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2024-07-12

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共8篇)

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篇1

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动员报告

同志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动员大会”,就是为了规范我们的道德行为,为铸造光辉灿烂的人生而奠基,就是为了让我们从现在起,就多储蓄一生的价值利息而行动。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借鉴。

一、为什么要在此时此刻召开这个动员大会?

二、行为习惯养成我们应当怎样做,做什么?

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要走多远?

现在我讲第一点意见:为什么要在此时此刻召开这个动员会。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频传、高科技迅猛发展,人才辈出,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情况发生着复杂而又深刻的变化,它直接影响着青少年价值取向,国际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斗争更加复杂,尤其是国际反对势力加紧对我国青少年一代进行思想文化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朽的思想,给青少年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从我们青少年本身来讲,青少年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时期,是行为习惯再塑造的培养成型时期,古今文化的碰撞,中外文化的交融使我们正处在一个激烈的整合阶段。古人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什么样的人,走什么路,做什么事,成什么人。从青少年时期生理的发展看,距心理成熟时期尚有一段距离,所以青少年时期是求知的人生时期,也是好奇的多事之秋,说重点,稍不留意

就可能走入弯路,甚至一失足成千古恨。说轻点,就可能给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与挫折。

现在我给大家讲两个真实的故事。

第一个:是从脱鞋走向成功

20世纪60年代,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叫尤里。加加林。当时挑选第一位上太空的人选时,几十名宇航员去参加他们要乘坐的飞船。进舱门的时候,只有加加林一个人把鞋脱了下来。

加加林觉得:“这么贵重的一个舱,怎么能穿着鞋进去?就是加加林的这个动作。让主设计师非常感动。他想:只有把这个飞船交给一个如此爱惜它的人,自己才放心。于是,在他的推荐下,加加林就成为第一位飞上太空的宇航员。

所以有人开玩笑说,加加林的成功是从脱鞋开始。实际上,成功就是从好的习惯开始的。

第二个:是乱动手的悲哀

北京有一家外资企业招工,对学历、外语水平、身高、相貌的要求很高,因此薪酬也高很多高素质的人都来应聘。一群年轻人,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到了最后一关:总经理面试。

这些年轻人想,这很简单,只不过是走走场罢了,准是十拿九稳的了。

没想到,这一面试出问题了。一见面,总经理就::“很抱歉,年轻人,我有点儿急事要出去十分钟,你们能等我一下吗?年轻人回答:“没问题,您去吧,我们等您。”总经理走了,年轻人一个个踌躇满

志,得意非凡。他们闲不着,纷纷围着总经理的大写字台,只见上面文件一摞信一摞,资料一摞。年轻人你看这一摞,我看那一摞,看完了还:交换:哎呦,这个好看。

十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说:“面试已结束。”“没有啊,我们还在等着您呀。”年轻人都很诧异。总经理回答说:“我不在这段时间你们的表现就是面试。很遗憾,你们没有一个人被录取。因为,本公司从来不录取那些乱翻别人东西的人。”

这群年轻人一听,个个撞胸顿足,傻了眼。

他学们,好的习惯是天长日久养成的,它会在你的时常活动中,自然地体现出来。所以在初三同学即将毕业、即将步入社会或继续深造之际,在初

一、初二同学正处于好奇、好动、好探策、好尝试,自我感觉已成大人之时,在规范道德行为,打造北方水域,唱响中国沁洲的今天,我们召开这个会议,就是要告诉大家培养好的生活工作习惯是我们走向成功的资本,是我们开启成功的钥匙,万万不可轻而视之。

下面我讲第二点意见: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应该怎么做,做什么?

古人曰:“君子不可不修身。”“正心以人为本,修身以为基。”良好的教养,既是立身之本,更是文明社会的基石,是每个人都不可或缺的。

教养,既要教育,又要培养。教育是教养的前提,但有教育,不等于有教养。一个人上了小学、中学、大学,成了研究生、博士生,满肚子墨水。还不能说就有了教养,文化只是教养的一个方面。我们说的教养,是既要有强本事,又要有好品德,懂得怎样做人,如何处事。高才生如果缺了德,其危害比没有文化更大。不是有大学生成了杀人犯,研究生成了毒袅吗?所以,教育是民族之根,无根无以使民族壮大,而教育则是民族之魂,无魂无以使民族优秀。

教养的基础是理解尊重他人,不防碍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对教养的最好的诠释。一个有教养的人,总是真心实意地关注他人,诚心诚意地倾听他人,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人,而不是损害他人,更不会危及他人,“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不为。”他们懂得,热爱他人,就是热爱自己;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教养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先决条件,不能指望一个没有教养的人类众多的民族,去建设强大的和谐社会。

教养和习惯紧密相连,习惯是教育的细胞,教养是习惯的积累。良好的习惯久而久之,就会内化为教养。而抓教养必修从培养良好习惯开始。

同学们,请大家回忆一下,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随地吐痰、乱丢杂物、乱写乱画,大声喧哗、脏话连连的习惯;是否有讲究吃讲究穿讲享受、懒起懒睡、不作为的毛病;是否有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给别人起外号、乱拿别人东西的嗜好;是否有粗枝大叶、马马虎虎 拖拖踏踏的习惯;是否有一听表扬就笑,一听批评就一跳,老子天下第一、老虎屁股摸不得的毛病如此等等,你做得如何?这一点我不说大家也是心知肚明的。、因此在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上,我们一要从小抓起。从小学不好,一直坏到老。一个人从小养成的习惯,甚至进了棺材都难以改变。好习惯就会像高额存款利息一样使人一辈子受益,坏习惯也会像高额贷款利息一样让人一辈子积重难返。世界上没有“树大自然直”的道理,所以我们 从小就应虚心接受批评。自觉修枝剪叶,不段地革除劣习,着哑巴能够才可长成参天大树。二要打持久战。良好习惯的养成,决不可能一蹴而僦,而是要天天坚持,月月坚持,年年坚持,有人监督时坚持,无人监督时仍然坚持,任何时候都要看有“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催”的责任感,一辈子都不能放松;三要从小事做起。“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连自己洗袜子习惯都没有的人,还能指望他无私的去为别人奉献?无数好的小习惯养成了,久而久之就会 产生质的飞跃,成为人的气质、风度、精神和财富;四要齐抓共管。好习惯的养成,要靠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互相促进、互相支持,要靠学校教师的循循善诱、以身作则、正面灌输,要靠全社会的提倡推动、认真规范、强立监督。齐抓共管,才能大见成效,全力推进,才能造成风气。

接下来,我讲第三点意见: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要走多远?

