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 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2024-05-22

修改 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精选11篇)

修改 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篇1

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读《如果我当教师》的体会

通化县快大茂镇大都岭学校

李 妍

“中国梦”是人民的梦,是要靠我们十三亿人民共同实现的,这是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所倡导的,而“中国梦”的接力需要我们的孩子!随着新闻的播放,我的一本写满读叶圣陶先生《如果我当教师》的笔记也接近了尾声,我思考着,思绪如泉奔涌------

20世纪时的叶圣陶先生就探讨中国教育,他认为学校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教育就是要成良好习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爱因斯坦说:“一个学生在毕业离开学校时,如果把老师教给他的知识都忘光了,最后剩下的,才是学校以及教育者在他身上作用的成果。”而任何一种教育,都不能回避习惯,其培养的目标、成果,归根结底都与习惯紧密相关。习惯,既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又是一切教育的终点。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句话说明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也指出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是我们每个家长和老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每次经过通化县第七中学的大门口,看到“好习惯,好人生”这六个字,我都有深深的感悟,我都要问自己:自己养成好习惯了吗?给自己的孩子养成好习惯了吗?给自己的学生养成好习惯了吗?曾记得拜读林格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书,有这样一句话:抓住一个好习惯十年不放,笨蛋都会成气候。就像不断挖掘一个地方,时间长了,挖的又深有广,即使没有挖到水,但天上下的雨自然水到渠成,最后就会变成水库,有了水库,你可垂钓,你可开游艇......你就能自由的选择了,多么朴实的话语,却蕴藏着深刻的哲理,习惯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习惯,如果仅从表面上来看,它是一件小事,不引人注意,可是时间久了,很多人就失败在不良的习惯上。

有句古语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意思是说从儿时的习惯就可以推测一个人未来的成就,所以习惯应从小培养。因此说,做孩子父母固然重要,那么作为孩子的老师,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就更责无旁贷了。面对学生,老师首先要做到身正为范,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榜样,成为学生的一面镜子。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叶圣陶先生说习惯不嫌其多,只有两种习惯养成不得。一种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一种是妨碍他人的习惯。当今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很多孩子形成自我娇惯的习惯,什么都依靠父母,小到洗脸洗头及穿衣等,大到在学校老师布置任务后,都要父母帮忙,家长不放心,老师不放手,这些孩子难以经历风雨,他们又如何长大呢?

作为老师,在学校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最久,在教育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一定要使学生养成一些好习惯,并将好的习惯养成本能。首先,老师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小学生,当家长每天早晨把孩子干干净净的送到学校,当他们晚上再来接孩子的时候,你的学生是否依然干净呢?同样的年级,有的班级学生穿着讲究,有的班级学生穿着邋遢;有的班级学生懂得节俭,有的班级小食品袋成堆,不知道节约每一分钱;有的班级学生粗话连篇,骂人打架事件常有发生,而有的班级学生懂礼貌,自我管理意识强,等等。这都与班主任老师的养成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其次,老师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当学生一旦不用老师督促,就能做到主动的积极思维,勇于探索,认真学习,那么他就会有着惊人的学习成绩。如在学习生活中,老师要培养学生对学习产生如饥似渴的需要,要让学生从学习中感觉到学习的乐趣;要使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记得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必须教会少年读书的一文中,写到“谁不善于读书,他就不善于思考”。那么,一个不善于思考的学生,他怎么可能学有所成呢?老师一定要培养学生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要在逐渐的教育教学中,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如初中即将毕业的学生,面临人生的转折点,却不知自己将来要干什么,是念高中还是走中职?这样一个没有学习目标的学生,怎么可能主动学习呢!所以养成良好的习惯,直到“习惯成自然”,不待强制与警觉,也能行所无事的去做,有了这些终身受用的好习惯,那么未来也必将水到渠成!

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就让我们每位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用心去培养和塑造我们的孩子吧,让他们拥有良好的习惯来接力我们的“中国梦”。

修改 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篇2

一、有明确的养成目标

我们根据学校实际情况, 确立了“学有所长, 劳有所乐, 言有所信, 行有所约, 仪有所美”的养成目标, 同时又从校训中提炼制订出《福山中学学生每天学习日常生活十要》, 把养成的目标具体化。

二、有明确的管理流程

养成教育是贯穿于学校工作始终的一条主线, 不仅学生行为习惯需要养成, 教师师德师风、教育教学行为习惯也需要“养成”。养成教育不是靠背下来和记得住就能养成的, 而是要靠实实在在的工作。为此, 我们不断实践人本管理、民主管理、动态管理、精细管理理念, 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福山中学教职工管理考核评比实施方法》、《福山中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福山中学环境卫生责任考核方案》、《福山中学文明宿舍评比制度》、《福山中学学生会、团支部文明监督员职责考核》。这些制度的出台, 使教师日常教学达到了量化、细化和常规化, 使班级管理、学生的文明行为有章可循, 有力地促进了良好的习惯养成。比如值日领导检查当天的早读, 这位领导必须清楚地记录每一个班级的早读情况, 好的要指出好在哪里, 不好的也要说明不好在什么地方, 一般好的, 比较好的, 同样也要记得具体详细。每一项检查都有明确的标准, 这个标准都量化、细化, 易于操作, 便于管理。值日领导除了记录外, 还要在当天的早操上宣读检查结果。

三、有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活动内容

德育教育一定要以有效的活动为载体, 让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 这样的德育才是有效的。我校的做法是:

1.打造书香校园。“让读书成为习惯, 让校园充满书香”。我们组织语文组举行了“每周诗歌每日成语”的学习活动, 老师精选了课内外著名的经典诗歌、名段, 从周一至周四早操完后由一名语文老师带读, 全校学生集体朗读, 周五集体背诵。每天的早操以后, 全校书声响彻云霄, 令人如饮甘露。这一活动的举办, 培养了学生古诗词、成语的积累习惯, 熏陶了他们的情操,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校政教处、校团委在每一学年举办全校性的“诵经典”诗歌朗诵比赛, 每个班级选取经典的诗歌、散文进行配乐诵读, 开展评比。语文组还举办经典书籍阅读征文比赛, 学生把自己阅读经典作品的感受写成文章, 按年级进行评比并颁奖。

2.礼貌卫生教育。每周一升国旗后, 全体学生集体高喊“老师好”, 目的是让学生能自然地开口叫老师好, 让他们不再羞于启齿问老师好, 让习惯成为自然。每天有值日领导检查学生礼仪情况, 严格要求学生每天穿校服到校, 不允许穿拖鞋、带手机、染头发进校。每天有专职领导检查各班教室、卫生区, 并进行打分、通报。这些制度的实施, 使学生很快养成了讲礼貌、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3.每月举办一个活动。三月是感恩、学雷锋活动, 四月举行全校游园活动, 五月举办庆五四校园十大歌手比赛, 十月举办唱红歌比赛, 十一月份诵经典比赛, 十二月迎元旦文艺晚会。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 丰富了我校学生的课余生活, 增强了学校的文化氛围, 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习惯。

