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好习惯的培养

2024-11-28

孩子好习惯的培养(精选14篇)

孩子好习惯的培养 篇1

培养孩子的习惯

好习惯培养家庭教育故事

培养孩子习惯,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莫过于是个充满期待、耐心、成就、幸福的永恒话题了。随着孩子入小,不少家长发现孩子常常有忘记带东西,甚至丢三落四的现象出现。所以在这里,向孩子家长们分享一下让孩子养成带齐学具习惯的经验,希望能起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定一些规矩并清楚地讲明:1.爸妈支持你的画画爱好,但是你也要跟爸妈说好的规则去做事情(要让孩子觉得爱好得到满足的同时也要付出“回报”);2.如果你没有达成约定的交付,则要被惩罚;3.你要跟家长签订“合约”(由于此时孩子还没有说话算数的习惯,及成熟的记忆能力),目的是让孩子也养成一种履行“合约”的习惯。

然后告诉孩子,你去画画的所有用品都在学习桌上,现在你把所有画画用品有序装进你的书包中去。接着孩子“慢慢”把彩笔、画纸塞进书包,此时孩子准备书包的过程即使不合我意,也装作没看到。到画画班后,老师很快检查上次作业,此时我透过窗户看到孩子找了“半天”才拿出上次作业,老师看到也自然批准他要跟上上课节奏。又接着老师让学生根据他幕布投影的图案的讲述,快速素描、和涂色,孩子待要涂色时,在画笔盒中、书包中,良久都没有找到粉色色笔,直到别的孩子大多数都上交作业给老师完毕。然后老师单独留孩子三十分钟,要求用老师的色笔涂完作业“才能”回家。

然后孩子“高高兴兴”随我回家。接着又像往常一样要玩会平板游戏。此时的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合约”跟孩子讲,咱们讲好的说你画画回来玩游戏半小时,但是你在培训班因为你自己的原因,浪费了你玩游戏的时间,所以今天没有玩游戏/ 2

的时间了。此时尽管孩子“委屈”的眼泪直打转,我也坚持事前约定并不断跟他讲类似的道理。接着等孩子平静下来,我又紧跟着实施另外一个“惩罚”,带孩子去玩具店“看”玩具,此时孩子当然高兴,并很快选定了一个他喜爱的玩具要我给他买。我马上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双方签字的“合约”告诉孩子,你去画画前咱们说好的挨老师批评,一个礼拜不能买任何玩具,咱都上小学了不能说话不算数。就这样孩子眼巴巴地看了“半天”喜爱的玩具,貌似心里“斗争”了好久。这次孩子依然显得委屈,但是没有眼泪打转了。我想也许孩子似乎“懂”得了大人的底线,即有些东西不是争取就能达到的。

就这样,孩子慢慢“记”住了规则,去学习时基本养成了带全学具、整齐放入书包的习惯。/ 2

孩子好习惯的培养 篇2

一、入学仪式——大手牵小手, 让孩子在爱中养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

开学了, 一年级的小朋友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 爸爸妈妈也因为自己的孩子成了小学生而满心欢喜。开学初站在校门口值周时总能看到这样的画面:父母一手拎着孩子的书包, 一手喂着早饭, 一遍又一遍地嘱咐孩子在校要听老师的话。到了校门口又以各种借口哄骗值周老师, 要求把孩子送进教室。值周老师苦口婆心劝说要相信自己的孩子, 他能自己安全到达教室学习, 可是收效甚微。

针对这一情况, 浙江省诸暨市滨江小学 (以下简称“我校”) 在每一届新生上学的第二天举行一次入学仪式, 仪式前一天, 学校会给每个一年级的孩子发放一条蓝丝带, 要求第二天上学时系在手腕上。仪式当天, 学校专门为一年级的孩子开辟一条爱心通道, 通道两侧, 六年级的孩子列队等待一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 看到那爱心蓝丝带就迎上前拉着一年级孩子的手, 细心地把他们送到教室, 并告诉他们到教室后该做什么, 俨然是一个个慈母慈父。等全部学生到学校后, 相应班级的六年级和一年级还会结成友谊班级, 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 大哥哥大姐姐们拉着小弟弟小妹妹的手排着整齐的队伍, 让一年级孩子认识厕所, 认识垃圾站, 认识操场, 认识各种专用教室……

通过活动, 让一年级的孩子感受到了爱, 知道自己已经是小学生了, 应该自己背着书包进学校, 认识校园也能帮助孩子更快适应新环境。家长看到学校这样尽心尽力, 孩子又那么懂事, 也会配合学校培养孩子自己背着书包进校园, 认真做好早读准备的好习惯。

二、入队仪式——让红领巾飘扬, 让孩子在扬起的红色中许下好好学习的誓言, 养成爱学习、自律的好习惯

在每年的这一天里, 我校总是会特别隆重地安排入队仪式, 邀请每一位父母参加, 见证孩子的成长。当五、六年级的同学为一年级小朋友戴上红领巾的那一刻, 看着他们脸上露出自豪而幸福的微笑时, 我想:在场的每一位家长和老师都会动容, 也会勾起自己很多红色的回忆。小朋友们拥有了自己的称谓——“少先队员”, 他们的人生从此翻开了新的篇章, 同时也完成了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到少先队员的蜕变。

活动结束后, 本班吴楠的爸爸在反馈表中这样写道:女儿性格活泼好动, 刚上学时她觉得戴红领巾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对戴红领巾还不是很积极, 后来老师说只有优秀的学生才能戴红领巾, 她开始上心了, 有时竟会为上课谈天而自责。期盼了好久的“建队节”终于来到了, 女儿戴上了红领巾, 好是激动, 晚上睡觉时, 女儿还不肯把红领巾摘下, 看着她熟睡的样子, 我知道在她内心里, 有了荣誉感, 有了积极向上的动力, 会以一个优秀少先队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女儿你长大了, 爸爸妈妈为你高兴!非常感谢老师们为同学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勤劳动, 相信在你们的耐心教育下, 所有的小可爱们都会茁壮成长。

三、升旗仪式——“船长爸爸、水手妈妈”护航, 让孩子养成负责任的好习惯

在一年级小朋友入学后, 学校会安排“船长爸爸、水手妈妈护航”系列活动, 它包括:制作《种花, 在我的脚印里》纪念册;和爸爸妈妈一起上课;一次亲子活动;其中还有一项就是让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参加一次升旗仪式, 一般这个活动会安排在入队仪式之后几星期, 目的就是让孩子在庄严的国旗下许下誓言, 学会负责。

曾经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自己跟在孩子身后收拾房间、洗碗、扫地的家长, 只是个保姆, 是个工人;而委托孩子自己去做的家长是个教育家, 是个经理。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 我们在教育孩子负责的过程中还会采取很多措施, 在升旗仪式这样一个隆重的场合再一次把我们平时所做的强化, 会让孩子认识到负责是人非常重要的一个品质。仪式结束后, 我们会制定两张表格, 一张由父母填写, 根据孩子平时表现记录孩子在哪几个方面学会了负责, 哪几个方面还需要努力;另一张由各任课老师记录学校表现, 班主任一月汇总一次, 一直延续到一年级结束为止。

