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养成教育

2024-07-29

语文养成教育(精选12篇)

语文养成教育 篇1

策划人语:近年来,中学语文教学“功利化”愈演愈烈,许多做法有悖于语文学习的特点,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本真,违背了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针对这一现状,笔者倡导并践行“语文养成教育”,即把握语文学习不同层面的目标,遵循熏陶渐染、积淀涵养、 感悟体验、运用提升等语文学习规律,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的情感、关注语文的敏感与领悟语言的语感,从而协同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等语文素养与能力,并养成学生终身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本刊将围绕这一话题,发表积极参与此项研究的知名语文教师的研究文章,以期吸引更多有识之士的关注与响应,大家携手并肩形成合力,促使语文教育返归本真的健康的“养成”正途。

(策划人:赵克明)

一、“语文养成教育”倡导之缘起

倡导“语文养成教育”缘于笔者对语文教与学的一种感悟与认知。首先是急于功利的语文教育现状的针刺。长期以来,阅读教学明显地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具体而言就是5个“不足”,即5个“太快”:一是诵读不足,分析介入太快;二是咀嚼不足, 结论得出太快;三是讨论不足,分歧消解太快;四是欣赏不足,理性说明太快;五是整合不足,阅读结束太快。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相当一些教师将某些权威机构所编的 “教参”和“教辅”奉为圭臬,往往生吞活剥地“拿来”,把教科书中一篇篇鲜活的文章肢解成零零散散的结论性的条条框框,不待学生充分地感知文本,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 不待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去感受、品味和吸收文本内容,不待学生积极调动思维,从容地展开研讨,便匆匆忙忙地将肢解的结论性的东西一股脑儿抛给学生,或者列出一些结论性的东西让学生进行演绎式的印证。在这种误导之下,学生阅读出现了一种怪现象:文本可以少读甚至不读,只是抱着教辅资料背记那些所谓的结论,或者只是埋头摆弄那些选择ABCD的训练题。作文教学也完全陷入 “技术化”的泥淖。一些备考“大腕”不遗余力地炮制考场写作“绝招”; 一些教辅报刊贩卖考场写作“秘籍”;一些一线教师兜售考场作文“机宜”。于是乎,充斥学生周围的全是作文“应考术”,甚至还有所谓的“怪招”“秘诀”即“开头至关重要,结尾马虎不得,中间无所谓”。如此一来,作文“假、大、空、 套”满天飞,写作沦为既无真情又无实感的文字游戏,成了应对考试的蒙骗术。试想想, 如此“伪阅读”“伪作文”怎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对这种功利性语文教育,我们真的该说“不”了!

倡导“语文养成教育”还缘于笔者自己学习语文人生积淀的启迪。笔者少年时正逢 “文革”,那是一个无书可读的年代。第一次接触的书是启蒙老师在每节课结束时给我们读的《欧阳海之歌》,至今耳畔还时时回响起他抑扬顿挫的朗读声:“北风呼呼地刮着,村头的老槐树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书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了笔者,强烈地撩拨着一个孩子的心。偶然的机会,笔者得到一本残缺的《烈火金刚》,整整一个暑假都泡在那本书里,开始为书中曲折离奇的抗日故事所迷醉, 后来对书中田耕、何大拿、毛驴太君等人物萌生强烈的爱恨情感,再后来玩味着书中描写的段子禁不住浮想联翩……就这样翻来覆去地读了不下二十遍,甚至连某个细节在书的哪一页都已了然于心。那个书籍匮乏的年月馈赠给了笔者三个厚礼:一是爱书之情。 笔者在生活上一贯很低调,但是对书的欲望却永远不满足,逛书市、买书、读书是笔者生活的必需,虽不能像古人杨子云那样“年年岁岁一床书”,但“年年岁岁半床书”并不是自夸。正是由于对书的挚情,在笔者的眼中汉字不仅形体优美,而且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读书如同与美神对语,如同与智者谈心,沉迷妙境,乐此不疲。生活赏赐给笔者的第二重礼物是对母语的“敏感”。由于曾经有过难以亲近书本的体验,笔者对书、对母语就特别“敏感”, 无论何时何地,笔者都习惯于关注语言材料。 笔者觉得生活到处都是语文的“宝藏”,笔者随时可与语文进行最亲密的接触,处处学语文,时时学语文,事事学语文。生活赏赐给笔者的第三重礼物是细细品味的读书习惯。 少年时得到一本书如获至宝,反复地读,细细地嚼,慢慢地品,积累于今已形成习惯。 即使在图书林林总总、快速阅读都应接不暇的今天,笔者仍很固执地认为,选取好书细细玩味品赏,把自己的情感读进去,把作者的情感读出来,把作品的美味真正品出来, 这比囫囵吞枣式的所谓“快速阅读”更能读出真滋味。学习语文的人生积淀告诉自己, 学好语文无他,贵在“养成”。

倡导“语文养成教育”更缘于自己对语文学科特点的参悟。语文是“工具”的,亦是“人文”的。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学习有两个关键点,即积累和语感。“居之安, 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这是古代大教育家孟子所言;重学生的诵、记而轻教师讲解,追求通过接触积累语言材料而达到自悟,这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语文积累既指语言的积累,也包括对其承载着的思想、情感、知识和文化的积累,它是熏陶渐染式的积累,是溶化积淀式的积累;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比较直接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它需要学习者大量接触典范的语言材料,它在阅读、欣赏、品味、分析、探究中形成。所以,语文学习应是“举三”而“反一”,是在巨大数量的语言(言语)例子的反复撞击、 刺激下才点点滴滴“说出来”,是在无限量地积蓄后才“奔涌而出”。语文学习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决不能幻想毕其功于一役,而汲汲于功利只能是欲速则不达。

基于上述体验与思考,笔者有了明确的认识:语文学习不可快速促成,而需要营造一片具有生态效应的“湿地”,需要一个自然生长的空间,需要循其规律,自然养成。

二、“语文养成教育”之浅释

何谓“语文养成教育”?就是把握语文学习不同层面的目标,遵循熏陶渐染、积淀涵养、感悟体验、运用提升等语文学习规律, 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的情感、关注语文的敏感与领悟语言的语感,从而协同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等素养与能力,并养成学生终身学习语文的良好行为习惯。

语文学习的目标有不同层面:小而言之, 是掌握一种终身使用的工具,能顺利应对中考、高考及将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而言之,是为一生打下精神的底子,使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读书人,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大而言之,是传承民族的文明,固守民族的根本,让民族的血液永远流淌,并使自己成为未来文化的创造者。

语文不像其它自然学科,它天生是“农业”的,得遵循作物的生长规律,性急不得。 用一个环保术语来说,就是营造一片具有生态效应的“湿地”。过于急功近利,就会有 “沙漠化”的危险;企图“揠苗助长”,结果定会是禾苗枯槁;采用任何“催熟”的做法, 都会丧失其应有的品质。因而,语文养成教育得遵循语文学习规律。

——熏陶渐染是语文学习的规律。“熏陶”,就是被一种思想、品行、习惯所濡染而渐趋同化;“渐染”,就是因接触日久而逐渐受到影响。语文学习讲究营造一个氤氲着语文气息的环境,讲究耳濡目染,长期浸润, 不断滋养,正如戏剧家于是之在《幼学纪事》 中所说的“靠熏陶渐染逐步养成”,“需要一个稍微好些的文化环境。”

——积淀涵养是语文学习的规律。语文需要积淀,即积淀知识、积淀能力、积淀文化、积淀修养。语文教育是一种生命的浸润, 语文学习是为了满足学生生命涵养的需要。 “书香”是语文永远的追寻,在“书香”中阅读,阅读大师,阅读那些蓄满思想、蓄满情感的前人作品,吸收那些优秀的作品留给自己的生命启迪,将别人心灵流淌的生命清泉转化为滋养自我心灵的活水。

——感悟体验是语文学习的规律。阅读中的“感悟”是学生凭借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是意会。因而感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就能获得的,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实现。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它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如何走好人生的每一步。“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语),阅读文本与阅读生活相连通并在体验中感悟人生,感悟生活,我们才懂得珍爱生活,成为生活的强者与智者。