四、有合理的评价机制

我校先后出台了《福山中学教职工管理考核评比实施方法》、《福山中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福山中学环境卫生责任考核方案》、《福山中学文明宿舍评比制度》、《福山中学教职工绩效工资考核评比方法》、《福山中学班级养成教育评比方法》等行之有效的评价制度。这些制度力求简单明了, 易于操作。比如我校评价一个班一天的操行分为:出勤、班风、卫生、礼仪等;在出勤一栏里又分为:早操、早读、正课等小项;礼仪一栏里有:背书包上学、不染发、不穿拖鞋到校等内容。每一项里都有明确的评分标准, 确保公正公平公开。有了合理的评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五、构建得力的领导机构袁加强引领作用

我校是一所乡镇普通初级中学, 多数学生的行为习惯差, 给学校的教育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此, 我校领导班子确立了“立足实际, 强化管理, 以人为本, 全面发展”的人文教育方针, 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校长任组长, 分管德育的副校长任副组长, 成员由各班班主任组成, 由主管学生管理工作的政教处负责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各项工作相互渗透, 并联合社会、家庭, 与学校一起形成三维教育网络, 提高学生对行为规范的认识, 养成学会使用礼貌用语的良好文明行为习惯, 加强学生“知、意、言、行、仪”等方面的自身修养,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六、结合实际袁精细管理助养成

1.明确方向, 全面参与。我校建立了全员参与抓文明养成教育的工作网络, 采用学校领导跟班的方法, 把学校的领导班子分到各班中担任文明养成教育的辅导员, 协助班主任开展各项学生生活养成教育, 同时由值日领导与学生干部组成日常行为监督小组, 对学校在校学生的言行给予检查、矫正。全员参与德育管理, 树立“文明行为养成有我一份”的观念, 从而形成“人人关心养成教育, 人人抓养成教育”的氛围。

2.严格训练, 规范言行。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必须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为此, 我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养成教育工作制度:值班制度:值班人由各班文明养成检查小组组成, 负责检查班中学生每日在校的行为表现, 对该班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量化, 上报学校政教处并及时教育、矫正。值日制度:学校值日领导在校园巡视和学校大门口站岗, 负责检查每天学生进、出校园的行为表现情况, 发现问题, 及时教育、矫正。讲评制度:学校政教处每周把各班检查小组对学生行为情况的量化汇总进行总评, 评选出每周文明养成全优生以及文明养成教育不达标生, 利用周一进行点评, 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 对表现稍差的学生也起到督促作用。

为了使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真正落实到处, 结合制度的实施, 我校采取了以下几种训练方法强化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寓“文明行为习惯”训练于活动中、日常生活中、于学习中, 如开校会时、出操时, 严格要求各班列队进场, 按次序就做, 不吃零食、不扔纸屑;在校园中见到老师要主动打招呼问好;在教室里做到轻声、不打闹;在家中, 早上起床要自己整理好床铺等;做到每周看一本书, 每天写一则日记, 力求养成良好的读书、写作习惯。由于我校在实施文明行为养成教育过程中, 指导思想明确, 措施到位, 学生的道德素质得到了良好的培养, 早读时间, 各班书声朗朗, 校园清洁卫生, 学生精神抖擞, 人人穿校服, 见到垃圾主动捡到垃圾桶, 见到老师或领导主动招呼, 在校园中再也没有了留长头发、染头发、穿拖鞋、戴首饰的现象了。学生的自强自立自理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根据学生家长反映, 通过活动, 他们的孩子不仅起床叠被子了, 还帮助家里干了许多力所能及的事。

3.丰富活动, 推进养成教育。通过“一台” (校园广播台) 、“一式” (周一升旗仪式) 、“一报” (校报《蓓蕾》) 、“一岗” (校文明礼仪监督岗) 、“一会” (主题班会) 等活动, 使养成教育得到很好的扩展和延伸;利用十多个兴趣小组组织活动, 如合唱队、腰鼓队、舞蹈队、健美操队、篮球队、美术书法小组等, 使得学生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人格, 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意识, 提高了道德思维判断能力。通过开展校园“感恩教育月”活动, 让学生感激母亲、感谢老师、感恩学校。4月为行为习惯重点目标推进月, 5月为诚信教育月, 6月为感恩教育, 9月份为新生军训和入学教育, 10月开展学生纪律作风整顿活动, 11-12月开展迎元旦校园趣味体育等活动, 做到月月有活动, 月月有主题。

七、课题引领袁科学规范抓养成

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 人们往往忽略习惯养成的时段、内容和方法, 所以, 不得不在日后干预或纠正不良行为习惯。为了把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典型问题上升到课题层面上进行研究, 我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领导小组”经过讨论研究认为, 中学生非正式群体对学校安全、和谐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 许多突发事件, 不单是道德、纪律问题, 而是心理、家庭性因素等诸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 我们希望通过研究学校中普遍存在的“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及对策, 从而把养成教育工作从学校一般性的常规工作上升到典型性行为个案、跟踪研究的高度, 从表层面的工作落实深入到规律性的研究总结。一方面促进了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高, 另一方面使我校的养成教育工作得到了深化, 为养成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奠定基础。从2011年10月份开始, 我们在全校范围开展了背诵“弟子规”活动, 要求每位学生手中必备一份《弟子规》文本, 每天早读时候抽出10分钟由语文老师带读、讲解, 元旦期间举行了背诵《弟子规》比赛活动, 当场评分, 表彰先进, 把活动推向高潮, 得到家长的称赞。

八、成绩与不足

通过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 我们从踏踏实实的实践中尝到了“甜头”, 我校被推荐为澄迈县首批养成教育示范校、养成教育课题实验校, 先后四次获县级“十佳学校”、“德育示范学校”、“平安学校”、“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 在澄迈县中学生广播体操比赛中获得第一名, 在澄迈县首届文化艺术节中我校的舞蹈、课本剧、绘画、书法均获得一等奖, 陈家誉校长多次被评为“十佳校长”。近几年上级领导多次莅临我校指导工作时, 对我校的校容校貌、学生的文明礼仪都给以极高的评价。

教育就是养成良好习惯 篇3

关键词:教育;低年级学生;养成习惯;个人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7-164-02

树人之道,重在立德,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更是一个班主任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习惯养成教育是做人教育,通过习惯培养教育可以形成学生良好的外在行为方式和行为倾向,培养良好习惯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和一生幸福奠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需要。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可塑性强,是进行养成教育和训练的最佳时期。而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不可能在几节课、几次讲话中就可完成,它需要一个长期的、有组织的持续培养过程。赫尔巴特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育都是不可能的”这话道出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科学地落实精细化管理,使他们在受教育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下面我就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及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谈谈自己的做法观点:

