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的审美价值

2024-10-16

音乐教学的审美价值(精选12篇)

音乐教学的审美价值 篇1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指出, 音乐课程的价值之一就是审美价值。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 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为此, 音乐教学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 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 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一、教学中要体现音乐作品的艺术美

具有审美价值的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可分为音乐美和意境美。

1. 音乐美。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 它通过音响塑造音乐形象。美的音乐, 不但能愉悦身心, 而且能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 行为变得高尚。如果教育方法适当, 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 经过长期音乐美的熏陶, 有利于形成美好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观。因此音乐教育必须把音乐再现出来。

再现就是把“音乐符号”还原成“音响”。教师的范唱、范奏或者播放录音是再现音乐的主要手段。

充分再现音乐美要求教师的范唱、范奏声情并茂, 要达到美的境界, 给学生美的享受。教师的范奏要力求正确地把作品的风格、情绪烘托出来, 传达出来, 把音乐美送到学生心中。

再现音乐美还要抓住音乐元素, 从旋律、节奏、力度、和声、音色诸方面进行重点分析, 让学生从理性上感受音乐美。如欣赏贝多芬《命运》, 可引导学生从节奏音型去感受人与命运搏击、以斗争去获取胜利的思想内涵。

2. 意境美。

意境美是音乐作品的又一艺术美。在音乐审美中, 学生如果不步入音乐作品描绘的那种意境, 就难以有审美的效果。那么如何再现意境美?

第一, 可借用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相结合的方法, 把音乐描绘的景象通过图片、幻灯呈现出来。

第二, 再现意境美要借助联想、想象等心理活动。联想、想象是审美活动的必要方法, 不论演唱、演奏、欣赏, 只有通过联想、想象才能进入“闻其声、似见其物、似见其景、似见其人、似见其情”, 物我一体的境界, 从中受到美的陶冶。如在练唱《半个月亮爬上来》时, 先让学生视唱, 然后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半个月亮爬上来的景色, 接着让学生把想象的情景用语言描述出来, 最后, 教师出示月光图, 再让学生演唱, 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音乐所描绘的宁静美好的意境中。

二、教学中充分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美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其情感的丰富和显对音乐的欣赏本身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由理性到审美的综合运动过程。因为音乐的美不仅是感官的愉悦, 而且是心灵的升华, 音乐的美只有在这种升华中才能感受到。如《走进新时代》的教学, 第一乐段是叙述性的直白——“总想对你表白……让我告诉世界……”表达我们豪迈的心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曲调婉转起伏娓娓动听, 演唱中若将装饰音唱出来, 更为曲调增添明快的色彩。第二乐段旋律基本上在高声区流动, 情绪更为激动, 并与第一乐段形成对比, 歌词中先后以“东方红”“春天的故事”唱喻我党的第一代、第二代——以毛泽东和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人, 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人继往开来, 把改革开放事业推向前进, 歌词中“向”字、“迈”字、“界”字、“宰”字、“诉”字、“事”字, 在唱的时候适度抬起软腭, 注意整句的力度变化, 渐强渐弱要处理得明显, 尤其是第二段高潮部分, 把豪迈的激情充分表达出来。

如何使学生充分体会音乐作品的情感美?

1. 通过教师的示范与学生的参与体会情感。

教师的示范 (演唱、演奏、语言) 都可有情感的色彩, 这种情感应与音乐作品的情感相符, 通过教师的示范, 把情感正确地传达出来。另外指导学生认真聆听, 有感情地演唱、演奏, 也是体会情感的好办法。

2. 通过讲授和情感的创设体会情感。

有的作品可通过讲授诱发音乐的内心感受。如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身世或与作品有关的故事。有的音乐作品可通过创设情境来体会情感, 因为情感都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

三、教学中积极创造音乐教学的环境美

在审美过程中, 教学的环境也是一种审美对象, 学生长年累月在美好的环境中耳濡目染, 就会逐渐培养起孩子完美的审美心理结构, 对审美素质的提高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音乐教学尤其要注重环境美的创作。教学环境包括精神因素和物质因素, 创作环境美包括精神的美化和物质的美化。

精神美化指创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师的言谈要充满热情和感染力, 举止亲切自然, 让学生在轻松、自由、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物质美化包括教室、教具、教师仪表等。

1. 教室, 音乐教室应选择在环境比较幽静的地方, 东西的放置要恰当。

教室的布置要整洁、美观、具有音乐的气氛, 使学生一踏进教室就沉浸在艺术美的氛围中。

2. 教具, 大歌片书写要规范工整, 还要讲究图画的装饰。

小卡片 (节奏卡、旋律卡) 制作要精巧, 具有美的形式和色彩。出示的图片要注意色彩鲜艳, 形象生动, 具有吸引力。

3. 教师的仪表, 包括服饰、发式, 并注意整洁大方, 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

总之, 音乐教学之美无处不在,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 作为音乐教师要在教学中去发现美、挖掘美、欣赏美、体验美, 主动地为学生创造一个美好的音乐教学环境, 使音乐教学真正成为美的享受、美的陶冶, 从而更好地提高审美教学效果。

音乐教学的审美价值 篇2

“每一个经验都是一个活的生物与他生活在其中的世界的某个方面的相互的结果。”[1]审美经验其实是一种鉴别、知觉、欣赏、认知的经验,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同时又是审美主体内省、概括的结果。在音乐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在倾听音乐作品时,人的复杂心理活动与音乐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作用,审美主体所产生的诸多的心理体验,也是人们对更高精神境界的一种追求。

一、音乐审美经验为深入理解音乐意义提供了必要地支持和保障

作曲家通过音乐这门艺术形式,将自己的思想、精神和情感等具有生命力的东西付诸于其中,创作出来的每一部音乐作品,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和内涵,对于音乐审美而言,理解音乐的形式,是了解音乐创作者创作个性的最直接的方式,根据个体存在的差异和不同时代、不同创作风格的发展变化,以及音乐语言最基本的陈述方式,根据人的不同感觉依据相对先验的审美经验,为理解与认知音乐提供了不同的感受,间接的反映了审美主体理解、认知音乐的主观性特征。

音乐审美经验是由音乐作品唤起的一种特殊的经验,面对一部从未听过的音乐作品,我们的感觉并不是真正的陌生,这是因为音乐形式的基本构成要素为我们所熟悉,只是这些新的要素组合的秩序和排列的顺序让我们感到新鲜,有着似曾相识的感觉,引起了我们进一步向深度探求音乐意义的兴趣,激起了我们认知音乐的欲望,这都是因为我们倾听的音乐与已拥有了音乐审美经验有相似点的缘故,所以才会有继续深入理解认知音乐的信心和动力,也就是说,音乐审美经验为完善深入理解音乐意义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依据。例如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是充满个性色彩的音乐,相对于古典时期音乐的理性、严谨、内省的风格,更显示了浪漫的风格气息,节奏相对自由,和声色彩变化丰富,增强了个性的张扬,音乐中的华彩部分自由奔放,尤其突出了这一音乐时期音乐的特点,拥有了一些这样音乐审美经验,在欣赏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时,当然就不难分辨出各自的特征,即使是不同的音乐家创作的音乐作品,但是在大的音乐风格背景下还是不难把握、可以分辨的,这是因为我们拥有的音乐审美经验提供了分析鉴别音乐作品的依据。

二、音乐审美经验是获得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的有效途径

音乐审美活动本身就是能够使人获得愉悦和享受的活动,《论语》中曾记载: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滋味”,这就是音乐美的魅力所在!音乐审美经验在审美活动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自然也是获得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的有效途径。

音乐创作者面对外在世界的现象时,觉察到了自身的存在,并且通过对世界的观察和体验,做出相应的.判断时,在心理需求中一些真实重要的东西需要通过完整的音乐形式寄托、表现、释放、显现出来,这样在既符合了感官要求的同时,又符合音乐形式的发展规律的条件下,实现了音乐艺术的价值,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在审美过程中,一旦外在事物或对象的形体、声音、色彩以及运动状态同人自身的尺度相吻合时,就会给审美主体带来欣喜和满足。”[2]也就是说,作曲家通过创作出的音乐作品,实现了内心需求而获得精神愉悦,同样,审美者通过音乐作品满足了内心需求,所以也获得了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

