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审美素质的养成论文

2024-06-08

语文审美素质的养成论文(精选10篇)

语文审美素质的养成论文 篇1

一、审美心理的建构

审美是主体对客体审美特性的感受、体验、判断、评价和能动创造,体现了主客体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发展是使人由自然的人变为审美的人的基本前提。审美心理结构是多维度、立体式的网络系统,所以,审美心理的建构是整体建构,而不是局部的心理形式和内容的建构。语文审美教育特别要注意从整体入手,切忌片面、单一,使学生审美心理残缺不全,审美心理内容包括:

1. 审美观念的获得。

审美实践使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不断得到完善,其结果是审美心理形式的建构、发展,审美心理内容的不断丰富。在审美活动中,主体通过审美感知,调动想象、激发情感、形成判断,达到审美理解的高境界,使判断上升为观念,丰富了理性的内容,积淀了审美观念;其形成、发展反过来又影响人的审美。语文教育要通过美育实践丰富审美心理内容。要注意审美观念的获得,在从历史文化及现实生活的获得中,避免思维定势影响审美观念的形成,及时更新审美观念。

2. 审美品味的提升。

审美品味是一种超现实超功利的人类的心理,不同于一般的生活化的趣味。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扬弃的态度对待历史及当代的审美文化形态,提高审美品位。审美品位的提升要依托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加强人文修养,夯实文学底蕴,积淀审美品位。

3. 审美理想的确立。

理想指的是人对未来的某种追求,是一种指向未来的精神和心理的状态。审美理想是人最重要的理想形态之一。从人的终极关怀角度来说,审美理想反映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状况,是人的本质所在。审美主体在复杂的审美活动中不断得到教育,不断地进行自我观照、反省,唤起自我意识,促使其端正行为,规范道德情感,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

二、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具有审美特性。第一,情感性。情感是为人所专有的,是人对认识对象的一种体验和态度,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反映形式。审美情感不同于一般的情感。它是由美的形象所引起的,审美情感使理性渗透于感性的个体之中,是情感与意志高度有机的统一。第二,形象性。美育以情动人,是通过审美形象来实现的。审美形象是美感的基础。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用美的形象对学生进行美育,借助优秀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教会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第三,愉悦性。古希腊的美学家贺拉斯,很早就提出了“寓教于乐”的美育原则。这也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特点。美育的愉悦性,就是要使人在情感上感到自由、舒畅,既给人以快乐,又给人启迪。美育的潜移默化过程正是通过美育的愉悦性逐步实现的,所以,语文教学要达到育人的目的,绝不是靠一两次的欣赏活动就能够完成的,而是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审美材料,进行经常的审美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人格。一句话,美育教学首先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美育通过事物来影响人的心理活动,它借助外在的美好形象来影响人的情感,塑造人的美好心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语文教学是文学的教育,人的教育,其育人的功能使它注重于开发心灵、陶冶性情、培养人格。其次,美育是用美的知识武装学生。学生掌握美的基础知识,是他们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前提,是他们形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的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感知,让学生走出狭隘的小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增强语文教学的形象性和可感性。

三、审美素质的养成

所谓“养成”,就是培养而形成。世界上一切优良的东西,都是经过培养之后形成的,一旦某种优良规范形成,它就流传于世,成为一种习惯,并将影响着人的一生。养成教育主张通过严格管理、规范行为、长期践行、外在培养与自我内化等多种教育手段,而进行审美教育则侧重于行为习惯养成,与认知教育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知、情、意等素质,使之形成良好的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要求及发展方向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审美品位。

审美陶冶是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美育具有独特的素质养成作用。审美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种文化的表现,因而美育是一种文明教育。也就是说,美育实际上是一种人性的教育,做人的教育,审美成为人的教化的关键环节。审美陶冶可以起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语文教育中,把人生教育融于审美活动中,使学生在情感的熏陶与审美的愉悦中,进行人生的思考,潜移默化地树立起审美的人生态度、人生理想,建立起独立的人格意志,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素质。

摘要:审美素质的养成的前提条件是审美心理建构, 主要体现在审美心理形式和内容的建构。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 要在语文教学中把握审美因素, 发现其中的美。审美素质的养成应该通过审美人生教育的实践来实现。

关键词:审美心理,养成教育,审美人生

语文审美素质的养成论文 篇2

长泰一中

汤旺忠

“美育,德育与智育之必要。”(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王老这句话言简意赅地指明了审美教育在智育教育过程中的主要作用。而在大力的提倡加强学生素质教学的今天,美育所肩负的重要使命,那就便又不言而喻了。

审美教育本身是一种始终不脱离形象和感情的扣人心弦的教育,二语文教学就是以形象和感情见长。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语文教材中储藏着许多美的因素。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多方地、科学地把课文教材中美的因素挖掘出来使之形成了美的氛围、美的意境,让学生在这美的氛围中,受到美的熏陶感染,产生情感上的愉悦,得到情绪上共鸣思想上的体验,乃至灵魂的陶醉。从而,在不知不觉中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高尚道德,优良性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就是语文科审美教育的内涵和任务。本文就如何通过加强语文课堂教学中审美教育渗透来实施素质教育提出自己一些粗浅看法。

—、培养学生感受美。

学生审美情感形成与否是中学语文教学美育渗透成败的关键。学生的感受美是不会自发形成的,必须通过必要的教学步骤加以培养。

语文教学中的美感教育,要以语言艺术为手段,通过渗透、融化的方法。把美感教育导入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一篇好的文章,不管是说明文、继续文还是议论文,无不给人带来享受,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美。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胸有成竹地做好选取“美点”工作。在备课时,教师要先挖掘课文中美的因素。并整理出来,然后,按一定的方式贯穿的施教过程去,引导学生感受美,把学生引入作品所描写特定意境,使学生似亲眼所见、亲身所历。似言出己口、情出己心,通过自己的体无完肤,从心里领悟个“好”字,一个“美”字来。

例如:叶圣陶的《苏州园林》初中三册这骗文章中,一开头就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说明苏州园林在整个艺术构思上有一幅完美图画美,即“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美丽多姿画面,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自然之趣,假山堆叠,“或是重峦叠嶂,或是几座小山配合竹子花木”池沼里是“鱼戏莲叶间”二树林则是“高树与底树俯仰生姿,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同”,还有“古老藤罗,盘曲磷峋的枝干”花墙和廊子“增加了景致的深度”阶砌旁“几丛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墙微木”。窗边“几竿竹子或几株芭蕉”,正对着白色墙壁,门、窗、梁、柱的图案,“别具匠心”。这一切形成千变万化的“美”的意境。引花景致为情思,给人带来美的感受。在讲这课时,教师要抓住这样一些美丽语句,让学生欣赏、揣摩、体会。从形象、感觉、色彩和动态、静态的变化知道学生感知形象,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变,领略到苏州园林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自然美和人工美。

