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的审美教育

2024-10-15

英语教学的审美教育(共12篇)

英语教学的审美教育 篇1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 离开了课堂教学谈教育会显得苍白无华。因此, 农村小学审美教育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审美化。课堂教学审美化是认知活动和审美活动的有机结合, 它要求教师用美的方式来优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使学生快乐地掌握知识、发展情感、锻炼意志、训练技能, 获得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教学目标和谐美

教学目标和谐美, 就是要求教学目标必须从知、情、意、技、能等方面全面计划, 考虑各个方面互相联系、促进、制约的关系, 把学生的发展方向定位在和谐上。在制订教学目标的同时, 寻求实现目标的最佳切入口。例如:在教学《长城》这篇课文时, 班里没有一个孩子目睹过长城的风貌, 我只能让他们先看课文插图, 看清城墙顶上的方砖、边沿的垛子等, 然后闭上眼睛幻想自己就站在长城上, 脚下踏着方砖, 手扶垛子……结果有一部分孩子兴奋地叫着:我感受到了长城!

二、教学内容形象美

教学内容形象美就是在教学中把各种美的形象展示出来, 使学生在审视、感受、理解、再造美的过程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一) 揭示美

美就像空气一样包围着我们, 生活中处处都是美, 到处都能挖掘出美的体验。

1.自然美

自然美蕴藏于大自然中, 只要我们面对大自然, 感受大自然, 就可以受到自然美的教育。农村小学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学生一眼可以望到绿油油的麦田, 成片的树林, 红通通的苹果……竖起耳朵就能听见青蛙练声, 小鸟歌唱……只要眼睛看看, 耳朵听听, 就会浑身舒服、精神焕发。任教多年来, 我带学生看过日出日落, 春天踏青, 秋天秋游, 冬天打雪仗, 我尽量引导学生用美的眼光看自然, 我发现学生和我一样, 太爱大自然了——因为她的博大魅力实在是非语言能表达的。

2.社会美

人是社会的动物, 生活于社会当中, 哪里有人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哪里就能展现出人的创造力, 展现出五彩缤纷的社会美。所以, 社会美对人的教育和影响, 就非常之大。我给学生讲天马的故事, 引导学生感悟天马的魅力, 领学生游览海藏寺, 领会其浓厚的寺庙文化, 和学生去雷台游玩, 了解其历史文化……

3.艺术美

一个人的精神面貌, 对现实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都与他所喜爱的艺术是分不开的。小学各科都是艺术美的很好载体, 但教师要适时的点拨, 给学生创造感受美的氛围。例如小学语文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蕴涵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凝聚了作者的美学要求和人生体验。巴金的《海上日出》这篇文章, 就包含了很多的美:大自然的壮美, 语言文字的优美, 思想境界的超凡脱俗, 都融在字里行间。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如沐春风, 不知不觉地受到陶冶, 从而受到了美的教育。

(二) 理解美

理解美的过程, 是对教学内容中的形象美通过看、触和大脑思维感知、分析、欣赏的全过程。我们通过对一篇文章、一部电影、一首歌曲、一个事件的感受后, 观察一下学生的内心思想有没有被感染、被触动?紧接着我们对感受对象进行挖掘、进行美丑对比分析, 指出其中我们喜欢哪些人和事物, 这样, 学生就知道向美的人和事物学习, 剔除思想中自私卑小的一面。无形中, 学生对生活中的一切就会有自己独特而正确的审美观, 自然地也就理解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美。

(三) 创造美

创造是学习的升华, 有了创造, 才会有质的飞跃。我在面对学生时, 尽量鼓励学生发展自身的美。发现室内外卫生整洁, 及时肯定是美的;漂亮的书写, 及时肯定是美的;帮助了同学、做了好人好事等我都会及时给予肯定。结果, 我惊喜地发现, 学生创造出了惊人的美。他们在“谁是小能手”台上创造出了一幅幅美丽的画, 一段段稚嫩但很美的文字, 充分展示着自己的内心世界, 诉说着心地的感受, 我都不禁被他们感染了, 多美的孩子们啊!

三、教学方法艺术美

教学方法若能与艺术完美结合, 就可以让学生愉快、喜悦、陶醉。

(一) 形象直观法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采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具体可感的形象, 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 把学生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形象直观法, 一是借助挂图、模型、实物、电脑等, 使认知活动从平面走向立体, 从无声走向有声, 从苍白走向多彩, 从而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 激起学生爱美的强烈欲望。二是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激发形象思维, 使认识更清晰、更透彻、思维更具创造性。

(二) 情绪感染法

儿童天真活泼、感情丰富。审美教育是情感教育, 情感是发自内心的, 要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学校的规章制度等像水中盐, 花中蜜一样融会在教师美好的心灵中, 在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中让学生自觉的领悟。审美教育就是一种爱的教育。在课堂上, 对学生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赞成的微笑、一句肯定的话语, 都会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的师生情, 感悟到师生间双边活动的美, 从而达到非语言可以表达和交流的内心情感活动。

(三) 情景表演法

情景表演可以加深认知活动, 将认知推向创造阶段, 实现知、情、意、技、能等方面的整体性教育功能。在教学童话课文时, 我让学生在课堂上即兴表演勤劳的小蜜蜂、聪明的小猴子、凶恶的大灰狼……学生在情景表演中既激发了求知的欲望, 又获得内心深处的体验。总之, 审美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 把审美教育贯穿在课堂教学之中, 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坚持不懈地努力。

英语教学的审美教育 篇2

摘要: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离不开审美教育。语文更是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语文教师应如何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那些被选入教材的古诗词,语言美、画面美和情感美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和永恒的艺术生命力。我们对古诗词的学习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艺术活动。关键词:古诗词教学 审美教育

语言美

画面美

情感美 引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将审美教育提到了突出的位置,指出“语文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那么,语文教师应如何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认为,借助古诗词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失为一条便捷的途径,也是一种极有效的方法。

中国诗歌,尤其是那些被选入教材的古诗词,大多是千古流传的名篇,文质兼美,本身就具有不朽的审美价值和永恒的艺术生命力。我们对古诗词的学习过程,就是一种审美的艺术活动。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往往很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那么,如何借助古诗词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美的感染,美的熏陶呢?我在十几年的古诗词教学中,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品析字词,感知诗词的语言美

诗词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的重要特征,是诗词语言的高度凝练性。诗词语言十分富有表现力,往往“以一当十”,力求“一字传神”。像我们熟知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就是如此。

诗词教学时要重视诗歌字词的品析,感知诗词语言独特的美。如杜甫笔下的《绝句》中的“窗含西岭千秋雪”,一个“含”字,若一般写来,用“外”也能讲得通。通过进行对比品析,方知“含”字用得妙,妙在它把诗人所站的位置点出来,原来诗人是在屋子里从窗户内向外瞧的,这个“含”字,不仅含住了西岭千秋雪,而且把上述全部景物尽收眼底,便显得一切都是从诗人眼中出发的,避开了正面写人。又如《江畔独步寻花》开头两句中的“满”和“压”写出花开得多,把小路都遮住了,把花枝压得弯下了腰。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深一层的品析:“满”体现了大地锦绣、春色四溢的景象,“压”让人感受到春的勃勃生机,春的奋发精神。诗人把静态的花写活了,从中让学生体会诗人炼字、炼句的匠心独运,潜移默化地感知语言美。

