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024-10-22

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精选12篇)

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1

在阅读教学中, 语言训练与审美教育是紧密联系的, 可以说, 审美教育不能脱离语言训练, 但语言训练也要渗透审美教育因素。两者有机结合, 方能创造出阅读教学的最佳艺术境界。

在阅读教学中, 必须抓住课文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特点, 善于采用多种审美教育方法,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让听说读写训练和审美教育融为一体。

一、饱含深情, 讲究美讲

“讲”在阅读教学中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是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提高阅读鉴赏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从来不回避“讲”, 而是正视并科学地分析“讲”中存在的问题, 努力提高“讲”的质量和实效, 讲究“讲”的艺术。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但要注意精讲, 而且力求做到“美讲”, 讲得很美, 讲得很精彩, 其生动形象的语言, 饱含激情的讲述, 恰到好处地启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 使文章的情、教师的情、学生的情合谐共振, 从而创造出一种动人的美感。

1. 导入性美讲。

即在教学伊始就以精心设计的情感导语美讲入课, 一开始就营造一种令人神往的美的氛围, 使学生在审美感知中初步形成某种审美情感, 为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审美能力奠定基础。教学《桂林山水》一文, 我这样导入新课:“……桂林的山很美, 桂林的水很美, 著名诗人贺敬之对桂林山水做出了这样的赞美———云中的神啊, 雾中的仙,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啊, 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水几重啊, 山几重?水绕山环桂林城……是山城?是水城?都在青山绿水中……诗把我们带入了优美神奇的仙境, 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课文是如何描写桂林山水的……”教师巧借名诗佳句美讲导入, 学生未读课文先闻“赞歌”, 他们听老师讲得美, 再联系观看视频中积累起来的经验, 脑海中早已展开丰富的想象, 一幅幅如诗似梦的山水画正朦朦胧胧展现在眼前, 一种急切地想撩开那梦一样的面纱, 要探寻这幅美的山水画真面目的心态跃然于脸上。此时再“披文”, “入境”更快, “动情”更深。

2. 理解性美讲。

即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实施“美讲”。教学中, 要抓住课文的重难点, 抓住作者的“动情点”, 既作为语言文字训练的训练点, 又作为一个“美讲”的突破口, 以讲帮助学生理解, 以讲升华学生的情感。如, 《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有这么一个句子:“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由于历史时空跨度大,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 要领会这句话的意思是比较困难的。教学时, 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 抓住“不可估量”, 体会损失之大;抓住“祖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意义上的递进, 体会损失之重。但学生对后一个分句无法从情感上体验, 这时我抓住一个需要“讲”的机会, 先是结合课文的描述渲染园林之美, 再引用法国作家雨果的话对园林进行真挚的赞美, 最后悲愤地陈述圆明园的毁灭……这一番知识性、情感性强的“美讲”, 教师慷慨激昂, 学生凝神聆听, 教师情、作者情、学生情产生共鸣, 此时学生对句子含义的理解水到渠成。

二、以读为本, 体味美感

阅读教学中不但要美讲, 还要美读。教学中, 要坚持以读为本, 重视教师示范性的美读和引导学生美读来读懂课文, 在美读中结合语言文字训练感受, 理解课文美的意境、美的结构和美的语言, 比如汉语抑扬顿挫的节奏美, 悦耳动听的韵律美, 作者构思组材的结构美, 遣词造句的词汇美、句式美及作者所描绘的景物美、人情美、风俗美等, 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如《一面五星红旗》一课, 记叙了求学异国的作者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活动中发生了事故, 在极度饥饿疲乏的处境下, “我”拒绝了面包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 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 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理解和尊敬。在教学本课时, 我通过对重点词句的范读, 通过学生的齐读、评读、分角色读、小组读等多种形式, 对诸如“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红旗, 经过河水的冲流, 依然那么鲜艳”“趔趔趄趄”“安心养一养, 费用由我来付”等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反复有感情的品读, 学生在读中深刻体会到了作者的爱国情感, 从而深刻地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情感熏陶, 同时也感悟到语言文字的深刻内涵, 体验到了情感表达的美。

三、揣摩词句, 感受美味

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由此可见, 情是语文教学的生命, 教材中的佳作, 无不是情的结晶。这些浓烈的情感, 给学生以真、善、美的熏陶。美的欣赏是情感的操练, 词、句是构成段落篇章的基本单位, 妙词佳句对领略文章情感、揭示美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学中, 应抓住关键词句, 让学生在反复咀嚼、欣赏体味的过程中, 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感受美味、陶冶情操。如教《丰碑》一课时, 我抓住“他的神态十分镇静, 十分安详”“大雪很快覆盖军需处长的身体, 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两句话, 通过理解“镇静、安详、覆盖、晶莹、丰碑”等词的意思, 引导学生思考:“他为什么神态十分镇静、安详?”“为什么他是一座晶莹的丰碑?”借助直观教学、仔细观察、用心揣摩、读议等方法, 品味军需处长那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这样“品词析句”, 学生不仅领悟语言文字的内涵, 而且使英雄的高大形象生动展现在学生面前, 从而让学生的内心受到震撼。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作品都注入浓浓的审美意识。《她是我的朋友》《穷人》等课文中人物的心灵美, 《桂林山水》《林海》等课文中祖国的风光美, 古诗中的艺术美、意境美等等都是对学生渗透美育的好材料。教师要充分凭借丰富多彩的语言, 引导学生“披文入情”, 认识什么是“美”, 什么是“丑”, 陶冶美的心灵, 从而审视自己的内心行为, 不断进行自我教育, 完善自我。

四、创境激情, 入境求美

美是形象性和情感性的统一, 而情境正好具备了这两方面的因素, 是“情”与“境”的交融和“形”与“神”的合一。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充分利用直观形象, 创造具体生动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情感活动, 使学生的阅读与文中的情感产生共鸣, 使学生产生与作者相同的体验, 从而获得审美愉悦。

在教学实践中, “创境激情”的方式主要有: (1) 运用实物演示情境。如教《翠鸟》时, 出示翠鸟标本,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展开联想, 欣赏翠鸟“颜色鲜艳, 体态玲珑”的特点。 (2) 通过图画再现情境。义务教材的课文都配有生动形象的彩色插图, 一般都要学生结合课文的理解, 引导仔细观察, 展开想象的翅膀入画入境。 (3) 引进音乐渲染情境。如教《月光曲》中描写贝多芬创作曲子这一段时, 让学生边听钢琴名典边朗读课文。 (4) 通过情境模拟体会情境。如教《雪地里的小画家》, 让学生戴上头饰扮演各种动物, “演”故事情节, “读”角色语言。 (5) 通过录像展示情境。如教《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中辅之以电影的片段。 (6) 板画勾勒情境。如教《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运用简洁流畅的线条再现海底世界丰富的物产, 与工整的板书以及色彩鲜艳的挂图结合在一起, 给人以美的感受。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讲究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 不正是美好心灵体操的具体操练吗?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应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学科特点渗透美育, 努力做到如春夜喜雨, 创造出阅读教学美的艺术境界。

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2

冯英

河南省实验中学

在我国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 德、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学 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中学美术教学的目的,在于“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并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根据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在处理教材方面,目前全国在“一纲多本”思想的指导下,编写了多种版本的中学美术课本。这些课本保持了各自的地方特色,但又在总体上 体现了大纲的精神,注意到了美术的基础文化教育作用,涉及造型艺术的各个领域,又突出了审美教育的主线。这些新编教材的特点,是打破了长期以来在绘画教学上以写生为基础的技能训练传统,强调了以艺术观和修 养教育为中心线贯穿全教材的指导思想,以美术常识和欣赏为主导,把美术语言系统的知识技能训练纳入美育 轨道,并在这种审美教育的基础上,突出了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及中学美育的任务。

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其根本目的是什么呢?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教育大辞典》艺术条目)这个定义虽然未必全面,但蔡先生抓住了美育的本质问题,对我们讨论美育的根本目的是非常有启发的。所以,今天许多人仍然主张审美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这与蔡先生的观点是相通的。必须纠正认为审美教育就是“艺术教育”的错误观点。艺术固然比较集中比较典型地表现了生活中的美,也比较充分地反映了人们的审美判断和审美理想,但是,审美教育的内容并不限于艺术。“自然美、社会美,特别是社会美,作为审美教育的内容,其作用是不应低估的。”(陆广智《基础美学》正确的做法,是应该把 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共同纳入美育的范围,把三者结合起来;而艺术教育在三者之中自然承担首当其冲的作用。

由此,我们认为,审美教育就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它的根 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具体地说,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 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 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