培养孩子三个好习惯 篇3

有一位女士叫塞尔玛,她随丈夫去从军。没想到,部队驻扎的地方在沙漠地带,住的是铁皮房子,她与周围的印第安人、墨西哥人语言不通,当地气温很高,在仙人掌的阴影下都是华氏125度。更糟糕的是,后来她丈夫奉命远征,只留下她孤身一人。因此,她整天愁眉不展,度日如年。没办法,她只好写信给父母。

好不容易盼来了回信,急忙打开一看,塞尔玛大失所望。父母既没有安慰她,也没说叫她赶快回去,上面只有三行字:“两个人在监狱的铁窗往外看,一个看到的是地上的泥土,另一个看到的却是天上的星星。”塞尔玛反复看,反复琢磨,终于明白了父母的苦心,原来父母是希望她不要总是消极地看问题。于是,她开始主动和那些印第安人、墨西哥人交朋友,结果使她十分惊喜,因为她发现他们都十分好客、热情;她又开始研究沙漠里的仙人掌,并做了详细的观察笔记,这时她惊奇地发现那些仙人掌千姿百态,使人沉醉着迷;她欣赏沙漠的落上,感受沙漠里的海市蜃楼。经过这样的改变,塞尔玛发现周围的一切都变了,变得使她每天都仿佛沐浴在春光里。

这是为什么呢?沙漠还是原来的沙漠,铁皮房还是那个铁皮房,印第安人、墨西哥人也都没有改变,因为她的内心发生了改变。过去她习惯选择消极的一面,现在她习惯选择积极的一面去看。后来,她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了一本书叫《快乐的城堡》,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积极的心态、积极的选择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因为任何事情都有两面:积极的和消极的。每个人也都有优点和缺点,这也是两面。既然有两面,就需要我们去选择。我们从早到晚也都是在做着选择的事情,比如出门看见邻居,是微笑招呼还是形同陌路?清晨是立刻起床还是睡懒觉?无数人成功的事例告诉我们,积极的选择可以帮助人树立自信,克服自卑,还可以帮助人克服忧虑和烦恼、调整心态。

2独立是做人的前提

孩子从呱呱落地到将来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是一个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如果一个孩子过于依赖父母,养成了习惯,对于迟早到来的独立将是极为有害的。有一个故事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一个猎人,打猎时捡了几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狮子,就把他们带回家中精心喂养。这几只小狮子慢慢长大了,他们生活无忧无虑,有吃有喝,自在幸福。当然,他们都关在笼子里,猎人给他们设计的笼子也是温暖而舒适的。没想到,一不小心,一只小狮子从笼子里跑了出去,猎火到处寻找也没有找到。而其它几只呢?还在受着保护。

一天,那个猎人外出打猎后再也没有回来,习惯了被喂养和保护的小狮子们最后被活活饿死了。而那只当年跑出去的小狮子呢?它已经变成了一只野狮子。它独自在野外时,饿了自己找食吃;渴了自己找水喝;有了伤,它学会了用舌头舔伤口;遇到敌人,它知道怎样保护自己。正是这种独立的、不依靠别人的习惯,使它在大自然的环境里顺利地活了下来。

因此,为了孩子的未来,让他们从小养成独立生活的习惯是父母的首要任务,也是孩子真正成长为一个大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3强烈的责任心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些人责任心很强,而一些人则不然。实际上责任心也是一种习惯性行为,而且,是一种很重要的习惯。我国加入WTO以后,首席谈判龙永图在《实话实说》栏目中讲述了一个令人感慨的故事。他到瑞士访问的时候,在一个洗手间里,他听到隔壁小间里一直有一种奇特的响动。由于这响动时间过长,而且也过于奇特,因此,引起了他的好奇。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通过小门的缝隙向里探望。这一看使他惊叹不已。原来,小间里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小男孩正在修马桶。一问才知道,是这个小男孩上完厕所以后,因为冲刷设备出了问题,他没有把脏东西冲下去。因此,他就一个人蹲在那里,千方百计地想修复那个冲刷设备。而他的父母、老师当时并不在他的身边。这件事令龙永图非常感慨,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小男孩,竟然有如此强烈的负责精神,可以说这种负责精神已经渗透到了他全身的每个细胞、每根神经、每滴血液,已经完完全全成了习惯。

责任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是做一个优秀的人所必须的。一位大公司的老板曾经讲过这样的故事。有一个人来他公司招聘,经过交谈,他觉得那个人其实并不适合他们公司的工作。因此,他很客气地和那个人道别。那个人从椅子上站起来的时候,手指不小心被椅子上跳出来的钉子划了一下。那人顺手拿起老板桌子上的镇纸,把跳出来的钉子砸了进去,然后和老板再见。就在这一刻,老板突然改变了主意,他留下了来招聘的人。事后这位老板说:“我知道在业务上他也许未必适合本公司,但他的责任心的确令我欣赏。我相信把公司交给这样的人我会很放心。”

培养孩子好阅读习惯的方法 篇4

在孩子上小学前,家长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孩子认识一些常见的汉字,比如孩子的姓名、幼儿园名称、电视广告上的字幕等等,为孩子以后的阅读奠定基础。

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后,家长可以结合汉语拼音的学习,坚持给孩子读书,刚开始的时候家长读、孩子听,过一段时间,过度到家长读一遍、孩子跟着读一遍,最后实现由孩子独自阅读。

我在孩子上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时候,坚持每天晚上睡前与孩子一起读书,有效培养了孩子的阅读习惯。

注意家庭阅读氛围的营造,让你的家庭多一些文化氛围,多一些读书学习,家长带头读书,耳濡目染中感染孩子。

注意阅读内容的选择,突出孩子的主体地位,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孩子的爱好与兴趣,与孩子一起选择阅读图书,调动孩子的阅读积极性。

4怎么培养小孩爱看书的习惯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让他对书有兴趣,孩子一两岁的时候,就买一些色彩鲜艳的玩具,看图说话的画片,增加孩子的好奇心,或者用猜测,用对比,让孩子了解和记住,字的不同,动植物的不同种类,形状,和对应的字是怎么样的,孩子很小就认得不少字。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书也是分好多类型的,悬疑,科幻等,先要搞清楚孩子喜欢哪个领悟,然后再去引导孩子去读书。书和书都是想通的,时间长了也就愿意去涉猎其他类型的。

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方法有哪些 篇5

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适时为孩子确立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孩子二至三岁时,家长就应该给他立下规矩,诸如玩完玩具必须放回原处,否则就没收玩具。大一点儿的孩子给他制订每天大致的作息时间,明确劳逸和做事的要求,让他意识到每一种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秩序和准则,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可肆意违背。

二、教育要得法

家长要依据孩子的实际采用适当的方法,培养良好的习惯,要注意讲求方法和实效。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家长可采取转移目标,让孩子选择、给孩子一个台阶下等方法。做为家长要多运用正面激励的方法,例如,要孩子养成物归原主的习惯,首先家长要创设一个整洁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