在培养学生美感方面,还可采用多种较灵活方法:

1、“美读式”:“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叶圣陶)”因此,无论是早读还是上课,教师均要注意指导学生“美读”,教会他们掌握好朗读的感情,停顿、重音、语调、速度与技巧,美读使无声文字化为有声语言,使作品中任务情景跃出纸面,使学生进入角色,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多方面地感知作品的内容,获得审美感受。

2、启发式:在教师引导下,启发学生引用联想,想象了去领略课文中的美,例如教师在《茶花赋》时,教师可体温:作者以花为题开篇却不谈茶花,而写盼望中的画。在这教师可启发,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调动人们的审美器官,在形式美的环境中,茶花才“千呼万唤始出来”。接着可在问:“作者为什么着重刻划茶花的美。”使学生由茶花的美向导祖国的美,由育花人的心灵美及劳动人民创造的美,启发学生从象征孩予单予面茶花里,展望了祖国的未来的美,启发学生感受这由外形到本质,由自然属性到本质属性,逐层地揭示出茶花美的内涵的精巧过程的美感。

我们必须在语文教学过程,做好课前准备,运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各悟其妙”“各采其绝”使学生感受到美,领悟到作者匠心独运,精美别具真谛,这是做好语文教美育从而提高学生素质关键的一步。

二、培养学生创造美。

培养创造美的能力,是中学语文育所承担最艰巨、最困难任务,也是学生素质全面提高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基础上,教师应继而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既能去采撷“美”的能力,又能去培育美的“花朵”,通过中学教学美育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能把自己对事物的感受,看法,用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出来,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也就着重从口头和书面这两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美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语文教学的具体情况,采取各种不同方法。

1、演讲式。在课文教学过程中,提出了一些问题,例如:在教《荔枝密》一文时,可启发学生:“扬朔欲做‘一只蜜蜂’你们的愿望是做什么?”让学生思考后发言、讨论,甚至辩论,鼓励他们当中口头表达自己的看法,如演讲一般。

2、表情朗读法。这是中学生比较喜欢,朗读在者要仿佛生活在课文的意境之中,把主人公的情感、态度融合到自己的体验中去在教《听潮》一文时,让学生分段朗读,在懒惰过程中,教师即使点拨、提醒,让他们一面欣赏作品的景物美,一面通过自己有感情的朗读,(或是疏缓、轻柔的语调或急促、激越的语调)来再现大海的不同美景,充分享受再创作的快乐。

3、表演式。特别对于剧本选段的课文,更适合用这种方法,例如《龙须沟》、《陈毅市长》这类课文时,可以点几名学生分别读剧中人物对白,对配音演员一般。读时要感情充沛,绘声绘色,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对于一些对话丰富、场景集中的小说,如《变色龙》、《威尼斯商人》等,可以让学生上讲台表情朗读其情节。

4、背诵式。课文里有许多优美、精彩的句子、段落、篇章。可以让学生经常背诵。通过记忆而储存于大脑里,其好处一是锻炼口出伶俐。二是能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说起话来就能“出口成章”“妙语连珠”给人以美感。

教师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根据具体课文采用合适方法。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美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书面表达美的能力。

课文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培养学习书面表达美的能力,重在从模仿课文的角度进行。

1、改写式。即利用课文里的材料重新协作,在忠实于课文原意的基础上,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例如可以将《有的人》改写成论说文,将《琵琶行》改写成现代记叙文。这种“借米下锅”办法,既能使学生更深体会课文中的美,又包含有一定再创造。

2、续写式。例如教《茶花赋》时,经过学习,学习对作者借茶花颂扬祖国的美有一定的认识,教师可以抓住课文末尾所说的“我把这个简单的构思记下,寄给远在国外的那丹青能手„„。”

3、仿写式。仿写的方法有多种。从观察方面仿写,从结构方面仿写从题材方面仿写,从方法上仿写,从选材上仿写,都可以。例如教《春》、《济南的冬天》等课文时,可布置学生从观察方面仿写一篇抓住特征写景的做文章。教〈第比利斯的底下印刷所〉,可以让学生从方法上仿写一篇按空间方位顺序介绍说明事物的做文章。

改写、续写、仿写,都是仿中有创的训练对于学生书面表达美的能力很有益。

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素质

一、精心设计导语,为学生创造优美的学习氛围

无论学什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叶圣陶先生说过:“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谈们的学习兴趣。一个精美别致的教学导语,会给学生创造一个美的氛围,带入美的境界。教学《秋天的怀念》一文,开头,说秋天,导入课题。这样设计导入语:

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天高云淡,枫叶似火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硕果累累,稻谷飘香

秋天还是一个思念季节,秋风起,秋叶落,难免让人伤感,心生凄凉。有这样一位作家,越是到秋天,他的思念就越是强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一篇文章《秋天的怀念》。语言渲染,把学生带进秋天,走进课文。

二、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去创造美、寻找美,让学生感受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有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语言,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做一个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还要遵循学生的审美规律,进行美育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1.音乐渲染,入情入境

在教学中借助音乐形象,烘托、渲染课文内容,不仅能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还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在教学《太阳》一课,讲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时、,为学生放一曲《七色光》,让学生感受太阳的温暖与美好。再如讲《丰碑》一课时,讲到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时的课文朗读配上低沉、悲壮的音乐,渲染气氛,把课文主题升华,把课堂推向高潮。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军需处长那种舍己为人勇于献身的英雄形象,让作者的感情完全融入学生的心灵,使军需处长的高大形象在学生心里凝固。

2.在推敲语言文字中发现美,感受美

文章不是无情物,每篇文章都饱含着作者的情感,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学生对文中情和意的理解感染的程度,往往取决于教师的影响与传递。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诗歌用字精美传神,散文句式优美多样,记叙文感人肺腑,小说生动形象,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感受语言文字的美,这样既能让学生得到没得熏陶,又能丰富学生的语言。

抓住重点字感受美。在古诗中,一个字就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这句诗中,“飞”“落” 把瀑流之湍急、冲力之猛烈、声势之宏大,展现于读者眼前。游人在瀑布前仰望,大有瀑布之水“天上来”的感觉。这种自然的美,需要挖掘、感受。

抓住重点词语感受美。《雨中》一课,“一群孩子跑过来,七手八脚地捡起苹果来。透过“七手八脚”这个词语,我们看到了一群孩子的美好的心灵,多美啊!《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壮士英勇跳崖,这种壮美不也体现在语言文字中吗?

