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好习惯养成计划

2024-09-18

孩子好习惯养成计划(精选15篇)

孩子好习惯养成计划 篇1

如何教育孩子养成好习惯?

好习惯,给孩子一生的财富我国著名青少年教育家孙云晓先生曾说:“好习惯对儿童来说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是终身的财富,是人生的格调”。因此,作为父母,一定要在孩子的习惯培养上下大功夫。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生活习惯 生活是人生第一课,也是最基本的课程。生活习惯的好坏,不仅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而旦也是幼儿综合素质的体现。它包括饮食、起居、排便、卫生等习惯,做到按时睡眠、起床,不挑食、不偏食、细嚼慢咽,饭前便后正确洗手、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等。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适当为孩子立规矩,如:玩具玩完后必须放回原处,逐渐养成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和爱清洁、讲卫生、有条理的好习惯。

二、文明礼貌习惯 礼貌看起来是种外在行为的表现,实际上它反映着人的内心修养,体现一个人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识。父母要教育孩子学习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等。同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文明举止,见人要热情打招呼,别人问话要先学会倾听,并有礼貌地回答,保持服装整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三、道德习惯 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幼儿才能和别人友好相处,积极追求美好的事物,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具有高度责任感,将来才能成为社会上成熟可敬的人。它包括各种行为规则,尊敬关爱长辈,不随地大小便,不损坏花草、树木,爱护公共财物,遵守交通规则,能换位思考、团结友爱等等。

四、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与幼儿的成材直接相关。它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学习好的孩子学习习惯都比较好,而学习不好的孩子多数并不是因为脑子笨,而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如:不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游戏,不需要父母的督促、陪伴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学习专心认真,经常进行广泛的阅读,知道珍惜时间,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等。

五、思维习惯 良好的思维习惯有助于孩子从正确的角度和方面思考问题,有助于孩子能力的锻炼、知识的获取以及运用所学知识灵活的解决问题。如:敢于接触了解新鲜事物,善于观察,勤于动脑,遇到问题能独立思考和解决。特别是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六、劳动习惯 要教育孩子爱惜劳动成果,孩子劳动不是为了创造财富,而是为了培养初步的劳动习惯,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要求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脱衣服、学着铺床叠被等。要帮父母干些家务活,如:帮助摆碗筷、擦桌、扫地、倒垃圾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培养孩子各种良好习惯的同时,父母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增长培养意识,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在进行培养时还要注意方式方法,坚持不懈,严格要求。

孩子好习惯养成计划 篇2

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是保证他们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且, 这对于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是一项奠基工程, 可谓百年大计。人们常说, 忘不掉的是素质, 而习惯就是忘不掉的最重要的素质之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 才能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素质, 促进其终身发展。

因此, 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抓好养成教育, 才能使学生成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我认识到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 什么是错

朱熹说过:“论先后, 知为先;论轻重, 行为重。”可见, 知与行是不可分的。记得刚开学的时候, 学生不知道上课的规矩, 经常出现上课时自由进出教室, 自由发表意见等现象。这些都是他们的天性, 他们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于是我把开学的前两周重点放在学习学生行为规范上。同时提出学期新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标, 让学生明白哪些行为是对的, 哪些是错的。和学生熟悉一段时间后, 我了解了学生的特点, 就和同学们一起制定出了班规。让学生明确怎样做, 为何这样做, 以及如何去做, 使他们更清楚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二、从点滴抓起, 从细节抓起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为什么不少学生对守则、规范倒背如流, 却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为什么许多学生在校内及社区里学雷锋做好事, 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可见, 养成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境地, 需要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

因此, 应要求学生从自己做起, 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生活习惯抓起, 从学习用品的摆放, 坐立姿势, 作业、书写的规范到升旗、进出门的礼仪, 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环节都进行训练, 培养他们从小养成文明礼貌、仪表端庄的品质。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 在校园内轻声慢步地行走, 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 上学衣帽整齐, 佩戴好红领巾, 放学站路队……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 其实“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百尺高台起于垒土”, 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的。

三、教师要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教师的每一个行为都给学生无言的教育, 因为在小学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 教师的举止也经常影响孩子的言行。现在许多学生读书写字的习惯差, 不是趴在桌子上就是眼睛贴在书上, 说过很多次, 他们也知道, 可是落实到行为上总是不理想。于是我上课时也搬来了凳子以正确的姿势坐在讲台上, 学生一看到我就会自觉纠正自己的姿势, 抬头挺胸、双脚并齐地坐在那里。发现这种方法很好以后, 我也同样用在了卫生习惯的教育上, 开始我班学生卫生习惯差, 教室里随处可见的垃圾, 他们却视而不见, 教师严厉地批评、惩罚也只能改变一天两天, 时间一长又会重犯。于是我每次进教室一发现地面上有垃圾、废纸总是亲自扔到垃圾桶里, 下课后主动拿水桶洒水。学生就问:“为什么不扫地也洒水呢?”我说:“教室人多, 勤洒水可让教室的空气更干净一些, 我们就能呼吸新鲜的空气了!”学生看到听到以后, 课间休息时争抢着去洒水, 久而久之学生就做到了不用教师提醒自觉保持教室的卫生, 所以说教师的每一个好行为都会给学生无穷的教育。

四、教师要严爱相济, 关心体贴

严而有爱, 训练要强调一个“严”字, 突出一个“爱”字, 不见实效不收兵。有些教师对学生不良习惯矫正一次不成, 二次仍不佳, 便灰心没辙了。岂不知矫正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的过程是艰难的。坚持才能胜利, 持久才有收获。原女排教练袁伟民平时给予队员慈母般的爱, 但在训练时却突出了严, 在“继续训练”、“还得练”、队员哭鼻子也绝不手软的训练中, 中国女排夺得世界杯“三连冠”。如此, 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也要严爱结合, 通过“严”达到“爱”。

五、学校、家庭、社会要共同配合

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家庭是儿童首先接受教育和影响的地方, 家长是儿童接触最多最亲近的人和第一位教师。”因此, 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的成长。凡是家庭教育抓得紧、抓得好, 儿童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反之, 接受教育就比较困难, 进步得也比较慢。要真正让全体家长都重视养成教育, 整个社会还必须创设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另外, 学生生活的真实世界需要净化。学生每天接触的各种各样的人、接受的各种各样的信息, 需要净化。这仅仅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 要帮助学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力, 需要全社会关心, 所有的媒体都应重视宣传, 社会应为学校教育创设良好的育人氛围。

六、教师要有耐心, 常抓不懈

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 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 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 需要长期抓, 切不可“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即使学生出现反复, 这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教师应对学生充满信心, “抓反复”, “反复抓”, 扎扎实实, 坚持不懈。因为“习惯如自然”是需要时间的, 要持之以恒, 要有耐性。

七、教师要以长补短, 以优带差

学生在行为实践中的榜样影响, 除了教师以外还有同学, 学生也希望自己能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我根据他们爱听表扬、具有积极向上这一心理特点, 在进行养成教育规范训练时, 坚持正面教育, 注意树立典型, 让榜样去感染、去影响带动学生, 为其他同学起带头和示范作用。平时我也跟踪, 随时发现行为习惯突出的同学, 并进行及时的肯定。黑板报的光荣榜上又增加了很多规范标兵, 我班学生的精神面貌好, 文明风气盛, 受到了其他教师的好评。

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篇3

一、好习惯要在生活中培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孩子习惯形成的摇篮。6岁前的儿童主要生活在家庭中,家庭生活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有一个小朋友叫阳阳,由于父母工作繁忙,阳阳从小就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对阳阳非常宠爱,对他总是照顾得无微不至。阳阳进入幼儿园时,还不会独自上厕所,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睡觉……阳阳在生活中根本就没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时候,阳阳的父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把阳阳接到家中,对阳阳进行生活习惯的训练。