一、小学低年级是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良好的习惯,无论对个人还是对整个社会都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个人来讲,一种好习惯能使你终身收益。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朋友刚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在行为习惯上存在很大的可塑性,许多好习惯都尚未养成,他们就像一张白纸,等待着教育者在上面勾勒出丰富的内容。所以低年级是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只有在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保证下,学生才能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虽然,低年级儿童的行动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情景性和不稳定性,他们的行为常随着兴趣而转移,还不懂得所有的行为应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和要求,更不懂得形成良好的习惯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但同时,低年级的儿童善于观察和模仿,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比较听话,好训练,此时培养各种良好习惯最容易见效。就像一包熔化了的铁水,它可以浇铸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但等孩子长大了,就像冷却了的铁水变成了一块铁坨子,再改变可就困难了。因此,养成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抓好小学低年级这一“关键期”,对孩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进行培养,以便为孩子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对于从幼儿园刚刚跨入小学大门的儿童来说,将面临着许多的变化:1、环境变化。学习生活环境由以家庭、幼儿园为主转变为以小学校园、班级为主。2、活动变化。幼儿园活动是以游戏为主;进入小学后,儿童的活动转为以学习为主。3、主要指导者的变化。学前时期幼儿的主要指导者是家长和幼儿园阿姨,进入小学后,主要指导者转为小学教师。此时,教师及时地体察到小学生面临的这些变化,针对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征,采用有效的教育手段,引领他们适应这些变化,教育他们遵守学校常规,唤醒其习惯养成意识,使他们将自己的行为自觉地纳入到遵循《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要求上来,帮助儿童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心理习惯等。在孩子的头脑中建立起一系列条件反射,形成道德行为上的高层次的动力定型,使养成教育获得最佳效果

二、给学生多一点关爱,让学生更好的接受自己。

对于刚离开幼儿园踏进小学课堂的孩子来说,学习、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他们对老师和学校的集体生活都感到陌生。所以,在开学之初的一段时间,特别是开学第一天,老师必须高兴、亲切地对待每个新生,说话态度温和、面容和蔼可亲,要让孩子们认为老师是爱他们的,从而留下一个幸福、愉快的好印象,消除他们紧张的心理和陌生感,让学生更好、更快的接受自己,从而为接下来的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接下来给他们介绍本班教室、活动场所、作息时间、男女厕所、老师办公室等,哪些地方不能去,哪些东西不能动,并说明理由,使刚刚入校的儿童懂得一些校园常规。

三、做好常规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

1、立足课堂教学,培养良好的上课常规

首先教会孩子养成课前准备的习惯,告诉孩子为什么上课要做好课前准备,然后再进行示范练习,要求人人掌握规范的课前准备(准备好本节课的书,课堂练习本和铅笔等学习资料)并整齐地摆放在课桌的左上角,安静地等待老师来上课。并亲自做示范,找能按要求做好的学生当榜样,及时表扬。这样反复训练了一星期,我发现孩子们能听到铃声走进教室,并做好上课前的准备,还得到科任老师的表扬呢。有了好的开端,我信心更足了。接下来,我要让这些孩子养成规范的书写习惯。每节课上,我都表扬坐的最端正,书写最认真的孩子,同时还教给孩子十字口诀“头正、身直、肩平、臂开、足安”,为了让孩子们熟记于心,我将十字口诀抄写好,并附上生动的图画贴在教室的墙上,每次书写时,让学生边读边做,通过日常课堂的训练,让学生熟记于心,有据可依,及时对照。练习了两个星期,我发现孩子们每次读书写字都做得端端正正的,写的字也工整、漂亮多了。

2、延伸课外,引导好学生的课间活动。

学生课间活动比较难抓,因为爱玩、爱追、爱跳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教师要经常跟他们讲一些安全知识、自我保护方法,并可用最原始的方法在下课亲自督促,看到追跑的学生马上提醒他,同时挑选班干部协助教师一同管理。另外,教师可安排孩子们做一些有益的活动,如在操场上跳绳、跳线皮筋,在走廊、教室里拍手游戏、对儿歌等。

3、抓好卫生常规,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低年级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刚入学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打扫卫生,大多数孩子都不会用扫把等劳动工具,这就需要老师一个一个地教,以身示范,平时看到纸屑弯腰捡起,这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同时要分配好值日工作,每天安排一小组打扫卫生,我是这样安排的:小组第一个人管第一大组,第二个人管第二大组,前四个人依次分别管理四大组,第五个人管课桌的摆放,第六个人管讲台、劳动工具的摆放,第七个管走廊、楼梯卫生。同时选两个能干的卫生委员监督管理,这样责任分明了,孩子们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搞卫生就会迅速些。当然,卫生除了打扫,重要的是保持,这就要求班主任要细致、要勤快,多下到班级里去观察,时刻提醒学生不能乱丢乱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积极开展各项评比活动,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

孩子们通过几个星期的训练,初步懂了“规矩“,可有些孩子老管不住自己,老师在的时候挺守纪律,小干部管理起来就不听了。我想只有在班级树立榜样,创设竞争氛围,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班风,才是万全之策。于是,我在教室墙上设立“红花我最多”“成长的足迹”等园地,通过全班学生的学习习惯的评比,能按老师要求做好的,得一朵红花,有进步的在“成长的足迹“中贴上一朵红花,学期结束,统计谁获得的红花多,则评为”习惯之星“,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同时在教室墙上贴上注有拼音的好习惯的名言警句,粘贴“小学生好习惯儿歌”,帮助孩子们时刻提醒自己,及时纠正不良的行为。同时,根据孩子们乐于开展活动的心理特点,积极开展各类活动,有“学习一日常规 养成良好习惯”的活动,对学生的一日常规,课前准备,书写姿势、课堂习惯等进行评比,对表现突出的孩子进行表彰。我发现,孩子们学习兴趣更浓了,课堂上也更积极了。

四、加强家校合作,争取家庭的积极配合。

依据低年级学生特点,注重行为习惯的反复、强化训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必须依靠學生多次反复的实践、尤其是对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巩固为止。同时设计一些简单、易行、有意义的活动,让他们通过努力就能享受自己成功的喜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长期坚持,反复训练。

小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篇4

“播一种行为,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我想,这意思就是说,习惯决定命运。有的时候用一些规则来约束自己,最终能获得我们毕生追求的梦想,而习惯就是我们为自己所定下的规则,当遵守这样的规则成了自然,它们就成了我们的性格,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习惯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并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它是一个人不需要外在监督和意志努力就能自动实现的行为,它可以使行为经常化、巩固化。卫生习惯的范围很广,包括环境卫生习惯、个人卫生习惯、饮食卫生习惯、体育卫生习惯、心理卫生习惯、预防疾病的习惯等。学生卫生习惯的好与坏,是关系到学生个性品质发展的重要因素,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既保持了环境的整洁,又增强了他们对疾病的免疫力,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得到改善,促进学生其他良好行为习惯和完美人格的形成。

卫生习惯是从幼儿园时期就开始的教育内容。那么,是不是到了小学、初中,甚至大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不必再强调了呢?某媒体曾刊登了对某中学的学生进行的卫生

习惯方面的调查,结果不容乐观。该调查的被访者有80人,结果每天早起早睡的占65.39%,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体育锻炼的只有23.45%,每天一次大便的69.85%,坚持每天三餐后漱口的只有33.65%,就连每天早晚两次刷牙的也只有70.85%。即使在大学阶段,良好的卫生习惯也不是人人都能坚持的。

