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养成好习惯

2024-10-08

教育孩子养成好习惯(通用10篇)

教育孩子养成好习惯 篇1

如何教育孩子养成好习惯?

好习惯,给孩子一生的财富我国著名青少年教育家孙云晓先生曾说:“好习惯对儿童来说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是终身的财富,是人生的格调”。因此,作为父母,一定要在孩子的习惯培养上下大功夫。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生活习惯 生活是人生第一课,也是最基本的课程。生活习惯的好坏,不仅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而旦也是幼儿综合素质的体现。它包括饮食、起居、排便、卫生等习惯,做到按时睡眠、起床,不挑食、不偏食、细嚼慢咽,饭前便后正确洗手、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等。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适当为孩子立规矩,如:玩具玩完后必须放回原处,逐渐养成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和爱清洁、讲卫生、有条理的好习惯。

二、文明礼貌习惯 礼貌看起来是种外在行为的表现,实际上它反映着人的内心修养,体现一个人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识。父母要教育孩子学习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等。同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文明举止,见人要热情打招呼,别人问话要先学会倾听,并有礼貌地回答,保持服装整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三、道德习惯 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幼儿才能和别人友好相处,积极追求美好的事物,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具有高度责任感,将来才能成为社会上成熟可敬的人。它包括各种行为规则,尊敬关爱长辈,不随地大小便,不损坏花草、树木,爱护公共财物,遵守交通规则,能换位思考、团结友爱等等。

四、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与幼儿的成材直接相关。它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学习好的孩子学习习惯都比较好,而学习不好的孩子多数并不是因为脑子笨,而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如:不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游戏,不需要父母的督促、陪伴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学习专心认真,经常进行广泛的阅读,知道珍惜时间,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等。

五、思维习惯 良好的思维习惯有助于孩子从正确的角度和方面思考问题,有助于孩子能力的锻炼、知识的获取以及运用所学知识灵活的解决问题。如:敢于接触了解新鲜事物,善于观察,勤于动脑,遇到问题能独立思考和解决。特别是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六、劳动习惯 要教育孩子爱惜劳动成果,孩子劳动不是为了创造财富,而是为了培养初步的劳动习惯,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要求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脱衣服、学着铺床叠被等。要帮父母干些家务活,如:帮助摆碗筷、擦桌、扫地、倒垃圾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培养孩子各种良好习惯的同时,父母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增长培养意识,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在进行培养时还要注意方式方法,坚持不懈,严格要求。

教育孩子养成好习惯 篇2

一、为人师表, 做学生的典范

“一年之际在于春, 一天之际在于晨!”刚接手这个班我就认识到了晨读的重要性, 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 七八岁正是他们在父母身边撒娇的年龄;正是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龄;正是他们好动、好玩的年龄。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 尤其是小学生, 他们在一开始, 各方面都模仿老师。正如魏巍在《我的老师》里写到的, “甚至连老师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所以要求学生做到, 老师必须做到。学生人小, 就如一张白纸, 他们的品行主要取决于老师的熏陶、教育和引导。

二、不断督促, 加强常规训练

所谓“教学”, 首先要“教”其次才是“学”。对刚入学的学生, 我就对他们进行常规训练, 教其怎样做, 并严格要求。首先训练学生正确的读、写、说、听习惯。读书要求学生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写字时不断提醒纠正学生的不良姿势;发言时要求学生认真、平视、大方、声音洪亮;听别人说话时, 要认真倾听, 要有礼貌不要打断别人发言。其次重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作用, 利用班会课学习《规范》, 平时按《规范》要求去做, 不断同《规范》对比, 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

三、多表扬, 夸出好习惯

老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要我说:“好习惯也是夸出来的。”每个班级的管理, 除了学习、纪律外, 卫生也是一大问题。一年级的孩子虽然小, 但在老师的督促示范下, 打扫得很认真, 也很干净。最让人头痛的就是卫生的保持, 刚刚还干干净净的教室, 一个课间过后就纸屑、垃圾袋遍地, 对此我专门指定学生课间去捡垃圾, 可前边捡后面扔, 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偶然一次我在班上表扬了一个自觉捡垃圾的同学, 一下子所有的孩子都能自觉捡起随时发现的垃圾, 卫生情况明显好转。接着我又接二连三地表扬那些能主动把垃圾扔进果皮箱的同学, 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卫生问题。

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篇3

一、好习惯要在生活中培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孩子习惯形成的摇篮。6岁前的儿童主要生活在家庭中,家庭生活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有一个小朋友叫阳阳,由于父母工作繁忙,阳阳从小就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对阳阳非常宠爱,对他总是照顾得无微不至。阳阳进入幼儿园时,还不会独自上厕所,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睡觉……阳阳在生活中根本就没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时候,阳阳的父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把阳阳接到家中,对阳阳进行生活习惯的训练。

由此可见,生活即教育。父母应该积极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宜的家庭环境,同时,在行为、举止和谈吐等方面也要给孩子树立最好的榜样,讲话时要注意礼貌,举止要文雅。如果能够经常这样以身作则,孩子会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获得最佳教养,良好习惯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

二、好习惯要在实践中培养

在实践中养成习惯,要不断身体力行,使习惯成自然。陶行知先生主张在做中养成习惯,即在实践中养成习惯。他在《教育的新生》一文中写道:“我们所提出的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

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说某人没有养成多少好习惯的意思。比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说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说李四表达能力不好,就是说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的习惯。因此,好习惯养成越多,那个人的能力就越强。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的好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过程,是严格训练、反复强化的结果。现代控制论创始人、美国著名数学家维纳,在回忆父亲对他早期学习习惯的严格训练时说:“代数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困难,父亲的教学方法是每个错误都必须纠正。他对我无意中犯的错误,第一次是警告,如果我不马上纠正,他会严厉地训斥我一顿,令我‘再做一遍’。我曾遇到不止一个能干的人,可是他们到后来一事无成。因为这些人学习松懈,得不到严格纪律的约束。我从父亲那里得到的正是这种严厉的纪律训练。”父亲严格的训练,终于使维纳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成为誉满全球的科学巨人。