在学校教育中,音乐、体育和美术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课程。但光靠这几门课是不够的,这个任务的完 成应该由各门课的教学来共同承担。而音乐、体育、美术,特别是美术,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措施,并主动配合学校教育的各方面,构成美育的统一的整体。

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美育,在中学阶段的任务,是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其鉴赏美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并辅之以初步的创造美的技能训练,完成一定的低层次的美丽创造任务,以引导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

(二)中学美术课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我们可将中学美术课的审美教育内容作如下概括: 1.形式美感的培养。

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无不依赖形式而存在。学生接触美术,首先接触美术的审 美形式,亦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面对自然界的各种美好事物,也总是首先接触如诸如山势的高大雄伟、溪水的弯曲流转、花卉的艳丽妩媚等。学生们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 感受,构成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但这些审美形式不一定一开始就能成为每个学生的感知对象。在 没有经过老师的讲解、引导或指导学生写生之前,它们往往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所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 能力,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在中学美术课的最初阶段,往往首先引导学生去认识线条的魅力。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是造型的基础,各种不同粗细、浓淡、干湿、疏密、轻重及抑扬顿挫、刚柔并蓄、变化莫测的线条,表现了不同造型、不同 质感的千变万化的事物。在这里,线条具有神奇的魅力。美术教师要善于选择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作品指导学 生去进行欣赏和分析,然后通过白描练习加深理解。在素描和西画中,线条不仅用来勾画轮廓,而且是表现对 象形体结构和质感的造型因素。在课堂中则通过临摩优秀素描作品和写生,来培养学生对这一造型因素的感受 和表现能力。

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每个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般人只分辨红、橙、黄、绿、青、紫、黑、白等简 单的色彩,而画家和经过绘画训练的人就能表现出事物的丰富色彩的色彩变化和色彩与色彩之间的互相关系。在美术课中我们通过讲解、观察、练习,使学生懂得色彩的一般知识和调配方法,培养他们对色彩的观察分析 能力。进而掌握这一造型语言。在图案课里,则让学生了解诸如均衡、对比、统一、变化、节奏、韵律等形式 法则,并通过图案组织规律的训练,系统地了解和初步掌握造型艺术的形式美规律。2.审美情趣的培养。

梁启超曾说过“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 感秘密的钥匙都把握住了。”(《趣味教育与教育的趣味》),国外也有人主张艺术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这种论断虽然未必全面,但情感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功能,是无可非议的。如一次家乡风景的写生和校园风光 的描绘,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眷恋和保护校园环境的责任感。美术作品常常对人产生情绪感化的作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曾经征服过不少人,许多人从中受到了 爱美情操的感染。舍科特尼科夫绘的《又是一个两分》使很多学生为自己学习成绩的落后感到羞涩。美术课要 善于发掘艺术作品内在的健康的感情因素,转化为学生的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爱美的情操。这种情感教 育可以通过参观、作品欣赏、写生和临摩优秀作品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从自然、社会和艺术等范围多方位地展开。

3.审美理想的培养。

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反应,是审美活动最初的表现形式,但这种感受和感化,都受着审美理想的制约。青少年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局限,往往把握不了是非标准,不能分辨生 活里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丑恶的,什么是应该歌颂的,什么是应该批评的。不同的审美判断往往会引起不同 的情感反应。一切优秀的健康的艺术作品,总是集中地反映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观点。反过来,它又使欣赏者得到审美愉悦,起着积极的审美教育作用。这种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是艺术审美活动的特征,也是我们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美术课中,教师选择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并通过与学生的 谈话分析,或辅之以简单的命题创作,都可以收到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的效果。

美术不限于绘画。随着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美术的触角已伸向了商品经销、印刷工艺、建筑装饰 和服装设计等广泛的领域。培养未来劳动者素质的美术教育,理应在上述这方面发挥作用。新编美术教材中,列入了诸如纸盒包装,广告招贴、标志设计、壁挂设计、服装设计、折纸建筑等内容,都是为了教给学生实用 美术的知识,并训练其进行实际设计的初步技能。这些课题内容的教学并不要求学生成为将来的设计师(当然 不排除这种可能性),目的在于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激发其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愿望和追求。

上述三方面内容,应该贯穿美术教学的始终,要克服过去以技能训练为目的的教学模式,使审美教育成为中学美术教育的一条主线,并用这条主线将视似独立分散的各课题联系起来,组成一部主旋律强劲的美育乐章。

参考文献:

[1] 徐建融,钱初熹,胡知凡:《美术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2版。

[2] 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3] 章咸,张援:《中国近现代 艺术教育法规汇编》,教育 科学 出版社,1997年版。

[4]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料》,1981年版。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3

一、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备课时应理解作者内含的情感,精心设计课前的导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定下美的基调,使新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教师要积极对学生进行审美诱导,学生产生了不可遏制的审美期待,就会自觉地调动自身的感知、理智、想象、情感等诸种因素,协调地投入审美过程,使阅读过程与审美过程融为一体。

1.注重情感的铺垫和渲染。

大凡美感强烈的课文,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浓郁的感情,教师可在导入新课时,渲染一种与课文基调一致的氛围,以情感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笔者在教八年级(上册)《美丽的西双版纳》时,精心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我们的祖国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她有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有白浪滔天的万里大川,有一望无际的良田沃野,有星罗棋布的岛屿和湖泊……特别是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南方,有一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融合而闻名于世的地方,那就是美丽的西双版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将会把我们带到那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领略那美丽的自然风光!”教师的导语句句有情,学生的心也会激情盎然。仿佛早已飞到那令人心驰神往的西双版纳。学生的审美情趣就被激发出来。

2.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意境。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写景的文章,都有如诗如画的意境。教师若能巧妙地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意境,让学生一开始就置身于美的氛围之中,就更能激起学生的愉悦感。在教《阿里山纪行》一课时,我这样开头:“同学们,我让大家听一支歌,看谁能听出来这首歌唱的什么地方?”接着放《高山青》的音乐,把学生带进教材内容相应的意境中,然后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导入:“是啊,台湾是个好地方,那里物产丰富,水清人秀。阿里山林海莽莽,云雾缭绕,姊妹湖波光粼粼,山川、森林、再加上古朴的文化,孕育了美丽如画的阿里山姑娘。同学们愿意到阿里山去看看吗?”这段话创设优美的意境,缩短了学生与阿里山的距离,学生会在强烈的审美期待中阅读课文。

二、领略课文中语言文字的美

语文教材内容都是用语言文字表达的,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抓住语言因素,指导学生理解内容,把审美教育渗透其中。领略语言文字的音乐美。

现代汉语的语音明朗响亮、和谐协调,加上特有的“四声”声调,更增添了语音的抑扬顿挫。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大多数课文,读起来朗朗上口、顺畅协调、富有音乐美。教师如能对学生加以引导,指导阅读,会有助于学生准确恰当地阅读课文,领略音乐美。许多叠音的自然传神也表现了语言文字的音乐美。

1.体会句式的和谐美

同一个意思,可以用多种句式表达。但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一样。比如朱自清的《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作者打破了汉语通常的语序,把“园子里、田野里”放在动词“瞧去”的前边,中间又加上逗号,形成短句,“瞧去”放在瞧的对象之后也加逗号断句,再用“一大片一大片”重叠之言,把“满是的”放在最后,起了强调作用。这种句式不仅给人音乐美而且让读者感到满眼都是嫩绿的小草。

教师启发学生体会不同句式的作用,领略其中的美,有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句子并灵活地运用各类句式。

2.品味修辞手法的修辞美。

作者常借助于修辞手法来调整文辞,以便更准确、更形象、更生动地表达思想感情。教师可以从课文中运用的修辞入手来引导学生品味文辞之美。在《绿》中,作者用了二十多个比喻句,用不同的事物反复比喻同一个事物把梅雨潭之绿的鲜嫩、清亮、柔软、纯净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可以从分析修辞格的运用入手,指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效果,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的鲜明性、生动性、形象性和美的感染力。

三、通过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去认识美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塑造了众多具有内在精神美(包括崇高美、机智美、诚实美、语言举止美等)的人物形象。如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先辈;为人类进步社会作出贡献的科学家、艺术家、能工巧匠及具有美的心灵的平凡人物。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欣赏心灵美。比如在教《草》时,一位教师就抓住课文中周副主席亲自尝野菜这个高潮,从周副主席尝有毒野菜的动作和神态中挖掘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对红军战士的生命和健康高度关注,对革命大业极端负责、无比忠诚的高尚品质和非凡气度。这些美好的精神品质。只要教师能引导学生去感受、体味,就会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化。