此外,过去我们对学生的环境卫生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强调得比较多,而对于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够重视。当学校里出现越来越多的“小胖墩儿”、“小眼镜儿”,当高血压、高血脂的发病率在未成年人中不断上升的时候,更多的原因应该在学生的卫生习惯中去找。学校和家长要互相配合,一方面教育学生认识到良好的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督促他们加强自律,努力克服坏习惯。

修改 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篇5

卫生习惯的范围很广,包括环境卫生习惯、个人卫生习惯、饮食卫生习惯、体育卫生习惯、心理卫生习惯、预防疾病的习惯等。学生卫生习惯的好与坏,是关系到学生个性品质发展的重要因素,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既保持了环境的整洁,又增强了他们对疾病的免疫力,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得到改善,促进学生其他良好行为习惯和完美人格的形成。

卫生习惯是从幼儿园时期就开始的教育内容。那么,是不是到了高中、大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不必再强调了呢?某媒体曾经刊登了对某中学的学生进行的卫生习惯方面的调查,结果不容乐观。该调查的被访者有93人,结果每天早起早睡的占79.57%,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体育锻炼的只有26.88%,每天一次大便的78.49%,坚持每天三餐后漱口的只有39.78%,就连每天早晚两次刷牙的也只有76.34%。即使在大学阶段,良好的卫生习惯也不是人人都能坚持的。

此外,过去我们对学生的环境卫生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强调得比较多,而对于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够重视。当学校里出现越来越多的“小胖墩儿”、“小眼镜儿”,当高血压、高血脂的发病率在未成年人中不断上升的时候,更多的原因应该在学生的卫生习惯中去找。学校和家长要互相配合,一方面教育学生认识到良好的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督促他们加强自律,努力克服坏习惯。

教育就是养成好习惯—教育叙事 篇6

黑龙江省农垦九三管理局局直小学 牛蕊

当我终于成为了了一名小学教师,而且还是一个让我引以自豪的班主任,工作起来,我才体会到,做一个班主任真不容易。班主任经常充当着各种角色,有时是良师,指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有时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可以无所不谈帮助学生疏导心理问题;有时又是一位慈爱的母亲,关心着孩子们的衣食住行;有时还是导航者,带领学生找到正确的人生航向。实践证明:真正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就是培养好的习惯。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教育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学生习惯的培养。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因此我十分注意自己在学生面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我要求学生有礼貌,见面时我先主动问好;要求学生不说谎话,自己首先做到表里如一;要求学生包书皮,开学时我首先拿出包好皮的书让学生过关;要求学生认真写字,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学生的作业每次我都会及时认真地批改……教师只有自己做得端,行得正,才能赢得学生的信服,学生才能做到“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

魏书生老师的讲座对我也很受启发,他对后进生的教育真是堪称经典,我想存在就是合理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一位学生身上都有闪光之处,班主任就是要善于用放大镜甚至是显微镜去发现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身上的优点,发掘他们人性向上和善良的一面,激发他们

内在的潜质,从而使他们积极乐观地学习和生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级内班干部和值日生的分工一定要落实到人,尽最大可能发掘每一位学生的专长,让他们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体会责任,用实际的行动践行对班集体的热爱。比如组长每组我要选出数学、语文、英语三个组长,让他们各司其职。值日生每组每个人的分工在开学初都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明确,要是值日过程中哪里出现了问题,我会直接找那里的负责人或值日组长。除此之外,我也会指定一些人负责专门的工作,如有的专门负责浇花,有的专门负责开关门,徐有的专门负责检查校服,有的专门负责检查红领巾……绝大多数同学都希望得到老师的信任,所以我会尽可能多地给他们机会。这样,班级就形成了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局面。很多时候,大家都争着、抢着自觉地为班级做事,班主任的工作自然也轻松了很多。

在我的班级里,我会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在学习上,在纪律面前,任何人都不会有特权。谁的作业写得不合格,都要及时补上。我有一个记帐的小本子,如果谁的哪项任务没有完成,就会被我记录到小本子上,任务合格之后名字才会被划掉。而且我会做到天天清、周周清,这样基本上就不会有在学习上欠账的同学了。这种记小账的方法真是杜绝了一些马虎、随意的现象。时间长了,学生们明白在我这里想马虎过关是很难的事情,也就自觉养成求真、务实的学习习惯了,很多学生也因此项制度练就了一手好字。

班主任要做到严爱相济,原则性的问题严格要求,而生活中要给学生更多的关爱。教师多站在学生角度,理解他们,帮助他们,更能

赢得学生的尊重。我们班的许可心,非常淘气,值日的时候不做好自己的工作,反倒去捣乱其他值日生的工作,还笑着说:“反正值不好日,大家都挨罚。”第二天值日生组长就把情况反馈给我了,在晨会上,我把情况向全班同学进行说明了,让同学们评价这种行为,名对同学们的评价,许可心脸红了,我看到他有点坐立难安,就说:“我相信许可心只是说说,在开玩笑,他的心里一定不是这么想的。对吧,许可心?”许可心听到连忙点头。我又说:“我相信咱们班的孩子都是善良的孩子,不会去做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咱们的班级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应该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从那以后许可心值日再也没有捣乱。也组长的听话,能认真值日了。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不能一棒子打死,要给他们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他们一定会有内心深处的自我反省,这样的教育才会真正发挥效力,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动准则。

修改 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篇7

一、健全组织, 集思广益

正所谓:“三军未动, 粮草先行。”欲使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卓有成效, 先必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行为习惯等有深入的了解。为此, 学校成立了“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专题研究小组, 由校长亲自任组长, 成员由党支部书记、德育处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级长、班主任组成。大家集思广益, 申报立项《小学生良好习惯与健康人格有效养成研究》课题研究, 定期召开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研讨会议, 分析我校学生的各种不良行为习惯, 针对学生的不良习惯, 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 实行量化管理, 全员育人, 为小学生良好习惯的有效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明确要求, 指导方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 什么是对的、善的, 什么是错的、恶的, 哪些是好习惯, 而哪些是坏习惯, 在他们的头脑中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这需要我们老师一步步地引导。我们以《小学德育大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增城区中小学生文明行为40条》为主要教育内容, 从安全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四方面, 制定《新塘镇大敦小学学生习惯评价册》, 分低中高年段及校内外提出具体要求。如生活习惯中要求学生尊老爱幼, 吃饭时主动帮长辈盛饭盛汤;家里来了客人要热情接待, 主动叫人;客人告辞要主动道别, 接听电话要用礼貌用语。生活中要诚实守信, 答应别人的事要做到, 做错事要知错能改等, 并通过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细化要求后, 还要对学生进行行为指导, 如一年级的小朋友, 要求他们上下楼梯靠右走, 教师就应带学生走一次楼梯, 让学生清楚怎样才叫上下楼梯靠右走, 并弄清为什么要上下楼梯靠右走, 是为了做到“在家是个好孩子”“在校是个好学生”“在社会是个好公民”。