——运用提升是语文学习的规律。语文学习的“运用”主要是就表达交流而言,包括口语(说)与书面语(写)两个方面。只有经历语言实践,直接地感受规范的语言,并在实际运用中加深自己的感受,才能真正领悟语文的魅力,也才能真正提升语文素养与能力。再者,表达交流与阅读积淀也是一种互动关系, 表达交流会激发、促进阅读积淀,而阅读积淀又会针刺、助推表达交流,二者的良性互动无疑会实现阅读与表达的双赢。

语文教育很现实的任务,就是提升学生听、说、读、写、思的素养与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听、说、读、写、 思等素养与能力的培养提升一要具有协同性,做到五者同步,协调共进,不宜搞单打一,因为听、说、读、写、思五者是密切相连、互为促进的;二要具有渐进性,做到由简而繁,由易到难,促使自养,不可急于功利,急躁冒进,因为听、说、读、 写、思的养成是复杂的心智活动,需要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

“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是当今教育的核心理念,“永远行走在路上”是语文学习自身的特点。我们现时的学习只是为未来的学习、 发展奠基,所以,“语文养成教育”特别注重语文学习的可持续性,注重学生自觉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

三、“语文养成教育”之“三观”

“语文养成教育”的实施,必须树立“三观”。其一是非狭隘而开放的课程观。课程研究告诉我们,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是多方面的。作为母语课程的语文,它与其他学科又有所不同:学生进校前都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因而不必像学习别的学科那样从零开始;学生生活在母语环境中,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在大量实践中接触大量的语文材料,丰富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培养语文素养与能力;每一个鲜活的人都是鲜活的课程资源, 彼此之间都会得到熏陶与影响,汲取语文学习的养料,因而,可以强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的互动交流,既读有字书又读无字书,既增加语文知识的广度又增加人文内涵的厚度。有句话很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语文教学固然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教材为范例,但完全可以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让“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样把学生放到“大语文”学习环境中去,让图书馆、文化廊、 博物馆、社区街道、农民新村、历史遗存、 旅游胜地、网络平台等都成为活的课程资源, 让社会、家庭、学校及家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形成语文教育的网络与合力。这样, 学生的语文学习既能走进书本,又能走进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多听、多读、多说、多写、多悟,扩大语文视野,培养语文敏感,训练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并养成终身学习语文的良好行为习惯。我们倡导“语文养成教育”,正是以“生活即语文”为视点,把语文学习放到无限大的社会生活背景中,以大视野去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最大限度地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而绝不能狭隘地把语文课程资源等同于教材,也绝不能把学生限制在狭小的时空内,更不能把语文学习视为考试的附庸,把学生训练成为考试的机器。

其二,非僵死而科学自由的训练观。训练主要是通过指导和练习,帮助学生提升或掌握某种能力,把理念、知识变成一种能力。 训练并非多多益善,而应有一定的度;训练的内容并非单一艰深,而应是符合科学的; 训练的形式并非简单重复,而应是自由灵活的。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语文学科当然需要训练,但绝不是机械重复、无限加码的做练习题。在实施“语文养成教育”过程中,训练渠道与方法可自由多样,笔者多年来坚持让学生每日必修五个“一”,即日正一字,日积一词,日摘一句,日读一文,日写一“纸微博”。日正一字,所订正的字出处在日常生活,是读书、书写、交谈、看电视、参与公共活动时留意误读误写的字。日积一词,主要是从语用的角度出发,积累常用易错的词语,也积累一些自己以前没有掌握的新词语。 日摘一句,所摘句子来自于自己读书见闻, 或是极富文采,或是极有哲理,或是极具激励作用。日读一文,以千字文为宜,以名家时文为佳,可在晨读时朗读,可在就寝前赏读,可在学习间隙做调节性的阅读。日写一 “纸微博”,三五句话,几十上百个字,可发布与大家分享的新闻,可发表对当日见闻的评论,可记录自己突发的灵思妙想,内容不限,形式灵活,突出个性。这样,利用时间的“边角料”,将语文训练融入生活之中,让学生在看似“无为”的活动中达到提升语文素养“有为”之目标,让学生形成学习语文的敏感与习惯,既符合语文学习的特点与规律,又很自由灵活,它远比盯着作业册、试卷上的分数更加符合学习规律与学生心理, 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其三,非急功而可持续的效率观。时下很流行“高效课堂”,有些人曲解“高效”为立马见“显效”,而未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 “长效”,更忽视对一生都大有裨益的“隐形效果”,课堂上一些很有意义的内容与环节却被以为无益而舍之。语文有别于其他自然学科,语文素养的养成要合乎“有为”与“无为”的辩证法,讲究“无为而大有为”之道, 不能有短视行为,不能急于功利,太过追求所谓的“高效”。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 回忆少年读书时,脑海里出现的一定不是某老师机械、僵化、循规蹈矩地按照预设的方案进行所谓“高效”教学的情景,而往往是那些似乎与教学无关或突发的“小插曲”。笔者上小学时就特别喜欢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读一段长篇小说,读高中时对语文老师常即兴赋诗一首特别感兴趣,读大学时对老师能滔滔不绝地背诵古文经典由衷敬佩,这些细节在心中留下很深的刻痕,几十年过去了仍清晰在目,这正是“养成”之效。多年来,我在课堂上也常来点“节外生枝”,安排点看似点缀的小环节,像开展课前语文交流展示活动已由“小插曲”逐渐演变为“主打节目”。 这种看似浪费时间的小活动,相信会让学生记忆终身。语文需要终身学习,我们现时的学习是为一生的发展储值,所以“语文养成教育”特别注重语文学习的可持续性,注重学生自觉学习语文行为习惯的培养。

四、“语文养成教育”之“三感”

语文教育,贵在养成,养成之道,重在 “三感”,即热爱母语的情感、学习语文的敏感和良好的语感。语文学习是伴随着情感活动的。俄国诗人杜勃罗留波夫曾写道:“啊! 我是多么希望拥有这样的才能/ 在一天之内把这个图书馆里的书都读光……”正是因为对书情有独钟,所以他醉心于读书,单是13岁那年,他就读了410种书。台湾女作家桂文亚回忆儿时,听从父亲的要求读唐诗宋词, 渐渐地入了迷,那些诗和词使她对世间万物产生了无数的像针尖般的微细的奇妙感受, 使她的心时而像夜莺抖动的翅膀那么轻灵, 时而像深海中的岩石那么坚韧,时而像丛林中猎豹的眼睛那么锐利,时而像绽放在晨曦中的玫瑰花瓣那么温暖。诗词还激起她强烈的表现欲望,如奔流的瀑布,想找一个倾泻的缺口,以至于“走火入魔”。试想,如果我们的学生也能像杜勃罗留波夫和桂文亚一样对母语有着痴迷的感情,就会自觉地亲近她, 走进她,撩开她美丽的面纱,陶醉于她的绰约风姿,获得真正美的享受。可见,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注重发掘母语之美,引领学生步入语文的美妙境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情感,让他们真正在血液里、骨子里热爱母语,热爱语文。

学习语文的敏感,是由职业敏感而来。 面对一棵树,艺术家会欣赏它的美,木材商会盘算它的使用价值,木匠师傅会估摸它能做成什么家具,植物学家会探究它的种类、 年轮,这就是职业敏感。同样的,一个语文学习者也应该具有语文的敏感。有了语文的敏感,你就有了一双“语文眼”。有位作家在回忆自己少年读书生活时说:那个年代无书可读,而他对所有有文字的东西都非常痴迷。从破窗洞爬进装书的仓库能躲在墙角不吃不喝读上一整天,用手指把邮递员放在邻居门缝里的报纸夹出来快速地通览后又塞进去,甚至蹲在厕所里看别人从书上撕下来的手纸。如果我们的学生有了这种语文的敏感, 就不愁学不好语文,因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这种语言环境中。培养学习语文的敏感,关键在于养成习惯,形成素养。可以想象得到,学生一旦有了学习语文的敏感,自然也就能够像叶圣陶先生所期望的“不待教师教”,自能读书与写作了。