四、课外阅读也是感悟美的好阵地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只要留心一些德育强的作品总是随时找到。一次我在布置课外阅读训练时,找到一篇适合学生实际的文章——《一碗面条》,作品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名中学生和母亲生气,就离家出走,时间久了所带的钱用光,肚中饥饿难忍,在街头乱走,被一好心的卖饭老婆婆看到,老婆婆说:“你饿了吧?吃碗面条吧。”这名学生说没有钱。“你吃吧,不要你钱。”这名学生狼吞虎咽地吃完面条,千恩万谢,说是将来一定报答。老婆婆说:“我给你一碗面条你就千恩万谢,那么,你妈妈做了十几年的饭你是怎么谢的?”当我读完这篇文章时,教室里异常安静。当我布置作业时学生十分认真。学生不仅在语文能力方面得到锻炼,更重要的是在心灵方面产生了巨大震动,好像是第一次领会到母爱:母爱是这样的切近,平时又那样的遥远。几个女生课后和我谈了不少感想。我是班主任,以后我感到班级的工作很好做,学习积极性也上来了。我感到这篇文章帮了大忙。

五、将阅读教学内容感悟升华为写作训练,以巩固审美教育

写作是学生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它直接反映学生对社会中人、事物的感悟认识,表现出他们的喜怒哀乐。一个对生活感受深的学生,他的文章立意就高、深、远,同时写作实践也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更能悟出人生的冷暖,产生爱憎感情,去用这把尺子量度生活中的人和事。一次,我教完《端午日》、《本命年的回想》后,我想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内容写一篇关于本地节日的习作,要求题目自拟。结果我在批改作文时发现五六篇立意很深的习作,尽管不符合这次习作的要求,但让我看到了他们习作的曙光。一个学生以《清明时节雨纷纷》为题,作品的内容主要记叙清明节这天在小雨纷纷中瞻仰了抗日山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继承先烈遗志报效祖国的内容。这种立意使我们感到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学生的人生中逐渐形成敬仰先烈、热爱祖国的人生观,而在习作中显示出来,并在作文写作中得到升华。再考究这几名学生,他们都品学兼优。可见,良好品德的形成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语文教学有利于美好品德的形成。

另外,教师在利用教材渗透美育的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去发现美、创造美。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受到美的熏陶后,可以安排一次读写结合练习,以求巩固和升华。中学语文课本中,处处有美育的因素,要把它渗透到教学中去,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健康成长。

古筝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4

1.1教给学生品味韵律美

古筝演奏中, 左手的“吟、揉、按、滑”是筝乐最具魅力, 最具特色的意味部分, 是任何乐器所不能匹敌的。旋律的背景不同, 颤音、点音、按颤音、按滑音等不同的按颤技巧和表现手法的迥然不同, 表达的韵味也大不相同, 如同样是颤音, 因为表现手法的不同, 效果也不同。振幅小而匀的美化型颤音, 能演奏出优美如歌的旋律;振幅大、频率快的颤音, 能演奏出悲愤的内容。各地方的左手颤音也因为人的不同而不同, 北方人的豪放, 南方人的细腻在筝曲中也有所表现。北方的山东等地的跳跃性强, 力度也大, 起伏幅度也大, 比较受男孩子喜欢。而南方的就纤巧细腻, 缠绵婉转, 清淡高雅, 比较抒情, 很受女孩子喜欢。尤其是现代筝曲, 更是可以根据作品的具体内容和情感的需要, 施以凄婉密颤、活泼快颤、激烈猛颤、泼辣重颤、轻音慢颤等技法, 把无穷的韵味、多变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样的, 南北各派的筝曲中“苦音” (微升4和微降7) 的形成, 由于其旋律背景不同, 表现手法各异, 其韵味各不相同。如在潮州筝曲《寒鸦戏水》中, 其“苦音”的表现手法着重于委婉、缠绵、清淳;到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 则“苦音”不苦, 而要求粗犷、豪放、悠远、壮阔了。

1.2引导学生揣摩意境美

无论是传统古筝曲目, 还是现代创作古筝曲目, 都有很好的意境, 要细心去揣摩。在古筝教学中, 老师要做有心人, 深度挖掘意境, 并引导学生去用心体会。只要教者尽力, 学者用心, 就能够让学生在演奏时感受到曲目中的意境美。

比如在进行《渔舟唱晚》教学时, 首先让学生们欣赏此曲, 同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与“渔舟唱晚”景色相一致的图片, 影像材料, 随后向学生介绍这首曲目的创作背景, 让学生知道, 此曲是以古曲《归去来》为素材, 依据十三弦古筝的特点发展而成, 并引用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 穷响彭蠡之滨」句首的四个字「渔舟唱晚」为标题。乐曲形象地描绘了晚霞斑斓, 渔歌四起, 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荡桨归舟的欢乐情景。然后再进行新课教学。在第一部分教学时, 用舒缓的慢板奏出旋律, 并配合左手的揉、吟等装饰技巧, 让学生边弹, 边想象播出的画面, 揣摩曲目里的湖光山色的秀美, 渔人载歌而归的喜悦。在第二部分的教学时, 让学生注意「征」这个旋律的中心音和此段中用了清角音「4」, 体会旋律短暂离调, 转入下属调性, 感受形成对比和变化, 引导学生体会渔夫荡桨归舟、乘风破浪前进的欢乐情绪。进行第三部分教学时, 引导学生尝试着在旋律的进行中运用的一连串的音型模进和变奏手法, 想象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 揣摩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情景。

1.3引领学生欣赏形象美

古筝曲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景象可谓千姿百态、气象万千。古筝艺术与其他音乐的艺术一样, 都是听觉艺术, 是一种时间的艺术, 它是抽象的。如何带领学生从古筝曲目中欣赏形象的美呢?

我在进行古筝曲《秦桑曲》曲目的教学时, 首先向学生讲述唐代大诗人李白《思春》中“燕草如碧丝, 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的诗意, 再引领学生体会其情境。接下来在新课教学时, 让学生特别注意“苦音”的凄婉旋律演奏, 在演奏时, 引领学生联想那位思念亲人的青年女子的情绪。有的学生想象不到位, 就请他想象如果不在母亲身边多日, 是如何想念母亲的?进而体会曲目中所表现的情感。而在进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教学时, 我则让学生着重体会其中的小快板, 想象陕北人民“千家万户把门开, 迎接中央红军到陕北”的欢腾景象, 想象不出的时候, 就引导学生们一起回想一些电影、电视剧的有关镜头。

1.3鼓励学生尝试仪态美

我在进行古筝曲目的教学中, 会根据具体的内容, 鼓励学生尝试着去表现仪态美。从学弹奏古筝的第一天开始, 便要求学生要采取正确的坐姿和手势。演奏的动作要顺手自然, 做到心随情表, 体随心动。起初, 学生们要么胡乱在做表情或动作, 与曲目表达的内容无关;要么是不好意思做出什么表情或动作。针对此种问题, 我在教学时, 一边纠正学生们的错误, 一边鼓励学生们边用心体会曲目中的意境、感情, 边随心地做出自然的表情的动作, 不要刻意。如《渔舟唱晚》悠然恬美, 身体自然端庄, 几无晃动;而《战台风》波澜壮阔, 气势磅礴, 身体动作幅度自然相应加大。所有这些, 都强调自然, 即根据乐曲的情绪设计形体动作, 而求得演奏仪态的自然美。老师给做一下演示, 之后鼓励同学们大胆在来学习, 来尝试。

古筝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多方面的, 上面讲到的只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个侧面。其实, 有教学中, 随时、随处都能找到审美教育的素材, 老师们只要能多留心, 多用心, 就能让演在演奏技巧的训练中增加对美的感受和理解, 同时, 在对美的感受中, 对曲目的理解也会加深, 对提高演奏技巧也有促进作用。总之, 古筝的美学教育, 是要在学生们掌握了基础知识、弹奏姿势、指法运用、演奏仪态等初学内容后, 弹奏时运用好吟、揉、按、滑等技巧,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古筝艺术本身的特色, 激发学习古筝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在演奏技巧训练中增强对美的感受和理解, 同时又在对美的探索和追求中提高演奏技艺, 从而真正掌握古筝艺术的真谛。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 各国都唱响了“与世界接轨”的主旋律, 这旋律让世界变得更小, 实施素质教育是势在必行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 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为此, 作为一名古筝教师, 在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是必须完成的一项教育、教学内容。本文采用具体的教学案例, 简述了如何在古筝教学中充分利用古筝特有的优势, 挖掘审美教育内容, 对学生进行品味韵律美、揣摩意境美、欣赏形象美和尝试仪态美的审美教育。仅供同行们参考。