中国古诗词,特别注重押韵,又富有节奏感,有着音韵和谐,节奏鲜明的音乐美。节奏感也是诗词语言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双重功能:一是使声音的刺激具有规律性,读起来有一种舒适感,便于大脑吸收语言信息,使古诗词易于被记住;二是以一定的节奏表达一定的情感。诗词节奏鲜明,韵律和谐,通过反复诵读,有助于体会感情,进入诗词的意境。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名句,“倍思亲”读的速度可慢些,语调要深沉些,以传达出诗人强烈的思亲之情。“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少一人”则要读得更慢些,声音要显得平缓深沉,似传达出诗人的遗憾惋惜之情。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诗词节奏的规律,去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声情并茂的节奏和韵律,做到“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这样,就会使静止的画面与声音形象融为一体,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了情感共鸣,活跃了思维,激发了情绪,并能借助声觉形象,深刻体验到藏匿诗中的那份细腻纯美的情感,达到美的内化。

诗词的音韵之美,靠吟诵才能感受得到。学生通过吟诵感受得到的古诗词的音韵之美,语言之美,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美的熏陶。

二、进入意境,欣赏诗词的画面美

画家用线条、颜色描摹风采,而诗词则是用语言绘色绘形。王维是被苏轼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大诗人。他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我看到了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一个“大”字,形象描绘出边疆沙漠的荒凉与浩瀚,那里宽阔无边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下面一个“直”字则表现出了他的劲拔和坚毅之美。那荒漠上没有任何山峦林木,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得用“长”来形容才算准确。另外,落日本来给人是一种凄楚苍凉的印象,而在此处诗人却把它写“圆”了,便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诗人不仅实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还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到广阔的自然环境中去,正如王国维所评价的那样,这是“千古壮观”的名句。当然古人说:“诗中有画”。不仅指王维的诗,中国古诗词大多如此。所以,诗词不但要吟诵,还要联想和想象。没有联想和想象,古诗词中的干瘪的文字符号就不能转化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

例如学习唐王之涣的《登鹳鹊楼》,我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眼前仿佛看到:夕阳依山而落,余霞满天。黄河水滚滚东流,映着晚霞的金波粼粼,如铺天扯地的闪着金光的万里长练。一位诗人登高远眺,却无论如何也望不到河的尽头。这幅幅画面在学生的联想与想象中构成,好像电影银幕上的镜头一样,在眼前一一展开。学习唐代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暮雪纷纷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通过联想和想象,学生仿佛看到了北国茫茫的雪地上一面红艳艳的旗帜,红白相映,美艳之极。古诗词表现的这种绘画中的色彩之美,深深地打动了学生,让学生得到了美妙的审美愉悦与享受。当然诗词中写景状物的诗,更是为我们展示一幅色彩明丽、清新隽永的画面。现在的课本都为古诗词配了一幅图,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功能,为学生创设一个鲜明生动、充满诗情画意的情境,强化学生的感知过程。进行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注意推敲品味,了解作者所创设的情境,借助视频和插图,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调动各种感官,去体会古典诗词的图画美。如教学杜牧的《山行》时,我让学生观看视频,视频中展现的是一幅醉人的秋天山色画,山路、人家、白云、红叶,这些色彩斑斓的景物交相辉映,美不胜收,令人目不暇接。学生通过视觉感知,去感受画面之美,从而置身于古诗描写的意境之中,与诗词相互印证,以此获得美感的愉悦,进而欣赏诗词的画面美。

三、展开想象,体验诗词的情感美

《诗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以言志,情感是诗的灵魂。叶圣陶先生对古诗教学曾有过精辟的见解:“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展开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点一二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需要繁复冗长的讲说。”

因此诗词教学中,要由景引情,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情景之中,体验诗人的情感。如教《游园不值》,可引导学生想象园中的春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春天想象成可爱的、调皮的精灵,它活蹦乱跳,向四面八方伸展,它要冲破一切束缚。而那枝出墙的红杏,便是春色的象征,它要向大千世界炫耀春色,报告春的消息。又如杜牧的《江南春》一诗,句句写景,句句含情。特别是最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看似写景,实则抒情,具有一定的讽喻意义。诗人静听鸟啼,亿古思今,抒发了对晚唐统治者迷信佛教的不满。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再现诗的画面:莺歌燕舞,花红柳绿,水村山郭,楼台烟雨。通过体会诗中“多少”一词的感情色彩,把握诗人感伤时事,忧国忧民的情感。

每一首诗词中都蕴含了作者真切的情感,不同的诗词,抒发了作者不同的情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丰富多彩的想象,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复杂丰富的情感。

如《天净沙·秋思》,这篇小令短短二十八个字: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使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大胆想象,反复诵读,继而体会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再如学习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学生通多诵读,切身感受到了词人杀敌报国的豪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情;杜甫的《茅草为秋之所破歌》里描写了诗人本身的痛苦,但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他也不是仅仅因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而失眠、而大声疾呼,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教学时请学生置身于杜甫的那个特殊情境中,诵读时展开想象,把自己当做杜甫,进而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

总之,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古典诗词的教育审美功能,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的心灵在对语言美、画面美、意境美的领悟中受到美的熏陶。参考文献:

《语文建设》2011年7.8期 2008年5期

美术教学的审美教育 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生审美能力;道德情操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9-068-01

美术课不是审美教育的全部,但它是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直观。只有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美好行为和素养,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和心灵,有了美好的心灵和艺术情感,就不难画出具有没有美好意境的作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素质,真正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审美素质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怎么样才能学生拥有较好的专业修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本身要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积极地的审美意识,并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是我们教师必备的基本功。那么如何进行审美教育呢?

一、形式美感的培养

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无不依赖形式而存在。学生接触美术,首先接触美术的审美形式,亦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质感、色彩、肌理等。面对自然界的各种美好事物,也总是首先接触如山势的高达雄伟、溪水的弯曲流转、花卉的艳丽妩媚等。学生们通过这些形式美的感受,构成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但这些审美形式不一定一开始就能成为每个学生的感知对象。所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力能力,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在美术课的最初阶段,往往首先去引导学生去认识线条的魅力。在素描和西画中,线条不仅用来勾画轮廓,而且是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和质感的造型因素。在课堂中则通过临摹优秀素描作品和写生,来培养学生对这一造型因素的感受和表现能力。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每个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一般人只分辨红、橙、黄、绿、青、紫、黑白等简单的色彩,而画家和经过绘画训练的人就能变现出事物的丰富色彩的的色彩变化与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美术课中我们通过讲解、观察、练习,使学生懂得色彩的一般知识和调配方法,培养他们对色彩的观察分析能力。进而掌握这一造型语言。在图案课里,则让学生了解诸如均衡、对比、统一、变化、节奏、韵律等形式法则,并通过图案组织规律的训练,系统地了解和初步掌握造型艺术的形式美规律。

二、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审美能力

学生在美术作业中,只顾机械地盲目地临摹作品,写生时照搬实物,不懂得作品为何美,美在哪里,不能正确理解和评价作品,也不会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评价只存在感官认识,至于作品的内涵意境都不能理会。或者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就是审美教育的范畴,需要老师平时在美术课中多引导学生分析,评价作品,师生互动讨论美的规律,从绘画中的构图,点、线、面,黑、白、灰,空间,色彩及工艺设计中的形式美的基本规律等美术语言方面去分析作品。让学生审视美,感悟美,捕捉美,方能表达美,而不是照葫芦画瓢。在作业评价中中,把学生的作业贴出来,然后大家一起评价,从不同的角度挖掘作品的内涵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趣。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审美就是发现,发现就可以创造。审美活动就是发现——想象——再创造的过程。艺术的灵魂就是创造,多的去规范与约束,对于艺术就是一种抹杀,在压制对学生审美教育,很难想象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老师在教学时,要多营造美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范围中,放松心情去想象和创造画作。

2、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的选择上可以依据美育原理有创新,突出新意,以美得原则美的形式吸引感染学生,调动其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没美、领悟美、创造美。法国大雕塑家罗丹有一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就是身在美中不知美。由此可见如果不加强审美的修养,我们就很难真正与艺术家们有共同的语言,也就无法走进艺术的的天地,创造属于自己的佳作。