抓住重点段落感受美。林海音的《豆腐颂》一文,它洁白,是视觉上的美;它柔软,是触觉上的美;它香淡,是味觉上的美。豆腐可和各种鲜艳的颜色,奇异的香味相配合,能使樱桃更红,木耳更黑,菠菜更绿。 这样优美的的句子反复地朗读,反复地感受,谁能不对豆腐产生喜爱之情呢?《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句话美吗?仔细地分析、感受,他的美与众不同。这句话细致的描写了父亲脸上的灰尘,眼中的血丝。更加体现了他在极其疲惫的状态下仍不放弃的精神,反映了父亲对儿子的爱,儿子对父亲的信任。这精神、这情感不感人吗?不美吗?

3.想像中体会意境美

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课文是图文并茂的,这就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氛围,一种意境,让学生注重静止的画面,增添动的感觉,从有限的画面想到无限的画外,感受到美。例如在教学《荷花》一课时,有这样一段:“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教学这一段时,可以配清新宁静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随着课文内容产生遐想,让学生进入一种美的境界,既了解了课文,又体会到了荷花的美,大自然的美。

三、在板书设计上体现美

板书在语文教学中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板书可以总结全文,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构段,也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好的板书还应该体现美,既要讲究字迹的美,也要讲究线条形状的美,还要讲究内容的美,让学生能够通过板书内容进入一定的境界,受到美的熏陶。

四、在总结全文中突出美

每篇课文都表达一定的主题,有的告诉学生一个哲理,有的体现一种精神,有的表达一种感情。在学习完课文之后,对课文做以总结,会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史铁生先生的《秋天的怀念》一文 结尾段”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课文结尾的对秋天菊花的描写,意义深远,作者想要告诉大家,其实每个人就像那各色的菊花一样,人生也要活出各种色彩。淡雅也好,高洁也罢,面对生活要热烈、深沉,泼泼洒洒。要好好儿地活着。

在感受菊花,感受人生的意境中总结全文: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平凡的母亲,我们佩服她,史铁生先生总是深深地思念着她,现在他们母子都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祝我想天堂里的他们一定是幸福的母子。老师也想告诉大家:理解母爱,珍惜母爱,享受母爱!

小学语文与学生的审美养成 篇4

一、展示汉语之美, 带给孩子对民族语言的热爱

方块字是人类文字史上历史最长、始终生机勃勃的、既形象又蕴涵智慧的文字。汉语方块字从图画表意到符号表意, 再到“形、意、音三元有序统一的表意文字”的历史发展过程, 完全符合认识论的客观规律性。汉语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 深深地打上了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心理的烙印, 是一种从形式到表达都充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的语言。

汉语之美, 体现在声调美。由于双声、叠音、声调等声音因素, 再辅以音乐、停顿、长短相间等手段, 使汉语具有抑扬顿挫、悦耳动听的音乐美。汉语对声音的模拟能力很强, 几乎所有特殊的或复杂的声音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字音来表现。汉语这种富有音乐美的特点, 是西方语言所不及的。

汉语之美, 体现在字形美。在讲解汉字的时候, 往往对汉字的结构等进行重点讲述。与纯粹的拼音文字相比, 汉字的独特性就在于它的“象形”性。从这一视角来看, 汉字是审美型文字, 审美性是汉字独具的魅力。汉字的形象中, 凝结着大自然的万象纷呈, 积淀着造化神秀, 吞吐着自然伟力。而且, 世界上恐怕没有哪种文字的创造者会像中国人那样执著, 醉心于字体的书写形式美之中, 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书法。

让学生体会汉语之美, 有助于培养孩子从小对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的热爱, 树立崇高的远大理想。

二、体会课文空间美, 培育想象与塑造画面的能力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小学生虽然富有想象, 但是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不是先天就有的, 他们想象力的形成依赖于社会生活实践, 依赖于教师的引发。因此,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去多看、多听、多想, 让他们的头脑里储存各种各样的表象, 并制造悬念促进学生想象。

语文学科最大特点就是用语言再现事物形象。教材中入选的课文文辞优美, 都是作者精雕细琢、锤词炼句的杰作, 神韵可观。那山川河流的神奇美, 花草树木的生机美, 名胜古迹的壮丽美, 还有那人情美、人文美……无不通过字里行间渗透出来。教学中,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评赏析, 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 让他们通过构建丰满的画面领略文章的内涵之美。

比如在课文《鸟的天堂》中作者写道:“那么多的绿叶, 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 不留一点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 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段话写得很生动, 但是对于生活在北方的孩子来说, 这种南国的树, 可能从来未曾见过, 因此可以让孩子发挥想象, 甚至引导孩子们画出这样的场景, 这样既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又让他们真正插上想象的翅膀。

三、感受课外生活美, 让学生享受探索的快乐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有一篇课文《动手做做看》, 课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科学家郎志万在课堂上告诉孩子们, 金鱼放在满满的水杯里水不会外溢。但是伊琳娜亲自做了实验后发现, 不是这样的。这个故事告诉孩子们:“科学家的话, 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要动手做做看。”这就是孩子通过自身的感触来体现探索之美的真实例子。

教育家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 强调:“教学做是一件事, 而不是二三件事。我们都要在做上教, 在做上学。”所以, 作为语文老师, 除了应引导学生从书本上去发现美、感受美, 还应经常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 带到生活中去。

比如, 笔者所在地区被誉为“中国梨都”, 每年清明前后, 梨花怒放;每年中秋, 果实挂满枝头。笔者将语文课外延到梨园中, 让孩子在大自然中观察自己的家乡美, 在收获的季节感受梨农的收获之乐。通过这样的外延教学, 孩子们不但养成了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趣, 还在作文课中写出了更好的作品, 促进了语文教学的开展。