三、要抓住教育的关键期

自从奥地利动物心理学家洛伦兹发现动物行为发展的关键期,并荣获诺贝尔奖后,人类广泛地开展了对自身各种能力与行为的发展关键期的研究。

特别要提醒的是,要使孩子养成一种好习惯,父母一定要注意孩子第一次出现的行为。例如,孩子第一次骂人的时候,并不是道德问题,而是觉得好玩。这时候,孩子会观察父母或其他成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如果成人的态度是冷淡的、严肃的,孩子就会明白:“大人不喜欢我的这种行为。”由此,他会减少这种行为。如果这时有成人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出赞扬、夸奖或者高兴地笑等反应,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行为是受到成人喜欢的,由此,他会增加这种行为出现的频率,从而养成不良的习惯。因此,父母一定要注意抓住教育的关键期来教育孩子。

父母在培养孩子好习惯的同时,更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养成不良的习惯。因为坏习惯一旦养成,就具有自然的驱动力和心理惯性,有时候就算没有外部条件,习惯行为也同样可以做出。许多孩子有时候知道自己有不良的习惯,但是往往控制不住自己而重复不良的习惯。这时候,父母要帮助孩子抑制和纠正坏习惯。以下几个步骤可供参考:

帮孩子养成交友的好习惯 篇4

“我确实很希望孩子有很多好朋友,但是又有些担心他交朋友,因为有的孩子不适合做朋友”,很多家长们对孩子交友这个问题都有这样的困惑。孩子交朋友是好事,因为朋友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能丰富孩子的生活,陪孩子走过每一段过程。但是不加区别地交朋友是不利的,中国的古语早就有“择益友而交”这句话,因此父母在鼓励孩子交朋友的同时,也要和孩子一起分析每个朋友,让孩子选择好的朋友来交往。

赵妈妈一直很为女儿朵朵的好人缘骄傲,因为朵朵无论是在小区还是在学校总有好多朋友,大家都喜欢她,赵妈妈觉得很放心,女儿将来的路肯定越走越宽,“朋友多了路好走”嘛!不过,最近赵妈妈发现女儿有一些不对劲儿,好像一下子变得爱美起来,早晨起来本来20分钟就能整理好仪表,现在要磨蹭到40分钟,而且还偷偷用自己的化妆品。周末逛街时,总央求自己给她买衣服,虽然她的衣服已经很多了。

一天晚上,赵妈妈旁敲侧击地问朵朵最近怎么这么爱漂亮了,朵朵天真地说,好朋友玲玲每天都打扮得很漂亮,有好多美丽的裙子,玲玲告诉她说,漂亮的女孩才有人宠。赵妈妈一听,马上明白了女儿交的这个朋友不适合她,只会让女儿朝虚荣方向发展。

赵妈妈开始重视女儿的交友了,和女儿分析她的好朋友慧慧和玲玲到底哪个好。女儿开始细数慧慧的优点:穿着有点朴实,但待人很热情,学习又好,大家都喜欢她;玲玲有好多漂亮的衣服,穿得像个小公主,但是学习不好,大家还是比较喜欢慧慧。分析完之后,女儿知道了不能听玲玲的话而只顾打扮了。这件事后,赵妈妈特别注意女儿的交友,每次女儿有新朋友了,都会和她一起分析这个朋友怎么样,值不值得交往,让女儿在拥有好习惯的朋友中间成长。

如何帮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篇5

第二,在指定的做作业和复习功课的时间内,必须集中精神,用奖惩的方法逐天训练,直到孩子能自觉坚持。家长要注意,这项训练一定要做,特别是要训练那些做功课马虎拖拉的孩子。

第三,每天放学回家,必须完成当天的作业,在一段时间里,家长要做到每天检查,定期和教师联系,直到孩子养成习惯。

第四,每天放学回家,必须复习当天在学校学过的内容,在一段时间里,家长要做到每天督促,直到孩子养成习惯。复习其实挺重要,复习容易帮助孩子把今天的知识和明天要学的融会贯通。

第五,在做作业和复习功课的时间内,必须抓紧时间不拖拉,用奖惩的方法逐天训练,直到孩子能自觉坚持。

第六,对所学内容必须充分理解,不应死记硬背而不求甚解,在一段时间里,要逐天询问孩子当天所学内容的要点,帮助孩子养成理解的学习习惯。每天询问孩子上课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去推动孩子的理解习惯的养成。每天家长对孩子进行这样的训练,就能有效地帮助孩子抓住他上课听的核心内容,这对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包括掌握知识的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家长开始对孩子进行这种训练的时候得下点功夫,要天天跟孩子讨论才行。

第七,做作业一丝不苟,对学习严谨认真,用奖惩的方法逐天训练,直到孩子能自觉坚持。孩子做作业的认真态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品质,要做好相关的训练。

教育孩子养成好习惯 篇6

畅畅在学习上出现的问题是从二年级下期开始的,主要有如下三个:

1、不完成作业,不及时改错;

2、上课不专心听讲,不抄笔记;

3、对于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从态度上抵触,不配合。

教育孩子养成好习惯 篇7

我相信, 在每个孩子心里装上这台阅读习惯的发动机是我们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愿望。当然, 为孩子们注入成长的动力源泉, 帮助他们打好精神的底色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 怀揣着“让每一名学生都具有成就美好未来素质”的理想, 遵循着“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的原则, 我们扎实地开展了阅读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

一、实施“爱读、会读”十大举措

爱读, 是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会读, 是掌握阅读的方法。这两点恰恰是养成阅读习惯的前提。为此, 我们有针对性地推广和落实了十大阅读实践举措:

1.中低年级课前不预习, 以保证学生阅读学习的新鲜感。

2.创建具有22种基本流程的、灵动的“五环高效”教学总模式及不同学段不同课型的教学变式, 出台《生本高效教学策略实施指导意见》。

3.注重创设恰当的体验性阅读活动, 通过角色、情境、想象等体验性阅读活动,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加深学生的阅读理解。

4.注重识字、阅读、习作方法和策略的指导。

5.强化言意兼得, 注重读写结合。

6.运用阅读期待, 适时引领学生从一篇文章走近一位作家、一本好书。

7.高年级增加阅读理解部分的考核比重。

8.一年级取消综合试卷考核, 进行主题学习成果汇报展示, 使学生在宽松的心理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 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9.教师做学生阅读的同行者, 走进学生的阅读世界, 通过“我们讲故事”、“我们读故事”、“我们写故事”等活动, 陪伴、引导学生亲近阅读、喜欢阅读、热爱阅读。

10.家校联动, 助力阅读习惯养成。

二、制定阅读习惯培养和阅读能力提升规划 (简称33555规规划划)

苏霍姆林斯基说:“无限地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教育信仰的真谛。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 只要有为教师和学生的精神成长而准备的书, 那就是学校。”这是告诉我们:阅读是学校最重要的活动。实践中, 我们把阅读习惯培养和阅读能力提升作为学生学习习惯和能力培养的突破口。

