、班级管理的需要,每一个学生都是集体中相对独立的个体,在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人际交往上的能力等情况都有所不同,学生的自我教育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定位、自我规划、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培养高中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乃至对他的终身发展而言都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生自制能力欠缺

无良好的纪律习惯:早上到校经常迟到;上自习吃早餐;上课讲闲话,看课外书;上课睡觉,吃零食……无良好的卫生习惯:垃圾随地扔,桌面拜访不整齐;清洁保持不到位;天气冷时,不开窗通风换气……无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所学的知识不能做到课前预习;不能在复习的基础上做作业;不能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甚至抄袭作业;不能及时地进行复习巩固;上课学生纪律不好,课堂上爱讲话,做小动作,思想开小差,不专心听讲。学生定力不强,自我约束和控制的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二、高中生自我教育能力低下问题剖析

1.学校和家庭德育教育不足。

不少家长及有关教育工作者没有对德育工作认识到位,很大程度上淡化了学生的德育培养。在素质教育体制下大力发展应试教育,不是唯能力是图,而是唯分是图,没有正确看待考试成绩与学生身心健康两者和谐发展的关系。教师只注重传授知识,忽视德育,忽视对学生主体意识、自我教育意识的培养。一些家长盲目崇尚高学历和名牌学校,而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不重视,一味地给学生施加压力,造成了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的情况。

2.学生缺乏自我管理训练。

在学校里,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趁老师不注意就讲话,搞小动作,传纸条,玩手机;做作业,做一会儿,玩一会儿,消磨时光,对学校的规定,家里的要求,都知道但做不到。学校在处理他们思想、行为等德育问题时,处罚力度越来越小,主要采用表扬、激励等方式进行正面引导和强化,使得这些学生长期处于纪律松散、不思上进的状态。在独生子女家庭里,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再加上家长溺爱,无条件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使学生错误地认为有求必应,不劳而获,反正父母都会给的思想,别人关心自己是天经地义的,这样就养成了自私自利、娇气专横的不良的习惯,谈何自主教育?其次,家长教育出现的失误: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较高,造成一些家长对考试分数的追求超过了一切,还互相攀比,甚至包办孩子生活中的所有,把孩子束缚在书本和课桌前,认为学习好,高于一切,忽视纪律、卫生、习惯等培养。

三、培养高中生自主管理的策略

1.开展学校活动,培养自我教育意识。

开展各项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锻炼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可以结合重大节日定期召开主题班会、主题辩论赛、演讲会、故事会,培养学生自信心、自豪感、自我认识能力。还可以通过组织体育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等,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良好品质,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在开展这些活动时,教师要敢于放手,给予学生锻炼的机会,让学生自己规划、自己执行,老师只在一旁监督。教师要成为活动的监督者和指导者,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给予相应的建议。我校成功地组织了走进养老院、激情行军50里、参观化肥厂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情感,磨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了学生积极的自我情绪体验和自我控制能力。

2.营造良好班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班级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社会组织,是学生在学校中学习、交往、成长、开展各类活动的基本场所,是学生在学校中的“家”,要让家中的孩子平等、愉悦、自由、健康、和谐地成长,离不开班级的和谐发展。开学之初,可以让学生自主制定相应的符合班级特色的纪律要求,期间要注意尊重学生人格、自尊心;积极引导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学会自我定位,自我规划,自我检讨;以培养良好的纪律为主,惩罚不良行为为辅;实行民主管理,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是教学的组织者,更是纪律的管理者。同时,不断提高素养,增强魅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目标一致、行动一致,良好的课堂纪律和良好的教学成绩自然容易赢得。

3.鼓励互相监督,不断修正自我。

实行班级分组管理,小组内部成员互相监督、互相指正,促进小组的快速发展,懂得服务集体、团队合作。每周评选出自我管理最佳个人和自我管理最佳小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表扬或奖励。同时,邀请老师做好监督工作、安排班委监督各委员工作,形成一个良好的监督体制。

4.家长放手教育,学生体验中不断进步。

抛弃家庭成员的过度呵护,还孩子一片自我相对独立成长的天空。让孩子参加劳动,放手让孩子参加自我服务,学会照料自己的生活,简单的诸如收拾房间、帮父母洗菜、购买物品、打扫卫生等,复杂的诸如制定学习目标和规划、如何落实每天的实际行动、针对效果作出相应检讨等。同时,一些学生有拖拉的坏习惯,时间管理意识很差。父母应教育孩子有效利用时间,让其学会对时间的统筹安排,学会利用零碎时间,发挥时间的综合效应,使其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珍惜时间、节约时间、遵守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总之,我们要从多方面关注孩子的成长、研究孩子的成长、制定相应的策略促进孩子的成长,让学生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人,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真正成为独立的、进取的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杨芷英,刘雪松.教师职业道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

[2]魏书生.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6).

大学生节约行为养成的教育研究 篇7

1. 大学生节约行为养成的影响因素

1.1 外部因素

1.1.1 高校节约观重视不够

当前高校普遍存在节约型校园管理制度的欠缺和执行力度差。由于绝大部分高校的能源使用费用还是由学校买单, 因此也极少有高校将具体的能源使用费向广大师生公示。大学生没有相关本校能源消耗量信息, 即便有节约意识, 但不知道自己小小举动会有效果吗, 往往弱化了节约行为。