由此可见,生活即教育。父母应该积极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宜的家庭环境,同时,在行为、举止和谈吐等方面也要给孩子树立最好的榜样,讲话时要注意礼貌,举止要文雅。如果能够经常这样以身作则,孩子会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获得最佳教养,良好习惯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

二、好习惯要在实践中培养

在实践中养成习惯,要不断身体力行,使习惯成自然。陶行知先生主张在做中养成习惯,即在实践中养成习惯。他在《教育的新生》一文中写道:“我们所提出的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

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说某人没有养成多少好习惯的意思。比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说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说李四表达能力不好,就是说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的习惯。因此,好习惯养成越多,那个人的能力就越强。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的好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过程,是严格训练、反复强化的结果。现代控制论创始人、美国著名数学家维纳,在回忆父亲对他早期学习习惯的严格训练时说:“代数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困难,父亲的教学方法是每个错误都必须纠正。他对我无意中犯的错误,第一次是警告,如果我不马上纠正,他会严厉地训斥我一顿,令我‘再做一遍’。我曾遇到不止一个能干的人,可是他们到后来一事无成。因为这些人学习松懈,得不到严格纪律的约束。我从父亲那里得到的正是这种严厉的纪律训练。”父亲严格的训练,终于使维纳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成为誉满全球的科学巨人。

三、要抓住教育的关键期

自从奥地利动物心理学家洛伦兹发现动物行为发展的关键期,并荣获诺贝尔奖后,人类广泛地开展了对自身各种能力与行为的发展关键期的研究。

特别要提醒的是,要使孩子养成一种好习惯,父母一定要注意孩子第一次出现的行为。例如,孩子第一次骂人的时候,并不是道德问题,而是觉得好玩。这时候,孩子会观察父母或其他成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如果成人的态度是冷淡的、严肃的,孩子就会明白:“大人不喜欢我的这种行为。”由此,他会减少这种行为。如果这时有成人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出赞扬、夸奖或者高兴地笑等反应,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行为是受到成人喜欢的,由此,他会增加这种行为出现的频率,从而养成不良的习惯。因此,父母一定要注意抓住教育的关键期来教育孩子。

父母在培养孩子好习惯的同时,更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养成不良的习惯。因为坏习惯一旦养成,就具有自然的驱动力和心理惯性,有时候就算没有外部条件,习惯行为也同样可以做出。许多孩子有时候知道自己有不良的习惯,但是往往控制不住自己而重复不良的习惯。这时候,父母要帮助孩子抑制和纠正坏习惯。以下几个步骤可供参考:

如何养成孩子好的学习习惯 篇4

俗话说:“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为何常立志?原因是:很想好好做,就是做不好。因此,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步就要说到做到,坚定不移。计划每天要记10个英语单词,就一天不落地去记;认识到写字潦草、做题马虎这些毛病,就在写字、做题时严加注意,确保字字工整,题题复查;意识到了不良学习习惯的危害,就自动自觉地克服;制订了学习计划,就定时定量地去完成;决心使自己的学习成绩在全班、全校的位次前移,就要千方百计地挖掘自己学习的潜能。

第二步:控制时空,约束自己。

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情景因素的影响。比如,一个中小学生,已经认识到打游戏机的负作用了,不想再打游戏机了,可是,一走近游戏厅就忘乎所以了,就把握不住自己了。因此,在习惯形成的过程中,在自己的自制力还不十分强的情况下,应从控制自己的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入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时间上,从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就寝,都安排满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内容,不让一日虚度,不让一时空耗。在空间上,严格控制自己的活动范围,歌厅、舞厅、游戏厅、录像厅、台球室等游乐场所,无论自己多么好奇,无论别人怎么引诱,也不要去。

第三步:偶有偏离,及时调整。

孩子好习惯养成计划 篇5

俗话说:命好不如习惯好。一个好习惯,无论其大小,带来的影响将是巨大的,有益于人的一生。好习惯益终生。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从小养成好习惯,这样对孩子的一生都受益。但好习惯并非自然而成的,自然而成的常常是懒惰、生活无规律等等坏习惯。所以我们才要教会孩子自我控制来培养好习惯,而且这样的培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一个习惯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便可以完成的。它需要经过长期、反复地坚持,最后才能成为一个不易抛弃的真正的好习惯。有研究表明培养一个好习惯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尤其好习惯培养的第一个月是最重要的。

俗话说“一个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家长们在一个月里只培养孩子的一个好习惯。而且家长要和孩子一起相互鼓励,共同进步。让孩子想着培养这一个好习惯时,还有父母一起陪伴,那孩子一定会更有信心去完成它和成功地培养这一个好习惯的!

九大人生好习惯

一、9个学习好习惯

⒈提前预习

⒉专心听讲

⒊爱提问题

⒋及时改错

⒌查寻资料

⒍不磨蹭

⒎仔细审题

⒏勤于动笔

⒐认真书写

二、9个做人好习惯

⒈心态积极

⒉孝敬老人

⒊勤俭节约

⒋持之以恒

⒌充满自信

⒍守时惜时

⒎诚实可信

⒏不给别人添麻烦

⒐善待他人

三、9个礼貌好习惯

⒈进别人的房间要敲门

⒉使用礼貌用语

⒊用双手接递长辈的东西

⒋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⒌礼貌待客

⒍不乱翻别人的东西

⒎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话

⒏在公共场所要安静

⒐见到熟人主动打招呼

四、9个卫生好习惯

⒈饭前便后洗手

⒉早晚刷牙

⒊每晚洗脚、洗袜子

⒋手脏了及时洗

⒌不随意席地而坐

⒍常换衣服常洗澡

⒎不随地吐痰

⒏不乱扔垃圾

⒐随手整理好用具和衣物

五、9个饮食好习惯

⒈定时定量

⒉细嚼慢咽

⒊吃饭时不说话、不出声

⒋爱惜粮食

⒌不挑食、不偏食

⒍少吃零食

⒎不边走边吃

⒏少喝饮料多喝白开水

⒐不吃不合格食品

六、9个阅读好习惯

⒈经常去书店和图书馆

⒉手不释卷

⒊专心致志

⒋做摘抄画重点

⒌读、写、思相结合

⒍善于使用工具书

⒎姿式正确

⒏善于交流心得

⒐爱护书籍

七、9个安全好习惯

⒈遵守交通规则

⒉不玩火

⒊不逞能

⒋遵守公共秩序

⒌不急追猛跑

⒍右行礼让

⒎有自护意识

⒏不做危险动作

⒐离家离校要向家长或老师打招呼

八、9个运动好习惯

⒈每天运动一小时

⒉认真完成每一次练习

⒊全面锻炼身体

⒋常到大自然中去

⒌循序渐进

⒍做好准备活动

⒎经常散步

⒏积极参加体育比赛

⒐不断尝试新项目

九、9个劳动好习惯

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⒉家里的事情主动做

⒊别人的事情帮助做

⒋按操作程序劳动

⒌学会共同劳动

⒍劳动中注意自我保护

⒎找窍门探索巧干

⒏劳动结束后整理现场

教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的方法 篇6

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特别需要施教者在教育上要求一致。首先是家庭内部(父母、祖辈及家中的其他人)对孩子的要求要一致,如培养孩子不随便吃零食的习惯,如果父母严格要求而爷爷奶奶放纵,那是不可能培养起好习惯的。