语文审美素质的养成论文 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素质

那么,什么是人文素质呢?人文素质的内涵虽然涵盖面很广,但大多离不开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这两个方面。人文知识包括文化素养、民族文化意识以及STS(SCIENCE TECHNOLOGE SCIENTY)、综合理科等多元化、综合化科技教育知识;人文精神则主要指理性精神、体验能力、适应能力和创造意识等。人文素质无论在人的文化领域还是科技领域,都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前景和实力。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呢?《语文课程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这段话指出了提高人文素养的基本途径是“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基本方法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这就是说,人文素养的提高蕴含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在指导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之中,是与培养语文能力同步进行的,而绝不是在培养语文能力之外另外“附加”提高人文素养的环节。现仅在语文教学的审美中浅谈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该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审美的情愫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教材中最能唤起学生美好情愫的图景,配以恰当的音乐,加之老师充满感情、叩击心灵的语言,精心创设学习情境,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产生期待。当学生的美好情感被调动起来时,他们就会沿着这条美好的情感轨道,走进课文、走近作者。如教学《黄河颂》一课,一开始,我便放黄河水如万马奔腾,发出巨大声响的图像,并配之以贝多芬雄壮的《英雄》交响乐,同时,加入老师充满深情的朗诵语调、表情,一下子一种豪壮情绪感染了学生,把学生带入诗歌意境中。

二、力争带情诵读,引导学生对美的理解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情绪渲染是讲授的素养之一。”范读,正是情绪渲染的有效方式。当教师用悦耳动听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话语、逼真传神的动作,把作者创作的全部内涵和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时,就会使学生身临其境地进入作品的意境中、作者的心灵里,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喜怒哀乐,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充分感受到作品中的情感之美。如教学《沁园春·雪》这首词,上阙要读得豪情万丈,下阙要读得居高临下,最后三句要读得气宇轩昂。

要使学生读得真、悟得深,教师应引导学生广采博览,深刻透彻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写作前景。

三、引导学生与作品共鸣、内化,升华对美的感受

学生的情感等到一定的激发时,要顺势引导学生对课文深层的学习,完成由情入理,寻文悟道的思维迁移,从而激起一种热烈的积极的审美愿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

(一)在对比中体会形象美

我们都知道,只有深入地理解课文,才能打好审美的基础,而对比又是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美与丑的强烈对比,不断在揣摩、理解中感受到美的形象。如《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就有强烈的对比特点。教学法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以皇帝为首的群臣和以孩子为代表的两种人和事进行比较分析,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各自在不同的角度上发表对美与丑的不同看法,通过借鉴、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提高了学生对美丑的认识,培养学生较强的审美能力。

(二)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

想象是审美心理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审美效应中审美感受向超越审美感受过渡的中间环节。在学生对教材的情感形象有一定体察的基础上,需要诱导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向高空腾飞。

(三)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

在语文课文中,诗歌用字精炼传神,散文句式优美,记叙文对话富有个性。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语感,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1.推敲传神的词语。这是诗人和作家都十分重用的内容。杜甫《春望》中的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溅”和“惊”都是使动词:使花泪溅,使鸟心惊。春来了,鸟语花香,本来应该欢笑愉快;现在由于家人流离分散,国家遭逢丧乱,花香鸟语只能使诗人溅泪惊心罢了。抒发了诗人的家国之悲。这些词语我们如不引导学生认真琢磨,就很难体会出文章所表达的美感。

2.欣赏优美的句子?摇。散文在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每一篇散文都是一个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素材。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来表现。有的句式对称,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段落美。如《春》这一课,作者不仅用词十分传神,而且句式也非常讲究,在写春花一段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把春花的娇美、争奇斗艳的动人姿态描绘的淋漓尽致。在教这类句子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分析各分句之间的结构联系,使学生充分回味其优美韵味,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强烈情感。

3.琢磨富有个性的对话。人物对话是刻画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在引导学生琢磨人物对话时思考;对话体现了人物怎样的个性,作了修改之后为什么不合适,从而体会出人物性格特点乃至思想品质之美感。如《荷花淀》一文中,水生把自己报名参军的消息告诉妻子并希望妻子支持自己时的一段对话,我作了这样的修改:

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小华,你带去;爹,你也带上!”

水生说:“那咋成啊!”

水生嫂说:“咋不成?”

水生说:“我们又不是去走亲戚,是去打鬼子,打仗!”

水生嫂说:“哦,那么说我是去走亲戚了?我还要干活哩!”

水生恳求说:“千斤的担子你先担着吧,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

水生嫂说:“说得轻巧。你不替我想一想,也该替老人、孩子想一想。上有老下有小的,我的命好苦啊!你这个狠心贼,心里根本没有我,我不想活了……”

我念给学生听,还未读完,学生已笑作了一团。在和原文的比较中,学生悟到了水生嫂的顾全大局,也悟到了人物语言必须体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四)在反复诵读中感悟情感美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应该“注重情感体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乃至背诵。由吐字清晰、准确、朴实、自然,不添字漏字,到辨明作者的语言风格和感情色彩;从读出语势的跌宕起伏,语流的快慢疏密,到读出毋庸置疑的逻辑力和扣人心弦的感染力,作品的美感也随之流露出来。在深入理解《皇帝的新装》的内容后,学生进行了角色朗读,朗读中学生很好地把握了人物性格(如皇帝的虚伪愚蠢,大臣的虚伪与世故,孩子的天真与大胆)及作者的感情倾向。在朗读中,在美与丑的对比中,学生的感情得到了升华,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同时,还可课外延伸,升华学生对美的感受。诸如:学完《海燕》一课后,要求学生依理解画出一幅感受最深的画;学完《狼》这一课后,组织学生进行课本剧情表演;学完《石壕吏》后,要求学生把诗改编成故事,并利用课余时间举行朗读比赛。

语文审美素质的养成论文 篇6

关键词:审美,人文素质,形象美,意境美,理解,感受

近年发生的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的“泼熊”事件, 成都的“微波炉烹小狗”, 以及学生自杀的频繁上演, 使大家不禁要问:我们的孩子怎么了?我们的教育又怎么了?他们为何如此不知珍惜生命?殊不知, 这正是我国教育一向“重科学, 轻人文”结出的恶果。因此,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已成为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刻不容缓的任务。

那么, 什么是人文素质呢?人文素质的内涵虽然涵盖面很广, 但大多离不开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这两个方面。人文知识包括文化素养、民族文化意识以及STS (SCIENCE TECHNOLOGE SCIENTY) 、综合理科等多元化、综合化科技教育知识;人文精神则主要指理性精神、体验能力、适应能力和创造意识等。人文素质无论在人的文化领域还是科技领域, 都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前景和实力。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呢?《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 潜移默化, 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这段话指出了提高人文素养的基本途径是“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基本方法是“熏陶感染, 潜移默化”。这就是说, 人文素养的提高蕴涵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 在指导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之中, 是与培养语文能力同步进行的, 而绝不是在培养语文能力之外另外“附加”提高人文素养的环节。现仅在语文教学的审美中浅谈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乏美, 而是缺乏发现。”该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积极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审美的情愫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抓住教材中最能唤起学生美好情愫的图景, 配之以恰当的音乐, 加上老师充满感情、叩击心灵的语言, 精心创设学习情境, 激活学生思维, 让学生产生期待。当学生的美好情感被调动起来时, 他们就会沿着这条美好的情感轨道, 走进课文, 走近作者。如教学《黄河颂》一课, 一开始, 我便放黄河水如万马奔腾, 发出巨大声响的图象, 并配之以贝多芬雄壮的《英雄》交响乐, 同时, 加入老师充满深情的语调、表情, 一下子一种豪壮情绪感染了学生, 把学生带入诗歌意境中。