关键词:古筝,教学,审美教育

参考文献

[1]、杨红, 2008.10.1.实用古筝演奏入门.安徽文艺出版社I SB N:9787539630182

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5

巨宝中学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其任务就是在向学生普及美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正确地欣赏评价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培养中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中学语文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媾合物,由两者的本质所决定。它是中学语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全面教育的整体功能,有利于解放和发展人的主体性,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质,进而完善其人格结构。施行语文审美教育必须重视教学中的美育因素、抓住美育特征、遵循美育原则,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发展其人格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教学实践表明:美育的渗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丰富语文学习内涵,增强语文教学效果。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渗透呢?首先,创设情境,欣赏感受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其次,循境入文,理解鉴赏美;最后,充分发挥想象,创造和表现美。

新《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教学大纲关于阅读的要求中也有“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要求。可见,整个语文教育界已经普遍开始认识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文学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世界观和价值观尚在形成之中。他们感情丰富,有追求美的强烈愿望。如果用一些美好的事物影响、激励他们特别是在学习、生活中挖掘一些好的典型来感染、教育他们,他们的道德情操就一定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对他们进行辨别是非的教育并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美好的情操,使他们成为感情丰富、热爱生活、具有坚定意志行为的人。这就是素质教育的内容。

在语文学科中提倡素质教育正是顺应了现代教育发展的整体趋势。这是广大语文教育者长期实践和理论探索的概括与总结,更是中小学语文教育面临的责任与挑战,已成为我国语文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

中学众多的基础学科中,“语文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二是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能力如何,直接影响到其他各门学科的学习,影响到个体知识、智力、能力整体结构体系的形成与质量的优劣,进而影响到学生个体的发展。毫无疑问,语文学科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头戏。在中学阶段切实抓好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于现代教育的发展,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进步,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审美素质是构成社会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与科学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等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文化素养体系。中学语文审美教育正是借助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的因素,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素质,以期达到完善人格、陶冶情感、发展智力,促进人的各种潜能全面发

展的目的。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综合性基础学科,其工具性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语文能力为目的,其人文性则以陶冶学生的情感生命为指归。语文学科“熔德育、智育、美育为一炉”,具有全面教育的整体功能,是形成学生社会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语文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内涵十分丰富,这是整个教学中极其活跃的因素。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提倡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这是语文教学的固有要求,并不是外加的任务,而是要以此为先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素质发展的潜能,从而实现语文素质教育在素质培养方面的整体目标。

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人们往往是重思想轻情感、重智力轻审美、重实在轻想象。目前,相当多的中小学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这种现象。且不说在一些着重传授专业知识的非美育课程的教学中,忽视了审美素质的培养;单就音乐、美术等美育课程及语文(主要是文学作品)的教学而言,也往往是被开成了非美育课程,即偏重于对这些艺术作品中的主题思想的分析、偏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与培养。而如何引导学生去欣赏、品味这些艺术作品中的美感,则常常被人们所忽视。这种施教方式似乎仍未脱出应试教育之窠臼。就非美育课程而言,因忽视了“寓教于乐”、“寓教于美”之手段的运用,这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因此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就美育课程而言,因忽视了对美感、审美素质的培养,则欣赏艺术所需要的特殊能力――审美能力难以得到提高。因为审美能力特别需要想象力、直觉力,它是直接诉诸于情感而非诉诸于知识的,所以一个人懂得了

关于艺术的知识,并不表明他具备了欣赏艺术的能力。正如鲁迅所说:“诗歌不能仰仗了哲学和智力来认识,所以感情已经冰结的思想家,即对于诗人往往有谬误的判断和隔膜的揶揄。”

那么如何树立学生初步的审美观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形式多样性。

1、我们应该紧扣教材,挖掘出各种课型里美的因素,来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在初中的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美的范式:有无产阶级光辉思想的美有崇高思想境界的美,有艺术形象的美,有文章结构的美,有语言形式的美,还有题材新颖的美等。

2、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发挥美育的形象功能,创设美的情境,给予学生美的体验。

3、通过欣赏课,让学生欣赏感受各种形式的美。

二、循境入文,理解鉴赏美。

美育是一种形象教育、情感教育,它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课文中,无论是说明文、议论文,还是诗歌、散文、小说,都体现着深刻的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艺术美的丰富内容蕴含着大量的道德美、形象美、语言美、文化美等因素。

⒈体会写景类文章的境界美。

这类文章的美是最易显形的,往往意境优美,诗情浓郁。所以教学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在授课一开始就展示与课文内容相符的挂图、幻灯、录像,让学生入课就感受到那份美的意境,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⒉写人的文章,体会人物性格,感悟人物人格美。除此之外,表演课也是在学生感知美、发现美、创造美之后,表现美的一种形式。课堂上,老师要求同学们把自己学过的课文编成课本剧,把生活中美的事件编成小品演绎出来,并请大家来参与审定、评议。如教小说《变色龙》时,可以把课文改编成一个独幕短剧,和学生一起扮演剧中角色。学生都很有兴趣去满足一下他们的表演欲望,通过表演让学生们充分显露了他们的创造才华,并且品尝到了创造的乐趣。学生不仅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完成了课程,还有了很好表现自己的机会,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6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也是最具文化价值和精神意蕴的环节,对其进行积极的追问和探寻,是我们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凸现语文审美教育的关键所在。发掘阅读对象的艺术美,引发学生的兴趣与共鸣,应该是我们阅读教学中孜孜以求的境界。我们的先哲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使学生“乐在其中”,流连怡情于课堂,才是施教的成功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艺术审美教育就是按照美的规律,用美的信息去激发、诱导阅读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审美心理和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怎样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呢?

一、揣摩语言,品味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欣赏作品,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语言。语文课本及读本中收入了不少“语言美”的古今诗文。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豪放飘逸,《雨霖铃》的缠绵悱恻,《为了忘却的记念》的犀利、深刻,《荷花淀》的清新、质朴,《荷塘月色》的高雅、隽永,《都江堰》的大气、壮美等等,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给读者呈现着千姿百态的美感。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文章,引导学生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深入地体味不同风格作品的语言的美,体会作家怎样准确、鲜明、生动地运用语言,在领略其语言美中得到美的享受。

在阅读欣赏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品味句中的关键词语的内在意蕴,敏锐地把握它们创造的深远的意味和美学情趣。

二、激发情感,感受美

“文艺应该通过什么来感动人呢?感动就是在感情上的共鸣。”别林斯基说过:“艺术并不容纳抽象的哲学思想,更不容纳理性的思想,它只容纳诗的思想,而诗的思想——不是三段论法,不是教条,不是格言,而是活的激情,是热情。”阅读教学实施审美教育,首先要根据文学的特点,运用这种“激情”“热情”,去激发学生在感情上与作品的共鸣。因此,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抓住文章内在的“情”,往往便牵一发而动全身。语文教师应以自己的文学修养、智慧与情感去趋进、贴合文章,发掘文章的美,进入情境。然后,按照“入情——动情——析情——移情”的情感传递轨迹打动学生的审美情弦,激起他们对阅读的浓厚兴味,自然地进入审美境界,进行充分地欣赏。这种情感的激发将使学生在内心深处形成一个心物交感,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从而达到与作者在心灵上的契合与情感上的共鸣。如《听听那冷雨》,全文体现的是游子怀旧思乡之情,只要用这一人间美好的情感去激发学生,使之把自我情感置于常年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亲人那深刻清晰如烙印般的记忆上,则不难体会到文中所表现的乡愁的深沉与悲怆的情感美。《荷花淀》是一曲反映抗日根据地人民战斗生活的颂歌。若能通过对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等几个感人细节的分析,以激发学生体会农村青年妇女勤劳纯朴、真挚多情而又勇敢机智、积极向上的崇高品质,那么也就体会到了课文所表现的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崇高的情感之美。可见,只有把握课文内在的“情”,以此激发学生的审美激情,才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体验到审美的愉悦。反之,“没有情感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狄德罗《西方古典作家谈文艺创作》),倘若教师语调冰冷,感情淡漠,则正如沈德潜所云“以无情之语而欲动人之情,难矣”,根本无法使学生感受到美的真谛。