三、把爱和严结合起来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还需要家长具有一定的意志力。

立下规矩后就要督促孩子坚持去做,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形成一个好的习惯。

四、统一要求,形成合力

孩子好习惯的培养 篇6

那是他上中学时的一天。他去商店买完东西往回赶, 碰到一个人向他询问有关他们学校的情况。他没有防备, 一边回答一边走。到了人少的地方, 那人竟突然用凶器抵在他腰部, 要求吴牧天跟着他走。这是牧天从来不曾想到的情况。首先是恐惧, 接着是后悔———没有听父母和老师关于注意安全的话, 再后就是期望———哪怕有一个熟人在身边就好了。但是, 这一切都是没有用的。就在这时, 他突然想起我讲过的一句话:“要管好事情, 先管好心情。”于是赶紧冷静下来, 思考该如何处理。

他很快得出结论:摆在面前有几种选择:要么乖乖跟他走, 要么硬拼, 要么直接呼叫救命。但是, 他发现上述的每种做法都有不良后果, 于是他一边应付那人, 一边想办法。

当经过一个饭馆时, 他找到了机会:一个服务员正端着一盆菜经过, 于是他趁着绑架者没有注意, 猛地跑过去, 把菜一巴掌打到地上, 之后还把桌上的一叠碗碟打翻。一瞬间, 所有人的眼光都集中在了他身上。这一来, 绑架者见势不妙只好逃掉了。

越早学会自我管理, 越能享受成长甜蜜

不妨设想一下:当遇到这种情况, 你会怎样处理?你是否也能想到这种既不受到伤害, 又能成功逃脱的方法?其实, 这与其说是一个关于安全的故事, 更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随着年龄越来越大, 人需要单独面对, 独自处理问题的时候就越来越多。独立才能自主!

牧天能这样做, 在相当程度上来自我们对他经常强调的一个理念:“别人也许可以为你提供天空, 但是提供不了你腾飞的翅膀;别人也许可以为你提供道路, 但无法提供你奔跑的双腿。你得学会自我承担、自我管理、自我成长!”

在人们的印象中, 自我管理好像是走上职场以后的事。但我想告诉大家, 孩子“越早学会自我管理, 越能享受成长的甜蜜”。最近, 在美国普渡大学读书的吴牧天出版了他所著的《管好自己就能飞》一书, 以现身说法的方式, 讲述了他从憎恨被管理到爱上自我管理的历程及感悟。该书上市第二个月就荣登全国优秀畅销图书排行榜总榜,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世界读书日重点报道。

作为吴牧天的父亲, 我想跟大家谈谈家长如何帮助青少年学会自我管理的心得。

第一时间面对, 第一时间成长

牧天刚出生时, 我们和许多年轻父母一样, 也期望他能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所以不仅为他取的名字格外自由和浪漫, 在生活中更是尽可能惯着他。这样所导致的结果, 却是他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 甚至无法无天。比如我们出差了, 他在三伏天可以5天不洗澡。有一个暑假他回农村老家玩疯了, 在新学期开学的前两天, 竟然还有90%的作业没做完。他甚至打架打得全班同学不敢靠近他……

事实使我们意识到, “孩子是父母的宝贝, 未必是社会的宝贝。”于是我们开始培养他自觉与负责的精神。其中一个绝招, 就是在牧天小学3年级时, 让他进了一个军事夏令营。

开始牧天对夏令营充满向往, 但进去之后, 发现要经受如此严酷的训练, 就想尽一切办法逃跑。但这是封闭式训练, 逃了10多次没有逃掉, 他只好面对。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出现了, 当他真正下决心接受训练时, 他发现:第一, 军训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痛苦;第二, 真正向自己挑战了, 还能感到有了某些成就感。于是他坚持下来。从夏令营回来后, 整个就像换了一个人, 变得勇于承担并主动关心他人。当我们问他这次训练有什么收获时, 他说悟出了这样的道理:“我们之所以痛苦, 是因为我们老在躲避。”“假如能第一时间去面对, 第一时间就能成长。”

这样的体验与感悟, 给了他后来不断成长的力量。如在高三时他作为优秀学生被选到美国的中学交流, 遇到一个对他特别挑剔的地区代表。每次接她的电话, 他就紧张得巴不得立即挂电话, 但后来想起“第一时间面对”的价值, 于是立即回转身去把问题解决, 通过主动去关心地区代表, 大大改善了与她的关系。那个他原来最怕的人, 反倒成了在美国对他帮助最大的人之一。

这样的感悟, 对青少年是有借鉴意义的。因为当今孩子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喜欢的事情就做, 不喜欢的就想办法躲避。但是, 躲避困难就是躲避成长, 躲避该承担的责任, 更是阻碍和扼杀了自己的成长。

“听得进, 记得住, 用得上”

今年“六一”节, 北京电视台播放了一期我们如何教育吴牧天的节目, 著名的家教专家、“知心姐姐”卢勤作为特邀嘉宾, 讲到一个很重要的观点:“要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不必过多灌输, 让他记得住, 用得上才是关键。”我认为她讲得非常好。当然, 回想我们教育牧天, 也有失灵甚至导致他反感的时候, 如何避免这一问题, 我觉得还要加三个字:“听得进。”

我在北京工作, 牧天和妈妈在长沙生活, 暑假一般他到北京和我在一起。有一次, 已经为他买好了几天后回长沙的机票。得知我同学的一对双胞胎女儿都考上了大学, 我决定给她们上三场课, 分别讲述如何学习、生活和处理好人际关系。女孩和她们的父母都很高兴, 十分期待。回到家, 我把这一消息告诉牧天并对他说:“我也难得有机会系统地讲述这些, 把你的飞机票退掉, 和两位姐姐一起听课吧!”我认为他会和她们一样兴高采烈, 没料到他只是应付着点点头, 然后就到另一房间去了。我当时觉得真是热脸贴在冷屁股上, 正纠结呢, 没过多久, 就接到他妈妈转来一条他发的短消息。他严正抗议:“要改机票也不征求我的意见, 不想想这一来, 我和同学订好的计划全乱了, 叫我以后怎么做人?以后再这样不征求我意见就作决定, 我就要像《木偶奇遇记》中的匹诺曹一样, 离家出走了!”

我立即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诚恳地向他作了检讨, 并征求他的意见, 将同学相聚的时间调整, 最后他既没有让自己同学生气, 又很高兴地在北京和姐姐们一起学习了3天。

经过这件事, 我认真反思:很多时候, 许多家长不正是因为没有尊重孩子的需求与感受, 直接将意志强加给孩子, 才导致孩子讨厌甚至对抗吗?道理再好, 要对孩子有作用, 前提是要让孩子听得进!为此, 就要端正态度, 与孩子平等对话, 并学会“换位思考, 换心感受”, 和孩子积极沟通。如果孩子听得进你的话, 要影响他就容易多了。

有金山银山, 不如有个自觉好习惯

牧天在出国之前, 正好过17岁生日, 我说要送他一个最好的礼物。但他左看右看也没发现礼物, 我微微一笑:“送金山送银山不如送个好习惯。”接着我就告诉他:海尔集团有个“员工每日4问”的自我管理方法, 你也可以借鉴, 每天写一篇自我管理的日记, 问清“今天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今天我最大的反思是什么”等5个方面问题, 也许你更能成为自己成长的主人。

没想到, 吴牧天说干就干, 而且从不间断。去年暑假回来, 我要他把所有的日记放到一个文档里, 仔细一检查字数, 吓了一大跳。一年时间他竟然写了30万字的自我管理日记, 这已经是3本书的篇幅啊。讲句实话, 如果早知道他会写这么多字, 说不定我也不敢要他这样干。要知道, 这是高考的一年, 写自我管理日记, 难道不会大大影响学习吗?但他不仅没有耽误学习, 反倒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美国重点大学、被称为“美国航空航天之母”的普渡大学, 并且在高三时就提前把大学一年级的数学课程学完了。

怎么会产生这样的奇迹呢?牧天的总结, 也许给了最好的回答:“中国人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功’, 学习就是砍柴, 每天写作自我管理的日记, 等于磨刀。我天天进行自我管理的实践, 学习效率怎么能不提高呢?”