培养“语感”,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 所谓语感,简言之,就是对语言敏锐的感受力。语言有表层意思和内在含义,语言表达有优劣、高下之分。怎样才能看得出来?就得具有很强的语感。语感差的人难以解读文本,甚至作出错误的解读。“语感”在阅读与表达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述,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关于人生的境界,当代学者冯友兰说: “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而近代学者王国维却引用了3句古诗来描述一个人成就事业的3种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比较一下,冯先生的表述高度概括,具有很浓的哲学气;而王先生用语则形象生动,耐人玩味,让人易诵易记。如果王国维用“树立远大志向”、“执着追求理想”、“历经千辛万苦终有所成”来表达成功者三境界的话,恐怕就失去了语言个性, 不可能流传于今,成为经典之论。能够体味出其中的不同,这就是有良好的“语感”。“语感”如何形成?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大量接触规范的、文质兼美的语言材料。多读美文,接触好的语言,脑海中便会形成许多好的语言模式,自然也便可以识得好的语言, 下笔就能运用好的语言。

五、“语文养成教育”研究子题

“语文养成教育”是一种语文教育理念, 秉持此理念可以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探索与实践。下面这些子题仅供研究参考。

“语文养成教育”提出的背景及思考; “语文养成教育”提出的理论依据及思考; “语文养成教育”提出的事实依据及思考; “语文养成教育”对新课程研究成果的借鉴; “语文养成教育”的基本含义与思考;“语文养成教育”的教学原则或教学观;“语文养成教育”的教学策略与方法;“语文养成教育”课内与课外研究与实践;“语文养成教育”之热爱母语情感的培养;“语文养成教育”之关注语文“敏感”的培养;“语文养成教育”之良好的“语感”的培养;“语文养成教育”之思维能力与品质的培养;“语文养成教育”之阅读能力与习惯的培养;“语文养成教育”之写作能力与习惯的培养;“语文养成教育”之听说能力与习惯的培养;“语文养成教育”之现代文课堂教学基本模式;“语文养成教育” 之古代诗文课堂教学基本模式;“语文养成教育”之作文教学基本模式;“语文养成教育” 之名著导读基本模式;“语文养成教育”之课外语文活动基本模式;“语文养成教育”典型课例分析研究;“语文养成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语文养成教育”与班级文化建设;“语文养成教育”与家庭文化建设;“语文养成教育”与社区(乡村)文化建设;“语文养成教育”与网络文化建设;“语文养成教育”备考训练与指导;“语文养成教育”的教学质量检测;“语文养成教育”的教学评价机制;“语文养成教育”对未来人才的培养。

综上,语文教育,贵在养成,养成学生对语文的“三感”,养成学生语文素养,养成学生终身学习语文的良好行为习惯。相信我们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定会收获一路风景!

摘要:“语文养成教育”是在长期对语文教与学的感悟与认知基础上提出来的,它要求在语文教育的全程中,把握语文学习不同层面的目标,遵循语文学习的特点、规律与方法,以新的课程观、训练观、效率观,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的情感、关注语文的敏感与领悟语言的语感,从而协同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等素养与能力,并养成学生终身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

关键词:语文养成教育,探索,构想

语文养成教育 篇2

养成教育是基础道德教育的主体,是崇高道德教育的主体,是崇高道德的生长点。养成的本意是,通过培养而使之形成或成长。小学生正处在人生当中的起点,作为语文老师对他们道德的养成有责无旁代的责任。那么我们就当从那些方面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呢?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任何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好习惯的培养“最好是心理还很清新”,即没有形成错误概念,没有养成坏习惯时就开始。现代心理学及实际告诉我们,小学一年级学生,在学习上,正处于无意学习向有意学习的转换期,他们缺乏主动性,需要教师督促引导。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学生学校生活的重要方面,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主渠道,也是他们掌握“双基”、发展情感和智能、获取能力的主要途径。鉴此可见,低年级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必要的,是重要的。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习惯呢?

1、调整好生物钟,生活有规律。一是早睡早起,持之以恒,每天午睡半小时,这是作息方面。二是饮食均匀。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不暴饮暴食,不挑食,不只吃口感,更注重营养。生存健康需要吃什么就吃什么。不是想吃啥就吃啥。三是讲究卫生。包括个人卫生和集体卫生;室内卫生和室外卫生。重在及时清理,重在维护和保持。

2、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学习上不能往后拖。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跑在时间前面的人才能成功。学习讲究效率,不硬拚时间,让自己在睡眠充足,精力充沛,心情愉快的最佳状态下学习,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坚持天天阅读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文章,摘抄优美文段并背诵,从而愉悦性情,陶冶情操,净化灵魂。

3、坚持练字,修身养性。要求学生天天练钢笔字,不求多只求少而精,贵在坚持。小学生用的小字本,每天练一张,要练得投入,练得有长进,不是为应付老师。让学生体会到:练字的妙处,平静心中的浮躁;驱散心中的郁闷;平息心中的怒气,冷静膨胀的头脑,达到心平气和地学习、生活的境界。

二、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教育的成功,要求学生不断超越。学生超越老师,儿子超越父亲,女儿超越母亲,自己不断超越自己。要求学生尊敬老师但不迷信老师,亲近老师但不依赖老师。学生自觉主动地做到比老师要求的更多更好。

有时学生的见解比老师的更新颖更深刻而独到。这时学生不应看不起老师,这很正常,也正是老师引导得当的结果。

如果学生一直走不出老师的思维圈,一直翻不出老师的`手心,这反而不正常,意味着教育失败。这不仅是教师的悲哀,而且是学生的悲哀。只有超越才有提高;只有超越才能打破新纪录,创造辉煌。

三、优势化看人做事

一位经济学专家说:要想长久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优势化看人做事。一是明白自己的优势,在自己工作的人群中发现展示自己的优势,赢得周围人的赏识和尊重。一是善于发现利用别人的优势,身边的人有一分优点就看重这一点,有二分优点就利用他两分优点,不是计较他的缺点,而是用人之长。学生学会这一点,对将来走向社会大有益处。①自知者明,帮助学生发现并培养自己的优势,给学生创造平台,展现他们的优势。如定期开展书画展,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歌咏比赛,辩论会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不断地产生成就感,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②知人者智。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人。只要别人有一点可取之处,就看重这一点,取人之长为己所用。善于用人的人才是善将的人。正如汉高祖刘邦成为一代功不可没的帝王。发现别人的优点,尊重别人,团结别人,互帮互助,和睦相处,愉快合作,为自己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生存环境,何愁无建树!

四、懂得尊重和感恩

一位名人说过:你即使穷得只剩一件衬衫了,也要把它冼干净,熨平了再穿身上,以示对别人和自己的尊重。可见尊严和人格比物质更重要。在一次作文讲评课上,从另一角度教育学生懂得尊重,尊重别人和自己。作文题目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从审题讲起,重点落在“轻”字上,最佳角度取“轻视”之意立意。即生命承受不了对它的轻视,然后展开写轻视的来源、表现、危害。重点写危害:轻视伤人自尊,使人丧失对生活的勇气而悲观厌世,或破罐破摔;使人丧失对工作的信心半途而废而一事无成:还能激化对立双方的矛盾而破坏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懂得拒绝轻视,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说到底就是要懂得尊重。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懂得尊重才会懂得感激有恩于自己的人。从做文到做人,同学是自己求学路上最好的同路人,老师是自己求学路上最好的领路人,父母是自己人生路上最好的保护神。

五、爱惜生命,拥有健康

健康是1,其它是0,没有1再多的0也是一无所有。有了1其后的0才是有效数字。健康的体魄是学习、工作、生活的基石。想拥有健康的身体,不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且要坚持体育锻炼,还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语文养成教育 篇3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途径

小学生养成教育是我们研究的课题,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深知培养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在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语文学习习惯好的学生学得轻松,对学习也充满信心,而且基本上每门功课也都能均衡发展。而语文学习习惯没有养成的学生,则学起来很吃力,久而久之,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基础没打好,从而影响到其他各门学科。

一、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

1、自制力较差,易受外界干扰。据对老师的访谈及自己的教学经验发现,每班总有一部分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要不断提醒。所以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上,老师通常是一边上课,一边表扬哪些同学认真听,哪些同学发言积极等等。很多低年级家长也反应,做家庭作业时,孩子往往三心二意,边做边干别的事,甚至要家长坐旁边监督才能认真做,否则就不做。同样,在学校里,低段教师也反映,班级中总存在着一些学生也要教师亲自监督才会做作业。