高校管理层对于节约校园重视度不够。栾彩霞等调研发现, “节约型校园建设”示范高校的组织机构比较健全, 均成立了绿色校园管理委员会, 由校长或主管副校长担任委员会主任、各职能部处的领导担任委员, 主抓全校的绿色校园建设工作。而普通高校, 校领导还没有对节约型校园以及绿色校园建设产生足够重视。部分高校建立相关节约型校园组织机构, 流于形式;大部分高校没有主管机构牵头, 校园能源管理还仅仅是后勤集团、或水电中心的工作和责任, 没有把节约管理体制纳入行政专职岗位范畴, 节约管理的方式类似“项目管理”, 相关项目活动结束, 节约活动也就减弱或进入自发自愿进行, 违背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初衷。学校管理层的节约管理弱化, 在校大学生对于节约认识仅限于几次节约活动, 没有达到大学生从节约意识到节约行为的强化、升华。

节约型校园投入经费不足。目前高校在节能监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和校园节能改造专项资金投入少, 教学设备、节能灯、用水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资源浪费, 与我们日常宣传的节约用电、用水形成一定的反差, 大学生所见不同程度的浪费与节约意识形成发差, 从而弱化节约行为。

1.1.2 校园节约文化滞后

校园节约教育手段滞后, 宣传教育效果不理想。当前高校节约观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讲解、标语张贴、报纸宣传、校园广播宣传、政策文件宣讲、浪费和破坏公物检查等途径展开的, 而在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宣传方面却非常滞后。而且节约文化传播渠道、范围非常狭窄, 宣传普及力度小, 一阵风、形式主义现象在高校节约观教育中非常普遍, 这就很难使节约观教育收到实效性和长效性。很多高校受功利主义教育理念的影响, 目前尚没有把勤俭节约教育、绿色教育纳入到教学规划, 既没有节约课程安排, 更没有节约专门教材的编写。同时传统的校园节约检查和节约评比活动也越来越少

1.1.3 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对大学生节约价值观误导

世俗化价值观污染的校园网络环境, 大众传媒的娱乐性宣传倡导奢侈浪费理念, 以不可抵挡之势与高校校园文化相互碰撞。同时校园文化发展环境的自由化、多元化趋势也在不断助长奢侈、浪费、消费主义等观念在学生群体中的传播乃至泛滥。“现实世界中存在的污染问题在网络环境中以信息污染的形式出现……对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危害极大, 造成正义感和责任感缺失, 原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动摇并形成错误的方法论”。校园网络节约文化建设水平、宣传力度、大学自身利用程度, 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节约意识与行为。

1.1.4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当今社会的风气我们可以用“物欲横流”来形容, 高校是大学生群体的聚集地, 大学生朝气蓬勃、好奇心重、思维活跃的特点, 使得高校成为新鲜事物和新风尚的主要传播起源和传播高发地, 而大学生辨别能力有限。因此, 某些社会风气会通过所谓“时尚”的伪装影响到高校大学生群体, 于是某些高校中出现“饮食消费向广告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娱乐消费向流行看齐、人情消费向成人看齐”的消费现象, 而这些社会观念的形成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节约意识与行为。

1.1.5 新型消费方式影响到大学生的节约行为

电视、网络媒体对消费主义的过度宣传、营销, 更加营造了消费至上、享受生活的社会消费氛围。社会舆论导向的偏差, 使部分大学生消费观改变, 追求时、尚名牌, 盲目追求外在的个性, 网购大力度促销等, 使大学生浪费不必要的金钱和物质资源, 使勤俭节约变成小气、寒酸的代名词。

1.2 内部因素

1.2.1 家庭节约观教育失衡

现代大学生家庭条件普遍较好, 很大一部分都是独生子女, 很多家长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 认为节约教育无用, 不如学好专业课来得更实惠。目前我国的家庭节约教育的缺失, 导致家长出于溺爱心理纵容学生花钱, 同时过于关注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节约行为的道德理念养成。家庭节约行为教育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和生活习惯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家庭节约教育的缺失, 严重抑制了高校节约行为教育的发展。

1.2.2 自身节约观意识不够深化

大学生自身成长经历, 从小学到高中的功课、作业等高分的功利式学习环境, 多数家庭里的优越环境, 家长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角度出发会额外给子女拨款, 在金钱上的大力支持和勤俭节约教育上的忽视, 大学生原始的节约意识淡薄, 短期的宣传活动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的节约意识与行为的养成。

2. 探索大学生节约行为养成途径

2.1 节约行为常态化、质量化

首先, 高校必须加强对节约型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学校可以成立专门的节约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各责任单位要成立联合检查组, 确保建设节约型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效进行。

其次, 要健全节约型校园文化建设的考核机制, 将建设节约型校园文化纳入校内各单位的日常工作内容, 并成为各单位工作业绩增长考核指标, 对各级单位存在的资源节约和浪费现象进行相应的奖惩, 对先进事迹和典型事例进行及时总结和推广, 对表现突表现进行表扬。高校定期将能源使用费、剩菜剩饭浪费情况向广大师生公示, 再结合相关的节能奖惩制度, 将能有效鼓励行为节能。营造就餐环境, 推行“光盘行动”。为加强食堂剩菜剩饭监管, 加强厨师技能培训, 不断提高菜品质量, 满足同学们就餐多样化需求。

再次, 高校自筹与国家投入相结合, 逐步改善节能设备如教学设备、节能灯、用水等方面, 逐步改善非人为因素造成的资源浪费, 使大学生视觉形成节约型校园概念, 在不同程度强化了自身的节约行为。

2.2 节约行为示范化、引导化

东方节约文化植入。中国素有倡导节俭的光荣传统, 国人素有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 国人就把勤俭节约视为治国的一个重要方略, 把勤俭持家作为家庭建设的法宝。2000多年前, 老子将“俭”视为为人处世的“三宝”之一, 孔子把“俭”和“温、良、恭、让”同视为君子应该具备的五种德行。清代思想家魏源认为“禁奢崇俭, 美政也”。节约文化的古为今用, 以讲座、动漫、宣传画等形式, 深入人心, 潜移默化改变大学生的节约意识与行为。