三、身体力行, 榜样引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榜样是活的教科书, 具有生动、具体、形象的特点, 对小学生具有很大的说服力、感染力, 对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潜移默化的暗示、指导作用。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一定的威信, 其行为习惯经常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 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 教师的身教胜于言教。家长经常会从小学生的口里听到一句话:“我们的老师是这样说的。”正如我们常说的“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言传不如身教”。

四、持之以恒, 反复训练

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 需要不断反复, 不断训练才能形成。一个行为如果连续坚持21天, 会成为暂时的习惯。如果连续坚持90天, 就会成为永久的习惯。因此, 在实施过程中, 我们要有信心, 要有耐心, 更要恒心, 帮助学生不断练习、不断重复、不断巩固, 直至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不要一遇难题就心灰意冷, 更不要在明确习惯养成的具体要求之后就把习惯的养成完全交给学生自己。这样会导致很多学生开始很热心、很细心, 但当热情渐渐冷却后, 就会重蹈覆辙, 依旧我行我素。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过程中, 教师应转变态度扮演好参与者、督促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从点滴抓起, 循序渐进, 经常给予学生纠正、表彰, 以此来鼓励学生, 促进学生。

五、家校合作, 携手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 才能把孩子教好。因此, 我们成立了家长委员会, 定期召开会议, 通过家长课程不断提高家长的家教意识和水平, 要求家长以身作则, 做孩子的榜样。同时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不断改进学校的工作。

很多家长常常反映孩子在学校经过老师的教育指导, 都能有良好的习惯。但他们一旦离开了学校这个特定的场所, 回到家中就会“原形毕露”。那么大的差距问题究竟在哪呢?其实, 关键在于家长。家庭教育与孩子的成长同步, 并且带有持续性与稳定性等特点。如我校学生卢××有守时、守信的良好习惯, 可归功于其家长。一直以来, 卢××家中有一条不文明的规定:承诺的事情, 一定要做到, 如有违约, 负责家中一天的卫生清洁。因此, 卢××就养成了守时、守信的良好习惯, 上课从不迟到, 作业按时完成。可见, 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因此, 教师要经常进行家访, 通过班级微信群, 定期召开网络家长会, 及时得到反馈的信息, 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行为, 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六、表彰先进, 营造氛围

不管什么样子的学生, 他们都有追求上进, 希望获得别人肯定和赞扬的渴望, 哪个孩子也不想故意与老师作对, 他们之所以经常的犯错是因为他们已有的习惯在作祟。美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 及时地发现、充分地肯定一个人所取得的成绩, 能使他产生“最佳情绪体验”, 即“感到强烈的喜悦、欣慰、幸福……还会对别人, 对整个世界产生爱意, 甚至会有一种要马上做点事作为报偿的欲望”。因此, 我们通过国旗下的讲话、校会、班会、宣传栏平台等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营造良好习惯氛围, 以增强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年多来, 我们一直在探索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 并且制定了《新塘镇大敦小学学生良好习惯评价册》, 通过学生自评、师生评、家长评, 让学生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明确自身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每天进步一点点, 并且每月评出八大星, 公布在学校宣传栏, 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每月对班集体从安全行为、文明行为、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四大方面进行一次良好习惯评价;每月评比一次班容班貌, 每周评价学生的课前准备、课堂纪律、坐姿和写字姿势, 每天进行两操、卫生、排队等评比, 期末把总分加在一起, 评出行为习惯先进班, 并进行奖励。通过各种各样的评比、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多元的评价, 学生接受了反复的行为训练, 掌握规范行为的要领和技巧, 在锻炼中得到体验、内化和提升, 从而形成了良好的习惯。

正所谓:“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小学生的良好习惯是一点一滴养成的, 是通过不断的熏陶、强化而形成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付出耐心、恒心、爱心去教育学生, 培育学生,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夯实人生之基。我们相信:良好的习惯定会让学生的未来更加灿烂, 会让学校的教育品质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苏思慧, 金盛华.学习习惯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J].学科教育, 1999 (9) .

[2]孙云晓, 邹泓.好习惯好人生: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好习惯[M].北京出版社, 2007 (7) .

小学生要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篇8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

学习不仅是一种能力,同时也是一种习惯,数学学习的作用在于锻炼学生对数据的分析和感知能力,单纯的知识理论教学在实践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相应的学习习惯培养工作,从小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制订完善的教学应用计划,实现小学数学教学良性发展的目的。

一、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在长期的教学中,可以发现学生能力的提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整个教学中能够发挥很大的价值。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发现一些学生的学习成绩长期处于不理想状态,不仅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极为不利,同时对整个教学的发展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要在实践教学活动中采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可以对课本知识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学习的难度也会大大降低。

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整体教学中的作用非常明显,因此要在实践中不断变化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改变不良学习习惯带来的负面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本质要求是使学生能自主学习、学会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过程中要认识到教学目标的特殊性。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直接影响,而且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良好的行为习惯带动下,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更多有用的知识,不断提升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对策

从当前教学发展需求出发,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进行相应的培养工作,在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降低教学难度的同时,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目标,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工作:

1.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预习是学生在教师讲授之前,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要从预习开始,通过预习可以缩短学生在学习上的差距,使他们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预习之后,学生会对教师的内容讲解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明确学习的重点,并且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地配合,降低学习的难度。在预习的支持下,如果教师提问相关的问题,学生会更有勇气回答,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摸索学习的路径,积累自学的方法。预习习惯的培养要采用渐进的方式,在初始阶段,教师要在讲解之前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进行预习,采用统一预习的方式进行习惯培养,在相互比较中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预习之后,将预习的时间留在课外,让学生在课前自行预习,通过这种渐进的方式可以实现预习习惯培养的目的。

2.培养听课习惯。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环节的核心,也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作为一名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听课习惯和能力。数学学习是一种即时性的,在课堂讲解中如果学生出现了走神、不认真听课的现象,会影响整个学习质量,如果学生没能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那么学习效率将大打折扣。要让学生认识到听课的重要性,就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充分利用好课堂的学习时间。

3.培养复习习惯。在学习完相应的知识点之后,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相应的复习,采用温故而知新的方式,强化学习记忆工作,及时复习的优点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在学习后发生急速遗忘。复习习惯的培养是有针对性的,每一个学生都要认识到复习的重要作用,并且在实践学习中建立有效的复习方法,对复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及时解决,避免学习之后依然出现问题。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的,对一个小学生来说,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其未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良好的学习习惯影响下,各项活动都会变得井井有条。教师在教学中要认识到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性,不断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在教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小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内在价值,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文选.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对策的研究[D].鲁东大学,2013.