2、语文学习的动机不强,学习态度不明确。有些学生由于一开始学习基础不好等原因,得不到好成绩,于是对语文学习缺乏信心,尤其是一些后进生,往往把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力感,造成学习积极性降低。还有一些学生,由于没有竞争意识,无视学习结果,以自我为中心,无视老师,家长的要求,学习散漫,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且很多学生往往只限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喜欢花时间去涉猎课外知识。

3、书写习惯不佳,做作业马虎。调查发现,越是到高年级,书写质量越差,高年级作业量增多了是原因之一,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低年级时书写习惯没有养成。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抄写生字时要不笔顺不对,要不笔画不对,纠正其错误之后,依然会再次出现同类的错误,而且一部分学生书写潦草,页面不整洁。书写姿势更是让人失望,握笔姿势错误,眼睛离作业本的距离太近,有的甚至整个头都要碰到了作业本。而且不少学生在有格子的本子上会认真书写,没格子时字又变得潦草起来。

二、导致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存在问题的成因

习惯的形成除了学生发展不平衡的个体差异外,往往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有来自于教学政策的影响,家庭教育的影响,以及教师平时教育教学的影响。

1、新课程改革落实不够。新课程改革无疑是对原有课堂教学观念、教学行为的一次冲击、突破和创新。但是,如今新课改中依然存在着理想与现实的相差甚远的问题,许多教师不适应新课程改革,对课程改革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最大的缘由就是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没有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有些教师为了体现课改的理念,努力去组织一些花俏的学习活动,一节课“吹拉弹唱”穿插其中,课堂上出现浮夸的现象,而语文最基本的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则抛之脑后。

另外,由于课堂评价制度未能及时创新,许多教师还把握不好必要的课堂秩序和学生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教师对新课程解读的模糊,课堂教学实践与课程理念的不协调,使得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缺乏依据。

2、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不足。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要想让孩子有一个好的人生,就要给孩子一些好的习惯,就要在生活中时刻做出好的榜样;如果家长没有良好的习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是非常难的。一方面,老师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身心健康积极和谐地发展;另一方面,家长却又对孩子百般宠爱,对孩子的不良习惯也视而不见,也不会坚持培养,生怕孩子受苦。于是孩子成了两面人,教师在学校里苦口婆心的教育成果在家里毁于一旦。

3、教师语文教学研究的浅薄。直以来,不少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够重视,这将直接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也很不利于我们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老师,课时负担很重,每天少有零星的课间休息或者空堂也都用来批改作业了,很少有时间来好好研究语文教学,每天只知道陀螺一样,完成课时目标,上学生完成多少作业,考什么满意的分数。对于學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改进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途径分析

1、多元激励,调动小学生养成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积极性。作为语文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施以不同的激励方法,如: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等,激发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潜在积极性,增强教学的原动力,焕发学生”愤、悱”的精神状态,转变学生的被动行为、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促进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每个孩子都喜欢激励,喜欢别人给他信心。在他成功时积极嘉奖,在他失落时,树立信心。老师对学生取得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学生增强成就感,能调动其积极性,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激励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2、深化课改,全面落实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综合目标。要想不断地深化素质教育,加大新课程改革的力度,我们必须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积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是把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从而使学生的身心愉悦,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寓教于乐。

3、加强师训,有效促进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质量水准。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高尚品德,还要能够引导学生进入乐学的境界。如果学生乐学,那么好习惯的养成就容易多了。如果一个教师善于根据自己素质的特点,选用某种教学方法来弥补素质的不足,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注重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通过积极参与进修培训,来提高业务水平;通过向名优教师学习,来丰富实践经验;通过不断地反思,来总结经验教训。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存在不少的问题,但是我们相信,只要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通力配合,深化改革,全面落实新课改;教师坚持不懈提升业务素养,在激励手法上不断推陈出新,用孩子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去引导;家校合作优化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环境,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将不再是难题。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学习的养成教育 篇4

作为一名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师, 所教的学生知识面窄, 受到的文化熏陶不多, 所以, 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尤为重要。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 谈几点切实有效的做法。

一、养成积累的习惯

战国时期的学者荀子在《劝学》一文中告诫人们:“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唐代韩愈在《进学解》中说:“俱收并蓄, 待用无遗。”宋代的苏轼在《杂说》中主张:“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从我国古代学者的这些学说中我们可以看出积累对于语文学习是多么重要!

从初一新生进校开始, 我就要求学生准备三个积累本, 教会他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积累。

1. 积累字音, 字形和词语的意义及用法。

要求学生人手一本《新华字典》和一本《现代汉语词典》, 对教材中出现的生字及时查找、注音并摘抄于积累本上;对教材中出现的重点的注释及课文后的“字词积累”部分整理, 归纳到积累本上;对平时阅读到的精彩的词语也摘录下来。

2. 积累文言知识。

(1) 积累重要的作家作品及相关的文化知识。对于这些内容的积累, 又利于学生掌握作品的主旨, 有利于对一个作家的其他作品的学习。 (2) 积累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从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开始, 每一课的重要虚词都整理出来, 例如初中阶段最常见的:之, 其, 而, 也, 焉……通过不断地归纳, 学生对各种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就熟稔于心了, 对他们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3) 积累文言实词。每篇文言文中出现的重点的实词;词的古今意义;一词多义;词类的活用;通假字都在上新课的过程中及时地整理归纳。这些虽然都是课内出现的, 但平时不断地积累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掌握得越来越多, 就会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 阅读能力自然会不断提高。

3. 积累优秀诗文。

宋代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那么怎样才能作到腹有诗书呢, 这就需要我们中学生能背诵一定量的古代优秀诗文。《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初中阶段背诵优秀诗文80篇, 这除了教材中出现的, 还包括了课标推荐的。当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得有计划地补充各个朝代的有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学生对这些诗文不仅仅是简单地摘抄, 还要对它们的主旨、写作手法以及名句要有批注、赏析。

4. 积累名言、警句、谚语、俗语等。

名言、警句、谚语、俗语的积累是提高语文素养和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这些内容的积累可以每天在黑板上开辟一个小角落, 安排学生摘抄到黑板上进行积累, 还要提醒学生在作文的时候, 有意识地用上自己的积累。

二、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古人说:“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箭而后识器。”所以语文素养的提高有赖于多读名篇佳作, 读多了, 视野开阔了, 自然就会有比较, 有鉴别, 自然就会产生深入的理解, 写作文自然会得心应手。语文特级教师程红兵老师曾说过:“语文是什么, 我们常常把它复杂化, 其实语文本来很朴实, 爱读书, 勤思考, 会用语文表情达意, 就这么简单。”

三、养成练笔的习惯

平时要求学生留意日常生活, 养成写日记习惯。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生活处处是语文, 生活是语文取之不尽的源泉, 语文向来是经世致用的, 语文也是沟通心灵和生活的桥梁。”我要求学生每周写两篇日记, 让学生关注自我和人际, 关注自然和科技, 关注社会现象, 关注文化传统, 关注综合素质。每次日记要有一个主题, 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对内容和字数没有作硬性的规定, 允许学生发牢骚, 允许学生谈论对老师对同学的看法, 允许学生对社会现象发出不同的声音, 让学生的日记呈现出一幅多姿多彩的生活画面。

这种坚持不懈的练笔,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作文水平就有很大的提高。优秀的篇章渐渐多了起来, 就得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而作文的成功就意味着发表。发表有着多重的含义:当着全班或公众的面把它读出来;等到黑板报上……当一两篇日记变成铅字的时候, 学生练笔的兴趣就更加高涨了。

摘要:本文针对农村初中的现状,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 提出了从几方面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探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语文养成教育 篇5

读一本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想法,甚至可以改变人的一生。而如今与书为友,享受这种温馨的感受是难得的,读《爱的教育》,我感到爱是心的呼唤,是人间的春风,师爱更是一种无私的奉献,爱得越深,奉献得越多,正如一首歌所唱“有爱的世界生命之花处处开放,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教师献给学生的是自己的知识、智慧、时间、精力,我们所期盼的只是学生早日成长、成才,这种爱是高尚的,纯正的。