通常情况下,我们在遇到熟悉的事物时,对其的理解和认知就会降低理解难度,所以就会喜欢,产生兴趣和精神情感上的愉悦,这都是审美经验在其中起到的关键作用。音乐审美经验会把我们不是很熟悉的音乐,通过审美活动,变成很喜欢、很感兴趣的音乐,通过音乐感受创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喜怒哀乐,并与之产生共鸣,与创作者同欢喜共命运。音乐传达出来的情绪情感,审美者在审美时就已经作为自己的情感来感受和体验,那种同呼吸、共命运、物我同一的境界最能够体现审美的愉悦和快乐。

三、音乐审美经验的丰富提高了音乐审美的心理能力

音乐审美经验决定了人的音乐审美的能力与水平,反映了审美主体的敏锐、丰富的感受力,同时更有助于提高、健全和发展音乐审美者的音乐审美心理能力。

每一部音乐作品都是创作者自身对外界世界认识、思考后所形成的某种艺术化的表现,通过美的形式来表达美的内涵,述说自己内在真正自我对社会、人类、文化、生活等等方面的理解与认识,具有某种道德价值、审美价值、宗教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等不同的价值特征,根据审美者自身不同的教育程度、阅历、个性、民族等等诸因素的差异,在理解和认知音乐过程中会发现、挖掘出音乐中不同层面、不同属性的价值,无形中也就增长、丰富了审美者的心理能力和音乐审美经验。创作者通过音乐这一媒介所要表现的、传达的东西,特别希望能够得到审美者的共鸣,审美者通过审美活动能够与创作者达到共识,将创作者的音乐作品隐含着的东西吸收消化为自己的东西,无论是从心理的适应能力还是心理的调控能力,都会得到不断的健全和完善。

音乐是最能够传情达意的艺术,最擅长表达人的情绪和情感。音乐速度的快慢、音乐力度的强弱、音乐的音色变化等,都与人的情绪和情感的变化有那么多相近之处,非常接近人的内在心理变化,在音乐审美的活动中,人的情商(EQ)得到了锻炼。音乐能够培养我们的性情,塑造我们的人格,培养我们的气质。喜欢现代音乐的人,自然被现代音乐那种强烈的节奏和狂放的音响所熏陶和感染,性格会充满着热情,自由奔放;喜欢古典音乐的人们受古典音乐的影响,性格内敛,理性内省;喜欢民间音乐的人们表现出来的是淳朴、率真的性格……音乐语言的多义性会把我们带入每个人不同的精神需求世界里,根据我们积累的审美经验,我们每个人的精神世界有不同的倾向,我们会透过音乐艺术去看待世界,看待人,从而认识许多东西,包括对真理的认识有时也是透过艺术中的审美经验去证实的。“艺术就是认识,并且艺术经验使这种认识成了共有的了。”[3]

四、音乐审美经验能够提高音乐的鉴赏力和判断力

“鉴赏力就是对(不借助于概念而)与给予表象结合在一起的那些情感的可传达性做先天评判的能力。”[4]对音乐的鉴赏和判断需要借助音乐审美经验,音乐审美经验丰富与否直接关系到鉴赏力和判断力的高低,鉴赏力和判断力的高低又直接影响到我们音乐审美愉悦程度的强弱和发掘音乐审美价值的多少,所以说,丰富音乐审美经验在音乐审美活动中是十分必要的。音乐审美经验越丰富,识别的音乐就越广泛,从而锻炼的音乐鉴赏力就越敏锐,判断也就越准确。“审美经验是一种涉及直觉反应和感情的主观性活动。”[5]我们对一部音乐作品的认知,音乐作品中充溢的某些东西充斥着音乐审美者的听觉,音乐审美者首先往往是凭借主观的音乐审美经验中的一种直觉感受而产生了情感,从而带来一种心灵的悸动和精神的震撼。

“一切有限事物都是表现,都是对无限事物的表现。”[6]音乐艺术的价值在于丰富人的听觉感性体验,而不是理性的概括和总结,对于一部音乐作品的鉴赏与判断,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符合事实的多少之辩。音乐鉴赏力是集音乐审美知觉力、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创造力等为一体的一种综合能力,属于人独有的特殊能力,是在审美者不断丰富的音乐审美经验基础上逐步提高的,随着音乐审美经验的不断累积,欣赏的音乐作品不断增多,感受、判断的能力不断丰富增强,伴随着审美的愉悦,必然带来鉴赏力的提升。面对一部音乐作品,我们通过倾听对它有所感知,伴随着对它的想象,形成对完整的音乐表象的认识,最后再经过理性的分析和整理,做出相应的判断,形成音乐审美经验储存到我们的记忆中。

任何伟大艺术家的艺术作品,都兼有独特的个性与普遍的人性,审美经验中普遍的人性是我们与艺术家沟通的先决条件,如果对艺术家艺术创造中独特的个性也能体会、揣摩出来,那么对艺术作品也就算有了全面了解的基础和可能。通常音乐作品具有的价值,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作品本身具有的价值,另一方面是审美者鉴赏品评出来的价值,这两方面价值的挖掘都离不开音乐审美经验的参与和帮助。音乐审美经验中的音乐性因素会帮助审美者鉴别音乐作品本身的价值,音乐审美经验中的非音乐性因素帮助我们鉴别出音乐本身以外的价值意义,可以说在这方面具有审美者的主观性。

“价值和评价之间的区别在于,价值是客观的,因为它在社会历史实践的过程中形成。而评价是对价值的主观关系的表现,因而极可能是真的(如果它符合价值),也可能是假的(如果它不符合价值)。”[7]鉴赏和判断的结果取决于审美者心目中的感觉和表象,与个人的审美愉悦的距离越相近,就越靠近个人的审美期待和符合审美需求,对人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就越大,音乐作品体现的审美价值也就越高。具备丰富音乐审美经验的审美者,能够将音乐所具备的这些价值都能发现的基础上,还能够创造出创作者没有意识到的价值,例如:一首节奏缓慢的乐曲,由于审美者的个性、爱好、兴趣的不同,鉴赏判断的结果也是不尽相同的,有人感觉到了音乐的柔和,有人感觉到了音乐的可爱,有人感觉到了音乐的犹豫和迟缓,还有人感觉到了音乐的开阔和磅礴……这样的感觉不一定都是创作者的意图,但由于审美者个性主观的差异,审美感受才出现了多彩多姿的效果。

马克思曾经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8]音乐审美经验在音乐审美活动中,在理解与认知音乐的过程中,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同时更促进了审美者的音乐鉴赏力、音乐判断力和心理能力水平的提高。因此说,音乐审美经验在认知音乐过程中,具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布洛克[美]《美学新解》,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78页

[2]王德胜《美学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版,第218页

[3]伽达默尔[联邦德国]《真理与方法》,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40页

[4]康德[德]《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版,第138页

[5]同[1],第372页

[6]同[3],第91页

[7]斯托洛维奇[苏]《审美价值的本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84年版,第33页

音乐教学的审美价值 篇3

关键词:审美教育;小学语文;教学

G623.2

一、学生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的意义

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现精神和创新式的审美教育,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使其在语文课堂上充分的发挥自己想象力和创造力,发现语文课堂中变化多端的人物形象和生动优美的文言诗句,可以将更多的心思用在审美后的语文知识学习上。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审美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培养出学生独特的语文审美素养,进而使得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得到充分的实现。

2.解放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

培养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学生的审美素养,这需要教师进行充分的引导。所以在此过程,教师不仅要完善小学审美教育的教学方案,开发全新的教学模式,还要充分调动教师本身的审美创新能力,在小学审美教育教学上更好的体会学生真正的语文知识诉求,进而将更好地语文知识通过新的审美教育方法和手段向学生进行传授,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和语文实践运用能力。

二、学生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方法策略

1.改变课堂模式

教师应该针对性的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进行新命题审美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同时也要容纳学生在审美教育方面的“异类”想法,对于语文课堂上,学生的错误审美教育方式和方法给予正确的、婉转的指正方式。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来启发学生对于审美教育的探索精神,例如对于学习文言诗句,就在课上多摆出古代文人诗人的画册,利用形象加深对于诗句情感的理解;学习命题式写作时,例如写“大森林”类型的作文,就可以通过森林的图像和PPT电脑展示,图形化的模拟森林,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写作灵感。

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课堂上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变指挥者为指导者。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在语文课堂中进行知识的探知,教师只是在语文技巧和语文经验等方面进行适当的指导。还要加强多种教学模式的轮换进行,不能单一一种教学模式长期教学,应根据学生在审美教育课堂上的表现,针对性的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再根据学习目标进行教学模式的转变,潜移默化的将审美教育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当中。