上面我已涉及到了此方面的内容,下面让我再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让我们一起来体味:从前有三位学有成就的学子,在告别他的哲学家老师时问:老师您对我们还有什么吩咐?这位哲学家把他们带到一片广阔而又荒芜的草地上说:我现在还没有想起对你们有什么吩咐的,你们先解决了不让此处长草,三年后的今天,我再告诉你们。三年后的这一天,他们一起在办公室见到了他们的老师,并对各自解决草原不长草的情况作了汇报:一个说我是年年拔草年年长,三年汗水白流了。另一个说:我用火烧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一生,愈烧愈绿,三年也没去了草。最后一个说:“我先是把地翻了,然后种上庄稼,秋后把粮食交给了农夫,让他耕种收获。第一年就控制了杂草的生长,第二年杂草微乎其微,第三年就无一杂草了。老师听后微微点头。接着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孩子们,我就是希望你们能在自己的心田上播种上庄稼,年年有收获,岁岁夺丰收,一世享用,享用一世啊!

同学们,你们听了这个故事,是不是有所启发、有所感悟。古话说的好,不积滴水,难以成江;不积垒土,难以成高山;不积蹉步,无以至千里,所以说,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不是只走今天、明天,而是要走一生一世,走千秋万代。

为了使我们大家把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路走好走长,走出成效,我特为大家提供一个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快乐“食谱”,让我们来一起分享:

它的配料是:一杯友谊,;两碗善良,三壶宽容,四个理解,五盅关怀,六盘希望,七袋真诚,八罐信任,九份努力,外加十桶笑声。

其调制的方法是:取关怀与真诚,与信任成分搅拌,然后将努力、善良、宽容和理解加入,添上友谊和希望,洒上大声的笑声,同阳光一块儿烘烤,每日食用一份。

最后祝大家吃的愉快,分享成功!

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篇2

一、健全组织, 集思广益

正所谓:“三军未动, 粮草先行。”欲使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卓有成效, 先必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行为习惯等有深入的了解。为此, 学校成立了“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专题研究小组, 由校长亲自任组长, 成员由党支部书记、德育处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级长、班主任组成。大家集思广益, 申报立项《小学生良好习惯与健康人格有效养成研究》课题研究, 定期召开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研讨会议, 分析我校学生的各种不良行为习惯, 针对学生的不良习惯, 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 实行量化管理, 全员育人, 为小学生良好习惯的有效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明确要求, 指导方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 什么是对的、善的, 什么是错的、恶的, 哪些是好习惯, 而哪些是坏习惯, 在他们的头脑中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这需要我们老师一步步地引导。我们以《小学德育大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增城区中小学生文明行为40条》为主要教育内容, 从安全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四方面, 制定《新塘镇大敦小学学生习惯评价册》, 分低中高年段及校内外提出具体要求。如生活习惯中要求学生尊老爱幼, 吃饭时主动帮长辈盛饭盛汤;家里来了客人要热情接待, 主动叫人;客人告辞要主动道别, 接听电话要用礼貌用语。生活中要诚实守信, 答应别人的事要做到, 做错事要知错能改等, 并通过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细化要求后, 还要对学生进行行为指导, 如一年级的小朋友, 要求他们上下楼梯靠右走, 教师就应带学生走一次楼梯, 让学生清楚怎样才叫上下楼梯靠右走, 并弄清为什么要上下楼梯靠右走, 是为了做到“在家是个好孩子”“在校是个好学生”“在社会是个好公民”。

三、身体力行, 榜样引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榜样是活的教科书, 具有生动、具体、形象的特点, 对小学生具有很大的说服力、感染力, 对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潜移默化的暗示、指导作用。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一定的威信, 其行为习惯经常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 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 教师的身教胜于言教。家长经常会从小学生的口里听到一句话:“我们的老师是这样说的。”正如我们常说的“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言传不如身教”。

四、持之以恒, 反复训练

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 需要不断反复, 不断训练才能形成。一个行为如果连续坚持21天, 会成为暂时的习惯。如果连续坚持90天, 就会成为永久的习惯。因此, 在实施过程中, 我们要有信心, 要有耐心, 更要恒心, 帮助学生不断练习、不断重复、不断巩固, 直至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不要一遇难题就心灰意冷, 更不要在明确习惯养成的具体要求之后就把习惯的养成完全交给学生自己。这样会导致很多学生开始很热心、很细心, 但当热情渐渐冷却后, 就会重蹈覆辙, 依旧我行我素。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过程中, 教师应转变态度扮演好参与者、督促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从点滴抓起, 循序渐进, 经常给予学生纠正、表彰, 以此来鼓励学生, 促进学生。

五、家校合作, 携手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 才能把孩子教好。因此, 我们成立了家长委员会, 定期召开会议, 通过家长课程不断提高家长的家教意识和水平, 要求家长以身作则, 做孩子的榜样。同时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不断改进学校的工作。