三、抓住形象,体悟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有主要地位。”形象性是美的首要特征。无论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还是崇高、滑稽、优美,都不能脱离具体可感的形象。形象是作家按照美的规律运用一定艺术技巧创造出来的。语文教材中塑造了众多的性格各异、个性鲜明的优秀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象具有崇高的品质,他们的思想先进,心灵高尚。在阅读欣赏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刻地揭示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剖析他们的性格特征,激起学生思想情绪上的共鸣,明确善恶、美丑的标准,激发蓬勃向上的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感情,逐渐形成优秀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我不是一个好儿子》一文,记叙了母亲在乡下将儿子寄来的钱塞在棉鞋里,几乎让老鼠做了窝;梅李熟了,一直给儿子留着留到腐烂;冒着风雪去看生病的儿子等生活琐事表现儿子面对母亲的付出而无以回报的愧疚之情。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回忆母亲关心自己的一些生活细节,引导学生展开身临其境的想象,使母亲这一平凡而朴素的形象在头脑中鲜活地树立起来,从而激起同学们对母亲的深深敬爱,其崇高的“心灵美”也就自然而然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作为艺术形象都是有审美价值的。在艺术审美实践中,教师应该使学生认识到这样一个规律:经过提炼、概括、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丑恶,就具有批判丑、揭露丑的不合理性的强大力量;同时也就肯定和表现它的反面,即作者要求改变现实、追求正义、光明、美好生活的美学理想。这也是一种艺术美,是寓肯定于否定之中,寓美于丑的艺术哲理。《雷雨》中的周朴园是一个自私、伪善、专横的人物,是丑的化身,但在艺术却是美的。作者运用化丑为美的艺术手法,把生活中的丑转化为艺术上的美,一方面揭露了丑,引起读者的憎恨、厌恶、嘲笑,从而间接地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另一方面采取夸张、讽刺、对比等艺术手法,对丑的事物进行了艺术加工,从而使丑的形象变成了美的艺术。又如屠岸贾的残忍,鲁四老爷的虚伪,葛朗台的吝啬等等,都能使人通过对这些性格的憎恶而产生对与之相反的美好性格的追求,同样具有审美价值。

文学形象的内在美不仅表现于人物形象,而且表现于自然现象。大自然中日月星辰、山水草木、风云雷电,经过艺术加工,同样成为一种文学形象。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去细细体会这些景象的美,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把握意境,联想美

艺术作品的形象性,是意境的基础。所谓意境是作家创造的可以看得见觉得到的具体的生活画面与作家在他创造的形象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意境优美,文学作品的感染力才强。如岑参的《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这是一幅可以看得见、感得到的生活画面:诗人离家已一个多月了,现正行进在茫无边际的沙漠之中,望着再圆的明月,思念着千里之外的家乡。通过这幅生活画面,作者含蓄地表述了自己“凄凉寂寞之感,思乡怀亲之情”,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全篇无一字提到思乡,但字里行间处处可以使人联想到思乡。

分析意境美,就是要引导学生把作者“难写之景”显现出来,把“言外之意”恰切地表现出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作者所刻意追求的意境。

五、潜移默化,升华美

审美情感是在摆脱了直接实用功利的束缚后通过对审美对象的观照产生的一种精神愉悦,它超越了纯粹的感性和理性,使情感理性化,对人的心灵进行陶冶和塑造,使人的七情六欲这些自然的东西获得丰富的理性内容,达到情感的“净化”。这种经验一旦在内心巩固下来,就会强化高级的社会性情感,使道德的他律转化为道德的自律。所谓的升华,就是这样一种在审美过程中生发出来的奋发向上的感情。在多次的审美体验中,渐渐感到自己的卑琐、平庸,从而强烈地要求净化自己的心灵,学习、赶上、超越审美对象,或者辨清审美对象的卑劣、丑恶,萌发出远离它、铲除它的迫切愿望。要想达到美的升华这一境界,要有个过程。教师除了一以贯之加强审美教育外,还要善于把握学生感情共鸣的极点,抓住时机,促成升华。如在学生受到强烈感染时,教师应以自身的经历,或学生熟悉的身边的事件为例,现身说法,使学生把文章所体现的美,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促成学生情感的“净化”,达到“化美为善”、升华灵魂的效果。

审美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强化审美意识,并提高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应该承担起这一重大使命,为了国家,为了学生,为了自己,将审美教育进行到底!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7

一、再现形象, 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 总是从感知开始的。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学生的审美接受过程, 而审美过程的第一步是通过什么形象唤起了学生的什么直觉。作家在作品中利用生动形象的审美直观反映生活的本质, 同时, 通过这种具体存在的形象来刺激学生感知大千世界, 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正是如此, 学生将主观情绪与审美对象所带有的情绪色彩和谐统一起来, 在鉴赏这些形象的同时, 又调动学生自己的好恶喜憎, 正如刘勰所说:“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1]这种培养学生审美感知的方法在语文实际教学中是如何唤起的呢?突破形象, 变文字符号为可感知的视觉、听觉、感觉是最好的办法。只有如此, 才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情感、兴趣、意志等主题活动。如朱自清的《春》, 要想调动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教师就可借助具体形象刺激学生的兴奋点, 如可配乐朗诵, 从听觉上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 看一些江南春色的图片, 从视觉上加以形象展示, 尤其是通过吟诵扩充学生思维中的形象思维。“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 绿绿的。”“风轻悄悄的, 草软绵绵的。”“果树开满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在整个吟诵过程中通过朗读、默读、齐读、泛读、个别读、整体读, 使一幅幅描写细腻图画显得生动活泼, 表现出人们对春天的赞美喜爱之情, 让美感渗透到学生的思维当中。

美国教育家帕克说过:“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2]学生只利用形象, 通过吟诵文字进入审美的感知, 达到美的愉悦, 留下美的形象。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就可以利用电脑创造一个“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诗人形象, 将诗人所追求的意境寄寓图画中, 学生通过分析欣赏这一具体形象就可感知诗情画意的境界, 得到美的享受。

当然审美感知不是零碎的形象片段, 而是一个整体领略美的意蕴的过程。可以说, 学生审美感知力的培养一刻也离不开具体的文学形象。

二、拓展意境, 活跃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高峻的黄山, 壮美的三峡, 连绵的大青山, 巍峨的长城……一套中学语文教材就是一个具体而微的人化自然, 就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世界。这是美的源泉, 中学生就是从这些审美意境出发, 去寻找一个美好的世界。而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形象并不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 而是以语言文字为中介, 来让人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从而和审美主题产生一种情感的共鸣, 创设一个审美的氛围, 用这些来感染学生。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德国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汤姆也指出:“艺术想象就是为一个旧的内容创造一种新的形式。”要发挥想象的翅膀, 离不开文学作品意境的拓展, 在意境中得到感染, 得到熏陶, 才能让学生在无声之中活跃起了想象能力, 达到了美感创造和渗透。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那“舞女的裙”, “明珠”, “星星”, “美人”, “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叶子和花上的月光”, 这些可观可触可嗅可闻的画面, 不单单是一些景物, 而是作者展开想象精心组织的一幅心情和美景的组合图。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就可抓住意境想象站在一望无际的江边, 送友人泛舟而去, 带着对友人“烟花三月”的美好祝福, 带着朋友远离的愁苦宣泄, 让读者也产生了一种“黄鹤一去不复返, 此地空余黄鹤楼”的感喟。这就是形象感染了读者, 使读者内心产生了一种感情的共鸣, 从而活跃自己的想象力, 达到了美的领悟。

可以说, 一山一水, 一词一句, 只要审美主体加以想像, 无声的文字符号就会变成充满激情的语言, 无形的画面就会变成栩栩如生的景观, 隐匿于字里行间的美就会自然地跳脱出来。但是, 现在的语文课堂, 语文教师往往把一篇很美的文章肢解开来, 以零星的片段代替学生的思维活动, 这些都是越俎代庖的做法。因此, 传统的分析讲解不如营造气氛, 诱导学生去联想, 使无形的东西渗透到学生心中。

三、加深理解, 唤起学生的情感

审美是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的, 没有情感, 也就没有审美感知和审美想像。审美情感是一种“净化”的情感, 它超越了狭隘的个人功利性, 是审美主体在精神上求得的满足。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借助课文优美的语言把作品所包含的真、善、美挖掘出来, 从而激起学生的情感活动, 使其思想上得到启发, 感情上得到满足, 产生美的体验。使他们自然而然地为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而崇敬;为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精神而赞叹。那当然, 要想让学生能从形象中把握内在的情感波动, 在学生身上再现美的闪光, 需要教师诱导学生进入美的情境和创造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吟诵文章是前提, 理解文章是关键, 丰富学生是目的。

当然, 世间有美好与光明, 也有丑恶与黑暗。以美的观念对丑的事物进行鞭挞和讽刺, 以对丑的东西的否定获得美的评价, 也同样激起人们对丑的憎恶, 对美的向往, 从而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 升华创造, 提高学生理解力。审美接受中的直觉、想像、情感的唤起, 都是审美接受的途径和方法。它们的最终导向是审美创造, 达到理性的理解, 而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在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和审美情感中, 引导学生升华创造, 进入较深的审美理解层次。《林黛玉进贾府》中“宝黛初会”:

黛玉一见, 便大吃一惊, 心下想到:“好生奇怪, 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 何等眼熟到如此!”