3.融合多种教学手段

在将审美教育结构融合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有了多媒体参与教学使用,审美教育下的语文学习才会更加的充满乐趣、充满活力,审美教育才能更细化的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在多媒体参与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更加形象的将审美教育展现出来,利用图形、视频、幻灯片等多种形式。在“图形”冲击下的审美教育课堂,学生能够更加深化的了解语文知识的深层内涵,能够不断的学习到很多融入审美教育的有价值的语文知识。这样,小学审美教育教学就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台阶,也会促进我国基础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发展。

4.结合教材进行审美引导

教材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依托,是学生系统学习语文的重要工具。将教材与审美教育结合在一起则让学生系统地进行审美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在感受语文魅力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从而让语文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比如笔者在进行《雨点儿》教学的時候,便使用电子技术让学生感受雨的美丽,让学生通过形象化的“雨”的展示,感受雨的灵动性,以及由此所引申的生命之美。从“雨”的学习中还让学生感受“雨”的重要性,让学生思考雨对我们的生活、生产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让学生从思想上感受自然之美,感受自然景色和语言韵律的结合之美。

5.通过情境创建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

小学生如果单纯从字面上进行语文学习则容易让学生陷入抽象的理解中,无法真正促进审美的形成。而通过情景环境的创建则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形象化,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从而让学生的审美热情予以点燃,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美”的含义。比如笔者在进行《蜜蜂》教学的时候,让学生扮成可爱的蜜蜂,通过对蜜蜂的各种习性的研究和探索中,发觉蜜蜂对我们的重要性,感受蜜蜂的“识路”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非常生动有趣,既锻炼学生对文章的阅读能力,又让学生的表演欲望得到满足,让学生对于蜜蜂的认识有深层次的了解。教师还可以通过更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欢乐声中感受文章的内涵和魅力。

6.联想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语文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的学习,其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我们生活的重要展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运用生活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通过课外活动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真切感受生活、自然的美好。比如笔者在进行《父亲的菜园》教学的时候,便让学生尝试播种一些植物或者蔬菜种子,对种子进行悉心的照顾,感受种子成长的过程,感受对幼苗照顾的过程,感受培育过程中的情感之美。这让学生学会付出的重要性,陶冶学生的情操,不仅让学生的审美层次得到提升,更让学生的生活感悟得到深化,让学生的生活能力、审美能力同时得以提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审美教育要想更好地融入进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的利用教师进行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材施教,建立好一个更加适合小学语文学习的审美教育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深入其中。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在审美教育中本身所具有的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同时我们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所发展,在现有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小学生审美教育的实践运用不断的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顺国.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内蒙古教育,2015,(15).

[2]史小庆.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J].新课程导学,2014,(24).

审美之于教学的价值探究 篇4

审美一直是古今中外美学家们探讨的问题,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见解。在希勒看来, 只有在审美状态中, 物质和形式、有限和无限、必然和自由等一系列相割裂的现象才会重新统一起来。因而审美的国度是自由的国度, 只有通过美才可以走向自由, 审美是人性的完成, 而人性完整实现的理想境界就是审美状态[1]。黑格尔也曾说过:“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它让对象保持它的自由和无限, 不把它作为有利于有限需要和意图的工具而起占有欲和加以利用。”[2]我国也有学者认为, 所谓审美, 就是通过主体感官对审美对象的体验与感受, 以从中获取精神享受与启迪。[3]还有人认为:“审美产生于人的心灵对于自由的渴望, 也激发着人的心灵对自己的渴望;审美体现了人类追求自由的本质, 也强化了人追求自由的本质;它永远站在不自由的现实人生的对立面, 呼唤着人们向自由的人生挺进。”[4]

审美总是与人的生命本体意义的超越性和永恒性相联系, 审美活动注定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呈现出人生的无尽诗意。因此, 笔者认为, 审美是人类实践活动相对发达阶段的产物, 是人的生命存在的特殊形式, 是与人的本质密切关联的一种精神活动, 它的基本前提是人对“美”的自觉意识。在审美活动中, 主体将自己的情感、心灵投射到了客体身上, 客体成为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物。没有主体本质及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审美就不能成立。根据审美的本质, 我们也可以看出, 审美是具有自由性、超功利性、直观性和超越性的特性, 也即审美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的全面实现。因此, 教学一旦立足于审美哲学的高度, 那么, 它将不再是一种令人无奈的艰辛和疲惫, 而是深刻的享受和审美体验, 教师和学生将会以内心的兴趣和饱满的激情, 积极对待整个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本身也会成为审美对象, 是生命力的丰富表现或人的本质力量的自由发挥。

二、审美之于教学的价值

审美之于教学的价值在于, 使教学活动注入了审美精神, 具有审美精神的教学, 不仅仅在于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在于能给予教师和学生深刻的审美感受和人生体验, 并通过这种感受和体验使教学的生命意义得到呈现。

(一) 提升教学境界

在教学活动中, 一切的矛盾和冲突都发源于教与学之间, 因此, 实现教与学的和谐, 便是审美之于教学的重要指向。而只有教与学和谐, 教学活动中人的不同需要、不同个性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和发挥。在具有审美精神的教学中, 和谐是其灵魂,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以美的规律, 从审美的角度设计教学、处理教学内容, 深入挖掘教材的审美因素, 创造审美的教学情境, 在课程讲授中以各种富有情感的审美媒介去诱发学生感应的心灵, 在美感共鸣中陶冶其精神世界。教学不再受外在目的的驱使, 不再是谋生的手段, 不再追求分数的提高、名次的排列、升学率的计算, 而是完全从人的角度出发, 旨在提高人的综合素养和丰富人的本质属性, 在于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和提升, 进而实现人的生命的自由和创造性水平的发挥, 学生的和谐发展便是教师的创造性的劳动成果, 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体现。对教师来说, 教学活动更是审美活动, 是对审美对象的欣赏和品味, 是对完美心灵的塑造和期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着自由创造的空间, 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才能和力量, 能够感受到职业的崇高, 得到精神的满足, 体验到生命的真正价值。

(二) 提升学习境界

具有审美精神的教学有着美的教学因素、美的教学关系、美的教学理念, 对学生来说, 教学活动不再是异己的世界, 而是贴近生活的、审美的世界, 教学成了学生的审美对象, 学习不再是死记硬背, 不再是被迫灌输, 而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 自觉地去接受和掌握知识, 接受美的形象所传递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 学生是以积极的态度和浓厚的兴趣参与教学活动, 是通过积极的思考去学习新知识, 并按照自己的方式把它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在教学活动中, 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增长, 人格能得到全面发展, 学生能够认识自己, 找回自我, 能获得自己关于生命的感悟, 观照到自己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审美是他们学习的终点, 学习活动成了审美体验的活动。因此, 教学活动对教师和学生来说, 都是一种享受活动, 是对自由的享受, 是对自己创造的享受。

三、建构教学审美化的策略

(一) 提升教师的审美素养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是主导因素, 他是“人的问题的这个艰难领域中的创造者”。教师掌握着教学活动的主动权, 教学活动将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开展, 完全由他来支配, 因此, 教师的审美素养对教学美的创造起关键作用。教师首先应树立正确的、合理的审美教育理念, 以美育人。要按照美的规律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审美教育理念的陶冶中感受知识的美, 产生追求知识的愉悦感。其次应具备美的内在品质。教师的内在品质是教师的学识、品德和教学艺术的体现。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递者, 是学生掌握真理、认识世界和发展智能的引路人。因此, 教师应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 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 高尚的师德, 以及丰富的教学艺术。教师还应用审美的态度对待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 教师应以审美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使学生在教师的赞赏和鼓励中不断进步, 进而使学生不断树立自信。最后应有美的外在形象。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兼有主体和客体的双重性, 一方面, 他们是教的行为的主体;另一方面, 在学的意义上, 他们又成为学生的认识对象。所以, 对教师来说, 要实现教学过程的审美化, 也必须注意对自身外在形象的塑造。

(二) 美化教学过程

任何教学活动的实施都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 因此, 要实现教学活动的审美化, 教师一定要美化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因素, 这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创造过程, 它包括教学目标的选择, 教学内容的安排, 教学手段的运用, 以及教学评价的方式, 等等, 都要按照美的法则去创造, 最终使教学因素也能成为审美对象。