二、力争带情诵读, 引导学生对美的理解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情绪渲染是讲授的素养之一。”范读, 正是情绪渲染的有效方式。当教师用悦耳动听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话语、逼真传神的动作, 把作者创作时全部内涵和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时, 就会使学生身临其境地进入作品的意境中、作者的心灵里, 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喜怒哀乐, 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充分感受到作品中的情感之美。如教学《沁园春·雪》这首诗, 上阙要读得豪情万丈, 下阙要读得居高临下, 最后三句要读得气宇轩昂。要使学生读得真、悟得深, 教师应引导学生广采博览, 深刻透彻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写作前景。

三、引导学生与作品共鸣、内化, 升华对美的感受

学生的情感等到一定的激发时, 要顺势引导学生对课文深层的学习, 完成由情入理, 寻文悟道的思维迁移, 从而激起一种热烈的积极的审美愿望,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

(一) 在对比中体会形象美

我们都知道, 只有深入地理解课文, 才能打好审美的基础, 而对比又是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美与丑的强烈对比, 不断在揣摩、理解中感受到美的形象。如《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 就有强烈的对比特点。教学法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以皇帝为首的群臣和以孩子为代表的两种人和事进行比较分析,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各自在不同的角度上发表对美与丑的不同看法, 通过借鉴、比较, 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 什么是假、恶、丑, 从而提高了学生对美丑的认识, 培养学生较强的审美能力。

(二) 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

想象是审美心理活动的重要内容, 是审美效应中审美感受向超越审美感受过渡的中间环节。在学生对教材的情感形象有一定体察的基础上, 需要诱导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向高空腾飞。这里, 首先是将语言转化为可以看到的形象或画面。在教《春》这一课时, 我引导学生把文中的文字用绘画表现出来, 使学生深刻理解了其中的意境美。

(三) 在欣赏中品味语言美

在语文课文中, 诗歌用字精炼传神, 散文句式优美, 记叙文对话富有个性。教学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 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语感, 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1.推敲传神的词语。一般地说, 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推崇炼字。杜甫《春望》中的名句“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中的“溅”和“惊”都是使动词:花使泪溅, 鸟使心惊。春来了, 鸟语花香, 本来应该欢笑愉快;现在由于家人流离分散, 国家遭逢丧乱, 花香鸟语只能使诗人溅泪惊心罢了。抒发了诗人的家国之悲。这些词语我们如不引导学生认真琢磨, 就很难体会出文章所表达的美感。

2.欣赏优美的句子。散文在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每一篇散文都是一个学生审美能力的好素材。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来表现。有的句式对称, 讲究工整美, 有的句式参差, 讲究段落美。如《春》这一课, 作者不仅用词十分传神, 而且句式也非常讲究, 在写春花一段中, 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 把春花的娇美、争奇斗艳的动人姿态描绘得淋漓尽致。在教这类句子时, 我们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分析各分句之间的结构联系, 使学生充分回味其优美韵味, 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强烈情感。

3.琢磨富有个性的对话。人物对话是刻画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 在引导学生琢磨人物对话时思考, 对话体现了人物怎样的个性, 作了修改之后为什么不合适, 从而体会出人物性格特点乃至思想品质之美感。如《荷花淀》一文中, 水生把自己报名参军的消息告诉给妻子并希望妻子支持自己时的一段对话, 我作了这样的修改:女人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 她才说:“你走, 我不拦你。小华, 你带去;爹, 你也带上!”水生说:“那咋成啊!”

水生嫂说:“咋不成?”水生说:“我们又不是去走亲戚, 是去打鬼子, 打仗!”水生嫂说:“哦, 那么说我是去趟亲戚了?我还要干活哩!”水生恳求说:“千斤的担子你先担着吧, 打走了鬼子, 我回来谢你。”水生嫂说:“说得轻巧。你不替我想一想, 也该替老人、孩子想一想。上有老下有小的, 我的命好苦啊!你这个狠心贼, 心里根本没有我, 我不想活了……”我念给学生听, 还未读完, 学生已笑作了一团。在和原文的比较中, 学生悟到了水生嫂的顾全大局, 也悟到了人物语言必须体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四) 在反复诵读中感悟情感美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应该“注重情感体验”, “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 乃至背诵。由吐字清晰、准确、朴实、自然, 不添字漏字, 到辨明作者的语言风格和感情色彩;从读出语势的跌宕起伏, 语流的快慢疏密, 到读出勿容置疑的逻辑力和扣人心弦的感染力, 作品的美感也随之流露出来。在深入理解《皇帝的新装》的内容后, 学生进行了角色朗读, 朗读中学生很好地把握了人物性格 (如皇帝的虚伪愚蠢, 大臣的虚伪与世故, 孩子的天真与大胆) 及作者的感情倾向。在朗读中, 在美与丑的对比中, 学生的感情得到了升华, 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同时, 还可课外延伸, 升华学生对美的感受。诸如:学完《海燕》一课后, 要求学生依理解画出一幅感受最深的画;学完《狼》这一课后, 组织学生进行课本剧情表演;学完《石壕吏》后, 要求学生把诗改编成故事, 并利用课余时间举行朗读比赛。

语文审美素质的养成论文 篇7

从这份调查中不难得知, 企业需要的首先不是技能的高超, 而是对个人人品与素质更加在意。他们需的是有德有才, 哪怕是有德无才之人, 而非无德无才, 哪怕是无德有才之人。试想一个没有道德要求的人, 又会怎么样给一个公司带来真正的利益呢。所以, 他们需要的是能与他人协作发挥力量, 并能以正能量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带来积极健康的影响的人。

企业之所以把技能放在后面, 是因为学生最终都是要经过企业的再培养, 而只有在工作中通过实践学得的知识, 才是最终可应用的能力。而在这再培养的过程中, 态度就成了首要的关键词, 而态度的好坏, 不仅直接来源于学生本生, 也无可厚非的源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