其次是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要一致。现在,不少孩子在幼儿园里能自己吃饭、自己穿衣,一到家中则判若两人。如果孩子在家、在园表现不一,就说明还没有养成好习惯,也反映出家园在这方面未能很好配合。如果家庭与幼儿园彼此密切配合,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篇7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保证”。好的学习习惯能让学生受益终身, 而且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能够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内部动力因素。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 锲而不舍, 养成习惯, 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叶老认为应该把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作为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虽然习惯本身不是知识, 也不是能力, 却是学生获取知识, 并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桥梁。

在书写过程中, 学生可以获取知识、训练技能、陶冶情操、锻炼意志, 而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让学生扩大阅读面, 拓宽知识面的重要途径。但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读和听是一回事, 写和说是另一回事, 不能丢开听和说不顾, 光管读和写。”可见, 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对于语文学习非常重要。

听和理解是倾听能力的基本要素, 主要包括主动、耐心地听别人讲话的能力和理解他人口语表达的信息, 并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的能力这两个部分。学生上课专心听讲是其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著名人际关系学家卡耐基曾说过:“一双灵巧的耳朵, 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而《教学大纲》也明确规定了要培养学生具有“善于倾听”的技能。就儿童语文学习和发展而言, 听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

当然, 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也是必须经过训练的。我们教师首先要让小学生明白倾听别人讲话是一种礼貌问题, 无论是在听老师说课或者听其他同学说话时都要坚持“三到”, 即耳到、眼到、心到。其次语文课堂教学要有趣味性。教师的讲课是否精彩, 将直接影响学生倾听的兴趣。我们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体现出“听、记、思、说不分家”的理念, 在练习设计上要使练习有利于学生多动脑、动口、动手;注意练习的思想性、趣味性, 从而让学生尽量处于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第三, 借助课外阅读中的听读训练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也是很好的一个途径。不过, 由于不同学生其听说理解、记忆方面的能力是有差异的, 这要求教师认真了解、关心学生, 做到心中有数, 从而采用相应的方法来培养其倾听能力, 促其懂得倾听、乐于倾听, 最终善于倾听, 能够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形式和语言运用的方式, 并掌握与人进行言语交流的技巧, 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效率。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说话能力既为日常生活及社会交际所需要, 又能促进学生读写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叶圣陶先生曾精辟地叙述了说话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他认为, 说话训练是激励“生产发展的总枢纽”。他强调“语文教学要在口语上下工夫。”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 丰富语言的积累, 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而且, 低年级的学生语言模式尚未固定, 仍处于语言的习得时期, 这要求我们全体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抓住这一关键时期, 加强语言训练, 有效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以指导学生看图说话为例, 这项训练可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一般来说, 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抓住“看、想、说”三个环节。爱因斯坦说:“对于一切来说, 只有兴趣, 才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图画是以鲜明具体的形象来反映客观事物的, 并能从儿童的认识特点出发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让学生借助生动形象的画面去认识事物并学习相关事物的字、词、句等语言知识。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看图。仔细观察, 引导学生全面细致、有顺序地观察, 并逐步做到抓住事物的特点、突出重点。其次要培养学生合理的想象能力, 引导学生用想象来丰富画面的内容, 表现主题。根据图画的内容, 可任由学生想象, 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说, 运用已理解的词句把观察到的内容有条理地说出来。这一过程中, 教师应该注意启发引导, 适当鼓励, 让学生有自信心说话, 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进而达到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当然,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训练的过程应该是由浅入深, 由简单到复杂, 由概括到具体的训练。逐步使得学生懂得如何组织语言, 并准确生动地把自己的认识表达出来。这样既促进了孩子的认识发展, 又增加了说话内容。教师要善于引导, 扎扎实实地进行训练, 把看图说话写话这一教学目标落实到位, 并为以后的作文训练打好基础。

孩子好习惯养成计划 篇8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马冠生等开展的两项大型早餐调查结果表明:

* 全国性早餐调查显示,3.7%~4.3%的城市居民有不吃早餐的习惯。

* 1998年和2008年,针对广州、上海、济南、哈尔滨4个城市做过儿童早餐调查,调查表明,每天吃早餐的儿童比例,已经由1998年的84.7%下降至2008年的79%。

* 上述4城市研究中,2008年甚至有2.6%的儿童完全不吃早餐。

* 上述4城市儿童的早餐中,奶类、豆类、谷类、肉蛋类食物的食用比例都有明显下降,蔬菜水果也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奶类和豆类食品的食用比例由1998年的69.1%下降至2008年的50%。

* 上述4城市调查,2008年时,有78%儿童的早餐营养并不充足。

你吃早餐吗?吃饱了吗?你早餐吃肉和蛋吗?你的早餐含水果和蔬菜吗?你的家人吃早餐吗?他们吃饱了吗?你的家人早餐吃肉和蛋吗?你的家人的早餐含水果和蔬菜吗?……这排山倒海的问句,很多人恐怕只能弱弱地回答,因为太多的人忽视了早餐的重要性。

父母要从小帮助子女培养每天吃早餐的习惯,且要营造愉悦的气氛全家一起共进早餐。在进餐的过程中,父母亲应为子女树立正确的榜样,比如喜欢食物种类丰富的早餐,早餐尽量吃饱等。

意大利科学家们在发表在近年的《生物医学学报》杂志中阐述了早餐的重要性。这是一份重要的文献,由意大利营养基金会、儿科学会、饮食和临床营养联合会等多个专业学会共同撰写。该文献从提供能量、控制体重、对心血管的益处、改善营养状况几大方面阐述了规律早餐的益处。

迅速提供一日之晨的能量

经过漫漫长夜后,人们需要通过早餐来迅速获取能量。不吃早餐会使上午的活动受到明显的影响,体力活动时耐力会下降,脑力活动中表现得较为迟缓等。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充足的早餐往往意味着能够改善记忆力,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保障。

规律吃早餐反而不易长胖

减肥和控制体重的人担心吃早餐会更胖。但研究显示,日常进食早餐的人更少超重或是肥胖。而且对于正常体重的人,不吃早餐反倒容易引起他们的体质指数(BMI)增长。

* 美国一项有2万多名11~18岁的青少年参与的长期追踪研究显示,吃早餐频率较低的部分受访者BMI指数的增长明显超过了规律吃早餐的青少年。

* 瑞典一项涉及3万多名中学生的观察研究也表明,不吃早餐与肥胖的发生有着紧密的关系,尽管饮酒或是不运动等其他不良生活方式对体重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不吃早餐的影响更为突出。

* 一项名为“健康专业人士追踪研究”的项目对46岁以上的人群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在10年的追踪过程中,规律吃早餐的人体重增长超过5千克的概率比不经常吃早餐的人降低了23%,而且最初体重正常的受访者受益最为明显。

吃早餐有益心血管健康

每天吃早餐还有助于改善人体健康的一系列指标,尤其是在心血管健康方面。

* 吃早餐有助于调节胰岛素的分泌,提升午餐进食过程中人体对血糖的控制能力。

* 吃早餐可以降低血液循环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所谓的“坏胆固醇”)水平,这主要与人们从早餐中获得了较多的膳食纤维有关。

* 吃早餐的人们通常全天膳食中摄入的脂肪总量也较低,这有助于人体的脂肪代谢过程。

早餐可改善全日膳食营养质量

早餐有助于控制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这与改善了全天的膳食食物组成有着重要关系。早餐有助于确保人体获得较为充足的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通常,吃早餐的人往往能够在全天中摄入更多的膳食纤维,维生素,钙及其他矿物质,同时脂肪、胆固醇以及总能量的摄入会比较低。相反,不吃早餐的人们获得满足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可能性则会大大降低,尤其是各种微量营养素。来自Bogalusa心脏研究(一项基于双种族社区,即黑人-白人社区,从儿童期开始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调查)的数据显示,不吃早餐的受访者对于维生素A、维生素B6、维生素D、核黄素、叶酸、钙、铁、镁、磷和锌等多种营养素的摄入量甚至无法达到身体所需的2/3水平。