首先, 在教学目标的选择上, 教师不要仅局限于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 而要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 从知、情、意、行等方面全面规划, 考虑各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把学生的发展方向定位在全面、和谐上。杜威曾说过:“学校教育的目的, 在于通过组织保证继续生长的各种力量, 以保证教育的目的, 在于通过组织保证继续生长的各种力量, 以保证教育得以继续进行, 使人们乐于从生活本身学习, 并乐于把生活条件造成一种境界, 使人人在生活过程中学习, 这就是学校教育的产物。”因此, 每一个具体教学目标都要体现整体性、愉悦性和可选择性, 体现教师、学生对目标的自由选择, 要源于生活, 为了生活。

其次,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 必须符合客观规律, 具有内容的科学性, 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具有新颖性, 注重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 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并且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 教师一定要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以其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吸引学生。好的教学不仅仅是直诉, 还需要预演、展示、说明、解释、评价、鼓舞, 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 尤其是多媒体的使用,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创造出一种形象、直观的现代氛围, 使语言教学从单调的文字描述中解放出来, 可以在学生面前展现出文字、语音、形象、色彩这一图文并茂的景象, 这种美景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 使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意境之中, 从而创造出一种最佳的教学境界。总之, 在使用教学手段时, 要注重认知规律与美学规律的创造性运用, 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态和美感的多渠道诱发, 来诉诸学生的智能结构和审美意识, 巧妙安排教学活动, 使教学内容体现出形象性、感染性、愉悦性、和谐性、新奇性等特点, 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审美对象。

最后, 在对教学活动的评价上, 还要有合理的评价方式。传统的教学评价比较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并且是单向评价, 即是教师对学生的评定, 因此, 学生对评价结果往往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所以教师首先应把教学评价变成一个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 使学生有权利和责任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反省和总结。同时, 这种信息的反馈更能使教师和学生对自己的情况及时做出调整, 并且这种互动评价也能体现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平等合作的美。教师还要使评价指标多样化, 不能只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学习结果固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但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应是评价的主要内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体验等等都很重要, 它体现了学生对学习的认识。而且教师也不能随便地把学生贴上“优等生”或“差生”的标签,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 给予有价值的评价。此外还要注意做到评价的个别化, 不能千人一面, 要对学生的进步情况作出合理判断, 体现评价的个性化。

(三) 营造教学的审美场

“场”是物理学概念, 在物理学中“场”是物质存在的两种基本形态 (实物形态、场形态) 之一, 它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之中, 人不能通过视听直接感知到。如电磁场、引力场等。实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依靠有关的场来实现的。场本身具有能量、动量和质量, 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实物相互转化。场是物质做各种能量运动的存在方式。场的概念也被运用到多个领域, 现代美学中的审美场也是对物理学中场的概念的借鉴, 意指“一定社会文化时空中制约社会审美变化的社会情绪、情感氛围”。因此, 也可把审美场借鉴到教学活动中, 营造一个教学审美场。

教学审美场是指在整个教育时空中制约教学活动审美化的氛围。它是各种教学因素相互作用的存在方式, 是教学活动得以展开的情境和气氛。美的教学气氛的功能是不可低估的, 弗罗里达在《行为测量手册》中提出:“课堂气氛能影响学生行为和态度的变化, 在某种程度上, 这些变化是积极的、持续不断的, 这些的确有助于改善学生学习, 因此教育者应该检测这些不同, 尝试着为他的教育活动增添自然吸引力。”因此, 教师应营造一个有着良好的师生关系, 自由的课堂气氛, 和谐的班风、学风和教风的审美场, 使教师与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是作为有生命的、具有平等地位的个体相遇, 师生之间形成的是真正的人与人的关系, 学生的天性不断地在真诚的对话和交流中被唤醒, 并且由衷地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审美的主体, 从而使生命主体的个体人格得到真正的确立。

摘要:审美可以把人的个体从自我分裂的境地中解放出来, 从而使人恢复完整的个性。在人的生活历程中, 审美被认为具有一种终极关怀的性质。而教学则是通过将人类最优秀的文化成果传递给下一代, 从而构成下一代的精神世界, 塑造他们的完美心灵。这一共同的主题使得审美与教学接壤, 也使得审美之于教学的价值不可忽视。

关键词:审美,教学,价值,教学审美化

参考文献

[1]钟以俊.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M].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6:11.

[2]王承绪, 赵祥麟.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M].2001:31.

[3]封孝伦.人类生命系统中的美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9:3644.

西方审美价值取向的流变 篇5

西方审美价值取向的流变

古典时期的美学形态有如下四个方面的特点:1审美理想:把杂多导致和谐统一;2审美价值:给人教益和愉悦,真善美统一;3在文艺上的表现形态:典型、英雄、正义、真情、诗情画意、宏伟叙事;4总体美学形态:客观的、外在的、理性的、静态的.而现代时期的美学形态则有如下特点:1非理性主义、个人主观主义成了现代审美思想的一个基础;2在文艺作品里的.表现形态:反英雄、个人感受、平面零散、直觉印象、非视觉形象性;3总体的美学形态:主观的、内在的、非理性的、非功利性的、动态的.

作 者:寇鹏程 周鑫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33 刊 名:晋阳学刊  PKU英文刊名:ACADEMIC JOURNAL OF JINYANG 年,卷(期): “”(2) 分类号:B83 关键词:西方   审美   价值取向   流变  

美术教学要彰显其审美价值 篇6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4-0072-01

美术拥有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它包含着绘画、工艺、欣赏等内容。其中绘画与工艺是教学的主流,即我们通常认为的美术技能学习,而美术欣赏则主要起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小学阶段是学生审美素养与技能提升的最初阶段,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阶段。那么,我们如何在丰富美术教学内涵的同时体现其审美价值呢?

1.以活动为教学方式,让审美价值直观体现。

只有在美术教学中设计令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或活动,课堂才能生动、自然、清新。而采用“有审美意味的活动”去组织教学,能帮助学生体验、感悟美,从而让其审美素养得以提升。

如:教学苏少版《美术》五上《奇思妙想》时,笔者采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图片导入,让学生发现其中的奇妙之处,再运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解释奇妙之处,然后将美术技能与美术欣赏融入各种游戏与活动,最后则基于学生已有的美术基础进行总结提升。在活动中,学生感受到了美术学习的乐趣,获得了丰富的体验。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活动,把学生引入了感悟美的情境中,他们在开放的舞台上展示自我,明白了美的内涵与审美的价值取向。

2.以平等为教学思想,让审美价值完美呈现。

课堂中的对话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人只有在平等的对话中,才能把自己的精神潜能全部释放出来。因此,平等应成为美术课堂的指导思想。作为教师,我们应创造和而不同的“对话场”,并与学生进行互动。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自由而融洽,高效而优雅。对话需要尊重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从教师、学生、作品等几个层面入手,并以“美”促进学生审美意识自然、和谐地成长。

小学生对各种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他们掌握的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作为美术教师,我们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多一点欣赏和鼓励,尽量捕捉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尤其在作品评价中,有时教师不经意的表扬会让学生感受到激励与认同,让课堂洋溢自由、平等的氛围。

3.以创新为教学目标,让审美价值无限提升。

很多时候,美术教学一旦进入审美体验状态,学生的热情就会高涨起来,学生的想象力仿佛长了翅膀,创作的思路全部打开。不过,小学生毕竟胆子小,知识面窄,教师教的东西多了、规矩多了反而适得其反。

例如:筆者在执教一年级美术课的一段时间后,就有家长向我反映,孩子以前的画特别“有意思”,天马行空、想象奇特,可是入学后,画画反而越来越拘谨,一下笔就是小花、小草、小鸟、太阳,造型大多一样。实际上,在学生的记忆中,他们对这些东西的认识并不仅限于此。为了彻底激活学生的思维,解放学生的思想,在《奇思妙想》一课中,笔者设计了这么一个环节:让每个学生在自然的图片中进行添加,如一朵云彩,下面加上一个柄,就变成了一把雨伞……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创意,添加后,小组不断观察讨论。原本学生心中固有的形象立刻被崭新的视觉概念所替代。一节课下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被激活,这时,笔者再次和学生探讨前面的作业,学生认识到前面一段时间的作业一直是在模仿教师的示范,这是要不得的,绘画应该有自己的内容,要有创新。

总之,各门学科的教学都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我们美术教师只有以审美价值为主线、为方向,并按照美的规律施教于学生,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