实践1——常规“三读”。

每天早晨, 我们的师生会一起诵读经典;到六年级, 每个学生都会参加解读校史的活动;每个年级都坚持进行儿童文学作品的赏读, 为此, 在实践中还生成了教师为学生量身定制的班本文学课。

实践2——阅读三级跳。

一级跳:低年级大量识字促阅读。主要通过课堂自主识字、课后生活识字、亲子阅读识字、诵读随文识字, 力争达成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的目标, 扫清阅读障碍。

二级跳:中年级习惯养成促阅读。主要通过自主阅读、师生共读、亲子阅读、教师导读,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力争达成基本养成阅读习惯的目标。

三级跳:高年级拓展运用促阅读。主要通过课内拓展阅读 (教师编写个性化教材) 、课外实践运用 (学生编写的班本教材, 自办报纸、杂志, 个人创作, 儿童文学形象装扮, 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等) , 评价促进应用, 巩固阅读习惯, 力争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

实践3——阅读五个一。

每天坚持课外阅读一小时。

每周一节阅读课, 进入课表。

每月一次阅读汇报 (以班级为单位) 。

每学期一场与作家面对面的互动读书报告。

每学年一本学生文集 (以班级为单位, 包含每一名学生的得意之作) 。

实践4——阅读五强化。

营造阅读环境 (如班级读书角、走廊开放书架和读书名言等) 。

精选各年级课外必读书目和推荐阅读书目。

进行课外阅读星级评价。

开展校园读书节系列活动。

进行阅读之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评选。

实践5——校本阅读实践五课型。

阅读汇报交流课。

课外阅读推荐课。

阅读实践体验课。

亲子阅读分享课。

儿童文学导读课。

我们从一个人成长与发展的角度思考、设计和开展了一些引领性、启发性的阅读实践活动, 不断地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把学生内在的、向上发展的欲望激发出来, 促进了学生学习力的形成和提升。

实践的效果如何呢?从两个方面来看:

1.量的结果。

2.质的结果。

一是达成了读书好的共识, 具备了读好书的能力, 养成了好读书的习惯。

二是学生自我教育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增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真正的学习是自主的学习, 而阅读恰恰就是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最佳途径。

三是长期的坚持让我们看到, 学生更有气质和修养了。这也很好地验证了那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

三、结语

新教育改革发起人朱永新教授说:“一个民族的竞争力取决于这个民族的精神力量, 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取决于他的阅读力量。因此, 一个不善于阅读的民族绝对不会成为一个有精神力量的民族, 也绝对不会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民族。”

试想, 如果我们在每个孩子心里都装上了这台阅读习惯的发动机, 那么, 不仅他们一生不会寂寞, 而且之于国家和民族也将具有特别的价值和意义。

因此, 走在阅读习惯养成教育实践这条路上, 我们乐此不疲!

接下来, 我校的王萍、宋斌、邢志敏老师和他们的学生, 分别代表低、中、高三个学段, 以“我们讲故事”、“我们读故事”、“我们写故事”为题, 具体展示我校阅读习惯养成教育实践的过程和成果。

附附:

我们讲故事

王萍

面对刚刚入学的孩子, 如何让他们亲近书籍, 在他们心中种下乐读的种子呢?受到邱凤莲老师写的《大声读给孩子听》的启发, 我找到了一个最易于操作的好办法, 那就是——找到好书, 大声读给孩子听。

低年级的孩子识字量少, 独立阅读的能力欠缺, 阅读的习惯还没有形成, 这时候大声读给他们听, 是引领他们亲近书籍、培养阅读兴趣的最好方式。用耳朵倾听美妙的故事, 给予孩子的是最畅快的阅读享受, 能使他们处于一种纯粹放松的愉悦状态中。

这是我们新一年入学之初对孩子阅读情况所做的统计:

每天中午12:50, 我们班的体委都会提前10分钟吹哨组织大家进教室, 班级干部提示大家, 两分钟之后王老师就讲故事了。这个时候, 教室里肯定会有孩子动作慢, 没有做好准备。没关系, 他们可以趴在桌面上, 可以坐好, 听到精彩的地方, 还可能会站起来, 这些我都不去管, 因为这是他们最自然的状态。我两天一个故事, 学校的午间音乐欣赏一开始, 就赶快讲, 讲到精彩处, 戛然而止, 就像我们小时候听评书一样, 总留个悬念, 让学生猜想故事的发展, 期待明天故事的结局。

就这样, 学生成了我最忠实的听众。每每把课内的知识学完了, 我也会“书接上回”, 再给孩子们讲上一段。我们边读边猜想故事的发展, 边读边讨论人物有趣的言行, 边读边续编故事的结局, 讲着, 说着, 笑着。我讲得入情入境, 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为了让乐读的种子得到更多的滋润, 家校合力必不可少。为此, 我下发了6封家长信, 与家长沟通读书的重要, 推荐了4本书, 与家长交流亲子阅读的方法。每学期的特色家庭反馈表中, 我都把读书作为好习惯养成的重要项目。每周总结孩子们的课外阅读情况, 不论他们读的字数多少, 我关注的是孩子是否乐于主动去读, 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家长达成共识。

就这样, 近一年的坚持, 回头望, 我们还真读了不少。

我惊喜地发现, 我读哪一本书, 几天之后, 班里的学生就开始热传这本书。当他们开始喜欢上看这本书时, 我又开始了新的“诱惑之旅”——再换一本书。

我把读过的书作为奖励, 借给在某一方面表现好的孩子。这时, 读的意义就不仅在于书本身了, 而是一种力量和赞美的传递。

班级建起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图书角, 奖励也换了方式——你优秀了, 便可以借书了。

孩子们有事做了——早入校的, 阅读课、自习课完成练习的, 大多数就捧起书来读。他们变得安静了, 懂事了。

做孩子们亲近阅读的引路人, 让爱上读书的种子在每个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我正走在路上。

我们读故事

宋斌

如果说第一学段的教师们通过努力, 在实践中有效地引领学生走上阅读之路, 为孩子们亲近阅读搭设了阅读课程的框架, 那么, 我们第二学段的教师则是在实践中努力让每一名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阅读, 让阅读成为学生们实实在在的一种习惯。

刚刚升入第二学段的学生呈现出这样的阅读特点:面对自己喜欢的题材, 有着强烈的阅读愿望, 但题材的范围十分受限, 阅读视野都集中在故事性强的作品上了, 并且在阅读中尚未形成深入思考的阅读习惯与能力。

