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培养

2024-12-05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培养(精选12篇)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培养 篇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因素往往蕴含于教材之中, 使学生在研读过程中感知美, 接受美。马克思说:“美育是一个有高度文化的新生活的创造者, 一个具备共产主义世界观和行为的共产主义社会成员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培养十分重要,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在文学欣赏中, 感受自然美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人对于养育自己的大自然会产生深深的眷恋, 人们爱它的天姿丽色, 更爱它的风采神韵。因而, 异彩纷呈的自然美成为作家重点描绘的对象。高中新教材在表现自然美方面是极其丰富而广泛的。它的范围从“杨柳依依, 雨雪霏霏”到“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从千古绝唱的赤壁到风光秀美的康桥, 从悠长悠长的雨巷到古色古香的北京胡同……它的内容从“桃之夭夭”的春天到“碧云天, 黄叶地”的秋天, 从“一览众山小”的古老泰山到“采菊东篱下”的美丽田园, 从“我的空中楼阁”到荒凉寂静的地坛……既有雄伟壮阔、险峻奇特之美, 又有幽深静雅、明媚秀丽之美。可以说春夏秋冬、日月星辰、和风细雨、墟里村落等自然界的景象都在这里竞相展示, 处处表现出造物主那神奇诱人的魅力。

二、在文学欣赏中, 鉴赏社会美

高中新教材所选篇目无不渗透着社会美, 其表现内容也是多方面的。从古往今来的政治斗争到各个阶层的精神面貌, 从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到日常生活中的贩夫走卒, 其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激烈交锋, 都激发了读者的情感体验, 给人以有益的心灵启迪和思想教育。

在新教材中, 可以看到“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的英雄少年, 可以听到爱国诗人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心声, 可以触摸到陆游“中原北望气如山”忧国忧民的脉搏, 可以感受到辛弃疾“廉颇老矣”的沉重叹息……读艾青的《假如我是一只鸟》, 你会加深一份对祖国母亲的眷恋之情;读穆旦的《赞美》, 你会体会到一个民族站起来的真正含义;读《陈情表》, 你会增加对父母的依恋和感激。

高中新教材所表现出来的社会美, 以其健康的内容、感性的形式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是大有裨益的。新教材以其鲜明的“人文精神”为语文教学注入了一支强心剂, 而赞美人类的崇高精神,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启迪个性的创造思维, 则成为高中语文教材中社会美的三大支柱。

三、在文学欣赏中, 品味艺术美

艺术美是自然美和社会美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 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 是美的高级形态。读着充满艺术美的作品, 人们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 进而与作者产生共鸣, 甚至产生美的联想和想象。艺术美就内容而言主要是形象美、意境美, 就形式而言主要是结构美、语言美。

形象美。这里所说的形象是指典型形象, 即那些带有鲜明独特的个性, 又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本质的人物形象。无论是鲁迅笔下的阿Q, 还是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无论是《柳毅传》中的美丽善良的小龙女, 还是《西厢记》中的多愁善感的崔莺莺, 都是鲜活可感的典型形象, 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成为艺术感染的起点。可以说, 教材中那些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比比皆是, 如同百花园中千姿百态、姹紫嫣红的鲜花, 以其独有的色和香, 给读者难以忘怀的艺术享受。

意境美。意境融合着作家的思想感情, 是客观与主观的有机统一。它能产生诗情画意的效果, 启发我们产生联想和想象, 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余味无穷的感受。“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的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 展现的安谧恬静的意境令人陶醉。诗人仅用了40个字便展示了一幅清秀的山水画:秋雨过后的傍晚, 空灵宁静的青山, 柔和皎洁的月光, 清澈的泉水, 翠绿的竹林, 浣纱归来的少女, 渔歌唱晚的小船……画面中还有那侧耳倾听、凝神注视、陶醉其中的诗人, 真是诗情洋溢, 画意盎然!教材中像这样表现意境美的诗歌、散文真是不胜枚举。

结构美、语言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表达的艺术。无论是屈原的浪漫, 杜甫的沉郁、柳永的婉约、苏轼的豪放, 还是鲁迅的深刻、朱自清的清新、徐志摩的缠绵、舒婷的真挚, 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让人感受到语言美产生的巨大艺术魅力。它们或纯粹, 或精微, 或谨严, 或飘逸, 无不是经过作家们精心地推敲, 细致地打磨, 才如珍珠般熠熠生辉, 点缀在文学的夜空之上, 令人叹为观止, 百读不厌。

教师无论在备课时, 还是在讲课中, 都要进入角色, 倾注感情。要使学生“入情”, 教师必须先“入情”, 只有先“动情”于己, 而后才会“辞发”。备课时要“入得去”, 深入钻研教材, 深刻挖掘文章的思想内涵, 正确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使自己与作者同休戚, 共哀乐。

四、在写作教学中, 表现美

从某种意义上说, 作文就是学生心灵的外化。在作文指导中要渗透审美素质教育, 让学生写作的同时, 感受审美的愉悦, 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因而语文教师可以在写作教学中, 指导学生将生活中积累的美感材料, 通过思维的加工, 熔铸笔端写好习作来表达美。

写作课上除教给学生以写作技巧外, 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提高感知美、认识美、评价美的能力。如笔者在春游活动中组织学生游览峄山, 游孟子湖, 参观博物馆时, 就有意引导学生观察峄山的奇石, 孟子湖的美景, 指点学生从形态、色彩、光线等角度去感受、发现山石的奇特、湖水的清澈、林木的葱郁、庙宇的古朴等美的事物, 从中积累美的表象, 成为作文中表现美的材料。在社会实践时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厂矿企业参观实习, 指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中的美。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热爱美、追求美的意蕴, 更提高了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总之, 在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的素质教育中, 将美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并使之成为语文教学的一条基本思想, 正日益受到同行的重视, 它存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存在于教师的一言一行中。我们要长期坚持, 不断挖掘, 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 激发他们热爱美、追求美的激情, 以切实提高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培养 篇2

语文教学应重视美育的实施,使我们发现语文教学美的现象和美的规律,使我们能运用美的规律来观照语文学习,按照语文美的规律来创造语文,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充满寻美的乐趣。

一、感知教材之美,在美德熏陶中发展语文能力。

语文教学几乎可以传达世界上美学家们所致力研究的一切美。教师应把语文看作美的载体,把语文看作一个美的系统存在,引导学生去感受美、理解美,从审美感知中获得美感,获取知识,在美的熏陶中发展语文能力。纵观语文教材,美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纯文学的美和文章的美。从语体学角度看,纯文学既文艺语体,其中包括叙事语体、抒情语体和戏剧语体,三者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纯文学的美集中体现在“语言--意象”(从语言媒介创造的审美意象)上。一般的文章主要是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等。其中鼓动公文语体、通俗科技语体和文艺政论语体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他们的美集中在“审美--感情”(用语言传达情绪、情感等)上。文章中的情不是融于意象之中,而是与人、事、理相依傍。

2、语文教材的形式美与内容美。汉语教材形式美首先体现在字形、语音及其组合上。汉字是方块,能体现整齐(如田字)、对称(如林字)等形式美的规律。汉语语言丰富,包括声、韵、调,能带来形式美。比如律诗,有平平仄仄的对称呼应,有韵脚的重复回环,诵读起来有规律的节奏间隔,能造成抑扬顿挫之美。汉语教材的形式美还能体现在文章作品的起承转合的结构和叙事类的作品的悲欢离合的结构。它是抑扬顿挫之美在结构布局上的体现,切合我们民族由传统文化所铸造审美形式美。另外,汉字的字形本身就具有调动读者对形象的直觉联想的功能。如“暴”字,从字形上就可以看出意思,太阳位于当头,两只手捧出米来晒,很明显,这是晒的意思。

语文教材的内容美表现在,语言文字能够鲜明生动地描绘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形象。如《最后一课》展现心灵美,《三峡》颂山水美,《故宫博物院》写建筑美等,能给人以如临其境般地想象。语言文字还能细致充分地展示优美(如《春》)、壮美(如《安塞腰鼓》)、悲剧美(如《斑羚飞渡》)等不同的形态的美,给人以各种不同的审美感受。这种描绘和展示本身也融合着作者的感情,表现着作者好恶的态度和是非倾向,能够化媚为美,还能够化丑为美(如《变色龙》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也有一些教材是作者思想感情较直接的表达,这种感情本身也具有审美价值。

