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好习惯教案(共15篇)
培养孩子好习惯教案 篇1
家长学校教案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培养孩子勤奋学习的好习惯
授课内容:《培养孩子勤奋学习的好习惯》 授课时间:2017年3月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初中学生家长知道造成孩子懒惰的原因。
2、通过教学,使家长明白培养孩子勤奋好学的好习惯的几个着眼点。
3、通过教学,使学生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勤奋程度并设法改正。
【教学重点】培养孩子勤奋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案例分析:
案例一:小路是一名初二学生,在学校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学习上由老师推着走。学习凭兴趣。在家里从不主动学习,要家长盯着才肯学习。由于学习不主动,无计划,小路在临近考试时,得花费比别人多出几倍的时间备考,效果不尽人意,成绩长期处于中下游。以下摘录小路和母亲的一段对话我们可以从中找出他成绩差的一些原因。
妈妈:“儿子,放学回家后要先写作业哦!” 小路:“我知道了!我休息一下就去写。” 过了很久,妈妈发现儿子还在 妈妈:“你怎么还没开始写作业呢?”
小路:“等一下,有姚明的比赛!看完了,就去写。” 妈妈:“你已经看了一个多小时了!”
小路:“好了马上就完了,等我吃完饭一定写。” 妈妈:“小路,你每天都这样,不到最后不写作业!” 小路:“我保证!明天不会这样了,明天一放学就写!” 妈妈:“唉!你都保证过多少回了!”
案例二:在王女士看来,上初中的儿子脑子里一定钻进了一只懒虫,因为孩子做事总是慢吞吞的,特别不喜欢上学,不喜欢读书。不上学的日子里,早上能睡到十来点。老师留的作业,如果没有大人看着,一般不做。王女士觉得孩子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无所事事地做白日梦。据班主任老师反映,孩子在学校精力不集中,几乎每节课都会“开小差”。老师问他想什么,他说什么也没想。就这样,一节课听不了三分之一。听课效率低,又直接影响了学习,日积月累,学习成绩严重下滑。为此王女士多方求助,看谁能治治孩子的懒病。
案例分析:《颜氏家训》中说:“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所谓懒惰是因主观原因而无法按照既定目的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他常常表现为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缺少责任心、缺少时间观念。在学习上表现为缺乏学习兴趣,不爱做作业,还常为自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只满足于一知半解,不爱思考,自控力差,遇到难题就放弃。上述两个案例中的两个孩子基本上就是这样。
二、造成孩子懒惰的原因:
1、家庭条件优越或家长过度呵护造成孩子懒惰的性格
2、家长“陪读”,使孩子习惯于依赖
3、学习评价过多使孩子失去学习兴趣
4、没有时间观念,事到临头瞎忙乎
5、孩子没有目标,做事自觉性差
6、家长没有树立勤奋的榜样
三、了解孩子 小测验:
1、喜欢长跑、爬山等体育活动,并能坚持到底; 是 否
2、可独立制定学习时间表,每天有固定的学习时间; 是 否
3、能够主动并独立地完成作业; 是 否
4、一般能在完成作业后才出去玩; 是 否
5、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会主动请教别人; 是 否
6、能坚持长期做一件事,比如按时起床、写日记等; 是 否
7、能够在每天晚上睡觉前自己整理好第二天上学的用品; 是 否
8、一般能整理自己的房间、床铺、书桌; 是 否
9、节假日放假在家时也会给自己安排固定的学习时间; 是 否
10、下决心想做的事情一般都会积极争取做好; 是 否
11、喜欢阅读并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书; 是 否
12、即使不喜欢,必须做的事情也会去做; 是 否
13、在学习中有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 是 否
14、孩子兴趣广泛,至少有一项文艺或体育方面的特长。是 否 在上述14个小题中,如果您的孩子的回答至少有7个“是”,表明他已经是一个勤快的孩子了同时具备了较强的生活与学习能力。否则,大家要继续努力哦!
四、建议
1、关心但不溺爱孩子
2、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3、少参加学习竞赛或考试,让孩子快乐学习
4、教孩子学会制定日程表,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5、对孩子既要信任,又要督促
6、鼓励孩子劳动,塑造勤快的个性
7、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活动
培养孩子好习惯教案 篇2
一、入学仪式——大手牵小手, 让孩子在爱中养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
开学了, 一年级的小朋友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 爸爸妈妈也因为自己的孩子成了小学生而满心欢喜。开学初站在校门口值周时总能看到这样的画面:父母一手拎着孩子的书包, 一手喂着早饭, 一遍又一遍地嘱咐孩子在校要听老师的话。到了校门口又以各种借口哄骗值周老师, 要求把孩子送进教室。值周老师苦口婆心劝说要相信自己的孩子, 他能自己安全到达教室学习, 可是收效甚微。
针对这一情况, 浙江省诸暨市滨江小学 (以下简称“我校”) 在每一届新生上学的第二天举行一次入学仪式, 仪式前一天, 学校会给每个一年级的孩子发放一条蓝丝带, 要求第二天上学时系在手腕上。仪式当天, 学校专门为一年级的孩子开辟一条爱心通道, 通道两侧, 六年级的孩子列队等待一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 看到那爱心蓝丝带就迎上前拉着一年级孩子的手, 细心地把他们送到教室, 并告诉他们到教室后该做什么, 俨然是一个个慈母慈父。等全部学生到学校后, 相应班级的六年级和一年级还会结成友谊班级, 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 大哥哥大姐姐们拉着小弟弟小妹妹的手排着整齐的队伍, 让一年级孩子认识厕所, 认识垃圾站, 认识操场, 认识各种专用教室……
通过活动, 让一年级的孩子感受到了爱, 知道自己已经是小学生了, 应该自己背着书包进学校, 认识校园也能帮助孩子更快适应新环境。家长看到学校这样尽心尽力, 孩子又那么懂事, 也会配合学校培养孩子自己背着书包进校园, 认真做好早读准备的好习惯。
二、入队仪式——让红领巾飘扬, 让孩子在扬起的红色中许下好好学习的誓言, 养成爱学习、自律的好习惯
在每年的这一天里, 我校总是会特别隆重地安排入队仪式, 邀请每一位父母参加, 见证孩子的成长。当五、六年级的同学为一年级小朋友戴上红领巾的那一刻, 看着他们脸上露出自豪而幸福的微笑时, 我想:在场的每一位家长和老师都会动容, 也会勾起自己很多红色的回忆。小朋友们拥有了自己的称谓——“少先队员”, 他们的人生从此翻开了新的篇章, 同时也完成了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到少先队员的蜕变。