从学校这方面来讲, 语文教育就是要填补学生在某些方面素养的不足, 让他们认识真实的自我, 树立信心, 完善他们生活中可能都不曾在意的部分。语文是所有课程的基础, 没有语文的学习, 他们不能理解语言的意义, 不能分析老师的讲解, 不能体会老师教导的深意。

一、对基础素质不能忽视

所谓基础素质, 我把其定义为语文的基本功, 也就是读、写能力。最基本的是能流利的诵读文章, 不念错别字;能规整的书写, 不在常用书写中写不出字, 或写错别字。再高一点的要求, 就是要语言流畅, 语态自然。

对基础知识的学习, 是为人的基本, 只有先将基础素质提高了, 才具备学习其他的根本。中职生由于其特殊性, 能力常参差不齐, 稍不在意, 便会在日后的就业考试中闹出大笑话:不会写字, 写错别字, 连小学生都会笑话的说:这我都会。加强基础素质的养成, 是不能忽视的, 不仅要认真对待, 还要加强练习, 反复考试。学生越是不在意, 我们就要越让他们知道:你真的不会, 但一定要会。

与此同时, 诵读能力也要加强。学生常表现出来的不会说话, 说不明白话, 说不清话都直接影响他与别人的沟通能力, 这里说的别人, 不是朋友, 同学, 而是领导、上司、老师及在正规场合下的表达能力。所以提高诵读能力:流畅, 富有感情, 加强体悟力。这都是训练学生对文章的深层挖掘, 理解, 表达。

最后当落到笔头上, 能写好每一个字。最低的标准是要规整, 能看清。字是人的脸面, 在就业时, 学生填的各种表格, 都是他们的脸面, 试想, 也许就是因为你的字, 让上司印象深刻, 你才会得到比别人更多的试用机会。

二、对文化素质的再培养

所谓文化素质, 我认为即是对人文、历史、地理、艺术等多方面知识的了解力和关注度。而这不在于一定要去学多少, 而在于, 你想知道多少。比如说我讲到《废墟》, 里面就涉及了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料, 如果我们的目标是中、高生, 那就应该将其, 所蕴含的深层次的文化内容、作者的态度观点讲清讲透。但是对于中职生来讲, 我想重点应放在这些文明古迹, 历史事件, 介绍风土人情上, 将课堂的广阔外延最大程度的展开, 吸引他们对多元文化的兴趣, 再加上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 这一定是他们在平时上网时所不会去关注的, 但是在课堂上, 这些就变的异常有趣。这在中学教学中可能会被认为浪费时间, 却成了中职生睁大眼球都觉不够的有趣的欣赏, 及对其历史片段的如渴般的汲取。再比如《天山景物记》、《一段最古的长城》、《黄山记》这类写景散文, 我们都可以以导游的方式, 改变这些沉闷抽像散文的学习角度。培养他们对祖国山河知晓与热爱, 其中对地理环境的了解, 对历史的补充。使语文学习成为神秘文化的殿堂, 成为满足他们好奇心的花园。虽然我们不能做到真正, 但是多少我们可以改变一些语文在学生心中枯燥乏味的印象, 让它活起来。在对文言文的学习上, 如《师说》、《劝学》都在讲说做人的道理, 学习的态度。我们不但不能回避其对中职生来讲的难度, 反而要提高他们对文学经典的学习, 背诵, 在潜移默化上让他们受到熏陶和感染, 至少, 不要让他们脱离了传统文化的影响。这, 总是有好处的。

另一方面, 应该让学生在早上看电视听新闻, 不论是什么内容, 总是比枯燥的学习生活有趣的多, 也会比平时更引起关注, 关心国家大事, 就是提高自身的责任感, 正义感。学生还会在镜头前找寻自己的社会定位。老师再加以分析, 并让学生稍作讨论, 这都足以让他们不偏离社会主流思想, 我想, 久而久之, 学生会有一个不小的变化。以文化魅力, 灵动的社会现实来影响、感染、甚至矫正他们未出现或已出现的误区。通过正确的引导, 让他们提高对自身不足的自我反省能力。

三、让人文素质在习惯中养成

所谓的人文素质, 就是起码的在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上对自身的要求。人文素质表现在外在的文明上, 简单讲即是不说脏话, 不随地乱扔东西, 对老师及同学还有父母要尊重等基本要求。但更深层讲, 则是内在自我修养的提升, 比如稳健的行为及谈吐, 周全高效的办事能力及风格, 懂得如何与人为善, 并为他人着想等。人文素质其实就是道德的体现, 精神的提升, 个人魅力的表现。也许作为中职生, 并未能做的如此完备, 但至少, 不会成为一个让外界人忽视的人。

人文素质更多的是靠学生自身的积累, 成长, 与感知力。也是在前两种素质的前提下更高的提升, 它是自我形成的结果, 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比如在学苏轼的《赤壁赋》, 我们可以不必过细的讲读文字, 我们更多的是要教学生如何像作者一样, 在困境面前拥有乐观的精神。对于中职生, 我们不能过份的要求他们能达到什么程度, 只能通过一点点的引导, 告诉他们, 你们要尽力达到什么程度, 要让他们明白, 他们不是被放弃的一群, 他们的一点点进步, 都是自我的重生, 都是老师心中闪亮的火花。

语文的学习, 是可以让他们回归心灵深处, 感受生活的真实美, 重归天然纯真的自我, 并提升自我内在修养的最好方式。也是让他们学会从别人身上借鉴或成功或失败的经验, 让他们能够看到与自身相像的不足, 让他们感受到某种共鸣, 从而引起内心的波澜, 最终产生哪怕是一点点的变化。

学生要具备基础素质, 增加文化素质, 提高人文素质, 他们在社会上就不会成为被鄙薄的一群, 反而一定会受人尊敬。

摘要:语文是文化课中的基础, 是我们的母语, 是表达的方式, 中职生欠缺语文方面的素养积累, 就等同于欠缺与外界沟通的能力。而在以就业为前提的学习下, 欠缺沟通与表达能力, 就会影响用人方对你的认同, 就等同于有可能失去一个更好的就业机会。所以, 技能只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掌握的暂时可行的手段, 而语文素养才是他们融入社会后的长久生存之根本。

语文审美素质的养成论文 篇8

一、充分发挥“读”的作用,以读为本

审美对形象性的特点决定于人们的审美活动不是用逻辑思维,不是靠抽象思维的判断、推理进行,而是用形象思维,从对美的高扬的直接感受开始,进而把握美、领悟美。正如帕克所说: “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作为审美对象,语文教材本身就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集萃的仓库,就其中包含极高审美价值的单篇而言,又往往是思想美、形象美、意境美、结构美、语言美的和谐统一体。因而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重视读的教学,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到美的景、美的人、美的物、美的情。