树立典型, 模样示范。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以身作则, 教师队伍的群体示范, 发挥大学生群体中学生干部和“领头羊”的教育, 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深化大学生勤俭节约的思想意识。通过节约的示范效应, 强化大学生节约意识与行为。

建设绿色课程体系。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 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优化和调整专业结构、课程设置, 加强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教育, 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坚实专业技能的专门人才。如每学期为在校大学生设置“资源可持续发展”等通识课程, 通过绿色课程教学, 使每个学生在大学阶段可以接受资源环境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教育, 普及节能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提升学生的节约意识, 强化节约行为。

引导大学生消费观养成。正确引导在校大学生消费观, 改变盲目追求时、尚名牌, 盲目追求外在的个性, 盲目的网购、商场购等消费行为, 理智、合理的利用和支配现有金钱和物质资源, 从节约意识到节约行为的升华, 同时避免了由于盲目购物带来的快递包装的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治理的人工成本也由此增加等等。

建设校园二手物品平台。将二手自行车、旧书籍、旧棉被、淘汰的手机等可以再次利用的废弃物转入校园二手物品平台, 提高利用率, 减少校园垃圾产生, 同时可以深化大学生的节约行为。

摘要:全民节约意识对于经济发展、国民综合素质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大学生节约行为普遍缺失, 主要表现为节约型意识与节约行为之间存在沟壑。本文探讨影响大学生节约行为养成的主要因素, 通过强化“四化”即节约的常态化、质量化、示范化、引导化, 建立节约型校园, 提升大学生的节约意识, 强化节约行为。

关键词:大学生,节约意识与行为,节约行为养成

参考文献

[1]栾彩霞.中国高等院校绿色校园建设现状及问题探讨.环境可持续发展, 2014.6:71-74.

[2]张光慧.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9, 64.

[3]程志宇, 刘邵岚, 邓玉琴.大学生资源节约型消费行为的养成教育.当代教育论坛, 2014.01:259-261.

养成教育的研究 篇8

所谓的礼仪就是平时待人接物的一种方式, 包括礼节、礼貌用语等, 这是要求我们在社会交往中必须规范交往的一种行为准则。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与文化素质反映了一个人的礼仪行为习惯, 其关系着一个人人格的大事, 也反映着一个国家国民的素质。

幼儿园时期是幼儿在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 许多会表现出聪明活泼、开朗等性格, 但也存在着自私、霸道、独断、无礼等缺点。而且学前时期所形成的习惯是很难改变的, 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由此可见, 在学前开展礼仪教育是必须的。并且, 礼仪蕴藏于幼儿平凡又普通的生活的每时每刻, 同时礼仪教育也是一项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本工程, 基于以上认识, 我们开展了学前儿童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二、课题研究依据

(一) 理论依据

1.学前心理学理论指出, 学前儿童时期是幼儿各方面不断发展和成熟的时期。不同年龄的幼儿, 他们的心理特点不同, 我们要遵循学前儿童身心发育的规律, 对他们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礼仪养成教育也就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 先来探索和研究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2.著名教育家提出了“千教万教、先教做人”的教育理念。因此, 教育首先要从娃娃抓起, 从小抓起, 使他们懂得礼仪。

(二) 实践依据

目前, 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 家长对孩子过分娇惯、溺爱, 往往忽视了礼仪教育, 幼儿不能主动用“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在与教师交往中的过程不能主动向教师问好, 长久下去, 将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所以, 对学前儿童进行礼仪教育势在必行。

三、研究目标与原则

(一) 研究目标

1.根据教师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实践经验, 按照教研组制定的实施计划和具体的研究内容, 制定一套较完整的学前儿童礼仪行为养成教育体系十分必要。体系分 (大、中、小班) 年级组开展实践研究, 经不断修订和完善, 最后形成园本课程。

2.通过礼仪教育的实践活动, 培养幼儿讲文明语言、懂得礼仪规矩、遵守公共秩序等, 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 使幼儿终身受益。

3.通过本课题研究, 可使幼儿的礼仪风貌得到显著改观, 使幼儿尊敬教师、教师关爱幼儿, 使幼儿之间树立一种人人懂道理、守规则、讲文明的良好精神风貌。

(二) 研究原则

研究原则包括整体性原则、生活化原则、缺失优先原则、正面教育鼓励引导的原则、言传与身教相结合原则。

四、课题研究阶段

按照“学前儿童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研究方案”中提出的研究内容和步骤, 根据要求科学拟定研究步骤。

(一) 研究准备阶段 (2015年1月~2015年4月)

通过成立课题小组, 确定了课题组人成员, 并进行了研究分工, 积累了有关幼儿良好礼仪习惯方面的音像资料和网上素材。组织研究组成员学习了如何实施《学前儿童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方面的理论和信息, 在此基础上, 强调了教师、幼儿的主体地位和家长教育资源的辅助作用。

(二) 研究实施阶段 (2015年5月~2015年12月)

这一阶段开展实验研究, 对目前“安定区幼儿园与幼儿家庭互动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做了实验记录、调查笔录, 撰写了调研报告, 并提出了今后的整改方案。

(三) 总结阶段 (2016年1月~2016年4月)

对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了收集和整理, 将书面资料、信息、音像等综合、归纳、概括, 撰写了工作报告和研究总报告, 形成了课题成果集。编印了《学前儿童礼仪园本课程》《礼仪教育主题活动集》《行为养成个案集》。

五、本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

通过课题组和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 实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 良好的礼仪行为在幼儿身上已经初步形成