很多家长常常反映孩子在学校经过老师的教育指导, 都能有良好的习惯。但他们一旦离开了学校这个特定的场所, 回到家中就会“原形毕露”。那么大的差距问题究竟在哪呢?其实, 关键在于家长。家庭教育与孩子的成长同步, 并且带有持续性与稳定性等特点。如我校学生卢××有守时、守信的良好习惯, 可归功于其家长。一直以来, 卢××家中有一条不文明的规定:承诺的事情, 一定要做到, 如有违约, 负责家中一天的卫生清洁。因此, 卢××就养成了守时、守信的良好习惯, 上课从不迟到, 作业按时完成。可见, 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因此, 教师要经常进行家访, 通过班级微信群, 定期召开网络家长会, 及时得到反馈的信息, 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行为, 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六、表彰先进, 营造氛围

不管什么样子的学生, 他们都有追求上进, 希望获得别人肯定和赞扬的渴望, 哪个孩子也不想故意与老师作对, 他们之所以经常的犯错是因为他们已有的习惯在作祟。美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 及时地发现、充分地肯定一个人所取得的成绩, 能使他产生“最佳情绪体验”, 即“感到强烈的喜悦、欣慰、幸福……还会对别人, 对整个世界产生爱意, 甚至会有一种要马上做点事作为报偿的欲望”。因此, 我们通过国旗下的讲话、校会、班会、宣传栏平台等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营造良好习惯氛围, 以增强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年多来, 我们一直在探索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 并且制定了《新塘镇大敦小学学生良好习惯评价册》, 通过学生自评、师生评、家长评, 让学生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明确自身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每天进步一点点, 并且每月评出八大星, 公布在学校宣传栏, 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每月对班集体从安全行为、文明行为、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四大方面进行一次良好习惯评价;每月评比一次班容班貌, 每周评价学生的课前准备、课堂纪律、坐姿和写字姿势, 每天进行两操、卫生、排队等评比, 期末把总分加在一起, 评出行为习惯先进班, 并进行奖励。通过各种各样的评比、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多元的评价, 学生接受了反复的行为训练, 掌握规范行为的要领和技巧, 在锻炼中得到体验、内化和提升, 从而形成了良好的习惯。

正所谓:“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小学生的良好习惯是一点一滴养成的, 是通过不断的熏陶、强化而形成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付出耐心、恒心、爱心去教育学生, 培育学生,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夯实人生之基。我们相信:良好的习惯定会让学生的未来更加灿烂, 会让学校的教育品质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苏思慧, 金盛华.学习习惯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J].学科教育, 1999 (9) .

[2]孙云晓, 邹泓.好习惯好人生: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好习惯[M].北京出版社, 2007 (7) .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初探 篇3

【关键词】中学生 良好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

众所周知,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从某种角度来说,比获得知识更重要。现今的教育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针对中小学生而言,大部分公办学校实行走读式的学习方法为主,而大部分民办教育则采取寄宿制的管理方法。我校是一所九年制寄宿学校,如何培养在校学生的行为习惯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作为全日制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度过,学校这个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很大。为此,我校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放在德育教育的主体地位。然而,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时一事就能做到的,必须切合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制定相关制度、措施,设定系统的、可行的计划来加以实行。为此,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到实践结合理论,以活动为载体,来培养并巩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一、以制度规范行为,以制度引导行动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规范学生言行。比如在开学之初,利用军训、入学教育等契机,以年级、班级为单位,对学生,特别是新生进行入学教育。需要强调的是,入学教育并没有完全针对入学新生,而是面对所有返校的学生,并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和谐而有兴趣的联系。所以,一方面,德育工作中的“抓反复,反复抓”正是体现了该工作的持久性和反复性,另一方面,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也要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入学后的一段时间内,各班将会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采取民主或者推荐的方式制定本班的班规,更详细地针对学生在校的吃、住、行等方面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保障和依据。

二、重视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自我教育能力的增强,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有力保障。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就要以学生为本,体现新德育工作中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情景为中心”,转变德育教育观念,完善德育方法,改变德育途径,在实践中起到育人的效果。很多学校将班会从以前的说教式、训话式、宣布式转变成演讲式、辩论式、表演式的主题班会,内容和形式都非常好,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到受教育的乐趣,在德育实践中形成道德规范,提高思想素质,丰富人生阅历。但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更应该起到引导和点评的重要作用,“露脸”的时间虽然不多,但是对大方向的把握,对主题的引导,对个别问题的解决,还需要老师在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这就对班主任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目的。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养成教育的归宿点。他人教育,不如自我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不教。一方面,让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教育常规管理中来,让学生自我管理,自助管理,充分发挥学生会、团委会、班委会等学生干部的作用,这样班主任不仅能从烦琐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还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另一方面,利用班会、日记、周记等形式,或者以班会等活动为契机,适度地、有分寸地让学生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从自我的反思中审视对与错、善与恶、美与丑,从而也树立了主动去培养自己良好行为习惯的品质。

三、环境熏陶,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了环境对一个人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学校要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加强师德教育。每周的教师大会,学校领导在会前都有一个对教师师德的教育环节,只有优秀的领航者,才能带领整个船队驶向正确的方向。其次,教师自身要有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品质,学校多次组织教师反复学习《教师法》等相关内容,教师自身也要有主动学习,自我提高,不断抵制外界诱惑的意识,教学生遵守的规矩,教学生学的知识,教师必须躬身共做。最后,营造校园良好的育人环境。比如,学校除了在楼道、走廊悬挂的名人警句,显眼地方树立的提示语、宣传语外,要求各班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营造独特的班级文化,每楼层的厕所实行“承包制”,学生负责厕所的美化,很多具有一定水平的漫画、宣传语被选出制作上墙,并对班级、学生进行表彰。学校正是这样努力营造育人环境,布置教室文化,创建校园文化,让学生在食堂、卫生间、操场乃至校园的各个角落,都有正确的行为引导和准则。这些活动,一来体现了学校对环境育人的重视,二来也反映了学生对文明环境创设的积极响应和迫切需求。由此可见,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也离不开耳濡目染。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 篇4