商周时期编钟的音乐审美价值分析 篇7

一、商周时期编钟的音乐审美价值分析

众所周知,乐器在商周时期,充分体现出当时的社会等级制度,尤其是乐器主人的身份,而乐器与当时社会风俗、文化和历史的联系,更加深刻地表现出乐器自身相当的音乐审美内涵,而在商周时期,编钟的音乐美,主要体现在其和谐美、庄重美和纹饰美等方面。

1. 和谐美。

首先,在音乐特点上,当时编钟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音乐水平,其音色和音质有着和谐的特征,不仅定音十分准确,而且具有“一钟二音三度音程”的钟乐特点。以曾侯乙编钟为例,从整体来说,整套编钟有着十分优秀的音色,且音域十分宽广,能够旋宫转调,甚至可以演奏十分复杂的乐曲,随着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早在公元前5世纪,曾侯乙编钟便能够使用接近十二平均律的十二音阶,这比西方国家早了接近两千年。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可以说是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在音乐方面,中国古代音乐向来注重和谐之美,从而营造出天地合一、天人合一的音乐,而音乐的和谐性,与当时的政治活动和宗教活动有着相当的联系。根据相关资料,我们发现,自西周以来,冠以“和钟”称呼的编钟便开始重视编钟音质的和谐性,但与此同时,除了音质和音色上的和谐外,在音乐上,“和谐”被冠以更加深刻的含义,这种含义与当时的社会有着一定的联系:在古代,钟声的和谐,与国家政治和礼制相关,甚至会影响到统治者的统治地位。根据《国语·周语》的记载,景王二十四年铸了一口大钟,自认为和谐,而伶州鸠却认为这口钟劳民伤财,而一年后景王驾崩,证明了其不和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商周时期,音乐的和谐性与许多社会状况联系在一起,甚至音乐带有相当的宗教化神秘色彩,钟声若不和谐,那么造钟的人便会面临极大的不幸,虽然许多人认为这是一种不科学的迷信现象,但是,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人们对和谐音乐的热爱和追求,即使在现代社会,和谐的钟声,也是所有人喜爱的音乐。音律的和谐,也是因为宗教活动离不开编钟这类编悬乐器,所以当时的造钟人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和物力去研究其规律,使得其音响如此和谐。

2. 庄重美。

众所周知,编钟在商周音乐的发展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商周时期在社会状况和审美等方面有着一定的独特性,在商周时期,宗教和祭祀活动是一种神圣的活动,当时的人们对于神明的敬仰和崇拜,更使得他们注重祭祀活动所使用音乐的庄重性,众所周知,编钟在发声上有着以下的特点:编钟的发声原理与钟体的大小和尺寸紧密相关,编钟的钟体小,则音调高,音量也小;而编钟的钟体大,音调就低,音量大,因此,在乐器的铸造上,为了使音质更加浑厚、音量更大,因此编钟往往体积庞大,从而制造出祭祀活动神秘肃穆的特点,以1978年在湖北随县出土的曾侯乙编钟为例,其体积庞大,加上铜木结构的钟架,总重量达到6000公斤以上,需要接近十人协作才能进行演奏活动,加上乐器本身音色的庄重和肃穆,更让人产生了相当的敬畏。1997年,在香港回归祖国之际,随着一曲《天·地·人》的奏响,让人不禁产生了庄重肃穆之感,更是为当时的盛事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商周时期,钟便作为一种礼乐制度的象征,被充分地运用于战争当中,钟声就像号角一般,有着强大的鼓舞作用,而在激烈的战争之后,它被赋予了神一样的庄重地位,编钟在音乐上所体现出的庄重之美,是其他乐器所无法比拟的,虽然他没有其他乐器一样的灵巧和敏捷,但是,他所演奏出的音乐,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和感染力,而其庄重肃穆的音色,是商周时期时代精神的象征,正是因为它强烈的庄重美,符合当时的时代精神和社会状况,因此它才是商周时期乐器的主体,并且为音乐的发展作出了自身的贡献。

3. 纹饰美。

在西周时期,编钟在形制上便基本定型,而编钟的形制也充分地体现出商周时期的精神气质,甚至编钟的座架、立柱等附件,都有着做工精美、形态各异的特点。曾侯乙编钟是到现在为止出土的最古老、庞大且保存最好的古代打击乐器,直到现在,它仍然有着优美的音质,让现代人能充分地接触到古代音乐之美,而与此同时,商周时期编钟的神秘力量和庄重之美,不仅仅与其庞大的形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充分地以现在其对自然之声的“再现”方面,在其富有磁性的音响当中,更是带有着相当大的神秘色彩和威力,让听众从视觉上充分地感受到一种崇拜和畏惧的威力,甚至在纹饰上,即使是编钟的支撑架,都有着“兽”的面貌,从而和编钟的音乐进行搭配,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作为“钟鼓之乐”、“金石之声”的乐器及其座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宗教的象征,而“钟鼓之声”不仅能够表达自己缅怀古人的思想感情,更能够充分体现出对神明的敬畏。与此同时,在许多出土的编钟当中,存在着大量刻饰和富有象征意义的铭文,这些形象存在于编钟当中,与当时统治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在编钟当中刻意增加这些形象,尤其是许多狰狞形象的使用,更是巩固统治者统治的需要。与此同时,编钟有着自身特殊的艺术形象美,其艺术形象更是和当时的文学作品、美术作品等艺术形式相呼应,从侧面上体现了音乐的大气磅礴。

二、编钟音乐所体现出的商周时期的社会状况和音乐精神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商周时期的编钟音乐与当时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宗教状况有着一定的关系,首先,从制度来说,礼乐制度作为商周时期的重要社会制度,是一种男权至上、以男子为中心的等级制度和特权制度,根据历史学界的分析,商周时期从王道社会各界,形成了一种等级化的金字塔体系,而社会统治阶级一般是以血缘和宗法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而到了西周,天子、卿、大夫、士和庶人的等级制度开始产生,而等级的不同,对应着不同的礼乐制度,不同阶级礼乐制度的区别集中体现于其所使用的礼器、乐器的不同,其乐队编制和表演人员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在这种礼乐制度的指导下,乐器便有了体现社会关系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乐器的运用,更为礼乐制度的兴起和强化作出了贡献。编钟作为礼乐制度下最重要的乐器之一,其音乐为社会制度的建立和宗教活动的开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与此同时,其音乐更是与当时的政治活动和统治阶级统治密切相关,因此,在当时,编钟音乐被赋予了重要的含义。

但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商周时期的编钟虽然承担着相当的政治和社会地位,但是在社会发展规律和音乐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下,商周时期编钟音乐的发展,不管是其音响特征,还是其他方面,都与商周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和文化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商周之后,“礼崩乐坏”及“郑卫之音”更是充分地体现出编钟音乐与后来社会发展的不和谐性,尤其是随着民间音乐的兴起和发展,大型的宫廷音乐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因而编钟音乐的发展虽然在先秦时期达到了鼎盛,但很快便开始衰落,这和社会性质的变化所导致的音乐审美风尚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随着铸造技术,尤其是青铜技术的发展,在商周时期,肃穆庄严的编钟音响是进行祭祀活动和宗教活动的重要工具,这种大气磅礴的音乐,让人的情感得以熏陶,从而达到美的享受,于是在那个时期,编钟铸造得到快速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大量的祭祀活动和宗教活动开始退出历史舞台,虽然编钟音乐有着相当的审美价值,但却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抵挡社会的影响。

因此,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素来有“礼乐之邦”的称号,因此,在音乐的发展上有着相当的独特性,更是与不同时期不同的社会状况有着一定的关联性,根据本文分析,我们发现,源于商周时期的宫廷音乐规模宏大,而相关乐器更是达到七十多种,商周时期的编钟除了充分体现出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外,更有着相当的音乐审美价值,这种音乐审美价值集中体现于编钟的和谐美、庄重美和纹饰美等方面,与此同时,编钟更体现着相当的音乐精神,这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有着一定的关联性,本文通过对商周时期编钟的音乐审美价值进行分析,以期对先秦时期音乐和乐器的发展水平进行相应的阐述,从而深化对商周音乐史的认识。

摘要:编钟作为中国古代乐器的代表之一, 有着先进的铸造水平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本文结合音乐鉴赏知识, 通过对商周时期编钟的音乐审美价值进行分析, 对先秦时期音乐和乐器的发展水平进行相应的阐述。