读完《爱的教育》给我的第一感触,那就是——爱。这本书是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记,来透视日常生活中的学校和家庭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间的天伦之爱。小说主人公是三年级学生安利柯,但我认为与其说是安利柯,不如讲是在他周围的用全身心的爱倾注于他以及他一样的孩子们身上的师长们。他们的言行中洋溢着爱的氛围。所以,孩子们也变得可爱,纯洁起来。如:安利柯的母亲是个富于同情心的妇女。她会带着孩子们送布给报上记载的穷妇人。而且她十分体贴他人,善解人意。当安利柯发现这户穷人正是同学克洛西的家事,她又不时的强调:“不要做声!”以免伤害到男孩的自尊。当克洛西看到他们,她又暗示儿子去与同学打招呼,使克洛西十分感动。她还很会借机教育孩子。在告诉安利柯“万圣节”的意义时,她也会告诉他,他要用感恩的心去纪念许多英雄。安利柯的父亲似乎是从来都不对孩子“火”的,他总是会用很温和的语气来“训人”.当安利柯抱怨“先生的态度不好”时,他给儿子分析先生是事出有因,并非有意,并且告诉他,要谅解别人的一时无礼,还应敬爱辛苦的先生.学期结束,他会提醒儿子去向朋友们告别,以及去向曾对不起的人谢罪请求饶恕。他也很关心其他所认识的人的情况,生活里充满欢笑。安利柯的先生当然也不能不提。他对每一个学生都是那么关心,一点点的小病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对犯错之后又认错的孩子从不多家指责,只是说一句:下次不要在再做这种事了。他把每一个孩子都当作自己的家人,并告诉孩子们,这个集体是他们的又一个家。他对自己的行为从来都负责,自己犯了错,即使是芝麻点儿大的事,他也不会忘记道歉说:“对不起。” 还有许多的人:如 ,他们都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孩子们如何去关爱他人。整个世界充斥了一种叫作“爱”的空气,轻轻飘荡着,萦绕在每一个地方。这种有意无意有形无形中,孩子们以及每一个人学会——爱。

“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朋友间互相安慰„„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而如果你加以体会,你会感觉到,人生---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啊!让我们带着一颗圣洁的爱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会发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为人师的同行们,让我们带着一颗圣洁的爱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让我们教育着并爱着学生们!

阅读时间:9月12日—10月15日

个人自选于宝鸡书城

专著名称:《爱的教育》

作者:埃德蒙多·德·亚米契斯

语文养成教育 篇6

一、运用“看划读记”,激发预习兴趣

1.看

通看全文,包括课文前的训练重点、预习提示、注释、课后练习等。预习课文时边看课文,边用红笔把生字圈起来。看完课文之后再看注解,没有注解的再查字(词)典,弄清字形、读音、字义,如遇到新词,不仅要知道它的解释,还要联系课文,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和用法。如在预习文言文《岳阳楼记》时,有些字词在现代汉语中经常出现,但词义已发生改变。如“政通人和”中的“通”是不同于现代汉语常用的“通过”的,联系上下文应解释为“顺利”。最好每人都有一个生字专用本,把这些生字记下来,这不仅有助于理解课文,还便于复习、记忆。长期积累,就会增加识字量、用字量,避免或减少写错字。

2.划

课文是从众多名家的作品中精选出来的,文中一定有表现中心思想、人物性格的句子,或说理精辟、描写生动的句子,或闪耀着思想文采光辉的句子。如在预习课文《春》时,把课文后三段文字划出来,然后进行仿写:秋天像 ,秋天像 。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就会提高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同时还会提高作文时遣词造句的能力。

3.读

古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课文有帮助记忆,了解课文内容的作用。如在预习《沁园春·雪》时,学生要充分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然后注意朗读的情绪变化,多读几次课文就能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记

在课文的空白处作旁批。一是记下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是记下预习中发现的疑难问题。这就是说,把课文中容易解决的问题先解决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集中起来,拿到课堂上来解决。自己有什么看法、想法,赞成的或批评的,在课文的空白处写上几句,说对说错都不要紧。这是锻炼和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刚开始可能写不了一两句话,也可能抓不住关键的地方来评。但不要着急,只要坚持练习,就会逐渐抓住关键的问题,评论的字数也会逐渐多起来,分析问题的能力自然会相应的提高。这样,学生在听课时就会全神贯注,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二、激发阅读思考,提高学习效果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有疑问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创新。因此,培养创新思维要从培养质疑问难开始。每次讲新课之前,我都引导学生参照预习要求和课后思考题去理解课文,把握文章主旨。在讲授朱自清的《背影》前,我引导学生着重思考以下四个疑难问题:(1)作者一看到或想到父亲的背影,就忍不住流下眼泪,是什么打动了作者?(2)作者选取“背影”这个角度来写好在哪里?(3)欣赏课文的插图罗中立的油画,结合课文内容和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它的感人之处。(4)有人这样描写父亲:“父亲像一张弓,蓄一生之势要把孩子射出大山。”请你结合课文和自身的经历描写一下养育你的亲人。学生通过预习,虽然不可能理解和弄懂所有问题,但教师讲课时围绕学生提出的疑难来组织教学,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有目的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注重检查落实,养成预习习惯

要切实把预习落实到位,教师的督查指导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那些基础较差、自律性较差的学生,我会采用小组长检查、同桌互相检查、教师课堂中进行检查等方式。在交流中我注重倾听学生的心声,指导学生明确重点、难点、易错点,在课堂上尽量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又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见解被大家所认同而倍感自豪,在品尝预习成功喜悦的同时,也增强了学好课文的自信心。

总之,只要教师能有计划、有步骤,坚持不懈地指导和督促,注重方法的指导,久而久之,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便能养成,自学能力也随之发展。实践证明,通过有效地引导学生预习,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力量的基础,是学习活动的杠杆,是帮助学生塑造与完善个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通过预习已有所悟、有所知、有所得,上课时便会拿自己的理解与教师的讲解相印证,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学得更积极、更主动、更有效,真正发挥主体作用。

语文养成教育 篇7

一、强化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意义及作用

养成教育是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生健康成长、终身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因。我国大教育家叶圣陶十分注重养成教育, 曾指出:“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 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社会习惯。”孔子也曾有“少年若天性, 习惯成自然”的主张。对于初中学生来讲, 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等习惯, 可以减少探究、摸索、体验的时间和精力, 使其尽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康的个性心理, 更好地学习、生活, 更好地适应社会。这样也必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俗话说:“播下一个行为, 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 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 你将收获一种命运。”因此, 只要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具备了融会贯通、自学自知的学习能力, 就会对各个学科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因此,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 除了传授课本知识、开发学生智力之外, 强化养成教育,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应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当前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 存在的问题

我在平时教学中对大量学生进行了观察、了解和分析, 并了解了班主任的反映和评价。现在, 我以我所任教的初一1、2班为例, 简要说明学生在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上存在的问题。一是课堂表现不尽如人意。学生普遍自控能力差, 注意力容易分散, 缺乏动脑思考的习惯。半数以上的学生听讲注意力只能持续25分钟左右;上课坚持不做小动作的学生仅有30%;提问时不认真思考、随意性发言答问的学生占1/3。二是课后作业质量较低。初中语文课后作业大致包括作文、日记、书面作业、练习册等。我曾对一次作业进行了检查比对, 结果全班45人中, 只有12人全对, 其他或多或少都有错误。其中, 有18人在题目抄写中就出现了错误, 有5人没能按规定的时间完成, 甚至有的学生还要教师连连催促才能勉强完成, 且正确率较低。三是学习效果难以实现。不良的学习习惯必然会造成不良的学习效果。从几次单元检测中我发现, 部分学生字、词、句、段、篇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掌握有欠缺, 学生成绩提高的难度较大。以这学期期中考试成绩为例, 90分以上的学生只占5%, 60分—90分的占50%, 其余45%的学生为不及格。

(二) 产生的原因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生活环境教育有缺失。初一1、2班的学生85%以上来自农村, 社会群体的文化相对落后, 学生周围的学习氛围, 特别是能够引导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外部环境, 相对县城明显不足。二是个人家庭教育有缺失。很多学生的父母不是外出务工就业就是工作繁重, 使得这些学生与祖辈长时间生活在一起, 得不到父母在学习上的帮助和指导。三是既往小学教育有缺失。学生所在小学有些教师在观念上存在偏差, 应试教育多于素质教育, 分数高于一切, 只重视成绩, 不重视习惯培养。