宝玉看罢, 因笑到:“这个妹妹我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 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 然我看着面善, 心里就算是旧相识, 今日只作远别重逢, 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 更好, 若如此, 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 又细细打量一番, 因问……

这一节, 栩栩如生地展示了人物性格, 对于羞涩的少女, 黛玉的心理活动是得体的;而宝玉的神态和语言, 尤其显示了其无拘无束的性格, 对于他的特殊身份, 也是得体的。从审美心理来说, 学生只有理解了这种共同的审美理想, 才能升华认识, 创造出不同于封建卫道士看待宝黛爱情的态度。审美的这种理解力已远远超过了审美感知力, 审美想象力和审美情感的感性阶段, 它已步入了本质分析的理解阶段。只有理解了的东西, 才能够更深刻的去感觉它, 学生的这种能力提高了, 就会在正确的审美观念的指导下审视社会、对待人生。只有学生达到了这种升华的程度, 学生的审美理解力才不会“雾里看花”。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有两方面的基本任务:一是要引导学生学习, 借鉴前人创造的美的经验、美的语言、美的表现方法等, 形成自己合乎规范的听说读写能力;二是要借助优秀作品陶冶学生的情感, 用外在的美好事物塑造他们内在的美的心灵, 培养美的情操, 磨砺美的意志, 养成美的性格, 完善美的人性。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8

一.在阅读教学中奠定审美的基础

阅读课文, 是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 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阅读, 让学生在阅读中, 领会其审美教育的内涵。成功的泛读, 能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的语言, 使学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进入审美的情景之中。如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会产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二.在对比中体会形象美

只有深入地理解课文, 才能打好审美的基础, 而对比又是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美与丑的强烈对比, 不断在揣摩、理解中感受到美的形象。如《西门豹》这篇课文, 就有强烈的对比特点。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以西门豹和巫婆为代表的两种人和事进行比较分析,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各自在不同的角度上发表对美与丑的不同看法, 通过借鉴、比较, 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 什么是假、恶、丑,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对美丑的认识, 培养学生强烈的审美能力。

三.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

教师在教学中, 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 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 根据事物的发展, 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个写景的句子, 诗人融情于景, 借景抒情, 展现了深邃的艺术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 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 这样, 学生就可根据教师的点拨, 展开想象的翅膀, 体会这首诗的诗情画意;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 彩碟翩翩起舞, 百花散发着芬芳, 江面滚滚的波浪向东流去, 一叶扁舟借着长江之水, 一直漂到水天相接的地方, 最后消失了……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之中, 即使是不同程度的学生也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四.在推敲中欣赏语言美

(一) 推敲传神的词语

一般地说, 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词的传神, 它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课文《鸟的天堂》中作者写道:“那么多的绿叶, 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 不留一点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 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段话写得很生动, 其中的“堆”字用得特别传神, 它描绘了树叶一片挨着一片, 层层叠叠的情景, “明亮”一词形象地写出树叶的色彩明亮富有光泽, “颤动”一词把静态的树叶描绘得栩栩如生。这些词语我们如不引导学生认识琢磨, 就很难体会出文章所表达的美感。

(二) 欣赏优美的句子

散文在小学语文教材占有一定的比例, 每一篇散文都是一个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素材。如《桂林山水》这一课, 作者不仅用词十分传神, 而且句式也非常讲究, 在写出“山、水”这两段中, 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工整的排比, 琅琅上口的语感, 把水“静、清、绿”和山“奇、秀、险”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在教这类句子时, 我们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分析各分句之间的结构联系, 使学生充分回味其优美韵味, 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桂林山水秀丽多姿的强烈情感。

五.在诵读中体验情感美

怎样读课文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文中的情感美呢?一是范读。教师的范读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它能引发学生情感, 使学生→老师→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同时, 通过范读, 学生也会模仿教师的一些朗读技巧, 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二是自读, 听了范读后, 学生模仿自读, 去揣摩作者的情感, 使他们进一步受到文中的情感熏陶。三是引读, 对一些特殊的、说明问题有承接性和层次性的句、段, 通过引读, 能直接抒发作者与读者的真美情感。四是议读。通过评议朗读, 让学生自己体会怎样诵读更能体验文章的情感。

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9

一、感知古诗语言之美

古诗绝大多数是有格律的, 比如七言律诗7字一句, 全诗8句, 五言绝句5字一句, 全诗4句, 长短句 (词) 则格律更为丰富, 诗句还有韵脚要求。由于古诗严格讲究字数、句数的均衡、整齐, 严格讲究合辙押韵, 诵读起来自然就朗朗上口, 产生乐感, 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 均匀和谐的节奏美———这是古诗语言美的表现之一。此外, 古诗选词、炼句方面更是追求精美, 常常运用贴切的修辞手法, 使诗句臻于完美境界。比如, 骆宾王《鹅》中的“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杜甫《绝句》中“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等诗句, 两个形成工整对仗对句中, 无论是从词性看、从景物方位看, 还是从描写对象的色彩看, 都形成了一一对应关系, 其中第二例甚至周密至上下联系的两句中内含的“二级”修辞手法———夸张手法都相同, 真可谓美至极致。类似例子, 在古诗中俯拾皆是。有鉴于此, 教学古诗时, 应该引导学生好好诵读, 从有板有眼地读, 到有声有色地读, 通过诵读感知古诗语言的音韵之美;还应引导学生用心研读, 字斟句酌, 通过研读发现古诗语言的表达之妙。有了这样的感知和发现, 即便不再外加其他工夫, 学生对诗句妙处的体会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二、欣赏古诗景象之美

小学教材选编的古诗中, 相当数量的作品都是摹景状物的佳作, 它们绘声绘色, 情景交融, 在读者眼前展现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美不胜收的动人景象。在教学中, 要善于引导学生披文入境, 借助联想和想象, 再现诗句所描绘的种种景象, 进而在联想和想象的世界中欣赏这些景象。如在教学贺知章《咏柳》诗中“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一句, 应该引导学生想象出九九艳阳映照下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柳图”:高高的柳树好像是用绿色的玉石装饰成的, 千万条柔韧的柳枝, 好像是垂着的碧绿的丝带, 迎风轻动。在教学刘禹锡《望洞庭》一诗时, 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去“欣赏”这样的景象:夜幕降临, 静静的天空升起一轮明月, 月光倾泻在湖面, 轻纱似的, 增添了洞庭湖的神秘。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上没有一丝风, 水面平静得似一面没有磨过的镜子。远远望去, 君山碧绿如翡翠, 山点缀着水, 水环抱着山, 君山的影子倒映在水中, 就像是在白银似的盘子里放进的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如何引导联想和想象?笔者以为方法不一而足, 可以在教者入情入境的范读中展开, 可以在悦耳的音乐伴读中展开, 可以在闭目凝神的静听中展开, 也可以在直观生动的媒体演示中展开……无疑, 在想象的世界中, 学生看到了美, 也享受了美。

三、挖掘古诗意蕴之美

诗, 所以美, 就因为它的诗情画意, 就因为它的内涵深广;而很多古诗, 它的诗情画意, 它的深广内涵, 往往体现在它的形象“背后”隐含的深刻意蕴, 我们教学这类古诗, 应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需要, 引导学生透过表象, 领悟内含的意蕴。如教学《题西林壁》一诗, 对“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句, 首先当然是引导学生体会诗人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所获得的直观感受:“横看”, 是从正面观察, 庐山是雄伟奇特的大岭;“侧看”, 是从侧面观察, 庐山又成了高挺峻峭的山峰。“远”、“近”、“高”、“低”, 都是指诗人观察角度的变化, “各不同”则是庐山千姿百态的概括描述。在此基础上, 有必要适度启发学生领悟到:诗人不只是在表现庐山的姿态特征, 而且是在启示人们, 要站在不同角度观察, 才能真正认清事物的本来面目。再如教学《登鹳雀楼》一诗时, 对“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一句, 不只是让学生从观光角度去理解, 还应该启发学生发现其中蕴含的哲理:只有登得高, 才能看得远;人们在处理事情时, 一定要胸襟开阔, 目光远大, 不能井底之蛙, 不能鼠目寸光。