音乐教学的审美价值 篇8

一、通过大学生的声乐审美倾向培养其和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文化选择方面, 大学生需要与其心理相适应的文化样式和形态, 从中寻找心理的归属感和精神寄托。从音乐文化选择方面来看, 一方面音乐文化中与其心理相适应的文化范式能够使其消极的、烦躁的不良心态得到了有效地释放, 并缓和了对立的情绪, 另一方面积极的声乐艺术文化能够激发其内心对理想的追求, 找回属于青年人的那种积极对待生活和拼搏向上的良好心态。姚本先先生在研究中总结出:“大学生的人生观总体上是积极进取的, 他们十分关注自身的完善与发展, 力图在个人与集体、索取与奉献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在人生认知量表的5个维度中, 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完善与发展维度、社会与集体维度、奋斗维度、松弛维度和功利与实用维度。”1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已经明白自身的完善和进步才能够为集体作出贡献, 并希望通过自身的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 只有社会发展了自己的理想才能够得到实现, 而其中功利性和实用性并不是大学生的人生目标。那么最为从事音乐教育的教师则可以利用对具有主旋律思想的流行音乐教育功能来促进大学生良好心态的发展以及自我理想的实现, 倡导其进行“有观点的聆听”, 在音乐欣赏中情感得到了慰藉、兴趣得到了满足同时又受到了教育。如, 《黄河怨》《我爱你中国》《帕米尔, 我的家乡多么美》《黄河颂》《乡音乡情》《我像雪花天上来》等等主旋律性较强的音乐作品。在当下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里, 这样的声乐作品确实能够带给追梦的大学生以力量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激发他们的斗志给予他们以力量, 其中的教育价值更是不言而喻的, 同时, 广大的音乐创作者可以围着这个主题进行音乐的

以一股强大的势力流入到我国, 西方发达国家试图以文化渗透的方式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侵入。“这种文化主权的入侵分别体现在对主导文化的渗透;对精英文化的渗透;对大众文化的渗透三个方面。其中通过大众文化的途径, 把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政治信仰、审美取向等渗透到其他国家是这三种渗透途径中阻力最小、效果最大的。”2无论是古典严肃音乐还是流行音乐, 西方音乐的创作观念、技法和风格正在占据着我国的音乐文化领域, 越来越多的专业音乐人士受到西方的音乐文化侵蚀, 未对中国传统的音乐文化进行继承和深入的探究, 声乐这门源于西方的音乐亦是如此, 缺少中国的韵味。创作越来越具有欧美化的炼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培养大方自如的指挥能力, 准确和谐的即兴伴奏能力, 张口就来的范唱能力和富有感染力、号召力的朗诵能力。同时, 各院校之间应增进交流, 因为合唱是一个社会工作, 而不是一个技术工作。院校之间要打开互相交流的大门, 使学校合唱团、指挥专业师生拓宽学术视野。以致能在学术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从而培养出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学生。

近年来社会上不同年龄段和各种组织形式的合唱团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 社区合唱团的排练和比赛也进行得如火如荼, 对合唱指挥人才的需求也大大增加。因此高校更要提高对合唱指挥课程的重视程度, 创作条件的让学生参加各种比赛的排练工作, 使其尽快成长, 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同时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倾向, 势必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西方价值观念在中国大陆的传播, 并进而导致中国民众对民族文化认同在观念、行为上的背离。越来越多的西方声乐艺术远离社会主义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 以一种形式上的“开放“, 侵蚀着具有“保守”历史文明的中国青少年人群。因此, 作为音乐的研究者和教育者, 笔者在教学的探索中, 一直在进行民族音乐文化的探索和追求, 在音乐文化多元性的今天, 大学生对音乐的欣赏也同样要多方面的进行, 但是要积极引导其对主流的音乐文化的热爱。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生力军, 他们的音乐文化喜好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音乐文化流向, 因此在其学习的过程中要培养其“有观点倾听”的能力, 自主地选择有内涵有文化的流行音乐作品, 其音乐喜好同时又是音乐创作者的创作动力。目前, 市面上也流传着大量的具有民族音乐风格的声乐艺术音乐作品, 如《我爱你中国》《蓝色爱情海》《古老的歌》《帕米尔, 我的家乡多么美》《小路》《摇篮曲》《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塞北的雪》《我亲爱的》等, 这种具有中国民族地域风情的美声演唱的音乐在本质上传播了民族音乐文化、弘扬了民族精神, 培养了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这种潜移默化地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文化主权抵御了外来音乐文化的渗透。在世界文化越来越受西方强势文化影响、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盛行的今天, 认识并利用好音乐的这种抵御外来文化渗透的功能, 对我们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3

三、结语

大学生这一特殊代表了社会思想、技术、文化等多方面的前沿群体, 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栋梁和脊柱, 其对待音乐文化的态度影响着音乐文化未来的走势和发展方向, 其对声乐文化的倾向也影响着声乐艺术的创作方向, 作为音乐教育者对其进行合理和引导, 在兴趣中培养其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是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研究和探索的。

参考文献

[1].姚本先、何元庆.大学生人生观研究.心理科学, 2008年.

[2].王思琦.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文化功能研究.中国音乐学, 2007年2月.

[3].王思琦.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文化功能研究.中国音乐学, 2007年2月.

[1].王思琦.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文化功能研究.中国音乐学, 2007年2月

[2].张发钦.当代大学生审美娱乐化倾向的文化思考.现代教育科学, 2003年6月

音乐教学的审美价值 篇9

在袖舞教学中,练袖的目的是为了练“身”,旨在通过对“三合六节”的配合、反相运动以及传导等身体法则的贯彻运用,实现身袖的自然连接,使古典舞身体运动规律成为身体的自觉行为。因此,袖体与身体的融合尤为重要,袖舞之袖不是一个独立的部分存在于身体外部的,它作为肢体的延展部分于身体合为一个整体。即,通过建立身体与袖的整体配合关系实现“意”、“气”、“力”的协调统一,通过以袖起舞突出袖的形质所承载的文化喻意,从而使中国古典文化对圆、游之美的追求在中国古典舞袖舞中得以更加全面地展现。袖舞以其独特的样式不仅可以很好地传情达意,而且也极大地丰富了古典舞的表现形式。

从审美文化传统看,观袖舞之美,虽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形式,但袖舞呈现出的绝不仅是单纯的技法和线条的运动美感,更多的是身与袖、意与气、气与力结合由内向外的韵律的发散。就袖舞而言,重视意、气、力的结合不仅是出于技法、动作的需要,而是对袖舞之“气韵”的追求。也就是说,只有超越了技术层面的束缚,才能实现向着古典艺术的至高境界———气韵生动———这一审美文化高度迈进的艺术追求。中国古代画论极为重视“气韵生动”,并把之视为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的理想境界和最高的追求目标;袖舞的气韵之“气”,是人的生理的生命力在形体动态中的艺术化的投射,在技法层面是见诸于每一个动作中是实实在在的气息,是对动作具有引导作用的艺术呼吸。同时它又是抽象的,它与心意在一起相伴相生是心意的外化体现,贯穿着“意”与“力”的联系,是超越于人体生理意义之上的一种精神和情致;而气韵之“韵”,则是由“气”而生的又一内在层次,。如同中国传统艺术一样,一方面讲求笔墨形色,一方面追求神采意趣,既注重外在形式技巧的装饰性,更强调内在精神世界的审美体验。

运用有限的舞容表现无限的旨意,呈现出袖舞丰富的表现张力,以及由此生成的袖舞高度的文化写意功能和表现功能。袖舞的情感表现空间非常大,心意对袖的支配决定人、袖在空间的状态及身、袖的形态动势,这也反映出无论是气息运用还是作品的感发之气与情感内蕴的薄厚多寡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袖舞的表现力是自内心情感的外化表达,内心情感的想象赋予了袖舞生动的气韵和丰富的内涵。所谓“情挚而气昌”,“气”与“情”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但二者的联系却尤为紧密,情由心生、气从情动,气与情相激相荡成为起伏波动的情绪,回环流转于身袖之间生成出“气韵”,成为袖舞由低级到高级,即袖技—袖舞—气韵生动这一至高境界的自觉追求。