针对早餐的建议

不吃早餐,就意味着放弃了改善和维持身体健康的一次重要机会。丰富多样且营养均衡的早餐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的早餐应该是这样的:

1. 早餐应该注意营养均衡,需要提供足量的蛋白质(特别是优质蛋白)和一定量的脂肪,这样有助于调节食欲,增加饱腹感,避免午餐因为饥饿而过度摄入能量。我国营养学家更是指出,以中国人的早餐习惯,大部分人的蛋白质摄入量不达标,应特别注重蛋白质的摄入。

2. 早餐时可选择含有复合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面包、饼干、速食谷类早餐食品等。这样可以做到为人体迅速提供能量,同时也保障了在早餐后数小时内的持续能量供应。

3. 人们也要养成在早餐时通过蔬菜水果等不同的食品提供微量营养素的习惯。

4. 早餐应该由各式各样的食物组成,而且在一段时间(如一周)内尽量避免重复。人们不需要将早餐限定在单一的模式当中,而应该向午餐和晚餐那样,通过不同的食物选择来不断调整其中的营养组成,并提供各种不同的风味。

阅读链接:早餐所缺主要营养素扫描

安利纽崔莱营养讲师 某某

蛋白质:根据上述调查显示,中国人早餐蛋白质摄入不足。而中国居民膳食蛋白质推荐摄入量:轻体力活动75克/天(男性),65克/天(女性);中体力活动80克/天(男性),70克/天(女性);重体力活动90克/天(男性),80克/天(女性)。以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餐应占30%~40%,晚餐应占30%~ 40%的比例计算,那么,你自己的早餐缺多少蛋白质很容易换算过来了。

豆类:大豆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必需脂肪酸、异黄酮、植物固醇等多种植物化学物质。建议成年人每人每天摄入30?50克大豆或相当量的豆制品。可以在早餐粥里加入一些豆类同煮。

要让中国人全部改变目前大饼油条、清粥咸菜的早餐模式,可能有点难。如果你觉得有点难,也可尝试膳食补充剂,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轻松搞定。

纽崔莱R蛋白质粉:提供优质蛋白质;PDCAAS(蛋白质消化率校正氨基酸记分)为1,基本上能被人体完全消化吸收和利用 ;低胆固醇。

维生素C:针叶樱桃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维生素C含量最丰富的天然来源之一,而且富含类黄酮等植物营养素。正由于类黄酮的存在,使针叶樱桃中的维生素C能够更好地被吸收和利用。

纽崔莱R钙镁片:含独特的纽崔莱紫花苜蓿提取物,提供天然矿物质,并含珍贵的植物营养素;每片提供216.7毫克钙和108.3毫克镁。

纽崔莱R 倍力健R片:提供人体必需的14种维生素和8种矿物质,另含6种纽崔莱天然植物提取物,具有免疫调节和增加骨密度的保健功能。

孩子好习惯养成计划 篇9

从古至今,勤俭节约始终是我们中华民族倡导的优良美德。随着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理念不断深入,我们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让孩子从小历行勤俭节约,让其以俭为美,以勤为乐。

一、让孩子认知勤俭节约,树立正确观念。

现在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大多数家庭都不会再为衣食住行发愁。孩子是父母手中的掌上明珠,地位越来越高,想什么有什么,浪费是家常便饭。如一本作业本只写了两三页,铅笔写完一半就扔掉,橡皮擦更是被裁得支离破散,书包一个月换一次,吃东西吃几口就不吃,衣服有点旧了就不穿。平时生活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事情家长都包办了,孩子们的头脑里根本就没有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概念,那么孩子们无形中会形成好吃懒做的坏习惯。作为我们家长和老师要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勤俭节约,然后培养他们树立正确观念对待学习与生活。

首先,树立孩子正确的消费观念。合理、科学、健康的消费是孩子成长的需要,消费应从实际出发,对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家长应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予满足,对于不合理的要求,家长不能无原则地迁就。不要盲目攀比、超前消费、赶时髦、随波逐流,比如衣着要以干净、舒适、得体为前提,不要追求名牌与奢华,学习用品与工具要以实用与需要为前提,能不买就不买,能少买尽量少买。我们应该培养孩子们的阳光的消费心态,不要消费太贵的东西,不要有攀比的心理,而且要培养孩子的正确的审美观,平时去学校尽量穿校服,告诉孩子穿校服是最漂亮的。平时吃东西的时侯我们告诉孩子,需要多少买多少,不要乱卖,更不能浪费,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一瑞士,生活水平在世界前列,他们却以节俭闻名于世。瑞士人的富而不奢给我们多少带来一些启示,也更能让我们看到正确消费的重要性。我们要经常提醒孩子让他觉得节约是一件非常光荣和有成就感的事情,让他们明白俭以养德的道理。还要指导孩子怎样花钱和省钱。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会养成孩子勤俭节约,懂得珍惜父母劳动的好习惯、好品德。

其次,树立正确对待资源的问题,提高环保意识。我们所拥有资源是有限的,如水源、矿产、电力、树木等都有限的开发一点就少一点,让孩子知道,平时就注意这个问题,学习用品、生活用品上要讲节约,可引导孩子之间互相调剂服装、图书和玩具等,不要因为写错一两个字就撕掉一大张纸,铅笔还有一大截就扔掉,玩具玩腻就扔掉,图书看过就扔掉。同时,要在生活细节上养成节约的习惯,平时要绿色出行,爱护衣物、爱护公共财产,如:出行骑车、衣服旧了可以捐给贫困山区的人,在家里与学校人走后要把电器设备关掉、一水多用、废物再次利用等。平时不要用一次性的东西,比如一次杯子、一次性筷子、一次碗子,一次性袋子。要经常提醒孩子并给孩子讲解让他们知道如何节约能源、节约粮食,提高环保意识,提高我们生活品质与节约我的能源。

再次,让孩子们参加一些自力更生的活动,发扬孩子勤劳刻苦的精神。让孩子明白父母的每一份财富都是来之不易,都是用一滴滴汗水换来的。可以让孩子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务事,有条件定时带孩子到田地里参加一些农活,让他知道劳动的艰辛,让他们更深刻的体会勤俭节约的重要性,让他们能亲身体会“粒粒皆辛苦”,从而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知道勤劳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从而让他们明白学习的道理也一样,学习也是需要勤奋,我们要让孩子们自己明白“学问勤中得,富裕俭中来”的道理,学校也要经常组织一些集体的义工活动,让那些平时没有机会参加劳动孩子也能体会一下劳动的艰辛与乐趣,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知勤俭的伟大与重要。

还要培养孩子正确理财观念,“一两煤,一块炭,积少成多煮熟饭”让他明白财富就靠积累,靠节俭。家长给孩子零花钱要有计划,要限制数额,应根据孩子年龄大小、实际用途和支配能力,定时定量给予。让孩子们把每一次收入与支付进行登记,父母根据记录的内容进行核实,并和孩子讨论哪些钱该花,花多少,哪些不该花,让孩子初步形式一种正确金钱观、理财观,让其在理财的过程中明白勤俭节约的道理,树立正确的观念。