活动结束后, 本班吴楠的爸爸在反馈表中这样写道:女儿性格活泼好动, 刚上学时她觉得戴红领巾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对戴红领巾还不是很积极, 后来老师说只有优秀的学生才能戴红领巾, 她开始上心了, 有时竟会为上课谈天而自责。期盼了好久的“建队节”终于来到了, 女儿戴上了红领巾, 好是激动, 晚上睡觉时, 女儿还不肯把红领巾摘下, 看着她熟睡的样子, 我知道在她内心里, 有了荣誉感, 有了积极向上的动力, 会以一个优秀少先队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女儿你长大了, 爸爸妈妈为你高兴!非常感谢老师们为同学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勤劳动, 相信在你们的耐心教育下, 所有的小可爱们都会茁壮成长。
三、升旗仪式——“船长爸爸、水手妈妈”护航, 让孩子养成负责任的好习惯
在一年级小朋友入学后, 学校会安排“船长爸爸、水手妈妈护航”系列活动, 它包括:制作《种花, 在我的脚印里》纪念册;和爸爸妈妈一起上课;一次亲子活动;其中还有一项就是让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参加一次升旗仪式, 一般这个活动会安排在入队仪式之后几星期, 目的就是让孩子在庄严的国旗下许下誓言, 学会负责。
曾经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自己跟在孩子身后收拾房间、洗碗、扫地的家长, 只是个保姆, 是个工人;而委托孩子自己去做的家长是个教育家, 是个经理。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 我们在教育孩子负责的过程中还会采取很多措施, 在升旗仪式这样一个隆重的场合再一次把我们平时所做的强化, 会让孩子认识到负责是人非常重要的一个品质。仪式结束后, 我们会制定两张表格, 一张由父母填写, 根据孩子平时表现记录孩子在哪几个方面学会了负责, 哪几个方面还需要努力;另一张由各任课老师记录学校表现, 班主任一月汇总一次, 一直延续到一年级结束为止。
培养孩子三个好习惯 篇3
有一位女士叫塞尔玛,她随丈夫去从军。没想到,部队驻扎的地方在沙漠地带,住的是铁皮房子,她与周围的印第安人、墨西哥人语言不通,当地气温很高,在仙人掌的阴影下都是华氏125度。更糟糕的是,后来她丈夫奉命远征,只留下她孤身一人。因此,她整天愁眉不展,度日如年。没办法,她只好写信给父母。
好不容易盼来了回信,急忙打开一看,塞尔玛大失所望。父母既没有安慰她,也没说叫她赶快回去,上面只有三行字:“两个人在监狱的铁窗往外看,一个看到的是地上的泥土,另一个看到的却是天上的星星。”塞尔玛反复看,反复琢磨,终于明白了父母的苦心,原来父母是希望她不要总是消极地看问题。于是,她开始主动和那些印第安人、墨西哥人交朋友,结果使她十分惊喜,因为她发现他们都十分好客、热情;她又开始研究沙漠里的仙人掌,并做了详细的观察笔记,这时她惊奇地发现那些仙人掌千姿百态,使人沉醉着迷;她欣赏沙漠的落上,感受沙漠里的海市蜃楼。经过这样的改变,塞尔玛发现周围的一切都变了,变得使她每天都仿佛沐浴在春光里。
这是为什么呢?沙漠还是原来的沙漠,铁皮房还是那个铁皮房,印第安人、墨西哥人也都没有改变,因为她的内心发生了改变。过去她习惯选择消极的一面,现在她习惯选择积极的一面去看。后来,她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了一本书叫《快乐的城堡》,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积极的心态、积极的选择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因为任何事情都有两面:积极的和消极的。每个人也都有优点和缺点,这也是两面。既然有两面,就需要我们去选择。我们从早到晚也都是在做着选择的事情,比如出门看见邻居,是微笑招呼还是形同陌路?清晨是立刻起床还是睡懒觉?无数人成功的事例告诉我们,积极的选择可以帮助人树立自信,克服自卑,还可以帮助人克服忧虑和烦恼、调整心态。
2独立是做人的前提
孩子从呱呱落地到将来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是一个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如果一个孩子过于依赖父母,养成了习惯,对于迟早到来的独立将是极为有害的。有一个故事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一个猎人,打猎时捡了几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狮子,就把他们带回家中精心喂养。这几只小狮子慢慢长大了,他们生活无忧无虑,有吃有喝,自在幸福。当然,他们都关在笼子里,猎人给他们设计的笼子也是温暖而舒适的。没想到,一不小心,一只小狮子从笼子里跑了出去,猎火到处寻找也没有找到。而其它几只呢?还在受着保护。
一天,那个猎人外出打猎后再也没有回来,习惯了被喂养和保护的小狮子们最后被活活饿死了。而那只当年跑出去的小狮子呢?它已经变成了一只野狮子。它独自在野外时,饿了自己找食吃;渴了自己找水喝;有了伤,它学会了用舌头舔伤口;遇到敌人,它知道怎样保护自己。正是这种独立的、不依靠别人的习惯,使它在大自然的环境里顺利地活了下来。
因此,为了孩子的未来,让他们从小养成独立生活的习惯是父母的首要任务,也是孩子真正成长为一个大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3强烈的责任心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些人责任心很强,而一些人则不然。实际上责任心也是一种习惯性行为,而且,是一种很重要的习惯。我国加入WTO以后,首席谈判龙永图在《实话实说》栏目中讲述了一个令人感慨的故事。他到瑞士访问的时候,在一个洗手间里,他听到隔壁小间里一直有一种奇特的响动。由于这响动时间过长,而且也过于奇特,因此,引起了他的好奇。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通过小门的缝隙向里探望。这一看使他惊叹不已。原来,小间里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小男孩正在修马桶。一问才知道,是这个小男孩上完厕所以后,因为冲刷设备出了问题,他没有把脏东西冲下去。因此,他就一个人蹲在那里,千方百计地想修复那个冲刷设备。而他的父母、老师当时并不在他的身边。这件事令龙永图非常感慨,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小男孩,竟然有如此强烈的负责精神,可以说这种负责精神已经渗透到了他全身的每个细胞、每根神经、每滴血液,已经完完全全成了习惯。
责任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是做一个优秀的人所必须的。一位大公司的老板曾经讲过这样的故事。有一个人来他公司招聘,经过交谈,他觉得那个人其实并不适合他们公司的工作。因此,他很客气地和那个人道别。那个人从椅子上站起来的时候,手指不小心被椅子上跳出来的钉子划了一下。那人顺手拿起老板桌子上的镇纸,把跳出来的钉子砸了进去,然后和老板再见。就在这一刻,老板突然改变了主意,他留下了来招聘的人。事后这位老板说:“我知道在业务上他也许未必适合本公司,但他的责任心的确令我欣赏。我相信把公司交给这样的人我会很放心。”