牧天在30万字自我管理日记的基础上, 写出并出版了《管好自己就能飞》一书。在书中他深有感触地总结:“先是我们养成了习惯, 然后习惯养成了我们”, “没有点点滴滴, 哪来轰轰烈烈。”他以实践告诉大家:自我管理并不是大人的专利, 也不像想象中那样难, 学会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 养成好的自我管理习惯, 就能产生连自己都难以想象的成效。

“不要别人逼, 我就能做好。”这已经成了牧天在许多方面对自己的要求。的确, 对成长中的青少年而言, 拥有金山银山, 不如有个自觉的好习惯啊!

孩子好习惯的培养 篇7

6个孩子,只有黄磊的女儿多多不信猪会说话,找到隔壁揭穿了爸爸们的“阴谋”。其他孩子都信了,但有的完成了任务,没让猪跑出去,有的却让猪走了,自己蹲在猪圈里帮猪守家。

可笑吗?孩子们竟然相信猪会说话?!嘘,这无比正常,咱们都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小孩子不但会相信猪能说话,连太阳、云朵、河流、花草树木,甚至桌椅板凳都会。

一般来说,3岁以前的孩子不会区分谁有生命,谁没生命,认为万物都跟他一样活动;3~5岁时,孩子会把对人有用的东西看作有生命的,比如太阳有生命,因为它带来光,山没有生命,因为它不会做任何事;从6岁左右开始,孩子认为只有活动的东西有生命;8岁以上的孩子,才会理解动植物有生命,也开始知道动植物的区别、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

多多满8岁了,所以只有她能揭穿爸爸们的“阴谋”。而其他孩子,都相信了猪会说话,都怕得不得了,哪还有心考虑责任?如果给没完成任务的孩子贴上没责任心的标签,那可够冤枉的。所以说,要理解孩子,得首先知道孩子走到人生哪一步了,不要随便给孩子下结论。

孩子这一阶段的“童话心理”,可不是给咱大人提供笑料的,用好了,可以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当年,讲故事的孙敬修爷爷就是这么干的。有一次,他在公园里看到淘气的孩子在攀折小树的枝条。他走到树前,把耳朵紧贴在树干上。孩子好奇地问他在干什么,孙敬修说:“我听见小树对我说胳膊疼得要命。”孩子一听,起了同情心,不再折树枝了。这一招可比责骂训斥唠叨管用,不信你试试。

其实,说起来,很多家长也在利用孩子这一心理,不过是跑偏了。比如,孩子走路不小心,撞到凳子,倒了。家长会一边安抚孩子,一边“打骂”凳子。孩子立马不哭了,因为他觉得凳子受到“应有”惩罚。这也利用了孩子特殊阶段的特殊心理,但是,这对孩子成长没好处。因为,错误本来在孩子,他本应该学会以后走路小心,现在学到的却是,“都是你的错”,以后容易犯错怨别人,没担当。

“童话心理”还有一用,可以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学龄前孩子,想象力超强,如果让孩子处在童话的世界里,处处是鸟语花香,冷泉淙淙,树叶飒飒,还有彩虹、阳光、闪烁的繁星和野兽出没的幽径,他能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奇妙和美好,对孩子未来发展来说,资源是相当深厚而宝贵的。

这时候,我们应该让孩子随便想,能多没边就多没边。家长做什么?什么都不做,别嘲笑孩子就是最好的保护了。

怎么培养孩子从小储蓄的好习惯 篇8

(1)为孩子买三个储钱罐

爸爸妈妈可以在孩子的重要日子中,一起去挑选他们喜欢的存钱罐,当作礼物送给他们,让孩子更重视自己选择的礼物。

美国著名的教育专家戈弗雷在《钱不是长在树上的》一书中,建议父母最好给孩子买三个漂亮的储钱罐,第一个罐子里存进用于日常开销的钱,第二个罐子里存进将来某个时期购买较为贵重物品的钱,比如一辆童车、一件火车模型、送给爸妈的生日礼物等;第三个罐子里的钱则长期存在银行里。当孩子看到储蓄罐里存有数目不菲的钱时,他会觉得很惊喜。当孩子用“自己攒的钱”买到自己想要玩具时,会比轻而易举地从父母处得来更加珍惜,还可以懂得积少成多的道理。

(2)一起决定应该存多少钱

可以根据孩子平常的花销,计算出每天可以节省多少钱,将这些钱存起采,也可以根据孩子要买东西的价格,制定出每天应存多少钱。每隔一段时间(例如三个月或半年)父母需检视孩子的财务状况,若孩子确实做到了,可以颁发一笔“量人为出”奖金,或是增加一点零用钱作为鼓励。

(3)给孩子在银行开设理财账户

让孩子早早拥有属于自己的“私房钱”有利于培养孩子经济上的独立性,孩子上小学以后,父母可以陪孩子到银行办理帐户的申请,只有等孩子正式拥有了自己独立的账户后,让孩子通过消费来理财的学习才算系统、全面地展开了。

独立帐户不仅为孩子的合理消费提供了实习场所,而且也可帮助培养孩子合理储蓄的良好习惯,即所谓的“该消费时就消费,该节约时就节约”。当孩子拥有自己的一本存款簿,知道其中的数字意义时,他会愉快地看着日渐增加的.存款,进而养成良好的储蓄习惯,如果存款簿的数字很少,而又有想买的东西时,孩子自然得加紧储蓄的努力了。

当然,这样做对孩子的耐性是很强的考验,如果孩子对此感到灰心而失去存钱的兴趣,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进行“延迟满足”的训练,比如在吃蛋糕、买玩具、买手袋……这样一点一滴的生活小事中,通过分析、转移注意力、加大延迟满足的威力等各种方式,延迟满足孩子的需求。

(4)传授给孩子存款方面的知识

当家长到银行办事时,不妨也把孩子一起带去,让孩子了解银行的作业流程、ATM功能等。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利用自己的帐户理财,利用银行的对帐单、投资报表等,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复利”的效果,鼓励孩子多储蓄。

(5)建立孩子的理财目标

帮助孩子成为在经济上有责任感的孩子,并协调好短期消费欲望和长期投资资源之间的关系,家长责任重大。如果孩子压岁钱数额较大,除了存定期储蓄以外,还可以精打细算,适当选择增值快的理财方式。