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在生活中,我们很多学生穿着打扮不得要领,流于庸俗,正值青春年少,却穿着与身份极不相称的低腰裤吊带装,浓妆艳抹,而且屡禁不止,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承担当起这份责任,把审美教育渗化在在每堂课中,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强调美不但体现在美术作品中,更在生活中,符合大众审美要求的即为美,符合身份穿着即为美。那种彰显个性,不入流的打扮与我们的审美情趣是相违背的。古人说“内有诗书气自华”就是强调多读书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气质与修养,自然会楚楚动人。往往美术老师的言谈举止很有带动性,很能影响学生,比那种单纯的道德说教更有效果。我们要让学美术的那些“通病陋习”,如不礼貌“出口成脏”“乱丢乱甩”不讲卫生等,有的说搞美术的人就是不修边幅,这是不正确的,这其实是一个人的习惯和修养的问题。

谈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4

关键词:英语教学,审美教育

一、审美教育在教学中的意义

《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提出:“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把审美情趣列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 这是初中英语教育的美育任务在新课程培养目标上的体现。也就是说, 英语课程在美育方面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法国艺术家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教师要充分发现和挖掘美的因素, 并引导学生去品赏美。这样, 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 而且对于陶冶学生情操, 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在英语教材中挖掘美育内容

1.“崇高美”的挖掘与教育。

现行的中学英语牛津教材不仅语言规范简练、鲜活优美、生动形象, 而且内容丰富, 思想性强。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深入地挖掘英雄人物的崇高美, 让学生深刻地领会, 受到情感上的陶冶, 从而净化学生的灵魂。如在9B Unit 4 Great people的Main task中, 叙述了特雷莎修女从12岁起, 直到87岁去世, 从来不为自己而只为受苦受难的人活着。她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 但她这种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将一直激励着我们。教学时, 教师可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 接着通过对第四段的重点分析, 感知她的经历, 体验她的感受。当她看到许多人在宗教冲突中受伤、死去;看到贫民窟的平民过着饥寒交迫、贫病交加、孤独忧郁的生活时, 她心中深受责备。于是, 她决定要把一切都献给穷人、病人、孤儿、孤独者、无家可归者和垂死临终者, 而后引导学生领悟她崇高的精神境界:特蕾莎修女以博爱的精神, 来关注着贫穷的人, 使他们感受到尊重、关怀和爱。最后, 结合歌曲, 通过感情朗读品味这崇高的美感。她将永远因为把她的一生致力于照顾贫困的人而被记住。她是一个为了别人可以放弃一切的善良的人。让学生在朗读中受到熏陶, 树立这种学习崇高美的理想, 塑造美的心灵。

2.“优美”的挖掘与教育。

“优美”作为美的一种形态, 表现得较为和谐、宁静和秀雅。从争奇斗艳的奇花异草, 到秀丽多姿的自然风光, 都呈现出优美的姿态, 它能给人予轻松、愉快和心旷神怡的感受。通过挖掘和领略教材中所描绘的优美姿态, 不仅使学生得到美的欣赏, 还可以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在9B Unit 3的Reading中, 介绍了北京的颐和园。在第四段中, 通过文章中的词句:

In the north-west of Beijing is the Summer Palace.It is a famous Chinese-style garden built in a natural landscape.It consists mainly of a hil and a man-made lake, with bridges, pagodas and halls all over the area.不仅让学生知道颐和园是借周围的山水环境和人工合成的中国式园林, 而且让学生领略到昆明湖湖水荡漾、烟波浩渺, 万寿山上绿草茵茵, 点缀着楼台亭阁。登临山顶, 俯瞰远近, 山清水秀, 阁耸廊回, 金碧辉映, 满目皆景, 处处入画的美景。

3.“形式美”的挖掘与教育。

形式美法则主要有对称、均衡、比例、对比、调和等。英语的字、词、句、篇中可以发现一些形式美的因素。如整篇文章都用英语写出来的单纯美, 连词连接两个部分呈现的对称均衡美, 状语不同的位置造成的调和对比美, 倒装句、主从复合句的比例美, 还有语音语调的节奏韵律美, 谚语的凝练美、典型美, 助动词与主语的性与数和谓语的时态语态三者互相呼应的错综美等。

三、在日常教学中实施美育

1. 通过诵读感知美。

诵读作为审美教育的起点, 其作用是唤起学生的审美注意, 研读作为审美教育的关键, 则是要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我们教师在带领学生研读课文时可对学生进行文章思路教学, 引导学生到文章的深层里去, 不但要让学生知道文意, 还要让学生知道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对课文中蕴含的美加以阐释和点拨, 转化为学生能体味到的美, 让学生的感情同作者的感情, 得到沟通、交流、撞击, 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 让学生感受美、理解美和评价美的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2. 使用媒体感受形象美。

恰到好处地运用媒体, 能开拓学生的视听, 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 变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各种媒体运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受器官, 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来。在上9B Unit 1的Moving to Mars时, 用多媒体先向学生展示了在太空中旋转的美丽的蓝色星球———地球, 再展示地球上的青山绿水的优美景色, 然后接着看到的却是拥挤的人群和喷吐着黑色气体的烟囱, 学生感到可惜。通过这些画面, 学生能够形象地看到由于人类的行为, 已经给地球带来了很大的破坏和影响。这样, 一方面, 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内容“火星上的生活”感兴趣;另一方面, 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地球上的环境正日益遭到破坏, 我们一定要尽力去保护我们的家园。

3. 设计板书体现和谐美。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一门艺术, 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板书的构思和板书中的文字, 色彩, 结构等内容的巧妙布局能给人均衡匀称的感觉。当它们浑然一体的时候, 便成了一首精美的诗、一幅赏心悦目的画。在9A Unit 4的听力课中, 听完文章要完成关于材料中三位不同学生所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最不喜欢的电视节目及其原因、最喜欢的节目的名称、每天看电视所花的时间这些问题。我就在黑板上画了一张表格, 并用三种不同颜色的粉笔来标出三位学生的情况。 (见附表)

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清楚地看到答案, 而且还能感到一种整齐和平衡的美。

英语教学是美的, 它的美是教材与教师集中的艺术体现, 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去渗透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趣味和美的创造, 使教学本身成为审美的对象, 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欣赏美、体验美, 在学习知识、获得能力的过程中伴随着教学艺术美的享受, 从而具有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最终在审美中完成人格塑造。

参考文献

[1]闫承利.素质教育课堂优化策略.教学科学出版社, 2001.