德育课题实施方案

泽家镇九年制学校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几十年来,我们国家一直都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其投入和声势比起世界大多数国家来说,都是毫不逊色的。但是,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诚如一些批评家指出的那样,除了口号式的说教之外,实际效果之差同样是惊人的。譬如,在诚实守信方面、在遵守公共规则方面等,国人的表现和形象确实差强人意,甚至在国际上出现了某种道德危机。从教育上看,究其原因,主要是违背了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脱离青少年实际,追求“高、大、全”的德育,不从日常生活细节开始,忽视了基本良好习惯的培养。“万丈高楼平地起”,整个社会道德大厦的构筑是建立在全体公民的日常行为习惯之上,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全社会道德大厦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

而且,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水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追求和丰富的社会信息来源,也大大促进了少年儿童的智力发育。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学生良好品行的重要前提。代教育理论认为:行为的不断重复与不断训练,就形成动力定型,它能促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按照一定方式行事。因此,实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对于我们学校而言,这个问题尤其重要。

我校大部分家长外出打工、经商,孩子由年长的爷爷、婆婆、外公、外婆管理,与孩子的隔代教育,与学校管理的脱节,造成了家庭教育环境差,家长缺乏教育方法,子女无人管教的现象相当严重。另外,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非打则骂;有的家长则对孩子过分溺爱,听之任之,认为长大能挣大钱即可;有的家长不遵循子女身心发展规律,放松品德教育,导致其子女在思想行为习惯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调查发现,我校学生共1384人,其中家长外出打工由长辈或亲戚看管的有450人。因此,我校学生在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学生学习习惯差,课堂常规不规范;吃零食现象尤其严重,校园垃圾随处可见;学生脏话频出、打人骂人司空见惯;自私自利,漠不关心„„因此,如何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规范训练,尽快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不仅关系到我校的健康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且关系到甘河镇的整个精神文明建设。所以,我们认为,对小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是当前小学德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德育科研的主要目标:

1.在实践中,培养小学生基本的良好行为习惯,主要包括一些良好的做人基本习惯、做事基本习惯和学习基本习惯;

2.初步探究小学生基本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教育对策;

3.通过研究,提出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措施,做到

良好习惯培养和不良习惯矫正相结合,为教育教学实际和家庭教育服务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小学阶段是人的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而人的行为习惯是通过训练、强化形成的。要通过示范、实践、榜样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培养训练,做到“知、情、意、行”的相对统一,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泽家镇九年制学校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及不良习惯矫正的策略。

(1)遵规守纪教育:要重点抓好班规、班纪、校规、校纪和基本社会法规两方面的教育。

(2)学习习惯的培养:包括与学习态度相关的习惯,与学习过程相关的习惯,与能力相关的习惯等内容。

(3)礼仪教育:要提出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的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着装礼仪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4)劳动教育:学校要研究制定学生自我服务、家务劳动以及公益劳动等方面的实践要求。

(5)安全和自我保护方面:包括交通安全、活动安全、用电安全、消防安全以及其他自我保护方面的养成教育。

(6)卫生和生活习惯:重点规范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卫生习惯。

四、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及预计的研究突破

从已有研究看,学者们往往将习惯与人格的研究置于儿童道德研究之中。就国内外情况看,在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关于儿童道德研究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在国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一般都注重儿童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研究,而忽视行为习惯的研究。如瑞士学者皮亚杰(JEAN PIAGET)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详细研究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和形成)和柯尔伯格(L.KOHLBERG)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皮亚杰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着重研究了儿童道德认知问题。再如精神分析学派关于儿童焦虑和移情作用的研究,以及前苏联心理学家关于儿童羞愧感的研究,则着重研究了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问题。

这些已有研究基本侧重于儿童道德发展和形成的一般理论研究方面,对儿童具体道德行为养成的研究还有待深入。总的来说,对儿童道德发展和形成过程中“行”的研究比较少,注重了“知、情、意”这几方面的研究。但是,“知、情、意、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和过程,而“知、情、意”最终都要落实在“行”上。

本课题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具体策略做进一步研究,来探索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原理、方法和途径,改善学生的道德面貌,为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提供一些新观念、新思想、新方法等。

五、研究对象

学校一至六年级学生。

六、研究方法

主要采取调查法、实验法、文献研究法。

七、课题主要研究阶段与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两年,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为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2月)。该阶段主要工作包括:进行课题研究设计,收集相关文献资料,组建研究队伍,培训研究人员等。

第二阶段为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广泛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研究制定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对研究内容进行研究。每学月制定相应的研究目的、内容、计划、方法等。针对研究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研究方案。其间,注重各种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同时,通过各种手段方法,检测成果,写出阶段性分析报告。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3年1月——2013年6月)

整理总结研究成果,完善过程资料,撰写结题研究报告,验证和推广阶段本课题研究成果。

八、本课题组分工

1、进行课题研究设计,收集相关文献资料,组建研究队伍,培训研究人员等。

2、进行问卷设计和分析,完成“小学生行为习惯的调查与

分析”子课题,课题研究的阶段总结。

3、完成“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预防与矫治”子课题。完成“在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子课题。完成“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子课题。完成“家校教育配合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初步研究”子课题。从家庭教育(良好家庭教育环境构建)、社区教育(良好社区教育环境构建)和学校教育(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方法、教育过程、学科渗透、心理辅导等方面)三个方面展开教育实验研究,进行教育实验设计、教育实验实施、实验结果统计分析和实验报告撰写。