(6)准备一本账簿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常会代管孩子的礼金或压岁钱做储蓄,这并没有什么不好,但得账目清楚,最好的方式是准备一本账簿,清楚地记下每一笔进出金额的数字和日期,其意义并不是与孩子锱铢必较,而是兼具互信和鼓励的表现。

(7)引导孩子学会储蓄

家长都不希望孩子乱花钱,而且最好是能把一部分的零钱或压岁钱存起来。但是,孩子大多数是立即享乐主义者,除非有很好的理由,否则很难让他存下钱来。

简简单单培养孩子饮食好习惯 篇9

父母在培养孩子的饮食习惯时,会因观念的不同或经验缺乏而举棋不定,为此,我们给父母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零食计划

精心安排的零食不会弄坏孩子的胃口,是健康饮食的一部分。研究表明:

1.下午吃零食能改善記忆能力;

2.每天进食三餐以上能显著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

3.锻炼前2小时吃零食能提高耐力和运动表现。

并不是所有的零食都有益健康,引导孩子选择零食很重要。简单来说,零食应该:

1.量小但能让人满足

2.有营养

3.味道好

4.在正餐前2小时提供

·食物不是惩罚或奖励的手段

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牢记自己的错误,“剥夺”了他吃饭的权利,这样的惩罚反而会让孩子形成为了不挨饿,一有机会就吃东西的习惯。

许多父母习惯把零食作为奖品,拿到奖品的孩子会以为通过自己努力争取来的食物更有价值,而把日常三餐所吃的食物作为“免费获得”的食物,不再珍惜。

·让孩子参与采购和烹制饭菜

与孩子一起采购和烹制饭菜,父母有机会传授孩子一些关于营养的知识。同时,父母还能了解孩子对食物的喜好。在孩子帮忙时,父母应常常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当孩子有了成就感,会更愿意尝试自己帮忙采购、烹制的食物。

·吃得慢点,嚼得细点

教育孩子进餐时充分咀嚼食物,不要匆忙。细嚼慢咽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吸收,帮助他们学会品赏食物。

·边吃边看电视不足取

这样吃饭,会使孩子难以有吃饱的感觉,从而导致吃得过多。还可能将看电视与吃东西联系起来,使孩子每次看电视就想到要吃零食。这个习惯也会影响家庭成员间的交流。

因此,父母应定好规矩,只允许孩子在家里设定的区域吃饭。

·活动起来

鼓励孩子晚上进行户外活动,而不是看电视和玩游戏。周末时全家一起打球,或者游泳,或者去公园散步、骑车等。

·烹饪

每天至少在家烹制一次饭菜,在家烹制的食物应该富有营养,没有多余脂肪。要减少食物的脂肪:

1.用不粘锅,以减少煎炸用的油量。一个简便的方法是每人每餐1茶匙。

2.大多数时候用低脂烹制方法,如烤、蒸、煮等。

3.选择瘦肉,烹制前去掉可见的脂肪并去皮。

4.烧汤时,添加调味料前,先去掉油层。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篇10

一、 创造有利于养成良好习惯的环境

环境影响人的品行。由于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感染性和长期性等特点, 而少年儿童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因此,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就更加明显。孩子长期生活在何种家庭环境, 就会养成与之相适应的品行。例如,家长做事邋遢,孩子就会丢三落四;家长礼貌待人,孩子就会彬彬有礼;家长习惯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孩子看电视时也会躺在沙发上;家长喜欢读书看报、钻研业务,孩子也会养成喜欢阅读、爱学习的好习惯;家长作息有规律,孩子就会早睡早起;家长孝敬自己的父母,为人和善, 孩子也会表现出善良的行为。

因此,家长必须以身作则,言教身教相统一。所谓言教,就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 由父母向他们口头教导做人的道理, 传授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所谓身教,就是父母的以身作则, 在行为举止上起榜样作用。二者中身教更为重要,而且,言行必须一致。因为“言教”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 见效快;“身教”无目的、无计划,是在无声中进行, 经过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 见效虽慢, 但影响却深刻、全面而长远,最忌家长“说一套,做一套”的两面派作风。孩子一旦发现家长言行不一, 教育效果将互相抵消, 甚而产生更严重的负面效果。

二、 教育引导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

望子成龙是每一个家长的期望,但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很多家长往往恨铁不成钢, 操之过急,指望孩子一夜之间脱胎换骨,养成好的习惯。一旦达不到目的,就会失去耐心, 谩骂甚至不惜采取武力解决问题。岂不知良好的习惯并非一蹴而就, 需要长时间的多次反复才能逐渐形成, 从不良习惯变成好习惯更需要双方都有耐心。因此,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能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面对孩子 的不良习 惯要冷静 处理,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采取循序渐进、耐心指导的方法,一步一步引 导孩子养 成良好的 习惯。

三、尊重孩子,既要做孩子的家长,又要做孩子的朋友

现实生活中, 很多父母往往以家长的面孔出现在孩子面前,认为家长的尊严不可侵犯, 对孩子呼来唤去,颐指气使,即使自己不对也拒不认错,造成孩子逆反。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家长, 就要既做家长,又与孩子做朋友。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以诚恳的态度、恰当的方式指出孩子存在的不足,晓之以理,使孩子清楚错在哪里,明白怎样去做。实际上,当孩子看到家长态度诚恳, 尊重自己人格的时候, 就会认真听取家长的教诲,消除逆反心理,真心反思,自觉改正不足,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 及时诚恳地对孩子的良好言行表示赞赏

每一个人都需要别人的承认和接受,孩子也不例外。你不必担心孩子得到你的称赞后因此骄傲自满,相反地,接纳和称赞会使人努力向上。在称赞和鼓励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比那些在冷漠和指责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更有自信心,更有责任感,心理更健康。称赞和鼓励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催化剂, 是促使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有效方法。即使孩子犯了错误,也要善意地批评,不要吹毛求疵;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翻老本,算总账,要抓住主要矛盾重点解决,使孩子心服口服。

五、因材施教,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居多,家长往往会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孩子身上,甚至溺爱孩子,从而造成孩子遇事过分依赖父母、性格懦弱,胆小的孩子更是如此。因此,父母与孩子在进行心理上的沟通时,要掌握孩子的心理脉搏, 分析孩子的现状、心理及性格特点,多一些鼓励, 培养孩子独立的生活能力,教会他们遇事要有主见,掌握正确的处世方法, 不要过分依靠父母。

六、走出家庭,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学校教育不可能包罗万象,家庭教育也并非十全十美。社会是一个大课堂, 因此要让孩子走出家庭,融入社会,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如,笔者孩子的爷爷家在农村, 笔者就从小带他经常回老家,无论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只要是对孩子具有教育意义、启发作用的, 就会对他讲。让他看到农民的艰辛,了解父母上学时奋斗的历程, 从而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如何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篇11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生活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的消费意识得到了提高,消费水平也日趋增长,我们孩子的消费勇气也在不断上扬,无限制的攀比、浪费。这次家长会根据目前的这一热点问题展开论述,以身边的事例证明问题的严 重性,建议家长从自身的言传身教开始。