孩子的学习好习惯怎样培养 篇4
1、提前预习的习惯。由于学前教育不均衡,刚入学的孩子学习的起点参差不齐。帮助学习“暂时落后“的孩子迅速赶上去的最佳途径是预习。通过预习,不但可以缩短孩子在学习上的差距,使他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可以让孩子自己摸索出一条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学的方法。
2、及时复习的习惯。据研究证明,人的记忆分三个阶段: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上课时认真听课就是把知识从人的大脑中由瞬时记忆变成短时记忆,及时复习可以使知识从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
3、主动识字的习惯。对大多数一年级孩子来说,学习的最大困难是识字,而大量、机械的识字不但枯燥乏味,还会使孩子失去学习语文的信心。多采用 儿童诗识字、韵语识字、词串识字、阅读识字等途径,能为学生识字提供多样的语境,有利于激发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心理学研究表明:复现形式越多越新,记忆 的效果越好。
4、经常阅读的习惯。当孩子有阅读的愿望时,家长和老师要及时抓住这个时机,尽可能提供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材料,如儿歌、童谣、童话、故事及浅 显的五言古诗,也可以是幼儿园已学歌曲的歌词、民歌、民谣和一些外国的优秀儿童作品、中国的《三字经》等。选文的篇幅宜短小、富有童趣,让“阅读“成为 “悦读“。
5、口语交际的习惯。家长或老师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要有“教育“的觉悟和意识,引导孩子用普通话交谈,说规范的语言,培养孩子准确把握语言的能力。
6、善于提问的习惯。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辅导孩子学习时,多启发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对孩子的提问哪怕非常幼稚,也要给以鼓励,逐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不能着急。
培养孩子好阅读习惯的方法 篇5
与孩子同读书。无论自己的工作有多忙碌,每天都应当抽出一些时间与孩子共同阅读,分享名家经典,这对家长自身来说,是一种情操的陶冶,对孩子来说,更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有利于学生在品书的过程中心灵得到滋润,得到净化,更有利于亲子双方在文化修养上的共同提升。
让书香弥漫家庭,让家长成为孩子读书的榜样。父母和孩子一起读书的时刻也是家庭生活中很幸福的时刻,父母亲和孩子一起读各种各样的书,增强了彼此的交流,加深了彼此的感情,对父母,对孩子,对家庭都是一种陕乐。书滋润着两代人的心田,也必然能提升了两代人的素质。
因此,每天需有固定的读书时间。在这一段时间内,大家都在读书,雷打不动,如果有事情错过了,也一定要补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和训练,固定时间内读书,就成了一种习惯,和洗脸、刷牙、吃饭、睡觉一样,成为一种需要后,想不让孩子读书,都难了。
培养孩子爱读书的好习惯 篇6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是知识的海洋,书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如何培养孩子爱读书的好习惯呢?这是大多数家长都很关心的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来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
一、兴趣引导。小孩子普遍都有对新鲜事物感到好奇的心理,在日常生活中,如碰到孩子认为比较新鲜好奇的事物时,家长应该有针对性的找些相关的书籍,鼓励孩子自己从书中寻找答案,让孩子享受自己从书中找到答案的乐趣和成就感,让孩子更乐意去读书,从而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二、合理规划孩子的阅读范围。小孩子的阅读兴趣一般都是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和耐心而定的,阅读范围过大孩子不能接受,反之则会造成孩子的知识面不够全面,做家长的应该根据孩子的阅读兴趣及接受能力合理制定孩子的阅读计划,有针对性的让孩子去阅读,避免孩子因阅读范围过宽或过窄而影响孩子的阅读质量。
三、鼓励孩子阅读后写读后感。孩子多读书固然好,但是如果孩子不能从阅读中得到学习则是白费力气,如何检验孩子的阅读质量呢?我认为让孩子写读后感就是一种很好的检验方式,一方面看孩子是不是理解了阅读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发现是否有新的看法,正确的应该予以鼓励,不正确的也可以及时纠正,避免孩子走入误区。
四、家长自己也应该有爱读书的好习惯。“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只有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及学习环境才能使孩子养成爱读书好习惯,家长自己都不爱读书,又如何能要求孩子爱读书呢,所以我们做家长的应该以身作则,做好榜样,从而使自己得到学习的同时也能培养孩子爱读书的好习惯,一举两得。
培养孩子好习惯教案 篇7
那是他上中学时的一天。他去商店买完东西往回赶, 碰到一个人向他询问有关他们学校的情况。他没有防备, 一边回答一边走。到了人少的地方, 那人竟突然用凶器抵在他腰部, 要求吴牧天跟着他走。这是牧天从来不曾想到的情况。首先是恐惧, 接着是后悔———没有听父母和老师关于注意安全的话, 再后就是期望———哪怕有一个熟人在身边就好了。但是, 这一切都是没有用的。就在这时, 他突然想起我讲过的一句话:“要管好事情, 先管好心情。”于是赶紧冷静下来, 思考该如何处理。
他很快得出结论:摆在面前有几种选择:要么乖乖跟他走, 要么硬拼, 要么直接呼叫救命。但是, 他发现上述的每种做法都有不良后果, 于是他一边应付那人, 一边想办法。
当经过一个饭馆时, 他找到了机会:一个服务员正端着一盆菜经过, 于是他趁着绑架者没有注意, 猛地跑过去, 把菜一巴掌打到地上, 之后还把桌上的一叠碗碟打翻。一瞬间, 所有人的眼光都集中在了他身上。这一来, 绑架者见势不妙只好逃掉了。
越早学会自我管理, 越能享受成长甜蜜
不妨设想一下:当遇到这种情况, 你会怎样处理?你是否也能想到这种既不受到伤害, 又能成功逃脱的方法?其实, 这与其说是一个关于安全的故事, 更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随着年龄越来越大, 人需要单独面对, 独自处理问题的时候就越来越多。独立才能自主!
牧天能这样做, 在相当程度上来自我们对他经常强调的一个理念:“别人也许可以为你提供天空, 但是提供不了你腾飞的翅膀;别人也许可以为你提供道路, 但无法提供你奔跑的双腿。你得学会自我承担、自我管理、自我成长!”