浅谈地理教学的审美教育 篇5

一、地理教学实施美育的意义

目前,许多学校对地理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把地理列为“副科”,压缩地理上课的课时,而学生以为地理课可有可无,学无兴趣,成绩低下,一个高中毕业生走向社会或者考上大学,甚至东南西北都无法分清,真正的教学有效性、培养能力,根本无从谈起,使地理教学深深陷入困境。在这种情况下,若能够挖掘地理教材中美学的因素,坚持以美育人,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则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持久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接受地理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终生为保护、美化人类的环境作不懈的努力。

二、地理教学实施美育的优势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有丰富多彩的知识内容,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三种审美对象都具备,这为地理教学实施美育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地理教材涉及大量有关大自然方面的知识,而大自然是美育取之不竭的“宝库”,有大量丰富生动的自然美的素材。自然美具有形式上的多样性,空间上的普遍性和时间上的稳定性,能从形象和整体上给人以无限丰富的欣赏和感受,使人产生联想和情感活动,从而获得美感。例如,被誉为“大自然宫殿”的阿尔卑斯山,被称为“贝多芬交响曲”维多利亚大瀑布,幽深曲折的挪威峡湾,南极和北极的`极昼极夜;我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东北大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内蒙古草原,奇秀甲天下的桂林山水,“鱼米之乡”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绿洲片片、葡萄串串的西北荒漠。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奇丽美景处处可见,这些具有生动性、具体性和直观性的巧夺天工的自然物,从形象到整体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地理教材同时也介绍有关社会经济的人文地理知识,有丰富的艺术美和社会美的美育素材。艺术美和社会美是人们创造性劳动的产物,与普通的自然美比较,往往更高级,更富有情感性和思想性。教材中人类智慧的结晶有许多内容,如埃及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法国巴黎的凯旋门、埃菲尔铁塔,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水城”威尼斯,湖光山色、浑为一体的“世界公园”日内瓦城;我国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甘肃的敦煌莫高窟,古代著名的工程建设万里长城,都江堰水利工程,现代的“南水北调”和“长江三峡”工程等。这些劳动人民和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具有强烈的艺术和思想感染力。

因此,地理教学中的美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一片地理教学等待开发的肥沃土壤,在地理素质教育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和效果。

三、地理教学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美育的重要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以情感交流为纽带,用美的事物去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共鸣,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目的。这种感情教育容易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产生广泛深刻持久的影响。如何才能取得好的美育效果呢?

1.教学语言生动形象,体现“语言美”。学生的生活空间有限,对许多地理事物缺乏感性认识,一些教材内容也因此变得索然无味。教师可对一些自然、人文景观的迷人风光、异域民族的独特风情,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描述,做到情真意切,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如见其物,如闻其声,得到艺术美的享受。例如,学习北美洲的“五大湖”时,用“姐妹五个手拉着手,最小的一个有一支辫子甩到了大西洋”来形象描述五大湖,从而体现地理教学的“语言美”。

2.巧用文学语言,体现“文学美”。审美与文学素养密切相关。文学作品中常描写某种地理现象,适当地引用文学作品诗句,来描述和讲解地理事物和现象,可寓地理知识于文学艺术享受之中。如学习气候的垂直变化时,可引用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这些带有强烈文学色彩的语言,文字优美,构思巧妙,富有情景,使人产生美感,体现了地理教学的“文学美”。

3.将地理知识形象化,体现“形象美”。一切美的事物都是具体可感的形象。人们在欣赏各种事物而产生美感的时候,总是从直觉的形象开始的。地理教学应注意形象思维,把抽象概念和枯燥刻板的知识形象化,使学生仿佛处在地理事物形成、发展的环境中。例如,在“中国行政区划”一节的教学时,要求学生反复查图,仔细观察各省(区)的轮廓图,联想生活中的实物图形。祖国版图轮廓像一只报晓的雄鸡,傲视东方,东北三省是雄鸡的头,新疆、西藏是雄鸡的尾巴,台湾岛、海南岛是雄鸡的脚等。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美感,学生有了丰富的想象能力又可以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体现了地理教学的“形象美”。

4.运用黑板图、板书和地图教具,体现“艺术美”。经常运用地图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特点和独特风格。在地理教学实践中,黑板图、板书以及各种地图等教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教师用熟练的技巧、简易的笔法,把复杂的地理事物迅速绘成简略的黑板图,使静止的地图具有“动感”,使原来死的“哑图”变成“会说话的活图”,同时运用粉笔的色彩和谐搭配,颜色美观,具有较强的表现力,体现了色彩美和整体美。例如,在学习“长江”一节时,教师在黑板上先用白色粉笔画出长江干流形如不规则的“W”状的草图,然后边讲边画它的发源山地、注入的海洋,用蓝色粉笔把支流和湖泊画上去。这样,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能体现地理教学的“艺术美”。

5.树立正确的人地观,体现“行为美”。自然环境的“人化”,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工业“三废”以及生活废弃物对大气、水的污染,使人类共同生活的地球发出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警报。教师通过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实例,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的迫切性,唤醒其忧患意识,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爱护地球,爱护我们的家园”等环境道德价值观,引导学生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宣传和实践中去,为美化环境而努力,体现地理教学的“行为美”。

小说教学的审美教育策略初探 篇6

但是,现状是不少教师习惯于采用传统的手段来进行小说的教学,没有充分发挥小说的审美教育功能。具体表现为:划分部分、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色等活动成了小说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小说内容被概念化、被肢解,阅读变得缺乏美感;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审美主体性被轻视;忽略了课外阅读作用,没有把小说教学的审美鉴赏从课内引向课外。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传统教学法很明显的毛病,就是没有向学生展示艺术的,也只有艺术才具有的那些宝藏。”0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文教师必须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小说的审美教育功能,让学生通过小说知人事,懂社会,提高审美的能力,具有雅致的情怀。

一、从小说语言切入,提升审美感知力

审美感知力在审美心理要素中排在第一位,是不可替代的一种能力。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的驾驭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充分调动自身感官,对小说进行审美感知,使他们的审美感知力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小说离不开讲故事,而不同的作家讲故事的风格不同,语言则是影响风格的重要因素。从欣赏语言切入,读懂故事,提升审美感知力,可以作为中学生阅读小说的开端。例如学习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边城(节选)》的时候,教师要结合分析沈从文的语言特点,指导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感知人物和情节。在这过程中,学生通过审美感知。一方面能领悟沈从文的语言特点:如无论写人写景极少用形容词,而是较多地使用动词,表达力求准确;没有文白夹杂的表达习惯,多用简单句式,节奏明快,便于理解;几乎从不运用典故,浑然天成的语言质朴而富有亲和力。另一方面,学生也能体会到语言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并形成这样的人物和情节感知:翠翠很单纯、爷爷很厚道、傩送与翠翠邂逅后相互有好感、天保托人向翠翠爷爷求亲说明天保喜欢上了翠翠、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并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兄弟两人相约唱歌求婚、天保为了成全弟弟闯滩意外死亡、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为翠翠的婚事操心在风雨之夜去世、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在此基础上,通过和学生讨论人物与人物、情节与情节间的因果关系,引导学生把这些零散的认识综合起来,形成整体的审美感知。这样,学生就能进入审美理解阶段,理解对淳朴人情的赞美和对人物命运神秘感的传达这样的主题内涵。理解沈从文“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创作主旨。在这样的审美过程中,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就可能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

二、从小说要素切入,提升审美理解力

审美理解是建立在审美感知基础上的心理活动,怎样在小说教学中培养审美理解力呢?

(一)从人物形象切入,理解人物的性格美。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是小说的重要工作。巴尔扎克说:“‘典型’指的是人物,在这个人物身上包括着所有那些在某种程度上跟它相似的人们的最鲜明的性格特征,典型是类的样本。”一篇小说没有了鲜活的人物形象,这篇小说就如房子没有栋梁,是没有生命力的。而鲜明的人物性格可以给人带来审美的愉悦,使学生学会区分美、恶、善、丑。而且典型的人物形象往往已经被人们和现实生活挂起钩来了,这正是艺术美在实际生活中的反映。比如,说到自欺欺人,人们就会想到阿Q;说到一毛不拔,就会想到葛朗台;说到崇高,就会想到保尔;说到智慧,就会想到诸葛亮;说到奸诈,就会想到曹操;说到多愁善感,就会想到林黛玉……小说塑造的典型形象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审美源泉。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通过人物的语言、肖像、动作、心理描写等要素,结合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出色的环境描写来指导学生进行人物美的鉴赏。要注意的是,人物审美不能仅局限于正面人物,反面人物作为生活的一面镜子也是审美的对象,这样学生才会能分清善恶、美丑。