二、通过经典故事,启迪孩子学习古人勤俭节约的高尚品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们的形象思维中抽象思维占优势。喜爱听故事,家长和老师可以抓住这个特点,讲述一些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古今中外,有不少的仁人志士,以事业为上,不追求吃喝玩乐,以勤俭节约为荣,克己奉公,一心扑在事业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在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一直为人们传颂和称道,这些是教育孩子的好教材。古代的有《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四菜一汤”的故事》、《春秋时代鲁国季文子的故事》、《苏轼之房梁挂钱故事》、《赵匡胤教女俭朴 “天上神仙府,人间帝王家”的故事》;还可讲讲现代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节俭故事,如《周总理的睡衣》、《雷锋的童年》、《朱德的板凳》等。也可讲讲身边贫困孩子的生活,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剖析故事内涵,让孩子联系自己平时的行为进行对照,从而启迪孩子的道德认知,激发孩子的道德情感,在此基础上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良好道德。

三、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做好榜样作用,潜移墨化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努力改变自身的生活和教育习惯,合理消费,积极指导。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在开的车子、住的房子,以及身上穿戴的选择上的高消费,都可使身边的宝宝耳濡目染,从小就大手大脚地消费惯了,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难免会产生一些不正确的观念与坏习惯。在日常衣、食、住、行,父母和老师都要起到表率,小到碗中的一粒米饭,随手关电灯和自来水,尽量少开空调,大到不随便购置衣物等。平时可以跟孩子讲讲你的工作,让孩子了解你的工作,让他们对家长的工作有深刻的印象,从而感受到金钱的来之不易,让孩子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同时我们家长与老师还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做一个勤奋、节俭的人,起到榜样作用,这样对培养孩子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家庭与学校紧密配合进行勤俭节约教育。

家校要积极配合、经常联系,沟通信息。家庭与学校的教育要一致,这样有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正确引导孩子,坚决拒绝孩子提出的不合理的物质要求,让孩子学会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学校可开展一些传统教育、艰苦朴素教育,倡导崇尚节俭的风气;抓好节能减排教育,让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践行节约的习惯;让学生多参加有益的募捐活动,培养他们的爱心。学校还可以开展勤俭节约教育宣传活动,比如评比“劳动小能手”、“勤劳之星”、“环保卫士”等活动,还可以参加一些劳动活动、义工活动,在劳动的基础上体会勤俭节约品德的高尚性与重要性。

28天养成一个好习惯计划 篇10

崂山区华楼海尔希望小学六年级二班 姜艳 2018.11.5

结合学校学校“28天,养成一个好习惯”的要求,根据我班目前习惯急需养成的现实学情,我班决定利用好这28天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

要求学生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坚持正确的写字姿势,书写要认真仔细,规范整洁,字迹要清楚、工整,文字和符号要规范,格式要美观。

具体实施计划如下: 1.课堂上要在老师的提醒下或自觉地做到端好写字姿势,注意握笔姿势,一笔一划把字写工整、漂亮。2.课下,对待家庭作业也要严格要求自己,有一种“提笔即练字”的良好书写意识。时刻注意认真书写。3.4.5.6.每天练字十分钟,争取每天比前一天进步一点点。每天练字结束,有家长检查、签字。

养成好习惯,做个好少年 篇11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一个人取得的成绩往往取决于性格上的伟大。”而构成我们性格的,正是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一个个好习惯。好习惯养成得越多,个人的能力就越强。养成好的习惯,就如同为梦想插上翅膀,它将为人生的成功打下坚定的基石。”

首先,是学习的习惯。这其中尤其以自觉的读书为第一重要,一个人只要养成自觉读书的习惯,就会把“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苦”,视为一大乐事。每一个爱读书,读书自觉的人,都觉得读书是甜的,读书是快乐的。下面,把这首《学习好习惯》献给大家:

养成习惯终受益

小学生 爱学习 背着书包上学校

早晨起 不懒睡 尊师重教讲礼仪

见同学 问声好 团结友爱讲礼貌

见老师 行个礼 积极发言才聪明

课堂上 专心听 基础打牢成绩好

勤思考 善动脑 博览群书知识广

写作业 用心记 练就本领比高低

好习惯 早养成 自强奋进有活力

好学生 爱学习 天天向上争第一

其次,要学会做人:1.不能乱扔纸屑。2.不能破坏公共设施。3.不能欺负小朋友。4.有爱心,懂感恩,尊老爱幼。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在家里,我们都是“小公主”“小皇帝”,我们可否想过当亲人离开我们,我们应该怎样?所以我们应该学会一技之长。生活,最简单的事,少先队员应做的最好:叠被子,穿鞋袜,系红领巾……这都是生活习惯的养成。有的人,精精干干,做事利索,老师喜欢,同学爱戴,成绩突飞猛进;而有的人却正好相反,自己的事情拖了明天又明天,衣着不整,丢三落四,老师厌恶,同学不睬,成绩拖得比拉面还长。看来,学习固然重要,但生活习惯也不能不重视。

人生的路还很长,不管是在今后的学习中还是生活中,养成好的习惯是受益终生的大事,让我们“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养成更多的好习惯吧!

太原市清徐县柳杜小学五(2)班

养成好习惯让癌症“靠边站” 篇12

某城市居民去年死于恶性肿瘤的有6951人, 约占全部死亡人数的1/4, 癌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的第一大杀手。在这样的“敌人”面前, 难道人们真的就软弱无力吗?

其实, 癌症并没有想象中的可怕, 只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提高预防癌症意识, 是可以减少癌症的发病率的。

不要小病不治

人体疾病发展到癌症是需要一个漫长过程的, 如果能在小病逐渐恶化成大病前治好, 可以大大降低癌症的发生率。

例如肝癌可能是肝炎转变为肝硬化, 从而转化肝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 很多肿瘤专家表示, 如果恶性肿瘤早期发现, 治愈非常有希望。而大多数就诊患者都是中晚期, 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术后生存率也大大降低。

这是很多人对于癌症没有足够的重视, 小病不治导致的后果。

远离吸烟

吸烟是造成癌症的重要原因, 特别是肺癌, 还可以导致口腔癌、喉癌、食道癌、膀胱癌、胃癌等。

烟草点燃后产生的有害物质高达600多种, 已证实有致癌作用的有40多种。

吸烟与不吸烟的人相比, 发生肺癌的危险性高8~12倍, 发生食管癌的危险性高6倍, 发生膀胱癌的危险性高4倍。

不仅自己不要吸烟, 也要劝解家人和周围朋友不要吸烟。家庭成员有一个人吸烟, 其他人患癌的危险比家中无人吸烟的家庭成员高1倍。

不吃垃圾食品

病从口入, 对于癌症疾病仍然如此, 不良的饮食习惯是诱发癌症的因素之一。

专家刘光瑞指出, 生活饮食不科学, 经常食用烧烤、油炸、腌制、发霉、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 是诱发癌症的原因之一。腌制食品含有亚硝酸盐, 它是强烈的致癌物。由于油炸食品使用反复加热的油, 使油炸食品中会含有醛、酮、低级脂肪酸、氧化物、环氧化物、内酯及热聚合物等诱癌物质。熏制食品含有大量的苯并芘、多环芳烃和亚硝胺等致癌物质。

保持乐观情绪

由于癌症是一种心身性疾病, 因此, 长期心情不畅、熬夜、生闷气, 导致生物钟紊乱, 身体透支、免疫力低下, 从而引发癌症。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 生存压力较大, 有的成年人由于反复受到失业、离婚等严重刺激, 失望、自卑、情感压抑, 长时间得不到释放, 患癌症的可能性极大。