1.各班级的幼儿都学会了正确熟练地使用礼貌用语, 逢人就会说一些常用的礼貌用语, 比如“谢谢”“对不起”“你好”等。

2.幼儿行为得到规范。幼儿经过两年的礼仪行为养成教育培训, 能够做到保护环境卫生, 垃圾主动入笼, 上下楼梯互相谦让, 外出活动排队、手拉手集体行动。

3.通过研究, 幼儿养成了互相团结、互相关心的好品德, 能和同伴友好和睦地相处, 出现矛盾能和同伴主动和好, 错误一方能主动道歉。

4.养成了孝敬父母和长辈的习惯。通过开展家庭礼仪教育, 幼儿在家的表现有了很大的改观, 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不任性、不撒娇。

(二) 教师率先垂范, 以身作则

通过研究, 幼儿园教师都能按照“教职工礼仪行为养成要求”的要求, 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严格要求自己, 在幼儿和家长中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三) 家长的礼仪行为得到规范

人们常说:“一个优秀的家长就会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 家长的所作所为直接影响着幼儿。”经过研究, 家长也能够和幼儿园教师积极配合, 家长的礼仪行为习惯也得到了规范和升华。

(四) 形成了一套具有推广价值的礼仪课程教材

本次课题研究形成了园内各年龄阶段“礼仪行为养成教育活动案例集”“各年龄阶段幼儿星级礼仪标兵评选办法”“家长礼仪标兵评选办法”“教职工礼仪之星评选标准”等, 从而为幼儿园今后深入开展礼仪行为养成教育提供了范本, 为幼儿园实施礼仪教育提供了具体的内容。

(五) 社会效应凸现

本次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赢得了社会对我们此课题的肯定。通过实践研究培养了幼儿、家长、教师良好的礼仪行为, 也让社会更加了解了幼儿园教育教学新思路、新理念、新方法, 同时也树立了安定区幼儿园的良好形象。

总之, 经过两年的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已经基本完成了课题的设定任务, 但还存在着不足, 我们将继续努力和完善, 以达到预期研究目标和任务。

摘要:幼儿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幼儿园精神风貌和幼儿园园风的缩影。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应蕴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礼仪, 是人生的必修课, 《纲要》中明确指出, 幼儿时期不仅要开发智力, 更要重视良好品德的形成。为了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我们要对幼儿进行良好的礼仪教育, 这不仅是幼儿发展的需要, 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的需要, 其意义深远而重大。

关键词:学前儿童,礼仪养成,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孙香玲.关于学前儿童礼仪行为养成教育的探讨[J].中国文房四宝, 2014 (1) .

养成教育的研究 篇9

一、研究的理论依据

素质教育是在先天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 把外在的各种教育影响内化为学生个体内在稳定的素质。任何一个人只有经过良好的素质教育, 具备与养成良好的素质, 将来无论向哪一方面发展, 无论从事任何领域中的工作, 都会有充分发展的可能和搞好工作的广阔天空。而素质的完善其关键在于养成。忽视养成教育, 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那么素质教育就很难有实质性的推进, 实施素质教育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 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 是看得见, 摸得着的, 它是素质教育中的“质”的指标。

二、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为了使研究内容更有针对性, 并能更好地实现预定的研究目标, 促进学生素质的养成与发展, 我对高一入学新生开展了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 初步形成了操作性较强的“阶段培养、目标分解”的养成教育模式。

(一) 注重习惯的阶段培养, 促进学生英语素质的养成与发展

初中阶段的最终学习成果要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四种技能, 以及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但由于缺乏运用和巩固所学英语知识的语言环境, 明显影响了学生英语素质的养成与发展, 再加上学习中其他学科的冲击和对英语重要性认识的不足, 使得学生的行为习惯常常顾此失彼, 反复性大。要切实改变这种现状,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教师必须首先了解和把握习惯养成的机制与发展, 并将其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到习惯的阶段性培养中去, 促进学生素质的养成与发展。

1. 唤醒习惯养成意识, 提供英语素质养成与发展的心理基础

养成教育的首要环节是唤醒学生习惯养成意识, 使他们产生行为的需要。在实践过程中, 我注重运用多种渠道, 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使他们达成共识, 明确重要性。在教学中, 我通过课堂教学的结构优化, 激发强化学生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在活动中培养增强养成意识, 并结合课堂中初中生的行为表现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养成意识的渗透。在课外, 我突出教育的延伸。研究期间, 我开设了《面向世纪学生外语素质的构成与培养》《外语教学与素质教育》《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等讲座, 让学生了解当前我国对外语教学以及21世纪对外语人才的需要, 唤醒学生对素质养成与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 此外, 我还通过历届高考英语成绩突出的学生的成功学习方法和良好习惯的介绍以及对班级中养成良好习惯的学生的表扬, 有意识地唤醒学生的习惯养成意识。

2. 严格训练, 反复强化, 常抓不懈

训练是行为实践的基础与前奏, 是从不自觉到自觉的一种有意识的转化。在一年的研究过程中, 我通过不断摸索、实践, 总结出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三化训练”:

(1) 要求具体化。行为训练是按照一定的要求去做, 所以提出的要求必须明确具体, 学生可学可行。例如, 培养学生开口说英语的习惯是学生英语素质养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在训练中采取的具体做法有: (1) 每天坚持朗读英语, 做到“曲不离口”; (2) 勤于背诵、复述课文; (3) 强化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抓住一切说英语的机会; (4) 尽量用英语同教师、同学打招呼、交谈。 (5) 确立“周五英语日”, 要求学生在这一天与英语教师的交谈、与同学的交谈用英语表达, 表达有困难的学生可要求表达好的学生作翻译。