在人们的印象中, 自我管理好像是走上职场以后的事。但我想告诉大家, 孩子“越早学会自我管理, 越能享受成长的甜蜜”。最近, 在美国普渡大学读书的吴牧天出版了他所著的《管好自己就能飞》一书, 以现身说法的方式, 讲述了他从憎恨被管理到爱上自我管理的历程及感悟。该书上市第二个月就荣登全国优秀畅销图书排行榜总榜,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世界读书日重点报道。
作为吴牧天的父亲, 我想跟大家谈谈家长如何帮助青少年学会自我管理的心得。
第一时间面对, 第一时间成长
牧天刚出生时, 我们和许多年轻父母一样, 也期望他能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所以不仅为他取的名字格外自由和浪漫, 在生活中更是尽可能惯着他。这样所导致的结果, 却是他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 甚至无法无天。比如我们出差了, 他在三伏天可以5天不洗澡。有一个暑假他回农村老家玩疯了, 在新学期开学的前两天, 竟然还有90%的作业没做完。他甚至打架打得全班同学不敢靠近他……
事实使我们意识到, “孩子是父母的宝贝, 未必是社会的宝贝。”于是我们开始培养他自觉与负责的精神。其中一个绝招, 就是在牧天小学3年级时, 让他进了一个军事夏令营。
开始牧天对夏令营充满向往, 但进去之后, 发现要经受如此严酷的训练, 就想尽一切办法逃跑。但这是封闭式训练, 逃了10多次没有逃掉, 他只好面对。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出现了, 当他真正下决心接受训练时, 他发现:第一, 军训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痛苦;第二, 真正向自己挑战了, 还能感到有了某些成就感。于是他坚持下来。从夏令营回来后, 整个就像换了一个人, 变得勇于承担并主动关心他人。当我们问他这次训练有什么收获时, 他说悟出了这样的道理:“我们之所以痛苦, 是因为我们老在躲避。”“假如能第一时间去面对, 第一时间就能成长。”
这样的体验与感悟, 给了他后来不断成长的力量。如在高三时他作为优秀学生被选到美国的中学交流, 遇到一个对他特别挑剔的地区代表。每次接她的电话, 他就紧张得巴不得立即挂电话, 但后来想起“第一时间面对”的价值, 于是立即回转身去把问题解决, 通过主动去关心地区代表, 大大改善了与她的关系。那个他原来最怕的人, 反倒成了在美国对他帮助最大的人之一。
这样的感悟, 对青少年是有借鉴意义的。因为当今孩子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喜欢的事情就做, 不喜欢的就想办法躲避。但是, 躲避困难就是躲避成长, 躲避该承担的责任, 更是阻碍和扼杀了自己的成长。
“听得进, 记得住, 用得上”
今年“六一”节, 北京电视台播放了一期我们如何教育吴牧天的节目, 著名的家教专家、“知心姐姐”卢勤作为特邀嘉宾, 讲到一个很重要的观点:“要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不必过多灌输, 让他记得住, 用得上才是关键。”我认为她讲得非常好。当然, 回想我们教育牧天, 也有失灵甚至导致他反感的时候, 如何避免这一问题, 我觉得还要加三个字:“听得进。”
我在北京工作, 牧天和妈妈在长沙生活, 暑假一般他到北京和我在一起。有一次, 已经为他买好了几天后回长沙的机票。得知我同学的一对双胞胎女儿都考上了大学, 我决定给她们上三场课, 分别讲述如何学习、生活和处理好人际关系。女孩和她们的父母都很高兴, 十分期待。回到家, 我把这一消息告诉牧天并对他说:“我也难得有机会系统地讲述这些, 把你的飞机票退掉, 和两位姐姐一起听课吧!”我认为他会和她们一样兴高采烈, 没料到他只是应付着点点头, 然后就到另一房间去了。我当时觉得真是热脸贴在冷屁股上, 正纠结呢, 没过多久, 就接到他妈妈转来一条他发的短消息。他严正抗议:“要改机票也不征求我的意见, 不想想这一来, 我和同学订好的计划全乱了, 叫我以后怎么做人?以后再这样不征求我意见就作决定, 我就要像《木偶奇遇记》中的匹诺曹一样, 离家出走了!”
我立即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诚恳地向他作了检讨, 并征求他的意见, 将同学相聚的时间调整, 最后他既没有让自己同学生气, 又很高兴地在北京和姐姐们一起学习了3天。
经过这件事, 我认真反思:很多时候, 许多家长不正是因为没有尊重孩子的需求与感受, 直接将意志强加给孩子, 才导致孩子讨厌甚至对抗吗?道理再好, 要对孩子有作用, 前提是要让孩子听得进!为此, 就要端正态度, 与孩子平等对话, 并学会“换位思考, 换心感受”, 和孩子积极沟通。如果孩子听得进你的话, 要影响他就容易多了。
有金山银山, 不如有个自觉好习惯
牧天在出国之前, 正好过17岁生日, 我说要送他一个最好的礼物。但他左看右看也没发现礼物, 我微微一笑:“送金山送银山不如送个好习惯。”接着我就告诉他:海尔集团有个“员工每日4问”的自我管理方法, 你也可以借鉴, 每天写一篇自我管理的日记, 问清“今天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今天我最大的反思是什么”等5个方面问题, 也许你更能成为自己成长的主人。
没想到, 吴牧天说干就干, 而且从不间断。去年暑假回来, 我要他把所有的日记放到一个文档里, 仔细一检查字数, 吓了一大跳。一年时间他竟然写了30万字的自我管理日记, 这已经是3本书的篇幅啊。讲句实话, 如果早知道他会写这么多字, 说不定我也不敢要他这样干。要知道, 这是高考的一年, 写自我管理日记, 难道不会大大影响学习吗?但他不仅没有耽误学习, 反倒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美国重点大学、被称为“美国航空航天之母”的普渡大学, 并且在高三时就提前把大学一年级的数学课程学完了。
怎么会产生这样的奇迹呢?牧天的总结, 也许给了最好的回答:“中国人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功’, 学习就是砍柴, 每天写作自我管理的日记, 等于磨刀。我天天进行自我管理的实践, 学习效率怎么能不提高呢?”
牧天在30万字自我管理日记的基础上, 写出并出版了《管好自己就能飞》一书。在书中他深有感触地总结:“先是我们养成了习惯, 然后习惯养成了我们”, “没有点点滴滴, 哪来轰轰烈烈。”他以实践告诉大家:自我管理并不是大人的专利, 也不像想象中那样难, 学会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 养成好的自我管理习惯, 就能产生连自己都难以想象的成效。
“不要别人逼, 我就能做好。”这已经成了牧天在许多方面对自己的要求。的确, 对成长中的青少年而言, 拥有金山银山, 不如有个自觉的好习惯啊!
应用“强化”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篇8
从这天起妈妈发现妞妞不仅没有停止说脏话,还越学花样越多。而最让妈妈无法轻松的是,幼儿园老师反映说,妞妞在幼儿园几乎不会说脏话。可为什么她在家里却脏话连篇呢?