专家建议, 保持畅快心情, 学会释放精神压力, 避免紧张情绪, 保持良好的心态, 积极参加一些社交、社会活动, 也是避免癌症的有效方法。

加强锻炼

加强体育锻炼, 增强身体免疫力, 也是预防癌症的手段之一。

运动能使人吸入比平常多几倍至几十倍的氧, 可将一些致癌物质排出体外, 降低癌症的发病率。

孩子习惯的养成 篇13

大家好

我是五年级7班李悠悠同学的家长。首先感谢学校、老师给了我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能和各位家长一起聊一聊在孩子学习教育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今天我想把悠悠的几个习惯是怎么养成的给各位家长介绍一下。

首先我讲一下悠悠坚持写习惯是怎么养成的。

悠悠每天晚上睡觉前都有写日记的习惯。从幼儿园开始,到现在已经坚持了将近5年的时间了。在悠悠还在幼儿园的时候,我就在潜移默化的让她写日记了。当然,那时悠悠还不会写字,但她喜欢画画,于是我就让她在本子上画一画今天都干什么了,然后讲给我听,我会代笔,帮悠悠写下来,那时悠悠的日记就像是配有文字的连环画。后来上一年级了,悠悠学拼音了,我就让她用拼音写,这时悠悠的日记倒更像是带着声调的英文稿。悠悠的日记从最初的一两句话到后来的满满一面纸,到现在有时写了三四页还没有写完。

当然,在这五年当中孩子也有厌烦的时候。刚开始,我会挑选一个漂亮的封面或者带密码的本子作吸引。后来,为了让孩子坚持下来我还陪着孩子一起写,并且给悠悠申请了博客,把一些好日记放在他的博客上。还让悠悠把每个日记本都起了名字,把它当作自己的好朋友。每次写日记就好像在和她的好朋友聊天。当然,我在给悠悠买日记本的时候也会挑选一些比较薄的本子,这样悠悠很快就写完一个本子了,就会很有成就感。她把写完的日记本放在一个带锁子的盒子里面,空闲的时候,自己打开,边看边笑,有时还忍不住给我读读。

悠悠写的日记我从来不看,也不管他写的好坏,任由他自己随意的写。我是这么想的:日记本来就是让心灵的一个放松。再就是我们平时写作文总是有太多的要求和束缚,我更希望孩子能够无拘无束地表达内心的感受。

现在,我们不管是出去旅游还是过年走亲戚,悠悠都会带上自己的日记本,习惯了每天睡觉前写日记,她已经把和她的日记本聊天当成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了。悠悠坚持写日记,写作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悠悠从来不会为写什么作文而发愁,因为写作文和写日记一样简单,很多的作文素材都来源于她的日记,有的时候,一篇作文就是悠悠的一篇日记。文章写得既真实又生动。

下面我再讲讲悠悠做英文卡片的过程

三年级的时候悠悠增加了一门新的课程——英语。英语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可是给一个三年级的孩子讲重要性似乎起不到什么作用。目前孩子学习语言的环境不是很理想,更谈不上有什么乐趣。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所以,我在想怎样让孩子对英语感兴趣,爱上英语呢? 每天晚上,悠悠洗完脚,都会坐在床上焦急地等待着爸爸洗完脚来下象棋。总是不停地催促着爸爸:“快点!快点!”。我想,能不能让孩子利用这几分钟的时间学学英语呢?于是我说:“悠悠,你喜欢画画,你还不如利用这会时间做张英语小卡片呢。”于是,我找出一张小卡片,打开《英文三字经》,让悠悠抄上两句琅琅上口的三字经,写上一句英文对话,再根据英文意思画上一个可爱的小插图。哈哈!短短的几分钟,一张漂亮英文卡片就完成了。我一边夸悠悠卡片做的漂亮,一边让悠悠给我“教”上面的英语怎么读,(当然,悠悠读的不对的时候,悠悠的爸爸可以用电子词典充当我们的老师),而我始终是悠悠的学生。让悠悠充满自豪感。

第二天上学的时候,我对悠悠说:能不能把你的小卡片借我看看啊?我想在送你上学的路上看看。于是,我和悠悠坐在车上,一起读她的这张得意之作。时不时的我还会“请教”一下悠悠,然后把读完的卡片放进爸爸车座背后的袋子里。这样悠悠每天坐车上下学时,随手就可以拿出来看一看。从这以后,悠悠每天就利用爸爸洗脚的时间做一张英文小卡片。现在她 “百宝箱”里的卡片越来越多了。

孩子的新鲜劲也有过的时候。这时,我们不能硬逼着孩子去做,否则孩子就会失去乐趣。这时,我就亲手去做,我想即便是我做的,放在百宝箱里,对孩子也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悠悠看我字写得不端正,色彩搭配得也不好,就在旁边指指点点,最后忍不住还是自己做。哈哈,欲擒故纵起到作用了。

如果发现悠悠几天没有看她的“百宝箱”了,我就会有意向悠悠“借阅”她的小卡片。这样,悠悠和我就一起看她的小卡片了。有时候我们还比赛,看谁能背诵出卡片的内容,这个卡片就归谁,看谁赢的多。有时候我们还用卡片当扑克牌来做游戏,赢的人还可以在我提前准备的“乐翻天”里面抽取一则英语笑话来享用,输的人要将手中没有出完的卡片背出来,就可以过关,否则要刮鼻子„„总之,只要肯动脑筋,小小的卡片能变化出无穷的游戏。

后来,悠悠做卡片已经成了一个习惯,而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学会了许多英语单词和短句,悠悠现在词汇量增大了,一些英语小短文,同学们读不懂的,她也都能看懂了。这些给悠悠学英语增加了许多信心。今年悠悠还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英语风采大赛,对于外教老师的提问,悠悠也能对答如流。现在,英语在悠悠的心目中很简单,她觉得英语也是最容易得100分的。我想我的目的达到了。作为家长在孩子刚开始接触一门新的学科的时候,重要的不是让她学会某个单词或句子,而是让孩子产生兴趣和自信。

以上我讲了孩子的两个习惯养成的过程,我想要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习惯首先,要想办法从他感兴趣的地方入手,从小事做起,要让他做起来不吃力,然后循序渐进,慢慢引导。其次,让孩子尽快体会到快乐,第三,要善始善终,帮助孩子坚持。有时候,其实是我们大人不能作到持之以恒(比如兴趣班)。当然了在孩子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刚开始,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多花点心思:比如,创造养成习惯的环境、多鼓励孩子、让孩子做自己的老师、增加趣味性、自己做表率等等。

其实在培养孩子好习惯养成方面,我也说不出什么好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方法。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不同,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特点,但是我想我们对孩子的爱是相同的。其实我们家长只要肯多花心思,多想办法,就一定能把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养成一些好的习惯,使孩子受益终生。

养成读书好习惯 篇14

六二班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2、养成读书好习惯,体验到读书的乐趣。

3、在读书实践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

二、活动准备:

1、收集喜欢的名人读书的格言和名人求知进取的小故事。

2、表演节目时所用的快板、琴、多媒体课件。

三、活动过程:

第一板块:认识读书的重要性

1、同学们,你们知道4月23日是什么节日?