(2) 训练规范化。俗话说:“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行为训练也得有个规矩。例如, 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我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契约、自主学习计划、自主学习日志和自主学习记录表。学习契约, 主要是要求学生针对自己学习的薄弱环节, 计划在一定时期内予以自主学习。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不同的学习计划与实现目标。在预定的日期 (一般情况下, 以一个月为限) 内学生要如实地记录自己计划的执行情况, 并且对学习契约任务进行四次常规的定期反思。学习契约与学习计划都应当保存在学习档案袋中, 同时教师也保存一个副本, 以便教师对学习契约工作的进展进行考察。

(3) 形式多样化。训练形式的单一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 影响习惯的养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愉快地接受训练养成习惯, 训练的形式应该多样化。例如, 培养学生勤记单词的习惯, 我曾采用了以下方法: (1) 每天做三分钟记忆操, 即在规定的3分钟内记忆一些单词, 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2) 每单元听写单词, 教师检查记录; (3) 单词攻关训练:即利用辅助自学材料《新概念英语》, 要求学生自觉记忆单词, 每单元24课进行一次测试, 测试分四关。每星期有两次攻关机会, 每位学生必须参加一次攻关训练, 且每次攻关分数必须达到80分者才能继续攻关, 对攻关总成绩优秀的学生以及最早完成攻关训练任务的前十名学生进行表扬并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通过经常训练反复强化, 实验班学生每次在考试中单词拼写的得分率都高于对照班。

(二) 分解目标, 巩固习惯, 促进学生英语素质的养成与发展

通过习惯的阶段培养, 学生已初步建立起了一些外显的动力定型, 养成了一些良好习惯。但为了引导学生自觉地根据有关行为规范要求作出行动并把外显的动力定型逐步内化为个性品质, 我在对学生良好习惯梯度训练的基础上, 综合课堂习惯养成指标和课外习惯养成指标制订出了《良好习惯达标评估表》。我将《良好习惯达标评估表》发给学生, 并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 建立学生习惯评估表, 每组推选出具备良好习惯的学生为组长, 每半个月本组同学进行自评和组评, 及时交流并进行信息反馈。我再根据本月对学生的观察, 并结合自评互评结果, 进行总评, 最后评出良好习惯示范生和良好习惯达标先进组, 并给予表扬。《良好习惯达标评估表》把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总目标分解为具体指标, 使学生学有要求, 行有标尺, 而且辅以评价制度, 学生可以不断地调适自己的行为偏差, 从而促进了习惯的巩固, 素质的养成与发展。

三、实验成效与结论

通过一年的实践与研究, 实验班的学生在以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 通过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学科兴趣的调查结果分析, 实验班学生对英语感兴趣的学生率为78.9%, 而对照班学生为26.2%。

学生的良好习惯得以养成, 通过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学习英语良好习惯调查表》的量化评估, 实验班学生的平均分为80.5, 而对照班学生的平均分为66.5。

本课题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推行养成教育, 有助于激励学生自觉、自愿、自由、积极地投入英语学习中, 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更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养成教育的研究 篇10

关键词:《弟子规》,养成教育

《弟子规》是我国古代重要蒙学教材之一, 是古代贤人智慧的结晶, 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随着国学热的升温, 《弟子规》 也备受重视。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离不开经典的熏陶, 而《弟子规》恰恰是学生行为规范养成和德行教育培养的有效教材之一。 因此, 在当今这个道德缺失、民族文化弱化的社会, 将《弟子规》 应用于学生养成教育中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弟子规的精神内涵

《弟子规》是清朝学者李毓秀所作, 原名《训蒙文》, 其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是一本启蒙读物。全书的主要内容可用开篇的几句话来总括:“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从七个方面向我们讲述了为人子弟在家应该孝顺父母, 维持家庭和睦, 做人做事应该谦虚谨慎, 友爱恭敬, 诚实守信, 亲近高尚渊博的人, 不断地去虚心求教, 提高人生修养。并且它通过113个具体事件向我们展示了生活中应有的做人原则, 可直接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标准。因此继承了儒家孝、悌、仁爱等思想的《弟子规》在当代有着深刻的精神文化内涵, 可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从而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促进社会和谐。

二、将弟子规的精神应用于现代教育实践

弟子规虽说是一本儿童启蒙读物, 但在“国学热”升温之前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 不仅是儿童, 当代青少年同样应该学习《弟子规》, 并且应该把它引进教学中来, 让传统经典文化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教育学生。

(一) 教师方面

1.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我国古代著名学者韩愈曾说:“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新课标也倡导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所在, 将所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弟子规》作为经典文化, 我们应该把它传承下去, 老师们也应该大力倡导学习这种精神内涵, 用心耕耘, 让《弟子规》的精神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

2. 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我们知道学生处于一种学习期, 身心各方面还不太健全, 对于事物的善恶美丑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 他们善于模仿、可塑性强。作为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 用榜样的力量去激励他们。因此, 老师们以身作则去学习、 践行《弟子规》, 言传身教去影响感化学生, 时刻做学生的榜样。

(二) 教学方面

1. 利用课前时间讲读《弟子规》。《弟子规》三字为一句, 读起来朗朗上口, 让学生在课前诵读五到十分钟, 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学生诵读完之后, 老师加以点评, 进而向学生讲授诵读的方法和技巧, 比如, 让学生默读、大声朗读、跟读、拍手读、师生接读、唱读等。各种不同的读法交换使用, 可避免单调无趣, 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在教学过程中用《弟子规》引导、教育学生。为了在课堂上更有效领悟文明精髓,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 让学生通过图片、 视频等方式来绘声绘色学习弟子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如发现学生读书时心不在焉, 就可用《弟子规》中的话来提醒他:“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如发现学生有辱骂别人的现象时, 应告诫他:“奸巧语, 污秽词, 市井气, 切戒之”。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教学内容中穿插这些内容, 比如我们在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一课时, “我”因为天气不好不去上学, 爸爸妈妈怎么说我都不听, 这个时候教师便可以说, 我们在诵读《弟子规》时曾学过 “父母呼, 应勿缓;父母命, 行勿懒”等等。利用这种教学方式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经典文化的氛围。