课文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美,那美不胜收的画面,精彩的修辞手法,鲜明的感情色彩,具有个性的人物刻画等,无不具有丰富的美学内容。语文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理解美,以致创造美,不断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美化教学过程,培养学习语文兴趣。

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教材之美的同时,还要带领学生深入体会作品的神韵美,与作者发生感情上产生共鸣,更要在发现美的基础上,进行美的创造。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美学渗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彼此成为审美对象,互相关照,互相感染,互相融合,形成美的艺术的教学整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此,我们可以采用如下四个阶段的教学过程,以进行美育的实施。

1、引入佳境,激发兴趣。在这一阶段,老师积极引发学生的感情,使他们与具体课文建立审美关系。其中关键是引起学生对课文感兴趣,唤起他们内在的审美需要和欣赏课文的热情。此时教师可直接把教材的美展示给学生。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范读,朗读技巧较好的范读,能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并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率先进入佳境,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的感受。若朗读条件较差,可借助放录音来弥补不足,配乐范读更有效。老师可选择意境相近的乐曲来播放,这就使审美客体通过音乐的优美旋律,在审美主体的脑海中更加形象,产生更加热烈的氛围。教师也可以在剖题,介绍作家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时,抓住其中与教材美相关的感情因素来影响学生。比如在教学《石壕吏》、《春望》时,可以先向学生介绍诗人杜甫于“安史之乱”中漂泊的人生历程和潦倒处境,使学生深刻体会诗人“穷年忧黎远,叹息肠内热”,“无力拯乾坤”的忧国忧民的心情,进入角色,进入佳境,为以后教学创造良好情境。

2、自主欣赏,形成美感。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在上个阶段的基础上,不断地诱导学生自主地欣赏课文,这是理性的分析、讲解与欣赏性阅读、描述交错进行的阶段,也是学生“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过程。其中的关键是,此时的教学更要重视艺术,教学始终应在审美化、情感化的情境中进行。教师要逐步地把课文中的美突现出来,使学生自觉介入。如在教学《背影》时,教师不宜把文章作支离破碎的分析,而应抓住文章的切入口--背影,把讲解、美读和描述结合起来。《背影》一文以“背影”为线索,一线串珠。全文四次出现“父亲的背影”,前呼后应,首尾圆合,尽显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拳拳爱心。学生精读课文,找出文中出现的四次背影,教者适当进行点拨,这样既不会损坏文章的整体性,又突现了文章的美,使学生在欣赏性阅读的同时,被文章所表达的至深的父爱所感动,并调动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审美想象,从而形成审美化的教学情境。

3、深入启发,升华美感。在这一阶段,教师进一步深入启发学生,使他们的审美感受得以升华,这通常是在课文总结时进行的。但无论是思想内容的总结,还是写作特色的归纳,都不应是抽象的概括和枯燥的归纳,而应当是根据学生实际获得的审美感受,并饱含教师的审美感受而作的有血有肉的言语概述。我们对《背影》的教学,在经过上一阶段的欣赏性阅读和分析讲解之后,教师可以水道渠成地把朱自清散文的写作特色加以归结为:真诚、含蓄、适度六个字。真诚就是情真意切,出自肺腑;含蓄就是委婉细腻,微微沁出;程度就是浓而不烈,清而不淡,浓淡相宜。这三个特点互相渗透,使《背影》成为脍炙人口的艺术珍品。其实,这一特色同学们在阅读时基本上都能体会出来,教师在这一阶段进行深入启发,学生对这篇美文的感受就得到了升华。

4、精心指导审美创造。教师对文章作归结,并非教学过程的终结。教师还应当在分析课文美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审美创造,把语文教学与审美欣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教师在学生获得美的感受时,及时地进行口头或书面作文训练,一方面结合欣赏课文的感受,一方面调动有关的生活经验,有感而发,有法可效。在《背影》一文结束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所写的至深的父爱,联系自己的生活阅历,写一篇题为《妈妈的背影》的记叙文。学生此时一定不会感到无话可说,因为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的审美感受已经被调动起来,并激发起他们创造美的愿望。再比如我们学习《春》这篇文章时,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多美的一篇文章啊!读了这篇文章,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呢?你能根据对这些美的感受创作一幅书画作品吗?让我们来比一比,赛一赛。”此题一出,定会激起学生创造美的欲望。

语文教学和美育是不可分离的。我们应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创造美,使语文教学像春雨,像清风,像枫叶,像瑞雪,去开垦荒陌的心田,去涤荡污浊的心灵,使以静态的文字沉睡在课本中的美质语文,还其本色,以教者的才情,使语文教学具有美学风范,使学生真正地喜爱语文。

审美情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篇3

关键词:审美情趣;微课;鉴赏活动

语文作为人文性较强的学科,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所以,作为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要通过组织多种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鉴赏活动,进而,在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文本中心思想的同时,也为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以及审美能力的提高做好保障工作。因此,本文就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行论述。

一、什么是审美情趣

所谓的审美情趣是指审美主体欣赏、鉴别、评判美丑的特殊能力,是审美感受力、想象力、分析力和创造力的综合。

二、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必要性

审美情趣的培养和形成是学生健全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更是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审美、自主鉴赏的动力。那么,到底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呢?

1.审美情趣的培养是课改的要求

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语文课程的教学价值已经不再是让学生简单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数,更多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素质水平,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审美情趣作为语文素养中的一部分,其审美能力的高低、是否具有正确的审美能力就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可见,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是符合课改要求的。

2.审美情趣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健康地成长

审美情趣的形成能够推动学生自主地去发现美,去感受文本中所包含的美,进而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下获得良好的发展,同时,也能为学生健康地成长做铺垫。

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要借助多种活动来展现语文文本中的美,要确保学生在美的体验、感受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审美情趣

1.借助微课制作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的一种教学资源,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资源之一。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更为了确保语文课程价值的最大化实现,在教学时,我借助短视频功能来将文本中所包含的情境或者是抽象文字所描述的“美”的事物直观地展示出来,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对高效语文课堂的实现也有着很大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月光曲》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也为了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文本中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在本节课的教学时,我选择了微课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直观的视频中感受美。短视频中包含的内容有:《月光曲》的播放,并用优美的语言来将学生引入文本中所描述的场景之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随着音乐走进“月光如水”的夜晚,走进贝多芬,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在美的感受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使学生获得良好发展。

2.组织鉴赏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鉴赏活动的组织是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最有效活动之一,也是发挥学生课堂主体性,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要有意识地给学生搭建自主鉴赏的平台,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来引导学生进行鉴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本中的美。

例如,在教学《山中访友》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为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在教学时,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交流文本阅读后的感想。比如,可以是对文本中所表达的情感的鉴赏;也可以是对文本中描述的意境的鉴赏;也可以是对文本中某些句子、某些段落的鉴赏,如:“你好,山泉姐姐!你捧一面明镜照我,是要照出我的混浊吗?你好,溪流妹妹!你吟着一首小诗,是要我与你唱和吗?……”引导学生对相关句子进行解读和鉴赏等。还可以对文本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的鉴赏等。总之,给学生搭建自主鉴赏的平台,使学生在自主欣赏、自主鉴别中感受文本中所描述的自然美,这不仅能够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同时,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要组织多种活动来给学生搭建审美情趣培养的平台,来引导学生在鉴赏中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同时,也为学生审美情趣的形成做好基础工作。

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审美教育的必要性,要有意识地借助多种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感受美、体会美,进而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以及综合能力水平的提高做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器乐教学中的听觉审美培养 篇4

在讨论之前, 笔者先对器乐教学的概念予以澄清。从器乐教学所面对的对象而言, 大致分为三种:一种是面对业余音乐爱好者的器乐教学, 在当今的社会音乐教育领域普遍存在;一种是针对具有一定音乐基础的非器乐专业学生, 大部分存在于我国师范类院校的器乐教学中;一种是针对器乐演奏专业人员, 主要存在于专业音乐学院器乐演奏专业。虽然这三种类型的器乐教学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等方面都有差异, 但从广义的器乐教学来说, 整个器乐教学过程中, 听觉审美是贯穿始终的, 而听觉审美在各类音乐活动中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 我们即将讨论的听觉审美问题在不同类型的器乐教学中都具有普遍意义。