(二)从情节切入,理解情节美。小说教学也可以从情节切入,让学生在情节的梳理中,体会矛盾冲突,理解人物形象。峰回路转、波澜壮阔的情节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情节最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如2009年江苏文科生加考名著篇目中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善于在平常琐事中逐一展示人物的命运,在看似波澜不惊的叙述中展示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宝玉挨打”“大观园被抄”等故事情节让人揪心,让读者不知不觉跟着小说中的人物进入大观园的日常生活,和小说中的人物一起表达喜怒哀乐,一起品味人世沧桑。但是学生要真正领略到情节的美,还在于教师要指导学生认识到作者情节安排的精妙性,以及这样的安排对于成功塑造人物和巧妙揭示矛盾冲突的唯一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情节美对于一部小说成功的重要意义。

(三)从环境描写切入,理解环境描写美。小说的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事件发生及情节展开的政治经济气候、历史时代风貌、风土人情等内容。高尔基称它为“风俗画”。自然环境也叫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等的描写。人物性格的形成,有内部和外部的原因,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是决定人物性格的外部条件。小说的人物性格往往随着环境的变化而逐步丰满。上乘的小说会把人物的性格塑造和环境描写结合得非常好。如果说一部小说是一桌美馔佳肴,那么作家就是厨师,而其中环境描写就是最好的佐料。比如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鲁迅的小说《祝福》,开头和结尾各有一段环境描写,都写了鲁镇过年的气象,但是写法却不同。前一段作者用了“灰白色”“钝响”“震耳”等词语,说明了“我”对于鲁镇过年封建气息的反感,也为小说的主人公祥林嫂作了生活环境的铺垫,正是这样的环境使得祥林嫂在过年的时候不能正常参与“祝福”,最终被逼上了绝境。可以说,开头的环境描写是对下文的一种暗示。结尾的一段环境描写,作者则用“联绵不断”“拥抱了全市镇”等词句暗示了鲁镇人的麻木。这两段环境描写的精彩之处在于,它是自然和社会环境描写的重叠,既写出了鲁镇的风俗,又写出了当时社会的封建愚昧和人们的麻木程度,这样就给祥林嫂性格和命运提供了发展的底本。正是这样的环境使祥林嫂从不屈走向了屈从,直至死亡。可见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重要地位。当然,要认识到,环境描写美应该从两个方面来鉴赏。一是有的小

说描写了很美的环境,而这是小说叙述的需要。二是小说环境描写的手法和效果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从美学意义上来说,后一种环境描写更具审美深度。而上面所举鲁迅先生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就属这一类。

除了从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切入,提升学生的审美理解力外,还要注意,这三者形成的小说的意蕴也可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对象。如鲁迅小说的情节性不是最强,但是他的小说却有他人作品难以企及的意蕴深度;沈从文小说的人物不是最具立体性,但是他的小说却有一种与众不同的诗的意蕴。

三、从情感倾向切入,提升审美情感判断力

审美情感是审美心理中最为活跃的元素之一。审美情感是主体对特定对象的体验、评估、态度,是审美创造过程的中心枢纽。因此,在审美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通过审美感知和审美理解,捕捉作者在小说中对人物的情感倾向。形成对小说人物的情感判断,提升审美情感判断力。但是,不同的作品,作者表达的情感倾向是不同的,有的比较明确,有的却是多向甚至是矛盾的。在审美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根据具体作品充分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判断的敏锐力和鉴别力。

如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五的《阿Q正传》,在第一章《序》里,作者以“我”的口吻来叙述,而第二章开始则用第三人称叙述,这样的叙述人称和角度。决定了作者对“阿Q”情感倾向的多向性。在欣赏这部小说的时候,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既能读出作者对阿Q的嘲讽,也能读出作者的同情;既要读出作者对阿Q的解剖,也要读出作者对他人和社会的隐晦批判。多进行这样的审美阅读,中学生就能走出“好人坏人”的简单情感判断模式,从而使审美情感判断更能趋向文学立场、美学本位。

四、从审美参与切入,提升审美想象力

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以心象为形式的创造性心理过程,就是审美想象。审美想象能够架通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如果没有审美想象,那么,审美感知就不可能向审美创造迈进。而有了审美想象,学生就有可能在自己的经验库里充分调动记忆储备,结合小说的叙述与描写,对小说进行“二度创作”。

“二度创作”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丰富人物对话,续写故事情节,小说新编等等,都属于这个范畴。但是小说的“二度创作”必须立足其自身特点,如果任凭学生随意想象,就可能陷入庸俗,谈不上审美想象力的提升。

比如在阅读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短篇小说选读》中冯骥才的《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时,学生会发现作者对两位主人公作了比较详尽的肖像描写,但是没有对小说的主要配角裁缝老婆的外貌作描写。在引导学生感知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安排用意的基础上,可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凭借审美想象,对裁缝老婆的外貌进行“二度创作”。在此过程中,学生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作者笔下的裁缝老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对她抱着什么样的态度?在此基础上,学生的“二度创作”才能真实可信。

五、从结合现实切入,提升审美综合创造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综合能力就是将现有知识重新组合为新知识的能力,新组合的独特和新颖标志着创新。”同样,小说审美综合创造力的培养就是要做到立足于对小说已有的审美认识,把这些认识巧妙组合并运用于实践。比如,在学习了小说之后,让学生对独特的叙述手法、特定的人称、有趣的题材、引人入胜的故事等的认识,进行选择组合并付诸小说的写作实践,那么他们的审美综合创造力就能得到逐步的提高。

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初探 篇7

语文教学中的小说为我们提供了众多历史不衰具有广泛意义的典型人物, 有些人物甚至成了人类某些品行的代名词, 当人们谈及这些名字, 就会想起相应的性格特点。如, 阿Q的落后愚昧、自欺欺人, 葛朗台的狡诈自私, 泼留希金的贪婪成性, 路瓦栽夫人的醉心虚荣, 别里科夫的顽固保守, 林黛玉的多愁善感、忠于爱情, 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忠心耿耿, 保尔·柯察金的坚强勇敢、顽强拼搏, 符拉索娃的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等等。这些人物无不以他们个性和共性统一的鲜明性格, 给人带来情感的震撼, 得到美的愉悦。

教学中, 教师如能紧扣作品的语言, 剖析作品对人物所作的外貌、心理、语言、行为描写, 并结合情节、环境分析, 引导学生在鉴赏中体验和认识这些艺术形象蕴涵的社会意义, 激发他们的情感, 这无疑会对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观念, 学会怎样鉴别生活中的美丑产生积极的作用。

在人物形象分析的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在对正面人物的分析中得到美感, 也要教会学生在对反面人物和中间人物的分析中享受到美。这是因为“丑与美不但可以互转, 而且可以由反衬而使美者愈美, 丑者愈丑”。作者对生活中丑恶的人物本质的深刻揭示与批判, 实际上是从反面对美进行了推崇和赞扬, 所以同样具有审美价值, 同样会让人产生强烈的美感。

小说的情节, 是为典型性格服务的。在事件的矛盾冲突中, 人物性格得到逐步的展示和探索。可以说, 情节的本质就是人物的性格, 情节不过是性格的运动而已。所以, 分析矛盾冲突, 也是分析人物性格, 要花大力气去体会作家独具艺术匠心的情节安排, 从中获得美感。

“文似看山不喜平。”小说的情节也要求具有曲折美。那种跌宕起伏、峰回路转的情节, 总是能够激起读者的求索情绪, 带来精神上的享乐, 产生美感效应。

总之, 语文课为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语文教师一定要有极强的美育渗透意识, 努力从不同的角度, 发掘每篇课文不同的美的闪光点;充分利用各种美学资源, 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审美教育, 帮助学生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为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格健全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四有新人作出自己的努力。