为了教育孩子节俭,您采用了大多数家长的传统做法,即告诉孩子“家里没钱,要省一点。”然而事实证明,靠这样简单的口头说教,孩子是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的。首先,虽然您教导孩子的重点落在后半句话,即“要省一点”,而孩子却将重点落在了前半句,即“家里没钱”。于是,他的理解就是因为没钱,所以要省一点,而如果家里有钱,爸爸妈妈和我就不用节省了。这也正是他把别人的钱拿回家的原因。所以,教导孩子节俭,仅仅告诉孩子“家里没钱”不是最好的办法和切入点。

其次,在孩子对“钱”尚无概念也无实际经验的情况下,以没钱为理由告诉孩子要“省一点”,孩子是知半解的。他不能真正理解钱的价值,也就不能真正领会“用钱”和“省钱”之间的关系。

所以,要使您的节俭教育奏效,您还得改变教育策略。既然您已经跟孩子谈到了“钱”的问题,那么就不妨放开跟孩子谈谈。在我们学校里,虽然孩子们都是来自农村,应该有勤俭朴实的特点,但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学生不珍惜粮食,大手大脚乱花零用钱,浪费水电,不爱惜课业用品等不良现象。通过这些现象可看到学生中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意识薄弱,存在着不珍惜劳动成果、不爱护公物、铺张浪费等不良的行为习惯,为此必须引起我们每一个家长的重视。

印度作家泰戈尔说过:“鸟翼系上了黄金,这鸟永远不再在天上翱翔。”家长们真的那么有钱吗?据我所知,我们学校的家长普遍文化层次不高,自然没有特别好的工作,就我们班级来讲,有四十几个家庭的父母只是以打工为生,每年的收入是很微薄的。“即使我们再苦点,也不能委屈孩子,不能让人家看不起。”原来大多是虚荣心在作怪。很明显,用金钱刺激孩子的做法,只会使孩子滋生金钱至上、金钱万能的错误观念。处理得不好,孩子就会一切向钱看;就会只知所取,不知奉献;就会只想享有权利,不想尽点义务,甚至走上邪路。

如此的话,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这一传统美德很可能在我们这一代手上丧失。社会将进入新世纪,物质生活今非昔比,到底要不要讲勤俭节约?答案是肯定的。

怎样教孩子勤俭节约?家长们一定很困惑。让我们来看看国外家长的做法:韩国的家庭收入远远高于中国,但是在一个普通的韩国家庭,父母除了提供较为优越的学习资源给孩子,其他方面比较苛刻,韩国的孩子基本没有零花钱,因为所有文具等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由父母、学校准备好,无需自己购买,所以没有给零花钱的习惯,长辈也没有习惯给孩子“红包”等。但是,韩国的家长很注重孩子的锻炼,吃苦精神的培养,所以,他们经常参加户外生存考验活动,这不同于我们的所谓“夏令营”,他们的户外生存体验是不带一分钱,不带任何零食的,靠自己的能力用仅有的资源学会在比较恶劣的条件下学会生存。

而中国的家庭刚刚过上富足的生活,而且家长的攀比心理严重地影响了我们的孩子。考的好了就“奖励”,出去活动“看谁带的多,带的好”,这样,无形中滋长了孩子的虚荣心,再给孩子讲节俭只是一句苍白无力的空话。

为了孩子能改变现状,家长们应该先改变自己的观念,然后再进行具体培养,建议家长可以从下面几点着手:

一、谈话诱导 心灵启迪

家长要对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心里发展水平进行充分的了解,结合孩子的知识和经验,从孩子的身边入手,在平易近人的谈话中摆事实、讲道理,引导孩子自我教育,提高孩子的道德认识,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如发现孩子乱扔剩余的馒头、面包等浪费现象时,家长就要心平气和地跟他们谈话,让他们了解农民春耕秋收的辛勤劳动过程,诱导孩子道德认识,改正浪费粮食的不良行为。

二、故事启迪 感同身受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较之于抽象思维占优势。喜爱听故事,家长可以抓住这个特点,讲讲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节俭故事,如《周总理的睡衣》、《雷锋的童年》、《朱德的板凳》等。也可讲讲身边贫困孩子的生活,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剖析故事内涵,让孩子联系自己平时的行为进行对照,从而启迪孩子的道德认知,激发孩子的道德情感,在此基础上培养孩子不乱花钱,爱惜课业用品等勤俭节约的良好道德行为习惯。

三、榜样作用 言传身教

父母自身要勤俭节约,爱模仿是孩子的特点,小学生的许多行为都是由模仿学习得到的。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要为人师表,孩子从小到大,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其性格、品德发展形成潜移默化的作用,要培养孩子的思想品德,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和熏陶孩子,平时勤俭节约,为孩子示范非常重要。家长应从每件小事做起,如:随手关灯节约用电,不浪费自来水,爱惜粮食等,以自己良好的节约举止、行为为表率,去感染教育孩子,使孩子提高行为的理智性,真正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行为习惯。

四、劳动体验 辛勤果实平时可结合劳动教育,指导孩子进行力所能及的劳动和家务劳动。通过劳动实践和自我服务活动,使孩子体验劳动的辛苦,懂得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如农忙时节,让孩子去拾稻穗等,使他们真正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道理,从而培养孩子艰苦朴素,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可以教育孩子搜集废旧物品,卖掉的钱可以存起来,捐助贫苦孩子。家长还要让孩子学会利用废旧物品,比如可利用易拉罐做个花篮,将旧凉鞋剪成拖鞋。这样既可培养孩子节约的习惯,又是一种手工劳动练习。

五、指导理财 合理利用

要培养孩子理财意识。首先家长给孩子零花钱要有计划,要限制数额,不要有求必应,应根据孩子年龄大小、实际用途和支配能力,定时定量给予。低年级的孩子可以一个星期给一点零花钱,甚至不给,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没有消费意识,不知道如何利用手上的钱,高年级的孩子也不能经常给;其次,家长要问清每次钱都花在哪里,如果最近阶段钱的去处无法说明,家长应暂停“发放”,弄清楚钱的去处再考虑。小一些的孩子可以由父母对于每一比钱的用处进行记录,大一些就可以指导孩子设计一本“零花钱记录本”将自己的零花钱的去处一一进行记录,过几天查一次帐,父母还可以根据记录的内容,和孩子讨论以后哪些地方是不需要花钱的,哪些是必须花的,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很多孩子每年都有大量的“压岁钱”,对于这笔钱的用途,家长各有方法。但是如果钱的数量过多还是放在家长那,留一部分给孩子,可以设立一个“学习基金”,现在学杂费减免后开学的学费很少,可以让孩子动用“学习基金”,自己平时购买学习用品也可以从中支出。

孩子好习惯的培养 篇12

教会孩子合理利用时间,有计划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人都是有惰性的,孩子当然也不例外。拖拉是学习的头号敌人。很多宝贵的时间就是在拖拉中白白流走的,很多想做的事情就因为拖拉一直来不及做。所以,要制定每天学习计划,并认真落实。今日事今日毕,绝不拖到明天。家长可让孩子根据作业量制定每学科学习所需要的时间。完成了学习任务,孩子可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不要命令孩子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这样的命令只会造成孩子“软抵抗”。把读书、玩耍、休息的时间还给孩子,让孩子学得踏实,玩得轻松。