师介绍读书日的由来: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199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把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因为这一天是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上100多个国家都要可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日庆典活动。但在中国这一世界性的读书节,还没有被社会公众所知晓。

2、出示课件: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今年的4月23日,是第13个世界读书日。上午8点40左右,记者赶到南昌市新华书店广场购书中心,随机采访了20位市民,只有6位市民表示知道“读书日”,调查显示,近七成人不了解“世界读书日”

3、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国教育报》曾报道过这样一组数据:

中国每人每年大约读5本书

欧美国家、日本每人每年读40本书

犹太民族每人每年读55本

3、看了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感想?(学生谈感想)

4、颂读书格言了解读书的重要性。

5、小结:名人的话语令人睿智,让人深思,使人奋发。让我们了解了读书的重要性。我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国家,是一个文化源远流长的国家。虽然中国人看的书少,但在我们国人当中,还是有很多人酷爱读书的。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位酷爱读书的女孩,她的名字叫邓青青。

出示课件:你看!在断壁的狭缝中,在漆黑的废墟里,她忍着伤痛,打着手电筒,津津有味的咀嚼人类的精神食粮。当记者采访她时,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来缓解心中的害怕。”面对死神的威胁,她是如此坚毅,是书籍给了她生存的力量,给了她活下去的勇气。她的老师面对记者采访时这样说到:“青青的举动,绝非偶然,因为她平时就是一个爱读书的好孩子。”是啊,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她长期养成的良好的读书 1

习惯;看到了坚强;更靠到了一个民族的希望。可见良好的读书习惯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啊!它可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怎样才能养成读书好习惯呢?下面我宣布《养成读书好习惯》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第二板块:养成读书好习惯

(一)读写姿势正确:

1、小书迷的自述

2、同学们,读书姿势不正确会引起很多疾病呢!出示课件:

由于在阅读的时候不注重阅读姿势,全球眼睛近视的人多达上亿,得颈椎病的人也在逐步增多,医学专家称,颈椎发病人群正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中小学生中患有颈椎病的人数也在不断上升。也因此,世界新闻近日公布,阅读健康已经成为困扰人们生活的重大问题,每年数千万人因为阅读方式不科学终身佩带眼镜,颈椎病已经成为了发展中国家医疗机构面对的头疼问题。有关健康专家报告称目前上亿中国人,小到5、6岁,年长者到70多岁,由于读书姿势不正确,健康都存在巨大隐患;由于读书姿势不正确,95%以上都有肩周炎,颈椎病等难治愈疾病,这个现象已经遍布中国,专家呼吁国人一定要重视起来。

3、齐诵儿歌:养成读书好习惯

小朋友,爱读书,读写姿势要做到:

身直、头正、肩要平,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边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三个一,记心间,养成读书好习惯。

(二)善于使用工具书

笑话:闲人免进、(三)读、思、写相结合格言引入

(四)善于交流读书心得。

快板《说英雄,道英雄》

小结:同学们通过谈体会、讲笑话、引名言、说快板等形式总结了四种读书好习惯。你还知道那些读书好习惯?

(五)积累好词佳句

(六)勤练笔

(七)持之以恒、手不释卷

讲读书故事《手不释卷》和《喝墨水》

(八)经常去书店

(九)爱护书籍

出示课件,生齐读九种读书好习惯。

姿势正确

善于使用工具书

读、思、写相结合善于交流心得

积累好词佳句

勤练笔

持之以恒、手不释卷

经常去书店

爱护书籍

第三板块:自我感受、自我评价

(1)生说说具有那种读书好习惯,那些习惯做的不好,怎样改正?

(2)结合阅读评价表进行自我评价

(3)师:同学们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的读书习惯,并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希望同学们严格要求自己,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

第四板块:评选“读书小博士”

1、颁奖

2、小记者采访:小学生应读什么书?(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教育意义的书来读、博览群书)

第五板块:推荐好书、发出倡议

1、学生推荐自己看过的好书

2、师推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3、班长提出读书倡议

六、总结:

校长应养成追求高效的好习惯 篇15

一、珍惜时间

时间是个怪物,它太公平了,给每人每天都是24小时。你珍惜它,它就十分慷慨;你不珍惜它,它就特别吝啬。

⒈算清自己的时间账

我们给自己算一算时间账。假若人的一生以70岁为标准,共计25550天。其中饮食占用6年,睡眠占用20年,着装占用3年,休闲6年,上厕所占用3年,购物占用2年,网电占用2年,生病占用3年,健身占用6年,幼老占用6年,学习占用6年,而真正用于工作的时间仅剩7年。不算,则糊糊涂涂过日子;一算,则明明白白一辈子。人生苦短啊,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

⒉更新自己的时间观

(1)养成惜时的好习惯。

时间不仅是自己的,也是他人的。为了充分利用时间,日常应讲短语,写短文,开短会。与人交流,要精心准备,主题鲜明,提前预约,不挪占他人时间,不妨碍他人工作。为了利用时间,一切工作皆有计划性(计划切实可行)、重点性(重点相当突出)。

(2)强化工作的快节奏。

校长的快节奏,滋生教师的快节奏;教师的快节奏,导致学生的高素质。学校一切工作均应有条不紊,有章可循,务求高效。开会、上课、活动等都必须预先准备,遵照作息,高效进行。切忌“做事拖拉拉,问题积多多;走路慢腾腾,说话打哼哼;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可半天”的现象发生。

(3)降低时间的流失率。

校长的工作千头万绪,决定其工作复杂多变。当你接待家长时,时间便从相互交流的空隙中悄悄溜过;当你参加会议时,时间便从冗长的会议中悄悄溜过;当你应付不重要的工作时,时间便从形式主义的过程中悄悄溜过……所以,一切工作的开始,应从思维开始,思工作之状况,寻工作之方法,求工作之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时间的流失率。

⒊善于利用生物钟

生物钟是人的一生中,体力、情绪、智力呈周期性循环变化的规律。我们校长应知其规律并按规律办事,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月生物钟。

在每月中,生物钟变化有其一定的规律。其中体力周期为23天,情绪周期为28天,智力周期为33天。每种规律周期分为均等的两个起伏阶段:“高潮期”和“低潮期”,二者以转换日为“临界日”。在人体处于生物钟高潮期时,具体表现为:体力充沛、生机勃勃、不易染病;情绪高涨、乐观向上、心情愉快;思维敏捷、记忆力强、注意力集中。在人体处于生物钟低潮期时,相对而言,体力、智力、情绪表现较差。具体表现为:耐力下降、易于疲劳、做事拖拉;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喜怒无常;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分散。当处于高潮期和低潮期临界日时,人体状况最差,易于生病,自我感觉心烦意乱,精神不振,判断力差,那么工作效率也最低。我们要合理调节、主动控制。

(2)日生物钟。

在每天中,生物钟的变化也有其一定的规律。其体力、情绪和智力的表现也是循环反复的。上午8点具有严谨周密的思考能力;10点,精力充沛,处于最佳状态,是学习和工作的最好时间;12点到14点是日钟的低潮期,身心疲惫,这时需要午休和放松给人体充电;下午4点学习和工作效率攀升、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处于日钟的第二高峰;晚上7点至9点是一天记忆最佳时期,特别适合记忆工作。

根据人生的月生物钟和日生物钟,我们知道,体力是反映人的生理状况的,情绪是反映人的心理状况的,而智力是反映人的心智状况的。我们要把握好自身的几种状况,了解一月或一天中最佳的用脑和工作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强烈欲望

作为校长,要想有所成就,必须要有强烈的成功欲望,并愿意为之锲而不舍地奋斗。

(1)锁定目标。

人生没有目标,就像一艘航海的船没有罗盘,给自己设定目标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身为校长,应该给自己设定合适的目标,不能过高,也不能太低。我们应该放飞梦想,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给自己设定一个更具挑战性的目标,才能有准确的努力方向和广阔的前景。例如,怎样培养名教师,怎样树立学校品牌,怎样使自己成为专家型的校长等。

(2)强烈欲望。

人人都想成功,但只是希望成功,而成功的意愿不是很强烈,一旦需要为之付出代价的,就缩手缩脚,甚至干脆放弃。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一定要成功;而一般人之所以不能成功是因为他们仅仅只是希望成功,而不是一定要成功。