3. 课后分成小组相互交流理解诵读情况。教师可组织开班会, 选取一些生动的小故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关《弟子规》的文化知识。如通过讲《黄香温席》的故事让学生理解“冬则温, 夏则清”的含义。讲《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学生理解“兄道友, 弟道恭” 的含义。还可设置情景表演法, 让学生参与其中, 在欣赏和表演中探讨如何学好和践行《弟子规》的精神内涵。

三、《弟子规》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使用的局限性

我们知道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两面性, 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问题。对于中小学生来说, 《弟子规》讲述的是与人交往的礼仪规范, 在很大程度上学习它是为了提高自身文化修养。我们也知道经典文化是历久不衰的, 但《弟子规》毕竟是封建社会的产物, 在当今使用过程中难免会有些内容不合时宜。

(一) 限制学生的思维, 不利于创造力的培养

《弟子规》中的“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谏步入, 悦复谏;号随泣, 挞无怨”。意思就是, 父母说的话你要立刻答应, 不能迟缓, 向父母提建议时, 父母生气便可以随意鞭打孩子, 而孩子明知自己没错, 也不可以反抗, 应该毫无怨言。这与当代我们所倡导的培养孩子独特的创造力是相背离的。“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 即便是父母也有犯错的时候, 而不应该让孩子无条件地服从父母的权威。

(二) 书中内容与当今倡导价值观相矛盾

在当今社会我们大力倡导和谐社会, “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互帮互助, 互敬互爱。在《弟子规》中“彼说长, 此说短;不关己, 莫闲管”, “说话多, 不如少。唯其事, 勿佞巧”。这句话在当代看来就是强调明哲保身, 不该你管的, 就不要挺身而出, 话不要多说, 多说会招惹是非。如果学生不辩证地去学习鉴别内容, 难免会长成一个自私自利之人, 这样的话就与我们倡导的学习它的精神内涵适得其反了。

四、结语

养成教育的研究 篇11

摘 要知行合一是青少年德育的终极目的。本文在阐述青少年道德教育“知行合一”的必要性、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实践研究,提出了实现“知行合一”的重要途径即德育生活化,并从环境创设、德育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阐述,提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做法和建议,对于青少年道德“知行合一”的养成教育具有较好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青少年道德 知行合一 养成教育

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核心。对青少年公民道德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帮助受教育者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和坚定道德信念并最后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的过程,即建立“知”“情”“意”“信”“行”有机统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道德认知是道德教育的起点,道德行为是道德教育的终点。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使青少年在正确道德观的支配下自觉地做出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

知行合一,是自古以来教育家追求的共同目标。《礼记·中庸》里有一句话:“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意思是要坚持知行合一,遵道而行不能半途而废。明代著名教育家王阳明明确提出了道德教育的“知行合一”论断。他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对后世的道德教育影响很大。目前教育界普遍认为“道德知”和“道德行”之间是不证自明的因果逻辑关系,但现实情况是,道德生活领域里存在着大量“知行不一”的现象。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和心理迅速发展变化的时期,随着身心的急剧变化,其思想和道德素质也在发生着变化。对于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学得很快、记得很牢,但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却是懒于或者不屑为之,常常出现知行矛盾冲突现象。因此,解决青少年德育中的知行分离问题就成了青少年德育的一个重点难点问题。

本课题在研究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知、情、意、信的基础上,把研究的视角转向了如何实现青少年道德教育“知行统一”的问题上。

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提出,哲学应从天上回到人间,奉行实践的哲学即道德,意思是道德教育要注重道德实践,由知化行是德育的最终目标;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我国儒家的著名代表荀况也提出闻见知行的学习过程。这些都启示我们:道德教育的知行合一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口头上或者青少年的脑袋里,而应落实到实践当中。因此,我们在研究中侧重于青少年的道德实践,使青少年德育生活化。德育生活化,即把德育融入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日常生活内容为德育内容,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使青少年的品德培养在生活中达到知行合一。

一、德育环境生活化

要创设生活化的德育环境,发挥德育环境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学校环境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德育环境对青少年的“知行统一”具有较好的引导作用。正如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况在《荀子·劝学》中所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教育家墨子以素丝和染丝为喻,来说明环境和教育对于人的作用:“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毕)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在墨子看来,首先,人性生来如同待染的素丝,是纯洁的、干净的;其次,下什么颜色的染缸,就染成什么样颜色的丝,也即有什么样的环境与教育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因此,必须谨慎对待所染、选择所染。而青少年也如同待染的白丝一样,我们的教育必须慎重,因此要创设生活化的德育环境,使青少年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通过感受、体验及榜样的力量使自己的道德行为符合德育培养目标。

1.行为规范生活化

德育环境的创设源于青少年的日常行为规范,使行为规范生活化。从早上到校一直到下午放学后,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要求。苏格拉底指出:智慧即德行,美德即知识,德行是可教的。所以德育规范生活化,是德育的重要途径。如:到校后值日生必须在晨读前完成班级卫生扫除,为同学们创造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体现的是热爱班集体、热爱同学的精神和行为。晨读目标明确,要做到“四到”,即眼到、口到、手到、心到;做到“四不”,不说闲话、不磨蹭、不发呆、不做闲事,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学习的能力和热爱学习的精神。课前:铃声响、速回位、准备好、等上课、不迟到、不说话、不打闹、持安静。上课:居敬持志、虚心听讲、勤思考、踊发言、尊老师、严外出。跑操:集合快静齐、精神抖擞、口号响亮、不旷操。自习课:零抬头、不转脸、不下位、不拿别人东西等。课间课外:不追逐打闹、不大声喧哗、不乱窜乱溜、注意室内保持安静以利于同学休息,不乱翻拿别人东西。放学后:注意关窗、关灯、锁门,注意交通安全等。这些都是小事,但却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做到知行统一。