帮助学生拓展阅读视野, 养成阅读中进行深入思考的阅读习惯, 形成阅读能力, 是第二学段的教师在课外阅读引领中的着力点。

经过实践摸索, 我开发了课外阅读的校本课程——我的文学课。

“我的文学课”由10个部分构成:

分享100个育心故事。每天一个滋养心灵的小故事, 总共100篇, 让学生对自己、对生活都有新的思考。

品读100篇经典文章。篇篇文质兼美的经典文章, 让学生感受语言大师的文字魅力。

领略100处名胜古迹。借用文字, 学生们可以领略大千世界弥足珍贵的精彩。

结识100个优秀人物。每篇千字左右的人物小传, 让学生了解每一个优秀人物成长的艰辛, 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

阅读50部经典著作。从文学名著到图画绘本, 从科普文学到人物传记, 本本精彩的作品, 在好书推介会、阶段读书分享会、班级读书交流会上, 成了同学们交流的话题。他们的阅读视野更加开阔, 他们的阅读品位得到了更快的提升。

创作100篇文学作品。不知不觉中, 学生们已经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文学创作, 很多同学的作品已发表在各类报刊杂志中。

观看20部经典影片, 走近10种传统文化, 学唱10首经典歌曲……

其实, 这些也是阅读, 只不过阅读的方式特殊。这令学生的阅读内容更加丰富。

下面, 我以“100个育心故事”为例, 介绍具体的操作情况。

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 而“100个育心故事”正是以兴趣作为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的。它能唤起学生阅读的热情, 使学生产生阅读中思考、阅读后表达的需要。

1.总体操作。

教师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整理100篇能够浸润心灵、文质兼美、并足够吸引孩子阅读的故事。学生每天都会充满期待地迎接每一个故事。而这, 便是学生雷打不动的语文个性化作业。学生只需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 写下自己的感受即可。第二天的语文课, 在一名学生的组织下, 同学们有序地朗读故事, 分享感受。

2.具体操作。

在这项阅读实践活动中, 为了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跟上队伍, 参与其中, 有所收获, 教师有意识地将活动的开展呈现出梯度。

第一阶段:低起点, 重示范。

在学生完成这种个性化作业的时候, 教师对学生作业质量的检查, 不设门槛, 只要写了即可。前10篇故事, 每天都是教师发给大家。第二天, 教师以组织者的角色出现在课堂上, 声情并茂地朗读故事, 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并引领学生分享他们的阅读感受。

第二阶段:生引路, 慢辐射。

运行一个阶段后, 课堂上的组织者由教师变成了学生。教师推荐各方面能力比较突出的学生做引路。慢慢地, 再辐射到每一名学生, 使学生都能成为组织者。

第三阶段:低难度, 稳过渡。

此阶段, 教师对学生批注感受的字数有了明确要求:不少于50字。这样的标准, 学生均能达标, 并能保持完成个性化作业的兴趣与期待。

第四阶段:增难度, 助提升。

大约在50篇故事后, 进入到了第四阶段。教师提出, 在感受中尽可能恰当引用平日积累的名言警句。这不是硬性要求, 而是一种深入引领与鼓励。这样, 就满足了不同阅读水平学生的能力提升需要。

3.达成效果。

一个又一个的育心故事, 为学生们搭建了平等、尊重的对话平台。学生的阅读能力、感悟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 甚至是语文综合素养都有所提升。同时, 没想到的是, 这一过程还吸引了一部分家长的参与, 他们每天都会在睡前与孩子共同分享阅读感受。

现在, 每天阅读一篇文章, 写下感受, 交流心得, 已经成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常态。我期待, 长久坚持, 学生语文学习的土壤上定会盛开美丽的鲜花。

我们写故事

邢志敏

学生1:我是六年一班的梁明阳。从五年级开始, 我们班就又出书, 又办报纸。书是邢老师编的《天使阅读与写作》, 在课堂上补充使用, 如今已经4册了。《天使语文周报》是我们办的——快乐的事、惆怅的事、搞笑的事, 都被同学们“发表”在班报中。当老师给我们发回的日记上标有“25+”的字样, 并附有一张“用稿通知单”的时候, 那个人就算是捡到元宝了。

邢老师特别了解我们的心思。她设计的晋级制吸引了所有同学的眼球——三张用稿通知单换一张新苗卡, 三张新苗卡换一张新星卡、能手卡、小作家卡……以此类推。每三张可以进一级, 级别越高, 我们当然就越自豪。说实话, 刚上五年级的我们特别爱读书, 但不太爱写作。《天使语文周报》一出现, 同学们就都发奋地读书、写作。邢老师的创意也成就了我们这些小书虫、小作家, 同学们的读写水平提高了一大截。

每当班报发下来, 同学们都兴致勃勃的去欣赏他人的文章, 找自己的作品, 当然我们还会有稿费赚哦!渐渐地, 写日记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我们班的这项活动还上了报纸, 报纸用一个版面来介绍我们自己办报的故事。为这事, 我们高兴了好几天。

学生2:刚才梁明阳说到稿费, 其实刚开始我没在意。可看到同学们一篇篇文章都上了周报, 都得到了稿费, 钱虽少, 但是自己赚的, 有得意的资本呀!我便开始奋战了, 稿费通知单对我来说太有吸引力了。渐渐地, 我上周报的作品越来越多, 稿费也多了, 生活中的小事我可以自己买单了, 感觉不错!慢慢地, 我开始享受写作带给我的快乐感觉了。再后来, 我有了信心, 也喜欢上了写作。我突然明白了邢老师的用意, 开始把心思真正放在了写作上, 而不是为了赚稿费了。我把稿费通知单夹在本子里, 珍惜它, 感谢它。现在, 早到校的时候, 你就能发现另一个新花样, 这就是我们班正在进行的“话题·百字”活动。虽然只需几分钟, 但“话题·百字”中细腻的描写让我们初步学会了怎样把文章写得引人入胜了。

学生3:我和笑语的想法不一样。我关注的是晋级。自从我得到第一张新苗卡, 我就发誓, 一定要争取得到新星卡的前三名。每次日记发下来, 我都会迫不及待地打开, 期待着用稿通知单。但当我拿到三张用稿通知单的时候, 已经有4个人在我前面拿到了新星卡。但我还是继续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 一段时间后, 我第二个拿到了能手卡。我希望早日得到小作家卡, 这也是我最近的梦想。