四、体验古诗情感之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大多是抒情诗, 有的是寓情于景, 有的是情景交融, 有的是直接抒情。吟咏这些古诗, 可以给人以情的感染、情的陶冶。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以情激情, 引导学生深刻体验, 具体感受作者的感情, 引起共鸣。如教《锄禾》一诗时, 启发学生想象农民在炎炎烈日之下劳动, 挥汗如雨的情景, 体会诗人同情和怜悯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受到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又如在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时, 引导学生明确这首诗抒发诗人做客他乡时对兄弟非常怀念的心情:“独在异乡为异客”中的两个“异”字突出了诗人举目无亲、形影相吊的处境和复杂心情;“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倍”字表达了诗人“思亲”之情的强烈;“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兄弟”、“遍”、“少”等则表现了兄弟们在远处团聚时思念诗人的情景, 亦即从另一角度突出诗人对兄弟的无限思念之情。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表情朗读, 可以使学生“目视其文, 耳醉其声, 心同其情”, 增强美感效应。

五、探求古诗心志之美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10

首先,要创造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

美需要情感为中介,教学需要情感为纽带,这种纽带应首先由教师抛向学生。即教师应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手段创造出一种有节奏、有形象既和谐又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气氛和情境。在这种生动活跃的教学气氛中,教学课题不再是抽象的条文,而成为一种被学生热爱的对象,使学生的思维进入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真正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体来说有以下三个步骤:

1、课文朗读先声夺人。

课文不是无情之物,课文愈好,思想感情愈强烈、愈真挚,要想有效地领会好课文的思想情感内涵,单单依靠他人讲解,分析说明是不行的,必须借助朗读体味。揣摩其内在意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达到先声夺人,以情感人的效果。朗读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在讲授柳永的词《雨霖铃》一课时,开篇即开始放录音带,录音带中那种依依不舍、缠绵悱恻、似泣如诉的背景音乐加上那凄楚、感伤情调,一下子把我们拉入一种悲凉、凄清的离别氛围中。那暮色的长亭、骤雨乍晴、寒蝉哀鸣等自然景物的渲染惹动离愁的情绪,揭开离别的场面,然后由景及人,一对恋人无心饯别、依依不舍,此时舟子偏又催发。“相看泪眼,无语凝噎”又细致地刻画了不忍分别而又不得不分别的情态。最后两句想到一叶扁舟起程之后,越行越远,周围只剩下沉沉暮霭,烟波千里不胜惆怅。“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出?杨柳岸晓风残月。”酒醒后将是天各一方,杨柳残月又令人添愁。“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又与何人说。”又推想久别期间的抑郁不欢情状,作家仕途的坎坷、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再加上自然景物的渲染,那别恨、那离愁、那感伤、那难言、那愁丝、那苦楚,“怎一个愁字了得”。作者的心理、忧伤描摹得丝丝入扣、令人沉醉。

2、感受入手,渐入情境。

语文课不同于鉴赏批评。有着自身的规律及要求,这就要求教者应善于捕捉信息,从感受入手,使学生直接入情入境。

《故乡的榕树》一文,是一篇抒发乡愁的佳作。文章由住所左边的两棵榕树,联想到故乡的榕树,由故乡的榕树联想到可爱的故乡和淳朴的故乡人。老榕树苍虬多筋的树干,使作者想到儿时的缤纷之梦,老榕树那世世代代讲不完的传说,勾起作者对亲人深深的思念和无限的情思。讲授本课时,先用思乡这个容易惹动人们情感的话题入手,引起同学们对家乡的回忆往事的思念,于此入题,一下子就引起同学们的共鸣。读着它,我们仿佛看到老祖母那慈祥的身影,听到了农人们那充满原野风味的粗犷小曲。感受到浓蔚的绿荫里飕飕的凉意……

故乡的榕树以无限的爱心庇护着故乡的人们,远离故乡的游子怎不怀念故乡的榕树……。“在神秘而恬静的气氛中,用心灵与天上微笑的星星交流。要是有月亮的夜晚,如水的月华给山野披上一层透明的轻纱,将一切变得不很真实,似梦境,似仙境。在睡意朦胧时,有嫦娥驾一片白云悄悄飞过,有桂花的清香自榕树枝头轻轻洒落,而桥下的流水静静地唱着甜蜜摇篮曲,催人在夜色温馨的抚摸中慢慢沉入梦乡……有时早上醒来,清露湿润了头发,感到凉飕飕的寒意,才发觉枕头不见了,探头往桥下一看,原来是掉到溪里,吸饱了水,涨鼓鼓的,搁浅在乱世滩上……”

文中的我与星星交谈、看嫦娥的清影、摇篮曲的甜蜜、朦胧的睡意,似梦境、似仙境,情思如泉、欲醉欲痴,这是怎样一幅诗化的意境啊!作者却又天外飞来一笔,一觉醒来,枕头却失落桥下溪水里,且吸饱了水,涨鼓鼓的,真是妙趣天成,令人叫绝。于极其平凡的生活琐事中,侵润着作者思乡的情感,让人怎不牵肠挂肚,魂牵梦萦。

3、适时点拨,把握内涵。

美的内涵丰富多彩。美的形式多种多样,好的课文不但有完美的形式,更有其内在的思想意识,因此教师应在阅读感受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适时点拔,使学生把握教材的内涵。

《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学生们可能一时搞不清文章的思路,抓不住文章的内涵,我就从鲁迅的性格,文章的社会背景方面加以适当的点拨,指出对方失掉的不是自信力,而是他信力,且发展着自欺力,接着通过证明“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而反驳对方的观点。鲁迅指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揭示出对方以反动统治阶级代替全体中国人的逻辑错误,指出失掉自信力的只是这“一部分”中国人,“倘若加以全体,那简直是诬蔑,”最后明确指出,要论中国人必须“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的铮铮誓言。文章不但思路清晰而且富有教育意义。

其次,要因材施教,寓教于乐。

即以教材为主线,充分挖掘课文内在的情感内容,使德育以情感为引导,智育以形象为先导,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感。

由于现行的教材所选课文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家佳作,其中除考虑到语文基础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知识性以外,许多课文本身就具有鉴赏价值,因此这就要求教育者首先必须具有丰富的鉴赏经验,在保证“传道授业解惑”的前提下,调动各种手段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应该指出的是中专语文课有其自身的目的性要求,因而也不可能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审美教育与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由点滴入手,见“缝”插针,从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中去了解什么是真正美的事物,什么是丑的事物,什么是积极健康的情感内容,潜移默化,寓教于乐。

三、多种媒体的运用。

作家将让其产生审美体验的世间万物,万般情感表现出来,内容包涵之广,情感体验之丰富,无所不及。这些我们都不可能一一真实体验,不可能同处作者的境界去感受。传统的教学媒体同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所兴起的电教媒体的结合发挥,给学生创设出了各种相同、相类似的情境,让学生更容易有真切的感觉去体验这一切。

1、语言的感染。

书面语言对于学生来说是平面静止的,而当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被人读出来时,便赋予了生命、情感。因此无论是教师的讲课还是录音的范读,那抑扬顿挫的声调,那喜怒哀乐的表情都是给学生一种情感的体验,审美的感受。如教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时,介绍完背景,放录音朗读时,播音员那抑扬顿挫、感情真挚的声音,使学生情绪激动起来,有的热泪盈眶,收到了思想教育和语言文字训练的最大效应。

2、图画、录像的感同深受。

“一切景语皆情语”。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老师边读,边随手画出那清峻、幽深的境界,很能触动审美情感,耐人寻味。诗人又把自己的情趣,人生的意义倾注在所描写的雪景中,让学生通过图片感受景、体验情,领悟冷峻、孤寂的美。

3、音乐创设情境,产生共鸣。

乐有情,语亦有情,让乐情带出语情,产生共鸣。古诗《春江花月夜》讲完诗的大致内容后,让学生听同名古曲,曲中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台、水深云际中所塑造的鲜明深动的音乐形象,展示的一幅幅妩媚诱人的画图,同诗中明月高悬、宇宙辽阔、江流婉转、月色迷朦的壮阔景色浑为一体,学生在乐中体会到语境、语情,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对学习古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四、注意课外的积累,美的创造。