[2]孙世丹.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3]佘长平.浅析小学生数学学习良好习惯的养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

修改 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篇9

强化养成教育做优秀学生

张国儒2012-9-20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耕耘为播种而忙碌,播种为收获而憧憬。踏着岁月的脚步,我们又一次走到憧憬希望的起点。在此,我真诚地希望在这个学期的新起点上,全体师生有新的风貌!新的收获!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强化养成教育,做优秀学生》。

著名心理学家李德说过:“播下你的良好行为,你就能拥有良好的习惯;播下你的良好习惯,你就能拥有良好的性格;播下你的良好性格,你就能拥有良好的命运。

古语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就是说习惯要从小培养,才会不费多少力气而比较容易获得成功。正所谓“养习于童蒙”,这句话是主张养成良好习惯,必须从小抓起,注重日常点滴积累。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的确,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纵观历史,大凡获得成功的人,都是一些长期坚持良好行为,养成习惯,形成自然的人。小时候的鲁迅先生,就养成不迟到的习惯,他要求自己抓紧时间,时时刻刻地叮嘱自己凡事都要早做,这样长时间地坚持下去,就成了习惯了。这位以“小跑走完一生”的作家,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业绩,成为世界有史以来十大文豪之一。可见,习惯对一个人各方面的素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哲学上有个叫“头发论证”的理论,一个人少一根头发能否造成光头?回答说不能。再少一根怎么样?回答说还是不能。这样的问题一直重复下去呢?这个理论告诉人们“少一根头发”对整头的头发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它对事物当前的性质不会有任何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就在这不知不觉的改变中,事物的性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头发论证”理论相似的还有“稻草原理”和“蚂蚁效应”。“稻草原理”理论认为,往一匹健壮的骏马身上放上一根稻草,马毫无反应;再添加一根稻草,马还是丝毫没有感觉;又添加一根„„一直往马儿身上加稻草,当最后一根轻飘飘的稻草放到了马身上后,骏马竟不堪重负瘫倒在地。

“蚂蚁效应”认为,一群蚂蚁选择了一棵百年老树安营扎寨。为建设家园,蚂蚁们辛勒劳动,挪移一颗颗泥沙,又咬去一点点树皮„„有一天,一阵微风吹来,百年老树轰然倒下,乃至最终零落成泥。这些理论告诉我们,对不良行为习惯要防微杜渐,从“早”抓起。从第一根头发的脱落,第一根稻草的出现,第一颗泥沙的离开抓起。比如,一名学生出于好奇偶然进了一次网吧,算不上什么大事,但是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引导教育,他就可能进第二次,1第三次,„„开始可能只是上网玩游戏,后来可能就会上黄色网站。随着进网吧次数的增加,上网内容的丰富,他就可能沉溺于网吧不能自拔。这样,轻者荒废了学业,影响了身体健康;重者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成为社会的罪人。

这里,我把养成教育的具体内容综合归纳为以下十个方面的良好习惯,希望引起大家关注,它们是: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社会公德习惯;仪表仪态习惯;礼貌待人习惯;读书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体育锻炼习惯和安全习惯。

有一则报道:一名高中毕业生前去应聘,在应聘者,大部分都是大专生,本科生,还有硕士生,面对这些高学历的竞争者,这名青年的成功率几乎为零,然而结果大大出乎人的意料,这名高中生竟成了唯一的一名受聘者,因为只有他随手拣起了应聘现场人人视而不见的一片废纸,正是这种不经意的行为,让招聘者看到了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于是他获得了这份工作。有多家报纸报道了一个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就业屡遭碰壁的原因,这位留学生毕业于美国名牌大学,且学业非常优秀,但就业却屡屡碰壁,原因是他在美国学习期间有三次乘车逃票的记录,用人单位认为连坐公共汽车都想逃票的人,能交给他什么重任呢?

前段时间南京的一个研究所有两名大学毕业生来实习。实习时,甲同学以为反正是实习,又不拿工资,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乙同学却像所里的职工一样,按时上下班,领导交办的事情做得有始有终。最后所里定人时就决定录取乙同学。甲同学很不服气,认为自己成绩各方面都比乙好,只是自己还没有主人翁的感觉,希望所里重新考虑。但所里领导对他说:“我们已经给了你机会,我们需要的是自然的表露,不是刻意的表演,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成绩。”事实上这位毕业生吃亏就吃在做人上,人们对他的修养产生了怀疑。

以上这些事例,无不给人以启迪,让人深思,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显而易见的小事,但这些细节往往流露了一个人对待人生态度,显示了人品的高低。有时成功与失败之间的距离,也许就在这些细节中。

我国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曾主张:教育学生要有“金的人格,铁的纪律,人格是人的第二生命。”广东一个大集团总裁何伯泉也说过:“我们用人的原则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打个比方说,人品就象火车的方向、路轨,而才能就象马力。如果方向、路轨偏了,马力越大,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

在这里,我想提醒每一个人都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因为人人都有欠缺。每一个人都可以看成是真善美与假恶丑并存的世界,只有我们不断审视自己,反省自己,真诚而勇敢地对自身的欠缺不断地改正,完善自己,才能让自己积蓄起深厚的文明与文化素养,扩大自己心中真善美的那一片净土。

我们也审视一下自己的仪表、仪容,审视一下自己的日常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规,审视一下自己内心深处做人的原则,加强人品的自我修养和塑造。自古以来人才至上,人品至本,欲成大事,要拘小节,在未来创业者中,越想成就大事者,就越要遵守规则,越要拘小节,一个人的人品修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就是支持才能的基础,没有这个价值和基础,也就不会出现人才真正的价值。

魏书生老师在总结教育与习惯时说:“教育就是帮助人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一语道破了教育与习惯的本质问题。大凡有些成就的人,他们都有一个良好的习惯,这些习惯,使得他们有着鲜明的个性、顽强的毅力和良好的品质。我们不但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名清华学子在总结学习方法时说道:“所谓方法,不如说是一种习惯,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学习不断总结、修正、发展而来的习惯。每个人的环境不同、性格不同、生活的状况也不同,那么方法也就不同。要想找到真正开启成功之们的‘金钥匙’,就一定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即养成最适合自己的习惯。”习惯主宰人生,习惯决定命运。

我们是中学生,认识这个问题并不困难,困难的是使得一些良好的行为坚持下来,形成习惯和品质。要做到这一点,我建议同学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牢固树立:“学习、工作、尽责、助人是享受”的思想。

2、极力克制:不做有损于自己和他人的事情。

3、确定目标:去模仿一名比自己强的人。

4、完善自我:争做一名合格中学生。

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中,也总有一些令人不满意的现象出现。例如在饮食方面,一部分同学习惯较差,一日三餐不进主食。这不仅影响学习,还影响身体的成长,更为可怕的是还留下许多安全隐患。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到,刚结束清扫后的校园,就有同学扔下的饮料罐,面包纸;有我们同学丢的纸屑,塑料袋;在书声琅琅的课堂上,有的同学却萎靡不振;在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上,有的同学却左顾右盼,窃窃私语。有的同学在校园里快速奔跑,甚至在楼梯上也是这样;还有的同学在校园里尖声怪叫;课间,有同学为了方便,随便地从草坪上踏过,或者干脆就是在草坪里玩耍;有的同学拿着零食在校园里边走边吃;放学后,有的同学就校门口的小摊贩处随意购买零食,一点也没有想到父母挣钱的辛苦;有的同学把自行车放在校门外,影响了学校形象。还有的同学随地乱扔纸屑,更有的同学在教室里看也不看,就把废纸扔向窗外„„还有一些同学受一些不良习惯的影响,讲粗话,脏话,打架,搞小团体;为了自己的酷劲,留长发、穿异服,把充满知识氛围的校园变成他们的另类舞台。