学生4:和他们两个不一样, 值得我骄傲的是我的新职务。记得邢老师刚开办《天使语文周报》时, 我对自己的文章能否上班报没信心, 但我依然渴望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报纸上。在老师的鼓励下, 我用心、用情、用发现的眼光记录着生活中的感动瞬间。渐渐地, 我的许多文章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 并顺利出版了全班第一张个人专刊。当我看到本期人物里面的照片和整个一个版面都是我的作品的时候, 真是激动万分。后来, 我荣幸地和我班刘天琪同学分别成为《天使语文周报》的主编和副刊主编, 可以为大家做很多事情了。再后来, 我的小说《雨城》也完成了。

学生5:我写小说的灵感源自于杂志中的连载小说。当我完成了第一集1000多字的小说, 受到邢老师的好评和鼓励时, 我脑子里只有完成小说这个想法。每天我都在积极的构思、想象。待我的第一部小说出版后, 我成了我们班的名人。我班记者采访了我, 还被邀请参加我们班“天使新闻会客厅”的采访。更要感谢葛瑞德的爸爸, 张笑语、李宣泽、朱志盈的妈妈给我写的序和贺词。同学的家长也是我的粉丝, 他们和我的同学一起读我的小说。所有的这些都成为我继续写下去的力量。从此, 写小说成为了我的一种习惯。只要有时间, 我就可以“奋笔疾书”。半学期后, 我的第二部小说出版, 又一次在全班掀起了读我小说的热潮。

学生6:一说起小说, 我的话就多了。五年级刚刚转学到我们学校, 同学们总是写日记, 而我却手足无措, 常常是硬着头皮写。每天语文课有课前三分钟的佳作欣赏, 听同学们写新鲜事, 慢慢地, 我就摸着些门道, 后来就爱上了写作。胡尔海的小说一出现, 我的小说《时光穿梭》的构思也有了。现在, 我终于把它完成了。如今我的新目标是, 争取写出更好看的小说。

学生7:我写小说的起因要从胡尔海说起。当胡尔海出版了第一本小说的时候, 一股无名的念头涌上我的脑海。在《天使语文周报》上发表已经不能满足我, 我也要像他那样出一本属于自己的书。从此, 我就开始创作属于我的那一本。妈妈、爸爸没时间, 我就自己写在本上, 再一个字一个字输到电脑里, 写着我的小说《冰与火的交融》。现在, 我每天仍然不倦地写着, 仍然抱着之前对小说的热情和梦想。

学生8:我的小说要从我们班假期作业超市说起。假期, 老师让我们自选作业, 我选的是“我笔写我心”的作业, 我也要写小说。对我来说, 这是一个很高的目标, 我要尝试着去完成。

刚开始写小说的时候, 我每天都冥思苦想、绞尽脑汁, 写的速度也很慢。但渐渐地, 我发现写小说并不像我想象中那么困难, 我还对它有了兴趣。每天我都把写完的手稿交给妈妈, 让妈妈把我辛勤劳动的成果敲在电脑上, 妈妈成了我的第一个读者。就这样, 我和妈妈坐在电脑前, 把我的小说梦一点一滴地变成现实。嘿嘿, 写小说真是一件快乐的事。

学生9:我是他们的粉丝, 但我和他们“走”的可不是一条路。我小说的题材是完全来自于每天真实的生活, 就像杨红樱笔下那顽皮又不失可爱的马小跳们一样。我也将班级中我身边的人——老师、朋友和对头——一一描写了一遍。我的小说叫《四大魔女与四大天王》。如今拿起自己的小说, 看看自己曾经做过的丢人事, 瞧瞧和对头以前吵过的架, 想想和朋友一起度过的欢乐时光, 突然觉得这不只是自己文采的一种表现形式, 也是一份最宝贵的回忆。

这是孩子们的写作故事。我从激励、指导学生“习作—发表”中验证了需要、兴趣、习惯的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学生确实把写作当成了快乐的事。阅读的收获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课内我们精讲、精练, 在各个学段实现有效的扩展——这是重视输入;课外我们尊重规律, 研究学生的动机、需要、兴趣、能力之间的关系, 通过个性作业和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重视输出。力图构建我们自己的“第一学段—讲故事、第二学段—读故事、第三学段—写故事”的阅读体系, 让学生亲近阅读、喜欢阅读, 直至热爱阅读。

教育孩子养成好习惯 篇8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马冠生等开展的两项大型早餐调查结果表明:

* 全国性早餐调查显示,3.7%~4.3%的城市居民有不吃早餐的习惯。

* 1998年和2008年,针对广州、上海、济南、哈尔滨4个城市做过儿童早餐调查,调查表明,每天吃早餐的儿童比例,已经由1998年的84.7%下降至2008年的79%。

* 上述4城市研究中,2008年甚至有2.6%的儿童完全不吃早餐。

* 上述4城市儿童的早餐中,奶类、豆类、谷类、肉蛋类食物的食用比例都有明显下降,蔬菜水果也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奶类和豆类食品的食用比例由1998年的69.1%下降至2008年的50%。

* 上述4城市调查,2008年时,有78%儿童的早餐营养并不充足。

你吃早餐吗?吃饱了吗?你早餐吃肉和蛋吗?你的早餐含水果和蔬菜吗?你的家人吃早餐吗?他们吃饱了吗?你的家人早餐吃肉和蛋吗?你的家人的早餐含水果和蔬菜吗?……这排山倒海的问句,很多人恐怕只能弱弱地回答,因为太多的人忽视了早餐的重要性。

父母要从小帮助子女培养每天吃早餐的习惯,且要营造愉悦的气氛全家一起共进早餐。在进餐的过程中,父母亲应为子女树立正确的榜样,比如喜欢食物种类丰富的早餐,早餐尽量吃饱等。

意大利科学家们在发表在近年的《生物医学学报》杂志中阐述了早餐的重要性。这是一份重要的文献,由意大利营养基金会、儿科学会、饮食和临床营养联合会等多个专业学会共同撰写。该文献从提供能量、控制体重、对心血管的益处、改善营养状况几大方面阐述了规律早餐的益处。

迅速提供一日之晨的能量

经过漫漫长夜后,人们需要通过早餐来迅速获取能量。不吃早餐会使上午的活动受到明显的影响,体力活动时耐力会下降,脑力活动中表现得较为迟缓等。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充足的早餐往往意味着能够改善记忆力,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保障。