4、论文集编辑、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研究总结撰写。

5、理论学习指导、课题的设计、科研情报搜集。

九、本课题最终研究成果形式

1、形成一套“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论文集。

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篇5

英国诗人德莱敦说:“首先我们养成习惯,随后习惯养成了我们。”不同的童年造就了不同的人生,而这“不同”的基本点就是行为习惯的不同。无数事例证明,小学阶段不仅是人生长发育、接受知识的黄金时期,更是接受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多年以来,凌海市各所小学,坚持育人为本,树立“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为目标,深入扎实开展养成教育,探索出“用正确的思想去引导,用严格的训练去规范,用良好的环境去陶冶”的教育特色,促进我市小学养成教育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一、确立目标,统一认识,形成合力是落实工作的根本。

几年前,我市在锦州地区确立了养成教育的目标,在凌海市各所小学达成共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及文明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小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育与管理机制,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基础小事抓起,注意点滴积累,切实提高学生的基础文明水平。目标确立后,各项依据本校的实际,开展各具特色的养成教育工作,促进了我市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

二、严格管理,明确职责,提高执行力是各项工作措施推行的保障。

良好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并不是靠几次教育,几个活动就能完成的,它需要长期的、持之以恒的训练才能形成,建立一套完整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制度和成立相应的监督机构,是抓好养成教育的重要保障,为此,我市各所小学在不断总结、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都制定了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如:我市第二小学的教师量化考核制度、优秀班主任评比制度、三好班级评比制度、值周制度、月规范班评比制度、学生奖惩制度、十佳好少年评比制度等。

三、整体筹划,细化要求,突出重点是扎实推进养成教育工作的依托。

养成教育的内容广而细,既有道德观念、道德情操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又有学习生活方式的指导。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又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养成教育工作中,具备大局观,从整体出发,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特点细致筹划,制定和推行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确保工作的扎实性、有序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如:我市第一小学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对养成教育目标进行了分解,低年级教育内容重点放在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仪上;中年级侧重于调整行为偏差、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高年级主要将养成的良好习惯由自觉状态走向自主、自动,把外显的动力逐步内化为个性品质,使习惯稳固化作为重点。各班要结合各学年段训练要点作好训练工作,学校每月以抽测、模拟表演、竞赛、汇报等不同形式进行检查验收,并将其验收结果纳入优秀班主任、三好班级评比之中。

四、探究新途径,开创新方法,实现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是提升养成教育效果的催化剂。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要在养成教育工作中游刃有余地应对随之而来的新问题,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开拓新思维、采用新方法,在教育方式上不拘泥于常规,注重教育方式的多样性、有效性。在此方面,我市各小学都有着良好的尝试和心得,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开展“常规”教育,是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途径。多年来,我市各小学从常规教育出发,坚持以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育计划,分层次、分阶段细化分解教育内容,训练和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我市白台子小学将养成教育分为六大方面,即品德规范、学习规范、劳动规范、卫生规范、礼仪规范、安全规范。制订了《白台子中心小学学生一日常规》。如礼仪教育,他们在一、二年级重点对学生进行称谓礼仪、问候礼仪、午餐礼仪教育。

三、四年级着重对学生进行穿着礼仪、尊师礼仪、同学礼仪、升降国旗礼仪教育。

五、六年级主要对学生进行接人待物礼仪、大型集会礼仪、队礼礼仪教育。每个年级的学生对十八种礼仪都全面了解,但又各有侧重。在低年级是安排课时,集中进行训练,让学生初步懂得怎样去做;中年级主要是巩固练习,强化教育,让学生反复不断去做;高年级强调自我认识,自觉去做,形成习惯,养成做人的基本品德习惯。同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开设了16个单项奖:有尊师奖、仪表奖、劳动奖、助人奖、学习奖等。

2.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辩证的统一。在养成教育实践中,我市各小学将中华传统美德赋予新的生命力,将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与传统美德深入结合起来,以形象教育、学科教育为载体和依托,让学生在学习传统美德,提高认知水平过程中,吸收精华养料,内化为信心和活力,并在养成教育中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和延续。

我市第五小学根据学生在儿童、青少年阶段的身心特点、认知能力和社会对人的道德素质要求,将学校德育工作与传统美德教育结合起来,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形象教育。如用《东方小故事》中活生生的形象,向学生宣传中华传统美德,宣讲做人的道理,对学生形成很强的影响力。他们还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以中华传统美德道德力量,塑造人格,指导学生践行。

3.主题活动教育

学生的道德行为是在活动中形成并得以巩固的,而这种活动常常伴随着学生真实而丰富的情感体验,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升华道德认识,催生道德行为。我市大业小学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学雷锋月开展“小红帽在行动”主题活动,号召学生清理街巷杂物,为孤寡老人做好事、送温暖;“三八”节开展“三个一”活动,即“出一个节目,献一份敬意,尽一份孝心”;清明节召开“走英雄路,做革命人”主题活动;儿童节、建军节、教师节、国庆节„„每一个节日活动都重点突出一个积极向上的主题,使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美德的引领。

4.家校结合

孩子是否诚实、文明、谦虚,等等,无不与家庭的熏陶和父母的潜移默化有关。我市倡导文明家庭,文明教养,创建和谐的家庭活动,要求家长做到爱得理智,教得及时,严之有度,导之有法。许多学校多年来坚持在每个学期初,都把全学期的教育、教学计划告诉家长,密切与家长的联系,共同教育子女,并根据教育需要,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与学生一同听课、与老师共同交流,保证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形成巩固养成教育成果的长效机制。

在学校中确立起合乎社会要求和时代精神,积极向上的新型教育价值观念体系,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基础教育中的育人功能,是养成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更是巩固教育成果的长效机制之一。根据小学教育的性质,针对小学教育的对象和小学校园的特点,凌海市各小学在建设独具特色的小学校园文化方面作了多种形式的探索。第五小学教室文化、楼梯文化,第一小学的走廊文化,随时给学生以“温馨小提示”。