1. 从听觉审美的基础——“内心听觉”说起

作为音乐学习者, 必须首先要具有“音乐的耳朵”, 这就是所谓“内心听觉”。通过专门的乐理和视唱练耳课程训练之后, 学习者能够对音乐有基本的认识, 并能对音乐的音高、时值、音色等音乐要素进行非常清晰的听觉上的辨别。一个好的“耳朵”对于器乐学习会有很大帮助。

乐理与视唱虽然不是器乐教学的主要内容, 但对于业余音乐爱好者而言, 因其在音乐基础知识方面的空白, 教师应针对其音乐水平, 有意识的贯穿一些乐理与视唱的内容, 提升其对音乐的认识。对于业余音乐学习者而言, 除了器乐演奏以外, 进行专门的乐理与视唱练耳学习非常必要。

同时, 在建立起普遍意义的“内心听觉”基础上, 器乐学习者还应建立针对其所学专业的“内心听觉”, 例如, 一般视唱练耳教学所采用的教学乐器都是钢琴, 因此学生往往对于钢琴弹奏出的音高、节奏、和声等非常敏感, 而同样的听辨内容, 如果换成大提琴、长笛、或小号等乐器来演奏, 往往就听不出来。因此学习者要在平时练习过程中, 建立针对不同乐器的“内心听觉”, 学会在演奏中仔细“聆听”, 辨别自身演奏在音高、节奏、音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2. 音乐感性经验的培养

音乐感性经验对于任何音乐学习者来说都非常重要。器乐演奏教学中的音乐感性经验丰富, 可以从“听”、“看”、“演”三个方面来谈。

首先是“听”——一个器乐演奏者必须要广泛接触更多的中外不同风格流派的音乐作品, 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与理解, 搜索相关作品资料, 来达到对音乐体验的深化。而且, 器乐演奏者还应注意避免“偏科”, 不要只关注与本专业相关的音乐作品, 而忽视了其他类型音乐的欣赏, 使演奏者自身在音乐欣赏的广度与深度上有所加强。

其次是“看”——现场音乐会的观摩, 对于器乐演奏者来说意义重大。一方面, 音乐现场的声响与氛围在任何形式的音视频里都感受不到, 观赏者可以更真实的体验音乐作品整体效果, 不同乐器的音色、和声效果等等;另一方面, 在音乐现场中, 我们可以更多的感受到表演者的演奏状态, 对作品的细节处理和把握, 与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等等。因此, 现场音乐会是我们感受音乐存在的最好方式, 而器乐演奏者, 则可以在现场音乐会中学习到更多器乐表演的技巧与经验。

最后是“演”, 毕竟器乐演奏者不同于普通的音乐欣赏者, “听”与“看”只是手段, 其目的还是要使学习者能够自己演奏出来, 因此, 演奏者除了平时苦练以外, 应经常去参加各种演出, 无论独奏还是合奏, 将自身器乐演奏技巧建立在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之上。从演奏学习到演出实践, 演奏者从对听觉审美的被动感受, 变成对听觉审美的主动创造。当然, 这种演出经验的积累与成熟, 需要一个渐进的、不断反思的过程。

对于器乐演奏专业的学生来说, 以上三个方面都很重要。因此,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 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 从单纯的琴房教学中“走出去”, 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引导;学生也应认识到音乐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通过多种途径丰富自身的音乐感性经验。

3. 音响美感的建立

音响美感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 一是对乐器“音色”概念的建立, 一是对声响美感的建立。

(1) “音色”概念的建立

对乐器演奏者而言, 建立对乐器正确“音色”的概念非常关键。

所谓正确“音色”, 是一种针对器乐演奏与欣赏的听觉审美标准。对于欣赏者来说, 只需在听觉上对正确的“音色”有所辨识即可;但对于乐器演奏者, 它更是一种演奏技术上的要求, 在正确“音色”概念的背后, 有一整套成体系的演奏与发音方法作为支撑, 而这正是乐器演奏者要努力达到的。

不同乐器对于“音色”的要求不尽相同, 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这体现在乐器制作、发音原理、演奏方法、音乐风格、文化属性等各个方面, 以竹笛与长笛为例, 中西两种不同乐器, 虽然同属气鸣类乐器, 但因其在乐器形制、制作材料、音乐风格、地域文化等方面的不同, 最终形成了两种不同的“音色”概念, 如果用长笛的音色标准去衡量竹笛演奏, 无疑就失去了竹笛的艺术魅力, 反之也一样。另外, 伴随着音乐历史的演进, 乐器“音色”的概念在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中也在不断的变化与发展。

同时, 我们也应看到不同乐器在“音色”方面的共性, 即要求演奏出的声音共鸣充分、自然、松弛、有穿透力、高音透亮饱满、低音深沉坚实等等。这些基本的“音色”原则适用于所有乐器。

因此, 建立正确的“音色”对乐器演奏者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完美的音乐表现离不开美的“音色”。

(2) 声响美感的建立

声响美感, 既当音乐处于某种空间环境或媒介时, 怎样才能发出更清晰、好听的声音。

对于乐器演奏者而言, 当他处于某个演出场所时, 如何能够通过试奏, 测试出这个场地的声响特性, 及时调整自己的舞台站位, 对于需要音响设备的演出来说, 及时根据场地情况对音响设备做出调整, 以达到最好的演出效果。

这既是一种舞台经验积累, 也是一种听觉审美的培养过程。

4. 音乐风格表现

音乐风格涉及到了音乐中诸多要素及其相关的音乐处理技术。无论从音乐创作、音乐表演、还是音乐欣赏的角度来说, 音乐风格把握都是其关键所在。

器乐演奏在音乐表现过程中具有“二度创作”的特点, 因此, 演奏者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 掌握乐器的各种表现技巧, 来达到对于音乐风格的娴熟处理。这也对演奏者的听觉审美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分析如下:

(1) 音乐要素的听觉审美表现

音高、节奏节拍、调式调性、和声、织体等要素, 以及相关的一些演奏法标记, 是音乐作品中的重要组成。演奏者既要严格按照乐谱, 达到尽量精准的表现, 更要在忠实于乐谱的同时, 表现出更多的灵活性。

这种灵活性体现在, 其一, 同样的演奏法标记, 在不同风格流派的作品中常常会有不同的诠释与表现;其二, 演奏者在演奏时, 需要在乐谱中注入自己的“人性”, 即个人的技巧特点及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

(2) 音乐中的表情性因素

速度、力度、表情术语等的音乐表现, 其更灵活性更大。

作品中所标明的速度及其变化,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我们更应该将其视为一种有价值的参考, 演奏时应结合具体音乐作品实际来进行表现, 不可将其视为一种如同节拍器一样的绝对标准, 而忽略了音乐中速度的微妙变化。

力度标记更是没有绝对的物理声响标准, 因此, 不同音乐作品、不同音乐段落中的某个力度 (如“f”) 是有差别的, 如何演奏, 考验的是演奏者对于作品的理解与把握。

表情术语, 更是一种模糊而具有比喻、象征意义的符号标记 (如“dolce”、“espressivo”等) , 这更是对演奏者音乐审美能力的考验。

(3) 作品的音乐分析与把握

作品的音乐分析, 可以明确音乐作品整体的曲式结构, 了解各种音响材料之间相互的组织关系, 这对于演奏者来说意义重大, 只有把握住这些, 才能从细微的音符与细节处理中走出来, 对作品予以更加完整的诠释。

(4) 音乐风格的整体呈现

所谓音乐风格的整体呈现, 就是我们要将作品中的各种细节处理整合起来, 把作品表现放在音乐风格流派的大背景下, 协调好作品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做到音乐的完美表现。

综上所述, 不难看出, 音乐作品的风格表现, 既是对演奏者技术的要求, 更是对演奏者听觉审美能力的考验。一个听觉审美能力的较差演奏者, 即使技术表现完全合格, 我们也会觉得其音乐“索然无味”。而对于一个听觉审美能力较好的演奏者来说, 即使它在作品表现中有些许瑕疵, 但整体听来还是很有“兴味”。听觉审美能力对演奏者来说, 不仅是一种欣赏美的能力, 更是一种表现美的能力。

5. 听觉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听觉审美能力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在传统器乐教学模式下, 听觉审美培养其实一直存在, 只是没有被充分关注。