历史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培养 篇8

一、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审美教育的必然性

人文学科是集中体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 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 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是审美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而历史学科是基础教育中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 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 在陶冶人格、开阔视野、传承文化等方面有着其它学科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

可见,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题中之义。那种认为审美教育仅属于音乐、美术及语文等学科的专利, 而历史学科与审美教育无关的论调不仅忽视了历史学科的属性, 而且也是与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悖的。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现实作用

(一) 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 就是求佳意识。这种意识表现为好奇性, 想象性, 敢于冒险, 敢于向困难和权威挑战等心理倾向。中学历史教材中具有创新意识的范例比比皆是:从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 到哥伦布“新大陆”的发现;从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到莱特兄弟的飞机;从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祖冲之, 到把一年的周期精确地推算到365.2425天的郭守敬……这些具有创新意识的美的形象, 会在心灵深深地触动学生, 并进而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创新热情是随着创造者对创造目标及其意义的认识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也必须从审美教育人手。马克思说:“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以及其他一切创造者, 之所以能长期进行创造性劳动, 就是因为他们体会到创造的本质是美的。”李时珍为了祖国的医学事业而尝遍百草;邓稼先为“两弹”事业奋斗终生;诺贝尔做实验被炸得遍体鳞伤却欢呼胜利……中学历史教学中, 诸如此类的美的形象对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有着不可或缺的典范作用。

3.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

创新意志是创造者自觉地确定创造目标, 克服创造活动中的困难以实现创造目标的心理品质。中学历史教材中, 从手执汉节十九年不降的苏武, 到不畏权贵坚持“神灭论”的范填;从因坚持“日心说”被监禁七年而毫不动摇的布鲁诺, 到踏遍全国各地、历尽十年艰辛, 虽受腐刑而矢志不渝终成《史记》的司马迁……这些鲜明的、具体的美的形象, 对于坚定学生创新信念、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大有裨益。

(二) 对优化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1.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审美因素极为广泛:讲述红军长征时一首《七律·长征》的吟诵;讲述文艺复兴时一幅《蒙娜丽莎》的赏鉴;讲述鸦片战争时一部《林则徐》的放映……这些众多的审美因素, 一旦在教学过程中应用, 就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

2.培养学生高尚的学习动机

动机, 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这一活动, 并使之朝向某一目标进行, 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一种内部动力。中学历史教材中,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报国赤诚、“甘愿为变法而喋血”的壮美情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高尚情操……中华民族在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中前赴后继的志士仁人所表现出来的美的品质、思想, 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起着指向标的作用。

3.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

情感,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或对象所持态度的体验。高尚的情感是推动一个人走上成才之路的重要因素, 而高尚情感的培养, 决不仅是简单的语言的教育。“感人者莫先乎情”, 审美教育就是以美感人, 以情动人。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革的规律, 可增强学生的时代紧迫感和振兴中华的崇高责任感。

(三) 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在历史教学中, 通过对审美活动的引导,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而健康的审美观, 使之建立科学的、客观的审美标准, 这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的作用。通过审美教育, 让学生自觉地领会到美和丑的分界,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审美观, 才能使他们自学地排除一切卑劣欲望。

2.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 自始至终都是形象教育, 因此可以直接训练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想象力, 提高审美能力, 健全审美心理结构。从某种意义上讲, 广大人民审美能力的高低, 标志着一个民族精神文明所达到的程度。正因为如此, 培养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是审美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

3.帮助学生健全完善人格

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 是达到人的自我完善, 实现完善人格的建构, 即培养学生美好、和谐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审美教育能够直接陶冶人的性情, 通过审美, 我们可以在学生身上焕起那些真正具有人的价值的性质和属性, 使他们上升到自由、无限的崇高精神境界。

三、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审美教育的路径

1.调动想象力培养历史情景的鉴赏能力

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 是历史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必经之路。历史文化鉴赏能力的培养提高, 应该在唤起学生情绪反应的同时, 充分调动他们的想象活力, 引导学生再创造出活灵活现的历史人物形象, 捕捉微妙的美感。鉴赏历史史料时,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凭借想象, 紧扣历史时代背景, 解构历史中蕴含的美, 品味其中的美感, 使其更深人地理解历史事实, 洞悉历史现象, 培养审美情趣。

2.激励创造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历史教师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鉴赏能力时, 要注重教给学生思维创新的方法, 着力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既要让学生在解构历史文化现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又要引导学生大胆探究, 敢于质疑前人观点, 用批判继承的眼光来审视历史。

3.善用教材插图引导学生发现美

历史事件和历史知识距学生生活相对遥远, 他们缺乏体验和感受, 这就需要发挥充分的想象力。而课本上的文物、人物、场景、古迹等插图, 有具体、详实、准确等特点, 并附有一定的图画说明和注释, 教师要有目的、有侧重点地让学生去观察书中插图, 善于启发学生联想和跨越时空限制进行想象, 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去认识、理解历史观点, 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美感, 提高审美能力。

时代呼唤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 这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 重视中学历史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培养, 合乎时代发展的要求, 也是时代赋予教育的神圣职责。

摘要:历史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培养是时代的要求, 也是历史学科的属性使然。本文从历史教学中培养审美教育的必然性、现实作用及培养路径入手, 较为系统地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培养作以探讨, 以期引起历史教学实践中对审美教育培养的重视。

关键词:审美教育,历史教学,培养

参考文献

[1]王旭晓.美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英语教学的审美教育 篇9

书法艺术的美育功能是指的书法艺术为手段,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以促进学生的心灵净化和个性完美的社会实践活动。书法是我国的传统艺术之一, 也是中华民族珍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依附于一定的文字内容, 使用毛笔和纸、墨、砚, 通过对汉字的书写来表现特有的意境和情趣的独特艺术, 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和喜爱与推崇, 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国很多书家都强调书法的独特审美功能, 林语堂先生认为书法提供了中国人普遍的美学原理和美学法则, 梁启超认为在各种艺术中书法为最高。由此可见, 书法作为育人的手段, 在我国是有其历史性的。

1. 书法可以陶冶思想道德情操

汉字是世界上少数以“象形”为基础的现存的文字。就字的结构来看, 它启示我们做人要谦逊、大度、宽容, 尊重他人。整幅书法是单字的组合, 又是另一种美, 这就需要团结、需要集体的凝聚力。书法还能够将作者主观的思维与精神状态表现在书法创作当中, 反映出其神采来。书法的美育功能, 为陶冶情操、提高修养、怡心养性, 架起了宽广的桥梁, 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2. 书法可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我国书法艺术所具有的美学特征, 主要是它具有文学的字义, 其中包涵着情理;有形象点画 (类似绘画描线) 结体的造型美, 抑扬顿挫音乐的旋律美。此外, 书法的内在美更需学生去审视。因为每一个字的点捺都有生命的顿挫, 每一根线条的流走都有人性的重量和质感。学生透过文字的痕迹可以感受到书法者的喜怒哀乐与悲欢情愁, 感受其无穷的魅力。

3. 书法可以培养严谨踏实作风

中国汉字最为讲究向架结构的, 学生在练字的过程中, 会有自然地形成一丝不苟的习惯, 久而久之, 就会养成一种严谨的作风。写字是这样, 学习、生活都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而且, 要想练好字, 并非一日之功, 要经过长时间的耐心的持之以恒的学习。学生循序渐进地书写训练, 可以有效去掉浮躁, 养成沉稳, 踏实的良好作风。

4. 书法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在长期的书法学习中, 由于经常用分辨美丑的眼光审视自己的书写, 就自然而然的培养了审美的观念, 提交了审美的水平, 形成了追术美得习惯, 美化净化了心灵。培养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乐观、热情、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种健康的心态必将为社会、为国家、为他人提供正能量, 为传承民族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书法课堂中审美教育教学方法研究