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项不断坚持、常抓不懈的教育管理工作。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社会、家庭和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和义务尽倾一己之力,推进养成教育。尤其是工作在教育战线的我们,更应立足于“知行合一”,将行为习惯教育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细节,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优良品德。

执笔人 孟宪东

二〇〇九年十月十日

(注:此材料是在“锦州市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现场会”上发言稿)

责任编辑:lnjzedu.gov.cn 调用分隔线,此处不显示

加入收藏 | 打印 | 回页首 | 关闭

最近浏览过的文章版权所有 © 2001-2010 锦州腾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本站是非营利性的教育网站,若不同意转载贵方文字或图片等资料请通知我们(电话:0416-2602087);若想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出处。

推荐使用Internet Explorer 7.0,分辨率1024×768,以达到最佳浏览效果。电话:0416-2128088 教育网站许可证:2001 B0002 辽宁省教育厅 辽ICP备09008339

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篇6

一、围绕一个中心,学生安全有保障

一年来特别是上学期以来,政教处经过调查、研讨,提出了“保安全,提素质”的整体工作思路。一年来,政教处始终把“学生安全”放在工作首位,紧紧围绕“学生安全”这个中心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首先,本学期,我们结合气候变化等特点,我们分别召开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如:三月份,是流行疾病易发期,我们结合这一特点,布置安排各班召开主题班会,要求同学们注意食品卫生安全,搞好个人卫生,提高身体素质,防病从口入;四月份,我们布置各班召开以交通安全为主题的班会,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不乘坐无保障车辆,确保自身安全,五月份,天气渐渐热起来了,为防学生下河游泳而出现溺水事故,我们要求各班召开以防溺水为主题的班会,要求学生不私自下河游泳等,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安全教育,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增强了,安全防护就有了保障。另外,我们还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对学生展开安全教育,如:我们利用橱窗,定期张贴安全教育材料和安全防范知识,在班级张贴安全宣传画等。除此之外,每天课间操、政教处和学生干部都会对每天的检查情况进行表扬和批评,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向学生通报,并提出注意事项。围绕“学生安全”这个中心,政教处在管理上采取相应措施。第一加强门卫管理,严格执行学校规章制度,南大门定期开关,定期检查,安排教师值班巡逻,第二,进一步规范了学生外出行为。学生外出必须履行请假手续,班主任批写请假条后,学生持请假条到政教处换取出门证,到门岗登记后方可外出。这样一来,学生的管理大大规范了。所有这些措施都为“保学生安全”这一中心,加了一把“大锁”。

二、抓住一条主线,学生素质有提高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素质,一本学期政教处以活动为载体,一方面注重抓好专项活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另一方面注重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以活动促养成。

1、抓好专项活动,培养良好习惯。我们紧紧围绕“提升学生素质”这一目标,本学期我们召开“呵护美丽校园,争做文明塔中人”主题校会,会上各年级学生代表都结合本年级实际情况作了主题发言,丁校长做动员报告,贲校长就我校学生中存在的不良现象提出相关要求,团委、学生会发出“呵护美丽校园 争做文明塔中人”的倡议,会后,我们从强化宿舍管理、加强晚自习管理、严格学生就餐管理、规范课间操管理及强化卫生纪律意识五个方面加强了对学生的管理,班风、班纪有了较大变化,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素质得到了大幅提高。

2、以活动促养成,提高学生素质。我们十分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根据学生特点,适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首先,坚持开展宿舍内务评比活动。坚持每周进行宿舍内务评比,通过评比,学生的卫生、内务等较以前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其次,组织学生聆听了法制教育报告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收到了较好效果。法制教育报告会一方面使学生的法律知识进一步增多,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学生从中受到了警示教育,学生守法遵纪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增强。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有针对性地做好特殊学生的帮教转化工作,主动帮助学生解决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重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孩子在心理上得到进一步解放,认识上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成长上将会进一步健康。第三、结合三月份学雷锋活动月,开展走进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活动,走进皖东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扫等活动,通过系列活动,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带好二支队伍,队伍建设上台阶

一是带好班主任队伍。班主任是学校育人的中流砥柱,班主任队伍的工作能力将直接影响着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为更好的带好班主任工作队伍,提高班主

任队伍的工作能力。本学期,我们通过改革班主任例会、修订《班级量化考核方案》、举办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参加学习培训等,有效地提高了班主任的工作水平与能力。二是带好学生干部队伍。学生干部是学校德育管理中的得力助手,学校首先侧重于学生干部的选拨、培养和指导工作,坚持学生干部工作例会制度。规定每周五下午第四节课为学生干部工作例会时间,例会由学生主持,让学生干部充分反映学生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或行为问题,及时掌控学生动态。其次、制定了学生干部工作细则。进一步明确了每位学生干部的工作职责,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该什么时候干,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三、加大了对学生干部工作的指导培训力度,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时常督导工作的落实。目前,这支学生干部队伍已能够独立开展工作,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老师们的肯定和领导的表扬。

四、完善奖励机制,师生积极性有调动。为极大激发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弘扬正气,本学期,我们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半塔中学学生评优细则》和《半塔中学教师评优细则》,学期结束前,根据细则在全校开展评优争先活动,得到广大师生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半塔中学政教处工作总结

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篇7

关键词:良好行为习惯,科学原则,教育方法,教育策略

习惯, 就是在某段时间、某个地方、某种条件下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定型的动作和行为。我国著名青少年教育家孙云晓先生曾总结说:“好习惯对儿童来说是命运的主宰, 是成功的轨道, 是终身的财富, 是人生的格调”。不少家长为孩子种种不良习惯十分烦恼, 在教育上感到困惑, 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家长在孩子的早期忽略了良好习惯的培养与训练, 良好的习惯必须自小开始培养。