语言文字是作品、作者思想感情的载体,是蕴含美的物质外壳。语文教师通过生动、富有魅力的范读、朗读,可以诱发作品中的美感。与绘画、音乐相比,语言文字确实有其独特的优势。绘画能表现色彩,但不能描绘声音,音乐能表现音响,但不能表现色彩,可语言文字既能绘声又能绘色,还能绘形。汉语的特点决定了“吟哦讽诵而后得之”的读书方法。只有放声读,读得正确流畅,沉浸其中,才能读出文章的味道来,使学生在不自觉中进入美的境界,受到美的熏陶、心灵的洗涤。于漪先生说: “较长时间以来,我们的教学重分析、轻积累,有的文章甚至分析的碎尸万段,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严重的错误。”诵读的提倡,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教师不能忽视课外阅读这一领域。假如局限于课本这块小天地,学生见识毕竟有限,很难完成审美素质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自古至今有成就、有影响的文化名人都是“读”出来的,叶圣陶先生说: “他们有个不二法门,就是熟读名文,读着读着,自己顿悟。”于漪先生也说: “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地质层,积淀了中华文化的精粹。”读优秀的文章作品,特别是读经典名著,最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一生建立一种精神的底子,培养他们的文化气质。

二、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感知美、发现美,提高美的鉴赏力

课堂中如果语文教师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诸种感觉,学生就能把丰富多彩的美传递到大脑,从无声的文字跳动出有声、有色、有形的美的图景,让学生通文之“理”,明作者、作品之“情”,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境界,与此同时,让学生借助想象的翅膀,对美的形象进行新的挖掘,增添新的意境,从而感知美、发现美。

例如,学习《三月桃花水》,调动听觉去感知泉水冷冷淙淙的清朗之声,泉水活脱脱迸跳的姿影,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想象到泉水的流淌如岁月流逝,感受到像生命在运动,学生们心中便会不由自主地涌起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学习《朱德和母亲》,在学生诵读朱德每天上山排水的情景描写文字后,试着让学生把它想象成电影特写镜头,从中体会作者对母爱的深刻感悟。如学习老舍的《麻雀》,读到“它被人毁了,可是还想依靠人,多么可怜! ”时,必须发挥想象力,体会作者对于被毁坏和凌辱弱小者的同情,感悟到一些发人深思的人生哲理。

学生感觉敏锐,想象力丰富,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和想象力,让学生在想象中把文章所描绘的声、光、色、态等在头脑中呈现出来,把单调的文字变为生动形象的画面,变为立体可感的美的形象,学生在感受美、发现美的同时,心灵得以净化,美的鉴赏力得以提高。

除了艺术作品,大自然也是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最好教材。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主张让学生经常游览和远足,观察社会自然之美,并由景生情,由情生悟,感悟生活的节律,领略生活的意义。

三、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完美的人格

朱自清说: “欣赏是情感的操练。”因为文章不是无情物,所以阅读者必须具备情感体验的能力,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然后“自化其身”,成为美的情境中的人物,让整个心境处于由审美对象所引起的或爱或憎,或哀或乐的美感过程中,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

正因为这样,在语文学习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人自身,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例如,在讲解古代诗文作品的时候,不仅要告诉学生作品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生活和历史事件,还应该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在什么思想情绪推动下创作作品的,以及作品表现了什么样的个人情感和社会心理,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更容易和作品表现的情感沟通,产生共鸣。也就是说,只有知人论世,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到作品深刻而广泛的文化内涵。如教学《牛郎织女》,只有了解了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之后,我们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到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是作者基于生活而做的人生幻想,反映了他对人间疾苦的关心,表现了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我们应该充分肯定。

“教材是生活的教科书,它不仅揭示生活本来面目,也能说明生活并给予人的情感和思想以方向。”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佳作,教师的责任应是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把作者给予的情感化为自己的情感,然后经过渗透沉淀,形成高雅的情趣、丰富的情感、完美的人格。

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如在教学《少年闰土》时,我曾向学生提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对杨二嫂我们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很多学生认为应持讽刺、否定、厌恶的态度。这说明大部分同学没有真正钻入课文,于是我让学生想一下杨二嫂性格发生变化的原因。最后大家认识到杨二嫂令人厌恶的市侩性格是受旧社会的压迫扭曲的结果,也有令人同情的一面。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这需要教师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除了大量表现人的优美情趣、高雅情操的作品外,还有一部分比较冷峻的以再现生活为主的现实主义作品,也能够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受到有益的熏陶。无论是《凡卡》中的“我”对人与人隔膜的忧思,还是《卖火柴的小女孩》中人与人之间冷漠无情,贫富不均,也无论是《穷人》底层小人物的挣扎,还是《粜米》中农民悲惨命运的纪实,作品在烛照现实丑恶的同时,表现出作者悲悯的情怀,博大的胸襟,寄托着作者对丑恶现实的憎恶和对人物的真挚同情。语文教学中如果注意到这种审美情感的培养,那么会让学生更自觉地追求美好理想,得到精神滋养和人格陶冶。

摘要: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途径很多,语文教育是主渠道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

浅谈语文教学中审美素质的培养 篇9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经过严格筛选的,教材中的课文有美轮美奂、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的自然美,有尽善尽美、催人奋进、拼搏进取的社会美,有至真至纯、引人向往、竭力追慕的人格美……学生在语文的世界里,可以云游四海,赏尽天下美景,又可遍访名贤,感受名人人格之高尚。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各样的美也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感染和熏陶,使学生的爱好、情感、气质、性格等得到升华。

但是,课标中规定的关于神没素质培养的内容在日常的教学中该如何实现呢?下面笔者根据个人的教学经验谈谈语文教学中什么素质的培养。

一、教师的启发

画家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从耐心地启发学生,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发现美。

美的欣赏能力是审美能力的核心。美的欣赏主要体现在对文章的欣赏上。在欣赏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和启发,使学生明辨是非、真假、美丑、善恶,善于鉴别分析与评判,获得正确的审美认识和较强的审美能力。这就说明教师在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上起着重要的启发作用。首先,教师在朗读课文时应富有情感,以此来增加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其次,在讲解课文时,教师应搜集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图片让学生观看,锻炼学生的直观美,同时,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课文的内在美;再次,教师在分析课文时,务必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使学生感受到课文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笔者提出三个问题:

(1) “大江东去,浪淘尽”是怎样的景色?

(2) 你是怎样看待像周瑜这样的风流人物的?