1. 将历史人物的传统美德渗透到书法美育教学之中

学习书法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 持之以恒的精神。然而这正是有些学生多缺乏的, 在他们身上往往急功近利的思想比较严重。针对这一现象, 可搜集历史上各人学书的事迹, 介绍给学生。如:柳公权的“心正则笔正, 笔正则字无不正”的优秀品格, 曾巩的“墨池记”的来历, 以及王献之刻苦完十八缸水, 最后和他的父亲王羲之并到成为“书法史上”“二王”的故事, 怀素用完一万株芭蕉的叶子练习书写的事迹等等。都为学书者树立了美好的形象, 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学好书法的作用, 从而使美育教育得到健康发展。

2. 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提高书法美育功能

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状态创设各种教学情境, 以激起学生的兴趣, 增强美育的实效。

教师可创设生活情境, 联系生活实际, 引导写生感知美;创设游戏情境, 引导学生观察美;创设音乐情境, 引导学生创造美;创设视觉情境, 引导学生鉴赏美。使学生在各种情境中享受美感, 得到熏陶, 很快地进入学习的角色, 专心地、快乐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身心得到了净化, 人格得到了提升。

参考文献

[1]图说天下.国学书院系列.长春:吉林出版社, 2008.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10

一、再现形象, 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 总是从感知开始的。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学生的审美接受过程, 而审美过程的第一步是通过什么形象唤起了学生的什么直觉。作家在作品中利用生动形象的审美直观反映生活的本质, 同时, 通过这种具体存在的形象来刺激学生感知大千世界, 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正是如此, 学生将主观情绪与审美对象所带有的情绪色彩和谐统一起来, 在鉴赏这些形象的同时, 又调动学生自己的好恶喜憎, 正如刘勰所说:“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1]这种培养学生审美感知的方法在语文实际教学中是如何唤起的呢?突破形象, 变文字符号为可感知的视觉、听觉、感觉是最好的办法。只有如此, 才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情感、兴趣、意志等主题活动。如朱自清的《春》, 要想调动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教师就可借助具体形象刺激学生的兴奋点, 如可配乐朗诵, 从听觉上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 看一些江南春色的图片, 从视觉上加以形象展示, 尤其是通过吟诵扩充学生思维中的形象思维。“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 绿绿的。”“风轻悄悄的, 草软绵绵的。”“果树开满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在整个吟诵过程中通过朗读、默读、齐读、泛读、个别读、整体读, 使一幅幅描写细腻图画显得生动活泼, 表现出人们对春天的赞美喜爱之情, 让美感渗透到学生的思维当中。

美国教育家帕克说过:“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2]学生只利用形象, 通过吟诵文字进入审美的感知, 达到美的愉悦, 留下美的形象。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就可以利用电脑创造一个“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诗人形象, 将诗人所追求的意境寄寓图画中, 学生通过分析欣赏这一具体形象就可感知诗情画意的境界, 得到美的享受。

当然审美感知不是零碎的形象片段, 而是一个整体领略美的意蕴的过程。可以说, 学生审美感知力的培养一刻也离不开具体的文学形象。

二、拓展意境, 活跃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高峻的黄山, 壮美的三峡, 连绵的大青山, 巍峨的长城……一套中学语文教材就是一个具体而微的人化自然, 就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世界。这是美的源泉, 中学生就是从这些审美意境出发, 去寻找一个美好的世界。而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形象并不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 而是以语言文字为中介, 来让人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从而和审美主题产生一种情感的共鸣, 创设一个审美的氛围, 用这些来感染学生。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德国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汤姆也指出:“艺术想象就是为一个旧的内容创造一种新的形式。”要发挥想象的翅膀, 离不开文学作品意境的拓展, 在意境中得到感染, 得到熏陶, 才能让学生在无声之中活跃起了想象能力, 达到了美感创造和渗透。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那“舞女的裙”, “明珠”, “星星”, “美人”, “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叶子和花上的月光”, 这些可观可触可嗅可闻的画面, 不单单是一些景物, 而是作者展开想象精心组织的一幅心情和美景的组合图。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就可抓住意境想象站在一望无际的江边, 送友人泛舟而去, 带着对友人“烟花三月”的美好祝福, 带着朋友远离的愁苦宣泄, 让读者也产生了一种“黄鹤一去不复返, 此地空余黄鹤楼”的感喟。这就是形象感染了读者, 使读者内心产生了一种感情的共鸣, 从而活跃自己的想象力, 达到了美的领悟。

可以说, 一山一水, 一词一句, 只要审美主体加以想像, 无声的文字符号就会变成充满激情的语言, 无形的画面就会变成栩栩如生的景观, 隐匿于字里行间的美就会自然地跳脱出来。但是, 现在的语文课堂, 语文教师往往把一篇很美的文章肢解开来, 以零星的片段代替学生的思维活动, 这些都是越俎代庖的做法。因此, 传统的分析讲解不如营造气氛, 诱导学生去联想, 使无形的东西渗透到学生心中。

三、加深理解, 唤起学生的情感

审美是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的, 没有情感, 也就没有审美感知和审美想像。审美情感是一种“净化”的情感, 它超越了狭隘的个人功利性, 是审美主体在精神上求得的满足。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借助课文优美的语言把作品所包含的真、善、美挖掘出来, 从而激起学生的情感活动, 使其思想上得到启发, 感情上得到满足, 产生美的体验。使他们自然而然地为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而崇敬;为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精神而赞叹。那当然, 要想让学生能从形象中把握内在的情感波动, 在学生身上再现美的闪光, 需要教师诱导学生进入美的情境和创造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吟诵文章是前提, 理解文章是关键, 丰富学生是目的。

当然, 世间有美好与光明, 也有丑恶与黑暗。以美的观念对丑的事物进行鞭挞和讽刺, 以对丑的东西的否定获得美的评价, 也同样激起人们对丑的憎恶, 对美的向往, 从而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 升华创造, 提高学生理解力。审美接受中的直觉、想像、情感的唤起, 都是审美接受的途径和方法。它们的最终导向是审美创造, 达到理性的理解, 而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在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和审美情感中, 引导学生升华创造, 进入较深的审美理解层次。《林黛玉进贾府》中“宝黛初会”:

黛玉一见, 便大吃一惊, 心下想到:“好生奇怪, 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 何等眼熟到如此!”

宝玉看罢, 因笑到:“这个妹妹我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 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 然我看着面善, 心里就算是旧相识, 今日只作远别重逢, 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 更好, 若如此, 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 又细细打量一番, 因问……

这一节, 栩栩如生地展示了人物性格, 对于羞涩的少女, 黛玉的心理活动是得体的;而宝玉的神态和语言, 尤其显示了其无拘无束的性格, 对于他的特殊身份, 也是得体的。从审美心理来说, 学生只有理解了这种共同的审美理想, 才能升华认识, 创造出不同于封建卫道士看待宝黛爱情的态度。审美的这种理解力已远远超过了审美感知力, 审美想象力和审美情感的感性阶段, 它已步入了本质分析的理解阶段。只有理解了的东西, 才能够更深刻的去感觉它, 学生的这种能力提高了, 就会在正确的审美观念的指导下审视社会、对待人生。只有学生达到了这种升华的程度, 学生的审美理解力才不会“雾里看花”。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有两方面的基本任务:一是要引导学生学习, 借鉴前人创造的美的经验、美的语言、美的表现方法等, 形成自己合乎规范的听说读写能力;二是要借助优秀作品陶冶学生的情感, 用外在的美好事物塑造他们内在的美的心灵, 培养美的情操, 磨砺美的意志, 养成美的性格, 完善美的人性。