对于每一个器乐学习者来说, 他们的听觉审美能力往往是有差异的,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音乐天分”。正是由于这种差异性, 使学生在学习乐器演奏的过程中, 有的进步很快, 越来越有兴趣, 而有的进步缓慢, 感到越来越力不从心, 有时, 这个问题, 并不是通过刻苦练习就能解决的;很多学生在学习乐器之后, 只知道尽量准确的去演奏音符, 不知道如何让音乐变的更加“动听”;还有的业余学生, 虽然经历了学琴与考级的长期过程, 但却没有学会如何去体验音乐之美, 甚至厌恶音乐、远离音乐。以上这些, 正是忽视学生听觉审美能力培养所造成的结果。

对于每一个音乐学习者而言, 学习器乐演奏的目的, 不仅是为了掌握精湛的演奏技术, 更是要通过学习演奏, 提高我们的听觉审美能力, 体会音乐中的快乐与美, 用艺术来“妆点”自己的人生。

谈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 篇5

商城县河凤桥一中 杨锦洵

在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很重要,语文教材浓缩了中国悠久的语言文化,文章中蕴含着美的情趣、美的意味、美的想象,所以让学生在美文提高审美情趣,是非常有意义的。审美教育是指以陶冶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它反映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并使学生具有发现美的意识,促成学生自觉的爱美意识,激发学生创造美的兴趣。说实在的,作为农村教师,在这方面做的不是很多,认为语文教学就是把书本的知识原原本本教给学生就行了。没有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方面着想,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这方面的能力,这在教学上应该是一种缺陷。什么是审美情趣呢?《教育大辞典》是这样解释的:审美是一种主动的价值取向活动或者说价值实现活动,其内涵是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人的审美是一种精神的需要,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期望与追求,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感知、联系、想象、乃至理解、判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

然而学生是有很大的个性差异的,面对差异的学生,他们对美文的审美也是有差异的,怎样让学生这种独特的审美感受逐渐成熟,这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以下谈谈我是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审美情趣的。

一、创设审美情境 进行审美教育必须借助审美媒介施教,充分发挥审美,媒介的传导作用,我们在教学中,配合现行的多媒体来创设审美情境。

第一法:精选审美媒介。

进行审美教育必须借助审美媒体施教,充分发挥审美媒介传导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配合现行的语文教材,可以制作一些与教材紧密相关的媒体,如我在上《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一课时播放了老百姓在长安街送总理时的感人场面,孩子们虽然对那个时代并不了解,但是他们很快就被影片所传导的气氛所感染了。

第二法,渲染审美气氛。

这种情感气氛,既使审美主体处于情感感染之中,以情感引起共鸣,又使他们在和谐愉悦中得到陶冶,产生强烈的审美欲望,急于对所学课文去作审美体验与鉴赏。如我在教学《五彩池》一文时,我给学生观看了五彩池活动的风景片。这种审美气氛的渲染。一方面,弥补学生审美经验的不足,另一方面,学生产生了审美激情。

二、激发审美情感

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主要的特点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用情感来撞开学生的心扉。只有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审美情感,才能强化审美活动的内驱力,才能谈得上进行审美教学。怎样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呢?可以承上采取下列作法。

第一、触发审美快感。

凭借审美对象引起学生的审美愉悦快感,既是一种享受,又是一种陶冶育。

在上《周总理借书》一课时,我想到: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周总理遵守集体制度,绝不因为自己是一个总理,而滥用职权。但这样的课文如果让学生硬硬地去接受,那么他的审美体验是不快乐的。所以我给学生观看了周总理的记录片,发关于总理的资料,孩子们被深深地震撼了,他的体验是快乐的。

第二,引发审美联想。

审美的思维始终要伴随形象,要用形象来思维,这种思维离不开联想。如上《蜘蛛织网》一文时,我请学生联想蜘蛛在织网时可能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在学生展开联想后,又观看了课件。“观—感—说”的过程全方位地锻炼他们听、说、读、写的能力。

第三步,诱发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的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应该是客观的对象,而应是自我的情感。审美教育就必须诱导激发学生对审美客体的喜悦感、自由感、质疑感、惊异感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审美主体的审美潜力,产生审美激情,进行深刻的审美体验。为了达到激发审美体验之目的,承前四法,我们又摸索了两种作法,实践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1、提供审美素材。就是说从不同的角度提供多个审美素材,供学生在审美体验基础上,进行鉴赏评析,效果较好。耳濡目染方能无师自通,我们觉得反复播放一些构思新颖、意蕴丰富的短片,让学生品味,感悟,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首先,放各电视台播放的“散文诗朗颂”、“成语小故事”、“精粹相声小品”“京剧名曲名段”、“新颖、独特的产品广告”、“公益性广告”等节目。其次,在课前5分钟进行艺术欣赏或公益广告欣赏。

2、寻找审美闪光点。美存在于客观事物中,要对美的媒介有美的体验,必须具有美的审视力。教师只要重视知识的多点项的指导,全方位的或纵或横的比较,思维方式的训练,就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观看前面电视素材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拟写校园公益广告词和教室名句,力求新颖、简洁。诸如自来水寄语:“做人讲德,用水思源。”树木花草寄语,用明白朝阳、量杯量筒,量量学识深浅;试管试剂,试试水平高低。此外,我们还鼓励学生撰写对联,如“明月,月明如镜,月明如镜照;青山,山青,青山如水,山青如水流”、“西施浣纱,浦阳江畔歇;贵妃醉酒,长生殿中舞”等。实践证明,这些或通谷易懂,或深刻情巧,或言简意丰的佳句,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水平,熔思想性,知识性或通俗易懂,或深刻精巧,或言简意丰的佳句,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水平,熔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于一炉,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又是学生在借鉴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实践的最好见证。

第四步、开展审美创作

审美创作的层次高于审美感受。我们认为,审美情境、审美情感、审美体验是审美感受这一层次的,是初级的审美活动。而审美创作则是在较深刻的审美领悟、品味、感受基础上,理性因素相对突出的高层次审美活动。这一步难度较大,我们施用下列作法。

自由式审美创作。审美创作力高度发展,应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在审美的个性差异中显示出审美差异。由于学生审美意识、趣味、理想、素养、经验等有差异,因此不能硬套一个模式,压抑学生的审美情感,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备课组老师提出要变被视听为参与表演,形式不拘。

第五、弥补审美失真五步

审美教育是由教师、审美媒价、学生三个因素构成的。审美教育过程中通过审美媒介对审美客体进行审美活动时,会出现审美失真现象。因而教师要及时给学生弥补审美失真,尽可能缩小失真限度。这一步最常用方法是:教师平时给学生讲解一些系统的影视理论知识,对学生的审美活动作归纳综合,总结讲评。教师给学生多读多写评析文章,作典范引路。学生互相评定。在教师讲评后,学生矫正审美活动,把教师的意见适当容于自己的活动。

课程标准在义务教育的各个学段围绕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美育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大致说来,在识字与写字方面,要求逐步体会汉字的优美,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在阅读方面,要求感受语文之美,逐步获得对文学作品正确的欣赏方式和初步的欣赏能力。受到优秀作品感染和熏陶,在写作方面,要求感情真势,努力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在口语交际方面,能够逐渐注意自己和对方说话的表情和语气,并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在综合性学习方面,能够随着审美能力的提高逐步开展一些相对独立的评赏活动。美育的维度贯穿在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之中,构成语文素养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

美育的施行与德育、智育不同,在语文教育中,它更有其特殊的规律与要求。

首先,审美活动的基本特性是动情性,这是它能够对人的心灵塑造发挥作用的原因所在,在这个意义上,美育又被称为情感教育,它通过可控的定向的方式运用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阶值取向,在持续的高质量的情感熏陶之中培养学生高雅的情趣、高尚的人格。语文材料尤其是文学作品同时也是美育的材料,其中饱含着美的形象、美的情感,我们完全有可能而且完全有必要发掘其中的审美价值,在遵循语文教育一般规律的同时也按照审美的特殊规律来组织和运用这些材料。

第二、审美活动是在个体层面进行的,任何美的形象,只有落实到个体的体验上才能显现其中审美价值,相应地,所谓“诗无达诂”,同一个美的形象,在个体的审美经验上,也必然表现为不同的感受,其中不存在像1+1=2这样惟一和绝对的规定性,审美的个性差异对语文教育中美育的实施和评价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语文教育中,不论是阅读还是写作,不论是对汉字之美的体会还是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教师都不能用固定的框框限定学生感受力和想像力;相反,在保证审美的积极健康的方向的前提下,教师应该努力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储备,提供各种条件,使学生的情感思维活动尽快跃起来。并尽可能达到它们所能够达到的广度与深度。