2.心理环境生活化

德育的培养离不开心理环境,因而创设生活化的心理环境是必要的。德育是知情意行的统一过程,良好的德育心理环境,能够愉悦青少年的身心,有助于青少年化知为情、化情为意、化意为信,最终化信为行。信即道德信念,也就是道德观,道德观指导着道德行为,道德观是道德行为的“定位器”,是道德行为的“指示仪”,它影响着人们对道德行为的选择。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生活化的德育心理环境对于培养青少年的道德信念具有积极的影响。

首先,要注意营造团结、和谐、平等、尊重、互帮互助的人际环境。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地交往,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同学关系,提高自我认知能力,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既不自视过高而傲慢,也不自视过低而自卑,而是能够自尊、自信、积极向上,关心集体、热爱集体,具备仁爱的品质,在生活上相互关心,在学习上互帮互助,使学生获得宽松的心理氛围和广阔的人际空间,提高道德行为能力。

其次,营造健康的舆论环境。健康的舆论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形成有巨大影响,健康的、积极向上的集体舆论对学生会产生同化作用,使生活在这个集体环境中的人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有些青少年认为抄作业没什么大影响,有些甚至认为很正常。针对类似这样的道德是非问题,我们在研究中通过角色扮演或者辩论的方式,让学生在其中认识到问题的性质和危害,树立抄作业可耻、独立完成作业光荣的信念。事后调查发现,原来那部分同学的思想已发生了根本改变。可见,利用集体舆论同化力避免了空洞的说教,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使其做到知行合一。

3.物质环境生活化

生活化的物质环境对青少年的德育发挥着隐性课程的作用。当学生走进校门看到高大的楼房、明亮宽敞的教室、整齐的草坪,就会被优美的环境所吸引,如同走进了自己美丽舒适的家园,就会自然产生作为其中一分子的自豪感、责任感。学校高高悬挂的国旗时刻提醒着每个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教室两侧墙壁上的格言和警句等告诉每位同学注意学习与做人的基本准则,教室后张贴的各种奖状告诉学生曾经辉煌的历史,激励他们展望未来。要精心地布置教室,使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渗透着生活德育的内容,把教室建成家园。如:国学文化教室、书香教室,有助于建设良好的学风、班风,有助于培养学品、人品、文品。让长期处于其中的青少年学生的思想产生“和平演变”,接受由此带来的隐性德育影响。因此,创设生活化的德育物质环境,充分发挥物质环境的陶冶作用,使青少年的道德知在生活化的环境中转化为行,做到知行统一。

4.文化环境生活化

在文化环境方面,创造微笑赏识的情感文化、微笑文明的礼仪文化、自主自律的自动文化。“灵魂要靠灵魂塑造,人格要靠人格来影响。”教师的言行举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个人的言行举止,以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要求自己,以达到“正人先正己”的效果。

德育环境在德育工作中发挥着潜移默化、陶冶情操的作用,虽起不到暴风骤雨的轰动效应,但作用于无声无息之间,使人的思想、心理、行为悄然发生变化,使知、情、意、信、行和谐统一。

二、德育内容生活化

德育以育人为本,重在青少年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良好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根本途径是实践,德育生活化是道德实践的最好体现。青少年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知、体验和感悟。德育内容要改变传统的大道理、大故事、空内容的做法,从身边的日常生活和切身事例着手,让青少年学生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培养道德行为。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深处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我们首先要淡化德育内容层次过高的政治化倾向,增加日常生活道德、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保证这些道德理论和规范来源于一定的社会生活,而不是空洞的远离实际的空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形成坚强的道德意志,最终形成一定的道德行为。纯粹的德育理论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可能转化为人的道德品质的。要选择学生现实生活中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将教材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德育案例有机结合,开发生活中潜在的德育内容,淡化理论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界限,拉近德育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使德育内容联系学生生活,易于学生接受。生活化的德育内容包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诚实、守信、勤俭节约、朴素大方、文明、宽容、博爱、自信、坚强、合作等优良品质,培养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爱国守法、明礼有信等优秀的品质,注重德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实施途径和方法生活化

1.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小成大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要从班级的卫生、跑操、班级活动着手,树立班级道德模范和榜样。

2.布置德育作业

每日回家帮父母完成一件家务活或者帮父母捶背等,给予父母爱的回报:孝。古人云:百善孝为先,这是道德行为最基本的内容。德育作业还可以是记道德格言,写道德日记,谈道德体验、反省自己的行为得失。正如孔子所说:吾日三省吾身。自省是进行道德修养的良好方法。

3.从社会中取材

让社会教材进校园,比如:使感人故事和感动中国人物进校园;名人故事和名人名言进校园;生活故事和社会风尚进校园;道德教育的典型案例、警示启发进校园。

4.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课堂

除了正规的德育课程之外,开设学生德育讲堂,使学生结合自己身边的实例、亲身的经历自主设计、自主管理,唤起同辈群体的心理共鸣,进而移情于德育行为中;开展名家讲堂,开设专题报告会,让德育模范甚至是科学家、艺术家走进课堂;还可以开设家长德育讲堂,利用家长的资源丰富青少年学生的德育见闻,拓宽学生的眼界;还可以开展名师讲堂,也可以利用校外实践课堂。总之,多方面的课堂资源可以丰富学生的见闻,促使学生由知到行,知行统一。

5.细化德育行动

把理想信念教育、自信心教育、道德养成教育细化为具体的德育行动,如德育誓词、经典美文阅读、行为规范歌谣、道德故事会等,激发青少年学生的情感、鼓舞信心、陶冶性情,最终做到知行统一。

6.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是让青少年学生体验道德情感、调整和塑造良好道德行为的重要方式。通过体验,使学生明辨道德行为是非,提高自觉的道德行为执行能力。

总之,德育生活化是实现青少年德育知行统一的重要途径,在前期的研究中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今后的研究中还将继续深化。

参考文献

[1]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翟丽萍.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途径与方法[J].山东省团校学报,2012(2).