说脏话这一类行为,在教育上被称为不当行为。妞妞出现说脏话这一不当行为,本来是她语言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般来说,孩子学说脏话本无恶意。上幼儿园时期的孩子,语言模仿能力非常强,而他们对语言的评价能力又十分低,所以他们会不分好坏地模仿。但妞妞在家里说脏话的情况有增无减,却是妈妈反应不当的结果。
妞妞是个全托的孩子,每周只跟父母在一起生活两天。而这两天,父母又经常忙着加班或做家务,无暇陪伴妞妞。因此,妞妞缺乏父母足够的关注和关心,当妞妞发现某些语言居然能使妈妈关注自己,甚至愿意陪伴自己的时候,为了得到这来之不易的关注和陪伴,她就开始重复这些威力无穷的语言。妞妞说出来的是恼人的脏话,表达的却是她得到关注与陪伴的心理需求。、
心理名词解释:行为的强化
行为心理学家把妞妞说脏话这一不当行为出现频率的增加称为“行为的强化”。而妈妈给予妞妞的关注与陪伴满足了妞妞的心理需要,造成了行为的强化,这些关注与陪伴就是强化物。
通常而言,强化有两种:正强化和负强化,相对应的,强化物也有两种:正强化物和负强化物。
正强化是指,在某一行为出现后,马上利用正面的、让人愉快的事物来满足孩子的需要,从而提高孩子重复获得满足的行为的频率。其中,正面的、让人愉快又能满足孩子的事物,就是正强化物。
负强化是指,当孩子做出某一行为后,马上满足孩子不为负面的、让人厌恶的事物所困扰的需要,撤销那些负面的、让人厌恶的事物。从而提高孩子重复获得满足行为的频率。其中,负面的、让人厌恶的,其消失能满足孩子需要的事物,就是负强化物。
不管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都是令人愉快的,其结果都是行为频率的增加,帮孩子养成好习惯;不管是呈现正强化物,还是撤销负强化物,其特点都是能使孩子得到满足。
举个例子:
孩子认真地扫了一次地,爸爸妈妈马上通过表扬、赞赏、感谢等来肯定孩子的行为,这就是正强化。表扬、赞赏、感谢等就是正强化物。只要孩子想要得到更多这样的肯定,他认真扫地的行为就会增加。
因为不按时完成作业而被禁止看电视一周的孩子,在他第二天能按时完成作业后,把不许看电视的禁令缩短为六天,这就是负强化。禁止看电视就是负强化物。孩子尝到了按时完成作业的甜头,他就会更多地按时完成作业。
通过控制强化改善宝宝的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要对行为进行控制,首先就要对强化进行控制。因此,对强化的控制,是塑造孩子行为的有效方法。上面提到的行为问题,都可以通过控制强化来得到改善。
在妞妞的问题上,要纠正妞妞说脏话的行为,妈妈可以通过三个方法来控制其强化效果。
第一是对妞妞说脏话的行为不予过分关注,使其得不到强化:
第二是在妞妞出现良好行为时,及时给予关注,而不是把好的行为当成应该的,不需要关注的,从而强化良好行为,也使妞妞明白,获得关注的方法是表现良好,而不是做出不当行为;
第三是平时增加对妞妞的关注和陪伴,妞妞平时得到的关注(包括良好行为出现时得到的)已经能够满足其需要,她也就不需要依赖说脏话来获得关注了。通过妈妈对自身强化行为的控制,妞妞的行为也将得到改善,良好行为会被强化,不当行为会减少。
强化在行为塑造上的效果是明显的,对良好行为进行强化,就能提高良好行为出现的频率,从而慢慢养成良好的习惯。运用强化的方法时,必须了解以下四点:
正强化效果常优于负强化
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正强化的效果往往比负强化好得多。因为运用负强化的方法,首先要有孩子厌恶的事物存在,这样孩子的情绪会受到一定影响。由于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弱,之前的困扰有可能因为压抑而对孩子产生心理损伤,造成难以消除的心理影响。即使行为被塑造好了,但心灵却受到了伤害,这种行为塑造效果也是不可取的。所以,心理学家建议:多用正强化,慎用负强化。
选对强化物,才有强化效果
在选择强化物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孩子的需求来进行衡量。我们常说,孩子都喜欢表扬,但如果平时父母对孩子的表扬就已经泛滥了,孩子对父母的表扬已经没有感觉了,那么希望通过表扬来强化孩子的特定行为,就很难得到效果。
只有当父母能真正明白孩子想要怎样的满足,并发掘出达到这种满足的事物和方法,才能使强化的效果真正地产生。
强化需要有效率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强化必须在行为结束后马上进行。强化和行为在邻近的时间发生,它们之间的联结容易发生且易于牢固。比如,孩子这一天主动把房间收拾干;争了,父母对此十分满意,却在三天之后才对孩子主动收拾的行为进行肯定和表扬,那么这个表扬的强化效果,将远远比不上当天,特别是在孩子收拾结束后就给出的肯定和表扬。孩子越小,这种特点会越明显。
强化必须重复发生
培养孩子爱读书的好习惯 篇9
二是家长要带头读书。孔子有句话是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教胜于言传。如果家长整天的打牌搓麻,而一味地要求孩子“读书去”!这样是很难取得成效的。父母要抽出合适的时间来朗读,孩子一开始不理解父母在干什么,可能对此不感兴趣,不要紧,也不要强迫他,做家长的依然要“我自岿然不动”,不断地坚持,继而久之,相信孩子会走到你身边来的。
三是让孩子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比如,孩子有时候会问一些在成人看来非常简单幼稚的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如果家中的某一本书中恰有现成的答案,不要马上告诉孩子,而要假装思索一下,可以对孩子说,这个问题我也不清楚,让我翻书查一下吧!而后找到该书翻给孩子看。
四是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亲子阅读,即同孩子一起读书。最见成效的是“分角色朗读课文”,爸爸、妈妈、孩子各扮演一个角色。比如《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这篇童话,爸爸可以扮“渔夫”,妈妈可以扮“老太婆”,孩子可以扮“小金鱼”。家长不要敷衍了事,尽量用孩子的眼光深入课文,和孩子同喜同悲。几次下来,孩子的阅读欲望就会被激活的,其会主动地要求同父母变换角色,朗读课文。
如何培养孩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篇10
2当孩子刚上学时,家长可以采取适当的引诱、教导等方式引导孩子学习,但要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为自己学的,而不是为家长和老师学的”。
3家长千万不要以为孩子所学的知识很简单,认为孩子笨或者不动脑子,要多用鼓励的语言让孩子自己解决疑难问题,避免用自己的认知水平评价孩子的学习。
4当孩子有疑问时,家长不要马上对其进行讲解,要让孩子首先自己进行查阅资料、充分思考。
5除了吃晚餐或有其他特殊情况,孩子回家的第一件事应该是完成作业,写好作业才能玩,特别在周末也应该如此,例如周五晚上应该安排写作业的时间,写好一定量的作业后,才可以轻轻松松的玩。