从审美文化的看,袖舞作为中国古代雅士舞蹈演化发展的一个分支,融其服饰特殊的文化符号功能,是一种情感与伦理,理智与人性相结合的张力表现形式,起着融通现实与理想的中和作用。袖舞本身“情”的散发,受我国古代雅士舞蹈意识“理”的控制,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深深烙有中国传统舞蹈内聚性心态的特征。众所周知,这种内聚性心态的形体外部显现,即舞蹈的形态技法上表现为“拧、倾、圆、曲”的形态特征。袖舞教学作为徒身韵的深化课程,更加注重形神与身心和谐统一,外形美与内蕴美的表、里层次关系,籍此达到手、眼、身、法、步整体配合的韵律美感。在我国传统舞蹈中,舞袖总是离不开动腰,正如在我国古代诗文中,写袖总离不开写腰一样,舞袖必然动腰,腰活才能体活,体活才能袖活。对于中国古典舞来说,腰是整个身体运动的轴心、发力的原点,袖舞作为突出上肢运动的舞蹈形式,遵循“身带袖,袖随身,身等袖”身袖配合的运动规律,强调以身法的动势规律引导袖的势态,完成袖的技法,以此强调以腰部为运动核心的意识,籍此也指向了古典舞身体语言包含的文化信息———腰的往复回旋是模拟龙的动势以及感应、体悟、物化“气”之流动的体现。

袖舞在教学中呈现出的最突出的特点是其独有的表现性。袖舞“明诗表指”的高度写意功能使其以表现意境见长,通过袖舞与袖技虚实相生的表现技法,以展现舞蹈的意境内涵为主,能够化景物为情思,抓住客观事物的“境况”进行渲染,体现出袖舞艺术表现重意象、超现实的写意特点,为袖舞的表情形式注入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延长肢体运动线条的长袖,能极大的扩展身体的表现力,渲染情感。通过身体、手臂、手腕等部位不同幅度、力度、速度、路线的运动,在藏露迂回间使袖体缭绕与空间之中,变化着无穷的形态。要使得柔软的袖体呈现出平衡对称的美感、刚柔相济的质感、圆润流畅的势态,从身袖配合的技法上突出“运”,即通过身体逐节传导的运动方式把力量“运”到袖体上,这既是一个发力的过程又是一个卸力的过程,卸掉拙力,使用借势发力的巧劲儿使袖有控制,有章法,有如中国的书法一样,把袖体视作手中的千毫,由身体来控制运笔的张弛有度,落笔的轻重缓急。在教学中,袖舞非常注重身体与袖以虚带实,以藏带露的运动关系,心意引导,气息带动,身体传导的运动方法使意、气、力在袖舞中得以有机的结合,含蓄夸张,柔美有力,显现出“以神领形,以形传神”古典艺术形神兼备的美的特质,产生出精神与物质相互交融的审美意象。

一个民族的舞蹈文化深植于其民族文化的大系统内并受其影响和限制,任一舞种的形成与发展无一不是其民族文化感性具体的显现。袖舞,这一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舞蹈形式也必然凝聚着民族审美精神,体现着民族审美意识,因此,袖舞的审美特性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袖舞不论从其服饰的符号意味还是动作的形态特质,之所以能包含不同的意义并能创造出丰富的意境,归根结底是其源于孕育生成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体中。正是文化不仅赋予了袖舞独特的审美特性,并且成为推动袖舞向至纯至美的“纯舞”发展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1].邵未秋主编《中国古典舞袖舞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钱杆旗舞在体育教学中的审美价值 篇10

一个民族如果脱离了母文化这个根, 就谈不上继承与发展。在社会的转型期, 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 民族精神尤为重要, 中国文化在吸收西方文化精华的同时, 不能在西方文化面前自卑。所以我们必须提倡民族精神, 寻求民族的发展道路。因此, 教育具有民族精神的一代新人就显得极为重要。

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各种传统文化都可以在地域的仪式活动中找到它们的缩影。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传统文化, 这个民族也就失去了它的独立存在的精神基础。古人云:“言之不足, 歌之咏之;歌之不足, 舞之蹈之。”民间舞蹈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往往与本地域的文化思想、民俗习惯等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它集中体现了一种民族精神、气质、风土人情和审美情趣。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立项课题“民间《钱杆旗舞》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探讨”, 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 基于当前新教材背景下, 在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基础上的一种对民间舞蹈的嬗变与提炼。它不仅扩大了体育课内容的选择面, 而且给现有的体育课程增添了新鲜的活力, 更积极有效地发挥了体育教师的聪明才智, 激活了民间舞蹈的传承, 做好了对民俗文化的发掘与整理。

民俗舞蹈是活态的文化, 反映着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状态。钱杆旗舞是明代盛传于苏皖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 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舞者手拿钱杆旗挥舞形成各种队形和各种变化。用钱杆击打身体的不同部位发出有节奏、清脆的响声来表达喜庆、丰收、胜利的喜悦之情。体育运动是一项充满协调、舒展、自然流畅动感和美感的娱乐活动。当钱杆旗舞这种风俗仪式通过课程的方式激活时, 就会起到一种价值的认同作用。在传统的活动方式中注入时代的精神风貌, 时代的人文习俗, 而不是单纯地重复过去的民俗, 那么这种风俗舞蹈也就获得新的生命力。

在音乐教育中, 匈牙利的柯达伊, 德国的奥尔夫, 以及日本的铃木镇一, 都是将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作为素材, 形成了各自的教育体系而步入世界音乐教育领域的。民俗舞蹈钱杆旗舞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地域特色的传统生活方式, 展示了先民们源源不绝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彰显了民族的独特品格和气质。作为农耕文明的结晶, 钱杆旗舞具有巨大的精神文化价值, 在尊天敬地、娱神娱人, 和睦邻里, 传承审美中, 见证着中国农耕文明的伟大与辉煌。我们根据体育新课程提出的开发新课程资源、完善教学内容, 以发展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对民间钱杆旗舞进行创新, 并把它融入体育课堂教学, 就是这种构建新的体育教学体系的一种探索。

乡土文化是全体中国人的童真与记忆, 中国哲人曰:“礼失求诸野。”当我们被外来的文化冲昏了头脑的时候, 我们需要“寻根”, 需要精神的还乡。当我们被鸽子笼式的楼房阻隔、人情冷漠的时候, 我们需要汇聚广场, 重拾旧时的乡土秧歌, 重返乡土, 体验“农家乐”。因为那里有我们的精神家园, 是我们文化的发生与发源地。那里有我们的原生态, 有我们多样的、原生的文化基因。美国教育家杜威说, 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教育, 就意味着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在喜庆的日子, 当钱杆旗舞那飘动、富于变化的旗阵壮阔地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时候, 那轻盈洒脱的舞姿, 和着铿锵的鼓乐, 不仅仅娱乐了我们的身心, 更给我们带来了幸福和吉祥。优秀的文化需要激活与传承, 可以说, 正是这种乡土文化增强了我们的民族凝聚力, 只有当我们了解自己的民族运动项目, 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对祖国文化的感情, 才会有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激发民族的自豪感, 也只有产生爱, 才会关注和致力于民族的发展。

审美活动, 以获得审美愉悦为目的, 这个目的就是在过程中实现的。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文明, 最精细地表现在情感的文明里。”只有亲身经历并体验, 才能丰富情感生活, 形成内驱力。钱杆旗舞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舞蹈, 地域的亲和力很容易让学生产生亲切感,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节奏是舞蹈的骨骼, 歌德说:“韵律有一种魔力, 它甚至会使我们相信我们怀有崇高的感情。”节奏分明的旗舞是一种情感的抒发, 情感的撞击, 情感的交流。原生态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丰厚饱满的文化内涵, 是民族艺术的一种民间文化瑰宝, 是民族文化繁衍生存最为主要的根茎。弘扬民族文化, 保护和传播民族艺术可以激发爱国热情, 树立民族自信心。舞蹈是凭借节奏的变化而引起的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 具有不受语言和具象限制的特性, 具有审美、教育、娱乐等多种功能, 可以影响人的审美情趣、审美感。通过钱杆旗舞的学习, 学生获得一种情感的体验, 接受本民族特有的精神。

马克思说过,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教育部为了在校园中传播传统文化, 提出了“京剧进课堂”的号召, 也让此理念成了教育的一个热点。但回过头来, 我们在传播民族传统文化的时候, 是不是也该考虑多头并进。在韩国和日本, 跆拳道和剑道从来都不是以一个体育项目来进行推广的。在他们学校当中, 这两个项目是以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进行传承的。让学生参与其中、去体会的并不仅仅是一个体育项目, 而是通过综合教育, 让学生去感受本民族传统文化丰富的精神内涵。