规律吃早餐反而不易长胖

减肥和控制体重的人担心吃早餐会更胖。但研究显示,日常进食早餐的人更少超重或是肥胖。而且对于正常体重的人,不吃早餐反倒容易引起他们的体质指数(BMI)增长。

* 美国一项有2万多名11~18岁的青少年参与的长期追踪研究显示,吃早餐频率较低的部分受访者BMI指数的增长明显超过了规律吃早餐的青少年。

* 瑞典一项涉及3万多名中学生的观察研究也表明,不吃早餐与肥胖的发生有着紧密的关系,尽管饮酒或是不运动等其他不良生活方式对体重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不吃早餐的影响更为突出。

* 一项名为“健康专业人士追踪研究”的项目对46岁以上的人群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在10年的追踪过程中,规律吃早餐的人体重增长超过5千克的概率比不经常吃早餐的人降低了23%,而且最初体重正常的受访者受益最为明显。

吃早餐有益心血管健康

每天吃早餐还有助于改善人体健康的一系列指标,尤其是在心血管健康方面。

* 吃早餐有助于调节胰岛素的分泌,提升午餐进食过程中人体对血糖的控制能力。

* 吃早餐可以降低血液循环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所谓的“坏胆固醇”)水平,这主要与人们从早餐中获得了较多的膳食纤维有关。

* 吃早餐的人们通常全天膳食中摄入的脂肪总量也较低,这有助于人体的脂肪代谢过程。

早餐可改善全日膳食营养质量

早餐有助于控制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这与改善了全天的膳食食物组成有着重要关系。早餐有助于确保人体获得较为充足的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通常,吃早餐的人往往能够在全天中摄入更多的膳食纤维,维生素,钙及其他矿物质,同时脂肪、胆固醇以及总能量的摄入会比较低。相反,不吃早餐的人们获得满足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可能性则会大大降低,尤其是各种微量营养素。来自Bogalusa心脏研究(一项基于双种族社区,即黑人-白人社区,从儿童期开始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调查)的数据显示,不吃早餐的受访者对于维生素A、维生素B6、维生素D、核黄素、叶酸、钙、铁、镁、磷和锌等多种营养素的摄入量甚至无法达到身体所需的2/3水平。

针对早餐的建议

不吃早餐,就意味着放弃了改善和维持身体健康的一次重要机会。丰富多样且营养均衡的早餐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的早餐应该是这样的:

1. 早餐应该注意营养均衡,需要提供足量的蛋白质(特别是优质蛋白)和一定量的脂肪,这样有助于调节食欲,增加饱腹感,避免午餐因为饥饿而过度摄入能量。我国营养学家更是指出,以中国人的早餐习惯,大部分人的蛋白质摄入量不达标,应特别注重蛋白质的摄入。

2. 早餐时可选择含有复合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面包、饼干、速食谷类早餐食品等。这样可以做到为人体迅速提供能量,同时也保障了在早餐后数小时内的持续能量供应。

3. 人们也要养成在早餐时通过蔬菜水果等不同的食品提供微量营养素的习惯。

4. 早餐应该由各式各样的食物组成,而且在一段时间(如一周)内尽量避免重复。人们不需要将早餐限定在单一的模式当中,而应该向午餐和晚餐那样,通过不同的食物选择来不断调整其中的营养组成,并提供各种不同的风味。

阅读链接:早餐所缺主要营养素扫描

安利纽崔莱营养讲师 某某

蛋白质:根据上述调查显示,中国人早餐蛋白质摄入不足。而中国居民膳食蛋白质推荐摄入量:轻体力活动75克/天(男性),65克/天(女性);中体力活动80克/天(男性),70克/天(女性);重体力活动90克/天(男性),80克/天(女性)。以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餐应占30%~40%,晚餐应占30%~ 40%的比例计算,那么,你自己的早餐缺多少蛋白质很容易换算过来了。

豆类:大豆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必需脂肪酸、异黄酮、植物固醇等多种植物化学物质。建议成年人每人每天摄入30?50克大豆或相当量的豆制品。可以在早餐粥里加入一些豆类同煮。

要让中国人全部改变目前大饼油条、清粥咸菜的早餐模式,可能有点难。如果你觉得有点难,也可尝试膳食补充剂,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轻松搞定。

纽崔莱R蛋白质粉:提供优质蛋白质;PDCAAS(蛋白质消化率校正氨基酸记分)为1,基本上能被人体完全消化吸收和利用 ;低胆固醇。

维生素C:针叶樱桃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维生素C含量最丰富的天然来源之一,而且富含类黄酮等植物营养素。正由于类黄酮的存在,使针叶樱桃中的维生素C能够更好地被吸收和利用。