一、遵循科学的原则

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中, 不是任意进行的。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 按照规律和特点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具体可以遵循以下五个基本原则:

(一) 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 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 再好的学校教育也难以获得预期的效果。什么样的教育观塑造出什么样的孩子, 作为家长, 一定要“该出手时就出手”, 重视孩子的“第一次”, 因为这是良好习惯的开端。许多家长正是在教育中没有抓住“一”字关, 不但没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反而给以后的教育带来了后患。

(二) 激励方法要适时、适当。

通过赏识教育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鼓励和表扬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一种精神营养, 更是一种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方法。孩子的自信心来源于成人不断的激励和表扬。当孩子有了良好的行为方式时, 作为家长应适时、适当地给予表扬鼓励, 使孩子获得一种被赏识的成就感, 被肯定的喜悦感, 从而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反之, 如果发现不良的行为习惯时, 家长可以适当采取一点儿惩罚措施, 让孩子在思想上有所触动, 明确不良习惯的危害, 从而改掉不良习惯。

(三) 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孩子最直接的榜样则来自于成人, 尤其是家长。蒙台梭利说:“在孩子的周围, 成人尽量以优美的语言, 用丰富的表情去跟孩子说话。”幼儿的行为习惯是在成人的影响和帮助下形成的。父母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 孩子就会耳濡目染, 潜移默化, 从中得到熏陶, 受到启发, 从而形成好的习惯。

(四) 要有坚决的态度。

在孩子面前, 家长和老师必须有主见, 做每一件事都要态度坚决。家长自己拿不定主意, 孩子就会受到影响。家长的态度一定要前后一致, 如果小宝今天在桌子旁吃饭, 明天坐在台阶上吃饭, 后天坐在沙发上一面看电视一面吃饭, 我们怎能帮助小宝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呢?

二、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 除了加强家园沟通, 坚持上述基本原则外, 还应该有比家庭更为系统的、专业的方法和策略, 保证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一) 确定规范, 进行系列化教育。

一是幼儿园要建立一日常规, 进行系列化教育。3~6岁幼儿是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期, 由于幼儿的可塑性很大, 他们的个性品德在形成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反复, 所以教育内容应该做到系列化。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发展情况, 制定幼儿一日活动常规, 规定孩子们在一日生活、学习中应做到的, 应遵守的一些规则, 确定幼儿时期在衣、食、住、行、与人交往等方面应有的文明行为和习惯的标准。二是要注重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 如对待性格怯懦的幼儿, 以培养勇敢品质为主;对待个性霸道的幼儿, 以培养宽容、和谐、与人为善的个性为主;对待贪占他人物品的幼儿以培养诚实品质为主;对待逆反个性较强的幼儿, 采取综合训练方式, 对其进行不良个性的矫正训练为主等等。由于每个幼儿的家庭教育影响的环境和方式不同, 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方法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 我们观察了解幼儿的不同心理特征, 采取有效的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二) 与家庭形成合力, 为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 父母是习惯的教师。”要让孩子的行为习惯取得良好的成效, 就必须建立起家庭、幼儿园联合一致的教育网络。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 让家长进行系统的幼儿德育理论学习;家教专刊、家教小园地时刻发挥着它们的宣传和交流作用;通过家园联系手册, 以书面形式每月联系, 有什么事随时与家长沟通, 使家长和教师都能随时了解幼儿在园和在家的情况, 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我们还通过家长开放日、家园共育等活动, 让家长观看、了解、参与幼儿园的教育, 使家长自觉、积极地配合我们的教育工作。只有让孩子做到了在家与在园一个样, 良好习惯的养成才有真正的意义。

(三) 要尊重儿童的权利和参与, 让孩子充分地参与。

在儿童的习惯养成过程当中, 有一个危险存在, 那就是习惯养成的过程变成了奴役儿童的过程。大家注意这一条。什么意思呢?就是大人在研究习惯, 大人在定规范, 强迫孩子去做、去执行, 这就很可怕。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儿童是主人, 我们就是要发挥他们的主人作用。养成一个好习惯, 应该是要让孩子们觉得:这是我盼望的, 我特别希望有这个好习惯, 这对我的帮助很大, 对我的发展很有用, 好习惯多了, 我才是一个好孩子好学生, 我才可以多交朋友。这才是积极的, 而不是强迫。

(四) 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与其把儿童当作天津鸭儿填入零碎知识, 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 使他们可以自由地去开启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我们引导幼儿学会学习, 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培养友爱、勇敢、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的品德行为等方面的一系列教育行为, 却忽视了能影响幼儿个性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自信心。自信心是儿童个性心理健康与否的一个重要条件。自信心的培养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五) 在生活中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

在孩子形成良好行为的过程中, 父母的责任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给予引导, 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耐心地培养孩子, 使他的一举一动逐渐向良好的行为发展。父母良好的行为可以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 让孩子自觉地接受。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 父母要做有心人, 要仔细观察, 对他的良好行为及时表示赞许, 强化鼓励他继续发展, 形成习惯, 巩固下来;对不良行为要表示不满, 帮助他学会识别的能力, 而不是指责他, 更不能因为他的不良行为而取消他与小朋友交往的机会和权利。

三、结语

总之, 教育幼儿, 一定要把培养好习惯放在重要位置, 再监督孩子坚持进行行为训练, 家长和教师更要以身作则, 以榜样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使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对家庭、对社会负责的人, 实现与社会的良好互动。可以相信, 在幼儿时期养成了好习惯, 孩子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一定会很轻松。