民间舞蹈源远流长, 在今天的校园, 如果不简单地把它看作是一个运动项目而视作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恐怕更具有传承意义。传统的东西都是“老调”, 拿来重弹就要尽量弹出新意。把钱杆旗舞作为民间一种文化进行合乎青少年运动特点的适当的改进, 有力地实践了这一宗旨, 在一定意义上激活了传统, 让这一运动方式与时俱进, 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同时, 也让这一民间舞蹈形式充满了温暖的、感性的情感体验, 让学生乐于接受, 体现了新课标所关注的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价值取向。

摘要:钱杆旗舞是明代盛传于苏皖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 对这种舞蹈加以改进与提炼, 运用于体育教学中, 不仅能开发新课程资源, 而且能让学生感受到本民族传统文化丰富的精神内涵,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对祖国文化的感情, 更能激活钱杆旗舞这种民间舞蹈的传承, 做好对民俗文化的发掘与整理工作。

木雕的价值与审美 篇11

明清木雕从遗存实物的价值来说,也由三个方面组成:1.年代久远,时代特征明显,品相完好。2.艺术水准高超,有经典的优秀代表作。3.画意独特,存世稀有,具有唯一性。

这三方面也可以用“精奇古怪”来概括,但真正价值的评定还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因人而异指的是每个人对艺术作品有自己的评判,在内心与作者构创的意境相合或相冲都会有直接的反应。因时而异,指时代对于明清木雕作品的研究和理解,不同时代对于艺术作品的评价是有时代共识和时代风尚的。

特别强调的是明清江南建筑木雕的古旧美和木雕价值有一定的关系,古旧美表现为木雕在一定久远的时间作用下呈现的古朴之美。清水木雕的细致的风化,如同肌肤纹理,称之为肌肤纹。而有色彩的则已退去浮彩,留下凝重的古彩,斑驳中带着岁月的创伤,形成古雅之美,也是明清木雕价值的一种绝好的体现。大多仿古做旧者不知古美真谛,旧脏不分,做得脏黑不堪入目。

“人有人品,物有物性”,木雕大多应该归纳在人们通常认为的民俗艺术和民间工艺的分类中,有着强烈的民俗性。在雕刻手法上,运用夸张、变形和写意为主的表现手法,使画面充满和谐之美,风趣韵味,更有俗尽雅来的感觉。同时,也有一些木雕是由文人直接参与画样,甚至操刀的作品,雅人俗作,创作出有诗画情趣的雅品。尽管这些作品存量不多,却把建筑中的木雕提升到“文人”的主流艺术中。

音乐教学的审美价值 篇12

一、听觉与视觉相结合, 感受音乐的形态美

新课标中指出, 音乐与美术都是情感艺术, 两者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音乐与美术的有机结合, 就是从听觉与视觉两个感官、两个侧面去感知, 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有人说音乐也是一幅画, 是用情感作色彩、旋律作线条描绘出的用听觉去观察的心灵之画。音乐中有do、re、mi、fa、so、la、si, 而美术中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这是多么奇妙的事啊。

听, 是音乐的学习的重要手段。听, 就是体验的过程、理解的过程、加强记忆与锻炼思维的过程。对于初中学生来说, 他们的认知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 由于受学生个体生活、环境、知识、经历的限制, 不可能对音乐所表现出来的事物和意境都有深刻的理解, 仅靠听很难深切感受音乐的美。所以,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要利用好教材中的彩图。例如, 湘教版八年级第四单元德彪西的《月光》一课中的插图就一目了然地展现了音乐所描绘的景象。我在教学生欣赏之前和过程中指导学生观察插图, 这样就直接帮助他们感知和理解了乐曲所描绘的情景, 对乐曲的理解就更准确、更形象。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录像、CD、VCD等, 并通过图像、文字、音响特别是声音与画面的同步处理, 展示音乐表现的意境, 让动听的旋律与变幻的画面结合起来。例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首乐曲时, 我根据音乐制作了简单的动画, 每段都配上一个情节动画, 帮助学生分析音乐。这样, 借助多媒体的功能学生很快了解了教学内容。这样的课不仅刺激学生的感官, 增强其注意力, 更提高了他们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视觉与听觉的互相配合, 使得音乐课堂变得更加丰富生动, 多姿多彩。

二、听赏与律动相结合, 感受音乐的动作美

《诗经·大序》曰: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 故咏歌之; 咏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舞蹈与音乐, 本就是一对孪生姐妹。音乐的一些显著特征如速度、节奏、力度等本身就具有活跃的动作性, 音乐特征的发展变化 ( 如力度变化、节奏变化) 和不同的风格 ( 如进行曲、摇篮曲) 仅靠欣赏或者讲解, 并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无法在记忆中烙下烙印。只有通过身体的律动、舞蹈动作等才能作出反应, 才能事半功倍。如在教唱《歌唱祖国》时, 我启发学生: 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现这首进行曲速度的歌曲呢? 有的学生用跺脚, 有些学生很自然地踏起正步, 有的用甩胳膊等。这样学生不但了解了进行曲而且还能体会到旋律的强弱。还有我在教完《举杯祝福》这首歌曲后, 就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对这首歌曲进行舞蹈创编。让学生边唱边跳这样学生更能感受音乐的动作美。“情有所感, 心有所动”, 当把音乐的欣赏与活动结合起来, 使整个音乐学习过程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音乐的动作美就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三、想象与语言描绘相结合, 感受音乐的内涵美

新课标中指出, 音乐最主要的审美特征是情感体验, 其心理过程是感知———想象———体验———理解。想象不是幻觉, 它是以感知作为基础的思维活动, 对于学生来说, 想象离不开教师恰当的语言描绘。记得有一次, 学生在欣赏《野蜂飞舞》时把可爱勤劳的小蜜蜂, 有的想象成了苍蝇, 这显然与音乐内容不符。于是我让大家来说一说蜜蜂和苍蝇有什么不同, 然后再结合音乐分析出音乐所描写的是什么。显然, 教师的语言描绘帮助了学生更准确地欣赏了音乐。还有一次, 看了《百鸟朝凤》的插图, 学生大多这样说:“草地上百鸟在悠闲地踱步, 凤凰站在中央的石头上。”其实, 重要的是注意百鸟与凤凰的神态是什么样子的? 它们为什么是这个神态呢? 这就要求教师围绕教材的教学目的通过语言描绘引发学生思考, 鼓励他们用语言展示想象。语言描述时要求不重复, 你想, 我也想, 你这样想, 我那样想, 逐步把学生带入奇妙的音乐世界。这样才能将形象感知和情绪体验围绕音乐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而深深感受到音乐的内涵美。

四、模仿表现与知识技能相结合, 感受音乐的创造美

新课标要求现代音乐教育的目的已经从单纯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转向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教师应尽量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 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喜好、特长, 自由地想象、自由地表现、自主地创造。比如, 在感受《百鸟朝凤》的音乐形象时, 学生欣赏了一段鸟叫虫鸣的乐曲, 他们听后, 会认为是杜鹃、喜鹊、蛐蛐等的叫声。学生们争先发言, 各抒己见、相互补充, 使得音乐形象更清晰、更准确、更生动、也更丰满;在欣赏湘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歌唱祖国》《今天是你的生日, 中国》时, 我先让学生交流音乐所表现的意境, 然后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来描绘祝福祖国的画卷。结果, 许多学生运用了丰富的线条、鲜艳的色彩、精致的图案来表示他们的祝福, 展现他们的才能, 真是美的享受。再如在学习乌孜别克族民歌《举杯祝福》时, 我和我的学生们通过改变节拍、节奏、速度、强弱关系进行旋律的二度创作, 将2/4拍XX热情欢快的旋律改编成3 /4拍XX X具有舒缓优美的旋律, 这样旋律的情绪立刻发生了变化。这时的学生都感觉自己是一个作曲家, 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总之, 教师在音乐教育中, 应努力引导学生真正地感受音乐的形态美、动作美、内涵美、创造美, 提高他们鉴赏音乐的能力, 形成审美情操, 完善学生人格的发展, 那么我们的音乐教育一定能丰富多彩, 日臻完美。

摘要: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遵循美育规律, 坚持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欣赏与活动相结合、语言描述与想象相结合、知识技能与发挥表现相结合, 使学生感受音乐的形态美、动作美、内涵美、创造美。

上一篇:兴趣因素下一篇:乡村空间