纽崔莱R钙镁片:含独特的纽崔莱紫花苜蓿提取物,提供天然矿物质,并含珍贵的植物营养素;每片提供216.7毫克钙和108.3毫克镁。

纽崔莱R 倍力健R片:提供人体必需的14种维生素和8种矿物质,另含6种纽崔莱天然植物提取物,具有免疫调节和增加骨密度的保健功能。

怎么样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篇9

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学习的良好保证,但是很多孩子的学习习惯较差,如何扭转?那么,怎么样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怎么样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2岁之前就让孩子开始各种学习,建议家长教孩子读书、素描、绘画、外语、乐器等。任何手边的东西都可以作为学习的工具,小到一个玩具,一支铅笔。 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实际效果,千万不要丢给孩子一本书,然后自己转身离开。孩子会因为有父母的陪伴而感到快乐,多花点时间陪伴孩子会使学习过程充满乐趣。 当你的孩子从学校带回了家庭作业,应当要求他(她)一回家就做作业。完成作业之后才能出去玩。如果孩子不能按照你的要求回家就写作业,你可以给他(她)一小段时间来适应。小孩子会比较乐意在你的指导下完成家庭作业。这个过程需要家长长时间的坚持,坚持就会有回报,不是吗? 当你的孩子越来越成熟,你可以稍稍减少对他(她)的学习的监督,比如小学5、6年级或者初中1、2年级的孩子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你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什么都管,事无巨细,这样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但是你仍然要仔细检查孩子的作业,监督孩子做好学习计划,安排好自己的学习进度。 当孩子上了初中或者高中,就应当减少经常提醒孩子做作业的事,而是看孩子如何反应。看看孩子是不是能自觉完成作业?如果是,那么恭喜,你成功了。如果不是,你必须严厉地批评他(她),并且要求他按照要求完成并履行自己的责任,直到他(她)能自觉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为止。在此期间,你需要不停地提醒他(她)。 教给孩子一些成功的学习方法,以帮助他(她)完成越来越艰难的学业。 如: 1、制作一个任务表,为长期的学习计划设定时间表。 2、为需要记忆的内容制作一些卡片,上面可以写上单词、概念等等,并且放置在最显眼的地方。 3、考前3天就提醒孩子复习,效果最好,不要临时抱佛脚。 4、将需要学习的内容划分为几个部分,分清难点和重点,而不是没头没脑一把抓。 5、建立一个学习小组,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和同学一起学习。 6、找一个像样的家教引导孩子学习。 注意事项 多和老师交流孩子的学习状态,了解孩子的心理,知己知彼,才能对症下药。 多和孩子谈心,孩子对你的信任是教育孩子的先决条件。 怎么样让小孩喜欢学习 1、快乐,是学习最好的内在动力。 快乐,是学习最好的奖励。孩子学习好了,给予什么样的鼓励和奖励呢?和很多家长普遍实行的奖励措施不同,我认为是让孩子自己体会到学习本身的快乐。 就如同我们大人做一项事业,也如同运动员进行一项比赛。是的,过程可能是困难的、艰辛的、甚至是痛苦的,需要身体和智力的付出,但如果这项事业和运动,是你所喜爱的,那么,你就会享受这个过程,体会到其中带来的成就感。 学习也是一样,我们过多地强调了过程的艰苦,而忽略了学习应该是孩子很喜欢的事物。老师和家长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帮助孩子建立学习的兴趣,引导孩子从学习中体会到快乐,而不是手把手教具体的知识。这有没有可能呢?当然有,就是还原学习的本质,不是分数,不是名次,而是使自己充实,使自己快乐。 我们都知道,内在的动力是最大的动力,那么,如何引发这内在的动力呢?就是让孩子找到学习的快乐。 快乐的刺激,最容易让孩子印象深刻。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快乐的刺激很容易让孩子产生愉悦感,而持续的愉悦感就会形成学习的习惯。 有时候,听到很多家长感慨,“如果孩子像喜欢玩游戏那样学习,就好了~”。其实,还真说到点子上了,学习是可以让孩子产生类似游戏的愉悦体验的,只要引导得当,真的有可能让孩子像喜欢玩游戏那样喜欢学习。 而在心理学上,也早就印证了这一点。从自己的经验,我们也可以轻易地知道,当我们焦虑和充满恐惧的时候,往往不能好好的思考、感知和表达。而在一个令人愉悦的环境里,则很容易产生创作的灵感,和伟大的创意。 2、找到自己,找到学习的源头。 那么,怎么找到学习的快乐呢?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最关键的,是找到自己。 其实,仔细想想,分数和名次,都是给别人看的,和别人比较的。都不是针对自己内心的,更不用说来自师长的表扬和物质的刺激了。 这么说吧,所有的这些,都是不可持续和不能深入内心的。表扬和奖励,只能越多和越重,才能产生刺激作用,而很容易让孩子的学习导向产生偏差。甚至,让孩子的价值观有误导。譬如,不给奖励就不做事,不哄着就不好好工作,这将给孩子带来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 有一个肯尼亚电影,叫做《一年级生》,讲述一位老爷爷,上一年级的真实故事。很多人都不理解,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家,还去学ABC干什么。 其实,那才是学习真正的意义。就如同中国古代的那句话“朝闻道,夕死足矣”,很多人理解这句话是说找到人生的真谛,而我则以为,这是讲学习应该是人一生中最大的快乐,应该从幼童持续到老年,直至生命的结束。 如何帮助孩子找到自己——这看似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其实,非常简单——说白了,就是发现孩子的天分和兴趣。怎么发现呢,就更简单了,就是发现孩子的不同。或者说,孩子的不同,就是孩子的特点,就是孩子的天赋。 很多父母特别怕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不同,尤其是和那些所谓的优秀的孩子有什么不同。譬如,很多家长经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是个标准的“好孩子”,不够乖巧听话,不热爱阅读,不爱学习,而忽略了孩子独有的个性和特征。 要知道,根据自己孩子的个性和特征,去寻找孩子的优点,发现孩子的兴趣,才是学习的正途。而不是把孩子塑造成他本身就不喜欢的那个模型,孩子自然不喜欢,不高兴,不快乐。当孩子不开心的时候,学什么都学不好。 找到了快乐学习的根源,就好解决每个阶段的学习问题。即便是基础教育阶段,快乐学习也应该是学习的最佳方法。 3、从具体的形象入手,不要太抽象,更不可说教。 在学习的过程中,譬如让孩子认识颜色,大致有三种方式:1、最好的方式,是从具体的事物中让孩子感知树叶的绿色、花朵的红色、果实的橙色等。2、只是在书本上的图画标出的颜色说,“这是红色,那是绿色”。3、当然,最不可取的方式,是仍给孩子一本色卡,说“好好学习颜色”。 第一种方法,就是从具体到抽象,让孩子体会到一种发现的快乐,也是学习真正的作用——换句话说,我们认识颜色,是为了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而不是在考试中标的对。第二种,则是现在最为普遍的课本学习了。而第三种,最为错误,不仅不促进孩子学习,反而会让孩子厌恶学习。 4、要经历时间,让孩子自己去体会发现的快乐。 很多老师和家长,过于关注结果了。恨不得孩子一下子就掌握住要学习的知识,而且每次考试都不能错,得100分。而且,还发明了很多的速学的方法,来让孩子尽快掌握。 但是,学习必须要经历一个过程,就像孩子学习走路一样,不可加速。如果人为的加速,是要出问题的。正如学步车一样,只能让孩子难受,身体受损。 有一次,我在一个钢琴培训中心,看到一个广告语:让孩子十五分钟学会弹钢琴。这真的让我错愕到哑然失笑,如果十五分钟可以学会,那这还是音乐吗? 我不禁想起曾经有一阵很流行“傻瓜系列”的书籍,比如傻瓜学电脑、傻瓜学英语、傻瓜学厨师等等,不教原理、不教知识,只教记忆,以至于闹出用“好肚子是油肚子”来记忆“HOW DO YOU DO”的笑话来。 是的,只盲目追求结果,追求速度,就是把孩子当作傻瓜,当做机器。你愿意吗? 当孩子要学习某种知识和技能时,要充分给予孩子自然地认识时间,除非他感觉准备好了,否则不要试图强迫他更快一点。当孩子准备好了之后,他会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情。 只有这样,学生和老师才都能够获得最大的乐趣,取得最大的进步。 5、犯错是学习的必然过程,掌握自我改正和学习的能力。 当孩子向你兴高采烈地讲述刚从书本上看到一个故事,中间出现了读错的词语;当孩子画了一幅画在上面写着“送给妈妈,我爱你”,但写错了一个字;当孩子兴致勃勃地摆弄一个模型,马上就要搭好却摆错了一个模块…… 你会怎么做呢?是在过程中马上指出孩子的错误,让孩子马上改正呢,还是先和孩子一起享受事物所带来的兴奋和快乐?这就是一个考验。 要知道,孩子的骄傲和自尊是非常强烈和敏感,同时,也是非常脆弱的。我们必须非常非常小心,不要去伤害它,尤其是当我们出于好意的时候。我们要相信,在没有监督,没有压力,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孩子能够自己发现并纠正错误。 同时,孩子自己去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是他的权利之一。也是最为正常和有效的学习过程,甚至,是一种只能属于他自己的快乐。就像我们在玩一个新游戏的时候,肯定也不想有在旁边指手画脚一样。 当孩子需要你的时候,你才出现,才给予孩子想要的帮助。当孩子遇到一个问题,主动寻求帮助的时候,也是他打开了吸收知识的大门的时候,自然也是掌握某种知识的最佳时期。可以说,此时的学习效果,强过课堂上专门听讲的很多倍。