参考文献

[1] .潘日文, 侯桂兰.幼儿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6

刍议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篇8

关键词: 幼儿   良好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

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使人受益终生。古希腊伟大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充分阐释了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第十八条指出:“小学从行为习惯入手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幼儿教育作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启蒙基础阶段,更应该注意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更是深感在幼儿时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也是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可是当今不少孩子,他们生活在四二一特殊结构的家庭中,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渐渐养成为以自我为中心、依赖、骄横、霸道、不礼貌等不良习惯。如何改变现状,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成为当今幼教工作者首先要思考和实践的焦点问题,也是《幼儿园工作规程》所界定的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必须多方面配合,并贯彻落实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家长、教师要严格要求,反复抓,抓反复,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幼儿园的老师又应该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呢?我从教以来,在长期的细心观察、认真分析、交流探讨的基础上,力图以不同途径、不同方法,知行合一地进行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营造氛围,以情爱动人,培养幼儿讲文明、讲礼貌的语言习惯。

教育孩子学会礼貌用语是小班幼儿的发展目标,针对这一目标要求,我们在接待孩子入园及离园时,都以微笑服务的方式,亲切、主动与孩子、家长问好、说再见。在这种宽松愉悦、温馨文明的氛围感染中,再内向、再不善打招呼的孩子也会深受感染,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慢慢地学会主动、礼貌地与老师、同伴问好、道别。

拥抱,可以打开孩子的心扉。我班陈佳妮小朋友入园都半个学期了,还不肯开口和老师、同伴问好,每天入园总是用她那会说话的大眼睛看着值班老师。刚开始,我只是主动地和她打招呼:“佳妮小朋友,早上好!”好几天,任凭我和她妈妈怎么鼓励,她就是不回应,这种现象在幼儿园还是比较少见的。于是,我特别留意了她每天早上入园后的表现。通过几天观察,我发现佳妮小朋友每天从入园到融入活动,都必须有一个较长时间的情绪缓解过程。针对佳妮小朋友的性格特点,我改变以往的常规做法。每次我值班,看到佳妮妈妈的摩托车一停下,我就微笑地去迎接她、拥抱她,让她感受到妈妈般的肌肤之亲和亲切之情,缓解她紧张的心理情绪之后再向她问好。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地,佳妮小朋友开口了,一阶段后,她竟能微笑着主动向老师同伴问好了。

爱,需要用心传递。我班张源斌小朋友是一个客家人,刚入园时,也是从不开口向老师问好,不和小朋友交流。家访之后才知道:原来他只会说客家话,虽能听得懂我们说的话,但不能和我们进行对话。了解根源之后,每天入园,我总是主动先向他问好,并拉着他的手,请他看着我说话的口型,教他跟我学说:老师,早上好。“在园一日”活动环节,我特别关注他,鼓励四周的同伴主动和他交往;我还不时找机会与其说话,通过看着老师的眼睛说话、与老师头碰头说话、指着老师的鼻子说话等语言游戏,引导他慢慢学会说: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老师好、老师再见等礼貌用语。

二、创设情境,量体裁衣,加强幼儿良好品德的行为养成。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这要求我们做个教育的有心人,善于观察班级每个幼儿的行为表现,针对幼儿的不良表现,创设相应的活动进行教育。

班上有一部分孩子自私、霸道、不懂得谦让。我先借助故事《孔融让梨》、儿歌《小熊过桥》、歌表演《分果果》等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深受感染、启发,潜移默化,培养他们团结互助、协调合作的精神;接着,我利用“三八”妇女节、“教师节”等节日播放妈妈、老师为小朋友服务的情景录像,再现各岗位劳动者辛勤工作的场景。通过观看、交流、讲述,抓住各种教育契机,培养幼儿尊重老师、尊敬长辈、关心他人、懂得感恩的良好品行。

我还不失时机地为孩子创设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如:角色游戏《小兔乖乖》、《三只小猪盖房子》、《没有牙齿的大老虎》,让幼儿在故事角色表演中,学会分清好坏、辨别是非,养成勤快、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创设区域活动:“爱心医院”、“菜市场”、“小商店”等,引导幼儿在角色交往中学习礼貌用语、学会关心帮助别人、主动为他人服务,逐渐让他们有条理地归类收拾玩具、爱惜游戏材料……

三、一日常规,合理有序,培养幼儿独立自理的生活习惯。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循环往复、不断深化的积累和渗透的培养过程。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指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经验的重组和改造。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三条指出:幼儿园日常生活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合理的常规,坚持一贯性、一致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可见幼儿的生活和教育活动密切相连,幼儿教师应注重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结合幼儿在园一日作息制度,立足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特制定班级常规要求细则,使我班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都能得到有的放矢的实施。现附幼儿园大班班级常规要求细则表如下:

四、家校合一,家园共育,以正能量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行。

幼儿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家园配合,才能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成长。《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四十八条: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的温馨环境、家长的民主态度及教养方式都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教师要善于挖掘每个家庭有效的教育资源,积极主动地争取家长配合,共创家园共育的良好局面。每学期我都会通过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教宣传栏等形式,积极宣传科学育儿知识,引领家长配合学校做到以下要求:

1.请家长铭记: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孩子效仿的对象。身为父母,应以正面的形象、良好的榜样呈现给孩子,应成为孩子正面示范的一面镜子。

2.对孩子的教育要做到:爱则有度,教则有法,不溺爱,不迁就,不包办;适时放手,正确引导,才能培养出独立自主、健康向上的孩子。

总之,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很重要的,它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艰巨工程,只有在家庭、幼儿园共同努力教育、坚持不懈、反复强化中,才能使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为他们今后美好的人生奠基。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会不惜遗余力地致力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幼儿的成长道路铺上第一块“金砖”。

参考文献:

[1]刘培英.幼儿行为问题之影响因素的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4).

[2]《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研究》实验实施方案.

[3]孙云晓,张梅玲.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4-1-1.

[4]徐汉林.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M].北京:海豚出版社,2013.9.

上一篇:业务员个人工作计划下一篇:书,令我重新认识了世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