6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适当的布置家庭作业或者让孩子学习特长,但是一定不要过度,在孩子确定已经学会知识的基础上,要给孩子留出充足的休息和娱乐时间,让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7不要让孩子养成凡事依赖家长的习惯,属于孩子自己的事情,“狠下心”来一定坚持鼓励孩子自己独立完成。
用强化定律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篇11
每一位家都希望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如何培养,却令家长备感困惑。其实不妨尝试运用“强化定律”。所谓强化定律,就是关注孩子的正确行为,使之强化;淡化孩子的不良行为,使之消失。强化定律被称为“世界最伟大的教育法则”之一。研究发现,如果人们在无意中做出某种行为之后得到关注、认同或赞赏,人们以后就会更多地做出这类行为;反之,如果某种行为被忽视、抑制或惩罚,以后人们则会尽量回避这种行为。这就是强化定律之所以有效的根本原理。也有人形象地把习惯比喻为一根长长的绳索,好的行为每重复一次,就相当于将绳索对折变成双股。很显然,假如每天对折,绳索就会越来越粗,也会越来越结实。反之,习惯被不断忽视,则会不断淡化直至消失。
幼儿期是孩子行为习惯的萌芽期,既易于养成好习惯,也易于纠正坏习惯,家长如果善于运用强化定律,孩子将一生受益。
用好“加减法”(宋女士,33岁,某医院营养师)
我喜欢运用“加减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也就是“强化定律”中的正强化和负强化。强化好的习惯用加法,矫正不良习惯用减法。顺便说一句,我女儿小名叫篮子,“篮子”也有加减法的意思在里面,把好的东西都装进篮子,不好的东西都丢掉。不知不觉篮子5岁了,我觉得我的加减法实践效果很不错。
就说懂礼貌的习惯养成吧,篮子是个很有礼貌的孩子,会主动跟人打招呼,嘴巴很甜,见到她喜欢的画画老师,她称呼人家“罗老师妈妈”,罗老师每次都大声答应,脸上乐开了花。可你要知道篮子以前可不是这样,她是个有点内向、害羞的孩子,小的时候怕见生人,长大一点后见人也喜欢往后躲。为了培养她懂礼貌的好习惯,锻炼她与人交往的能力,我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当隔壁的奶奶主动跟她讲话她不理人家,或到幼儿园不主动跟老师打招呼时,我通常不会像有的家长一样当场训斥孩子不懂礼貌,我觉得当场训斥只会强化孩子的不礼貌,孩子也会越来越胆小,越来越害羞,越来越不敢主动跟人打交道。我的做法是,忽视孩子的这种行为,既不当场数落孩子,也不跟对方唠叨说“我家孩子认生、害羞”之类的,尽量减弱甚至忽略对孩子这种行为的关注。相反,当她表现得有礼貌时,我会立即鼓励、肯定、表扬她,以强化她这种行为。说来有趣,她第一次主动打招呼是跟动物而不是人。那次我们到一个朋友家,朋友养了一只会说话的鹦鹉,一进门,就用京腔问候我们:“你好!你好!”篮子既惊奇又兴奋,跑到鹦鹉跟前热情地打招呼:“你好!你叫什么名字?”有了这个好的开端,那天篮子表现得特别有礼貌,朋友给她拿了巧克力,她马上说“谢谢阿姨”,临走时又主动跟人家说“阿姨拜拜”。这在以前是少有的,我当时表扬她:“篮子今天特有礼貌,主动跟鸟儿问好,对阿姨也很有礼貌,这样真好!妈妈喜欢。”然后在她额头上使劲亲了一下,路上又给她买了一个冰激凌作为奖励。有“加”有“减”,有强化有淡化,女儿渐渐养成了主动打招呼、问好及使用文明用语等好习惯,性格也越来越开朗。
培养生活习惯方面也是如此。篮子的生活习惯比较好,吃饭不挑食,能按时起床睡觉,能自己刷牙洗脸,脱下来的脏衣服能放到固定的藤筐里,玩过的玩具、看过的书、用过的画笔颜料都能归位。在幼儿园她几乎不用阿姨提醒,就知道饭前便后洗手,吃完饭把餐具放到指定的地方,睡完午觉会把小床收拾整齐,还能主动帮助别的小朋友收拾玩具……幼儿园老师不止一次当我的面夸她,说篮子生活习惯好,做什么都有板有眼,让人省心。女儿的这些好习惯,也都是我采取加减法帮她养成的。比如日常生活中碰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我随口就会表扬:“你的小桌子收拾得真干净!”“篮子把玩具摆放得这么整齐呀!”经常地、反复地、及时地强化孩子的好做法,好做法就会内化为一种好习惯。当然,遇到孩子有不良行为时,就要用减法,淡化处理。比如篮子有段时间吃饭挑食,所有带有青叶子的菜都不吃,我把菜叶剁碎了煮粥,她也会把菜叶吐出来。当时她姥姥在我家带她,我就私底下跟我妈说,不要在餐桌上强调她不爱吃青菜,以免强化她的不良行为。而是强化吃青菜的好处,我就跟篮子讲,青菜很有营养,吃了有这样那样的好处,还给她讲小白兔爱吃青菜萝卜的故事。吃饭时我还带头吃青菜,并连称“好吃”。她渐渐有所心动,尝试着吃了一点,我则立即给予表扬。经过反复强化了一段时间后,篮子吃饭就不再挑食了。
类似的例子很多,篮子生活上的好习惯,都是这样日积月累养成的。
不妨冷处理(余女士,30岁,私营店主)
我儿子哲哲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但令人头疼的是,小家伙特别捣蛋、任性,经常弄得我一筹莫展。哲哲3岁上幼儿园之前一直由奶奶带着,奶奶对他很娇宠,给他惯出了不少不良习惯。上幼儿园以后,老师经常跟我们告他的状,抢小朋友的玩具啊,吃饭的时候坐不住啊,中午不睡午觉啊,等等。有一次老师专门打电话请我去幼儿园就孩子的问题进行沟通。老师的口气挺严肃,我一听就知道哲哲又在幼儿园惹事了。原来,那天老师教孩子们算术,问两个苹果再加上3个苹果,等于几个苹果。哲哲响亮地回答:“等于屁股!”小朋友们顿时笑翻了天。老师很生气,批评了哲哲,可哲哲根本不当一回事。跟我讲这些的时候,老师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这件事让我突然想起了前不久有个朋友到我家做客时给哲哲讲的一个笑话,说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个苹果,问小朋友是什么,有个孩子回答说是屁股。一定是哲哲记住了这个笑话,用到了课堂上。我又好笑又好气,跟老师解释了一番。老师一听,便没再追究。事后我琢磨,儿子很聪明,可没把聪明用到正地方,简直让人头疼。
再说哲哲的任性。他脾气很大,稍不如意就会哭闹,乱扔东西,甚至在地上打滚。愿望得不到满足时他还会说些让人伤心的话,比如:“妈妈不爱我了!”“我要去奶奶家!”我心软,经常被他“控制”甚至“要挟”,我知道任由他的性子来对他的成长很不利,可就是狠不下心来,也不知道该采取何种对策。
后来我参加了一个亲子培训活动,了解了“强化定律”,很受启发。专家跟我具体分析了哲哲的情况,说我们对哲哲的一些不良行为过于关注,对他的一些无理要求也是一哭一闹就予以满足,无形中强化了孩子的不良习惯,正确的做法是采取负强化,也就是冷处理,让孩子的不良行为在被忽视的过程中慢慢弱化直至消失。我觉得专家的话很有道理,就尝试着去做。哲哲任性起来基本分三步:哭,闹,打滚,我就先从这方面入手对他矫正。有一次,朋友带了他儿子石头到我家玩,刚过了一会儿,哲哲就闹腾起来了。原来,哲哲的独占心理很强,他的东西别人碰不得。石头一进门就“瞄上”了哲哲的托马斯小火车玩具,他不知道那是哲哲的最爱,拿过小火车就玩了起来。哲哲见状,扑上去就夺,石头不给,这下惹恼了哲哲,他大发脾气,把手里的一个玩具枪砸到墙上,就地一滚撒起泼来。如果放在以前,我会赶紧拿好吃好玩的东西设法哄他。但这回,我改变了策略,立即把他抱到了另一个房间。然后,我们在客厅聊天、吃东西,让他自己呆在那个房间里。开始他躺在地上哭,然后越哭声音越小,慢慢就止住了。等客人走后,哲哲也差不多平静下来了,我再进去和他讲道理。有时候他提了不合理的要求,我不仅如法炮制进行冷处理,还有意收起他爱玩的玩具以示惩罚。这种冷处理效果很不错,哲哲很快就知道撒泼的招数不灵了,这个坏毛病也就慢慢改掉了。