第三、审美能力是一种形式感觉力,在语文教育中,表现为学生语言语形象的感受与领会以及对文学语言的运用能力。发展这种能力,既是美育的要求,也是语文课程本身的要求。在这个方面,尤须遵循美育的规律。比如说,文学语言以示象以形象来暗示意义,这一逻辑语言按照逻辑规范组织语言成分,表达意义不同,逻辑语言是严谨的、确定的、它不允许存在模糊和歧义,而文学语言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对它的理解应偏重感悟。文学语言为了追求特定的表达效果,为了表意充分和感人,努力发展语言的感性的一面,强调陌生比,在很多的时候甚至打破语法规范。学生文学语言能力的训练要适应文学语言的特点,在这个基础上,把它整个语言能力的提高融合在一起。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培养 篇6

【关键词】小学音乐 教学 审美情趣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211-02

当今的社会是个多元化的社会,充斥着众多的文化影响,有的是正面的,给人以正确的引导;有的则是反面的,给人以不好的影响。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抵制生活中的一些诱惑,孩子对于什么是美、怎样做、怎样表现才是美等问题存在困惑。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觉得应该利用好音乐课堂,让学生从音乐的角度来体验、感受、表现、创造属于自己的美感,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音乐课属于美育范畴,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培养人对于自然界的美、社会生活的美和艺术作品的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及爱好、情感的教育。它的教育功能、价值功能、政治功能,都在那音响流动的每一瞬间展开实施着,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情绪、情感、情操以及性格的变化。从而激励人去塑造多彩的人生和健全的人格。音乐教育特质是情感教育,其教育方式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音乐课程的核心目标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意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激发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求知的兴奋感与成功感的结晶,是教师不断引趣、启发、练习、创造、反馈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紧紧抓住这一时期,通过不同方式、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音乐审美体验来正确引导学生的审美观尤为必要。

小学音乐课堂是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情趣培养的主要阵地之一。因此,巧妙而充分地利用好音乐教材就是首当其冲的任务。教材编撰的内容是围绕新课标而制定的,内容丰富多彩,贴近孩子的内心世界,包含爱国主义教育单元、民族音乐单元、多元文化渗透、地方音乐艺术、学科综合等类型。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中发现美、享受美和创造美,进而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呢?

1.比对欣赏乐曲,发现美、领悟美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目的是培养学生通过听觉聆听音乐作品,从中获取音乐美的享受,满足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升华。音乐以其音响的魅力,给人以各种美的感受;在旋律的起伏变化、抑扬顿挫和迂回曲折中,在动与静、高与低、快与慢、紧张与轻松的优美组合中,无一不蕴涵美的因素,显现出它独有的魅力,从而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向往,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乐曲以其声韵本身的美,去滋润学生的心田,陶冶他们的情操。例如讲六年级第11册第四单元《茉莉芬芳》,这一单元教学内容是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河北民歌《茉莉花》和江苏民歌《茉莉花》。《茉莉花》这首作品可谓家喻户晓,其歌曲旋律优美流畅、富有浓郁的江南气息,怎样让学生在欣赏中对歌曲有深刻的感受,进而在演唱时能够声情并茂呢?在这一单元的欣赏课教学时我做了充分的准备,搜集了东北民歌版和河北民歌版的歌曲《茉莉花》,有合唱版和器乐版的《茉莉花》。在欣赏时,我引导学生从音乐的基本要素入手,体验不同版本的《茉莉花》在情绪、旋律、速度、表现形式、语言等方面的异同点,让学生通过模唱、指挥图示、课堂器乐演奏等方式展示自己理解的《茉莉花》,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对比欣赏、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深切的体验到了《茉莉花》的艺术魅力,深刻领悟到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

2.奇妙创设情境,夯实审美基础

情境是音乐课中“情感渗透”的前提和基础。教师依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征,精心创设一个音乐审美情境,使学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鸣中完成情感渗透,从而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陶冶情操。例如在学习六年级第11册第三单元《多彩的美洲》中学习加拿大民歌《红河谷》时,我让学生回家自己搜集一些关于美洲及加拿大的一些资料,在下一节的音乐课中互相交流。同学们不仅搜集了一些文字资料,而且还有图片资料,有的还搜集了视频资料,我和孩子们在课下选择了一些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在音乐课上展示了这些资料,让学生在自己的劳动中创设音乐情景,在情景中体验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夯实学生的审美基础。

3.突出听觉主线,多层次进行审美体验

音乐的审美感知是通过听觉进行的,因此,“听”是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一条主线。正如《课标》中指出的那样,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例如:在墨西哥民歌《拉库卡拉查》一课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即导入——审美体验——音乐记忆——识谱——学唱歌词——歌曲处理。归纳起来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用音响导入法,播放具有墨西哥风情的舞蹈创设情境,从而导入新课《拉库卡拉查》的学习;第二层,审美体验歌曲,结合音乐要素体验歌曲速度、力度、情绪、旋律、节拍等;第三层,让学生跟随钢琴用母音哼唱旋律,在审美体验中记忆音乐,并用记忆的音乐旋律学习歌谱;第四层,用学会的歌谱学唱歌词,感受音乐意境和歌词意境,加深对音乐的审美体验,让学生自主设计并展示出自身对音乐的理解,加以再现。通过这四个层次,努力体现了以审美为核心,在审美体验中完成音乐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听音乐、感知音乐的过程中学习音乐,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

4.在多元互动中展现美,以美怡心

音乐有着强烈的愉悦功能,“凡乐于欣赏音乐,就能够倾心赏美,便是乐于接受教育的表现,人的精神愉悦了,就会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焕发出异彩”。音乐教学活动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摸式,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创新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美、认识美、体验美。比如我在讲一年级第1册第三单元《动物说话》一课中,歌曲《动物说话》是一首充满童趣的歌曲,非常贴近孩子的生活。在我们学唱的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设备引导孩子们体验歌曲的情绪、速度、节拍。在体验节拍时,我引导学生分辨音乐节拍,用身体律动、课堂打击乐等方式表现2/4的强弱规律;在节奏上读歌词时加入一些手势、动作等,引导孩子掌握节奏,更形象地表现歌曲的趣味性;在演唱过程中强调孩子运用富有弹性的声音表现出小动物的形态和特点;在同学们学会了歌曲之后,我设置了一个创编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引导孩子寻找和发现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小动物能发出美妙的声音,也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可以把这些小动物唱在我们的歌曲里呀!孩子们跃跃欲试,都想展示自己的动物朋友。我对学生进行分组展示,一组演唱创编的歌曲,一组利用我们的课堂打击乐为歌曲伴奏,还可以用身体的律动进行表演。这样让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体验作品的节奏美、姿态美、旋律美、意境美,有的小组用歌声演唱旋律,有的小组用节奏乐器为旋律伴奏,有的小组作即兴律动表演。学生通过实践,激发了创作的欲望。这种“参与——互动——体验——升华”的教育模式,则是新课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体验和深化。既优化了课堂教学,又启迪了学生的智慧,拓展了思维空间,在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中,将审美情趣渗入学生心灵,以美怡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小学的音乐教育,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动力,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催化剂,是培养学生高尚人格的工具,是勾勒宏伟蓝图的色彩,是学生素质的集中体现,是课堂上春雨润物的悉心交融、是开阔视野的明镜,是愉悦合作的舞台。它能折射出美育教育绚丽多彩的画卷;它能编织出美育教育五光十色的彩环;它能堆砌出美育教育百年树人的大厦;它能谱写出壮丽人生的不朽乐章……作为学校美育传播者和奠基人的音乐教师,应该掌握这把金钥匙,带领学生主动去感受、体验、实践、创造音乐,善于启发、引导学生,按照“以美导行”的规律,使他们在学校美育教育活动的实践中,自己去认识美、发现美、体验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参考文献:

[1]祁敏.浅谈小学生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3,03:202-203.