确实,要想成功,必须有强烈的成功欲望。一位优秀的校长必须有强烈的开拓创新欲望,一位优秀的教师必须有强烈的教书育人欲望,一位优秀的学生必须有强烈的学习成就欲望,一位优秀的运动员必须有强烈的勇争第一欲望等等。

无论我们谋求功名或寻找快乐,无论我们追求财富或获取健康,无论我们寻求利益或追逐自由,若要实现目标,必须要有一个强烈的欲望并且锲而不舍地为之奋斗。

(3)激情四射。

激情是校长工作中难能可贵的品质。有了激情,我们才能在工作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培养自己坚强的个性;有了激情,我们才能在工作中变枯燥为生动有趣,产生对事业的狂热追求;有了激情,我们才能在工作中融入群体,打造出完美的团队。

激情不是勉强。如果我们在工作中抱着勉强的态度,那么做事就会马马虎虎,敷衍了事,稍有困难就找借口打退堂鼓,结果一事无成,沦为平庸之辈。

激情是热爱。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如果热爱校长工作,我们就会以火焰般的热忱、移山般的精神,快乐地投入到平凡的事业中去,那么平凡之中也会显现伟大。

激情是动力。动力是一个人学习和工作的内驱力。当我们充满激情地工作时,遇到困难,绝不寻找借口,而是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办法,达成我们事业的成功。

激情是专注。专注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把每一件事做到最好”“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就是这种精神和境界的反映。我们应成为一个专注的人,把时间、精力和智慧凝聚到所要干的事业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情满怀地专注目标,获取成功。

三、远离拖延

拖延是对生命的挥霍。拖延并非人的本性,它是一种恶习,是一个可以改变的坏习惯。身为校长,应远离拖延,青睐雷厉风行。

⒈拖延的内涵

拖延是一种不良的习惯,是人的惰性造成的,每当自己要付出劳动时,或要作出决择时,总会找出一些借口来安慰自己,总想让自己轻松些、舒适些。

(1)推迟。

今日事明日做,能拖就拖,直到完成任务的期限到了,才匆忙开始工作,一大堆事情积压在一起。

(2)奢望。

本来事情很多,但又不得不做,但自己总是希望某些事情取消不做。

(3)犹豫。

对完成某项工作,有一定的认识,虽然下定决心准备开始行动,但考虑过多,犹豫不决,就是始终开不了头。

(4)推托。

总是为了没有完成某些工作而寻找借口,或者为自己的工作没有按照计划得到实施而编造理由。

(5)放弃。

由于自己对工作认识不足,或者自己情绪低落,没有任何憧憬,不想做任何事情。

⒉拖延的成因

我们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拖延的坏毛病,习惯性拖延更是一种不良的行为品质,究其成因有两种。

(1)主观原因。

这是我们形成拖延习惯的主要因素。这主要是我们的心理因素在作怪。一是目标和想法复杂,导致自己无从下手,缺少工作的计划性和条理性;二是自身的惰性造成的,惰性是产生拖延习惯的温床;三是自己个性造成的,意志薄弱,缺乏毅力,信心不足,追求完美等。

(2)客观原因。

这是我们形成拖延习惯的次要因素。这主要是某些客观原因造成的。一是制度不完善,出现工作的空档,致使工作者延误;二是分工不明确,有些工作政出多门,工作者拖三拉四;三是管理不严格,由于管理者对某些工作放任自流而促使工作者形成拖延的坏习惯。

⒊拖延的克服

拖延是“追赶昨天的艺术,逃避今天的法宝”。如果拖延,只能耽误自己。所以,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克服自己拖延的习惯。

(1)正视拖延习惯。

在工作中不要把拖延看成是一种无所谓的耽搁。拖拖拉拉这个坏习惯不是无伤大局的,它是个能使你的抱负落空、破坏你的幸福、甚至夺去你生命的恶棍。

(2)审视自身现状。

我们必须认真审视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目前回避的各种事情,消除自己回避的心理因素,轻装上阵。

(3)拒绝拖延口词。

在工作中,我们不抱任何侥幸心理,拒绝使用“希望”“但愿”“或许”等口词,因为这些口词会促使你拖延时间。我们应该努力改变自己的想法。一是变“我希望这件事会做好”为“我要努力做好这件事”;二是变“但愿我心情愉快地做这件事”为“我做这件事一定要心情愉快”;三是变“或许问题不大”为“我要保证没有问题”。

(4)规定工作期限。

对自己的工作期限,不要藏在心里,应写在纸上,并且要告诉大家。只有这样,才能时时提醒自己,督促自己如期完成。

(5)明确工作轻重。

我们应明确工作的轻、重、缓、急,要学会把重要的事先做,把不重要的事后做。只有这样,工作才能杜绝拈轻怕重,才有效率。

(6)立即采取行动。

我们接到任务之后,明确工作程序,从现在开始,立即采取行动。我们会感受到相信自己的力量,会体验到雷厉风行的快乐。

四、紧扣要事

校长工作整天忙忙碌碌,压力特别大,究其原因,分不清工作的轻重缓急。

⒈工作误区

我们每个校长每天都要面对许多工作,这些工作有的互相牵连,有的互不相关;有的很重要,有的不太重要;有的急需处理,有的不太紧急;但哪件事情都不能不做好。于是,花很多时间,去做每一件事,把每件事情都看成重点。

⒉分清主次

我们可以将自己每天面对的许多事情分成四类:(1)重要而且紧迫的事;(2)重要但不紧迫的事;(3)紧迫但不重要的事;(4)不紧迫也不重要的事。

怎样科学地区分每件事的类别呢?我们必须参考以下五个标准。

(1)完成这件事,是否体现自己工作的主要目标;

(2)完成这件事,是否有助于学校整体目标的实现;

(3)完成这件事,是否有助于其他工作的顺利完成;

(4)完成这件事,是否有定期或长期的效益;

(5)如果没有完成这件事,会产生哪些负面效应。

⒊合理安排

身为校长,必须明确工作的轻重缓急,合理高效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每天下班前给自己留下十分钟的时间列出第二天的工作日程表,并安排好其优先顺序。

(1)重要而且紧迫的事,要潜心去做。

集中人力、集中物力、集中思想,雷厉风行,不完成决不罢休。按照80/20法则,我们要集中火力用20%的时间去完成而获取80%的效益。比如说,对教师的年终考核,方案的制定,某个科研课题的结题,资料的收集等。

(2)重要但不紧迫的事,要用心去做。

比如说,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教师人际关系的处理。做这类事情有充足的时间,那么,我们便有更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80/20法则告诉我们:用80%的时间去做这类事,而用20%的时间去做其他事情。

(3)紧迫但不重要的事,要立即完成。

这类事情,往往是最易完成,但又不得不做的。譬如,接待客人的来访,接听一个电话,参加某个会议,参加公共活动等等。不管我们的工作有多忙,你必须停留片刻,马上行动。

(4)不紧迫但又不重要的事,可做可不做。

处理某些信件,参与某些消磨时间的活动等。这类事情,对工作目标的实现来说并不重要,它只能浪费你的时间,要么干脆不做,要么委派下属去做,但必须告诉下属怎么做以及做到什么程度。

⒋时常反思

身为校长,我们要时常反思自己的工作:是否紧扣重点开展工作?是否对工作有取有舍?是否合理科学地支配自己的时间?并且,要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用最短的时间、最好的方法、专心致志地完成重要而且紧迫的事;用最多的时间,花大量的心思,持之以恒地完成重要而不紧迫的事;花最少的时间、用快捷的方式完成紧迫而不重要的事;不花时间和精力做那些无关紧要的事。

上一篇:难忘的同学作文下一篇:李强:《同心无敌——提高企业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