三、强化语文学习习惯的方法和途径

(一) 分阶段确定目标

我们应按照语文教学过程分阶段设定目标。如在“课前”阶段:引导学生根据预习提示和思考练习, 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的预习, 理清课文的条理, 了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思考文中的重点字词句段, 体会怎样运用这些字词句来表达中心思想。在“课内”阶段:训练学生上课专心听讲, 做好笔记, 认真思考, 积极回答问题。在“课后”阶段:要求学生作业整洁、无差错, 按时完成, 书写工整。在“课外”阶段: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每周组织“名作品读课”, 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心理、性格、认知结构的健康有益的读物, 培养他们健康阅读、不断积累的习惯。

(二) 分类别严格训练

一是训练养成持续注意的习惯。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 我们在讲课时要用手势、眼神等肢体语言进行指挥, 反复训练, 提高他们的有意注意力。二是训练养成认真听课的习惯。我们应采取突击提问的办法, 请学生重复刚才教师或是同学的话, 也可以请学生对刚才的发言做简单的点评, 或归纳前面几位同学的发言。三是训练养成口语表达的习惯。我们应引导学生克服当众说话时的怯懦心理, 做到声音响亮, 表达清晰。平时, 我们要在班级内利用班会、课外活动、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等, 多提供机会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四是训练养成良好书写的习惯。我们应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书面作业, 做到一丝不苟, 书写认真, 字迹清楚, 整洁大方, 组词、造句、答题、作文等准确、符合要求, 句子通顺, 叙述清楚。五是训练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我们应经常性地开展作业展评, 成立学习“兴趣小组”, 让学生相互检查问题, 逐步使学生养成主动检查、善于分析、自觉订正的良好习惯。

(三) 采取激发兴趣的教法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 我们应想方设法改进教学方法, 以获得事倍功半的效果。一方面, 教法要突出新颖性、趣味性。对于每一堂课中的导入、板书、讲解、作业, 我们都要深入思考, 认真设计, 力争形式新颖别致, 内容灵活多样,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只有这样, 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另一方面, 我们要广泛组织课外活动。例如, 定期开展一些课外读写、主题社会调查、手抄报展览、经典篇目诵读等活动, 可有效消除疲劳, 以积极的情绪体验增强学生兴趣, 巩固教学效果。

(四) 凝聚养成教育的合力

语文教学中应渗透习惯养成教育 篇8

说话即口语表达, 一口流利的口语表达是现代人成功的必备素质。语文课堂应教会学生说话, 让学生将来能够更好地运用语文与人交际。何谓会说话?是指说话者能够分清对象与场合 (即时间、地点) 进行得体、自然地口语表达。会说话的人不仅使听话者赏心悦耳, 更会使其有如沐春风之感;不会说话的人则会使听者心生厌恶, 有时甚至会避而远之。

在课堂上或生活中总会出现一些不搭调、不和谐的声音, 如:严肃的课堂上“英雄的牺牲”被学生说成“死了”、“挂了”。身为人师, 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在不同的场合选择得体的话语与人交谈。

二.会听话

在人际交往中, 说与听是同时出现的。作为说话者, 要说得得体;作为听话者, 要听得明白。听话者要学会倾听、聆听, 善于用耳朵捕捉说话者的关键信息, 倘若如此, 就可以使谈话愉快地进行。如果不会听话的话, 将会阻碍交流的顺利进行。

语文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师生、生生、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如果听话者不认真听的话, 课堂教学就会出现短路。为了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 为了学生更好地与人交流, 应教会他们学会听话。

三.会书写

俗话说“字是门楼书是屋”、“字如其人”, 这说明能写一手漂亮的字体现了一个人的自身素质, 一个人书写的好坏关系到其自身的形象问题。现代社会在发展, 科学技术在进步, E-mail取代了书信, 键盘取代了纸笔, 出现了“拇指一族”。人们渐渐习惯了键盘机械的打字, 慢慢淡化了最原始的书写。这些都在不知不觉地影响到当今的中学生。看到学生潦草、歪扭的字迹, 甚为堪忧。因此, 教会学生进行规范、工整的书写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必须从小抓起, 从娃娃抓起, 从语文课抓起。

四.会读书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好读书、读好书, 可以提升素养, 拓宽视野, 陶冶情操。快餐时代, 人们的精神食粮正在逐渐减少, 真正读书的人也微乎其微。现代中学生追求非主流, 喜欢时尚, 传统的东西被抛在脑后, 如何让中学生热爱读书也是当务之急。读书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与作家、作品对话的过程, 这个过程让心灵得以洗礼, 让思想产生撞击。腹有诗书自气华, 与名家为伍, 与名著为伍, 一旦养成习惯, 受益终生。1995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 其旨就在推动更多的人阅读和写作。

一.用温馨的话语提示

有时候, 一句话可以改变人生, 一句话的力量不可小视, 教师在课堂上千万不要吝惜自己的话语, 说不定我们的一句及时提醒的话就可以促成学生习惯的养成。为了矫正学生的坐姿, 我时不时会如此说:“挺直腰板, 打起精神, 目光平视, 准备上课”, 用这样温馨的话语提示学生及时调整坐姿, 以抖擞的精神, 最佳的状态投入学习。

二.用合适的方式训练

每个学生都具有可塑性, 关键在于教师采用何种方式促进其成长。每个学生都能形成好习惯, 关键在于教师采用何种方式促进其养成。为了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 我在班上倡议开展读书活动, 鼓励每个学生挑选好文章在班上读给大家听。原以为支持者不多, 没想到学生一致通过。每个同学都精心准备, 认真对待, 班级读书风气日益形成。同时, 这也训练了学生说话和听话的能力, 还促使学生端正站姿, 一举多得, 何乐而不为。

参考文献

[1]李志军.构建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之美[J].中小学电教 (下半月) .2010 (03) .

[2]唐学军.浅谈语文课堂教学艺术[J].陕西教育 (教学版) .2011 (Z1) .

语文教学要注重“养成” 篇9

语言素养、语文能力是积累养成的。

让我们先从基础的积累词汇来理解“养成”的含义。例如, 为了考试, 要求学生识记“明日黄花”, 即使学生能记住“明日黄花”指过时的事物, 但我们为考而讲, 学生为考而记, 教学中语文的情调与意境就缺失了。如果在某个语言环境中讲解它, 联系重阳节讲解“明日”在古代的特殊含义———重阳节的第二天, 那么, 学生就在一个富有语文味的讲解中掌握它, 其含义的情调与诗意能深入学生心境, 这就是语文教学之“养成”。

语文教学中, 阅读的“养成”最为缺失。在生活中我们渴望阅读, 那是因为我们渴望与某个心灵对话, 与某种高尚的思想交流, 与某种情感邂逅。可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让学生与心灵对话、与思想交流、与情感邂逅了吗?更多是让学生记思想、记情感、记写法。

再说作文, 作文训练本是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去观察, 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 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使之成为一个有观察力、会思考、会表达的聪慧的人, 却因急功近利的仿、抄、背而成了瞎子、聋子、呆子 (这话说得不好听, 但事实多如此) 。小学如此, 中学继续, 到最后学生不仅良好的作文习惯没养成, 反而让很多学生连文章都不会写, 日渐失去了观察生活、体会生活、表达思想与情感的习惯及能力。

语文素养来自于“养成”, 语文能力来自于“养成”, 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养成”, 必须把“养成”融入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有胆识, 淡去功利之心, 不要只为了近期的考试而教学, 把目光放得长远些。

其次在教学各环节上要注重“养成”训练, 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养成”成为习惯。

词汇积累要融进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注重自己的课堂语言训练, 使自己的课堂语言有语文课的特质, 而且要注重引导学生对词汇的积累与运用, 养成流畅优美的表达习惯。