以上这种种现象,不仅严重地违反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而且也破坏了学校为我们提供的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取决于人的素质,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取决于国民的素质,一个学校的文明程度取决于我们每位同学。我们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养大家之气,成大家风范”。同学们,你们是否想过:我们的文明与否,不仅代表着我们个人的形象,也代表着学校的形象。因为每一位同学的言行举止展现的正是学校的风貌,关系着学校的荣辱。

所以,我们应坚决摒弃种种不文明的行为,养成良好习惯,做一个自尊、自爱、整洁、朴素大方的学生;做一个真诚友爱、礼貌待人、品德高尚的学生;做一个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学生;大家在遵规守纪、严格自律中一定能体会到良好的秩序带给我们的真正自由!

新学期我向全体同学提三点倡议,就是“尊敬我们的老师,净化我们的校园,平静我们的内心”。作为中学生,在校时,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公共场合能主动礼让老师,见到老师要主动让行,不顶撞老师,上课时认真听讲,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真正做到“尊敬我们的老师”。

我们还要逐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把早点、零食带进校园,积极认真地参加劳动值日。不过,清扫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干净的校园需要同学们自觉地维护、保持。在校园里看见果皮纸屑,能弯腰拾捡。真正做到“净化我们的校园”。

“平静我们的内心”是最为重要的,想要好好学习,就需要一颗安静的心,我们的心是否是安静的,很多时候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为了同学们能有一个好的学习心态,我们要做到:在校园内轻声慢走,不喧闹,不打闹,上下楼梯时,主动靠右行。“两操”要做到迅速,安静,整齐,认真。

同学们,昨日的习惯,已经造就了今日的我们;今日的习惯决定着明天的我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把平凡的事情做经典,把简单的事情做精彩。从今天做起,让我们从弯腰捡起身边的一片废纸,仔细擦干净教室每一块墙壁,认真做好老师布置的每一次作业做起吧!养成良好的习惯,做一名优秀的学生,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同学们,让我们在新的学期里,用新的姿态,挑战新的目标!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篇10

践行评价体系的研究实施方案

老坪石中心学校

一、课题的提出

1.背景

成功教育从习惯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小学阶段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以有效方式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避免口号式、强压式的教育模式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需深思的问题。

从家庭环境看:我校学生多来自农村和附近街道,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使得家长的精力侧重于物质追求,对孩子的教育缺乏引导与监督;家长的思想认识和文化程度又造成了对孩子的关心重在看成绩,而忽略了好习惯的养成;打工大潮衍生的留守儿童特别是独生子女,在祖辈的宠爱或放纵下,更阻碍了好习惯的养成。从学校教育看: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缺乏系统的要求和内容;教育方式只停留在班会、队会、升旗仪式等集会上说教式的表面层次,缺少鼓励、榜样带来的激励与示范作用;对学生的监督只依靠值日教师和班主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延伸。

以上原因造成我校学生对良好的行为习惯缺乏正确的认识,在文明礼仪和卫生习惯等方面时常出现各种违纪现象,在校在家表现不一致,即使在教育后也有较大的反复性。为了提升学生自制力,让学生

行为习惯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得到较全面的监督,快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特提出践行“评价体系”的教育方式,把家长、教师、同学都参与到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评价中来,用具体的评价细则来督促学生,使学生的行为习惯处处有人管,时时有人看。结合阶段性小结、班级评比、全校评比,把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2.意义

(1)让学生正确认识良好习惯的准则与意义。通过学习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细则,结合“好习惯的养成”主题讲座,首先能让学生对“习惯”有一个较细、较深的认识,明白好习惯的意义,使学生从原来被动的接受教育、监督变为主动的自我控制和养成。其次,利用行为细则,可让学生了解良好行为习惯的具体要求,从而在生活、学习中的各方面都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即可端正思想,又能提高学生的是非分辨能力。

(2)增强了对学生的教育力量。在学校、家庭的共同评价过程中,加强了家校的联系,使家长进一步了解学校管理,进一步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在方式方法上都能有较深的认识;反之,在家校的经常性合作中,又给了家长一个督促教师的平台,使教师不得随意对待学生、对待工作。践行一个好的评价体系就无形中增强了对学生教育的力度,提高了教育水平和质量。

(3)培养学生公正、公平、大度的人生观。在教师、家长对学生的评价中,尤其是学生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较严格或不公的评价,也或多或少地会在学生单纯的内心世界激起

不平、难过、愤怒、甚至嫉妒、报复的心理。但经过教师的讲解、引导以及反复的训练和使用评价细则,结合阶段性小结、树典型、找漏洞的教育形式,能较大程度地疏导形式心理,培养学生公正、公平、大度的健康心理。

(4)有效促近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运用评价体系,让家长、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到对学生行为习惯的监督与评价,使学生在校、在家、课余、课内都能接受到评价,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较全面的监督,推进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速度,有效地解决习惯养成的反复性。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

习惯: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是经过反复训练而养成的语言、行为、思维等生活方式,它是人们头脑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从心理上来说,行为一旦变成了习惯,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当再次遇到这类情景的时候,不用过脑子就会这样做。它不需要人们去监督、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去努力,也就是平常说的“习惯成自然”。如:早晨起床你要刷牙,这种刷牙的动作只能叫行为,不能叫习惯。如果你起床后连想都不想,就自动拿起牙刷去刷牙,如果不刷牙就觉得嘴里特别扭,这种刷牙就变成了习惯。小学生习惯养成主要包括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本课题研究内容只针对小学生行为习惯。

评价体系:评价是为促进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检测,从而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做出合理的判断。它有水平性评价(监控、比较)、发展性评价(激励、导向)

和选拔性评价(比较、典型)三种形式。评价体系则是为了在时间、空间上全面监督学生的行为表现,让教师、家长、学生都参与到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评价的一个整体机制。它包括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评价要求、评价方法、评价时间、评价作用、评价结果以及评价反思、评价改进、经验总结。

践行:指在实际学习、生活中运用、操作评价体系,以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研究的内容

1.小学生行为习惯特征的研究。通过调查、统计、分析,研究本校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家在校的习惯表现及其原因。

2.小学生行为习惯内容的研究。包括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项目、具体细化要求。

3.评价内容的研究。包括评价项目、细则、标准,评价的方式、具体要求、作用以及结果分析。

4.评价操作的研究。根据评价细则设计评价表,研究与家长的沟通、联系方式以及课题理念的传达、讲解,对整个过程的监督、提醒、指导。

5.习惯养成成果的研究。研究评价体系的等级、阶段设计,小结各阶段的成果、得失、原因及改进措施,设计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小结各阶段工作,总结、提炼经验。