(3) 当时你的心情如何?

经过教师的点拨,不少学生想象出了形象的意境来:大江汹涌奔腾,山崖陡峭险峻,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拍打着江岸。滔滔江流卷起千万堆雪浪,隐含着宇宙无穷而人生短暂的感慨。

接着,下阕通过“羽扇纶巾”、“谈笑”、“灰飞烟灭”等词展开想象,借历史人物照自身之影,作者渴望像周瑜那样潇洒风流、春风得意,成就一番功名,但苦于从现实中找不到出路,心灵发出了人生虚幻的呐喊。

这些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这种雄伟与悲凉的融合,给读者带来的审美感受是丰富的,难以言传的。

二、学生的自我领悟

文章是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作者的经历、思想与人格的表现。当一篇文章的自然美或意境美与学生的个人经历或生活体验在某一点上产生共鸣时就会引起学生对这篇文章极大的兴趣。他们会用自己的经历或生活体验去理解和感受文章之美,从而使学生从被动地感受美到主动地去挖掘、欣赏美。

比如李密为了报答祖母的扶养之恩,冒着被杀的危险,写下《陈情表》这篇奏章拒绝晋武帝的任命。因为文中流露出强烈的天伦之情,深深地感动了晋武帝,晋武帝不但没有责怪李密,而且使他的祖母得以颐养天年。在学习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时,学生会联系实际生活,联想到自己,深深地感受到李密的孝道,并让自己的心灵接受一场深刻的情感审美教育,从而增强了学生们的孝情,使他们懂得了感恩。

三、同学之间的互相讨论

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除了教师的启发和学生的自我领悟外,同学之间的讨论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讨论作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方法,具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作用,而对文章有针对性地讨论,有助于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如让学生们对《雷电颂》中语言进行讨论,学生们可以通过讨论总结出《雷电颂》中的语言像火一般炽热,充分表现了屈原对昏庸者像火山爆发一样的愤怒,和文章内在的惊心动魄的壮美。

以讨论的形式发掘课文里的“美”,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热烈之中,不知不觉间就由课文的表面内容的讨论升华到课文本质内涵的讨论,从而使学生获得教育,充分地体现文章的美。

浅析教师审美素养的养成 篇10

关键词:文本 情感 节奏 语言

自古以来,人类在人格自我发展与完善的道路上不断延展与开拓,而美育是其中的一条重要途径,因而历来为人所提倡,孔子有“文、行、忠、信”(《论语·宪问》)四教之说。荀子“美善相乐”思想,认为“礼乐之经,管乎人心”,有“美政”、“美人”和“美俗”之功能。当“审美教育”被德国启蒙运动领袖席勒首次提出后,这种思想被一代又一代的教育者与传承者所信仰。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审美教育思想在各学科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早已不容小觑,而语文教育中的美育尤为重要。

体会美、感知美与传递美,是语文课的重要任务。“没有美育,语文教学是片面的;没有审美,人生是残缺的”,而语文教师即是审美路途的引领者。让学生产生审美享受的前提必是教师本人具备对审美对象的感受力、理解力和创造力,当以课文为依托的语文教育长期囿于机械化解读,因循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展开,美的消亡意味着学生审美体验的殆尽。所以说语文教学若想成为一门真正的艺术,那么就需要在语文教学美理论的指导下,探究、钻研其审美化途径。

语文学科中本身就蕴含着诸多的美学因素,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完成情感陶冶与心灵净化这一历程,则成为对每一位语文教师审美素养的考验。

首先挖掘文本的美学因素,培养学生审美志趣。刘勰曾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是文字涓涓流淌的不竭动力,情中见美,才是审美的灵魂。当客观存在与主观情感碰撞与互溶时,审美的体验便生成了,我们在语文审美教学过程中,力求达到让学生们于特定的文本情境中,从文学形象的喜怒哀乐切入,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发现美、感知美,并进一步移入对客观事物辨别性的审美态度与评价中,做到情感上移情于物,产生共鸣。

语文教材中所选文本一般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学作品,那么语文教师在教材讲解的过程中就应注意挖掘其中的美质。体会人物美,于言行神思与喜怒哀乐的共鸣中,感知纯然的人性,涤荡心灵。在《边城》中感知人物的真、善、美,追求纯然而坚毅的人性;于《离骚》中体会诗人爱国之情的激荡,悲悯其中忧愁忧思的心境。感受环境美,于“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见祥和秀美之景,于“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中感辽阔雄壮之山水;融入意境美,《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吟出词人哀婉凄切之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鹊”、“鸣蝉”描画恬静明澈之境;领悟哲思美,简洁明了的文字,深邃入理的思想使人折服,进而产生崇高、明澈的美感,《故乡》中“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的话语激扬青年的斗志与奋发之心。

依托课堂教学,创造语文课堂教学美。提高语文学科教学质量,培育学生文学素质,养成人文情怀是语文课堂的重要任务。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完成此项教学任务面前,显得有些无力。因而以课堂为依托,突现双主体成为必要手段,教师担当着语文教学美获得方式的引导者,为学生指引道路,学生在课堂中填充美的内容,获得美的体验。首先教师应创造美的课堂教学框架,创设情感的和谐美,“文学即人学”,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中情绪的起伏变化,抓住学生情感集体突显的时刻,并以此为契机调动学生情绪,形成课堂教学高潮,让学生在情感体会过程中感受文学作品的艺术美。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表情成为重要工具,“做教师的决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能做教师”,这说明了表情的重要意义,通过表情,营造美的氛围,让学生“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在你教的这门学科领域有所创造”,最终实现美育教育。其次注重流程的节奏美,学生的兴奋点迁移在一节课中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开课20-30分钟是学生注意力最为集中的时间段,之后便减弱,因此要使一节课更高效有节奏,就应把握好这20分钟,重点、难点、关键要明确,要夯实,使注意力、思维力、创造力达到高度统一,但这种节奏更是张弛有度的,“宇宙的东西没有一样是死的,就因为都有一种节奏在里面流淌着”,也正因为此,我们必须要把握好课堂流程,充分体现课堂节奏美。最后注意传授的语言美,规范、简洁、幽默、严密且富有情感的语言能让学生产生美的体验,同时也是吸引学生的有效手段,抑扬顿挫、高低向和的语言有利于不同课文的展现,更能形成别具一格的授课之风,深得学生喜爱。

审美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博大深挚的仁爱心肠的人。而语文教学正应挑起拓宽学生人文情怀的担子,使学生在个人学习和生活中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进而实现美好人生理想。

上一篇:真正实用的智能下一篇:教材现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