合理选择强化物(李教授,男,41岁,儿童心理学专家)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12
一、以正确的姿势进行书写的习惯
在孩子刚刚学写字时, 家长就要协助老师认真地手把手地教, 并随时提醒他:“握笔的姿势对吗”、“头摆正了吗”、“身体坐直了吗”、“眼和练习本的距离够一尺了吗”。刚开始练习写字时, 不要让孩子每次写很多字, 也不要求快, 应强调正确, 让孩子沉住气, 静下心来写, 宁可写得慢些、少些, 一定要写好。
二、养成定时专心学习的习惯
孩子上学以后, 父母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 不做令孩子分心的事儿。在做作业的过程中, 让孩子不看电视、不吃东西、不玩耍、不拖拉, 做到字迹工整、卷面干净。在行动上约束他, 规定不完成作业就不能玩。不管孩子提出什么理由, 当天的作业必须当天完成。让孩子把学习当做生活中的必要程序来完成, 每到学习时间, 就会主动坐下来做功课, 很自然地养成定时、专心的好习惯。
三、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并及时预习和复习的习惯
我们要指导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时间。几点起床, 几点做作业, 几点看电视, 几点睡觉, 一定要有规律, 并且一定要安排出孩子预习和复习的时间。每天学习新课前, 先把要学的内容预习一下, 不明白的地方上课要重点听;学了新课后, 也要及时地进行复习, 使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 加深理解。一个单元学完之后, 可以教孩子系统地进行复习, 使知识系统化, 把先后学得的知识连贯起来, 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阅读课外书的习惯
凡是读书多的孩子, 视野必然开阔, 精神必然充实, 志向必然高远, 追求必然执着。读书对于人的成长是最重要的, 家长要经常陪孩子到书店挑选并购买图书;抽时间和孩子同读一本书, 共同交流读书心得, 同作读书笔记;并且督促自己的孩子每天保证一个小时的读书看报时间;自己也要经常性地读书, 作好表率。父母要最大限度地帮助孩子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 这将是孩子一辈子的财富。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最重要的是系统地、不间断地严格要求, 决不允许任何一次例外。见到了孩子不良的学习习惯, 父母决不能等闲视之, 要及时纠正;对于孩子表现出来的良好学习习惯的苗头, 也不能视而不见, 要及时给予表扬, 鼓励孩子坚持下去, 形成良好的习惯。
怎样培养孩子爱提问的好习惯 篇13
1、对待孩子的问题首先应持鼓励的态度。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有不同的发展阶段,父母在回答孩子的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来回答。父母可以适当利用一些故事或者比喻来给孩子解释一些难于理解的问题。
2、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情绪也易变化。孩子在发问时,是因为当时对该事物有强烈的印象,如果不想办法保持孩子提问的.“热乎劲”,过一会儿,也许孩子会把问题忘得一干二净。
3、虽然孩子发问时,父母要以诚恳的态度回答,但也不要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比“有问必答”更为重要的是,应该使孩子养成心中有疑问先自己思考的习惯。
4、如果遇到不会回答的问题,父母要如实承认,不要误导孩子,可以和孩子一起查阅资料,孩子就会逐渐养成查工具书的好习惯。
5、父母不仅要认真地回答孩子的提问,还要适当地启发孩子提问,也可对孩子提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发问,以引导孩子思考。当孩子在父母的引导下自己得出答案后,他会很高兴,并会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
6、父母应答的态度也会影响到孩子的情感发展。孩子可从父母愉快、肯定的态度中感到安心,也会从厌烦、否定的态度中,感受到失去支持的不安感。
★ 怎样在幼儿园里培养好习惯
★ 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 怎样培养孩子数学兴趣
★ 怎么培养孩子学习习惯
★ 培养孩子关爱他人的好习惯作文
★ 怎样培养自主自强的孩子
★ 孩子的合群性格怎样培养
★ 怎么样培养孩子学习习惯
★ 培养婴儿的好习惯
培养孩子好习惯是一场“持久战” 篇14
培养孩子好习惯是一场“持久战”
培养孩子好习惯是一场“持久战”
内容提要: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要使自己的孩子具有良好的习惯,既是老师的义务,更是家长的责任。关键词: 家庭教育
教育方法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要使自己的孩子具有良好的习惯,既是老师的义务,更是家长的责任。好习惯的养成不仅要靠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正确引导,更要靠孩子自身的努力,以及家长和老师共同配合督促。孩子在学校里,受到规章制度的约束,有些不好的习惯就会自觉地掩盖起来。一旦离开学校,他们有了更多自由的空间,特别是放学回家后的时间和双休日,一些不好的习惯就会表现出来。这时就需要家长的高度关注。习惯可分为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做人习惯、做事习惯。小学一二年级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而三四年级则是培养学生纪律习惯的关键期。如果错过了这些关键期,那么养成起来就比较困难。
1、养成好习惯要靠训练。