明确责任,培养自我管理和约束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是学生的本职工作。家长只需要对孩子讲清楚要求、明确责任,不必一而再,再而三地催。孩子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因为没有及时认真地完成任务而受到责罚,那就让他尝尝苦头。而如果孩子学习上有了进步,家长可有意将其中重要的原因归结为孩子努力学习的结果。让孩子认识到努力就有收获,从而增强自觉学习的意识,渐渐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如何培养低年级孩子的书写习惯 篇13

同时,跟学生接触过或是在教育一线的教师只要留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在书写上由于疏忽、缺少指导,学生的作业书写质量甚是令人堪忧。 这些书写很多都是字迹模糊、潦潦草草,不然就是出现结构松散、歪歪扭扭或涂涂改改的现象。深究其因,一方面,由于他们执笔方法不正确或写字姿势不端正,往往造成在开始书写是就形成了一个不良的前提。虽然,这部分孩子有写好作业的愿望,书写质量依然较差。另一方面,缺少指导与纠错在某种层面上导致孩子对字的笔顺、笔画、间架结构掌握不好,或是花少量的时间仔细揣摩和练习。就像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些孩子写字非常卖力,有时字迹穿透纸张,一有错别字就拼命地擦,最后弄得导致纸面上又黑又破,字也变成歪曲。再者,有的孩子为了及早完成作业,追求数量而忽视了质量,对书写没有一个认真的态度,因而造成书写质量低下。

作为老师,当然希望出现清洁、工整,安排匀称的作业书写。在批阅时自然是一种美的享受,自然感到舒服。作为家长,孩子的良好书写习惯也会成为他们的骄傲。这种良好的书写习惯不仅是一种学生技能的掌握,也能让学生终生受益。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书写习惯尤为重要。

一、培养孩子的良好书写习惯

1.老师做好表率,家长增加关注度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自己良好的书写习惯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孩子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不仅与教师的严格要求有关,老师的教授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不能想象,在很多情况下,教师的字写得好, 他的学生中也大部分比较好。当然,教师队伍中不可能每个人都字写得漂亮,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但你必须做到规范、端正、清晰地板书,做学生的表率,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力量是不可低估的,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那种苍劲有力、清新俊秀的笔画会给学生以振奋和力量的鼓舞。

2.家长在孩子书写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孩子大部分的时间在跟家长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往往能形成有效的沟通。在大部分的交流时间中,如果家长能够适当合理的给孩子加以监督指导,或是将这种书写融入到孩子感兴趣的事物中,那将比在学校的简单指导更加深入孩子的内心,对他们也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印象,从而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在生活中培养孩子浓厚的书写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一个正在小学的孩子来说,如果有了书写兴趣,他就会自觉的去练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然而, 事实也告诉我们,小学生不喜欢被逼迫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当然这也就是他们对不感兴趣的事是做不好的。如果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活动,在活动中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书写的乐趣,这不仅是书写技能、书写兴趣的培养,也是教育在某种层面的升华。

三、严格要求孩子的书写,常抓不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必须正确引导,强化训练。我们都知道,良好的书写习惯也是慢慢培养出来的, 也就是说在这期间老师的常抓不懈将起到很大的作用。抓紧一个两个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让全体的学生提高写字的质量,就需要抓紧方方面面,使每一个孩子的字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一般来说女生的书写干净, 也较为规范。男生个性随便,在书写上也没有那么的讲究,因此不仅要提高他们对书写的重视,也要抓紧特别是男生的书写。如果出现不认真书写的现象,那么这时教师严格要求,让该学生重写,直到书写规范止。这种方式虽然会花费比较多的时间,但是这种方式会让学生的书写有很大的进步。

四、强化训练,辅之以合理的正确引导

为了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那就须使之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然后进行强化训练。也就是说在指导时给出精确的讲解,比如: 写字时做到头正、肩平; 眼睛离纸面一尺,笔尖离握笔处等之类的具体要求。

孩子的良好书写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是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时间的。对于笔画、结构写不好的,更要耐心指导,让学生仔细观察后,反复临帖,做到后面的字一个比一个写得好。对那些书写态度不端正的孩子, 应该在课之余告诉他,写得一手好字可以使人终身受益,而不仅仅是完成一次作业。在讲道理的时候,尽可能多举一些实例,避免简单的说教,让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同时,教师可在一段时间内,对孩子每天的作业书写情况加以点评,对孩子在书写上的点滴进步给予表扬,根据他书写的情况提一些建议,如不使用修改液和改正贴,等等。

当然,我们的强化训练不是让学生死板地去练,而是在学生矫正其错误的行为习惯之后,进而利用各种方法强化正确的书写习惯。比如开展 “比比谁的作业最整洁”等相关的班级活动,达到使学生自愿强化的目的, 也让让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融入实践,学习知识,从而得到锻炼和提高。

五、几个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一,任务的布置不宜太过困难,要适合孩子的年龄认知水平。遵循贴近孩子生活的实际,以免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孩子习惯的养成造成不良影响,也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第二,在教学中,教师不可将任务的设计固定化、模式化、程序化,要因材施教,从学情、具体教学内容,孩子的接受能力,兴趣培养等方面出发,形成有效的循环教学。

第三,在讲解的过程中,避免喧宾夺主,转移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六、结语

万丈高楼平地起。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写习惯,不管是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是孩子素质养成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磨练学生意志、性格、品质的过程。因此,在培养孩子的书写习惯上,不仅要有一个良好的方式,还需要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地摸索。人是向前发展的,孩子的未来,孩子的书写习惯也是要不断地进步,这也是我们对孩子们成长的寄托。相信在教师的指导卜,在孩子的努力下,他们一定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不断提高书写质量。

摘要:良好的书写习惯是一种正能量的储蓄。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不良的书写习惯,不仅影响了书写速度与美观,也不利于学生视力与身体的正常发育。甚至可以说,它具有一种巨大的力量主宰我们的人生。显然,良好习惯的培养,对于正在成长的孩子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孩子好习惯的培养 篇14

问:孩子总对我们提一些过分要求,有时候遭到他爸爸的严词拒绝。对此,孩子很不满。现在一个家庭就一个孩子,我不希望孩子将来怨恨我们。请问,我们该怎么办才好?