论中学英语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 篇11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审美教育;朗读课文;体味文学作品;写作训练;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8-075-01

0

我们学习英语,不只是为了背单词、背课文,也不只是为了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更不只是为了和国际友人更好的交流,我们学习英语最主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的魅力,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审美教育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存在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增长知识,那么审美教育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有哪些渗透呢?让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认真朗读课文

我们都知道朗读语文课文是一个非常好的感受语文魅力的方法,但其实,朗读英语课文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感受英语魅力的方法。老师可以通过放英语课文朗读的音频让学生认真聆听最纯正的英语,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语调和节奏的变化,老师也可以通过自己领读的方式,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所了解。

我们经常看到有多学生读英语非常的动听,很多人都很享受听他朗读的过程,他自己也会非常的有成就感,愿意和别人展示自己的英语口语,而且,朗读课文朗读的比较好的学生,可以更加容易地把自己代入到英语课文中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那些朗读课文不好的学生就会对朗读课文产生一种抵制心理,也不愿意在同学们面前展示自己的英语口语,他们也没有办法感受到英语的魅力,更加没有办法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增添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

学生在朗读课文的时候,除了要把每个单词读准确,把整篇课文读流利,还要注意把整篇课文用一种生动、形象的方式朗读出来。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注意哪里需要重读或者是轻读,特别是一些有感叹词的地方,通过重读或者是轻读可以展示出一篇文章的感情基调。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抑扬顿挫,要分清楚哪里是升调,哪里是降调,可以适当地停顿和换气,再加上一些表情,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和文章中的文字联系在一起。朗读的时候一定要有感情,不能像是背课文一样。

二、认真品味课文

初中的英语课文中都是经过很多专家精挑细选的,通过对这些课文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风俗习惯、风土民情,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一个和东方文化完全不同的西方文化,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异域风情。初中英語课文还有很多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学习,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的时代、当时的社会的一些历史知识,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带给我们的一些感悟,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启迪我们的智慧。

初中的英语课文都是有一定的结构美、语言美、思想美的,认真品味这些课文就是在接受美的熏陶,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还可以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比如说,在很多登山的人冒着风雪天气登上珠穆朗玛峰,他们面临最恶劣的天气和食物很少以及缺氧的环境下,依然毫不畏惧。读完这样的文章其实我们的内心是非常受震撼的,这样我们看到了很多人的坚持和迎难而上,我们在学完这篇课文之后可以帮助让我们感受到坚持和勇敢的魅力,让我们也可以变成这样的人。

三、写作训练

写作其实是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朗读课文是通过让学生说的方式,感受到英语的魅力,而写作训练可以让学生通过写的方式,感受到英语的魅力。写作的过程不仅可以考验学生对单词、基本句型的掌握,也可以考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写作素材的积累情况和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写作文遇到的各种题目,比如诉说坚强的作文、还有告诫人们要珍惜的作文都是写作过程中一种非常好的审美教育。

老师为了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也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有时候会举办“拔河比赛”,这可以让学生学会团结,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感;有时候会举行英语诗歌朗诵比赛,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这可以让学生锻炼自己的勇气和自信。学校组织的一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学会宽容、理解、分享、坚强等品质,都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四、多媒体教学

因为科技的发展,多媒体也进入了课堂,在初中英语课堂上,老师们也可以越来越熟练地使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老师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比较经典的电影,就让学生看英文字幕的,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看电影的方式,更好地接受西方国家的一些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

我看到过一个英语老师经常用多媒体给学生放一些非常励志的电影,或者是非常催人上进的音乐,或者是给学生看一些很感人的视频。有一次,她放了《阿甘正传》,这个电影是比较励志的,学生在看完之后,感触都很深,他们觉得阿甘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生活过的这么好,自己也可以,那一段时间,他们班学生学习的热情特别高。

结束语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无论是学生认真地朗读课文、认真地品味课文,还是老师加强写作训练、使用多媒体教学都可以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12

一.要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力

语文教学中, 朗读是一个传统而有效的感受美的方法。作为审美对象的文学作品就是通过语言这一中介, 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最早的文学“发乎情”, 需要“歌之咏之”, 就深刻说明了美可以通过听觉来感知。在朗读教学中, 要让学生真实地再现作者的语调和语气。语调是语音的高低、轻重、缓急问题, 语气是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的分别问题。准确地再现作者的语调和语气, 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作者的情愫和作品的意境。例如《听潮》描绘的落潮图:“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 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 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 轻轻的, 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大小的岛屿拥抱着, 偎依着, 也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睑, 也像要睡了。”读这些句子, 语音要轻柔, 语调要低沉而舒缓, 从而使学生进入梦一般的意境中去, 想象大海落潮时的温柔美。而大海涨潮到高峰时, 大海的情态变了:“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 猛烈地向岸边袭击过来, 冲进了岩石的罅隙里, 又拨剌着岩石的壁垒。”“音响就越大了。战鼓声, 金锣声, 呐喊声, 叫号声, 啼哭声, 马蹄声, 车轮声, 机翼声, 掺杂在一起, 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读这些句子, 语音要加重, 语调要高昂, 语速要加快, 从而使学生在脑海中再现大海涨潮到高峰时的雄壮美。

二.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想象在审美的各种心理因素中, 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 它是审美升华的翅膀。离开想象, 审美感受只能停留在感知的初级阶段上, 审美情感、审美理解都无从发生。作家在作品中所描写的, 有些是生活经验, 有些是想象所得。我们的生活经验与作者不同, 不能一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去领会作品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 所靠的大半是想象。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想象是鉴赏的重要条件, 想象力不发达, 鉴赏力也无法使之发达。”

例如阅读欣赏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要让学生领会这两句诗, 必须引导其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 看这十个字所构成的一幅图画:大漠、长河、孤烟、落日。给人留下北方旷远荒凉的印象。给“孤烟”加上个“直”字, 可见没有一丝的风, 当然也没有风声, 于是来了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 说明落日挂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才见得“圆”字, 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 这又是一个多么寂静的世界啊!像这样的想象与鉴赏, 就可以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诗人创设的意境, 获得美的享受。由此可见, 学生只有将他的知识、经验、情感通过想象负载到作者已经创造出的艺术画面上去, 才能深刻理解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 才能体会到文中的美的所在。

三.要培养学生真挚的情感力

审美情感是一种为人所固有的高级情感。它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一种主观体验和感受。审美情感在文学创作和欣赏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 没有情感, 就没有创作。同样, 欣赏文学作品, 也离不开情感。语文课本中的许多文章都饱含着真挚的情感, 教师宜“披文入情”, 以情真意切的语言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达到以情育人的目的。有位教师在教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时, 她说:“闻一多的《红烛》序诗里有四句诗,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 培出慰藉的花儿, 结成快乐的果子’。为了反对国民党的独裁, 争取国家的民主、和平、自由, 闻一多先生将自己的脂膏无私地流向人间, 他最后成为一名民主主义战士。”接着, 她出示了一本《闻一多传》, 封面上印着一支红烛, 接着说:“因为他将他的脂膏无私地流向人间, 他犹如这红烛一样, 把自己最后的一滴鲜血献给正义。因此后人纪念他, 为他作传, 给他竖起丰碑。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一课就是他的最后一次讲演。”激情四溢地导入, 营造出一种崇敬与景仰的氛围。然后, 她播放课文录音带, 让学生聆听那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最后一次讲演, 随着讲演的终了, 一个拍案而起、大义凛然、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高大形象跃然纸上, 呼之欲出。课堂上, 教师始终以饱含激情的语言打动着全班同学, 学生感情上受到感染, 师生间的感情产生了共鸣, 促进了课堂交流的艺术效果, 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了纯化和升华。综

上一篇:中职学生下一篇:成套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