激发学生大量阅读是语文之“养成”的重要点。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是否让学生养成大量阅读的习惯。在阅读备考复习时我们常遇到这样的尴尬, 你教给学生答题技巧、思路、规则和方法, 最后你却发现学生根本做不了, 因为学生读不懂文章, 无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这是由于在教学中没有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导致的。阅读没有与学生同步成长, 理解力也就不能得到同步增长, 思想更没达到可以与作者沟通交流的程度, 这样的阅读就如同让一个小孩来理解成人世界, 无法做到。

让学生学会观察, 善于思考, 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是作文教学之“养成”必须做的。能不能写好一篇文章, 关键在于学生对话题有没有思想。作文教学不仅是写法指导, 更是写法指导外的思想厚积。作文教学首先要坚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在观察中积累素材, 丰富情感;其次是引导学生多角度看问题, 思考问题, 对生活中的事、自然等现象有自己的见解, 思维开阔, 思想深刻;再是鼓励学生勇于表达, 有激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作为语文教师, 一定要有耐心和恒心去做, 如果只重写法指导, 作文教学舍本逐末, 学生是难以写出好文章的。

语文之“养成”还在于思维习惯上, 让学生养成联系生活理解语文, 用语文情思感悟生活的习惯。语文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 作品的思想、情感都来源于生活。所以语文教学不能孤立于生活之外。教学遇到难点时, 我们会把它放到实际的生活场景中来解读, 学生很快就能明白。用语文情思去感悟生活, 就是带着语文情思去看待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在生活中得到一些特别的感受。寒冬里的花, 没有语文情思, 你得不到感动, 有语文情思, 你会在它身上寄托特别的情意, 引发你无限遐思, 那花就成了注满情思的意象, 于是你也就比别人多了一分对生活、生命的思考。当语文情思养成, 语文天地也就无尽开阔, 万物都能让你思忖了。

养成良好习惯,学好小学语文 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习惯,勤于动笔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的本旨是养成能力, 养成习惯, 使学生终生以之。 ”其中学习习惯的养成, 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承担的任务不仅仅是教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具体知识, 而是着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使用语文的习惯, 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文学习能力, 为将来的更深层次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那么,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这些良好的习惯呢?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一方面是为了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另一方面是为了做好具体知识内容上的准备。 课前预习的具体步骤和做法是:认真阅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具体内容, 把握重点内容, 寻找难点部分, 为听讲做好准备。 进行了课前预习后, 在听教师讲课时, 能够有目的地突破重点和难点, 益于接受新的知识。

小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 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监督。 学期开始, 在拿到新课本后, 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 引导他们在大体上浏览课本的目录, 对教材有初步了解;每周开始, 教师指定将学习的课文, 要求学生进行独立、细致的预习, 有不明白的地方, 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记;每天课程开始之前, 教师应要求学生, 认真阅读课文, 分层次、划段落, 找出内容的重难点, 并在课上进行适当检验, 以此巩固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 小学语文中的课文, 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 学生之所以感受不到, 是因为他们没有细致观察。 作文的写作, 需要从生活中挖掘素材。 学生只有细致观察周围的生活, 耐心寻找和发现事物的更替、变迁, 人性的真善美、假恶丑等, 才能激发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情感, 写出言之有物、感人至深的作文。 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

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 最重要的是从生活、学习中入手, 引导学生处处留心。 如学校组织学生外出游玩时, 看到新奇的动植物等, 在学生兴奋之余, 教师要适时提醒和引导他们, 让他们既知大概, 更知细节。 细节的审视, 需要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 研究细微。 最好的办法是, 同类事物进行比较, 找出细微的差别。 比如引导学生对鸭和鹅进行对比, 说出它们的区别。此外, 学生也可以通过观察事物的形状、颜色、味道等对其进行认识和学习, 逐渐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观察的良好习惯, 为语文学习奠定牢固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 不是增加作业, 而是阅读, 再阅读。 ”由此可见, 阅读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 小学语文教师要时常为学生挑选适合阅读的图书, 推荐给他们, 并引导认真阅读, 并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 使学生受益终生。

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 可以与“书香河北”全民阅读活动同步, 每月定时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年龄段的阅读书目, 使学生通过阅读学习生活技能, 了解自然、社会, 认识人生真谛。 此外, 教师还应通过具体的阅读活动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使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为阅读更多书籍提供有利条件。

四、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

我国清代学者陈宪章曾说:“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道出了质疑发问对学问进步的重要作用。 对于课文中不懂的问题, 不敢于发问, 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 是对学习不好的;对于课文中存在争议的地方, 不善于质疑, 是不能很好地领会文章的内涵的。 这都是不会学习的表现, 都不能使学生取得学习进步。 因此,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 教师首先要会提问、会引导, 激发学生的疑问, 进而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 在课文讲解伊始, 可以鼓励学生提出简单的问题;随着教学的深入进行, 鼓励学生提出较复杂的问题;课文讲解完后, 鼓励学生对课文中自己认为有悖常理、自相矛盾等内容, 提出质疑, 并阐述观点和看法, 教师选择有典型意义的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讨。 学生在质疑、讨论中, 对所学知识不断深化, 为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奠定基础。

五、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 学习要勤于动笔, 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 无论是自己读书还是课堂听讲, 都应做到这一点。 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习惯。

课堂听讲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记笔记, 标记重难点, 勾画表达感情的句子、段落等。 课外阅读时, 教师刚开始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拿笔在书上标注, 或在本子上摘抄、记录;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水平后, 可以引导学生在书的留白处, 对字、词、句、段、篇等作批注, 起先不要求必须成句, 可以是简单的一个词, 如“精彩”、“太妙了”等, 然后逐渐用完整的一句话、几句话代替, 形成完整的意思表示。 在校外, 学生的所见所闻很多, 生发出不同的感想, 把其及时记录下来, 不仅可以为写作文积累丰厚的素材, 还可以养成动笔的习惯。

六、培养学生阶段复习的习惯

人的记忆是有阶段性的, 学过的知识不经常复习, 久而久之就会忘掉。 因此, 要培养学生阶段复习的习惯。 其好处表现在:首先, 可以从旧知识中获得新知识的线索。 其次, 可以避免忘记所学知识。 再次, 可以查漏补缺, 使所学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

培养学生阶段复习的习惯, 首先从每天课外作业开始, 在做作业之前, 要求学生首先将当天学过的知识复习一遍, 并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整理。每篇课文学习完后, 对整篇进行复习、整理;每个单元学习完后, 对整个单元进行复习、整理;一本教材学习完后, 对整本书进行系统复习、整理。 学生在不断地复习、整理中, 巩固所学, 对知识进行内化, 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贾瑞英.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J].新作文 (教育教学研究) , 2009 (09) .

[2]刘珍珍.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J].中学课程资源, 2008 (04) .

[3]江廷超.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J].小学时代 (教师) , 2010 (08) .

语文养成教育 篇11

关键词:高职语文;职业核心能力;渗透

【分类号】G633.3

职业核心能力是成功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力”,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地区职业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热点。为了更深度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教育,应将职业核心能力教育渗透进高职语文教学,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职业核心能力的养成教育开展也更为直接和更有针对性。首先,对职业核心能力养成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与阐述,为教学的设计提供思想认知。

一、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核心能力养成教育的意义

教育部在2006年16号文件指出,要"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并在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要求测评学生的"自我学习、信息处理、语言文字表达和合作协调能力"。同时,教育部与其他部委的相关文件中也一再强调学生以及职业人士的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当前,职业核心能力已经成为人们就业、再就业和职场升迁所必备的能力,也是在校、已就业和即将就业人群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它也必将成为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内容。通过对高职语文与职业核心能力养成教育的分析与对比,二者存在着不少的共通点,将职业核心能力养成教育作为高职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予以涉及,在日常课堂中不断渗透与滋润,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因此,将职业核心能力养成教育渗透到高职语文教学中是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趋势的选择,并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高职语文教学现状与特点

1、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为了实现高职语文教学与职业核心能力养成教育的相互融合,我们针对语文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探究。现阶段,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并未取得满意的效果,很多高职院校对语文课程的重视度不高,一般的高职院校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专业领域教学上,在专业上的投入过多,甚至部分高职院校已将语文课程取消,课程边缘化现象非常严重[1],这是大学语文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导致高职