四、研究的对象及时间

对象:老坪石中心学校1——6年级学生

时间:2013年9月——2015年7月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法:深入学习小学生行为习惯特点和评价功能、意义,熟悉习惯与评价的分类、具体要求;深入学习教育心理学,掌握小学生养成习惯的路径、方法和心理特征。

2.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问家长、班级统计等方法,了解小学生在家、在校的行为习惯表现,并按评价的具体项目分类,查找薄弱环节,分析原因。

3.行动验证法:根据方案,不断在评价过程中小结经验,结合实际中出现的漏洞调整策略,寻找最佳方法。

4.综合分析法:让家长、学生、教师参与评价,用具体的评价要求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并综合三方面的表现,不断改进方法,提高要求,加速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5.经验总结法:针对小学生在养成教育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小结经验,形成案例。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撰写研究总结。

六、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目标

第一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2月)

1.完成对文献资料的学习、整理,制定课题方案。

2.调查学生在家、在校的行为习惯表现,包括举止文明习惯、尊

重他人习惯、勤俭节约习惯、遵守秩序习惯、勤于动手习惯、讲究卫生习惯、懂得感恩习惯等内容,分门别类以便有的放矢。

3.制定小学生行为习惯各项具体要求,根据参与评价对象设计评价表,确定评价的操作过程。

4.做好专题讲座教育,让学生明确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提高认识,做好宣传、动员工作。

第二阶段:(2014年2月——2014年12月)

1.组织家长、教师、学生认真学习评价体系的有关知识,明确评价的作用及操作方法。

2.全面评价学生,监督学生,收集评价结果,统计分析,交流评价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3.调整细节,积累经验,对比、提高。

第三阶段:(2015年2月——2015年7月)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篇11

一、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内容

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小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是小学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明确培养目标,重视从细节开始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从课堂教学入手,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关注日常生活,重视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

根据行为心理学家对小学阶段学生的行为分析,7—12岁是一个人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小学生只有在良好的行为指导下,才能学会正确的思考、形成正确的认知、发展成一个思想健康、行为习惯良好的人。而在我国7—12岁的孩子正处于小学教育阶段。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良好的习惯主要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的学习习惯、礼貌的行为习惯、得体的礼仪习惯等。针对小学生来说,良好的习惯就是在生活习惯上能够做到早睡早起、讲究卫生、吃饭不挑食、生活不攀比等,在学习习惯上能够上课前预习,准备好上课用品,上课期间专心听讲,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课下认真完成作业,做好课后复习等,在行为习惯上能够积极锻炼身体、热爱劳动、乐于助人、保护公物等,在礼仪习惯上能够文明有礼、尊老爱幼、与同学友爱互助等。

根据行为心理学家的研究,小学生良好的习惯的养成是由一定的时间规律可循的。一个人坚持一个行为超过21天就会把这个行为转化为习惯,坚持超过90天,习惯就会成为固定习惯。在培养小学生零号行为习惯时,一定要遵循小学生的行为心理特点,把握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一个行为坚持的前7天,这个行为处于可以、不习惯阶段,但是慢慢地坚持超过7天到21天的时候,这种行为就会达到刻意、自然的阶段;到21-90天之后,行为习惯就是成为一种固定的、不刻意的行为习惯。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会影响孩子一生。

小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系统的养成教育过程。在这个漫长艰难的教育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一系列的养成教育工作要遵循学生心理规律,利用各种生活中的有利因素,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养成教育。

二、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措施

作为小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遵循养成教育中学生的行为特点和心理特点,运用的巧当的教育方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指导和培养,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养成教育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明确的培养目标有利于学校开展养成教育。

明确总的养成教育培养目标,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在培养过程中还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根据学生的个人实际情况确立每个学生的具体培养目标。明确总体养成教育目标之后,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育形式进行习惯培养。例如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对良好行为习惯进行教育宣传,在教学中培养孩子良好行为意识。利用主题班会、少先队活动等活动,教师通过良好行为习惯的故事、图片、视频等方式,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自己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良好行为习惯意识,在思想意识上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坚持养成良好习惯。

(二)明确的习惯标准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养成。

由于小学生年纪小、自我约束力差、辨别是非能力不足等特点,在养成教育过程中学校对学生提出的要求须明确,一个明确的习惯标准是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基础。小学生对很多事物的热衷只靠一时兴趣来维持,很难达到长久养成习惯的目的。所以,在养成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孩子明白如何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哪些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哪些是不应该学习的不良行为习惯,懂得如何做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栏、走廊、教室墙壁等空间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例如在学校宣传栏宣传良好行为习惯学生的事迹,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在学校走廊张贴《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等,充分发挥这些行为规范、要求的作用,在迁移默化中引起学生对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视,在学校层面重视养成教育的推行。还可以发动学生组成良好习惯管理小组,发挥孩子之间的监督作用,让孩子在学习生活中能够自觉的监督自己和他人。

(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重点内容。

在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中,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养成教育重要一环。学习是伴随学生未来一生的大事,这就要求教师抓好课堂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生活中提高学生的行为习惯。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课前学习习惯、课堂学习习惯、课后学习习惯。在课前,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习惯,准备好学习文具、积极进入课堂学习的状态等课前习惯。在课堂上,教师要培养好学生上课坐姿端正、认真听讲、积极记笔记、积极发言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后,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复习、认真做作业、自我检测的良好复习习惯。在学生做作业时,要培养学生书写规范、格式正确、做后检测等良好习惯。例如在语文阅读时,要培养孩子眼到心到,朗诵有感情等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坚持从点滴做起是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必由之路。

在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上,要做到从点滴做起,在细节上培养学生日常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是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所以,在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培养时,要从点滴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在校园打扫中,培养孩子看到垃圾要随手捡起,并按照垃圾分类原则教给孩子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在放学的列队回家时,教给孩子要有序排队,遵守学校的作息习惯,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有序的离校。习惯往往具有迁移性,学生养成一种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其他行为习惯的养成。例如孩子在学校养成了主动与生长打招呼的良好习惯,到日常生活中就能够有礼貌的待人接物。

(五)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要发挥教师的示范榜样作用。

小学生由于年纪小,好奇心强等特点,学习心理中有很强的模仿倾向。在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很好的发挥榜样作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模仿对象。例如,教师在学校教会孩子主动问好交流,在潜移默化的相处中,学生会模仿教师,养成见到师长主动行礼问好的行为习惯。在课堂结束后,教师主动收拾讲桌和讲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模仿教师,主动上下课收拾好自己的学习用具。这些行为习惯都是通过教师为学生树立榜样来培养的,通过后期教育强化,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能很好的在孩子中扩展开。

总而言之,小学生由于自己独特的年龄阶段,具有辨别力差、模仿性强、自制力差等心理特点,决定了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相互配合的系统性的工作。在这个漫长的养成教育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配合积极有效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根据每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从学校教育的点点滴滴做起,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小学生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张敏.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3.34-35

上一篇:我们相约去野炊小学二年级作文下一篇:公司员工的个人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