浅议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11

一、加强朗读,诱发通感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过程就是学生审美接受过程。从接受美学观点来看,审美过程的第一步是审美直觉。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首先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唤起学生的审美直觉。文学形象由语言文字构成,故直接呈现于读者面前的只是一些文字符号,不是事物形象本身。要使语言文字具有审美意义,朗读的作用不可小觑。朗读对于语文教学的审美过程来说,是一个不可少的环节。20世纪初,叶圣陶、朱自清等先生也特别欣赏和推崇朗读这种吟诵方式。叶圣陶先生说过:“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朗读是学生感知教材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进入作品的桥梁。一篇文章,特别诗歌散文,都有其鲜明的节奏和优美的语调。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足够引起学生强烈的注意力和情感反应,唤起学生的想象,引起学生情感中真善美的共鸣,达到学生与作者,与文本对话,心灵相通的境界。新教材中有许多美文,而且在课前都温馨地提示读者,有感情地去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优美的语句。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读,美感才能更好地奔涌而来,学生才能更好地得情感审美体验。

二、设置情境,激发情感

情感是审美心理最活跃的因素。审美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的感染性和陶冶性,语文美育要靠感情的“渗透”意象“润泽”。老师的作用就在于为学生对课文的感知和体验创设一种情境,指出一种导向,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一篇完整独立的文章。“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每篇文章都会营造一定的情境和气氛,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就要创设和文章基调相一致的情境氛围,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受到情感的熏陶,陶冶情操,提升美感。如〈〈安塞腰鼓〉〉的教学,我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利用视频设置音乐、图像情景,结合运用优美生动的语言讲述,使安塞腰鼓的热烈、豪放的场面活现在我们眼前,感受到安塞腰鼓铿锵的气势带给我们力量的奔腾,生命的升华。再配上丰富的表情动作,饱含激情的语言,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思维活跃,妙语连珠,在想象的美好世界里任意驰骋、流连忘返。

三、披文入情,激发想象

语言是作家与读者之间交流思想情感的桥梁。作家依赖语言把自己的情思输入作品,读者依赖语言从作品中感悟作家的情思,这就是所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言为心声,语言是思想的直接显示,语文教学必须凭借作品语言来进行。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通过对作品语言意义和情感的剖析,使学生感知语言形象美、内涵美、思想美,借助联想和想象,再现作品的意境,感受其意蕴美,从而运用文章健康与深刻的思想来陶冶自己的情感。想象在审美心理中有特殊的重要性,黑格尔曾称它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叶圣陶也说“要鉴赏文艺,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所以在语文教学的情感审美过程中,必须细细品读那字字珠玑、声情并茂的文章,凭借语言的中介就会把间接形象呈现在自己的脑海中,再在这基础上产生对先前的合理的新表象,才能使审美情感趋于深层。“在审美过程中情感因素常常充当感知和想象的动力,”而“想象作为意象构成的动态过程,也抒发着诗人的情感,融合着诗人的理性思索。”我们只有认真品词析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想象,才能深刻理解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才能体会到文中美的存在。

四、创设氛围,开发美感

为了让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开发,审美心理得以发展和强化,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民主、平等、自由、生动、和谐的课堂气氛,形成乐学的环境。那么如何创设生动和谐的课堂气氛呢?首先,老师要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中。教师的情感包括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对教学倾注的热情,体验教学内容的确切及教师心情的激动愉快等。学生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潜能和创造性才得以发挥。语文教学是语言教学,教师优化教学语言也很重要。因此,语文教师要加强语言训练,努力使自己的语言规范、准确,既有科学之美,又有艺术之美。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还必须用自己富有的审美创造力感染学生,使他们不仅能提高审美感知力,鉴赏力,而且会自觉培养审美创造力。我们教师要积极肯定和赞赏学生审美的独到之见、创作的标新立异和精巧构思,这样就能让学生迸发出审美创造力的绚丽火花。

还有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从生活中开发美、赏识美。积极开展课外审美活动,如成立兴趣习作小组、读书会、演讲比赛、辩论大赛,举行语文课本剧演出等,让学生在审美实践中提升审美能力,增强语文的学习兴趣,提高文化品位,让语文的学习生活丰富而多彩。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美育,既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又净化了学生心灵,陶冶情操,培养造就具有追求美、鉴赏美、创造美的一代新人。教书育人,让学生学会“读书做人”。这正是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总之,语文审美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挖掘教材中的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造就具有追求美、鉴赏美、创造美的一代新人,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的素质教育。

略论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12

首先,这是由审美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教育学认为,无论是自然形态的审美对象,还是社会形态的审美对象,都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的特点。就是通过美的具体的、鲜明的形象感染人,引起人的美感共鸣;也是通过美的事物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从而使人们心理上产生感受,情感上产生共鸣,性情上得到陶冶。总之,审美教育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并激励着人们去行动。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美育不仅能让人感受美,而且能驱使人追求美、创造美,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并坚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实现美的追求。

其次,这也是由非智力因素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加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由先天遗传决定,而非智力因素则主要由后天“习得”决定,优化非智力因素更有赖于后天的培养。中国古代有句名言:“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意思是说,不是不会做,而是不肯做。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能不能干,而非智力因素不仅决定一个人肯不肯干,而且决定着其是以积极的方式还是以消极的方式,是以坚韧不拔的方式还是以畏却退缩、望而生畏的方式,是以勤劳的方式还是以懒惰的方式去干,这就要求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而要使学生想学,积极主动地学习,以顽强的意志攀登科学的高峰,就必须从美入手,从情入手,用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感染他,以真情实感打动他。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人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

二、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宝库

中学历史教材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因素,若“汉魏之文苑、晋之清淡、南北朝以后之书画与雕刻、唐之诗、五代以后之词、元以后之小说与剧本,以及历代著名之建筑与各种美术工艺品,无不于教育之中行其美育之作用”。“历史学上各时代伟大与都雅之人物、事迹,无不于智育之中,含美育之原素”。史之所存,美之所在,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宝库。这些具体、鲜明的美的形象不仅能感染学生,激发其对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而且能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行打下基础。

三、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优化非智力因素的现实作用

1.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指人力求接触、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爱好活动的意识倾向。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历史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审美因素极为广泛:讲述红军长征时一首《七律·长征》的吟诵;讲述文艺复兴时一幅《蒙娜丽莎》的赏鉴;讲述巴黎公社时一曲《国际歌》的播放;讲述鸦片战争时一部《林则徐》的放映……这些众多的审美因素,一旦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体现,就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

2. 培养学生高尚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这一活动,并使之朝向某一目标进行,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一种内部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愿望、动机的源泉———就在于儿童脑力劳动的特点本身,在于思维的感情色彩,在于美的感受。”可见崇高的、美的形象对学生高尚的学习动机的培养的重要性。历史教材中,从“匈奴未灭,何以家还”的霍去病,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从顾炎武“天下兴亡、匹无有责”的报国赤诚,到谭嗣同“甘愿为变法而喋血”的壮美情怀;尤其是“五四”以来,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千万革命者,历尽困苦、艰辛和磨难,为中国人民留下了的惊天动地的不朽诗篇……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动,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一种心理过程。发展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一个人完善个人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意志品质不仅对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达到人生目标有帮助,而且对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很有意义。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曾说:“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历史教材中,具备坚强意志的美的形象比比皆是:从手执汉节十九年不降的苏武,到出生入死六次东渡的鉴真;从布鲁诺坚持日心说,虽被宗教裁判所监禁七年而毫不动摇,到司马迁踏遍全国各地,历尽十年艰辛,虽受腐刑但矢志不渝,最终写成《史记》……他们闪光的心灵,不朽的人生,不仅使学生受到强烈的美的陶冶,而且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畏困难争取成功的坚强的意志品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青年时代,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比任何时期都更多地同道德高尚的言行的追求结合在一起。”

4.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或对象所持态度的体验。良好的高尚的情感是推动一个人走上成才之路的重要因素,良好的、高尚的情感的培养,决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的教育。假如在言语旁边没有艺术的话,无论什么样的道德训诫都不能够在年轻人的心灵里培养出良好的、高尚的情感来。“感人者莫先乎情”,审美教育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美能感人,美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中华民族悠悠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史,可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的情感;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革的美的规律,可增强学生的时代紧迫感和振兴中华的崇高责任感;历史上风云人物、民族英雄的惊天伟绩,可激发学生刻苦学习、追求真理、报效祖国的情感。

总之,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切实加强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为培养他们的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打下基础,对于中学生思想观念的升华,情感、意志的磨练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优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其早日成才。

摘要:本文从审美教育是优化非智力因素的重要途径、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宝库、审美教育对优化非智力因素的现实作用三个方面论述了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关键词:历史教学,审美教育,途径,教材,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庆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6, (02) .

[2]廖全明, 张莉.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的模式及存在的问题[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6, (01) .

[3]王菊芳.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02) .

上一篇:公路旧桥改造管理下一篇:质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