中国大多数家庭的教育方式是从小娇生惯养,使孩子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例如对人不感激,对物不爱惜,对事不努力,对己不克制。就拿我们二年级学生来说,上学还要爷爷、奶奶背书包,自己的书包不会自己收拾,明天的学习用具老准备不齐,上课忘带作业本,课桌里像老鼠窝……。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就该让学生学会自己背着书包上学,最起码从校门口背到教室,学会自己整理书包,收拾学习用品,因为这是他们的责任。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磨磨蹭蹭,丢东拉西,这很正常,因为克服一个不良习惯比养成一个好习惯要费力得多。这时我们的家长不要着急,或动不动就呵斥、打骂,再者就是说些丧气话:“唉,别搞了,还是我来帮你弄,省得浪费时间。”或者是:“看你这样子是不行了。怎么这么笨啊。”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会让孩子丧失信心。
2、要重视抓第一次
对孩子第一次做的事提的要求,要明确不含糊,具体不抽象,例如孩子第一天上学回来,应对孩子说,放学回来第一件事,是做作业,作业写完检查无误,把第二天上学的用具准备好,再去玩。孩子做得好,要表扬,要鼓励,反复提醒,重在坚持,孩子这个良好的习惯就基本上那个形成了。如果孩子不能很好的坚持,家长在说服情况下没有效果的,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适当的进行惩罚。我说的惩罚不是指体罚,我说的是适当的惩戒,比如说罚他几个星期没有零用钱,洗碗,或者几个星期准看电视,取消双休日自由活动等等。让孩子知道做错了事必须要付出代价的。当然惩罚的时间要适度,要让孩子觉得有希望。
3、事情要“近、小、实”
“近”就是指贴近生活。“小”就是大口号变成具体目标,“实”要见实效,实实在在。大口号好提,小实事难做,例如勤劳,小孩应体现在,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穿衣、叠被、整理玩具、收拾书包、扫地、倒垃圾、洗袜子等,不能只有爱劳动的大口号。目标越小,实现起来就越快,孩子的信心也就有了,慢慢的再给他们提高要求。
4、重视榜样的作用。
培养孩子好习惯教案 篇15
小晨, 八年级学生, 思维敏捷, 成绩中等, 留守儿童, 思想独立, 个性突出。学习习惯不好, 突出地表现在不愿写课外作业, 尤其是在节假日, 他总是以各种谎言搪塞家长, 欺骗家长。
一个周一早自习, 全班学生除了小晨的作业都交齐了。班主任清理后发现, 四门作业小晨一门都没做完, 语文一个字都没有写。
班主任请来家长, 妈妈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数落起孩子:“每次问你作业, 你都说做完了。就知道玩电脑。”小晨一下子被激怒了:“电脑线都被你拔了, 怎么玩啊!周末是我的休息时间, 凭什么让我写作业?你们就知道说我, 你们有谁真正关心我的快乐吗?”
小晨、家长、老师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升级……
【干预措施】
一、相互沟通, 达成认同
从孩子的谈话中可以看出, 小晨没有认识到作业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小聪明的他, 一直认为上课听懂了就可以了, 不求甚解。而家长和老师要求孩子要按要求完成作业。很显然, 学生、家长、教师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 从而导致了矛盾的产生。
在谈话中, 小晨这样询问我:“老师, 我已经听懂了, 为什么还要再写一遍呢?我没办法想通, 他们就知道逼我写、写、写!”
我笑着问他:“你一天吃几顿饭?”“至少三顿。”“一天只吃一顿行吗?”“不行?”“为什么?”“会感觉饿, 再说, 我还要长身体呢!”“是啊, 一天吃一顿饿不死人, 那只是身体的基本的需求, 但会缺乏营养, 尤其是长身体的你们, 就无法长高、长壮。读书其实也一样, 听懂了只是停留在学习的表层, 那是基础, 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练习与课堂上的听讲一样重要, 学了不加强练习, 学到的知识就不会牢固, 时间久了就会遗忘, 更不可能深刻理解、举一反三。”“怪不得平时明明听懂了的东西, 考试的时候就是忘记了怎么做了。”小晨似乎有所领悟。
看到他有认同我的观点的倾向。我接着说:“听说你小学一年级考试总是考满分, 是吗?”“那当然。”他自豪地摇着头。“能说说你是怎么做到的吗?”“我每天回家都复习老师讲过的知识, 看过很多故事书, 做过很多趣味数学。”“是啊, 这都是反复巩固已学的知识的收获啊!”“嗯, 老师我明白了, 学习是需要各个环节都抓好才行。”
小晨在老师的督促下慢慢地开始完成在校期间的作业, 但假期的作业仍然很不理想。但我相信, 只要耐心地进一步引导, 一定会有更好的进展。
二、换位思考, 不断督促
在《不抱怨的世界》 (《A Complain Free World》) 一书中, 美国知名牧师威尔·鲍温提出了21天法则, 指出一个人的某个行为只要坚持21天就会养成习惯, 小晨虽然对于作业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同感, 但是要真正的养成按时做作业的习惯, 还需要我们老师在作业布置上要适度、适量。在要求上要遵循由低到高、由浅至深, 由少至多的原则, 逐步提高。
也许, 形成的过程可能会有反复, 但是习惯的养成需要不断地督促, 我们老师如果能换位思考, 站在学生的感受角度体会学生的需要, 我们就能理解他们, 就能跟有效地引导他们, 而小晨就是在教师的这种引导下, 逐渐养成了按时完成了作业的好习惯。
【教育反思】
其实,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能有属于自己的空间, 身心放松, 可以自由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很多老师一到放假就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 学生大呼“怕周末”“黑色周末”。更何况, 许多孩子还要在双休上各种各样的培优班。这些都是导致学生抵触家庭作业的原因。
我们教师应该换位思考, 真正地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让学生还能享受到学习以外的快乐。
对于小晨这样学生的习惯培养, 不能强行干预, 而应当找准切入口, 引导他们逐步认同, 然后再一点点地督促, 让他慢慢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然会适得其反, 欲速则不达。
【培养孩子好习惯教案】推荐阅读:
培养孩子三个好习惯07-27
孩子好习惯的培养11-28
培养孩子好习惯60招:父母的亲子教养读本09-20
培养孩子作业习惯10-19
培养孩子良好卫生习惯07-05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健全孩子的人格11-27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作业习惯08-26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习惯05-25
如何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习惯09-20
如何培养孩子自觉洗澡的习惯?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