教育孩子养成好习惯 篇10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各位家长:您们好!

很多的故事和例子告诉我们“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很高,在家庭中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极其重要的。家长们,从以下几点做法给您们参考:

一、现在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的关怀、爷爷奶奶的呵护中长大,备受至爱,事事顺心,因而,缺乏一种耐挫力。表现为听得进表扬,却听不进批评,偶尔考试成绩不佳便会经受不起,失去自信心。为此,家长有必要培养孩子的耐挫能力。在家中,有意识地让孩子经受一些小小的挫折,并鼓励他自己克服。例如:父亲与孩子下棋,有的父亲怕孩子输后哭闹,因而故意让他一回,孩子赢了,虽然不哭了,久而久之,孩子只能赢得起,却再也输不起了。有的父亲则不然,真刀实枪与孩子干,第一回孩子也许输了,但第二回,第三回情形也许会出现变化,孩子也会想尽办法对付父亲,表面看来似乎赢了一盘棋,实际上培养了孩子不仅赢起得起,更输得起的好品质,为他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现代家庭,孩子在家中唯我第一,生活圈狭小,因而容易出现气量小的毛病,常常表现为心中只有自己而无他人,往往看自优点,看别人缺点,甚至拿自己的优点比别人缺点,比较自私。因此,家长必须耐心地培养孩子的“肚量”多带孩子去一些公共场所,让孩子与同伴们一起游戏,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孩子心胸开阔,豁达乐观的性格,孩子小时候就有很好的“肚量”,为他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因为鸡肠鼠肚的人往往是自寻烦恼,一点儿事就钻了牛角尖。关于这些都是家长要在平常的生活中,点点滴滴给孩子灌输的。我想,我们老师也好,家长也好,尽量地多做一些好的事情,多说一些好的事情,你要不断地跟他说,要好好学习,把书念好,要尊敬长辈,对人有礼貌,不要自私,要帮助别人„„„„千万别太宠他,让他以为自己最大,这样盲目地自大,长大后,如果人际交往方面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你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三、现在的孩子,在家中一切均被安排得妥妥贴贴,根本用不着自己去努力,去进取。久而久之。很容易使一些孩子缺乏进取心。其实,家长也不可忽视培养孩子的进取心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肯定孩子的才能,如孩子确认要干某件事时,做家长的应给予支持肯定,相信孩子的才能,并鼓励说:“你行,你真行。”这样,孩子会倍受鼓舞,努力进取的决心可想而知了。其次,当孩子有些失败时,尽量不要训斥孩子,而是耐心细致地给孩子找原因,分析情况,确定改进方法。试想,如果孩子稍有不顺父母就谴责,这样的孩子日后他的进取心会上哪儿呢?第三,对于一些特别胆小怕事的孩子,家长应多加鼓励,少批评,但不等于不批评,让他们通过努力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孩子逐步形成“我能,我行”的自信心理,培养孩子的进取心。

四、培养孩子的成功意识。孩子年纪小,易被一些大人看来似乎很小的事而激励。殊不知,小小的事却包含孩子成功的喜悦。作为家长,应学会分享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孩子有了成绩和进步,家 长都得适当夸奖鼓励。这样,他们的自信心足了,心情更好了,也会向着更高的目标去奋进,相反,如果家长无端训斥,就会大大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变得畏缩软弱,失去信心,影响今后发展,作为家长,都应看到自己孩子独特的优势,发挥其特长,努力培养孩子的成功意识。总之,人的心理素质,会对人的一生起重大作用,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切莫轻视了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四、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是学生终生受益。我认为家长可以放弃自己一点点看电视、上网的时间,和孩子一起看书、看报,这样有利于习惯的养成。建立一个书香家庭,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现在孩子可以读一些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古诗、名著等。因为这些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语言,还在他日后的考试中会出现。所以家长应该孩子建立一个书香家庭。不要因为我们孩子学习不好而忽略读书。

五、我想家长是否在家里有些小事情要孩子主动干起来了。有的孩子,在家里肯定一点都不干活的,扫地一点都不会扫。我希望所有的妈妈们,下次扫地的时候告诉孩子,怎样才能把地扫干净,怎样墩地,„„是时候让他们动起来了,因为他们已经是小学生了,不是幼儿园那个随便可以哭鼻子的孩子了,要慢慢培养他们独立能力了。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不要等到我们老了理所应当这些活还是我们干,那时后悔就晚了,应该让他们“懂事”起来,哪怕我们现在麻烦一点。应该说,我们班有几个孩子独立能力比较强的,相对来说,这些孩子胆子也大,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敢说,说得多了,口齿也清楚,表达能力自然也强了。

六、其实父母是孩子第一任和永远的老师,在孩子面前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孩子面前尽量不要有粗暴的语言和行为。因为孩子是最爱模仿的,他不懂可不可以学。有些孩子经常有粗话脱口而出,他的这些话从哪里来,一定是从身边的人学来的,这一点我们家长一定要注意。其实有时孩子的行为也是一面镜子,从他们的身上您也许看到自己的另一面。

上一篇:差旅报销申请单下一篇:工会系统总结评比表彰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