[2]范亦飞.论审美教育与小学音乐教育[J].新课程(小学),2010,11:36

体育摄影教学中的审美素质培养 篇7

充分认识体育摄影作品的社会功能与审美价值

体育摄影最大的功能在于能将精彩的瞬间纳入我们的脑海, 通过一幅幅凝聚着速度、灵巧、协调、准确、体力、智力和精神的综合图像, 我们可以感受体育运动给人带来的那种赞叹和呼唤, 从而达到一种情感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满足。随着体育所蕴含的直接和间接社会价值的提升和体育艺术化倾向的不断扩展, 体育摄影带给人们的审美意义越来越大。在充满钢铁和机器的冰凉的现代社会, 培养既有理智又富有情感, 同时具备较高的审美意识的人, 是教育活动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任务。体育摄影作品与其它所有的艺术, 如绘画、雕塑、文学、音乐等一样, 对于美化人们的生活、美化自然、美化人的心灵和美化一个民族的形象, 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和功能。透过体育摄影作品, 我们对生命所呈现的千姿百态感到惊讶, 对人体的健壮美、线条美、节奏美感到自豪。通过凝聚瞬间的影像, 我们能领悟到另一种生命意义, 从审美的角度感悟人的存在美和运动美, 进而感悟人生和世界的美。

重视学生审美观念和艺术判断能力的培养

体育摄影作为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 它的学科特征决定了通过学习知识和技能, 能够扩大体育专业学生的知识面, 开阔学生的视野, 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因此, 在体育摄影教学中, 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审美心理规律, 引导学生通过健康的审美活动及观赏优秀的体育摄影作品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一方面, 课堂上要给学生灌输必要的体育摄影基础知识, 使其掌握基本的体育摄影技法;另一方面, 还要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想象力和鉴赏力, 加深对美好事物和现象的理解, 从而激发学生对事物的好恶情绪, 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1】。另外, 在体育摄影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看”, 还必须教会学生怎样“想”, 摄影艺术的特点是先要用眼睛去观察, 然后在观察的基础上去思考。在要求学生观察对象时, 不能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 必须看透、看准, 发现别人所看不到的隐含的事物及其美。当然,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与艰辛的过程。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感知与判断能力, 才能有所发现, 有所创新。为此, 教会学生从镜头中看世界, 从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中探询美, 发现运动赛场内外无穷无尽的原态美, 学会平凡中见珍奇, 这样才能使注满生命力和美感的体育摄影作品不断地脱颖而出。

从相关艺术学科中汲取养分

体育摄影教学中还要注重相关艺术学科, 尤其是绘画和雕塑艺术对摄影审美的影响, 教师应利用一切相关艺术对学生的审美素质进行培养和熏陶。在教学中可以带学生去画廊或博物馆参观, 在了解中西方艺术的同时陶冶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观。绘画和造型艺术从人类诞生开始就伴随着历史向前发展, 通过学习和借鉴, 可以把各种绘画、造型艺术甚至空间艺术的语言和表现手法运用到体育摄影当中【2】。比如, 远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人们为了表现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颂扬人体美, 在建筑、绘画和雕塑等领域创造出许多精美并流芳百世的艺术作品。其中有代表性的如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隆的作品《掷铁饼者》, 非常形象地表达了人体美、肌肉美和运动感、力量感, 其凝固肢体运动瞬间的表现手法就很值得摄影艺术学习与借鉴。

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体育摄影教学中, 我们要充分利用作品的人文资源, 深入地发掘作品的人文内涵, 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教育, 构建其文化心理结构并健全人格, 以实现美育的最终目标。在分析评价作品时, 要引导学生结合社会文化背景, 深入理解其中所传达出的思想含义、社会意义和人生哲理, 并从文化、政治、经济等多角度进行解读。结合拍摄者的思想倾向、创作动机和作品所产生的社会功效, 帮助学生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关注社会和关心他人中学会做人, 完善人格。在鉴赏、分析作品中努力为学生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通过拍摄实践激发学生的情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精神, 把认识社会与创作采风有机地结合起来。

结论

在进行体育摄影教学时, 我们必须克服“重科技轻艺术”、“重技能轻审美”的倾向, 应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为了实现体育摄影的美育目标, 教学的所有环节要紧紧围绕摄影艺术的审美属性和审美内涵来进行。审美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 尤其是在科技日益发达的工业社会, 审美教育的重要作用及其的社会价值更不能忽视。

参考文献

[1]高松, 杨渝晴.体育摄影教学及其重要性[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3 (11) :139~140.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培养 篇8

一、中学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

审美教育, 即我们常说的美育。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 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 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由此可见, 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 审美教育对完整个性、人格的塑造主要集中在个体的审美发展上。培养崇高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 健全和完善审美心理结构, 提高和训练审美能力, 就是审美教育的具体任务。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指导和制约着人的全部审美活动, 所以应以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理论为指导, 通过丰富多彩的审美实践, 帮助人们树立崇高的审美思想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陶冶人们的性情, 净化人们的情感, 美化人们的生活, 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

二、在中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审美意识的途径

1. 明确美育目的, 更新观念

根据《美术教学大纲》要求, 美育首先要更新观念。我们现在处于新时代, 改革开放之春风吹遍了全国, 震动环宇, 在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引进了外来文化, 包括外国的绘画艺术。因此, 应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 采取批判地继承态度,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做到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既面向世界, 又立足本国;既体现时代精神, 又继承中外优秀艺术传统,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就需要家长、教师正确教育、善于引导,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保持清醒的头脑、纯洁的心灵。

2. 美育深入人心, 精神文明日益升华

随着改革开放, 经济繁荣, 城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们的爱美意识不断增长, 农民不满足“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城里男人不再是单纯的中山装, 发型也不是单一的短头发;当前的房屋设计、家庭陈设、室内装修、环境美化样式别致, 色彩典雅。罗丹说得好:“美是到处有的, 而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因而我们要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就要从中学生抓起, 培养爱美意识。在对1600名中学生的调查中, 90%的学生都喜欢美术, 因为美术是进行美育的主要科目之一。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在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方面需要更多的美和创造美的任务, 虽然不完全依靠美术, 但是美术却是创造美的重要手段, 因此, 美术的重要作用就是培养人们的审美意识, 反过来说, 审美意识就是在美术教育中得到升华。

3. 美育孕育美感, 其乐无穷

艺术创造常常要受一定审美情趣的制约和影响, 反过来说, 也就是艺术品总是要反映出作者的某种审美情趣。中学美术课的美育, 以“恶以戒世, 善以劝后”为己任, 中外艺术互相借鉴, 价值千金, 令人喜在画中。20世纪法国“野兽派”的鼻祖马蒂斯的《红沙发上的少女》画面里的线, 既有西方绘画形象准确的特点, 又有东方用线诗一般的情感, 富有曲线美;我国著名画家吴冠中的山水画在传统中国绘画的基础上, 吸收了西方现代绘画形象准确、夸张等有益因素, 加强了民族绘画的表现力。东西方艺术融合的美术作品, 用艺术的美感给人类造福, 使世人有无穷的美的享受。爱美人之本性, 美在自然, 美在心灵。我们应营造一种美好的、健康的、良好的氛围, 让美育之花开遍神州大地。

综上所述, 学生们的审美意识是在美术教育中得到培养与升华的, 因而, 我们要不断地加强中学生美术教育, 从而开拓他们的视野, 使他们用美的眼光看世界。

参考文献

[1]方勋臣, 朱彰年.中学教育研究与管理[M].北京:北京团结出版社, 2008.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培养 篇9

一、用语言美引导学生认识语文的审美世界

在语文中,语言美主要指语言的恰当、生动和优雅。文学语言不能用准确来形容,而是追求恰当,达到言简义丰的效果。语文教师自身应带着一种美的情愫展开语文教学活动,通过教师诗化的语言连接教材中的优美文字,为学生创造一个认识美、欣赏美的氛围,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审美观,从而使学生形成热爱生命、尊重情感的生活态度。春花秋月,夏雨冬雪,自然界的一花一树皆为美,美是灵魂的一种优雅,语文就是要培养学生美的气质,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教学活动,增强对身边事物的直觉感悟,体味生活的苦辣酸甜,逐渐形成独特文学品格后,再次走进作品,同作家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一起对生命深刻解读。

语言是文学的基础,通过推敲字句培养学生语言美的形成。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都是朗读、分析、总结思想。在实践中,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并不能真正带给学生美的教育,以应试为方向的语文教学应该随着新课程改革而彻底改变,取而代之的是教师通过语文课文走进作家的世界,对经典段落的文字品读,站在与作者灵魂对话的高度引导学生感受美、接受美、表达美。比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换其他任何动词都无法达到如此传神的艺术效果。语文教学要求教会学生掌握语言分寸,恰当使用语言。语言美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具有一定文学积淀后植根于精神世界的表达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最佳时期就是高中阶段,所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语言美感 ,是高中语文教育的责任。