大学语文教育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其次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师本身对语文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定位出现了偏差:一味的强调语文教学为具体的专业服务,忽略了语文课程本身的基础性,使语文教学丧失了课程的本体地位,成了各个不同专业的附庸。

2、语文教学的特点分析

高职语文教学与职业核心能力养成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首先,大学语文具有实用性的特点,其中涉及到处于特定场地讲话的艺术、个性举止以及对待现代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与评判等[2] 不仅仅传授学生必要的汉语言文化,同时培养学生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创新能力而言至关重要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等。其次,大学语文具有基础性的特点。语文教学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核心理念的形成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

对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这些都与职业核心能力养成教育的目标和宗旨是一致的。可见,将职业核心能力养成教育应用到高职语文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三、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核心能力养成的有效途径

1、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学内容,是职业核心能力养成教育渗透的重要条件

实現职业核心能力养成教育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首先应从教学内容设计着手,根据高职语文与职业核心能力的共通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这是职业

核心能力养成教育渗透的前提条件。在教学内容设计中要避免矮化倾向,保持教学内容的适度深度与绝对广度。不能因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原因而降低教学内容的深度,更不能因为要为某些具体专业服务而窄化教学内容。越是经典的、人文底蕴深厚的文章,越容易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通,找到结合点。因此,在教学内容选择上,要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尽量以古今中外经典为学习对象。经典作品中炉火纯青的文学语言对学生书面、口头表达能力的熏陶、博大精深的思想哲理对学生深度思考各种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这样,高职语文才能更好实现所有专业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养成。

2、优化与创新课程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职业核心能力养成教育环境

职业核心能力养成教育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应紧紧抓住二者的相同点,以此为突破点,优化与创新课程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以利于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增强职业核心能力。为了更好地将职业核心能力的养成教育融入到高职语文教学中,可以在高职语文课堂中引入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例如,运用角色扮演教学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课文或生活原型中的不同角色,模仿书本或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学习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采用头脑风暴教学法,引导学生就某一确定主题开展讨论,自由地思考和联想,提出各自的设想和提案,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和与人合作等职业核心能力;案例教学法学习,学生对教师所提供的具体事实和原始材料进行分析、讨论、并从中得出一定的结论。学生既能从教师的引导中增进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从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中提高对问题的洞察力。

2、完善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将职业核心能力设定为考核指标

传统的高职语文教学模式是通过试卷测试的方式,且试卷考核内容均以考察课本知识为主,学生的真实能力、职业核心能力与应用能力并未得到施展与激发,为了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融入职业核心能力教育,应完善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将职业核心能力设定为考核指标,这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的关键,把学生的日常表现写入档案,将其作为终极成绩评判的指标之一,能够激励学生主动去完善自身,对其未来就业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例如,在高职语文考核时,应选择实践类考核,给予学生一些职场中的突发情况,“若作为一名人事管理人员,当员工出现问题时,应如何处理矛盾?”或者是“作为一名行政人员,在同一件事务的处理上自己与领导存在严重的意见分歧,应怎么办?”等等,这些问题都考察语言应用能力、问题处理能力和个人素质等,在进行考核设计的过程中实现职业核心能力养成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对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养成教育重要性的分析,及其与高职语文教学具有的共通性,将职业核心能力养成教育渗透进高职语文教学中是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趋势的选择。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核心能力养成教育,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优化和创新的教学模式、有效的评价和考核方式以促进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全面养成,为学生在未来的就业以及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良胜,张琴华,刘彩霞.论在高职教育中如何利用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10:133.

[2]张亚丽.高职教学中渗透职业素质教育初探[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5:101-102.

语文养成教育 篇12

小学初入学的新生正处于从幼儿园游戏型教学到课堂型教学的过渡阶段。在这个时期儿童受到怎样的教育, 便会形成怎样习惯。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年级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 作为一年级的老师不可忽视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今后学习或生活的重要影响。一旦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的学习方法就形成于其中了。

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加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有所感悟, 培养语感, 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文课程标准》准确地指出了朗读的重要性。因此, 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 他们已有一定的拼读能力, 一开始就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至关重要。在借助拼音读物朗读时注意强调一个“准”字, 要求学生发音准, 不念错, 不任意添字、丢字;每一个字的发音要响亮、清楚, 要注意不可唱读。还让学生养成边读边看标点的习惯。朗读还得根据课文的思想感情, 读准课文的语调。

(1) 养成“多读法”习惯。为学生创设宽松、自主、独立的阅读的机会。特别是对口语表达吃力的学生, 要创设多讲普通话的氛围。多运用、多锻炼, 形成用普通话交流的习惯。古人云:读书百遍, 其义自现。就阐明了“多读”的道理。

(2) 养成“互读法”习惯。通过师生之间, 同学之间你读我听, 我读你听的读书活动, 使读、听有机结合, 创设有效的课堂阅读环境, 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3) 养成“比读法”习惯。在阅读之后, 有意识的让孩子们以讲故事的方式与大家交流, 而不是看过之后就忘了。如:演讲、朗诵、故事会等形式, 在同学之间开展读书竞赛。激发阅读兴趣, 形成“好读书, 读好书”的阅读氛围。

(4) 养成“评读法”习惯。即学生、老师读后互评价的活动。有利于帮学生总结经验, 纠正不足, 肯定成绩, 同时也会起到激励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二、培养正确的写字习惯—加减

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界专家指出:写好汉字, 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 也是加强学生情感、意志、心理品质培养以及身体机能训练的有效手段。

一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写字, 他们的可塑性大, 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来训练:

(1) 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教各种基本笔画时, 尽可能先进行示范指导, 并手把手辅导学生写好每种笔画。还要善于用“田字格”、帮助学生认识整字各个偏旁的比例大小, 书写位置和结构组合规律。从而纠正学生写字时的很多不良习惯。

(2) 自我心理准备。书写前, 学生边背写字歌诀 (头正、身直、肩放平, 臂张、胸开、足踏稳, 笔尖斜向左前方, 三指拿笔留一寸) , 边调整姿势, 做好心理准备, 用正确的书写姿势进行书写。

(3) 教师鼓励安抚。书写时, 教师不断巡视。对写字能力强的或因自信心不足而写不好字的孩子及时用赞赏的语气给予表扬与鼓励, 教师鼓励安抚。书写时, 教师不断巡视。对写字能力强的或因自信心不足而写不好字的孩子及时用赞赏的语气给予表扬与鼓励:“看这位小朋友的写字姿势多漂亮!”“啊, 今天那位小朋友的进步真大呀!老师相信你的字会越写越好的。”然后再将他们的作业展示出来, 让大家一起欣赏。对那些做事急躁, 动不动就用橡皮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 教师则轻抚他们的头, 温和轻声地提醒他们不要急躁。

李瑞环同志指出:“教孩子们写好规范汉字, 促进素质教育是崇高的事业┉┉”。不少教师也深有感触地认为:写字的功效已经超出了写字本身, 实际上这就是写字经过内化成为素质提升的重要标志, 也是我们养成良好写字习惯所追求的一种境界。

三、培养创新思维的习惯—连加

刚入学的新生稚气且富于幻想, 童言无忌的他们敢于异想天开。这时是培养他们创造力、想象力的最好起步阶段, 让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争辩、敢探索。建立一种平等、和谐、民主、亲切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去怀疑, 不能盲从教师和教材。允许在课堂中插话, 鼓励学生大胆探索, 善于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新的见解。让课堂真正成为孕育想象力的摇篮。

(1) 逐渐训练刚入学的儿童习惯在教室里上课。但根据学生自身特点, 最初每堂课的时间不宜过长, 使得学生对于课堂教学不感到疲劳, 喜欢这种学习方式。

(2) 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开学初汉语拼音的教学常常会让学生与教师都感觉枯燥, 既然孩子们把字母都学会了, 就可用多种多样的积极活动方式训练他们的阅读技巧。或者在学生感到累时, 变换作业形式。

(3) 去观察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 到大自然中去活动。学习应当跟多方面的智力和体力活动密切结合起来, 使这些活动能激发儿童的鲜明的情感, 使周围世界像一部有趣的书, 在读这本书时形成重要的智慧品质:好奇心、钻研精神、思考的灵活性、鲜明的想象力等。

上一篇:习题资源下一篇:隧道塌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