邱贝贝

答:合理地拒绝孩子,不会使孩子对父母产生怨恨,反而能提升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同时也能使孩子懂得更多生活和做人的道理。为此,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

与孩子订规矩

父母要了解孩子的行为习惯,订立适合他年龄和性格特点的规矩。但父母要与孩子一起制订规矩,这不仅是尊重孩子的表现,也能使孩子更好地了解父母的想法,从而主动遵守订下的规矩。

引导孩子做有意义的事情

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了某些不好的行为时,除了告诫,还要引导他去做有意义的事情。孩子在其他事情上得到了乐趣,就不会把注意力局限在不好的行为上了。

不要过分心疼孩子

有的家长不忍心看见孩子哭闹,只要孩子一哭一闹就无条件地满足其要求。其实,这时候家长心软,就让孩子明白了一个道理:哭闹很管用,下次还要用。

平静地说“不”

当孩子提出无理要求时,如果家长把愤怒表现在脸上、语言或者行为上,也许正中孩子下怀,有时孩子会故意做出恼人行为激怒大人。当孩子无理取闹时,父母最好用平静的口气表达你的心情和对孩子的要求。这样,孩子会从你的语言、态度中了解到,父母的态度是诚恳而坚定的,任何无理取闹都没有用。

告诉孩子拒绝的理由

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时,家长要把拒绝的真正理由告诉他,不要编谎言欺骗他。例如,孩子想买玩具,有些父母会说:“太贵了,买不起。”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一旦孩子知道真相,父母说的话就再也不起作用了。建议父母告诉孩子实话:这个玩具没多少价值,不值得买,我们不乱花钱。这会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并逐渐成为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一旦说了“不”,就要坚持到底

对父母来说,最难的就是坚持。你可以警告孩子,可以对他的哭闹置之不理,还可以让他在某个安全的地方独自反省……至于采取什么措施,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来决定。但是不管采取哪种方法,家长们一定要记住:一旦说了“不”,就要坚持到底。

培养毅力有窍门

问:我的孩子一点毅力也没有,做事情不是虎头蛇尾,就是流于形式。因此,我想知道家长该怎么培养孩子的毅力。

陈薇

答:培养孩子毅力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让孩子从小目标做起

父母要善于从小目标上培养孩子的毅力,比如,孩子学习,不能泛泛地督促他“好好学习啊”,而要将目标具体化、数量化,随着一天天的坚持,孩子的信心会一天天增强。取得了一些成绩后,孩子就不再恐惧较大的目标。需要注意的是,目标不要定得太小,太小起不到训练意志力的作用;但也不能定得太大,太大孩子难以达到,就会放弃,锻炼就变成了打击。

“一口吃不成个胖子”,为了减少孩子的压力和逆反心理,父母要帮助孩子将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比较容易达到的小目标,将长远目标分解成阶段性目标。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不断达到目标的喜悦心情中,充满信心地克服困难,并坚持下去。

父母交给孩子任务时,要把任务交代具体,并提醒他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再教给他一些克服困难的方法,使其做到心中有数,增强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勇气。

培养孩子做事有计划、有目的

培养毅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开始,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计划任务,但事先应征求孩子的意见。待孩子有了初步的计划意识,可以逐渐放手让他学着安排自己的事情。做事情的过程中,孩子可能会遭遇挫折,这不是坏事,因为人正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使意志得到锻炼的。倘若孩子不能顺利完成任务,父母不必急于提供帮助,而应该等一会儿,看孩子能不能通过自身努力克服困难。如果孩子经过努力,最终战胜困难,达到了目的,他将会获得莫大的满足感和自豪感。而他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也就随之增强了。

父母要以身作则

父母做事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做事的态度。一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家长很难培养出有恒心的孩子。

父母的监督也很重要,如果父母今天要求孩子学习绘画半小时,明天忘了要求,后天有事又给耽误了而不管孩子有无练习,这样就无法培养孩子的毅力。

很多父母知道通过吃苦能够磨炼孩子的毅力,可一看到孩子遇到困难,便不忍心让他独自承担,结果代替孩子挑起重担。父母的心软,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长此以往,让孩子坚持不懈就会变成一句空话。

及时表扬孩子

对孩子表现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父母要适时、适度地给予肯定和赞许。当孩子完不成计划时,父母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不可说“我就知道你完不成任务”、“我早就说你没长性”等丧气话。这些话只能增加孩子的挫败感,而最终失去自信。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很多问题,要让孩子明白,认准一件事后就要尽全力去做,只要有毅力,坚持下去,就有可能成功。孩子遇到困难,家长要用各种方法鼓励他,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直到取得胜利。

女儿越来越中性

问:上初中后,我女儿非常喜欢穿运动装,购买其他款式的衣服也会挑选肥大、深色的,举止行为也越来越不像女孩了,总和男孩以“哥儿们”相称。我很担忧,孩子的打扮这么中性化,会不会影响其身心健康?

唐敏之

答:家长担心孩子的中性装扮会影响其性别取向,这有点多虑。现在的中学生喜欢中性着装,其实只是单纯地追逐潮流,而外表中性与内心中性是两回事。对喜欢穿中性服装的孩子,家长无需紧张,也无需责骂,以免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家长在改变自身观念的同时对孩子稍加引导即可。

青春期的孩子,通常都有很多情绪要发泄。有的孩子为了反抗家长的管束,故意穿奇装异服来标榜自己的特别,或者穿大尺码的衣服来增加安全感。另类打扮的后面,多半孩子有不一样的想法,建议家长多和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这比评价他们的穿着有用得多。

再说,孩子着装出现中性化趋向,未必会影响其身心健康。有的女孩从小就不喜欢穿裙子,越大越喜欢打扮成男孩的样子;有的孩子则受环境影响,刻意模仿喜欢的中性化偶像,家长都应该理解和接纳。随着社会的发展,体力劳动的减少、生育机会的减少而从事的社会化工作越来越多,如今女性的性格特征也在悄然发生变化,除了传统的性格特征外,女性还更多地表现出独立、果敢、爱冒险、有竞争精神等中性特征。

有研究表明,兼有男性和女性优良品质的人,往往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如性格男性化的女孩,往往和同性、异性相处得更和谐,面对竞争也有更多的机会。因此,只要孩子的做法不影响学业和良好性格的培养,不妨让其个性发展得更自由一点。

21天养成好习惯

问:听说,一件事情只要坚持21天就能养成习惯。这是真的吗?

关明明

答: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7天。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刻意提醒自己的改变,因此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

第二阶段:7~21天。不要放弃第一阶段的努力,继续重复,跨入第二阶段。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舒服了,但一不留意,还会回到从前,因此,你需要不断地提醒自己。

第三阶段:21~90天。此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自然”,其实这就是习惯。这一阶段被称为“习惯的稳定期”。一旦跨入此阶段,你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种习惯已经成为你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会自然而然地为你效劳。

心理学家指出,一项看似简单的行动,如果你能坚持重复21天以上,就会形成习惯;如果坚持重复9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习惯;如果能坚持重复365天以上,你想改变都困难。同理,一个想法,重复21天,或重复验证21次,就会变成习惯性的想法。这样看来,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

这就是“21天好习惯培养法”的设计原理,其具体要点如下:

1.坚持这个习惯21天。

2.让自己清楚了解新习惯带来的好处,因为感情远远比理性的强迫更有动力。

3.把它当做一个试验。像科学家一样,把培养习惯当做尝试,而非心理斗争。

4.远离危险区。远离那些可能再次触发你坏习惯的地方。

5.用更好的东西替代你失去的东西,你戒了烟,虽然失去了吸烟的享受,但得到了无价的健康。

6.将计划写在纸上,并告诉朋友监督自己,给自己压力。

7.保持简单。建立习惯的要求只需几条就可以,保持简单,才更容易坚持。

8.不要追求完美。一步一步地做,不要指望一次就全部改变。

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反复做。之所以有人不成功,不是他做不到,而是他不愿意去做简单而重复的事情。所以,只要你开始做,并一天天坚持下来,就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上一篇:电话面试注意技巧下一篇:师德师风演讲稿—默默耕耘,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