[3] 高京平,粱永郭,李春鸣.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质重在实现知行合一[J].江西教育科研,2006(7).

[4] 德育生活化,多彩大课堂[EB/OL].http://bbs.dzwww.com/thread-26266813-1-1.html.

[5] 孙德贵.浅析中学生道德素质教育[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2).

[作者:何芳(1965-),女,河南孟津人,山东枣庄学院心理与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硕士;高建凤(1970-),女,山东青州人,山东枣庄学院心理与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傅金兰(1974-),女,山东日照人,山东枣庄学院心理与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德育所在读博士研究生。]

养成教育的研究 篇12

养成教育就是人们按其公认的准则或规范,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思想教育途径,要求社会公民遵守大家公认的规范或准则,反复地社会实践、 训练、教育、培养,使社会群体或个体由被动变为主动,自觉地养成勤劳习惯,养成工作生活习惯, 养成遵守社会公德习惯,养成文明礼貌习惯。具体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的做人习惯、做事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等。养成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人所熟知的,但其过程是复杂的,需要长期实践和不断地探索。

隐性课程一词是由美国学者杰克逊于1968年在其《教室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他分析了教室中的团体生活,报偿体系,权威结构等特征,认为这些不明显的学校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气氛,构成“潜在课程”。 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隐性课程是指以间接的、内因、隐的方式,通过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的途径,对学生的情感、意志、态度、动机、价值观、信仰等发生影响的总和。它通过感染、暗示、同化、激励与心理调适等多种功能改变着学生的情绪与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

二、养成教育与隐性课程的意义

养成教育即习惯的教育,加强和完善养成教育无论对学生的学习还是对社会和整个民族都具有重要意义,一个人在自己童年如果没有形成优良的养成教育,那么可能以后就很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和价值观,就将会失去立足于社会的根基,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逐渐被淘汰。

隐性课程是校园精神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层面, 对师生人际关系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德育教育中,隐性课程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作用方式是间接的和潜在的,它是无意识地无计划地去影响着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教育者通过有意识的引导,教育情境的设计,从而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对人的影响一旦形成,将是持久的、难以改变的,并将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

三、养成教育理念与隐性课程的内在契合性

从其内涵与特征考察分析,可以发现两者之间有着隐性的关联与契合之处,这种契合性促进相互联系相互创新。

(一)理论的共通性

养成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隐性课程的理论体系也是通过对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相关理论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形成的。如:隐性课程中教师通过激励、心理调节等手段来改变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中为了使某种习惯更好地养成,可以经过重复的练习从而影响言语、 逻辑思维、行为规范。两者都是借鉴运用这些理论而影响人的行为,具有共通性。

(二)对象的一致性

两者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当代学生的思想受现代社会的影响,善于思考、追求新潮、乐于交往,同时也存在着一定消极倾向,如诚信的缺乏、信任危机、心理障碍等。中小学生世界观与价值观正逐步形成,大学生面临着就业的选择压力。这些特点对加强开展学生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三)目标的趋同性

养成教育不仅致力于课堂上,同时还存在于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系统环境中,特别是家庭教育,对促进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和激发学习潜能发挥尤为重要,从而实现自我成长与发展。由此可见,两者在本质上都是以实现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构建健全的人格和激发学习兴趣为目标。隐性课程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间接地去影响学生,从而改变他们的思想行为规范和学习习惯,例如:教师幽默的言语表达、有趣的课堂环境布置、 良好的课堂气氛等都能对学生产生潜在影响,激发学习动机,从而达到教育的效果。

(四)态度的亲和性

无论是隐性课程还是养成教育在教育过程中都遵循相互尊重、相互平等基本原则,学生进入学习的过程是无意识进入的,不会产生强制性影响。隐性课程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要充分尊重信任学生,要起到表率作用,反之会产生消极作用。养成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更需要尝试建立平等关系,因为养成教育无处不在,只有坚持彼此尊重的原则,才能达到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目标。两者在实施中是双向交流互动的,这就需要教育者的态度保持一定的亲和度,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五)价值的共同性

隐性课程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价值取向,学生在接受潜在课程的影响,与接受正规课程不同的是学生学习都是在主动状态下进行的。养成教育同样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一个人不管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并影响人的一生,养成教育主张通过严格的管理、长期实践、外在督促与自我内化等教育手段,向受教育者反反复复强调自我教育、自我修行、自我提高的意义并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实际坚持不懈地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形成较高层次的习惯,高级逻辑思维,使人能够主动充分地接纳新的信息并加工处理。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学习生活中主动形成这种意识,才能去适应未来社会的冲击与挑战。

(六)载体的相同性

养成教育与隐性课程皆可以借助相同的载体去实施。两者可以通过如多种正规课程、有高度敬业精神的任课教师、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轻松的教学氛围等多方面的教学资源的开发去实现教学目的。

四、结语

养成教育理念与隐性课程在理论基础、影响对象、目标追求、价值取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契合性,两者皆是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或社会教育中,借助一定的载体,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的独特方式对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等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摘要:养成教育理念与隐性课程在理论基础、影响对象、目标追求、价值取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契合性。在探索养成教育理念的前提下积极开发隐性课程的创新,促进学生与当代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马家窑文化下一篇:集体体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