对一首诗的学习,不仅仅是背诵它,而是在感受它的美之后进入作者语境来自觉记忆。朗读不失为文学作品的入门方式,而理解作品从而达到语文的教学目的,不是靠机械记忆,而是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教师和学生一起反复揣摩经典段落中的语言文字妙在何处,比如朱自清的《背影》中对父亲描写的每一个动词,再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如果更换一个字或词就会降低文学效果。经典文学中的语言是镶嵌着的宝石,美的文字是经得起推敲的。学生在学习课文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具有发挥空间的作文题目,让学生通过作文练习来锤炼文字,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二、用形象美来构建学生的美学品格

形象美是自然景观和空间形式的美。文学作品通过形象美的塑造来增强作品的生动性和典型性,通过美好的形象来激发学生想象力,促使美学思维的形成和美学品格的建立。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认为,美学最初来自于远古图腾,美的形象使人们产生对美的主观直觉,并将这种直觉带到生活各处,逐渐形成理性审视,使周围的人和物更加丰满。诗经《蒹葭》的动人之处就在于“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通过美好的形象描写,给读者美的想象空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课文中的形象美,内化于学生的审美个性中,帮助学生实现美的理性提升。

美学品格的树立需要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用真善美的视角审视周围的客观世界。在对文字的内蕴解读和对文学的深层追求中孕育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自身语文修养。用美来构建主观的审美世界再作用于客观世界,实现审美理想。教师通过高中语文课堂引领学生在曹操《短歌行》中感受魏晋风度;在《雨巷》中体会现代诗派的文学理想;在《<呐喊>自序》中聆听铁窗中对改造国民性的呼声;在《雷雨》中回味对人伦和宿命的无奈。

美学品格绝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情外泄,而是知识分子的文学觉醒。对于高中学生,高中语文就是中华文化的索引,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培养文学思想,教师要通过丰满语文课文中的形象,来建立作者与作品形象,作品形象与学生,作者与学生三者的关系,通过对课文作者背景的介绍,进行教学内容的铺展。学生对于作品形象,不是用独立于课文的客观视角去分析,而是走入课文,站在作者身边去审视作品形象,才能深切体味形象魅力,从而树立美学品格。

三、用意境美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追求

意境美是让读者置身于作品构造的意境当中,通过想象去捕捉自然之美、生活之美、思想之美。唐代王昌龄《诗格》称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文学作品都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比如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小园香径独徘徊”的最后一句,独自一人漫步在美丽而清幽的小路上,充满花香,有些孤独,却又享受孤独。正因有独立的美学品格和审美追求才会在这样的情境下,生产传世之作。教师首先要介绍晏殊作这首词时的背景,作者是在怎么样的处境下发出的感情,引导学生进入语境。高中语文就是要强化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美学追求。

对于一部文学作品进行解构,文学的核心就是真情和实景的融合。在教学中营造意境,能够使学生自觉陶醉在文学殿堂中,感受文学意蕴。意境的营造是高中语文课的难点也是课程改革下的有效尝试,语文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就在于语文课堂具有意境美。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在课堂文学意境的营造中陶冶情操,共同享受文学的美感。比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在构建一种美学意境,读者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世外桃源,栖身于乡舍农家,心纯气爽,悠然自得。而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构建了秋色无边的萧瑟景象,此情此景,唤起人的感伤情绪,感慨人生的无限悲凉。

教师利用教学技巧构建课堂意境的主要思路就是通过语言描述和多媒体展示再现课文情境,使学生在课堂中仿佛看到作品画面,比如《荷塘月色》可以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声音和图像,吸引学生进入虚幻的文学世界,自然的去联想,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假设,如果是学生自己看到如此美的场景,会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从而加深学生内心对意境的感悟,从“无我之境”走到“有我之境”,再从“有我之境”走到新的“无我之境”。作品基于生活,就是对生活的审美再现。语文课就是用优美的文学意境培养学生想象,感受言外之意和难抒之情,同时学会怎样用有限的话语来表达无限的情思。

摘要:语文课文凝聚了中华优秀文学宝库中的美学气息,具有语言美、形象美、境界美等特点。语文教育要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用语言美引导学生认识语文的审美世界,用形象美来构建学生的美学品格,用意境美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追求。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培养 篇10

那么, 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根据审美教育的特点和创新精神的本质属性, 我认为审美教育是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一、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1. 是由“创新精神”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

创新精神也叫创新态度, 是一个人对于创造活动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积极的心理倾向, 从心理成分方面说, 创新精神是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构成。这三种成分互相促进、互相制约, 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创新精神。也就是说, 构成创新精神的三种心理成分决定着一个人想不想去创新, 有没有创新的愿望和动机, 是不是对创新抱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 能不能有效地自我控制, 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去积极地进行创新。这就必须从创新精神的心理成分出发, 从审美教育入手。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我一千次相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 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的发展。富有诗意的创造开始于美的幻想, 美使知觉更加敏锐, 唤醒创造性的思维。”审美教育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 就是用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 以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 使他们积极地去行动, 而赋予创新精神的美的形象, 就更能感染学生, 去培养他们创新意识、激发他们创新的热情、磨砺他们的创新意志。

2. 这也是由审美教育和历史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

教育学认为, 无论自然形态的审美对象, 还是社会形态的审美对象, 它们都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的特点。审美教育就是通过美的具体、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审美教育也是通过美的事物来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 从而使人们心理上产生感受, 情感上产生共鸣。审美教育的特点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 并激励人们去行动。

中学历史教材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审美教育的因素。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 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瑰宝, 若“汉魏之文苑, 晋之清淡, 南北朝以后之书画与雕刻, 唐之诗, 五代以后之词, 元以后之小说与剧本, 以及历代著名之建筑与各种美术工艺品, 历史学上各时代伟大与都雅之人物、事迹, 无不于智育之中, 含美育之元素。”史之所存, 美之所在, 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大宝库。而其中更不泛富有创新精神的审美因素, 这些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一旦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体现, 就必然会充分影响学生的心理因素,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正如段继杨先生所说:“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加强美育是理所当然的。”

二、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现实作用

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 就是求佳意识。这种意识表现为好奇性、想象性, 敢于冒险, 敢于向困难和权威挑战等心理倾向。具有这种意识的人从不满足于已知, 乐于、敢于探索未知, 以求得最佳。苏霍姆林斯基说:“将劳动人民的强大创造精神及其对于生活、理想和追求的种种观念渗进儿童的心灵和智慧, 在他们的心灵中, 就会激发出为人类的创造精神、思维和技巧而骄傲的情感。”历史教材中具有创新意识的美的形象极其丰富:从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 到哥伦布的“新大陆”发现;从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到莱特兄弟的飞机;从第一次把圆周率的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祖冲之, 到把一年的周期精确地推算到365.242 5天的郭守敬;从万里长城到古代埃及的金字塔;从云冈、龙门石窟的大佛到希腊的雅典卫城……这些都是人们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美的创造的历程。这些具有创新意识的美的形象, 怎能不深深地打动学生, 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

2. 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创新热情是随着创造者对创造目标及其意义的认识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创造热情是创造的动力, 它一旦与创新意识结合, 就会形成稳定的创造动机, 从而掌握创造者的整个身心, 发挥强大的动力。

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也必须从审美教育入手。马克思说, “美感就是人在创造性劳动中感到各种本质力量发挥作用的乐趣。”美感是一种力量, 是一种追求, 它推动人去创造、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以及其他一切创造者, 之所以能长期进行创造性劳动, 就是因为他们体会到创造的本质是美的。

3. 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

创新意志是创造者自觉地确定创造目标, 克服创造活动中的困难以实现创造目标的心理品质。

古人云:“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滩出于岸, 水必湍之;行高于众, 人必非之。”创造必然会遇到挫折和阻挠, 有时还会遭到别人的嘲笑和挑剔, 这就需要创新者的勇气和胆魄, 需要创新者坚强的信念和顽强意志。“任何一个人, 如果缺乏勇气和胆魄, 怕权威、怕困难、怕失败, 那么, 他的首创精神和想象力就会受到束缚, 创造潜能最终也会丧失殆尽。”历史教材中, 从手执汉节十九年不降的苏武, 到不畏权贵坚持“神灭论”的范缜;从坚持“日心说”, 虽被宗教裁判所监禁七年而毫不动摇的布鲁诺, 到踏遍全国各地、历尽十年艰辛, 虽受腐刑而矢志不渝终成《史记》的史马迁……这些鲜明的、具体的美的形象, 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勇气, 坚定学生创新信念, 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具有极大益处。诚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青年时代, 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比任何时期都更多地同道德高尚的言行的追求结合在一起。”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培养 篇11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根据审美教育的特点和创新精神的本质属性,笔者认为,审美教育是高职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2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2.1 由“创新精神”的本质属性所决定创新精神也叫创新态度,是一个人对于创造活动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积极的心理倾向。从心理成分方面说,创新精神是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3种成分构成的。认知成分是指创造者对创造活动的意义的了解和评价;情感成分是对创造活动的喜恶等体验;行为意向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反应倾向。这3种成分互相促进,互相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创新精神。也就是说,构成创新精神的3种心理成分决定着一个人想不想去创新,有没有创新的愿望和动机,是不是对创新抱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能不能有效地自我控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去积极地进行创新。这就必须从创新精神的心理成分出发,从审美教育入手。审美教育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用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以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使他们积极地去行动。而赋予创新精神美的形象,就更能感染学生,去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磨砺他们的创新意志。

2.2 由审美教育和历史学科的特点所决定教育学认为,无论自然形态的审美对象还是社会形态的审美对象,它们都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的特点。审美教育就是通过美的具体、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审美教育也是通过美的事物来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从而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感受,情感上产生共鸣。审美教育的特点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并激励人们去行动。历史教材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审美教育的因素。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瑰宝,若“汉魏之文苑、晋之清谈、南北朝以后的书画与雕刻、唐之诗、五代及宋之词、元之曲、明清之小说,以及历代著名之建筑和各类美术工艺品,历史学上各时代伟大与都雅之人物、事迹,无不于智育之中,含美育之元素”。史之所存,美之所在,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大宝库,而其中更不乏富有创新精神的审美因素。这些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一旦在教学过程中被应用、体现,就必然会充分影响学生的心理因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 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现实作用

3.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就是求佳意识。这种意识表现为好奇性、想象性,敢于冒险,敢于向困难和权威挑战等心理倾向。具有这种意识的人从不满足于已知,乐于、敢于探索求知,以求得最佳。苏霍姆林斯基说:“将劳动人民的强大创造精神及其对于生活、理想和追求的种种观念渗进青少年的心灵和智慧,在他们的心灵中,就会激发出人类的创造精神、思维和技巧而骄傲的情感。”历史教材中具有创新意识的美的形象极其丰富:从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到哥伦布“新大陆”的发现;从瓦特改良蒸汽机到莱特兄弟的飞机;从第一次把圆周率的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的祖冲之,到把一年的周期精确地推算到365.242 5天的郭守敬;从万里长城到古代埃及的金字塔;从云冈、龙门石窟到希腊的雅典卫城……这些都是人们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美的创造的历程。这些具有创新意识的美的形象,可以深深打动学生,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

3.2 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创新热情是随着创造者对创造目标及其意义的认识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创新热情是创造的动力,它一旦与创新意识结合,就会形成稳定的创造动机,从而掌握创造者的整个身心,产生强大的动力。

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必须从审美教育入手。马克思说:“美感就是人在创造性劳动中感到各种本质力量发挥作用的乐趣。”美感是一种力量,是一种追求,它推动人去创造,去克服前进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以及其他一切创造者,之所以能长期进行创造性活动,就是因为他们体会到创造的本质是美的。李时珍为了祖国的医学事业而尝遍百草;邓稼先为“两弹”事业奋斗到最后一息;诺贝尔因实验被炸得遍体鳞伤却欢呼雀跃……历史教学中,这些美的形象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培养 篇12

一、从美术教材中审美

在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中, 有丰富有趣的案例, 图文并茂、活泼生动, 是一本内容充实、资源丰富的教材。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手中的教材资源, 挖掘教材中的审美素材, 利用教材渗透美育教育。

例如, 在学习《春天的色彩》这一课时, 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浏览教材, 从教材中寻找春天的颜色。学生通过教材中的图案、图画, 就可以看到五颜六色的春天:绿的叶、红的花、白的云、蓝的天, 这是春天的主色, 另外还有淡色调, 如土黄色的大地、树干, 淡粉色的小花, 淡黑色的房屋等。让学生通过读教材, 去观察不同颜色之间的相互搭配, 通过比较教材中的不同图画, 对比感受不同的搭配所展现出的不同效果, 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美术绘画中颜色搭配的重要性。通过教材, 学生对色彩有了初步的感知, 教师就可以得心应手地推进下一步教学, 如让学生认识点、面中的色彩;让学生联系我们的服饰, 说出哪些是带有春天的颜色的;除了绘画, 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描述春天等。

此外, 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 将教材中的内容通过幻灯片放映出来, 再配上声音、动作, 让教材“活”起来。

二、从生活美学中审美

生活是一部包罗万象、精彩纷呈的美术教材。无论是自然界的花花草草、风雨雷电, 还是现实社会中的商业、交通、建筑, 都隐藏着许多的美学知识。因此,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联系生活, 带领学生走进生活, 感悟生活中的美学, 从生活中学习审美, 提升审美能力。

例如, 学习《下雨了》这一课后, 教师可以在下雨天的时候, 组织学生一起观察下雨的情景。一是观察下雨前, 天气有何变化, 如是否有闪电, 是否有打雷, 是否有刮风等。二是观察不同大小场面的雨景差异, 如暴雨时, 雨水是像瓢泼一样从天际洒向地面, 中雨时, 雨像粗线条一样落到地面, 而小雨时, 雨水像针一样细, 或者仅有雨点滴在地面。三是让学生观察雨景中, 人们是怎样躲雨的, 有的赶紧跑到屋檐下, 有的与朋友合打一把伞, 有的则加快了回家的步伐等。通过对生活的仔细观察, 再让学生分享各自对雨景的感受, 分享各自从雨景中发现的美术之美。最后, 再引入本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 即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色彩、粗细不同的线条、疏密不同的点以及其他不同形状来描绘一幅雨景图, 表达学生对雨景的不同理解和感受。生活中的任何一个物体、一个人物、一件事情都可以成为美术绘画的主题。教师要教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 擦亮眼睛, 去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美。

三、从实践活动中审美

美术课既是一门艺术, 又是一门审美活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 有许多动手制作的手工活动, 也有许多可以做小实验的课程, 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特点, 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 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审美。

例如, 在学习《长呀长》这一课时, 就可以组织学生做一个小小的实验。让学生准备一个透明的玻璃容器, 可以是玻璃缸、玻璃盆等, 然后在容器中种下几颗种子。并要求学生每天都去观察种子的变化、成长过程。半个月之后, 学生聚集到一起分享自己的实验过程, 条件允许的可以将自己的实验带到教室与大家一起观赏。这时, 可能会出现这样几种情况:有的学生的种子已经发芽了, 长出了绿油油的嫩叶片, 而有的学生的种子却早在一周前就已经死掉了。原来, 种子的成长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 比如, 要有阳光、养分、空气、泥土、水等。然后, 学生再一起观察成功的种子, 观察它的叶子、它的根和茎;再与记录中的一周时、一周半时的情况进行对比, 会发现每个时期都是有所不同的。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 教师还可以播放一段精心挑选的种子生长过程的视频, 让学生直观地、连续地观察种子的生根、发芽、吐叶的整个过程。学生在这个小小的实验活动中, 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还启发了对植物成长情景的想象, 从活动中发现了美好的事物, 陶冶了情操, 也培养了审美情趣。

综上所述, 美术教育具有重要的美育功能。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树立起良好的审美价值观, 把美术绘画技能与美学审美教育结合起来, 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从小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启发他们领略美学艺术的巨大魅力, 从而学会发现美、辨别美、欣赏美、感悟美、创造美!

摘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十分重要, 这也是新课标的重要要求。着重分析了如何引导学生从美术教材中审美, 从生活美学中审美, 从实践活动中审美, 从而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培养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美育渗透,审美情趣,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吴音.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熏陶探新[J].宁夏教育科研, 2011.

上一篇:盆栽杜鹃养护技术下一篇:通信保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